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的工作总结(精选13篇)
1.爱国卫生的工作总结 篇一
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工作总结
今年4月是第**个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的主题是“美丽中国·健康生活-摒弃乱吐乱扔陋习”。为切实搞好第**个爱国卫生月活动,营造清洁卫生环境,共建健康美好生活,根据市爱卫会《关于印发**市第**个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爱国卫生月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爱国卫生月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市爱卫会的部署,结合我委实际,调整充实了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局、处、馆、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健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爱国卫生月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推动爱国卫生的深入开展,根据市爱卫会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了各类卫生管理制度,制定了出台了《爱国卫生月工作计划》、《春季灭鼠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将爱国卫生工作列入对单位、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在认真学习爱国卫生工作有关文件的基础上,研究部署我委爱国卫生工作,形成了将爱国卫生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一起落实的工作机制,从而保证了爱国卫生月活动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职工文明素质
根据文件要求,为切实做好此次爱卫月活动,我委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专栏、印制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大了对“美丽中国·健康生活-摒弃乱吐乱扔陋习”宣传力度,进一步普及宣传了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及健康教育常识,使全委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乱吐乱扔陋习的严重危害,形成了人人讲卫生、人人搞卫生的浓厚氛围。
三、精心组织安排,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将辖区内卫生区域按职责重新进行了划分,明确了保洁员、单位职工、讲解员等人员的责任范围,确保责任到人,奖惩分明。聘请物业公司对院内绿化带、办公楼公共卫生区等重点部位进行常态化保洁,确保无卫生死角。
(二)组织开展春季病媒生物消杀活动。春季是鼠类、蟑螂活动季节,爱国卫生月期间,我单位坚持“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灭防并举、综合防制”的原则,在全市集中投药期开展了春季灭鼠活动。在工作中注重投药灭鼠的覆盖率、到位率、保留率,同时加强监督与管理力度,及时复查并更新各个鼠药投放点,使灭鼠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对经营户卫生管理。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出租业主定期对各商品房承包经营户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其经营场所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罚款和责令限期整改的处理。
生态旅游区管委会
**年*月*日
2.爱国卫生的工作总结 篇二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要认真学习并深入领会《意见》以及对学校爱国卫生工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爱国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加强学校爱国卫生工作作为加强学校综合管理、改善和美化学校环境、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确保各项爱国卫生工作措施落细、落小、落实。
二要努力创造促进健康的校园环境。要继续配合发改、水利等部门落实《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推进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特别要对规划确定的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核实,确保各项具体目标的实现;要主动与卫生计生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积极争取支持,将学校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纳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监测范围,定期进行水质卫生监测,确保学校师生饮用水安全。要结合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相关项目,大力开展学校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要在爱卫办的指导下,摸清学校非卫生厕所的基本情况,制定学校非卫生厕所改造规划,有计划地开展改厕工作,逐步消除学校非卫生厕所;要加强改厕后续管理,教育和引导学生使用卫生厕所,建立卫生厕所建、管、用并重的长效管理机制。要深入开展学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卫生保洁制度,重点做好学校垃圾、污水处理和清理学校卫生死角,有效改善学校环境卫生。
三要切实落实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要载体,保证健康教育课时安排,并结合其他相关课程、专题教育、板报宣传等落实健康教育内容,向学生普及健康知识,全面提高学生文明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国培计划”及地方对体育及相关学科教师和教研员的培训内容,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健康教育教学能力,保障健康教育教学效果。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所有学校开足开好体育课程,确保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 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努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四要积极开展学校控烟工作。各地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落实各项控烟措施,特别要加大学校控烟宣传教育力度,切实落实托幼机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室内和校园全面禁烟以及高等学校教学区、办公区、图书馆等场所室内全面禁烟的要求,全面推进无烟学校创建活动。
五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与卫生计生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完善学校传染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近期,要重点加强冬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清洁及通风换气,健全晨检及因病追查与登记制度,确保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维护师生身体健康。
3.爱国卫生的工作总结 篇三
一、以理念为先导,广泛施教,形成共识
(一)借助爱国卫生月、主题日等大型活动时间。由爱卫牵头组织、企地社区、志愿者、员工群众代表等多方参与的联合宣讲体系,走社区、进班组、深入到群众中,大力普及理念,讲解要义,营造氛围,吸引员工群众的关注度。活动中,我们突出看、讲、做“一线式”综合宣教形式,“看”就是以现场摆放和悬挂与人们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内容丰富的牌板、挂图、手册、条幅、宣传品等,供人们驻足参观;“讲”则是利用广播、视频、多媒体及讲解员分工包片等方法,深入到人员聚集区、企业单位进行专题讲解,以开启心灵感应;“做”即以做好事做实事为善举,组织志愿者为群众量血压、测心率、查血糖、中医把脉、做义诊等,使民众既能受益,又获启迪,博得了大家的好评。
(二)结合健康观念与环境意识脱节问题,践行精准施教。前阶段,我们铺开了为期三周的专题调研活动,期间召开不同行业、年龄段人员座谈会十余场次,发放各类问卷千余份,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均能关注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而对于环境与体质的关系问题知之甚少,据此,我们加大了专业施教力度,一方面聘请具备专业资质的医疗人员下社区、走基层,就环境卫生与人们身心健康互为因果,密不可分,开展直观辅导讲解。另一方面为获最佳效果,我们敦促宣讲人以澄清模糊认识,辨识利害关系为重点,同步转入用实事授课,深入浅出的列举了雾霾引发肺病,装修可至中毒,蟑螂招之过敏,蚊蝇带来疾病,吸烟害己害人,污染夺人生命等大量例证,并以互动形式,现场为群众示范了刷牙漱口、洗脚洗手、衣物晾晒、碗筷消毒、垃圾分类、蔬菜去污等卫生常识,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细实为原则,多措并举,筑牢根基
(一)建立组织,责任到人。基本框架确定后,我们及时召集相关部门、区域领导人员会议,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筹建了企业地方、区科社区、班组街道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明确了分管责任人,并专门邀请了集团爱卫负责人对三级责任人分别进行了业务指导培训,为下一步严细履职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分级包保,铁面执规。三级体系建立后,我们在查看整体地域卫生现状的情况下,本着就近就便原则,科学合理划分了包保责任区,酝酿并下发了十二条奖惩考核规定。另一方面给区科卫生员、街道组长以监督检查实权,同时设置举报电话,对经治理后违规倾倒垃圾以及私搭乱建、侵占公共用地等行为进行追责处罚,对揭发检举者予以表扬和适当奖励,用以激发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
(三)爱卫成员,多担压力。隶属机关部室的爱卫办,整体编制人员偏少,且多为女同志,面对如此繁重任务,我们必须首先实施企地协手、快速联动方案。从起步之初,就把沟通、联系、处置问题及每天碰头,每周例会场所移至办事处,以利于协调行动,高效运作。另外,我们自我加压,从主任做起进行了明确的职责划分,坚持做到了天天下片儿,亲自盯现场,随时掌握治理进度,处理各种疑难问题,为高质量推进活动打好基础。
三、以创新为趋动,持续发力,争获实效
(一)更新思路、攻艰克难。大清理大整治行动铺开后,经过头十天的运作,我们发现由于条件、环境、任务量大小的不尽均衡,导致了进度质量的参差不齐。对此,我们大胆尝试了以创新促竞争的可行性模式,即在门前三包不变的情况下,将距离超远、清墟量大,入户拆除违章建筑等,若干项治理难度大的工程,划定为A、B级范围,用政策倾斜及适度奖励等方法,鼓励有实力的群体竞标,不仅很快理顺了情绪,而且充分调动了参战人员的积极性。
(二)典型示范、鼓励学先。首战告捷,我们马不停蹄召开了总结大会,实事求是的通报了前段战况,听取了典型经验介绍,组织了实地观摩,协助后进方查找分析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明确了努力方向。第二阶段会战,仍然以创新为突破口,首先,是抽调人力组成应急小分队,随时支援遇到特殊困难或人力相对薄弱的难点部位。其次,是所有管理人亲力亲为、挥汗大干,以实际行动引领、感染在场的参战人员,大家争先恐后,打高效、创水平,蔚然成风。
4.爱国卫生月活动卫生检查工作总结 篇四
根据市政公用局和公司关于今年爱国卫生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公司工作实际,通过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大力改善了厂内环境卫生,具体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宣传爱国卫生月活动
4月11日,我公司组织召开了 “爱国卫生月卫生整治活动”专题会议,各部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治理、保持厂内环境卫生,并用悬挂条幅的形式宣传卫生月标语和爱卫条例,促使广大职工爱护环境,自觉做到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乱张贴,提高爱卫意识,营造人人爱卫生、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二、抓环境卫生制度管理,深入开展爱卫工作
根据我公司《绿化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考核细则》,全体职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统一行动。
1、为彻底清除“四害”孳生场所,我公司采购蟑螂药、老鼠药,对食堂、仓库、厕所、垃圾场周围、办公区域及周边进行统一科学投药,有效降低“四害”密度。
2、在重点灭鼠的同时,开展了春季灭蚊、灭蝇活动,有效预防和控制春季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加强水质检测和监测力度,严格检查水源,保证地源热泵机组正常工作,为职工营造清爽的工作环境。
4、整治施工现场。施工现场达到卫生设施、作业围档符合标准要求,物料堆放整齐有序;施工场地出入口要做到硬化处理并保持经常洒水,防治扬尘污染;做到人走料净场地清。
5、以各部室为单位,认真开展了以春季传染病预防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加强了健康知识普及,提高了广大职工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活动月工作得到全面落实。我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总经理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爱卫工作,各处室、车间具体负责各责任区的卫生工作,专职清洁工负责办公楼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绿化人员负责厂区绿化,保证绿化带里要无杂物。办公室在4月26日到4月29日组织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保证了全厂各角落清洁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5.爱国卫生月的活动总结 篇五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并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责任,由主要负责人宋晏明同志亲自抓,办公室具体负责,各股室积极配合,职责明确,并组织定期检查。
二、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今年我局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在干部职工中宣传面达到100%,使大家树立了爱卫生、重健康的意识。在“爱国卫生月”活动期间,我局根据县爱卫办的安排部署,在全局干部职工加强了对爱护环境卫生、提高健康意识的宣传。
三、健全制度,落实到位
1、我局努力加强有关卫生工作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办事,要求干部职工经常打扫办公室,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由办公室组织检查,对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2、做好灭鼠工作,及时在各处放置灭鼠药,杜绝鼠患,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3、每月底全局动员大搞室内环境卫生,彻底清除垃圾,做到无卫生死角,并搞好绿化,创造了一个整洁有序、环境优美的工作环境。
6.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篇六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爱卫会的正确领导下,我院把爱国卫生工作和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结合起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卫生的工作生活环境为总抓手,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使我院的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爱国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卫生是文明的基础,建设一个优美、整洁、文明、生态的院区,既是三个文明建设有形载体,更是全体职工学习、工作、健康的重要条件。我院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治院理念,以健康为重,把医院环境卫生作为一件大事纳入“医院2009年工作计划”,并加以贯彻实施。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了医院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有关部门人员具体实施,全体职员参与,人人有责的环境卫生工作机制,使得医院环境卫生工作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形成领导重视,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二、建章立制,完善卫生管理监督长效机制。
环境卫生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是一件持之以恒的工作,必须建立一定的常规管理制度并加以坚持贯彻,才能保证环境卫生工作的实效性。
1、建立医院爱国卫生工作责任制,保持良好院貌形象。医院与 1
各科室均签订了卫生责任状,聘用了27名清洁工做医院保洁工作,必要时候全院开展清洁大扫除,保证了整个医院每天干净,整洁。
2、健全完善卫生管理制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今年我院进一步完善了《卫生保洁制度》、《卫生工作条例》、《食堂卫生制度》、《卫生工作检查和奖惩制度》、《禁烟制度》、《厕所卫生管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使医院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疾病防控等工作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和制约。同时,提出了“四化”、“六无”的要求,即院区清洁卫生要作到“亮化、净化、美化、绿化”;公共场地要实施“无纸屑、无果壳、无痰迹、无杂物、无污水、无蛛网”;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院内四周清洁。
3、落实卫生检查制度,确保医院卫生工作的实效性。我院卫生工作检查小组每月都要对全院各科室、食堂卫生进行一次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医院落实了总务科、保卫科和质控科等部门每天对院区卫生情况进行督查,发现不符合清洁卫生要求的,立即要求其卫生责任区负责人进行整改,并纳入医院每月的质控扣分。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医院的清洁卫生。
三、搞好环境治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彻底整治院内卫生,环境治理是根本,完善设施是关键,我院紧紧抓住这一点,唱好环境治理的重头戏。
1、改造病房,创建良好的就医环境。病区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场所,病人在院时间绝大部分是在病房度过的。为了给病人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我院正在抓紧时间按照美林商业街的要求回建以作为门诊用房。投入30多万元在每个病房安装了空调、数字电视、电话机和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改善了病人的就医环境。专门聘请有保洁员,打扫病员住院楼清洁卫生,每天进行清扫保洁。
2、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规,杜绝食品安全事故。我院成立有食堂监督管理小组,对食堂的卫生、饭菜的数量质量、病人和职工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定期抽查测评,对测评结果不达标的按照合同进行罚款。要求承包者做到:食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定期进行体检,统一着装。要求小卖部做到亮证经营,进货渠道合法,坚决不售“三无”产品和过期变质食品,销售环境清洁卫生。由于措施得力,一直以来,我院没有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
3、加强水质检测,保证饮用水卫生。我院的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公司,经市卫生监督所取样检测均符合卫生标准。所有供水设施完善,所有楼顶水池加盖密封,每年定期清洗多次。
4、集中收集清运垃圾,创造清洁、清新的环境。建设了两间垃圾回收间,分装生活和医疗垃圾。安排有专人到职工宿舍区收集生活垃圾,并把垃圾送到生活垃圾间清倒。同时,与市环卫处签订协议,每天由市环卫处派人到医院将生活垃圾拉走处理。全院各科室各部门均安排有清洁工人负责打扫卫生,收集垃圾,并要求把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分开收集,在产生医疗垃圾的科室放置了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医疗垃圾桶。同时,与市殡仪馆签订协议,由市殡仪馆派人到医院将医疗垃圾拉走作无害化处理。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过去到处是垃圾堆的现象,大大改善了生活环境。
5、提高卫生水准,加强公厕治理。俗话说:“窥一斑可以知全豹”,一个公厕的卫生状况,可以反映出一个医院的环境卫生工作力度和文明程度。搞好厕所的环境卫生是铲除“四害”孳生地的治本手段。经过改造,我院现有的公厕全部为水冲式厕所。公厕的卫生间都有专人负责保洁,一天两次冲洗,便池无尿垢,墙上无痰迹,地面、门窗、洗手池整洁,基本做到无蝇、无臭、无味、无害。
6、坚持灭害除虫,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每年春天来临之际,气候温暖湿润,正是各类害虫复活,并大量繁殖时节,医院抓住这一要害时期,重点组织人力、物力对门诊公厕、水沟、垃圾间、潮湿草地等害虫易发地方喷洒药物,将蚊蝇等害虫消灭在生长初期,之后每隔一段时间便喷洒一次药物。食堂周围阴暗的沟角等是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我们在这些地方重点投放了毒饵,取得了较好的灭鼠效果。对各种常见流行病、传染病,坚持预防与治疗并举,重在预防的原则,积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7、推进医院环境的美化,提升医院环境品位。不断增加公共绿地的面积,在主要道路旁行道种植景观树,摆设鲜花盆景,新植草坪花圃,并保持美观、整洁。职工宿舍区阳台的立面绿化及楼顶摆满花草等植物。院内干净整洁、空气清新,一年四季树木芳草常绿、鲜花常开。
四、加强综合治理,提高环卫工作整体实效。
1、大力抓好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环卫意识。环境卫
生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院职工、各部门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我院充分发挥宣传橱窗、长廊、警示牌等媒体的作用,加大对环卫知识的宣传,通过向全院发放预防非典、艾滋病、H1N1甲型流感等传染病的知识手册,张挂宣传画,使职工掌握基本的识病、防病知识。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戒烟日等重大环保纪念日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向全院印发宣传资料。每年植树节,我院都组织职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09年也不例外。
2、开展讲文明、讲卫生的养成教育。思想靠教育,行为靠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要求职工做到:随手关灯关水,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滴水;不乱扔废弃物;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自觉回收废纸、旧电池等。经常开展“服务理念”教育、教育职工讲文明讲礼貌,工作中要求职工转变服务观念,把“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按照上级部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卫生死角、清扫街道、清洗护栏、清除小广告等,使大家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在办公室、各楼幢设立禁烟标志,每年对全院职工进行健康体查,出资为所有女职工进行妇科健康检查一次,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一年来,我们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患者和全院职工创设一个整洁、优美、舒适的就医、工作、学习环境。
7.爱国卫生的工作总结 篇七
(1) 时代因素, 以计算机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到来, 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低效性, “90后”的“网生代”诞生。他们由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 与人交往沟通转变为完全依赖网络, 甚至盲从网络, 逐渐失去自我独立思考能力和拓展性思维。
(2) 家庭因素, 改革开放后, 尤其是90年代至今, 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90后”的学生从降临人世的那天开始, 就已经被确定在这样一中特殊的家庭环境中:物质条件丰富, 生活安逸。父母整天都在忙, 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短, 甚至是少的可怜。独生子女居多的“90后”普遍有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骨子里难以抹去的自我思想。另外一方面, 这种孤独感使“90后”学生失落、空虚, 继而寻求刺激来安慰自己, 也是为了寻求别人的关注和认可。
(3) 国际因素, 中国与世界的全面融合, 各种各样的思潮随之而来, 使“90后”思想前卫、肤浅、迷茫。在网络、影视、刊物等媒体的助势, 迅速灌输到“90后”学生的脑子里, 但由于认知有限, 难以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理性境界。于是, 他们追求时尚, 爱慕虚荣, 甚至以丑为美, 以恶为善, 混淆是非荣辱。
这些都使得高职院校针对“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变得任务艰巨。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开展, 但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阵地仍然是理论课堂, 课堂上的纯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并没有跳出灌输式的传统, 并且教育理论依据显得空洞, 大部分理论依据并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做不到与时俱进。例如学生谈到公益性人物形象, 只能举出雷锋等仍然刻有鲜明革命年代特征的英雄, 但其头脑中真正对于雷锋的概念又显得异常模糊, 以至于说到雷锋常常又闹张冠李戴的笑话。对于鲜活的时代人物只能说出文体明星或者商业巨子。同时现阶段有些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对于国家、社会面临的问题刻意回避, 绕开不提, 张嘴就是讲大道理、谈大方向, 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形化、神秘化, 非常容易给“90后”大学生造成一种“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讲的是一套, 看到的有出入”的错觉, 使其本身就不成熟、不全面的认知更加模糊, 造成人生追求的迷茫, 更不用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表现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无视、不信、冷淡, 这是可怕的。
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无疑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一代, 这是国家的栋梁、是民族的希望, 诸多成长过程中的内外因素造成了他们差强人意的一些特征, 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应当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将他们不但培养成有技能更加有思维的一代建设者。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重要性也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鲜明, 因此如何在新时期针对特点鲜明的一代人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思考迫在眉睫。毫无疑问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必须一改“抽象”式的脱离现实的理论灌输, 走下神坛, 让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接受、认可、赞同、宣传, 并成为自己的思维方式。深入浅出成为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 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深入浅出的必然选择,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和现阶段的教育核心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爱国主义教育绝不是抽象的, 针对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需要做到具体、形象、深刻, 能够引起共鸣。可以从几个方面多角度有层次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 引导、鼓励、拓展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从人文角度全面了解祖国, 树立坚定的民族自豪感。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是对知识有着绝对渴望的时段, 而高职院校专业知识本身大多以理工机械操作为主, 人文因素相对缺失, 而学生本身除了课堂外有大量的课外时间。而我们泱泱大国有九百六十万土地, 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着无尽的地理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思想。如果这些只能出现在教育阶段的教科书中, 不能不说是时代的遗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无疑要把握好如此丰厚的财富, 有义务把它传承而不是灌输给“90后”大学生, 带领大学生们去发掘民族地理历史长河中的瑰宝, 满足其对于掌握知识的需求, 把他们从不知道干什么中转变到主动地求知于图书馆、博物馆, 形成一种不知祖国为耻, 我是中国人光荣的爱国氛围, 树立起坚定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并且在文化层次上提高自我, 从而能够形成成熟文明的取舍观念, 能够在思维上抵制庸俗、丑恶, 在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上也发生好的变化。
(2) 要让“90后”大学生正视社会现实和出现的问题, 有忧患意识更加有以国家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
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要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刻与时俱进, 就不能回避现实, 特别不能回避现实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使教育失去学生的基本信任。要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观察社会, 发现问题, 引导他们正视问题, 而非遇到问题就往往以负面心理对待, 避免将问题扩大化从而将我们积极正面的也否决掉, 也应当避免对问题模式化, 甚至将不合理的丑恶庸俗现象当作必然。要教育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对于社会问题也有不可推卸的解决义务, 培养他们正视负面、正面思考的能力, 享受幸福又不忘危机的忧患意识。使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不偏激, 正确、冷静、深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是非分明, 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引导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更多地开展公益性活动, 增强公益心, 使其爱国主义情感成为社会责任感。
作为大学生而言, 要丰富其行动, 他们本身也非常愿意加入到各种课外社会劳动当中去。比如充当交通协管员, 协助交巡警维持道路口的交通秩序。学生本身渴望通过活动展现自己的能力, 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做一个成熟的人。这样的“流汗”行动可能本身是渺小的, 但其作用是巨大的, 在与他人主动交流的同时, 也使自己的内心得到一种充实, 能够更多地站在他人和社会的角度思考。在与别人交流沟通的同时, 也为别人尽一份力, 对于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磨练自身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使他们走上社会主义建设岗位后更好地把握自我角色。
8.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篇八
一、高度重视,健全爱卫组织机构
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爱卫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成立了爱国卫生工作领导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爱卫工作的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人负责组织实施爱国卫生活动和各项卫生创建活动,使此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加强教育,增强爱国卫生意识
(一)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市爱卫办的文件精神。我局紧紧围绕核心内容,通过网络、专栏、会议、深入基层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积极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1.深入开展爱卫知识培训。充分利用每周学习时间,有针对性的学习爱卫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干部职工自觉养成人人讲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乱倒污水、垃圾,不得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得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杂物。保持办公桌面、计算机桌面整洁、卫生,资料及打印纸堆放有序。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的好习惯。
2.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4月2日,我局结合实际,专门邀请市医院医师有针对、有重点地进行亚健康知识与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增强全局职工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增强防病保健能力。
三、精心组织,认真开展爱卫活动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我局爱国卫生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究,制定了《20xx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20xx年爱国卫生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局卫生管理制度、禁烟制度等,制作了“月卫生评比栏”使爱卫工作有章可循。做到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办公区域无纸屑、无烟头、无积尘、无污垢、无痰迹、无蛛网,门窗净、桌椅净、地面净,各种用具摆放整齐;公共楼道无垃圾、无卫生死角。使活动的开展井然有序。
(二)积极争创省级卫生单位。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及时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
室设在综合办,专门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一名经办人员具体负责日常争创工作,使此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二是做好宣传教育,使争创省级卫生单位工作成为局干部职工的一种自觉行动,积极参与其中。
(三)深入开展爱卫活动。4月是国务院倡导的第27个爱国卫生活动月,我局以争创省级卫生单位活动为契机,开展爱卫宣传活动,广泛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爱国卫生活动,充分利用统计信息网络、标语、召开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广大职工主动参与爱卫活动的自觉性。通过座谈会、书写标语、张贴卫生健康和除四害相关知识等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学生宣传爱卫工作的重大意义,促使群众爱护环境,自觉做到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乱贴,提高全民爱卫意识,深入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从而营造人人爱卫生、讲卫生,人人爱,人人为争光的良好氛围。
9.爱国卫生的工作总结 篇九
一、主要工作情况
1、及时召开了爱国卫生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二00五年爱国卫生工作,肯定了取得的成绩,也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2009的爱国卫生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制定下发了爱国卫生工作相关文件、意见和方案,与各镇街签订了爱国卫生工作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各镇街爱国卫生工作的任务、职责等。
2、认真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着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在全区农村改水任务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启动了农村二次改水工程,对工程使用的管材、口径、质量要求以及施工方案、检查验收都作了详细规定,彻底解决了供水管道口径小,不能满足供水需要和老管网的跑冒滴漏,水损严重的老大难问题。今年共安排二次改水67公里,投入经费700万元。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全区共安排改厕经费30万元,完成改厕任务3222个。
4、扎实开展省市级卫生村的创建工作。今年全区共安排创省级卫生村1个江浦街道五里村,市级卫生村5个江浦的白马村、顶山的石佛村、汤泉的九龙村和泉西村、石桥的石村村。创建期间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布置,并多次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协助解决相关问题。到目前为止,五里村、泉西村、石佛村已经基本通过市级考核验收,白马村、九龙村、石村村正在积极准备,等待迎接上级的考核验收。
5、组织开展了春冬两季的除四害工作。在调动各单位各部门除害积极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消杀队的专业作用。今年共投入除害经费4万元,下发除四害药物3000公斤,培训基层骨干300多人,较好地保证了除害效果,使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
范文网【】
6、认真组织开展了第十九个世界无烟日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广场咨询、宣传专栏等形式和无烟日当天烟草公司停止配送烟、职工放假休息、各大超市停售香烟等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烟草吞噬生命,控烟维护健康。积极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投身到控烟活动中来,对重点行业的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加大禁烟力度,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抓好落实,爱国卫生工作推进力度大。爱卫月活动中,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镇街领导都能亲自参与,在创卫、健康教育、除四害工作中,分管领导深入现场调查、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很大的支持。
2、注重协调,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爱卫工作面广,涉及的部门多且又容易使一些职能部门忽视。对此,区政府专门制定爱国卫生工作职责分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权力,调动了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多次召开各种类型、形式的联席会议,就爱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现场办公解决。
3、加强宣传教育,使爱国卫生工作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册、宣传栏等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使改水、改厕、除四害、健康教育行为养成,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都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爱国卫生活动中来。
三、存在的问题
按照《南京市爱国卫生管理条例》、《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开展爱国卫生行政执法力度不够,检查、督促效果不明显。四、明年工作打算
1、加大爱卫宣传力度,巩固爱卫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大好局面,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支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
2、继续做好农村二次改水工作,完成主管道改造40公里,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督,进一步提高供水质量。
3、认真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新增无害化户厕5000个。
4、积极推进卫生镇街村创建工作,做好已创建成的卫生镇街村巩固提高和长效管理工作。
5、开展除四害综合防治活动,认真抓好春秋季灭鼠、灭蟑,夏季灭蚊灭蝇工
作,严格将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10.爱国卫生的工作总结 篇十
2008年9月16日, 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学校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 就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进行了全面部署。教育部部长周济、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 近年来我国学校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学校卫生管理得到加强, 制度建设日益完善, 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青少年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当前学校卫生工作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如学生视力不良比例居高不下, 肥胖和超重比例上升;学校卫生安全存在隐患, 学校卫生事业整体薄弱等。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周济指出,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进入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阶段。要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其中一项重大的任务就是要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 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 深刻认识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周济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 以卫生防疫和食品 (饮水) 安全为重点, 切实加强学校公共卫生管理, 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大力加强卫生校园建设,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抓好科学营养和预防近视工作, 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 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周济强调, 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卫生行政部门密切配合, 通力合作, 共同做好学校卫生工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密切联系本地区的实际, 研究制订加强学
校卫生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政策措施, 进一步明确职责, 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 狠抓落实。要采取措施, 不断完善学校卫生工作保障机制。要切实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教育督导的范畴, 充分利用教育督导工作的推动、促进作用, 促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端正办学思想, 重视学校卫生工作, 使国家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
陈竺强调, 学校卫生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行政区域内学校提供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要认真指导辖区内学校做好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要将学校自备水源卫生管理及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列为国家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监督检查重点。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营养监测和指导, 根据营养监测的结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提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的针对性措施。要协助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学校有关人员卫生防病知识的培训。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 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卫生工作的指导, 相关人员要经常深入学校, 为学校提供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卫生、健康教育等技术支持。乡镇卫生院或负责公共卫生工作的机构, 要安排人员经常深入本乡 (镇) 农村中小学校, 为学校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 协助学校落实各项卫生措施。
11.爱国卫生月工作总结 篇十一
爱国卫生月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预防优先打造健康环境,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决定联合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根据要求结合县社实际,经县社党委研究我单位开展了第32个全国卫生月,并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此次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战线。
县社全体认识到此次活动的内涵是以爱国为核心、卫生为根本运动的爱国卫生运动,深入理解爱国卫生运动忠蕴含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将文明卫生知识的传播与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相结合,树立了健康强国理念,激发了干部职工改变卫生现状的热情与决心。二、制定方案,完善机制。
根据《关于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活动月的通知》(武创卫办〔2020〕1号)、《XX县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相关材料的要求,制定了《XX县供销社关于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计划》用以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同时,我社制定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制度,为使爱卫工作做到管理有序和规范化,对爱卫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制,将卫生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统一考核奖惩,对单位的爱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化公共区域、社区卫生责任制,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美化绿化周边环境。三、宣传科普,爱卫同行。
一是发放宣传单页,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宣传报道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功实践,向公众广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背景、发展历程、显著成效,广泛宣传疾病防控知识、个人防护指南,引导职工正确认识疾病、科学自我防护;二是在集体学习过程中观看相关视频,学习膳食搭配知识、科学健身方法,传播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识,调动全体职工爱国卫生运动热情。四、全面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
县社全体人员对自身工作场所和责任区进行大规模、全方位进行卫生打扫工作,清除卫生死角,清理杂物;同时寻找病媒生物孳生地,防止粘鼠板、粘蟑板、喷洒防蚊防蝇药物,同时检查责任区内毒饵站饵料,及时记录饵料情况,对缺失饵料的毒饵站按照专人投药,专人寻查,专人补药,专人清理的方式进行工作,做到科学、准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规范投药,不留死角。县供销社在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县社将会以更大的创卫热情,更强的爱卫工作力度,为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XX县供销社
12.爱国卫生月工作总结 篇十二
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4月,学校开展了以整治环境,清除卫生死角,全面美化校园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月活动。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学校安宏校长负责,认真研究了学校目前在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本次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工作重点,明确了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职责,确保爱国卫生月活动取得实效。
二、主要工作
1、坚持开展健康教育。坚持开设健康教育课,利用宣传栏对学生进行春季卫生知识的教育; 加强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从4月初,学校开始开展学生仪容仪表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卫生习惯。同时,大队部开展了一次个人卫生检查,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仪容仪表有了很大改善,学生的个人卫生有了很大改变。坚持对学校教室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安全卫生。
2、开展垃圾装袋活动。针对大风天气,塑料袋到处飞和垃圾箱周围卫生较差的问题,学校开展垃圾装袋活动,首先利用升旗仪式进行了动员安排,各班开主题班会,安排垃圾入袋工作;其次,学校撤掉了楼道内的垃圾箱,增加了对公共地方的垃圾箱的清掏次数;第三,加强各班管区的日常维护。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现在各班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家中带废旧塑料袋,将班级产生的垃圾装袋的习惯,从而有效减少校园内垃圾的散播。
3、开展卫生死角整治工作。学校坚持每天三扫工作,在4月20日至29日间,学校行政和全体老师对厕所,教学楼以及学校办公楼后面的四处垃圾死角进行了彻底清除,同时,学校购买了相关的药剂,加强了厕所的清扫工作。改善了校园环境卫生;开展了灭鼠活动。由总务处负责,购置了老鼠药,进行重点部位灭鼠工作。
4、开展校园绿化工作。4月是绿化的重要时间,学校请专业人员对学校绿化工作进行安排,对校内树木进行了修剪,完成了春灌和施肥等工作。
三、活动效果
13.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篇十三
1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
1.1 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起步
学校卫生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 它最初在学校开展一些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项目, 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学校卫生工作始于20世纪初, 192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当时的北京市政府警察局在东城合办卫生事务所, 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其中包括学校卫生工作, 逐渐在学校开展学生体检、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及预防接种等工作。1929年2月, 当时国家政府的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组织了学校卫生委员会, 同年颁布了“学生健康检查规则”。该学校卫生委员会是我国第一个有关学校卫生的行政管理专门机构。1935年制定了“城市小学学校预防沙眼方案”, 供推广实施。但由于当时的国内经济基础薄弱, 军阀混战, 学校卫生工作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设施, 医学院校没有设立预防医学专业, 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很少, 学校卫生工作几乎没有开展。
1.2 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平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发展儿童健康和学校卫生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8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 就学生体检、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做出明确规定。同年, 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召开了首次全国学校卫生工作会议。自1951年到1966年教育部或/和卫生部发布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指示、政令等十多项, 主要涉及学校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学校医务人员编配及职责, 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改善学生营养、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流行、学生常见病防治等。如1961年1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保护学生视力的通知》;1964年9月, 卫生部、教育部、文化部、建筑工程部、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试行中小学校保护学生视力暂行办法 (草案) 的联合通知》等。上述法规政策的规定为新中国学校卫生工作, 为各级各类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并使学校卫生工作体系逐步得到完善。20世纪50年代, 随着部分医学院校学校卫生教研室的设立和各级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科的建立, 全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初具规模, 学校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得以逐步开展, 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了各级学校卫生保健系统。1960年, 随着学科研究领域的扩展, 学校卫生学改名为儿少卫生学, 由叶恭绍教授主编的全国医学院校使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出版, 标志着儿少卫生学科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使学校卫生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1978年4月14日, 教育部、国家体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 要求恢复或重新制定学校卫生规章制度, 学校卫生工作得以恢复。学生近视眼、龋齿、蛔虫、沙眼、肺结核、鼻病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得以恢复, 并逐步得到发展。
1.3 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是学校卫生发展最快、成效最大的时期。1979年5月15-22日, 经国务院批准, 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江苏扬州联合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 会议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对体育卫生工作的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构、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卫生规章制度、重视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 会议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5月7日,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加强学校卫生监督指导等一系列卫生政策措施, 将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3.1 学校卫生管理法制化
1979年12月6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草案) 》、1980年8月26日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草案) 》, 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教委和卫生部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对学校卫生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使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法制化。为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教育部、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和学校卫生标准, 包括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学校疾病防控、学校健康教育、学生健康体检、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建设、学生营养改善、学校卫生机构及人员管理等。如《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2002年)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 (2006年) 、《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 (1992年) 、《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 (1992年, 2008年重新修订)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2003年)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8年) 、《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2008年) 、《中小学校卫生室器材与设施配备目录》 (1993年) 、《关于农村学校卫生厕所建造的指导意见》 (2004年)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2008年)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 7793-2010)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GB/T 3876-2002)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方案》及《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 (2000年) 、《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 (1995年) 、《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 (1998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 (2010年) 等。
1.3.2 学生健康监测制度化
《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草案) 》, 将“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进行调查研究”列为纲要19项主要任务的第3项, 1979年在16个省市开展了7~25岁城乡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1985年, 由教育部牵头, 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展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多民族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在1985年调研的基础上,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 由原国家教委等6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 (87) 教体字022号]中, 明确提出建立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 (监测) 调研的制度, 以及时了解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问题,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确定每5 a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 自1985年至2010年已成功地组织开展了6次大规模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2002年, 在每5 a开展一次大规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基础上, 又在全国部分地区和高等学校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 每2a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从而形成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监测) 及公告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2007年) 明确要求, 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 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2008年, 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对健康体检项目、经费解决途径、体检机构资质、健康检查结果反馈与档案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1.3.3 学生常见病防治规范化
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全国爱卫会共同下发了《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 (1992年) 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 (1993年) , 对学生常见疾病 (沙眼、视力不良、龋齿、牙周病、贫血、营养不良、肥胖、肠道蠕虫病等) 的筛查、治疗和预防, 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等方面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全国学校卫生工作者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等措施, 经过10 a的努力, 使得曾经严重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沙眼和蛔虫感染两大疾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 如城乡学生沙眼患病率分别从1992年的15.88%和17.87%, 下降到2000年的7.5%和8.0%;城乡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分别从1992年的14.94%和26.60%, 下降到2000年的1.1%和6.6%,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蛔虫感染率已下降至1%以下,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996年3月, 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国家轻工总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豆行动计划”的通知》, 确定了10个经济欠发达的县 (市) 和2个经济较发达县 (市) , 进行课间为中小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豆奶为主的“大豆行动计划”的试点。1997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2000年8月, 经国务院领导批准, 由农业部牵头实施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正式启动, 该计划是借鉴国际经验, 为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 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由定点企业按统一质量标准生产、配送的学生饮用奶的专项计划。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明确提出, “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 并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内容, 实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2001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要求学生营养餐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组织、家长自愿”的工作方针,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 动员各有关部门、生产企业、中小学校、民间团体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要因地制宜, 探索学生营养餐的发展途径与做法;要坚持质量第一, 把好卫生关;贯彻科技支持;要开展宣传教育, 取得全社会支持;要与现有大豆行动计划、学生奶计划等专项计划相配合。200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 积极开展科学营养等健康教育, 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2011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 提出了启动国家试点、支持地方试点、改善就餐条件、鼓励社会参与、完善“一补”政策等五方面内容。
2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卫生法制化建设有待加强
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 1990年6月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作为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已公布20余年, 其中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当前学校卫生工作实际和现实要求。另外,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执法力度不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贯彻落实不够。
2.1.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需要修订
《条例》应将学校教师及职员纳入学校卫生服务中, 因为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性社区, 学生、教师及职员是学校这个特殊社区的组成人员, 他们的健康状况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如教师、职员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造成学生伤害, 甚至死亡时有发生;教师、职员患传染性疾病致使学生感染, 甚至暴发传染病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因此, 在《条例》的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中应该纳入学校教师、职员的健康问题。《条例》应纳入特殊学校, 体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及社会公平性, 《条例》第三条规定了“本条例所称的学校”, 没有体现特殊学校, 如盲、聋、哑学校, 培智学校等, 这部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服务, 不能体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及社会公平性。《条例》第六条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预防性监督, 但2004年《卫生部关于卫生行政许可项目清理结果的通知》 (卫政法发[2004]277号) 显示, 2004年5月19日《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公布取消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卫生许可。造成许多地方无法依据《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 开展“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 使得学校选址存在问题, 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另外, 学校食堂、厕所、卫生室等布局不合理, 造成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和常见病是20世纪80年代问题, 现在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发生明显变化, 伤害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一位死因, 近视眼、肥胖、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学校卫生工作重点需要在常见疾病防控基础上, 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预防、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及干预等工作方面。《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的职责, 但2001年各级卫生防疫站进行机构调整, 分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部门, 存在职责划分不清, 出现工作衔接不畅、推诿等现象, 需要修订《条例》对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分工。
2.1.2 学校卫生政策法规执法力度需要加大
《条例》第五条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间 (包括自习) , 小学不超过6 h, 中学不超过8 h, 大学不超过10 h。《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 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 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 h, 初中学生9 h, 高中学生8 h。但家长、校长、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没有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而是“智育第一”的观点, 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为中心的意识, 仍强势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贯彻落实不够,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执法不力。
2.1.3 学校卫生标准需要制订或修订
学校卫生标准的颁布和实施, 有利于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的改善, 有利于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规范学生健康管理和学校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标准的发布对贯彻执行学校卫生法规、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有重要意义, 对强化学校卫生的科学管理具有推动作用, 学校卫生工作呈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但截至目前, 我国学校卫生相关标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部分标准还存在标龄太长, 如《标准对数视力表》 (GB11533-1989) 、《儿童少年血红蛋白筛检》 (GB/T 17099-1997) 。现有标准不能覆盖所有健康问题, 特别是某些主要健康问题, 如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没有中国的标准。因此, 亟需完善学校卫生技术规范、工作规范、管理规范, 确定儿童青少年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健康状况和身体测量正常值, 完善并拓展学校建筑设计与设施、学校生活服务设施、学校家具及教具、儿童青少年卫生用品、教育过程、儿童青少年健康检查及管理、健康教育规程等方面的卫生标准。
2.2 学校卫生管理体系不健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四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在现有管理体制下, 卫生部和教育部均有相关司局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规划, 在省、地市和县级卫生厅、局和教委负责当地学校卫生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使得各地在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时在规划上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在工作上没有形成一个平台、在管理上没有建立长效机制, 从而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
2.2.1 学校卫生管理网络不健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 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但由于学校人员编制限制, 很难达到《条例》规定, 大部分中小学校甚至没有校医。有校医的学校, 由于校医自身素质、工作任务繁重琐碎, 仅限于对学生的轻微疾病作应急处理, 很难开展相关传染病预防、学生常见病登记等学生卫生保健工作, 使学生常见病的三级预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2.2 学校卫生监督指导滞后
本世纪初,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 卫生部司局内部调整, 监督司撤销学校卫生处, 职能分散到相关司局;2001年各级卫生防疫站也进行机构调整, 分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部门, 针对学校卫生监测、监督和技术指导职责划分不清, 出现工作衔接不畅、推诿等现象。另外, 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被取消, 学校卫生工作多被纳入公共卫生科或者慢病科室, 而这些科室工作繁忙, 涉及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很难系统开展。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监督中心亦未设立独立的学校卫生监督科, 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分别由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科室负责, 致使某些学校的卫生监督工作成为盲角, 而某些学校又陷入重复监督中, 加重学校负担。
2.3 学生健康监测体系不完善
教育部牵头, 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参与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自1985年起每5 a开展一次, 已经进行了6次调查;教育部自2002年起在部分省市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 每2 a开展一次监测活动。这2个调查系统形成了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监测) 及公告制度。自1990年开始, 卫生部建立了学校卫生年报制度, 学校卫生统计年报表纳入国家正式卫生监督体系, 并于1991年开始试报, 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 每年向卫生部上报学校卫生监督情况、学生预防保健和学生疾病发生情况。目前, 卫生部监督局已经建设了学校卫生监督信息直报系统。卫生部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开始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上述学生健康监测系统的建立使我们初步掌握了中国学生生长发育、学生常见病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信息、为中国学校卫生相关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起到了很好的探索和先导作用。但是, 中国中小学生健康监测体系和信息系统不健全, 在信息的收集、共享和利用上存在很多困难。如监测点校代表性不足、随意性大;数据收集渠道不畅, 质量差;监测内容不能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全貌。同时, 未形成一个多部门共享的信息收集和互动网络, 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能很好地为学校卫生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3.1 学生健康监测内容不全面
青少年体质包括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心理行为和适应能力, 目前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监测) 中涉及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及相关疾病。例如, 1985-2010年的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检测项目主要涵盖形态、机能、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24项指标, 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脉搏、血压、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 (7~12岁男) 、引体向上 (13~22岁男) 、仰卧起坐 (女) 、握力、50 m×8往返跑 (7~12岁) 、800 m跑 (13~22岁女) 、1 000 m跑 (13~22岁男) 、坐位体前屈、视力、龋齿、血红蛋白、粪蛔虫卵、月经初潮、首次遗精等, 但缺乏心理发育和适应能力监测。另外, 缺乏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因素的监测, 如健康相关行为监测、学习卫生及生活环境卫生监测等。
2.3.2 学生健康监测人群覆盖不全面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监测) 目前只覆盖了正常儿童和青少年, 对于肢体残疾, 听力、视力残疾, 智残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及生理功能, 以及肥胖、营养不良等常见病的发生率则缺乏全面数据。各种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学生也应当纳入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中来。
2.3.3 学生健康监测管理不统一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由教育部牵头, 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学生生长发育监测, 但各省、市、自治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业务牵头单位不甚统一, 甚至是临时组建队伍。同时, 学生常见病防治监测, 因病缺勤、因病休退学、死亡监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等, 目前基本没有开展。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督, 但各地市的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发展极不平衡。
2.4 学生重大疾病防控适宜技术缺乏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乡村学生上升幅度大于城市学生, 学生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2010年学生发生肺结核、乙肝等法定报告传染病524 539例, 死亡313例, 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80%以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要求, 通过5 a左右的时间, 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针对近视、肥胖、传染病、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中小学生重大健康问题, 目前还缺乏相应防控适宜技术。
2.4.1 肥胖筛查和控制适宜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了《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肥胖控制指南》, 但实际工作中缺乏儿童肥胖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适宜技术。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没有接受过专门技术培训,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质量受到影响。农村地区中小学仍然面临着体育、健康教师编制不足、工作量过大、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大部分乡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教师没有体育、医学教育背景, 因知识、能力所限, 很难高标准地完成学校体育卫生教育目标, 直接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和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2.4.2 近视筛查与预防适宜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视力检查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查中所使用的检查方法, 主要适用于教育学现场筛查, 无法取代临床检查。发挥眼科医生和基层校医积极性, 完善近视的筛查程序势在必行。国家应加大人力、物力方面的资源投入, 开展检影验光、现场视力检查相结合的大样本调研活动, 进一步规范视力不良筛查、诊断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将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转化为实践, 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应树立“治假 (近视) 是手段, 防真 (近视) 是目的”的观念, 坚持治疗。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 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 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 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 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 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 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 (2008年) 。2.4.3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适宜技术还不完善我国现有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存在机构设置不够完善、人力单薄、设备不全, 应急预案存在内容不够细致或操作性不强, 事件发生后的危机处置迟钝, 部门之间缺乏协作、联动。同时, 现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防控体系的研究不多, 且多从整体角度设计, 研究多限于宏观政策方面, 应急预案在设计和制定上缺乏全面、系统的危害性和脆弱性评估, 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 缺少一整套系统、规范、科学、应用性强的防控体系和处置手段。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 有部分学校甚至连基本的公共卫生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他们不仅容易发生突发卫生事件, 而且一旦发生往往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因此, 亟需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适宜技术研究, 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
3 学校卫生工作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明确提出, 疾病防治重心前移, 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发展思路, 将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和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作为发展的优先主题。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目标是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2007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 儿童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 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质, 必须把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促进他们的健康作为战略任务。因此, 儿童青少年健康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另外, 加强学前教育, 需要关注幼儿园的卫生管理、教育过程和教学形式适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农村地区教学网点布局调整, 需要关注寄宿制学校卫生管理、常见病防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等;西部农村贫困学生营养补贴, 需要进行学生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 营养补贴政策落实及实施效果监测和评价。《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提出的“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 控制儿童常见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 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 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等目标要求, 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将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4 当前我国学校卫生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1 学校卫生政策层面
积极推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修订工作;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制定学校卫生标准, 特别是针对寄宿制学校及幼儿园相关卫生标准;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情况督导、检查要求。
4.2 学校卫生组织管理层面
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协调机制, 在政府领导下多个部门共同协调, 包括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体育等部门, 以及卫生部门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平台, 将学校卫生作为一个整体, 才能更好地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有利于将学校卫生工作所需费用纳入公共卫生经费支付范围。
4.3 学校卫生工作层面
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 扩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内容, 使其涵盖生长发育与体质健康、常见病、传染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教学生活环境卫生, 以及影响学生健康及疾病发生的因素等;加强学生年度体检的质量控制, 健全中小学生健康档案, 全面实现学生健康及相关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积极申请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科学研究, 使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更加科学、规范。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控及健康问题干预适宜技术研究和实践, 使学生视力保护、口腔保健、伤害预防, 以及学校控烟、营养干预、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更加科学有效。实施健康校园工程, 整合教育、卫生 (监督、疾控、应急、结核) 、食药、安全、红十字、共青团、社区、家教等部门工作, 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平台;通过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 加强对学校生活与学习环境的监测、指导和监督,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4.4 学校卫生能力建设层面
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教育、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等学校卫生工作队伍和工作网络, 完善学校卫生网底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校卫生专业培训, 提高学校卫生工作者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卫生监督、疾病预防、高等学校、教育部门等共同开展学校卫生相关课题的研究, 并通过相关学会举办全国性或者区域性学术交流, 加强学校卫生课题研究与学术交流。
【爱国卫生的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爱国卫生月的活动总结10-05
社区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工作计划07-17
安监局的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方案12-07
活动总结爱国卫生月07-05
爱国卫生工作管理措施07-18
“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10-03
2024爱国卫生工作总结09-06
学生爱国卫生工作总结09-30
社区爱国卫生工作总结11-14
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