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景的现代诗:我想

2024-07-29

关于写景的现代诗:我想(精选10篇)

1.关于写景的现代诗:我想 篇一

一、用字传神而诗篇活化

历来诗人酷爱写景,唐代诗人王勃[2]的写景诗中除了有郊野美景的小清新外,其他的多是多姿多彩的浩荡的山河画卷。而王维[3]的诗则是典型的“诗中有画”的代表,此外更是蕴含着丰富的禅意,让人沉醉于诗中美景时,亦反复体味那高深幽晦的禅意。田名瑜的写景诗虽然比不上以上两位大家之作,但是也有其独到之处,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以《玉清寺夜兴》[4]为例:

薄薄梧桐月,清光落满庭。

僧言群石瘦,鸟梦乱山青。

愁遣诗为敌,穷疑鬼有灵。

偶看天北角,三四向晨星。

这是诗人在玉清寺夜游所兴,玉清寺又称玉皇阁,是诗人青年时代读书之所,但已被全毁。诗人在此描写的景物有:薄月、清光、瘦石、乱山,这本就是在深夜,而这些景物又被诗人塑造出一丝惨淡:月是薄的,月光是清寒的,连那堆石头都是瘦的,周围的山也是呈杂乱貌,这一切的景都被赋予了一种单薄可怜的状态。此外,诗人内心还自生起“愁遣诗为敌,穷疑鬼有灵”的怪想,令此时此景更让人心生恐惧,尾联“偶看天北角,三四向晨星。”虽然也是写景但是“三四颗零星的晨星挂在广阔的夜空中”这幅景,更是显得清峻,凸显了诗人的心情。

诗人在此用字传神且巧妙而使诗篇活化,平凡的景物都被赋予诗人的愁闷之情。如首联的“薄”、“清”、“落”三个字将首联中的意象“月”“月光”都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形象,“薄月、清光”即让人感觉到深夜的萧索;颔联的“瘦”、“乱”两字点明了地下下之景的特点,与首联的天上之景相呼应,营造出一幅天地同一的萧索感,更使诗人的愁闷情绪进一步在诗中宣泄。纵观该诗,意象都是极其平凡普通的东西,却因为用字的精准而使这些凡物俗物增添了别样的意义。

再看《春日沅陵杂兴十四首之一》[5]:

一夜春风绿了波,故园杨柳近如何?

裁书寄与山妻去,为我安排旧钓蓑。

此诗写诗人在春日所观之景,首句“一夜春风绿了波”与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有相似。诗中表现出诗人见到春日之景而欣喜雀跃的心情,并欲寄家书与家妻让其准备蓑衣钓具,诗人已迫不及待地在这样生机盎然的春景中来一场悠闲垂钓。

解读至此,表面上看好像是歌咏春日万物生长的诗作,其实不尽然。此诗没有确切的写作时间,但是选集将它放在诗人1920-1931年的诗作间,可见此诗是作者在早期创作的,而这个时期正是作者为革命事业奔走异乡的时候,但是心里却总是牵挂家乡,每逢春风荡漾,其思乡之情就更加浓郁,婀娜多姿的柳条,一池波光粼洵的湖水令其忆起闲时家中垂钓之趣。

这首诗诗眼是首句的“绿”字,全诗由这个“绿”字引导,全篇着墨描写春天的景物,一个“绿”字即将春日之景活化,令人读诗犹见景,可称得上“诗中有画”,诗中借这种悠扬的春之美景衬托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让这诗中之景蒙上了一层淡淡忧伤的面纱,不得不说,此诗算得上是诗人诗作中的上乘之作。

此外,其他写景诗中文字活用如:“龙松不息斗雷声”中的“斗”;“一勺分甘绿绕城”中的中“分”;“群云扶岫出”中的“扶”;“白云捉山头”中的“捉”;“日角破云出”中的“破”;“飞翠落庭户”中的“落”等都表现了诗人善于将所见之景拟人化继而使诗篇充满生气。

二、色彩杂糅而画面浓烈

优秀的写景诗都将所写之景浓妆淡抹使其符合诗人的内心想象,继而借由这些景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田名瑜的写景诗也常常如此。

以《北海杂作其一》[4]为例:

红墙曲绕紫花生,日色模糊隔水明。

闲起看云云再起,柳阴一路满蝉鸣。

这首诗下笔即写所见所闻之景,没有任何铺垫,开门见山,先是描绘入眼看到的紫花缠绕着红墙,再是想象水面上日光模糊不清,颈联则是看到云朵连绵不断的飘走又再升起,尾联则是夏日常见的常听到的树阴间的蝉鸣。诗人在此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对所见之夏日景物进行描写,实写了首联红墙紫花,继而虚写了日色朦胧和白云飘涣,最后又实写了树荫与蝉鸣来结尾。虚实之景的结合让人读之能感受到景物的交替变换。

同时诗人还运用多重色彩杂糅的方法:比如红墙、紫花、白云、柳绿,一红一紫、一白一绿,这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能给人营造鲜明的对比感,还增强了诗作的画面感,而色彩的四重杂糅却能达到异常的和谐,这就是夏天的特点,这就是夏天颜色多彩的独特之处,这就是诗人擅长运用色彩杂糅使诗歌画面感强烈而使诗作成功之处。

再看《庚戌五月至北海漫作十首(选五)》[4]:

其五

阁外斜阳影甚酣,梅飞老鸟向巢还。

碧沉一海浓浓色,游艇自由泛北南。

此诗是诗人1970年游历北京北海时所作的写景诗一首,自1951年诗人接受周恩来总理聘书,至中央文史研究馆任职之后,诗人一直与妻子住在北海附近,因此在诗人晚年诗作中写景诗大多写的是北海之景。

此诗首联写出了此时诗人所处的楼阁外,夕阳意正浓,天边呈现出绚烂的夕阳红,颔联描写了傍晚鸟儿归巢的情形,颈联则写了日暮降临,诗人此时面对的大海开始沉寂,尾联描写了诗人凝视着湖上的游艇自由来往,虽然诗作好像只是写傍晚时的普通景物,然而,诗人正是透过这些普通的景物抒发思乡之情。尾联游艇的自由让诗人羡慕不已,游艇尚能如此自由而自己思乡却回不去,真是惆怅不已。

诗中首联的斜阳呈现出热烈的夕阳红,而颈联的大海沉寂则显示出一种深深的灰色,一红一灰在诗人的眼中、眼中交错着,家乡的模样又被勾出心头,此诗用两个鲜明颜色的对比刻画出一幅思乡画面,使人透过画面似进一步能接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三、借景抒情而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诗人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托美好愿望,或包涵生活哲理,或表现诗人的生活情趣等。田名瑜的早期写景诗多是抒情诗人对兵祸不断的神州大地的焦虑,对民众流离失所的同情,而面对这些混乱诗人手无缚鸡之力亦使诗人痛苦无比,他将种种情绪托付诗中,借以抒发内心愁闷。

以《星叔山居杂咏题词九首》[8]其四为例:

三亩小园松竹根,在山泉水自冬暄。

一官归似陶元亮,手中桑麻长子孙。

此诗写诗人族叔田星六住所的景物,首联有“松竹”;颔联有“山泉”,这些都是隐居所常见的景物,“竹”有清逸脱俗的指向,苏轼曾有诗云:“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9]由此可知,竹在古人眼里俨然成了隐士的象征。田名瑜早期曾做过凤凰县、大庸县、沅陵县、黔阳县四县县长,新中国成立后又北上在中央文史研究馆任职,他的一生都在仕途上,但是田星六不同,田星六终生没有出仕。在此诗人写下的这首诗除了表现其族叔的隐世脱俗外,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渴望能远离尘世纷扰,避世而居。

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诗中没有直接抒情而且寄情于景,让景物代替诗人诉说直接内心的烦忧与愁闷。

再看《初夏游南山寺》[10]:

四月莺鸣老,众芳亦渐稀。

人寻尘外寺,僧启竹间扉。

山艺将云出,钟声识鸟归。

安能从此隐,饱食劫余灰。

此诗是描写诗人在寻山寺途中的所闻所感。首联先由听觉转至视觉:“莺鸣老”到“芳渐稀”奠定了诗歌苍凉的基调;颔联以“尘外寺”喻示着此处的僻静与清幽,而“僧启竹间扉”以“竹扉”表现了山寺的古朴与原始;颈联则将视野有近处向远处放去,透过诗句我们可感觉到那种自然空旷而广阔的天地;尾联点明主旨,抒发诗人渴望在此优雅别致的僻静之地隐居。

其实诗人的隐居之情早就在前几联的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描述这些景物时诗人的喜爱及渴望与这些景物做伴的心情就已经渲染在其中。

此外,还有《南山云日晃漾,山意可亲。有作》[10]:诗人将身缠庸碌官府事的不痛快寄情于清新脱俗的山间早晨之景,借山间晨景的自然可亲写烦恼的身心事,这是典型的“寓情于景、以乐景写哀情”;又有《晨由城府回舍》[10]:诗人早晨从官府回住所,途中见到云朵在山头环绕,朝阳刚刚爬到山角,而溪边流水潺潺,微风摇曳,诗人居住之地的几株竹子随风摇荡,这一切美好的自然景物都附着了诗人清晨结束公务之后轻松的好心情。

田名瑜的写景诗不求意象的独特,也不钻字眼的新奇,更不学反复杂乱的绮丽章法,他的诗作自有其特点所在,他所择取的意象大都是稀疏平常的,但是他能够将平凡诗化得不平凡,他将丰富的情感融进诗中,汇到景里,他没有高超的技巧,但有真挚的情感,写的是景,读起来却让人们在景中看到了情。总之,田名瑜的写景诗有其独特的文学特色。

参考文献

[1]田成上,张应和.田名瑜诗词选[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2][唐]王勃著.王勃诗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3][唐]王维著.陈贻焮选注.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07.

[4][5][6][7][8]田成上,张应和.田名瑜诗词选[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9][宋]苏轼著.吴鹭山等编注.苏轼诗选注[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04.

[10][11][12]田成上,张应和.田名瑜诗词选[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13]苏爱风.论王勃诗中的“春”“花”“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8(4):43-45.

2.关于放飞梦想的现代诗 篇二

张开理想的风帆

带上心中

那个早已

筹划多时的梦想

飞向蓝天大海

让巍峨的高山

更加峰峦叠嶂

让寂寞的河流

恢复昨天的欢唱

让碧绿的大海

扩展她那无限的胸怀

让富源辽阔的土地

更加美丽富饶

让绿色的草原

再添茂盛的色彩

让茂密的森林

更现层层绿浪

愿勤劳的人们

水远世代平安

愿贫困的地区

享受丰衣足食

愿善良的爱心

撒遍人间大地

愿和平的号角

响彻在全球各国

愿战争的硝烟

永远永远地熄灭

愿幸福的快车

勇往直前

走遍天涯海角

穿越三山五岳

把梦想和祝福

遍布全球每一角落

关于放飞梦想的现代诗二

那条幽静的小路

何时脱光了衣服

在我记忆边缘裸露

羞色的无奈

你早已走进我的胸怀

只是你承受太多的凌辱

蹂躏你的尊严

呻吟在寂寥里响亮

雨无声落下

孤独掷地有声

心没有关窗的家

梦想遗落小路的古老

我还是童年的男孩

只是梦想破灭

荆棘铺满前行的方向

记忆里又多了一个苦涩

关于放飞梦想的现代诗三

我有一个梦想

朝着有阳光的地方去寻找希望

把昔日的快乐与笑容再重新挂到脸上

雨水冲刷着整个人生

海浪般的誓言早已退去

深夜里的孤影

已走的模糊了记忆

明天的明天还是在守候着等待着继续

不再奢望有谁还再能为自己在雨雪中遮挡

不再坚持回忆终能再现完美

不再幻想童话里的你我不该责备无知中的成长

学会珍惜生命中有限的那缕阳光

给自己一双自由翱翔的翅膀

从此去寻找脑海里曾经出现过的理想

我的梦想

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人

每天在巷子里忙碌油盐酱醋

日起日落间感悟生活琐事

等到深色寂静的夜里伴着蝉鸣去寻梦

在这里没有残酷的战争

没有激烈的竞争

没有无理的恶斗

更不会有莫名的怨言

在这里的人们

只有一个要求

幸福就是健康和睦平安笑声

我的梦想

做一个游散的诗人或作家

走遍世界每一个存在的角落

写下每一次真实的自我让生命的蜡烛

3.初中语文中的现代诗教学 篇三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 选出自《猛虎集》。这篇诗歌具有轻柔明丽的特点。它的是音节和谐, 意境优美, 音节响亮, 意境深远, 从而备受读者的青睐。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 是徐志摩的力作, 其构思之严谨, 表达之精纯, 描述之细微, 堪称绝响。抒情是诗歌的生命, 正如白居易所说的“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因此, 《再别康桥》的教学, 首先要捕捉诗歌的意象, 诠释其创作背景, 与诗人共鸣, 通过想象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眷恋依依、凄婉哀愁与洒脱豪放之情。

二、解读学生

高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现代诗歌, 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风华正茂的青少年, 对文学有与生俱来的酷爱。艺术是相通的, 他们从优美简洁、华丽婉约、形式独特的古典诗歌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 也从无数直率奔放、锦绣流畅的流行歌曲中感受过歌词的意蕴, 因此具有良好的学习与鉴赏的基础。不过, 学习《再别康桥》仍有两个难点, 首先是对意象的朦胧认知, 其次是徐志摩的创作动机。

三、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再别康桥》描摹如画, 字里行间爱恋重重, 憧憬种种, 离愁片片, 千愁万绪, 笔莫能罄, 不尽之意, 尽在言外。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读是基础。教师应让学生在读中品味, 在读中鉴赏, 在读中探究。学生可深情吟哦, 熟悉文本, 或一人阅读, 众人击节应和, 或个性阅读, 融入共鸣。大家一起读诗作、谈感受、说体会, 把诗句来回揣摩, 对意象反复理解, 绝不能限于外在的初步认识, 要深入作者内心, 读出感觉, 品出味道, 直至诵之心动, 怡悦心怀, 读之再三, 味之无极, 齿颊留香, 直至意蕴悠然, 犹如己出, 读至文字中诗人形状举止依稀若在眼前, 学生宛然如临其境。如此, 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 最后成为终结性认识。当然, 不能就此罢休。教师还应介绍诗人创作特点、写诗背景, 或与其他作品交相对照, 促进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 以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学过程

(一) 感知作品内涵

1. 为诗作配乐。

选曲配乐朗读, 什么歌曲合适呢?最后大家一致选舒曼的小提琴曲《梦幻曲》。《梦幻曲》惆怅满怀, 描写逼真, 简洁生动, 抒情浓厚, 轻盈缥渺, 似泣似诉, 如梦如幻, 让人遐想无限不能自已, 倾听着柔美舒缓的音乐, 读着轻盈柔和的《再别康桥》, 珠联璧合, 桴鼓相应, 别有意境, 从而增加了学生对《再别康桥》的感知。

2. 什么样的歌手演唱才能使诗歌更为动人。

说起唱歌, 学生顿时群情踊跃。最后, 大家一致赞同关?式的演唱。关?一贯是自弹自唱, 发挥得出神入化无以复加, 节奏快慢相宜, 表情感人至深, 歌唱浸人肺腑。立即有学生模仿, 歌喉一啭, 全场寂寂, 与歌唱艺术结合, 确实是震撼人心, 尤其是歌曲的特点可以发挥极致:精粹处反复演唱, 结尾处“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一唱三叹, 真挚的感情得到充分抒发, 使得学生对诗人在诗中所寄托的感情感同身受, 沦肌浃髓。在这种情况下, 大家能够对《再别康桥》有了更深入的把握, 学习的兴致再掀高潮。

(二) 从意象中感受情感

旧地重游, 缕缕情思化作凄美婉约的诗句, 整首诗的情感充满了似水柔情,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 似随手拈来, 但“看似容易却艰辛”, 其中有多少的依恋, 有多少的难舍。学生认为作者究竟是和谁道别呢?只是向母校告别吗?那何必“轻手轻脚的, 生怕惊醒梦中人一样”?他向喜欢的人道别?不敢惊扰意中人的美梦, 轻轻的来了, 又轻轻的走了?或者, 作者是和“另一个我”道别, 和“记忆中的我”, 抑或“留在此地的我”。作者是和自己的心灵沟通, 所以轻声细语, 缱绻呢喃……字里行间, 跳跃着诗人无限的激动, 真想引吭高歌, 一唱为快, 但是歌声到喉咙又能被咽下去了, 这说明诗人是独自回味了, 而且情感极其厚重, 只能是自己独享, 只能是自我陶醉。诗人的情怀感染了夏虫, 夏虫也为诗人而沉默了……

(三) 了解诗作背景

徐志摩曾经在《猛虎集·序文》中做过详细的自我剖析:在24岁以前, 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 开启了他的性灵, 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1928年, 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 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 《再别康桥》问世, 成为不朽的名作。此外, 徐志摩曾经与20世纪中国公认的才女林徽因漫步于剑桥。徐志摩对林徽因一见钟情。1928年3月, 林徽因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在加拿大结为伉俪。得知心上人名花有主以后, 徐志摩故地重游, 千头万绪, 百感交集, 挥毫赋诗写下了这篇不朽的名作。了解了诗作背景, 就能够“知文论事”, 更准确、深入地把握这首瑰丽的诗篇。

五、结语:认真学习, 进行诗歌创作

4.关于敬老的优美现代诗欣赏 篇四

能慰问蓝天,

可它不会忘记哺育它的大地,

——它一生的靠山。

我们的成长,

父母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恩情,

要时时将他们挂念。

百善孝为先。

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情。

若是不懂孝何在,

不配称为好儿男。

我们要把心中的爱奉献,

关爱父母,孝敬父母,

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

永远沐浴在爱的春天。

我们要将爱传递,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作者:柏思瑶

5.关于老师和母校的儿童现代诗 篇五

老师的微笑

是风中的帆

没有风

哪有起航的船

是晨曦的露珠

没有露珠

哪有折射出的七彩阳光

老师的微笑

是学生心中的糖

没有糖

哪能尝出口中的甜

老师的微笑

是梦幻中的风筝

没有梦

哪有风筝飞得那么高那么远。

《老师,妈妈》

老师您是一位园丁,

却更像一位慈祥的妈妈。

在您眼里,我们都是孩子。

在您心里,我们都是宝贝。

您不仅给了我知识,

还教了我做人的道理,

更给了我妈妈般的爱。

在您无数个眼神里,我看到了希望。

在您灿烂的微笑里,

我增添了信心。

我爱您老师,

我爱您妈妈。

《母校》

伟大的母校,

您是春天的太阳,

慢慢升起,

让我们有了温暖,

我们被您感动,

我们因您而骄傲。

您是翅膀,

带我们在知识的太空翱翔;

您是水,

悄悄地流进我们的身体里。

您是风,

把我们吹走,

让我们

拥有美好的明天。

您无私的奉献,

让我们成为世界上最炫丽的花朵。

我渺小的心灵,

为您绽放,

6.关于写景的现代诗:我想 篇六

一、何其芳早期诗歌古典意蕴的成因

(1) 早年经历和环境对何其芳诗歌创作的影响

何其芳非常熟悉中国古代文学, 并善于在自己的创作中采用古典文学表现手法。从小在封建气息浓重的私塾读书, 开始接触我国古代诗歌以及一些古文经书。由于家庭生活和私塾生活的暗淡, 十二岁时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他这种经历, 培养了他对想象世界的眷恋和对于现实世界的逃避。”[1]他最初迷恋古典小说, 后来随着阅读能力的增强开始读文赋作品, 《唐宋诗醇》是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诗歌, 感到了艺术的魅力。中学时代接触了白话文, 同时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 这些都引导他更近地走向了文学。初中读冰心的小诗, 有一种创作的冲动。高中流行所谓的“豆腐干体”诗歌, 于是痴迷的学习写整齐的诗。诗人后来回忆说∶“我的第一个诗集《预言》是这样编成的∶那时原稿都不在手边, 全部是凭记忆把它们默写了出来。凡是不能全篇默写出来的诗都没有收入。这也可以说明我当时对于写诗是多么入迷。”[2]他诗歌中字里行间的整齐和韵律的协调, 都是受了古典诗歌和格律诗的影响。

之后他进入北大读哲学系是因“从事文学的人应该了解人类思想的历史”, [3]一下课就沉浸在文学书籍里, 丰富的阅读不仅培养了他对传统诗歌作品的认同, 也使创作中的何其芳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古典诗歌的意趣。

(2) 社会时代背景和城市文化环境对何其芳传统审美情趣的影响。

大学毕业后直至去延安之前,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京津度过, 那段时期正是何其芳创作的高峰, 《预言》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相对当时“现代”气息浓重的上海来说, 北京这座充满古韵的城市远离工业化, 文人们保存着相对古朴的风气。从小就受古典气息熏陶的何其芳生活在这里, 便更加认同这儿的传统审美情趣。这在他作品中有完美的体现, 《古城》中的城墙和《夜景》里的宫殿等这类景象, 充满了他早期的作品。

(3) 侧面反映古典诗歌传统影响

除此之外, 他早年未出国留学, 也没翻译过外国作品, 由此可从侧面佐证西方诗艺影响的局限。

二、以《预言》为例, 品味传统意蕴和现代情趣

《预言》写于1931年秋, 那时诗人“几乎绝望地期待着爱情”, 而那股奇异的风“用更明白的语言说出来, 就是遇上了我后来歌唱的不幸的爱情。”[4]他以自己真实的爱情生活为依据, 不加掩饰袒露真诚。谢冕曾这样评价何其芳, “有人认为诗是不可扼制的情感的奔泻, 并不主张诗对情感的更多的加工。但何其芳却把真情的流露与艺术的精雕细刻很好地统一起来。他不讳言自己崇尚的是‘绝美的诗情’”。[5]

《预言》展示了六个主要画面, 以年轻的神的踪迹为线索, 由开始聆听到“年轻的神”的“足音”的狂喜到足音消失后的怅惘, 让我们在短短几节诗行中体验了一次爱情的悲喜。

⑴传统意蕴在诗中的体现

首先, 文字的锤炼和精雕细琢。正如诗人所说, “我喜欢那种锤炼, 那种色彩的配合, 那种镜花水月。”[6]古典诗歌讲究词语的精雕细琢以符合音律, 很多诗人并非感情涌动才成诗, 而是“苦吟”而得, 句句推敲。何其芳便是其中的代表。早期诗歌中冷艳的色彩、青春的感伤、精致的艺术, 同时交汇着东西方诗歌的影响。若你细读《月下》, 一定能感受到晚唐诗宋词华丽唯美的形式和语言文字的细微敏感。诗人的心理、情感, 以至美学的选择, 都偏向中国古典的“佳人芳草”, 即使是最抽象的情思在他的笔端都变成了可观、可触的声色而流芳溢彩。

其次, 诗歌的含蓄性。在这里, 诗人对古典诗词, 特别是那种含而不露、蕴藉深远的意境的追求有了切实的实践。诗中没有着意刻画“年轻的神”的形象, 而是梦还式的爱情吟唱。捕捉“一些在刹那间闪出金光的”心灵语言, 省略意象之间的链锁, 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 使诗有一种宁静柔和的朦胧美。

第三, 对古典诗词意境、技巧的转化翻新。那“年轻的神”来而又去, 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情调, 技巧层面既与戴望舒的《雨巷》异曲同工, 又与《诗经》中的名篇《蒹葭》里那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情调和构思惊人的一致;对女神不正面描写, 而用“我”的感情与语言侧面烘托的写法。

⑵与现代诗的关联

首先, 运用象征主义的象征手法。就这首诗形象的象征性来看, 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预言中“年轻的神”的灵感来自法国后期象征派大师瓦雷里的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7], 在象征手法上虽有借鉴, 但预言之神不同于命运女神, 预言之神更带有乐观的调子。就形象的象征性来看, 和戴望舒的《雨巷》也有些相似之处, 比如年轻的神悄然的来去, 和那位有丁香一样忧愁的姑娘的出现和消失有类似的影子。只是《预言》中年轻的神没有雨巷中那么浓重的惆怅和幻灭感。何其芳运用的象征手法与象征派不同的是, 不是为了暗示虚无缥缈的“另一世界”, 不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和神秘意象。

其次, 对新月派格律诗的实践。全诗共六节, 每节六行, 韵律得当, 显然受新月派格律诗的影响。开头的突然与警醒和结尾的惆怅余韵, 和谐呼应。诗化口语的运用有一种透明柔美的格调。重复的语言, 节奏随情绪的变换, 更增强了诗的美感。

三、结语

何其芳早期的诗歌创作, “用新奇的想象和朦胧的情调构成的意境美, 使人很难分辨哪些是中国古典的, 哪些是外国的现代诗歌的影响。”古典诗艺的运用和现代意象的结合形成了何其芳独特的个性, 诗人以其“真”品性找到了古典和现代的契合点, 这一切都使得他在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蓝棣之《何其芳全集》序言二.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

[2]何其芳《写诗的经过》.何其芳研究专集,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6

[3]何其芳《写诗的经过》.何其芳研究专集,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6

[4]何其芳《<刻意集>序》.何其芳全集,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

[5]谢冕《中国现代诗人论》, 重庆出版社, 1986

[6]何其芳《论梦中的道路》.何其芳全集,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

7.优美现代诗欣赏:关于植物 篇七

这有可能么?

无论主题是什么,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它。

金兰柚感受到温暖,绽绿它的叶子,

将来长成一棵树,结果,皮薄,肉甜。

蜜蜂钻进杨梅树的花蕊,里面藏着一个,

针孔似的甜蜜天井。园子里的桂花树,

每到八月都被沾染了黄金朵朵。

我尝试闭上双眼,听见鸟儿们正在唱歌。

蜜桃摇晃着花骨吹出粉色的梦境。

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种罗汉松式的浪漫,

那是春天的情愫。

降临我们中间,一股清新的风吹来,

只要我们不过于匆忙,就可听见风在欢呼。

果园,或许还有蝴蝶,即使它们在飞,

或者看上去漂亮,晨露悬挂在它们的翅膀上闪光。

世界如此美妙,谁知道呢,或许花儿们会歌唱。

世界如此美妙,谁知道呢,或许树叶儿也会歌唱。

而蝴蝶,金桂,松,和温暖的太阳,

如此幸福地相处,它们所在的果园,犹如,

无边的林海。涛涛阵阵。

8.浅析如何进行高中语文现代诗教学 篇八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诗教学,基础知识

不同的文体, 应有不同的教学方式, 尤其是针对该文体的特色, 进行有意义的教学设计, 以便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认知, 这不但是教师的责任, 也是教师得到快乐与满足的源泉之一。

相较于古典散文、诗词和白话文体, 现代诗在形式结构与音韵节奏上, 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进行现代诗教学时, 须对此特别着墨;同时, 现代诗的声情韵味, 具有该文体的独特丰采, 教师应善加把握, 以现代诗的声、光, 营造一场教学的盛宴!试从以下三点, 浅析“如何进行高中语文现代诗教学”。

一、基础知识的讲授

所谓“基础知识”, 是指作者、题解、生难字词。这一部分是高中语文课本中, 任何篇章、任何文体都会遇到的课题, 必须优先讲授, 以免后顾之忧。例如, “题解”“作者”“生难字词”, 此一步骤和其它文体的教学无异。

二、现代诗概念的传达

对于现代诗应有概念, 可从以下几点加以传达:

1.诗质。

这是就文字的精炼而言。诗句与文句的不同, 在于诗句的文字密度较高;文字密度愈高, 则诗质愈厚、诗意愈浓。而所谓”文字密度”, 是指内容的份量与文字篇幅间的比例;内容份量重而文字篇幅少则密度高, 反之, 则密度低。诗的篇幅不比散文, 唯有讲究文字精炼, 才能寓少数的文字却有丰富的义涵。

2.诗意。

这关乎“诗的主题”“意象系统”。无论是诗、散文或小说作品, 大半有主题的要求, 然而相较于散文或小说, 现代诗的主题不能直陈, 必须转化, 寓于弦外之音。因此, 特别着重意象的经营。

何谓“意象”?简单地说即是:诗人主观的情志 (意) , 借助外在客观的景 (物) 象来表现或彰显。至于什么是“意象系统”呢?如果意象只有一个, 称为“单一意象”;如果意象有好几个, 则称为“意象群”;如果意象群的个别意象之间, 互有关联, 形成有意的共同指涉, 那就是“意象系统”。

3.诗韵。

诗韵并非指诗的押韵;现代诗之自由, 既可以押韵, 也可以不押韵, 但即使不押韵, 仍然无法避免诗句长短变化所造成的节奏律动。旧诗中的律诗、绝句或齐句古诗, 其节奏律动除了得因于韵脚之外, 句式的整齐, 本身即是一种规律的律动;长短句型的杂言诗或词曲, 比整齐句式的诗作显得灵动, 便是除了韵脚的安定因素之外, 句式的长短, 塑造了参差的韵律, 于是安定中有变化, 不致呆板沉闷。现代诗脱离了押韵的束缚, 句式长短又无限制, 的确自由极了, 但好的创作者不会放纵自由, 反而小心驾驭诗句的长短。注意长句的情绪与短句的情绪如何淋漓尽致地传现诗情, 长长短短的句子交织成诗情的脉动, 这便是“诗的节奏”。

4.诗境。

诗歌境界的高下判定, 比前述四项困难, 原因是较为主观。但是, 诗境的构成, 大致是由前述四项综合而来的表现, 如果步步为营、处处用心, 主题又能超越自我, 呈现较大的格局, 诗的境界应会升华。例如, 当前许多青少年喜欢阅读的作品, 多有言情倾向, 情诗受到的支持远远大于其它艺术性较高、较为严肃的诗作, 此一现象无所谓对或不对, 却有所谓好或不好;情诗 (绝大部分是爱情诗) 的格局小, 诗境的气象局促, 无法开阔学生的心胸与气度。然而不能否认:情诗的欣赏和试作, 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得当, 学生便容易被带进门。

以上四点关于”现代诗”的概念, 进行”现代诗教学”时必须让学生清楚地认知, 这是现代文学中的重要知识。

三、现代诗的“声、光”行动

这个步骤是进行现代诗教学与其它文类的教学, 最有特色的地方。如果缺少了这个步骤, 不但可惜, 而且现代诗教学的特色将无法突显。诗的音律不但可读, 而且可诵、可歌;现代诗的歌唱实践, 必须等待当代音乐工作者的参与, 而现代诗的朗诵任务, 却是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引导学生领受现代诗的声情之美并挖掘诗的节奏与律动。所谓“声、光行动”, 就是进行“现代诗集体朗诵活动”;借着集体朗诵的活动, 一方面, 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一方面, 活泼教学的方式, 相信定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关于“集体朗诵”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读”与“诵”不同, 是声情表现的两个层次;“诵”应该涵纳“读”的技巧, 也可以说, “诵”虽有其特色, 但仍以“读”为基础。

《孟子·万章》有言:“颂 (通“诵”) 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就很明显地辨析“诵”“读”是两回事, 而诗用诵、书用读, 实是基于诗比书更具音乐性的道理, 因此“诗”与“歌”合称, 而“书”与“文”并言。所谓”朗读”或”美读”, 是清楚、明白、生动、优美地, 像说话一般有情绪地, 将作品的文意情韵念出来。对于原著, 不能增字、减字、改字, 更不能错字。“读”, 是一切诗文声情表现的基础。

2.朗诵依表现技巧的不同, 有所谓“独诵、合诵、轮诵”的分别, 集体朗诵是将各种朗诵技巧加以综合、变化, 呈现出丰富多变的姿采。

(1) 独诵。只有一个人发声朗诵, 其它人完全静默的方式。这种方式, 是所有朗诵技巧的基础;每一位参与集体朗诵的个人, 都应该从独诵的训练做起。

(2) 合诵。集体一齐朗诵的方式;必须整齐划一, 不可参差不齐。

(3) 轮诵。一个人朗诵完紧接着另一个人朗诵, 刚结束又紧接着第三个人……一句紧挨一句、互不交迭却紧密连贯的朗诵方式 (此种方式有时传现此起彼落的效果) 。

朗诵要做到四项基本要领:音读须正确, 节奏要掌握, 情意能发挥。

有了以上的认知, 便可进行现代诗朗诵——声、光行动。

9.关于糖画的现代诗欣赏:画糖之魂 篇九

不止于龙的龙须,

不止于龙的龙爪,

不止于龙的利齿,

他们的华丽可以在一把勺之间发生。

当糖落到大理石板上,

一条龙已在风雨中伸出了头,

扬起了利齿把龙的身体照亮,

身子在云中舞动着,

舞动着

糖落到它的前爪时,

它笑了,

自己不再是一条虫子,

等待的小朋友眼中溢出了

光一般的兴奋。

它身上的龙甲开始闪耀金光,

好像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龙尾也从大理石板上出现了,

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尾,

他的龙尾摇动着,

好像在说着:我是多么伟大。

随着点睛之笔的结尾,

一条龙腾空出现!

在风中飞翔,

在云中舞动,

在被享用前,

谁不想自由一下?

在掌声中,

小朋友兴奋地咬了一只龙角,

天哪,

不愧是跟鬼斧神作,

它香甜似神助。

中国之文化

糖画之精神

在一把小勺之间慢慢连通……

10.从勃莱诗歌中窥探美国现代诗 篇十

关键词:美国现代诗,现代主义,罗伯特·勃莱,深度意象诗

引言:

20 世纪美国现代诗发展欣欣向荣, 经历了各流派的更迭演变, 因为新时期社会、思想的变化, 诗人们有了新的题材和表现方法。而现代主义一直是一条主线, 与传统相对立。

现代诗抛弃了艾略特所珍视的“非个性化”和“人格面具”以及新批评派反讽的自我意识, 毫无保留地揭示内心世界。[1]受西方哲学、心理学影响, 勃莱也注重挖掘个人深层意识。他《十一月某些幽居的诗》有这样一段描写:“雾:对岸无人/ 我所看见的树木也许具有意识/ 而这种哭泣的欲望就源于它们。”诗人直接表示树木具有意识, 这种“有意识”可能是因为诗人“看见”了、或是其冥思。诗人“哭泣的欲望就源于它们”, 通感手法一下子让人感到人与自然间某种隐藏的联系, 而“无意识”便成了“沟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中介”。[2]

勃莱还提倡“自由联想”和“跳跃”, 其《格莱斯顿伯里的星期天》就是淋漓尽致的体现:“光线穿墙进来”而不是窗;由“黑皮鞋”想到了“开口的坟墓”;接着“奇怪”地想到了“印度”, 并直接得出“财富无非是人少而已”, 这具有一定科学性的结论。奇妙的联想和跳跃, 只有人的深层意识才能实现。总的来讲, 美国现代诗显示出一种“向内转”倾向。

勃莱写作深度意象诗, 提倡“自然语言”, 让诗语言返璞归真。《深夜林中孤独》一诗中就出现了“桦树”、“满月”、“寒冷的天宇”、“树干”等传统诗中并不常见的意象, 其实它们更多会出现在中国古诗中, 而勃莱也承认:“我模仿着陶渊明的诗歌, 模仿着他那些闲适的作品, 我的诗歌中可能缺少了他所在的那个国家的深层文化。”[3]其次, 整首诗文字清新、淳朴, 别有一番韵味的文字本身, 也给诗歌主题渲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孤独、清新和愉悦。

为了反对英诗模式和文化传统, 勃莱无论是意象还是字、词方面, 都积极向中国、拉美诗学习。他的字、词和意象通常简单、新鲜而深邃, 让其诗歌意义绵延、深刻。有评论家说:“《雪野宁静》不仅是诗人个人创作事业的开始, 它也标志着美国诗歌的一个新的开端。”[4]不难看出, 美国现代诗力求新颖、必然会引起诗歌字、词、意象的小小革命, 与传统相离。

勃莱的深度意象诗不再受传统时间观念的限制, 割断了其延续性、顺序性。《旧木板》里诗人由早春的一块旧木板, 进行了连串无序的自由联想。想到了“覆盖着的鸡的足迹”、“码头上看见的木头”、甚至“一个朴素生活的人”。而“早春”是唯一且不确切的时间概念, 传统的时间观念荡然无存, 且意象间的关系也模糊不清, 不受时间规定。

现代诗中形成了新的时间观念, 历史与现在的时间出现了断裂。这种改变缘于两方面:一是诗人们“向内转”, 必然会打破传统时间观念, 扭曲时间连续性。二是科技、工业的进步, 火车、机器日夜运转, 工作中人们渐渐模糊了自然白昼与黑夜的时间概念, 人与时间的关系随之改变。同时, 由于效率的提升, 人们自由、回忆的时间相对增多, 更多的心理时间允许人们自由穿梭于历史、现在和将来, 从而时间可以扭曲、回转和切断。

“现代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形式主义和风格主义”[5], 显示了其审美标准与传统的对立, 而这要求诗人必须有所创新。勃莱把目光投向了东方, 借鉴中国古诗风韵, 与美国文化传统、自然相结合, 写出了真正的“美国诗”。他在《六首冬季幽隐之诗》中写到:“当我醒来, 一场新雪已飘落。/我独处, 然而别人与我同在, / 饮着咖啡, 观望外面的雪。”多么惬意、充满中国禅味的画面, 但他饮的是“咖啡”, 而非“清茶”, 体现了诗人强烈的本土意识。

在美国现代诗中, 要张扬现代性、逆反英诗传统, 诗人们就得向外学习, 破除传统欧洲文化的束缚。其次, 现代人的精神贫瘠也促使诗人们寻找良方, 而“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 强调‘天人合一’, 讲究人与自然和睦相处, ‘神与物游’, 自然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兴趣。”[6]学习国外优秀文化, 成为美国现代诗追求革新、突出现代性的重要趋势。

结语:

勃莱的诗歌成果颇丰, 记录了自身的不断创新、美国本土面貌的变迁。他题材丰富的诗歌很好地反映了美国现代诗的特征, 甚至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变迁。

参考文献

[1]张子清.20世纪美国诗歌初探[J].外国文学评论, 1990 (02) :42-51.

[2]耿纪永, 沈佳丽.罗伯特·勃莱的深层意象与生态意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6) :6-18.

[3]Bly, R.The Urge to Travel Long Distances[M].Washington:Ea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4]Davis, William.Understanding of Robert Bly[M].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88.

[5]姚文放.文学传统与现代性[J].学术月刊, 2001 (12) :59-66.

上一篇:保安招聘方案下一篇:2022年市医师协会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