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精选9篇)
1.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篇一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物流现状
进入新世纪,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物流发展对于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素质和军事实力增强的影响,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从而使现代物流星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1物流发展的背景
物流的概念是在发展中形成的,最初的物流术语在西方国家出现也不过50多年历史,它源于美国的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军事系统,后引入工商业。英文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简写为PD),即实物分配,包括企业、销售商自身的运输、仓储、包装和搬运等活动。50年代引入日本等国,1956年,由于日本政府担心物流的发展缓慢可能拖累处于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遂由日本生产效益本部(现社会经济效益本部)向美国派遣了一个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考察团回国时带回了这一术语,直到1965年日本政府在所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报告时,对物流表现出了相当的重视,在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物的流通”这一术语,并强调了加速“物的流通”现代化,1970年左右,日本开始用物流这一更为简洁的表达方式来代替“物的流通”,自此,作为企业经营中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物流得到了迅猛发展。该术语由日本引进、传播后传入我国,我国则在80年代初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而在我国广泛运用物流概念并重视物流的作用只是近几年的事情。
物流首先作为“第三利润源”而引起重视的,所谓第三利润源,是针对企业的利润来源而言的,企业第一利润源来自企业销售额的增加,第二利润源是生产成本(针对制造商而盲)或者进货成本(针对流通商而言)的降低,而由物流降低成本所得的利润则成为企业第三利润源。在这里,物流被定义为对物资的流通配置,包括制造商、流通商的装卸、运输、仓储、搬运等一系列的过程,对物流的重视被提高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高度,成为物流定义的第一个转折。
随着经济的发展,将物流仅仅定义为装卸、运输、仓储等过程,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生产规模化、系统化的要求,大规模的、系统性的生产作业要求物流作为生产销售供应链条上的一个系统环节,因此提出了物流一体化系统的概念,物流一体化系统是指将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结合成有机整体,实现流通与生产的纽带关系。其目标是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充分考虑整个物流过程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商品的实物活动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运行,要求企业不断适应市场要求,促使生产、采购与市场保持同步的管理系统,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整个系统包括了生产、采购和物流部分。
到了20世纪90年代,企业纷纷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开始共同合作的旅程,以最优的商品供应体系,实现了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是集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运输、信息及其他物流服务供应商为一体的管理。企业通过与外部组织对整个链的计划和从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分销配送,到商品销售给顾客的物流过程进行统一运作和管理,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实现了对顾客的快速反应,提高了顾客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典型的运作模式是物流外包或缔结战略联盟。自此物流一体化系统由企业内部走向了外部物流系统一体化,具体表现为企业将物流的运输、装卸、仓储和搬运功能移交出企业,而由专门的物流企业运作,形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概念。然而在实际的运作中,第三方物流公司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性专长设计和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为克服这些不足,又出现了所谓的第四方物流企业,从定义上讲,第四方物流企业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的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企业主要是对制造企业或分销企业的供应链进行监控,在客户和它的物流和信息供应商之间充当唯一“联系人”或者“交响乐团总指挥”的角色。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第四方物流正日益成为一种帮助企业实现降低和外包业务的真正的资产转移运作成本。它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当然,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概念尚在形成与完善过程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现代物流是物流发展进步的结果
众所周知,物流过程是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同时也被认为是21世纪企业降低成本的最后-T--段。在发达国家,现代物流的发展非常迅速。美国和日本已经走在物流发展领域的前列,欧洲的现代物流起步稍晚,但最近在政府部门与企业的重视下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关键推动力以及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支撑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物流将极大地改变目前的商务、生产模式,最终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层面部分。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最具普遍影响力的经济基础和“朝阳产业”。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曾说:“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 000m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 互联网不仅将世界各国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还逐步将发展带到高速的道路上。然而,这只是互联网初试锋芒,在愈来愈多的人接触互联网之后,各个领域都慢慢地搭上这班通向未来财富城市的公共汽车,并融合产生许多新的行业,电子商务便是如此。电子商务是一种崭新的运作方式和商务模式,并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引发了经济领域里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一场变革。诸如身边的淘宝、阿里巴巴、现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都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典型代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的同时,物流业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3我国物流目前的发展状况
我国物流业最近几年增长十分迅速,以2003年为例,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统计分析,2003年中国物流业的各项经济指心标均高速增长。①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9.5437万亿元,同比增长26.9%(按现价计算)。物流总值的高速增长,表明经济增长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②社会物流总成本为974亿元。同比增长13.6%,较同期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6.9%的增长速度低13.3个百分点,说明由于物流运行条件的改善,社会物流总效益在提高。③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为7 880亿,同比增长10.5%。物流业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为6.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7%。从物流业细分类增长情况看,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等发展最快,说明物流增值服务在加速发展。④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企业信息化正在成为企业增强活力与竞争力的推动力量。信息化决策主要集中在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特别是7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说明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从简单应用发展到复杂应用,从战术层面发展到战略层面,从管理驱动发展到市场驱动,从技术推动发展到变革推动。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使物流业迅速成为在全球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服务产业。
现代物流已被我国政府、企业所重视,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政府从产业发展高度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支持经济持续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降低社会成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重要策略,生产企业把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和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机会,传统物流企业(运输、仓储等企业)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重新打造企业、寻求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企业再发展的战略目标。
4我国物流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物流作业一体化
现代物流的精髓在于其系统整合的概念,即整合传统的作业领域,将生产、销售、包装、装卸、运输、存储、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分散的、跨越各企业部门的活动综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
一个系统来管理,使物流活动各作业环节有效地组合,形成以服务客户为主的综合能力,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的效率与效益。
4.2 物流管理信息化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物流活动不但活动范围广阔、涉及部门众多,而且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物流活动范围、流动速度也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物流业正向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EDI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条形码技术的普遍应用,则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库存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的科学水平,使商品在各种需求层面上的流动更加容易和迅速。信息化已成为物流活动的核心,成为物流创新的动力。
4.3物流资源社会化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的发展,一方面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各专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生产企业与零售行业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大部分由不同的物流中心、批发中心与配送中心提供,以实现少库存和零库存。现代物流社会化趋势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物流规模经济效益、物流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然结果。在大城市出现现代化综合性或专业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已成为普遍现象。
4.4物流体系综合化
现代物流离不开运输与仓储。仓储现代化则要求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以组织高效的人、机、物系统;而运输现代化要求建立铁路、公路、水路、空运与管道的综合运输体系,这是物流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物流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4.5三流一体化
按照一般的流通规律,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三流分离的。商流可以使物质资料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经过商流,物质资料就变更了所有权;物流解决的是物质资料从其生产地域向其消费地域的位移,无法变更物质资料的所有权;信息流解决的是流通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不同的材料,产品或商品的转移形成不同的流通方式与营销形态,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发达国家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基本实现了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统一。此外,代理制的推行也使现代物流更趋科学合理,因为这种方式的流通体制更有助于实行三流合一。“三流合一”已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之一。
5我国物流在发展中的不足
我国物流总体水平并不高,信息化程度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根据国际研究机构的估计,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约相当于全社会物流成本支出的25%,欧洲为30%,亚洲的总体水平低于5%,而中国仅在2%左右。我国现有物流服务模式基本上仍然以自营为主,缺乏相应的关键技术与信息支持。我国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比重较小,水平、规模均不能令人满意,能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几乎没有,而第四方物流服务模式尚处于理论研究和探讨阶段。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200多家物流服务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物流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这是制约我国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物流业成本占GDP比重仍然居高不下,据测算,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在1991年为24%,到2002年下降到21.5%,2003年在21%左右,下降的幅度很小,说明中国经济运行仍处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轨期,由于体制因素特别是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根深蒂固,也使得中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比较落后。
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较低。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十分不平衡,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服务的需要。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4月公布的中国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企业中有61%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而在有信息系统支持的39%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只有38%的企业有仓储作业管理,31%的企业有库存管理,27%的企业有运输管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落后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物流信息化亟须相
关环境的支持。由于受物流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存在着标准间互相冲突、标准化程度不高、标准化适用范围有限和实施力度不足等同题。同时,我国对物流领域的立法力度不够,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各地区、各行业的管理制度与管理办法可操作性差,互相冲突。物流服务体系建设落后,物流技术领域缺乏具有宏观指导能力和促进技术交流的权威机构。
我国物流赖以发展的环境大大落后于物流发展形势的要求。据估算,如果有可参照的标准与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费用可以降低80%,将各系统连通起来的成本也可以减少至少一半以上·从而避免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开发与建设成本,减少企业信息化的风险。另外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与障碍。目前物流企业在计算机软件应用中大部分仍停留在一点式应用和某一部门的应用上,个别企业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同客户问实现部分或全部信息共享,计算机联网只是极少数的几家。物流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硬性的准入资格,像JIT、MRPl、MRP2等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现代管理模式本身就是建立在与其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前提下发展起来的。我国低端物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高端物流市场却少有人问津的现象存在,信息化总体水平低,也无法实施像JIT、MRPl、MRP2等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现代管理模式,自然只能在低端物流市场上拼杀。据统计,我国第三产业中高新技术含量仅占6.29%,商业系统仅占2.0%,我国商业系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各类专门人才只占3%左右。物流企业的人员素质,尤其是领导层的素质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企业运营所要求。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十分低廉,物流企业在选择用人还是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时,往往选择用人来代替某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更为经济,因为这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人是无法替代现代信息技术给物流企业所带来的效率,目前国有物流企业的领导层人员结构大部分都是在计划经济末期参加工作,在本企业中逐步走到领导岗位的,管理和领导企业思路中的“近亲繁殖”因素不可能彻底避免,再加上未经过强化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培训,使其经营思路难以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开拓意识不足。这些都是我国物流有待解决的问题。
6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物流发展是相当有潜力的,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紧跟时代脚步,在政府的支持和大家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道路。为实现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增添力量。
2.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篇二
1.1 绿色物流
如今, 随着各国推动科学发展的不断深化, 与传统物流相比, 逆向物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逆向物流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打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物流体系已成为现代物流建设的方向。
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循环经济的大动脉、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1.2 第四方物流
就传统意义而言, 第一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自身做仓储、货运;第二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聘请仓库、车队来做仓储、货运, 属功能性服务;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业务的供需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 它承担了对物流规划决策内容以外的实际的物流操作业务。
在当今商品流通高频率、大范围, 物流市场交易费用需要降低, 供应链管理模式改变的形势下, 第四方物流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1.3 物流服务个性化
现代物流的个性化服务趋势, 是现代物流营销观念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在后工业化时代的过渡期, 订单变得越来越小, 客户要求越来越个性化, 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产物的个性化服务, 越来越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优势所在。因此, 现代物流企业应积极发展个性化服务, 在发展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信息及其技术, 善于创新, 积极与客户沟通。
2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义
2.1 有利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专业化程度高度发展和现代经济分工细化的产物, 它在本质上属于第三产业。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有助于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很好的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及增加了税收。
2.2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从事生产互动的企业与物流业日益融合、互相依赖、互动发展, 物流连接着企业从采购到生产、储运及销售的各个环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有利于推动供应链一体化、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提高产品附加值。
2.3 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发达地区可以加强物流配套服务能力, 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从而招商引资, 优化第二产业结构, 聚集高端产业, 优化配置地区资料。
2.4 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调整经济结构
在带来物流业规模扩张的同时, 发展现代物流业还将为餐饮、会展、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相关服务业带来配套的服务, 进而整体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2.5 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现代物流将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连接了起来, 加强了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加强了消费的拉动作用;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各种生产资料和产成品的利用率, 降低能耗, 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商品流通率,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 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政府层面的对策、措施
3.1.1 政府重视做好规划是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现代物流业指的是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管理方式, 将物流过程中的包装、仓储、搬运装卸、物流信息、流通加工、区域分拨、运输和配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供应链的新的服务业体系。政府从事物流业发展的规划是指企业参与的纲领, 是物流业发展的蓝本。由政府出面, 委托有能力的机构编制科学可行的物流业发展规划是加快和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编制的规划需具备可行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3.1.2 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两手并举, 合力推进
相较于传统社会分工, 连接着生产和消费环节的现代物流业涉及仓储、商贸、运输、配送、保险、金融和海关等多个业务部门, 只有通过各级政府多方位的协调才能使得各个部门共同努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3.1.3 加快大中城市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 形成网络支撑
发展现代物流业离不开先进的基础设施, 而大中城市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也自然成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应立足于客观实际, 与当地发展情况相符, 同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与各种航线、路网和管网规划实现有效的衔接。政府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义, 既不能放任其发展, 也不能过多干预, 从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 自主投资, 促进大中城市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 形成网络支撑。
3.1.4 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 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现代物流业的建设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因此要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为前提和依托。物流信息平台应由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通讯基础设施和行业及企业物流信息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3.1.5 实行税收优惠
与其他行业的企业一样, 物流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选取对企业较为有利的纳税方案进行纳税申报是可行的。对于按规定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物流企业, 可按照税收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给予减免。
3.2 企业层面的对策、措施
3.2.1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目前, 我国物流专业人才不足, 并且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这些现状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现代物流业要求从业人员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合格的实践能力, 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 因此, 我们应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院校培养能适应其发展的专业人才。
3.2.2 改变企业规模, 有效重组、规划
物流发展的最终体现是大量先进物流企业的成长壮大。因此, 想要发展现代物流业, 必须培育出大型物流龙头企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首先应加快对传统物流企业的改造, 对其原有的物流设施和流程进行重组规划, 从而扩大企业规模, 提高企业竞争力。其次, 要将物流业的发展进行外延, 实现物流企业的跨地区经营, 但是必须立足于本地物流业发展的实际。
3.2.3 企业转型应立足现有资源
传统物流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条件转化为适合自己发展路径的现代物流企业。若要转化为第一二类现代物流企业, 需要大量的专门技术人员、信息、系统的网络以及长期的国际实践。但是实际上, 我国能够转化为第一二类现代物流企业的企业并不多, 大多数企业需要先向传统的第三类向现代第三类物流企业转化, 进而向第二类转化。为了实现这样的转变, 必须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同时加强竞争力。企业间也要加强合作, 从横向上加强联合, 吸取对方的长处, 规避对方的短处。纵向上则要向上下游延伸, 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
摘要: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的推动下, 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支撑下, 在世界环境保护的要求下, 物流国际化的趋势开始呈现并迅速发展。物流国际化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拓展, 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离不开物流国际化。
3.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研究 篇三
关键词:物流;现代物流;虚拟物流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物流的基本概念
商品流通包括即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是商品实物形态的流通。它主要解决生产与消费的地点和时间差异。2001年4月国家颁布的《物流术语标准》对物流下了这样的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需要,将运输、储运、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现代物流就是现代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在物流中的运用。具体包括物流专业化、管理系统化、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服务标准化、装卸机械化、配送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等。
二、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1.我国物流发展回顾
我国物流的发展,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发展。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物流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
计划经济下的物流即从建国初期到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国家的整个经济运行处于计划管理之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物流的经济效益目标被放到了次要位置。物流活动仅限于对商品的储存和运输,物流环节相互割裂,系统性差,整体效益低下。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即从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中期。物流业开始受到重视和发展。物流业己逐步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即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加强,竞争机制的建立,使得我国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出新的物流需求。
2.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现代物流发展很快,物流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我国物流市场己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物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各级政府重视物流的发展,把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国务院8个部委发布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一2010年发展规划》,国家质检总局与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物流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
一些制造企业开始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理念,对企业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对企业内部物流流程进行改造,实行业务外包或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加强核心竞争力。
商贸企业以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核心,以整合商业物流为重点,努力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
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交通、邮政企业逐渐摆脱传统业务模式,整合物流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现代物流。
各种所有制物流企业都得到了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物流同时推进,形成了全面推进的总格局。
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趋势逐渐加强。泛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江流域、京津冀、东三省、中部地区都在推动区域物流的整合,区域物流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正在形成。
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有了发展。目前我国己出现了为电子商务服务的以高科技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物流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3.我国物流的制约因素
尽管当前我国物流发展较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物流管理分散。物流是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尽管不少地方制定了物流发展纲要,但全国性物流发展纲要还没有形成,出现一些各自为战、盲目发展的现象。这是当前我国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物流观念薄弱。由于缺乏现代物流理念,物流企业普遍发展较慢,存在“小、散、乱、差”现象,大多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很难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没有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全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规范标准大多不统一。物流资源浪费严重,效率和效益普遍不高,很难实现物流多功能、一体化运作,也难以与国际物流活动接轨。
物流发展的良性政策环境缺失。由于物流管理存在部门分割,还缺乏配套的支持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
物流人才短缺。当前尤其缺乏实用型物流人才,缺物流管理师和物流工程师。
三、虚拟物流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我国物流发展情况,可以看出:现代的物流管理己不再仅是单一追求节约成本费用的问题,而是要建立在现代物流技术基础上的更加深层的管理追求。尤其是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为物流虚拟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虚拟物流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Stuart等人于1996年在阿肯色州大学物流协会报告中提出的。虚拟物流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物流模式。虚拟物流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信息化。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我国物流的面貌。
二是自动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时省力。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
三是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
四是智能化。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需要通过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来解决。
五是柔性化。柔性化的物流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加快发展我国的虚拟物流,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向东.我国物流产业的政策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9:45-47.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R].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ed Tendency of Modern Logistics of Our Country
Yang Jianqiang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o integrate the estimative network with virtual one tightly has become the thief object of logistical demand and the direction of logistical industry .With the birth of virtu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the modern logistics also appeared to be virtual characteristic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ion.
4.物流信息化平台发展的必然趋势 篇四
与国外的物流信息化发展速度和规模相比,我国的物流业发展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认知不够,还停留在传统的物流发展阶段,严重的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而物流信息化平台的缺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都对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其实,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立,给物流从业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好处,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物流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让广大的物流从业者:物流公司、车主、快递公司等企业都可以方便,快捷的提高企业知名度和轻松获得交易的机会,但是随着物流信息平台的日益增加,笔者通过近期的调研,发现有很多不负责任的平台,发布一些虚假信息,以达到私利的一个目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谨慎选择,不可盲目,谨防掉入有心人士设下的陷阱当中,通过网络调研和有关人士的友情推荐,国内专业的物流信息平台中国物通网采用三网同步传播的方式,让物流企业找车,找货,可以更轻松,更省钱,同时围绕着“物流”这个主体,建立了物流招商加盟频道、物流招标频道、物流产品设备频道,物流招商加盟频道为广大的物流、快递、搬家企业提供了一个能快速扩张企业各地网点的平台,让更多想加盟物流实体的个体或公司能迅速找到合适的物流企业。解决了中国“物流信息不对称”的历史瓶颈问题。
总之,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将再创新高,引领物流新时代!
5.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篇五
一、现状
1.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2.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f3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3.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二、发展趋势
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4个特点。
1.一体化。
企业物流一体化就是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较低的营运成本满足顾客的货物配送和信息需求。它的核心是物流需求计划,它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使现代物流在商品数量、质量、种类、价格、交货时间、地点、方式、包装及物流配送信息等方面都满足顾客的要求。一体化物流就是把顾客需求放在第一位,它除了提供优质物流服务外,还承担促进销售、创造顾客需求的功能,分享增值服务的利润。例如海尔集团,它以JIT采购、JIT材料配送和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实现了在中心城市8小时、区域内24小时、全国4天以内
配送到位。
2.社会资源整合。
企业可以利用各国、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分散生产和销售。这样,现代企业的物流就能延伸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在内的各关联主体。企业产成品中,除了涉及核心技术的零部件是自己生产的之外,其他大多数零件、原材料、中间产品都是由供应商提供的,企业这种少库存或零库存的实现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系统。例如Dell,它每天要求美国联合邮包服务公司从它在奥斯汀的工厂运走1万台电脑,并从索尼在墨西哥的工厂运走同样数量的显示器,再由美国联合邮包服务公司将电脑和显示器连夜配套送交顾客,Dell则通过网络对全程的物流服务实行即时的管理和监控。物流社会化使企业可利用的物流资源成级数倍增长,经过整合的虚拟物流资源减少了企业自身的基建成本,提高了物流设施的利用率,优化了资源配置,节约了物流费用。
3.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的快速反应。
企业的资源、生产、销售分布在全球市场上,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企业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企业实现其物流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物流信息系统增强了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性,使企业与上下游节点形成紧密的物流联盟。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获取并处理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
4.企业物流外包与部分功能的社会化。
在工业化高度集中的今天,企业只有依靠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存得一席之地。而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面面俱到,因此,企业将资源集中到主营的核心业务,将辅助性的物流功能部分或全部外包不失为一种战略性的选择。例如,Amazon公司虽然目前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物流设施,但对于“门到门”的配送业务,它始终都坚持外包,因为这种“一公里配送”是一项极其繁琐、覆盖面极广的活动,不是其优势所在,它的这种外包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就业现状
物流专业就业前景:未来5至7年我国将需要大批专业物流管理人才。随着我国物流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近几年,虽然全国普通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的已增至100多家,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求。
据有关方面调查物流专业人才已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目前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已经成为市场抢手人才,同时,我国物流正在和国际物流融为一体,熟悉国际物流运作的人才更显不足,这一专业作到三证互认,因此就业前景还是乐观的。当然还要取决于自己的综合能力。
6.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 篇六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我国而言,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积极体制,必须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交通,与之相适应,必须要由社会化得现代物流体系作为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后勤服务、实物配送发展到今天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供应链一体化。现代物流含有的先进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现代的科技智能、信息手段、专业人才等,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
2.有利于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发展现代物流已被工人为是企业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创造利润的第三个重要资源。国有企业在目前的发展阶段,面临着生产效率不高和效率低下的问题,物流无疑给企业的发展开辟了另一个全新、高效的途径。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将有利于提高生产和流通领域的集约化程度,改善粗放型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3.有利于坚持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需要和世界的经济紧密融合。特别是中国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和挑战。物流的发展,一方面会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先进的管理观念和运作方式,另一方面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也将成为中国跨国生产和营销的服务保障。4.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7.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篇七
从理念到实务的转变
物流一词来自日本, 是日本对英文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的直接翻译, 指物质产品的流动, 对应于经济运行中企业原材料、产成品等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运输及分配问题。物流行业所实施的业务并不新鲜, 最为基本的是物料的搬运工作。在物流一词进入中国以前, 国内大量的物流企业都冠以运输公司名称。当中国物流业的低效率高成本运行状况被认定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时, 物流一词在学术界和实业界迅速成为热点。国内物流总费用占GDP总值的比例居高不下, 2007、2008年继续上扬, 约为国际发达国家的两倍左右。把握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近快缩小与世界同行业的差距, 降低中国物流行业成本, 提高效率是当前物流企业面临共同问题。
当第三方物流 (third-party logistics) 概念进入中国后, 物流问题再次暴露为现代企业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短板和瓶颈。国内运输公司纷纷改名为物流公司, 但仍旧继续着原有的业务模式。此时在国际上, 国际物流企业不仅在生产效率上远远高于国内物流企业, 而且在业务运行模式上也大相径庭。“物流”一词所指代的具体含义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以物质流动为本意的physical distribution在国际上不再代表物流的全部意义, 它只是物流企业所从事工作的一项内容, 而并非全部。物流一词在国际上的标准用词为logistics, 直译为中文是后勤学。在日本, 为了对物流一词从意义到形式上进行区分, logistics被日本学者以直接音译的方式用来指代现代物流业, 而保留原有物流一词仅指物质流动。中国则继续使用物流一词作为传统的运输业和物流服务业两者的共称。
现代物流严格意义上应当属于服务行业。它的价值创造不仅仅体现在使产品空间位置产生合理位移, 更多的体现在对生产企业、服务企业、居民生活带来的便利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随同这一概念在国内升温而快速兴起。很多运输企业在一夜之间更换门庭, 成为物流公司, 但却无法将物流的服务内涵连同业务一起进行扩展, 物流公司仍旧只是换了名称的运输公司。可喜的是在众多改旗易帜的物流企业中, 终究有一部分理念先进的企业完成了名称到实务的同步转换, 真正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 如广东的宝供物流, 在与宝洁公司的常年服务合作过程中, 逐渐成长为生产型企业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强大的需求与滞后的发展现状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形成对现代物流服务的强大需求, 为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奠定现实物质基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8年发布的《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2007-2008) 》显示, 200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5.2万亿元, 同比增长26.2%, 增幅比2006年提高2.2%。2007年全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7万亿元, 同比增长20.3%, 增幅比2006年提高5.2%, 占第三产业全部增加值的17.6%, 比2006年提高了0.5%;占GDP的6.9%, 比2006年上升0.2个百分点。2004至2007年, 中国物流行业增加值以平均每年四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上半年,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29642亿元, 同比下降0.8%, 降幅比一季度缩小2.5个百分点。剔除价格下降因素, 同比增长6%, 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5万亿元, 同比增长4.8%, 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与GDP的比率为18%, 比2008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为9040亿元, 同比增长2.1%, 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回升速度有所加快。在物流产业振兴规划的作用下, 预计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在2009-2010年增速在15%以上。未来物流需求尤其是第三方物流需求规模将越来越大, 预计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
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存在着强劲需求,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我国物流发展仍处于较为滞后阶段。以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服务水平偏低, 服务内容较少, 难以与客户需求形成紧密对接, 无法显著提高客户整体运行效率, 处于高成本、低效率运行阶段。内资现代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 行业集中度较低。2006年的调查显示内资第三方物流企业前10位的市场总额仅约占13%, 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这说明大多数的物流企业处于原始的价格竞争中, 彼此之间缺乏能够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 未能向供应链的增值一端提供有效服务。这种现状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发展的缘故, 我国企业的生产方式与外资企业存在一定差异, 物流外包力度较低, 如内资企业自有货运车辆与装卸设备是同期外国同类企业的3.7倍和1.5倍;另一方面是物流企业自身理念和手段的落后, 导致客户无法将物流业务完全交付给他们, 而只能是将运输部分分离, 物流企业缺乏对客户物流系统的整合能力与增值功能。
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发展趋势
由于地位的特殊性, 物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多方的重视, 各种举措也应运而生。从观念到技术再到业务模式与市场发展, 中国现代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机遇与挑战, 也并存危机和繁荣。
1.物流基础建设投入加大。物流产业被国家定为近阶段经济危机中启动内需, 刺激经济增长行业之一。2009上半年, 我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为9244亿元, 同比增长61.8%, 增幅比同期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高出28个百分点, 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10.8个百分点。从投资构成看, 交通运输业投资额为6691亿元, 同比增长65.3%, 增幅创近年来新高, 比2008年上半年提高61个百分点, 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13.5个百分点。其中铁路系统更新改造老旧线路, 架设新复线, 实行电气化改造, 建设18个区域铁路物流中心;公路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基本完成, 高速公路, 跨江、跨海大桥等各个大型项目纷纷上马;水路建设改善内河航道300多公里, 建成港口泊位, 投资改善现有港口状况;航空线路改良, 改建扩建机场, 增加经济航班线路。各地方依据物流发展规划, 修建各种类型物流园区, 提供配套场地设施。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备, 将为今后物流行业高速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条件。
2.技术应用水平再度提高。物流技术设备升级, 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2007年中国叉车产量达到13.9万辆, 增长率接近30%, 稳居亚洲第一。托盘产量增长幅度在25%以上, 年增长超过3000万个。条码技术、IC卡技术、自动化装备、自动化仓库应用开始向普及化发展。RFID技术推广力度加大, 2007年《关于发布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 (RFID) 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出台, 标志着物流技术应用标准又一里程碑。铁路部门将投入2.5亿元用于RFID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加装, 首都国际机场RFID行李处理系统已经顺利完工。特殊物流技术装备开始起步发展, 如冷链运输的保温、温控、监控设备, 危险品运输的安全、隔离、跟踪、消防设备都将得到巨大发展, 与之配套的各项技术及设备也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程度提高。为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逐步规范中国物流行业发展, 2004年成立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 制订《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建立、修订、新建各项标准约60项。其中两项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和《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已正式实施。《联运通用平托盘尺寸及公差》和《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两项标准编制完成。货架行业的两项国家标准立项, 六项行业标准开始编制工作。冷链物流行业一项国家标准和一项行业标准编制完成, 五项行业标准正在编制中。国际货运代理的六项标准完成起草工作, 正在进行标准审理工作。物流信息化建设从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到物流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完善工作全面起动。电子政务系统以及各个衔接系统使物流信息系统正从封闭式的内部使用向外扩展, 形成全局平台搭建基础, 各节点完善自身, 互通有无的整体化发展趋势。各种信息化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先进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 更加大大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和速度的提升。
4.新兴业态崭露头角。尽管物流行业在中国是新兴行业, 还不等类似第三方物流这样的新理念完全被广大企业和客户所理解时, 经济运行的车轮便又推动着整个行业快速前进。同时世界物流行业也处于一种快速发展状态, 各种创新的技术、新鲜的概念也不断随着中国的开放和物流行业与外界的接轨而不断冲击着国内物流行业。在国内物流企业积极摸索第三方物流与客户企业联动合作时, 第四方物流概念被一些企业所接受, 并做出尝试性改良实验, 并取得一定效果。作为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 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 第四方物流企业整合供应链的思想似乎更适合中国当前物流行业散乱的局面改变。浙江传化集团的物流园区建设在探索过程中逐渐进入整合者角色, 并在多处成功复制运行。虽然传化物流方式与第四方物流的定义还有段距离, 被有些学者称为3.5代物流, 但它是中国物流企业探索创新出的一种更适合当前行业现状的发展模式, 今后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第五方物流概念也同时迎面袭来。第五方物流企业在物流实际运作中提供电子商贸技术去支持整个供应链, 并且能够组合各接口的执行成员为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在电子商务震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大潮下,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这种尚处于概念阶段概念成为现实提供巨大可能。世界最大的B2B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已经针对物流业务成立专门部门, 准备以电子整合者的身份进入物流行业。逆向物流、绿色物流等一些曾经以重要概念出现的物流形式, 处于稳定的发展阶段。虽然其份额并不占物流行业构成主要部分, 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在未来显现出越来越多的活力。
5.内外竞争激烈。中国物流行业集中度低, 技术水平偏低的现状造成国内物流行业竞争激烈, 无法提供高端优质服务, 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价格战对各个企业的发展形成难以跨越的障碍。同时国外物流企业以高科技、高水平、高价格进入国内物流行业, 毫无阻碍的抢走国内物流高端市场, 并以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优势和高服务水平向中低端市场渗透。国内物流企业面临大好市场被瓜分, 现有业务无发展空间的窘迫境地, 急需寻找一条突破重围的道路。
总体上, 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积极的转变时期, 但外界环境的变化似乎更快。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 各种高科技含量的技术革新与应用, 相关行业间的渗透与新兴业务的衍生发展, 使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然而中国物流企业也并非一无是处, 中国物流企业具有熟悉本土环境和快速消化新兴理念与技术的特长。面对广大市场需求, 在危机中求发展, 构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业务模式是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 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 (2008年) [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8.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2007-2008) [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5.
[3].陆辉.信息技术助力第五方物流[J].科协论坛.2009, (6) .
8.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篇八
1.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现代物流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内物流热持续升温,发展势头迅猛。广东、江苏、天津、上海、浙江等省市行动迅速,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地政府纷纷对本地区的物流业发展作出规划,进行规范,制定政策,扶持重点项目,抓紧园区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已经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占领了制高点。
1.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扩张迅速
以铁路、公路、内河水路、航空线路的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家交通建设中铁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的铁路网。公路建设成效非常显著,全国公路年增里程、总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都呈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内河水路运输线路长度、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大幅增长,数个港口都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之列。许多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物流基地,以及各个地方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都在加快进行。
1.2货物运输总量增加快速
宏观经济环境良好,有利于物流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运输形势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沿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快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货物运输总量大幅度增长,各类运费方式的吞吐量都有明显增长的趋势。
1.3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兴未艾
中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逐年增长,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也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的市场潜力很大。根据有关方面的市场调查分析:更多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以物流运作为主,更强调物流总代理的形式,需要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同时物流过程管理、物流决策、资料攫取等信息服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方兴未艾。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在于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和更加关心核心竞争力的压力,而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是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1.4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由于近年来我国企业生产规模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设备与物流设备的更新与现代化需求旺盛,汽车、烟草、药品、家电等行业都是物流技术装备的良好市场。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物流技术装备厂商也不断提高产品的水平并且开发出新产品。由于外国企业更广泛的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高性能的技术装备;中国企业的产品也不断出现新品种,质量也不断提高。因此,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物流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2.我国现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多年来一直沿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使原本是一个系统的物流业管理权限被划归若干部门,缺乏统一的系统规划和整体物流发展战略。存在着诸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严重;物流布局不尽合理,物流资源利用率较低;综合性、一体化物流服务发展缓慢,物流整体效益难以体现;物流实现方式过于单一,物流企业运用效率低下;各种运输方式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服务;行业和地方保护,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困难重重等问题。
(2)我国物流业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客观要求。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大多数工商企业也缺乏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意识不强,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物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偏高。
(3)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经营理念陈旧、服务意识不强、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等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很难提供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以及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物流服务方式和手段原始和单一,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4)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稀缺国外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外的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高校中开设物流课程和专业的仅有十几所,与物流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十分匮乏,物流人才稀缺。
3.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
3.1企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趋势明显
在市场激烈竞争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和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外包的环节由销售物流向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由简单的仓储、运输业务外包向供应链一体化延伸。企业物流的专业化趋势也相当明显,几乎所有大型连锁企业都在力图优化自己的专业供应链。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出了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
3.2物流企业呈个性化趋势
主要表现为传统服务的整合和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普通型的低端服务利润会越来越薄,而创新型业务、增值型服务和适合客户需要的特色服务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专业化物流的发展会更加深入。制造、商贸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将会推动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加速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联动。物流企业针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自主物流服务的品牌价值越来越重要。
3.3物流市场细分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明显
各行业物流的规模、结构和要求不同,其物流需求的速度、成本和服务也有很大差别,这就加速了物流市场的细分化。中国的物流市场正在成为国外企业关注的重点,投资的热点。一些国际化的企业将加快并购国内企业,完善在中国的网络布局,国内的物流网络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面临国际化竞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将随着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
4.现代物流业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在新的形势下,物流产业的发展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1)现代物流是一个大跨度系统,具有大跨度性,主要表现在地域跨度大和时间跨度大。系统管理难度大,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高。
(2)物流系统稳定性差而动态性强,物流系统连接多个生产企业或用户,随着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系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经常发生变化,难于长期稳定。
(3)现代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范畴,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4)物流系统的要素十分复杂,它的运行货物遍及全部社会物资资源,将全部国民经济的复杂性最后集于一身,带来物流系统的复杂性。
9.现代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篇九
学号:20081053079
班级:木工08(1)班
姓名:杨培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科学的进步,涌现出大量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装修中。现代室内装饰装修已从过去单纯追求美观、美化的表面装饰,逐渐发展成一门集艺术、材料、工程技术、声、光等于一身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装饰材料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来看,现代装饰材料有以下发展趋势。
1、绿色环保化方向发展。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今年发布“3.15”室内环境特别警示,甲醛已成为北京家庭中第一大室内污染物。在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去年监测的1000多户北京新装修家庭中,甲醛超标的占到了60%,甲醛浓度平均超过国家标准4倍,最高超过国家标准6倍。这无疑给环保材料加深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得越来越多的问题,饮食的安全,家居的安全环保问题走进了人们的日常话题。绿色建材是指那些能够满足绿色建筑需要且自身在制造、使用过程以及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建材产品,含有甲醛、芳香烃等有机挥发性物质的建材产品是构成对环境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建材产品,已经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国家对此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许多产品都纳入“3C”认证。时下健康促进型装饰装修建材产品也将成为绿色建材的重要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抑菌、杀菌类材料及产品,空气调节类材料及产品,这类材料及产品,常常以高科技作支撑。以涂料和壁纸为主的室内墙面装饰材料也与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涂料,从最早的可赛银(大白)到多彩涂料。现在已进化到乳胶漆抗菌涂料、杀菌涂料、纳米涂料,这些新型涂料不仅为墙面提供了缤纷的色彩,而且大大提高了耐擦洗防污染等等特殊功能。而壁纸则经历了印花纸、塑基壁纸到布基壁纸和天然壁纸。特别是以植物纤维和玻璃纤维为基础的天然壁纸,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美轮美奂的装饰花纹,而且具有了无毒、防火等特性,使室内环境更加美观且安全。由于装饰材料具有发展和更新速度十分迅速的特点,下面就现在出现的较为流行的绿色环保型装饰材料做简要的介绍。1.1木质装饰板
装饰板是利用天然树种(如水曲柳、橡木、榉木、枫木、樱桃木等数十种)装饰单板或人造木质装饰单板通过精密创切或旋切加工方法制得的薄木片,贴在基材上,采用先进的胶粘工艺,经热压制成的一种高级装饰板材。装饰板作为一种表面装饰材料,不能单独使用,只能粘贴在一定厚度和具有一定强度的基材板上,如大芯板、多层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才能得到合理地利用。按材质分类装饰板可分为天然木质贴面和人造木质贴面。天然木质单板贴面天然木质花纹,纹理图案自然,变异性比较大,无规则,无人工造作,真实感和立体感强,被人们广泛使用于室内装修中。人造木质贴面的纹理基本为通直纹理,纹理图案有规则,因其表面较耐磨、耐清洗、不怕水、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采用天然木质贴面材料只是个时间问题,而人工合成、人造木和纸质贴面材料取而代之是必然的趋势。
人造板材通常是由小木屑、树皮、果实或亚麻、亚麻纤维,加入树脂、胶粘剂通过热压粘合而成。常见的人造板材有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木丝板、饰面防火板等,它们广泛用于顶棚、隔断、踢脚线、门窗口等罩面板工程中。复合木地板是地面装饰材料之一,它是由木纤维及胶浆经高温高压压制而成的,是随化工原理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其具有耐磨、耐冲击、强度高、含水率低、表面耐灼烧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木地板、强化木地板、人造板等木装饰材料美观细腻的纹理、柔和的色泽、富于弹性、自然的色彩与光泽给人以典雅、亲切、温和之感。在室内装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用作室内装饰的人造板材在生产时所使用的胶粘剂是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板材中残留的和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是形成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体。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甲醛对老人小孩影响最大,因此现在讨论最多的话题便是室内甲醛含量,势必在以后的发展当中低甲醛含量的人造板将取代现有的人造板而占据市场,在以后的发展中低化学物质含量的人造板必然成为趋势。1.2室内装饰用涂料与内墙涂料
饰装修涂料可分为木器装修漆和内、外墙涂料。在室内装修中,内墙涂料已大量取代墙纸,聚氨酯木器漆的装饰也占较大的比重。有些劣质内墙涂料甲醛含量超标,还含有一定量的甲苯、二甲苯、氨和铅等;醇酸色漆中铅铬的含量超标最甚,其次是苯、甲苯和二甲苯。溶剂型聚氨酯木器漆含有VOC、苯类溶剂和游离TDI等。
纵观装饰类涂料的发展可见:国外装饰涂料向低VOC(有机挥发物)方向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的事业。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各国政府都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美国从66项法规发展到现在的1113项法规,对建筑涂料的有机挥发物的限制做出了更为明确的限制。其VOC含量从100g/L限定到50g/L。日本和欧美国家也都在环保法规上对VOC含量做出了限定标准,世界环保的要求和呼声使涂料的开发研究朝着低污染环保型的方向深化。建筑涂料在生产、使用中非放的VOC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减少VOC的含量已经成为国外建筑涂料发展的总趋势。
而国内的装饰涂料则向水性化、向功能化、高性能、高档次等方向发展,除了研究开发各类功能性涂料,包括防水涂料、防水涂料、防腐涂料、防霉涂料、隔热涂料、保温涂料、防碳化涂料等,还加紧研究和开发建筑装饰中出现的难题和新问题,满足各类建筑对不同功能的需求。复合化技校针是提高和满足各类功能的有效途径,可见环保类涂料业成为了现在发展的趋势。
溶剂型涂料对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有影响。至2000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已限制溶剂型涂料的应用。而水性涂料无污染、无毒害,符合各国的环境政策,为广大用户接受。其中,以丙烯酸酯类乳液为基础的水性涂料是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种。室温交联的丙烯酸酯类乳液具有许多独特优异性能:(1)无毒、无污染,环境协调性优;(2)室温下实现高交联,大大减化涂装工艺,成膜性极佳;(3)优良的耐水性和抗污染性;(4)优良的耐老化性,使用寿命大大延长;(5)良好的硬度、强度、粘接牢度和光泽度;(6)用途广泛。室温交联的丙烯酸酯类乳液是一种全新的环保型装修用漆,它的光泽、硬度、耐水性等主要应用指标均可与目前常用的硝基清漆和聚酯清漆相媲美。将纳米粒子添加到聚合物涂料中,可以增强涂层的强度、耐划伤、附着力、耐腐蚀性能及改善憎水、憎油性等,是改善聚合物涂料性能的有效途径,在建筑、家具等多个领域应用。
环保涂料早已不是代名词,以乳胶漆为代表的水性涂料就是目前最流行的环保涂料。不过,乳胶漆主要用于墙面的涂饰,对于近年来掀起热潮的家具却不大适用,这就使非环保的溶剂型木器漆成为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元凶之一。近来,一种用于木制家具的水性木器漆应运而生,它以水为介质,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而且漆膜平滑光亮.避免了传统木器漆刺鼻气味,完全符合涂料环保化的发展趋势。多功能涂料全面开花。如今,现代涂料品种繁多,其功能也越来越全面,防水、防火、防潮、防霉、防腐、防碳化,涂料俨然成了家居卫士。含防水配方的乳胶漆一大特点是可洗擦。不过,一般的乳胶漆在经过多次擦洗后,会掉粉。现在,厂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和加强了防水这一特性,使乳胶漆的胶膜更硬、漆面更易清洗。一种德国盾牌陶瓷隔热涂料新品,则是近期进军隔热涂料市场的生力军。它是由极小的真空陶瓷微球和与其他相适应的环保乳液组成水性涂料,与墙体、金属、木制品等有较强的附着力,直接在基体表面涂抹0.3mm左右,即可达到隔热保温的目的。
防虫防霉涂料步入市场。防虫防霉涂料主要是在保持涂料装饰性的前提下,添加具有生物毒性的药品制成的涂料。因此,高效优良的且对人体无害的防虫防水涂料进入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在食品工业的建筑工程上有着良好的市场。
1.3天然石材与陶瓷材料
天然石材中广泛被应用的主要是花岗石和大理石。天然石材以其强度高、硬度大、耐磨、耐酸、耐久性好以及其特有的色泽、纹理和色彩等装饰特点广泛应用于公共及民用建筑的墙面、柱面、地面及台面等部位。室内装饰用陶瓷材料主要为地面、墙面、柱面用陶瓷砖以及厨房、卫生间用卫生洁具等。其强度高、坚硬、耐磨、耐酸碱、易清洁,色彩、花纹、图案丰富,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少数天然石材及陶瓷材料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如:钍、铀、氡气等。天然石材中的放射性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体内辐射与体外辐射。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从而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对陶瓷材料的放射性问题目前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微晶石(亦称微晶玻璃、微晶陶瓷、结晶化玻璃)是近几年来在建筑行业中崭露头角的新产品,是新型的绿色环保建筑装饰材料。它的问世,满足了现代社会对光丽亮泽、气派豪华装饰的要求,同时也顺应了典雅高贵的新型建材发展的潮流。微晶石是一种采用天然无机材料经高温烧结晶化而成的新型高档装饰材料。它既有特殊的微晶结构,又有特殊的玻璃基质结构,质地细腻,板面晶莹亮丽,对于射入光线能产生扩散慢反射效果,使人感觉柔美和谐。微晶石产品具有自然柔和的质感、丰富多彩的颜色、极低的吸水率不易受污染、耐酸碱性佳、耐候性优良、强度大、可轻量化、可弯曲成型、经济省时、不含放射性元素不损害身体等特点。1.3.1低放射性石材
我们所说的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来自两方面:一是体外辐射(外照射);另一个是人体内放射性元素所导致的内照射。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人类所受到的辐射属低剂量辐射。放射性对人体最大的危害主要是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照射。氡是一种放射性元素,且是气体。如果人长期生活在氡浓度过高的环境中,氡经过人的呼吸道沉积在肺部,尤其是支气管及上皮组织内,并大量放出射线,从而危害人体健康。铀矿是氡浓度较高的地区,欧洲早在1937年发现铀矿工的肺部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8.7倍。
当今也出现了绿色石材,绿色石材就应当从勘查、开采、加工等方面来考虑:勘查:首先要了解区域地质情况,是否有专业的地质队伍进行勘查。首先是普查,通过普查,应掌握石材的花色品种、荒料块度、大致开采条件、交通水电、放射性水平等。开采:石材在开采前首先应进行材料的检测与分析及放射性测试,以便为下一步的开采和应用打下基础,提高荒料的出材率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加工:加工过程中所用的设备是否先进也是石材绿色化的内容之一,如大板锯切加工设备,目前国外所用的如框架锯机,多绳式金刚石串珠锯以及装有带型或链型刀锯的石材大板加工设备都可以做到加工尺寸大,效率高,寿命长。如今,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材消费国之一,纵观石材整体发展总趋势:石材生产量及贸易量将有持续的、稳定的、较大的增长。市场商机无限,发展空间广阔。
2、趋向于复合型材料方向发展。
新型复合型材料是利用各种化学原料、木质纤维、秸秆和稻壳、石材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筑模,固化合成而形,从而达到了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符合国家提倡的生态,环保,节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概念,所以属于国家扶持项目之一又由于本产品生产的灵活性和可设计产品范围的广泛性,故而可以将产品推广到多个领域,包括新型墙板,新型门,新型文化石,新型家具类产品,古建物修复等,即产品的产业链可以延伸和扩大,增加了产品在市场上的应用范围和销售渠道,进而增加了竞争优势!2.1人造透光石
透光石一种色彩缤纷的石头制作的发光体,光线柔和、温馨.比工艺玻璃更适合在家居中使用。
人造透光石板材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可在家居中制作透光吊顶、透光背景墙、异型灯饰、透光艺术品、橱柜台面、窗台面、洗面台、厨卫墙面、餐桌面、茶几、门等。透光石不仅可以用来做屋内的隔断.还可以用来做墙体装饰和天花吊顶等.而比较常见的是用作电视背景墙。
人造透光石具有无毒性、无放射性、阻燃性、不粘油、不渗污、抗菌防霉、耐磨、耐冲击、易保养、拼接无缝、任意造型等优点.兼备大理石、玉石的天然质感和坚固的质地.重量仅为天然石材1/4左右,且无毛细孔、色彩丰富、易打理、加工快捷.属于绿色环保建材,并可根椐实际需求随意弯曲。
人造石透光板是一种高档饰材,该产品独具晶莹通透之特点,配上艳丽悦目多元化之色彩,将单调枯燥之平面巧妙地幻化为立体之视觉艺术,各种花纹如行云流水,优美典雅、光洁清丽,美唤美伦,恒久不变,具有透明透光的质感。该产品既具有天然大理石花纹的典雅豪华又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品位。在国际国内建筑装璜行业中已广泛使用,安装简便施工环境整洁,比天然石材更有优势,是当今建筑行业中最时尚的装饰材料,是发展较好的一类室内产品。2.2复合型丽晶石。
复合丽晶石产品是由高强度透明玻璃作面层,高分子材料作底层,经复合而成。目前有钻石、珍珠、金龙、银龙、富贵竹、水波纹、甲骨文、树皮、浮雕面等l0个系列、100多个花色品种。丽晶石具有立体感强、装饰效果独特、不吸水、抗污、抑菌、易于清洁等特点。适用于室内墙面、地面装饰.也可用于建筑门窗及屏风。由于晶石有高透明的表面,所以在室内的装饰中更加广泛的被应用到。在公共场合的应用更加的广泛,使得其得到迅速的发展。2.3微晶玻璃(水晶玻璃)
它是石英砂、石灰石、萤石、工业废渣等位原料,在辅助剂的作用下高温熔融形成微小的玻璃结晶体,在按要求高温晶化处理后模制而成的仿石材料。它也属于玻璃-陶瓷复合材料,是玻璃相中均匀地析出大量细小的晶体后,由晶相与玻璃相共同组成的致密均匀混合体。其中的微晶体颗粒大小只有0.01微米到几微米,但可占玻璃总量的50%~90%。微晶玻璃的光析折射性很强,它可以是晶莹剔透,类似无色水晶的外观;也可以是五彩斑斓的色彩。后者经切割和表面加工后,表面可呈现出大理石或花岗岩的表面花纹,具有良好的装饰性。
微晶玻璃可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或满足不同的工程要求。通常微晶玻璃的机械强度较高,抗冻性和热稳定性很好,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还有较强的耐磨性和抗冲击能力。因为微晶玻璃制品是模制而成的,可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适于制作各种异型产品代替天然石材,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仿石材料。
不同晶化处理或成分的微晶玻璃可获得不同的功能效果。可具有光敏性、热敏性、磁敏性或电敏性等。由于微晶玻璃优良的特殊性能,使其在机械、化工、航空与建筑等各种行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在土木建筑中可作为优良的装饰材料,耐酸、耐磨材料,还是发展只能建筑材料的主要方向之一。
个人观点,石材是建筑装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是由各种天然的或者人造的石材经过加工而成,在现在建筑中各种石材的不断使用,使得更多的娱乐场所得到更加的装饰效果更加的美化,也让我们的视觉的到了进一步的冲击,使得室内装潢和公共场所的装饰迈出了一个新台阶。
就家庭而言,在厨房和卫生间对石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厨房的地板,灶台还是墙壁都要求用到石材,不仅美化还便于清扫,而且有助于健康。在卫生间使用石材的还起到了防滑防水的作用,在看公共场所,在银行的服务台使用的是人造石材,不仅美观还按安全,不容易被破坏,寿命长等等,石材之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使得石材从古到今没有被落下,也是其得到了很广泛的发展,在以后也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趋向于成品与半成品方向发展。
装饰装修中的成品、半成品材料分两大类:第一类产品中又分为2种:
1、由生产制造商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消费者按需选择购买的标准化产品,进入现场后完全不需任何加工就能安装使用。如:洁具龙头、厨卫电器等。
2、由生产商制造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消费者按需选择购买的标准化产品,但进入现场后还需进行加工或部分加工后才能安装使用。如:墙地砖、扣板等。第二类是由生产加工商根据装饰施工的实际需求,按现场测量的尺寸加工制作,进入现场后不需加工(或再加工后)安装使用。如:门、成品门套、壁柜(隔断)移门等。
装饰装修这一经济活动由来已久,但在装饰装修还没形成产业前,无成品、半成品装饰材料少的可怜。10多年前,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装饰装修也形成产业并蓬勃发展,随之装饰建材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受到市场各方的欢迎。目前在装饰装修实践过程中,此类产品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成品、半成品装饰材料的使用率还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的程度。但如果武断地指责这样局面是由装潢公司的保守或阻挠而产生的,那是有失公道的。应该说,在成品、半成品装饰材料的推广过程中,装潢公司功不可没。
受装饰施工实际的限制(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建筑上的不确定性,业主对个性化的要求不同等),第二大类的成品、半成品装饰材料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程度都不是很高,因此这类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或者是大企业内的副业),由此而造成如下情况:
1、周期过长:测量——定样——加工制作——运输——现场(加工)安装。这样一个周期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或服务者都愿意接受的。
2、不确定性:由于整个过程中环节多,一旦有一个环节出错,进入现场后就可能无法安装使用,更可怕是因责任不明确而造成扯皮。
3、协调困难:这一点可以举例说明,如成品门套。建筑的原始门洞的精度远低于成品门套的精度要求,因此在安装前必须先对原始门洞修整。但由于成品门套的标准化程度不高,致使修整原始门洞的工作难度陡增。
4、质量不稳定:由于生产加工这类产品的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因此,在工艺手段、质量保证措施方面会有不足,进而造成产品质量缺陷。至于为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那就是另一个话题的范畴了。属于第一大类第2种产品的各类线条(木线条、石膏线条)也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本人感觉,成品、半成品装饰材料的使用率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的程度的原因就在于此。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才使得成品、半成品装饰材料的发展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对红塔木业、新飞林木业的参观结果来看,半成品装饰材料也并不是没有,但是也是受到市场和个别的消费者的需求的限制。不过在不断发展的今天半成品、成品装饰材料的发展是不可忽略的,就比如说十年前和现在相比半成品、成品装饰材料的发展便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当然半成品、成品装饰材料在以后的发展中规范化、确定化,在以后的发展当中也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更加合理的利用半成品和成品装饰材料。
当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与家装肯定也会有必然的联系,就像看科幻片一样,给我们的感觉便是科技和家庭装饰总是很先进,想必在不远的将来科技业家装一定能联系在一起,使得家居更加方便。
4、材料智能化发展方向明显。
将材料和产品的加工制造同以微电子技术为主体的高科技结合,从而实现对材料及产品的各种功能的可控与可调,正在成为装饰装修材料及产品的新的发展方向。如卫生间用品从个人卫生发展到健身保健型。国外已生产出了多功能电脑坐便器,垂直式或卧式蒸汽淋浴房及按摩浴缸等,国内也出现了电脑坐便器等保健型卫生洁具。另外国家将重点扶持卫生间附件、专用防潮器、通风换气系统等项目,以装饰墙面漆为例,时下会“呼吸”的墙面漆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当房间湿度较大时,它会吸收一些水分,干燥时又会释放水分。
这便是现代科技同家居生活的结合,也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快捷,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在建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原有材料性能,更赋予原有材料新的使用功能,即材料的高性能化和高功能化。新型高科技产品运用于家装中使得我们的室内更加科技化,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还为个人的健康又利,这便是当今的科技的发展,当然装饰材料的发展也将稳定得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刘书芳
郭金敏
《我国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2]百度文库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介绍》
[3]向仕龙等.室内装饰材料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4]何新闻.室内设计材料的变现与运用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何平.装饰材料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推荐阅读:
对我县发展现代化粮食物流的思考07-25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07-10
现代物流仓库发展方向09-03
要加快发展现代化物流业09-23
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12-02
现代物流案例10-20
现代银行的发展趋势07-18
现代物流概述论文08-02
现代物流管理11-28
浅谈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运作模式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