勿忘国耻国旗下讲话(精选8篇)
1.勿忘国耻国旗下讲话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明天就是9月18日。1931年9月18日夜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 9月19日,沈阳、长春相继失陷,22日,吉林失守,11月19日齐齐哈尔失守,东三省沦陷。日本侵略者更加肆无忌惮,气焰嚣张,开始把魔爪伸向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有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蒙受凌辱,有多少善良的华夏子孙惨遭屠杀,又有多少宝藏遭到掠夺和毁灭!
面对着侵略者的枪炮,我们的先烈们,进行了英勇顽强长达之久的抗日战争。在这场惨烈的、悲壮的战争中,中华民族,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第一次进行全民族的抗战,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抵抗凶残的敌人,中华民族用3500万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今天,我们站在国旗下共同纪念这段历史,因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纪念这段历史就是为了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民族牺牲的先烈。那些舍弃家庭、走上战场的先烈,愿意用生命来换取民族的生存,这是我们不得不以崇敬的心情来纪念的。
纪念918,我们深感中华民族之所以屡受欺侮,并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根本的原因就是国家的贫弱,虽说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但西方强国在关键时刻所考虑的终究是他们本民族的利益,致使数年里,我国军民孤军奋战,艰苦卓绝。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苦难、抗争的磨难……抚今思昔,我们深感,唯有加快建设我们的国家,才有人民的幸福和安宁。有富强才有安全,有安全才会更富强。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没有忘记祖国苦难的昨天,也没有忘记天下并不太平,日本还在准备修改它的宪法,还在祭拜战争的亡灵,还在支持台独,还在不停地制造麻烦。它是一个媚强凌弱的民族,他们顶礼膜拜给他们扔下了原子弹的强者,却鄙视和欺凌他们眼中的弱者。
同学们,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纪念这段历史,就是要让我们铭记历史,不要做胸无大志、庸庸碌碌混日子的学生。我们深深地明白:真正的爱国行动不是单纯的耻辱记忆,也不是简单的纪念仪式,更不是偏激的仇恨,而是居安思危 ,抓紧时机、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让那些战争狂人再不敢轻生幻梦。我们将以自己的辛劳与奉献、以国家的繁荣与富强来告慰为中华民族献身的先烈们。
史路迢迢,多有一鉴:“兢兢以强,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奋发图强”。惟有人人不怠,才有举国不怠;惟有举国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2.勿忘国耻国旗下讲话 篇二
一、话题应可感
国旗下讲话相当于一堂面对全校师生的公开课, 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讲话稿, 或者话题不吸引人, 讲话内容脱离学校和学生实际, 就很难吸引学生, 也难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演讲的话题可大可小, 可以关注国际国内时政大局, 可以围绕社会热点和师生关注焦点, 也可以围绕学生生活、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等常规问题来谈。有的学校结合一年的节日选择对应的话题, 也有的学校制定一年的德育话题, 逐周演讲, 这都可以。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多年前顾宪成写的这副楹联恰好为今天的国旗下讲话作了绝妙的注解。
当然有一些国旗下演讲话题也不错, 但是过于空洞, 缺少例子或者未能结合实际。学生听则听之, 绝不会往心里去。真正受学生喜欢的应该是一些贴近学生实际、具体可感的话题, 不在于话题的大小, 关键是能否打动人心。对此可以总结为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比如去年5·12汶川大地震, 举国齐悲, 众人伸手援助, 这样的话题既重大又有实际参与, 效果就比较好。再比如节水日里谈节水, 就容易将生活中的细节上升到责任高度, 让学生明白节水的意义。从此节水就不只是行为问题, 更是道义责任的问题。这样的话题学生爱听, 教育效果自然显著。
二、演讲须精彩
国旗下讲话不是简单的发言, 应该是一场演讲, 应该从演讲的高度去审视和衡量国旗下讲话。首先, 是演讲者的确定。很多学校习惯性地安排学校领导讲话, 也有安排老师学生讲的, 这些都可以。大多时是根据话题选合适的人, 除了本校人员, 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邀请花木工人、校友、社会人物等谈相关的话题;也有因人而确定话题的, 比如对师生有教育意义的特殊嘉宾、重要校友等。演讲者要常换常新。其次是演讲者要重视演讲活动, 要作充分的准备, 尤其是演讲稿要准备好, 如果照本宣科, 与观众缺少眼神交流, 效果会大打折扣。有的学校一律要求演讲者先试讲, 有经验的老师可以自己试讲, 没经验的老师和学生必须公开试讲, 以确保演讲成功。再次要尽量提高演讲水平, 力求精彩。作为全校性的集会, 而且又是早上这样的黄金时间, 如果演讲者持敷衍的态度, 成本就太高了。更关键的是作为劳师动众的校级活动, 大家期望值都比较高, 众目睽睽之下, 评价往往只有两种——“好”与“不好”。一旦不成功, 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反而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直接影响学校的风气。所以说, 演讲精彩是教育高效的关键。
演讲是一门艺术, 做到专业有难度, 但是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却很有必要。诸如外在的形象、衣着、姿势、表情等, 声音的高低强弱, 语速的快慢与节奏等都要考究。有的演讲者满口方言, 动辄训斥学生, 揭露批判不良行为, 尽管用心良苦, 但只会激起学生的反感抵触, 自然没有教育效果。为了提高演讲水平, 有的学校还专门对国旗下演讲进行评价, 邀请学生代表、老师等对演讲的主题、形式、语言、演讲技巧以及演讲者的仪表等打分评议, 使得人人重视个个上心, 这样对国旗下讲话能起到良好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三、形式务新颖
升旗仪式有简单的程序, 但国旗下讲话没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有许多老师创设出不少新的形式, 比如用英语和汉语双语演讲来宣传英语学习, 有的安排两个人演讲, 有的组织几名同学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代替演讲, 也有的安排一个团队进行诗朗诵, 效果都很好。有的老师演讲时穿插讲一些笑话谜语什么的;高明一些的老师演讲时适时抛出一些话题给学生回答的机会, 从而调动全场, 形成上下互动的情势;更有一些老师随身带一些图片、实物等展现在学生面前, 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比如有位老师进行“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主题演讲时, 他从虎门销烟的背景讲起, 讲鸦片的特点、对人体的危害, 然后取出随身带来的图片, 展示鸦片对人体的侵害, 对人性的扭曲, 对人生、家庭的改变等, 图文并茂, 情真意切, 全场学生无不受到触动。
当然, 形式不需要太过花哨和繁琐, 其必须为演讲主题服务。原本是利用心理上的“喜新”而行的教育方式, 一旦变成哗众取宠、喧宾夺主之举, 就会显得画蛇添足, 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 演讲时间不宜过长, 应控制在3~10分钟以内。而就整个升旗仪式来讲, 也应该务求简洁, 力避繁琐冗长。
四、氛围要创设
演讲效果离不开环境氛围的烘托, 而环境最起码的要求是净、静二字, 此外就是空间适宜、音响设备良好。一个整洁安静、气氛和谐的环境能给演讲者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 也能给听众以舒服愉悦的心境, 也唯有这样的心境才能使观众更专注更深入地理解演讲的内容, 在心理和情感上与演讲者形成共鸣。
有时为了特定主题的需要, 演讲现场需要适当准备一些布景道具。比如有一所学校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里演讲时, 事先准备了电影短片、《屠城血证》一书和小红旗等, 演讲者情绪激动, 慷慨陈词, 场下观众挥舞小旗积极互动, 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环境氛围的适当营造并非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我们要像备课一样把国旗下演讲当作一节课去准备;我们要把它当作一场灵魂洗礼, 如果真的有一个或者几个甚至更多学生因为这一场演讲而彻底改变了世界观人生观, 树立理想, 奋发图强, 最终成为国之栋梁, 付出这样的劳动岂非事半功倍?当然, 若非主题特别需要, 一般情况下也以简单便洁为宜, 适当点缀渲染即可。
五、教育当系统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系统的各组织共同合力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效果。国旗下讲话也需要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 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教育大系统中的一环, 也可以以自己为中心, 结合学校其他的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一周、一月、一个学期学习生活的总动员, 或者成为一项活动的开幕式;可以是一项主题教育系统中的一环, 协同学校其他教育活动开展, 也可以以国旗下讲话为先导, 引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比如有的学校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 事先定好计划后, 就在某月开始的升旗仪式上演讲发动, 各班级则利用晨会夕会进行具体的教育培训, 中途安排适量的文明礼貌实践作业, 月底举行主题队会, 最后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总结。
国旗下讲话既可以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 比如主题班会、晨会夕会、实践作业等;也可以与教学相结合, 比如联系科学社会学科谈环境教育, 联系语文学科谈阳光阅读等;还可以将学校最近的重要活动, 比如校庆、创建、开放日、友谊赛等结合起来作动员。总之, 国旗下讲话要能将学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充分结合起来, 形成合力, 以期达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
3.国旗下的讲话≠训斥 篇三
与很久没有见面的朋友一起聊天,不知何故,她五岁的儿子突然蛮了起来。我和朋友慌了手脚,但还是想方设法赶紧哄骗他,而小家伙却一点也不买账,不管我们怎么施弄伎俩,他也不予理睬。朋友实在没办法,只好亮出最后的撒手锏对儿子说:“你知道这位阿姨是谁吗?她是老师。”嘿,这句话还真灵验,刚才还蛮气通天的孩子一下子就像六月的阴天转为晴天。其实,把老师作为威吓孩子的“武器”并不止朋友一个。邻居家的小孩与父母闹别扭,妈妈只要说“我打电话告诉你的老师。”她马上就乖乖地说“妈妈我错了,不告诉老师,好吗?”这不把老师的力量神话了吗?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心里总喜欢嘀咕这句话。但每次过后,同一个问题又总是萦绕在我脑海中: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力怎么就这么大呢?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星期一早晨。这是第七周,轮到总务主任在国旗下讲话。作为学校后勤部门的主要领导之一,针对当前学校卫生状况较差,学生行为存在诸多不文明等实际现象,主任决定把讲话内容圈定在“文明”上。我们知道,国旗下的讲话与升国旗、唱国歌这两个程序一样庄严而又神圣。因此,总务主任当机立断立于升旗台中央,居高临下地面对全校师生开始了这场演讲。微型话筒虽然很小,但它把总务主任那气势恢宏、铿锵有力的声音传播得很远很远。每一位学生在鲜艳的国旗下都认真地聆听着从总务主任嘴里迸发出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和每一句话。不知是出于激动,出于职业原因,还是出于对学生平时种种不文明行为的深恶痛绝,总务主任的声音显得越来越大,以至于我们能很清晰地辨别出那是一种批评,一种很严厉的、近似于破口大骂的、使人听了毛骨悚然的批评。我看了看总务主任,此时他正铁青着脸,用一双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着全体学生,那架势似乎就要用他机关枪般的眼神和严厉的批评立即扫灭学生所有的不文明行为,使他们立刻与文明起航同行。
无论是作为总务主任,还是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确实有必要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一些不文明习惯,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做一个有几千年文明礼仪之史的传承者、被别人称道的有教养的人。可利用国旗下的短暂讲话来进行这种大规模的训斥,它真的能立竿见影?让学生自觉反思自己的不良行为并就此改掉?我想不会。这样的讲话非但起不了好的正面引导效果,还会让学生打心眼里鄙视这位演讲者。国旗下的讲话,在我看来,它应是一种心灵的交织与渲染,灵魂的交流与碰撞。它应该有血有肉,有具体的生命,能让学生在教师激情飞扬的妙语中回味,在典型事例中深省。它应该有很强的辐射力,给学生以强大的震撼,让他们听后立即想去干点什么。换句话说,国旗下的讲话应具有励志作用。
不可否认,总务主任的初衷是好的,可他使国旗下的讲话演变成了“批斗会”,这不仅违背了原先国旗下讲话的原则和本质,还让学生对教师更畏惧了三尺。当然,这位总务主任的严肃与排山倒海般的批评也正给了我“老师缘何在学生心中拥有巨大威力?缘何能成为家长管理孩子撒手锏原因”的最好答案。由此我试想,如果总务主任在写讲话稿时能换一种口气婉转地表达,把坚决的否定改头换面成恰到好处的疑问或反问,就像有些教师在课堂中把自己喜欢问的“为什么”改换成“你是怎么想的”便于学生回答一样,那么学生在老师的“看到乱扔垃圾的同学你会想些什么?如果看到路过的地方正好有废纸,你会捡吗?这是一座环境多么幽雅的校园啊,我们有理由破坏吗?”等问题的促动下就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4.勿忘国耻国旗下讲话稿 篇四
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大家是否记得,历史上的九月十八日,我百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开始沦落于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历史上的那一幕,我东北三省人民背井离乡,四处传唱着悲哀的《松花江上》; ——这,就是让千万中国人挥泪疾首的“九·一八”事变。
今天,站在这鲜艳的五星红旗下,高唱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回望历史,感慨万千。中国,这个拥有着众多人口和民族的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经历了这样和那样的苦难与艰辛。是什么让危难中的中华大地重燃希望?是什么令中华民族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这,就是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
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国献身;为了祖国,人民的好周恩来更是为我们做出了“为中华民族之崛起”努力读书的光辉榜样。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面临危难,受到外敌侵犯时,敢于抛弃荣华富贵,走上战场,奋勇杀敌,是一种爱国;而和平年代,对国家的爱则渗透在每一个人的实际生活中:积极参加祖国的经济建设,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勤奋刻苦地学习,也是一种爱国,当前,对于我们中小学生,爱国最关键的是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态度决定一切”,让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会“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那么,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的一生是为祖国而奉献的!” 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祖国在期待着我们!未来在召唤着我们!努力吧,同学们!
5.关于勿忘国耻国旗下的讲话 篇五
我伤痛啊!中国清政府在侵略者占领我们的土地时,是那样的软弱,竟然任由那些可恶的强匪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却无动于衷,令人悲痛,令人悲愤啊!
现在,黑暗终于过去了,来迎接我们的是灿烂而耀眼的光芒,这一缕缕的阳光为我们抹去了黑暗的阴影,迎来了辉煌的荣耀,难忘的香港回归;难忘的中国成功加入世贸;难忘的载人 “神州五号”飞上太空;“五福娃”正高唱祝福之歌,向全世界人民发出诚挚的邀请;今天的中国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正向着飞翔。东坡语文
6.勿忘国耻国旗下讲话 篇六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第三周的星期一,后天是2013年9月18日,我们又将迎来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一段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历史——九一八事变。1931年的这个时候,日本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的深夜,日本关东军轰炸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路,并诬告为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轰炸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了沈阳城,半年之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不能忘记的国耻。
“九一八事变”后,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们中华民族付出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代价,南京大屠杀死亡超过30万人,整个战争期间,死伤3500万人,至今在整个中国仍有因细菌战而落下终身残疾的老人达10万以上。日本人在中国举行杀人比赛,杀害手无寸铁的百姓和战俘,他们所发动的战争,就连他们幸存下来的士兵到现在晚上睡觉时都会在噩梦中惊醒。
在这场惨烈的、悲壮的战争中,中华民族,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第一次进行全民族的抗战,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抵抗凶残的敌人,中华民族用3500万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日本对美国唯命是从60多年,是因为美国人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对韩国非常小心,是因为韩国民族空前的团结。中国人受到的战争迫害最为严重,我们用最大的胸襟去包容历史,六十年前,我们在军事法庭上对日本战犯实施宽大处理,不是因为我们懦弱,是因为我们生在一个伟大而宽容的民族,我们希望和一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和睦相处;,换来的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八十一年的今天日本还在中国的钓鱼岛上兴风作浪,妄图继续侵占我国领土。
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是要让我们“勿忘国耻,爱我祖国,发奋图强,振兴中华!”,我们要继承先烈们敢于担负天下责任的勇气,国家的强大不是靠人多,也不是靠武器先进,而是那个国家中有多少正直向上的人,有多少有勇气有力量的人。
同学们,天下兴亡,我们的责任!请记住“九一八”,为了我们明天的希望,为了我们的国旗更红!最后,请同学们跟我大声喊:勿忘国耻,爱我祖国,发奋图强,振兴中华!
7.勿忘国耻国旗下讲话 篇七
关键词:《中央日报》,国耻纪念,危机传播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国民党即面临着统一全国思想、“训民以政”的严峻现实问题。1928年济南惨案发生后, 日本“拧紧螺丝”的局部侵华战争使中国“国难”现实日益严峻。两大现实问题彼此交织, 构成国民党称为“建国”与“救国”的双重历史使命。学界对此问题虽有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 然多是历史学等学科视角,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角却相当薄弱, 亟须加强。近代中国是一部屈辱史, 通过设置国耻 (国难) 纪念日, 以法定国耻 (国难) 纪念日平台作为国民党解决上述两大问题的一种策略。基于此, 本文以国耻纪念的宣传文件、《中央日报》等党营媒体为史料, 探究民国时期国耻纪念的意义。
一、国耻纪念:国民党稳定政权的初步运用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 基本统一中国, 只能说是在形式上统一中国, 但是仍然有很多不稳定社会因素。如果能够重现历史的现实意义, 有效调动或说服民众, 则是在政权危机之下维持其政权合法性的不错选择。而进行有效的意识形态整合的一个重要步骤则是利用媒介进行带有明确政治指向性的引导。更确切地说, 来争取民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 以防危及政权的稳固。国耻纪念就是这样一种较好的形式, 通过带有选择性的筛选, 将其潜移默化地纳入政治统治的框架中。恰如柯文所言, “历史神话制造者的所作所为的目的, 不是为了加深或扩大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而是使之为政治、意识形态、自我修饰和情感等方面的现实需要服务”[1]。在这样一种局势动荡的社会背景下, 国耻纪念能够发挥其自身内在价值。
国民党定都南京前后, 建立了庞大的宣传体系, 如《中央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通讯社。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一书中曾提出, 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偏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对整个社会的控制。报纸由于价格低廉、轻便、方便印刷等特征, 可以在空间大范围传播和推广, 因此成为当局进行意识形态整合国家认同理念宣传的重要方式。每次召开国耻纪念会, 散会之前按照惯例要喊口号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这些口号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种带有明确政治指向性的符号, 这些符号只有经过人民的反复亲身实践, 才能体现出意义和价值。正如勒庞所言, “极为重要的修辞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重复”[1]。
对于反动军阀的宣传, 除了口号和重要文件外, 另外采用的一种重要宣传方式是名人演讲。一些社会名流, 滔滔不绝, 慷慨激昂, 以此来稳定大局。如1929年5月10日, 一篇标题为《军校特党部昨举行五九国耻纪念大会, 张治中主席报告, 王右瑜等均演说》的文章写道:“我们应该有一个仿效德国日耳曼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而求得中国之自由平等”“纪念国耻要彻底肃清反革命势力。”[2]1930年5月9日《莫忘了民族间的奇耻大辱》一文中, 指出我国的国民性是麻木的、健忘的, 才使得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步步紧逼。“同时, 并一致地团结起来, 肃清我们本国的败类, 消灭勾结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军阀——阎锡山。”[3]
二、国耻纪念:抗日危机背景下国民党挽救政权的再运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一二八”事变以后, 形势日趋紧张, 对于国耻纪念的报道重心也由军阀割据转向日本帝国主义。这一时期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形式主要有放映影片和新生活运动。国民政府在1933年5月3日设立“国耻宣传周”, “国耻宣传的目的在于扩大国耻宣传, 增强民众抗敌决心”, 并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评剧表演、说书、名人演讲、电影放映和演说比赛等。国民党高层恰恰利用文艺形式的这样一种特点, 进行某种带有明确政治倾向的改写, 来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 以此来增强凝聚力。这一时期, 电影成为一种新的媒介, 对于宣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增强民众抗日情绪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1933年5月4日, 《中央日报》的一篇题为《露天展览惊心动魄, 今日午后放映电影》的文章写道、“下午二时半, 该馆民众会堂内, 举行国耻演讲, 到民众数百人, 今为宣传周第二日, 下午拟放映《国难》与《还我河山》两部影片”, 原先纪念国耻的形式较为单一, 主要是开会、演说, 此时的国耻纪念借助更加丰富多样的文艺样式。“中央社汉口八日电, 为五九国耻纪念, 省市党部均定是晨九时召集各机关团体、学校代表举行纪念会, 并通告停止娱乐宴会一日。”
此时重要的一种形式是大力宣传新生活运动, 其精神教条是礼义廉耻, 这是追求国家的精神力量。“其重要作用一是可以使我们体魄意志坚强起来, 二是可以使生产增加, 消费缩小, 而民力得以充实”, 由此达到思想上的统一, 从而达到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政治理念的宣传。“纪念国耻, 应该革除散漫、放荡之恶习, 而以礼义廉耻为日常生活之规矩准绳, 恪守总理遗教, 厉行新生活运动, 以提高国民道德, 发扬民族精神为民族复兴之根本, 为复仇雪耻之依据, 则国难可纾, 国耻可雪。”[4]积极宣传总理遗教, 以此来整合其意识形态。
由上所述, 国耻纪念不仅是国民党推行其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 也是其争取政治资本的重要途径。国民政府高层人员将纪念日的讲话通过《中央日报》这样一种官方媒体喉舌辐射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使之变成一种带有明确政治指向性的符号体系。纪念口号、演讲、停止娱乐、降半旗、放映影片、说书、相声等文艺活动, 已经变成一种具有政治传播功能的符号。
三、根本意图: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整合意识形态
“集体记忆”的概念由莫里斯·哈布瓦赫于1925年提出, 着重强调其为现实需要服务, 主张集体记忆是现在对过去的一种建构, 因而, 社会记忆具有断裂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需要、观念和利益。“记忆是为当下服务的”, “根据当前的需要, 不断从过去当中重新提取一些不同的东西”。[5]国耻纪念的宣传, 巧妙地利用民众的爱国情绪, 宣传本党的意识形态, 强化国家认同。国民党这种民族主义的宣传是为当下服务的, 国民党政权建立之初, 面临多方面的外在压力, 为了稳定政局, 需要增强民众的凝聚力, 来强化国家认同, 宣传本党的意识形态。“我们目前对那残忍的行凶者决不能不给以即时的相当报复”。“要报仇先要加紧北伐”。“自信我们在三年内, 可以报国仇、血国耻”。“当认定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不共戴天, 誓不两立, 竭全力与之争死活”。1928年5月7日, 《中央日报》在《国耻纪念》一文中就提到, 蔡元培通电各大学和各省教育厅教育局令各校与五七至五九国耻纪念日各校应讲授的课程: (1) 民族主义; (2) 日本的研究如地理历史; (3) 中日交涉史等题使青年明白纪念国耻之真谛。叶楚沧在1934年5月9日播音演讲中提到:“现在国难的严重, 正是本党负责任的时候, 在那里为国家为民族争生存, 国家和民族完全寄托在那里。所以希望大家一心一志, 来牢固国家的中心, 充实国家力量。”[6]
保罗·康纳顿提出社会记忆的概念, 并指出其重要观点, “控制社会的记忆, 决定了权力的等级”[7]。权力等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记忆”的建构, 康纳顿更加强调权力对记忆的操纵。国民党上台后, 成为实际上的掌权者, 其实, 保罗·康纳顿所强调的权力, 更多的是政治权力, 国民党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 有权决定记忆的内容。“吾人二十年来奋斗可分为三个时期: (1) 为辛亥革命, 总理领导同志, 推翻君主专制, 创立民国; (2) 为十五年北伐, 铲除国内一切官僚军阀, 创立民国; (3) 为最近消灭阎冯军阀, 确立统一和平之基, 奠定民国。”认为清政府腐败无能, 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北洋军阀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丧权辱国, 只有紧紧团结围绕在国民党周围, 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摆脱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有了共存共亡之感觉, 有了以民族生存为最高意义的中心信仰, 全民族就可以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大我。”
国民党当局通过宣传三民主义, 来整合意识形态。“要在三民主义的最高原则之下, 集中我们的意志力量, 本争取我们的军事胜利, 以达成保障我们国家民族独立生存的任务”。[8]国民党政府努力维护自身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宣传全国民众只有拥护中国国民党的领导、拥护国民政府的政策方针, 才能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废除不平等条约, 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 恢复中国平等的国际地位。“要取得国际自由平等的地位, 需要一个统一的政府做后援, 因此, 现在不能离开总理建国方略与主义政策, 如离开了即无国是, 我们同志, 是必定要由训政到宪政, 以做到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 毫无意义。”
此外, 国民党也重视人文关怀, “我们要在民生上去设法救济, 中国只有财主老, 没有资本家与企业家。”但是这里所谓的人文关怀, 有时候更多的是危机政权下的无奈和所采用的政治手段。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 “只有被人们认为是具有某种正当性理由的命令, 才会获得被统治者的追随, 从而具有合法性”[9]。更多的是希望民众拥护支持国民政府, 来进行一种意识形态的整合。
四、结语
“新政权的渴望越是坚定, 它越是专制地寻求引入一个强迫性忘记的时代。”[1]国民党政权通过《中央日报》国耻纪念这种形式, 更多的是带有一种强化国家认同的倾向。国民党政权通过国耻纪念形式, 来赋予它一种独特的意义。正如保罗·康纳顿所指出的那样:“所有开头都包含着回忆的因素”[8]。尤其是在一个政权刚刚建立之初的时候, 这种倾向更为强烈。
参考文献
[1]周海燕.记忆的政治[M].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3.
[2]军校特党部昨举行五九国耻纪念大会[N].中央日报, 1929-05-10.
[3]勿忘五九的奇耻大辱[N].中央日报, 1930-05-09.
[4]五九国耻纪念, 中央举行国耻纪念会[N].中央日报, 1933-05-09.
[5]五九国耻纪念, 京市党部发告同志同胞书[N].中央日报, 1936-05-09.
[6]孙峰.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哈布瓦赫和康纳顿社会记忆理论的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如何雪耻[N].中央日报, 1934-05-12.
[8]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8.勿忘国耻国旗下讲话 篇八
关键词:德育;少先队;国旗下讲话;育人实效
每周星期一或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中升国旗仪式后进行的国旗下讲话,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其有着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实践调研中发现,目前不少学校未能建立起优化国旗下讲话的有效机制,国旗下讲话的育人实效未能充分发挥,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国旗下讲话没有专人负责组织,没有精心准备,临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成为一般性讲话发言、小结和布置工作。各次讲话之间内容缺乏有机联系,互相脱节,而且国旗下讲话也往往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要求脱节。国旗下讲话的精神,讲话中提出的要求等未能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贯彻,讲话归讲话,工作归工作,削弱了教育效果。同时,国旗下讲话形式一成不变,缺少讲话前及讲话后的相应教育活动,难以起到有效地组织教育的引导功能。
国旗下讲话主旋律不够突出,对弘扬和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主线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仓促应付式。临时拟题,匆忙准备,缺少人文性,缺乏激情;就事论事式。讲话内容局限于校内近期发生的问题,教育缺少前瞻性和预见性;照本宣科式。国旗下讲话成了照读文件和讲稿,内容成人化,未能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灌输填鸭式,不注重演讲技巧,缺少典型事例,讲话过程中没有互动共鸣;指责训话式。批评斥责多,诱导激励少,少先队员处于消极的被动接受状态。
经前期充分调研,笔者以为国旗下讲话育人实效低主要是基于以下四方面原因:其一,学校对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的认识不到位,认为这是例行公事,直接导致国旗下讲话的高耗低效;其二,国旗下讲话的德育目标被拔高,“高大全”导致了“假大空”,演讲者总是喜欢讲套话。其三,传统德育方法上的单一,说教式的灌输法一以贯之,使得国旗下讲话效能愈加低下,从而造成许多队员兴致索然。其四,传统德育评价手段的形式主义倾向,难以激发国旗下讲话组织者演讲者强烈的创作欲及表现热情。实践管理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只要把握好“一主线、两原则、三措施、四要求”的工作策略,必能有效提升国旗下讲话的育人实效。
一、贯穿以灌输培养朴素感情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主线
国旗下讲话应围绕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努力在全体队员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1)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引导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2)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的教育。(3)全面发展教育,引导队员听党的话,争当四好少年。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对国旗下讲话在内容上要求讲话内容健康、真实,能体现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如:围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可先后安排《党是太阳,我是花》《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学党史,我能行》《小英雄的故事》《争做知党爱党的好少年》《红领巾永远心向党》《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争当四好少年》《时刻准备着》《星星火炬,代代相传》等多次讲话,以爱党爱国主义为主旋律,进行朴素的爱党爱国教育,把少先队员的报国之情落实在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争当四好少年的教育上。
二、坚持及时与生动的两原则
1.及时原则
每个重大事件、重要节日和纪念日都是重要的教育时机,及时教育能提高教育的效果,能引起受教育者对某些问题的注意,加深受教育者对正确理念的理解,形成集体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如果不重视教育的时效性,等时过境迁才进行教育,就会降低实效性。国内外(包括本地区、本校)重大事件,各种法定节日、纪念日活动等,我们都应在国旗下讲话中加以阐述,将世界风云和国家大事纳入少先队员视野,引起深层思考。
2.生动原则
讲话内容和形式都要求以生动的表现方式来贴近队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坚持不讲空话,做到讲话内容贴近队员生活,贴近队员心理,讲队员关心的事,用艺术时尚情感生动的元素来讲。在活动形式上,注重少先队礼仪教育,强力培训少先队国旗班同学。针对队员实际,可组织“我当一天护旗手”“我是光荣的升旗手”“今天我在国旗下发言”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内容组织上,争取形成主题系列化,注重指导队员将正确的理念和高尚的情感化为实际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采取三项措施,加强国旗下讲话过程管理与互动评价
1.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措施
根据国旗下讲话的上述性质,相关管理人要积极寻求校长室充分支持,确定国旗下讲话的领导小组。“国旗下讲话领导小组”可由学校校长任组长,成员有德育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等人组成。由这一小组负责国旗下讲话的决策、组织、研究和收集评价意见。实践证明,领导小组的多元组成,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负责人,可以经常性地给予国旗下讲话活动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为活动提供思路和理念引领;中队辅导员作为最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能将队员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倾向性苗头及时反馈,作为讲话内容的来源。
2.讲稿优化、形式活化,加强过程组织措施
要提高讲话质量,提升育人实效,首先要确保讲稿质量。学校可尝试建立以下制度:
(1)集体拟题
每学期开始,由德育副校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召集国旗下讲话小组全体成员会议,研究全学期讲话的计划,通过少先队工作计划的形式向全校公布。这一计划确定每学期讲话的内容安排和重点题目。每月一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则具体确定下月的讲话题目。由于形势和情况变化而需要改变题目的,由德育副校长、少先队辅导员临时研究决定。
(2)个人拟稿,集体审稿、改稿
拟稿者一般为讲话者。同时,学校应欢迎全校师生按学校公布的讲话安排表投稿。有时为了提高质量,也可邀请水平较高的老师拟稿或指导修改。同时,为了方便师生撰写稿件,学校应为每个年段订购《辅导员》《少先队活动》《中小学德育》等期刊,供师生参阅。拟稿完毕,讲话者提前将稿件发给学校少先队,再次修改后由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定稿。
(3)适当安排试讲
学校领导和有经验的辅导员,可以独自试讲或不用试讲,少先队员代表则必须试讲多次,直到合乎要求。首先是要求脱稿演讲,需要演讲者将讲稿完全演化为自己发自内心的语言,讲话中可以根据实际和情感的发展适当离开原稿增补少量内容,但必须对文稿原意有益无损。要求发音准确、语言流畅、表情和动作处理得当,并能与听众交流,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缺乏经验的讲话者试讲时,请由演讲水平较高的老师到场指导。
为吸引少先队员注意,达到生动的育人实效,少先队可对学校传统的升旗仪式流程、旗手选拔等均作细化及优化。结合纪念日活动,学校少先队可将国旗下讲话组织成一个队日活动,用庄严仪式塑造人;结合学校社团活动,学校少先队可组织小主持人海选活动,用海选培训锻炼人;结合旗手选拔活动,学校少先队可组织“我是光荣的护旗手”,用光荣责任培养人。同时,少先队组织应注重活动细节的打造,伴奏音乐的选择、礼仪服的添置等细节应充分论证、谨慎选择。同时积极借助学校少儿管乐团、金话筒主持团、体育队列社团,为活动增色,用少先队仪式文化熏陶感染少先队员。
3.重互动评价,建立激励措施
建立评价机制,是为了通过评议和反思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对国旗下讲话的认识水平,而建立激励机制是为了鼓励支持那些积极参与这一教育载体的师生。
(1)评价程序规范,重视流程管理
先讲话者自评,把评价表发给每位讲话者,让他们自行评价;请领导小组评,由讲话当天的行政值周收集起来并作反馈;师生代表自主参评,设立书面告知和口头反馈这两条参与评价的途
径,然后再集中向演讲者反馈。
(2)激励机制可行,重视精神鼓励
少先队大队部在作出评价和收集意见后,可由德育副校长或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安排时间,与演讲者进行一次沟通,给以肯定,告知领导小组的评价和收集到的意见,与之切磋,鼓励其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水平。同时,学校应建立优秀国旗下讲话奖的评奖制度,评出学校国旗下讲话优秀讲话奖和优秀礼仪队员,在绩效考核中有所体现。
四、做到四点要求,提升国旗下讲话针对性和感染力
1.讲话者身份依主题而定
学校应改变老是由学校领导及大队辅导员、德育主任上台讲话的常规形式。除了领导讲之外,应增加由各类型辅导员(如先进教师、老教师、青年教师、中队辅导员代表、社团辅导员等)讲话,各类型队员(队员干部代表、进步生代表、毕业生代表、新生代表等)。根据不同主题还可邀请校内外不同角色的人来讲。如革命传统教育邀请老干部讲,起到励志勉行、激励一代代新人成长的教育效果。
2.讲稿表达方式多样化、有创新
首先,在讲话体裁上要更灵活。有立论,有驳论,有“答疑式”讲话,还有近似散文诗式的讲话。其次,讲话的谋篇布局更多样化。过去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先总后分,开头往往是根据上级指示,先作号召后说具体要求,听多了难免乏味。在谋篇布局上,其实可出现多种形式,有先叙后议式、层层递进式、夹叙夹议式、纵横交错式等。
3.讲话过程注重情感与艺术
(1)注重感情的流露
笔者认为,国旗下讲话不同于作报告和讲课,它的任务是唤起全体师生对某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由于时间短,因此不可能作系统的知识传授,不可能做深度的理论阐述,不可能全面地详细布置工作任务。重要的是用炽热的情感调动起听众对论题的高度关注和全情投入,使他们激奋而起,闻
声而动。因此,讲话者必须富有激情,做到情理交融。
(2)注重言语演绎
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指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了文采的重要性。增强文稿的文采,可使国旗下讲话不但思想先进、观点正确而且富有美感,富有感染力。在炼章方面,我们可先声夺人,主动出击,也可或欲擒故纵,或悬念吸引,或委婉迂回,或跌宕起伏。
(3)注重论辩性和战斗性
国旗下讲话所讲说的是学校少先队德育活动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重要话题,是因事而发,有感而发,它实际上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的一次重要发言,一次要在国旗下这个庄严情境中郑重作出的发言,它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而绝不应是无的放矢。在批评一些不良倾向时,辅导员也不应一味地回避,偶尔也可出现直面批评而不是隔靴搔痒。
(4)注重有声语言表达技巧
在有声语言表达方面,要通过在试讲中相互切磋和加强辅导,提高讲话的重音技巧、节奏技巧、语调技巧。特别是队员演讲时,辅导员要邀请演讲专业指导老师予以倾力指导,以帮助队员尽快掌握演讲技巧。要求演讲者讲出自己最好的状态,珍惜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
(5)提高无声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控场技巧
我们要求国旗下讲话者应做到表情与演讲内容相协调,自然、亲切、生动。眼神以前视为主,根据内容需要,适当作环视和点视,使在场中的师生有很好的聆听感觉,而在描绘故事、回忆、憧憬时,则可用虚视,引导大家进入想象,适当配些手势语、表情语、肢体语,表达效果会更强。
4.讲话前后深化教育,反馈提高
国旗下讲话具有引起注意、激发情感、弘扬倡议的功能。但不能代替其他形式的少先队德育工作,它只是少先队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学校少先队在国旗下讲话后还注重加以深化。
(1)深化教育
周一上午的国旗下讲话内容可是本周队会的主题。在队会上,各中队围绕国旗下讲话的精神进行学习、讨论和交流,延续在升旗仪式的教育活动。如:以“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就能激发同学们在队会上开展“助人为乐”“钉子精神”的讨论等。学校少先队有时可前期公布演讲题目,供师生讨论,起到教育前导的作用,更有益于激发现场师生的共鸣。
(2)反馈提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展国旗下讲话,受不受师生欢迎,师生喜爱何种形式、何种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学校少先队可通过问卷调查,从师生反馈意见中改进国旗下讲话的质量,为下阶段的效果提升打好基础。
实践证明,实施上述改进措施,学校国旗下讲话内容将更突出主旋律教育,形式将更彰显少先队文化;师生对国旗下讲话教育功能认同度得到提升,国旗下讲话育人实效明显增强。广大德育工作者只要认真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国旗下讲话这一德育工作的创新载体,努力寻求设创新载体与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的结合点,必能进一步提升国旗下讲话的育人实效,为培育四好少年作出应有贡献。
【勿忘国耻国旗下讲话】推荐阅读:
勿忘国耻国旗下讲话稿08-09
第六周国旗下讲话稿张志新国旗下讲话10-06
友善国旗下讲话06-17
国旗下讲话-法制06-20
国旗下讲话精彩07-10
国旗下讲话学生07-22
国旗下讲话孝07-27
国旗下讲话—自信08-10
雷锋国旗下讲话09-23
运动国旗下讲话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