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2024-09-14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精选9篇)

1.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篇一

新课程教学反思

对新课程的了解越多,研究越深,实践越丰富,越会感到新课程确实带给我们一个明媚的春天,它有着巨大的魅力,有着生机勃勃的旺盛的生命力。

走进新课程,我们不由地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深深地反思:那些个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被津津乐道为“改革”的种种看法和做法,以新课程的理念加以审视,我们如坐针毡,恍然而有所悟。反思使我们“与时俱进”,在深层次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真正更新、转变;反思使我们对新课程更充满感情,充满信任,抱有极大的希望。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笔者围绕着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番回顾和反思,现做一梳理,是为“教学反思录”。

“培养自学能力”的局限性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曾经成为教学领域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直到现在,“培养自学能力”的种种做法仍然可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见到踪迹:学生自读教材;学生依据教材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对提问中暴露出的学生理解不透彻、不深刻的地方或所谓重点、难点加以讲解;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课堂上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从一定的情境出发,通过多向交流与合作,一同讨论、探究、发现,以此得出某种结论,获取某种知识。所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把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相互合作解决问题作为其主要内容。

什么是“教会学生学习”

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支配下,在不同的教学氛围中,人们的认识和理解是不一样的。说到“学习”,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长时间来,人们理直气壮地把它窄化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把文化知识的学习窄化为教材内容的学习,把教材内容的学习窄化为考试要点的学习。学生“会学习”,成了能够有效地记住、理解特定的教材内容,举一反三,灵活应对各种“变式练习”,能够在“题海”中奋力搏击,到达成功的彼岸。“教会”不过是提供给学生某种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依照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学习。概括起来说,这种“教会学生学习”,是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特定的方法高效地掌握特定教材的特定内容,在特定的检测、考试中能够有效应时。

今天,我们分明地察觉到我们曾经实践着的并津津乐道的“教会学生学习”的缺憾和不足了,我们明确了“教会学生学习”的应有之道。其一,即便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也绝非只是教材内容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的交往、交流、对话和合作中不断地生成着新的知识。其二,我们丝毫没有理由要求学生用整齐划一的方法去学习。教师理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其三,“教会学生学习”不应只局限在学习方法的范畴。只讲技巧、方法的学习有用,也有限,所以并不能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习,不能不从思想上、观念上着眼,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和意识,以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其四,即便是“教方法”,也要明确掌握方法不能只靠“教”,而应该设法让学生多体 验、多感悟。经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掌握的学习方法对学习者来说才是管用的,好用的。其五,“教会学生学习”不能停留在只是使学生接受教材提供的现成知识的水平上,不能过多地局限在知识、技能目标的层次上,不能片面地简单化地理解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应该促使学生发现、提出、研究、解决问题。

怎样看待“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对特定的应该掌握的教材内容印象更鲜明、深刻,理解更清晰、全面,记忆更牢固、持久。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事实上是以“知识、技能”为主要乃至惟一的目标,所以能够发挥如此作用的“板书设计”备受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板书不能只是为帮助学生记忆服务,它更应该为帮助学生思考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的对话和交流中,可能随时进发出思想的火花,发现值得探究的现象,产生引入深思的问题,这些,往往是课前无法精确地加以预测的,是不可能事先进行固定的板书设计的。适时地把它们板书出来,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讨论和交流,能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反思

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强化持续进行反思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反思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其次,要很好地掌握反思技能。第三,要认真地寻求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充分了解了反思发展的过程和方 法,才能够具体地实施反思。就目前的新课程而言,教师教学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1、反思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它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有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首要条件。

2、反思教学资源的构建性。它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乃至教学目标,重新组织课程资源。这要求教师注意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要重视课外、校外、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对校内资源比较熟悉,但对校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则很不够。这需要我们教师的努力,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3、反思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生成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景、问题等,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平等交流,不但是信息交流,还应包括情感的交流。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资源往往能使教学过程富于创造性和乐趣。

4、反思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新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是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古今中外的、自然的、社会的各种信息引进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否真正实现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5、反思新课程教学的合作性。就新课程而言,绝大多数教师,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他必须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合作完成任务。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

6、反思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主体性在构成上有三个层次,即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以他们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设计,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交往,教师要重学生的学,重学生的发展,重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形成发展的内驱力。

7、反思教学困境的存在。对引起困境进行的情境所具有的独特性及其与其他情境所具有的相似性进行充分思考,在此基础上,对困境作出解答,或对教育困境进行重新建构。

就教师的常规教学活动而言,教师的反思无非是依据下列三个阶段来开展反思。

首先是课前反思。课前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对以往的教学行为的反思,通过扬弃,总结成就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使未来教学的设计建立在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讲授内容要求的难度、材料的呈现方式,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了解与激发、教育技术的应用等。

其次课中反思。课中反思指向于当前的教学,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包括内容呈现的顺序,难易的程度,学生的接受状况,课堂纪律与管理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生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任务完成时间安排等。

再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指向于过去的教学,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与目标达成进行总结,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对教学知识的扩展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行研究。

上述三个阶段,构成教育教学反思的模式之一。它有助于帮助教师形成对教学过程的系统反思,促进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推动其自我发展机制的完善。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 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不仅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其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之后,“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而“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即“实践后反思”与“实践中反思”的目的,最终是要形成超前性反思的良好习惯。在新课标理念下,教育理论界一直认为应该培养反思型教师,提倡反思性教学,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反思呢?我认为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追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教师不仅仅是课后要反思,在课前要进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反思。

总之,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强化持续进行反思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反思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其次,要很好地掌握反思技能。第三,要认真地寻求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充分了解了反思发展的过程和方法,才能够具体地实施反思。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前反思

教师精心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因此课前反思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从课前反思中可以估计、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接受方面是否容易。对于容易接受的知识,我们可以预设出有活力的教学环节,这样既可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极积性,提高参与面。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上课前,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前面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要求用实验验证,而且很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评价其他同学的设计方案。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一起到更好的引导效果,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我精心设 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思路清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经过我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频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浅谈课后反思的几要素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架,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 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三、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

四、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 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

五、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总之,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新课程教学反思

新课程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且最具震撼力的口号:“教育理念的更新”。这个响亮的口号尤其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搭建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的教学平台,为教学行为提供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大舞台。现结合新课程中的新理念,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普遍行为进行反思,以便对新课程新理念认识得更为深刻。

一、德育渗透力度不够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但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修辞方式的运用等等,而忽视了语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传达的思想,精神、人生观、心理状态等,以及对于学生应该从中借鉴什么,学习什么、批判什么„„

新课程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更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成长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二、作文教学流于形式

虽然我们经常倡导创新作文,也强调作文在教学中的份量,但在实际行为中,很多教师只在作文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造成了学生为写作而写作,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日常化系统化教学,使大部分学 生的作文空洞而缺少感动,有的只是优美词语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叙事。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随时写,及时写,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发自内心的、主动而积极地渴望去抒写。日积月累的写作,何愁作文课写不出好作文?

三、评价方式过于简单

教学中,我们往往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忽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情商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新课程提倡尊重和赞赏学生,让学生的闪光点在我们正确的评价中熠熠生辉。诚然,教学行为因师而异,因人而变,但无论怎样的不同,只要遵循新课程中的新理念,语文课堂就会在我们教师的科学耕耘下,成为学生成才的良田活土。

2.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篇二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教学情境,互动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 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 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 在导入新课时, 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 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 然后出示鸟的图片, 把它们贴在黑板上, 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 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 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 展开想象, 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 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 引导学生, 点拨学生的思路, 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 获取知识。所以说, 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 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 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自己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 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 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 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因此, 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 语义的理解、体会, 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 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 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 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 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 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 课堂气氛很活跃, 其间, 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 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其语境描述得美妙, 语言运用得精妙, 思想表达得深邃, 见解阐述得独到, 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 像朗读比赛, 组织读书会、朗诵会, 写读后感等, 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 理解内容, 积累词句, 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 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 自编自演了课本剧, 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 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 进行具体表述, 让他们在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五、尊重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 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所以, 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 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 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 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较浅显的、在书本上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 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或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 就立即加以表扬, 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 提高训练要求, 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 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 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 只要多一些努力, 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 只要努力, 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 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 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 并使学生在心里也感受到进步。

3.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激发兴趣 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的一统。基于它的重要地位,作为语文教师,我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力争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习方法

课程标准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来设计,第一次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这“三重”之一的位置。这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把视角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我在课堂上给他们创设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

例如,教学“养花”,通过课堂辩论,正方、反方的互诉理由,学生把课本中养花的喜、忧、哀、乐等理解得相当深刻,并结合实际谈到环境美化、陶冶情操。这样,教师真正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把课堂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促使老师把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快速阅读的方法、背诵方法、积累方法,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即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习方法指导上来。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激发创新兴趣,营造创新氛围。引起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的良好的开端。每一个孩子都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一旦设置了疑点,他们常常会渴盼得到结论,会认真、积极地去探究。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这一课时,我先请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玻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有透明玻璃,能遮风挡雨并且明净透亮。”“宝石蓝玻璃,非常漂亮。”“装饰玻璃,上面布满美丽的花纹。”“汽车玻璃,很结实。”……我适时夸奖,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们今天要学一篇课文,就是有关玻璃的。出示课题后问“新型”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后追问,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大家情绪高涨,主动发言:“我想知道有哪些新型玻璃?”“它们都是什么样的玻璃,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特殊的作用?”“是谁这么聪明发明出来的?”“它們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用什么做成的?”我则抓住契机,鼓励说:“那就让我们赶快来读课文,寻找一下答案吧。”此时,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带着浓厚的兴趣认真地研读开来,切实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把“要你知道”变成“我要知道”,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需要。

2.激发求异思维,拓宽思维广度。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发散性思维训练,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类型,一种方法,一个结局,是范例,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冲破课本的框架,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驰骋,激发思维的广度,培养创新思维。例如,在教授传统篇目《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摒弃了“课文中‘亲人指的是谁”,先讲读第一个事例,然后学生自学第二、三个事例等传统套路,而是从“亲人”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这一基本外延生发开去,通过学生反复地品读、体会、感悟,得出这里指的是“战争年代有‘血肉关系的亲人,也包括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和平年代有深厚情谊的人”,延伸了“亲人”的外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因势利导,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教学实践告诉我,当代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利用教材有利因素进行锻炼,教师加以点拨,努力培植。例如,《穷人》结尾的补叙《桑娜拉开帐子后》,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学《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可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有关描述思考想象:当时的战斗形式是如何的激烈;战士们的处境如何艰难;大娘一行是怎样冒着炮火,穿过硝烟来到阵地的;阵地上的情景怎样?战士们是如何被感动的……然后,以《硝烟中》为题,练习想象性扩写。

三、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

知识的理解、内化、运用有其过程。语文教学在注重以上过程中,不应停留在本身的完整性,而应体现诵读、积累、迁移,实现语文教学引路的目的。

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是学生阅读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正确分析,把握学生阅读期待视野,利用其阅读期待提高教学质量,更应根据学生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呈现阅读内容,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审美认同能力。

4.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体会 篇四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图史巧妙结合,让保持学习兴趣,古今中外对比,探究异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关注焦点、热点、关心国家大事,让学生逐步形成相应的综合素质,进而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兴趣;思维;情感;判断

在过去传统的历史讲课中,人们对教历史课存在很多偏见,认为历史课好教,照本宣书,这是由于过去我们教授历史的方法很死板,学生大多时只是被动接受造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历史责任感也在消退,我们必须正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实行新课程以来,我们历史老师在备教林、备学生、备教法上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采用什么方法学习,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国家大事、生活小事相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把隐含于教学内容中的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忧患意识、历史责任感较好的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我有以下体会:

一、图史巧妙结合,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我们历史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特希望你给他们讲历史小故事,如果在讲课中穿插一些精彩故事的话,学生可能整节课都思维活跃,激情不断。其实我们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就隐含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比如在讲“故宫”时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让他们充分感受故宫的高大、雄伟、神奇后,抛出问题,你知道故宫为什么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吗?一时之间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完全集中在那半间上了。如在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炮”“电灯照耀下的柏林街头”,在学生充分感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带给人类幸福的时候,再结合小字中对这一成果问世的介绍,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讲解这些故事,费时不多,却使课程教学大为增色,既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调节了课堂教学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古今中外对比,探究异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发生过的类似的事件,不同国家在同一阶段发生的不同的事件,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能指导学生对这些事件加以对比分析,探究其异同,就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就可以回忆前面学过的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从变法的背景、内容、结果、意义上进行对比探究,学生就可以得出只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的改革才会成功的结果,进一步认识到改革是强国之路。

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时,可指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中心城市暴动,再扩大到农村的道路,而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通过学习探究,学生可以理解到,当时的俄国和中国由于各自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悬差和社会经济模式的不同而取了两种不同的革命方式,在此基础上可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无论是社会革命还是经济建设,必须结合本国国情。

三、要学会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待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看待他们的功过是非,才有能形成比较客观公正的观点和立场,尽可能的避免观点立场的偏颇。

比如我们讲秦始皇,学生在很多的电视剧中都对他形成了不好的印象,孟姜女哭长城,阿房宫,认为他是一个暴君,是一个坏皇帝,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他的功绩,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开创了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引导学生认清他是功大于过的,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评价人物,引导他们评价毛泽东,评价身边的同学,评价老师,得出人无完人的结论,所以我们必须全面的分析历史人物。

四、关注焦点热点,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一定的时事判断能力。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及其涉及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心国家与民族发展相关联的事件和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民族尊严和历史责任感。

如我们在讲都江堰时,告诉学生这一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却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呢,一下子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很快就从教材中知道了这一伟大工程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的特点,再适时 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完全符合今天的环保节能的观念,堪称世界卓越工程,再如讲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可联系现在2011年我们正在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每个五年计划都取和了辉煌的成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并把这种内在的动力自觉的投入到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应该的贡献。

参考文献:

杜 芳 新理念历史教学论

马丽娟 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 初中历史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姓名:程根梅

专业:历史

工作单位(盖章):呼市赛罕区

巴彦镇二十二中

2011年5月28日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1997年7月毕业于呼市教学院历史系,后一直任教于呼市二十二中学到今,一直承担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同时一直兼任于班主任,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热爱本职工作,忠诚的教育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工作勤勤恳恳,扎扎实实,任劳任怨。

一、师德高尚,为人师表

本人热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心时事,热爱祖国,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2002年我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对我是莫大的鼓舞,之后的工作中我时刻以一名党员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对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的师德,教育教学思想端正,方法恰当,热爱学校,服从工作安排,遵纪协作,集体观念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识大体,顾大局,关心同事,尊敬上级,爱护同学,同时不断学习,加强了自身的修养。

二、专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方面,我能准确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耐心捕导,及时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采集灵活性的、科学的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我面向全体,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尊重他们的个别差异,同时注重了培优,转差工作,注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扩散思维的训练,学生们普遍喜欢我的历史课,中考历史成绩普遍较高,成了学生们的提分科目,我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初一到初三新课的传授到初三几轮的复习课都有了自己的一套。

三、悉心带班,成效显著

我从参加工作以不定期。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我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爱每一个学生,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综合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育学生必须肩负责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学习自主,提倡个性自由,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组织开展各项丰富的活动,打造亲兵,培养高素质的班级骨干,努力打造班级文化,形成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用爱心、耐心、诚心,做学困生的工作,转化效果很好,心理信箱的开设,我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了及时的疏导,巧用班级日记,我与学生之间公开交流,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民主性,我与学生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我班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表现很活跃,成绩很突出,2009年5月我所带的初

二、1班被评为2008—2009年学市级先进班级体。2010年7月,我被评为赛罕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9月10日我被评为赛罕区区级优秀班主任。

我认真外钻研专业知识,在首都师范大学修完了专科起点本科历史专业的全部课程,并陆续参加了好几期信息技术培训,班主任培训,各种继续教育,我还注重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练习提高了教学基本力功,增强了教学技能,提高了业务的知识能力。

五、积极教研,不断担高

我承担着年级组长职责,组织本年级老师、学生的各项活动,成效显著,受到校领导的好评,我还积极参观集体备课,教学观课,优质课的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相互学习,并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整理成集,2009年12月,我的论文《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被评为内蒙级优秀论文一等奖。

六、坚持出勤,任劳作怨

本人自工作以来,坚持出勤,从不旷课。早退,没有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而且坚持提前到校和学生一起学习,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甚至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相关工作。

5.浅谈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篇五

浅谈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繁琐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大量作业训练为依托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合了。如何解决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得多,分析得多而学生读得少”这个问题呢?大都教师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放手让学生多读,一遍又一遍地读,结果是适得其反,与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是背道而驰,这种目的不明确,要求不具体,方法不灵活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都会读烦读腻,有的甚至对读失去了兴趣,感到上语文课索然无味。这种表面上看读书的的时间是增多了,实际上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等,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地了解阅读教学的现状,准确地把握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征,①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读中悟、疑中议、写中运用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以读为本,并非是将阅读教学倒退到那种私塾式的教学形式。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读,整堂课都是学生捧着书,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地背课文,这种有口无心的机械化的阅读只会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读书总是要有层次性和指导性,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我认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做到吃透“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条理地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另一头就是“人本”,能始终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所以阅读教学要坚持从读入手,以读为主,落实“读”的训练。但有的教师急于“讲”、“问”,挤占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没有或很少读的机会,以致一篇课文学完,连课文还读不懂,对课文内容印象不深,教师讲解分析得多,亦如空中楼阁;或过于强调读背,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束缚思维发展,这两种教学方法容易走极端。因此,新课程标准科学总结了近年来教改的成果经验,呼吁阅读教学要反璞归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②如教学《荷花》一课时,为了避免单纯地进行理性化逻辑分析的倾向,我没有做过多的理性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朗读、比较、体会。首先我对朗读提出明确的指向:图文对照,品读想象,再借助课件把一池荷花图放出来,微风一吹,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然后通过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想象荷叶,花骨朵,花蕊,荷花开放时的颜色和形态,把一幅美丽的荷花图镶嵌在学生的脑海中。其次以读促思,在品词析句的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词语,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冒”字用得非常传神,教师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进行换词比较,结果学生把“冒”字换成“长”、“窜”、“钻”、“伸”等词,通过反复朗读比较,这些词都不能像“冒”字这样准确把白荷花迫不及待地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的形态表现出来。这样美的课文,只有让学生在读中亲自去发现、品味和吸收,才能真正领悟文中之情,在情感上与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思维碰撞,质疑问难。

众听周知,思维活动一般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学习中,学生中只有遇到困难,感到有问题必须自己去解决,才会积极地去思考。因此,课前教师要做足功夫,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精当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入课文“情境”中去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正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1]再者,《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③问题是创新学习的关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思考问题,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阅读教学中,从小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以“疑”为线索,使学生对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如教学完《草船借箭》时,一位学生对课题提出质疑: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是要经过别人同意的情况下,用完再归还,可是课文中的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必归还,这不是“借箭”而是“骗箭”,所以我觉得题目应该叫《草船骗箭》,更恰当。话一说完,学生沸腾了,各抒已见,形成反对和赞成两派,争论不休。我抓住此契机,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品读课文,再次组织大讨论,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的说用“借”字更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说曹操好像是自觉自愿地把箭交给诸葛亮的,以后交战时还要“还”给曹军,用“借”合适;有的说题目用“借”字风趣、幽默,讥讽了曹操的自以为是,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这堂课正是由于学生的敢于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战,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创新阅读,他们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全班学生不仅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而且还提高了阅读质量。学生的这种读而能问,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并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读的能动性,积极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入发现,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认识论角度看,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形成问题意识的过程。学生一旦读入情境,会全力调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参与当前的阅读活动,去解决自己能读懂的内容,梳理出自己无法读懂的问题,形成一种激情难耐的阅读状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时机,尊重学生,给他们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问能够提。学生既可集中质疑,也可随机质疑。可先小组进行,再全班交流。让学生尽情地提,提充分。踊跃提问,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不懈的追求精神,我深深地体会到它不仅是促进学生由理解性阅读向创造性阅读发展的重要教学策略,也是学生由“读会”走向“会读”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三、讨论交流,议中释疑。

讨论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对质疑的升华,“引议释疑”,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讨论研究,取长补短,逐一解决疑问,并鼓励、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求,使“思”得到交流与深化。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的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堵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亲历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全班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语言的领悟、对情感的体验释放出来,引导学生关心文本中的人物,鼓励他们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讨论交流,学生就可以把文本所蕴涵的价值观的感悟和体验表达出来,展示个性的阅读过程。学生在充分发表意见,学生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疑”自然而然也就解开了。如教学《雪孩子》一课,我采用了先讲述插图然后开讨论会的方式,学生讲述插图的过程,不仅使他们熟悉了课文内容,而且通过对插图的观察,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接着,组织学生开讨论会,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形成了富有个性色彩的见解,阅读的创造性得到张扬。又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课文为什么重点写议花生而不写清种花生的过程呢?如果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就体会不到本文的写作目的,只有让学生经过熟读,精思、讨论、点拔,学生才能认识到议花生是本文写作重点,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经过讨论,“疑”解开了,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只有突破为教而说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桎梏,学生的说才会走向多样化;只有将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只有将讨论的形式多样化,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或同座式、或小组式、或全班式),学生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只要多说多练,学生说的水平才能不断进步。不要怕学生说得慢,或一时说不上来;不要怕学生说错、说罗嗦、言不达意、或张冠李戴,这都是学生走向敢说、能说、会说必须经历的实践过程,是非常正常的。学生一旦走入无拘无束的说话境界,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创造精神会得到大大增强。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说,能创新阅读教学,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更加积极地凸现出来。让学生自己读书,让学生自己提问,让学生自己抒情,让学生自己说话,就是让学生拥有了阅读过程!

四、读中促写,写中运用。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④[2](叶圣陶)的确,没有吸收,哪来的倾吐。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能力,写作是表达人的思想,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写的能力。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观察训练、思维训练、说话训练密切配合,为写做铺垫。如教学《松鼠》一课时,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的。借此机会让学生也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许多学生都能把小动物的外形介绍得生动具体。其次,知识积累主要来源于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积累并使运用积累经常化、日常化,使学生掌握有效的积累和运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和运用的习惯。让学生从有意识地到自如地驱遣积累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在写的时候“言之有物”,解决了有话可写,有话要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的问题。⑤因此,我布置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本采集本,把平时看到,读到,想到的优美词、句、段记录下来,一学期下来,学生从阅读中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好段,解决了写作中的“无米之炊”。接着,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知识迁移,强化训练。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后安排学生模仿本课写作方法写一篇《我爱„„》的小练笔,有助于把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利于把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在阅读中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后,提倡广泛阅读。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要注重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丰富精神生活。我曾经有幸听过南安移动公司为广大家长和学生举行的一次有关作文的讲座,现场有一个互动环节,家长与名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我发现大多数小学生的家长向专家请教的问题都是围绕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言之无物,有的小学生一说到作文就头疼,害怕,不喜欢写作文等,如何解决学生的这种写作现状,我记得当时专家就目前小学生的写作现状,解决的关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归纳起来最重点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从专家的分析当中,我们不然发现阅读与写作息息相关,脱离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经常性的写作对于阅读有促进作用。

6.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篇六

——走进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断更新与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造性地工作,让学生学习生活充满朝气,课堂教学兴趣盎然。“以学生为本”,关注全体学生,引领学生成长,有教无类,因人施教,将诗意的色彩散播在语文课堂。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施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提出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学做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如何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了自己总结的几点建议。

一、创设开放课堂教学环境

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为了能够使学生自由地、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善于表现自我,敢于表达自己的认识。例如,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我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想象,然后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我向学生提出通过刚才的自学,谁能来说一下每句话的意思?学生们各抒己见,异常活跃。随后我又让学生放飞想象,猜一下这对老夫妻在谈论些什么,并让他们进行情景模拟游戏,选择扮演翁或媪向老伴夸一夸三个可爱的儿子。在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想像和发挥,这也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适时进行点拨引导

在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是极富生命活力而又有不同个性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适时地点拨引导,尊重学生不同的思想和看法,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合作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们的自由发挥朝着正确的方向,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与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清平乐·村居》中学生对于“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中“醉”和“相媚好”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的适时点拨。

另外,对于发散性的活动,需要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例如在教授作文课“我的梦想”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梦想有进一步的个人体验感受,我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各自表达出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这时候学生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自己的梦想进行了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同时又对其加以引导,使其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提升质量,讲求效果

语文是一门“美”的课程,语文学科中处处体现美、涌现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用语文学科中的美吸引学生,让学生被语文中的美牢牢吸引住而酷爱语文,竭力学好语文,构建诗意的语文教学课堂,在审美熏陶中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达到寓教于乐,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语文的教育功能发挥到及至。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课文:“急着赶路的老

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从中体会这儿人们的勤劳美;“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从中体会其和谐美;“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搭石,招手礼让,闲话家常”从中体会其谦让美等。如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雄壮之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种游子思乡之美。如《黄山奇石》中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仙人指路”这些关于奇石的描述表现了自然造物的神奇之美。语文是有生命的,让语文课充满生命的涌动。新课程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着与崇高人性的对话,达到思想教化与生活情趣并重、知识积累与文化生活融合相成;教材示范与表达热情并存。

四、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著名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显然,语文实践活动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应把“课外”途径视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来源。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明确的是,课外阅读并不完全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它应该是在情趣性萌发、情感性熏陶的前提下,恰当地教给若干读书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自发阅读,在无意记忆中吸纳与积累语言,熏陶情感,扩大知识面,从而提高语文素质。我在班中提倡两条途径:一是学生自主独立阅读,但要求每天记下书名与页码,教师定期检查,对学生的阅读面与阅读量及时调整、指导与推荐。并提倡学做读书笔记与读书卡片,定期组织“我喜爱的书”之类的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主体唱主角,或读、或谈、或展示。二是适当联系语文教材,学习在课外书籍中寻找相关的知识和材料,扩大知识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此外还有涂鸦之笔和每周一题等活动,为了鼓励学生捕捉瞬间灵感,班中开辟了一墙角,美其名曰“涂鸦之地”,凡是兴之所至,一挥而就的作品,不论好坏,不论署名与否,均可在此地展出。鉴于孩子们争强好胜的特点和强烈的好奇心,“每周一题”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题目一般在周五布置,留待学生双休日去思考。范围不离开语文,但有趣味。如猜字谜、成语填空、对对联、歇后语等。题目有时由老师提供,有时由学生提供。对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不仅丝毫不以此为苦,还会想尽各种办法,如查资料,请教家长等,且乐此不疲。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能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把学习语文与运用语文服务社会、服务生活结合起来。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心灵的泉水无拘无束地奔涌,让他们思想的火炬熊熊燃烧!

7.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尝试 篇七

一、认真揣摩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的理念核心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以多种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情, 自己的爱好, 用新课程理念引领高中生物教学。

二、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实施

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 教师要很好地领悟教改的主旨, 大胆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作出的战略性规划。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就是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 规划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 教师营造问题环境,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应注意多方面的因素,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有胆量敢于提问;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提问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提问, 从问题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有多种: (1)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生物领域中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 像“克隆技术”“遗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在讲到这些内容时学生都表现出很强烈的好奇心, 就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如何;遗传工程都运用到哪些领域;什么是转基因食品等等。以这些问题为中心翻阅资料、展开讨论, 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摄取新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追问心”。在生物教学过程中, 分析色盲基因的传递规律, 即色盲男性的色盲基因一般由其母亲传来, 其母亲的色盲基因又由她的父亲传来, 这样追查下去, 学生就会产生“这个家族的色盲基因最初是从哪里来的?”问题, 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能快速切入基因突变的知识。 (3) 激发学生的矛盾心。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 因此, 黄豆种子在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 有机物减少了。有的学生提出了质疑:“有机物减少了, 而豆芽的重量为什么又增加了呢?”讨论这一问题, 就可知晓种子萌发过程中, 吸水量多于有机物的分解量, 因此, 其重量反而增加了。

(二) 教师在学习中注重引导,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念

1. 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上, 不仅能将新知识、新概念同化到已有的概念和知识系统中, 而且能利用新知识新概念去改造旧概念。例如, 在讲授遗传的物质基础时,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而是对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进行回顾分析,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活动有一定的规律。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一次, 有丝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具有一套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保证了每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一定形态和数目的染色体;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其有性生殖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其结果使得性细胞染色体数减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经过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恢复到原来的数目。这说明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 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因此人们认为染色体在遗传上起着主要的作用。从细胞的角度来看, 染色体即为遗传的物质基础。接着, 再从分子水平上对染色体进行研究, 知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其中的DNA在染色体里含量稳定,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样就完成了新旧概念的改造, 原来认为的遗传物质———染色体, 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要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2. 在解决问题时, 不死套公式, 而是融会贯通, 善于多渠道, 用简捷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 在讲解自由组合规律时, 为了让学生搞清其实质, 我围绕等位基因互相分离,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这个实质, 出了多种类型的练习题, 根据亲代基因型推出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根据子代同一对相对性状的表现比, 直接推出亲代基因型等一题多解的练习题, 用多渠道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在解决以上问题时, 我发现有的同学当题目中出现不同于书本上的遗传比例时, 不知所措或解题方法繁琐, 我便告诉学生应学会化繁为简, 逐一研究局部的问题, 最后再把局部问题的结果综合在一起, 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像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看似复杂, 但只要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是独立分配的, 就可以把复杂的遗传现象分解为一对一对的相对性状来研究, 即用分离规律来研究。把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问题研究清楚后, 把它们综合起来, 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

3. 在创造活动中, 不因循守旧, 不墨守成规, 要有创新意识, 有丰富的创造想象力。例如, 高中生物实验, 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 需要培养洋葱根尖。以前, 都是教师培养出来供学生用, 现在我要求洋葱根尖由学生自己培养, 希望他们除了按照书本上的要求培养外, 也可选用其他的材料或方法培养。一段时间后, 我吃惊地发现根尖培养出来了。学生培养的根尖, 有的是用洋葱水养成的, 有的是洋葱沙培成的, 也有少数用蚕豆沙培养出来的。后来又进一步发现沙培的洋葱, 当根尖用完后, 继续把洋葱放在湿沙中培养, 长出的根又可用来做“观察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如此一来, 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又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效果

8.新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篇八

一、体验

不同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经历和个体感受不一致,这些不同促使了文本意义的丰富多彩;不同的读者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必然不同,解读文本的感悟、体验等也不同,这些不同促使了文本解读的个性化,为课堂上学生的体验提供了物质依据。从这个意义上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让学生在解读文本中体验文本的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读出作者的意向和文本的客观意义;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体解读意义附加于文本,读出自己的个性理解。在个体的感悟中主客体融合,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在《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学习中,为了学生能够顺利解读文本,可以补充作者的相关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以自己的方式体验文本意义。通过提供理解背景,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学生可以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体验文本意义,体验作者情感,表达个性感悟,学生能从根本上掌握文本的内涵和基本思想。

二、感受

课堂教学就是以课堂为凭借,师生双方针对学习内容共同参与、相互提高的过程。从目标意义看,课堂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凸显学生的主体感受。高中语文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基于这种认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拿来主义》的教学中,因为该文是名篇,是驳论文中的典范文章,“破”字开头是本文的重要特点。所以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设计两个互动对话活动,理解该文“破”字当头的作用。

活动一:理解文章“破”字开头的作用。

活动二:引导学生根据破字当头分析文章思路。

提出问题,引导互动对话,学生便能在过程体验与学习互动中感受文章的深意,学生也能从个性化理解中产生个性化的表达,便于学生全面分析,深入理解文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思路,学生既能感受文章的论述过程,又能体验到本文“破”字当头的益处,还能体验到学习的过程。

三、探究

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体验式的氛围中进行的。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丰富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和经验,使学生获得的感受和经验与人类积累的语文知识得以沟通。从这个意义上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发现并解决问题、完成认知建构、发展探索与创新意识的过程。在《蜀道难》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笔者设计了一个合作探究活动,从“蜀道难,蜀道难……难到什么程度”这一问题入手引导学生重新体验对课文的理解。合适的探究话题的设置是探究得以成功开展的条件。案例中,学生在文意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个体体验,小组讨论和课堂探究,明确了“难”的丰富内涵,不但体会到了作者用词之妙,而且感受到了诗歌优美的意境,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四、应用

语文教学的延展性是从语文运用的角度对语文教学的定位。语文教学中的延展运用,就是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性材料在融会贯通后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有效的学习主要依赖于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延展运用数量和质量。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关注语文教学的延展性,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延展运用。具体到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白知识延展运用的意义,明确在延展运用中的训练目标;其次,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渗透延展运用的方法,使学生的课堂学习真正成为指导运用的条件。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教学结束后,为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理想进行反思,同时也为了让学生们体验这种文体的精华。笔者设计了一个“为自己写一句墓志铭”的课堂延展运用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理想,结合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另一个“我”的身份为死去的“我”写一句墓志铭。

总之,新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完善,对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9.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篇九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孙枫

新课程中的《立体几何》部分,从设计到理念与《大纲》教材有较大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下面我就这些变化作一个分析。

一、立体几何内容变化

新课程中,立体几何知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修2中的“立体几何初步”;另一部分是选修2—1中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有以下的一些变化:

1.增加了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三视图

增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更进一步地认识空间图形,通过三视图及空间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的互相转化,对空间图形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更全面地把握空间几何体。

2.对于“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标》强调重点应放在定性研究平行与垂直上,有关空间角、距离的计算在必修中不作要求,而“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等内容被安排在选修2-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仅是理工科学生学习。

3.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只要求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不作证明,严格的证明被移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部分,体现了分步到位,螺旋上升的设计理念。

4.新增内容“多面体与欧拉公式”,被安排在选修系列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二、立体几何内容、结构特点的变化

《大纲》教材中的立体几何对能力的要求除了运算能力外,教材强调公理化体系,注重逻辑推理,重点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而新课程中,首先安排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认识,要求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在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中,是以“长方体等几何体”为模型进行说理或简单的论证。在选修2-1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部分,则是以逻辑推理与向量运算相结合的方式完善了空间几何推理论证,并对空间几何

中的一些问题从向量角度予以证明。

由此看出,《课程标准》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内容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 1.立体几何的内容安排,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与以往立体几何的内容体系相比,本模块立体几何的内容体系在结构上有重大改革。

以往立体几何内容,常从研究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要素:点、直线和平面开始,讲述平面及其基本性质,点、直线、平面之间位置关系和有关公理、定理,再研究由它们组成的几何体包括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体积、表面积等等,基本上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这种安排有它的道理,它严格按公理化的体系,按知识的进程来安排内容.逻辑关系非常严谨,老师教起来也感觉数学的味道很浓.但这种安排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学生学立体几何感觉困难吃力的原因之一.而新课程下的立体几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这样的安排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感受入手,再研究组成空间几何体的点、直线和平面。这种安排更多地是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章节内容的安排上,在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上都有所体现。而这样安排有它实际的意义,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中,对于一个物体,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轮廓,之后才会对它的侧面、边角感兴趣。而这种先由整体上认识空间几何体的安排,更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几何的直观性,有的教师让学生观察大量的空间几何图形的模型的同时,还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基本的空间几何体的模型,让学生感受这些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这对于空间几何体的认识和空间感的培养还是非常有帮助的.2.强调几何直观,渗透公理化思想,引进合情推理,进行适当的几何推理

高中立体几何课程历来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而新课标更加强调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强调空间观念的建立,并且通过强调几何直观来落实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标准中强调:“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并总结归纳一系列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在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获得数学结论、空间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应当“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从而将合情推理引入课程。

在大量的实际背景,直观操作和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若干定理,让学生感受公理化思

想(而不是进行严格的公理化的训练)、了解证明的意义。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认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在推理过程中渗透公理化思想,养成言必有据的理性思维精神,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高中学生普遍对立体几何的入手感到困难,其主要原因有:

①学生的实际感知及所具有的数学能力一时难以适应这种由平面到空间的突变;

②在教学中缺乏直观的空间模型和实验操作,以至于学生不能通过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悟出数学问题的实质。

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对具体素材的依赖性强,具体与抽象割裂的不足,在教材中,有的放矢地设计立体空间模型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结论,并通过分析、论证、说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从而从不同的感觉渠道促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如“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在传统教材的明非常经典,在证明的过程中也渗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而在新课程中,该定理是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而获得的,虽然没有经历传统证法中的思维训练,但学生经历了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并直观感判断线面垂直的必备条件,这对于学生认识空间位置系、提升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3.从整套教材来看,立体几何教学、学习的要求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的。与传统立体几何的教学内容相比,《课标标准》在“立体几何初步”删掉了许多定理,剩下的又有一半不做证明要求,那么是不是《课标标准》对立体几何证明的要求降低了呢?

毫无疑问,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标准》,从整体的教学内容安排来看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几何教学、学习的要求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认让知关证进

(1)新课程中立体几何的学习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的: ①必修课程: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 ②选修课程:系列2《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③选修系列3,4:系列3-1《数学史选讲》中的部分专题以及系列3-3,球面上的几何;系列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系列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1,几何证明选讲等;

因此我们不能说:新的课程标准降低了几何证明的要求.从上面三个阶段来看,要求是一步一步提高的,这样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几何的需要。

(2)立体几何的学习也是分层次、多角度的:

第一层次:对几何体的认识,依赖于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做任何推理的要求.第二层次:以长方体为载体(包括其它的实物模型、身边的实际例子)对图形(模型)进行观察、实验和说理.引入合情推理.第三层次:严格的推理证明.如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第四层次: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在选修系列2部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引入向量与坐标,用它们处理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交角以及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从而使几何问题代数化,这不仅使几何问题的处理有了多种方法,而且对立体几何问题的认识也有了多视角,这无疑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中的几何问题。

三、立体几何内容变化的分析

从几何的发展,以及几何的研究方法和教材的变化整体看,随着几何知识复杂程度的提高,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是几何研究发展的大趋势,而且研究几何使用的代数工具也是不断提升。

另外,从推理角度来说,既有合情推理,又有演绎推理,而且从数学自身发展的过程来看,即使演绎推理也并非“几何”所独有,它广泛存在于数学的各个分支中。

四、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教学建议 1.关于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柱、锥、台、球的特点,并根据各自的经验、结合身边的模型讨论各个几何体的特点,可以通过学生自制模型来提高认识,并在比较中形成对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直观认识。

2.关于投影、三视图

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在讲授前要充分了解初中教材中的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范畴、与高中教学要求的异同,也好做到有的放矢。

2.1平行投影、中心投影

初中人教版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投影、投影线、投影面、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正投影、线段的投影、平面的投影、正方体的投影,教学要求均为了解。

2.2 三视图

2.2.1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三视图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的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三视图的教学内容与初中相比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初中涉及的几何体都比较简单,具体的教学要求不尽相同,初中的教学要求是:由几何体画三视图(三等原则);由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描述物体的形状;由三视图求物体的表面积。高中的三视图的教学要求是: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图形比初中的复杂);增

加了斜二测画法(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2.2.2 三视图的教学建议:

对于画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几何体,只要求前一节介绍的柱、锥、台、球及它们的一些简单组合,不必研究较复杂的几何体,尤其由三视图和直观图画实际的立体图形要求不宜过高。三视图的教学中注意要求的层次性,注意虚线的使用。三视图还原几何体不惟一的情况不要涉及。

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应该意识到:实物与相应的平面图形、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不仅是一个思考过程,也是一个实际操作过程。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根据条件作出立体模型、根据三视图经过头脑的加工和组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尝试和动手操作来实现。

总之,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仅仅会画空间几何体.而是通过作图:从实物模型到三视图再到直观图这样一个过程,来认识空间几何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重心,也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

3.关于逻辑推理与证明

立体几何中涉及的逻辑推理与证明,主要集中在必修2中的第二章“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中关于线、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的处理,这部分具体的教学要求是,对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不作证明,只要求操作确认,对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要求证明,但教材的理念十分清晰,就是分步到位,因此立体几何教学不应忽视推理与证明。

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把握“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下面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为例作简要说明。【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折纸试验,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归纳和确认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能简单应用定义和判定定理;

2.通过对判定定理的探究和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对探索过程的引导,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实例引入、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

2.通过试验,探究定理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判断线面垂直的条件 问题1:折痕AD与桌面一定垂直吗?

问题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与桌面垂直?追问:为什么折痕与桌面是垂直的?(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解释)问题3: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能判断此直线和平面垂直吗?(学生利用模型说理)问题4:条件中的两条直线必须相交吗?(学生借助模型说理)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借助模型感知并确认判定线面垂直的条件.教师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画板课件将上述过程进行动画演示,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判定定理中两个关键条件“双垂直”和“相交”进行理解和确认.

上一篇:神奇的白云下一篇:一建工程法规第三、四章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