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课标

2024-10-04

高中政治新课标(10篇)

1.高中政治新课标 篇一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政治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结合的教育原则,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按照新课标要求,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概括为:以材料为依据,以媒体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觉悟为目的。

一、以材料为依据

材料进课堂,是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所以选择的材料要典型,要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材料的运用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而要考虑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引出理论观点,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媒体为手段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学手段的选用是不能不考虑的。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更广泛地运用。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时,学生例举了社会上已曝光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肯得鸡快餐苏丹红、敌敌胃火腿等一系列假冒伪劣产品的事件,在学生例举了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收看课前从网上下载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法庭审判一案,当画面上出现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许多婴儿患病甚至死亡,而当地工商部门的有关领导却徇私舞弊,向上级部门隐瞒事情真相,同学们都震惊万分,义愤填膺,也真正认识到要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协调有序地运行,必须保证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多媒体教学应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交互传递,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真正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状况,深入研究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例如在讲到“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预先布置学生课外自学,查找资料,设想方案:2008年以前,国家为什么提高了银行存贷款的利息率?银行利息率为什么会变化?2008年以来,我国银行的利息率先后下调过几次?为什么利息率下调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货币的流通量?假设你有一笔闲钱,在利息率教高的情况下,你会多存还是少存?在利息率较低的情况下,你又会怎样安排?比较一下,哪种情况下人们留在身边可以直接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量多一些?课堂上老师组织同学们交流调查,整理出基本论点,并通过生动的事例、具体的数据说明自己的论点,对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有了充分地认识。当然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知识基础是对教材的理解和问题的发现,这一切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完成的。教师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四、以知识为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论是思想政治课入门的途径,也是学科能力的载体。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我们的学生就失去了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就很难对复杂的现实问题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论,还要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五、以能力为重点

政治学科能力培养的问题要注意几点: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基础,能力就成空中楼阁;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政治学科的能力要求是各个方面有机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课堂教学中要选择不同的材料,设计不同的问题,设置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例如在讲到“尊重价值规律”时,这一框的知识点较难,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可以要求同学们结合教材进行分组讨论: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

(2)商品的价值量会发生变化吗?怎么变化的?

(3)不同的商品之间为什么能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

(4)商品交换中,价值量必须相等,体现了什么原则?

(5)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的商品价格高,有的价格低?(汽车的价格远远高于自行车)

(6)在日常生活中,同一种商品为什么有时卖得贵?有时卖得便宜?(商场里的彩电、电脑,刚刚上市时价格很贵,近几年价格大幅度下跌)(7)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8)决定和影响商品实际价格变化有哪些因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有关商品价值量的知识点,而且在讨论中培养了理解、判断、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六、以觉悟为目的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教师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他们普遍关注而又没有作出正确判断和分析的热点和疑点问题。

当然,学习主体(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并且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想找到一种现成的、完全符合主体特点的教学方法,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索。

2.高中政治新课标 篇二

1. 课程改革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 我国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在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学习苏联的背景下, 教育和课程也全面照搬苏联教育模式。这主要是当时只注重双基教育, 即劳动类与政治类教育相结合, 其实教学改革的初始阶段, 教学改革方向就确立为培养智力和能力服务的双重目标上。此后, 相关改革中教育界人士在不断探索中结合实践, 提出了颇有见地的意见和思路, 并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 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愿, 这样才能达到教改的目标。随着时代的进步, 经济发展, 拓展了学生的眼界, 因此教学改革的目标也应当随之有所改变。单独强调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而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和拓展性思维则成了新的教学改革的目标, 同时也对学生的情商培养提到了日程上, 即从综合素质的角度进行教学实践。而最近的一次课程改革延续至今, 人们不再强调简单的智力因素培养, 而是将政治与时政挂钩, 使学生能在学好政治的基础之上, 学会关心国家的一些大事。

2. 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的区别

现代教育模式要求我们的教师不再是以往的单一的“以教而教”, 要求我们的学生不再是以往的以背为主, 新课程在教材的革新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再是以往的单纯地背定义, 而是需要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并能及时地与时政挂钩, 将提高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见解作为教学内容之一。

3. 新课标的创新点

(1) 对课程目标的改革和创新, 这就是对学科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 要帮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技能, 采取何种方法实现目标, 树立何种情感和价值取向;而政治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为突出。举例说明:在高一关键学习我国的一些基本国情和了解一些基本的国策, 到高二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 一些基本的政治专业术语。而到了高三, 文科学生为了冲刺高考, 面对政治不再是抱着一种开心的态度去学, 而直接是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 这样的话就与我们课改所提倡的思想背道而驰, 这就是教学中的败笔; (2) 课程结构的创新, 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以往学生必须全程修习, 不管你上的是文科还是理科, 你都得修习。而如今已变为选修课, 那么就更能体现该学科所体现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而政治学科的学习也不例外。体现了教学当中的科学性; (3) 用课程标注取代过去的要以教学大纲为主和教学计划为主模式的转变。

二、课程及教学中的创新

1. 区别于原有的教育课堂的原有模式

如今的课程标准与时俱进, 不再使用老一套, 如教师上课写板书, 学生下面个个做笔记, 一堂课下来, 学生累, 教师更是吃够了粉笔灰。而是灵活机动, 异彩纷呈。

2. 课堂教育的建议

(1) 如果有条件, 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带学生去看看视频, 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我想学生就应该不会有很大的排斥心理。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像法院宣判一样照本宣科, 而要加入自己的简介。不能是书本上如何写就给学生如何讲, 这样就完全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精神南辕北辙。 (2) 有时间可以多带学生学习一下党的一些新的章程, 建议学生多关心国家政事, 少为学生留一些毫无意义的简答题与填空题, 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留下一个任务, 在下节课开始之前, 要求一名学生讲讲自己最进所听到或看到的时政问题, 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与同学交换意见。每节课留下五分钟讨论, 如讲到国家法律法规时, 教师可当堂模拟法院审查案件的全过程, 并由学生来扮演各种角色。

三、讨论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于在新课标下的一些见解与建议, 很多地方都不太完整与详细, 各位同仁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实施教学。在教学中, 多注重新课标的精神理念, 不要只是单纯地为了考试而教学;要教会我们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 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各位同仁持有独到见解, 才能解放学生的思想, 让基础教育精神真正惠及学生。

摘要: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探索, 要求广大教师应根据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来教学, 优化师生结构, 提倡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 在新的课标理念指导下,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高中政治新课标 篇三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政治;现状;要求;问题;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高中政治作为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凸显,倡导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互动等等,拓展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途径,延伸了课堂教学范畴。然而,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和对策。

一、高中政治新课标要求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课堂是学生学习、政治内容渗透的主要途径和阵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开展依据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而新课标是我国教育部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形势需求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效能。高中政治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全体参与性以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新课标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要求还是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充分凸显时代性

高中政治学科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其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等,而这些都是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从而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推动社会前进。因此,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实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学以致用。

3.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回归生活

生活是一切的源泉。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一来,新课标就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一定的发展趋向,即:立足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以生活主题为课堂教学的大背景,强化学生体验、感悟高中政治与生活的紧密性,努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高中政治知识,进而运用政治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地体现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组织教学等作用,同时要求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追求新课程基本教育理念,展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权而片面地以学生为中心,过于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或者学生的自主探究,从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得教师的作用得不到体现。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导致学生的认知水平原地踏步,课堂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

2.创新教学手段的盲目应用

传统教学中,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封闭、教师专制,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而新课改的闪光点是民主的课堂氛围、开放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等等。为了顺应这种教育教学发展趋势,采取新课标主张的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热点辩论、讨论法等等。然而,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来适当地、科学地选取或者整合教学方法。

而教学中,教师将重心都放在了对创新教学手段的研究上,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说是盲目地运用教学手段,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3.对有效高中政治教学资源开发匮乏

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的关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学资源,整合一切可以运用的课程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高中政治教学资源一般包括文字信息、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践活动、新闻热点、地域优势、媒体信息资源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都采取新闻热点和媒体信息资源两种途径来收集、总结教学资源,从而很容易让教师在观念以及对事物的认知上存在着片面性,缺乏对教学资源的全面整合、优化。

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对策

1.活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然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行驶的一切行为都需要教师的引导。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位置过于明显,可以说是教师独自组织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却忽视了学生的地位。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活化其教学方式,取传统教学之精华,摒弃其糟粕,结合新课标要求来开展教学活动,即: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政治知识,渗透素质教育。

2.以生为主,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应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家访、学生座谈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学生,进而以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发展需求为中心来有意识地制订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借以确保教学手段实施的有效性。如:笔者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件为教学背景,促使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的信心和探究的动力,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

3.整合教学资源,优化高中政治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知识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活用、整合、优化教材,充分挖掘政治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时间充足、科学探究的政治学习平台。如:以教材为基准,结合教学内容收集时政热点、经济发展状况、地域特点等等。改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拓展教学内容的范畴。

总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关注课堂教学,不断地探究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教学问题的对策,进而最大限度地确保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初中政治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四

从新课标中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了新的变化,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

初中生一般都是 13 ~ 15 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明显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这点我觉得很及时也非常必要。.增强了人文性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性”。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种改变,更能突出思想品德教育的“人情味”。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

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4 .高度重视初中生逐步扩展生活

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是最大的亮点。

通过认真学习和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需要。

二、教师要有合作意识

1、师生之间要合作

在新课程中,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从而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2、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合作

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要首先学会合作。因为新的课程中要开设思品综合实践活动课,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的知识的内容很广,有信息技术、各种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等。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当学生在学习、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赞赏有加;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极力鼓励,同时还应特别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的关系;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氛围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不要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要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而主要是关注如何利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4、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审美情趣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按公民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从而给学生榜样的作用。

5.最新.政治新课标1卷38题精选 篇五

材料一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快速上涨,追赶效应持续衰减,以招商引资形成大规模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进入到瓶颈期。航空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等不同概念先后成为不少开发区追逐的目标,而真正实现关健技术突破的却凤毛麟角。

材料二

为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在新时期的关健作用,释放发展活力,国家级经开区基层干部和专家纷纷呼吁,要多措并举,综合发力,推动开发区再创辉煌。发力点之一就是

重塑制度创断优势,打造高效服务型政府标杆。要进一步精简机构,减少管理层级,真正以服务而非单纯管理的面貌出现。统筹调配好市场各方面利益,构建起新型政企关系。同时,自身做好加减乘除:服务做加法,审批做减法,改革做乘法,干预做除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解决经济开发区存在的相关问题。(1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在开发区转型发展中做好加减乘除的依据。(12分)38.(26分)(1)①经济开发区不能仅仅依靠投资拉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科学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5分)②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国家对经济开发区要进行长期发展规划,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5分)③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4分)(2)①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4分)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4分)③更好地发挥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作用,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高办事效率,激发市场活力。(4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

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些商家唯利是图,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监管不严、食品安全意识不牢固、食品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查处非法经营问题等。为此,除了商家要自我约束,也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与道德体系,还需要健全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作保障。

材料二

为保障食品安全,全国人大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某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及监管体系建设、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和责任追究等为重点的法律实施情况大检查。为做好执法检查的准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公开征求市民对食品安全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才能保障社会的食品安全?(14分)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人民代表大会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12分)

38.(1)①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倡导正确的金钱观,提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反对唯利是图,努力形成全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4分)②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3分)③国家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推动建立公开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维护良好的食品市场秩序。(4分)④政府要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的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2)①行使立法权,提高立法质量,加大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力度,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法律保障。(3分)

②行使监督权,依法开展食品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大检查。(3分)③坚持民主集中制,督促有关国家机关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规。(3分)④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听取和反映群众意愿呼声,切实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3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断推动农村和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材料一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农业现代化是近三年农村发展的主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5%,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第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1亿多;反腐深入基层,打击村官腐败,查处一系列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行为,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通过村民大会、村务公开等形式,保障了村民当家作主权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推动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稳步增长。

材料二当前中国农业面临诸多难题,竞争力不断下降。在农业结构上,2015年我国大米、小麦供需基本平衡,玉米严重过剩,国内产量已经供过于求,又进口了880亿斤,大豆则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达到80%,共进口了1634亿斤。从价格上看,我国有2.3亿农户,平均每户的耕种面积不足0.5公顷,分散化的生产方式,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高,粮价补贴政策又扭曲了市场,不能有效引导农民合理种植,导致国内价格背离国际市场价格;从质量看,我国的粮食产量虽高,但品质有待可高,优质、安全、有机的农产品,依旧供不应求。(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动农村和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并说明通过这一改革如何有效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

32.(1)①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制定农村发展战略,致力于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②党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重视农村社会治理,完善基层自治制度,推动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村和农民共享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③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发展就业和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农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②有利于解决农业发展种植结构和供需结构问题,提升农业竞争力。

如何提高:①坚持科学宏观调控,完善粮食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③要根据市场需求,推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M镇通过运用“互联网+”,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材料二该镇地处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问题突出。镇政府利用“互联网打造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使基层社会治理实现“走村入户全到位,治理服务全覆盖”;实行“一网办”等服务方式,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及时常握社情民意,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政府网站、政务徽博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便于政府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为政府完善决策、推进工作提供供重要参考,促成许多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推行规范村级管理“互联网+”,通过村互联网管理平台,推进村务公开和村级资产透明等。

材料一 该镇积极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使其作为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重要举措。运用互联网进行农业生产的实时监控、精准管理,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细化作业成为现实,甚至连生产过程中的度弃物都能被资源化利用实现“零排放”;运用互联网+”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开发。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互联网+”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该镇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 作的。(12分)

38.(26分)材料一 公平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然而,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利用行政垄断的特权,大搞地方保护和地方封锁,设立行业进入壁垒,对某些企业违规给予优惠政策,人为地将市场划分三六九等,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加剧了重复投资、产能过剩,抑制了民间资本投资热情。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让“有形的手”成为“公平的手”,刻不容缓。

材料二 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环境,首先要从规范政府行为开始。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政策制定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都要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如果政策制定违反相关的公平竞争原则,就不能出台或者修改后出台。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让“有形的手”成为“公平的手”的重要性。(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如何确保政府符合公平竞争原则?(12分)

38.(1)①让“有形的手”成为“公平的手”,就是要求政府的宏观调控要促进市场公平竞争。(3分)②这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分)③有利于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4分)④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4分)

(2)①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②政府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③各级人大要依法行使职权,监督政府制定好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的政策。④公民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途径,积极参与政府决策。(每点3分)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材料一 加强产权保护,根本之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在事关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各环节体现法治理念。加快推进民法典编纂工作,完善物权、合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将平等保护作为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原则, 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兑现向社会及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进一步细化涉嫌违法的企业和人员财产处置规则,依法慎重决定是否采取相关强制措施;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我国在产权保护中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12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基本形成了现代产权制度和产权保护法律框架,但也要看到,我国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題:国有产权由于所有者和代理人关系不够清晰,存在内部人控制、关联交易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集体经济组织出现内部少数人使占、非法处置集体资产,外部资本侵呑、非法控制集体资产现象;利用公权力侵害私有产权、违法查封扣抻冻结民營企业财产等现象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題,必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財富安全感,增强各类经济主体创业创新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徤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加强产权保护应如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4分)

38、答案:(1)①科学立法,完善保护产权的法律体系,使产权保护有法可依。(3分)②严格执法,政府依法行政,完善守信践诺机制,严格兑现政策承诺,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3分)③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起案件办理中感受社会公平和正义。(3分)④全民守法,使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营造保护产权的法治环境。(3分)答案:(2)①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4分)②完善集体产权保护制度,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共同富裕。(4分)③完善个人财产保护制度,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分)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分)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2016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诂:80年前,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寒撼世界的长征6长征的胜利,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从长征的终点出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雇佣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历史是不断向前的,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长征永远在路上。

“重走长征路”是纪念活动中最火热的一种,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多家媒体共同;组织的大型联合采访活动“不忘初心再长征”,有大学师生开展的“重走长征路”暑期社会实践等、这些活动挖掘80年前长征的历史故事,到达红军长征途中战役发生地,旨在通过“重走长征路” 号召人们进一步弘杨长征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1)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的正确性。(10分)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等活动是如何弘扬长征精神的。(12分)

(3)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请你为弘扬长征精神拟两条宣传语,并简要说明哲学依据。(4分)

39、答案:(1)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长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3分)80年前的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取得最后胜利;从长征终点出发,开始中国革命的新长征,缔造了新中国;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断努力,通过量变实现质变。(4分)②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相互交替,推动事物发展。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长征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3分)

答案:(2)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通过重走长征路,感悟长征精神。(4分)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通过大型联合采访挖掘长征故事,传播长征精神。(4分)③弘扬长征精神需要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对长征精神的认同感,传承长征精神。(4分)答案:(3)答案示例:

标语1:传承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哲学依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2分)标语2:弘扬长征精神,共创美好家园。哲学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2016年我国文化“走出去”成果丰硕:我国出版物版权和实物货易的逆差已从7.2:1 缩小到1.6:1。紧紧围绕元首首脑外交,高质量的演出、展览向各国展现了中华文化精粹;展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我们的价值观念,为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30个,全面客观地想世界展示 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为对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窗口和平台……

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 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出现“文化折扣”现象。使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不高。如何让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如何学习和借签国际上的有益经验,让中国文化接上当地的“地气儿”,能够“走进”当地,成为“文化海推者”们反复思索和实践的方向。

(1)文化“走出去”为中国融入世界创造了机遇。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推动中国文化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12分)

(3)结合材料,请就如何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进去”提出两条具体建议。(4分)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千百年来,端午、清明被赋予了悲情色彩。有媒体分析认为,对于类似传统节日,只看到悲情的一面,看不到欢快的一面,显然是一种偏见式的文化理解。再者说,快乐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追求。悲情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快乐。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该快乐时快乐,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不懂真正的快乐,更不是毫无底线的喧嚣、热闹甚至“娱乐至上”——否则,“端午节快乐”、“清明节快乐”在“朋友圈”中流行,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的元素,身处闹市庄严而肃穆的烈士陵园被广场舞叨扰成为“常态”„„诸多让人“感觉怪怪”的举动,就会与节日环境要求、文明诉求和伦理道理相去甚远,无疑是一种群体性的文化没落。

材料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陈列室和忠魂堂,凝视着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的照片,深情地说,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当年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仅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基础,而且也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今天激励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巨大动力。

(1)根据材料一有关媒体所陈述的关于“悲情节日也应有快乐”的观点,结合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其哲学依据。(12分)(2)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3)班级举行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辩论赛,请拟定两组辩题。(每组10〜20个字,符合辩论赛要求)(4分)39.(1)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分)传统节日文化有悲情的一面,也有快乐的一面,要辩证地看待传统节日文化,防止文化偏见。(2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应具体分析传统节日的不同特色,做到该快乐时快乐,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2分)(运用“联系具有条件性,应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同角度分析可等同给分)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把握各种联系。(2分)传统节日文化应有与节日环境要求、文明诉求和伦理道理本质上相符合的真正快乐,又要防止只追求毫无底线的形式上的快乐。(2分)(能运用两点与重点的关系分析悲情不是目的,关键是如何追求真正的快乐;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分析快乐是一种追求,防止毫无底线的“娱乐至死”,酌情给分,但该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2)(10分)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3分)②红色基因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脉源泉。(2分)③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3分)④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途径和丰厚历史文化养料。(2分)(3)(4分)例:①弘扬长征精神重在实践与弘扬长征精神重在宣传作用更大;②弘扬长征精神对中学生有无价值;③长征精神源于实践与长征精神源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要求:辩题主题要明确,必须与长征精神有关;要能体现正反双方的观点。(任意回答2点得4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7春节戏曲晚会“戏曲广播操”将戏曲视听这壶“老酒”搅入广播体操“旧瓶”,让人们近距离接触戏曲艺术,体会这一博大精深的艺术,获赞无数。

“戏曲操”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又陶冶了情操、普及了戏曲知识。它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创造性案例,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走进大众生活,对传承和发展戏曲大有裨益。

无论是何种艺术,只有融入生活,才能“活”起来。对传统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调动和鼓励青年人参与,让生活中随处可见艺术的光影,是摆在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面前的课题。(1)结合材料.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让传统戏曲“活”起来?(12分)

(2)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探讨如何使艺术融入生活?(10分)

(3)当代青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享用者和传承者,请你就如何调动和鼓励青年人传承传统艺术提两条建议。(要求:围绕主题,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每条字数控制在30字以内。)(4分)

39.(1)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把传统戏曲与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相联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3分)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戏曲,推动传统戏曲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使传统戏曲融入现代生活。(3分)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正确认识和利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矛盾,对传统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促使传统戏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3分)④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传统戏曲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融入生活,对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从而焕发全新的魅力。

(3分)(如从创新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让人们关注艺术、热爱艺术,把艺术融入自己的生活。

(3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艺术工作者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3分)③立足社会实践,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4分)(如从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成理,皆可赋分)

(3)示例:①推动传统艺术进入课堂,加强传统艺术的教育。

3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央视纪录片走红,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让观众通过纪录片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材料一:《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等领域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第一次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展现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唯一传承有序的“工”的阶层的传承密码,以及他们的信仰与变革。

材料二: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表现,还是汲汲于卷轴、瓷器、昆曲、武术等各种符号。如果历史只停留在零散的、呆板的符号上,那将会使传统文化失去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相遇”,向新一代的年轻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才能使中华文化不被来势汹汹的“日风”“韩流”“美剧”所淹没。

材料三:某校为了让国学文化与“现代相遇”,将国学文化的内涵与当代青少年人格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利用经典诗词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树立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相遇?

(3)有人在网上推荐《我在故宫修文物》时说到:“这部纪录片最让人感动的是‘匠人精神’,最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着一份伟大又平凡的事业,而社会的发展需要无数个具有匠人精神的普通人。”请你推荐一部文艺作品(如影视、书籍、戏曲),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两个推荐的理由。

31.(1)①文物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纪录片有利于让人们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和文化成就,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通过纪录片有助于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树立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该纪录片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能更好传播和继承,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2)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②要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相遇,必须肯定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在价值,同时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

③要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相遇,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不仅可以创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更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

(3)示例:《我们诞生在中国》,推荐理由:展示动物间天然亲情,引发观众对家庭情感的共鸣;与迪士尼跨国团队的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年味,骨子里是一种丈化的味道。刚刚过去的春节,人们剪窗花、写春联、乐团圆、耍社火、放花灯,红彤彤的中国年,澎湃着千年传承的家国情怀。而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热播,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再次萦烧在人们心头。即便“往事越千年”,情感依然相通,哲理依然鲜活,意境依然隽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也。诗人者,必有至真之性、至悯之情、至旷之怀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意不在远方,它就在我们心中。人生自有诗意,时代呼唤新篇,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说明古诗词所传递的时代价值。(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央视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价值。(10分)

(3)某校高二(3)班同学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后,深受启发,同学们对学习古诗词表达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请你为该班同学如何学习古诗词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39.(26分)(1)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即便“往事越千年”,情感依然相通,读着它们,使我们的内心澎湃着千年传承的家国情怀。(3分)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人生自有诗意,时代呼唤新篇,优秀的古诗词激励我们不断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3分)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古为今用,辩证地看待古诗词,我们可以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3分)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我们对古诗词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是要克服其中过时的消极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当今的文化激荡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3分)

6.初中政治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篇六

近日,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新课标的观念深入人心。

义务教育新课程是依据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新人为培养目标,建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标准再到教学目标的层级化的“树人”目标体系。新课标凝练了每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强调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统领,构建了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三位一体。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教师的教育理念要更新,教学方法要逐渐改革,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和谐互动,共同探讨、交流经验,增加实践。师生共同克服以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该在一节节活生生的课堂中努力地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大核心素养。

7.依据新课标理念实施政治教学 篇七

一、教学中要充分展示人格魅力

做任何事都要有的放矢, 事先要有个目标。一堂课只有有了明确合理的目标, 师生才有正确的活动方向, 教学效果才有了检验的标尺。要研究学生的学情, 看学生对所要学习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要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于那些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恰当地降低目标, 或分步达成目标。对于那些内容简单的知识, 就可以适当地提高或增加目标。在运用教学手段时要和教学目标相符合, 避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相互脱节。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基础, 教学目标是教学手段的灵魂, 教学手段是教学内容的支撑。教师必须把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统一起来。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要使课堂成为有效课堂, 与老师的学术水平、精神状态以及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下功夫, 还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提高自身素养和品位, 增强人格魅力和影响力。面对蓬勃发展的时代、日新月异的社会和渴求新知识新思维的学生, 教师要善于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提倡有激情、有微笑的政治课教学, 即快乐教学。政治课堂教学尤其要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基础, 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政治课堂教学常用的情境包括认知情境、情感情境、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 即以质疑的方式来创设的教学情境。政治课教师要做到:以问题切入, 以问题引导, 以问题过渡, 以问题深化, 层层深入地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的。

二、实施灵活的教学方案,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政治的教学与学习,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高中政治概念原理很多, 而且知识分布较广, 学生们感到知识背过了, 但成绩总是无法提高。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 做到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首先教师要掌握教材基本内容, 尤其是概念理论, 逐步建立知识体系;其次, 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教师要将提高学生能力的工作放在实践中, 同时注意知识和材料的积累, 要培养学生理解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学生结合实际, 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 使他们觉得所学的知识不是空洞的, 而是实实在在能够在生活中用到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尽量用他们平时能够接触到的, 或者是能够听到、看到的现象来作为实例, 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看问题才能更准、更深、更透、更远, 体会到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感觉理论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此外, 政治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 要逐步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及培养创新意识。

三、在政治教学中了解学生需要, 做到因人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 顺从学生自己的心意, 从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取向和情感需求着手, 掌握学生的各种情绪, 把这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将人文关怀理念付诸实际。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 不要单纯地了解学生学习成绩。学生的任何一个决定性的思维都是经过内心判断思考之后得出的。现在, 大部分教师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是考试分数的高低, 对每位学生的成绩起伏心如明镜, 甚至可以用一个曲线图来诠释一位学生在一段时期的成绩。学生的内心具有判断与思考的能力, 教师的态度、思路甚至一些细小的表情, 都能够影响学生的内心健康。因为内心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根本动因。学生的意识的产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课堂氛围的影响和教师主观思路的引导下, 学生的头脑中会产生一种主观思维, 且将这种思维传输到内心, 在内心的发展过程中, 这种思维就会逐渐成为一种导致学生发展的关键内在因素。教师一味地关注学生的成绩, 学生的成绩上升还好, 一旦下降, 教师就会有不满的情绪发泄, 这样的消极情绪, 会影响学生内心的成长甚至是扭曲性发展。

8.高中政治新课标 篇八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摸索、研究、思考、总结,现结合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正确把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内容面向生活,面向实际,是全面的、开放的。

内容决定形式,由此引发教学形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等都应该是开放的,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

但是,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就会在启发学生的同时带来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新课程十分强调课堂教学教师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2.正确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高中政治新课程编写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从注重知识逻辑向注重生活逻辑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往往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激发强烈的思想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整堂课的教学都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一种灌输。

“思想政治”新课程突破了“思想政治课”的概念,它是以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高中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高中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经济与生活”“政治与生活”“文化与生活”“生活与哲学”无一另外。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政治课教学要一改过去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和生活实际联系不密切的弊端,立足生活,反映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为生活服务。在教育教学中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主要的任务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各种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上课前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去观察、记录,使“思想政治”课堂所要讨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或他人亲身经历的事情、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想;下课后,通过讲演、讨论、模仿等活动深化思想认识,使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冲出小课堂,走向大社会,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3.正确把握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结合

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教育理论一般认为,学习方式不外三种:表层式的学习方式,深层式的学习方式和成效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属于表层式的,就是被动地、机械地、表面地接受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因此,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让学生轻松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固有思维模式。实施新课程后,教科书不是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

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教学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几种形式结合使用。例如,课堂提问是教学互动的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只是一种形式,却能表达和反映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或者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许多教师往往把课堂提问看成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流于形式,所提问题集中在认知记忆性方面,因此,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新课程教学的“满堂问”。课改后,认知记忆性问题的减少,创造性问题的增加,教师应该大力开发能激起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途径,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注重培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新课程改革给政治课教学拓开广阔的领域,让课堂充满个性,让个性推动进步,让进步完善改革。也许在完善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进程中还会出现新的因素和困惑,但只要胸中有教育新理念,手中有新方法,我们就会在“以人为本”理念和“一切为了人的发展”这个终极目标的指引下越走越坚实。

9.高中政治新课标 篇九

高一政治试题【新课标】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1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三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减去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余下的净产值就是国民收入

B.国民收入等于社会总产值

C.社会总产品在数量上等于国民收入

D.国民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就是当年的社会总产值

2. 增加国民收入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其中最根本的途径是()

A. 增加劳动者数量

B. 延长劳动时间

C. 提高劳动强度

D. 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积累基金超过了生产资料的增长,就会导致生产资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如果积累基金小于了生产资料的增长,则会导致生产资料的积压,减缓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经济现象要求

()

A.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增长,必须与物质资料价格增长相一致

B.消费基金必须同全社会的消费资料数量在形态上相一致

C.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D.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

4.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基本要求是()

①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

②积累和消费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

③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④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2005年我国将发行800亿元国债,发行国债意味着()

A.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财政支大于收

B.财政资金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是国家财政最理想的状态

C.财政支大于收,将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

D.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失调

6.近几年来,我国利用国债资金,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西气(电)东送,“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五纵七横”的国道干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

A.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B.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C.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有利于我国西部经济的发展

7. 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只要有经济收入的人就是纳税人

B. 亏损企业不能成为纳税人

C. 没有经济收入的人不能成为纳税人

D. 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纳税人

8. 下列逃税行为中,属于偷税的是()

A.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冻结和查询,也不得扣划

B.银行工作人员有权随意动用和支配存款人的存款,不受任何限制

C.非上级党组织,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冻结和查询,也不得扣

D.非依法定条件、程序,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非法组织机构的冻结和查询,也不得扣划

公民的个人存款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的经济生活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据此回答18-19题。

18.公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定期储蓄比活期储蓄利率高,这是因为()

A.存期长积累性强,有利于居民积少成多

B.存期长比较稳定,银行可以多用于长期贷款

C.存期长比较固定,适合居民大宗用款的需要

D.存期长有利于培养居民的计划消费行为

19.下列对于公民存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国家积累资金,增加财政收入

B.增加公民的收入,树立正确的纳税人意识

C.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D.调节市场货币流通,有效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

20.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

A.都是从事金融活动的国家机关

B.都是接受中央人们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C.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D.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据《中国经济报》报道,2004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大幅增长,面对加入WTO 后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竞争加剧的局面,该公司大胆改革,取得明显效益,2004年财产保险费和人寿保险费都有大幅增长。据此回答21-22题。

21.对材料中的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二者都属于社会保险

②二者都属于商业保险

③前者属于商业保险,后者属于社会保险

④是否购买,完全由参保者自主决定

22.居民购买寿险与公民储蓄的共同点是()

A.前者到保险公司办理,后者到银行办理

B.二者到期都偿还本金和利息

C.二者都是一种投资方式

D.二者都有一定的风险

2004年12月17日,新疆某中学发生火灾。火灾发生前,该中学曾向平安保险公司集体投保了学生平安保险,每人投保金额6000元。灾后,按照条款规定,保险公司总共向遇难的6名孩子给付6.4万元的保险金。另外,新疆自治区政府对该中学火灾的赔偿方案已出台,死亡学生每人获陪10万元左右。据此回答23-24题。

23.某中学向保险公司投保的学生平安保险是属于()

①财产保险

②社会保险

③商业保险

④人生保险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24.对此类保险,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

②目的是为了一定的利息收益

③它的保障范围的大小与缴纳的保险费成正比

④它保障的是社会大多数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水平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二、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27分。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4.在经济学中有一“吃蛋原理”,某人养一只母鸡,每天下一个鸡蛋,对于此人有三中消费方式:

一、坚持一天吃一个蛋;

二、在某一天连鸡也杀了吃;

三、坚持在一段时间少吃,省出10个,孵成小鸡,成活8只,4只公鸡,4只母鸡,此人将会在一天吃5个鸡蛋,有时还可杀公鸡改善生活。

请问:吃蛋原理对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有何启示?

35.某班同学就税收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甲同学认为:由于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税收,所以向纳税人收税越多,国家的经济实力就越强。乙同学认为:税率越高,企业的负担越重,越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税率越低越好。

请你谈谈对上述两种观点的看法。

四、辨析题(1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是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服务

四、论述题(17分)

37.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提高了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贷款利率。此次加息,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在现行基础上上调0.27个百分点,这是我国近10年来首次加息。下面是某市居民对加息的议论。

一位工人说:“国家提高贷款利率,企业利息负担增加了,必然导致成本增加,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工资、奖金也就没有保证了”。

一位退休老人,在银行有2万元的定期存款,当他得知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心里乐滋滋的,1-5 ADDDA 6-10 ADBDD 11-15 CCDCD 16-20 ADBCD 21-24 B(②④)CBB

二、不定项选择题: CD 26 ABD 27 BD 28 ABD 29 ABCD 30 AB 31 AC 32 ACD 33 A

三、简答题:

34.(1)积累与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总量既定的情况下,积累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另一方面,积累与消费又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首先立足于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与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其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35.(1)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的税收收入越多,可以充分发挥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但税收部门在向纳税人征税时必须依法纳税。国家在确定税率时,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考虑。过高的税率,虽然从目前看,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但这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也会障碍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2)如果税率过低,也不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税率过低会直接减少的经济建设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能力,不利于全局和长远利益,最终也将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四、辨析题:

36.(1)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每一个企业(无论是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还是银行企业)都应当是市场活动的主体,都应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因此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它必须盈利才能生存发展,反之就要破产,被市场淘汰,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以盈利为经营目的。

(2)题中谈到商业银行要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服务,看到了银行的作用,有一定道理,但把它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是完全错误的。其错误的实质是把银行的目的和银行的作用混淆了,把商业银行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混淆的。

五、论述题:

37.(1)有存款储蓄、购买债券、股票和购买商业保险等。

(2)不会的,存款储蓄、购买债券、股票和购买商业保险,各有优缺点。银行加息后存款储蓄收益上升,居民在银行的存款额会有所上升,但不会上升很多。首先,如果购买债券和股票,二者虽然风险较大,但收益率相应也较高。其次,购买商业保险也是一种投资方式,购买商业保险也会在财产或人身受到损失以后获得收益。从以上分析可知,每个投资者往往在投资时会考虑收益最大化,而不紧紧考虑风险和收益方式,相比之下,存款储蓄只是一种风险小,收益较低的投资方式。

10.高中政治新课标 篇十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课标卷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7. 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2012 年 11 月,民政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 年中央财政支持购买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共 470 个。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是 ①提升社会组织地位,弱化政府管理职权的体现 ②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手段

③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服务需求的举措 ④政府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移交给社会组织的表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8.2014 年 5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①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 ②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④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 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 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 然的和谐,完成 19-20 题。19.《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起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

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自 2010 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中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 亩约等于 0.067 公顷)达到 689.7 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8.(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现的今天,不断出现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次同 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一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薄、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2 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 5.64 亿。2013 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 2.2 万亿,较上年(下称 “同比”)增长 28%,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 4.23 亿部,同比增长 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 2113 万台,同比增长 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 40%。2012 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 5%,短信量下降 25%,与此形成的是 QQ、微薄、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

材料二2009 年,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2012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 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2 年上半年,2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抓获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 1700 余名,201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个人信息管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要遵循安全保障等原则,在收集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指纹等个人敏感信息之前,要得到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授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 费的积极作用。(14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分 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2 分)

39.(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 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 20 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现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草本》,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 10 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 2008 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草本》,共计 638 万字,插图 2353 幅。书中收录 3505 种中草药,附方 40000 多则。《民间兽医草本》“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李时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 新成果。(10 分)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草本》 过程中的作用。(10 分)

(3)结合学习冯洪钱的事迹,班级举行“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班会,请你以“理

想、奋斗、价值”为关键词拟写一份要点或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 要点,总字数 100 字左右。(6 分)

12-23DACBDCDBCBAC 38.(1)特点: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大、网民数量多;信息产品消费总体发展快速,但细分产品市场发展不均衡;信息服务中的传统业务萎缩,新型业务发展迅速。

作用: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水平;引导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 品升级,提供更好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2)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不仅是 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也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人大要制定和完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政府要履行保护公民个 人信息的职责,健全保护机制,依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39.(1)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 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

上一篇:关于金融服务“三农”所需司法保障情况的报告下一篇:小额信贷的征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