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2024-08-06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共8篇)

1.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篇一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教学

摘要: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发挥特长、贡献智慧的主阵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高效课堂落到实处”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积极努力的方向、勇于攀登的科学高峰。本文提出了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加以纠正与优化,如何探寻到初中科学课堂改革的新支点,旨在真正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诠释。受新一轮课改新的育人思想的指导,我们许多教师都认为它增加了我们科学教师的教学难度。然而,我们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其组织运行过程是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师生在良好、和谐、创新的课堂教学中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只有在良好、和谐、创新的课堂中,才能有更多的人得到全面发展。于是,如何守住课堂教学这份沃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便应运而生了。

一、重视双基落实,关注过程方法

新的科学教材、基础知识都是以问题情境为切入点,通过探究活动得出。但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许多考生对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各种活动(包括实验、探究、思考与讨论等),失分比例偏高。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离新课程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科学探究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等过程,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取基础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二、注重思维培养,凸显科学本质

学生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达不科学,解题思路不清晰,分析问题思维不严密等,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较弱的反映,也是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不高的直接体现。不时给学生来点“思想换血”,植入一粒创新的“核子”,让“板结一块”的思维,碰撞出电光石火般爆破性革命,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讲坛上也讲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作为扮演初中学生学习、体验科学知识的引领者、组织者的科学教师,更应充分挖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创造性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架起采撷科学知识的“云梯”。

三、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首先强调师生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他说:“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结论和推理一股脑塞进儿童的脑子,往往不让儿童有可能哪怕接触一下思维和活的言语的源泉,这就捆住了他们的幻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孩子时常有富有朝气的、积极的、活跃的人变成了仿佛专门用于背诵的机器。”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而已。”正如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

四、留意科技成果,体现科学在身边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换言之,生活是教育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是脱离了生活实际,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留意最新科技发展和成果,关注时事新闻及热点话题,不断积累,用科学的视角加以思考,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只有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科学源自生活,又走到生活中,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并且,只有鲜活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最具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

五、巧设科学实验,展现科学特色

科学新课程正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现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而“科学实验是一项集观察、注意、想象、分析、思维、概括、创新等于一体的探究性活动,可以揭示科学本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科学特色”。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童天生是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他们不断地努力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一个人要想使现有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为”。而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验教学则是最简便、直观、有效的教学方式。

1.巧设课堂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因此,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广阔天地,在与科学知识应用密不可分的生活环境中,到处都能找到观察、思考、实验的课题。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切身体验的科学现象迁移至课堂,融入科学课堂,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实验,同样可以作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延伸与拓展,让科学课堂在实验教学中淳美绽放。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童天生是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他们不断地努力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而课外小实验引入课堂,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思维。如研究流体的流速与压强关系,可以呈现以下几组实验:

2.巧设课堂实验,唤醒学生的主动探究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扩充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然规律,指导他们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数据的加工整理和分析归纳,进而总结提炼出科学规律。将科学探究内容列入新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学生实验,提升自己积极主动进行探究实验的科学意识。研究大气压时,先让学生自带几个吸盘,做个预备实验。

3.巧设课堂实验,鼓励学生的自主设计

努力使学生从实验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达到控制实验难度,降低思维台阶,逐步提高实验设计水平,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在科学教学中,发挥好探究实验的作用十分重要,特别是寻找最优的实验设计方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信息、记忆信息、理解含义的简单过程,而是学习者个人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判断、分析、检验,批判、抛弃、接收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客观上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探究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加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4.巧设课堂实验,点亮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开启自我、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不竭动力。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演示实验,教师要更新实验思路,改变过去为做实验而做实验的意识,让实验能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我们坚信: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应该掌控科学实验这个“法宝”,实验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寻求科学真理。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在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于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如在研究欧姆定律时,可以提供器材,引导学生重新设计这样的实验(如下图所示),既让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又让学生明确短路的危害。

5.巧设课堂实验,评价学生的优点、亮点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科学探究小实验。同时,要真正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要注重科学实验的考查。纵观近年的中考题,实验题所占的比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学生的失分总是很严重,实验探究成了许多学生得高分的“瓶颈”。设计实验的试题虽然比较开放,素材来源广泛,但这些试题往往与我们做过的课本实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能理解已做过实验的原理,熟悉和掌握使用过的仪器,利用学习过的理论和方法,认真分析试题所给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去多方位思考、分析、归纳、拓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如,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教材给的是图甲的试验装置,而教师如果能出示图乙的试验装置,让学生预测、分析、归纳实验现象与结论,就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而作为对科学本质和科学素养最好载体的课堂教学则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科学教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沃土,是检验科学知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学生获取和检验科学知识的重要媒介和空间,是鼓励学生科技创新、开发学生科学潜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2.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篇二

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阅读课

一、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 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教育部2012) 。就人文性而言, 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开阔视野, 丰富生活经历, 发展跨文化意识, 促进创新思维, 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初稿,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总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四个方面。语言能力, 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 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文化意识, 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思维品质, 指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 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学习能力, 指学生主动拓宽学习渠道、积极调整学习策略、努力提升学习效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 (陈琳2016) 。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课堂特征

笔者认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课堂教学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一) 以教师为主导, 培养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体验、探索、建构,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 挖掘教材文本的思想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意识等。

(二) 以语篇为载体, 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

语言学家Maley (1998) 认为:“合理使用教材资源意味着要协调好三个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教材、教师、学生。”教师在设计阅读课教学前, 应充分了解阅读文本和学生的水平, 设计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的课堂活动和任务, 尽量将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训练和人文素养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 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 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

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备课要充分备学生, 以学论教, 以教促学, 尊重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 不断满足其求知欲和好奇心 (刘忠保2013) 。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应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实现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转变,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阅读课教学设计分析

笔者以《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10 Unit 3 Reading:A ids today为例, 具体分析高中英语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Aids today以说明的方式讲述了艾滋病的传播、目前感染人数日益增长的严峻形势以及联合国、世界其他国家、中国采取预防艾滋病的有效途径。文章篇幅较长、生词较多, 对于学生来说, 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内化、运用以下词汇:Aids, far-off, cure, carrier, flu, unprotected, sex, pregnancy, childbirth, abortion, subscribe to, soul, body and soul, distribution, scar, prescription;能认识阅读文本中带“*”的词汇, 如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infect, HIV等;能运用多种阅读策略, 从阅读文本中获取与主题相关的重要信息, 并根据文本线索梳理文章脉络, 理解文章大意及体裁, 体会文章的语言结构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 使学生通过任务型表格填空、问题探究、口头表述、小组合作等方式获取文章的具体信息, 建构与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欣赏说明文的语言结构, 使学生理解保护自己、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同情他人、乐于助人的优秀民族文化精神,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 教学过程Step 1:Leading

笔者首先用多媒体呈现一条象征艾滋病预防日的红丝带和一组感染艾滋病人群的图片 (见图2) , 并向学生提问, 引出Aids, far-off, carrier, infect, childbirth等新单词。

T:What’s this red ribbon related to?

Ss:I think this red ribbon is related to“艾滋病”.

T:So it is related to“Aids”, and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se children?

S:Maybe these children are the carriers of Aids, some of whom are from far-off and poor areas in different world.

T:Yes, some of them are infected with Aids since their childbirth, ...

(笔者在黑板上板书目标词汇并教读:Aids, far-off, carrier, infect等)

【设计意图】

笔者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提问等方法适时引出目标词汇, 本环节的教学设计在相对真实的交流情景中有意引导学生关注和习得目标词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让学生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Step 2:Pre-reading

1. 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6人小组 (每小组有一个小黑板) , 教师用多媒体呈现以下问题 (见图3) :“What words can you come up with when it comes to the topic‘Aids’?”随后给学生1分钟时间,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写下与主题相关的词汇, 并用小黑板展示。

2. 根据小组展示的相关词汇数量给予适当加分, 并用PPT展示补充阅读材料中的目标词汇, 如abortion, pregnancy, unprotected, sex等。

【设计意图】

该环节真正起到了“热身”的作用, 很多小组想出了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目标词汇, 如incurable, measure, flu, distribution, spread, help, death, protect, carrier, definition等。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活动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此活动中自主探索、建构词汇知识。更重要的是, 笔者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了适当加分, 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Step 3:While-reading

读中环节由快速阅读和仔细阅读两部分组成, 笔者设计的读中活动如下:

1.Fast-reading

(1) 自学探究:笔者让学生迅速默读文章内容, 并要求学生用笔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汇、句型等相关知识。随后, 学生通过努力和小组成员的帮助扫清文章的词汇和句型障碍。

(2) 笔者用多媒体呈现以下问题, 让学生回答:

Q1:What is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passage?

Q2:What places have been affected by Aids?

【设计意图】

由于班级学生基础不同, 笔者并没有急于分析文章内容, 而是让学生通过任务自学探究, 扫清文章的词汇和句型障碍, 减轻部分学生的焦虑感。在学生读完文章后, 笔者让学生选择文章的写作风格。学生通过思考、推理不难得出答案C。学生可以通过查读得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在文本的第28~30行) :However, HIV and Aids are a problem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Argentina to the Netherland, the Philippines and everywhere in between.同时, 学生明白了艾滋病危害的严重程度, 为后续的情感教学奠定了基础。

2.Detailed-reading

(1) 笔者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后, 以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讨论归纳出文章的篇章结构并写在小黑板上, 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展示 (见图4) 。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 并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战加香、李克信2010) 。在本堂课中, 笔者大胆放手, 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教师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固有模式, 让学生通过体验与探索建构文本意义, 学生在此活动中形成了积极的思维品质与合作精神。

(2) 笔者给学生下发第一张讲义, 让学生细读文章后完成任务。讲义内容涉及选择题、单词填空、任务型阅读和判断题等, 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策略。如下为讲义大致框架内容:

(1) 阅读第1段回答如下问题:

What purpose does Paragraph 1 serve as in the passage? ()

A.To provid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topic.

B.To put forward the topic and attract readers’attention to it.

C.To use an example to support the topic.

D.To offer basic knowledge of the topic.

(2) 阅读第2~3段, 让学生用目标词汇填空, 如immune system, infect, cure, carrier, virus等, 理清HIV病毒和Aids之间的关系。

(3) 阅读第4~5段, 用PPT呈现9张图片 (见图5) , 让学生判断哪几种方式能够传播艾滋病。

(4) 阅读第6~10段, 分别找出每一段的主题句。

【设计意图】

以上讲义任务由易到难, 层层推进,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任务 (1) 为选择题, 学生在明确文章体裁后, 不难得出答案为B。为了引出主题、吸引读者, 任务 (2) 体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主要培养学生使用目标词汇填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 (3) 体现了活学活用的教学理念, 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任务 (4) 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 寻找主题句, 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手法, 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该讲义内容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语言体验、探索和建构, 运用多种阅读策略, 从阅读文本中获取与主题相关的重要信息, 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 如归纳、判断和推理等能力。

Step 4:Post-reading

读后巩固可以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处理和记忆, 拓展学生的知识, 读后教学分为小结性教学和拓展性教学 (高瑞2011) 。笔者依据文本内容, 设计了以下小结性教学和拓展性教学活动。

1.总结欣赏文本的语言特征

笔者提出问题:What’s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this passage?

【设计意图】

以欣赏活动为依托的教学注重研读、赏析文本,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课堂教学设计过程, 引导学生感悟英语语言文化与情感的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分析文本, 列出语言特征, 并用小黑板总结。该教学活动使学生再次梳理了文本结构和语言特征, 深入理解了说明文的行文脉络, 训练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归纳总结、加工处理等能力, 为后续的拓展性教学奠定了基础。

2.借机拓展文本教学, 升华学生的情感

笔者下发第二张讲义内容, 让学生填充文本中涉及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每年世界上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因感染艾滋病每年死亡的人数及儿童死亡人数;随后播放美国著名歌手Michael Joseph Jackson的Heal the world (《拯救世界》) , 并提出问题: (1) How do you feel? (2) 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those Aids patients?

【设计意图】

拓展性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要求学生完成语言的输出, 使学生实现阅读情感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生成了一连串精彩的表达, 如:“We believe it is a serious problem.We feel sorrowful.We s hould tak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ose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We should show love and care to them.We should not let the fear of AIDS cut us off from those who need our love, care and support!”除此之外, 学生自主运用文本中的目标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subscribe to, soul, body and soul, distribution, scar等。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用能力能够获得同步发展, 在建构情感意义的同时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观的建构。该环节通过挖掘文本素材向学生传达思想内涵, 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文化精神, 语言教学的人文性在该环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Step 5:Homework

笔者设计了以下3个任务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任务在课后完成。

1.口头报道:假如你所在的小组是慈善社团,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向社会报道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并呼吁更多的人加入你们的队伍。

2.读后写作:假如你是记者李华, 当你得知小叶的病情和现状后, 决定就此事写一篇报道, 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艾滋病, 号召更多的人关爱他人。

要求:包括以下要点, 120词左右。

(1) 艾滋病是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的, 它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使人失去抵抗力。

(2)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儿童感染艾滋病, 尤其是在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 主要是因为缺乏健康知识, 预防措施和教育。

(3) 艾滋病病人不仅要忍受病痛, 还要面对他人的歧视。

(4) 我们应该关爱他们, 帮助他们, 鼓励他们珍惜生命。

3. 诗文赏析:笔者展示Langston Hughes的诗歌Life, 让学生结合该篇阅读文本和诗歌, 谈谈对人生的看法。

【设计意图】

笔者在此环节设计了不同的任务活动, 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 体现了任务的选择性。在任务1中, 笔者考虑到文章内容较长, 因而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合作型的语言学习有助于不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任务2中主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任务3主要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 要求其能结合已学课文知识, 运用诗歌欣赏活动内化语言, 完成从知识汲取到语用能力的过度, 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以上活动都能使学生在课后进行迁移式的语言学习,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后反思

本堂阅读课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 笔者以该文本阅读材料为载体, 通过导入读前、读中、读后的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基本素养, 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交流能力, 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 笔者以学生情感变化为暗线, 整个课堂中让学生接触、了解、认知艾滋病。除此之外, 小黑板的3次使用与展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和对生活积极的态度。

需要指出的是, 要真正将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明确方向、努力学习、大胆尝试, 在实践中加深对课程价值、课程核心素养的认识, 努力优化教学方式, 建立起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自身教学行为之间的联系, 逐步做到知行合一, 真正地把教学实践过程和教学结果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陈琳.2016.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J].英语学习 (教师版) , (1) :5-6.

高瑞.2011.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11) :13-17.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忠保.2013.以学生为本的集体备课[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1) :17-20.

战加香, 李克信.20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3) :44-48.

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现代文教学策略 篇三

面对现实,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莘莘学子适应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如何克服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种种弊端,让“面目可憎”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得以改观,变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笔者以为,我们应该思考以下问题并付诸实践。

一、“多而快”便于吸收海量信息

所谓“多”,有三层含义:一是大量地读,二是反复地读,三是天南地北地读。大量地读,“指泛读,包括海量的搜读,这有利于搜集信息,积累语料;反复地读,指精读,包括诵读、美读、深耕地研读,有助于加深理解与记忆,培养语感。因为学习语言,无论是‘习得还是‘学得,都必须经过大量与反复的‘学和‘习才能有所‘得,这个‘得,就是体验、收获、体会、心得。”①胡立根也同样指出,之所以说阅读教学的出路在于“海量的阅读刺激”,是因为阅读教学时“课内的刺激太少,课内教师的喋喋不休不能替代学生的阅读。语文作为一种非知识性学科,其学习方式主要不应是外显型学习,而应是内隐型学习。内隐型学习不是靠讲解一些方法就能解决问题的,靠的是大量和反复的刺激,在反复实践中学习领悟。”②而天南地北地读,指的是阅读面要广,经史子集、三坟五典、文学的、科技的、政论的、消闲的,无一不囊括其中:这有利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为使之成为具有现代公民素养(信息素养、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素养)的合格公民。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去读,其终极目的都是:扩大阅读范围,开拓学生视野,允许快速浏览,强调耕耘的乐趣,不斤斤计较于收获的多少,但到头来必会有收获。③当然,对于“新课标”规定的阅读篇目、经典作品还是要细嚼慢咽,仔细体会的,甚至于还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做笔记、摘要和卡片,将它们化为精神食粮,以补“速读”之不足;切不可狼吞虎咽、囫囵吞枣。

所谓“快”,就是高效率。这是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重点之一。阅读如何才能快,首先理解须正确,吸收得快。快容许略,不容许粗,更不容许错。“快速阅读的能力不是一个孤立的能力,是理解、记忆、速度三个方面构成的阅读能力的整体。”(张志公《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换言之,就是排除阅读障碍的速度快,准确无误的获取信息快。而且要达此目的,当然离不开训练学生的筛选概括的能力和授以适当的方法技巧。训练可以这样进行:第一,审明题干的限制因素,包括范围、方向、句式、句数和情境;第二,筛选相关的信息和材料,并按要求辨别;第三,找准两三个关键点;第四,把关键点换成自己的话;第五,把关键点按要求的句式、方式、字数和情境用自己的话组织起来,并加以调整贯通。④

二、“巧且会”有利于阅读多样文本

所谓“巧”,指的是抛弃愚笨的办法,追求事半功倍地引导智力较为平庸的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的那样,“最好的教学法,就是那种能够帮助最普通的教师教好最普通的学生的方法”⑤。它有三层意思:一是要体现出“教是为了不教”的阅读教学理念,二是要进行率先垂范的阅读教学实践,三是要出现“挤干(了)水分”、抓住(了)精髓的“一课至多只用一课时读完”的“毕其功于一役”的课堂快节奏。其策略有三:第一,从“无疑点”(指的是那些看似无疑,实则深藏着丰富内涵,一旦疏忽,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的部分)切入;第二,从“随意点”(是指文中那些看似漫不经心,随意为之,但仔细品来,却韵味无穷的部分)切入;第三,从“空白点”(是指文本中作者有意没有明说而意味无穷的部分)切入。

所谓“会”,指阅读的熟练度。即一定的阅读技能。课文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例文,教这些例文,旨在通过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来培养学生能力。为此,就要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就要巧妙设计,精讲精练。吉林大学鲁弘老师认为,“抓住‘关键词是答好语文题(指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关键”。她以现代文为例加以阐释。对文学类阅读来说,“关键词”是那些原文中能够揭示小说主题和散文主旨的关键句。要尽量利用这些关键词串联成句,形成答案。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来说,“关键词”是那些原文中出现的能够表明作者观点或情感态度的相关语句,学生要善于抓住这些点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归纳,进而得出答案。如此这般地训练,假以时日,学生阅读现代文时就会得心应手、准确无误。

三、“用以美”恰巧适应公民需要

所谓“用”,就是指那些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对听、说、读、写、思能力确有帮助的知识、技巧和规律性的东西。“有用”,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北京四中特级教师顾德希主张:“语文要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⑥譬如,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就是现代文教学极有用的东西;现代文阅读能力应该包括:第一,认知和筛选能力,包括理性筛选和检索性筛选;第二,阐释能力,对具体材料加以抽象、概括或使抽象、概括的语句具体化,正确地把握文句的隐含信息;第三,组合和调整能力。把阅读所获取的信息纳入自己的原有的知识系统;第四,扩展能力。对作品的是非得失优劣加以评判。这些内容几乎包括了吸收(听、读)和表达(说、写)的全部。⑦这些能力学生如果都具备了,就可以说是他们适应了现代信息社会的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凭借此能力和素养,出校门前,他们也可以在完成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时得心应手;出校门后,他们也就“具备的了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所谓“美”,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现代文文本的内容,体会语文独特的语言美、内涵美,思想上得到美的熏陶。“通过阅读,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大自然之美”。因为“在语文的天地里,有对秦砖汉瓦的向往,有对唐诗宋词的热爱,有对《红楼梦》的痴情,有对《西游记》的迷恋,有大江东去的气势,有怒发冲冠的豪情,有大漠孤烟直的雄浑,有小桥流水的清纯。”⑧学生如果能够通过现代文的阅读,体会到这些,那么,可以说他们的语文素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了,其美的熏陶会深入他们的骨髓,化为高雅的言谈举止了。

四、“兴与习”自然化成公民素养

所谓“兴”,指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的兴趣。梁漱溟先生说过:“兴趣就是生命,剥夺一个人的兴趣等于剥夺他的生命,鼓舞一个人的兴趣便是增强他的生命。一个人要认清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兴趣”。“非到引起兴趣和注意,我不去读它。我之好学是到了‘真好才去‘学的”⑨。顾之川先生指出,“培育语文核心素养,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阅读兴趣和发展的眼光。”⑩

所谓“习”,就是指的是培养学生现代文的阅读习惯。实践证明,只有学生乐于阅读了,才谈得上所谓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的好习惯,要助其克服“由不习惯”到“很习惯”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而要达此目的,就得开始选些浅易的有趣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以此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成就感,再渐次加深难度。最后,还要如温儒敏教授所言,让学生“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 让自己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人文素质高了, 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他们学习现代文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于是“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就出现了。

质而言之,现代文阅读教学“少、慢、差、费”,已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因而,对现代文阅读的“多而快”“巧且会”“用以美”“兴与习”的期盼呼之欲出。“多而快”便于吸收信息,适应社会之需要;“巧且会”便于形成能力(其中“巧”是起承上启下作用的);“用以美”便于从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提高人的品位;“兴与习”便于巩固上述其它素养并成为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以上因素就构成了高中阶段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为内容的语文核心素养,应成为语文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

参考文献

①⑤周庆元,黎利云:《中学语文教育要“返璞归真”》,《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1期第71~72 页。

②胡立根:《试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智能差”困境及其出路》,《课程 教材 教法》,2013年第6期第84页。

③④邹小千:《中学现代文阅读能力浅谈》,《现代语文》2014年第4期第36页。

⑥顾德希:《语文要交给学生有用的东西》,《人民教育》,2011年第22期第46页。

⑦邹小千:《真语文必须“精要”“好懂”“有用”》《赤峰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第100~102页。

⑧⑩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3期第16页。

⑨魏邦良、梁漱溟:《自学是一片向上心》,《皖江明报》,2015年第一版。

4.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篇四

更新时间:2017-3-21 11:13:00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这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本文试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求教于方家。

一、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程有着非常明显的学科特征,所以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不同的核心素养。比如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明晰初中历史的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将每个时空中的重大事件以特有的方式贯穿起来,放到时空中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懂得在时空中理解历史事件,并将各事件进行关联,体会不同时空中历史变化的延续性,体会历史事件中的局部和整体。这个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这样的教学目标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整合,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又比如,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就要选取合适的史料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下同)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腾飞及历史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搜集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面貌、深圳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前后的面貌等相关的图片、文字、音视频资料,并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由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让学生通过史料进行实证,证明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小组可采用同组异质的原则,每组四至六人,自由组合,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小组中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

自主探究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要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在七年级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研究中,真正去探索南方经济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研究目标,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处理。其次,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再次,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图表,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指出南北地理分界线,区分南方、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学生在小组内部的交流过程,就是历史理解这个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通过交流,学生真正理解了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过程,理解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究成果,并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学生在多环节学习中通过主动参与探究,逐步形成了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切实提升了核心素养。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能力训练中提升核心素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就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但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九年级《“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一课,在导读中提出了让学生思考“巴黎公社”这个政权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失败的。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导读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思考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课本上展示的史实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多角度、多层面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比如课本上为学生展示了拿破仑三世被俘的过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佐证,从而让学生了解拿破仑三世被俘前后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查找巴黎公社形成的特点以及“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条件,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研讨及全班展示交流、辩论。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断学会如何主动进行历史的学习,这对其历史时空观念、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5.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篇五

科目:地理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中给出了核心素养的定义,即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能够用地理视角观察地理事象且用地理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内在涵养。在教育部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的迫切任务。本文从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研究地理课堂教学新模式,培养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综合有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我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1.区域认知: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区域是地理学的显著特征,任何一种自然地理现象都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某一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存在明显差异。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如我们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时候,就要把干旱这一自然地理特征落实到西北地区所处的特殊区域,联系我国西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水汽的影响小,同时还要考虑地形这一因素,受高原和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2.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综合性学科,我们之所以将综合思维这一思维方法选定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在一定程度契合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综合性的确很具地理特色。综合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每一门学科都在培养的,地理学科所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主要是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时要从自然、社会两方面去思考和分析。如我们在分析影响工业和农业区位因素的时候,既要分析影响他们的自然条件,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只有把两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做到工农业布局合理。

3.人地协调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人地关系是指地球表层作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动态的作用。人地协调不是我们口头上的说说就能达到的目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给自然造成了极大地破坏,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惩罚了我们。又比如近期保护国际基金会发起了一个系列公益影片项目《大自然在说话》,其核心宣传语就是‚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如果未来的建设者都不具有人地协调的观念,那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情何以堪?由此可见人地协调观理应成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4.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什么力?是不是直接的说法就是地理实践能力?本人觉得它更应该是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一个基本素养。地理实践能力的确重要,尤其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当前学校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甚至没有对学生开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更像是实践的先行者,观测技术,野外调查是地理学常用的技术和方法,所以学习地理就有很多‚行万里路‛‚融进大自然‛的机会。达•芬奇说科学是将领,实践是士兵。巴尔扎克说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地理实践力已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永远不是我们想要的。

二、地理教师如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要求。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对于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而言,很多学校仍在固守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和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1.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地理实践力方面关注不足。往注重强调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干巴巴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施教。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则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而忽视知识的消化、理解。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导致了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究其根本原因是考试制度和教材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没有突破传统的地理教学误区。只有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才能树立起地理素质教育的新旗帜。现代教学观念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学生在消化,理解知识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讲台,贴近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出现乐教乐学的喜人局面。

2.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1)强调区域认知,发展地理综合思维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知识面很广,综合性和趣味性较强,不论广阔的田野、丰富的矿藏,还是那神秘的宇宙、灿烂的星辰、美丽的山河大川,都是地理学内容所及。为培养发展学生思维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地理知识往往离不开一定的地理区域,如何对区域做出正确认知,首先必须建立起空间概念,但许多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相当模糊,有些学生甚至连主要国家、城市都不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发展空间建模。有两种途径可以做到:一是通过识别经纬地图和地球仪。找出主要经纬线所在区域。主要经纬线包括回归线、赤道、极圈和零度经线等。对主要地理事物在头脑中建立初步空间位置。比如:赤道线上的国家有委内瑞拉、巴西等,零度经线的国家有英国,海洋有地中海等,使学生对地球上东西、南北方向有了大致的概念,对这些特殊线位上的国家及相关知识、有了了解和对比。二是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完成课后练习及配套的填充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多用各种板图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识别区域图的基础上能自绘区域空白图,再将主要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区域意识。而且学会了用图说话,用图思考,建立了稳固的空间概念。其次,对区域的认知要学会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我们在开展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地理分区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的地理特征进行阐述,甚至把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之间存在联系的方面进行综合。如我们在介绍南亚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和工业布局的教学中,就要综合分析印度自然条件和工农业生产的关系。

(2)挖掘教材,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的以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注重培养学实践知识。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现有条件组织模拟教学,借助于教学仪器模拟一些日常地理现象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影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组织一些简单的地理调查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就近的博物馆理解当地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变迁,也可以组织学生对于当地城市环境污染以及繁华商业网点进行调查,对于学生发现其中的地理知识,有效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激情具有良好的效果。再者,配合地理课堂教学和满足课堂实验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地理教具、模型、简单仪器、课件等力所能及的制作活动。例如地貌模型、地质构造模型、校园地图和立体模型、自流井盆地模型等。

实验一:地转偏向力的观测

为了观察地转偏向力,可用一个地球仪使地轴垂直地面,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两滴红墨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就会沿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墨迹。然后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高纬某点滴一滴红墨水,你就会发现红墨水流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从北极上向下观察,你可以发现红墨水留下向右偏转的墨迹。同样将地球仪倒转过来,南极向上,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进行演示观察,从南极上向下看,可发现墨迹向左偏转。实验二: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的演示

为了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要求学生课前准备这么一些材料:一个无盖的纸箱、一支蜡烛、火柴、香。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纸箱开口对着自己的一侧,蜡烛放置在纸箱一侧。第二步:点燃蜡烛和香,大约1-2分钟后,将点燃的香平放在蜡烛的上方。

第三步:仔细观察香烟在纸箱中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实验结论: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在摆有蜡烛一侧香烟在垂直方向上上升,水平方向上:由蜡烛的上方流向纸箱的另一侧,下方由另一侧流向蜡烛一侧,这就是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我们称之为热力环流。(3)利用课堂和课外活动教学,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未来的工作中真正树立起人地协调观。

《管子.乘马篇》中所列国都的原则体现了顺应、节约和变通的主动顺应的思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国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关于这部分的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中要求:‚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要求:‚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达到以上的要求,必须先清楚地知道人地关系。人地关系就是指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产生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在很多章节中都有体现:

(1)如必修二的人口和城市中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标准可通过活动来实施,比如让学生联系洞口县城城市化,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让他们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渗透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另外,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个知识模块中‚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这一知识模块的内容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集中的教育,为了使这种教育深入人心,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达成这些目标,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写一篇图文并茂的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同时结合实际在校园里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让人地协调观点深入他们的心中,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2)必修三的知识模块‚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中要求‚距离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这部分的课标要求结合案例,通过了解案例中的人地关系,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利用已有的人地协调观点来解决其中的人地矛盾。

6.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篇六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凸显核心素养价值

(一)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政策的新要求

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是在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这项课程标准中就当前的数学教学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其中运算能力是最主要的一项素养。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深入,人们的教育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开始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方向上,寻求孩子的全面发展。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单纯地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这种思想观点与当前新课改的教育政策不谋而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二)核心素养应体现在课堂学习中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在于课堂学习,小学生大部分较为贪玩,在课堂外,许多学生并未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因此,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就十分重要了,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教师知识传输的多寡。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贯穿其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而不是让其变成一句口号,虚有其表,这样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

计算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密不可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将其他数学知识都学好了,但是唯独计算没有学好,那么学生学习的其他知识,只能是无本之木,毫无用处。数学核心所反映的是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这两点是数学的精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掌握好了这两点,那么不管遇到了什么类型的计算题目,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成为题。因此,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通过核心素养将计算教学的思想和本质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设计

小学数学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的紧密,许多计算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的困难,提升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核心素养理念,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也并不是盲目的、毫无根据的。计算教学的设计需要有目标、有针对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更容易掌握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例如,在讲解《混合运算》这一节之前,教师运用核心素养讲解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的时候,就要学会有目标的教学,根据班上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要因人而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比如说,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只要能够掌握简单的计算原理就可以了,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自主探究,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过程设计

万里长城的修建并非一日之功,同样的`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和运用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一点一滴的渗透。在教学时,教师运用核心素养必须设计好相应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比如说,在“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笔算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笔算两、三位数的加减”计算方法,在探究数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新的知识,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又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一些教学情景,在生活中学生常常会遇见物品分配不均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处理,这样将生活中的情景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使数学计算的知识生活化,既可以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也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评价设计

7.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篇七

一、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1.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现在, 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 以期让学生更适应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和竞争。从美国、芬兰到韩国、日本等, 各个国家几乎同时在进行着教育改革, 改革方向趋同, 课程标准中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核心能力”, 推动了核心素养模型的制定, 以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2.知识与信息爆炸时代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是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 终身学习已成为常态, 精选学习内容, 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诉求。传统的知识和技能本位的教育, 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多变和复杂的工作环境, 学生需要具有面向未来生活和工作的素养。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知识更新换代不断加速, 人们需要习得一些可受用终身且超越特定工作职位的必备关键性素养。

3.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当今中国经济面临着历史性的重大转型, 而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最主要的是人才。传统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重视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学习的规范性, 忽视学习的广博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尤其是从小学开始的精细化分科课程, 导致学生在面临真实的整体性世界时, 显得无能为力。在新的知识经济模式面前, 我们需要具有综合素养的高级创新人才, 已有教育培养的人才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是真正困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 也是教育改革的迫切性所在。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征

核心素养是在一定时期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态度、知识与能力, 即最关键的素养。相较于以往的知识取向和能力取向,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具有以下特征。

1.解决育人目标的问题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与课程标准都是为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而存在的。课程标准从具体学科出发, 按照学科教学规律, 规定关于教育过程应该满足的标准, 解决的是“如何教”的教育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 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 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 规定了一定教育经历后其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强调的是“学什么”的问题, 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 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

基于这一目的, 核心素养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 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2.依据人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逻辑

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 按照学生发展和成长的规律, 规定了一定教育经历后其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从学科逻辑转变为人终身发展的逻辑, 以“人”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因此,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 建议在目标、内容设计、教学安排上, 依据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素养表现和标准。

3.突出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一个人即使再有能力, 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 不能称之为具备“素养”。核心素养较之能力, 强调了很多非认知技能, 融入了对价值观和态度的要求, 强调知识、能力、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素养是学习的结果, 同时也是教育的成果, 强调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世界各国均将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将本民族文化和价值作为育人的核心。

可以说, 价值观在21世纪核心素养中占有核心地位, 起到“引擎”的作用, 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提供最初的原动力, 具备强大的本土能力, 特别是强烈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4.注重跨学科的可迁移的综合能力

素养的获得, 可以使学生升学或是更好地进行未来的工作, 但素养的功能不仅包括升学和就业, 其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 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

核心素养由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构成。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使得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都更为复杂, 须调度多学科知识和多方面能力及非常规的人际互动能力和可迁移技能, 这将是确保人们有效合作并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区域课程建设策略

1.明晰育人目标, 开展学校课程顶层设计

基于知识本位而构建的分科教学体系, 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和课堂教学, 但忽视了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强调将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十八大进一步提出“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 建立以人的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才能消除当前分科教学体系的弊端和应试教育倾向。

因此, 应重视整体课程建设能力的提升, 鼓励学校基于核心素养自主探索新型课程体系, 加强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 (1) 学校课程目标要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以学生的最大化发展作为育人目标, 结合办学特色, 提出具体的课程目标。 (2) 依据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整合的方式, 统整学习领域, 构建学校课程结构。同时, 注重课程结构的层次性, 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 满足不同学生的最大化发展需求。 (3) 按照学生素养的发展需求和学习领域, 完善学校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实施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强调学习方式的体验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4) 明晰不同学段学生形成某个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构建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可测评的课程评价标准。

2.加强学段的衔接和整合, 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应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 从小学到高中一而贯之, 才能达到整体育人的目的和效果。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中, 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国家课程的学科内部及学科间的整合研究, 加强学段衔接和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小初高一体化的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从而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的全面提高及素质的综合发展。

构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 应在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使核心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小学和中学各段的学习中, 具体内容包括: (1) 学生能力体系。基于高中学段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和21世纪人才素养要求, 构建整体的小学和中学段的学生培养能力体系。基于学科特点, 开发不同学段各学科的能力目标体系。 (2)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教材内容的衔接与整合。梳理同一学科的知识结构网络, 对学科内的国家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对国家课程各学科间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 形成基于国家课程的整合课程;开发不同学段的衔接课程。 (3) 学习方式。根据学生认知特征, 探究与学习内容相配套、最有效的以素养为目标的学习方式。例如, 探索学生在不同学段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差异。 (4) 评价体系。中小学教育评价中普遍缺少“扶上马, 送一程”的衔接评价体系。所以要探索中小学培养总目标的“一贯性”, 建立核心素养等级标准, 明确各段学生在态度、知识、技能上的具体表现。 (5) 课程资源建设。开发《学生能力素养手册及培养目标》《教学指导手册》, 针对各学科的教学要求, 建设精品课程资源。

3.研究学科素养表现, 建立课堂教学改进指导系统

只有将核心素养很好地渗透、落实到具体学科教学中, 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相关的理论也才能得到必要检验及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将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对接, 构建学科素养指标体系和学科内容标准, 才能使核心素养有效地落实到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 真正转化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科课程及教学实践。

因此, 应针对中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及表现进行研究, 建立课堂教学改进指导系统, 具体包括: (1) 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构成系统:具体化素养能力内涵、素养活动表现;定制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发展进阶系统;建立各学科的核心教学主题和重点教学单元关键素养模型。 (2) 基于学科素养表现测评指标和测试工具诊断和评估学生素养发展现状, 进行前测。 (3) 确定本学科的关键和重要教学主题, 系统分析在该主题下的学生素养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功能价值和教学要求, 探索和创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发展的学科教学有效策略。 (4) 基于诊断结果明确教学改进点和具体改进目标, 进行主题整体教学设计的指导, 整体规划主题—单元—课时教学目标, 精细且有梯度地设计教学环节和学生活动任务。根据能力水平和进阶, 尤其是高阶思维水平, 合理选取和使用原型、变式及综合复杂陌生的任务情境素材。 (5) 运用多元评价方式, 对学生素养达成情况进行后测, 与前测做差异性比较, 进一步提出教学改进指导意见。

4.重视教师的参与, 开展课程建设力培训

校长和广大的一线教师是核心素养落实的具体实施者, 应该把教师作为课程建设的主动参与者, 而不应试图通过行政的方式推进改革。因此,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教师应作为建设者全程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教师参与研制的过程, 就是核心素养价值认同的过程, 是主动接受新理念的过程。

8.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 篇八

[关键词] 核心素养;变式教学;中学数学教学?摇?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有关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更引起广泛的讨论. 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 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持久性.

而变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技能和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平台. 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索研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从而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如何把变式教学变得更为合理、有效、深入?本文通过介绍变式教学中的几种常用的变式手段和几个注意事项,抛砖引玉.

几种常用的变式手段

1. 对设问的结构变式

案例1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例1 求函数f(x)=x2-2x+1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

本题由“函数解析式”、“定义域”、“最大值”三个环节构成,题中把设问落点在“最大值”这个环节上,也可以落点在其他两个环节.

变式1 已知函数f(x)=x2-2x+1在区间[a,a+1]上的最大值为4,求a的值.

变式2 已知函数f(x)=x2+ax+1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为4,求a的值.

设计思路:通过改变设问的落点,题目难度层次凸显,使人耳目一新. 但万变不离其宗,牢牢紧扣函数图象(特别是二次函数对称轴与区间的位置关系). 其中变式1可以从“最大值4”角度出发,令x2-2x+1=4解得x=-1,3,再利用图象处理就方便多了. 而变式2则需要讨论二次函数对称轴与区间的位置关系,难度上逐步加大.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说的是赠给别人现成的鱼,不如教会别人打鱼的本领. 将此道理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来,说的便是数学教学的本质了——教给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本领. 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成为我们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变式教学,通过对问题的结构条件的暗示或明示,搭建不高的平台,把具体的变式工作放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实践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2. 对问题的载体变式?摇

案例2 圆与椭圆的切线问题

设计思路:通过改变问题的载体,使问题更具探究性,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变换问题.椭圆和圆可以通过伸缩变换互相转化,是否有相似的性质和结论?通过本题,可以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摇波利亚强调:“解题不单单是为了找到答案.” 仅仅呈现变式后的情景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得到深层次的认知和能力上的内化,教师还应该通过提醒、点拨,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来体验参与、发现、设计、变化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数学问题的设计更应有助于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和处理的问题,教师绝不包办.

3. 对动态的情景变式?摇

案例3 抛物线中的定值问题

例3 过抛物线y2=2x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抛物线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1,y2,求证:y1·y2为定值.

变式1 过点(2,0)的一条直线和抛物线y2=2x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1,y2,求证:y2·y2为定值.

变式2 过点(a,0)(a为正常数)的一条直线和抛物线y2=2x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1,y2,求证:y1·y2为定值.

设计思路:波利亚认为,数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例3及2个变式,从特殊到一般,从静态到动态,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在本题的分析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活动不再深深地依赖于教师持续性的支持,而是可以独立地设计、发现和解决变式问题.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讲解单一、缺乏演变,不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举一反三,是思维训练弱化的一种表现. 由一个基本问题变式而生出互相关联的问题链,使学生学一道题,会一类题,有助于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掌握数学问题设计的真正结构,并使原有孤立的零碎的知识整体化,促进对知识块整体的认知,增强系统性和条理性,实现量与质的统一.

4. 对知识交汇处的变式?摇

设计思路:变式1中令b=1-a就转换成例4,变式2在变式1的基础上可通过变换分母,使分母和为常数即可快速解决. 变式1、2函数问题都可转换成基本不等式中的“1”的代换来处理.通过变式教学,看透知识间的转化联系.

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给人一种新鲜、生动的感觉,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问题的发展规律,使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认识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的层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 一道课本题通过变式,从不同角度将已学过的知识加以复习,强化知识的交汇. 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在更多的新情景、更高的层次中,不断地交叉渗透,达到了对多问题本质的再认识,再深化,乃至升华的效果.

几个注意事项

1. 变式的难度要有“梯度”

变式要循序渐进,应限制在学生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切不可搞“一步到位”,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问题的解决,降低学习的效率.

2. 变式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变式不是教师的“专利”,我们应该提供让学生参与题目的变式,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配合,交流互动,只要学生能够变式的,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 同时,对于学生在变式中获得的成功,哪怕只是一丁点儿,教师也要加以肯定表扬,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参与创新的意识,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变式”的乐趣,各种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好的提升.

3. 变式的数量要“适度”

变式的数量要“适度”,变式过多,不但会造成题海,增加无效的劳动和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解题产生厌烦情绪.

总之,变式的关键和核心在于“变”,“变”的精髓和价值在于“如何去变更自然,更有效”. 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在平时的变式教学中多总结教训,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小班社会《认识五官》说课稿下一篇:介绍家乡英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