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销的角度看服务

2024-10-05

从营销的角度看服务(共12篇)

1.从营销的角度看服务 篇一

从认知的角度看反语

反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格,从图形-背景论的角度讲,上下文语境或辞面义是背景,辞里义是一种有标记的图形.反语的认知特点符合人们从已知事物到未知事物的认知规律,符合认知的经济性特点,它体现的是人类认知创新的新途径.

作 者:曾剑 余乃金 ZENG Jian YU Nai-jin 作者单位:曾剑,ZENG Jian(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余乃金,YU Nai-jin(九江职业大学,文化传播系,江西,九江,33)

刊 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AGRICUL TURAL COLLEGE年,卷(期):200818(3)分类号:H051关键词:反语 图形-背景 语境 辞面义 辞里义

2.从营销的角度看服务 篇二

纵观全球,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个被企业界广泛实践的领域,然而,绝大多数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停留在慈善和捐助阶段,项目选择与企业主营业务的价值提升无关,致使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一种负担,与企业的业务发展基本无关,因而缺乏长期实施的动力,最终导致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成了简单的慈善甚至作秀,更加剧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不信任[1]。因此,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要融入企业价值观和使命,将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目标结合起来,利用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营销战略创新,增加销售额,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形成可持续的、系统的新兴企业社会责任模式。

1 企业社会责任与市场营销战略创新

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RS),学术界有不同定义。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把CRS描述为“企业将对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将与员工、他们的家庭、当地社区以及整个社会合作来改善生活质量的承诺”,这反映了该委员会对经济发展的关注[2]。一个非营利组织则把CRS定义为“一家企业以一种能够满足或超越社会对他们的道德、法律、商业和公众期望的方式经营”。这个定义要更宽泛一些,因为它包含了与“道德价值观、法律要求以及对大众、社区和环境的尊重”相关的商业决策。

在现代化市场营销的观念下,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而对一定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规划,即为市场营销战略(Marketing Strategy)。

世界500强中的不少企业承诺和履行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品牌形象差异化的重要标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会与公众、政府、媒体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由于公共关系超越了传统的营销传播,它有效融合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三大传播手段,既具有大众传播的公信力,又具有组织传播的影响力,还具有人际传播的可信度[3]。因此,企业对产品和形象的宣传不再仅仅局限于广告,而是通过体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吸引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开拓更大的目标市场,从而达到营销战略创新的目的。而且承担社会的企业更易得到公众的认可,这在无形中对企业的产品进行了宣传,实现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2 21世纪企业社会责任的新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关联不大,仅仅局限于短期的施善行为,即“做好事就是为了脸面好看”。然而企业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却发生了战略性的思考,很多企业为了不让公众认为其为慈善的努力是自私自利的商业行为,企业甚至主动避开与自身业务范围相关的主题。在选择支持和资助对象时,对企业的决策影响更大的是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成员的偏好。企业的慈善之举通常是开出一张支票,一般不主动策划对公众的宣传活动。

90年代以后,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逐渐从义务向战略转变。进入21世纪以后,更多的企业会通过以下方式来承担社会责任:挑选能够支持企业经营目标的社会活动;支持可以为实现提高市场份额、市场渗透或建立理想品牌识别等营销目标提供机会的主题;选择少数适合自身价值观的战略性重点领域;选择与自身核心产品以及市场相关的主题。

3 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需要

当今,公众对那些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的评价很高,这一点可由科恩·罗珀公司进行的消费者基准调查看出:“在被调查者中84%的对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企业有着更加积极的印象”;“78%的成年被调查者说,他们会更愿意够购买某种与自己关心的公益事业有关联的产品”;“66%的被调查者说,他们会为了支持某项自己关心的公益事业而改换购买的品牌”;“64%的被调查者认为,公益事业关联营销应该是企业活动固有的一部分”。

企业可以利用承担社会责任的投入为企业营销服务。企业主动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和对社区的社会责任,会使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品牌和社会声誉,该品牌和社会声誉可以为企业做市场营销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利用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营销战略进行创新,企业营销战略要适应市场环境,而市场环境中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消费者,企业要让消费者信任自己,成为自己的忠诚客户甚至是终身客户,就需要树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承担社会责任。

王老吉是利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进行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最成功的企业。2008年的汶川地震,央视一号演播大厅于5月18日晚举办的“爱的奉献—2008年抗震救灾募捐晚会”总共筹资逾15亿元,其中一亿元人民币是罐装王老吉捐献的,获得了国内单笔的最高捐款而震撼了国人的心。很快就有网民抛出“买光王老吉”的帖子,并迅速占据了各大网站、论坛、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头条,引发了王老吉在各地卖断货现象,王老吉以突破之势席卷了大江南北,甚至多年只看广告从未购买的人也加入了购买的大潮,其威力把众多营销人惊呆。

4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

菲利普·科特勒和南希·李的《企业社会责任》一书中总结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6种活动: (1) 对社会负责的商业实践。企业采纳并实施自主的商业实践和投资,来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以改善福利和保护环境。 (2) 企业的社会营销。企业对某种行为改善运动的策划和实施,意在改善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和社区福利。 (3) 公益事业宣传。企业提供资金或其他企业资源以促进公众更好的支持、了解以及关心某项社会公益事业。 (4) 企业通过现金拨款、捐助或非现金的服务等形式直接捐助某个慈善机构或某项公益事业。这也是所以企业社会活动中最传统的一种方式,也是数十年以来以一种被动或临时的方式进行操作。 (5) 公益事业关联营销。企业承诺基于产品销售来为某项特定的公益事业募捐,或者捐献出一定比例的营业收入。 (6) 社区志愿者活动。企业支持和鼓励自己的员工、零售合作伙伴或特许经营成员,志愿奉献他们的时间来支持当地的社团组织和公益事业。这六种活动的侧重点不同,为企业根据营销战略创新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宏观框架。

实践证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品牌定位得到巩固,企业形象和影响力得到提升,最终使企业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得到显著增加,是一种成功的营销战略创新。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 南希.李.企业的社会责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ttp://www.wbcsd.ch/templates/Template WBCSD1/layout.asptype=p&MenuId=MzI3&d, March25, 2004.

3.从营销的角度看服务 篇三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政府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上发挥着重大作用。本文对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做了详细介绍,并结合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际,从信息角度提出了一些加强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 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河北省

2013年11月9日在京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指建设现代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省为个案,从信息的收集、整理、传播等环节提出了建设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方案和措施。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1.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种面向大众的,以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来的,公共文化服务区别于以往市场方式下提供的文化类公共产品以及相关活动、政策服务、监管服务等,它主要由政府出资并予以监督,由相关文化单位提供的免费的文化产品及服务。要想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学内涵,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观,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重视人、理解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实力日益增强,文化权益的保障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1.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内容

构成公共文化体系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政府。政府是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并完善的重要力量,它决定着公共文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经济上,公共文化体系建立和发展的主要资金都来源于政府拨款。另外,政府还承担着文化监督职责,主要负责文化市场的管理与监督工作。②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提供文化产品及服务,并积极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创新。这一主体是我国特有的,是我国与其他西方国家最大的区别特征。③非政府组织。主要指的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一些中介机构和社会服务团体等。④企业。企业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一些具体文化产品生产中具体较强优势,它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及延伸。⑤个人。个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文化体系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另外,作为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个人也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还有相关学者将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划分为八个系统: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体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生产、运营体系,公共文化信息体系,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公共文化人才体系,公共文化创新体系和公共文化考评体系。这一划分方式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更加具有条理性和可操作性。

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挖掘、传承、保护、发扬传统文化资源,实现、维护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等方面都有着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2 从信息的角度看河北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2.1 河北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信息的收集、整理

信息收集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求,对信息源中的特定信息感知、辨析、选择、追索的过程。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特殊性,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往往是同时进行的。河北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信息收集活动。

积极鼓励扶持农民自办文化。近年来,河北省通过民办公助以及政策扶持等措施,积极调动农民开展自办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中来,提高农民文化事业的参与度。河北省通过开展“农村文化之星”全民评选活动,提高了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关注度,激发了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省已建成10073个大型农民自办文化机构,其中包括2405个自办图书室,1056个农民自办剧团,201个文化书院,3260个民办性质的文化大院,70个自办博物馆,以及2434个农村个体电影放映组。

近年来,河北省还全面启动古籍保护工程,大力开展古籍普查以及督导工作,成立普查登记督导小组,积极推动全省古籍保护工作顺利进行。河北省历史文化悠久,存有大量文化古籍,具有极高的文化学术价值和科研价值。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公共图书馆现有近60万册古籍,3万多册善本;各高校图书馆也收藏了近32万册文化古籍;全省博物馆系统收藏古籍2万余册。为保护古籍,传承经典,河北省在图书馆的依托下,成立了专门的古籍保护中心,并编辑了《河北省图书馆馆藏古籍目录》和《河北省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目录》,建立了以省图书馆为首的全省十一家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联合书目数据库。

2.2 河北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信息的传播

信息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交换和共享文献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激活文献信息使之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也是将公共文化以及相关服务传递给服务对象,最终实现服务目的的一个过程。河北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主要从全方位的硬件设施配备以及多种形式的组织宣传活动这两方面展开。

2.2.1 硬件设施配备

河北省目前已建成的大型公共图书馆有160个,其中包括13个省、市级图书馆,147个县区级图书馆;全省还拥有219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其中包括13个省、市级群艺馆,164个县区级文化观,2017个乡镇文化站。另外,河北省还有56个博物馆,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要。

河北省积极与中国航天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试点工作,依托航天科学的相关技术,及时更新书屋设施,利用卫星数字技术进行图书资料的接收、整理、存放等工作。另外,河北省还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及时更新书屋内容,实现书籍和音像制品的同步更新和补充,解决了以往内容少、更新不及时、资源较少等问题。

在文化建设中,定州市提出了“十分钟文化圈”的初步构想,预计实现每五个行政村拥有一个乡镇级的综合文化服务站,目前已建成的文化服务站已达28所,预计下一阶段还将建成72个文化服务站。为保证各级综合文化服务站的正常发展和运营,各文化站还配备有专职的文化站长、副站长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2.2.2 组织各种宣传活动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目前,全省已经建成16家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公司,并与2400多个农村电影放映小组正式签约,配置了991套数字放映设备,全年放映电影常数高达50余万场。在开展农村电影文化下乡的同时,政府还积极与电影公司开展合作,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参与进来,先后共有河北电力、中国移动、上海五菱汽车公司等企业赞助资金达3000余万元,为群众提供了精彩的文化产品,丰富了其精神文化生活。

①流动舞台车工程

自2006年开始,政府共为基层文化单位配备了专门的流动舞台车,以促进文化单位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极大地改善了文化基层单位的设备条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位文化演出交通不便、转移困难、搭建舞台困难等问题,进一步推进了文化下乡的工作进程,解决了农民群众看戏难问题,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②送书下乡工程

河北省为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提高全省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大力开展送书下乡工程,解决了农村图书总量有限、种类单一、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河北省群艺馆每年编印1万册《文艺演唱材料》,并将其免费送给基层文化单位使用,以促进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河北省图书馆为正定、灵寿、栾城等省会周边县区,以及衡水、保定、张家口等50余个农村定点服务站送去图书8.3万册。另外,为进一步促进三农事业的发展,河北省还组织编辑了2050种农业实用信息,并发放10余万份相关专业性资料。

③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工程

一是积极建立各级图书馆,并深入基层单位,建立关外定点服务中心和图书室,满足农村、社区以及企业等相关单位对图书资源的需求;二是在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依托下,建立相关红色文化旅游服务站,积极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并编印专题图书资料5000余册,满足了当地人民的阅读需求;三是河北省要积极发挥全省各级工总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提高人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3 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及建议

3.1 总结经验

通过以上材料了解到,河北省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肯定:①观念到位,目标明确。思想指导行动,只有深刻理解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和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②制定系统的政策法规。提供公共文化政策法规、构建社会公益的价值观念系统是公共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石和根本。③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载体,是公共文化服务业务顺利开展的保障,离开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只能是一纸空谈。④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扩大宣传的影响力。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反思与对策

①倾听服务对象需求。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不仅要提供、传播公共文化,同时还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比如在捐赠图书的活动中,如果不考虑捐赠对象的需求,给山区农民捐赠了池塘养殖的书籍,不仅收不到传播先进文化的效果,反而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

②建立高素质队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的业绩,人们往往追求硬件设施的配置,用数字的大小作为考察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业绩的标准,从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等软件的配备。公共文化服务具体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支撑。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业余文化队伍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人员、辅助人员才能使政策方针得到有力的执行,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才能真正享受到利益。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虽然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并且很多地区也都卓有成效。但是由于工作的开展以地域作为划分依据,导致资源重复建设,或者闲置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构建系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是人们应该重点展开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付春.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基本思路[J].农村经济.2010(4):105-109.

[2]秦巧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图书馆事业发展[J].价值工程,2012(09).

[3]甘英.关于信息收集及信息收集学的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6):324-325.

[4]夏国锋,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学术综述与动态.2011(1):156-160.

[5]王智星,谢胜蓝.略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1).

[6]李郁香.大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

《公共文化服务下的河北省图书馆联盟体系建设和治理研究》(课题批准号:20130126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4.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罗生门 篇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

每个人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解读问题的角度不同,最终产生的结果也就肯定会大相径庭,更别说故意的引导和曲解。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解读不同,传达时给别人造成的影响也就不同。古代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讲的是盲人摸到象的不同部位,就以为整个象就是他摸的那个样子.这种例子在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经常发生.关于岩石的成因,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大学派,一派是火成说,他们抓住岩浆岩有气孔,呈流动状态的性质,认为岩石来自地球内部,是火山喷发造成的;一派是水成说。他们看到沙岩、石灰岩的层理就认为岩石都来自水的沉积作用。两派地质学家不仅在会上争吵,甚至动手打了起来。在电的发明史上,伽伐尼把青蛙腿挂在铜钩子上,再用一根铁丝接触蛙腿,发现了蛙腿的抖动,于是伽伐尼宣告他发现了生物电,得到科学界的一片喝彩。但几年之后,伏打指出蛙腿抖动的真正原因是伽伐尼的铁丝同时接触了铜钩子,是两种金属相接触产生的接触电,并由此发明了伏打电池。火成说和水成说,生物电和接触电,还有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生物中的进化论和突变论在一定上程度都和盲人摸象有些相似,都只是事物的一个侧面.。

历史上是如此,现实也是这样。每个人所观察、感觉的对象都是真实的,每个人对自己实验所得的局部结论也正确,但是上面的例子除伏打外,其他人在把自己从某一角度观察实验所得的结论进行推理时都比较片面。这就告诉我们,只从一个角度去认识是不行的。事物越复杂,越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认识。

对于一个三条棱不相等的长方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看到的形状都不一样、人们选用了沿长方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来观察,用这三个方向上的投影来描述长方体的通用照系。参照系是我们研究一个事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立足点不同,看到事物的性质就会不一样。用通俗的话来讲,参照系就是研究角度。

对于社会问题,人们的立场不同,看问题产生的结论也会不一样。在法庭上,原告和被告的看法是对立的;在企业里,管理者和职工也经常发生矛盾;在生产能力被限定的情况下,数量增加与质量降低,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是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矛盾。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之间有矛盾,往往都是由于立场不同,各自站在矛盾的一个方面。对于自然科学的某个问题,人们一般选择规定的一个或几个最适宜的参照系。只有参照系一致了,对问题的研究才可能一致。对待社会问题,立场不可能统一,一般用协商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但也可能通过暴力、战争的手段解决问题。无论如何,在研究一个问题之前,先选好自己的立足点十分重要。不同的人对一个问题看法不同,也应当先检查各自的立足点的否相同。

《罗生门》的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作为证人,樵夫、强盗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都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维护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实真相各不相同的证词。片中的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目的或是自己内心的趋利避害,在称述的时候把自己所理解的事实还原成了最符合自己观点最有力的“事实”,结果虽然是同一件事情,但因为叙述的不同,让事情发生的过程也大不一样,说明每一个人看待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时,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内心都深埋着自己的某种动机和目的。所以,任何一种叙述,都不是完全客观的。尽管每一个人所表达的观点和看法,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存在着极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谬误性。完全客观的事物或是真理是不存在的。

因此,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和不同角度解读很容易就能给大众造成谬论或是误导,从而掀起舆论风暴,进而掩盖和摧毁了真实事件。只言片语的截取和盲人摸象的局部认识是对新闻事实的最大的不尊重,新闻报道的最高原则和终极要求是真实性。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在两个层面的体现:

①新闻报道涉及的事实要素必须真实; ②新闻报道必须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本值真实。

保证新闻真实性:(1)力求准确 为了准确: ①直接观察 ②使用权威的灵活的可靠的消息。

(2)交待来源 :一般来说,除非来自直接观察,否则就要交待信息的来源。(3)坚守客观,客观公正——新闻职业者的基本立场,为此就需要: 为问题提供更多的观察视角,找出事实背后的原因,全面解释新闻。(4)保证公正,客观性要求的具体操作要求: ①提供争论双方的观点,以便识别冲突之外对手之间的真实主张; ②提供代表这些真实主张的确切陈述; ③直接用引号指明这是信息来源而非记者陈述; ④首先依照提供最多实事材料的方式组织报道。(5)谨慎验证,验证的技巧:用事实与所引用的消息来源的说法做比较。用一个消息来源的说法去反对另一个消息来源的说法不是验证。

5.从意志消解角度看老子的美学思想 篇五

从意志消解角度看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对功利世界中的.种种可欲之物是抱着谨慎的警惕态度,主张对欲望主动节制,同时,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中获得启示是对欲望对意志的主动消解.这些在美学上的启示是--对意志的消解是审美心胸产生的条件,是审美发生的前提.

作 者:蓝庆保 LAN Qing-bao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刊 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727(5)分类号:B235.6关键词:意志 消解 审美

6.从审美角度看道路设计 篇六

道路既具有建筑艺术的一般美学特征,即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又具有其独有的美学特征,如:流畅的线形美、和谐的`色彩美、流动的景观美和生动的路边小品等.在道路设计中既要充分考虑其实用价值,又要将美学理念渗透到设计理念中去,才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道路美.

作 者:肖鹏 施伟 施秋香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刊 名:中外公路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 年,卷(期): 26(4) 分类号:U4 关键词:道路   美学特征   美学理念   道路设计  

7.从营销的角度看服务 篇七

关键词:市场细分,淘宝小而美,电商,营销策略

一、引言

随着市场环境的多元化, 电商竞争越来越激烈, 越来越多的“小而美”店铺运用独特的定位和产品差异化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不求做大做强, 只要求在一个细分领域能够做到第一, 用店铺个性深深吸引着消费者。2009年10月创立的“网淘天下运动专营店”, 是一家主营运动瑜伽用品的商店, 通过精准的定位, 目前已在淘宝全网瑜伽行业排行中名列前茅。“多多买”是一家专做DIY相册的商城, 2009年转战淘宝之后, 凭借“小而美”定位成为DIY相册的小众之王, 淘宝网店月成交额达到80万元。从他们的经营发展来看, “小而美”店铺已经成了未来电商发展的新方向。

二、市场细分的涵义及其在网络营销中的重要性

1. 市场细分的涵义。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市场细分是指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 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将一个多样化的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小规模的细分市场的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 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

2. 市场细分在在网络营销中的重要性。

(1) 为店铺定位提供基础。市场细分提供了店铺定位的基础。在市场被细分成一个个相互具排他性而自身特质明显的单位时, 合理的分析和战略制定才成为可能。市场细分理论和方法对店铺定位提供理论指导, 使淘宝店铺能够通过科学的细分方法找到店铺目标市场, 并进行合理的店铺定位。

(2) 有利于制定网络营销组合策略。经过市场细分后的网络店铺, 可针对较小的目标市场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企业管理者通过对细分市场的了解, 观察出细分市场中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迅速调整营销组合策略, 从产品、价格、地点、促销诸方面分配资源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提高企业竞争力。

(3) 有利于提高店铺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市场细分后, 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既能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 又可增加企业的收入;产品适销对路又能带来大批销量, 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销售成本, 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淘宝“小而美”店铺的涵义及特点

1. 小而美”店铺的涵义。

“小而美””, 出自马云对淘宝的战略规划之100万个100万, 即100万个年销售额100万的小而美店铺。关于小而美的定义, 它可以是经营方式的创新创意, 可以是满足某个群体认同的需求, 可以是店长个性化的诠释需求, 也可以是让用户感动的独特服务

2.“小而美”店铺的特点。

(1) “小而美”店铺的货源有特色。因为“小而美”店铺进行的是专业化小众经营, 因此货源也体现出独特性, 只是针对少数人销售, 而且不易被其他商品替代, 店铺商品数量较少, 产品利润较高。

(2) 关键词数量少影响搜索流量。“小而美”的产品只是针对少数人, 因此关键词不够多, 直接影响到搜索流量的导入, 就算有搜索引流, 也会因为不喜欢店铺的产品类型而不会购买。

(3) 店铺定位精准。“小而美”店铺的特色经营建立在精准的店铺定位基础上, 只有明确店铺定位, 才能结合目标消费群体的喜好制定店铺营销策略。如淘宝上专卖打底裤的“黄小姐私房打底”店铺, 就是选择了打底裤这种女生的刚需品切入市场细分, 因为店铺定位的精准, 最终排到了动态排名的第一名。

四、淘宝“小而美”店铺的营销策略

1. 对目标市场竞争对手进行分析, 进行店铺定位。

淘宝“小而美”店铺要创新, 就必须了解竞争对手, 找到竞争对手没有发现的细分市场, 确定独特的细分领域。也要学习竞争对手的优势, 进而做好店铺定位, 优化自己的营销策略。

2. 进行产品市场分析。

确定下来店铺风格后就需要分析市场了, 首先可以通过店铺数据工具分析大类产品最近3个月的市场份额, 然后再分析细分产品最近3个月的市场份额, 这两个指标是从整个市场分析的, 数据一般偏大。最后分析关键词, 把相关词挖掘出来, 通过删选留下最精准词, 然后把他们的搜索量全查出来, 统计每天有多少万搜索次数, 来评估这个市场容量。

3. 准确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开展体验营销。

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变化, 考虑顾客从消费产品和服务的经历中所获得的的切身体验, 考虑对与产品相关的整个生活方式的感受, 从产品定价、促销活动、关联营销手段和老客户维系等方面进行优化, 走出“小而美”店铺的服务特点, 提供优质的店铺服务, 树立良好的店铺口碑, 增加店铺美誉度。

4. 开展微淘营销。

微淘是手机淘宝变形的重要产品之一, 基于移动消费领域的入口, 在消费者生活细分领域, 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省钱的手机购物服务。微淘的核心是回归以用户为中心的淘宝, 使消费者能根据个人兴趣关注相关领域获取信息与服务, 并且运营者、粉丝之间能够围绕账号产生互动。

5. 开展感性营销。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形式相比, 在消费者购物过程中缺少了真实的视觉体验与触感, 也没有面对面沟通的氛围, 这一切决定了电商企业的战场是感性的层面, 而非物理层面。这就非常需要给予顾客一种舒适感与信任感, 这种感觉被称为感性营销。淘宝“小而美”店铺通过个性化的服务来打动消费者, 从情感上赢得消费者的好感, 用更多的惊喜, 更多的细节来超出消费者的期望, 此时顾客潜移默化的就被抓牢了。

6. 打造充满活力的店铺文化。

随着消费者购物需求的不断提升, 消费者购物时不在仅只是关注商品本身, 也会关注店铺文化。要想使“小而美”店铺长期留驻于消费者心目中, 必须形成特色店铺文化, 卖出文化理念与生活理念, 增加店铺吸引力。

五、结语

8.从营销的角度看服务 篇八

2009-12-10 16:38:24 来自: DEREC 农民作为他者

1980年《人民文学》第二期,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引起文坛的极大关注,这篇小说成为“新时期”文学的经典作品被广泛阅读、解释,乃至进入中学教材。而作者高晓声在《且说陈奂生》一文中对农民的阐释,也成为这篇小说的最权威的阐释:

他们善良而正直,无锋无芒,无所专长,平平淡淡,默默无闻,似乎无有足以称道者。他们是一些善于动手而不善于动口的人,勇于劳动而不善思索的人;他们老实得受了损失不知道查究,单纯得受到了欺骗会无所察觉;他们甘于付出高额的代价换取极低的生活条件,能够忍受超人的苦难,去争得少有的欢乐;他们很少幻想,他们最善务实。他们活着,始终抱着两个信念:一是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相信能依靠自己的劳动活下去;二是坚信共产党能够使他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但是,他们的弱点确实是很可怕的,他们的弱点不改变,中国还会出皇帝的。

作者用了六个“无”三个“不”做连接,把农民的所谓的“两面”性综合起来了。所谓善良而正直、务实等等品格,曾经是传统社会主义创造农民形象时所强调的,比如同是进城故事的《创业史》中梁生宝买稻种,以及《霓虹灯下的哨兵》中拿着扁担进城的春妮。但在1980年代眼光看来,这两个形象不真实也不深刻。陈奂生的形象由于加上了“无”和“不”后面的内容,才算是真实揭示出了农民的本质。高晓声最深刻的思想应该是看到了“他们”的弱点与专制的关系。与此相关的还有关于《李顺大造屋》及其阐释:他们的的确确是好人,但的的确确是“坏人的培养基”,因为李顺大们是“跟跟派”,是没有自己主张的、不会独立思考的、没有个性意识的一群人。1980年代似乎迫不及待需要陈奂生这样的形象。人们一下子从高晓声的写作中看到了鲁迅的影响,看到了“国民性”的主题,看到了新文化启蒙乃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未竞之伟业。如此,知识分子终于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咒语中解放出来了,知识分子从农民形象的缺陷中重新肯定了自己。朱老忠、梁生宝等形象彻底从当代文化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掌握权力而邪恶无比的流氓形象如王秋赦等,是一些善良勤劳而饱受专制欺凌的女性与老人形象如胡玉音等。当然,知识分子也会想象纯美的田园牧歌式的农村与农民形象,感叹“哦,我的白老汉,我的牛群,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但那只是田园牧歌,远不如历史中的农民形象那样真实、深刻。

所有的农民形象似乎都无法取代陈奂生这个形象。文学研究者李杨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一段材料:

陈奂生这个形象早在《漏斗户主》中已经亮相,并且在“上城”之后,又在高晓声的一系列作品中多次作为主人公出现过。这个形象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与场合出现,总能使人感叹:“真是个农民!”我们谁都能意会到,“农民”在这里被说到,不仅仅是指从事农业劳动的一个阶级,而主要是指“保守”、“厚道”、“勤恳”、“吃苦耐劳”、“吝啬”、“容易满足”等品质组合起来的某一类形象。

让李杨感兴趣的是 “真是个农民!”的感叹。李杨追问道:

为什么一见到“保守”、“厚道”、“勤恳”、“吃苦耐劳”、“吝啬”、“容易满足”,我们就会发出“真是个农民!”的感叹呢?换言之,关于农民的“保守”、“厚道”、“勤恳”、“吃苦耐劳”、“吝啬”、“容易满足”这一类品质是农民本身的特点,还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现代作家的创造呢?(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也许,对198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化而言,这个答案是非常简单的。这当然是知识分子创造的,当然也是农民的最真实的特点。当然,这种真实的农民形象表明,农民丧失了以前被赋予的革命性,而与封建、落后、愚昧和专制紧紧联系在一起。

199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又有两个农民进城的故事。穿着破衣烂衫,两人用弹棉花的工具做暗号,贼头贼脑地上台,第一句台词是:“据观察,没有敌情。”这个名为《超生游击队》的小品,受到了极大的好评。很难想象,1990年代,中央电视台如果没有小品,特别是春节联欢晚会如果没有小品将是怎样的情况,而小品中如果没有农民形象,那小品的可看性将会大打折扣了。这些操持着方言、举止失当、知识贫乏、在城市里笑话百出的农民,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他者,一次又一次地被消费着。

小品中的农民形象肯定不足以引发知识分子的思考,虽然知识分子也在消费春节联欢晚会这道“大餐”,也在消费农民形象。最深刻最有价值的仍然是陈奂生这个形象。不过,二者并非没有关系。其实,《陈奂生上城》这部小说本来就有小品化的倾向,陈奂生跳坐弹簧椅、拿枕巾擦油嘴,一直是小说中最生动的细节被学者和教师们津津乐道。

两种现代性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从阿Q到陈奂生这样一个“谱系”,可将之归纳为五四启蒙文化创造的农民本质形象。但是,李杨有理由认为,这是现代性构造之一种,但同样的重要的是另外一个“谱系”:

没有人能够否认这种产生于五四新文学中的关于中国农村的本质叙述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性,然而,这并不是惟一重要的知识。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在晋察冀和延安等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借助政府的行政调动力,陕北和河北地方文艺形式连同其活泼、直白的乡土情调进入了致力现代化工程的文人视野。在李季、周立波、丁玲以及鲁艺艺术家们的笔下,鲁迅式的原始、愚昧、麻木、冷漠的农民形象为快乐、开放、进取的新农民形象所取代。“五四以来主导文坛的暗淡无光、惨不忍睹的乡土表象至此为之一变。”

原始、愚昧、麻木、冷漠的农民形象与快乐、开放、进取的农民形象是截然相反的。从两种形象的创造中,我们可以看到启蒙主义文化与革命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也许我们可以推论出,在革命文化时代,启蒙主义的现代性表述被压抑了,而在“新时期”,革命文化的现代性表述被压抑了。

不过,在当代文化中,“被压抑的现代性”专门是用来指涉被五四以来压抑的现代性,是指从晚清到张爱玲的写作实践。王德威说,从晚清到张爱玲,“种种创作,苟若不感时忧国或呐喊彷徨,便被视为无足可观”(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1998年),诸如才子佳人、言情说爱、颓废、淫邪、插科打诨,当然,最重要的也许是个人爱欲。这些表述,由于“不感时忧国”,所以被五四启蒙文化与革命文化共同打压。在这种二元对立面前,五四启蒙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区别倒不重要了,很多人喜欢把二者看成文化逻辑展开的必然过程,从五四到“文革”,在这个框架内很容易被讲为一体。这里面不是没有深刻的洞见。

不过,这种现代性,大概也只是相对于五四启蒙文化与革命文化而言,才算是被压抑的吧。它有不被压抑、而放肆地呈现的土壤。从晚清时期一直到1940年代的上海,这种现代性似乎从来没有被压抑过。李欧梵的著作《上海摩登》,整本书讲述的就是这种不被压抑的现代性。上海这个通商口岸,这个巨大的消费型城市,强有力地支持着这种现代性。以至于鲁迅似乎被这种现代性包围得苦闷不堪,以至于在上海从事革命斗争的人也会被这种现代性所支配,在咖啡馆里谈革命,让人搞不清是为了革命而喝咖啡还是为了咖啡而谈革命。这种现代性规定了人的真实本质:欲望。性欲、消费欲、占有欲,无边无际的欲望,因此而欢喜、而颓废、而苦闷、而犯罪、而反抗、而革命、而流浪,这一切又由于“现代”一词,而合法,而可以被传承、实践。一切故事以此为动力,施蛰存写拉黄包车的与坐车的洋女人之间的冲突,是由于这个下等人对洋女人身体的欲望(《四喜子的生意》)。施蛰存重写水浒英雄,揭示的也是那些表面上厌恶女色而实际上被欲望折磨的色情变态狂(《石秀》),而历史上那些宗教领袖、那些冲锋陷阵的武士,都是色欲的主体。施蛰存写作的重要性是很明显的,他的一篇篇故事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了人的真实本质。在这种现代性的眼光下,乡下人理所当然是他者。区别不在于城市人有欲望而乡下人没有,而在于乡下人没法以“现代”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欲望。他的一篇名为《春阳》的小说,也讲述了乡下人进城的故事:从昆山来的富有的婵阿姨,一个没有丈夫而继承了大宗财产的女子,一到上海来,被春天的阳光一照,身体起了变化,欲望被充分地唤起,于是她期待着幻想着在上海这个空间完全允许的艳遇的出现,而结果却是狼狈而返。

有趣的是,这个故事似乎可以被纳入到五四启蒙文化中,被阐释成封建礼教残害人性的故事。不过,把人性的本质规定为欲望的,却不是启蒙文化。更重要的是,启蒙文化所构筑的现代/传统二元对立并不体现为城市/乡村的二元对立。而在摩登上海文化中,城市一方面如吸血鬼般榨取农村,一面将两者阐释为现代与传统的关系,而使这种榨取完全合法。

被不少当代知识分子蔑视很久的《子夜》,在一开头也讲述了乡下人进城的故事。吴老太爷因为乡村土匪猖獗不得意投奔在上海的资本家吴荪甫。没想到,一到上海,就被光怪陆离的灯火、子不语的怪力乱神似的汽车以及香气扑鼻的女人给吓死了。虽然不少当代知识分子很讨厌茅盾,但是这一段乡下人的“震惊”体验倒经常被提起,并被阐释为现代的城市与古老的乡村的冲突,显示出僵死的乡村必然的灭亡:

“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但乡下实际就等于幽暗的‘坟墓’,僵尸在坟墓里是不会‘风化’的。现在既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去罢!你这古老社会的僵尸!去罢!我已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旧中国也已经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间很快的很快的在那里风化了!”

这是《子夜》中的知识分子范博文的观点,李欧梵在《上海摩登》谈及吴老太爷的死,与范博文的观点差不多。大概都是认同摩登上海的现代性的缘故吧。但这不是茅盾的观点。茅盾并没有认同这种现代性。相反,他的《子夜》、《林家铺子》及农村三部曲,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危机,在所谓中国资本主义黄金时代中,乡村如何被纳入到了城市的体系中而破产而发生革命。因此,乡村并不在和现代隔绝的所谓传统的一方。

如今,可以告慰认同摩登上海现代性的人士的是,被压抑的现代性早已不再被压抑了,而五四启蒙文化与革命文化,倒销声匿迹了。王德威以《落地的麦子不死》为题,讲述被压抑的现代性如何回归,如何在1980年代的中国大陆有了新的传人,从阿城到苏童、叶兆言,乃至王安忆(不过王安忆似乎并不领情),到处开花结果。不过,在摩登上海又一次如日中天、乡村的危机又一次凸现的当下,人们免不了问,到底谁压抑了谁?

农村包围城市

以农民为主体的武装力量进城而夺取政权,以革命者的形象改造“反动”的城市,对于认同上海摩登现代性的人而言,是黑暗的开始。我们从五四启蒙主义文化中,也似乎找不到任何依据来赞同这样的行为。即便在西方传来的革命文化中,这种行为也是匪夷所思。以正统马克思主义看来,革命力量应该产生于城市无产阶级,而农民就其本性而言,倒是反动的。尽全力以中国社会自己的标准来论述中国历史的西方学者梅斯纳,也只好把毛泽东的这种思想归为民粹主义——一个在西方观念中可以被理解的概念(参见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这个概念意味着不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意味着无视马克思主义强调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条件,意味着唯意志论和浪漫主义,当然,也意味着这不是真正进步的学说。

日本思想家竹内好在1957年写有文章《亚洲的进步与反动》。他指出,进步史观产生于近代欧洲,故在导入这个进步史观之前,亚洲不曾有过关于进步的思考方法,也不曾有过产生进步史观之基础的历史事实——带来急遽变化的作为制度的资本主义。因此,这里所提及意义上的反动这一思考方法也不曾存在。在竹内好看来,只有亚洲与近代欧洲接触后,进步与反动才在亚洲展开。但是,在欧洲清晰的概念到了亚洲,变得模糊不清了。虽然欧洲还可以坚持其进步史观。《共产党宣言》说:“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在马克思看来,这是资产阶级“非常革命的作用”。所以,马克思在他的《鸦片贸易史》一文中,会作出如此的判断:“半野蛮人坚持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自私自利的原则与之对抗。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在“历史进步”和道义发生冲突的时候,马克思不可能不强调这种道义来自所谓半野蛮人和陈腐世界。虽然马克思并没有在此赞美资产阶级,但认同资产阶级现代性的中国学者会经常引用这段文字。

马克思在讲述一个大故事:首先是资产阶级创造出一个世界,在资产阶级完成了这种创造之后,无产阶级将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而阻碍资产阶级全球扩张的力量,是反动的,不仅仅于资产阶级而言是反动的,而且于无产阶级革命而言也是反动的,因为这种阻碍力量并不利于这个大故事的完成。显然,中国革命并没有买这个故事的账,把中国革命作为思考对象的竹内好也没有买这个故事的账。竹内好几乎是针锋相对地指出:

近代欧洲入侵亚洲,使古老的亚洲得以解体,从而在亚洲内部引起内发式变革,这一历史事实难以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侵入者独占了代表进步的专利,那么对它的抵抗当然不得不以否定进步的形式出现,那么,这种抵抗能够被称为“反动”么?许多被视为亚洲存在着民族主义的证据的历史事件,难道没有从这样的疑问出发进行再评价的必要吗?例如,太平天国是以打倒清朝为目标的革命运动,可是从反面来说,这又是取代清朝而试图建立新王朝的复古运动。同样,1857年印度的印兵大起义曾经试图复兴莫卧儿王朝。而义和团的反动性格则是众所周知的。(竹内好《近代的超克》,三联书店,2005年)

“进步”以入侵的形式进入亚洲、进入中国,“进步”的观念不可能不发生动摇。这种“进步”不遭受抵抗是不可想象的。而伴随着对“进步”的否定,必然是对进步的重新定义。中国的“进步”不是等待着西方“进步”力量的入侵,变为殖民地,进而等待西方更进步的无产阶级来解放自己,而是把西方入侵的所谓“进步”力量定义为反动的帝国主义,把抵抗侵略的义和团等定义为进步的;把在马克思看来陈腐的清朝政权中的反帝力量定义为进步;把争取中国独立的民族主义斗争定义为进步;把与帝国主义势力结合在一起的内部力量定义为反动,进而把中国大多数民众起来反抗内外压迫的斗争定义为最革命和最进步的斗争。这种进步观是欧洲无法想象,却在中国的革命文化中创造出来的。在这个观点支配下,上海摩登式的欲望和消费,成为落后而腐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必须得到深刻的改造。

在现代世界历史的展开中,设想一种民众大联合的未来,一种劳动者当家作主的天下,这与马克思设想的物质条件充分保障的共产主义不同,在马克思眼里,第三等级的兴起使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是第三等级对世界历史的贡献,而第三等级的危机来临于“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所以第四等级兴起后顺理成章地消灭私有制。而对于中国革命文化而言,私有制问题的核心不是社会有了巨大的财富,而是有限的社会财富不能被少数人垄断。所以,第四等级——劳动者的兴起要做的事情是打破少数人对社会财富的垄断。中国革命文化所设想的未来不是玩似的“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上从事批判”,而是劳动者的生活,是善良、勤劳者的集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是放纵欲望,而是互相帮助和爱护;不是无尽地消费,而是有节制地享受生活。在价值上,革命文化要用中国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劳动者的美德来改造整个世界,包括城市与知识分子。

这种中国革命文化的理想,并不处在五四启蒙主义文化的对立面。相反,中国革命文化始终把自己作为五四启蒙主义文化的合法继承者。与此相应的是,写了《阿Q正传》的鲁迅最终可以和写了唾骂鲁迅的《死去了的阿Q时代》的人握手,并肩战斗,共同对付另一种现代性力量,虽然鲁迅和他战友之间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但我们却无法设想鲁迅能与十里洋场的颓废者、消费者、范博文之流站在同一立场上。书写农民的愚昧、麻木、冷漠的鲁迅,心里藏着的是“气禀未失之农人”形象,他们有赤白之心,有神思,“普崇万物为文化本根,敬天礼地”(《破恶声论》)。这种源自农人的人性理想,与革命文化构想的人性并非没有相通之处。

在革命文化中,存在着以城市和知识分子为他者而建构的主体形象及价值观,在此,劳动者,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得到了重新评价:

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此话如今大概会被不少城市人和知识分子所耻笑吧。人们会把这种言论看成是思想宰制的方式:以体力劳动者的价值观念来打压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脑力劳动者。确实,中国革命的展开过程中权力者使用手段宰制知识分子的现象比比皆是。但如果仅仅以物质手段来打压,革命文化获得领导权的可能性就绝对不会存在。如果能平心静气地看待这段话,也许我们更能体会其中说服人的地方。革命文化在此要求改变一种价值观和人性观,那是以第四等级——劳动者的兴起为基础的。与劳动者的世界相匹配的,必须要创造出一种能把劳动者的价值、生活方式包容进来的文化,在此,劳动者是主体,不是他者。他者是那些贬低、鄙视劳动者的“剥削阶级”人性观、审美观。

也许,闻一多在最后岁月里的心得更能让知识分子重视。他似乎是在重复毛泽东的观点:

从心里就爱起,和受苦难的人在一起,他身上的虱子爬到你身上来,都不觉得他脏。这是很痛苦的事,因为我们出身大都是剥削别人的。但一定要改造自己的思想。(闻黎明,《闻一多传》,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82页)

作为诗人、学者的闻一多不在延安,怎么也能体悟到这个道理呢?这种文化逻辑在现代中国,几乎是一条“规律”而被不少人感应、体悟和发现。不管是张开手臂欢迎,还是对此矛盾、彷徨,未来中国是劳动者的天下,总是被来自不同背景和持不同观念的人们所预测。从朱自清、到闻一多,从曹禺到萧乾。曹禺的体认尤其说明问题。《日出》一剧写一个类似于五四青年的方达生到摩登城市中寻找自己的恋人竹筠,但竹筠已经变成了陈白露,成为富人们的交际花。方达生无法与昔日的恋人展开爱情的故事,因为对于陈白露而言,五四式爱情的虚幻她已经尝够了。方达生无法理解她怎么变成一个随随便便的女人,没有羞耻心的女人。而陈白露则坦言她的欲望:“我出门要坐汽车,应酬要穿些好衣服,我要玩,我要跳舞”,这种欲望使她不得不在摩登城市中、在富人中寻找可能性。无论曹禺还是剧中的方达生和陈白露,都不再可能把这种摩登的生活方式看成是进步的,相反,曹禺借陈白露口说的是“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在陈白露自杀的同时,屋外的工人们传来打夯的歌曲:

日出东来,满天大红!要想得吃饭,可得做工。

坚定而有力的歌曲充塞着宇宙。屋内渐渐黯淡,窗外开始明亮。陈白露自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劳动者的世界。它淘汰了以欲望的满足为核心的价值观,而代之以劳动的价值观。

曹禺强调,太阳不属于陈白露,也不属于方达生,当然也不是属于曹禺。1940年代后期的张爱玲也体认到了未来劳动者世界的到来,当然这个世界不属于她。萧乾1966年曾自杀过一次,他留下的遗言说:“新社会固然美好,只是我挤不进去。”也许,更应该指出的是,太阳也不属于茅盾、丁玲、何其芳、老舍等等这些经过苦闷、彷徨和反思而认同了太阳的人。

六十年前的今天,闻一多写有《人民的世纪》(发表于《大路周刊》创刊号,1945年5月。收入《闻一多全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年),斩钉截铁地宣布:

假如国家不能替人民谋一点利益,便失去了它的意义,老实说,国家有时候是特权阶级用以巩固并扩大他们的特权的机构。假如根本没有人民,就用不着土地,也就用不着主权。只有土地和主权都属于人民时,才讲得上国家,今天只有“人民至上”,才是正确的口号。

思想的惰性会让人们马上送出一顶民粹主义的帽子,以便在欧洲的思想脉络中定位这种观念。所不同的是,“人民”所强调的共同体,不再是俄罗斯公社意义上的小共同体,不是村社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知识分子、现代化等等,都不是在人民的对立面,需要人民去摧毁的。而是说,前者的性质和发展需要得到人民的检验。“人民至上”的出现,为天道崩溃以后的中国,重新找回了一个意义世界。

回答几个问题

在与刘旭先生的对话(见《天涯》2005年第一期《有关底层的问答》一文)中,我说:“与陈映真交谈,他说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在社会主义时期,以前从来不被当成人看的农民,真的成为人了。他们真站起来了,你不能不把他们当成人来看,你不敢把他们妖魔化。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尊严,而不以富人作为自己的归宿。穷人家的女儿,她不一定希望自己嫁个富人,她有自己的尊严,她根本不可能用尊严来交换什么,我的生命,我的身体,我的灵魂都是不能出卖的。”补充说明一下,陈映真只说了一句话,后面是我的发挥。这话引来了梁卫星先生的质问:

在社会主义时期,农民真的成为人了吗?他们真的站起来了吗?他们真的有自己的尊严了吗?那么,剪刀差是怎么回事?人民公社是怎么回事?户籍制度又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是无知,这段话简直就是居心叵测!(《文化殖民,抑或是意识形态奴役?》,载天涯社区()关天茶舍。删节版见《天涯》2005年第三期。顺便指出,该文将刘旭和我的对话视作对王晓明先生的《L县见闻》的理论阐发,这不是事实。希望本人的这篇文章也不要被当作是对王文的探讨。)

大概很难理解的就在于,有剪刀差、有人民公社、有户籍制度,但也有人的尊严。后者不是某个党派恩赐的结果,而是中国现代文化政治实践的结果之一。梁卫星补充说:“如果说那时候农民真的有尊严感,那也明显是意识形态洗脑的结果”,也许,在我所认为的文化政治的实践,在梁看来无非就是意识形态的洗脑吧。我无意肯定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的一切现象,当然,任何现象在我看来都是需要重新理解和解释的。但我相信,社会主义时期所强调的劳动者的尊严在文化上是存在的。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存在贫富差异,在城乡之间,在城市内部的普通工人和吃“定息”的人们之间,在官僚和百姓之间,在知识分子和民众之间。但是,社会主义文化不再使富人发挥文化上的作用,也不再使穷人面对富人低人一等。也就是说,富人无非只是吃得好点,拥有比较多的钱财,如此而已,他没有多少可能因其富裕而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或者说,假如有人(比如高干子弟)敢这样做,他将受到文化上的强大反击。用越穷越光荣来概括那个时代实在很无聊。不过,贫穷不是耻辱,是当时的普遍观念。对社会主义历史的普遍无知在于,一些人只会用党派专制来概括一切。

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的一大壮举是彻底驱逐了在城市盘踞几十年的摩登文化。消费型城市被改造成为生产型城市,阔太太富公子也许还在某个角落打麻将,到高档饭店吃大餐,也许还可以到一些场合跳舞,但舞女不复存在,妓女全部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享乐的场合奇缺肯定会让富人们心生恨意。但是假如不愿意太无知,倒应该好好感受一下那个时候城市里的工人阶级文化。很可惜,工人阶级文化不是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的,所以不会被知识分子所重视,但好在那个时期的工人还活着,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在那个时候的喜怒哀乐,他们如何安排生活,如何学习和工作,他们有什么苦恼,他们面对城市有没有异己感,他们有没有自己的娱乐。

梁卫星说:“可能的情况是,工人们在那个时代和农民一样被意识形态洗澡,将浑身上下,从肉体到灵魂都洗得一派透明,没有了任何私人追求,一切均与意识形态的宏大歌唱为是,有的恐怕只是一种虚幻的尊严感而已。”(出处同上)

挺荒谬的。我无法设想所谓的意识形态能把工人和农民都洗得像白痴,连任何私人的追求都没有。从历史上看,老工人由于新旧社会的变迁,有较强的“翻身感”,因此对国家和政权有较大的忠诚。到了第二代,年轻工人对私人生活的渴望开始变得强大了。当时工厂的纪律比之现在,真不知道宽容多少倍,泡病假、迟到和早退在年轻一代中屡见不鲜。怎么可能没有私人追求呢?问题倒是,在宽容的纪律下,工人阶级的集体主义文化并没有被摧毁。这种文化的领导权完全掌握在党派领导手里吗?未必!领导可以在台上、报纸上、广播里宣传党派思想,但从工人阶级的角度看,这个思想能否被接受是需要检验的。在工人阶级文化中,私人追求的膨胀是被否定的,但克己为公与忠诚于党派,并不是同一回事。对公共事业的热情,对他人的关心程度,是工人阶级文化评断人的“觉悟”程度的标准。这是在工人为主体的世界里广泛实践的文化政治!在这个世界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互相体谅和帮助。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掠夺别人,成全自己,而在于牺牲自己,帮助别人。这就是曾经有过的世界!

一篇副标题为《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不同的世界》的文章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当然也被广泛唾骂,文章极为抒情地概括了这样一个不同的世界:

一个不为利润的文化、一个普通劳动者成为主角的文化是可能的。一个不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一个学费低廉的教育是可能的。一个不以赢利为目的、为最广大劳苦大众服务的、廉价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可能的。一个不用担心失业和竞争的社会、一个普通人有着安全感的社会是可能的。一个人不再是商品的社会、一个每个人的生活都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是可能的。一个每个人都是哲学家的社会、一个每个人都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的社会是可能的。一个依靠本民族劳动者创造力的经济、一个自力更生的经济、一个不依赖于国际资本的经济是可能的。

这段引文我做了重新组合,删除了每句的开头。这倒不是为了避讳什么,我认为,这样一个可能的世界不是某个个人能代表和创造的。我相信,从中国知识分子的反思以及与劳动者的接触中,从劳动者的生活实践中,更能真切体会到这样一个可能的世界。这个可能的世界并不等于传统社会主义历史。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理想。但是,在历史上,存在着这个可能的世界的实践,在与各种力量的搏斗中艰难地实践着。

从理论上阐发这个可能的世界,特别是从历史的研究中真正寻找到这种可能性,都是困难的。这篇凌乱的文章根本不能有效地阐发这些理论和历史问题。但是,一个强有力的动因在召唤着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思考:

我们到底是否愿意接受一个少数权力者和富人侵吞社会大部分财富的世界,并把这个世界的出现描述为必然的规律。

9.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 篇九

以人为本的文明城市建设,要求有一个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和美的城市社区环境。其中,绿地、安全、平静、整洁等环境质量指标是文明城市的重要尺度。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并不是单纯追求物质文明成果,更重要的是追求城市人的文明。它要求市民的文明要与城市的文明设施相对应,要求城市生活主体市民对文明成果的自觉创造和保护。因此,城市环境与设施虽重要,但城市人对设施的态度更为重要。只有以高水平文化教养的市民与高质量的文化环境相配,才能真正体现文明的内在品质。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内涵,要求环境符合人性,更要求人在环境中展现人的尊严与美,要求人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因此,建设文明城市,根本在于市民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准、人际关系、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教养,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生活的文化质量。

基于城市文化的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思考,不能不使人感到,城市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满足城市文化内涵的要求。

第一,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统一的城市教育体系,提高市民的整体文化意识。市民的文化意识是城市建设的根本任务。目前,城市社区教育存在着空白。这样,导致中国城市文化建设中,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市民教育体系,使广大市民缺乏市民意识和社区成员意识,因而缺乏对城市和所在社区的关怀意识,参与意识、维护意识、建设意识,表现出在公共生活中公德意识的欠缺和行为方式不文明。遵循城市文化的内涵,必须考虑如何建立有效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加强社会理想和责任感教育、开放意识与变革精神教育、社会公德与市民人格教育,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通过教育,促进市民的文明意识的成长,培养其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参与意识,确立爱护城市形象的市民意识。第二,建立城市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相统一的城市特色文化体系,塑造有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城市的文化特色,既是城市的外在环境,也是指城市的精神生活,不仅包括现代文化,也包括传统文化。城市的特色文化可以是某种资源、某种工艺、某种优势。塑造城市特色文化,从外在方面讲,它可以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鲜明的特色产生出独特的美感,增加城市的魅力,展示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从内在方面讲,塑造城市特色文化,是文明城市的文化内涵的要求。独特的城市文化,将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培养出特定城市文化人。这有助于市民形成热爱自己所居住城市的情感和自豪感。建设城市特色文化,首先是创造本城市新的文化特色。在创造城市特色文化中,应注入人文精神,融入优秀的文化传统,时刻把握城市文化的内涵,即塑造城市特色文化的目的在于促进市民形成共同的审美观念和强大的内聚力,促进市民人格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培养民族自豪感、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第三,建立主流主义、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相统一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不同文化素质的市民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单一化的城市文化不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因此,城市文化应该保持多层次和多样化发展状态。目前,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受到大众文化的严重冲击,而大众文化感性化、平庸化、低俗化的倾向,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市民,使他们缺乏对文化意义的思考,缺乏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使其文化欣赏品位不是在提高,而是在逐渐下降。不仅如此,某些大众文化产品完全放弃道德理论,诱导一部分大众文化欣赏者堕落。为此,在文明城市的追寻和建设中,必须提倡主流文化,让主流文化占领城市文化阵地。同时也要引导市民的文化欣赏品位,增强对各类文化的评价能力。

10.从营销的角度看服务 篇十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而高校教育者为对大学生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有意识地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于一定的形式或活动中, 使大学生通过活动或其他形式受到教育,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含义里的“一定的形式或活动”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目前, 高校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课堂教学。各高校普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载体。课堂教学是最传统、最直接的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方式。

谈话。高校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通过会议、座谈等形式, 来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解决其思想问题。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最经常的一种载体形式。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等以语言、文字等为媒介, 在心理方面给咨询对象以帮助、教育和启迪。借助心理咨询疏通大学生心理是一种隐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现在很多高校开设了“心理咨询中心”, 通过心理咨询疏导学生不良情绪, 让学生有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

在上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中, 大学生都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是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因而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其次, 以理论为主。学生极少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 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 必须重视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

二、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现状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 利用业余时间, 结合所学专业知识, 自愿向社会无偿提供服务的各种活动。

陈万柏老师和张耀灿老师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 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必须是联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形式, 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首先,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会基层, 接触各种服务对象, 进而反思自身, 确立正确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方法论。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另外, 志愿服务组织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引导大学生积极为社会服务, 以实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其次,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客体互动性强。一方面, 大学生可作为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自由的互动, 反馈意见。另一方面, 大学生也可成为志愿服务的组织者, 成为主体, 这样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

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有条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以下两方面存在问题:

(一) 志愿服务社团管理

第一, 管理力度弱, 跟进不足。一些志愿服务社团只对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 而随之相关的服务并没有跟上, 在志愿者协会中相当高比例的人没有参与志愿服务, 与此同时, 登记资料做的比较到位, 但是后期管理如志愿者培训、服务时间记录、服务质量督导等很不到位。

第二, 策划创新能力不强, 活动质量不高。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主要以活动为导向, 缺乏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多注重形式, 缺乏特色和内涵;服务低层次且重复, 缺乏高品位发展。

第三, 缺乏有效的专业培训。

(二) 国家管理

第一, 法制不健全。有些活动的组织者把志愿者当作是免费的劳动力, 甚至让他们加班加点地工作。在活动中, 志愿者自身合法权益缺乏保障, 尤其是当志愿者在为社会提供服务时, 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应该由谁来承担补偿责任并未明确规定。另外, 对民间志愿服务组织限制较多, 缺乏引导, 相关条例模糊, 不利于社会力量的发展, 难以调动社会资源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

第二, 激励政策的导向与志愿服务理念存在矛盾, 落实政策时也存在漏洞。

国家制定了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如参与西部计划或者“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志愿者在考公务员时同等条件优先录取以及考研究生时初试加十分, 但缺乏对大学生正确认识激励政策的引导, 导致部分大学生企图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跳板实现成为公务员或研究生的目的, 出现所谓的“基层镀金”现象, 与志愿服务理念背道而驰。

三、对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施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志愿服务社团管理者应该做到:第一, 切忌形式主义的一哄而上和不切实际的强制性参与, 坚持自愿无偿和适宜适量原则;第二, 抓住重大活动开发志愿服务项目的同时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开展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在重大活动之外, 志愿服务基地建设是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重要举措;第三, 尽可能组织专业的志愿者培训, 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第四, 重视传播志愿服务理念, 加强对志愿者的精神教育, 以保证服务的持续性。

另外,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第一,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维护志愿者权益, 推动民间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第二, 加强激励政策的落实和监督力度, 保障志愿者权益;第三, 宣传志愿理念, 重视对志愿者的理念引导。

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已成为我国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人群。志愿服务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笔者从思想教育载体角度考察大学生志愿服务, 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及其不足导入, 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实施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可行性,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7 (2012.11重印) .

[2]高娱.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 2012.

11.从科学学的角度看传统工艺的发展 篇十一

从科学学的角度看传统工艺的发展

从科学学的视角,在研究传统工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从科学学的角度讲,传统工艺发展滞后引发的濒危现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工艺所依赖的.技术基础本身的问题;二是传统工艺技术应用的社会方面问题;三是产业化的管理和战略发展问题.作者主张用现代的管理模式运作传统工艺产业,技术进化传统工艺制作,以产业化的科学发展战略来消解传统工艺发展面临的困境.

作 者:曾令发 黄万稳 ZENG Ling-fa HUANG Wan-wen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6 刊 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3(2) 分类号:N09 关键词:科学学   传统工艺   科技管理   技术应用  

12.从营销的角度看服务 篇十二

阜宁县芦蒲初中

肖正州

[内容摘要]: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到教育管理、教师素质、教育环境、教学设施、家庭教育、布局调整、经费投入、政策落实、评价机制的制约。

[关键词]:制约、农村教育、领导能力、教师素质、教育理念、家庭影响、教育投入、办学设施、评价机制。

2003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定》提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以及后来“两免一补”工作的逐渐到位。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加强。但仔细思考,农村教育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下面就本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引起广大同仁及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学校领导成员管理能力较差,无学校发展的长期规划。

一所学校校长是灵魂,一个校长的任免关系到一所学校的命运,所以有关主管部门一定要坚持任人唯贤,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然而,在一些校区校长通过找关系,走后门才得以升迁。本身业务能力就不强,心中没有真正为一所学校设计一个长期发展的规划,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部分校长思想落后,腐化堕落,独断专行,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溜须拍马,不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老师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甚至导致其他管理人员及老师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工作消极,心灰意冷。

二、教师的非正常流动对教学工作的影响

因国家教育部门在教师编制上有严格的规定,即学生数与教师的比例,致使新教师难进入,而大量优秀教师外流(城市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逐年增大,已出现青黄不接现象,此种现象在小学较为严重。而年轻教师、优秀教师流失严重,部分年轻教师被政府部门借用,还有的通关系调到城镇学校,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农村学校教师业务能力有限且难得有进修培训的机会。

农村教师很难得到培训提高机会(而且有的培训都是走过场),即使有,往往也成为校长关系户的专利。农村教师的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尤其突出,极少部分师范毕业的教师其知识结构还是七八十甚至六七十年代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如何能满足现在学生的求知欲望呢?更不要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了,其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加之,农村教师经济收入低,在职教师的学习、培训举步维艰;相当数量未到退休年龄、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不能提前退休,教师队伍趋于老龄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致使信息技术等课程难以开设,很多学校只好起用较年轻的教师边学边教,这种状况下的教学效果很难提高。

四、布局调整带来的不良反应。

近几年来,县级教育部门对农村教学网点布局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前一村一校的现象不复存在。学校布局调整之后,学校教学资源进行了优化组合,精简了教师队伍,减少了教育经费投入。但是也出现了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调整之后,有很多学生上学离家太远,一种情况是成为潜在的辍学生,另一种情况乘坐校车上学,由于校车数量较少,往往要往返多次或严重超载,导致学生的精力不足及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有的父母在外务工的,就花高费把子女带到其所有地,就近就读,然而,由于父母工作地点的转移,子女往往要辗转多个学校,不利于小孩的学习。同时农村学校教学设备陈旧、教学设施不足、教学方法落后,虽然在“教育现代化创建”期间,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如增添了部分图书、仪器等),但要满足完整的科学实验仪器,尚差大部分仪器,即使利用已有设备能完成的实验,其利用率也很低;加上部分小学食宿条件差,辅导员业务管理能力和责任心都跟不上。以上这些仍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教育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现在,在很多农村学校,大部分校长愿意将学校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有关基础建设上,(如:绿化、房屋改造等)而不愿意在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投资,(如:教师培训、教学奖励等)这既不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团结广大教师集中精力专研教学。使得原来业务能力本来就不高的教师只能越来越差,教育质量长期滞后也就在所难免。

六、评价机制的缺失

1、年终的表彰激励措施不到位,对于每年的往往是能说会道或与领导关系亲近者优先,对于工作踏实、真正勤劳肯干的人往往不被注意;

2、职称晋升制度的不完善,每所学校在制定这项制度时,往往首先照顾到年老的同志(所谓的论资排辈)。

上述这两点往往对要求上进的同志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教师工作的热情。

七、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农村学校学生家长大都是农民,他们接受先进思想文化教育的机会不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家庭教育严重不足。随着打工经济的升温,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已大量涌入城市,留守儿童比例逐年增加,而受农村“隔代亲”传统思想的影响,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的儿童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过分溺爱下成长,天性活泼好动的儿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和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还有部分留守儿童是完全寄居在叔叔、伯伯家中,这类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孤僻,也没有好的学习环境;甚至有的留守儿童是“大带小”,在家或租房在学校附近,他们放学后,还得做饭、做家务、带弟妹等。这样以来,留守儿童在思想上和经济上的压力都非常重,在他们的心里从小就烙下一个阴影,同时也给学校管理、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学生在学校出了问题无法联系家长,不能及时的对孩子教育、监管到位。

八、农村学校教育理念落后,不能开足开全课程。

由于教师编制紧缺、学科结构失衡,学生除每天的文化课外,其它课程开不足开不全,即使有人去上也是敷衍了事,缺少专业的知识和认真重视的态度。农村教育仍然把升学作为主要目的,尤其是初中阶段,教师被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学年统考奖惩制度所约束,在这种约束下,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教师在教学中不是力图促进学生智力均衡、全面地发展,而是偏重于知识传授;一些学校和家长往往只关注优秀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

九、读书无用论回潮导致辍学。

2000年,国家宣布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7年,又提出“两基”迎“国检”,巩固两基成果。事实上学生失学时有发生,辍学率仍出现了反弹。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学生的家长不重视教育,加上极少部分是家庭贫困,特别在打工浪潮涌动的今天,中学生辍学打工的现象较多。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现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又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并不发达),导致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小学向初中过渡时,就有一部分学生流失;辍学主要发生在初中阶段,而且辍学率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增趋势,初三为辍学高峰。

十、家庭教育问题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农村很多家长都长期在外务工,经济收入相对稳定;加上,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从小学到初中免收学杂费。农村家庭都把教育问题过分依赖学校。农村的家长普遍认为:只要给孩子吃穿,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在农村小学,不少家长把学校当成是“托儿所”,家长为子女提供的只是物质条件,而忽视了从精神上关心子女,尤其是与子女进行平等的、积极有效的沟通。完全是将子女的教育推向学校。

很多家长用打骂和物质刺激的方法教育子女,他们在子女犯过错的情况下全然不顾孩子的自尊打骂他们,有些家长在被告知子女在校违纪后,在校园里追逐打骂子女,给学校教育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农村家庭各成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不一致。有些家庭父亲忙于生计,把教育子女的事情交给母亲,或父母外出打工把教育孩子的重任交给祖父母,这些孩子一般都比较受娇养,在校难于管教。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始想着为子女选择条件好的学校了。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从本地学校到县重点或者一同外出在异地上学,不适应环境又到另一处,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学校。孩子忙于适应环境,无心读书,甚至结识了更多无心读书的同伴,养成了诸多的坏习惯。

十一、“尊师重教”没有落到实处,从而阻碍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2008年,公务员工资大幅度提高,而教师工资却迟迟未提。对于城镇教师来说,他们可以从多方面去增加个人收入,而农村教师就靠财政拨的那丁点儿工资养家,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教师待遇低,工资改革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待遇问题。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除了工资,几乎没有任何的奖金、福利,使他们千方百计想调离农村学校。

城镇、农村教师经济收入及其他条件相差甚远,农村教师心理极不平衡,努力寻求改变,有门路的留职下海经商(也就是吃空饷现象),但大部分教师还得留在教育岗位,与身边曾经的同事相比,心理落差更大,从而日渐消沉,无心专研;加上在农村,由于娱乐活动少,有些青年教师对这种生活极不适应,只好以打牌,打麻将消磨时光,却不思进取,思考教学,其教育质量自然很难提高。而且其行为对学生将产生极为不好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对老师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对学习的乐趣,使得教育质量难以得到提高。一些有条件有关系的教师调离后,造成原学校人员缺乏,加重了其他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心理负担,加上待遇问题,更是无心从教。按照西方经济理论的观点“没有成本的投入或投入过少,就不能产生效益或效益极为低下”,同理可以推论,教师不能获得好的报酬,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上课走过场、形式,而不追求教育质量。其次,因为投资额的不足,就容易使得一些高素质的教师另谋他就,从而使得教师的整体素质下降,达不到应有的学历程度,因此降低学生学习的效果,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

上一篇:店长如何带团队1下一篇:公司行政部后勤工作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