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传染病及管理

2024-09-17

法定传染病及管理(15篇)

1.法定传染病及管理 篇一

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1.成立由院分管领导、医务科、临床、检验、放射等相关科室成员组成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每月对院内各科室开展传染病管理检查,对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直接与相关责任人当月工资挂勾。

2.院内各科室均建立《法定传染病患者登记本》;首诊医生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诊断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部分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3.对于甲类和甲类管理的法定传染病实验室检测阳性结果,要立即向临床开单医生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科室报告,并立即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对于其他乙类、丙类法定传染病实验室检测阳性结果,要及时向临床科室开单医生通报结果,并在当天将汇总的相关阳性结果信息向疫情报告管理科室通报;临床科室在明确诊断后,对法定传染病及时填卡报告。

4.医务科疫情管理人员每天签收各科室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对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及某些特殊病例须及时组织对病人进行会诊、调查,在不能排除的情况下,及时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本院领导报告疫情。规范做好传染病登记工作。

5.医务科疫情管理人员每周查阅全院本周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检验结果,发现漏报及时补报;每月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每季度对本辖区医疗机构上报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书面形式、通过会议或传阅方式在院内通报;在接到县疾控中心发送的疫情分析资料后,应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一周内通过会议、传阅等形式通报至相关领导、科室。

6.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条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诊断标准等;培训资料归档及时,资料齐全,应包括培训计划、小结、签到、讲义、考核等资料。

7.认真做好县卫生局、县卫生监督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卫生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县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开展疫情调查。

2.法定传染病及管理 篇二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的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增幅主要集中在鼠疫、肺结核等传统传染病, 病死率在0.15-0.36之间波动。其他的传染病增幅不大或呈波动趋势, 有的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禽流感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但是死亡率相当高, 是前一类的200倍-300倍, 人禽流感的平均死亡率达到50%以上。

二、全国医疗卫生保障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每一项卫生支出都在增长, 卫生总费用上升趋势明显, 每年大约上升1000亿元, 2006年更是2000年的2倍多。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的增长尤为显著, 虽然个人现金卫生支出额也逐年上升, 但是比例在下降。国家和社会对于卫生的关注和投入都在上升。

全国卫生人员数的每一项指标都在呈上升趋势, 具体见表3。然而, 农村却恰恰相反。

表4中, 逐年下降的指标包括县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设施数量和卫生技术人员数, 县卫生防疫站的技术人员数只有诊疗人次、住院人数和病床使用率在上升;特别是乡镇以下的医院中除了病床使用率呈上升趋势外, 其他所有的指标都呈下降趋势;和2001年相比, 2005年的所有指标都下降了。在人们都越来越倾向于信任城市的大医院而忽视农村小医院的现实之下, 病床使用率上升说明病床数量减少。人们将卫生的重心放在了城市, 农村的卫生关注度在呈下降趋势。

据统计, 2005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8659.9亿元, 城市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72.6%, 农村占27.4%。人均卫生费用662.3元, 比2004年增加78.4元。2006年卫生总费用中:城市6581.3亿元, 占66.9%, 农村3262.0元, 占33.1%。城市人均卫生费用1145.1元, 农村人均卫生费用442.4元。200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11289.5亿元, 其中:城市8754.5亿元, 占77.5%;农村2535.0亿元, 占22.5%。人均卫生费用854.4元, 其中:城市1480.1元, 农村348.5元。尽管我国的全国卫生总支出是以每年1000亿元左右的速度上升, 但都集中在城市, 在农村地区, 国家的卫生费用投入呈下降趋势;而且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将近城镇的2倍。

注:卫生人员数不含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从2002年起, 卫生人员数不再包括药检所、国境卫生检疫所、计划生育指导站和高中等医药院校人员;从2002年起按取得执业资格的医师和护士数统计;2005年人口系推算数。

像鼠疫、肺结核等传统的由于贫困、卫生条件差、卫生理念落后而导致的传染病, 大多发生在卫生条件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并且鼠疫、肺结核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在所有传染病发病率中一直名列前茅, 此种类病的死亡人数也是远远高于其他传染病。

三、结论与建议

3.2012年法定传染病培训试题 篇三

姓名:

科室: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艾滋病的全称是:()

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性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虫媒传播

3、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临床确诊必须的依据是:()A、明确的流行病史

B、符合临床症状和体征

C、核酸阳性或抗体阳转

D、明确的流行病史,符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和核酸阳性或抗体阳转

4、霍乱的预防措施中哪项不正确:()

A、普遍预防服用抗菌药物 B、建立腹泻肠道门诊 C、加强引水消毒和食品管理 D、疫苗接种

5、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的肝炎病毒为:()A、HBV

B、HAV+HEV C、HAV+HCV

D、HCV

6、下列疾病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风疹

B、肺结核 C、麻风病

D、黑热病

7、在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中霍乱被列为:()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二.判断题

1、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鼠疫最为有效。()

2、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播。()

3、伤寒和副伤寒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4、纠正脱水是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之一。()

4.中小学法定传染病的发现和防治 篇四

一、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病种

2004年8月28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共计37种,根据传染病流行和危害程度,卫生部在2008年、2009年分别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丙类和乙类传染病管理。目前,法定管理的传染共三类39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其它传染病,例如水痘,在《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方案》规定重有所报告。

二、学校常见传染病

青少年儿童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1.流行特点

1.1 极易发生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40-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1.2 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1.3 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1.4 季节性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1.5 年龄特点

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岁到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由于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

2.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2.1 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2.2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

隔离期限:至腮腺完全消肿后3天止,自发病起约3周时间。

2.3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手、足、口腔可发现皮疹、丘疹或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4天。

2.4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2.5 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隔离期限: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

2.6 流脑:为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冬春季,病变主要在脑膜、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烧、头痛、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症。因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2.7 乙脑:为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流行季节为7、8、9三个月,传播途径是经蚊子叮咬。临床上以高烧、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因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隔离至体温正常。

三、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 1.晨午检制度的落实

严格执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落实晨午检制度,并做好登记。一经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要立即隔离,到医院及时就诊。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当发生多名学生发病时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同时做好疫点消毒(开窗通风、消毒液喷雾和擦拭等)和应急预防接种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2.增强传染病防病意识与观念

学校组建了健康教育管理网络。每年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为主的宣传工作,学校设有健康教育宣传窗,并定期更换内容。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平时利用校广播、学校黑板报、各班级黑板报、小报、班级主题会等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如爱眼日、无烟日、爱牙日、学生营养卫生、传染病的预防等等,教育学生勤洗手、勤讲个人卫生,多吃一些预防感冒的食物,多参加体育锻炼。

针对不同季节的传染病,学校要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可以利用校广播、宣传画廊等宣传阵地,多方面、多角度地向教师、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治法》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宣传。具体措施有:

① 每班在健康教育课上宣传有关传染病的预防及传染病的相关知识。② 利用宣传画廊向学生宣传传染病的有关知识。

③ 卫生老师利用广播进行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主要内容有: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等 ④ 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预防传染病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开展家长学校的活动,向学生家长宣传常见传染病的知识、及季节性的传染病,并发告家长书,通过告家长书让家长对孩子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

3.积极开展活动,提高健康意识

结合自身的实际,切实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宣传教育。具体宣传内容有:

①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被褥。

②坚持体育锻炼,随季节变化增减衣服,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③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接触病人后要消毒洗手。④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 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⑤饮食均衡,保持平衡膳食,合理休息,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并注意防寒保暖。

⑥集中住宿时不混穿他人衣物,个人生活用具单独使用。

⑦不喝生水,不食生海产品,不食用不洁净的瓜果、蔬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暴饮暴食,不购买不食用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剩饭、剩菜要煮热后食用,食具要经常消毒。

⑧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⑨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四、传染病疫情处理

疫情的处理一般是:

1、发现有患者立刻通知家长,让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2、患者要回家隔离至少2周。

3、对有患者的班级加强消毒,其他班级一般消毒。

4、及时报告县卫生防疫中心。

5、对有患者班级每天加强晨午检。

6、复学时一定要有医院康复证明,确已康复,方可进教室上课。

附件:

学校传染病防控晨午检工作规范

一、晨检人:校医/班主任;

二、对晨检老师的要求 穿工作服、戴帽子、戴口罩

三、晨检需要的用品 体温计(医用),消毒液(84消毒液、碘伏消毒液或75%乙醇),消毒容器(脸盆或桶),毛巾

四、晨检流程

1、问:询问是否有身体不适感(如发热、咽痛、流涕等);

2、看:察看儿童精神状况,有无明显异常(如颜面潮红、出疹等);

3、摸:用手触摸儿童额头,是否发热;

4、量:对可疑发热儿童进行体温测量;

5、留验:对有发热、精神差、有相关症状的儿童进行留验,安排在单独留检室;

6、消毒:对体温表每使用一次消毒一次,晨检老师晨检后应进行手消毒,儿童进教室前进行洗手。

五、消毒方法

1、消毒对象:手和体温表

2、消毒药物:84消毒消毒液;0.5%碘伏消毒液;75%乙醇棉球

3、消毒药物的浓度:半脸盆(约5斤)水加84消毒液1盖,形成500mg/L浓度;

消毒方法:将手浸泡后再用毛巾擦干

六、报告

各班晨午检结果进行汇总,填写《学校晨检结果汇总表》。

学校各场所的消毒方案

一、消毒原则 :学校的预防性措施应以清洁为主,平时注意加强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好环境卫生,不需专门开展消毒工作,若有传染病疫情存在,按才有针对性消毒。

二、消毒场所 :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音乐室、礼堂、厕所、食堂等公共场所。

三、消毒对象与方法:

1.地面:上述各场所地面用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

2.空气:房屋密闭后:①2%过氧乙酸(过氧乙酸A、B液在使用前需混合放置24小时后,方可按比例配制使用)进行喷雾消毒,用量为8毫升/米3 ; ②也可将食醋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或电磁炉加热蒸发,薰蒸1 小时,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③也可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半小时。

3.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时,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的方法。一般选择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毫克/升~1000毫克/升,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4.手与皮肤:可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乙醇棉球、纱布块擦拭,作用1 分钟~3 分钟,防止手造成的交叉感染。

5、餐具:首选物理消毒方法:煮沸消毒15-30分钟;使用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 分钟,消毒后温度应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对不具备物理消毒的单位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如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消毒后清水冲洗、风干保存备用。

5.法定传染病及管理 篇五

二、全勤奖金给付办法

(一)本公司为使员工勤于职务,提高生产效率起见,特订定本办法以资奖励。

(二)本奖金每月颁给一次,其给付日期为正常发工资日。

(三)颁发奖金前,行政部将名单送总经理核阅后公布。

(四)新进人员如到职日恰为当月第1日者,奖金自该月份起计算,否则于次季第1日起计算。

(五)本办法适用于转正后员工。

劳动法里对事假的定义是“无薪假”也就是没有工资的假,按照企业普遍使用的规章制度是:事假扣除当天的全额工资,病假扣除当天工资的一部分(具体比例不定),但是如果长期病假,公司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计算你的月工资。

selina_ss 一级|我的知道|消息 |空间 |应用 |退出

我的知道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为我推荐的提问

应用礼物投票分享HOHO照片PK更多应用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社会民生 > 法律

劳动法中对病事假的工资如何规定?

浏览次数:1293次悬赏分:5 | 提问时间:2009-5-22 16:23 | 提问者:gaolinvc | 问题为何被关闭

其他回答 共2条

劳动法里没规定,你看看我国有关病假薪资的规定吧,我国对于员工病假薪资有医疗期的规定,伤病是可以享受医疗期待遇的。医疗期按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第一年为三个月,以后每满一年,增加一个月医疗期。医疗期内除非员工过错,企业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这是对于员工伤病的保护。

病假期间由于员工不上班,因此其工资并非按实计发,而是按照

“日工资×病假工资比例×病假天数”的公式来发放。

日工资并非完全是员工每天的工资,它是“月工资计算基数÷当月计薪日”的结果。计薪日是指国家规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休假日,例如在标准工时制度下,把每月的日数刨去双休日就是计薪日。《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对工资计算基数有明确规定:

(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实践中为了计算便捷,不少企业把员工所有得到的收入×70%来作为计算基数,是符合要求的。

病假工资比例按以下原则确定:

(一)连续工龄不满二年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60%;

(二)连续工龄满两年不满四年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70%;

(三)连续工龄满四年不满六年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80%;

(四)连续工龄满六年不满八年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90%;

(五)连续工龄满八年及八年以上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100%;

(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按以上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确定工资基数后,还要知道计算中的分母是计薪日,而不是统一的20.92;计薪日是指国家规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休假日。

首先,在计算病假工资时,职工工资(严格意义上应定义为“职工工资性收入”)为职工在正常情况下实得工资的70%。据此,职工日工资(即“日工资性收入”)为“实得工资×70%÷20.92(天)”。

其次,病假工资的计算,先按休假时间(以6个月)为标准划分,再按职工连续工龄划档。具体计算方式为:

职工患病休假在6个月内的病假工资计算方法:

连续工龄<2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60%计发;

连续工龄≥2年且<4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70%计发;

连续工龄≥4年且<6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80%计发;

连续工龄≥6年且<8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90%计发;

连续工龄≥8年者,病假日工资按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00%计发。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休假期内,若有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应予以剔除。

职工患病休假在6个月以上的疾病救济费计算:

连续工龄<1年者,病假期间工资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40%计发;

连续工龄≥1年且<3年者,病假期间工资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50%计发;

连续工龄≥3年者,病假期间工资按职工月工资收入的60%计发。

还应注意的是,患病停工6个月以上的职工,如领取疾病救济费低于本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40%者,应按40%的标准计发,但不能高于该职工月工资。除此之外,还应同时符合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沪劳保发(2000)14号文《关于本市企业职工疾病休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最低标准的通知》的规定,“企业支付职工疾病休假期间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年本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80%”。回答者: eva_xu714 | 四级 | 2009-5-22 16:

31劳动法里没规定,可参考《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规定: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劳动,且在国家规定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分配制度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

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你可再查找一下你所在地的相关规定(向当地12333劳动热线咨询)。回答者: yxt1900 | 十五级 | 2009-5-22 16:46

相关内容

2006-10-11 劳动法是否规定病事假在当月工资中扣除后还要将年终福利按请假比例重复...2011-4-14 劳动法对病事假工资的规定 4

2010-11-16 劳动法规定事假是如何扣工资的??按小时扣的2009-1-8 劳动法里有没有规定病假事假一年超过一定的天数,工资如何扣除的规定 8

2009-3-3 劳动法中是怎么规定事假间工资问题的?当月扣当天还是可以拿以后的加班抵...3更多关于病事假天数 限制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事假 工资 工资 规定 劳动法

等待您来回答0回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管理制度.0回答薪酬3c指的是哪3c.0回答给我来一个战争记忆存档,我3000 5.03 邮箱:401842386@qq.com.0回答20网易163邮箱.0回答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0回答当薪酬政策侧重个人公平性时,所采用的管理工具有.0

回答房地产开发公司费用报销制度.0回答薪酬方案试行期间未完成指标是否扣奖金.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转发到:

推广链接 劳动合同法律咨询 昆明劳动律师栾平平***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擅长办理劳动工伤,人身损害等案件./Tel:*** 劳动合同法律咨询 昆明大韬专业律师团队

劳动合同法律咨询,昆明大韬专业律师团队.云南大韬系省司法厅直属机构,专业机构值得../Tel:***

劳动合同法律咨询 昆明大韬..劳动合同法律咨询,昆明大韬专业律师团队.云南大韬系省司法厅直属机构,专业机构值得..合同咨询施宏勋律师 电话:13..合同咨询施宏勋律师,诉讼策略丰富,代理诉讼和申诉成功率高,顾问单位评价好.合同咨询..来百度推广法律

使用百度Hi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提问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纳”“网友求助”的通知。查看详情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2011 Baidu使用百度前必读知道协议 嗨!selina_ssx又有新任务上线啦!快来参加吧:)

任务奖励: 30财富值任务目标:报考进行时,你我来帮忙。领取任务

关闭 下载百度Hi,答案早知道!与好友聊天 好友列表 Hi联系人创建新会话系统消息没有新系统消息。

设置收到信息播放提示音

不接收陌生人消息

更改在线状态:

在线 隐身 离线

聊天窗口下载百度Hi 聊天软件,体验更丰富

加为Hi联系人发送 默认分组 Hi气泡熊

请输入对方帐号开始会话

按Enter发送按Ctrl+Enter发送

6.法定传染病及管理 篇六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2007年, 白银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疫情信息报告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为了掌握全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特征, 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现将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网络直报数据库) 下载2007年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市统计局年鉴, 以年平均人口数计算当年发病率。

1.2 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与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和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1.1 总发病情况

2007年, 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8 733例, 死亡23例, 发病率490.07/10万, 死亡率1.29/10万。与2006年相比, 发病率下降9.85%, 死亡率上升108.08%。

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1种6 207例, 死亡23例, 发病率348.32/10万, 死亡率1.29/10万, 病死率0.37%;丙类传染病报告7种2 526例, 无死亡, 发病率141.75/10万。

2.1.2 疫情动态分析

与2006年相比, 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8.55%, 上升的病种有3种:百日咳、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下降的病种有8种:乙脑、猩红热、麻疹、流脑、梅毒、伤寒和副伤寒、痢疾、淋病。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36.37%, 上升的病种有1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下降的病种有6种:斑疹伤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包虫病、流感、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2.1.3 发病、死亡位次

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是乙肝、肺结核、流感、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痢疾, 占发病总数的86.76%;报告死亡的病种共3种, 依次是肺结核、乙肝、艾滋病。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地区分布

2007年, 各县 (区) 按发病率排序依次为景泰县、白银区、靖远县、会宁县、平川区, 其中高于全市平均发病率的是景泰县 (615.90/10万) 、白银区 (582.86/10万) 、靖远县 (569.76/10万) 。与2006年相比, 除白银区外, 其他4个县 (区) 发病率均有所下降。

2.2.2 时间分布

全市各月均有发病, 2月为发病最低月份, 12月呈现明显发病高峰, 其他各月发病曲线走势基本平稳。与2006年相比, 发病高峰出现时间有所不同 (见图1) 。

冬、春季发病情况:报告发病4 496例, 死亡15例, 发病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51.48%, 居前5位的病种是乙肝、流感、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 分别占该病种全年发病数的48.82%、98.35%、52.55%、35.72%、57.08%。

夏、秋季发病情况:报告发病4 237例, 死亡8例, 发病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48.52%, 居前5位的病种是乙肝、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痢疾、流行性腮腺炎, 分别占该病种全年发病数的51.18%、47.45%、64.28%、80.31%、42.92%。

2.2.3 年龄、性别分布

报告病例中, 男女性别比1.55∶1。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 发病率最高的是70~74岁 (931.46/10万) 、75~79岁 (804.34/10万) 2个年龄组, 以肺结核发病率最高, 分别占该年龄组发病总数的56.68%、57.26%;其次是0~4岁年龄组 (660.07/10万) , 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率最高, 占该年龄组发病总数的71.22%。另外, 发病高于500/10万的还有65~69、5~9、10~14、60~64、50~54岁年龄组, 其中大年龄组以肺结核、乙肝为主, 小年龄组以流行性腮腺炎、流感为主 (见图2) 。

2.2.4 职业分布

全市传染病发病有明显的职业差异, 农民所占比例最大, 占41.17%;其次是学生和散居儿童, 分别占29.54%、8.08%。

农民发病3 595例, 居前5位的病种是乙肝、肺结核、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感;学生发病2 580例, 居前5位的是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乙肝、痢疾;散居儿童发病706例, 居前5位的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甲肝、风疹。

2.3 不同类型传染病构成

2.3.1 乙类传染病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3 447例, 占55.53%, 发病率193.44/10万, 较2006年上升12.56%。发病较高的病种是乙肝 (93.53%) 、丙肝 (2.99%) 、淋病 (1.97%) 和梅毒 (1.42%) 。随着监测力度的加大, 艾滋病和HIV感染者有所增加。

呼吸道传染病发病1 722例, 占27.74%, 发病率96.63/10万, 较2006年上升16.88%。发病率较高的是肺结核 (97.91%) 、猩红热 (1.39%) 。未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性禽流感病例, 白喉已22年无病例报告。

肠道传染病发病1 038例, 占16.72%, 发病率58.25/10万, 较2006年下降12.02%。发病率较高的是痢疾 (68.98%) 、甲肝 (22.74%) 。全市报告2起甲肝暴发, 发病55例, 占全年肝病总数的23.31%。

自然疫源性、虫媒等其他传染病无病例报告。

2.3.2 丙类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发病1 590例, 占62.95%, 发病率89.23/10万, 较2006年下降47.03%。发病较高的是流感 (64.78%) 、流行性腮腺炎 (30.63%) 、风疹 (4.59%) 。全市报告2起甲3型流感暴发 (964例) 、1起风疹暴发 (30例) 。

肠道传染病发病921例, 占36.46%, 发病率51.68/10万, 较2006年下降3.12%, 报告病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自然疫源性、虫媒等其他传染病发病15例, 占0.59%, 发病率0.84/10万, 较2006年下降11.76%, 有病例报告的是包虫病 (53.33%)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40.00%) 、黑热病 (6.67%) 。其中黑热病是15年来我市报告中的首例输入性病例。

3 讨论

2007年, 全市法定传染病总体发病率较2006年有所下降, 以丙类传染病降幅较大, 主要与流感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在全市的推广使用有关。但是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 其中乙肝、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上升13.60%、21.48%, 继续高居法定传染病第1、2位。由此可见, 乙肝和肺结核在我市流行广泛、危害严重, 有效开展乙肝、肺结核控制工作是全市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全市传染病职业分布以农民所占比例最大, 死亡最高, 对广大农民造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包括乙肝、肺结核、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感等。由此可见,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 落实传染病控制措施, 是降低全市传染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7.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控制规范 篇七

1.临床医生发现甲类传染病立即报告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立即电话报区、市防疫站,同时报传染病卡,对乙类传染病要6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12小时内报区防疫站;

2.接诊医生或住院医生对来院就诊或住院病人,发现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要及时报传染病卡,并按要求填写传染病登记本;

3.病房或诊室发现传染病人时,由住院医生或门诊医生立即将病人转传染病医院或隔离治疗,护士对转走病人的病房要进行终末消毒,对隔离病房每日进行消毒,杜绝医院交叉感染;

4.化验室做好各种登记,如便常规、肝功及细菌培养、化验登记率100%;

5.化验室发现甲类传染病立即通知感染科,乙类传染病立即通知开化验单医生并在登记本上签字;

6.放射线科对确诊或疑似急性肺结核病人要填写结核专用登记本,同时报感染科;

7.预防保健科每天上午8时,下午15时30分到化验室查肝功、便常规、化验登记本,并同时编号,将阳性化验登记记录在保健科传染病登记本上,立即深入临床各科室,督促开化验单医生报传染病卡,杜绝漏报、迟报;

8.预防保健科上午查放射结核病登记本,并同时编号,将结核病人记录在感染科传染病登记本上,立即深入临床科室,督促医生将结核病人转结核病防治所;

9.预防保健科保证当天疫情报卡及时登记、寄出,并负责卡片完整率、合格率的检查,不合格卡要及时完整;

10.确保每周全院疫情管理报告详细检查一次,发现漏报、错报要及时补报、订正,全年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漏报率为零,并做好自检自查登记;

11.月检查及时,如实填写传染病档案;

12.做好疫情管理培训,每年考试一次,负责新上岗医务人员岗前培训,并有记录;

8.传染病防治管理及监督工作目录 篇八

一、关于成立和补充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及监督工作领导小组通知

1、关于成立传染病防治管理及监督工作领导小组通知(2009)…………………………………………………………………………012、关于充实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及监督工作领导小组通知(2010年)……………………………………………………………………023、关于充实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及监督工作领导小组通知(2011年)……………………………………………………………………03

二、广宁县洲仔镇卫生院传染病分类管理通知……………………04

三、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1、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2009年)…………………………………062、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2010年)…………………………………083、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2011年)…………………………………10

四、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1、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2009年)……………………………122、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2010年)……………………………143、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2011年)……………………………17

9.法定传染病及管理 篇九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

来源于珲春市1950~2006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和统计局人口资料。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

珲春市1950~2006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 甲类报告1种25例, 乙类报告18种59 869例, 丙类报告5种1 814例。甲类法定传染病天花于1951年被彻底消灭后主要以乙类传染病主。珲春市1950~2006年报告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为712.72/10万, 总死亡率为5.61/10万, 总病死率为0.79%。总发病率和总死亡率都明显下降, 发病率从50年代的820.50/10万下降到2000年后的520.71/10万, 下降了36.54%;报告发病率最高从50年代的820.52/10万, 降到最低2000年后的520.71/10万。报告死亡率从50年代的19.74/10万下降到2000年后的0.47/10万, 下降了97.62%;死亡率最高50年代为19.74/10万, 最低90年代为0.35/10万, 2000年后略上升, 报告死亡率为0.47/10万。痢疾、病毒性肝炎、麻疹、淋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珲春市流行的主要疾病, 其年均发病率 (1/10万) 依次为203.34、160.36、135.80、48.17、42.48, 发病构成比 (%) 分别为28.53、22.50、19.05、6.76、5.96, 这5个病种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2.80%, 其余19个病种仅占报告发病总数的17.20% (表1、表2) 。

2.2 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顺位

1950~197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始终居于第一位, 1970~1990年痢疾占第一位, 1990年以后病毒性肝炎居于第一位 (表3) 。报告死亡率1970年以前麻疹占第一位, 1970~199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始终居于首位, 1990~1999年流脑占第一位, 2000年以后肺结核居首位 (表4) 。

2.3 计划免疫前后10年相关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对比

经统计学分析, 珲春市计划免疫前后10年麻疹、百日咳、脊髓灰质炎、流脑报告发病率有差异 (P<0.05) , 实行计划免疫后效果显著 (表5) 。

3 讨论

10.法定传染病及管理 篇十

2014年传染病疫情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结合《福泉市传染病防治及疫情管报告理规定(试行)》 等相关要求,特制定凤山镇中心卫生院2014 年急性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计划,望认真执行。

一、目标任务

全镇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500 / 10 万以下,八个重点传染病发病率低于上年发病水平,以镇为单位达到“降率、降位”目标。

二、成立传染病疫情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1 名领导分管工作和1 名专(兼)疫情管理人员及职责。建立疫情应急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三、宣传培训

组织本单位职工和(或)村医学习培训《 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和《 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等相关法律法规和SARS、霍乱、手足口病等重点监测及伤寒副伤寒等8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要注重实效,以达到提高卫技人员业务素质和防控、诊疗水平。

按照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利用各种卫生、法制、科普和“四下乡”、巡回医疗开展急、慢性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

四、常规疫情监测、管理

1、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按照《 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贵州省传染病事件报告管理与现场处置规范》 和《 传染病防治及疫情管理报告规定(试行)》 等相关要求规范报告,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按《 省卫生厅关于规范贵州省医疗单位门诊日志登记薄的通知》要求规范门诊日志,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切实履行好职责,每日负责本辖区(本院)内传染病疫情的搜索、收集整理审核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发现疑似伤寒副伤寒、麻疹、“两脑”、乙肝、甲肝、性病等传染病时,必须有实验室检测的依据方可按实验室诊断病例报告,其中有乙肝标志物阳性但无转氨酶升高者不能作乙肝病例报告;麻疹、“两脑”等免规针对性疾病及免疫规划接种副反应需市级专家组会诊确认后方能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进行诊断及发布相关信息,杜绝迟报、瞒报、漏报和谎报。每季度组织开展全镇疫情分析会,及时落实防控措施。

2、传染病疫情监测

镇卫生院防保组每旬进行一次疫情搜索,每月一次对村搜索疫情,重点开展手足口病、免规针对性传染病及八个重点传染病的疫情搜索。

3、传染病“零”报告管理

镇卫生院防保组要加强传染病主动搜索,严防出现传染病月“零”报告,出现传染病月“零”报告时,应按市疾控中心制定的调查方案,开展辖区流行病学调查,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上报市疾控中心。

五、重点传染病监测、管理

1、常见重点传染病防治

结合省、州方案,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季节性流感、手足口病和八个重点传染病、麻疹及免疫规划针对性疾病等常见传染病防控按专项监测方案,抓好抓实,同时要抓好霍乱、乙肝、痢疾、炭疽等其他常见传染病的防控,规范呼吸道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建设,腹泻病人做到“逢泄必登、必检”;规范医疗救治,加强与教育、公共场所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指导和参与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娱乐场所的健康教育、晨检、隔离、消杀、疫苗接种等工作。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治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2、其它重点传染病防治

SARS、人禽流感、甲型H1N1、H7N9 流感的防治要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和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鼠疫监测,完善“零”报告及监测资料,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预防暴发流行,确保疫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加强与妇幼保健机构协作,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3、监测采样

手足口病出现聚集性病例(1 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 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时至少采2 例咽拭纸标本。

4、病例管理

镇卫生院防保组对辖区内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追踪管理及病家消毒工作,病家消毒率≥80%,对甲肝、伤寒副伤寒、狂犬病、乙脑、流脑、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疟疾病例必须进行追踪管理及病家消毒。

六、传染病的医疗救治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收治法定传染病病人,严格按照卫生部传染病诊疗标准,规范疾病诊断和治疗用药;对规定需转定点救治医院的相关传染病病种如手足口病、肺结核等,必须及时转诊定点医院,不得截留和收治。针对麻疹、“两脑”、脊灰等免疫针对性疾病和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诊断、定性,应由市级及以上专家组确认。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

1、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疫情后,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做好信息的核实,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信息快速上报,立即参与市应急处理组开展事件(疫情)的现场流病学调查、消杀灭、病人救治和健康教育等工作,落实应急接种、事件后期监测和处置。

2、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第一时间在人、财、物等卫生资源上服从市卫生食药局安排和调度,1小时内奔赴事件现场,按分工和职责落实好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病人转诊救治等现场处置工作。

八、督导考核

镇卫生院每季度完成对11个卫生室疫情督导,并每半年完成一次对村卫生室的工作考核。

九、资料收集、整理、上报

疫情处置按《 贵州省传染病事件报告管理与现场处置规范》和《 福泉市传染病防治及疫情管报告理规定(试行)》 文件要求,收集、归类、整理和上报。

凤山镇中心卫生院

11.法定传染病及管理 篇十一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及医疗废物管理监督检查表

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

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

一、疫情报告

⒈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科室是,专人负责疫情报告(是□ 否□)。

⒉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有□ 无□),建立疫情值班制度(有□ 无□),建立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有□ 无□)。

⒊设臵传染病疫情报告电话(有□ 无□),每天开通时间:(请注明)。

⒋传染病疫情登记记录(有□ 无□),登记项目设臵齐全(是□ 否□),内容填写完整(是□ 否□),内容真实(是□ 否□)。

⒌建立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有□ 无□),运行正常(是□ 否□)。

⒍有网络直报疫情实时监测记录(是□ 否□)。

⒎有传染病网络直报故障登记本(是□ 否□),⒏按规定对传染病疫情报告进行审核、订正、转卡(有□ 无□),审核传染病报告卡频次:/天;2008年已审核张报告卡,有张报告卡未审核(未审核卡中,录入日期最早的是月日)。

⒐传染病报告卡查重(有□ 无□),2008年有张重卡。

⒑疫情报告内容、方式、时限、程序符合规定(是□ 否□),不符合规定方面:(请列出)。⒒2008年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次,漏报调查记录或总结(有□ 无□),2008年辖区传染病漏报率:医疗机构%;居民%。

⒓工作人员传染病报病知识培训计划、记录(有□ 无□)

2008年培训情况:次,共培训人次。

二、疫情监测

⒈有传染病疫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是□ 否□)。

⒉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是□ 否□)。

⒊有完善的传染病疫情信息收集体系(是□ 否□)

信息收集体系存在不足:(请列出)。

⒋建立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数据库,主动收集传染病疫情信息(有□ 无□)。

⒌建立传染病疫情分析制度(有□ 无□)。

⒍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有□ 无□),疫情分析频次:(请注明),分析图表(有□ 无□),文字分析材料(有□ 无□)。

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⒈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有□ 无□)。

⒉传染病疫情值班制度(有□ 无□),疫情流行病调查制度(有□ 无□),疫情处理制度(有□ 无□)。

⒊开展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防控演习(有□ 无□)。

⒋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及时派人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理(有□ 无□)。

2008年,应调查疫情例,实调查疫情例,撰写调查报告份。

⒌疫源地消毒管理制度(有□ 无□)。

⒍传染病应急处理的防护设备、消毒药械等物资贮备(有□ 无□)。

个人防护用品是否齐全(防护服、口罩、手套、鞋套、防护帽、眼罩、防护靴)(是□ 否□);重点传 1

染病个案调查表是否齐全(是□ 否□);

消毒器械有台,消毒剂有,共kg(ml);

采样工具是否齐全(如专用采样箱、采样管、冰壶等)(是□ 否□)。

⒎建立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的采购、验收制度(有□ 无□)。

抽查使用中的3种消毒剂产品,有索证资料(是□ 否□),无索证资料的产品(请列出)。

⒏预防用生物制品采购索证(有□ 无□),预防用生物制品登记(有□ 无□)。

⒐对辖区内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指导(有□ 无□),次/年。

⒑开展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有□ 无□),覆盖率%。

⒒开展防治重大传染病健康教育活动(有□ 无□),次/年。

印发重大传染病防治宣传资料(有□ 无□),2008年共印发份。

⒓对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培训计划、记录(有□ 无□),2008年培训情况:次,共培训人次。

四、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有□ 无□)

若不齐全,缺:(请列出)。

⒉专人负责检查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执行、落实情况(有□ 无□),有检查记

录(是□ 否□)。

⒊制订实验室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应急处臵预案(有□ 无□)。

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按照相关的规定从事相应的实验活动(是□ 否□)。

⒌实验室有与从事实验活动相适应的生物安全设备(是□ 否□),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与从事实验活动相适应的个人防护装备(有□ 无□)。

⒍实验室按照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

(是□否□)。

⒎实验室建立实验档案,记录实验室使用情况和安全监督情况(有□ 无□)。

⒏对菌(毒)种、样本来源以及样本采集过程、方法进行记录(有□ 无□)。

⒐相关实验结束后,依照规定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送交保藏机关保管(是□ 否

□)。

⒑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的处理符合规定要求(是□ 否□),不符合要

求的方面:(请注明)。

⒒三级、四级实验室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有□ 无□)。

⒓三级、四级实验室在明显位臵标识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有□ 无□)。

⒔进行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有□ 无□)。

⒕实验室工作人员传染病防治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计划、记录(有□ 无□),2008年培训情况:次,共培训人次。

⒖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有□ 无

□)。

⒗对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并建立健康档案(有□ 无□)。

五、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

⒈负责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的科室是,专人负责(是□ 否□)。⒉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

度(有□ 无□)。

⒊建立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有□ 无□)。

⒋医疗废物交由生活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是□ 否□)。

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有□ 无□)。

⒍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资料(有□ 无□),至少保存3年(是□ 否□),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

最终去向□经办人签名□,漏填项目(请列出)。

⒎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符合规定标准(是□ 否□),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请列出)。

⒏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中文标签(是□ 否□),无警示标识和中文标签的包装

物(容器)(请列出)。

⒐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有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是□ 否□),无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的产生地点:(请列出)。

⒑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有无混放(有□ 无□),地点:(请列出)。

⒒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有□ 无□),未分类收集种类:(请列出)。

⒓医疗废物专用运送工具(有□ 无□);医疗废物专用运送工具符合规定要求(是□ 否□),不符合要

求的方面: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装卸□易清洁□。

⒔运送完毕后,医疗废物专用运送工具及时清洁消毒(是□ 否□)。

⒕医疗废物暂存间(有□ 无□);暂存间符合规定要求(是□ 否□),不符合要求的方面:设臵地点□ 封闭措施□ 专人管理□ 防鼠、防蚊蝇、防蟑螂措施□防渗漏和雨水

冲刷□容易清洗消毒□阳光直射□

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警示标识□。

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及时清洗消毒(是□ 否□)。

⒖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最长天。

⒗对医疗废物处臵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有关知识培训的计划、记录(有□ 无□)。2008年培训

情况:次,共培训人次。

⒘从事医疗废物处臵相关人员配备有必要的防护用品(是□ 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 否□)。

⒙医源性污水处理设备(有□ 无□),处理方法:(请注明),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是□ 否□)。

⒚污水排放的检测指标符合GB18466-2001《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有相应的监测报告(是□ 否□)。

⒛处理污水的方式:连续处理□间隙处理□。

21.污水中总余氯监测(有□ 无□)

监测频次:次/日(连续处理);

每次排放前监测(有□ 无□)(间隙处理)

22.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监测(有□ 无□),监测频次:次/月。

中心负责人签名:检查人员签名:

12.法定传染病及管理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辽阳县2008年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8年辽阳县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15种1701例,报告发病率为288.08/十万,比2007年上升11.41%。死亡11例,死亡率为1.86/十万,比2007年下降21.98%。病死率为0.65%,比2007年下降29.97%。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9种1185例,报告发病率为200.69/十万,比2007年上升5.62%。死亡11例,死亡率为1.86/万。其中肺结核死亡10例,病死率为1.82%;梅毒死亡1例,病死率为1.59%。丙类传染病共报告6种516例,报告发病率为87.39/十万,比2007年上升27.45%。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与2007年相比,辽阳县17个乡镇中传染病发病数下降的是小北河镇、黄泥洼镇、甜水乡、河栏镇、吉洞乡,其它乡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2.2.2 人群分布

报告男性1123例,女性578例,分别占总发病数的66.02%(1123/1701),33.98%(578/1701)。男女性别比为1.94。年龄上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0~10岁占报告总数的24.16%。10岁以上年龄组相对集中在15~25岁和35~60岁,占报告总数的48.91%。职业上以农民居多,其次为散居儿童、学生,分别占报告总数的14.05%、9.23%、8.99%。

2.2.3 时间分布

乙类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高峰,4月、9月、12月报告病例数较少。丙类传染病2月无病例报告,6、7月有一明显发病高峰,是因为手足口病在此两月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的缘故(图1)。

2.3 疾病顺位

2008年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居前五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以乙肝为主,占76.02%)、梅毒、痢疾和猩红热;报告的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手足口病,其次为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2.4 乙类传染病分类构成

在乙类传染病中呼吸道传染病所占比重最大,占48.52%(575/1185),主要病种为肺结核、麻疹和猩红热。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43.29%(513/1185),主要种为乙肝、丙肝、淋病和梅毒。肠道传染病占7.59%(90/1185),主要病种为甲肝、戊肝、未分型肝炎和细菌性痢疾。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59%(7/1185),主要病种为出血热和布病。

2.5 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

2.5.1 肺结核

共报告548例,发病率为92.81/10万,与去年相比上升了2.66%,在所有传染病中位居第1位,占传染病总数的32.22%。死亡10例,病死率为1.82%,占传染病死亡总数的90.91%。男女性别比为3.61;年龄主要分布于35~70岁,占66.24%;农民最多占84.31%。季节分布:不明显,各月均有发病,12月较少。

2.5.2 病毒性肝炎

全县共报告513例,发病率为86.88/10万,在所有传染病中位居第2位,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3.29%。男女性别比为1.87;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0~65岁,占86.35%;农民最多,占59.45%。季节分布不明显。在513例中甲、乙、丙、戊和未分型肝炎分别占7.80%、76.02%、10.72%、9.75%和11.50%。

2.5.3 梅毒

全县共报告63例,发病率为10.67/10万,在所有传染病中位于第5位,在乙类传染病中位于第3位,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32%。死亡1例,病死率1.59%。男女性别比为0.75,男女发病均以I期梅毒为主,分别为15例和22例;年龄最小的0岁,主要集中于20~45岁,占71.43%;职业以不详、农民、家务待业居多,占68.94%。季节分布不明显,全年均有报告,7月较多。

2.5.4 手足口病

全县共报告343例,发病率为58.09/10万,在所有传染病中位于第3位,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66.47%。男女性别比为1.30;年龄上集中分布在2~4岁,共报告222例,占64.72%;职业上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6.21%。5月之前无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6月和7月,占全年报告总数的63.85%,此后数月均有病例报告。

2.5.5 流行性腮腺炎

全县共报告70例,发病率为11.86/10万,在所有传染病中位于第四位,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3.57%。男女性别比为3.12;年龄主要分布15~20岁,占70.00%;职业以学生为主,占72.86%。除2月和12月,其他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3月和4月,共报告41例,占全年报告总数的58.57%。

3 讨论

2008年辽阳县乙类传染病仍以呼吸道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其中呼吸道传染病以肺结核为主。目前结核病的防治核心是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学疗法(DOTS)。要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应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防痨网络,使每个患者都能坚持规范、全程治疗,防止耐药性产生,减少复治患者的产生[1]。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中,以病毒性肝炎为主,而又以乙肝最多。乙肝的防制应采取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目前,乙肝已纳入儿童基础免疫,但成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所以在抓好新生儿疫苗接种的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在成人中推广乙肝的主动免疫,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2]。

另外,丙类传染病中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的发病率较高,且易漏报[3]。此3种传染病又是造成辽阳县近几年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暴发的主要病种,提示在加强乙类传染病防制工作的同时,丙类传染病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李卫林,张向东,林淑芳,等.福建省复治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管理效果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6):32~33.

[2]刘军涛,孙灵英,王俊,等.宁波市江东区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6):42~43.

13.法定代表人及监事证明(任职) 篇十三

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经理任职文件

根据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

选举XXX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兼经理,任期三年。本企业承诺所任命的执行董事及经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任职资格。

同意XXX 兼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本企业承诺所任命的法定代表人符合《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规定的任职资格。

股东(盖章、签字):

2012年5月2日

东莞市XXX有限公司

监事任职文件

根据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

选举XXX为公司的监事,任期三年,本企业承诺所任命的监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任职资格。

股东(盖章、签字):

14.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 篇十四

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历来是国家重视、民众受益的大事,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为主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方针。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后,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为此,我校结合实际制订如下制度。

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组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固定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消毒人员,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学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疫情管理人员韩凯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等为义务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县教育局疾控中心报告。

三、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及时报告。

四、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五、学校要进一步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对请假、缺课的学生要询问原因,注意追踪,确保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立宣传栏、举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卫生部门要经常深入学校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七、学校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教室、宿舍要经常通风,设置防蚊灭蝇设施。食堂要讲究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学生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八、学校坚持晨检制度,每天早晨由班主任负责检查班内学生身体状况及教室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校医负责全校的异常情况的排查。

1、班主任发现各类传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

2、向卫生室老师汇报,卫生室老师诊断为疑似病人后及时向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3、立即送至应急隔离室。

4、通知学生家长,送疑似病人到指定医院就诊。同时电话追踪医院诊断结果。

5、有疑似病人时,及时上报县教育局疾控中心。

6、对疑似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

7、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

8、如发生传染病除隔离病人外,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病人到过的地方进行消毒。

9、坚持开窗通风制度,每天派专人负责教室的开窗。

10、坚持定期消毒制度,由后勤负责对各教室、专用教室的消毒。

15.法定传染病及管理 篇十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传染病资料来源于2009年东河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网报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2009年东河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 发病2 582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05.68/10万。死亡1例, 年平均报告死亡率为0.20/10万。与2008年相比, 发病率升高14.10%, 死亡率下降0.97%。全年未报告甲类传染病, 其中乙类传染病9种1 639例, 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320.99/10万, 乙类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58.83%;丙类传染病7种1 085例, 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12.49/10万, 丙类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41.17%。

2.2 发病类型

发病顺位在前5位的分别为手足口病、肺结核、乙型肝炎、淋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与2008年相比, 发病率上升的传染病有乙型肝炎、布病、淋病、梅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发病率下降的传染病有肺结核病、甲肝、麻疹、痢疾、猩红热、风疹、其他感染性腹泻。

2.3 传播途径

按传播途径分为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原及性传播疾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4类。2009年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99.57/10万, 比2008年上升157.87%;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32.00/10万, 比2008年下降85.17%;血原及性传播疾病年均发病率为170.98/10万, 比2008年上升17.1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94/10万, 比2008年上升1370.00%。

2.4 构成比

2.4.1 肠道传染病构成比中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占94.41%;呼吸道传染病构成比中肺结核占79.23%;血原及性传播疾病中乙型肝炎占60.82%, 淋病占13.63%, 梅毒占12.94%, 丙肝占12.49%, 艾滋病占0.12%。

2.4.2 手足口病发病年龄构成中以小年龄组1~5岁发病率最高, 占总发病率的84.58%;职业构成中幼托儿童占42.47%, 散居儿童占51.48%, 学生占5.45%。

2.4.3 肺结核发病年龄构成中20~80岁年龄组发病集中, 其中20~40岁组发病人数占总构成的20.22%, 40~60岁组发病人数占总构成的28.46%, 60~80岁组发病人数占总构成的35.21%。职业构成中离退休人员、家务及待业、农民、工人共占发病数的61.24%。

2.4.4 病毒性肝炎中81.82%的发病率为乙型肝炎, 年龄集中在15~45岁, 职业构成中家务及待业占17.89%、工人占10.73%、农民占10.36%、学生占8.85%。

2.4.5 淋病职业构成集中在家务及待业、长途司机、工人3种人群中, 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 男、女性别比为12.22∶1。

2.4.6其他感染性腹泻各年龄段均有发病, 但在小年龄组0~2岁段发病比校集中, 发病数在整个发病年龄段占54.62%。

3 讨论

从2009年东河区疫情分析来看, 除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外, 其他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染播疾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均不同程度地上升。东河区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肺结核、乙型肝炎、淋病等。手足口病年龄多集中在小年龄组的婴幼儿, 散居儿童的发病率要高于幼托儿童, 主要与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差, 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有关。因此, 卫生防疫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对大众进行宣传, 普及以手足口病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把传染病防治与儿童保健工作结合起来, 倡导家长或监护人接受高质量的卫生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 培养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才能从群体角度预防和控制各种儿童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1]。托幼卫生机构与学校要严格落实晨检制度, 做好因病缺课学生的追查与登记, 并切实加强与卫生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合作[2]。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 2003年全球新发结核病890万, 其中3/4的结核患者是青壮年, 他们正处于工作的鼎盛期。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仅次于印度, 居世界第2位, 而且发病对象主要是那些没有经济保障、居住条件差、营养不良等的社会弱势群体[3]。东河区从2004年开始结核病参加了世行贷款英国赠款项目, 大大提高了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 (门诊就诊率为3‰) , 由于项目的支持和对结核病患者规范化管理, 2009年结核病的发病率为104.58/10万, 比2008年下降25.94%, 但是由于结核病的耐药性问题, 使结核病易反弹, 因此, 今后结核病仍然是东河区需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中81.82%的发病患者为乙型肝炎患者, 年龄在集中在15~45岁。因此东河区乙型肝炎防治应在加强对新生儿免疫接种的同时加强对新生儿以外人群的免疫接种, 特别是15~45岁的重点人群, 以降低人群HBV感染率和乙型肝炎发病率[4]。

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的大幅上升主要因为此病发病率的上升,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肉类、奶类的需求量增加, 导致大量养殖户的增加。因此卫生防疫部门要积极与农业部门合作, 除加强对生畜的管理之外, 要加强对养殖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 定期进行体检, 有条件的可以接种疫苗。

另外由于性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不洁性生活和性乱导致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因此, 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摘要:目的:了解东河区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 为政府部门制订传染病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9年东河区网络直报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东河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 发病2582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05.68/10万。死亡1例, 年平均报告死亡率为0.20/10万。与2008年相比, 发病率升高14.10%, 死亡率下降0.97%。全年未报告甲类传染病, 其中乙类传染病9种1639例, 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320.99/10万, 乙类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58.83%;丙类传染病7种1085例, 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12.49/10万, 丙类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41.17%。发病顺位在前5位的分别为手足口病、肺结核、乙型肝炎、淋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结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同时应加大对性病、布病的监控力度。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东河区,动态分析

参考文献

[1]蒋武, 石海丽.2021例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08, 8 (9) :1609-1610.

[2]贾建茹, 左志平, 祖文刚.保定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09, 26 (5) :46-49.

[3]张会孝, 强军, 吴迪.结核病反弹之分析与对策[J].口岸卫生控制, 2005, 10 (5) :18-22.

上一篇:环境工程原理复习总结下一篇:2024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村征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