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2024-08-21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名师教案(10篇)

1.《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篇一

第四课时

扩展习题类型

教学目的1、巩固有关化学式和元素质量分数发计算

2、学习物质纯度的计算

3、推断化学式

教学重点

推断化学式 教学难点

纯度的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H2、KClO3、Cu(OH)2

Na2CO3·10H2O

2、加点元素的质量分数:CaCO3、SO2、Fe2O3、.....

NH4NO3 .

3、计算各元素间的质量比:NH4NO3、CuSO4、H2O 4、2000吨含Fe2O3为75%的赤铁矿中,含铁多少吨? 新课

例:1kgNH4NO3与多少kgNH4HCO3中含氮量相等? 解:设1kgNH4NO3与X kgNH4HCO3中含氮量相等

2NNH4NO3×100%=X·×100%=

NNH4HCO143×100%

×100%

21414214163141512163X≈1.975(kg)

答:

例:多少gFe3O4与160gFe2O3中含铁量相同? 解:设X gFe3O4与160gFe2O3中含铁量相同

X·X·

3FeFe3O4356563164×100%=160×

2FeFe2O3×100%

256×100%=160×

562163×100%

X≈154.7(kg)

答:

例:质量相等的SO2、SO3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解:设SO2、SO3的质量为1

则SO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

=1×

216322162OSO2×100%

×100%=0.5

3OSO3 SO3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

=1×

31632316×100%

×100%=0.6 所以,质量相等的SO2、SO3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0.5∶0.6=5∶6

⑤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例a:某化合物R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且R的质

量分数为46.7%,确定R、X的相对原子质量,查表求R、X分别为何元素?

解:因为,R%=

R30RRX×100%=46.7%

且R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所以

×100%=46.7%

R=14

则X=30-14=16

所以,R为N,X为O 例b:某物质的氧化物中,其原子个数与氧原子个数

之比为2∶3,且该元素含量为70%,求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写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因为该元素的氧化物中,其与氧的原子个数之

比为2∶3

所以,可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3 设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所以

2XX2O3×100%=70%

2x2x163×100%=70%

x=56

所以X为铁元素

所以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2O3 例c:已知在氮的某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

为7∶20,确定此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

N∶O=14x∶16y=7∶20

x∶y=2∶5

所以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

⑥关于物质纯度的计算

(纯度:物质中含杂质多少的程度)例a:某NH4Cl肥料中含氮24%,求此肥料中

NH4Cl的含量?

解[法1]:设含NH4Cl为X%,肥料质量为1

1×24%=1·X%·

24%=X%·

NNH4Cl14141435.5×100% ×100%

X%≈91.7%

答: 解[法2]:

样品纯度=所以,NH4Cl%=

24%NNH4Cl100%样品中某元素含量化合物中该元素含量×100%

×100%

=

24%14141435.5100%×100%

≈91.7%

答:

例b:某NH4NO3样品中含氮34%,计算该样品中所

含杂质的质量分数?

34%本节小结 本节作业

解:样品纯度=

2N×100%

NH100%4NO3=

34%142×100%

14214163100%≈97.14%

所以,含杂质为1-97.14%≈2.8% 答:

1、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2、书写格式规范化

3、六种习题类型的公式

配套

2.《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篇二

第一课时 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钠的性质及用途。

2.Na2O 和 Na2O2的性质及用途。

3.Na2CO3、NaHCO3、NaOH的性质及用途。

4.Na2O2与H2O、CO2的反应原理,以及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差和质量差在计算中的应用。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钠的物理性质

金属钠质地、光泽,密度比水,能 于水,熔点低。是 的良导体。

二、钠的化学性质

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在下面括号中填写化学式)银白色金属钠

表面变暗

→ 出现白色固体

→ 表面变成溶液

()

()()()()()

()→

白色块状物质

白色粉末状物质()

()()

()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Na + H2O →

解释实验现象;

②Na + H2O + FeCl3 →

③Na + HCl →

④C2H5OH + Na →

三、C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的判断 1.CO2 +2 NaOH → 2.CO2 + NaOH → 3.CO2 + Na2CO3 + H2O →

4.由CO2 和 NaOH如何制取Na2CO3?

四、Na2CO3与盐酸的反应(不用其它试剂鉴别Na2CO3与盐酸的方法)1.向盐酸里逐滴加入Na2CO3溶液 化学方程式

2.向Na2CO3溶液里逐滴加入少量的盐酸 化学方程式

五、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完成化学方程式)1.Na2O2与SO2反应

2.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Fe3+,同时生成Fe(OH)3沉淀

3.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混浊

4.Na2O2投入Na2SO3溶液中,可将SO32 氧化成SO42

5.Na2O2 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氧化性,所以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六、钠的冶炼

化学方程式;

七、钠的存放和取用。

【例题解析】

[例1]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法;2NaNO2 + 6Na = 4Na20 + N2↑。试说明为什么不采用钠在氧气中燃烧而采用此法制取Na2O的原因 解题思路:。易错点:。

[例2]2.38克CO2和H2O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18.58克Na2O2固体后,充分反应,得到20克固体,求混合气体中CO2和H2O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解题思路:。易错点:

。【考题再现】

1.将40ml 1.5mol/L的CuSO4溶液与30ml 3mol/L的NaOH溶液混合,生成浅蓝色沉淀,假如溶液中〔Cu2+〕或〔OH〕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

A.Cu(OH)

2B.CuSO4•Cu(OH)2 C.CuSO4•2Cu(OH)2

D.CuSO4 • 3Cu(OH)思维方法:。展望高考:

2.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苏打、小苏打

B.胆矾、绿矾

C.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

D.纯碱、烧碱 思维方法:。展望高考: 【针对训练】 A.基础训练

1.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A.BaCl2 溶液

B.K2SO4溶液

C.FeCl3溶液D.NH4NO3溶液 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后剩余少量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B.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 C.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钠存在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3.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湿抹布

C.泡沫灭火器

D.干沙

4.200℃时,11.6克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3.6 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为

()A.5.8

B.11.6

C.23.2

D.46.4

5.某淡黄色粉末常用作潜水员的供氧剂,在该供氧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A.1∶1

B.2∶1

C.3∶1

D.3∶2 6.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 中H半径比H+的半径大

-B.NaH不论放入水中还是盐酸中都有气体产生 C.NaH中H可被还原成H2 D.NaH在水中显酸

7.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到24.6克t℃的水中,得到t℃的NaOH饱和溶液31.2克。t℃时NaOH的溶解度是

()

-A.48 g

B.62.5g

C.23 g

D.31g 8.将2 mol Na2CO3和一定量的Na2O2固体混合,在加热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经测定反应后Na2O2无剩余,则最后所得固体物质的量为

()

A.1 mol ~ 2 mol之间

B.1 mol ~ 4mol之间 C.1 mol ~ 6 mol之间

D.大于4mol B.提高训练

9.用1L 1.0mol/L NaOH 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3 2和 HCO3–的物质的量浓

-度之比约是

()

A.1∶3

B.1∶2

C.2∶3

D.3∶2 10.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高沸点

②能溶于水

③水溶液能导电

④低熔点

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⑤

11.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2固体,不出现浑浊现象的是

()

A.饱和H2S溶液

B.Ca(HCO3)2稀溶液

C.Na2SO3溶液

D.饱和CaCl2溶液

12.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①干燥 Cl2②Na2O2

③NaClO

④活性炭

SO2 A.除①外都可以

B.只有①③⑤

C.只有②④

D.全部都可以 13.鉴别K2CO3、KNO3、K2SO4、KOH和Ba(OH)2溶液,所需试剂最少()A.一种试剂

B.二种试剂

C.三种试剂

D.不用任何试剂

14.O和H2混合气体3g和足量的氧气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

A.1.5g

B.3 g

C.6 g

D.无法计算

15.25 ℃ 101Kpa 下由 HCHO(g)、H2 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 g,其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将该气体与2.24L氧气(标准状态)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使Na2O2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

A.等于6.72 g

B.小于6.72 g

C.大于6.72 g

D.无法计算

16.列物质混合以后,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或固体的是

()

A.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明矾溶液

B.少量电石和过量碳酸氢钠溶液 C.过氧化钠和少量氧化亚铁溶液

D.铜片和三氯化铁溶液

17.X、Y和Z代表三种元素,且知X与Y可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甲,Y与Z也可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乙,又知甲分子含18个电子,乙分子含38个电子,请填空:

⑴元素Y在第周期

⑵化合物甲的分子式是 ⑶化合物乙的分子式是

18.一定量的Na2CO3、NaHCO3 和Na2SO4的混合物与250ml 1.00mol/L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L CO2(标准状态),然后加入500ml 0.100mol/L 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 g,溶液中过量的碱用10.0 ml 1.00mol/L盐酸恰好完全中和。计算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量。C.能力训练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 C.Li、C、P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 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20、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CO3 C.NaOH Na2CO3

B.Na2O2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

21.对于下列常见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

D.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2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B.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C.16S的结构示意图:

D.甲烷的结构式为:

D.奥赛一瞥

23、小苏打、胃舒、平达喜都是常用的中和胃酸的药物。

⑴小苏打片每片含0.5gNaHCO3,2片小苏打片和胃酸完全中和,被中和的H是___________mol。

⑵胃舒平每片含0.245gAl(OH)3。中和胃酸时,6片小苏打片相当于胃舒平_____片。

+⑶达喜的化学成分是铝和镁的碱式盐。①取该碱式盐3.01g,加入2.0mol·L

1盐酸使其溶解,当加入盐酸42.5mL时,开始产生CO2,加入盐酸至45.0mL时正好反应完全,计算该碱式盐样品中氢氧根与碳酸根的物质的量之比。

②在上述碱式盐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过滤,沉淀物进行干燥后重1.74g,若该碱式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40,试推测该碱式盐的化学式

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课时钠及其化合物

【例题解析】

1.解析;解答本题时,若从题中化学方程式着手分析,很难直接理出头绪;但若从条件的反面去思考,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金属钠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会生成Na2O2,而此法在N2环境中不会被继续氧化为Na2O2。

2.解析;气体质量和Na2O2固体质量之和为18.58+2.38 =20.96(克),而所得固体质量为20克,二者差值即为放出氧气的质量 m(O2)=20.96-20 =0.96(克)。2H2O+2 Na2O2 = 4NaOH+O2 2CO2+2 Na2O2 = 2Na2CO3+ O2 由反应可看出无论是CO2还是H2O(g)与Na2O2 反应时,均是1mol产生0.5molO2。答案∶物质的量之比为∶

0.05/0.01 = 5 【考题再现】

1.D

2.C 【针对训练】

1.C

2.D

3.D 4.C

5.A

6.AB

7.B

8.B

9.A

10A11C

12D

13A

14B B

16BC 二

H2O2

Na2O

218.Na2CO3 0.07mol NaHCO3 0.02mol

Na2SO4 0.01mol

19、D 20、A

21、C

22、D

23、⑴0.012mol。⑵3.8。

3.《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篇三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难点: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三、教学教程: 【复习检测】

1、科学始于问题,怎么做才能提出问题呢?

2、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新物质?如何证明?

【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就要设法找出答案,怎样才能知道答案呢?(让学生朗读课本P11首段)。

想一想:如何进行科学探究?主要有哪些步骤呢?(通过阅读小明的探究过程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步骤。)

【实验探究1-1】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1、提出问题:蜡烛燃烧时:是固体石蜡在燃烧,还是熔化后的蜡油在燃烧,还是气化后的石蜡蒸汽在燃烧呢?

2、猜想与假设:

猜想

1、蜡烛燃烧是石蜡固体在燃烧。

猜想

2、蜡烛燃烧是石蜡熔化成的蜡油在燃烧。猜想

3、蜡烛燃烧是石蜡气化成的石蜡蒸汽在燃烧。

3、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让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探究任务1.如何验证蜡烛燃烧是否 是石蜡固体在燃烧? 探究任务2:如何验证蜡烛燃烧是否是液态石蜡在燃烧? 探究任务3:如何验证蜡烛燃烧是否是石蜡蒸汽在燃烧?

4、得出结论:蜡烛燃烧实质是石蜡蒸汽在燃烧。

5、反思与评价:

石蜡在温度高的时候可以点燃,那为什么在制成蜡烛时需要加入烛芯,加入的烛芯起什么作用?

趣味实验:用火去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会怎样?

了解一下:蜡烛芯在这里其实是起一个毛细现象的发生器。因为蜡烛不是晶体,所以蜡烛是由固态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石蜡蒸气)才能完全燃烧。在刚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融化成石蜡水。这时由于毛细现象,石蜡水经过烛芯后到达烛芯顶端。这时石蜡水被用火柴的热量点燃的石蜡加热变成石蜡蒸汽。在加热后由于反应面积增大,所以易于被点燃。之所以当我们熄灭蜡烛时,我们看到有一缕白烟生成,这是因为刚才在燃烧的石蜡蒸汽又遇冷空气重新凝华。如果你再用火柴去点靠近烛芯的白烟时,蜡烛就会恢复燃烧。

【说一说】确定了科学探究的问题后,从设计实验到实施实验需要“三思而后行”;实验完成后,还应“行后而三思”。你认为通常可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 【活动天地1-4】了解探究实验报告的填写格式。结合“长话短说”,回顾本节的学习重点。【当堂练习】

课本P13“挑战自我”1 《基训》P17第7小题 【当堂检测】

《基训》P16第1-6题 【家庭作业】

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完全版 篇四

1、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2、掌握化合价的规律

3、会求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

4、会根据化合价写出某物质的化学式

5、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化合价的关系 1 常见元素化合价记忆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六硫二四碳单质化合价为零根的名称氢氧根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铵根根的符号OHNO3SO4CO3NH4常见的化合价-1-1-2-2+1补充:氯酸根ClO3 :-1价;高锰酸根MnO4:-1价;锰酸根MnO4:-2价。2

二、化合价

1、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1)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见口诀。(2)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1-1KMnO42、化合价的规律(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①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②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NaCl Al2O3(+1)×1(-1)×1(+3)×2(-2)×3+1-1 +3-2(+1)+(-1)=0(+6)+(-6)=0(2)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3)一些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CO一氧化碳+2+2CO2二氧化碳+3+4FeO氧化亚铁+1Fe2O3氧化铁+2CuOCu2O氧化铜氧化亚铜(4)在同一物质中,同一元素也可显不同价态。-3NH4NO3(5)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

53、化合价的应用(1)根据化学式判断各元素的化合价例: 试确定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解: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 x +(-2)× 3=0x = +5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4 练习: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化合价KMnO4中Mn的化合价________K2MnO4中Mn的化合价________Na2CO3中C的化合价_________CH4中C的化合价_________解题步骤:

1、先标出确定的元素的化合价,如H:+1;O:-2等。(注意:没有说明的情况下,除待定元素外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均为常见化合价)+1-2KMnO4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算出待定元素的化合价。(2)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请看课本例题:步骤:1.写元素符号(正前负后)2.求最小公倍数3.求原子个数4.标各元素的原子个数5.检查有无更好的方法? 5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氧化铁

2、氧化铜

3、硫酸铝 化学式的简化书写步骤:正前负后,化合价绝对值交叉、约简+3-2 +2-2Fe O23Cu O2 2验证:(+3)×2 +(-2)×3 = 0+3-2验证:(+2)+(-2)= 0Al SO432()验证:(+3)×2 +(-2)×3 = 0注意事项:如果要标明原子团的个数,应在原子团的括号外面标明数字,如Al2(SO4)3,若原子团个数为1,括号和“1”均不需要,如NaOH。练习:根据原子及原子团化合价写出化学式HOClSO4NO3OHNaZnFe(+3)化学式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可臆造(2)遵守化合价规则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6 补充知识:根据物质结构确定元素化合价思考:注意:该种方法适用于1-20号元素

1、请画出氧原子、钠原子、镁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对照这几种元素的化合价,你发现什么问题?

2、请写出氧化镁和氯化钠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元素的化合价,回顾课题3中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例:氧化镁中氧元素得到两个电子、带上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因此显-2价。即得电子显负价,反之亦然。练习:某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13,Y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7,则两种元素所形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合价离子表示方法用+

1、+

2、-

1、-2等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用+、2+、-、2-等表示,标上方(“1”不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1”省去)Na、Mg、Al、Cl、OH、SO4、Fe、S+1 +2 +3-1-1-2 +2-2Na+、Mg2+、Al3+、Cl-、OH-、SO42-、Fe2+、S2-实例联系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号相同,只是位置不同。7 练习1.已知化合物中氢为+1价,氧为-2价,试标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MgO SO2 H2SO4 Ca(OH)22.在下列各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相等的是(D)A.SO3、H2S B.SO2、SO3C.CS2、SO2 D.H2SO4、SO33.按要求填空①K2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5.鸬鹚名师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篇五

生:(边看画面边默写新词。)

师:(插话)注意写字的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胸要挺。写好的举手,你写的什么?

生1:夕阳。

生2:我是“夕阳”和“平静”。

生3:我写的是“夕阳”和“粼粼的波纹”。

师:“粼粼”可是个难写的词语。老师看你写的对不对。(低头检查)哎哟!真不简单,写对了,真了不起!你呢?

生4:我写的是“夕阳”、“一圈圈”。

生5:我写的是“夕阳的柔光”。

师:这个词写得好!特有诗意。“柔”字写对了吗?让我看看。(低头检查)对了!很好!继续看画面。(播放课件,呈现第二幅画面。)

生:(边看画面边默写新词。)

师:好!你写的是哪个词?

生1:我写的是“炊烟四起”。

生2:我写的是“袅袅地升上天空”。

生3:我写的是“炊烟”和“袅袅升起”。

生4:我写的是“炊烟四起”、“袅袅升起”。

师:还挺合辙压韵的。

生5:我写的是“炊烟”和“袅袅”。

师:这两个词可以合成一个词,“炊烟袅袅”。好!咱们来看最后一个。(播放课件,呈现第三幅画面)

生:(边看画面边默写新词。)

师:好!最后一幅画,你写了什么?

生1:我写的是“稻田”。

生2:我写的是“金黄”。

师:“金黄”这个词书上有吗?没有。注意,要写的是书上有的词语。

生3:我写的是“一望无垠”。

师:这词好!挺合适的一个新词。

生4:我也写的“一望无垠”。

师:“一望无垠的稻田”,多美呀!同学们,你觉得这一幅画写了哪段课文的内容呀?

生1:课文第一段话把这幅画的内容给画出来了。

师:噢,给画出来了?实际上画就是写,写就是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段话。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想象,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随着《渔舟唱晚》音乐的响起,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生:(闭眼,静静地欣赏、想象。)

师:看到了吗?看到什么了?

生1:我看到了一望无垠的稻田,一阵风吹过来,稻子就翩翩起舞。

生2:我看到了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上,它们显得很威武,有的鸬鹚低头看着湖面,有的鸬鹚抬头看着天空。

生3:我看到了夕阳照在平静的小湖上,湖水红红的,还荡着一圈圈粼粼的波纹。

师:夕阳,小湖,波光,还有一群威武的鸬鹚。多美的风景,多美的画面。

生4:我看到了河边的几棵垂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贺知章的《咏柳》,想得好!用得好!

生5:我看到渔人在悠然地抽着烟。

师:有了渔人,一位悠然的渔人,那风景就更美了,画面就更生动了!刚才是老师领着大家看风景,现在,请你自己走进去,自由自在地去看风景。

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

师:谁想把自己看到的风景美美地读给大家听?谁想读?谁愿意读?

生:(朗读课文)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师:欣赏着这样的水乡风景,你有一种什么感受想告诉大家?

生1:我觉得自己都快要陶醉了。

生2:很舒服,很悠闲的一种感觉。

生3:我希望自己就是那个渔人,我还有一群听话的鸬鹚。

师:这样的水乡生活真是令人神往啊!来!带着这样的感受,咱们一起美美地读风景——

生:(齐读课文)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师: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意境啊!这么美的水乡风景,作者是怎么写的?用了怎样的语言来写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体会,这些词语和句子美在哪儿。

生:(默读第一段,划词划句。教师巡视。)

师:来!跟大家说说你体会最深的那个词或者那句话,好吗?

6.《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篇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是第14课,略读课文《鹿和狼的故事》。那么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们一共学到三篇文章题目中都带有故事,一篇是二年级学过的《邮票齿孔的故事》,还有一篇是三年级学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类题目中带有“故事”的两个字的课文在写法上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知道有什么共同特点吗?硕士你说?

生:都是用一个故事来写的。

师:哦,都写了一个故事。不仅仅如此这类文章呢,往往也~~~~~~~~~~~

生小声说讲了个道理

师:像这位学生说的揭示了一个道理,只是有的文章写出来,有的文章没有写出来罢了。那么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鹿和狼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打开课文第14课用较快的速度往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刚才的两个题目。好,开始。大胆放开声音来读。

【评析:与旧知趣联系,让学生明白接下来学习本文时可以用到的读书方法,于无形之中教会学生阅读故事类课文的方法,真好!】

学生自由大声的朗读

师:我们班的同学读书习惯真好,读书的时候啊,拿着语文书。而且很多同学读完一遍赶紧接着读第二遍,还在书上标出了自然段序号,非常好。那么这是一篇发生在美国的真实的故事,因此,里面有些词语,外国人的人名,地名非常难读,我们先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西奥多·罗斯福、亚里桑那州、凯巴伯森林)

师:谁来读?你来。

生1读

师:读的非常正确声音很响亮,好,你再来。

生2读

师:那你能选择一个词来说说到底是什么名称呢?

生2:凯巴伯森林是地名,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总统的名字。

师:美国当时总统的名字,那亚里桑那州呢?

师生合作说:美国的一个洲。凯巴伯森林就是亚里桑那州北部的一片森林。

师:是的,同学们,那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般作家习惯的写法说明道理的一些话一般放在文章的哪个地方?

学生齐说:最后。

师:那这篇文章是不是这样的呢?

生齐答:是。

师:哦,谁来读一读?文章说明道理的这部分句子。

生1读

师:请坐,判定,角色,读的时候特别的留意,这篇文章的道理是在文章的结尾,是不是所有的道理一定是在结尾呢?

生齐说:不一定。师:好,这就是这篇文章说明的道理,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些列故事说明,哎,那课文中又给我们讲述了鹿和狼之间一系列的故事有哪些故事呢?请再次快速浏览第一至五自然段,能不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来说一说发生了哪些故事?

学生浏览课文概括

师:这一系列的故事,文章讲到了狼和鹿的哪些故事,嗯,你说?

生1:第一个故事是:在21世纪初的时候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有狼和鹿共同一起生活,但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想保护那些鹿,于是就把狼杀了,于是鹿的种群在一天天扩大,鹿的产量超过10万只,森林中的大部分绿色植被都被啃食光了。

师:这位同学把这个故事说的非常完整,但往往我们听起来的时候,有时候感觉有点略冬不是那么清楚,对不对啊?那我们可以用一些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小标题的方法。比如说开始罗斯福做出了这个“护鹿”的决定(课件出示),我就用简单的两个字护鹿,那么接着你也能像这种类似的小标题的方法来说一说吗?你说

生2:灭狼

师:恩,灭狼或是杀狼都可以(课件出示)接着呢?我们班的同学真灵,一点就通,杀狼了之后导致的

生3:鹿群的暴涨。

师:那就是鹿越来越多,也用两个字概括出来,鹿数目增多就是“鹿增”(课件出示)还有吗?鹿越来越多之后,你说?

生4:林毁。

师:是呀!森林被破坏了,鹿也没有东西吃了,林毁(课件出示)最后导致的是。

学生齐说:鹿死。

【评析:我是不是可以以为这是第一个孩子站起来说的“有点乱”而引导出来的小标题的方法,让其他孩子受益了,同时也说明了王老师的聪明。】

师:是呀,鹿死或鹿亡(课件出示)你看,小标题非常简洁清楚的表现出来了。课文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故事,然后再加上了公道的分析,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文章可是有理有据。同学们,罗斯福就是这种习惯的看法做出了护鹿的决定,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林毁鹿亡这一个过程给写出来的呢?请大家拿出抽屉的作业纸。先跳读课文,什么是跳读课文?我们有时候可以一目两三行,有时候甚至是一目十行。并圈出关键词,再填在表格里。(课件出示要求)

学生开始做。

师:好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他们所填的(展示交流)能看清楚吗?

学生齐声回答

师:好,别看这位同学涂涂改改,实在老师也有非常欣赏他的一面,为什么?我们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到过程,假如有新的答案产生,有更完美的答案,你可以进行修改。这张是哪位同学填的?好,那请你来交流一下你所填的,那交流的时候为了我们大家能听清楚,你可以横着来交流,比如说20世纪初森林的状况是什么样,25年后怎么样?也可以竖着来交流,20世纪初森林状况怎样,鹿的数目怎样?你自己选择一种方法,好吗?

生1:20世纪初森林状况:松杉葱郁、生机勃勃,25年后森林状况:绿色植被减少、枯黄面积增多。20世纪初的鹿的数目是4000只左釉冬25年后鹿的数目10万多只锐减到4万多只。1942年鹿的数目不到八千只。我的发现·····

师:好,待会说发现好吗?好,那这是这位同学他的填法。那我想问这位同学,你原先25年后鹿的数目是十万多只,后来你为什么又把答案改了呢?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由于后来是锐减了4万多只,所以后来我把答案改成十万多只锐减到了四万多只。

师:这样写的?

生:更具体。

7.《孙权劝学》名师教案(2课时) 篇七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读准字音,认识作者,了解有关文学常识,识记课文重点字词,培养文言文语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文本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3.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名人治学精神,从故事中获得启示。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并运用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情感目标: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难点:

1.品味人物对话时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特点。

2.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方法:

文献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运用成语,朗读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

/ 8

1.学习使用古文工具书; 2.结合上下语境理解文言实词。

一、对联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一篇关于为学的文章,便是王安石的《伤仲永》。那如今,我们在这一课,依旧是关于为学的故事。主人公是三国时的武将吕蒙。来一次,时光穿越,当仲永遇见吕蒙,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呢?留一副对联的上联于此,希望同学们学完了这篇文章,能对上一对?看看诸位才子佳人是否能够应景!

上联:才比天高,环谒休学仲永泯众人。期待你的下联!

让我们先走进《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深入解读后再来玩味之!先自我按古文三步法,一读这篇文言文!读出味道,读出疑问。

二、读文知事 1.了解作者、作品

学生读注释(1),勾划重点。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2.二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师范读课文后,学生自由读,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卿(qīng)孰(shú)涉猎(shè)为博士(wéi)遂(suì)更(gēng)邪(yé)再指名学生读,最后学生齐读。以多样读的方式来找寻语感。

三、读懂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2)学生推举代表翻译课文,师纠正学生翻译的不准确的地方。(3)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

/ 8

但当涉猎:只,只是。孰若孤:谁,哪个。乃始就学:于是,就。...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怎么;之:无意义 ..(4)找出本课的成语。

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国大将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四、课时作业

1.《孙权劝学》选自《 》,是()(朝代)()(人物)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1362年间史事。其目的是“观古今之通变,明治乱之得失”。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参考答案: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 战国 到五代 2.给本文用“/”画出节奏,便于更准确的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答: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请你尝试用你的方言来演绎一遍孙权劝学这个故事,说不定别有味道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课下的注释,用挖坑法的方式来巩固一遍!(何为挖坑法?简单点就是需要你将注释里的原词抄下来,后面打一个括号。待全部抄录后,再关着书,自己填上。最后再翻书核对一遍,便于你掌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三字归纳法,把握本课文言知识。2.品味人物对话时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特点。

/ 8

3.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三字法总结归纳文言知识。2.品析人物的形象。

一、竞赛释疑,随文就言

本文是一篇奇文也,在老师的精心建构下,猛然发现可以组成一部浩浩汤汤的“三字经”。让我们来找寻一下这万剑归“三”吧!以竞赛抢答的方式,来看看谁能眼疾手快!掌握更实在!

1.《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7年版),是根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有关文字改写的。

2.三个字音:当、为、更

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当“应当”讲,也应读作dāng。“为博士”“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读wéi才对。“即更„„”句中的“更”释为“重新”,具动词意味,读gēng。

3.三个多义词:事、以、见

“掌事”之“事”,可当“事务”讲,含有一定的“责任”;“往事”之“事”,即“事件,事情”。“以”,在“以军中多务”中作介词“用”,在“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与“为”组成“认为”。“见”在“见往事耳”和“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分别为“知道”与“认清,识别”的意思。

4.三个古今异义词:治、博士、但

“治”,研究,今为“治理”义;“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一级;“但”,只,今为转折连词。

5.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 8

6.三个称谓:孤、卿、大兄

古时王侯自称“孤”,孙权即是。古代君王对臣子、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为“卿”,前者如孙权称谓吕蒙,后者如鲁肃称谓吕蒙。“大兄”即长兄,文中吕蒙对同辈年长者鲁肃的尊称。

7.三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等等。“刮目相待”即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8.三个古汉语句式:非复、何见事、遂拜蒙母

“非复吴下阿蒙”译作“不再是原来那个吕蒙了”,是个判断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作“老兄你看起事来怎么不能早一点看到它的发展情况呢”,“何见事”即“见何事”,疑问句宾语前置,是个倒装句。“肃遂拜蒙母”译作“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拜”后省略介词“于”,是个省略句。

9.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孙权的言语中可见其如何善于劝说,可感其怎样的对吕蒙亲近、关心、期望。这里是国君对臣子的“教训”口吻。鲁肃亲见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情不自禁,说话用了“赞叹”口吻。吕蒙的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态度坦然得当之无愧,话里不乏“责备”口吻。孙权劝得认真,鲁肃与吕蒙调侃得多趣,二者情调不同,三人性格有异。

10.三个层次:劝、学、变

短文剪裁讲究,详略得当。第一层重点突出孙权善“劝”,命令未奏效时,孙权又用自身学习的体会再劝,并驳回吕蒙的借口。第二层写吕蒙“就学”,吕蒙不得已开始学习,至于如何刻苦学习、如何日见长进,文章只字未提。第三层写吕蒙学习后的变化,仅用一个“及”字,引出吕蒙学习的效果。

11.三个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本文是记叙文,按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进行记叙,情节完整,重点突出。

/ 8

对话描写、神情描写(“大惊”)、动作描写(“拜蒙母”)均能生动传神,使人物形象富于情味。孙权的议论(论点:“不可不学”;论据:“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以及鲁肃与吕蒙的“论议”融汇于记叙间,顺应了展开情节和突出主题的需要。

二、总结课文,指导背诵

1.四读,读出语气。点拨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孙权 :

(1)“不可不学!” ——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不悦、责备。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吃惊,赞叹。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深感自豪。引导学生从对三个人物语言的分析中概括其性格特点 孙权:关爱部下 好学 善劝

联系“结友”一句,鲁肃和吕蒙的性格特点 鲁肃:敬才 爱才 吕蒙:听劝 好学 2.总结: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先写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赞学,“结友而别”。

3.启示:(可作参考)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 8

6)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4.创意对联,扣文章内容和学生对对子。结束本文教学。

三、课时作业

1.以三字经的方式来总结概括《孙权劝学》了本文的知识点。给你的同桌说说分别有哪些“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①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孙权对吕蒙说话,表现出君主对臣子的关切之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既亲切又中肯。

②(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表现出鲁肃的惊异之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显出既敬佩又羡慕的神态。

③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表现出吕蒙学有大进步,非常坦率的心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人物语言的理解和赏析。3.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延伸性理解。4.回答下列问题。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演化成怎样一句话?(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比喻什么?

(3)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延伸性理解。

/ 8

参考答案:(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待)。(2)对读书人(知识分子),即使是短暂的分别,相见时也须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因为他进步了。这句话后来比喻人的地位的变化,也用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3)一个是三日不读就退步了,一个是用功三日就进步了,可见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

5.假如方仲永遇上吕蒙,他们会有怎样的剧情发生?让你的脑洞打开,写一二百字,来看看是否有不一样的精彩!

8.初三化学化合价教案 篇八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意义。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间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2.能看懂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过程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会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求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复习提问】

1.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据此你能知道关于Fe3O4的哪些信息?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2.下列粒子各表示什么意义?

(1)2H (2)H2O (3)2CO2

3.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过渡]

原子的质量很小,故我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质量仍然很小,又如何表示呢?

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指导学生阅教材84-85页知道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如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模仿练习]

投影: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请A、B、C三同学演板。

⑴氢氧化钙[Ca(OH)2] ⑵CuSO45H2O ⑶5P2O5【总结】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要点: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即相对分子质量。

[设问]从化学式MnO2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

[设问] MnO2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思考。

阅读教材

[自学交流]1、 说出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2、怎样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完成练习。

讨论交流: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要点。

[讨论得出]1、组成的元素 2、原子间的个数比;3、原子的总个数;

学生活动

通过习题回顾学过的重要知识,加深理解。

通过旧知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获得结论。

设 计 意 图

[指导自学]教科书P85例2:元素间质量比的表示方法。

[模仿练习]投影:计算下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请D、E、F三同学演板。

1、水(H2O) 2、二氧化碳(CO2)

3、硝酸铵(NH4NO3)

[设问]知道元素间的质量比的表示方法,我们还能知道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吗?

[指导自学]教科书P85例3:并强调什么叫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何表示出来?注意解题格式。

[模仿练习]投影:已知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试计算:⑴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⑵氧化铁中铁、氧两元素的质量比;⑶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⑷如有1000t氧化铁,则可生产多少吨铁?请G、H两位同学演板。

[分析纠正]:引导同学们一起分析G、H两位的解答并强调解题方法。

[指导观察]:展示几种药品的标签,请I、J、K等同学描述组成药品成分和纯度,纠正上述三同学描述中的错误信息。

[投影展示]:展示部分药品的标签,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

[拓展应用]:投影:

配料表:食用盐、碘酸钾 食用方法: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碘盐 储存方法:密封贮藏防潮湿 产品标准号:GB5461

碘元素(符号为I)具有预防和治疗甲状腺肿大的作用,人体缺碘时易患粗脖子病。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是加碘食盐,简称碘盐。所谓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所以食盐中常含有一种补充碘元素的盐。如图4-5所示为湖北省盐业公司专营的云鹤牌精制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文字,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已知碘在碘酸钾中的化合价为+5,由此可猜想碘酸钾的化学式为

相对分子质量为 ,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 。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自主学习

巩固练习

自主学习,明白什么是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何去求。

按照解题格式完成练习

结合自身答题情况,整理规范的答题方法。

观察标签,回答问题。最终学会认识标签,并理解标签上各个量的含义。

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模仿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创设新题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运用能力。

及时点拨、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

收集一些资料,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

培养读题、审题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设 计 意 图

⑵假设某1000g碘盐中含20mg碘。

①这里标明的碘的含量是指( )

A、碘单质 B、碘元素 C、碘原子 D、碘分子

② g碘酸钾中含有20mg碘。

③已知成人每天约需0.15g碘,假设这些碘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则成人每天需要食用碘盐 g。

[整理归纳]: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哪些?

【布置作业】

1、教科书P87页7、8、9、10

2、各实验小组从P87页11题中任选一种产品标签或说明书按题目中的要求完成任务,下次课进行交流。

完成练习。

自己完成归纳总结。

课下完成练习和实践活动。

改编习题,抓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学习,使研究性学习不断提高。

归纳有助于知识系统化。

通过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采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旨在培养学生关注和关心产品说明书的意识。

板书设计

课题4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

利用化学式可进行以下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个数之和

2、计算组成物质元素的质量比:

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个数之比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9.《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篇九

一、选择题

1.纯铁的熔点为1 535 ℃,而在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合金)在1 200 ℃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A.铁的纯度越高,熔点越低 B.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物质的熔点高 C.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 D.在高炉中熔化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 2.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重要材料是()

A.Mg-Al合金

C.Al-Si合金

B.Cu-Sn合金 D.不锈钢

3.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是世界闻名的,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应用湿法冶金的金属是()A.Fe C.Ag

B.Cu D.Hg 4.日常生活中常用铝制炊具,它质轻且坚固耐用,其中的原因是()

A.铝很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B.铝虽然很活泼,但是只有在高温下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 C.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保护作用 D.铝制品表面镀有一层铜,可以保护铝制品

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6.钛和钛的合金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尤其是钛合金与人体器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关于钛和钛的合金的用途中,不切合实际的是()A.用来做保险丝 B.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C.用来制造人造骨

D.用于家庭装修,作钛合金装饰门

7.用铜锌合金制成的黄铜制品常被误认为是黄金,下列方法中不能区分其真伪的是()

A.观察外观

B.放入盐酸中

8.选择不锈钢作为家用炊具,主要是因为()A.耐酸碱腐蚀、不易生锈、美观、导热性能好 B.含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价格比纯铁制品便宜 D.更容易加工成型

9.两种+1价金属形成的合金7.8 g,与足量水反应后生成0.2 g氢气,此合金可能是()A.Li­Na合金 C.Li­K合金

B.Na­K合金 D.Li­Rb合金

10.我国人民早在商代就已掌握青铜(铜、锡、铅合金)冶铸技术。在商代首都——河南安阳,曾经出土多处炼铜遗址和大量青铜器件,其中有一件司母戊大鼎,高133 cm、长110 cm、宽78 cm,重875 kg,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我国古代青铜器中最壮观的一件珍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 B.青铜合金具有比铜单质更好的机械性能 C.青铜不易生锈是因为铜的性质不活泼

D.铜被最早使用是因为铜的性质不活泼,易冶炼

二、非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合金的用途是利用了合金的哪些性质?(1)用钢制造机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硬铝制造飞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锈钢器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德合金制防爆安全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要除去铜屑中的少量铁屑。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加适量CuSO4溶液①Cu、Fe――→过滤―→洗涤 搅拌加适量稀H2SO4溶液②Cu、Fe――→过滤―→洗涤 搅拌(1)写出两个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钛(Ti)因为具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常见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地壳中含钛矿石之一是金红石(TiO2)是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主要原料,其方法是:

第一步:将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Cl2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高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2=====TiCl4+2C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从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取金属钛?简述步骤。14.某课外活动小组收集了一种合金进行研究:(1)外观灰色,表面光滑;

(2)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绿色;合金片熔化,但不滴落;

(3)取已刮去表面氧化膜的金属10克,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9.96升;

(4)另取已刮去表面氧化膜的金属10克,放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9.96升。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0.《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教学过程 : [创设情景] 我们都知道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探究。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1.由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的基本过程

先将海水引入 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 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 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2.对饱和溶液的理解 [补充实验] 以硝酸钾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饱和溶液的有关性质。提出你的设想: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速度。[结论]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对同一种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作业 ] 思考: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引入] 既然大多数物质在水中是有一定的溶解限度的,那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如何表示和衡量呢?

[提出问题] 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是:哪些因素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请提出你的假设。[实验探究]

(一)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温度和水的质量

2.温度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温度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溶质的种类和水的质量 [实验结论] 在溶质种类和溶剂的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会升高;当降低温度时,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会降低。

[学生讨论] 根据刚才探究的结果,请你为溶解度试着下一个定义。[定义] 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的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活动天地] 绘制溶解度曲线

[讨论] 从溶解度曲线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的活动,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1.我们只需要通过实验测得10组温度和溶解度的数据,就可以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溶解度曲线,而从曲线图上,我们可以查得0℃-100℃之间任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所以,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像表达,具有直观、连续等优点。

2.如果将几种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叠加在同一张坐标图上,我们就能得到更丰富的信息,例如: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判断哪些物质是易溶物,哪些是可溶物或微溶物;两条曲线的相交点,意味着在这个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选择分离提纯混合物的方法等等。

[课堂练习] 下列各因素中不会影响固体溶解度的是()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种类 C.溶剂的多少 D.温度

[回顾思考]通过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学习,你对“结晶”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二)晶体——有规则外型的固体

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的两种途径: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引入新课]

三、粗盐的提纯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方法总结] 工业上净化食盐时,先将粗盐溶于水中过滤,目的是,若要除掉可溶性杂质,需加入、、等物质,将 等可溶性杂质转换为沉淀,过滤除去,最后用 将溶液的pH调节至7,浓缩即得精盐。

[深入思考] “工业上净化食盐时,先将粗盐溶于水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加入氯化钡、纯碱、2-2+ 2+烧碱等物质,使SO4、Ca、Mg等可溶性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最后用盐酸将溶液的pH调节至7,浓缩即得精盐。”

针对上述叙述,运用你所学过的复分解反应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加入的氯化钡、纯碱、烧碱分别要对应将、、离子转化为沉淀; ⑵如果这些离子是由CaCl2、MgSO4溶解于水形成的,那么依次加入适量的烧碱、氯化钡、纯碱时,会怎样反应?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课堂小结]由学生思考发言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水“晒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由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的基本过程

二、溶解度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温度和水的质量 2.温度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温度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溶质的种类和水的质量

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的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二)结晶的两种途径: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

三、粗盐的提纯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方法总结]

上一篇:建筑工程收尾工作总结下一篇:营销企划专业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