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话题议论文(共5篇)
1.包容话题议论文 篇一
尘世间,红尘滚滚。或许掺杂了些许杂质,可还是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爱。
坐在海边,看着滚滚波浪,那么磅礴,有气势,不禁思索着,海多么像父亲的胸怀,博大宽广,更像父亲的爱,能包容一切。
父亲爱品茶,可我更爱咖啡。不为什么,只为咖啡那股味儿,回味悠长,就像父爱。
有一回,我跟父亲去书城买书。我看中了一本《红楼梦》,父亲也没有反对,说: 要看就买吧,先看个大概,以后慢慢看。 父亲对我看书要求很高,但并不严厉。父亲总会满足我的 书欲 ,所以,我学会了许多超过同龄人的知识。很多时候,在外人看来,往往是 小孩看这干嘛,弄个半懂不懂的,自找麻烦 ;父亲不会这样,总是鼓励我说: 先看看大概再说吧,到长大了,该用到了的时候,再细细研究。 许多人都认为父亲对我的包容过度了,可是我不觉得,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
我的性格也与其他的女孩子截然不同,乍一看像男孩子,骨子里的气质也像男孩子,我独立、开朗,不会让人觉得娇滴滴的。家人总说我太男孩子气了,可每当家人这么说的时候,父亲总是不以为然地说: 没啥大不了的,她还没到那年龄呢,现在随她去。 这话让我十分高兴。这也是一种包容吧。
父亲不像其他家长一样,每天唠唠叨叨地只对孩子说:学习。比起聊学习这话题,父亲更愿意与我聊一聊身边发生的事,各自的观点。我和父亲,压根儿不像是父女,简直就是好哥们儿。
在日常生活中,父亲总是会给我足够的空间让我干自己想做的事,也不会一味地强迫我考试要考多少分,尽力而为就行了。父亲总说,人品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名利而放弃道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一句从语文书上搬来的话,没想到就是父亲教育我的目标。
还有一点,父亲也与大多数的父母截然不同每到差不多军训的时候,就在我耳边唠叨,说军训几个月才好呢,巴不得我多吃苦,多磨练自己的意志。父亲说,愈是磨练,就愈是能明白做人的道理,就像梅花一样,凌寒独自开。我为父亲的观点叫好。
2.包容话题议论文 篇二
何谓钢结构建筑?就是以工厂化生产钢梁、钢柱为骨架, 同时配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等作为围护结构建造而成的建筑。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和“水立方”、央视新办公楼、上海环球中心等都是钢结构建筑。
“积极稳妥”到“大力推广”
自2015年年底以来, 装配式这一建造方式成为国家政策文件中的高频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分会副会长胡育科回顾了关于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发布情况。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明确“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 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式技术”。
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明确“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 提高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建设领域钢结构使用比例,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高发地区推广轻钢结构集成房屋等抗震型建筑”。
2015年11月4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 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文件中明确: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积极稳妥地推广钢结构建筑, 加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并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 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目标。同期公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从提高建筑技术角度, 要求推广钢结构建筑。今年, 全国“两会”期间, “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又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胡育科表示, 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短短1个月时间, 对钢结构建筑由“积极稳妥”到“大力推广”, 这一变化可见国家对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决心和信心之大。他同时表示, 钢结构建筑本身就是技术体系较为成熟的装配式建筑, 也为行业所认同。
权威性可实施性可操作性
胡育科表示, 有关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的政策不仅数量多且具有权威性、连贯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首先是权威性。涉及生态绿色发展的政策、意见发文机构规格高, 相关部委的实施意见出台之快前所未有, 80%以上基本都是以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以上机构行文, 如《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2015年9月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 这都体现了国家对新常态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视。
其次是政策体系具有连贯性。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随后, 国家环保部等6部委就下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实施细则》, 有责任主体、考评内容、分值、考核指标等, 更有省市领导约谈制度;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意见》, 通过提高处罚标准, 形成全社会污染体系, 倒逼建筑企业生产方式转型。政策环环相扣, 行政管理部门之间遥相呼应、步调一致, 体现政策落地的系统性、连贯性。
同时还有可操作性。2014年国务院制定《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提出“提高工业化建筑水平, 优化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发展环境”。随即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明确推进建筑节能降碳, 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工业化为核心, 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扶持力度, 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从各省市近期出台的政策和措施看, 提法更加明确, 不再含含糊糊, 如重庆市印发《促进钢结构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关于推进钢结构建筑发展与应用指导意见》、山东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示范项目补贴不超过500万元。
胡育科认为, 今年提出推广装配式建筑, 不仅只是一个热议话题, 更重要的是政策“落地、落实、有效、惠民”,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国外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用发展
20世纪初,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一些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规模迅速扩大, 钢结构住宅得到初步发展。时至今日, 钢结构住宅技术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己达百余年。在欧美、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地, 建筑用钢量已达钢产量的30%以上, 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达到40%以上, 形成了各自的钢结构住宅体系。
法国是推广住宅工业化的最早几个国家之一。经历了30年发展法国钢结构住宅体系, 目前已经成功过渡至用体系, 主要应用于多层集合式住宅。
3.以包容为话题作文800字作文 篇三
包容,是海纳百川,而绝非纵容。假若春风要与百艳争夺世人的眼睛,为何不发飙变成一阵狂风,将这世上的繁花横扫干净?为何还要用充满慈爱的手,抚醒正在襁褓中熟睡的嫩芽?因为春风知道,如果自己加入竞争的行列,世间的结果无疑是最坏的。如果不抚醒万紫千红,世人的眼睛里就只剩厌烦。因此,春风以最佳的方式——沉默来避免最坏的结果。
在春风包容百艳,选择沉默的时候,百艳虽然赢得了世人的眼睛,但春风却赢得了世人的思想。
如果说根的默默无闻是对果实的无私奉献,那么春风的沉默便是对世间硕大的包容。繁华归土,最终会化成春泥重归于根。而抚醒繁华的春风,得到了什么?只是痴痴的凝望着那一朵朵灿烂的微笑,便已知足。春风从不抱怨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一朵一朵不厌其烦地轻轻柔唤着,那一朵朵微笑便是她心中唯一的安慰。她的心是宽容的,包容着一切。
世人创造的环境,污染了她的身体。她也没有因此而去报复世人,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接触自己的苦闷。春风呵,虽然苦闷,却是短暂的。因为,春风拂醒了繁花。芬芳洗净了她污浊的身躯,使她气爽心怡。即使她更换自己的服装,去寻找另一个任务,自始至终她都以包容,容纳着百川千岳。
“春风呵,你后悔吗?你滋润万物,功大却无禄。孤身翔于天际,可曾有过孤寂?”
4.包容话题议论文 篇四
9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会议(夏季达沃斯)开幕式,并围绕“推动可持续增长”的年会主题发表特别致辞。
金融危机过后,在今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副主席已经明确表明中国要改变过分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内需市场,并加快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而在13日的夏季达沃斯上,温家宝总理进一步强调:中国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节能和环保,这应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基本政策。应付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张,我们最重要的办法就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既有节能环保,又有创新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和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0年中国有望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但是中国人均GDP却落在全球百名之后。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而言,实现可持续增长刻不容缓。作为《经济增长的道德后果》一书的作者,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对本报表示,“可持续增长”跨越多个维度,而合理的社会制度安排将帮助人们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找到道德和增长的平衡。
这意味着在追求可持续增长目标之时,国家和企业不仅需要考虑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也需要考虑当前增长的“正义性”。因为只有正义的增长,才是可持续的增长。
而在夏季达沃斯现场,众多全球青年领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加入了这场大讨论,而众多达沃斯演讲嘉宾的演讲内容,也与本报倡议的“发展新伦理:增长的正义”遥相呼应。
一个企业的正义增长
作为2010年天津夏季达沃斯导师,印度Infosys公司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Kris Gopalakrishnan向本报诠释了他对“正义增长”的理解。“对我来说,正义的增长意味两点。首先,企业的增长速度超过,而不是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次,我们和战略客户一起享受增长,所谓战略客户是指在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比如在零售,全球10个最大的企业,8个是我们的客户。”
Kris Gopalakrishnan一向认为:如果你的企业增长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话,那么企业内部肯定存在着问题。同时,我们所要的增长是可以带来利润的增长,这样我们就可以给我们的员工支付更好的薪水,给我们的股东一个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
但仅仅实现盈利,并不能满足正义增长的要求。作为夏季达沃斯的演讲嘉宾之一,INSEAD商学院商业战略教授Narayan Pant在接受本报采访之时,特别强调了BP石油公司的非正义增长案例——他认为即便BP此前多年实现高盈利,并获取大量环保奖项,但今年BP爆发的严重环境污染事故表明:一些企业在关注盈利增长的同时,却忘记了企业最核心的本质。“我认为对于BP、力拓和必和必拓这样的资源型企业而言,最为本质的使命就是确保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BP忘记了自己的本质使命,所以出现错误,也遭受了惩罚。”
Narayan Pant还向本报指出:虽然企业最核心的任务是积累财富。但这是在一些约束之下进行的,法律和道德标准就是企业在获取财富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约束。违背了道德约束追求增长的企业,最终必将遭受惩罚。
一个国家的正义增长
2010年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Pawan Patil则向本报表示:“所谓的正义增长应该是有一个完善的社会制度,在这个社会制度里所有的人只要选择,都能够获得发展的机会。所有人,包括穷人和受社会歧视的人、或者是残疾人都能够同等地得到社会正义和经济发展的权利。”
Pawan Patil目前是卡塔尔Silatech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该组织一直将阿拉伯世界的年轻人寻找机会和希望作为自己的使命。
2009年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组织主席刘佩琪则向本报表示了她对非正义增长的担忧:“城市化进程中,贫富差异日益悬殊,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资源,这个问题让我感到担心。”
刘佩琪认为:“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每个地区的人都有获得必要资源的权利。而不能因为一部分地区的城市化需要,就调动另一个地区的水、电等资源。”
13日当天,加拿大工业部部长托尼·克莱门特(Tony Clement)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承认“道德正义”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重要。
文章来源:21世纪财经报道
背景资料
世界经济论坛与夏季达沃斯论坛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
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前身是1971年由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商学院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因为这个论坛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它在5年以后改为会员制。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论坛的年会每年1月底至2月初在瑞士的达沃斯小镇召开,故也称“达沃斯论坛”。而小镇达沃斯也因此闻名遐迩。
世界经济论坛是以研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的年会因每年的1月底至2月初在瑞士的达沃斯小镇举行,故而又称“达沃斯论坛”或“冬季达沃斯”,至今已有37年的历史。
按照世界经济论坛组织的定义,“冬季达沃斯”是世界500强企业同各国和地区政府的对话,研讨全球经济问题。
夏季达沃斯论坛: “中国夏季达沃斯”是针对世界501强到1000强的企业,也就是世界500强企业同最有发展潜力的增长型企业的对话、同各国和地区政府间的对话。由于“达沃斯”这个名称所包含的意义已经约定俗成,被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政府,经济界广泛熟知和认可,所以将在中国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行业峰会暨全球成长型企业年会”,简称为“中国夏季达沃斯”。
第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于2007年9月4日至9日在大连举行,主题是“变化中的力量平衡”,内容涉及全球商业环境、中国经济发展等重要话题。这是世界经济论坛首次举行针对成长型企业的“新领军者年会”,而且将长期在中国举行,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充分肯定。
第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于2008年9月27日至28日在天津举行,主题是“下一轮增长的浪潮”,主要话题包括走向全球、中国: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等。
第三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于2009年9月10日至12日在大连举行,主题是“重振增长”。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这次年会。
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于2010年9月13日至15日在天津举行,主题是“推动可持续增长”。
5.茶之“和”与宋人的平和包容 篇五
关键词:宋诗,茶文化,宋代文人,平和,包容
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 是中国茶道的核心, 它的基本含义包括和谐、和美、和敬、平和等等。茶性平和, 它的生长环境就体现了“和”的特性。茶树适宜生长在“阳崖阴林”, [1]“阴阳相济, 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2]阴阳相调即为和。茶的香味以和为主, 不刺激嗅觉, 茶的味道清淡, 仔细品味, 又能感觉到其中包含着一丝苦味, 回味时又变成淡淡的甘香, 滋味无穷。陆羽在《茶经》中运用了代表风、水、火的三个卦象, 用“风能兴火, 火能煮水”[3]的原理, 来说明水、火两种原本难以相容的事物, 在一定条件下却能相容相济, 升华到一种和谐完美的境地。所以, 中国传统茶道的“和”就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 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 一个“和”字是最能体现茶道精神的内核, 涵盖茶道精神的丰富层面的。
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部分便是“和”,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中庸》第一章解释道:“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4]意思是说人对自己的各种情感体验、情绪波动都能够有所控制, 不会因为这些变化而导致行为或思想偏激, 就是“中”;在感情流露或发泄时, 也有一定的节制, 不偏不倚, 就是“和”。“中”是天地的根本, “和”是世间万物兴盛的, 能够达到中和这种状态, 就是符合自然界和世间的客观规律, 那么必然会形成一种有序的、欣欣向荣的面貌。朱熹《中庸章句》注释:“中者,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之名。庸, 平常也。”[5]这里朱熹将“和”解释为不同事物甚至对立事物的和谐统一。不仅是针对事物而言, 也是针对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言, 它的内涵非常丰富。根据陈香白先生考察, 主要包括了中和、和谐、宽和、和勉、和合 (和睦同心、调和、顺利) 、和光 (才华内蕴, 不露锋芒) 、和衷、和平、和易、和乐 (和睦安乐、协和乐音) 、和缓、和谨、和煦、和雾、和售 (公平买卖) 、和羹 (水火相反而成羹, 可否相成而为和) 、和戎 (古代谓汉族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 、交和 (两军相对) 、和胜 (病愈) 、和成 (饮食适中) 等意义。[6]
这些思想意识在儒家文人的脑海中是根深蒂固的, 因而茶性的平和也很容易受到他们的关注。饮茶时两者之间共通的特性必然会使他们产生联想和共鸣, 进而渗透到他们的思想观念中, 茶事的品味也越发端庄典雅。尤其是宋代, 无论是茶饼的制作、茶具的使用、煮茶的过程, 还是品饮的过程, 都表现出精致细腻、和谐优美的风韵, 而文人们也可从中领略体味高逸中和之美。煎茶过程中, 要注意水质的优劣、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点茶的力道等等, 一切都要恰到好处, 甚至要求碗盏的颜色要与茶汤的颜色相配, 无一不体现着和美的观点。蔡襄《北苑十咏·造茶》:“焙出香色全, 争夸火候是。”反映了茶在制作过程中对火候的注重;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停匙侧盏试水路, 拭目向空看乳花。”提到点茶时用竹筅反复击打到一定程度, 就会产生泡沫, 即汤花, 汤花则要紧咬盏壁不留水痕;苏轼《试院煎茶》:“蒙茸出磨细珠落, 眩转绕瓯飞雪轻。”写到了饼茶磨成细末, 茶汤上才会出现雪白的泡沫;苏辙《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寄新茶》:“蟹眼煎成声未老, 兔毛倾看色尤宜。”“蟹眼”是指煎茶时汤面的泡沫, 通过对汤花的观察和水声的大小来判断茶汤是否适中, 兔毛代指喝茶的碗盏, 雪白的茶汤和深色的碗盏相配, 才对比鲜明, 能更好地凸显出茶汤的纯白。
宋代文人相比较前代文人, 尤其是唐代文人, 在心态上已经走向平和从容。他们对待周围人事或自身遭遇, 不是要把自己的心情、感受、体验一股脑地说出来, 使激烈的情绪得以释放, 而是用更加冷静理性的思索, 从经历中得出人生的经验。在欣喜时不得意忘形, 在失意时也不颓废自弃, 总是能够客观地面对人生和命运, 心平气和地接受上天的安排,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因此, 宋代文人显得成熟、理性、平和、包容。即便是要将内心所感所想表达出来, 也多会采取一种曲折委婉的方式, 体现出“温柔敦厚”的传统观念。苏轼《汲江煎茶》中写到:“活水还须活火煮, 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 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听荒城长短更。”这首诗作于北宋哲宗元符三年的春天, 诗中所写是作者一次独自烹茶品味的过程。从取水到煎茶, 作者都带着一种欣欣然的淡淡愉悦。为了喝到纯正的茶, 他一定要用江中流动的水来煎茶, 月光中来江边取水, 用大瓢舀水, 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 提回来倒在水瓮里, 再用小水杓将水舀入煎茶的陶瓶里。当瓶中水煮沸时, 雪白的茶乳在水面翻滚, 将茶倒入茶碗, 飕飕作响, 像风吹过松林所发出的松涛声。他在《试院煎茶》诗里说“飕飕欲作松风声”, 也是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这虽然带点夸张, 却十分形象、逼真地说明, 当时周围的环境非常静谧安宁, 即使细微的声音也变得响亮。最后写喝茶, 说要搜“枯肠”只限三碗恐怕不易做到。这是化用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句子,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人们常用“枯肠”来比喻写诗文思路不灵。卢仝诗说喝三碗可以治“枯肠”, 但作者怀疑三碗未必能治“枯肠”, 使文思流畅。其实在这里作者不一定真的是要治“枯肠”, 只是借此来表明自己饮茶的量。于是, 作者一边喝着茶, 一边听着荒城里传来报更长短不齐的鼓声。苏轼写这首诗时, 还被贬在儋州, 此时他已经年过六旬。作为一位心怀高远志向、一生为国为民的有志之士, 苏轼可以说是宋代文人中最坎坷的, 几经沉浮, 但他依然能够保持平和沉稳的心态, 泰然处之, 不仅没有被挫折击倒, 反而借助自己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 化解了一次次的不平和抑郁, 在失意中体验了生活的乐趣。这首诗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虽然在年老时还被贬到岭南、海南这样的荒蛮之地, 但苏轼并没有就此沉沦, 他能在月夜独自一人取水煎茶, 整个煎茶饮茶的过程, 在他的笔下依然鲜活生动, 就说明他还对生活持有乐观的态度。他将自己融入到宁静的春夜中, 心无杂念地品味香茗, 静静地听着长短更声, 从茶味中感受人生的滋味。整首诗都在营造着一种孤寂的氛围, 此时的苏轼, 已然和周围的环境合二为一, 成为一幅浑然天成的画面。“坐听荒城长短更”一句, 更是饱含着苏轼“随物赋形”的人生观、命运观。从这首诗中也可看出, 宋代文人注重如何将自己与茶的情调融为一体, 并从中感受茶, 更强调气氛的营造, 在特定的气氛中获得精神的宁寂。这正体现了茶道“天人合一”的观念, 个体完全消融在与茶的神韵的沟通中, 达到遗忘自我、与物同化的精神境界。
【包容话题议论文】推荐阅读:
高中包容议论文作文07-20
包容议论文800字作文07-13
初中暑假作文:包容也是一种爱-包容11-28
学会包容美文07-19
包容的含义12-20
包容人生的财富06-22
像大海一样包容作文09-01
包容之心的高中优美作文07-16
高三关于包容美德的作文07-18
用爱去包容一切作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