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报表的审核(12篇)
1.财务会计报表的审核 篇一
附件三:
会计师事务所审核部门决算报表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核中机联管理的预算单位部门决算报表,应着重审核以下方面内容:
一、单位财务管理情况
1、内部控制制度
是否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清单;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
2、财务审批管理
财务审批制度是否健全;重大财务事项是否集体研究决定;重大支出、对外投资等是否按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代管单位资产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报告。
是否有未经审批或越权审批支出事项。
3、是否有用公款为个人报销住宅物业费、装修费等。
二、单位资产管理情况
是否建立了固定资产、低值耐用品、办公用品等管理办法;固定资产、低值耐用品、办公用品等购买、验收、领用、盘点、对账等工作是否完善。
是否有帐外资产;是否有资产丢失情况。
三、单位执行部门预算情况
单位“二上”上报的部门预算是否经主要负责人审核;上级-1-
批复的部门预算是否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阅;人员支出、公用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等是否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执行;有无提高标准支出情况。
四、单位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情况
采购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采购目录内的货物、服务是否实行了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是否有政府采购预算;应实行协议供货、定点采购的项目是否实行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应委托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采购的项目是否委托;应实行招投标的项目是否实行招投标;实行政府采购的货物和服务是否签订了政府采购合同,是否有政府采购验收单。
五、单位对外投资、担保及出借资金情况
重点审核单位对外投资是否经过审批和投资项目效益状况及投资回报情况;对外担保及风险情况;出借资金是否经过审批,是否存在风险,有关人员是否有违规违法行为。
需附被投资单位2006年、2007年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六、单位财务部门内控情况
重点审核会计人员内部牵制情况,会计、出纳是否分设;财务印章是否分别保管;银行出纳、现金出纳是否分别由不同人员担任;会计人员是否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是否按规定进行;会计机构负责人任职条件是否符合会计法要求。
现金是否日清月结;银行存款日记帐是否与银行对帐单每月
及时核对;是否存在长期未达账项;应收应付款项是否建立了定期核对制度;是否与对方及时核对;是否存在无头应收应付款项。
七、部门决算与单位帐务核对情况
重点审核帐表是否相符,包括总的收入、支出,按科目填报的收入、支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离退休经费支出、房改经费支出等是否相符;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事业基金、专用基金收支余是否相符;房改经费支出、结余是否相符。招待费、会议费及人员支出金额及占总支出的比重。
八、单位个人收入情况
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工平均个人收入情况,包括:工资收入(工资表)、节假日补贴、年终奖金和其他收入。是否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单位主要收入分配政策介绍。
九、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建议
必须盘库,检查是否存在帐外帐、小金库等;指出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管理建议。
2.财务会计报表的审核 篇二
关键词:薪酬绩效管理,财务报表,预审核机制,JExcelApi
早在2014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就已经启动教职工薪酬绩效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建设目标就是搭建一个教职工薪酬绩效管理平台,完善教职工基本信息数据库,具备导入财务报表、提取和保存财务数据功能,教职工可自行查询个人所有收入信息,同时也可对教职工薪酬绩效分类统计分析。系统开发完毕,在测试使用过程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二级院系报账员登录系统后,可按照月份和报表类型将相应的财务报表上传到系统,系统自动保存这些财务报表。财务处管理员登录系统时,可查看并审核这些报表,但是在审核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报表格式错误、教职工银行账号更换以及教职工重名等情况,导致管理员审核效率低下。为此本文旨在研究一种财务报表预审核机制,当二级院系报账员在上传报表时,系统自动智能化地对报表进行预审核,以避免管理员审核报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错误。
1 JExcel Api技术介绍
JExcel Api是一个成熟、开源的用来操作Excel电子表格的Java类库,支持读取,修改,写入等操作。Java开发人员可以通过JExcel Api读取Excel文件的内容、创建新的Excel文件、更新已经存在的Excel文件。因为JExcel Api是使用Java编写的,所以Web应用可以通过JSP、Servlet来调用API实现对Excel数据表的访问,使用该API非Windows操作系统也可以通过纯Jav应用来处理Excel数据表。在开源世界中,有两套比较有影响力的API可供使用,一个是POI,另一个就是JExcel Api,虽然功能相对POI弱一点,但JExcel API对中文支持非常好,API是纯Java的,并不依赖Windows系统,即使运行在Linux下,它同样能够正确的处理Excel文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套API对图形和图表的支持很有限,而且仅仅识别PNG格式。
JExcel Api类库中Workbook类代表Excel工作簿,Sheet类代表工作表,Cell类代表单元格。利用JExcel Api读取Excel文档内容的流程是:第一步,通过Excel报表文件名获得文件输入流Input Stream is = new File Input Stream(file Name);第二步,从输入流读取Excel报表,获得Workbook对象wb,Workbook wb =Workbook.get Workbook(is);第三步,通过wb对象获得工作表对象st,Sheet st = wb.get Sheet(0);第四步,通过rs对象的get Cell(x y)方法得到单元格cell,Cell cell=st.get Cell(x,y);第五步,单元格内容的获取可以通过cell对象的get Contents()方法,String con tent=cell.get Contents();第六步,循环读取所有单元格内容,即可得到整个Excel文档的详细内容。
2 报表预审核机制实现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薪酬绩效管理系统早期报表审核机制如下:二级院系报账员登录系统后,点击左侧管理菜单,打开财务报表上传页面data_to Import.jsp(如图1所示),设置日期和绩效工资类型后,选择要上传的Excel报表,点击“上传文件”按钮,即可把上传请求提交给Data Import Action处理,Data Import Action调用import Data方法通过文件输入流读取用户上传文件并保存到服务器。财务处管理员登录系统后,可在财务报表审核页面data_to Audit.jsp(如图2 所示)查看待审核报表,选择指定报表后,即可点击“合格”按钮调用Data Import Action的audit Pass方法审核报表,进而Data Import Service的parse Excel方法通过JExcel Api读取Excel报表内容,将报表数据导入到系统并保存到数据库中。但是,管理员在审核报表时,经常出现报表格式错误、备用银行账号错误、教职工同名错误和银行账号没找到错误,管理员此时只能联系报账员,告之错误原因,督促其尽快修改报表,然后重新上传报表,等待管理员重新审核,有时,报表可能要来回修改好几次才能达到系统要求。这些错误严重影响管理员的审核工作效率,导致垃圾数据导入到系统数据库中,增大了系统维护工作难度。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重新梳理了报表处理流程,提出了报表预审核机制。二级院系报账员上传Excel报表到服务器时,系统调用JExcel Api读取报表,对报表内容进行预审核,检查报表中的常见错误,如果发现错误则提示报账员上传报表操作失败,同时给出错误提示信息,告之报账员错误原因及修改办法;如果没有错误则将报表提交给管理员,等待管理员审核。引入报表预审核机制后,管理员审核报表的工作效率有显著提升,大大节省了处理报表错误的时间。
报表预审核机制的具体流程如下:二级院系报账员上传Excel报表时,Data Import Action调用import Data方法通过文件输入流读取用户上传文件并保存到服务器,同时调用Data Import Service的check Excel方法预审核该报表,检查报表中是否存在这四种错误,分别是报表格式错误、备用银行账号错误、教职工同名错误和银行账号没找到错误。下面列出了这四种错误的具体操作方法。
1)检查报表格式错误。财务报表分为三种类型,基本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和奖励绩效工资,分别对应了三种Excel文档模板。Data Import Service的check Excel方法首先判断财务报表类型,然后根据相应的Excel文档模板来检查报表格式是否错误。具体做法是通过st.get Cell(x,y).get Contents()读取指定x列y行的单元格内容,然后与Excel文档模板中的标题行单元格内容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报表格式正确,否则报表格式错误,并将此错误信息返回给Data Import Action的import Data方法,之后该错误信息会被转发到JSP页面,二级院系报账员可立即受到错误反馈信息,以便修改报表重新上传。
2)检查备用银行账号错误。系统为每个教职工预设了一个主银行账号和备用银行账号,财务报表以银行账号来标识不同教职工的绩效工资数据。Data Import Service的check Excel方法预审核Excel报表时,提取报表中的银行账号,并据此来查询相应的教职工,如果没有找到,则继续通过姓名来查找教职工,此时如果找到某个教职工,则推测此银行账号是该教职工的备用银行账号,但是此信息的确认操作需要提交给二级院系报账员处理,二级院系报账员可立即在JSP页面上看到错误反馈信息,此时报账员需要在“教职工管理”菜单为该教职工添加备用银行账号,然后重新上传报表即可顺利通过报表预审核。
3)检查教职工同名错误。Data Import Service的check Excel方法预审核Excel报表时,提取报表中的银行账号,并据此来查询相应的教职工,如果没有找到,则继续通过姓名来查找教职工,此时如果找到两个以上的教职工,则系统无法分辨该银行账号到底属于哪个教职工的备用银行账号,即出现教职工同名错误,系统会将该错误信息转发到JSP页面,二级院系报账员可立即收到错误反馈信息,确认该备用银行账号所属的教职工,修改报表重新上传即可。
4)检查银行账号没找到错误。Data Import Service的checkExcel方法预审核Excel报表时,提取报表中的银行账号,并据此来查询相应的教职工,如果没有找到,则继续通过姓名来查找教职工,如果仍然没有找到相应的教职工,则系统将自动增加该教职工信息,保存该教职工的银行账号、姓名以及绩效工资数据,但是其它基本信息缺失,例如职称、职务、职位等,系统管理员可在后期完善该教职工信息。
3 结束语
文章详细介绍了JExcel Api读取Excel报表技术,讲解了报表预审核机制实现方法,最终达到了提升绩效管理系统报表审核效率的目的。早期报表审核直接由Data Import Service的parse Excel方法负责处理,不仅导致管理员审核效率低下,而且造成数据库中出现大量垃圾数据。为了改进这种报表审核方式,本文尝试从Data Import Service的parse Excel方法中抽取出审核报表之前的检查报表错误的代码,定义成check Excel方法,该方法将在审核报表之前先对报表进行预审核,引入报表预审核机制后,大大提高了管理员审核报表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处理报表错误的时间。
3.财务会计报表的审核 篇三
■ 验收工作需注意的事项
101表与所属的101-1表应匹配成套录入并验收
在验收工作中,不得出现法人单位的101表已录入验收,而该单位所属产业活动单位的101-1表却未录入验收的情况。
各级普查机构可利用“北京市统计数据集中采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采集直管或评估监管→基层数据查询→采集业务处理或评估业务处理”功能,导出未提交和未录入的单位的信息,同时利用“评估监管→基层数据查询→数据导出”功能,导出全部101及101-1表的数据。将两部分导出的数据进行比对,查找出101表已录入验收,而法人单位所属101-1表却未录入验收的情况,然后进行催报验收。
清查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也应填报101表
在101表中如出现产业活动单位界定为法人单位,按《北京市经济普查办公室工作例会会议纪要(2009年第4期)》要求,必须录入101表。可以这样理解:101表指标设置的是单位的一些基本情况,即使是产业活动单位也还是可以填报出大多数指标的。同时要注意,如后续表为空,要按要求填写说明,否则系统将按漏报后续表处理。
据实记录无法填报101表的原因
如果单位由于各种原因确实无法填写单位基本情况等普查报表,各普查机构须据实记录单位无法填报的原因备查,并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普查机构报告具体原因。
■ 审核中易出现的三种填报错误及其改正
平台设置的审核以101A表为例。各级普查机构可通过“采集直管或评估监管→基层数据查询→采集业务处理或评估业务处理”功能,分别导出强制性错误、准强制性错误、核实性错误,然后进行确认修改。
强制性错误
该类错误除有极特殊情况且必须经市普查办基本单位组认可外,不得出现该类错误。平台出现的强制性错误分两种情况:
一是平台原审核经修改后造成审核错误的情况,即单位报表通过平台审核之后,普查机构修改了审核规则,造成该类错误的产生,该类错误由普查机构直接修改即可。如“64上市公司情况仅限企业填报,非企业单位免填”等错误的出现。
二是101表与101-1表表间的审核错误,如“多产业法人单位的17期末从业人员应等于其所属全部产业活动单位的17期末从业人员之和”,生成该类错误的原因是法人单位填报101表并通过审核提交后,其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101-1表填报的从业人员数据进行过修改,造成新的错误发生。针对此类错误,普查机构可通过将101表与101-1表数据导出,在库外进行从业人员数的人工审核查询,并进行核实修改。
准强制性错误
准强制性错误也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经济量指标的审核错误。普查机构可通过法人单位填报的101表经济量指标与其财务表同口径指标进行比对,查询认定标准以财务表数据为准,绝对不能出现财务表与101表指标相同而数据不同的情况。
二是非经济量指标审核错误。该类错误需普查机构具体甄别单位填写的澄清说明。如,审核错误“‘08登记注册类型为私营’、‘港澳台商独资或外商独资的单位’,隶属关系应为‘90其他’”,有单位填写澄清说明为“您这张表就是没有90其它这项”,这就是明显错误的澄清说明,表明单位对该指标不理解。普查机构应对说明不合理的单位的数据进行调整。
另外如果错误产生原因为前期清查表确定并导入的指标有误,普查机构可将实际情况报市普查办基本单位组,由其进行修改。基本单位报表的部分指标是由普查前期单位清查数据导入的,该做法目的是避免指标重复填报,减轻单位填报工作量,同时结合平台业务需求有针对性地锁定部分指标,不允许单位进行修改。
核实性错误
对该类错误进行修改的内容较多,主要分为三类情况。
一是关于登记注册类型的审核。
例1:除单位详细名称中含“专业合作社”单位外,若“07登记注册(或批准)机关名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取值为“1”,则“08登记注册类型”不能取值“190”;
例2:单位名称中含“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字样的,且“07登记注册机关”单选“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单位,登记注册类型应在“151、159、160、173、174、210—340”范围内选择;
例3:如果“14机构类型”为“20事业单位”,“08登记注册类型”不应为“国有独资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或外商投资”。
这三类错误有90%以上是由于单位对指标的不理解造成的,该类错误可由普查机构对单位进行指标讲解,核实正确内容进行修改。如错误产生原因为前期清查表确定并导入的指标有误,普查机构可将实际情况报市普查办基本单位组对错误指标进行修改。
二是关于从业人员数、营业面积和营业收入等数量指标的审核。针对该类错误必须对单位填报的数据和澄清说明进行重新确认,普查机构可通过对单位人数的核实和财务表数据的对比进行查证,确保计量单位填写无误和指标口径正确。
三是关于控股情况、开业成立时间等其他指标的审核。该类错误确认工作可以通过单位填报的澄清说明予以认定,或根据对单位基本情况的判断进行核实。
101-1A和101-3A两张报表与101A表的审核方法基本一致,可参照101A表的审核方法。
对登记注册类型、控股情况、隶属关系等重要分组指标的检查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在单位成立后不应有大的变化,各普查机构可将普查数据导出,并与以往掌握的名录库信息比较,对这些重要分组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市普查机构还将反馈商务局等相关部门的登记备案信息,并据此对基本单位表中的指标进行验证。
以上仅为笔者结合现阶段经济普查规模(限额)以上基本单位报表存在的部分问题,提供了一些审核方法和建议,这些方法与建议同样适用于规模(限额)以下报表的审核与验收。除此之外,各级普查办还可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审核办法。
链接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工作总体安排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工作具体工作分为五个阶段:
(一)组建资料开发工作机构(2008年6—12月)。到2008年12月31日,市、区县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分别成立资料开发组或负责资料开发工作的相关机构。
(二)资料开发工作安排部署阶段(2009年1—4月)。研究确定经济普查资料开发的重点和方向,明确资料开发具体工作任务;制定资料开发工作计划;研究确定重大课题招标、合作课题研究和自主性课题研究方案;广泛征求政府统计系统内外专家及相关部门意见,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
(三)资料开发研究落实阶段(2009年5—12月)。组织完成普查公报的发布,编辑普查数据资料,撰写发布各类“短、平、快”信息和分析报告,开展课题研究及开发地理信息系统等具体工作。
(四)成果验收及资料汇编阶段(2010年1—6月)。完成普查数据资料出版工作;完善普查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完成各类研究项目结项验收和资料汇编出版工作。
4.财务会计报表的审核 篇四
报表审核中应注意人工站与自动站观测正点记录的时间差
自动站的所有正点观测要素是在正点后00分进行数据采样,00-01分完成自动观测项目观测,而人工站正点观测时间为正点前1~15 min,因此,二者存在“时间差”.当天气变化剧烈时,自动站和人工站气象要素观测值常存在误差.针对具体事例,分析了某地由于观测“时间差”造成的`温度差异,同时指出各种要素均可能存在此种差异.不同地区气候背景不同,由观测“时间差”造成的差异亦不同.
作 者:蔡冬梅 程相坤 Cai Dongmei Cheng Xiangkun 作者单位:大连市气象局,辽宁,大连116001刊 名:气象与环境科学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年,卷(期):32(z1)分类号:P412.1关键词:自动站 人工站 差异 温度 数据
5.财务会计报表中的利润操纵 篇五
摘 要:财务会计报表应该真实、完整、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冒着违法违规的风险进行利润操作。从会计报表利润操纵的现状分析企业粉饰报表的动机,归纳部分常见的操纵利润的手段,最后提出识别防范利润操纵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报表;利润操纵
一、财务会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
财务报告是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是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信息来源。它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我国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财务会计报表为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改善经营管理,为国家经济管理机构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也为投资者和经营者进行决策提供了有用信息。
二、利润操纵重大事件及现状
继银广厦事件后,科龙事件引起了公众较为广泛的关注。从科龙的财务报表可见,2000年亏损8.3亿,2001亏损14.76亿,而2002年净利润1亿。通过财务报表分析,科龙扭亏为盈是因为其在2002年大幅度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06年7月16日,中国证监会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责任人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与市场永久性禁入决定。这是新的《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自施行以来,证监会做出的第一个市场禁入处罚。
利润操纵,粉饰报表的行为不是单个企业的行为。近年来,利用国家法律法规的漏洞,利润操纵等会计报表舞弊行为日益呈夸张化趋势,而且操作方式复杂,谋划周密,金额较大,甚至隐蔽化,以致审计风险增大,会计报表传递的信息失真,结果可能误导会计报表的使用者。
三、利润操纵的动机
企业冒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风险,出于各种目的,借助会计上的技术处理,进行利润操纵,人为地对利润进行虚增虚减。可能有以下几种目的:
(一)争取IPO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法律法规,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突出的企业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业绩不良的企业,为了争取上市的机会,不得不粉饰报表,使报表传递经营优良的信息,骗取上市资格。
(二)追求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用
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为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商贸往来中的信用,企业有虚增利润的现象。
(三)避免退市
《证券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3年亏损,其股票将被停牌。如果退市,企业将失去在二级市场公开筹资的资格,其股票也将不能流通,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会在报表中“改善”经营业绩的体现,最为典型的例子有*ST星美,两年亏损,紧接着调整出下一年微利,逃避退市。
(四)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
经营者的业绩考核往往和企业业绩挂钩,在有些激励机制中,经营者往往持有公司的认股权证,出于追求行权时收益的考虑,经营者会在行权期前拉伸公司利润,使股价上涨。
(五)偷逃税款
利润操纵能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四、利润操纵的方法和途径
(一)操纵收入
1、虚增收入。比如通过应收账款调节,年末时虚增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来年再借销货退回冲回,再如集团内部交易并由子公司向第三方销售,集团再从第三方购回,避免了合并报表时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
2、提前或延期确认收入。比如房地产企业通过完工百分比法不恰当应用实现提前确认收入,而有些企业则为隐藏收入,推迟开具发票,将收入归入预收账款科目。
(二)操纵费用
1、虚增利润。会计制度规定,为构建固定资产发生的借款利息在在建工程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予以资本化,之后的借款利息支出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不结转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的同时,将利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减少了当期财务费用,虚增了利润。
2、待摊费用任意摊销。待摊费用是一项已经发生的费用,应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的原则,在规定期限内,计入当期损益。有些企业为了调整利润减少摊销,甚至不摊,有些变相计入其他成本费用科目,一次性进入当期损益。
(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1、改变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基础。长期股权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核算,当选择了其中一种方法后不得随意变更。当被投资企业盈利时,企业找寻理由将成本法核算变更为权益法核算,增加当期利润。
2、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年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很多,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不同的方法通过计提数影响利润。比如,加速折旧法前期计提较多折旧额,抵减了较多利润,后期计提较少的折旧额,使后期利润增长较快。
3、存货的计价方法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影响销售成本,进而影响营业利润。企业可能选择不恰当的存货发出核算方法,降低销售成本,增加利润。
4、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会计制度规定,存货、应收账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损失可以转回。减值损失的提前与推迟给利润操纵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比如,企业可以在盈利年份计提较多的减值准备,以备在预期亏损年度转回减值损失,扭亏为盈。
(四)关联方交易
当下,关联方交易越来越频繁。其类型主要有购买或销售商品和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租赁、代理等。比如,为降低税负,将利润从盈利一方转移到亏损一方,将利润从高税负一方转移到低税负或是免税一方。比如,关联方之间融资租赁和售后租回等业务在工程机械行业的灵活应用。
五、识别和防范利润操纵的建议
对于报表使用者,应该持谨慎的态度看待财务会计报表,尤其是在借以做出经济决策时,更应该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和防范利润风险。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应用趋势分析法研究会计信息
连续观察若干年的财务数据,关注异常变动。财务报表数据的变化通常在合理的范围,并能通过该年度的业务等解释该变化。如果变动异常,且无法合理解释,则可能是由于人为原因进行了操纵。
(二)结构分析
通过结构关系,揭示报表中各组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财务报表的总体构成。例如,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就是在现金流量表有关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的构成,及现金净流量的形成方式。
(三)财务比率分析
会计报表中的数据有许多是存在着内在勾稽关系的,同时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也反映出一定的数量对应与约束要求。比率分析就是依据报表中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率分析应用广泛,可以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获现能力进行评估。
(四)计算调整后的每股净收益
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不良资产)/年度末普通股总数。不良资产为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及待处理财产损失。调整后的每股净收益剔除了不良资产因素,使计算所得的数据更贴近实际情况。
(五)关联交易分析
关注财务报告关联交易的相关披露,了解关联方交易的业务,剔除与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利润,得到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对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评估,以进行相关决策。
(六)注意审计报告
关注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若出具的不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更应该关注审计报告中的说明段和意见段,因为在其中集中反映了重大重要的错报风险,能给予报表使用者提示。
参考文献:
6.如何解读证券公司的财务会计报表 篇六
发布时间:2008-10-31 9:58:20
为了进一步规范证券公司财务行为,提高证券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质量,适应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结合近年各项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证监会不断地对《证券公司年度报告内容和格式准则》进行修订。
一、证券公司财务报表的构成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证券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包括公司报告期末及其前一个年度末的比较式资产负债表、该两年度的比较式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和该年度现金流量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公司,除提供合并会计报表之外,还应提供母公司已审计的财务报表以及未予合并的特殊行业子公司的已审计财务报表。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财务报表的附注,它包括所有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更好地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并应对比较式报表的两个日期或期间的数据作出说明。除此之外,证券公司还应按照《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规则》的要求计算净资本,并以净资本计算表的形式列示期初数和期末数。并对增减变动的情况进行分析说明。按照中国证监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执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以及其他相关规定,按照如下格式编制客户资金情况表,并说明是否按规定完成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和受托资金的存管、是否存在挪用问题,并对客户资金的安全性与否进行说明。
二、报表涉及的主要科目及其说明
由于报表所覆盖的科目较多,不便一一列举。在此,仅挑出证券公司财务报表较为特殊的科目进行说明。
(一)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自营证券、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应收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证券、存放证券交易所保证金、低值易耗品、代发行证券、代兑付证券款、待摊费用等。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清算备用金以及其他形式的货币资金。根据证监会2002年2月颁布的《证券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修订)》要求,资产负债表的“银行存款”和“清算备付金”项下分别增加两项:“经纪业务客户资金存款”、“受托管理客户资金存款”。公司及各证券营业部必须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全额存放于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专户和清算备付金账户,实行专(分)户存储、专(分)户管理。
自营证券是指证券公司为了获得证券买卖差价收入而买入的、能随时变现的且持有期间不准备超过1年或虽然不能随时变现但是其发行期或购入至到期日的剩余期限不满1年(含1年)的股票、债券、基金和权证等经营性证券。自营证券按购买时实际支付的金额(买入时成交的价款和交纳的相关税费)计价,购买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中包含已宣告发放的但是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债券利息,作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冲减自营证券的成本;出售自营证券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实际成本,出售自营证券实际收到的价款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每年年度终了,对自营证券的成本与市价对照检查,若市价低于成本,其差额按总体计提自营证券跌价准备。
应收款项是公司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除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以外的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按实际发生额记账。拆出基金是指因资金周转需要而在金融机构之间借出的资金头寸。应按实际拆出的金额入账。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含拆出资金,但不包括贷款的应收利息)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买入返售证券是指按规定进行证券回购业务而融出的资金;代发行证券是指接受委托代理发行的股票、债券等;代兑付债券是指接受委托代理兑付债券而实际支付或垫付的款项。以上流动资产均按实际兑付或承销合同规定的金额入账。
(二)负债
负债包括各项借人资金、卖出回购证券款、代买卖证券款、代发行证券款、代兑付证券款、各种应付及预收款项、预提费用和其他负债。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新颁布的《证券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修订)》,资产负债表增加“短期借款”一栏,将“质押借款”作为其中一栏。
卖出回购证券款是指按规定进行证券回购业务所融入的资金。代买卖证券款是指接受客户委托,代客户买卖有价证券而由客户交存的款项。代发行证券款是指接受委托,采用余额承购包销方式或代销方式代发行证券所形成的应付证券发行人的承销资金。代兑付债券款是指接受委托,代理兑付债券业务而收到委托单位预付的兑付资金。各项负债均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发行债券按债券面值计价,实际发行价超过或低于债券面值的差额,在债券到期以前的期间分期摊销。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一般风险准备、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较为特殊的就是一般风险准备科目,是指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出,用于弥补亏损的风险准备。
(四)收入
收入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其中营业收入包括手续费收入、自营证券差价收入、证券发行收入、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利息收入、买入返售证券收入、汇兑收益、其他业务收入。《证券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修订)》特别指出,利润表的“自营证券差价收入”栏下增加“受托投资管理收益”。
(五)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包括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其中营业支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卖出回购证券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自营证券跌价损失、汇兑损失等。
卖出回购证券差价支出是按证券公司与其他企业的合同或协议规定的证券卖出价格和到期买回价格的差额列支。自营证券跌价损失是按期末自营证券市价与成本的差额提取和清算。
三、解读财务会计报表应注意的问题
若要明明白白地看懂财务报表,切忌遗漏掉财务报表的附注。证监会先后对证券公司的财务报表附注编制作出了一般规定及特别规定,这表示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所有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更好地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并对比较式报表的两个日期或期间的数据均作出说明。
关于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证券公司利润来源主要为经纪、发行与承销、自营、投资理财几大业务。财务报表附注对各项收入、支出已做出了说明。阅读者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形成某些较为有用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例如:经纪业务的资金周转率,可用“平均交易量/客户保证金”,如果觉得在目前的形势下,交易量的大小并非可以决定盈利能力的高低时,可以选择“代理买卖手续费收入/客户保证金”一指标。同样,对于自营业务,可用“自营证券差价收入/自营证券”测算其收益率,判断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
分析财务报表时,除了对盈利能力的关注之外,证券公司资金的安全性无疑也是吸引阅读者之处。对此,仅仅是从报表上是难下定论的,但是可以从银行存款中的“经纪业务客户资金存款”、清算备付金中的“经纪业务客户备付金”以及“交易保证金”三个科目与负债方的“代买卖证券款”的比较得出初步判断。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表示安全;反之,便有挪用资金的可能。再者,证监会于2002年12月作出关于报送《净资本计算表》和《客户资金情况表》,表中各项科目和金额一目了然。
7.财务会计报表的审核 篇七
近几年, 地面自动气象站测报业务系统软件得到了不断更新, 对地面气象数据文件的审核方法也随之出现了重大变化。对地面数据质量审核主要采取质量控制软件与规范、技术解答相结合的方式, 即先计算机审核再进行人工审核。笔者就近几年在日常工作中自动气象站报表审核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 对月报表数据文件的审核与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及一些极易忽略的疑误信息归纳总结, 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1 数据预审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1.1 分钟降水量合计与对应A文件正点值合计不一致
在确定观测仪器正常的情况下, 有时会出现A文件数据审核时有降水天气现象却无降水量记录的疑误信息, 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雨量传感器滞后引起的。根据地面测报技术规定和国家局技术解答一号规定, 滞后量不超过0.3mm、滞后时间小于2h时, 应将该降水量累加到降水停止对应的那分钟和小时时段内, 否则就将该降水量删除不计。例如2012年3月9日11:43分本站有0.1mm的降水量, 但气簿-1降水天气现象停止时间为11:28分, 对J文件进行审核时, 出现降水现象与降水量记录不一致的疑误, 经判断可以确定此降水量是滞后量, 此时可将日数据维护中的B文件加以修改, 将该0.1mm降水量累加到对应降水停止的28分上和11点时段内。
1.2 J数据文件检查时分钟数据与定时数据不一致
本站2012年9月7~10日因更换采集器造成了J数据文件审核时出现分钟数据与定时数据不一致现象, 其中A文件有定时数据, 而J文件第60min数据缺测。这种情况需预审员认真校对核查, 结合天气现象、其它气象要素和前后时次的数据综合分析。确定定时数据无误时, 可用定时数据代替第60min数据;定时数据有误时, 则用正点前、后10min数据代替定时数据和第60min数据。J文件检查时, 本站气压、温度、湿度、降水等会提示审核错误或疑误, 但2min风向、风速缺测是审核不出来的, 需要人工干预。
1.3 对天气现象记录时的注意事项
1d 24h内可能会出现多种天气现象, 有的天气现象需要记录起止时间, 有的则不需要记录, 这个需要结合地面气象综合观测和其他要素综合分析判断;闽北地区是雾的多发地区, 1d天气现象结束一定要加记雾的最小能见度;对于夜间不守班期台站, 如果夜间有记轻雾值班员要分析08:00能见度是否小于10km, 综合判断轻雾是否顺延至白天;雷暴的方位记录也经常出错, 如果是同一个系统雷暴方位不能转弯、横跨180℃时要加记中间方位等。
1.4 上、下跨降水量及日期是否正确输入
按照《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规定, 降水量上下连接值由3段组成, 下月1日20:00~2日08:00降水量为1段, 跨月连续降水 (或无降水) 开始日期为第2段, 上跨连续降水量为第3段。地面测报软件可自动生成最长连续 (无) 降水日数、降水 (无降水) 开始日期和降水量, 这些数据在文件生成时有时会出现异常或缺测, 需要进行校对更正。更改最长连续 (无) 降水日数、降水 (无降水) 开始日期和降水量数据时, 只能于月末最后一日进行输入, 输入时将时间调整至该月末最后一天即可进行, 其他时间则无法输入。下月1日20:00~2日08:00降水量软件无法自动形成时, 可造成制表时的漏输, 如果下跨降水量为微量降水, 可输入“00”替代, 但不能只输入“0”, 这样就会致使生成的A文件中下跨降水量显示“无”降水现象。
1.5 本站气压缺测或错误
本站在观测时, 气压缺测或错误经常被值班人员遗漏, 因此, 常常影响全股的测报质量和数据可用率。如果发现自动站预审报表中的本站气压数据缺测, 应点击业务软件工具栏, 将人工观测的气压值订正到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高度, 然后计算出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 输入气压表读数, 并在其后加“H”标识, 最后计算出本站气压数据。
2 小结
报表预审结束后, 对订正修改的记录要注意使气簿和A文件内容保持一致, 备注内容与数据处理保持一致。当自动站预审报表不正常的时候, 必须结合当时的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温度、湿度、风、日照和降水等相关要素综合分析处理,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可用性。
测报审核工作是一项平凡而细致的工作, 要求审核人员必须严格掌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测报操作手册和各种数据文件技术格式规定, 清楚各个数据文件相互转换关系, 认真仔细, 不断总结积累经验, 做好笔记, 以及时有效处理日常审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误、异常信息, 不断提高自动气象站报表审核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平, 尹剑.自动站报表预审的不正常处理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2]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8.刍议会计报表的失真 篇八
关键词: 信息失真 会计报表粉饰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章编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156-02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会计是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系统。财务报告,尤其是其中的 会计报表,作为会计系统的一大要素,则负责将已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传递给与企业有关的 使用者。因此,会计信息提供的充分和准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判断 。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目前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为达到企业管理层的经济和政治目的,利用合法手段或会 计舞弊等不合法的手段,粉饰会计报表,操纵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损害了国家和 社会公众的利益。并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发 展已构成一大隐患。从现实情况看,企事业单位粉饰会计报表、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 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多数与单位责任人(经营者)有关,其目的不外乎为政绩考核 、为偷逃税收、为融资筹资、为一己私欲。
所谓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是指在会计核算及会计报表编制的过程中违反会计法规、会 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人为影响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使财务会计 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从而达到某种特 定目的行为.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主体不是具体实施的会计人员,是企业的经营者或其他 个人或单位,如企业的厂长或经理、企业的股东、企业上级部门和领导等。财务会计报表粉 饰 行为的结果是会计信息失真,从而误导财务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使 实施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主体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或其他利益,如管理者加薪、升职或 免于处罚,股东的股票价格上涨,政府官员被提升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这种信息失真歪曲了企业的真实状况,为特 定利益集团的目的而故意造成的,是人为粉饰的结果。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 要有以下原因:
1.为了业绩考核而造假。企业的经营业绩,其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而 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涉及到会计数据。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 评价,还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为了在 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
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而粉饰造假。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 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因此,为获得 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 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3.为了发行股票而造假。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和后续发行,根据《公司法》等法 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为了多募集资金,塑造优良业绩的形象,企业在设 计股改方案时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在后续发行情况下,要符合配股条件,企业最近三 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必须在10%以上。因此,10%的配股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生命线”。 为配股而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并不亚于IPO。
4.为了减少纳税而造假。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 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 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当然,也有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基于 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 。
5.为推卸责任而造假。表现为:更换高级管理人员时进行的离任审计,一般暴露出 许多问题。新任总经理就任当年,为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往大刀阔斧地对陈年老账进行 清理。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如《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可能诱 发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提前消化潜亏,并将责任归咎于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生 自然灾害,或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会计报表。
三、治理会计报表失真的措施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存在的问 题必须将其放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考虑,不能就会计论会计,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才能见 效。要加大立法的力度,努力为企业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与企业相关的各种法规应当 互相衔接,互为补充,不造成漏洞。要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使会计反映方法科学、先 进,会计准则是会计业务处理的准绳,要建立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 的会计管理体系。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资本市场必将获得充分的 发展,广大的投资者将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的使用者之一。他们的经济决策越来 越复杂,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将为投资者提供 决策有用的信息摆在核心和重要的位置上,相应地改变会计信息重可靠轻相关的现状,提高 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充分性和及时性,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笔者认为,治理 会计报表失真应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1.控制和引导经理人行为与公司行为。经理人才市场的存在,对约束经营者行为 起着很大作用,形成一个竞争机制。反之,由于利益的驱动,为扩大经营业绩,经营者会在 经营不善的情况下,为了个人和小团体利益,擅自更改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修订 后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在总则的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 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现实情况看,企业、单位粉饰会计报表、编制 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多数与单位责任人(经营者)有关,其 目的不外乎为政绩考核、为偷逃税收、为融资筹资、为一己私欲。所以,明确单位负责人为 会 计责任主体,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只有经营者认识到了自己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才能正 确认识会计信息质量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制企业、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如会计、财务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制约;重大对外 投资、资产处置、决策等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相互监督程序的规定;财产清查制度、内部审 计制度等的建立,是会计行为有序进行的基础,是产生真实、可靠、可信会计信息的基本条 件。所以,建立标准科学规范、内容客观真实、反映迅速及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 行需要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是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单位会计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
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首先是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其次 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帮 助会计人员更新会计知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要求。会计信息来源于会计核算,会计核算 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的基础工作,会计人员只有以真实的经济业务为核算对象,严格 遵循统一的会计原则、会计制度,选择一贯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并依照规范要 求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可信。严格会计核算要求是确保会 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严把会计人员资格关和职业道德关是会计 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修改后的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 于那些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告, 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违法行为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能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 计从业资格证书。除上述人员外,对因违法违纪行为而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5 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要求之明确,措施之严厉,前所未有。
4.严格执行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体系。去年,国家财政部针对现行会计制度中的 各相关重要问题颁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并从今年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这是十分必要和 及时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围绕会计报表项目为核心,侧重于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 、计价、记录和披露的有关方法与程序进行规范,以确保共同业务、特殊业务乃至特殊行业 报表的准确反映。具体准则的颁布能够为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例如, 使企业合并、债务重整、资产重组等问题得以规范,合并价差能够合理地定期推销,长期投 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更为合理,对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更为恰当等等。只有这样,在披露会计 信息时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5.加强会计法制化。严肃法纪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企业应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执行《会计法》的自觉性。一方面要加大《会计法》的宣传力度,改变部分领导认为 学习《会计法》是从事会计工作的领导和人员的事,与非会计人员无关的错误思想。另一方 面,对违反《会计法》,故意制造假利润的领导干部、单位负责人和会计责任人员,要依法 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并进行必要的处罚。新《会计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比修改前大为详 尽和具体,违反哪条规定,负什么法律责任,如何处罚,规定得十分清楚,具有很强的针对 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6.改革现行管理体制。理想的会计管理体制应做到会计管理权力结构与会计人员动 力结构的协调和统一。在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的合理选择有两种:其一是让会计回归企 业。一方面可解脱企业会计人员的无形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领导人解除对会计人员不 必要的戒心,促进其重视会计行为的合理化与效益化。其二是推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 制是政府以所有者身份向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国家控股公司派驻会计人员、会计负 责人、财务总监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可以堵塞会计管理体制漏洞,抑制违法行为,提高会计 基础工作水平,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构建一个包括会计人才中心,会计信息 中心和会计服务中心在内的会计市场,形成一个有动力有约束的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葛家澍.21世纪财务报告展望——迎接竞争、技术和全球化三股力量汇合的挑 战.财务与会计,2002(3)
2.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会计研究,2000(12)
3.吴良海.会计造假的制度成因及其治理对策.上海会计,2005(5)
4.阎达五.也谈美国会计造假事件.财务会计,2003(1)
(作者单位:中盐湖南株化集团诚信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4 )
9.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篇九
1、偿债能力的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关系到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通过负债筹集资金,由此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也因此提高了资产的收益率,但同时这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因此受到危机,那么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会因此受到损害,所以利益相关者应该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
2、盈利能力的分析
企业利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企业成立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因此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重要部分。
3、营运能力的分析
如果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较高,且循环较快,那么企业将能以较少的成本获取较大的收益。营运能力可以反映企业成产经营、市场营销等的情况,通过对此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资源利用效力的不足之处,从而将其改善,缩减企业的成本,提高利润。
4、发展能力的分析
发展能力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潜力,它包含的因素有多种,对其进行很详尽的分析,有利于开发企业的潜力,从而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创造契机。
5、财务综合分析
10.关于年检财务报表的问题 篇十
(一)、主要报表:
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有单列表和二合一表两种报表式样。
资本与资产:这两个概念其内涵完全不一样。资产是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其控制权属于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出现在表栏的左侧,总体数据反映是“资产总额”;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资产,是企业为购置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产的资金来源,是投资者对企业的投入。在资产负债报表中出现在表栏的右侧,分为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
捐赠人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的由所有者享有但不属于企业注册资金范围内的资本,包括资本(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资本公积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转赠资本,二是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
一般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用途有三个,一是转赠资本,二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三是弥补亏损。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盈余公积增资时,留存数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二)、看表方法:
1额、实收资本”等四项的数额分别对应且等同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合计、负债合计(流动负债+长期负债+递延税项)、所有者权益合计、实收资本”等四个科目的数额。“销售(营业)收入”对应于“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项的数额(工业企业有的表述为:产品销售收入,商业企业有的表述为:商品销售收入),如工业企业的则应为“产值”,即“主营业务收入”(或产品销售收入)的数额,而商业企业则应为“营业额”,即“主营业务收入”(或商品销售收入)的数额;“全年利润总总额、全年净利润”两项对应于“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净利润”项的数额,如出现负数即为全年亏损额,反之则为税后利润,两者必居其一。“年未资产总额、年末负债总额”分别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计、负责合计”。“长期投资、长期负债”对应负债表中相应栏目。
2资产是企业所有;第二,负债归债权人所有;第三,所有者权益归投资人所有。投资人是以其投资对公司承担责任的,公司是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的。总债务与总资产之比即就可推算出企业的负债率,也就是说企业的债务占总资产的比率,该比率的大小可反映出企业负债能力和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程度,50%叫“可容度”,70%叫风险度(说明企业70%以上的资产是借的)
(三)、审查内容:
1、审查报表填写看是否虚假。主要是审查其有关项目填报内容是否完整、规范,数据准确。要求其编制单位、日期、数据单位(元或万元)、单位负责人签名、制表人签名、单位盖章等填写齐全。从中发现报表是否属虚构,如有此情况,查实后可按《年检办法》第二十条“企业在年检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处理。
2、审查实收资本科目掌握出资情况。分两种企业类型加以说明:
①非公司企业法人。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这一会计科目的数额应等于执照上的“注册资本(或注册资金)”的数额。如两者不符,则说明“实收资本”发生变化。《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39条“企业法人实有资金比原注册资金数额增加或者减少超过20%时,应持资金信用证明或者验资证明,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如果查实增减超过20%,且未办理变更手续,可按63条第3项“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不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予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限期办理变更登记;逾期不办理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扣缴营业执照;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超出经营期限从事经营活动的,视为无照经营,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处理。”重点说明:无责改前置、没收非法所得(国家局工商企字[1999]第172号“关于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法律适用等问题的答复”中明确:“应采取实事求是和慎重态度,对未按规定办理企业名称、住所、注册资金、法定代表人、经济性质等登记事项变更登记的,一般情况下不作出没收非法所得的处罚”)。
②公司制企业法人。依据是否分期缴付分两种情况:
(一)出资者是一次性缴足出资的,则财务报表上的“实收资本”与执照上“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的数额三者是相同的,但如果财务报表上的“实收资本”大于执照上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的数额,则说明企业增资后未办理变更增资手续,应责令限期办理,逾期可按规定处罚。反之,如报表上的“实收资本”小于执照上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的数额,则说明企业可能有虚报注册资本行为或股东、发起人未按照规定缴纳出资,以及有无抽逃出资的行为,需及时对该企业财务帐册的实质内容进行具体审查。
(二)如出资者是按公司章程规定分期缴纳出资的,则在规定的缴清出资期限前,出资者尚未足额缴纳的,报表上的“实收资本”的数额应等于执照上的“实收资本”的数额(执照上的“实收资本”的数额一定小于“注册资本”的数额),如出现报表上的“实收资本”与执照上“实收资本”数额不同的,应认真审核,如发现企业涉嫌实收资本不实的,可以要求其到指定的验资机构进行验证,并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提交验资证明。而在规定的缴清出资期限后,报表上的“实收资本”的数额仍小于执照上的“实收资本”的数额,或二个“实收资本”的数额是相同的,但执照上的“实收资本”的数额仍小于“注册资本”的数额,则要重点审核,检查是否有虚报注册资本等行为,一经查实,应按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3、重点关注的相关科目
①实收资本科目。货币出资看凭证,实物出资看资产科目,土地使用权、房屋等出资看转移证明。
②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科目。主要看有没有股东的相应记载。③长期投资科目。主要看企业作股东对外投资情况是否作记录。
④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科目。主要看股东以实物、土地使用权、车辆等投入是否在账面有反映。
4、两虚一逃线索查找的基本程序:
①掌握公司的登记验资及评估情况,对股东出资做到胸中有数;
②查证实收资本科目,逐一与验资报告核对,要做到总账与明细账结合; ③重点关注科目切不可忽视;
④牢记八个字:“少说、多查、勤记、必核”;
⑤把握灵活原则,注意分类处理。
注意:
国家总局第22号令《公司注册资本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公司成立后,公司登记
机关发现公司涉嫌实收资本不实的,可以要求公司到指定的验资机构进行验证,并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提交验资证明。”
(四)、两虚一逃问题的常见手法:
1、虚报注册资本:指虚报投资额或采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的行为。《条例》第六十八条“虚报注册资本,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处罚主体为申请登记的单位或个人。
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
①虚报货币投资额。违法手段是伪造或者涂改银行进账单。查证方法是对照“实收资本”科目和“银行存款”科目,看有无等额记载、有无真实凭证、有无伪造或者涂改。
②虚构实物投资。违法手段是利用虚假进货发票或他人实物虚构投资。查证方法是对“固定资产”或“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科目进行核对,看有无以实物购进发票作为凭证借记,然后贷记“实收资本”的凭证。如果实物投资是虚购的商品的,我们通过看“库存商品”和“销售收入”账,看同期“银行存款”有无反映、有无库存、有无出库记载、有无销售收入记录。
③利用不实或虚假的评估报告等证明文件虚报资本。违法手段是放大固定资产中设备的价值、数量,涂改设备购置时间,虚增固定资产总额,获取不实或虚假评估报告。查证方法是对固定资产明细及原始购置凭证逐笔核对各种设备的规格、数量、购置时间、价格、折旧等。如核对后的总金额小于评估金额,则证明该公司虚报注册资本。此外,也有的将工程预付款或往来中的应付款转作增资验资后虚报。
2、虚假出资: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违法行为。《条例》第七十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
查证方法是核查验资报告中出资人承诺件,对照资产评估报告,实物为土地、房屋、汽车等,看是否办理过户手续。
3、抽逃出资:是指公司设立后,发起人或股东将其出资抽走的行为。十一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
其表现为两种:
①空挂往来。把抽逃的资本挂在往来账户,财务处理上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银行存款”,检查方法是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中发现与其往来的对方单位和所汇款项的时间、数额、笔数,然后到对方单位核对往来即可查明是正常往来,还是抽逃出资。
11.合并会计报表的国际比较 篇十一
关键词:会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新准则
合并范围,是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对象。合并范围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防止母公司通过选择合并对象来操纵利润、扭曲会计信息,提高合并會计报表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完整性,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对于合并报表合并范围的规范,在国际上和我国国内,都存在着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我国新准则的公布,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于不断完善,将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化大舞台。
一、国际会计准则对合并范围的界定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合并范围的界定是通过《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会计报表和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来进行详细规定并加以解释的,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速度的加快,IASC也在进行着更为深刻的改革,在2004年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并与2004年发布了《改进国际会计准则》,其中对原第27号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按照修订后的规定,提供合并会计报表的母公司应合并其所有的附属公司,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包括所有由母公司控制的企业。如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一个企业过半数的表决权,即可认为存在控制权,除非在特殊情况下,表明这种所有权并不构成控制。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也认为存在控制权:
(1)根据与其他投资者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公司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2)根据法规或协议,拥有统驭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能力;
(3)有权任免董事会或类似管理机构的大部分成员;
(4)在董事会或类似管理机构的会议上,有权投多数票。
可见,IASC规定的合并范围以控制权为基点,并不完全依附于资本权益关系。关键是拥有实质的控制权。
且IASB发布的修订上却有扩大合并范围的趋势。其目的是为了全部的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提高其可靠性与相关性,为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综合上述准则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国际上对合并范围的界定都强调以控制为基础,排除了无法控制、暂时控制等情况,但在数量标准的界定时都没有形成合理的标准,存在间接持股或交叉持股的情况时,合并范围的确定出现了利用不同计算方法产生不同的结果的现象。其实质是以集团的目标决策相关的,同时也受经济环境的影响。
二、我国新准则对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界定
我国会计报表中,关于合并范围的规范的确定,是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的。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范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就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在基本原则方面,新准则规定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其判断依据由硬性规定拥有过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的公司都要纳入合并范围,改为了以表决权为判断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依据。
在具体的规定中,新准则规定所有子公司都应纳入合并范围,而之前的旧准则则规定某些特殊行业企业以及小规模企业是可以不被纳入合并范围的。国际会计准则认为这些企业应该纳入合并范围,因为如果将企业可以控制的子公司都加入进来,那么就能最大限度地抵销了关联方之间的交易额,减少了通过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的情况,同时提供更多的有助于说明企业内部多元化经营的情况。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的新修订的会计准则是与国际趋同的。
不同于旧准则的规定,新的准则将虽然所有者权益为负数但是仍然保持持续经营的子公司也纳入合并范围,使母公司必须承担这些子公司的债务,从而使一些隐藏的或有债务在合并报表中得到显现,起到增强会计报表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作用。与之前的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这一点上是与国际趋同的,这样的一个规定,限制了母公司企图通过转移亏损到超额亏损的子公司并进而操纵利润的现象。
可见,新准则强调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与国际会计关于合并范围的规定相趋同,综合考虑所有相关事实和因素进行判断,如投资者的持股情况、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治理结构、潜在表决权等,力求使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质量上有一个更加大的提高。
三、我国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购买、处置子公司等行为引起较大产权变动的事件频频发生,同时,也出现了较多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或者跨国公司,这使得编制财务报表时关于合并的范围的界定也变得难以统一。合并范围的不一致,极大的影响了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或者不同时期的同一企业的可比性,也使得会计信息在合并之后失真。新的准则顺应时代潮流,对于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进行了新的规定。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会计政策通过不断地修订,正在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在新的准则中,无论是合并会计报表中合并范围的判断基础、判断依据和标准都是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关的规定一致的。
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要求,随着国际间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国际间经济合作的范围日益扩大,会计作为一种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财务信息的工具,越来越需要在一致性和相关性上做出保证。这也就必然要求在国际上,企业所使用的会计准则需要保持基本一致。新的会计准则的修订,让我们看到,我国正在努力地一步一步的像国际化迈步,向国际取经,抛弃不合理的、学习先进的会计知识。(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创新与趋同相结合的一项原则[J]会计研究.2006(3).
[2]财务部第33号令《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12.会计报表中心的变迁论文 篇十二
随着复式记账法的不断完善,会计账户被区分为实账户和虚账户两类。前者用以核算企业的资产、负债等要素,核算结果以资产负债表的形式反映出来;后者用以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并逐步演化发展为收益表。这两种传统报表共同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辅助信息,但是两者在会计报表体系中的地位却并不相等。一般来说,在不同时期,随着人们的经济管理观念、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以及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报表的中心会相应变迁。
一、资产负债表中心论
从会计发展史来看,资产负债表的产生要先于收益表。早期的复式记账法只编制资产负债表,却很少编制收益表,对收益情况的了解是通过直接查对收益类账户完成的。这一时期的会计报告理论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资产负债表中心论。
资产负债表中心论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的,它与人们的观念、法律规定等密切联系。具体而言,资产负债表中心论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第一,尽管当时已出现财产委托经营管理的方式,但是人们对委托管理责任的认识只限于对委托财产的关注。早在中世纪,贵族的庄园就已交由“管家”进行管理经营。作为受托责任人,管家的责任与现代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相类似,承担着保护委托人财产完整、并使之增加的责任。但当时的财产所有人只关心其财产的安全性和增值性,对于保值、增值的过程和手段并不重视。换言之,人们并未清醒地认识到收益才是资产增值的原因,从而造成人们只关心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情况,而并不关心收益表所揭示的收益情况。在这种观念下,会计报告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就不奇怪了。
第二,当时以资产为税基的税收法规也使人们更加关注资产负债表。例如,15世纪至18世纪,欧洲许多国家的税法主要是以财产税为主。税法规定以业主的应税财产为计税基础,并以业主的净财产确定税率来计算和征收税负。计算财产税所需要的数据完全集中在资产负债表之中,企业经营者、业主以及税收管理当局都自然的将资产负债表视为企业报告的重点,对其反映的信息特别感兴趣。
第三,资产负债表中有关偿债能力的信息倍受人们的关注。20世纪以前,欧美国家无论是政府借款还是商业借款,多以短期借贷为主。短期债权人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要求债务人按期提供有关短期偿债能力的详细信息。当时,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企业拥有充足的资产就具有强的偿债能力,其就是安全的。所以债权人也会更加注意资产负债表的信息。
此外,存货资产存在多种计价方法,人们将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资产计量问题上,也使得资产负债表成为会计报告的中心。出于对资产负债表的关注,人们不断改进和完善资产负债表,使之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其使用者的需要。
二、收益表中心论
20世纪后,资产负债表中心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收益表逐渐成为会计报表的中心。这一变革是会计观念的变化直接造成的,并与经济、社会等因素变化密不可分。
首先,随着委托代理关系的深入发展,受托责任人的地位不断突出,并逐渐成为会计信息的最重要使用者之一。受托人希望更多的了解企业经营运作效果,以此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而此时的委托人也关心企业的经营效果,因为它可以用来评价受托人工作业绩,成为实施激励机制的基础。同时伴以人们对配比观念的更深刻认识,会计逐渐从以所有人(即财产委托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代理人为中心兼顾委托人的会计模式。与此相对应,收益表中心论逐渐代替了资产负债表中心论。
其次,人们逐渐意识到资产负债表所揭示的企业偿债能力并不全面,它是以企业破产为前提的,即企业只有在破产清算时才会直接以长期资产等来偿还债务。在持续经营情况下,企业的收入才是按期偿还债务的安全保障。不仅对债权人如此,“对各利益集团的利益保障也总是直接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能力,除非企业的生产努力是成功的,否则企业的资产对任何利益集团都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各利益集团都更加重视损益表,希望通过它了解企业生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信息。
再次,税法内容的变化使资产负债表逐渐退居次席。近现代的税法不再以财产税为主而是以企业所得税为主。企业所得税以企业收入或净利润为应税对象,企业税务的计算和征收需要依靠收益表所提供的信息。因此收益表在税收管理上的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最后,现代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公司收益指标。政府和资本市场都偏重于对公司以往业绩的监管;对公司的评价,也主要以相关利润指标为基础。针对个别公司利用各种手段来操纵利润,铤而走险的行为,会计准则作为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提供的基础,其规范的重点自然的偏向利润表,而非资产负债表。
另外,其他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促成了这一转变。例如,20世纪中期,美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不在以短期借贷为主,融资方式更倾向于长期资金的筹集。对此收益表要比资产负债表更能帮助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三、会计报表中心的新变化
会计理论是不断发展的,正如会计报表中心的第一次变迁一样,收益表中心论正受到新观念和新理论的挑战。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人们对会计报表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变化。“到20世纪70年代,FASB在着手起草概念框架时,又开始运用资产/负债观念来决定收益,似乎再次把财务报表的中心从收益表转向资产负债表。”
众所周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最重要特征就是知识、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实物资产的作用已退居第二位。投资者已不再只关注企业现在的经营业绩,而是更多的关心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股票市场中,高科技企业股票的市盈率相当高,尽管其中许多企业并不盈利,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其股价却一直居高不下。这是因为投资者更看中其未来的盈利能力,相信高科技企业拥有的大量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创造利润的能力。在此观念下,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再偏好于现在和过去的经营业绩,而更希望了解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情况,因为资产的规模、质量和结构反映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因此,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自然得到了提高。
人们希望通过资产负债表了解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由于无形资产在盈利中的作用,资产负债表必须能详细的提供企业无形资产的相关信息,例如企业无形资产中人力资源的情况,研究开发费用的情况,自创无形资产的情况等。但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很少提供这样的信息,投资者难以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进行预测。这也正是现代会计报表体系中收益表仍占有重要地位,资产负债表的中心地位并不明显的原因。因此,改进资产负债表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笔者认为,资产负债表的改进应尤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详细揭示无形资产的有关内容,改革无形资产的计量方式。目前我国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的内容列示非常笼统,其种类、组成结构、质量等重要信息未得到反映。而且无形资产多以历史成本计量,无法展现无形资产的潜在盈利能力。笔者认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详尽的揭示无形资产的组成情况,并以无形资产未来所能创造的`经济利益的现值加以计量。即使出于对信息可靠性的考虑或受计量技术的限制,难以直接在报表中反映现值价值,也至少应在附注中加以补充说明。这将有助于揭示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的未来盈利能力。
2.突出人力资源的内容。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其他各种无形资产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创造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在资产负债表中人力资源的信息更应详细、突出。利用未来收益的净现值法对人力资源计量时,其价值中有一部分体现为创造其他无形资产的能力,这部分价值已经在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中加以核算了。所以,人力资源的核算应与其他无形资产相分离,以免发生重复计量。
3.充分反映自创无形资产的信息。自创无形资产的本质与外购无形资产并无差异,但是目前会计中对两者的核算有本质的差别。这不但违背了会计的客观性原则,而且不能全面的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情况,信息的相关性受到极大影响。为了提高资产负债表对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测水平就必须合理反映自创无形资产的内容。
另外,研究开发费用、兼并商誉等问题都直接影响着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质量。
尽管现代会计理论认为资产负债表的地位日渐突出,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缺陷阻碍了它代替收益表成为会计报表中心的步伐。但笔者坚信,随着对资产负债表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资产负债表将再一次成为会计报表的中心。
【财务会计报表的审核】推荐阅读:
小公司的财务会计报表06-30
会计科目余额方向对财务报表的影响06-25
高级财务会计合并报表12-03
会计报表的检查方法06-10
论会计凭证的审核07-21
财务报表附注应披露的内容10-10
关于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要点介绍09-01
个人财务报表10-25
历年财务报表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