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领导者是永不知足的学习者(精选2篇)
1.最好的领导者是永不知足的学习者 篇一
一、巧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照本宣科的直接导入新课内容,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实,新课导入法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问题悬疑法或趣味导入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兴趣。讲授“相似三角形应用”时,如一开始就设下悬念,问能否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树测出树高,用一个5分钱的硬币测出月亮离我们有多远? 通过这样的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讲到“证明”这节课时,先问学生通过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会想到折纸法、剪拼法、度量法; 然后进一步问这样剪拼起来恰好就是一个平脚吗? 度量的三个内角和又会不会是179°或181°呢? 怎样才能让人确信三角形内角等于180°呢? 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引出了新课内容。
二、设疑置难引发学生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源,学贵于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 有“疑”才会去探究,有探究才会打开思维的大门。因此数学的教学就是在不断的质疑、不断的探究的过程。不断的探究才会推动不断的进步, 也就是教学过程应是以有条有理的循序渐进和有根有据的理由,即完整的推导和理解的过程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不急着揭示课题而是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自己的课桌,量一量黑板的长度,量一量门边的长度,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学生量完后说: “老师我们量完了不能得到整数。”这时学生迫不及待的都想在第一时间得到结果。我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引导学生说: “不能得到整数怎么办呢? 谁能用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的方法来表示?”经我一提醒,学生豁然开朗,举起小手个个雀跃,学习的氛围高涨了。这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他们各抒己见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并不加以评判,而是暂时告一段落。这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古人在量、分物体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情境图,得不到整数就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经过探究得到的,因为也会被学生深深理解和记住。学生知道用分数来表示后接下来又进入分数及分数单位的理解,什么叫分数? 怎么表示? 什么是分数单位? 怎么表示? 这些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学生逐个去解决,探究的问题也逐步加深; 这时学生也觉得不难了。因为有了学习的兴趣,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分数的表示和分数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不让学生混为一谈,能正确区分分数及分数单位,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为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而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这堂课的教学我采用小组谈论畅所欲言的形式来学习,其中既设疑难悬念让学生探究,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顺着学生思维引发兴趣
由于与学生的年龄和思维水平的差异,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也有着天然的差异。教师认为容易理解的学生感到难,教师感到深奥的问题, 学生却不以为然。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有要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去进行教学。例如,教学“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很容易混淆。判断一个数同时是2、5的倍数有什么方法? 判断一个数同时是2、3、5的倍数又该用什么方法? 学生乍一看,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难,这时教师就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提出挑战性的数学问题: 谁能最快说出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很快就说出: 个位上有0、 2、4、6、8的数是2的倍数; 末位有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各位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是3的倍数。我说这不结了: 个位或末位有0的数是2和5的倍数,如果这个数是“450”个位数的和是9,9又能被3整除“450”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450”这个数的个位末位有“0 ”这个数不就是2、5、3的倍数了吗? 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学生很快抓住个位、末位是“0”的数而后各位上的数之和为3的倍数的数,就同时是2、5、3的倍数。教师顺着这样的思路诱导学生,教学就体现了教师的导学生的学的过程,不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巧设情境导入新课,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重视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最好的领导者是永不知足的学习者 篇二
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发展, 同任何事物的出现一样, 它要经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学习兴趣发展的水平和深刻性来看, 学习兴趣有三个层次:一是有趣。出于好奇之心, 反复接触, 感到新鲜有趣。这种兴趣为时短暂。二是乐趣。产生特殊爱好, 表现深入专一, 停留在陶醉程度。这种兴趣较为持久、稳定。三是志趣。与远大目标紧密联系, 稳定性逐步加强, 效能性日益突出。这种兴趣, 对于一个积极上进的人来说, 起着职业定向、取得成就和贡献社会的决定性作用。
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的直接影响作用, 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 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 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对社会和学校向他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兴趣。学习兴趣的激发, 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兴趣充分激活。
一、用理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尚的兴趣总是和远大的理想、志向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追求人类进步的强烈欲望和坚定的信念, 就不会有浓厚、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兴趣。所以, 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许多成功的实践证明, 只要和远大理想、志向联系在一起, 就能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 并取得成功。所以, 我们要经常用革命道理和现实事例, 鼓励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当前的微弱兴趣和点滴优势, 逐步培养和及时激发, 使之发扬大。不断增强他们的追求意识, 预祝他们将来取得成功。
二、用教材、教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 使学生精神上得到满足, 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把正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恰当地结合起来, 教学得法, 对学生就会产生吸引力。学生也感到满足, 就会有兴趣。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少年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就是说, 偶然的成功, 一点点的进步都是对学习兴趣的强化。所以, 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 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明显的一致趋势。
三、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一定的任务条件, 使学生
面临新的某种实际任务, 因迫切需要而产生学习兴趣。如把学生组织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承担一定的任务。这不仅使之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进一步体会到知识和能力的实践意义, 而且会感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还有不足, “学然后知不足”。从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和发展其求知欲, 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萌发形成、发展和深化。
2、创造一定的环境气氛。
创造一定的环境气氛, 能够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的活动。兴趣是多方面的, 因此要求多方面的活动。”要培养各个方面的兴趣, 必须创设和精心安排学生到广泛的活动中去获得。在信息纷繁的现代社会里, 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 让学生到开放的环境中去参加社会实践, 让学生充分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 用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孟母三迁”的故事足以说明一定的环境对于培养和诱发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用师表楷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教师的表率形象作用可以直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风正派、知识渊博、注意修养, 容易得到学生的崇拜。学生时代正是求知欲旺盛的时候, 他们最喜欢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甚至把老师当成知识的化身。如果教师博学强识, 学生就会把教师当成学业上的最大楷模。
2、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和中心兴趣。
青少年学生在广泛接触外界社会的同时, 也是长知识的最好机会。所以, 当兴趣的火花闪现时, 我们要及时捕捉, 并让它去点燃学生学习的“发动机”。教师有了广泛的兴趣, 有助于广泛地接解学生。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与较多的学生有了共同兴趣。也就有了共同的语言, 这是课堂教学和单纯的思想工作所不能比拟的。教师有了中心兴趣, 对某项技能熟练而精通, 可以随时给学生作理论上的深刻阐述和实际操作上的表演示范, 这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兴趣, 以致将这种兴趣自然迁移到相近学科中, 这样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效能性。
3、教师要有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师的语言具有艺术风格, 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这是教师最有利的条件。教学的艺术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最理想的教师, 语言风格应是科学型与艺术型的有机结合。这使语言富于哲理、含蓄幽默、谈吐风趣等。因此, 采取多种方法方式, 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每个教师应该重视的研究课题。
【最好的领导者是永不知足的学习者】推荐阅读:
阅读是最好的教育09-2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作文08-09
高中作文:最好的态度是微笑08-12
企业文化:适合的才是最好的06-22
独处是女人最好的奢侈品的励志文章11-13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最好的专业是什么07-06
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经典散文08-07
学习《做最好的党员》心得体会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