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游记》教学设计

2024-12-15

1.《西游记》教学设计(精选14篇)

1.1.《西游记》教学设计 篇一

读《西游记》有感

会师中学八年级12班吴惠娇

今天,我带来了一个老朋友:《西游记》。四大名著里面,我们最熟悉的也就是这位了吧。对于这个老友的“档案”,我不必要再啰嗦了,因为热爱电视剧、动画片的仁兄们,早已将它“知根知底”了。

我不知道吴承恩老先生如何让那孙猴子、唐三藏,猪八戒和沙僧从笔下“小跑”出来的,也不明白他的“妙笔”怎样“生”出那么多精彩的“花”的。总之,它是被世人所称道的,不然又怎么会跻身“四大名著”一行?不然又怎么会令人伸出大拇指连声“Very good”呢?

要问大家最喜欢的 《西游记》里的哪个人物?回答也许是肯定的——孙悟空,我却独独喜欢沙僧,千万别说我标新立异,这可是有根据的。在取经这一路上,他可是任劳任怨,大包小包全揽了,你看看取经时孙行者只拿一根棒子,猪八戒只扛着个耙子,唐三藏就更不用说了。不仅如此,他还没说一句怨言,这可是最难得可贵之处。他虽未立过什么大功劳,却总在危急时刻保护师父。“露珠虽小,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以小见大,我们可以真实的看到:沙僧其实是最实在的一个。沙僧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少说话,多做事,实际行动最重要。

《西游记》的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曲折跌宕的情节了。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别出心裁,妖怪也层出不穷,奇形怪态,想必每个喜欢这本书的人,大多都是被情节所吸引的吧!唐僧师徒四人“小组”,在磨难之后,终于修成了正果。是啊,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的。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有些困难可以轻易摆脱,有些一时半会束手无策。但有人会在这场征战中凯旋,有人却会永远被打败,也有人会“卧薪尝胆”,最后俯视困难。总之,成败与否,主要是取决于心态,对于这一点,猪八戒在这方面做的可真不行。师父一旦被妖怪抓,他立马吵着要回高老庄,所以说,消极的“老猪心态”实不可取。

这本书里的人物,个个形象鲜明,唐三藏信念坚定,孙悟空嫉恶如仇,猪八戒虽贪吃又不失憨厚可爱,沙悟净本分实在;但书中通过磨难又体现了他们的另一面;唐僧是个敌友不分的“老好人”,孙悟空太过性急,猪八戒缺乏上进心,沙悟净又比较木讷、腼腆。总之,吴承恩老先生的作品充分的将人物“两面观”了。曾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说,每一个人胸前与背后各挂着一个口袋,前面装的是自己的优点,后面是缺点,所以每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对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点则视而不见。所以,《西游记》也告诉我们,人须“两面观”。

其实,这本书给人的最大启示是要敢于同黑暗势力抗争,争出光明。就像孙悟空一样,要坚决站在光明、希望与正义的一方,向黑暗投上反对的一票。

《西游记》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好书,面对这样的著作,我实在是佩服至极。

2.1.《西游记》教学设计 篇二

1. 动画角色设计的定义

动画角色设计是众多艺术造型方式中的一种, 是指综合运用变形、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将动画角色设计为可视形象, 其目的是要对每一个动画角色赋予感染力与生命力。1

动画作品中动画角色设计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设计奠定了动画片良好的基础, 同时优秀的角色形象也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如日本可爱的“蓝胖子”哆啦A梦和阿童木、美国的米老鼠和迪斯尼公主系列, 这些角色不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得到了票房和衍生产品的双盈利。

2. 影响动画角色设计的要素

(1) 剧本对动画角色设计的影响

剧本乃是一剧之本, 不论是电影、电视剧, 还是网络剧、动画片, 首先要研读剧本。我们常说动画角色设计对动画影片有很重大影响, 同样, 动画剧本对动画角色的影响也很大。如美国迪士尼改编自小说《哈姆雷特》的动画《狮子王》, 剧本中的王子和叔父是正与恶对立的角色。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动画中正义王子“辛巴”的形象体格健壮, 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调, 有着温暖、坚强的王者气息;邪恶叔父“刀疤”身形瘦长猥琐, 以暗红色为主色调, 给人一种邪恶、老谋深算的感觉。因此可以看出, 剧本对角色的形象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又如, 迪士尼经典动画《白雪公主》中的白雪公主为了符合童话剧本里美丽、善良的形象, 除了遵照剧本里原有的乌黑的头发、雪白的皮肤, 在服装上运用了红、黄、蓝这三原色, 给人阳光、开朗的感觉。而皇后则为了符合剧本里恶毒的形象, 在动画里运用了明度较暗的黄色和蓝色以及黑色, 给人压抑、难受的感觉。

(2) 艺术风格的不同对动画角色设计的影响

在进行动画角色设计时, 也要考虑动画片整体的艺术风格。传统手工动画所用的平涂风格, 它与剪纸风格、水墨风格、素描风格、剪影风格就完全不同。选用不同的艺术风格, 动画角色设计也是不同的, 比如剪纸风格动画《猪八戒吃西瓜》中的角色为了体现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特点, 角色在外形上采用了镂空的设计, 以侧面像为主, 同时按照需要制作人物的正面、半侧面标准造型。而动作上也是用了摆拍。

(3) 技术进步对动画角色设计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 动画也由传统的平涂动画, 出现了现在流行的三维动画。美国动画目前更倾向于三维动画的开发和制作, 运用先进的科技制造不同的特技效果, 日本现在也紧跟潮流推出三维动画, 比如三维版《哆啦A梦》。中国同样开始重视三维动画, 近几年也出现了《图兰朵》《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以及今年大热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三维技术要求动画角色立体化、真实化, 这就需要在角色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这些特点。

二、中国元素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角色设计之融合

1. 中国元素

对于“中国元素”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不同的领域对于“中国元素”的认知也是有一定的差异。“中国元素”这一概念的提出者高峻曾指出:“‘元素’是一个现代用语, 历史上并没有这个词语。它是今天的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 也是人们对某些事物表达自己意见的一种方式。它既是语言也是图腾, 既是符号也是能让人感知的信心, 我认为它不是简单的中国历史和传统。一说到历史, 很容易就会想到四大发明、秦皇汉武、雍正王朝, 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2

现在普遍被专家学者在论述中引用, 被人们所认同的“中国元素”的概念, 是文化部和人文中国系列活动组委会在2007年创办人文中国大型系列活动时提出的:“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 (包括海外华人) 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 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3

2. 中国元素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角色设计中的应用

(1) 戏剧脸谱元素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脸谱是“用鲜明绚丽的色彩、犀利流畅的线条组织成面部图案, 勾画在戏曲人物的脸上, 是中国戏曲化妆的特殊手段”, 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作为京剧舞台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 脸谱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 是一种写意、夸张的化妆方法, 也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以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 借助特定的谱式和谱色, 起到暗示性格、介绍特点、褒贬善恶、明辨美丑等作用。4

动画中头号反派妖王“混沌”是一个在原著中并不存在的形象。《大圣归来》中的妖王采用无面目的大虫形状, 符合中国古籍中对“混沌”的描述。而他的人形设计参考了脸谱元素, 尤其是京剧中曹操的脸谱。混沌勾的是淡眉尖眼, 曹操也是尖眼, 尖眼的设计一方面显得角色秀气, 另一方面也显得奸不外露。

《大圣归来》开篇大闹天宫段落中, 主角孙悟空也参考了脸谱元素, 以红色涂在在眼窝、鼻子和嘴巴处, 形成艺术化处理后京剧十字门脸。这个红色的色条就象征了孙悟空的性格忠勇侠义、耿直、有血性。而作为李天王先锋的巨灵神则是蓝色的脸, 用黑色把眉、眼、鼻三窝, 高度夸张地勾画出来, 形成艺术化处理后京剧三块瓦脸。蓝色神仙脸显示其性格勇猛暴躁。

(2) 传统图案元素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大圣归来》开篇中的服装设计上挖掘了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资源进行再设计。主角孙悟空的盔甲胸前和两肩运用了以虎头为主的饕餮纹也称为兽面纹, 是古代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袖甲和腿甲则是传统的花纹植物图案。托塔李天王的头饰是将复杂的花卉图案简练化的再配以几何图案。二郎神的服饰也是胸前和两肩运用了以狼头为主饕餮纹与孙悟空的图案相区分。腰间和袖口则是传统简单的、规律的几何图案。

影片中江流儿母亲的服装设计中则是大面积运用了花纹植物纹样, 而父亲的服装则是用了暗花纹和几何纹的结合。猪八戒的服装用了简单的云纹图案。

(3) 武术文化在动作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 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圣归来》制作组借鉴许多经典武侠片, 从中华武术文化中挖掘出适宜动漫创作的武术元素, 因为神幻英雄可以不受肉身和重力限制, 所以加入更多飞扬的、充满想象力的动作。比如影片开头的孙悟空和哪吒的棍和枪的对战, 以少林功夫为代表的传统武术为这场武打设计提供了不竭的灵感之源。这些精彩纷呈又富有观赏性、流畅性的武打动作是吸引观众眼球的不二法宝。

(4) 传统色彩在角色性格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色彩能体现出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审美习惯, 蕴含了中国人民善良、坚强、平和、进取的民族精神。在古代, 把五色体系中的青、赤、黄、白、黑视作是颜色的本源之色, 并把服装的颜色作为区分等级尊卑的标准。5

《大圣归来》主要人物的角色形象把古代的审美习惯与现代表现手段相结合, 并根据他们各自的身份特点在面貌、服饰、披挂上做好颜色匹配, 使塑造出来的形象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比如孙悟空的服装以黄色为主, 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 黄色都是帝王的服饰色, 象征权力。传统文化中的黄色象征着威严、富贵。现代在这种传统象征意义之上, 更看重的是黄色的光明、轻快。而孙悟空的面部的脸谱元素和毛发则是以红色为主, 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 配以黄色则是象征孙悟空性格忠义、耿直、猛烈。而反派混沌则是以黑色和白色为主, 黑色在传统的色彩中代表性格严肃, 不苟言笑, 白色用在面部, 象征奸诈多疑。

三、对中国本土动画角色设计的启示

1. 突出民族特色

随着美式和日式动画成为主流动画, 他们的角色设计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民族动画。新时期大量欧美和日本动画的加工业在中国兴起, 中国动画人便在动画的各方面拙劣的抄袭别人, 从而忽视了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开发。中国动画若要在世界舞台上再现辉煌, 必须突出自己民族的独特风格, 不盲目模仿别人。

日本动漫有很多都取材于中国元素, 为了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 日本动漫加入很多现代元素, 比如《七龙珠》改编自《西游记》。美国动漫也有很多取材于中国元素, 同样加入美国文化, 成为地道的美国动漫。如迪士尼的动画《花木兰》取材于《木兰辞》, 却赋予木兰一颗美国“心脏”成功打入中国市场。《功夫熊猫》也是运用了中国武术还有剪纸艺术等一系列中国元素, 成为一部经典动画。

新时期的动画角色设计就要做到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特色、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优秀动画作品。

2. 突破思维定式

由于中国动画呈现出“低幼化”的倾向, 一直有着“寓教于乐”的宗旨, 让很多创作者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动画是给孩子们看的。所以很多动画电影都是父母陪着孩子去看, 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则开始突破传统思维, 打造成一部“老少皆宜”的动画作品, 最后获得9.5亿票房。

中国动画市场已经出现的成人化趋势。因为70、80后是伴着动画长大的一代, 对动画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 不局限的认为动画是儿童的。随着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为了放松自己, 减轻压力, 调节身心, 希望在工作之余从其他途径获得快乐。而动画这一艺术形式刚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不过这需要动画人在注重儿童观众的基础上, 挖掘适合成人观众的生活题材, 扩大动画的受众范围。

3. 运用现代技术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闹天宫》一样取材自《西游记》, 只是《大圣归来》在表现方法上借用了三维技术, 通过数学特效与动画特效相结合, 对观众造成更大的视觉享受。进入21世纪, 三维已经成为美国动画电影的主要制作方式, 而中国仍是以二维为主。虽然说技术不是决定动画成功如否的唯一要素, 但是随着三维建模和渲染技术的不断, 三维动画将更具艺术魅力。

新技术的变革给各行业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同时创造了大量的机遇。现在新媒体的流行, 它的特点是与用户的互动性更强, 动漫产品的宣传和销售也可以借助新媒体。

四、结语

当今动画产业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动画角色设计是动画创作的重要部分, 中国又是一个动漫资源丰富的国家, 我们在坚定动画民族性的基础上, 也要正视我国动画在技术、体制和观念上的不足。随着对文化产业的重视, 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才是决定文化产业胜败的关键。将民族文化与动画相结合, 既能传承文化, 又能获得经济利润, 也能更好的促进动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3.1.《西游记》教学设计 篇三

1、龙宫探宝 起因:

孙悟空学艺归来,苦无合手兵器,便到水晶宫去借。经过:

东海龙王先后拿出九股叉和方天画戟,悟空嫌轻了。龙王无奈用定海神针打发他,哪知他真有本领取走神针。随后他又让龙王约其它三海龙王相赠披挂全套(金冠、金甲、云履)。结果:

穿戴整齐便回了花果山。

2、大闹天宫 起因:

猴王因不满弼马温之职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再邀其看守蟠桃园。一日猴王得知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却没有请他,便火冒三丈。经过:

他大闹瑶池、偷吃太上老君金丹、收罗酒菜瓜果回花果山摆神仙酒会。玉帝暴怒下令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猴王不幸被太上老君和二郎神合力擒住。老君送他进炼丹炉反而使他练就火眼金睛,神力无比。他踢翻炼丹炉、奋起反击,把天宫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狈逃跑.。结果:

二郎神请来如来佛祖将其压在五行山下。

3、高老庄收猪八戒 起因:

唐僧悟空来到高老庄,正好高家管家要找人降妖,悟空自告奋勇要降妖并在高家住下 经过:

悟空问清妖怪原是变成人形做了高家女婿,在拜堂那天醉酒露出了猪的模样强占了他家女儿高慧兰。悟空使用巧计变为太公之女迷惑妖怪,知道其天蓬元帅的来历后现出原身与其对打。没多久,妖怪败下阵,当听悟空说为保护唐僧取经过此,便说自己是菩萨点化等取经人,悟空让他发誓、烧洞。结果:

4.1.《西游记》教学设计 篇四

猪八戒身粗力大,很能干活,使一根粗重结实的九尺钉耙。西去路上,他担行李,劈荆棘,斩妖除怪,经管怪话连篇,但终究是大师兄孙悟空不可缺少的助手。遇见妖精,他常常是“丢下行李,掣出钉耙,望妖精便筑”。西去途中,他是意志最不坚定者,常常临阵脱逃,动辄要“分行李,散伙”。他常常说谎。黑松林,他去化斋,瞌睡上来,便思道:“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麽多路,须实在多晃个时辰,才好去回话......”即把头拱在土里,只管鼾鼾睡起。平顶山,师兄派他去寻山,他编造谎言,终被师兄拆穿,弄得她心虚胆怯,狼狈不堪他常常被悟空捉弄,也不伺机报复。乌鸡国他托起尸体后,就硬说孙悟空能治好国王,调唆的唐僧念起“紧箍咒”;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也是他搬弄是非,硬是让师傅赶走了师兄。

优点,有同情心,知道疼人,尤其是女人。缺点:同情心泛滥,不辨是非,好吃懒做,喜欢推责任,喜欢打小报告。情节:三打白骨精里面,连妖精都同情,只干个牵马的活,给唐僧打尽了孙悟空的小报告

优点:对女人体贴,会问寒问暖,酒后失态

5.东游记(1)-悠闲自在的孙悟空 篇五

——悠闲自在的孙悟空

唐僧从西天取回真经后,一直在给皇帝讲自己经历的故事,根本顾不上自己的三位徒弟,只是一直的在给皇帝“喷唾沫”。

一旁的孙悟空很是不耐烦“八戒,你看这里空气燥热,可否跟你孙爷爷出去走一遭?”悟空问八戒。

“我不去。”八戒开门见山。“八戒爷,为啥子呢?”悟空一脸气愤。“晚饭要到了,我……我不去。”

悟空无奈地看着八戒,目光投向沙僧,又投了回来。唉,沙僧毕竟是和尚,真经看得津津有味,眼睛一眨也不眨。

“你……你们不去……我去!”悟空气愤地跺脚走出大殿。

悟空刚踏出宫殿就听见老百姓的呐喊声。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请看下集

6.1.《西游记》教学设计 篇六

一、重视文言散文语言的优美

这四篇文言文作为语文课本中的传统名篇,自然在语言上有它的独特之处。细读这些作品,我们会发现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艺,体现了文言文之“言”的独特魅力。《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在描写潭水清澈见底时写道“皆若空游无所依”,不仅展现出了一幅水清鱼悠的画面,也流露出烦闷无所依的心情;《岳阳楼记》中构筑了洞庭湖上一系列能让人产生“悲”的情绪的画面;《醉翁亭记》中用了大量的对句来表现一种寓乐于醉的心情;《满井游记》中将景物人格化,展示了文章清隽洒脱的风格……

基于这些美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原有的中规中矩教字词解释句的模式,用教现代美文的方式,让学生去体会这些文章的美点。尤其注意在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使诵读贯穿其中,通过朗读与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品读语言,直接迅速地感悟到语言的优美、内容的韵味。作为写景的美文,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也应该让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的句子,体会这些写法,积累写作的素材。

二、注重作家古典情怀的反映

新课改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言文的讲解如果仅仅局限于字词、语法是极其肤浅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体会文言文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容。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四篇文章的作者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和袁宏道在创作这些文章时都遭遇政治上的失意,前三位都遭遇了贬谪,袁宏道则是厌恶官场的腐败擅权选择了独善其身。

贬谪文化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由于作者遭到贬谪受之触动而完成的,因此对前三篇的解读就不能脱离这一话题。这三篇分别体现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继承,尽管他们都受到被贬的打击,但始终怀有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拳拳赤子之心,展露出了他们的人生抱负和价值取向。他们三人在最不得意的时候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最高追求,这体现出了他们的人格魅力。不同的是,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的乐是暂时的,是被动的,愁苦明显地摆在了文章的字词间;范仲淹通过文章,表达出了自己对朝廷的忠心,不管朝廷多么亏待他,不管自己是穷是达,都没有彷徨,并规劝自己的同道者,表现的是一种“超我”的人生追求境界;欧阳修则试图表现一种返璞归真雍容大度的心情,将“醉翁之意”寄托在那些山山水水、黎民百姓上,体现出了自己的“与民同乐”。

《满井游记》的作者袁宏道生活的时代政治腐败,党派追名逐利斗争剧烈,他清廉公正的为官原则与当时的官场格格不入,于是他吸取了老庄自由的生命观念,选择逃离朝廷这个是非之地,当一个无所事事的小官。鲁迅曾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说袁宏道“是一个关心世道”的人,但袁宏道生当天下无道之世,因此只能寄情山水,独善其身。文章最后带着作者的自慰、自嘲,表达了他鄙弃官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三、把握文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文言文,对文言文缺乏兴趣,他们认为文言文表达的内容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其实不然,文言文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情感,对我们当今的学生是很有帮助的,只是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部分的讲述,使文言文的学习无法联系到学生自身的实际。教师在这四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反观现实生活,体会四位作者带给我们思想上的触动,从而获得精神力量,使这些文言散文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

从这四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四位作者的豁达心态,即使官场失意,即使生活中遭遇许多坎坷,但是仍然对景物进行着讴歌,对理想充满着向往,这些自然都闪烁着光芒,值得学生去学习。现在的中学生从小受父母呵护,娇生惯养,他们抗压能力差,对他们进行这种豁达心态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山水景物历来是中国文人最为欣赏的对象,他们会被山水景物折服,忽略了一时的功利计较,将自己投身于山水景物之中。这四篇文章都流露出作家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体现出对美好风光的独特感受,教师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展示,要鼓励学生回到自然的怀抱,去领略山水景物的风光,引导他们去发现身边的美好,感知世界的真善美,在内心中产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四、总结

总之,《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这四篇游记,不管是其极富魅力的语言,还是展现出的人生抱负,行为价值取向,在课堂中教师将这几篇联系起来讲解,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式。

7.教学设计品读《西游记》 篇七

1.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西游记》原著,感悟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孩子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在阅读欣赏中学习作者用曲折的故事情节,典型的外貌描写及恰当的环境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难点是感悟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

孩子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品读《西游记(二)品读环境

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课文中标划出有关语句。读了这个句子你有怎样的感悟?环境到底有多险恶,感受到了吗?欣赏吴承恩在原著中的描写。

出示课件“上了高崖,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犯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开斗柄南。万占常含元气 千峰巍列日光寒。

2.朗读感悟。班上交流,读出感悟

3.教师点拨环境描写的作用。恰当的环境描写,对推动故事的发展,衬托人物形象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品读人物外貌描写的精妙(1)第一变

课文与原著的对比

出示课件:说不尽那,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学生阅读感悟。

班上交流,读出感悟。感悟作者语言的精妙。语言的简练

对偶句式的整齐比喻句的精妙学生积累背诵。

(2)欣赏第二变。(3)欣赏第三变。(4)教师小结。(三)品读情节之“妙”

1.品读“三变”的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白骨精?

2.品读“三打”的妙处。

(1)生读三次打的相关文字(2)出示提炼出的三次打

(3)为什么要三打?孙悟空眼中的白骨精是怎样的?学生想象孙悟空眼中的白骨精。

唐僧看到的是眉清目秀,孙悟空看到的是—唐僧看到的是齿白唇红,孙悟空看到的是-唐僧看到的是翠袖轻摇笼玉笋,孙悟空看到的是唐僧看到的是翠袖轻摇笼玉笋,孙悟空看到的是唐僧听到的是声如莺啭林,孙悟空看到的是-

教师总结

8.《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篇八

青田县城东小学 季冠峰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读书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写作特点。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从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或青少版,养成作批注、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一、歇后语引入

猪八戒照镜子——花果山猴子——猪八戒的武艺——猪八戒的后背—— 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猪八戒吃人参果——《西游记》剧组开会—— 这些有趣的歇后语都来自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西游记》。板书:西游记

二、回顾阅读方法

1、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当你拿到这样一本的书,你通常是怎么读它?说说你的读书方法,或有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的。老师总结了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四点。

幻灯出示:

(整本原著——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②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③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④遇到不懂的,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作批注或摘记。

三、整体感知

1、了解主要内容。

《西游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之前你们都从哪些渠道了解过这本书的内容?那么谁来说说书主要内容是什么?

幻灯显示:小说的前七回写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八到十二回交代了取经的缘起,从十三回到最后,写的是孙悟空被迫皈依佛门和八戒沙僧护送唐僧,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西天取的真经。

2、看目录、说情节、知人物

浏览书的目录,你有什么发现?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 认识了那些特征鲜明人物?板书:情节、人物

《西游记》提到的人物有很多,主要人物有哪些?板书: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对于这四个主角,有人喜欢活泼的猪八戒,有人喜欢憨厚的沙和尚,有人喜欢孙悟空,也有人喜欢唐僧,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这样,咱们就替他们来个自我介绍,请你任选一个角色,小组推荐一名来说说。

四、细读情节

1、明确读法。

同学都谈了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很多同学对三打白骨精经典片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经典的片段。这是在西游记的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读这些经典片段,又该怎么读呢? 小结(经典片断----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

2、情节回顾。谁愿意帮助大家回忆一下“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指导回顾:按情节发展,先说起因,再说经过、结果。

3、细读“三打”,感受情节曲折,感悟人物性格 快速浏览这一回,找出写悟空“三打”的句子

投影出示: “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自由读一读这描写“三打”句子,选择一句你喜欢,反复读一读,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指导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想象悟空打时情景,在边演边读中感悟人物的性格。

读这“三打”,你的心情怎样?这三打出了什么?指导细细体味描写悟空动作、语言的这些话。

体会三打的妙处。可是,有人说一打就是打死白骨精,这样写更能表现悟空的本领高强。你怎么认为?

4、感悟写法。

细心的你也许会发现,在这一情节中,不仅写了悟空的三打,还写了白骨精的三变,以及唐僧的三责,都写了三次,你读着觉得重复吗?为什么?这三次中间有联系吗?

这种写法叫反复叙事。(板书:反复叙事)整本书都像这个故事,都可以看成是反复叙事。在情节设计上,八十一个历险故事有着大致相同的模式:遇到妖魔鬼怪——唐僧被抓——悟空与妖魔斗智斗勇——降妖;不成向上界求助——唐僧获救,将一个个情节像冰糖葫芦式的串联在一起。把白骨精替换成别的妖精,说说情节的发展。

这种反复叙事的写法在小说还有,比如——“三借芭蕉扇”,《水浒》中的“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 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五、聊故事中的人物。投影出示:

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三打后,白骨精是被打死了,可是这个故事没有这样简单地结束了,读到这一处,你的心情又是怎样? 我们的情绪跟着情节一波三折,随着故事人物的命运起起落落。下面我们就聊聊西游记当中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

结合具体的情节、片段谈人物性格。重点交流对四个主角。鼓励有个性的解读,引导全面地理解。

小结:当然,对于这样一部宏篇巨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也一定会读出一些有自己个性的独特见解。出示人们读《西游记》的经典评述。

六、课外延伸,运用学法,推荐阅读《野生的爱尔莎》、《绿山墙的安妮》、《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草房子》。

七、板书设计

《西游记》

人物 情节 三变

唐僧 三打

孙悟空 三责

猪八戒

反复叙事

9.1.《西游记》教学设计 篇九

一、记“西山”

(一) 简介文章体裁:“西山记”为游记, 是作者被贬永州, 游览西山后写成。

(二) 阅读第二段, 讨论游览过程中作者发现的西山的特点。

明确:1.游览过程:发现西山, 攀援西山, 登顶所见。

(1) 发现西山:“坐法华西亭, 异之。” (西山形貌奇特)

(2) 攀援西山:过江、“缘溪”、“斫榛莽”、“焚茅茷”。 (西山道路难行)

(3) 登顶所见:“数州尽收眼底, 地貌莫得遁隐, 外与天际, 四望如一。” (西山峻拔、视野开阔、气象万千)

2.用原文归纳西山特点。

明确:“山之特立, 不与培楼为类。” (奇特卓立, 与众不同)

(三) 依据文本揣摩作者游览感受。

明确:心旷神怡, 流连忘返;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四) 总结全文:作者记游, 展现了西山“特立”的特点, 同时写出独特感受, 充分体现了游记的文体特征。

(此环节既可以让学生熟悉游记体裁, 又可以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游览过程和心理感受, 为下一阶段感悟作者因景释怀的教学环节设伏。)

二、谈“宴游”

作为游记, 文题可拟为“游西山记”, 可文题却为“西山宴游记”, 如何理解?

(一) “宴游”是什么样的游览方式。

明确:1.体会作者登山过程的心理变化:奇异———急切———感叹———释怀。

2.提供工具书义项。《辞海》中“宴”有两个义项。

(1) (1) 逸;闲居。 (如张衡《东京赋》:“乃宴斯息。”) (2) 乐。 (如《左传·成公二年》:“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

(2) 宴会;以酒肉款待宾客。 (如《左传·成公二年》:“宴于季氏。”)

而《古代汉语词典》中“宴”的相关义项如下。 (1) 安逸, 闲适。 (如《老子·二十六章》:“虽有容观, 宴处超然。”) (2) 快乐。 (如《左传·成公二年》:“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 (3) 以酒食待客。 (如吴质《在吴城与魏太子笺》:“前蒙延纳, 侍宴终日。”) (4) 通“晏”, 晚。 (《管子·立政》:“宪既布, 乃发使者致令, 以布宪之日, 早宴之时。”)

3.讨论:作者“宴游”并非为设宴而游, 而是览景感叹, 乘兴饮酒, 借酒释怀。文章没有明确交代作者用酒食招待客人, 只是写自己饮酒。借助工具书义项, “宴游”应解释为“安逸, 闲适”。

(二) 阅读文章第二段, 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安逸闲适的句子。

明确:“悠悠乎与颢气俱,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三) 翻译并总结:宴游指安逸闲适地游玩。游览西山, 西山带给作者的除了怪异之外, 还有安逸闲适甚至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感受。

(此环节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 还紧扣大纲要求, 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词条对文题关键词进行探究, 从而理解作者寄寓的深意。)

三、悟“始得”

(一) 字面意义可知, “始”为“第一次”, 抑或是“开始”的意思, 但作者在永州游览并非第一次, 如何理解“始得”含义。

明确:对比“始前”游与“始得”游, 体会作者感受。

作者游览西山前, 一直抱着漫无目的、消磨时间的心态, 所以身在游览, 却无心赏景。但是, 作者游览西山时产生顿悟, 达到了闲适自由、物我两忘的境界, 故有“始得”之说。作者取题为“始得”, 就是要表达游览西山前后自己的情感变化。

(二)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游览西山前心态。

明确:公元805年, 作者升任礼部员外郎, 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自认为能济世建功。时隔不久, 改革就在其政敌的联合反击下失败, 作者亦被贬为永州司马。游览西山前, 作者始终怀有遭贬谪、受侮辱的忧惧心理。因此, 作者身在游, 而心归“惴栗”。游览, 徒具形式罢了。

(三) 阐述作者游览西山时感到闲适自由进而产生顿悟的原因。

明确:1.西山高峻开阔、气象万千让作者忘却俗世荣辱, 心境渐趋平静、释然、轻松, 以至到达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2.联系“特立”的西山和身世坎坷的作者, 看出作者的人生态度:西山的“特立”正是作者追求的人格写照。山, 巍然屹立, 特立超脱, 不与他山同类;人, 旷达孤傲, 心宁神释, 不与世俗同污。

(四) 总结:西山让柳宗元释解了长期的苦闷, 因此作者借山寄情、借景抒怀, 盛誉西山。本文恰是“作者因西山释怀, 西山因作者留名”的见证。

(这一环节让学生借助历史背景和文本的丰富内蕴, 深入理解作者寄寓的情感, 在比照中接近作者创作的初衷。)

10.《西游记》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 篇十

岷县岷阳镇东关小学 李顺平

【学生分析】:

对于六年级小学生来说,读通甚至读懂一本情节比较简单的童话故事并非难事,但是走进书中的世界,读懂小说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激起情感的共鸣就不那么容易了。于是,我决定以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乐趣”中,拓展阅读课文《美猴王》为切入点,借助于我校每单周周三举行的读书汇报课,选择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西游记》来开展班级读书会,让学生主动参与,人人发言,在引发学生高涨的读书热情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理论依据】:

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广泛读书,只读几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

2.阅读是读者个性化和社会化行为统一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3.“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开展“班级读书会”,通过学生群体间的“合作性阅读”来达到阅读学习共同的目标指向,明确阅读分工和互补的阅读心得交流这样一个状态,发挥学生群体优势,让他们互相影响,共同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的述说,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初步了解《西游记》的艺术魅力。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相融合。

3、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认知能力及审美鉴赏能力。

4、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社会价值。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西游记》,了解人物性格;感受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的。

(2)感受《西游记》丰富瑰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2、教学难点:

对于人物双重性格或者多重性格的正确理解。【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版本的《西游记》。

2、多媒体课件。

【活动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音乐欣赏,引入主题。

1、同学们,今天的这堂班级读书会,老师想让大家先欣赏一段音乐,并且猜猜歌名。

2、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3、了解作者:吴承恩(约1500~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江苏淮安)人。

4、了解作品:《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通过描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来简要概括《西游记》的内容。A、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教师全班巡视,相机指导点拨。

B、指名反馈,全班评议。C、教师引导明确。(它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的故事。)

2、请同学们谈谈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

(奇妙、神奇、精彩等)

3、教师总结:(口头表述)

三、走进《西游记》:

(一)《西游》人物辩论会。

1、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

2、在取经路上遇到了无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妖精,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妖魔鬼怪呢?

3、《西游记》的主要人物是谁呢?

4、这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们都是神性、人性、动物性的和谐统一,那么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

5、小组交流,指名反馈,全班评议。A、谈孙悟空; B、谈猪八戒; C、谈唐僧; D、谈沙僧。教师提出辩论要求:

全体分组交流,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优点,也可以说缺点,可以互相反对,但必须提出反对依据,有理有据进行反驳。

6、教师小结,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

(二)《西游》故事会。

1、过渡语:同学们最喜欢《西游记》里面的什么故事呢?下面请大家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简练,把故事讲完整。

2、学生可以从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入手,多方面来讲述。(1)、我印象最深的是“大闹天宫”;(2)、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打白骨精”;(3)、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借芭蕉扇”;(4)、我印象最深的是“真假美猴王”……

3、全班评议,教师补充明确。

4、教师总结:

可以看出,这些故事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这一百回就采用了这种冰糖葫芦式的结构。作为小说,情节生动这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吴承恩在这方面可谓功底深厚啊!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课外继续阅读《西游记》,积累更多的“西游”故事。

2、希望大家课外能继续阅读四大名著中的另外三部,以后在读书会上讲一讲“三国”故事、“水浒”故事等。

3、这一节课和同学们一同走进了《西游记》,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妙绚丽的神话天地,它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的艺术境界里,它的每一处神奇的幻境,每一个奇幻、富有魅力的人物,每一件显着灵异的宝 物,都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其实,我们现在对《西游记》的认识现在还只是浅显的,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西游记》的感悟会越来越深 刻,毕竟它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它的异常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不断去开掘,同学们,下一次的班级读书会,再见!

《西游记》班级读书会

教 学 设 计

李 顺平

11.西游记 阅读设计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2分钟)

1、歌曲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忘记忧伤,分享快乐。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一起唱。(播放歌曲《白龙马》)

2、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部动画片《西游记》中的主题曲。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轻轻敲开《西游记》的大门吧!(板书:西游记)

二、读书汇报。(14分钟)

(一)、书中知识知多少(2分钟)

据老师课前了解,我们班大部分同学读完了儿童精装版的《西游记》,有的同学甚至还读完了整本原著,真不简单,这本书有八十万字呢!相信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有没有信心?好,请看题: 出示课件:

(二)趣人妙事我来说。

1、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请看看老师记忆中 1 的趣人妙事——孙悟空的身高问题(2分钟)出示课件:

第二回中,混世魔王说过:【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怎么大胆猖狂,要寻我见什么上下?】

师:由此可见孙悟空身高不足4尺,以1尺=0.3米大略算一下,孙悟空身高约有1米2,不愧是猴子啊,真的很矮,在人类中算侏儒了,而他的兵器金箍棒呢? 出示课件:

第三回中,【拿出外面,只有丈二长短,碗口粗细】

师:丈二长,竟然是孙悟空身高的三倍,约有3.6米长,一层楼高,现在试想这样的场景,一个高度似人类侏儒的猴子,挥舞着一根长度有足有一层楼高的竹竿,是不是很诡异,至少我觉得很诡异,所以说很多影视作品的孙悟空形象(至少我看过的)没有一个是符合原著的。(准备好长的竹竿,让矮小的学生拿着挥动几下)

2、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把你认为最有趣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听。(2分钟)

3、先在小组中说一说,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上台与全班同学分享。(8分钟)

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4分钟)

1、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更精彩,老师也佩服大家。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老师想问问你们是用什么读书方法通读全文呢?在读这本《西游记》中你遇到什么困难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调控,分层提问)(板书:整本原著——通读)

2、学生讲读《西游记》中主要困难,老师归纳。①读书时间紧,内容太多了。②原著是文言文,不容易读懂。

3、师生共同讨论阅读方法(课件逐条出示以下内容)

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故事梗概、主要人物。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大意。(板书: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也可以请教别人

四、引导读经典内容的方法。(19分钟)

师:刚才我们讲的是读整本书时可以采用(指板书)浏览、跳读的方法来把握大意,那么,对待精彩的、比较经典的片段,我们应该细细地读,可以通过理解、想象来反复品味。(板书:精彩片段——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

(一)环境描写片段进行读写结合(6分钟)

1、师:请大家看,这是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开头一段环境描写中的一句,说的是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前看到:(课件出示)“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2、师:老师只选择了这一句,只有18个字,请你自己去读一读,从这句中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什么感受?并试着用一段话来描述一下那里的环境。(2分钟)

3、学生汇报交流。(4分钟)

4、师小结:作者真值得我们佩服,18个字就写出了环境的阴森可怖。

(二)、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13分钟)

1、师:再请大家看屏幕,这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被压下五行山”的片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能运用理解想象反复品读的方法读懂这片断,如果还不懂的可请教同学、老师,然后再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一段的内容具体说一说。(课件出示原文)(2分钟)

2、四人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2分钟)

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7分钟)

4、刚才大家在读懂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扩充了故事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这正是读经典片断的一种方法。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和演员六小龄童也和大家一样,认真读懂原著,结合实际发挥想象,拍成了大家喜闻乐看的《西游记》,下面我们来欣赏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被压下五行山”的片断,经历导演与演员想象的过程。(课件出示: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段)(3分钟)

6、刚才大家所讲的片断和导演所拍的电视片断,多么详尽,多么精彩,然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却仅仅用了239个字,多么的精炼呀!下面请再回到原文中,好好品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1分钟)

7、传神的描写,精炼的语言,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怪不得北京大学白话文教授对《西游记》作了这样的评价:(齐读)(出示课件):

五、总结拓展(1分钟)

1、是呀,《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人人口耳相传,老师希望还没读完《西游记》的同学继续读下去,读完的同学不妨再多读几遍,或许每一次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有关通读整本原著,细读经典片断的方法,走进更多的名著,收获更多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西游记》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经典片断----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

课件流程

一、歌曲《白龙马》(最好有动画)

二、书中知识知多少(逐题出示,能显示正确答案)

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B、玄明C、唐三藏

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大将

3、《西游记》原著一书共有——

A、八十回B、九十回C、一百回

4、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

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

5、《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

A、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

C、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

6、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

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

7、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

8、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

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

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

三、孙悟空身高

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怎么大胆猖狂,要寻我见什么上下? 选自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兵器金箍棒

拿出外面,只有丈二长短,碗口粗细。选自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先出示身高一段后出示金箍棒一段)

四、(课件逐条出示以下内容)

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故事梗概、主要人物。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也可以请教别人

五、“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选自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六、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宵宫尽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选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七、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被压下五行山”的片断

八、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宵宫尽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选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12.阅读教学“1+1+1”课堂构想 篇十二

阅读是数量、速度、方法的集合体。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以上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详尽的目标要求, 如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阅读数量的要求是“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阅读速度的要求是“养成默读习惯, 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对阅读方法的要求是“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 拓展自己的视野”。为此, 语文教师必须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数量、速度、方法”三方面综合着手,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方面, 许多语文教师虽然占用了语文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也下了很大工夫, 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语文学习, 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显著提高, 作文仍是文不通、字不顺, 语文成绩不理想, 甚至有厌学语文的倾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阅读教学的反思。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 从容施教, 安排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 布置练习作业;课堂上给学生约3~5分钟自主预习的阅读时间 (不是堂堂都有) , 讲授过程中穿插一点学生朗读。这样的语文课堂, 给学生的阅读时间太少, 教师在热热闹闹、自我陶醉中, 不经意间便剥夺了学生的课堂自主阅读时间和阅读乐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谁?是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他们才能对文本的意义进行个性化建构。我们必须明白, 语文教材不是教本, 而是读本。因此, 从这一意义上说, 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不成功的。

由于语文课堂主要被教师用来精讲细抠课文了, 所以, 扩大学生阅读量的重任就落到了课外。那么, 课外阅读的落实情况又如何呢?在现今的学习环境下, 中、高考的激烈竞争使学校不得不将学生的在校时间 (包括假期补课) 进行“科学”分配, 学生若想利用自习课阅读一些读物, 还得偷偷摸摸地进行, 因为其他学科教师发现后, 会没收书刊, 而他们仅有的周日也被一些学科作业给无情占用了。因此, 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奢侈品, 扩大学生阅读量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由“教教材”转为“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提出, 给了教师、学生选择文本的自主权。但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能够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师、学生的实际“用教材教”的并不多, 更多的教师依然是按照教材的体例把选文一篇篇的讲授完毕, 他们不管学生是否喜欢, 也不管其是否属于必修。换言之, 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缺乏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 教学依然被教材牵着鼻子走。

由上可见, 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是不成功的。学生的阅读能力之所以得不到有效提升, 原因在于我们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了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教授上, 而对阅读量的扩大和阅读速度的训练却落实不到位。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全面落实阅读教学的目标, 笔者提出了阅读教学“1+1+1”课堂构想。阅读教学“1+1+1”课堂是指将阅读的三要素全部纳入语文课堂当中, 合理分配课时, 进行有效训练, 构建出“精析阅读课+自由阅读课+计时阅读课”的新型语文阅读课堂模式。具体安排如下。

一、精析阅读课 (一周安排约4课时)

精析阅读课即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 以学生为主对文本进行细致、深入地品味赏析, 总结归纳阅读的方法、技巧, 指导学生阅读实践。精析阅读课的文本如何选取呢?在学期初, 预留约一周的时间, 师生一起通读教材, 然后结合课标要求、师生兴趣, 共同选取教材中的课文 (每单元可选1~2篇) 作为精析篇目。

二、自由阅读课 (一周安排2~3课时)

自由阅读课即依据课标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 结合教材名著导读, 让学生自行制订计划, 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教师要利用自由阅读课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汇报活动, 以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督促学生的阅读进度。除精析篇目外, 学生还可根据兴趣, 将教材中其余的课文纳入自由阅读课当中。

三、计时阅读课 (一周安排1~2课时)

计时阅读课即教师选取篇幅较短的文章, 在保证阅读质量的前提下, 以测试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计时阅读, 并展示阅读时间和阅读效果, 通过训练促使学生的阅读速度稳步提高。计时阅读的素材可以是教材中课文的节选, 也可以是新近书刊、报纸上的精短美文, 还可以是经典名著的精彩片段等等。

13.《西游记》课程教学反思 篇十三

本次教学能通过创设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沟通语文学习的课内外渠道,在学生读整本书的基础上,阅读精彩片段,并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谈谈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及理由;通过与名著中人物的对话读出自己的独特感悟。

最后,我想谈谈这一节课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在自读课文的学习中忽略了孩子的思维模式,没有放开思路让孩子充分想象理解,过于牵引,总想着把自己对人物的感悟全方位的塞给学生。

★ 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 教学反思简短

★ 西游记读后感三百字

★ 西游记好句参考

★ 西游记读书笔记250

★ 西游记短篇读书笔记

★ 《西游记》教案

★ 西游记经典语录

★ 西游记心得

14.西游记教学设计 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部作品内容,培养学生泛读速度意识。2.感受“一波三折、反复叙事”这一种方法的精妙之处。3.学习阅读方法,激发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一波三折、反复叙事”的方法,感受用这种方法妙之处。

教学难点:用所学方法品读整本书。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由《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

师:听,熟悉的歌曲,一定让你想起了一部电视,它就是——(西游记)

2、这首歌,家喻户晓,相信你也会唱两句!

3、师小结:是的,这部86版的《西游记》重播了3000多次,观看人数达60亿人次,相当于每个中国人看了4遍,可谓是妇孺皆知,驰名中外。其实这部电视是根据我国古代名著《西游记》改编而来的。这是一部小说。小说文体接介绍: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二、感受理解

(一)了解故事人物

1、这些人物大家都认识,他们是——。《西游记》这部作品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了解学生对《西游记》的已有认识。

2、比赛感知

师:你读过《西游记》吗? 生:读过。

师:下面我们也来进行一次比赛?

课件出示题目: A、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 B、《西游记》一书共有—— a、八十回b、九十回c、一百回 C、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

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 D、《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

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 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E、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

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 F、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 G、《西游记》的作者是—— a、曹雪芹

b、吴承恩

c、施耐庵

3、师:大家对《西游记》的知识了解得真多,恭喜你已经到达了读书的第一层境界,了解故事内容。

4、交流你喜欢的人物 小组交流,班内汇报

(二)、了解故事情节

1、指导方法,快速浏览内容

2、交流你喜欢的故事情节 小组交流,班内汇报

3、师:孩子们真正学会读书,泛读是不够的,特别是像《西游记》这类经典名著,那就需要我们学会精读。精读不光需要多读,更需要讲究方法。

4、以《三打白骨精》为例。学习“一波三折、反复叙事”的方法。师:《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非常精彩,作者是怎么写的呢?我们一起简单地回温一下。

师: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是如何变化的? 生:一变村姑 二变老妇人,三变老头儿。

师:从“三变”中,你觉得白骨精是个怎样的妖精?

生:白骨精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妖精。师(追问):能具体说一说吗? 师:孙悟空是怎么打的?请从课文中把孙悟空三打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交流讨论

师:一打和二打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三打怎么打?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孙悟空?

师:孩子们,像这样相同的情节,用不同的方式多次呈现,让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的个性更加鲜明,这就是一波三折、反复叙事

5、运用“一波三折、反复叙事”赏析《三借芭蕉扇》。

在《西游记》中,大多数故事都是通过一波三折、反复叙事的方法来呈现的。

(1)现场看一看这个故事,根据表格要求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孙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周旋,三借芭蕉扇的。结果如何? B.给予充分时间看书。C.交流汇报。

D.用一波三折的方法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收获?

3.小组合作阅读目录,进行交流,《西游记》中,还有哪些故事同样也采用了这样一种方法。

《狮驼洞战三魔》《车迟国勇斗三魔》《流沙河收服沙僧》《火云洞大战红孩儿》

师: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能静下心来,用一定的方法去品味精彩的段落,喜欢的作品,从而获得更深地阅读体验,那么恭喜你,你的读书就进入了第二层次——精读解其味

(三)、了解故事环境 故事中有许多的环境描写,如对花果山的描写突出人物生活的自然环境。如对仙境的描写让我们感到神奇故事的真实性,吸引读者去读。

三、深悟其理

师:读书还能更深入一些吗?答案是肯定的。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读《西游记》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小时候你刚认识一些拼音,你也许在读拼音版的《西游记》,崇拜着无所不能的大英雄孙悟空;当你渐渐长大,也许你在读美绘本的《西游记》,你被其中奇幻的故事所吸引,爱不释手;现在,你在读青少版《西游记》,你学会了用方法品读《西游记》;接下来,你可以读一读原著《西游记》。真正的精华在这一本《西游记》中,名著不厌百回读,继续深入地读名著,不知不觉,你就学会了对世界,对人生地思考,这就到了读书更高的境界,让我们一起继续走在读《西游记》的路上吧。

四、教学板书

《西游记》阅读指导

小说三要素:人物

情节

环境

上一篇:家长会观摩心得体会下一篇:大三学生期末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