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理论

2024-08-02

终身教育理论(精选8篇)

1.终身教育理论 篇一

终身教育思潮

在20世纪欧美教育思想中,终身教育是被作为未来教育战略的一种教育思想。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法国。其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朗格朗。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中,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是一个里程碑。之后,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年)使得终身教育与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了起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论述终身教育,提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终身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向人们提出了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需求,要求人们在体力、智力、情感等方面做好准备,因而就需要终身教育。就终身教育的特定含义来看,它既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内容,也包括了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传统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

二是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终身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使人“学会学习”,即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获得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以便更好地应付新的挑战。此外,应该把教育看成一个过程,采取更好地显现个性的、灵活的方法,以确保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各种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并能以其所学去回报社会。

三是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教育的整个未来是与建立并实施终身教育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尽管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来提出其终身教育的模式,但是,必须使教育成为生活的工具,成为使人成功地履行其生活职责的工具。按照“终身教育”的设想,从学校毕业将不再被看做是教育的终结,而是新的教育的开始。

作为当代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的终身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接倡导和推动,并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和合作。终身教育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将会改变世界教育的面貌。

2.终身教育理论 篇二

一、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基本特征

(一)终身教育的理念

所谓终身教育,是指社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每个社会成员个性和潜能的和谐充分发挥,为各个年龄段的人设计和提供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教育总和。终身教育从纵的方面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它不会随着正规学校教育的结束而结束;从横的方面讲它也不仅仅限于成人教育,而是既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所有教育阶段的统一体。

1965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尔·朗格朗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设想,并赋予了明确的现代内涵,这标志着系统的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揭示了人类正在走向学习化社会,每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学习去适应社会变革。1996年出版的《学习:内在的财富》认为:终身教育是一种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具有整体育人的功能,它的基本任务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二)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

从终身教育的含义中,可析离出以下基本特征。

1. 时间上的连续性。

终身教育是贯穿于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一直到老人的连续不断的人的一生的随时随地为每一个需要学习的人提供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

2. 空间上的整体性。

终身教育观坚信教育是一个包括学校、家庭、社区所有场所和正规、非正规等形成的各个阶段,各个场所以及各种形式的教育,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所以普通和职业教育,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学校与校外教育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3. 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终身教育观主张教育应坚持教育机会均等,要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

4. 教育目标的个别性。

终身教育以人和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制定了以全面发展为核心,承认人的个性因素,遵循人的个性发展规律。

5. 教育内容及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终身教育观倡导采取有利于学习的各种组织形式以及灵活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建立富有弹性的学习制度。在学习的内容方式、进度、时间与地点等方面都由学生本人自行计划,自主选择,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共性和个性

探讨终身教育,必然会涉及到“终身学习”。终生学习与终身教育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和周期性:终身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为终身学习提供支持系统;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延续,但二者存在差异。

(一)二者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一致性

终身学习思想是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终身学习是伴随终身教育的发展而提出的,因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相同之处在于:第一,最终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完善社会文明的进步。第二,内容一致。在内容选择上施教者的社会与学习者的个人都是一致的,都要求既要扩充和培养个体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也要发展个体的个性及其人格的完善。所以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在目标、内容上的一致性决定了两个概念虽在叙述上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及基本特征是相通的。

(二)二者侧重的主体各不相同

终身学习突出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个体内部的变化。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接受所需要的任何一种教育,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其区别在于:第一,实施的主体不同。终身教育的实施主体是社会,是政府,要求社会努力创造条件,随时随地为每个需要学习的社会成员提供持续不断的学习机会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终身学习的实施主体是人,是体现社会和个人的双重意志,是社会意志和个人意志的统一。第二,促进形式有所不同。终身教育的促进形式主要表现在对教育资源的组织、开发和有效提供方面;终身学习则是通过对学习资源有选择、有效的吸收转化,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益。第三,内涵不同。终身学习一般指个体为了承担社会责任和自身生存发展,而进行的贯穿生命始终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学习活动。

三、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

(一)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条件

1. 观念的更新。

当前,终身学习的观念虽为全社会所接受,但要把观念转化为自觉行动却不是那么容易。因此,应当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来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开展舆论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人建立新的学习时空观。通过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把学习推广到人的一生即人的生命发展全过程。

2. 政治经济的保障。

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稳定与否,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与稳定,更是保证全民终身学习的主体物质保障。终身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它不是一种类型的学习,而是人生学习全过程的总称。它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社会经济力量来保障和实施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3. 法律制度的支持。

完善法制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推进终身学习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必须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制定关于终身学习的学习目标,干预管理终身学习,引导终身学习行动,明确终身学习系统的发展方向、具体目标、实施策略和战略步骤,用法律确定终身学习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推动终身学习体系的形成。

4. 人文环境的营造。

为使终身学习体系能够有效推进,营造一种人人爱学习且处处能学习的良好社会人文气氛是非常重要的。

5. 建立适应终身学习的评价机制。

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沟通衔接,其中很关键的一环是应用一种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具体包括考试评价制度、用人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等。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要淡化乃至取消岗位要求与文凭挂钩的用人体制。

(二)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所谓“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1. 学习结构的调整。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基本内涵,是超越传统的学校学习,发展多种形式的学习,重组学习资源,重构教育体制,使全社会的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学历学习与非学历学习,学校实体学习与网上虚拟学习相整合,合理分布,明确分工,各种形式的学习之间要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纵横交叉,并能自由转换,从而形成家庭网络化、社区中心化、学校联动化和社会学习化的格局。侧重形式多样化——即学校要全方位立体化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力发展社会学习等方面。

2. 以成人学习为主体,成人学习在终身学习体系中具有主力军的地位,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应当以成人学习为主体。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学习主体而言,成人学习的主体构成了终身学习的主体。第二,从本质上讲,终身学习是人的一生所学习的总和。第三,成人学习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有着天然的吻合性。

3. 形成社区学习网络。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已不完全是一个地域概念,它是架在不同经济收入,不同政治地位和不同教育水平的全体成员之间的一座桥梁,从而使各种文化素质的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成为一种可能。以社区为依托来发展学习,使得学校、家庭、社会趋于一体,已经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

4. 远程学习。

远程学习是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依托,其根本任务就在于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以电大和网络学习为例。电大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专业设置灵活,集中了大量现代化的学习设施,能够有效地发挥多媒体学习手段的优势,使大量学习者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得以学习,为学习向终身化、大众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条件。网络学习是构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最佳载体。网络丰富的资源,能够充分满足人们求知的欲望,同时利于学习的均衡发展;网络学习突破了年龄限制,突破了地域性,在人的一生学习中发挥出巨大的优势,是终身学习的最佳载体。

参考文献

[1]王宝萍,皱海.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实施主体[J].中国成人教育,2001,(12).

[2]刘晓燕.论终身教育的特征及其意义[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3).

[3]王兆生.当代终身教育和学习思潮与新教育理念的确定[J].中国成人教育,2001,(6).

[4]李兴洲.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教育目的探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1).

[5]徐荣远.论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J].成人教育,2001,(8—9).

[6]李洪军.终身学习的价值分析与体系建设新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3.终身的人文教育 篇三

洛威尔成功地使这本新生杂志成为成名作家与年轻作者共同的舞台。两年内,它的发行量超过了3万份。最初,这本杂志记录了梭罗、霍桑、爱默森等人的创作,接着它成了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最初发表小说的刊物;20世纪初,它发表了伍德罗•威尔逊与西奥多•罗斯福的重要政治论文;60年代,马丁•路德•金给它寄去“伯明翰监狱来信”的手稿……它会坦率地同任何人物与党派接触,但其观点会超越狭隘地党派与个人偏见。这种态度将是真理与持久繁荣根本。它拒绝将自己置于任何派系中,但它将永远会与拥戴自由、国家进步、荣誉这种信念的人在一起。

《大西洋月刊》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致力于社会的进步。每个月,都会提出新的想法,激发人们讨论,进而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

今天的《大西洋月刊》已经成为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它的发行量达到了47万份,每期有120万人在阅读,是“美国国家杂志奖”无法错漏的名字。而伴随着《大西洋月刊》的成长,美国文化与美国理想不但已经觉醒、甚至要成为一种霸权。150年前,爱默森仅仅希望美国人能够摆脱欧洲文化的压抑,而今天,是法国人在义愤填膺地抵制美国文化。我们可以宣称好莱坞电影低级,我们却必须承认林肯艺术中心代表了世界最高级的文化。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出现起,美国文学就已经不再是荒漠。爱默森与今天的美国人应该同样相信,《大西洋月刊》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今天的世界比起150年前已经庞杂得多,《大西洋月刊》所需要关注的问题呈爆炸性的增长。但是,有一点它似乎一直在努力坚持——对于任何事物采取一种超然、充满智力性、幽默的、有艺术感的态度。时任总编辑托比•莱斯特说:“相对于《纽约客》《哈泼斯》或者《纽约时报杂志》,我们更像是终身性的人文教育。我们做的东西,他们也做,但是他们的首要目的是用一种很有文化的方法来娱乐读者,其次他们才对教育受众感兴趣。我们则不同,我们有一项使命,或者说传统,确保人们能够理解世界,理解美国,通晓时事、文化、政治和科学,其次才是娱乐。我们是一本意见领袖杂志。为一篇文章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并不是件稀奇事。我们比任何人都愿意做长篇文章,有些人觉得这是个问题,但事实上这样做让我们给作者更多的空间,去挖掘,去深入谈谈一个主题。有时我们会有一万五千字长的文章,有时我们会连续出一系列的文章,最后加起来就成为一本书。”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6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附近的康考德村,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 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他的生命几乎横贯19世纪的美国,他出生时候的美国热闹却混沌,一些人意识到它代表着某种新力量的崛起,却无人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来。

自始至终,我们就只面向有思想的人,或者让他们轻松快乐,或者让他们思考得更多。

4.终身教育心得体会 篇四

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详细论述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实施终身教育的一系列原则和建议,读后感觉受益匪浅 。

书中说:“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终身教育的基本含义就是指人在其一生的不同发展阶段都要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育。”使我联想到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近几年来,陆续调入我们学校的老师大都没有从事过特殊教育,工作岗位的转换,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都要求我们尽快充实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只有不断学习、广泛涉猎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迎接各种挑战。今后还应该加强校本校训和继续教育,要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老师们切实受益。

5.为孩子的终身幸福而教育 篇五

为孩子的终身幸福而教育

核心观点 孩子们的不幸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们不幸福的源头来自家庭、社会及学校不科学、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启蒙教育过程中,培养人的社会生活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和基本行为操守是第一位的。教育不仅是读书,更重要的是修行修为的道德操守。 我们都很关心孩子的成长与未来,但很少有人关心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幸福的。现在的教育围绕着应付考试而转,为了升学,学生们有做不完的作业,学习量很大;将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发展及成长联系在一块,又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中小学生不堪重负。这给他们的身体、智力、情绪、人格、行为都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有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属于幸福指数最低的群体之一。 学习是人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本能和社会现象,主要依靠人的兴趣和爱好来推动。但是,现在的家长总是把自己的愿望及社会上功利性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对孩子本身的探究性、兴趣爱好造成伤害。这些外部的因素,只能让孩子承受来自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家庭内外的各种压力,而无法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无法幸福、快乐地学习。 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们的不幸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笔者认为,孩子们不幸福的源头来自家庭、社会及学校不科学、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大多数人对教育的第一个误区,是认为接受教育就是学习知识。启蒙教育,所谓“发蒙”就是要“求知”。但教育绝不仅仅是“求知”,在某种意义上说,“求知”仅仅是教育里面很有限的一部分。在启蒙教育过程中,培养人的`社会生活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和基本行为操守是第一位的。教育不仅是读书,更重要的是修行修为的道德操守。 第二个误区也跟“求知”有关系。大家都认为早教非常重要。既然教育等于要多学知识,快学知识,早学知识,所以大家对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追求非常强烈。现在的教材教法、家庭作业以及家长课外增加的学习内容等,都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事实上,科学的办法应该是:最适时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到了什么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到了什么年龄阶段,那就给他什么样的教育。 还有一个就是对学校和家庭教育认识的误区,一些人总认为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丢给学校就不管了。安全感、亲近感、归属感,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家里形成,家庭教育不能完全交给学校,家庭要以品德、行为习惯、生活技能教育为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不同的分工,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取代。 正是这些认知方面的误区,造成了孩子不能从学习、生活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事实上,幸福很简单,只要我们让孩子愉快地做有意义的事情他就很幸福。因此,要让孩子获得成长的快乐,就必须从改变这些认识的误区开始。 对于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应当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改革测试评价方式。现在是测知识,而且一测定高低,一考定终身。要逐步改变这种主要以学生学习成绩为评价指标和选择依据的片面做法,而代之以全面、发展、过程性评价为主导。 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设“以生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与环境。大家经常说学生只会考试,不能够创新,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和文化很少允许孩子去质疑、批判和发问。要让学生敢于发问、敢于批判、敢于自省,有了这种文化,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才能够有创造力。 对于家庭和社会而言,我们应当重塑“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机制。有调查发现,83.6%的家长要求孩子考试占前15名,家长们用自己的价值取向逼着孩子们去学习,孩子又怎么能幸福呢?应当尊重孩子们的天性、个性。人的智力和能力,确实是各有所长。发掘孩子最宝贵的地方、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是家长、教师的责任。每个孩子总有自己的长处,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够发掘,能不能够教育,能不能够让孩子照着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去学习、去成长,让他们自己找回学习和成长的快乐、幸福。(摘自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刘鸣教授在“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上的演讲)

6.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观后感 篇六

——观《德耀中华——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有感

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支撑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9月21日,CCTV-1播出了“德耀中华——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当代雷锋传人”郭明义、“板凳妈妈”许月华、“索道医生”邓前堆、“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孩”孟佩杰、“退而不休”邵春亮……一连串平凡而响亮的名字,在这个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经济大发展的社会,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也令电视机前的我热泪盈眶、感受良多。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道德始终为人心所向,代代相传,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这种精神力量。

邵春亮,一个平凡但高尚的教育工作者。人逾古稀,退而不休,敬业奉献。自退休16年来,邵春亮在工作岗位上,用慈父般的爱心,甘于奉献的恒心,刻苦钻研业务的事业心,胸怀大局的责任心,以他出色的教学水平以及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600多名本科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16年里,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假期、休息日进行备课、编写教材、撰写论文及相关科研工作,不断充实和提高业务水平。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冬,他总是准时出现在教室,坚持天天跟同学们一起

上晚自习,生活中给矛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得到了广大学生们最崇高的尊称——“老爹”。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16年的高尚情操,16年的闪光人生。他们对事业虔诚执着,付出辛苦,倾注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超乎常人的坚韧,铸就无私奉献的丰碑。这是操守,是品格,是人生境界。他们是民族复兴的脊梁。

我同样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聆听别人的事迹的同时,我也在深刻的反省我自己。冲劲有余,坚持不足;付出很多,奉献不足;关心较多,真爱不足……原本自己感觉工作上算是尽心尽力,爱岗敬业,但对照敬业奉献模范的闪光人生,发现自己距离优秀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大量的付出,超值的奉献。

邵春亮的一句话触动我心灵深处,使我不由陷入沉思——“我既没休息,也未踌躇,仍旧走在路上。”

7.性教育的终身教育性 篇七

性教育是一个涵盖面很广且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既包括性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 又包括两性人际交往、伦理道德和性意识观念的教育。因而, 性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首先, 它是一种“人本教育”, 是运用于生活的一门科学, 所以, 它可以不论场所随时都能施教, 如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其次, 性教育涉及的层面比较多, 除性生理外, 还包括性道德、性心理、性文艺等层面。因此, 性教育是指结合教育学来传授各种性科学知识, 以学会成为一个符合他 (她) 角色的合格的男人或女人;学会正常的异性交往;形成社会和道德所能接受的态度和行为。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化, 中国人的性观念也悄然转变, 与性有关的社会现象也层出不穷。许多人开始大胆追求性的和谐与享受, 关于性的禁忌越来越少, 性观念混乱, 性犯罪大量增加, 卖淫嫖娼日益泛滥。从沿海城市发展到中小城市, 再发展到农村, 性病日益蔓延, 艾滋病也已敲开中国的大门, 黄色淫秽物品泛滥, 政府不得不多次开展扫黄活动, 封建思想仍有很大影响, 西方的性观念又在涌入, 新的健康、合理的性观念还在萌芽与探索之中。对此, 人们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由此, 开展全民的、终身的性教育已越来越提到议事日程上。无论西方的性教育还是中国的性教育一般侧重于青春期教育, 即对青少年开展的性教育, 学者的研究也多围绕青少年的性教育展开, 而本文试图从人类性行为的特征、性教育的理念和终身社会化的角度来论证性教育是终身教育。

从人类性行为的特征看性教育是终身教育

1.性行为的特征

(1) 广泛性与普遍性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与性行为无关, 每个人都是性行为的产物。同时, 在正常情况下, 每个人都会有性要求, 都要结婚、生儿育女, 都要发生性行为。

(2) 自然性与重要性

性行为和人类生活有很大关系, 因为性是人类繁衍的基础, 性活动是人类基本活动之一。“食、色性也”, 除了吃饭以外, 性要求是人类第二自然本能。人们在满足性要求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愉快。不仅如此, 性行为又是延续后代的必要手段, 它和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都有密切联系。所以, 从古到今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

(3) 长期性与复杂性

性问题是伴随着人的一生而存在的, 表现形式也是错综复杂的。现代科学证明, 人从幼儿时期开始, 就有性意识, 这种性意识到青春期迅速增强, 以致付诸实施, 由此而带来许多性问题。即使到了七八十岁, 多数人还有性意识、性要求和性行为, 只是表现形式和中、青年时期稍有不同而已, 这时所面临的性问题也不同。

(4) 排他性与隐蔽性

性行为的隐蔽性是由性行为的排他性引起的。在原始社会, 实行群婚杂交, 性行为说不上什么隐蔽性。但随着私有制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 妇女隶属于男子, 而且只能归一个男子所享有。于是, 对妇女的贞操要求严格得无以复加。性行为不仅不能有第三者, 而且不能让第三者看见, 这样就表现出性行为的排他性与隐蔽性。性行为的隐蔽性发展到畸形程度, 就会产生性神秘感。

(5) 责任性与严肃性

性行为虽然源自人类本能的性要求, 但绝不只是个人的私事, 绝不只是满足于个人的寻欢作乐。它必须对对方负责, 对后代负责, 对社会负责, 其责任是重大的, 也是极为严肃的行为。

(6) 尖锐性与对立性

表现为同样一种性行为, 在有的社会里是高尚、合乎道德的, 而在有的社会里则是低下、不合乎道德的, 甚至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同一行为具有如此尖锐而对立的性质, 实属罕见。

正因为性行为具有上述特点, 在全民开展的性教育是一种长期教育、终身教育。长期以来, 性教育的研究无法深入开展, 在性教育上存在并流行着一些荒谬和无知的观点, 导致我国出现众多的“性盲”。我国目前就是要大力普及和推广性教育, 从社会、心理、医学、法学等各个方面深入研究性教育, 研究性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各种关系, 以提高人们的“性商” (即性健康水平的测量标准, 如同智商、情商等) , 使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同时, 性生活水平也能达到“性小康” (即指性健康水平和性知识水平达到小康状态) 。

2.性教育的领域

生活与性是紧密相关的, 家庭是由一男一女因为爱而结合的最亲密组织, 男女两性分别扮演着夫妻、进而父母的角色。不论是生理上合一的满足性欲还是延续生命、心理上合一的彼此互属及分享快乐、分担痛苦, 社会上性别角色的刚柔并济、分工合作, 都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 现代的家庭生活教育, 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不谈“性”;而且负责任的性教育也必与婚姻相联系, 性教育不能离开家庭生活单独来谈。

性教育是帮助每一个人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任的教育。在性别角色方面应学习刚柔并济, 在异性交往和选择配偶上应学习如何约会与作决定。在夫妻调适方面学习建立永久的知己朋友关系和防范负面“性行为”之危害。

性教育不只包括解剖和生殖方面的知识, 也不要把它只局限在青春期的教育, 应该同时还强调有关两性之间亲密人际关系的发展和指引。一个人整个生命发展成健全并富有创造力的个体, 是与性有着密切关系的, 所以性教育应由出生开始, 终其一生, 是一个很大、很广泛的计划。性教育至少包括了性生理、心理、伦理和法理等层面, 目的是要产生社会和道德所接受的态度和行为, 是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男人和女人的教育, 所以称之为“人格教育”或“人性教育”。

从人类社会化是终身社会化看性教育是终身教育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身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学所表述的社会化, 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 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人是社会的动物,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但是, 人的这一本质属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获得的。个人社会化是人对社会的适应、改造、再适应、再改造的矛盾运动过程。个人为了适应社会生活, 就必须不断学习, 因此, 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 一般把人的社会化过程分为少儿期的社会化、青年期的社会化、中年期的社会化和老年期的社会化, 各个不同的阶段人的社会化的侧重点也不同。由此看来, 人的社会化是终身社会化, 性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在性教育的分期中, 一般学者把性教育分为五期, 即婴儿期性教育, 幼儿期性教育, 儿童期性教育, 少年期性教育和青春期性教育, 本文在性教育的分期中, 增加两个阶段:即中年期性教育和老年期性教育。

1.婴儿期性教育 (一般在3岁以前)

主要是通过母亲对孩子的抚育喂养, 母亲与儿童的身体接触, 来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敏感性, 促进孩子大脑的分化发育。因此, 婴儿期教育的特点是在满足婴儿食欲的同时, 还要满足婴儿皮肤触觉的发育需求。

2.幼儿期性教育 (从断奶起到6岁)

主要是开始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 并初步进入性别角色。此时应该同时开始灌输初步的性道德观念, 如让男孩爱护尊重女性等。学会基本的性卫生知识, 例如大小便前后要洗手, 不可把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空窍中等等。此时为便于关照幼儿, 父母亲应该与孩子同床而卧, 但必须分被而眠。

3.儿童期性教育 (从6岁起~10岁以前)

这是介于幼儿期和青春期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期是人类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成熟发展全过程的开始, 也是这一过程正常发展的关键。这时儿童已经进入学校学习, 社会知识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儿童期的生理发育与婴幼儿期相比, 相对缓慢而平稳, 但心理发育则随着新的生活和教育的开始, 发生了有决定意义的变化。性心理也有了相当的发展。一切有条件的家庭均应与孩子分房而居。如果发现孩子厌恶自己的性别角色, 则应该及时纠正, 以防发生日后的性别角色倒错现象。此时要教给孩子性卫生的基本知识, 学会保持性器官的卫生。同时应该教会孩子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鼓励孩子的独立倾向, 要求孩子要男女有别, 教给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规则, 要孩子自尊、自爱。

4.少年期性教育 (从10~20岁)

因为此时期内多数孩子先后进入青春发育阶段, 女孩子表现为月经来潮, 男孩子表现为初次出现遗精, 而且此阶段的心理变化也较敏感。此时的性教育内容主要是: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 经期卫生知识, 男女交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女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初步的婚恋道德原则, 明确法律与道德对两性关系的基本要求。

5.青年期性教育 (从20~35岁)

此时期孩子已经成年, 有了独立的爱好、个性, 逐步走向成熟, 开始恋爱结婚, 组建自己的家庭。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承担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夫妻生活知识、子女教育知识、家庭经济知识, 为建立家庭做好准备。

6.中年期性教育 (从35~60岁)

此时期的个人已成家立业, 事业家庭趋于稳定成熟, 性教育的内容侧重于培养自身对家庭、事业的责任心, 忠贞于自己的家庭, 忠贞于自己的配偶, 拥有安全健康的性生活, 努力完成对后代的教育培养。

7.老年期性教育 (从60岁起)

随着年华的流逝, 老年期两性性腺活动趋向减退, 部分老年人承受着失去配偶失去性生活的痛苦, 此阶段的性教育侧重于让老年人了解自己性生理的变化, 不急不躁, 顺其自然。多参加集体活动, 在性生活中做到洁身自好, 颐养天年。

很多学者注重前五个阶段的性教育而忽略了中年期和老年期的性教育, 而事实上中年期和老年期的性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和风俗习惯, 在终身性教育的倡导中, 不能忽略中年期和老年期的性教育。

8.浅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育 篇八

1、学生体育童识的特点

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对体育教育结果的反映,是在体育教学中逐渐培养的。体育意识好的同学在社会生活中随时都可以主客观的变化而调整体育活动手段、方式、方法等,从而有较强的社会适应。保持良好的体育爱好,达到“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2、“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

2.1 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

上好体育理论课能为体育实践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的教学、训练、群体活动等,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但目前的状况是,中学生对体育理论课还普遍缺乏兴趣,在体育理论课堂上,学生在操场上的那种生龙活虎劲头,荡然无存,个个无精打采。问之,答曰“枯躁无味”。致使体育理论课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产生厌倦情绪,关键在体育教师。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进行调查研究,抓不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照本宣科,这是使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

强化对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视,加强检查监督。转变观念,不仅仅是体育教师,领导层也要重视体育理论教学。通过体育理论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增强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通过体育理论教学,还能使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加强对体育的关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习惯和能力。

2.2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手段的影响,以往那种压抑学生积极性,无视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而进行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传授和强制性地进行身体练习的做法,往往使学生感到厌烦,甚至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和发展心理素质都是不利的。

目前针对青年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的特点来研究,要想吸引他们的注意从而产生兴趣的话,就必须改进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思想较活跃的学生,他们不仅仅只想到单一的某种体育技术,而更多地想掌握一些有关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手段、方法既要符合体育教学原则,又要结合学生不同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排灵活多样的内容。引导他们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课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自己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在编排上,可打破原有的年级、班的组合,教学中配有专项教师进行教学和辅导,使学生欲求的得到满足,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从某一运动中,逐渐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进而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在课余时间通过体育手段,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丰富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继续和延伸,它可以使学生在灵活、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能力,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形成课内外“一条龙”的教学,不仅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而且能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更多地掌握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以便进行科学地、自我监督下的锻炼,养成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另外,课外体育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如:经常组织一些班级或年级的比赛,使学生在欣赏比赛或参与比赛时获得乐趣和荣誉感,通过潜力潜移默化,使学生由不爱活动到爱活动,由不感兴趣到主动参与,真正体会到体育的魅力,从而调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结论

上一篇:生产事故教育反思下一篇:公司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