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术规范考试

2025-01-05

浙江大学学术规范考试(精选8篇)

1.浙江大学学术规范考试 篇一

研究生学术规范网上考试

1、[判断题]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总结概括,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陈述的主语要用第三人称,不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2、[判断题] 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3、[判断题] 在进行学术活动时,要洁身自律,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4、[判断题] 对正式立项调查的事项,调查小组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向学院提交调查报告和认定结论。(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5、[判断题] 作为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可以无偿使用浙江大学的成果。(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6、[判断题] 社会科学类研究生要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7、[判断题] 社会科学类研究生要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敢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8、[判断题]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文件于发文次年起生效。(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9、[判断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精神,制定了《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规范》。(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10、[判断题] 对于研究成果,不可以一稿多投,但可以修改后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期刊上发表。(分值2.0)

你的答案:错误

11、[判断题] 为了论文的需要,在发表论文时可以适当涉及一些应保密的学术事项。(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12、[判断题]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在进行学术活动时,要秉承“求是、创新”校训,探求真理,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严谨治学,服务社会。(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13、[判断题] 在学位论文或公开发表的作品中,如果使用他人(包括指导教师、授课教师)的成果,要加以注明。(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14、[判断题] 研究生管理处或学位办公室在接到涉嫌学术失范的举报、投诉后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对举报正式立项调查,一般不受理匿名举报。(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15、[判断题] 对于科研结果,不能夸大其学术价值,但在经济价值或社会影响上可以进行适当夸大。(分 值2.0)你的答案:错误

16、[判断题] 关键词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17、[判断题] 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18、[判断题] 本条例只适用于全日制研究生,对于已经取得学位人员在校期间的学术行为无约束力。(分 值2.0)你的答案:错误

19、[判断题] 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在浙江大学学习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归属研究生个人和浙江大学共同所有。(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20、[判断题] 研究生只要自己管好自己,严以律已,坚持学术道德规范,身边其他人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跟自己没关系。(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21、[判断题] 不得填报和提供虚假的学术经历、学术成果,不得伪造、变造专家鉴定意见、证书或其他学术能力的材料,确保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22、[判断题] 学校在对研究生做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其本人或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分值2.0)

你的答案:正确

23、[判断题] 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简要说明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学术价值。(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24、[判断题] 参考文献按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排列,英文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中文按照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25、[判断题] 在进行学术活动中,可以把集体研究中自己注意的研究发现或研究成果加以保留,作为个人的成果发表。(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26、[判断题] 评审意见应措辞严谨、准确,不得使用“原创”、“首创”、“首次”、“国内领先”、“国际领先”、“世界水平”、“填补空白”、“重大突破”等抽象词语。(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27、[判断题] 学术研究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只有对研究成果做出最主要贡献者才有资格在研究成果中署名。(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28、[判断题] 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属于浙江大学所有,但毕业以后署名“浙江大学”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就无所谓了。(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29、[判断题] 文献综述的顺序要合理,只能按时间顺序进行综述。(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30、[判断题]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包括五个学术规范文件。(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31、[判断题] 参考文献作者三名以内的全部列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32、[判断题] 开除学籍的研究生,其善后问题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处理。由学校发给学习证明。(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

33、[判断题] 在进行学术活动时,文责自负。对学位论文和其他自主发表的学术著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合作成果中对本人完成的部分负责,在未参加实际研究的成果中不能做第一作者,但可以署名。(分 值2.0)你的答案:错误

34、[判断题] 对于已获得学位人员,如果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要递交校学位委员会讨论,但学位一般不会被撤销。(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

35、[单选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分值2.0)

A 学术研究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只有对研究成果做出最主要贡献者才有资格在研究成果中署名。B 引文应注重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

C 严以律已,始终如一地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和维护学校学术声誉。D 鼓励健康的学术争论,反对人身攻击。你的答案: A

36、[单选题] _______负责受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研究生以及已经取得学位人员在校期间的学术失范问题的举报、投诉和处理。(分值2.0)A 研究生招生办 B 学位办公室 C 学校办公室 D 研究生管理处 你的答案: B

37、[单选题]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___________等国家法律制定的。(分值2.0)A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你的答案: C

38、[单选题] 学校对违纪研究生作出的处分可采取适当的方式在_______予以公布。(分值2.0)A 媒体上 B 校内 C 学院范围内 D 本专业内 你的答案: B

39、[单选题] 出现学术失范行为后,对正式立项调查的事项,由研究生管理处或学位办公室通知被举报人所在的学院,学院应在______个工作日内组成不少于3人的调查小组对投诉的事实进行调查和认定。(分值2.0)A 5 B 7 C 10 D 15 你的答案: A 40、[单选题] 关于印发《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的通知编号是浙大研【2008】___________号(分值2.0)A 20 B 21 C 22 D 23 你的答案: C

41、[单选题]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弘扬______精神,营造严谨踏实的学风,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严明学术纪律。(分值2.0)A 求是 B 创新 C 求实创新 D 求是创新 你的答案: D

42、[单选题]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于_________生效实行。(分值2.0)A 2006年7月 B 2007年6月 C 2008年6月 D 2008年7月 你的答案: C

43、[单选题] 文献综述应在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争论焦点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应该有严密的逻辑顺序,如_______。(分值2.0)A 按年代顺序综述

B 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C 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 D 以上都可以 你的答案: D

44、[单选题] 本条例不适用于___________。(分值2.0)A 浙江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B 浙江大学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研究生

C 浙江大学已经取得学位人员在校期间的学术失范行为的处理 D 浙江大学已经取得学位人员在公司期间的失范行为的处理 你的答案: D

45、[单选题] 研究生管理处或学位办公室对相关材料进行审定后,起草处分、处理文件,主管校领导签发。对已获学位人员给以撤消学位的处理,需经__________讨论决定。(分值2.0)A 研究生管理处 B 校学位委员会 C 校长办公室 D 研究生院 你的答案: B

46、[单选题] 论文标题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一般不能超过_______个汉字,英文题目翻译应简短准确,一般不应超过_______个字母,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分值2.0)A 25,150 B 20,100 C 25,100 D 30,150 你的答案: A

47、[单选题] 研究生署名“浙江大学”或导师姓名(不论第几作者)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始稿件必须经过导师审核,投稿前必须由_______同意。(分值2.0)A 课题组讨论 B 导师签字 C 学院

D 校研究生工作部 你的答案: B

48、[单选题] 以下学术规范中有错的一项是_______。(分值2.0)

A 学术研究重在积累、贵在创新, 选题应具有理论价值(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B 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和学术信息的基础上,科学设计研究方案,注意科学方法的应用,力求论证缜密,表达准确。

C 在学术研究中,鼓励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应用创新。鼓励勇于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D 检索有关文献,了解他人的研究成果,承认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自己的成果使用。你的答案: D

49、[单选题] _______负责受理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学术失范问题的举报、投诉和处理。(分值2.0)A 研究生招生办 B 学位办公室 C 学校办公室 D 研究生管理处 你的答案: D 50、[单选题] ___________制定了《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分值2.0)A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B 浙江大学学工部 C 浙江大学党委办公室 D 浙江大学教务处 你的答案: A

2.浙江大学学术规范考试 篇二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规范,批评,创新

“共同体 (Community) ”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其内涵包括:任何大小的社会组织, 其成员居住在一特定区域内, 并有共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一个因具有共同特征或兴趣, 使它在其存在的较大社会组织中显现出来的团体;公众、大众;共有、共享。“共同体”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群体,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社会性依赖关系, 他们共同讨论, 共同决定, 共同定义着共同体, 并为共同体所影响, 给成员以归属感。学术共同体是指致力于某一学科知识领域的学者群体, 他们共享着某种价值和文化、态度和行为方式, 也就是所谓的“学术部落”[1] 。学术共同体成员在学术理念、学术精神、学术关怀、学术操守方面有一个相互的认同和行为规范, 以学术活动为中心而构成一个“圈子”。学术共同体是学者与其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学术活动方式或平台, 强调共同信念和愿景的树立, 强调分享各自的见解, 鼓励探究以达到深层的理解与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就在开展有关“学术规范化”的活动, “但曾是思想和文化解放后盾的‘学术’, 现在反而被另外一套‘学术’取代了:一方面学术活动日趋行政化、市场化, 学术行为极其漠视学术本身的规则和权威, 形成了逼良为娼争相炮制学术泡沫的局面;另一方面学术秩序混乱, 学术批评异化, 平庸之作泛滥, 学术创新极其缺乏”[2] 。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弥漫于学术界, 严重地削弱了知识分子及学术共同体的话语权和公信力, 制约了学术繁荣与发展。学术需要学术精神、学术责任和学术创新。通过学术共同体建设强化学术共同体的主体意识, 加强学术规范, 突出学术批评的地位、功能与作用, 推动学术创新, 为创新社会体系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一、学术规范: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基础

(一) 学术规范化是重构学术秩序的基础

学术规范是一套学术共同体的规则, 是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制度条件。学术规范化是学术秩序重构的基础, 就学术知识生产主体及其行为而言, “规范源于学术的合作、竞争、组织和互动性质, 它为这些相互关系提供框架——通过给每个个人施加约束, 来提高整个知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 。学术规范化可保证知识分子知识生产活动的严肃性, 提高学术共同体的社会公信力。学术规范化作为学术共同体及其重建的基础, 涉及学术制度、权力、权威、学术主体等一系列问题。上世纪80-90年代针对学术的粗疏化就提出了“回归学术”, “中国学术界由于重建历史短暂等局限, 其专业主义运动具有形式大于内容的空洞化特征。一方面是行政手段强化了某些形式理性的标准, 另一方面却是实质性规范的匮乏。”[4] 以至到如今中国所谓的“学术共同体”还是松散的, 仍靠一系列的“潜规则”在维持。当然, 学术规范并非指学术规范制度及其操作的“行政化”, 而是在学术共同体内部所建构的一种制衡制度。

(二) 通过规范达成相应的共识

学术以对命题单位的真假进行论证为核心任务, 一个命题或一种理论有了学术规范性, 也就获得了要求所有人对其认同的资格。学术只有追求学理上的普遍有效性, 这样才有资格要求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做学术的人不把自己的学术成果看成是普遍可接受的规则, 那就是把学术当儿戏。”论证具有特定“正确性的命题”, 追求学术的“普遍有效性”, 进而“等待他方的挑战, 随时保持开放的态度, 不采取任何学理以外的方式强迫人家就范”。这是学术的核心部分, 有了这个核心, 才可能有学术对话和批评, 包括对伪装成学术的意识形态的揭露, 都是从学术研究到学术批评再到学术创新所涉及的主要规范。学术研究通过学术规范化追求一种特定的“普遍有效性”, 达成相应的共识, 也只有基于特定的共识, 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才能现实化, 共同体才能成其为学术共同体。

(三) 学术规范强调三个制度

个体性的学术自律、个案性的规范性学术操作、在学术对话基础上的学术批评与学术制度的建构是学术共同体现实运作机制中密切相关的必要环节。为保证各环节有效运行, 学术共同体规范化必须强调三个制度:①“准入制度”, 作为学术共同体一员的学者应存有其本真的学术良知与学术精神, 这是学术的自律也是进入学术共同体的保证。学术准入制度确保最为基本的学术良知、学术精神与学术自律。②“运行制度”, 以健全的社会性学术评估与奖励体制, 学术成果评奖体系与基金项目的审批体制, 网络评审机制、民间学术团体荐举机制, 确保成果的学术效应和社会效益。通过学术规范不断建立健全学术公共运行机制, 使制度失范者的自我辩护失去效力。③“出列制度”, 学术规范保证自身的健全与完善, 一经核实, 情节严重而恶劣的学术不端者即应“出列”, 亦即不端者或自我请辞, 或被开除出特定的学术机构或团体。

(四) 学术规范的四个层次

从层次上分析, 学术规范包括道德规范、形式规范、学科规范与学理规范四个关联的逻辑序列。学术道德规范涉及学术秩序与学风的基本问题, 学术研究及其论著的写作应基于严谨的考辨、真诚的思考、缜密的论证, 反对侵占、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 此乃最为基本的学术规范, 也是学术研究者与学术论著、论文写作者的道德底线。看似基本的规范, 但都涉及学术道德与学术主体人格。形式规范是有关引证与注释以及术语的标准化、分析的模型化、归纳的计量化及推论的逻辑化等方面的要求。学术研究如果不理会他人已有成果, 就容易导致重复劳动, 不利于知识积累和学术传统的养成。引文意味着对话、积累与传承, 这种同行交流的进程就是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进程, 引证本身还是一种让读者发现和接触新知识的渠道。“所谓学术规范不仅是指形式上的注释、索引之类, 而且有更实质的内容,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术的积累性, 即研究是否在了解前人有关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事学术研究, 必须保证从问题到结论逐步深化, 逐步前进。”特定学科独特的研究对象、方法、观念、范式、传统及其惯例规定了规范的学科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有着不同的学科规范。学术规范有学科性, 但又有超学科性, 不同学科之间还存有某些具有普适性的学术规范。“尽管不同学科的知识类型和相应的规范类型的区别不能忽视, 但更重要的是寻找不同学科都必须遵守的学术规范。”“超学科性”、“学科间性”即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影响。不同学术规范之间拥有相关于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与学术研究的传统及其惯例的共同性 (亦即所谓元规范) 。学科性规定着学科规范的具体性与特殊性, 也正是在特定的学科领域之内, 形式规范与学理规范才能得以实施。而超学科性则使学术规范具有特定的普适性与开放性。

学理规范是学术规范中的高层次、高境界, “有思想的学术与有学术的思想”乃学术最高追求目标。它强调学术要有独创性, 提出真问题, 进行较为充分而系统的论证。厘清源流, 规范方法论, 才能保证学术研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真正的学术规范应当是学理的规范, 即通过正常的思想交锋和辨析从理论上清除思想界的陈腐之见, 在具有基本思维能力的学者中形成某些共识。” [5] 学术创新也主要是从学理规范层面而言的, 需要独立的立场、自觉的精神和思想的穿透力。

二、学术批评: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保障

(一) 学术批评与学术规范双向互动

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活动的依据, 而完善的学术批评则是学术共同体得以现实运作的保证。学术规范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 不是一存在即是明确化的, 也不是恒久不变的。学术规范生成有一个过程, 是在学术研究与学术批评的整体运作中不断生成、确立与转换的, 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学术是不是有价值, 只有靠学术来评价, 评价规范即学术批评的原则或标准。学术批评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事实依据与真理的标准;学理依据与逻辑圆满性标准;思想取向与意识形态标准。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的标准是相契合的, 应当基于对学术规范的特质及其形态类型的理解来把握学术批评标准的基本规定性及其形态。学术批评的道德标准与形式标准具有非独立性, 道德标准与形式标准只能从属于学科规范、学理规范与评价规范, 并从其现实运作中体现出来。

(二) 学术批评为学术活动提供运行机制

制约与遏制学术失范需要非制度性的学术批评, 也需要制度性的奖惩体制。学术批评是中介性环节:一方面, 学术批评通过对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学术腐败现象的揭露与批判, 来促动学术主体的自律;另一方面, 通过学术批评的开展, 促进学术规范的自觉化、惯常化与制度化, 进而重构滞后性的学术制度。学术批评不仅仅满足于“遏制”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现象, 维护学术的尊严, 学术批评最大的职责在于建构完善的学术运作—评价机制, 张扬学术的理性精神, 促动“积极性学术共同体”的生成并发挥其良好的社会功能。学术批评作为一种非制度性行为可以监督并强化学术共同体的自律与廉洁。严格的学术批评, 如同看不见的手构成一种制约机制, 最终促成“产品”的完美。

(三) 以学术批评促进学者学术意识

知识分子角色定位、精神特质是学术重建的关键, 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角色地位发生着极大的变化, 但职业化、体制化、商业化往往以知识分子群体精神品格的沦落与责任—批判意识的丧失作为代价。对于学术共同体而言, 不仅仅有一个知识生产的维度, 而且也有一个良知与道义的维度。学术批评功能的达成有赖于学术共同体的成长, 而学术共同体的生成及其现实运作则有赖于知识分子的精神自觉、意识形态立场的选择与角色意识的定位。精神的自觉与意识形态立场的选择是知识分子灵魂之所在, 也是学术共同体所理应拥有的规范化原则与基本共识得以存在的前提与条件。学术批评的理性精神还应与人文知识分子的职责岗位意识结合起来。只有在知识分子拥有自身独特而独立的阶层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立场的情况下, 学术共同体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达成, 所谓的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挥自身的功能。

(四) 学术批评为学术创新创造条件

学术发展的实际表明, 学术基本运作机制是由“规范”与“背离”所构成的。学术研究本身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规范”是学术共同体得以存在的基础与条件, 而“背离”则构成学术创新的动力。当然这“背离”并非指对基本学术“规范”的不遵守, 而是指对传统或当下僵化的学术观念、方法、模式的批判性超越。在这种“规范”与“背离”所构成的矛盾机制中, 学术批评发挥着重要的整合功能。学术需要“拿出有学理上的强大说服力的命题系统来”, 进而“在学理的普遍有效性的基础上, 争取实际上被世界上很多人接受”。学术需要独立与自主, 并非只是一个从传统政治体制与当下经济体制中独立出来的问题, 而是一个在依赖学术共同体内部规范化运作的基础上进行学术创新的问题。与政治和商业的“他治”相对的“学术自主性”, 由原创性所获致的“学术自主性”。只有学术规范与创新相统一, 学术共同体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独立与自治。

三、学术创新: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主旨

学术研究的本质就在于创新, 通过新的论点、新的视角、新的材料、新的论证方法或新的论据等, 对前人已有的研究结论有所推进或是质疑与更正, 这也是学术及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主旨。

(一) 拓展新思想和新知识创造的自由空间

新思想和新知识的产生需要创造的空间, 新的思想、新的科学、新的知识在刚出来之时往往不知道是什么, 需要有一个宽容的环境。一种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创造出来之前往往并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 学术共同体应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者去研究。创造需要在个性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共同争论, 学术共同体就是要提供这样一个共同交流和表达的平台。越是有自由空间的共同体学术风气越好, 学术共同体可提供一些终身职位来保障他们这样的活动, 直接面对学术共同体本身。学术共同体规则是由学术共同体延伸出来的, 学术要在充分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研究、再观察, 再重新做出自己的发现和描述, 需要知识的积累与知识的传承。

(二) 培养真正的学术人格精神

学术共同体的建设, 一方面是学术规范制度化, 重整学术的秩序, 进而使学术知识生产有效化、创新化;另一方面又要张扬学者所应具有的反思—批判理性及其精神, 强化其公共性和参与现实、改造现实的能力。学术需要不媚俗、不媚势、不媚财的人格品质, 如果整天热衷于评奖、拉关系, 忙于东奔西走, 是做不好学术的。学术强调尊重已有认识, 同时崇尚理性质疑, 勇于否定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囿于认识局限的断言, 接受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实则蕴含科学内涵的观点, 不承认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学术永无止境, 学术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学术倡导不懈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捍卫真理的勇气, 奉行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用继承与批判的态度不断发展学术体系。学术共同体使命是生产与传播知识, 成为一个真正强而有力的公共磁场:不仅吸引公众的关心注意和殷切目光, 而且要把公众引领到一个进步的社会形态里去。

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 主体面临着多向的诱惑与选择。“知识群落”需要批评讨论, 需要自我反思, 需要规范的学术自制。学术主体性直接影响着学术共同体的特质及其现实运作, 如果将学术主体性泛化, 就会丧失真正的思想、学术创造和知识分子的批判情怀。学术腐败是整体性社会腐败的一种表征, 但就知识分子的角色而言, 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则在深层次上标志着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及其精神的沦丧。学者“敬业爱岗”的“职业操守”, 是知识分子人文精神得以存在的前提与条件。“学术思想是个人志趣的志业, 它需要无数个体的问题和个体的历史性思虑与积累”, 学术的语法更多时候需要反反复复的论证。布迪厄曾提出作为一个文化的生产者, 要成为知识分子, 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 他们必须从属于一个知识上自主的, 独立于宗教、政治、经济或其他势力的场域, 并遵守这个场域的特定法则;另一方面, 在超出他们知识领域的政治活动中, 他们必须展示在这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权威。尽管自主和入世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的对立, 但仍有可能同时得到发展[6] 。

(三) 培植良好的学术制度环境

学术发展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才能有生命力, 没有创新, 学术的生命就不能在实践中发展而衰竭。但学术创新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许多探索还会以失败告终。不要指望随大流, 跟上所谓的学术潮流, 就能有所创新。学术要追求正确, 但也不能害怕出错或失败, 要敢于为自己的学术错误作证, 哪怕是为其他学者树立一座告诫的界碑。学者具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 才可能产出创新的学术成果。学术创新是以批判为前提的, 批判往往孕育或带来新生。学术自由是学术发展、学术淘汰的有力机制。要创新学术评价方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杜绝急功近利的学术取向, 改变传统的以论文数量为主的指标体系, 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学、科研经费划拨体系, 给教学科研人员的职业行为以新的导向。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机制, 完善学术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 规范群众监督机制, 鼓励共同体成员对人才选拔、职务晋升、评优评奖等过程进行监督。要通过有效途径和形式, 倡导学术自律、严谨治学的学风, 营造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的环境。规范学术发展的督导机制, 加快专业而规范的学术创新保障体系和互动、选择、自构学术平台建设, 培植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

(四) 发展学术的永恒生命力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 学术创新乃最根本的创新, 是其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学术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 凡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 都有它存在的学术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合理性, 要创新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原理论的现实与趋势的存在, 通过原理论的解读, 冲破原有思维定势和理论框架, 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学术创新必须尊重并科学地对待知识本身的规律, 从研究的内在活动中获得学术洞察力, 推出创新的学术成果, 需要学者多方面的专业的知识积累和学术研究积累, 需要对相关学科学术动态的敏锐观察, 需要对学术发展可能提出问题的预见。通过学术共同体建设加强学术体制改革, 为学术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和组织平台, 引导学者由追求外部的非学术的表面功夫回归到学术本位, 静下心来, 持之以恒, 着力练内功, 不断提高学术创新水平。在推进学术创新的使命下, 排除功利主义的干扰, 坚持学术自由原则, 使学术发展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具有密切的逻辑关联。学术规范化是学术共同体乃至知识分子思想共同体得以生成的基本前提。而学术规范化的良性发展的机制, 又依赖于学术共同体批评及其功能的发挥。学术批评是从学术研究到学术共同体再到社会文化现实这一关系链条之中的动力性中介环节, 而学术共同体得以存在的现实依据即是其学术—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学术共同体建设必须通过从制度到内容的不断创新, 打破既有的病入膏肓的体制与机制, 强化其内在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边国英.学术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4) :167-172.

[2]王晓明, 等:美和诗意如何产生[EB/OL].http://www.cu lstud-ies.com (2005-09-04) .

[3]张静.回应对规范的疑虑 (1995) [A].杨玉圣, 张保生.学术规范读本[C].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125.

[4]刘擎.当代中国知识界“学术”与“思想”的分裂[EB/OL].ht-tp://www.cc.org.cn (2005-12-23) .

[5]邓晓芒:思想中的学术与学术性的思想[EB/OL].http://www.fatianxia.com (2001-10-15) .

3.学术规范与学术出版规范 篇三

[关键词]学术规范;学术出版规范;学术研究成果;学术出版物

[作者简介]刘文科,法律出版社法学学术出版分社。

一、学术规范是学术研究成果的规范

1. 学术研究与学术研究成果

学术辨义。我们目前常说的“学术”一词源自希腊语ακαδημα?κ??,是指古希腊城邦雅典外围的一片区域,哲学家在此地创建学园。故而,学术在早期是与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学术研究机构也一般是以高等学校为主体。在我国古代,孔子也创立过培养治国良才的教育机构,因而他也被尊为“孔夫子”。“学术”一语,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也并不少见,有的地方指治国之术,有的地方指教化,有的地方专指学风,也有的地方专指学问。 由此可见,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都存在“学术”这一用语。

有学者认为,“学术”包含二层意义:一是指学问、道理、真理,是认识的对象和目标;二是指获得学问、道理、真理的过程、方式[1]。本文在此基础上认为,学术既具有主观意义上的含义——学术研究活动,又具有客观意义上的含义——学术研究的结果。总体来说,学术是指人类认识、探索外部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活动,以及由此获得的知识。学术凝结了人类的智慧,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的推动力。因而,繁荣学术研究活动,积累学术研究成果,传播学术研究精华,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术研究成果。学术研究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而学术研究的结果则是知识的增量。学术研究是人类社会知识积累的一个微观过程。知识是人对外部世界及人类自身的一种认识,其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并在人际的沟通中体现价值。因而,作为学术研究结果的知识,需要以一定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便是学术研究成果。学术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论文、专著、报告等。

2. 作为学术研究成果规范的学术规范

无论是何种表现形式,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规范。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人类知识增量的表现,需要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因而学术研究成果不是对前人研究的重复。其次,学术研究成果是一种社会性成果,需要以符合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学术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在特定社会中所认可的规范。最后,学术研究成果是对学者学术研究的客观评价物,因而需要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学术规范是有关学术研究成果的规范,其自身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客观性。学术规范不是对学术研究成果优劣的评判,而是对学术研究成果特定的客观表现形式要件的规范。第二,公开性。学术规范是对公开学术研究成果的客观规范,具有公开性。对于学者不公开或不准备公开的成果,可以不予适用。第三,进步性。学术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对学术规范自身的认识与研究不断深入,学术规范也随之进步。加之学术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会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进步,学术规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学术出版规范是将学术研究成果向公众传播的规范

1. 学术出版

出版的本意是作品的公开与传播。学术研究成果因其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故而将其出版传播十分重要。在古代,人类的技术条件有限,人们对知识的传播主要采取口授方式。由于古代社会一般都由特定的阶层垄断知识,加之宗教势力视科学为异端,因此,学术研究成果并不一定都能够公开。随着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类获得了生产书籍的手段,而启蒙思想也将人类社会对于科学探索的枷锁解放,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学术出版是学术传播最重要的渠道。在这一渠道中,从主体的角度来说,其环节是从学者到出版者再到读者,而从客体的角度说,是从学术研究成果到学术出版物。可见,编辑是学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而在这个桥梁上通行的就是学术出版物。

2. 学术出版物与学术研究成果的关系

学术出版物是学术出版机构将学术研究成果通过编辑加工、校对、排版、印装等环节,以期刊或书籍等形式完成的出版物。因而,学术出版物属于出版物的一种,其内容限定于学术研究成果。

学术出版物与学术研究成果有着重要的联系:第一,学术出版物的内容是学术研究成果。这是由学术出版物的性质所决定。学术出版物不同于教育出版物、大众读物,它的内容必须具有学术性。第二,学术出版物的表现形式取决于学术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例如,学术研究成果如果是以专著形式表现的,其出版结果应当也是专著;如果是以论文形式表现,其出版结果是发表在期刊中。

但是,学术研究成果与学术出版物也存在区别。从宏观上讲,学术出版物的数量要少于学术研究成果。学术研究成果并不一定都公开出版,公开出版的学术研究成果与编辑的认识和工作有很大关系。从微观上讲,学术出版物需要符合作为出版物的相关规范,如目录编排、文字规范、版式等。

3. 作为学术出版物规范的学术出版规范

学术研究的范式多种多样,有理论性研究,也有实证性研究;有通过演绎方法进行研究,也有通过归纳方法进行研究。无论从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都是学术研究的成果。但是,学术出版物作为学术研究成果向社会公开传播的载体,必须符合一定规范,即学术出版规范。

学术出版规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学术出版规范是出版规范的一种,具有出版规范的共性。第二,学术出版规范是作者和出版者的共同规范。出版物是作者和出版者共同完成的,无法脱离其中任何一方。作者提供素材,出版者进行加工,如果其中一方不遵守学术出版规范,都将无法完成。第三,出版者是学术出版规范的最终执行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学者是中心环节。而在出版过程中,出版者则是中心环节。出版者要向作者明示学术出版规范,并要求作者遵守,在审读和编辑过程中要严格执行。

三、学术出版规范应当依托学术规范

学术出版物的内容是学术研究成果,因此,学术出版规范应当依托学术规范。

1. 学术出版规范的建立应由学界和出版界共同完成

学术出版是由学者和出版者共同完成的事业,需要由出版界会同学界共同建立学术出版规范。学界提供学术出版物在创作过程中应当遵守的意见,出版界提供学术出版物在出版过程中的意见。两种意见结合起来,才能够建立恰当的规范。

有学者认为,学术规范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专业性学术语言的规范使用,专业性学术研究方法与表述形式的规范建立[2]。因而,在学术出版过程中,学界向出版界提供语言规范。如上所述,知识是以语言形式表达的。特定的学科领域必然存在特定的专业术语,这也就是所谓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中,某一术语的含义并不相同。例如,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主义”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政治与经济制度。而在现代商法学中,“资本主义”是指以股东所有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公司治理模式。可见,在不同的语境中,相同一个词,其含义是不同的。

而出版者主要是提供一种有关如何表达的规范。学术研究成果在转化为学术出版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特定的表达方式进行。有个性的学者一般来说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出版者在尊重学者语言风格的基础上,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进行必要修改。例如,在纯粹的学术研究中,应当避免使用文言或半文半白的语言。

2. 学术出版规范应当建立学术研究成果的判断机制

学术出版规范的适用对象是学术出版物,这一特性决定了学术出版规范的学术性。学术出版规范应当建立对学术研究结果的评判机制。

由于学术出版本身具有学术性,需要由专业的学术编辑完成该项工作,因此,学术出版机构应当先对作品是否属于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判断。对于不属于学术研究成果的作品,不作为学术出版物出版,进而不适用学术出版规范,而按照一般出版物的规范进行出版工作。

在判断机制的制定上,应当依托学界公认的标准,对于是否属于学术研究范畴作出客观、明确的判断。对于带有通俗读物性质的知识性作品,不应认定为学术研究成果,这类作品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和语言的通俗性。而学术研究成果则注重知识的进步性以及论述的严谨性。

四、学术规范的实现有赖于学术出版规范的实施

1. 学术出版规范对于进步性的强调

学术出版是由出版社主导,编辑具体实施的事业,因此,与单纯的学术研究不同,学术出版有一定的选择性。出版社对于选题的规划,学术编辑对于学术发展动向的把握,都直接影响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有学者认为,一旦学术规范成为编辑规范,编者就必须按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对计划组约文稿与栏目文稿的选题进行学术史方面的考察论证,以确定哪些选题已经老化,没有继续研究的价值,哪些选题虽有人涉猎,但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哪些选题前人谈得较少,很有研究前景[3]。作为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变为学术出版物的学术出版活动,更强调学术研究成果的进步性。学术出版规范对于进步性的严格要求,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向前发展,也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整体繁荣。

2. 学术出版规范更加重视社会效益

思想有自由,学术无界限。但是学术出版更强调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学术出版规范更加重视作品的社会效益,重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学术研究成果有多种传播渠道,出版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以出版的方式传播,影响广泛、持续,因而,学术出版对于学术研究成果必然是有所选择的。以法学学术出版为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大规模地填补法律的空白,因此,当时的法学学术出版以法学基础理论和外国法的研究著作为主。而到了立法日渐完善,法律适用成为主要问题的阶段,法学学术出版则以法学方法论等研究著作为出。在法学学术出版物日渐繁荣的背后,是我国法学学者研究不断深入,法律工作者不断接受学术出版物的理论营养,我国法治不断发展的过程。

3. 学术出版规范应当建立学术研究成果的完善机制

第一,编辑应当通过适用学术出版规范使学术研究成果更加完善。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学者的思路往往并不是连续的,而是有断点的。当思路在断点之处受到阻碍,而突然灵光一现的时候,也是容易出现逻辑错误或者论证不严谨的时候。因此,编辑应当发现这些地方,通过适用学术出版规范,对作者的论点、论据、论证进行完善。

学者一般都会有观点难以表达的经验。这是由于学者在内心构建了自己的学说体系之后,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表达出来的语言与内心的想法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其表现就是观点不准确。编辑相较于学者而言,具有更多的学术表达经验,在编辑过程中,通过审读稿件,可以帮助作者提炼准确而鲜明的观点。所以,学术出版规范中应当包含有关观点的规范。

第二,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需要有相关论据的支撑。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其对于论据的采纳与运用也各不相同。就像法官审判案件,以证据所证明的事实为基础,他必须在内心对这一证据取得一定的确认。某一学术出版物中论据,是否能够在未来得到学界确认,不仅是论据本身的相关性要求,还包含其可信性要求。这些问题都需要编辑者的把关,而把关的标准则依赖于学术出版规范。

第三,从论据到论点,需要有论证的过程。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而归根到底则是一个逻辑问题。编辑通过运用出版规范中对逻辑性的要求,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审读与编辑加工,从而在学术出版的过程中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完善。

学术出版物是学术研究的最终成果,而学术出版规范则是这一最终成果的保证。从学术研究到学术研究成果,再到学术出版物,编辑仅参与其中,而且作用重大。编辑应当研究学术规范,并熟练运用学术出版规范,从而保证学术出版物永远不失学术性,起到它应起的作用。

[1]叶继元. 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J].学术界,2005(4).

[2]刘琳璘. 论法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4).

4.浙江大学学术规范考试 篇四

1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和义务的基础之上,并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是(A)。

1.2.3.4.A.道德关系 B.道德情感 C.道德理想 D.道德理论体系 单选题(2.0分)做人的最高标准是(D)。

1.2.3.4.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理想 单选题(2.0分)

世界科技史已经证明,一流的技术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生存之本,而(D)则是他们的立身之道。

1.2.3.4.A.雄厚的资本 B.良好的人际关系 C.丰富的经验 D.高尚的职业道德 单选题(2.0分)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道德,它继承了历史上各种职业道德的优良传统,又有着自己独具的特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指导思想是(C)。

1.2.3.4.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2.0分)

人们道德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D)。

1.2.3.4.A.道德行为 B.道德评价 C.道德教育 D.道德修养 单选题(2.0分)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D)。

1.2.3.4.1.2.3.A.国家宏观调控 B.社会市场调节 C.政府干预

D.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A.择业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应该鼓励跳槽

B.跳槽对每个人的发展既有积极意义,也有不利的影响,应慎重 C.跳槽有利而无弊,能够开阔从业者的视野,增长才干 7关于跳槽现象,正确的看法是(B)。4.D.跳槽完全是个人的事,国家企业无权干涉 单选题(2.0分)

(A)是社会主义道德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1.2.3.4.A.公民道德 B.社会道德 C.职业道德 D.个人道德 单选题(2.0分)

市场经济的一大优势就在于通过市场、通过竞争能够实现对企业的(D)。

1.2.3.4.A.改革创新 B.资产重组 C.统筹管理 D.优胜劣汰 单选题(2.0分)

在我国现阶段,集体主义原则维护的集体利益,是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它是以(B)为核心的。

1.2.3.4.A.党和政府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广大知识分子 单选题(2.0分)

腐败现象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以下关于腐败的危害性错误的是(D)。

1.2.3.4.A.腐败必然导致亡党亡国 B.腐败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 C.腐败影响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D.腐败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单选题(2.0分)

12干部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之一,在干部职业道德的所有内容中最重要的一条是(D)。

1.2.3.4.A.要有牢固的“社会公仆”意识,正确运用手中权力,一切向人民负责,为社会整体谋利益 B.要有强烈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善于学习,勤奋工作,坚定信念,开拓前进 C.要有高尚的情操,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 D.要自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单选题(2.0分)

1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因此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A)放到重要位置。

1.2.3.4.A.保护环境 B.改革开放 C.发展创新 D.节省成本 单选题(2.0分)

专业技术人员应积极掌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正确对待各种社会现象,不得参与、支持任何形式的伪科研、伪学术。这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要遵循什么原则?(B)

1.A.追名逐利、学术市场化 2.3.4.B.遵纪守法、弘扬科学精神 C.学术创新与自由 D.积极开展学术批评 单选题(2.0分)

积极提倡恪守诚信、探求真理、追求和谐、勇于创新、善于分享、无私奉献的学术道德思想,使专业技术人员自觉地尊重、维护和实践学术科研活动的职业道德,这是对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研所应有的(A)进行的要求。

1.2.3.4.A.学术价值观 B.学术方法 C.学术批评 D.学术考量

2)多选题,共10题,每题3.0分,共30.0分 16 多选题(3.0分)

1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BCD)的必然要求。

1.2.3.4.A.社会主义道德要求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D.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多选题(3.0分)

17“恪守学术道德”需要突出自律,每个专业技术人员、每个学术工作者都要严于自律,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具有哪些重要作用?(ABCD)

1.2.3.4.A.提高学术水平

B.促进学风、校风、教风建设 C.深化研究能力 D.引导社会良好风气 多选题(3.0分)

18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应该(ABCD)。

1.2.3.4.A.着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公民道德教育内容 B.着力营造舆论氛围,倡导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C.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巩固拓展道德建设成果 D.着力推进工作延伸,扩大道德建设的覆盖范围 多选题(3.0分)

19.职业责任的承担形式不一,主要有(ABCD)和刑事责任等。

1.2.3.4.A.道德责任 B.纪律责任 C.行政责任 D.民事责任 多选题(3.0分)

20干部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之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1.2.3.4.A.要有牢固的“社会公仆”意识,正确运用手中权力,一切向人民负责,为社会整体谋利益 B.要有强烈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善于学习,勤奋工作,坚定信念,开拓前进 C.要有高尚的情操,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

D.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同一切坏人坏事作斗争 多选题(3.0分)21下列说法中,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观点是(ABD)。

1.2.3.4.A.“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B.“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多选题(3.0分)

22学术评价机构为坚持程序公正、标准合理, 可采用的制度有(ABCD)

1.2.3.4.A.同行专家评审制 B.回避制度 C.民主表决制度

D.结果公示和意见反馈机制 多选题(3.0分)

2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主要内涵是(AD)。

1.2.3.4.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集体主义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 B.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 C.集体主义利益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D.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要互相结合,实现二者的统一 多选题(3.0分)

24有关奉献社会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1.2.3.4.A.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高要求和境界 B.自愿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 C.有热心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

D.不计报酬,完全出于自觉精神和奉献意识 多选题(3.0分)

2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原因主要是(BCD)。

1.2.3.4.A.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造假

B.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C.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以及会计人员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 D.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3)判断题,共20题,每题2.0分,共40.0分 26 判断题(2.0分)

26科研工作者职业道德是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在科研工作者身上的具体化。(A)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27洋奶粉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火爆热销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奶粉行业职业道德缺失的不良后果。A 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28一视同仁是职业道德的根本。(B)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29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无产阶级道德观的最集中概括和共产党人人生价值的选择,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核心。(B)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0道德理论体系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和义务的基础之上,并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A)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1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不仅仅是一般的学术之争,还是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立的反映。(A)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2.政府部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A)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3.社会主义道德观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它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B)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4.学术造假主要体现在学术人员在评奖、评优、奖助学金评定等申报材料填写有关个人简历信息及学术情况过程中。A 1.2.1.2.A.对 B.错 A.对 B.错 35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是一种“私德”。(B)

判断题(2.0分)

36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人们的共同富裕。(B)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7.我国历史上的封建文人自古以来就重师承,不存在“知识产权”的观念。(A)

1.2.A.对 B.错 3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B)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39坚持标本兼治,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贯方针。在当前形势下,坚持标本兼治,则要以治标为主治本为辅。(B)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40.社会主义公正原则规定的是如何看待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群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个体(A)1.2.1.2.A.对 B.错 A.对 B.错 41.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历史和现状的责任和贡献,它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A)42 判断题(2.0分)

4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丰富内容,都是围绕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而展开的。B 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43.在这个发展如此迅猛的现代社会里,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哪里的利益高就往哪里跑,哪里更能得到发展就到哪里去。(B)

1.2.A.对 B.错

44.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A)1.2.A.对 B.错

判断题(2.0分)

5.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术道德规范 篇五

第一条

为维护学术道德,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防止学术腐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促进我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在内蒙古财经大学从事科学研究的专职科研人员、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以及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名义发表作品的其他人员,包括在内蒙古财经大学学习和工作的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兼职人员等(以下统称科研人员)。

第三条 科研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中,应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应遵守下述学术规范:

(一)进行学术研究,应首先检索有关文献,做好充分的背景分析和查新工作,全面了解他人的已有成果,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二)在作品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须注明出处;被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从他人作品中转引第三人的成果,应注明转引出处。参照而未引用他人成果,或受别人成果的启发而未直接使用他人成果,也应做出说明并列出参考文献。凡只通过中文译文而引用的外文文献,须注明中文译文的出处,不得直接注明引自外文文献。完全没有阅读过的文献不能列入参考文献。

(三)文字表达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力避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或校对错误。

(四)合作作品应按照对科学研究成果所作贡献大小的原则确定署名先后,但另有学科署名惯例或作者另有约定的除外。任何合作作品在发表前均要经过所有署名人审阅并签字认可,所有署名人应对本人完成的部分负责,成果主持人应对作品整体内容负责。

(五)图书出版时,应正确标识作者的创作性质,即准确界定“著”、“编著”、“主编”、“参编”、“译”、“校”、“注”、“资料汇编”等不同创作类型。

(六)汇编、出版有他人文章的文集、论文集等,须事先征得原作者的同意和取得相关的授权文件,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付报酬。

(七)学术成果应通过合规渠道发表、发布。对应经而未经学术界内部严谨论证的重大科研成果,不应向媒体公布。

(八)在对他人或自己的成果进行评价、介绍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在充分掌握国内外材料、数据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对成果做出全面的分析、评价和表述。

第四条 科研人员不得有下列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

(一)在研究过程中为得出某种符合自己主观愿望的结论而捏造、虚构、篡改实验数据、统计资料或实验结果。

(二)在公开发表的作品中,不加注明使用或抄袭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或者剽窃他人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

(三)在填报个人学术情况报表时,不如实填报学术经历,提供虚假学术成果,伪造不实的专家鉴定、证书及其他学术能力证明材料。

(四)未参加实际研究或者论著写作而在相关作品上,或未经他人同意将合作研究的成果仅以个人署名发表,或通过不正当手段偷换署名或改动署名顺序。

(五)为增加个人学术成果数量而一稿多投,或恶意将内容无实质差别的成果改头换面作为多项成果发布。

(六)通过媒体故意夸大渲染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与社会效益且造成不良影响。

(七)在参与各种推荐、评审、评奖、职称评定等学术评定活动时,收受参评人礼物或故意对他人进行虚假评价而影响评审结果。

(八)为了替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应经而未经学校或其他学术机构组织论证的重大科研成果。

(九)违反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或学校有关保密的规定,将应保密学术事项对外泄露。

(十)其他违背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五条 学校鼓励科研人员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以探索真理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提倡学术研究中的自律,防止学术腐败;提倡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避免低水平重复、平庸之作,杜绝违法之作;提倡积累深厚、基础扎实的研究工作,反对急功近利、虚假浮躁的不良学术风气;提倡科学研究中的团队与合作精神,力避文人相轻、自私自利;提倡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利,反对沽名钓誉、互相吹捧、损人利己等不良风气。

第六条 科研人员违反上述规范的,除担负应负的法律责任外,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帮助和相应的行政处分。对未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一般违规者,由所在单位和科研处给予口头提醒和批评;屡教不改者,由学校提出通报批评。对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严重违规者,由学校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七条 对可能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科研人员,负责联合学校有关部门对其具体行为进行调查,并公布调查及处理结果。

第八条 本规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6.西南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规范 篇六

第一条 为弘扬我校“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办学精神,加强学风建设和规范化教育,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传统, 提高研究生思想素质水平和学术研究质量,完善研究生评估管理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人„2002‟4号)和科技部《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的有关精神,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在我校就读的各类研究生以及涉及到参与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教师。

第三条 学术道德基本要求及相关责任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我国参与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规定,恪守职业道德,维护科学诚信。

(二)从事学术研究,撰写的著作、论文、设计、报告等应是本人理论探索、实验研究、社会调查等活动的真实反映和系统总结。

(三)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作品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包括观点、论据、调查资料、统计数据、方案和构架等),无论是何种载体(纸质或电子版),是否已发表,都必须注明出处;引证的目的应该是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

社会责任感,以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为已任,坚持科学真理、尊重科学规律,注重学术创新、坚持严谨治学,诚实守信、严以律己,弘扬团结协作精神,维护学校学术声誉。

第四条 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不得有下列学术不端行为:

(一)抄袭他人作品,剽窃他人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学术成果(包括论文成果、技术报告、软件程序和研究数据等);将本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在自己的论文中不加标明而据为已有;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或论文中署名。

(二)伪造、编造或篡改研究成果、实验数据、引用资料及调查结果。

(三)由他人代写或代替他人撰写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提供虚假论文发表证明,伪造导师或专家签名,编造学术经历,向研究资助人谎报研究结果,夸大成果价值等弄虚作假行为。

(四)发表学术论文一稿多投。

(五)发表学术论文时未经同意使用他人署名,或未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标注资助基金项目。

(六)未经允许私自盗用、泄露、传播或贩卖本课题组技术专利、专有数据、保密资料、专用软件等未公开的技术成果。

直至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等处分。

第六条 研究生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受理、鉴定与申诉

(一)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全校学术道德与纪律监督工作,研究生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对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任何人都有义务向学校有关部门举报,接受举报的单位有责任为举报人和证人保密。

(三)学术道德违规鉴定。根据需要,可聘请相关学科的校内外专家组成学术道德规范鉴定小组,具体负责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确保被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在得出调查结果之前不受损害。

(四)鉴定应在30日内作出书面事实认定报告、提出书面处理建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后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

7.浙江大学学术规范考试 篇七

目前, 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已达3000万。自2002年至今, 随着学术规范越来越被重视, 在校大学生的科学道德素养总体上呈现良好趋势, 但学术失范的现象依旧时有发生。为增强学生学术规范意识, 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学术规范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从2006年起, 为新闻学院大三学生开设了《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专题课, 受到学院和学校的重视和肯定。为了重申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学术规范教育的意义, 检验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成果, 找出学术规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011年12月中旬, 我们做了以下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调查对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校大四本科生, 发放问卷11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1份;华中科技大学其他学院 (主要针对外国语学院和社会学系) 在校本科生, 发放问卷110份, 回收有效问卷97份。合计发放问卷220份, 回收有效问卷198份, 回收率90%。在被调查的人员中, 新闻学院的学生全部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 其他学院的学生则没有接受过此次教育。

调查内容。问卷内容包括在校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对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认识、对学术规范教育的认识, 学术规范意识水平和对开展学术规范的建议5个方面共10个问题。经小范围预调查修订问卷后发放。

调查方法。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的方法, 将问卷分为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和未接受此次学术规范教育两部分, 分别录入计算机。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 继而将两部分数据做比较。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 在校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

你关注过学术规范吗?选项设置为:A.经常关注, B.有时关注, C.偶尔关注, D.几乎不关注。新闻学院学生101人中, 有62人表示经常关注, 34人表示有时关注, 5人表示偶尔关注;其他学院学生有20人经常关注, 37人偶尔关注, 40人几乎不关注。可以看出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更关注学术规范。具体数据统计情况如图1:

你熟悉政府、学术组织或者学术刊物发布的学术规范吗?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情况的101人中有21人非常熟悉, 55人不太熟悉, 有一定了解, 30人不熟悉, 但听说过;没有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97人中仅有3人非常熟悉, 24人不熟悉, 但有一点了解, 42人不熟悉, 但听说过, 28人完全没有听说过。由此, 可以看出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大多对政府、学术组织或者学术刊物发布的学术规范有一定的了解, 而没有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人大多对此类规范没有太多了解。

第二, 在校大学生对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认识。

你认为当前高校学生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严重吗?在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101人中有31人认为严重, 34人认为比较严重, 29人认为存在但不严重, 7人认为几乎不存在;在没有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的97人中有27人认为很严重, 33人认为比较严重, 30人认为存在但不严重, 7人认为几乎不存在。可见, 无论有无接受学术规范教育, 在校大学生大多意识到了高校存在学术失范现象, 并且多数认为严重或者比较严重, 因此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有现实必要性。具体数据统计情况见图2:

你认为在数字时代, 利用网络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严重吗?选项设置为A.很严重, B.比较严重, C.存在但不严重, D.几乎不存在。在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101人中有37人认为很严重, 48人认为比较严重, 16人认为存在但不严重;在没有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97人中, 30人认为很严重, 37人认为比较严重, 15人认为存在但不严重, 另外15人认为几乎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和没有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对利用网络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现象的看法存在差异。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认为此类现象更普遍些。

第三, 在校大学生对学术规范教育的认识。

你认为针对大学生开展学术规范教育有重要意义吗?选项设置为:A.很重要, B.比较重要, C.开不开展无所谓, D.没有意义。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101人中, 有49人认为很重要, 42人认为比较重要, 7人认为无所谓, 3人认为没有意义;没有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有30人认为很重要, 46人认为比较重要, 11人认为无所谓, 10人认为没有意义。由此可见, 大多数在校大学生认为开展学术规范教育有重要或者是比较重要的意义。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比没有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认为开展学术规范教育更重要些。

你认为通过哪种形式接受学术规范教育最有效?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中有87人认为举办专门讲座或者开设相关课程的形式最有效, 10人认为写论文或做研究时老师的指导形式最有效, 4人认为通过媒体了解最有效;没有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有32人认为举办专门讲座或者开设相关课程的形式最有效, 30人认为写论文或做研究时老师的指导形式最有效, 27人认为通过媒体了解最有效, 有8人认为其他方式最有效。可见, 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对本次学习的效果相对满意, 因此选择A选项的人较多;没有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A、B、C三个选项上的分布人数比较平均。具体数据统计如图3:

第四, 在校大学生学术规范意识水平。

你认为以下学术行为哪些是违反学术规范的做法?本题设置了4个参考答案: (1) 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 (2) 造假科研信息, 造假数据, (3) 利用他人科研成果不言明引用, (4) 一稿多投。选项设置如下:A. (1) , B. (1) (2) , C. (1) (2) (3) , D (1) (2) (3) (4) 。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101人中有89人选择了正确答案D, 另外误选A的有3人, 2人误选B, 7人误选C;没有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97人选择正确答案D的仅有27人, 14人误选A, 28人误选B, 28人误选C。可见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学术行为是否符合规范。

你会在论文选题时考虑所要进行的研究可能产生的道德后果吗?选项设置如下:A.一定会, B.有时会, C.偶尔会, D基本不会。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84人认为一定会, 13人认为有时会, 4人认为偶尔会;没有接受过此次学术规范教育的26人认为一定会, 31人认为有时会, 27人认为偶尔会, 13人认为基本不会。可见, 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大多数一定会在选题时考虑所要进行的研究将会产生的道德后果, 而没有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大学生尚未养成选题时考虑所要进行的研究将会产生的道德后果的良好习惯。

在学术论文中, 你会对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情况吗?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101名学生中有85人一定会对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情况, 11人认为有时会, 5人认为偶尔会;没有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97名学生中有32人一定会对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情况, 30人有时会, 19人偶尔会, 16人基本不会。由此可见, 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比没有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更倾向于在学术论文中对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情况。

第五, 对大学生开展学术规范教育的建议。

问卷的第10题是一个开放式命题, 问题是:你认为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该如何进行, 请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101人中有54人建议举办常规性的学术规范讲座或者开设学术规范的课程。其他的人给出了建议并完善了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奖惩机制, 树立大学师德榜样等, 没有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97人中有42人建议举办常规性的学术规范讲座或者开设学术规范的课程, 其他答案与接受过教育的学生近似。可见, 举办常规性的学术规范讲座或者开设学术规范的课程是在校大学生最能够接受的学术规范教育方式。其他学术规范教育诸如完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奖惩机制, 树立大学师德榜样等也应当同步建立和完善。

思考与建议

第一,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研究,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数字时代, 在校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较严重的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 (2) 接受学术规范教育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在校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程度; (3) 在校大学生接受学术规范教育的状况与其对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视情况成正相关; (4) 在校大学生接受学术规范教育的状况与主动遵守学术规范的状况成正相关。

以前的研究中, 许多学者认为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的原因有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是学生违反学术规范的直接诱因”;[1]“高校‘严进宽出’的制度, 使高校成为滋生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温床”;[2]“学术制度供给不足是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直接根源”[3], 等等。这些意见论及的大都是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学校制度建设问题,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 在这些研究中都比较少地提及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的缺乏。本研究通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了在校大学生接受学术规范教育的状况与其对学术规范的认知程度、对学术规范教育的重视情况以及其主动遵守学术规范的状况成正相关, 而接受过本次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比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学生能更主动地遵守学术规范, 因此可以认为数字时代大学生学术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系统有效的学术规范教育, 且开展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是规范大学生学术行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第二, 相关建议。

2011年11月7日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特别强调:“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 加大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力度, 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培训机制, 加强学术自律, 推进学风制度建设。”这一观点是符合实际需要的。根据以上调查研究以及分析的成果, 我们认为加强在校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已刻不容缓, 具体来说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形成以学术伦理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数字时代, 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更容易造成学术失范。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术规范教育的意义不容小觑。此次学术规范教育将媒介素养的相关内容与基本学术规范相结合, 形成了以学术伦理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使学生在了解学术规范的同时更了解到规范背后的伦理学意义。这种以学术伦理为核心的学术规范教育体系更容易使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意义。

完善符合实际的学术规范标准建设。本研究表明, 接受过学术规范教育的学生更关注学术规范。本次学术规范教育在内容上注意区别国家规定和学术组织规定, 又将所有的规定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的相关标准进行统一,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 目前学术规范纷繁复杂, 除了政府规定的学术规范外, 还有各大学、学术组织颁布的学术规范以及学术期刊规定的学术规范。因此, 大学开展学术规范教育时必须针对现实情况统一学术规范标准, 使学术规范教育有章可循。

建立有重点多元化的学术规范教育形式。针对大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形式目前比较单一, 有学者提出“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开设学术规范课程;通过科研强化学术规范意识等”。[4]本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表明, 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学术规范讲座和设置学术规范课程是开展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的首要途径, 其他途径诸如完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奖惩机制、树立大学师德榜样、加强论文指导等应该与讲座和课程相配合。

摘要:2011年11月7日, 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特别强调:“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 加大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力度, 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培训机制, 加强学术自律, 推进学风制度建设。”本研究对接受学术规范教育前后的大学生发放问卷, 对在校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对学术规范教育意义的理解、对学术规范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做了调查, 并根据调查结论对在校大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现状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蒋华林, 吴强, 李华.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 2005 (1) .

[2]董军, 田海平.试论研究生德育的当务之急[J].伦理学研究, 2004 (3) .

[3]江新华.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华东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04.

8.浙江大学学术规范考试 篇八

关键词:研究生 学术道德 学术规范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各大高校大量扩招研究生,导致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再加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部分研究生变得浮躁与急功近利,由此引发了一些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这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国家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

1.随意修改实验数据

一些研究生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特殊需要,或者为了证明自己想要的实验结果,会随意修改甚至伪造研究实验中涉及的一些数据,这是最典型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之一。

一项针对研究生随意修改实验数据现象的专项调查数据显示,约有33%的研究生会在进行研究实验或者在写学术与学位论文时,因为时间紧迫或者实际需要等原因,而随意修改甚至伪造几项实验数据,从而使自己能够快速拿到学位证书。由此可以看出,部分研究生对于这一学术不端的行为都抱着无所谓以及不在乎的态度,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行业内的正常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到研究生事业的正常发展。

2.抄袭以及剽窃现象

目前,部分研究生在写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存在着抄袭或者剽窃的现象。如有些研究生在撰写学位或学术论文时,会故意隐匿一些学术论点的来源,或者明明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點与实验结果,却故意不标引注明,甚至有些研究生会直接抄袭或者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些都属于非常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对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3.研究论文署名混乱

研究论文中的署名混乱也是一种不良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很多研究生在写论文或发表论文时,喜欢随意增减或者更改论文作者的署名,有时甚至出现署名“搭便车”的情况。而这其中,既有学生之间互相搭便车,亦有师生之间互相搭便车的情况,被署名的作者之一很可能根本从未参与过此项研究的实验与论文的撰写。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途径

1.规范课程教学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研究生导师进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主要途径都是让学生自学教材,只有很少一部分研究生从学校开展的专项课程中学习相关知识。课程教学是教育的最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专门的课程教学,才能让研究生形成相应的思想观念,并把其思想观念运用到实践中。

2.设立管理机构

高校等有关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管理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监督与处理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此管理机构应该负责审议学术道德方面的各类政策与规范,并对学术不端与违反规范者进行有力惩处;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举报制度,让广大师生之间互相监督、相互检举,从而公平、公正、公开地调查与仲裁相关事件。因为学术道德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全社会的一大重要问题,只有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形成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才能让研究生在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更加明确自己的行为。

3.加大学术规范教育力度

高校应当加大宣传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力度,弘扬学术道德规范意识,加强宣传相关的国家法律与学校规定,为研究生营造出一个风气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术正气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研究生的精神品格之中。

三、结语

国家只有重视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的工作,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才能让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挥出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戴雪飞.研究生学术失范的根源和学术道德教育机制建设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2]本刊特约评论员.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 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

※本文系贵州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项目“贵州省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调查及学术道德教育模式初探”;项目编号:黔教研合JG(2013)020 。

上一篇:2020证券公司客户经理个人工作计划模板下一篇:公务员面试礼仪五大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