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精选8篇)
1.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一
全力支持集体企业精心谋划长远发展
劳动服务公司现有职工人,其中,集体职工人,站派人员人。近年来,我们围绕车站“安全、高效、文明、和谐”的总体思路,把全力支持集体企业,精心谋划长远发展,纳入争创一流车站的活动之中,想集体职工之所想,解集体职工之所急,对内加强经营管理,靠服务打造品牌。对外加大营销力度,向市场要效益。尤其,近三年来,我们针对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结合集体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大帮扶力度,实现了集体企业经营任务逐年递增,各项任务顺利完成,集体职工队伍稳定。2009年经营收入完成600万元,完成了局集经处下达计划的163%;实现利润1万元;上缴集体职工“三金”60.2万元,实现了上述费用零欠缴;集体职工的收入增长5%以上;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一切责任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全面实现了路风、职工队伍稳定,综合治理等目标。截止2010年5月底完成经营收入,完成了局
集经处下达的年度计划的与去年同期相比
一、配强企业班子,打造团队精神
集体企业的发展兴衰、稳定与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看是否 1
有一个团结奋进的班子集体,是否具备驾驭市场经济的开拓创新能力,是否有一支敢打硬仗的职工队伍。
1、配强集体班子。为加强集体队伍建设我们坚持为集经配齐班子,选派懂经营,会管理、具备经营意识,开拓精神和专业知识人才,充实到集经队伍中,先后选派了集经经理、副经理、财务主管等5名同志充实到集经管理队伍中,其中具备中级职称人员3名、初级职称2名。同时成立了集经党支部,安排具有丰富政工经验的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在加强集经经营管理力量的同时,强化了集经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使班子更加团结,队伍更加融合,为集经经营管理能力,市场驾驶能力和队伍整体凝聚力的有效提升提供了保证。
2、班子齐抓共管。通过抓班子建设,使班子成员之间形成了思想多交流、感情多沟通、工作多支持、决策多商量的团结民主氛围,班子的整体功能和作用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在日常工作中,班子成员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加强与市场主体、服务对象的沟通与协调,努力构建企业内外部和谐关系。
3、凝聚队伍合力。有了一个好的班子集体,还得打造出一支具有吃苦耐劳的职工队伍。我们充分利用太行革命老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全体职工要传承太行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打造出了长北集体职工吃苦耐劳的团队精神。同时,我们注重熔铸“企业精神”,全力培养职工“司兴我荣、司衰我耻”的主人翁精神,引导职工树立“认真、负责、主动”的工作态度。
经过近年来的宣传教育,大家把公司当成苦心经营的家,把全部的感情融入到公司的发展当中。当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人都能够与公司共度难关,我们为能有这样的职工队伍感到自豪。
二、注重科学管理,谋求长远发展
我们按照路局、局党委“科学发展,和谐建企,不断把全局集经工作推向新的高度”的要求,着眼于配强集体班子,拓宽经营路子,注重规范管理,促进集经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加大扶持力度。针对运输能力得到释放后所带来的商机,车站提出了“聚合地域优势、挖掘内部潜力、搌足经营后劲、拓展就业管道、盘活各类资源、努力创岗创效”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在每月的经营分析会上专题分析集经的经营状况,及时解决影响经营发展的各种问题。研究方案积极争取潞安矿务局,长治钢铁厂及周边大型企业的支持,为集经的发展铺平道路。站领导想方设法给集经找项目,给集体职工谋岗位,先后为长治转运站安排了大辛庄站焦炭围挡,长治车站候车室,售票厅售货柜台、旅客临时休息室,货车垫布等经营项目,并计划在年内为集经新增加电子称重等业务,确保了集经的就业岗位和经营收入的稳定增长。
2、注重规范管理。为使集经发展步入良性轨道,车站在对集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始终加强对集经的经营指导。按
照“规范管理、改善经营、拓展市场、扩大就业”的原则逐步理顺集经管理关系,做到对上归口负责、对下集中管理。严格落实路局《关于进一步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决定》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评估等基本管理制度,使集经企业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落实政策规定。在落实社保政策上,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各项规定,如实申报缴费基数,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维护好集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用工管理上,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手续,严格执行带薪休假,节假日补贴等规定,保证用工制度合理规范。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企业凝聚力
以人为本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企业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1、积极做好队伍稳定工作。为使职工队伍稳定工作落到实处,车站召开了站长办公会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站长、书记亲自抓,分管站长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同时成立了以集经经理、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为落实好该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此外,车站还针对集体经营现状,通过车站局域网、黑板报、橱窗、标语等阵地,大力宣传铁路当前的改革形势,使集体职工充分认识到稳定对铁路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大家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支持铁路的快速发展。
2、真心为职工排忧解难。我们充分发挥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作用,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困难职工档案,掌握困难职工信息,及时了解困难职工生产生活情况,帮助困难职工尽快走出困境。特别是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我们做到了矛盾化解不隔天,问题解决不出月,能化解的矛盾及早化解,能解决的问题及早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认真做好耐心的疏导和解释工作,直到职工满意为止。
3、主动为职工办实事好事。为维护集体职工的合法权益,车站在职工的福利待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规范了民主管理,加强了企业民主政治,建立和完善了困难职工救助机制。二是积极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四季送关怀”活动。冬天,按时发放防寒用品。夏天,防暑降温用品即使送到职工手中。同时,我们还对部分困难职工给于一定的帮助,对特困职工进行家访慰问,想方设法帮助集体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三是活跃职工文化体育生活。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职工游艺活动。每年的五一,组织职工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9年“十一”,组织职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庆祝建国60周年。我们选派的节目参加站举办的建国60周年文艺汇演,并取得了优秀节目奖。通过组织职工参加文体活动,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陶冶了职工的思想情操,凝聚了人心,营造了团结奋进、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从集经的创建发展实践中,我们深深的感到: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要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越是在发展的时期越要依靠科学管理。越是在关键的时候越要依靠职工、关爱职工。下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扶持集经工作,努力探索持续健康发展之路,为我局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光添彩。
2.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二
1.1 企业年金的含义
企业年金, 也称为职业年金、私人养老金、或者雇主发起退休计划。我国将企业年金的概念定义为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 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 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制度。企业年金制度既不同于养老社会保险, 也不同于商业保险, 是现代多支柱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其直接目的是提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
1.2 企业年金的特征
1.2.1 主体的非政府性
企业年金主要是由企业或行业举办的计划, 举办的企业是计划的主体, 政府对企业年金不承担最终责任。政府给与一定的指引和政策的指导, 但从年金的缴纳到年金的运营和发放, 政府都不是主体。企业年金的这一特征决定了能举办企业年金的社会必须具有相对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氛围, 同时政府行为能对经济的发展给与正确的引导。
1.2.2 计划性
企业年金在职员退休后为其提供长期津贴, 用于保障退休后适当的生活水平。这一计划操作比较透明, 职员可随时了解个人账户信息。职员离职时可以对己归属金额申请转移, 也可继续保留个人账户。同时建立企业年金的初衷就是对公共基本养老保险进行有效的补充, 而不是替代。在实际操作中, 不应该在不成熟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下盲目的开展企业年金计划。企业年金的存在和发展不能妨碍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
1.2.3 公平性
职员在计划中的缴费越多, 在退休后的发放中将会收到与缴费成正比例的收入。同时只要是参加计划的职员都会分享基金的增值, 基金投资收益实行完全分配。
2 企业年金与税收政策的关系
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 可以降低公共养老金的替代率, 减轻政府在筹资、管理和支付等方面的负担, 缓解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险压力。当企业年金仍处于初期阶段的状态下时, 大部分企业缺乏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动力。作为举办年金的主体, 企业是否有内在激励和外在压力是影响企业年金发展的关键。税收政策作为国民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 对企业年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国外企业年金计划的迅速发展, 都与这些国家采取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密切相关。从企业年金的法律关系和运行管理来看, 它是一个长期承诺的、受法律保护的延期支付合同。通常情况下将企业年金分成三个阶段, 分别是缴费阶段、投资收益阶段和领取阶段。实际上, 企业年金的三个阶段都受到税收政策的影响。在缴费阶段, 涉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年金投资收益阶段, 涉及利息税;在领取阶段, 涉及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因此, 企业年金的发展受税收政策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深远的。
但是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意味着增加企业的成本, 在没有强制要求的前提下, 企业一般不主动建立年金制度;同时员工对工资的需求大于对福利的需求, 往往成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激励制度的依据。企业宁愿以货币方式支付报酬, 而不愿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总体来说, 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建立企业年金的直接动机, 如果没有优惠政策, 就更加不愿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在这种情况下, 最具有激励作用的举措是:政府对开办年金计划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比如美国著名的401 (k) 计划, 为雇主和雇员都提供了税收方面的优惠。税务机关, 既向年金出资者提供税务优惠, 又通过税务政策调整私人养老金计划的出资水平, 避免向高收入雇员过分倾斜, 还被赋予执行养老金计划最低标准的责任, 以保证计划有足够的资金支付雇员津贴。为此可以看出国家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推动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和规范企业年金的运作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是税收政策。如果没有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 这种自愿性的企业年金计划不会有很大的发展。对企业来讲, 如果国家允许雇主向企业年金计划的缴费在税前扣除以及对企业养老储备基金取得的投资收益免税, 那么就可以达到鼓励和激励企业建立该计划的目的。对员工个人来讲, 由于个人所得税使用累进税率, 所以对员工向企业年金计划缴纳的保险费给予免税的税收优惠措施, 可以使员工避免在工作期间按较高的边际税率缴纳个人所税。由于员工在退休期的整体收入水平下降, 这种养老金适用的边际税率会大大降低。在个人所得税制度下, 员工取得的工资不仅要纳税, 而且将税后工资进行储蓄所得到的利息也要缴纳所得税, 如果政府对企业年金计划的投资收益免税, 那么即使国家同时还规定退休员工从企业年金计划领取的养老金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不考虑推迟课税给员工带来利益的情况下, 员工最终也能够从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优惠中获益。
3 我国年金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不统一
由于各地对企业年金缴费的税收方式不统一, 有的优惠多, 有的优惠少, 有的干脆没有, 这样, 从企业角度看给那些在不同省市有分公司的跨地区大型企业带来了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从国家角度看, 有些地方规定企业年金免税缴费率过高, 造成国家财政的损失。此外, 由于政策模糊及监管不力, 一些企业在地方法规没有做出税收优惠的情况下, 违规将企业缴费甚至将个人缴费部分全部列入成本, 呈现出各企业各行其是的混乱状态。
3.2 税收优惠政策缺乏
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政策规定上看, 2000年国务院出台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规定, 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 可以从成本中列支。但试点工作目前仅在辽宁省和极少数试点城市进行;少数非试点地区出台了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而全国大多数地区尚没有正式出台针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缺乏建立企业年金的动力;二是从涉税环节上看, 在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各地方政府的有关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政策性文件中, 对投资运营阶段, 没有税收优惠政策, 相应的投资收益仍需纳税;对缴费阶段中的个人缴费基本上也没有税收优惠, 个人的缴费仍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也使企业年金计划的吸引力大打折扣。税收优惠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现行的税收优惠中的最高免税比例过低, 且灵活性太差。在少数实施税收优惠的地区, 如深圳、大连, 不少经济状况较好的企业抱怨目前的最高免税比例过低, 不能满足其实际需求。
3.3 缺乏有效的企业年金财税监管制度
尽管我国有些地区己经出台了相应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 但由于企业年金财税监管制度的不健全, 并没有都真正落实。税监管制度的不健全, 并没有都真正落实。比如浙江在2003年就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 规定补充养老保险在不超过本企业工资总额5%的范围内, 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但这一好政策在浙江却因缺乏条件, 难以施行。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企业年金的操作很不规范, 如果一旦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一些企业很可能会借机找空子逃税, 而目前还没有切实可行的堵住漏洞的办法。企业年金操作的不规范, 财税监管制度的缺位使其成为了企业洗钱、逃税的工具, 而企业职工根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福利。
4 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支持政策的措施
4.1 确立年金税收支持政策的原则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发展, 应构筑有利于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利益关系的、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 成本节约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 从而完善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 减轻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冲击, 在我国全面构建公平和谐的社会。 (1) 鼓励企业年金发展原则。要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 必须要充分调动企业年金需求方即企业和个人参加该计划的积极性。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完善的税收政策体系是最有效的政策措施。对企业来说, 允许其向企业年金计划缴费税前扣除的政策及投资收益免税政策可以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举办和运营企业年金计划, 有利于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对个人来说, 对其缴费实行免税及延税政策又会在事实上增加个人福利, 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 激励个人接受并参加企业年金计划。 (2) 考虑财政负担能力原则。国家在通过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同时, 也减少了税收收入, 给财政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 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制订必须要考虑财政负担能力, 应当具有适度性, 税制设计既要能够保证有利于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 又要避免过度的税收优惠增加财政负担。 (3) 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原则。企业年金基金实行的是完全积累制, 由于其不像公共养老金那样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而显得更注重效率而非公平。因此, 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的制订方面注重效率的同时更应兼顾公平, 既要有利于扩大企业年金计划的覆盖面, 又要避免对高收入者的过度优惠;既要继续激励效益好的企业举办企业年金计划, 又要避免因税惠政策的实施而人为拉大不同效益企业之间的差距。只有站在公平角度考虑, 针对不同雇员、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税收政策, 才有可能解决效率与公平间的矛盾, 给不同的退休员工以较为公平合理的企业年金待遇, 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4) 减少征管成本原则。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体系建设既应注意全面性、具体性, 也应注意税制的简化, 使之易于理解和执行, 从而减少征管成本;而且考虑到举办这一计划本身也会增加企业及税务部门的费用支出, 所以税制设计方面也要本着费用节约原则, 将不必要的开支减至最低限度,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进而为征缴双方提供便利, 促进企业年金制度发展。
4.2 实行企业向企业年金账户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减免
根据国外大多数国家如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典等的规定:“雇主缴费并不构成雇员应纳税的附加福利”, 也就是说, 对于雇主缴费部分, 可以从雇员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完全免征个人所得税。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要鼓励企业年金的发展也必须给予雇员个人以同样的免税待遇。我们知道, 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雇员的拥护。假如企业向雇员个人增发工资或现金福利, 雇员需就总体工薪收入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当期缴纳所得税;而若企业向企业年金账户的缴费仍需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话, 那么个人从这一计划中不仅无法得到任何税收方面的好处, 而且还会因延迟得到收入推迟消费而使效用水平降低, 因而会坚决抵制这种制度的建立。所以对于企业年金计划中企业缴费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 既然个人无需当期纳税, 相对当期现金收入来讲就会产生既得利益, 雇员个人也就会更赞同企业举办企业年金计划, 而这无疑对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4.3 实行个人向企业年金账户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减免
我们认为, 对企业年金账户的个人缴费既不应当完全免税, 也不应当完全征税, 而是应采取折衷的办法, 实行部分免税政策, 即允许个人缴费部分在工资的一定比例范围内进行税前扣除。对个人缴费部分不易实行完全免税政策的原因在于:虽然实行这种政策能够极大地刺激个人对企业年金的需求, 鼓励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 但是总体上讲, 最先举办和最愿意举办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往往效益较好, 个人收入较高, 那么若再对这一高收入群体的缴费全部免税的话, 必然会加剧社会不公现象, 而且还有可能导致高收入者通过向企业年金账户超额缴费来避税的情况发生, 所以完全免税政策不可取。同时, 对于个人缴费部分全额征税也不是最优选择。因为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 还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知和接受, 其个人缴费仍有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强加的乱摊派性质的政府行为;况且就目前基本养老金缴费的收缴情况来看, 即便是全部免税, 也存在难以全额征缴的状况, 所以现实中对于需求弹性较大的企业年金个人缴费部分也需要给予以适当的税收减免激励。而且考虑到此时对个人缴费部分全额征税后再对企业年金领取阶段征税, 有可能导致重复征税情况发生, 所以部分免税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在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的情况下, 允许个人缴费部分在多大比例范围内税前扣除, 可结合企业缴费部分共同加以考虑。
4.4 对企业年金领取阶段进行征税
对退休人员在领取阶段领取的企业年金需征收个人所得税, 这种选择不仅是基于我国年金模式自身优势的考虑, 而且还有其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首先, 从企业年金的性质来看, 企业用于企业年金缴费时的资金来源基本上都是出自增发工资或福利费用, 实质上也就应属于个人的工薪所得, 只是从个人领取的时间方面看, 它相当于一种延期支付的就业所得, 应该征收个税。其次企业年金应税所得额的确定由于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金的一种补充、提高, 应当在个人退休后逐月随基本养老金一同发放, 那么企业年金是否设置免征额, 设置多高的免征额, 就应与基本养老金发放水平结合加以确定。目前, 我国对于基本养老金领取阶段实行免税政策是由我国当前实行分类所得税制且短期内不会改变这一国情所决定的, 这一规定实际上就相当于给养老金设置了一定的免征额, 在此之上再依法对额外的利息、股利收入征税, 所不同的只是各地区之间由于养老金发放数额不等而相当于免征额不同而已。在为企业年金确定免征额问题上应结合基本养老金发放数额并参考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水平加以考虑。其基本思路是:当基本养老金发放数额高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时, 说明个人退休后生活能够达到一定水平, 就不需要再对企业年金设置免征额而应全额征税;相反, 基本养老金水平低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时, 应就该免征额与基本养老金发放数额之间的差额作为企业年金的免征额, 超过该免征额部分的企业年金收入应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摘要:首先对企业年金及与企业年金有关的税收政策的基本知识进行阐述, 论证了企业年金税收政策作为推动企业年金发展手段的合理性。重点在于分析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企业年金税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 在对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企业,年金,税收,支持
参考文献
[1]许谨良.保险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4) .
[2]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与管理规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6) .
[3]杨燕绥.养老金市场必须警钟长鸣[J].中国社会保障, 2006, (8) :16-18.
[4]许玉红.企业年金会计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 2004, (1) :27-29.
[5]丁浩.美国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惠政策及启示[J].市场周刊, 2006, (4) :49.
3.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 篇三
一、块状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投资主体明确、产品趋同、地域相对集中、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企业群体,并由其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也有人把块状经济称为“企业群落”。从块状经济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是块状经济的主体,了解掌握块状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于金融机构如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基本情况
目前,诸暨市已形成亿元以上区域块状15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规模优势的产业主要有 :大唐袜业、店口五金、山下湖珍珠、枫桥衬衫、陶朱贡缎、直埠鞋业等等,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区域块状经济群体。全市共有集群型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5万家(户),遍及21个镇乡(街道)、近80%的行政村,从业人员42余万人,并带动了10万多人从事商贸、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据统计,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90%、工业生产总值的近50%、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60%、财政收入的62%来源于块状产业。
2.主要特点
块状经济在它的起步、发展过程中有着鲜明的特点:
(1)起源的自发性和民间投资的主体性。在诸暨块状经济的萌芽、起步、发展过程中,虽然地方政府从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主要还是依靠民间力量,通过自由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也就是说是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起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兼并、改制、中外合资等形式,块状经济发达集镇的企业已逐步被私营、股份合作等民营经济所取代。很多原来从事其他行业并有一定原始资本积累的个私业主,也自主调整生产结构,纷纷加入到区域块状经济行列中来,进一步发展壮大了区域块状经济。
(2)企业的关联性和产业的集聚性。因为块状经济是具有相同属性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聚集,因而企业之间有机关联、相互配套,同属一个价值链和技术传递链,形成一个稳定的金字塔状企业群落结构。当然,块状经济的关联性不仅仅表现在企业间的关联性,还表现在为生产企业而存在的服务、中介、政府、金融等的关联性,尤其是金融与企业的关联性较为明显,金融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样也可以阻滞企业的发展,因此银企关联较为密切。
(3)块状产业与专门市场的互动性。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是诸暨块状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目前在诸暨块状经济较为发达的集镇,相继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如大唐轻纺袜业城,是全国最大的袜业市场;山下湖珍珠市场,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全国最大的珍珠、珍珠饰品专业市场”。专业市场一旦形成,为企业拓展销售市场奠定了基础,打开了企业产品销路。2005年,我市的袜业、五金、珍珠三大专业市场,分别实现成交额84.47亿元、52.00亿元、22.36亿元 ,有效带动了当地集群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块状经济的升级。
(4)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推动性。经过多年的投入积累、兼并联合、改制改组、中外合资等,一批企业逐步成为特色区域块状产业的领头羊。如店口镇的海亮集团、万安集团和盾安集团等企业,他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辐射出了中小企业所必需的市场信息、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同类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企业群落快速崛起,形成了区域性的产业块状。此外,在块状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行业协会纷纷建立,如山下湖的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枫桥的衬衫协会等等。这些行业协会在协调集群企业之间关系、引导企业加强团结协作、推动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发展状况
(1)中小企业和块状经济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2005年诸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工业产值达29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7%,与1990年占比不到10%相比,整整提高了27个百分点。而在这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中,以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为主的块状经济占了大头。如果再加上其它公有制经济成分,全市15大块状经济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同时,快速发展的块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催生并推动了第三产发业的蓬勃兴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小企业和块状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中小企业和块状经济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首先,从数量上看,诸暨的块状产业日趋增多,中小企业数量逐步增加。据诸暨经贸局统计,到2005年底全市形成一定气候的块状经济共有15大块,其中有2个是省批特色工业园区。在这15个块状经济区域,共有各类企业84476家,从业人员47.85万人,注册资本金71.68亿元 ,与1990年相比,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分别增长8.3倍、6.9倍和43.5倍。今后随着戴“红帽子”的假集体企业逐步还其本来面目,以及国有企业的转制,可以预见全市的块状经济结构将有进一步的变化。其次,从企业规模看,块状经济将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目前诸暨市15个块状经济中,年销售超亿元的工业规模企业36家,有省级以上高新企业9家,而且还有进一步增加的势头。从发展趋势看,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是大势所趋。其三,从产品档次看,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企业从原来的小打小鬧、模仿照抄,发展到现在的自营生产、出口创汇,部分企业开始生产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向高新技术生产行业迈进。如山下湖的珍珠产业,由原来单纯的珍珠养殖走向珍珠的深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提高。
(3)中小企业和块状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块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当地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需要从金融机构融资来组织生产经营,而且这个需求正在逐步增大。从调查得知,当前银行信贷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负债形式,银行信贷占中小企业总负债的90%以上。如到2006年8月底,诸暨店口、枫桥、山下湖、大唐四地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本地块状经济的信贷投入高达15.9亿元 ,以农村合作银行为主的中小金融机构已经成支持块状经济发展升级的主力军。但与快速发展的块状经济相比,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和其它金融服务还远远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紧缩银根的措施,这些措施虽主要针对房地产等过热行业,但客观上波及到众多行业,大多数企业遇到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所受影响更大。
二、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1.从企业自身来看
(1)中小企业财务制度普遍不健全。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未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
(2)企业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财产。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偏小、资本金不足,资产负债率一般较高,可提供抵押的财产又不多,企业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准入条件,因而担保难、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
(3)中小企业法制观念、信用意识淡薄。一些企业经营者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不高,特别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当经营出现困难时,不是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经营管理、开辟市场上下功夫,而是想方设法拖欠贷款利息、逃废银行贷款,严重破坏了银企合作关系。
上面这三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挫伤了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
2.从银行方面来看
(1)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金融业务的性质决定了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成本比为大企业提供服务的成本要高得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当其足以为大型企业提供服务时,就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部分银行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管贷人员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市场定位发生偏差,在业务拓展过程中热衷于做大客户,“垒大户、旁大款,轻小户、弃小户”的现象十分突出,对中小企业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2)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为了加强内部管理,防范信贷风险,银行积极进行信贷管理体制调整,这对防范信贷风险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信贷权限上收,弱化了基层网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权限;信贷约束机制过于僵化,基层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受到限制;信贷约束与激励机制不对称,限制了信贷人员的放贷积极性;银行内部机构设置及授信授权办法条件限制过严,也不利于基层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力度。
(3)金融产品开发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目前银行业的金融产品尽管较多,但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较少。特别是作为支持中小企业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对来说信贷品种较为单一,服务功能不够完善,远远不能适应广大中小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此外,银行已出台的相关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如从去年开始,各家金融机构根据银监会出台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小企业贷款的通知》精神,在建立完善推进中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上作出了不少探索,但由于经验不足,相关制度和办法可能还不成熟,需要在实践不断探索、完善。
(4)金融服务不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贷支持面较窄,贷款满足率较低。从对块状济经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中小企业的贷款满足率仅为60%左右,众多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贷款难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二是信贷投向偏重于流动资金,技术改造资金占比较低。从贷款用途来看,用于购买原材料或组织货源的占了近90%,用于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仅占10%。目前,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发放的贷款主要用途限于短期流动性周转资金,国有商业银行对于基层乡镇小企业的项目贷款原则上不予审批,特别是对于中小个体私营企业根本不开放基建和技改贷款。三是贷款期限结构和企业生产周期不匹配。许多中小企业普遍反映银行贷款期限过短,与企业实际的生产周期不相匹配,企业想从银行获得长期资金基本上没有可能。四是金融总体服务水平不高。从企业对金融机构服务反馈的情况看,认为手续简便、服务到位的只占极少数,绝大部分企业认为贷款审批时间过长的、手续繁琐、利率过高。
3.从外部环境来看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对小企业都非常重视,银监部门也先后出台了推进小企业贷款的一系列政策意见,但支持小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靠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工商、税务、银行、企业的共同努力。但从目前来看,这个共同配合、协同作战的氛围尚未最终形成。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社会辅助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不适应银企双方的需要。一是担保机构不健全,2003年时诸暨市共有担保机构5家,但目前已有1家担保机构因各种原因解散,现全市仅存4家担保机构还在勉强运作。二是评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昂贵。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多个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如果再加上正常的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利率相近,普通中小企业、私营企业难以承受。三是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与贷款金额不匹配。
三、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单靠银行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企业、银行、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作为企业自身:一是要树立全新的现代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机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管理现代化。特别是针对财务制度不健全这个问题,要有实质性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建立中小企业中介财务代理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三是要重视市场调查,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四是要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各种经营风险,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建立中小民营银行与中小企业对接,以解决大银行与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建立民营中小银行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目前的现状看,通过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相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政府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增强资金实力;要帮助信用社做好增资扩股工作,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资产,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综合实力,使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由于受服务功能和服务手段等因素的制约,仅靠农村信用社一家还难以担当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任。笔者认为还应选择农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因为其主要业务仍在县域经济内)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为主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3.监管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监督,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
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金融监管职能,努力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首先,要积极发挥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和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引导和鼓勵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围绕支持中小企业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切实转变信贷、资金管理机制,积极支持基层中小企业发展。其二,要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如允许商业银行以较大比例提取中小企业呆账准备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息实行优惠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等措施,激励和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改变由农村信用社一木独撑的局面。其三,要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信贷投向,促进、扩大基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量。特别是银监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督促其摆正市场定位,把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户作为扶持重点,纠正中小金融机构“抓大弃小”的不良倾向。
4.改进信贷管理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营销
4.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意见 篇四
市政府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专项补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小微企业贷款或融资担保等风险损失,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和新增担保额给予奖励。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做大做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人行广安市中心支行、广安银监分局负责按照省上要求,将“两个不低于”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服务覆盖率和审贷获得率等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考评内容,逐项落实到每家银行,定期考核,按季通报。同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相关规定,各中介机构要规范服务收费,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二、建立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网络 认真领会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支持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大力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尽快促成符合条件的信用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前锋区、广安经开区、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和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到产业园区乡镇、村组设立金融服务网点,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环境。
三、积极搭建小微企业便捷融资服务平台
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微企业共同组建广安市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俱乐部,加强信息交流对接,定期开展融资对接活动,积极搭建小微企业便捷融资服务平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2014年6月底前建成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配备专门服务人员,优化业务流程,完善服务审核机制,实行单独核算、独立审批和正向激励。
四、鼓励小微企业尝试多渠道融资 积极推进场外市场融资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开展股权挂牌交易,有序推进企业上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用好用活债券市场融资优惠政策。加大新型融资工具推介培训力度,支持小微企业通过股本融资、股份转让、资产重组等方式开展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鼓励运用信托、金融租赁等新型融资工具直接融资。
五、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
5.商业银行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篇五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具有稳定经济、吸纳就业和提供多元化社会服务的巨大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使它的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因此,商业银行如何支持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当前各商业银行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缺乏有效担保、自身规模小、资信较差,降低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投放贷款的信心。
2、一些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合格有效的财务审计报告,使得金融机构对其缺乏信任。
3、由于中小企业户数多,经营管理状况不稳定、规模小,抗击市场冲击能力差,使得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
4、目前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方式还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审批程序复杂,时效性差,难以及时满足资金需要,评定信用等级、审查贷款条件时与大企业使用同一标准不符合实际情况。
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支持的有利条件
1、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业务往来简单、借款额度相对小的特点,金融机构对其能准确地把握,一旦发生贷款风险,所受的损失也小,这样能增强金融机构的生存能力。
2、中小企业类型多、经营行业不同、产品不
一、生产阶段不同,金融机构选择客户的余地大,而且还能够分散降低信贷风险。
3、金融机构对多数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支持,能够比较容易地转化为银企间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从而增强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目前商业银行都将效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因此发展潜力大、忠诚度高的中小企业已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
三、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
1、制定和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充分理解领会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制定对中小企业的授信标准,凡是正常经营、不搞盲目扩张、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不论其规模大小和所有制形式,其资金需求银行都应给予积极支持。利用利率等市场手段,扶优抑劣,促进中小企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对投向合理而资金暂时有困难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予以支持。
2、不断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要成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配备必要的人员,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
3、创新业务品种。金融机构应积极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汇兑、转账和财务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流动资金整贷零偿贷款、自然人担保贷款、自然人委托贷款等新业务品种,同时将许多业务品种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中小企业,如循环贷款、法人账户透支等。除积极增加信贷投入外,还通过开展票据贴现、保函、保理等业务,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
4、提高办事效率。应努力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增强信贷人员的服务技能,改进信贷工作流程,缩短贷款评估和审批时间,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办事效率。
5、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问题。针对中小企业缺乏合格、足额的贷款抵押资产以及难以找到符合要求的担保单位的情况,可以借助专业物流公司对中小企业的动产实施集约式的质押监管,实现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物流的有机结合,在解决中小企业缺乏可抵押固定资产的同时,加强对企业现金流和经营状况的动态监控,有效降低平均监管成本,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金融机构可以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采用企业互保、联保、货权质押、仓单质押、成立中小企业风险担保基金等多种形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难问题。
6.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六
乘势而上努力创造属于民营企业大发展的新时代
企业家朋友们,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和X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大发展,为新时代美丽X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刚才,X同志宣读了我市《XX的决定》;X同志宣读了《X》。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坚定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民营企业,并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分析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判断民营经济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前景,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明确提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明确要求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
记的重要讲话,正本清源、解疑释惑、振聋发聩,有力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看待民营经济、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时代课题,为我们做好民营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让民营企业有了“定盘星”、吃了“定心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成长。市委X届X次全会明确提出把“处理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列入“坚持六大原则、处理十大关系”之中,明确指出“民企不活,经济不活;民营企业家不强,难言地方富强”。
二、正视问题,抢抓机遇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全省其他市相比,我市民营经济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总量不大占比低。
去年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为X亿元,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为X%,比全省平均低X个百分点。与X等民营经济占比X%以上的地区相比,差距巨大。二是龙头缺乏规模小。
2018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市没有X家;全省民营企业X强中,我市只有X家。全市民营规模工业企业现有X家,仅占民营企业总数的X‰。三是结构失衡后劲弱。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畸重,X等产业占X%以上,传统产业比重大,且处于产业链低端。近五年来,全市新培育“小升规”企业X家,其中X等传统产业占X%,新兴产业培育不足。四是利润压缩效益降。
受市场波动和环保倒逼双重影响,企业利润不断下降,甚至出现经营性亏损。今年以来,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利润呈逐季下降趋势,亏损面达X。五是体制落后人才缺。
全市民营企业规范改制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多数企业为家族管理,产权不清、机制落后的问题突出。企业家队伍建设滞后,现有“创一代”多为X后和X后,年龄日益老化,新生“创二代”尚未成熟,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六是环境不优办事难。
融资难、融资贵仍是最大制约,银行融资“门槛高”,贷款难、担保难,“压贷”“抽贷”问题时有发生。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懒政怠政问题依然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政策执行不连续、外欠货款回笼周期长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希望多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抢抓机遇,直面问题,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民营经济就一定能在X新一轮大发展中占得主动、赢得商机。
一是政策的机遇。
中央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央行保持货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中央到地方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减税降费、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支持、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为民企做大做强提供了政策红利。二是市场的机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经过城乡统筹增加的一块新的市场。我市正在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土地、人口等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巨大需求,为民企抢占市场提供了无限可能。
三是环保的机遇。
环保是最大的民生,环保是必须过去的坎。环保不好,全局不保。环保倒逼是市场重新洗牌的过程,是转型升级的过程。谁能在这场洗牌过程中坚持到底,谁就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未来;谁能在环保倒逼过程中生存下来,谁将来就会活得更好。四是转型的机遇。
我市正处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努力建设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先行区、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在X新一轮大发展中,市委市政府会优先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市委一直有一个理念,本土企业不安,招来的商也会不安,只有本土企业火,经济发展才会火。五是安全的机遇。
我市连续六年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省第一。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大攻势下打掉了一批黑恶势力团伙和背后的“保护伞”,减少了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滋扰,营造了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X是一方让民营企业可以更加安心投资兴业的热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谁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谁就抓住了未来!谁能在这场洗牌过程中坚持到最后,谁就赢得了市场!谁在X新一轮大发展中占得先机,谁就会成为强者!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
已经到来!
三、创优环境,精准服务
一个地方的竞争,核心是营商环境的竞争。我们要把支持民营经济与高质量转型发展一同谋划、一体推进,切实做到国有民营一把尺、一样亲、一家人,要在全市形成坚定不移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一轮热潮。
一是政策更优。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XX》,各有关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责,加大政策配套落实力度。市委市政府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要做到“四个优先”:在全市重大战略性转型项目中,优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方面,优先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在金融支持方面,创新信用互助机制,优先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在解决诉求方面,开通直通车,优先解决民营企业关于审批、土地、环评和司法公正等问题。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能给尽量给,能早尽量早,让政策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二是服务更好。
为企业服务不能“一张方子,包治百病”。要弄明白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搞清楚企业想做什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一是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重点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一个部门、一颗印章”管审批,实现“办事不找关系”。二是加快政务平台建设,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三是建立涉企问题快速解决机制,面对企业诉求,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做到“立马办”。坚决制止对民企一切不必要的检查、督查和考核,让企业“宁静”生产经营。市委市政府说到做到,希望企业家举报监督!三是环境更美。
一要依法保护。要依法保护好民营企业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保护好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对民营企业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要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妥善处理,让企业家卸下包袱,轻装前进。二要鼓励支持。要对民营企业更大力度开放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优先使用生产要素,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开发区建设、“X”产业发展、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让企业家把准脉搏,投资兴业。三要宣传引导。要进一步弘扬“X”的企业家精神。近期我们在X开设了X专栏,大力宣传我市涌现出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事迹,社会反响很好。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关心民营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四是要素更全。
土地、融资、人才是当前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三大难题。土地最关键。“生地”变“熟地”,今年开发区已经储备了X亩,明年全市开发区熟地数量不能少于今年的X亩。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只要企业承诺遵守国家法律,就可以上午谈,下午开工。要推进“标准地”出让改革,优化土地供应方式,确保工业优先用地。融资很重要。抓好X万元财政性风险补偿资金,抓紧建立动产担保融资平台、X亿元的民企政策性纾困基金和X亿元的应急还贷资金,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最近,我们实行中小微企业信用互助机制,不需要担保就可以贷款,这在全国是首创。在此基础上,政府、企业、银行要加强对接,进一步研究解决大型企业的融资难题。人才是根本。凡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高端人才,市委市政府将发放生活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五是包联更亲。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实行市级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制度。联系企业的领导干部要主动担责,深入企业,靠前服务。一方面把各级党委政府的优惠政策、重大举措等信息及时传达给企业,帮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一方面要认真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具体问题,一件一件跟踪解决。重大问题解决不了的,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我们就是要让民营企业感受到,面对困难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一个企业背后,市委市政府当后盾、作保障。四、激情创业,再铸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是我们自己人。今天在座的民营企业家,不仅是我们自己人,更是X的主人。我们要始终坚持X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在新时代美丽X高质量转型发展中激情创业,再铸辉煌。
一要听党话跟党走。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民营企业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之所以能逐步发展壮大,不外乎两个原因,一靠党的领导、党的政策,二靠艰苦创业、抢抓机遇。民营企业家一定要饮水思源,懂得感恩,听党话,跟党走。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紧跟中央步伐,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善经营会合作。当前的时代,已经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一定是一个抱团取暖的时代。在今年X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我讲过,以后所有的企业都要进开发区和园区,目的是建设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市委市政府规划了X园区,省政府还批准了X省级开发区,企业家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产业发展布局和规划,依托重点产业园区,自觉将同类或产业链条关联密切的企业聚集发展,降低企业生产及物流成本,形成规模优势。有实力的大企业要做好产业的延伸和跨越,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向国家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军,着力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企业集团航母。
三要走正道讲诚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于党政干部而言,要清上加亲,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事,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做到有交往但没有交换,有交流但没有交易,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对于企业家而言,要亲上加清,既要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政府沟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谏诤言;也要洁身自好,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主业、做精实业,光明正大搞经营,遵纪守法办企业。
四要谋创新有精神。心有多大,事业才能有多大。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家要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当下,敢于二次创业,勇于凤凰涅槃,实现浴火重生。要识大势、谋创新,推动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实现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重构,着力打造“百年老店”“常青企业”。要善担当、有责任,坚信企业好,X才能好;X好,企业才能更好,把企业经营和X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扎根X、服务X、贡献X、发展X。
7.银行业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篇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3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 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被充分激发, 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科创企业不断涌现出来。但科创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资产轻、风险高、发展不确定大等特点, 难以获得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支持。在此背景下, 国务院、科技部、银监局、科技部、人民银行等印发指导意见, 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采用投贷联动等创新金融模式, 加大对各类科创企业支持力度, 希望能够通过金融创新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为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传统银行需要突破固有观念, 改变过去的老经验、老做法,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二、银行业支持科创企业面临的挑战
(一) 经营理念冲突
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维持宏观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银行业经营理念趋于保守, 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各国监管部门都加强了监管力度, 提高了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的要求, 以保持银行业的稳健、可持续经营。科创企业关注创新、追求高收益, 经营理念激进、冒险, 与银行业的经营理念形成鲜明对比, 难以获得银行的认可和支持。
(二) 风险与收益不匹配
科创企业普遍规模较小, 产品和技术新颖, 市场前景不明朗, 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随时可能陷入经营困难, 但潜在增长空间巨大, 一旦成功, 收益水平远高于传统产业。银行业采用信贷方式支持科创企业, 要承担科创企业的超高风险, 却仅能够获得较低的利息收入, 无法分享企业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收益。银行支持科创企业面临风险和收益的严重不匹配, 大大降低了科创企业对银行的吸引力。
(三)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科创企业对混合型金融产品有比较强烈的需求, 银行现有金融产品仍以信贷产品为主, 比较适合资产达到一定规模, 现金流稳定的成熟企业, 难以满足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的需求。为更好支持科创企业, 银行业应突破传统信贷业务束缚,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设计出与科创企业生命周期相匹配的, 具有股权投资属性的混合型金融产品。
(四) 风险管控难度大
银行业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机构, 其自身高负债经营的特点, 使得银行开展业务时首先要评估项目风险。科创企业具有无形资产占比高、技术更迭快、市场前景不明朗等特点, 风险点多, 管控难度较大。
(五) 专业能力不足
银行授信体系主要关注企业过往经营业绩、财务表现、市场前景和未来现金流量等, 而科创企业从事前沿技术研发和新产品推广, 行业趋势、技术水平、未来市场表现不确定较大。现有银行机构和团队不具备相关行业、技术和专业能力, 难以对科创企业进行科学、专业、有效的评判。
三、银行业支持科创企业的策略
(一) 完善银行组织架构
在银行总分行层面, 设立科创企业金融服务部门, 搭建专业化团队, 向科创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金融服务。同时, 在管理和考核上将科创金融服务与其他业务分开核算, 便于风险隔离和专业化管理。
(二) 加强行业研究
在充分研究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基础上, 结合银行自身发展战略, 选择一些发展前景好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从行业现状、发展规划和政策、发展趋势、风险因素、潜在客户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提升银行对新行业、新技术趋势的把握和理解, 为后续客户和项目评估奠定坚实基础。在行业研究的过程中, 银行一方面可以发挥内部研究部门的专业优势, 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加强与外部科研机构和智库的合作。
(三) 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
单列科创企业信贷规模, 加大信贷资源向科创企业的倾斜力度;考虑处于不同阶段科创企业特点, 设计差异化的准入标准;设计差异化的客户评级和项目评级体系, 提高技术发展前景、市场增长空间等因素在评级体系中的权重;完善贷款定价机制, 充分考虑行业风险溢价、技术风险溢价和信用风险溢价, 科学设定反映各类风险因素的贷款定价;提高对科创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四) 简化授信流程
银行总部加大对分支机构的授权, 给予一线部门更多审批权限, 同时针对每家分支机构设定总量监控指标, 一旦触及监控红线, 则对相应分支机构科创金融业务进行必要限制, 做到灵活性和安全性兼顾。
(五) 构建多维度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担保公司、保险机构、产业引导基金、科创投资基金等机构合作, 构建多维立体风险防护网络和分担机制。积极探索符合科创企业特点的抵质押设计, 采用包括股权、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加强风险缓冲机制建设, 利用各方提供的风险补偿资金设立资金池, 用于不良贷款代偿。开立资金监管专户, 全面监控企业募集资金、自有资金和贷款资金流向, 对于存在风险隐患的资金流向提早发现, 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六) 创新金融产品
拓宽筹资渠道, 通过发行政府支持债券或者专项债券, 筹集专项低成本资金, 降低科创类贷款成本。联合政府设立科创企业投资基金, 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创企业。设计混合类金融产品, 采用投贷结合方式支持科创企业, 用投资产生的高收益覆盖贷款的高风险。
(七) 加强外部合作
8.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篇八
“我们创业投资企业过去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国家对于创业投资企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经营中常常碰壁。”“有总比没有好。”创投企业欢呼“创投业第二春”已经来临:2005年9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2005年11月15日国家10部委联合发布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并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可以称为中国创业投资企业的“公司法”,给予创投企业多项政策上的扶持,对疏通创投机构的退出渠道、减轻投资成本和经营压力、转换内部经营机制等均大有裨益,主要发展障碍有望逐步扫清,随之出台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在行业监管、税收优惠、融资政策等等领域都将有重大突破。国家制定该办法的出发点就是为创业投资企业和中小型创业企业提供特别的扶持。对于广大创业投资家们可以说是期盼已久,再加上资本市场全流通及修改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明年1月正式实施,更多有投资实力且具有风险承受能力的社会资本将正逢其时很方便地涌入创投业
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更是一个利好消息。创业投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资金源头,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的一个极为有效的融资方式。处在创投企业的投资对象地位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队伍非常庞大,那些成长性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将会赢得更多的被投资机会,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我国的创业投资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由于缺少相应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我国的创业投资始终处于起步阶段。从1995~2000年,中国创业投资曾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特别是1999年国务院转发7部委《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后,曾一度掀起设立创业投资企业的热潮。但是,由于配套性法规一直未能出台,到2003年以后,机构和资本规模开始负增长,2004年继续呈现负增长态势,创投的不景气状态一直延续至今。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局面,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占43.6%)、缺乏退出渠道(31.1%)。
而新出台的《办法》包括:总则、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备案、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运作、对创业投资企业的政策扶持、对创业投资企业的监管和附则。其中,创投税收政策的核心是消除重复征税,重点制订对创投业的税收扶持政策,通过支持创投机构间接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目前,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正在抓紧制订创投业税收扶持政策,预计不久即将出台。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荐阅读:
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12-05
财务公司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汇报08-20
建立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06-12
支持中小企业工作亮点09-26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中心10-12
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报告07-15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地方财政投入模式探讨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