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措施.2011.9doc

2024-09-28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措施.2011.9doc(共11篇)(共11篇)

1.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措施.2011.9doc 篇一

一、班风提质

良好的班风确定良好的学风,良好的班风可以潜移默化每一个学生。因此,班风建设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将班风建设纳入山水班级和优秀班主任考核范围,让班风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核心内容。每学期将安排一次班风创建经验交流会,力争让每一个班都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素养提质

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关系密切。如果教师学科素养高,相对来说教学质量也就高。为此,我们每一年举行一次学科教师素养测试竞赛,如语文教师写下水文、数学教师参加数学竞赛等。力争通过素养比赛,让教师在空闲时间关注自己学科素养的提升。学科素养测试成绩将纳入教师评先评优范畴。

总之,快速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学校重视,教师善教乐教,学生乐学,那么快速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就自然而然。为此,我们将整合一切教育资源,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力争让质量提升实实在在,力争让质量提升看得见、摸得着,从而为仙居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自己应尽的努力。以上十项措施虽然有一定的地域色彩,但对其它学校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启示。

三、教研提质

提升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着眼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研活动必须要有序开展。20__年学校总的教研主题是“顺学而教”,希望教师们能针对学生实际展开教学。我们将努力让每次教研主题的切口更小一些,更有针对性。只有主题教研活动正常了,“轻负高效”才能成为现实。

(一)组内教研

学校建立高段语文、高段数学、中段语文、中段数学、低段语文、低段数学、英语、综合等8个教研小组,每个教研小组以“挂牌上课”的形式展开,每次活动按镇教研活动对待。

(二)联合教研

联合教研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切实有效的捷径。我们将继续开展两种形式的联合教研活动,一是请城区名师进来的联合教研,二是让本校优秀教师走出去的联合教研。

(三)课堂节

课堂节是实践“课堂即培训”理念的重要载体。每年11月份是学校一年一度的课堂节,活动将由专家讲座、课堂展示两部分组成。届时,我们将请校外专家、名师走进学校,与本校教师同台讲座、同台展示,让我们学校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与名师共成长。

(四)教学比武

教学比武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最有效的方式。一年一度的教学比武将由现场备课、模拟课堂、课堂教学、教后反思四个部分组成。一次比武,一次技能的提升,也是一次质量的提升。

四、常规提质

教学常规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此,我们要重点关注全体教师的教学常规是否规范、有效。

(一)备课

只有精心备好课,才能让课堂质量有保证。为此,我们要求每个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展开备课,力求备课思路与上课思路一致。我们将每学期抽检教师的备课笔记3次,并将及时公开抽检结果,并在微信群中展示优秀备课笔记。

(二)改作

只有用心改作,才能发现教学中切实存在问题,从而让教学更加完善。为此,我们将每学期抽检2次学生的作业本,检查教师批改的广度与深度,力争让改作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周末作业

只有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出针对性强的周末作业,才能让教学质量更有保证。为此,我们将重点关注周末作业的原创性与针对性,并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优秀周末作业评比,以此来促进周末作业的质量。

五、科研提质

教育科研是质量提升的催化剂。教学质量一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其内涵也就更加丰富了。为此,我们积极开展校内小课题申报活动,申报的主题围绕“质量提升”这一大主题。一年来,《如何提升计算的准确率》《如何提升立体图形教学效率》等12项小课题依次开展。试想一下,如果每个教师都能围绕具体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展开改进性研究,那么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六、制度提质

质量的提升与激励制度密不可分。为此,我们进一步确定并实行如下的激励制度:连续两个学期教学质量保持A级,评优评先优先考虑;连续两个学期教学质量有所提升,评优评先优先考虑;教学质量从D级进到A级,直接进入优秀或先进行列。有了这样的制度保证,真正抓质量的教师就可以优先出彩,从而快速形成“质量至上”的浓厚氛围,使得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快速提升。

七、规范提质

规范测试可以形成良好的学风。因此,我们要注重每一次测试的规范,力争让每个学生的成绩真实有效。其中的小学科测试更要规范,我们将在去年测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测试方法,努力做到试题外出、监考规范、测试教师外聘等工作,让小学科测试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测试规范了,教风和学风也就正了,质量提升也就不远了。

八、管理提质

教学质量始终与教师的管理水平成正比。但当下的年青教师往往管理经验缺乏,导致课堂教学纪律不理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我们将为每一个有需求的教师配备管理导师,让他们在导师的引导下快速成长。同时,每学期学校还将开展一次学科管理经验交流会,让学科质量优秀的教师传授自己的心得,让优秀经验大家共享,从而达到共赢发展的局面。

九、认识提质

齐心力,泰山移。如果把教师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上来,那么所有的教师就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有效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一)开展“忆苦思甜”活动

通过本校退休老教师的现身说法,通过宣誓与签名,让全体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伟大,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地位,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敢于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出彩,从而让教学质量有最根本的保证。

(二)举办《中庸》讲座

让全体教师认识到“不偏不倚”抓质量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师职业“中庸立身”的本质——质量即能力、质量即尊严,从而以“中正平和”的心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签定《禁止有偿家教协议》

让全体教师认识到有偿家教利润与风险同在,让他们认识到有偿家教可能得不偿失,从而杜绝一切形式的有偿家教,静下心来认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四)宏扬正能量

在每周周前会表扬一批踏实抓质量的好老师,让他们充满成就感,让他们有发言权。从而逐渐营造出一种“质量至上”的良好氛围,静下心来创造性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教学常规做扎实了,教学质量也就水到渠成。

十、活动提质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够持久,需要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来维持其学习兴趣。为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将开展一些贴近各学科特质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切实有所收获,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一)月考

即每个月对薄弱学科进行一次测试,让授课教师在成绩的直观比较中反思与改进,从而让平行班之间的成绩更趋均衡。

(二)竞赛

每学期学校将统筹各学科的竞赛安排,力求让每个学科都有比赛。如数学设计算比赛和解决问题比赛各一次;语文设阅读分析和作文比赛各一次;英语设听力和口语比赛各一次;美术设线描画比赛1次;体育设跳绳和50米比赛各1次,并关注一年一度的县运动会、篮球比赛或乒乓比赛;音乐设小歌手比赛1次,并重视大合唱、仙居山歌、群舞等县艺术节比赛项目。

(三)过节

结合各学科教学及学校价值取向,我们将开设数学节、美术节、阅读节、体育节等面向学生的节日,让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感悟某一个学科,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

2.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措施.2011.9doc 篇二

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措施

体育教学一向是我国教育中的重点内容, 具有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正确竞争精神、体育精神,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职业院校普遍对于体育教学缺少应有的重视, 导致体育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配置、课程配置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体育教学形式化、程序化问题严重, 教学实际效果差, 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因此, 如何解决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暴露的问题, 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成为各职业院校共同探究的重点课题。

1 体育教学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分析

体育教学 (physical education) 是指依照一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规划标准进行的带有明确目的的教育, 其内容包括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技术, 强化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等, 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实现形式。

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体育教学的意义分为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内容。外在方面,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通过教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 强化学生肌肉力量, 促进学生骨骼、脏器协调健康成长;内在方面,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以及拼搏意识,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促进学生心理、精神方面健康成长。

2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学校方面的问题分析

2.1.1 缺乏足够的重视

部分职业院校领导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这部分领导认为, 学生在职业院校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从而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在毕业后尽快找到适合的工作。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缺少重视, 直接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形式化、程序化严重, 不仅无法发挥出体育教学的实际效用, 还阻碍了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2.1.2 经费投入不足

多数体育活动需要相应的体育设备才能顺利的进行, 包括体育场地、器材等。但由于职业学校对于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故而多数职业学校存在体育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导致多项教学内容由于器材缺失而无法开展,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单一, 体育教学质量低下。

2.1.3 课程规划缺少科学性

部分职业学校的体育课程, 并未严格依照国家教学大纲相关规定设置, 导致体育教学课时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进一步降低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2.2 教师方面问题分析

2.2.1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职业院校对于体育教学缺少应有的重视, 加之学校自身条件因素影响, 职业院校较难招收具备相应专业水平的体育教师, 整体教师队伍水平偏低, 从而导致体育教学实际效果差的问题。

2.2.2 教学理念落后

就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而言, 有经验的教师很少学习先进的教学知识, 教学理念老旧;年轻的教师受大环境影响, 较难进行教学理念创新, 导致多数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仍沿用“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模式, 学生参与度和参与积极度低, 教学质量低下。

3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实际措施分析

3.1 提高学校领导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相关部门应加强体育教学对学生成长重要作用的宣传力度, 从而提高职业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只有学校领导真正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并将其放到学校优先发展的位置, 才能保障各项体育教学优化措施的落实情况, 切实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发展, 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3.2 增加学校在体育教学中的投入

当学校领导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后, 应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重点工作, 并相应增加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 完善、丰富体育教学器材。优质的体育器材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3.3 强化学校体育教学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规范体育教学行为, 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管理力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一系列的体育课程实现的, 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内容, 均需要经过科学的规划, 才能发挥出体育教学的实际作用。

强化体育教学管理的意义在于: (1) 明确体育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确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的基础, 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体育教学相关内容, 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2) 优化课时安排。体育教学是一个长时间的影响过程, 只有合理安排课时, 才能确保学生得到应有的锻炼强度; (3) 规范体育教学行为。目标任务、规则要求、组织原则、技术技巧等是组成体育教学的基础, 加强体育教学管理, 可使体育教学行为更加规范, 教学内容安排更加合理,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4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除锻炼学生身体外, 还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常使用知识讲解+动作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开展教学, 教学模式单一, 学生参与度低, 教学质量差。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设置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新型教学模式中, 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创建独特的教学情境, 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 在进行排球教学时, 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奥运会女排决赛视频和比赛精彩镜头, 在学生观看的同时向学生普及排球知识和女排精神,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篮球运球教学时, 可模拟NBA技巧大赛规则, 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活动, 使学生在不同的运球动作中感受教学知识要点,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3.5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起到主导作用。因此, 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不断创新、有效教学手段, 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体育教师应保障自身做到以下几点内容: (1)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并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知识; (2) 热爱体育教学事业, 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3)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社交能力, 可顺利开展各项体育教学工作; (4) 尊重学生, 积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了解学生思想需求。

4 结语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存在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等问题, 阻碍体育教学发展的同时, 造成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低下问题。因此, 各职业学校应积极改变对体育教学的看法, 将其作为学校工作重点, 通过增加投入、加强管理等措施, 全面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莅.对提高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措施的探讨[J].统计与管理, 2015 (11) :148-149.

[2]王进才.对提高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措施的探讨[J].东方青年·教师, 2013 (5) .

[3]王其斌.农业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思考[J].新西部 (下半月) , 2011 (1) :179, 211.

[4]宋国华.中职生对体育课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J].科技与创新, 2014 (1) :123.

3.提高教育质量 办有品质学校 篇三

11月1日,首届“江西基础教育四十人论坛”在南昌师范学院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汤赛南,南昌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加奇,副校长徐晓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何少加、副处长戴乐旺,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副总经理、《中国教育报》江西记者站站长徐光明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出席此次论坛的有设区市、县(区)教育局局长、教科所所长(教研室主任)、中小学校长40余人以及南昌师范学院部分师生。南昌师范学院主办此次论坛,也是服务基础教育的一次新尝试和一种新形式。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教育均衡与区域教育现代化新经验分享、学校内部治理与品质学校建设”,目的是为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和中国教育改革30周年,回顾江西教育的光辉成就,梳理江西教育的突出问题,谋划“十三五”期间江西教育的改革发展,强化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中小学校”的职能这一理念,探索凝聚我省基础教育管理者、实践者和研究者三方“政学研融合”之道。

汤赛南对“四十人论坛”这种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学校品质建设”提出指导意见。汤赛南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高度关注学校办学品质问题,指出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过程本质上是对教育目的的再认识,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基本问题在学校层面的再思考,是对“办什么样的学校”的再定位。汤赛南要求大家从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优秀的校长和敬业的教师、达标的硬件和规范的管理、系统的课程和丰富的活动、优雅的文化和独特的品牌、优秀的学生和社会的认可等指标维度努力建设有品质的学校。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结合自身30多年“教育传媒人”的经历,作了题为《教育家从教师中结晶析出》的讲座。他从“教育家的标准”“教育家的典范”“教育家的成长”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在“教育家”研究领域的权威成果,阐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需要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智慧和教育家的理论实践与执着追求等要点,并对未来教育家的成长寄予了深情的期盼。《中国教育报》“新闻·深度”版主编苏令、《教师月刊》首席记者朱永通分别作了《办学治校的根在哪》《做有思想的教育实践家》的主题报告。他们浓烈的教育情怀、先进的教育理念、鲜活的教育事例、诙谐幽默的语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论坛还设立了分组交流环节。设区市教育局长、教科所所长、中学校长组成的小组就“考试改革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调适、学校内部治理与品质学校建设”,县(区)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小学校长组成的小组就“政学研融合与区域教育现代化新经验分享、学校规划与办学品质提升”等论题进行了研讨。大家争相发表意见,讨论气氛活跃,发言亮点纷呈。分组交流后,大会召开了以“江西教育的提升与我们的责任担当”为主题的论坛,南昌市教育局局长谢为民、弋阳县教体局局长方华、江西科技学院附中校长胡云翔、赣州中学校长陈宗炫、临川二中校长华小明、高安中学校长陈斌、萍乡中学校长李奭萍、南昌市洪都小学校长刘红英等8位代表分别就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理念、学校品质建设、学校文化、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管理等问题发言,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叶存洪教授对代表的发言分别作了点评。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对此见仁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要落实好‘公平和‘质量的战略部署,我们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促进公平的立脚点就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即加快使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突出‘更多;提高质量的发力点则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上,即提高发展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先进优质的教育服务,突出‘更好。这次江西基础教育论坛交流大会,为大家共谋全省‘十三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拉开了帷幕,为大家交流教育思想、畅谈教育心得、分享教育智慧,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南昌市教育局局长谢为民说道。

“明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在过去的5年,虽然我们在高中的多样化与特色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但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障碍。我认为,最大的挑战还是思想观念——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作为高中教育,我们不是不要升学率,也不是不鼓励学生报考知名高校,但是过分追求这些,甚至成为评价名校的唯一标准,这是不是我们高中教育应该走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校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必须心有‘定力,方能有教育的‘定力。”萍乡中学校长李奭萍在会上提出了学校提质要走“绿色”提质之道的观点。

“‘十三五期间江西教育必然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国家提出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与此同时家长和社会特别期待能有更多优质的中小学可供选择,我们也希望实施的精英教育可以满足优秀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短短几个月时间,我们就在许多领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和大胆的尝试。”江西科技学院附中校长胡云翔就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两方面的问题和与会者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4.学校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管理措施 篇四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并受教

学过程中诸多要素制约。而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这个过程的优化对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可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又是复习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如何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呢?我校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两支队伍,形成整体合力

一是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是学校管理措施的直接执行者和贯彻者。一个班班风、学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班级的进步。大家都知道6、9年级的学生思想变化比较大:优生学习主动积极,而后进生由于学业跟不上,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成了班级工作中的老大难。为此,学校经常召开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会议,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在这一学期中我们更是以班为单位做了两项工作:

1.开好两个会:一是全班的动员会;鼓励大家要努力学习,在系统的学习中可以查漏补缺,才会更全面掌握知识!二是召集班上的后进生开个小动员会,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扬起学习的斗志。

2.成立手拉手活动小组。我们的结对子,不是让优等生帮后进生,而是让中等生帮后进生。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优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太大,而差距大导致一方高高在上,对后进生不屑一顾,语气也不可能友善,态度也比较生硬,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后进生的自卑感更重,根本谈不上通过互帮的形式使后进

生进步。而让中等生帮助后进生,由于两者之间的知识差距不是很大,这样会使接受任务的中等生有一种受重用的欣喜,产生成就感,会自觉地不厌其烦地去辅导;后进生也敢问,听得也比较明白,这样一来双方的学习兴趣才会慢慢提高,成绩才会慢慢进步。

二是教师队伍。主要是加强了全体成员要密切协作,打团体战的教育和引导。具体地说,一是利用成绩分析会、经验交流会等分析各学科间的渗透作用和各任课教师自身能力、素质对学生多方面的影响,启发他们的协作意识,增强他们相互合作的意愿;二是我们对各科每天的作业量和自习辅导都制订明确的规范,在管理措施上进行调控;三是在制定工作奖励措施时,我们鼓励提高的,进步的。增强任课教师间协作与配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争先为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献计献策多作贡献,形成了教师群体的1+1>2的整体教育合力,这进一步促进了我校毕业班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深化课堂复习,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永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也是我们亘古不变的主题。

(一)归纳概括,条理知识

应该说,毕业班的课,尤其是复习课,不是对所学知识再进行简单的罗列和机械的重复,而是在重温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脉络和结构进一步归纳概括,达到熟练、透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认识上有一个飞跃。如:在复习时教师可提示:本册教材你自己认为哪个单元学得较好,哪个单元有点问题?哪个知识点你还是感到困惑?让学生在复习前就做到心中有底。复习到某单元又可提示: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一单元里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主要围绕什么进行学习的?学生回答前可以看书和相互提醒,然后抽学生回答,再抽学生补充,由

于把主动权放给了学生,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师生共同整理成知识体系, 这样通过归纳概括,有利于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整体认知结构,提高知识掌握水平。

(二)分类指导,查漏补缺

小学知识循序渐进,各知识间的联系密切。在复习时,教师要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查漏补缺。具体地说,就是对所学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并通过知识的串连性和连接点,将学生复习前零散无序、认识模糊的概念及题解纵横沟通,形成整体感知。

(三)讲练结合,开阔思维

讲和练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内容,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也就是说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地让学生多做综合性的练习题、复习题,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思维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弄清每节复习课的目的作用,分清主次、难易、深浅,哪些题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哪些题还需要进一步点拨、讲解,哪些题需要多做多练,要做到胸中有数,运筹帷幄,精练、善练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形成全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自出一份试卷也是我们常用的好方法,自己出的考卷在同学中相互交流,让他们比比谁的考卷最受欢迎,最有水平,最后评奖,学生的兴致会很高。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脉络,以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重新消化、理解与掌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抓好了以下三个环节:

1.有的放矢——点要害。复习课最忌讳的是题海战役,使学生不堪重负。要避免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必须钻进题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学生实际,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挑选典型性练习,为精讲、精练、高效、减负打下基础。复习过程不是机械地重复过去教学的过程,也不是抓几个重点、补几处缺漏、选几道练习、讲几个错例,把复习的过程变为书本知识再过滤的过程。复习应当给学

生以新的信息,即使是“旧”题也要“新”做。所以复习的范例应做到数量少、容量大、覆盖面广、启迪性强。同时要新而不偏、活而不虚,并且跳而可得。

2.分类讲解——找缺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建立了自己的错题集。所以找缺陷时就可以围绕错题集来复习。在复习课堂中,提倡学生之间横向交流、允许学生交头接耳、说话、下位,自由结合,互助合作,真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中有快乐,复习中有技巧”的哲理。

3.开放阅卷——重效率。改变传统的阅卷方法,将教师阅卷与学生自己阅卷相结合,将阅后集体评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而且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同一复习内容,对低层次学生,教师不仅改进教法,还指点学法,清除他们学习中的障碍,对学习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具体指导,即“牵着过河”;对高层次学生启发诱导,以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不停地向新知识领域迈进,即“指导过河”,以求在课堂有限时间内,使每个学生都有所长进。

三、办好家长学校,促进共同教育。

营造全社会关心孩子的氛围。办好六年级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和家庭辅导。本学期开始,我们就增加了六年级家长学校活动次数,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家校紧密结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5.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五

一、制定好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要制定好发展规划,采取有力的措施,让发展规划获得通过并积极实施,使学校不断发展。

学校在制定规划时,要根据教育督导的要求,制定符合办学规范的规划,使学校办学更加规范化。如,教育质量目标的制定,可根据督导的要求和当地的教学质量的平均水平,制定出本校未来发展的教育质量目标。

在制定《发展规划》后,学校每年都根据实际情况,再制订出年度工作计划,并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学校管理,做到分工合理,责任到位,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工作成效大。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在完成《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后,还要制定好学习管理制度,并维护好制度的权威,提升学校的行政执行力,努力完成阶段性发展任务和目标。

在制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应使制度尽可能科学、合理,易于执行;尽可能平衡好各部门和个体的利益,确保学校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顺利完成。在执行制度时,要公平公正,始终如一。要避免制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为这样的制度都不利于执行。还要避免因人而异、感情用事、标准不一,这样也很难使制度发挥出其应有的效力。因此,应该保证制度的权威性。

三、坚持不懈,狠抓管理

只有坚持不懈,狠抓管理,才能够获得稳定的教育教学效益。如何加强学校管理呢?首先要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追求特色发展。要有创新发展的理念,在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中,促进学校创新发展。

其次,认真抓好学校管理。具体要求有:1.要实施目标管理,强化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监督到位。2.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广大教职工,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提高行政执行力。3.要认真负责,通过学习培训,转变教师的思想态度,培养他们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4.要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5.要提高工作效率,不拖沓,不扯皮,今日事今日毕。

此外,还要细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环节,抓实、抓严、抓细每一项工作,力争使每项工作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抓管理,才能够提高管理的成效。

四、及时检查指导,促进工作落实

学校应及时对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和指导,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工作效率。

学校开展检查指导工作,一是聘请政府教育督导人员督导检查或者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检查指导工作。如进行推门进班,开展听课、评课等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行认真的指导,或者对学校某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二是聘请校内督学监督检查指导。学校聘请资历丰富、教育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为视导员(或称校内督学),帮助学校开展日常工作的评比检查。如聘请专人巡查,每天对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日常卫生纪律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三是开展专项工作督促检查。学校从校内有关部门中抽调人员对某专项工作展开检查评比考核工作。通过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如,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检查评比工作,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学校开展全校专项安全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五、做好教师评价

学校应该从多元角度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避免评价的严重偏差,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让教师自评,让他们从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反思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对今后工作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意见。如,让教师提供阶段性工作成果,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教研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多从提供的材料中考查教师的工作绩效。

要有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让他们从教师的师德师风、工作态度、课堂表现、讲授效果、课外辅导等方面展开评价,以帮助教师发现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召开学生或者家长座谈会,听取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发放问卷调查表,分析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等工作情况,形成对教师工作过程和效果的评价。

还要有专业评价。即学校聘任督学、教研员、本校优秀教师等人员组成专家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做出评价。如通过听课、评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教学态度和效果,以及检查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情况,形成对该教师的专业评价。

最后,要有学校领导的综合评价。学校领导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专业知识、教研能力、师德表现等情况和教师自评、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等进行综合,最终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全面评价。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核教师,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以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六、及时整改完善

6.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 篇六

关键词:教学质量;备课;探究式教法;心里沟通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155-02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它是学校各项工作永恒的主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总结和反思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丰富教案内容 ,提高备课的针对性

近年来,我们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时发现,教案格式和内容还显得单一,于是尝试着在原教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项内容:开头的“教材分析”和结尾的“课后小记”。这样做的好处是督促教师备课时吃透教材,抓住教学重点,弄清教材重点与教学重点之间的联系;课后小记包括本课成功与不足之处,学生的反映和接受情况;教具的使用情况以及改进意见;课时的分配、教学的效果、本课的心得及经验体会等。通过填实教案内容,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记录和梳理备课和授课的情况,总结经验与不足,增强备课的针对性,提高教师的总结能力。

二、融入感情备课,增进课题感染力

备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是人文品质的培养。充分的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理性梳理,是体现方法艺术并凝聚情感的文字呈现,不管是集体备课还是个人备课,不管是哪种呈现方式,都需要把感情融入其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获得知识,教师除靠对知识的传授外,还需要积极的情感投入。我们在备课时的重点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干瘪”的文字变成“感情饱满”的备课。备课时我们教师深入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将思想感情和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组合,这样凝聚着教师心血的备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备课。因为只有把感情备在了课中,讲的时候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备课的时候感情充沛了,课堂中师生之间才能进行心灵的碰撞,教师展现的丰富情感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感其声而动其心,从爱教师到爱这个教师的课。

三、改进教学方法,尝试探究式教法

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明确强调:“……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作为教师,我们曾尝试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启发,讨论等,这些教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我愿意尝试探究式方法。所谓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要实现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念,我们认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出具有一定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情境”;通过复习、设伏、试误、质疑等,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对问题逐步进行探究;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上述教学思路实际就是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尝试,协作交流→理解深化,引申拓宽→归纳总结,反思提高。其实,在探究式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确定探究问题,即选择合适的探究“点”;二是解决探究问题,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探索的过程。我认为,只要能抓住探究式教学的这两个核心环节,就可以使探究式教学真正走进我们的课堂。

从运用的效果上看,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减轻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

在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都特别指出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此,我们在课后布置的课外作业力求“减负不减质量”。其目的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

教师要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采用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如学习了课文后,我们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

(1)自由读你喜欢的段落,抄写课后词语;

(2)摘抄并背诵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喜欢画画的同学还可以画一幅山水画;

(3)写读后感或请你当一回导游写一段导游词。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训练,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2、留课外阅读的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课外阅读的作业,不但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积累词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留想象的作业

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

从实际效果上看,由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因此,学生的发散、变通、创新的意识得到了激发。

五、沟通师生心理,和谐师生关系

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正经受着考验,并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切实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情绪、情感等多方面的沟通。在思想沟通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承担责任,展开示范教育,这种示范作用概括起来为感染力、说服力、激发力、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促使他们奋发学习的热情;感情沟通,人需要爱他人,更需要得到他人的爱,教师对学生应该给予春天般的温暖,使彼此之间的感情交融,这样,学生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尖锐而善意的批评就会形成良好的接受格局,对教师下达的教学任务能欣然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沟通的表现相当复杂,它是由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情景下产生心理互动的结果,这其中存在有建立在对方或自己经验基础上的心理反映模式,有些模式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因而往往不能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将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那么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融洽的心理沟通就一定会实现。

总之,我们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交往互动,学生乐学、会学新的学习方式。换句话说,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归纳为,课前充分的准备是基础;优良的教学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关键。

参考资料

[1] 李光辉.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J].新课程(上旬),2011,27(4):45-46.

[2] 庞宝坤.谈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5,166(4):124-125.

7.切实提高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 篇七

我们一般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是:师资配备不齐,体育课时不足,非体育专业毕业,没有专任体育教师,体育课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代课,体育课常被其它学科占用;操场狭小,体育器材匮乏,教学方式单一,学校操场上只剩下一副摇摇欲坠的篮球架;体育活动的减少使得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但是要看到学校对教学内容简单枯燥的体育课仍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虽然授课内容单调,但体育课仍然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搞好体育课教学,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我认为应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重视体育课教学

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加大对体育事业尤其是中小学体育设施的投入,正确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领导干部要关注学校的体育工作和学生的健康状况,帮助学校解决体育工作的困难。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检查。

充分发挥考试、评估的“指挥棒”作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学校体育工作的权重,将督导的结果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以及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我们内江市已经把初中毕业生体育科目测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记入中考总分,并逐步加大初中毕业生体育科目测试成绩在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时的权重;学校也全面实施体质健康评价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制度,将测试报告作为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列入学生档案,并作为衡量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2.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重视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在评先、评优、评职称方面,公平对待体育教师,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体育教师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培养学生强健体魄的一线队伍,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教学水平,才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首先,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切实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要让我们的体育课程和教学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要渗透健康的理念。新的体育大纲中明确规定体育课为体育与健康课,它是学校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将健康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3.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从体育课的内容来讲,除教学生运动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战术,增强体质外,还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使学生开阔视野,明白道理,从思想上促使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激发其主观积极性。

过去的教学使学生在强度大、密度高的练习下,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教学观念,也导致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新目标的动力机制;在授课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动作的规范,这就使得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因出现不规范的动作,而遭到老师的指责,有些也就不敢再次重复,这样长久下去,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也就淡化了,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快乐体育”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学生也就得不到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体育实践课,班与班,级与级的篮球、田径教学比赛,让学生当实习裁判,健康知识的传授等内容,另外身体素质锻炼则应强调课内课外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科学锻炼,为学生今后走出校门,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奠定良好的基础。

學校体育作为一门学科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学生的认可,关键是我们体育教师。体育本是充满魅力的学科,教师要着眼于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而不是掌握某一运动技能,也就是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适应体育课,调动其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4.合理地运用体育场地

场地和器材对于体育教学,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妇离不开柴米油盐一般,进行体育教学,场地首要条件。但摆在许多一般学校面前的现实情况却是活动场地小,不规范,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基本需要。这样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只要留心,校外到处都是学生活动的广阔天地:如农闲时的打麦场、冬天里一望无际的麦田、夏天里绿荫连天的河堤,这些都是我们天然的运动场。在这里既保证了活动的需要,又让学生广泛接触了大自然,学生的活动兴趣很高,真可谓是一举数得。

5.适当开展室内体育活动

体育课教学一般以室外为主,如遇风雨、酷暑等恶劣天气影响就不能按原计划进行室外课教学,所以适当进行室内体育课是非常有益的。室内课教学上得好同样可以吸引住学生。如介绍篮球、羽毛球起源,及国际比赛和我国在国际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生渴求室内课和室外课同样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将自己平时在电视中、书籍中积累来的新闻性、趣味性、常识性、健康性、安全性等有关与体育知识融于一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和爱好。

6.动手制作体育活动器材

一般学校经济条件差,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和活动器材都准备齐全,所以我们从事农村体育教学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必须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自制一些活动器材。如开展踢毽子活动,就可先组织学生进行了“制毽子比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充实了活动器材;再如学校的体操棒、跳绳、乒乓球台等都可以通过体育教育的努力能够完成。这样既节约了开支,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养成了学生从小节俭的好习惯。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来做体育活动器材。

8.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措施.2011.9doc 篇八

一、现场教学及其特点

现场教学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组织学生到厂矿、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等实地场所, 利用观察、调查、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相比, 现场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 学习方式多样

在现场教学中, 学生既可以听教师讲, 也可以通过观察、调查、操作等形式进行学习。

(二) 直观生动

现场教学把学生置于真实情景中去认识世界, 学生可以获得直观生动的感性知识。

(三) 教师不确定

现场教学中, 既可以由学校教师主持教学, 也可以由现场工作人员主持教学。

现场教学类似于职业教育中的参观教学模式。参观教学模式总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生产实际, 熟悉职业活动环境, 获得生产现场的直接感受, 提高职业意识。参观法在理论课和生产实习课中广泛应用。

二、现场教学对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一) 现场教学有助于避免教学的枯燥, 减少中职生的教学违纪行为

目前, 课堂教学仍然是中职学校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中职生普遍存在上课打瞌睡、玩手机等教学违纪行为, 这些行为与很多因素有关, 但这与课堂教学的缺点有极大的关系。由于课时的限制,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是“一言堂”“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只能通过被动听讲学习。这样的教学显得枯燥乏味, 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易引发他们产生教学违纪行为。

现场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听讲学习, 还可以让其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学生就拥有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克服前述教学违纪行为。

(二) 现场教学有利于中职生顺利掌握理论知识

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而知识则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属于间接经验, 具有理论性与抽象性, 如果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是很难完全掌握的。

中职生大多是中考成绩落后的群体, 普遍学习基础薄弱, 特别是理论基础薄弱, 他们在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时备感困难。现场教学把学生放到现实的情景中去体验,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讲解理论知识, 使抽象理论变得生动直观, 有助于中职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 现场教学可以弥补中职教师技能短板, 促进职业技能的传授

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现场教学中, 既可以由学校教师教, 也可以由现场工作人员指导。而现场工作人员普遍具有相应的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 他们可以更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职业技能并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技能训练, 这有助于弥补中职教师技能短板, 促进职业技能的传授。

(四) 现场教学有利于陶冶中职生的情操, 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陶冶法是品德培养的主要方法之一。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而人格感化是陶冶法的一个重要形式。人格感化, 这是教育者以自己的品德和情感为情景对学生进行的陶冶。

现场教学中, 现场工作人员也是教育者, 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可以对他们的行为产生直接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 现场工作人员在向学生传授技能并指导其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要求与监督, 又对他们的良好职业道德行为起到巩固作用。

总之, 现场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克服中职生的教学违纪行为;有利于陶冶中职生的情操, 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 中职学校可以利用现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向东, 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31.

9.提高中医教学质量措施的探讨 篇九

1 激发兴趣, 启迪学生的中医思维

由于长期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传统中医学显得古老而神秘。它的医书文意古奥, 医理独特。其知识体系与现代科学知识的同化性很小。在中医教学时, 如果带着现代科学的思维框架, 对中医理论的认知和学习很不利。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体系和学科特点, 在中医授课时, 除了按教学大纲要求, 讲深讲透基本知识点外, 要对学生着重介绍中医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阐述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的影响, 使学生对中医学的体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激发学生对中医的学习兴趣,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初步领会中医学的特点和学科性质, 启迪学生掌握中医的思维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有序调整。

2 构建新型教学关系, 因材施教

在中医教学中, 要构建新型的教学关系, 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1]。导师制是一种因材施教的培养机制, 不但能实现传统中医的师承教育, 而且满足了社会对中医高水平人才的大量需求, 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开设中医课程开始, 就根据情况, 要求学生跟随导师临证抄方, 学习辩证治病, 跟随病房见习, 参与病案分析, 进行经验总结, 从而做好理论联系实际, 使课堂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得到紧密的结合。后期以学生临床实习为主, 由导师直接负责监督中医临床实践的培训, 并作严格考评。本科导师制度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 增强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锻炼了学生的中医诊治疾病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与素质,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选择典型医案, 倡导实践为本

中医教育要倡导实践为本, 疗效才是硬道理。传统的中医教育, 以“师承教育”为主, 以传承师德、修身立品、济世救人为教育目标, 有着高远的境界和品质教育的内涵, 值得高等中医院校学习。现代高等中医院校教学模式, 要古为今用, 汲取传统中医学的精华, 选择典型医案, 使中医学枯燥的理论得以活化, 要细致到辩证、立法及处方的筛选。各中医院校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 要强调立志、勤学、求师、实践, 升华学生对古老中医的认识高度。注重医学经典理论的讲解与精读相结合, 重点讲授规律, 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领悟中医理论的精义, 授之以渔, 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 中西医比较, 互融互补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论理方法, 是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 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 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它的诊疗特色是辨证论治[2]。它的思维方式偏重于功能联系、整体综合和动态改变, 属宏观整体医学。现代医学则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 从微观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过程, 对其生理病理变化注重于形态学改变, 认为功能失调只是一种病理反应, 辅助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中医和西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思维方式, 虽有差异, 但均以人的生理病理为研究内容, 因而其知识点也可以相互贯通。教师要做到与中西医基础与前沿知识体系接轨, 阐述它们之间的互融性和互补性, 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5 丰富教学手段, 加强实习前培训

中医教师要与时俱进, 注重贯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注重从中医理念、临床思维来扩充信息, 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演示疾病的特征、诊治的进展和规律, 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习前的培训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中医实习医师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进入实习前, 教师可用1~2周时间, 对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培训, 以便让他们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最后通过综合考核, 合格后进入临床实习。临床见习期间, 要强调中医辨病辨证能力的锻炼, 可采用分组的办法, 几人一组, 对患者主诉、现病史及中医四诊合参内容进行分析讨论, 确定中医疾病的诊断和处方中药, 撰写出见习报告,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中医教学质量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中医人才的培养。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才能真正提高中医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怀平.如何教好中医基础学[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22 (1) :72-73.

10.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措施.2011.9doc 篇十

关键词:素质教育;优化课堂;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都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教学,注重学生智力的培养,因此,老师不分白天黑夜,都在给学生上课、补课,都在为学生的学习忙碌:订资料、找考题……学生为了升学,整天都忙于应付作业,根本没有发展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机会。这种“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改变学生的现状,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来,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认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做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才是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如何才能很好地做好减负提质工作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提高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小学管理规程》《课程计划》《基础教育发展纲要》等有关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使老师明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知道应该不断改变“育人观”(只重视学生的分数),不再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转的道理,不断提升老师的认识水平,更好地为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21世纪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中心内容,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减负提质”的问题。因此,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减负提质”的首要任务,也是“减负提质”的关键所在。

三、优化课堂教学

(一)处理好教和学

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在传授知识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真正使学生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形成自身的能力。

(二)在教学工作中处理好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重、难点教学不得力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有的老师由于上课前对教学的重、难点处理不当,因而上课时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教不得法,对难点反复讲解,但攻而不破,于是只有采用课后补课的方式来弥补,这样一来就给学生带来了过重的课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处理好练习学法的指导

应控制学生课堂练习的作业量,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练习题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练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训练久而久之就可以达到“减负”的目的,同时也可达到“提质”之效。

四、开展好活动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活动课程要多样化,要按照学生的兴趣开设并上好活动课。通过活动课,给全体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积极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运用已学的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才干,使其乐学、好学、会学,以达到“提质”的目的。

五、给学生创设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给学生创设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表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身心愉悦,学习时才会全身心投入,学得轻松、学得牢固,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改革现行的考试方法

改革现行的考试方法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途径。现行的考试,重视学生知识的考查,老师甚至学校都只注重学生分数的高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德、体、美、劳的协调发展。所以老师成天都在围绕分数转悠,任意加重学生的作业量,这就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鉴于此,改革现行的考试方法迫在眉睫,只有改革現行的考试方法,建立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机制,才有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栋梁。

七、采用多元评价,体验成功乐趣

在评价的内容上,改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即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突出评价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学力发展水平、创造美的能力、获取信息、整合新知识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又关注学生的能力形成,也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乐学、好学,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总之,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改变教师的育人观,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全方位培养学生,多元化评价学生,切实做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1.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措施.2011.9doc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学校;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管理水平;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79-01

清末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由此可见,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对于个人与国家的未来都至关重要。

一、改变思想认知,提高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学生的基础义务教育建设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由于许多残存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目前在我国许多边远地区,仍然对于学生的小学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够。为了祖国的发展与学生的未来,国家与社会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认知,积极致力于小学生的基础义务教育建设。以一所普通的村办小学为例,虽然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以及校园的基础设施落后,但是学校领导依然要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加强自身的思想方面的建设,积极倡导“让每一农村孩子都有学可上”的理念,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把村办小学越办越好。学校领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思想建设。学校领导作为村办小学一切事物的主导者,要为村办小学其他教师起到表率的作用。所以学校领导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地把“弱小的”村办小学一步步壮大。例如,学校领导可以定期开教师例会,在例会上学校领导与其他教师一起研讨在学生小学义务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发挥自身专业知识特长,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让学生接受更好的科学文化知识。

2、发挥自身才能学校谋福利。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村办小学总是“缺砖少瓦”,导致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害。村办小学的学校领导在向更高级别教育机构,如市教育局做工作汇报的时候,可以发挥自身才能,请求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加大对于本校的教育经费投放,以便更好地完善村办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设备的完善,提高村办小学对学生的教育质量。

二、加强教师教育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由于村办小学教学条件简陋以及教师的待遇不高,使得村办小学很少有专业教育水平高的教师前来任职,从而导致村办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现象的出现。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加完备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目前村办小学中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的方法。教师在为学生授课的过程中,采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的目的;同时在另一方面教师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保证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正确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并完善他们自身的知识体系。基于村办小学的教学实际,提高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师加强自身教育。一个对学生拥有强烈责任心的村办小学教师在发现自身的专业教育水平有所欠缺的时候,一定会主动地去弥补自身专业教育体系上的漏洞,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教育水平。例如,村办小学数学教师在闲暇之余,可以熟读《小学数学教学要领》这类书籍,并把从书中受到的启发运用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的目的。

2、学校开展教师教学大赛。村办小学为了检测教师对学生的的实际教学效果,提高他们的专业教育水平,可以定期开展教师教学成果评比大赛。在教师教学成果评比的过程中,一般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比较对象,看看哪位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成绩更好。让教师在心理上产生“攀比”,激励他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对自己学生的教育质量。

三、建立监督与反馈机制,提高学生教育质量

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完善的监督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很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办小学虽然教学条件简陋,但是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与反馈机制,这样才能让村办小学各项事务正常运转起来,最终达到提高对学生的教学质量的目的。监督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同时也方便了学校领导与家长双方对学生在生活与学习等各方面的保护与管理,从而使得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对村办小学这段学习时光充满美好的回忆。具体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如下:

1、学校领导的监督作用。学校领导作为学校一切事物的“统领者”,对于村办小学的一切事物,都要从管理水平上负起责任。学校领导大到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管,再到学校基础教学设备的监管,小到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监管,学校领导都要负起责任。在村办学校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体制,为教师分担监督的责任,从而帮助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家长的反馈体制的建立。家长作为学生的课堂外的第二任教师,应该积极地与学校进行交流互动。让学校教师清楚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家长知晓自己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家长反馈机制的建立,加强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让他们两方面都更好地清楚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利于他们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达到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的目的。

3、学生自评体制的建立。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状况最为了解。学生及时地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并把评价出来的结论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自评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科学文化知识,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以此来弥补因为村办小学教学条件简陋,而产生的与其他学校之间的的教学差距。

结语:虽然村办小学教学条件简陋,教师专业教育水平不高,但是通过学校领导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与监督力度,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教育水平,家长时刻与学校进行沟通,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等各式手段,最终还是可以达到提高村办小学教学质量,让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能斌. 注重“细、深、精”,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2(08)

[2] 刘艳芝. 合理运用“四个注重”综合考评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J].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2(10)

上一篇:电大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资料下一篇:童年趣事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