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2025-02-23|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精选9篇)

1.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篇一

深圳市景初家具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战略总结

深圳市景初家具设计有限公司是中国最专业的家具设计公司,也是中国家居业十大设计机构之一。景初的设计理念为创意设计、健康设计、诚信设计、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公司倡导整体设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从前期的市场调研、产品方向定位、产品造型设计到后期品牌包装推广及营销战略策划等一系列定制服务。秉承“设计无限生活”的理念,坚持做到洞悉行业动态、把握设计潮流,致力于向家具制造企业提供创新的、满足其需要的产品设计、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和潜在的增长。深圳市景初家具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由著名家具企业家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学者发起创建,设计成员由资深家具企业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家具设计师、工艺师、结构设计师及室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组成,还拥有包括教授、博士、硕士的专家智囊团。公司力求将“写意东方”系列打造为中式第一品牌家具;同时与众多专家教授、优秀企业家、企业协会及国内多所高等院校保持友好关系,有着良好的社会人脉,有利于公司的文化、品牌的宣传与推广。

景初的设计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自身现状为依据,以客户利益为已任,以成功经验为参考,为客户塑造完美的品牌形象,实现客户销售利润与品牌价值最大化。景初家具产品设计见解独特、设计新颖实用,设计领域涵盖现代板式家具、欧式古典家具、欧式新古典家具、现代中式家具、酒店家具等。景初在品牌传播机构拥有资深的专业室内空间设计师,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技艺,更能充分地理解客户产品的特质,分析产品的市场定位,以产品的风格作为整体设计的基调,有针对性地通过造型、色彩和新材料的综合运用,以新颖的创意、超前的思维与现代的设计,使展示空间达到最佳效果并符合品牌定位及功能使用需求。

景初设计冀望建立多渠道的融合与发展,打造强势的综合性设计团队,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自身现状为依据,以客户利益为已任,以成功经验为参考,为客户塑造完美的品牌形象,实现客户销售利润与品牌价值最大化。

一个公司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秉承着以质量求生成,以信誉求发展,以管理求回报的宗旨,雕璞玉、琢浑金,以独特的艺术设计风格和严格的管理铸造出了一个个的精品,步步为基的走向了成熟和辉煌。我想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个设计公司应对辉煌居安思危、上下求索;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公司应以特有的艺术风格和过硬的技术水平创造精品。

班 级:0911环艺

学 号:09384110

姓 名:沈 婕

指导老师:李东京

2.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篇二

一、关于设计师

设计师是企业最重要的设计资源, 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富有活力, 喜欢冒险, 凡事爱刨根间底, 还喜爱新奇、反常的东西或新花样。设计师们既让企业欢喜又担忧, 一方面他们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 另一方面设计师的某些做事方法及个性让管理者们头痛不已。但是设计师们都富有创造力, 这种创造力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 在今天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 这些人注定要成为一笔越来越重要的财富。

但是, 设计师往往会因为自己“创意”工作的特性而执着于个人的创造性, 忽视整个工作的连贯性, 并因此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他们的个性与创造性往往使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企业形象的延续性受到影响。

总之他们是很不好管理的一个群体。

二、关于设计管理者

管理者是在一个组织中、按照组织的目的去指挥别人行为的人。他往往会广泛运用如何培养设计师的许多方法, 他会激发每个员工更大的、富有创造性的努力。因此, 管理者对企业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今的设计管理者, 大都来自于多样化的专业领域和不同的教育背景。其主要技巧为设计理解力、设计领导力和人员管理。设计管理者们通过他们的个性以及语言和行为上的沟通技巧, 运用极为重要的知识与理解力融入相关组织, 不但在公司内部并且从外部系统中得以拓展。他们了解组织结构人员, 并且具有开放与创新思想。更重要的, 他们需要具备对企业事务的非凡理解力。还有一点必要的辅助条件:对设计本质的直觉或对设计的感情植入。

通过对设计师和设计管理者的分析可以看出, 管理需要设计, 设计必须加以管理。简单地说, 艺术设计管理是一门资源转化的艺术。平衡两种不同力量的过程。“两种不同的力量”是说设计管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协调设计管理者和设计师之间的关系, 让设计管理者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协调设计师各方面的能力, 使其发挥最大的能量, 甘心尽最大努力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效益。

三、如何做一名聪明、优秀的设计师

(一) 设计师的个性与团队精神

设计师的个性喜欢卖弄, 性格乖僻。性格是他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缺点。设计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设计负责, 才能把自己的地位建立起来。设计师并不是只是自己埋头做研究, 做设计, 他还要与工程部、客户等交流沟通, 所以作为优秀的设计师, 最重要的就是与人的沟通能力。如果他做的设计只有自己明白, 不与别人沟通, 那很可能设计到最后就会变样。

在现代设计中, 越来越注重团队精神, 虽然需要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色, 但个人对最终的设计结果的影响也随之降低了。消费者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向情感需求转化, 产品更强调满足人的需要, 这使得设计活动越来越复杂, 已不是单个或单一类型的设计师能够完成的, 它需要多种类型的设计师甚至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团队当中, 还应该具备更多领域的知识。

(二) 优秀设计师具备的个人能力

企业设计师的个人能力强, 企业才具备采取积极设计战略的能力。所以, 优秀的设计师还要具备良好的学历、知识结构、工作的经历、年龄、性格、个人爱好、各项能力等等。在设计这个行业里, 设计师的天赋是很重要的, 但在今天的环境中我们不能忽视远比天赋更重要的东西———对设计恒久不变的兴趣与投入的热情, 特别是正确的工作态度才是成为成功设计师的保证。

(三) 设计师的大众性

目前, 市场现状是挑战也是机遇, 如果在机遇面前能幸存而生存, 那么这也是优秀设计师需要具备的能力。设计师除了与企业的专业人士合作, 把自己的才华贡献于整个群体和企业发展之中, 才能算得上是一名优秀聪明的设计师。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把企业产品推向消费大众, 使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接受。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 要有自己的观点和取向, 因此要经常把自己摆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上来看设计, 创意再好, 表现手法再不同一般, 不被人们的理解也就失去了作为设计的本质意义设计师要懂得企业产品开发与品牌市场的定位。

当然设计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作为优秀聪明的设计师理解客户要求, 迅速高质提出创意是最重要的能力。所以在设计管理中核心的“人”就是设计师, 这一点就说明了设计师的重要地位。

四、如何做一名聪明、优秀的设计管理者

没有任何人能像有创造力的设计师那样在瞬间产生大的价值, 不过也没有像他们那样难以管理。许多设计管理者的不理解和厌恶感助长了这种对有创造力的人的偏见。其实, 只要管理得当, 设计师们就能像自动售货机那样让你的努力最终得到补偿。

(一) 设计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设计管理工作涉及内外, 贯通上下, 作为一名优秀设计管理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文化素质, 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 得心应手地开展自己的工作。设计管理者不仅要具备该系统的专业知识;如掌握包括现代管理学、领导科学、人事管理学等, 同时还要把这些知识和自己所领导的设计师们的个性实际结合起来, 探索最适合的管理方法;要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要有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 这些对于开阔思路、增强应变能力和促进管理者自身的成长不无裨益。

(二) 设计管理者要知己知彼

了解设计师在工作中的心理需求特征, 对设计管理者有效地调动和激发设计师的工作积极性, 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大都喜欢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当这些工作获得成功后, 成功的喜悦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远比其他报酬重要。因此, 设计管理者如果能在对设计师的管理过程中, 理解和灵活利用设计师的心理需求, 充分尊重设计师的创造个性, 尊重设计师采取的创造方法和获得的创造成效, 那么对设计工作的进行和设计师个人的发展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作为聪明的设计管理者还要深深的记住一点: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有些事你能做到, 有些事却做不到。你的行为是有些限制的, 别人可能把你看成全能的人, 但事实上有些事你能做, 有些事不能。要么你学会得到并培养他们, 要么你被人吞并。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百胜。

(三) 设计管理者注意事项

1、若太多的官僚作风强加在设计师的身上并限制他们创造力的发挥, 那么企业中的创造力新概念就会消亡。所以要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避免设计师们接触繁文缛节。让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 自主地完成任务, 允许他们制定自己认为最好的工作方法。

2、要肯定及鼓励设计师。设计师有时候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想法, 所以管理者应帮助把他们的工作投入竞争以得到别人的承认。另外一个方法是把他们的主意或设计很好地付诸实施。

3、给予指导并做出反馈。给设计师太多明确的指示会削弱他们非常注重的自主意识。设计师的管理者, 要学的最困难的事就是如何把握这种平衡、这种组织结构的缺乏。让他们接触客户, 从客户或别的部门中了解自己设计的不切实际性, 这样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调整。

设计师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设计管理者不仅要关心设计师的生活和工作, 为设计师提供轻松、自由和充满人情味的工作环境和制度环境, 为他们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更要根据每个设计师的特点, 塑造设计师的行为, 建立设计师主动创新、合作和学习的组织环境。而只有让不同性格、能力的设计师在他们合适的岗位中工作, 才能真正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 才能真正充分提高他们的自主工作、创新的意愿和能力。所以设计师与设计管理者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设计管理是对设计过程的控制, 好的设计是产生好的过程的前提, 而当过程控制达到“美妙”的境界, 设计管理就成了一个艺术行为。作为核心的“人”是设计师, 作为中心的“事”是设计, 而设计管理中最美妙的艺术还属于设计师和设计管理者之间的“斗智斗勇”。这就是设计管理中的设计师和设计管理者。

参考文献

[1]、李雪如.搞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刘国余.设计管理[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2006.

3.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篇三

关键词:指导成绩;评阅成绩;答辩成绩;总成绩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750-02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dminister System of Graduation Design Grades

DING Guang-hui, YANG Wei, LI Xiao-xia

(Dept. of Material Engineering,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Shiyan 442002, China)

Abstract:At the end of graduation design, we mak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dminister system of graduation design. We connect the guiding teachers to the judging teachers through the students. The teachers can pass and read the students' works and give grades directly in the system. At last the system will present the final grades of a student's graduation design in proportion according to locale answering grades.

Key words:guiding grades; judging grades; answering grades; the final grades

1 引言

毕业设计通过选题管理阶段[3]、过程管理阶段[4],进入到最后阶段――成绩管理阶段。成绩是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的最终体现,除了要实现成绩的录入和查询,系统还需考虑不同身份的对象及行使的权限,如:学生、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长、答辩秘书、管理员等,因此系统要建立这几个不同用户和管理员之间的各种信息传递。在建立模型时要充分考虑应用需求,既要满足数据要求,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并要具备修改、统计、打印等功能,还要操作方便。

2 功能实现

2.1 成绩管理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

教师和学生的分组:在管理员系统中,首先要进行答辩分组。

(1)考虑到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现场答辩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论文修订,因此指导教师和学生尽可能分在同一个答辩组内。针对不同的课题类型将答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且小组组数可任意添加。如图1所示。

图1 答辩分组管理界面

(2)指定答辩小组组长、组员:由管理员分配各个小组的组长、组员和答辩秘书。

2.2答辩小组组长进入教师管理系统进行评阅教师分配

(1)组长通过本人帐户可进行评阅教师分配,且只能在本组内指定评阅教师。系统有随机分配评阅教师的功能,组长有调整的权限,如有不适合本组的课题题目,可通过管理员进行微调,图2是分配评阅教师界面。

(2)评阅指定后就建立起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之间的关联。学生提交的论文,系统会自动传递至评阅教师处,但未定稿的论文评阅教师不能评定成绩,指导教师已审核通过的定稿评阅教师方可评定成绩。图3、图4是指导教师评定成绩界面和评阅教师评定成绩界面。

图2 分配评阅教师界面

图3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界面

图4 评阅教师评定成绩界面

2.3 答辩秘书录入成绩

每一个答辩小组由秘书负责答辩现场成绩的录入。答辩组秘书通过其教师身份进入系统,可以进行答辩成绩的录入,可以查阅本组内学生的指导教师、评阅教师所给出的成绩情况。对异常情况可及时向管理员或组长进行反馈,指导教师成绩和评阅教师成绩均可更正调整。图5是答辩秘书输入成绩界面。

图5 答辩秘书输入成绩界面

2.4 推优答辩组

各组将推荐的优秀者进行集中答辩。由管理员进入各组将符合条件的学生挑出组成新的一组,其评阅教师不变。

2.5 缓答辩组

各组将不符合答辩条件的学生集中汇总至管理员,由管理员进入系统将不符合答辩要求的学生挑出组成新的一组,其评阅教师不变。(图6)

图6 课题调整界面

2.6 成绩汇总

管理员进入系统,进入查看学生选题项,以班级形式所有成绩汇总在一张表上,以不同的颜色区分成绩的来源,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得出最终的毕业设计成绩。如图7所示(提交打印后将自动转为等级分制)。

图7 成绩汇总界面

2.7 成绩查询

学生通过帐户进入系统对毕业设计进行总体评价[5]后可在第一时间查询成绩。

3 编程技巧

3.1 答辩分组

教学秘书对答辩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指定每组的答辩组长和秘书。因为每次分组的组别并不确定,为了更人性化的操作,系统采用动态检测所有组别的功能,在完成一组分配后将自动新增一组供使用。其中难度最大的是挑出现有的分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排序,相应的主要代码解释如下:

do while not rs.eof

tempzu=tempzu&rs("bysj_zu")&"|" '使用循环将现有分组情况构成字符串

rs.movenext

loop

dim ID,ArrayID,Myarray,M

ArrayID=split(tempzu,"|")Myarray=Sort(ArrayID)

'分解字符串并调用Sort函数利用冒泡法进行由小到大的排序

for i=0 to Ubound(Myarray)-1

if Myarray(i)

lastarray1 = lastarray1 & Myarray(i+1) & "|" end if

'利用循环挑出不重复的组别,构成新字符串供生成下拉框使用

Next

3.2 分配评阅教师

在分组后由指定的各组组长进行评阅教师的分配,因为每个组的课题数量较多,为了一定程度地减少组长的工作量,在还没有分配评阅老师时先由系统进行随机的分配,如果随机分配的结果合适直接提交保存,否则进行手动的调整后再保存。涉及到的页面主要有课题列表页(bysj_pyteachers1.asp)和执行页面(bysj_pyteachers2.asp),从数据库中随机挑出记录的主要代码如下:

function gettempstr(jsbh,zubie) '将指导老师和所在组信息传入函数内

tempteachers=""'清空变量准备赋值

Randomize '初始化随机数

Set RS = Conn.Execute("SELECT TOP 4 jsbh,name FROM teachers where jsbh<>'"&jsbh &"' and bysj_zu="& zubie &" ORDER BY rnd(-(jsid+" & rnd() & "))") '随机获得除指导老师以外的其他教师

Do While Not RS.EOF

tempteachers=tempteachers&RS.Fields("jsbh").Value &"-"& RS.Fields("name").Value & "|"

RS.MoveNext

Loop

gettempstr=tempteachers '函数只能有一个返回值,所以用数组来传递多个值

end function [7-11]

4 结束语

(1)该系统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毕业设计的管理效率。系统可自动记录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评阅论文的数量,方便了工作量的统计。并且具有许多统计功能:如课题类型、课题来源、生师比,可自动进行成绩的分析,统计学生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和教师的评价等级,同时使成绩管理统计更准确。

(2)该系统的实施,可使评阅教师提前了解所评阅学生的课题内容,在学生答辩时已经很清楚学生所做的工作,避免仓促评阅给分。以往学生的论文从指导教师至评阅教师,时间往往非常紧迫,不仅使评阅的工作量集中,而且有时直到答辩现场评阅教师才看到论文。

(3)系统的实施,方便了各类用户,学生可通过系统查阅自己的论文成绩。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直接给出各项分值,总成绩自动生成,减少了工作强度,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4)系统的实施,更加便于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控[5],实现了规范化、有序化和模式化管理,获得了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效能,对保证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起到了必要和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 基于B/S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开发[J].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6.4:71-73.

[2]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 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68-69.

[3]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 毕业设计选题系统研究与实践[J]. 电脑开发与应用,2007.7:22-24.

[4]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327-330.

[5]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 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过程与质量监控效能[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2:26-29.

4.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篇四

前言

好的设计代表成功的生意

设计的不安性

管理者与设计师不同的看法

设计是什么

设计师做什么

设计过程之模型

设计专门术话

结论

前言

目前设计是每一公司、每一管理者不可避免的,我们皆对设计比几年前有概念,而我们对个人在生活水准要求愈高,例如:在布置我们的家方面若是在旅馆时便希望有如此的体验,在新车内希望有相同的舒适。寻找独特性永不会结束的竞争下,逐渐提升产品及服务水准。

在逐一列出及整合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主要决定了任何个人企业是否在首次获利成功或失败,并在所选择的市场中持续有获利的表现。换言之,关键点是在于设计如何妥善地委任及管理。因此,设计是每一个企业不可或缺的,而且是和所有其他商业活动技巧一样需要去管理,所有的公司是为提供消费者产品或服务而存在,也必须从草图设计或是将已有的想法画下来。当然,对那些拥有公司或是在当中工作的人需要更多的则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合理的薪水、社会上的互动、智识上的价值以及任务需求,皆是导致企业及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有时候,特别是大公司,有些雇主甚至是次级管理者,也是依赖公司提供的消费者购买品而丧失了一些生活的基本要求。 若是开始自得意满时,设计会被忽略而导致过时的产品或服务,消费者会拒绝并选择另一个较佳的公司;假使持续忽略的话,这市场便会永远消失,其问题更为复杂之因是在许多市场因素中不再只是提供满足消费者的足够需求量、或是适合的需求,消费者不再期待去从适合的事物中去寻找适合的产品品质及表现。与近来不同的是,挑战有时只是去监定一个特别的产品中一或二个制造商可以提供有用的及耐用的事物,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品质,现在已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更进一步的,购买者愈来愈有心理准备去付较高于一般品质的产品之费用而只为了享受,例如最先进的科技或是有吸引力的外表,但是,消费者任何的探索皆有相同的特性如有特色、变化性、弹性以及金钱价格。同样的高于平均的品质、信赖度水准决定了设计舞台上更大的空间,可吸引消费而不只是一般价格或是奖金的吸引消费者,也导致了成功的供应商更佳获利率。

好的设计代表成功的生意

有些评论者谈到,现今竞争市场设计是决定成功的主要因素,他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短缺时期中的稳定性革命,几乎任何产品,无论是坏的设计及制造皆可找到一稳定的市场,经由1960及1970年代供需平衡后,重点便摆在价格竞争、送货速度以及基本品质水准。今日许多制造商皆能达到相近的价格、品质、耐用性及信赖度。设计决定因素出现后,不同的满足需求及变异性使得消费者可做一选择。

在战后期间,对于制造方法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可靠性及耐久性,有较佳的项目及品质控制,只有一小部分是与设计有相关的。今日除了设计之外,产品的品质要求比其他要项之影响来得更大。

基于这部分,愈来愈多的各类产品制造商已和汽车公司达成共识--外型或是表现通常是消费者做决定的关键性要素;相同的是,汽车的外型已经成为保持市场利基及刺激的主要修改要素,我们现在也发现适用于其他产品的相同现象。如越过光谱,从高传真机到登山靴,从长柄锅到沙发,从电脑到地毯─外型总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将会付多少钱以及他们多快会重覆购买。

虽是如此说,但若说外在的形状是惟一关心的因素则是错误的,产品的技术层面仍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在产品功能性的观点上来说有更新的利益观点,但并不是因为之前的品质重要性而是因为许多的新技术可去利用。便宜、可信赖的电器,包含精密仪器及电脑装置,也意指著许多传统(以及不是那么传统)的产品有了新的生命,这例子包含缝纫机、电话答录机、打字机、照相机以及家电产品。这些持续性的影响是对于更多的产品创造力及能力有著更敏锐的爱好(但不只是那些可并入电器类的产品),如婴儿车、装潢系统、花园的设备以及旅行箱的要件等。

和产品本身一样的是,经过包装的内容贩卖物在今日已特别的重要,这象徵著愈多的新装潢的店已在高级的街道上出现,假使有些零售商及装横师日渐被取代并且重新设计以符合新产品的条件,当然这些主体皆会被保留、或是重新唤醒消费者利益以保持贩售水准,除了产品包装及展示外,所有伴随而来的相关文献必定需要。在雷射印表机时代,从劣质的照相影印机印出的有斑点的文件并不会令人有高品质印象的联想。

相同的争论也适用在服务上:竞争的力量提升了基本的水准到相同水平直到设计成为主要的差别要素,在任何价格的范围内,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如旅馆连锁业、航空业、银行业、保险公司、或是零售店,似乎不论公司皆走向同质化,但是适当的利用设计可以使一个公司获得利益并超越其竞争者,而这也是藉由开发市场的一部分所得来的。

例如,许多保险公司为特定的族群(超过50岁,不抽烟者、自由工作者等等)拟定新的策略,然后去加强特定的不同处,利用图表设计去制作特别的小册子、建议格式及相关需求文献,尽管传统保守派对于改革的脚步甚慢,少数保险公司正对他们之顾客关系做一彻底改革,利用主要的等级设计改善生意上表现,这也必须随著技术一起去做,服务不只是独特性、也是持续性,太多不相关的设计概念将会混淆消费者及缺乏方向及品质控制。

设计的不安性

所有设计提及的需求皆被认为与产品、市场、会计、商业功能同价,并且需要相同的管理技巧,有些管理者的反应会有二种状况,不是去忽略种种的证据及拒绝设计重要性,或是可认知设计的重要性但仍将责任加诸于其他项目上,管理者将不会梦想著让财政状况,或是个人对产品决定走下坡(例如),或许会从设计可做的任何事物去拉近距离。

厌恶设计的原因通常著重于实际面上及文化层面上的解释,其中受争议的一点是:管理者当在下决定性好坏的判断、或是适当不适当的设计时,典型地会感到较大的困难及不安,因为他们的技术知识似乎都是分析法则中获得(例如机械或是会计)。常常的,他们在未做好准备时便处理相关非类似的设计概念之个案,杰出的视觉(比手写来得佳)资讯,以及主观评估公式化的需求,特别的是,他们将不会去评估设计个案的结果。

除此之外的解释则是外观的利基点,颜色及外型将会被视为主要的女性关键点,而许多男性并不能适用(或是提出并不适合)。因为管理仍继续由男性操控,特别是高阶层主管,缺乏对设计之爱好,另一文化上的影响或许有关系;在教育上,早期的专门意指直接非学术性的相关创造性主题,如:艺术设计及手工艺研习,剥夺了聪明学生发展相关领域技术的机会。

这部分可能落实到产业及明显的许

多公司--即使有些依赖改革可振兴公司之好的设计,但皆需由可管理控制会计,致力于现有活动而不是培养新想法的人去加以管理。

无论这些解释的要旨为何,亳无疑问地是,当需要去做有关于设计及管理设计个案的决定时皆会有些许的不安,达成好的设计结果需要的,不再是不确定性而是其他的管理工作。

成功的关键在于在设计个案开始之前的充份准备工作,以及设计开始运作时的控管工作,许多的不成功设计发生是由于管理者对于什么是他们所需要去达成的事没有清楚的概念,或者是因为他们无法按步就班地确定计划是否会有正确的结果,设计的方向及控管必须由公司大部分高级主管制定,但是少部分公司明显藉由理事会主题认知去认定设计、甚至少部分分配特定的责任给予管理者,但大部分捏造设计为重要之事。

管理者与设计师不同的看法

当管理者及设计尝试去了解彼此的观点时,心态在改变,但仍旧对于目赌文化的冲突有兴趣。对于已达成共识的管理者来说,设计则是一可增加产品及服务之附加价值的资源,假使使用得当,就像聪明地把钱花在广告上或是制造系线的流线,设计上的投资可以产生良好的利润并且增加一个企业的获利率;相反的,设计师则会著重在他们工作中其他优先项目,并且反对尝试去测量在财政及计画项目中他们的努力结果。

与设计师对话有时可显示出更宽广的关心事物,例如:改善环境的渴望,使大众对艺术及设计的品味提高或者甚至去帮助社会或政治改变,然而,管理者可会把重点放在这些项目较佳或较少,他们主要的设计兴趣几乎一成不变地称为”设计为了利益”。相继地,什么是好或坏的设计有著愈多的不同。在商场上的说法是好的设计简单定义是销售得好,但有时设计师批评受大众欢迎的设计而以得奖设计成果加以代替,以世俗的眼光来说似乎显得难懂且不实际。

即使彼此看法是如此分岐,当设计杂志及设计奖企划了产品特质如家俱时,却又是易于图示,大众销售项目已很少被涵盖进去,即使它们可能为数百万消费者购买,呈现出的是金钱更高的价值以及提供了相当多的工作机会及展望,在那些似乎充满怪异主题的相片中有著一些商业的潜力。有些不凡及怪异的想法或许对于评估新方向提供了一目标。但不幸的是,关于每日事物的变迁,有时对非设计者是完全无法理解的,而且难以发觉设计师能简单地去解释过程,非科技语言。

提出这些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些未来展望的根本基础,主要观点是将设计视为一商业资源,是在商业利益竞争中的一重要决定性要素,这并不表示非利益或非商业组织有关之设计,他们设计计画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是决定设计方向的技巧是相同的,简报的设计师及运作中的个案也都是相同的。

设计是什么?

在我们对设计管理做进一步的了解之前,我们应该先对设计是什么以及设计师做什么有些概念,”设计”这字经常使用(也许太常了),字典定义成计画或方案,这字有时也用来表示最终结果,特别是设计过程的外形一如我们称做”车子设计”。

也许对设计常识的了解是最佳的入门观念,我可以当成是外观的形状,或是事物的物质配置,如,形状、草图、色彩、织法、图案等等,有时以科技的角度去看待设计则是一个产品或是使用便利性,包含人体工学的观点和经济学相似的是,购买价格或服务价值显现时,也许会看出(正确地)某些部分和设计相关。

使用设计常用的理由是可帮助发现转化成成功的改革--或是扩大一个现有的改革之用处,许多的例子可证明基本的改革市场潜力已因设计而多元化发展。

同样地,有关于设计技巧上的好的想法可从我们个人生活经验撷取,在同时间或是我们大部分有的,例如:装饰房间、重建造花园、或是作衣服、所有设计在于我们去改变现存的状态,就能达成新型、较有用或较具吸引力的结果。我们可称这是精细的调节去达成一个适合我们需求的结果,而且这是一个思考设计的好方法。

如此精细的调节暗示了我们已经对入门观念有了基础的产品概念,而且几乎总是如此,设计必定从一张白纸开始的说法是个神话,在99%的新品个案中,更多或更少的范围,是由一现有产品衍生出来的,对于那些管理设计计画者来说应对各式各样有益的相互关系有重要的认知,善用设计师的时间,较快速的个案计画等等。

留意有□于设计的描述也著重在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可清楚地定义这些需求;设计师很少提供所有他们需要的资料并且他们必须知道如何自己去寻找,所以设计是一个较广泛、比一般想像中更为复杂的活动,理所当然地不应该被视为一个为回应特定的输入而产生的产量的黑盒子。

设计师做什么?

为了去解决设计管理相关工作的问题,我们需要去思考培养设计师工作之问题,靠一些公众意见及讨论去决定,似乎对设计师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困扰。设计的定义,如以下从教科书(Jones 1980)列出的项目,描述了大范围的认知:

一个目标导向的解决问题活动。

对于相关产品状况给予满足。

从现有的事实跨越到未来可能性事物的想像力。

有关于大众产品的部分检查因素。

这些描述并非完全地互相有关系,但彼此是不相同的,对于那些对设计寻求一简单的理解之管理者来说可强调其不同。

设计也许被当成在行销问题(或时机)中适当解决方式之前置准备工作,这些问题可能是清楚或不露痕迹的,在任一个案中,设计的关键性活动是重新检视相关的表徵或环境,并明确地定义或再定义问题。然后分析,重覆、评估以往习惯被剥夺的可能解决方式。

在设计过程的部分,许多活动应是相关的,包含培养新奇的想法,重新检视以及修改现有概念进行实验制作样本,并寻求有建设性的.意见及其他的判断,因此,那些从事此工作的人必定具有创造力、分析力、组合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再加上现今解决方式之技术知识及现今与未来的设计趋势。

在设计产品时需要特别的技术包含了解使用者需求、渴望、品味及优先爱好之能力,选择正确的材料及制造过程的能力,创造完全合乎审美观念、人因工程学、品质及经济效益之产品的能力,以及能以图样及说明与企业内工作的人沟通设计最后完成阶段。

设计过程之模型

事实上,有些设计师负责承办的案子和那些没有设计部门的公司是相似的,因设计工作管理的方法与技巧已经为管理者所认知(也许用一种有经验方式,例如,定义设计问题),也将设计工作及其他专门知识视为同等重要,像判断一个固定的设计方式,为了能精确地落实管理观念去思考建构一设计过程的模型是有用的,但综括来

说,试图去建构一典型的设计模型是有其危险性,不只是它暗示了一个适用于所有状况的普通方法。因此,它著重在于在一模型方式可在设计工作的关键点上加以应用叙述。

问题系统化 解决方式之发展

结果转化至产品及市场

基本的简单模型可在图1.1看到,在许多的公开设计作品中可发觉相似的模型,这模型的主要缺点是它的直线型式可达成一完美的设计,但在设计过程中且需要一后续进一步的工作。现实生活中这并不真实,设计非十全十美,但仍可找出一些特别的优点,即使不是这个案例,持续性的市场变动也会为进一步的设计工作创造需求,直线型的模型架构缺少了市场反应的相关描述。

将设计表现成一环状的过程是较实际的,即使有时也会中断(例如:一个不适用的新材料)。因此,导致其他螺旋状部分之内部及外部有所冲击;其次,螺旋状的形式可将之前独立出的各部分活动紧密的结合。

电脑辅助系统连结其他电脑控制过程已将发展及转化阶段连结起来。最后,科技将会对极快的设计过程造成极大的影响,大量产品或服务的多元性是可能的,并可满足消费者的个人需求。在图1.2的四个阶段,有一连串的独立活动。

设计专门术话

设计师所用之语汇为管理者及非设计师者造成了因扰。在产品工作中,”产品设计”及”产品设计师”的说法常被使用,但是各式各样的项目名称则通常是在个别计画中或多或少所需之特定项目。

包装设计

大部分的产品是以不同的内容物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因此包装则是在产品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部分,而相同的,服务也愈多的包装伴随著说明及个人提供的制式服务等等。事实上,销售表现依赖著包装因素比基本产品或服务来得高。然而,包装设计师关心的是材质的选择(塑胶、纸类、玻璃等等)以及制造过程连同外观、色彩、装饰及标题。

图案设计

图案设计的专家与许多型式的设计相关(包含包装设计),如简介手册的编排、办公室文具、产品的销售卖点及运输工具之标识。在所有的设计工作中具有创造性的监赏力是必须的要素,但图案设计师必须具有更佳之技巧高阶层或低阶层之个案适当使用可传达不同的色彩及外观,如何将印刷品的编排做一平衡以达到易读性皆是图案的基本原则。

建筑设计

这是设计之另一专门领域,通常更细分为室内及室外之工作。建筑物是产品中一项特别的型态并且大部分的程序皆和其他设计相类似,特别是在服务业,外观及草图皆是由地方上的承包商随意处理。现在,消费者及使用者对于建筑物的设计愈挑剔,公共建筑物及酒吧是个好例子─对于建筑设计如何在商业优势影响来得大比提供之基本产品(啤酒、葡萄酒、食物等等)。在零售商部分,愈来愈多的公司不只将注意力放在建筑物的设计也寻求其他设计领域的持续性联络,包含产品包装及标帜。

有更多的专门领域─织品设计、珠宝设计、展示设计等等,但大部分细分的领域皆已讨论过,除了会令非设计者产生混淆外,这些各领域分野的实际问题是公司会有许多不同的设计活动导致困扰的增加及概念冲突。为了避免这些状况,设计要素必须利用公司识别系统去加以整合及系统化对于消费者供应商及其他族群表现适当及统一的形象。在一具有良好企业识别的公司内,产品、服务、建筑物、公共用品及文具皆是共享之统一特性,如标准的”空间风格”,色彩喜好及独特的外形或形式。有时,设计手册会编算这些细节、纪录并规定经核准的设计格式。

认知企业识别的重要性以及所有相关设计专门领域是生意成功的重要关键点,只是专心于一个领域,如产品设计是极危险的,例如电脑业。对此,则有极大的认知,基本的产品是当然的,但是售后服务、周边设备及资讯系统也必须提供,消费者必须再去确认他们所购买设备是否是可靠、安全的系统(但涉及到他们本质上了解程度),经过整合,高品质的设计可提供较高层次的再保证,也与供应商之产品其他活动相互连结,但是,对于一个公司内部进行设计方法仍有障碍,伴随而来的可能是创造性及改革的反对冲击,设计师及其他人害怕他们所做的努力会大打折扣。

对于产品设计更深一层之困惑存在于所谓的工业设计及工程设计之间的区别;前者是与消费者或使用者相关的产品观念,特是外形及风格,后者著重在产品结构与功能以及更经济地制造。但是,工业设计所需要的技术通常与工程设计部分重叠,有时会与建筑学或及人因工学相关的法则重叠。在这多个案中,此重叠部分几乎不可能在工业设计及工程设计中做一明显区别,正确的只能称做整体设计----或只是设计。不幸地,在许多公司其界限仍旧存在,为了了解设计最大商机,对管理者来说并不容易去克服。

结论

5.“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整体设计 篇五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技术应用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之一。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还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就是其中的关键和核心,本文章就是围绕课程性质和作用,课程设计的思路,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希望找到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整体设计的新方法、新思路。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技术应用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还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定位于社会岗位,目的在于培养满足社会要求的仓储与配送的技能人才。课程教师积极采用多种手段和模式吸收最新信息和资料,掌握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结合自己科研和生产实践,用第一手材料进行教学,加强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技能环节的改革。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完成理论教学后,并上机操作物流软件,安排学生到物流实验室及企业(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实施工学结合。将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喜爱和好评,这是本课程建设的重点、亮点和特色。本课程理论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部分则强化了职业岗位的针对性与先进性,以满足高职高专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课程整体设计的思路

市场需求研究。对中部地区物流的发展和湖北三大物流圈的发展的研究确立了市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确定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企业岗位需求研究。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对校企合作企业武汉市大道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十堰亨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东旭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远成物流、湖北汽运总公司、捷龙物流的研究确定了该公司岗位分布,确定了“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培养的技能方向。

学情研究。在学这门课之前,物流专业学生一般已经学习了“管理学原理”“会计基础”“统计基础”“物流学基础”“物流信息技术”等课程,掌握了有关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成本核算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软件操作能力,并对物流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都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本门课的教学中,我们还充分考虑了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对部分知识重叠的章节,我们有选择的进行了取舍。

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流方面的知识,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了精品物流协会。通过精品物流协会这个平台,一方面通过请专家教授进行讲座使学生了解物流现状及前沿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校外参观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学生之间也可通过这个平台交流所学心得体会,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从而更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后续学习。

三、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针对当前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本课程是在研究当前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采用了货物从入库到出库的流动过程,结合就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及管理层面的要求,以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了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方法,将货物在仓库里的流动过程融入到具体的项目中,实施工学结合,将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喜爱。能够做到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工作。

针对学生特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本课程注重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工作法,按照小组工作情况予以考核,促进学生先进带后进,并实现岗位轮换,使每位学生较全面的学到技能。

适合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思维模式。本课程从知识层面入手,并结合实训企业的参观,使学生能从感性上了解到本门课程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课堂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加深,最后将所学知识及技能进行模拟训练。此过程符合学生掌握知识,学习技能的思维模式,能够使学生比较快的进入课程的学习中,能够收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由于课程内容主要针对实际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因此,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和确定的目标,具有较强的过程属性。根据这一特点,课程主要解决“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过程性操作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仓储与配送作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将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模块(教学单元);课程主要从“基础知识层面”“技能应用层面”和“管理发展层面”相结合,将与仓储与配送相关的9个教学模块结合在一起,形成“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

即基本技能模块一仓储概述、基本技能模块二配送概述、基本技能模块三物流仓库设备、技术技能模块一入库过程、、技术技能模块二保管过程、技术技能三出库过程、技术技能四配送组织、发展技能一仓储规划、发展技能二库存管理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

教学模式的设计。现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一体化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做到教、学、练、考一体化,具体方法如下: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式。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过程性操作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仓储与配送作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采用任务驱动法。本课程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以货物在仓库内的流动过程为依托,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如何完成任务,完成任务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做到教、学、练、考一体化。此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完再考”的模式,采用“教、学、练、考一体化”的模式,即教师对学生所完成任务进行点评后,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及现场模拟操作,学生学习到知识点后即可到实验室练习,待情景学习完毕后,即对其简单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做到了“学完就考”,及时检查,及时纠正,及时提升。

教学方法的设计。现代物流管理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有适应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因此,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式的教学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除积极吸收国内教育界广泛探讨与倡导的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新方法外,还应该大胆引入国外职业教育界已广泛采取的“小组工作法”、“行为导向法”和“案例教学法”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变目前单一僵化的教学及考核方式。

项目教学。在课堂外实践教师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带领学生小组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完成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仓储与配送管理方案为目的的任务。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学习的良好环境,不但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知识进行综合演练,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主性等多种能力。

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导的讨论式教学”的尝试。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讲授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有机整合,它将提问、启发、灌输、辩论、讨论融为一体,使得以上方法各自独立使用时的优点得到了扩展。不足得到了弥补。传统的不同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相得益彰,相互呼应。

学生完成任务后,我们会将学生所完成的工作交换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并深刻体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未能理解透彻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

案例教学。仓储与配送管理现实操作性的性质决定了案例教学是课程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由于毕业生将来从事的管理活动具有多因性、实践性、系统性、动态性、权变性的基本特性,他们经常面对如何看待和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系统间环境的互动、无唯一最佳解、因地因人因时制宜、现实机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

6.新产品策划与设计管理程序 篇六

[ 作者:/转贴自:/点击数:2更新时间:2005-1-15文章录入:admin ]

新产品策划与设计管理程序

1. 目的对设计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指导电源新产品设计人员实施正确的设计程序和方案,确保设计的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电源新产品设计过程和技术资料的控制。

3. 职责

3.1 研发部经理负责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整个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控制和管理。

3.2 研发工程师负责新产品的策划和设计工作。

3.3销售部负责顾客信息的反馈和沟通。

3.4 生产运营部质量负责协助新产品样品的质量检验和认证工作

3.5 生产运营部生产负责设计开发新产品的加工试制并参与评审

3.6 生产运营部工艺负责协助新产品样品的工艺制定并参与评审工作

4.定义

5.作业流程

流程 程序 表单 相关部门/人员

需求提出 ●生产运营部或市场营销服务部确定项目来源后,根据市场需求提出需求申请,寻找相关资料确定产品要求。立项申请单 生产运营部市场营销服务部

新产品设计策划 ●立项申请单经批准后,由研发部经理确定相关研发工程师,制定立项书。●项目负责人根据立项书,收集有关技术标准和法规,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编制项目计划确定如下内容:1.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2.完成项目所需的阶段(过程)以及工作内容;3.各阶段所需的评审,验证,确认和实试验,监视活动;4.所需的执行文件,验收标准,记录;5.各阶段的人员分工,进度要求,协作部门;6.需要使用

或调整的资源等;项目计划将随项目的进展及时进行修改,并进行重新批准,发放,使用。立项书项目计划 研发工程师

新产品设计试样前评审 ●项目设计实施前,项目负责人应跟据立项申请单或合同以及立项书和项目计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评审结果记录于设计评审表。●设计输入内容:1.项目的主要功能,性能要求2.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要求3.以前同类设计提供的有关信息4.其他与设计有关的要求●设计输出内容:1.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2.总体设计思想,系统框图及说明3.技术关键及解决方案4.需要解决的配合条件,如主要材料的采购,关键加工工艺及装配,特殊检测项目的实施和技术接口等 设计评审表 研发工程师 产品设计 ●研发工程师根据立项书和项目计划展开设计,设计内容可能包括电路设计,PCB版图设计,机械结构设计和外形工业设计等;●根据设计输出制作样品;● 主要设计输出可以包括:1.电路原理图和设计原理说明2.PCB文件和装配图3.元件清单4.机械结构设计文件和图纸5.外形工业设计图纸6.产品企业标准7.样品实物8.其他配套图纸 研发工程师

设计验证,修改 ●对设计验证主要通过对样品的测试,装配和调试来完成。●若验证有问题,则相应设计人员应对设计及输出文件进行修改,必要时重新制作样品,并再次验证,直至通过。设计验证记录表 质量工程师研发工程师

样品评审 ●项目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对样品进行评审,评审结果记录于设计评审表中。设计评审表 质量工程师研发工程师

小批量试样提出 ●设计样品评审通过后,由市场营销服务部下达生产任务书,交生产运营部具体实施。市场营销服务部

试生产前准备 ●工艺工程师根据设计输出文件,结合公司现有工艺条件根据需要编制相关作业指导书,质量工程师确定有关检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并确定以下内容: 1.相关的人员培训;2.新设备和材料的增加;3.特殊的环境要求;●当需要引进新工艺, 增加新设备时由工艺工程师提出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工艺工艺师组织相关的人员对以上内容进行可行性评审.作业指导书 生产运营部

小批量试生产 ●按工艺流程卡加工一定数量的产品.并根据生产情况确定各工艺参数和技术指标,调整和完善相关作业指导书。质量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

设计验证及相关标准的编制 ●产品将经测试,试验检验其特性,由工艺工程师编制《试生产报告》。客户或项目工程师确认产品报告,对不能接受的特性和问题,必要时进行设计更改,直至产品合格。●研发工程师根据需要参考立项书编制《产品企业标准》。设计验证记录表试生产报告 工艺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客户

样品确认 ●产品合格后,交由客户对产品进行安装或试用,以了解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确认合格后由客户提供样品确认书,交由生产运营部保存.样品确认书 客户研发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市场营销服务部

产品认证 ●样品确认后,根据产品企业标准要求取一定数量送有关部门认证,必要时进行设计更改,直至通过认证。第三方认证单位

设计最终评审 ●项目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对产品进行评审,评审结果记录于设计评审表中。设计评审表 生产运营部客户

设计文件移交 ●设计人员应整理全套技术资料,部门经理批准后按程序分发,移交。●产品企业标准交相关部门备案。●设计技术资料保存期限为五年。研发工程师生产运营部市场营销服务部

设计更改 ●产品在设计和实际生产过程中若发生设计更改,相应设计人员应依照技术图纸和文件控制程序填写相关的更改通知单,执行更改,更改后审核和批准等动作后,由资料管理人员分发并处理.●当设计更改涉及到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更改时,或涉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时,须重新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通过后方可实施.市场营销服务部生产运营部

6. 相关文件

6.1产品过程控制程序

6.2 PCB板新产品试样流程

6.3 设备管理程序

6.4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6.5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7.质量记录

7.1 立项申请单 XP&AD-PF02-RD01

7.2 立项书 XP&AD-PF02-RD02

7.3 项目计划 XP&AD-PF02-RD03

7.4 设计评审表 XP&AD-PF02-RD04

7.5 设计验证记录表 XP&AD-PF02-RD05

7.6 试生产准备记录表 XP&AD-PF02-RD06

7.7 试生产报告 XP&AD-PF01-RD07

7.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篇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是人才培养和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通过调查,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本科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和实习的管理均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模式。

在传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过程中, 由符合指导资格的教师立题, 然后再由教师指导学生选题, 学生做完开题报告后, 设计和论文的撰写由指导教师指导完成, 中途对设计和论文进行中期检查, 最后进行论文的批改、答辩以及论文的归档, 在这一过程中, 采用传统手工管理模式对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进行管理就显得费时, 整理资料的工作量大, 效率低。而对于毕业实习, 各校也有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 大多数采用教师任务制, 由学生通过电话或网络询问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 但也有学生在实习期间从来不跟指导老师联系, 只有在最后提交实习报告。

在用计算机管理毕业设计 (论文) 和毕业实习的工作上, 国外由于教育机制的不同, 其相应的管理软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国内由于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管理制度不同, 也缺乏满足不同学校需要的管理软件, 更没有毕业设计 (论文) 和毕业实习同时进行跟踪管理的软件, 因此在这种状况下, 结合广东科技学院自身对毕业设计 (论文) 和毕业实习管理规定, 开发一个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软件, 实现对毕业设计 (论文) 和毕业实习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但是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促进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方法。对于改进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二、系统简介

本系统是基于B/S模式的毕业设计 (论文) 实习管理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功能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教师立题管理、学生选题管理、毕业设计 (论文) 主管部门关于毕业设计 (论文) 相关政策和操作流程等问题的解释与答疑、师生网上在线交流与讨论、毕业设计 (论文) 过程管理、毕业设计 (论文) 评审管理、毕业实习基本资料、实习周记填写与审核、实习报告管理、文档防抄袭检测等。

三、系统设计

(一) 平台设计。

系统采用了微软提供的Visual Studio.NET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工具。使用微软的SQL Server 2005与.NET配合开发, 能够提高.NET应用程序的数据存储效率。系统使用ASP.NET技术进行开发, 它使用Web Forms接口, 摆脱了以前ASP难以开发的缺点, 赋与像Windows Forms一样的开发环境, 能够适应和解决复杂的互联网需求。

(二) 模块设计。

1. 立题设计。

教师在网上申报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课题, 同时提供相应的课题立项背景、课题研究内容、预期成果、对学生的要求等条件说明, 申报题目总数一般要求是学生人数的1.2倍, 且每个教师的申报数量不能超过6个。为了让学生有自主的创新能力, 学生也可以自报课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研室主任对申报的课题进行网络评审, 根据课题类别、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方式和方法、课题理论深度及应用价值、立题新意、难易程度、课题工作量等量化评价指标, 符合要求的才能进入立题名单, 不符合要求的则退回修改。

2. 选题设计。

由于在教师立题这一环节中, 对于立题信息有很多规定, 因此在学生选题过程中相应有很多的限制。比方说有专业限制要求、课题最多的学生数限定、课题学生要求限制等, 对于这些难点的解决, 需要对课题信息变量进行一定的限制。比方说要求系统对每一个课题的学生选数进行累加, 当累加和达到课题信息中的最大学生数时, 就应该向后续的选题学生提供相应的提示信息。而对于某些课题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相应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要求。可能为了选题的管理, 还对每一个选题学生的专业要求进行限制等等。只有在符合一定条件下, 学生才能够进行选题操作, 学生的选题信息才能够准确地保存在数据库中, 从而使得学生选题过程能够准确、顺利地进行。因此这个模块的科学合理的解决与实现是整个毕业设计 (论文) 管理系统实现的关键。同时在学生选题过程中, 应该赋予相应立题教师适当的权限, 对于不符合课题各个方面要求的学生的选题信息进行删除, 对于被删除的学生, 必须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信息。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选上符合要求的课题, 从而使得毕业设计 (论文) 顺利开展。

3. 师生网上交互讨论与交流设计。

以前, 在毕业设计 (论文) 过程中, 学生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出现的问题, 往往采用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方式, 这样有很大的时空局限性, 对于毕业设计 (论文) 高效的开展产生很多不便, 因此本系统采用论坛的形式来提供在线的师生交流平台, 为学生提问、教师的解答、师生的网上互动提供一个场所。

4. 毕业设计 (论文) 和毕业实习过程管理设计。

由于毕业设计 (论文)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将分为很多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师生都有各自的阶段性任务, 对于学生来讲必须在每一个阶段完成相应的任务, 并且网上提交各个阶段的成果, 提交的方式可以采用文件的形式;而对于指导教师, 必须在每个阶段对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评审, 对于学生提交的信息进行查阅、修改、提出意见, 然后重新上传发布;学生对指导教师的评阅反馈进行查看。因此毕业设计 (论文) 的评审是一个师生交互交流的过程, 信息的及时交流是这个过程顺利实现的关键, 而采用网上交流的形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5. 毕业设计答辩与评审策略。

这是整个毕业设计 (论文) 最后的阶段, 包括毕业设计 (论文) 过程记录评审和答辩评审两个部分, 然后将得到的两部分成绩输送毕业设计综合处理程序模块, 经过综合处理后得到学生的最终毕业设计 (论文) 成绩。

四、系统特点与创新点

(一) 将毕业设计 (论文) 与实习管理结合。

根据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 指导老师不但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 同时也附带学生的实习指导, 但目前还没有将两个部分进行统一管理的系统。

(二) 实现论文的在线批改。

学生在上传相应的文档后, 教师可实现在线修改, 提出改进意见, 并记录教师的批改情况, 可供管理部门参考。

(三) 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可对毕业设计 (论文) 的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对论文的进度、操作提示、处理状态、统计分析等方面进行管理, 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在毕业设计 (论文) 和实习管理过程的应用。

五、结语

毕业设计 (论文) 管理和实习管理是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针对当前时期下毕业设计 (论文) 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前期软硬件资源配置情况调研工作的基础上, 我们研究设计了基于.NET的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实习管理系统, 它是一套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 贯穿于毕业设计 (论文) 和实习管理的全过程, 实现了毕业设计 (论文) 、实习整套操作管理流程无纸化、网络化、智能化。

摘要: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全国各院校的校园网络的日益完善、健全, 各种工作的信息化将逐步取代繁重的传统办公模式。毕业设计 (论文) 和毕业实习是检验学生大学四年对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一个重要过程。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于高校毕业设计 (论文) 和毕业实习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已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毕业设计 (论文) 和实习管理系统的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分析, 并对实现该系统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8.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篇八

关键词:设计管理 发展 现状 趋势 企业 设计中心

一、设计管理概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科技突飞猛进,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已经渐渐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及社会的发展,随着设计深入到企业尤其是企业设计中心的每个方面,设计与管理间的结合成为了必然,传统的设计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设计管理时代。在此不得不提到企业的核心部门一设计中心,可以说设计中心关系着企业的命脉,决定着产品的质量,设计管理之于设计中心显得尤为重要,之后谈到的企业设计管理主要针对于企业设计中心的设计管理。

1.1设计管理的定义

就设计管理的定义而言,不少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设计管理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管理活动,有效地积极调动设计师的开发创造性思维,把市场与消费者的认识转换在新产品中,以新的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为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策略与设计活动的管理。”

1.2设计管理理论体系

设计管理理论大都是围绕设计决策管理、设计组织管理、设计项目管理及设计创新等要素展开研究的。而设计创新始终渗透在每一个具体的设计管理活动之中,它既是设计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达成设计成功的原动力,因而在整个设计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二、企业设计中心的设计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设计管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是设计和管理学科在商业实践中发展出来新的交叉研究领域,目前设计管理是工业设计领域的一支新兴学科。此学科在国外虽然受到重视,但是也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至于国内这一学科的研究也是到近几年才刚刚开始。下面,我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去分析当前企业设计管理理论的现状。

2.1国内企业设计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中国最先接触设计管理这门新兴学科的是在工业设计领域,设计管理进入中国并为设计和设计教育行业广泛关注不超过5年时间。海尔、上海家化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已经参与到设计管理的研究和运用领域,多所高校的工业设计或艺术设计系也已经将设计管理纳入课程设置当中,但由于中国工业化程度不高,企业发展程度不够,所以国内企业现阶段的设计管理还不成熟。

从企业管理的组织形态上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单一工厂型的管理,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

中国企业内部来看,大多数企业对于设计管理不够重视或者了解到设计管理的重要性而企业本身没有发展到以设计管理推进企业的程度,所以无所适从。激烈市场竞争的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技术含量,战砖高度和设计管理水平。然而技术落后,人才流失,企业文化缺失等是设计管理进入中国企业面临的难题。

设计管理的对象就是设计师,现阶段的中国企业设计师总数不足,所受教育与市场脱节。行业内缺乏对年轻设计师的扶植体制,这些都是设计管理在人力资源方面需要面对的难题。

2.2国外企业设计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西方设计管理的第一个定义由英国设计师Michael Fa于1966年首先提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解决设计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设计管理是建立在设计已经融入商业行为中,并良好运作的基础之上,是自然而生的应用类学科。

一个国家推进工业化的前提在于为国内企业,特别是充满活力的私营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利于本国技术的不断累积。政府通过推广设计,推进工业化进程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亚洲国家例如日本,韩国,印度在国内工业发展起步阶段,都制定出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护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生存空间,迅速提高本国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对于设计的重视和大力推广都是产業政策的重要内容。国外企业大概有如下研究并运用比较成功的设计管理理论:

(1)关于企业战略和组织行为的领导理论

对于企业而言,设计管理的真正价值在于持之以恒的协调和推广各种价值观念,并组织好设计活动。设计可把公司高级管理层的想法明确化、具体化,并帮助他们从概念转变为现实世界中的实物。设计管理不是某个部门的职责,也不是一种管理、监督行为。那些在自身企业文化中将设计管理整合为一种持续不断的改良,从容面对那些原本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的文化和技术上的微妙变化。瑞典工业设计公司基金会总裁Torsten Dahlin认为,设计管理要尽力让各级人员理解或意识到:任何有意识的,甚至最细微的决策都属于设计管理动作的核心内容。

(2)对品牌和消费者的协调手段理论

设计管理是保证品牌策略被始终如一的贯彻到各种传播媒介的设计中,用于成功的传达品牌形象,保证设计能够真正符合目标消费群的需要,有效的设计管理能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描述和评价。在各种复杂的商业活动安排如品牌的联合、全球销售、人员引进、产品服务的推广中,都需要有严格的设计管理来维护品牌形象,加深人们对品牌的认识。设计应该支持商业策略,并且重点是满足消费人群的需求。当设计和产品策略明显一致时,推出新产品和增加产品种类将更加有利可图。TIM GIRVIN设计有限公司总裁Tim Girvin认为设计管理是对品牌进行定义和阐述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并不局限于以什么样的方式、尺度或什么样的形式进行。

(3)对企业的资源整合理论

设计管理是一种使设计更加容易的方法,让可供利用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给公司一个任务,然后把这个任务传达给公司内外的设计人员,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设计管理需要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做出微妙的权衡。为了能够达到成功的目的,设计管理必须在不限制创造力发挥的前提下,发挥其指导作用。设计管理者必须协调变化和统一,必须和设计人员交流而不是说教,设计管理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着的。ZIBA设计公司总裁Sohrab Vossoughi认为,设计管理就像是指挥一支管弦乐队——指挥每个成员以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吸引人才和利用企业内部、外部一切可能的资源去创造新的产品、新的环境和新的用户经验。

2.3设计管理的实证——韩国三星

从对三星电子的设计经营历史研究中可以发现,设计中心涉及的许多设计战略管理工作和任务,其中花费时间最长的项目是人才的管理,从1990年初就开始了在人才录用、人才开发和培养教育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专门从事概念设计的设计师年龄不超过23岁。在设计中心人员专业领域构成上,有市场营销、工程技术、心理学、流行色研究,用户界面、人机工学、用户研究、可用性测试等。

另外,从研究中发现,投人最多精力的是战略设计项目管理,其中包括战略商品,领先研究项目,以及海外获奖等项目。战略商品是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带有明确目的设计的商品为主要特征,除此之外,企业不仅是战略上的考虑商品,更要预先研究未来3—5年后市场需求的商品,在这个项目管理上与前边的人才培训项目有直接关系。同时,客观地评价商品开发的质量、市场性、先导性、优秀性、以及品牌意识的建立等是海外获奖项目。因此,在商品开发设计中,往往占有多数的是建议设计项目。

在企业的品牌战略中包括CI/PI/VI方面,社会系统和生活方式,以及技术动向,材料表面研究等大致从1998年以后逐步开始的。与此同时,从伦教国际品牌咨询公司的品牌资产调查中了解到随着海外获奖数的增加,三星电子品牌价值也在不断攀高。

事实证明,三星电子的设计管理战略是有效的,值得研究和推广的。成功的设计管理,不只是创造企业高价格的商品、高价值的品牌,而是创新企业通往财富的大门。具有国际主义胸怀的福田教授表示,希望在中国也能创造出一个像三星电子那样的企业和设计中心,因为中国是世界的希望。

三、企业设计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中外设计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结合优秀企业设计管理实例来看,设计管理理论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设计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以顾客管理为中心,以顾客资本提升为目标,以消费者满意度、忠诚度为设计效果心理评价的指标。首先,建立企业和设计师忠诚于消费者的理念,并愿意向顾客资本银行投资,从而培养消费者对企业和设计师产品和服务的兴趣、喜好、购买、美誉和忠诚。其次,企业把设计管理的侧重点放在现有消费者上,通过系统服务设计去了解和满足现有消费者的需求,培养出对企业的服务设计高度满意,对企业和设计师的产品高度忠诚的长期消费者和终身消费者,从而以较低的设计成本和较高的回收效率,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始终不渝地开展以维持现有消费者为目标的一系列设计活动。

從长远来看,产品、信息传达、环境以及服务都可以被看作一个系统,设计职能贯穿于企业的所有活动,并自始至终的贯穿于工程项目中,将设计安排到基于常规工作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去,将有助于企业在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所带来的新机遇和不可预见的风险与挑战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四、结语

9.情侣主题酒店设计与经营管理 篇九

---非·设计工作室

在体验式的经济时代,顾客追求那些能够促成自我个性化形象形成、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他们不仅对产品外观要求个性化,对产品功能和内在构成也同样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

近两年国内的情侣主题酒店,大有星星之火燎原之势。主题酒店市场的兴起有着其必然因素:一方面追求新鲜、个性的80后,90后逐步成为社会消费主体;另一方面国内现阶段星级酒店、快捷酒店呈现出略饱和状态。

但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情侣酒店。情侣主题酒店以浪漫、温馨、私密为特色,却区别于情色与商务精品主题酒店,它健康、温暖。装修上更多的是追求浪漫的情调、温馨的氛围。在经营上追求安全、私密、便捷的理念,在日本、欧美地区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至今有2万多家,酒店的特色根据个人需求设定不同的主题房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品质的生活成为人们的首选话题,目前我国多个地区已经开设了多家情侣主题酒店。

情侣酒店是针对情侣、夫妻、情人设计的浪漫房间。房间设施只有双人床,没有单人床。房间设施以“温馨、浪漫、情调”为主,营造一种甜美、暧昧的居住环境。它以特定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及特定的文化氛围,让顾客获得富有个性的情侣文化感受;同时我们将所有的项目融入主题,以个性化的服务取代一般化的服务,让入住者获得不一样的新鲜与刺激。情侣酒店现如今流行于各大酒店和宾馆之间,广受大众情侣们追捧并极其乐于接受的住宿场所。

情侣酒店代替传统酒店成为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一种新的住宿选择,从目前来看呈现一种潜力无限的状态。然而目前酒店竞争又异常激烈,低星级酒店也开始向经济型转向。而处于中间状态的大量中端星级酒店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向情侣酒店发展也是是其必然选择。

现在的青年,包括大学生,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自身家庭条件变得宽裕,对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变得更加苛刻,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越来越变得是他们最关心的因素,至于价格则渐渐地退居其次,我们正是抓住了他们追求转变的这个特征,为他们营造一种既温馨又浪漫的房间布局,满足他们的需求。随之后来情侣酒店的房间设计变的尤为重要。

情侣酒店的设计应该主题以下几个细节:

1、主题的定位:

抓住情侣主题酒店定位之后,就必须考虑如何让客人领略到酒店的主题魅力了。这也是情侣主题酒店进行自我展示的过程,一个成功的情侣主题酒店能够通过其主题环境与氛围来展示主题概念,换句话说,主题环境与氛围是主题概念的物化。既可以通过主题建筑、主题景观等外在实物的表征来透视酒店的主题,也可以透过主题装饰物等内部的实物装饰来体现酒店的主题。

但两者都需精挑细选,严格把关,力争做到尽善尽美,和谐一致,方才能烘

托出一个惟妙惟肖的主题环境与氛围;

2、主题房间与主体建筑环境协调

主题房间是主题酒店的有形展示,在顾客首次购买时起着关键性作用。主题房间除了要追求独特外,还应该把握好和周边地理环境的协调性,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本身也是顾客体验的一部分;

下面介绍一下非设计工作室的设计的主题房间,可以参考一下颜色搭配;

3、房间建筑合理配置功能

通过对主题定位的把握,对主题建筑及主题房间的理念的理解,围绕着主题这条线索来将他进行分解,通过合理配置功能来完善主情侣题酒店的规划设计; 一家好的情侣酒店,除了造型独特,外形美观,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有相对的文化内涵之外,就是酒店的内部功能布局非常合理,每一项功能所占的位置恰到好处,既方便客人使用,又便于经营者进行管理,既无面积方面的浪费,又体现酒店浓郁的服务氛围,这样客人住后感到满意,经营者也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总的来说,就是需要设计团队懂得合理分配各主题房间的内部功能。

情侣酒店的市场前景分析:

在我国国民经济同时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日剧提高同时,人们的文化情趣需求不断加大,所以适时的推出情侣酒店服务业,将有助于行业的发展,使企业快速获得市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国家发达,人们就会在追求高品质高享受的生活,学习国外的消费方式与模式。因此情侣酒店满足了人们的娱乐享受需求。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以具相当市场规模,但需求仍然旺盛。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国内以情侣为主题的酒店非常少,全都是“来者不拒”的,我们也倒真不会说非情侣就不接待,其实不是,只是针对情侣我们有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这避免了我们与很多潜在竞争者的直接竞争。

情侣酒店的运营跟营销:

1、近年来,酒店产品竞争愈演愈烈,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促使酒店产品也必须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酒店将随时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服务和经营战略。恋爱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与白领小资工作之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以“情侣”为主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情侣与一些有追求的小资阶层客户群体的情调需要;

2、合理的价格中提到的价格概念其实已经不再是青年大学生最关心的消费指标,但这并不意味着价格不影响他们的消的费选择,对于这一点,我们非常清楚。我们不会因为有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就对消费者漫天叫价,我们的定价是基于同行业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略有提升,等于是对附加值的补偿;

3、酒店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与建筑、建材、设计、施工、装饰、装修、广告、媒体、食品等许多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行业之间又是非竞争关系,因此,建立与相关行业之间的竞争性联盟关系,将酒店的经营成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4、在酒店的经营过程中,对酒店原有的顾客群体,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照、尊重和优惠,不断让其尝到消费带给他的愉悦.同时,我们也需要要在顾客消费过程中不断创造新意,以维系、保持原有顾客的品牌忠诚度;

5、在酒店品质不变的前提下,将切合市场动态,适时推出各种宣传和营销活动,发掘更多的潜在客户,争取新顾客的加入,提高酒店的入住率,把客源市场进一步扩大;

6、个性化服务,因为是情侣酒店,可以为客人提供这方面的服务,比如提供保险套,入住纪念品,等等。如果配有餐饮部可以为客人提供烛光晚餐,精美点心,纪念小蛋糕等。在人性化服务趋势更加明显的今天,为客人服务越周到,客人的满意度相对也越高,入住率也随之增高。提供一些客人额外要求的服务,比如代买东西,为客人做一些可以办到的小事等等;

7、网上订房制,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至今只要是上得档次的酒店都会拥有自己的网站,进行网上订房。不管是星级酒店或者是像7天这样的经济连锁型酒店,小资也都有配有网上订房的功能;

8、会员卡制度,会员卡制度是很普遍的制度,采用会员卡制度可以吸引客人回头,是留住客人的重要手段。会员卡积分在超市,酒店,快餐店等大型店都有采用。积分换入住优惠或者美食券,或者电影票都可以;

9、情侣纪念日优惠,将入住的情侣纪念日记下来,为他们特别推出优惠服务。这是人性化服务的表现,入住的情侣会感受到酒店的实在的关心,回头率会增大。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答案下一篇:观看唤爱电影的观后感精选作文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