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如何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2024-06-15

思维导图如何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精选2篇)

1.思维导图如何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篇一

现在很多的培训课程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学员对学习的记忆能力不强,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的“一个人在听完一场演讲后的30分钟内会忘记掉50%的内容”,所以现在有不少的人对培训的认识是:“上课激动,下课冲动,回家的路上被风吹一下左右摇动,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其实之所以会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培训本身,而是传统的学习方法所造成的,因为采用线性思维,所以不能完全记住所有的内容,所以很大的问题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如何使用我们的大脑造成的。正所谓“记不住肯定用不出来”,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学会如何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转化成生产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所以,今天主要是和大家说一下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培训当中,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员记住所学的内容,从而提升培训的效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思维导图是什么,以及了解一下结合思维导图到培训中有哪些明显的优势:

思维导图由颜色、图像、关键词、曲线等要素构成,充分发挥了大脑思维的“想象”与 “联想”的特点,在企业培训的领域,结合思维导图培训有以下几点优势:

1.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组织者可以以“×××培训计划”为中心关键词,以“参与人员”、“场地”、“设备”、“时间”、“内容”等作为一级分支的关键词,再以“参与人员” 为原点,画出“讲师”、“学员”等二级分支,依次类推。所有分支都用不同颜色来画,再以丰富多彩的图形加以标注,既照顾到了宏观目标,又不会漏掉细枝末节,

2.准备演讲提纲

培训讲师在上课前,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备课;同样,准备发言的学员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很多无经验的发言者准备大量文字材料,结果上台后只能“照本宣科”。使用思维导图则完全不同:由于抓住了关键要点很容易记忆,因此大脑处于放松状态,发言者可以更多和听众进行目光交流,身体语言也会丰富很多―― 效果当然要好很多!

3.做学习笔记

人的大脑,左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顺序、分析,而右脑负责空间意识、形态(整体概念)、节奏、想象、色彩。平时大家记笔记,只使用一种颜色,那么左半脑脑细胞经常超负荷工作,而右半脑脑细胞却无所事事!思维导图用各种色彩和图像使我们的记忆效率显著提高;“关键词”方法,使我们经常思考所学内容的关键点;曲线和无限分支的方式,使我们很容易了解所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4.激发学员创造力

将所有与创新主题相关的联想都画出来(包括“可能”或“不可能”、“合理”或“不合理”),先不要做对与错的判断。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或讨论每一个想法的可行兴,合并相似想法,去掉绝对不可行的方法,一张可行方法的思维导图形成过程中,很可能又有新的想法产生。

5.凝聚团队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员们可以一边讨论一边画,也可以先让每个成员各自画出自己的小思维导图,再汇总成一张大思维导图。这样,思维导图不断被扩展和更改,每位小组成员的意见都不会被漏掉,大家还能够从其他人的想法中得到启示,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

6.帮助总结和复习

在每次培训课程结束之前,讲师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带领大家一起总结培训内容。学员在课后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内容的总结和复习。

2.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快速找准目标 篇二

思维导图运用的是一种射线图(Radial Drawings)的分析方法。射线图分析法的鼻祖是玻奥菲瑞(Poephyry),他是公元3世纪柏拉图学派的一位思想家。

“我想拥有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谁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也经常为无解而苦恼。这些问题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更有效地了解自己,确立人生的方向?

在帮助人们达成目标的心理学工具和课程中,思维导图可能是最简单有趣的一种。它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头脑基金会总裁托尼·巴赞(Tony Buzan)发明,是用色彩笔画出的一种信息丰富的图形,从人的核心想法发散开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明确目标。

正如英国生活咨询师、英国生活俱乐部的创始人妮娜·格温菲德(Nina Grunfeld)所说,“思维导图有很好的可视性,简单,经济,而且非常清晰。”

20世纪60年代,托尼·巴赞一直在寻找视觉化快速分析问题的方法,直到发明了思维导图,并使之迅速流行起来。

模拟大脑工作

通常,我们记录思考的方式是从左写到右,像做笔记,或者列清单。思维导图则完全相反,它模拟的是大脑真正的思考方式,鲜活、跳跃,甚至很直观。

比如,当你想到“假期”这个词,脑海中会立刻出现什么?可能是看到迷人的蓝色,闻到潮湿的气味,甚至想到在海边度过的童年……这时,你的思绪已被“假期”这个词激发出无数画面。如果你把想到的景象都涂鸦出来,可能会用好几张纸。但如果用思维导图,一张纸就够了。写出一些词,标出一些箭头,就能很简单地表达出“假期”这个概念带给你的情感和记忆了。因此,越是随意的思考,就越能抓到最重要的事实和记忆。

“右脑负责创造性和想象,而左脑则进行逻辑分析。思维导图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同时调动左右脑。”巴赞说:“思维导图能激发字词、图形、色彩、数字、次序和因此勾画出的图景。如果能同时运用左右脑,你就不仅是简单的能量叠加,而是能量倍增。”

因此,思维导图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全脑式学习方法。它总是从一些中心概念和问题入手,将各种想法以及之间的关联性,用图像的方式呈现。

开始绘制思维导图时,我们会对中心概念进行任意想象,这很像精神动力学的自由联想。通过这种方式,那些还没有进入到意识层面的观点和思维,会浮现到意识层面。因此,思维导图能让我们发现被忽略的信息,更好地理清思路。

一看就明白

“一个生活中的重大决策,可能涉及成百上千个因素”,巴赞解释说:“如果同时思考的事情超过7个,大脑就会迷茫、惊慌甚至躁动。因此把事情写下来,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但通常那种简单的清单式的记录方法,并不能揭示出众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优先顺序。然而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用字词、图形的网状形式呈现它们时,大脑就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编程。不但确认更多细节,也对多种因素进行整合。

“不管当时你的情绪如何,这种图形都是客观积极的”,巴赞说:“比如有人说‘我的婚姻完全是一场灾难。’虽然他这样想,但实际上不会这样,否则他就根本不会结婚。思维导图会让人们看到婚姻中更多的事实,比如可爱的孩子诞生;第一个结婚纪念日的感动,等等。”

还有哪些目标分析法

■ 头脑风暴

1941年由亚历克斯·奥斯本提出。这种方法试图让小组成员畅所欲言,从而为一个特定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其规则是:没有对观点的批评;追求观点的数量;在彼此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鼓励狂热和夸张的观点。头脑风暴自诞生以来,在世界各处广为传播,并为大多数经理人所熟知。

■ 6项思考帽

由爱德华·德-波诺提出的一种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用以帮助人们面对复杂情境或挑战。他借助6顶帽子,6个颜色,代表6个思维方向。讨论的方向确定了,讨论的效果也大大提高。波诺的最大贡献是用平行思考的方法,对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视角进行判断。

方法:画出你的思维导图

画思维导图需要哪些准备?很简单——纸、笔和你对自己的诚实。惊讶吗?但你还要留出至少20分钟时间不被打扰。思维导图应该是积极、靓丽和色彩丰富的,所以至少用3种不同颜色和不同粗细的笔来画。用一大张白纸,A3纸就比较好。把纸平放,并从中央开始。准备好了吗?

1、决定目标

无论你今年想要得到的,还是你想要提升的技能,或者仅仅只是你现在的感觉,都可以。画出目标图形,这会是思维导图的主体图形,也是任何思维导图的起点。从这个中央图形出发,画出你迸发出的所有想法和感觉。当你完成思维导图时,你会被自己的感觉、想法,甚至是不曾预料到的东西所震撼。

2、从中心图形开始画出主要侧枝

这些代表着你从所有想法中迸发出的主题。就像是一本书的章节一样,它们带给你思维导图的结构和顺序。例如,你生活的主干上会包含如朋友、家庭、工作、未来和价值等分枝。

3、任意联想

如果你对自己的目标很有把握,把你自己画在中央。你的主要侧枝可以代表你的生活领域,比如人际关系、健康或者任何对你重要的事物。一旦你把这个结构完成了,就开始把脑海中浮现的有关这个侧枝的第一个事物写下,或画出来。不要自我审查,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写下你的感受。

4、关键词和图形

将关键词写在各自的枝条上,图形也如此。你还可以根据相关的词和图形,加上新的分枝。例如,你的一个关键词是“职业”,那么相关词可能是“晋升”、“薪资”或“发展”,而在另外的新分枝上,则可能是“培训”、“技能”、“自信”、“激励”,等等。你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任意添加新的分枝,来容纳任意多的词和图形。

5、连结所有枝条

主要的枝条或分枝是繁茂而平滑的。从中心点散发出来后,会逐渐分化出一些新的相似的枝条,而且越变越厚实,很像树枝上分出的小岔枝。

6、尽量具有可视性

你没必要画得像个艺术家,简单的线条图形就可以了。

7、用枝条的粗细和字母的大小显示重要程度

以数字或字母顺序排列关键词的顺序。字母图形之间的空间也是沟通信息的一部分,所以要在纸上给词和图形留出足够的地方。

8、画出波浪枝条

波浪枝条显得更有趣,也比直线更容易记录。

9、用箭头连结想法

运用你喜欢的速记方式(记号、叉子、星号等)做标记,创造出更丰富的联想。这样,一幅属于你的思维导图就画好了。

思维导图用在哪儿

思维导图的应用非常灵活,不仅可以探索未知,也可以指导实践,甚至可以用来计划如何达成每周或每月的目标。比如跨国旅行要考虑签证、航班等大量细节,画一张思维导图,你要做的所有事就一目了然。因此,目前国际上应用推广思维导图的领域十分广泛。

上一篇:母婴产品跨境电商运营下一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