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舞台表演小短剧

2024-12-29

英语舞台表演小短剧(精选4篇)

1.英语舞台表演小短剧 篇一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与短剧表演

湖南省石门县楚江镇第一完全小学 柳清玮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也喜欢将自己熟悉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共同分享故事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在此基础上,如果小组合作将故事改编成短剧,并栩栩如生地表演出来,更引人如胜。语言的学习是相通的,如果教师把这种方式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使之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必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依据

1、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英语故事和短剧表演为新英语课程理念的贯彻提供了条件。脍炙人口的英语故事牢牢牵住孩子们的心,将故事改编成短剧时,学生需要合作、表达、创作、思考和扮演,这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大有裨益。这些活动既有吸引力,又有挑战性,他们往往以积极的态度去体验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能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2、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

在语言学习中,学习动力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普遍特征是习得性强,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强,顾虑少,潜力大。学习的首要心理因素是学习动力。因此,对教师来说,找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办法是至关重要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应注意两点:首先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只喜欢感兴趣和自己熟悉的东西。其次是所教的内容要难易适中。在讲故事或表演短剧时,如果句子太难,台词长篇大论,小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指导剧本改编时,要采用适合舞台表演的短语或短句,它们重复性强,朗朗上口,并引导学生配上滑稽有趣的动作,增强趣味性。这样,很容易调动孩子们“乐学”的情绪,将孩子们善于模仿表演的天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外语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英语故事和短剧的表演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动力的积极方法。

二、操作实践

1、故事的选择

我校选用的是辽宁版的《快乐英语》教材。该教材共8册,教材的内容趣味性强,知识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8册的第3单元全部是小故事,而且大都是关于动物的寓言 故事。这些故事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流传下来的艺术精品,脍炙人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选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的寓言故事“龟兔赛跑”的故事作为实践素材。

2、改编剧本

六年级的学生都会用中文讲“龟兔赛跑”的故事,这为用英语讲“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教师单纯地讲解这个故事,未免有点枯燥乏味。为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让学生津津乐道地学英语故事,我引导学生在听故事、读故事的基础上,大家齐心协力将故事改编成剧本。学生在小组排练时,还可以对剧本进行加工整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配上滑稽可笑的动作和表情,然后每个合作小组登台表演。该短剧的精彩表演在全县小学英语示范课上受到一致好评,其中,饶翊汉和陈曦同学的表演尤为突出,赢得了所有听课教师的啧啧称赞。

3、英语故事教学与短剧表演的授课过程(1)故事教学前,扫清障碍

动词过去式在故事中频频出现,为了帮助孩子们扫除障碍,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将故事中出现的动词及其过去式写在彩色卡片上,分发给学生,然后让他们找到各自的好朋友。如:say-said,run-ran,start-started,have-had,do-did,pass-passed,win-won。这个“找朋友”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快乐英语》1—8册中,交了不少动物朋友。因此,我设计了第二个游戏活动“抢答比赛”,看谁交的动物朋友最多。孩子们都喜欢可爱的动物,有的学生一口气说出了10多种动物名称,学生们争先恐后。接着,我把自制的25张动物卡片快速地展现出来,并引出新朋友hare和tortoise。我要求大家细心观察,说一说,演一演野兔和乌龟的显著特征:the hare —long legs,run fast;the tortoise —short legs,run very slowly。

教师通过两个有趣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轻松地扫除了动词过去式和生词的障碍,并启发学生思考,预测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不由自主的集中到故事的主题上,并积极主动地去学故事。

(2)故事教学中,铺桥搭路

在讲故事时,我首先借助图片直观地给孩子们讲“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一个人从头讲到尾,中间设计一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边听边想边说。教师讲完后,学生边听录音,边朗读故事。只有熟练掌握故事的内容后,才能为故事的改编铺桥搭路。

(3)故事教学后,各显身手

教师讲完故事后,出示有关故事的图片,引导学生复述故事。程度高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复述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 象,表达自己的见解,添加细节,为原来的故事添枝加叶,从而更吸引人,使故事的内容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学生对故事情节熟悉后,我让他们小组合作,将故事改编成英语短剧。其中一组优秀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将故事改编如下:

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 H:Good morning, Mr Tortoise.T:Oh, it’s you, Mr Hare.Good morning!H:What are you doing? T:I’m running.H:Running? Ha ha ha!Can you run? T:Of course I can.H:My legs are long.Your legs are so short!I can run faster than you.T:Don’t be so sure.H:OK.Let’s run to that big tree over there.Let’s see who can get there first.T:All right.Ready? Go!H:Where’s Mr Tortoise? Aha!He’s over there.Mmm,it’s too hot!Here is a tree.I’ll have a rest.T:Oh,he’s sleeping.But I can’t stop.I must go on.H:Ah!Where’s Mr Tortoise? I must hurry.T:Hi,Mr Hare!How are you? I’m here first.Who’s faster, Mr Hare, you or me? H:Oh!…

笔者将剧本展示给其他学生,要求学生以此为蓝本,将故事表演出来。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根据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丰富细节,着力设计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和人物个性的语言,必要时加上旁白以补充说明。孩子们情绪高涨,气氛热烈,个个跃跃欲试,其中,饶翊汉和陈曦、田野和程达、漆翔宇和汪文豪等几名同学的表演尤其出色,他们流畅的口语,丰富的表情,滑稽可笑的动作,怡然自得地忘我演出,令人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

三、效果与收获

1、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

六年级学习“一般过去式”主要是通过故事教学学会的。由于这些动词在故事中反复出现,学生很快就感悟了“动词过去式”的含义。学生很容易明白“讲故事的时候动词就要用过去式,因为叙述的是过去某时发生的事。”而在短剧表演时,动词一般要用现在进行时或一般现在时。学生在排练和观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三种时态。同时,孩子们精彩有趣、惟妙惟肖地表演,将自以为是的兔子和谦虚谨慎的乌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更深入地让大家感受到“骄必败”的道理。2、提高孩子们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改编短剧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减轻了心理负担,不仅培养了合作精神,而且实现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树立了自信心。在合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协商,尊重他人。表演时,身边有小伙伴共同合作,减少了孤立感,轻松愉快的气氛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他们的紧张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爱表现是孩子们的天性。英语短剧表演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充当“导演”,小演员们在“导演”的指导下,自由发挥。有的把动物拟人化,称Mr Hare, Mr Tortoise;有的孩子别出心裁,让乌龟叫醒兔子,他们互帮互助,最后同时到达终点等等。

四、建议

1、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目前,小学英语剧本都是根据教材改编的,因而受到一定的局限。如《快乐英语》教材中的故事基本上都是中国民间故事,内容形式都很单调。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剧本,并把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材料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只有这样,短剧表演才会经久不衰。

2、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交流 基于英语短剧的独有魅力,我们要更好地利用它来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络与交流。学校可邀请家长前来欣赏孩子们的表演。每年“六一”儿童节,英语短剧要在舞台上一抖风采,让更多的人了解英语短剧,扩大学校英语学习的影响,更大地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动力。

联系电话:0736—5156555 *** 邮政编码:415300

2.英语舞台表演小短剧 篇二

一、教师正确认识短剧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短剧表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刚接受学校教育,所掌握的知识不多,知识面较窄;另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较弱,能够理解的知识多数停留在具体直观阶段。因此,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师将短剧表演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前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适时的帮助、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进而最大化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此外,将短剧表演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大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英语口语,而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进行短剧表演,促进学习才是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在运用短剧表演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明确并时刻意识到这一目的,只有教师正确认识了短剧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以适合特定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二、引导并帮助学生巧妙创设短剧表演情境

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接受直观具体的知识,更加把注意力集中到有趣的课堂教学中。针对上述特点,教师在运用短剧表演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短剧表演的内容是否适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能否让学生在理解上没有困难。因此,教师在进行短剧表演内容的选择时,可以选择适合本年龄阶段学生的语言故事、图片、插画,这不仅不会让短剧表演偏离教学内容,而且也不会让短剧表演缺乏趣味性因而减弱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At the zoo”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在前几节课教会学生简单的单词,针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个短剧表演。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呈现几幅与之相关的图片或者插画,“Look at the picture,everybody!Is the little monkey funny?What is he doing?Let’s have a guess!”让学生讨论几分钟后,可以邀请同学上台表演、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插画或者图片这种直观具体的方式引出短剧表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也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想法的兴趣,进而提高口语水平。

三、注重平时语言和表演的积累

要想让学生在短剧表演中自然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和表演基础。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和表演素材。教师可以在学习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时,把适合学生进行短剧表演的主题先设置好。短剧表演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准备,教师可以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积累,为短剧表演做好准备。例如,教师在进行“Can I help you”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先设置“商场购物”的短剧表演话题,并在学习此单元文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累单词、常见表达句型,为学习完本章后进行短剧表演做准备。只有有了充足的语言和表演素材的积累,学生才能在短剧表演中自如地表现。要更多地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英语课堂中的短剧表演更加有兴趣,进而增强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更新迫在眉睫。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学校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尊重和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引导,让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致力于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以培养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最终教育目标。口语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将短剧表演融入到英语口语教学是一个重大举措,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桂秀.短剧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0).

[2]齐建军.情景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06).

[3]王蔷,钱小芳,桂洲,张力青.以戏剧教学促进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英语戏剧课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16(02).

3.英语舞台表演小短剧 篇三

一、英语短剧表演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初中进入到高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加。因此,一种新的学习英语的形式应运而生。英语短剧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同时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在准备短剧过程中查阅词典和相关资料,这样在无形之中可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可谓一举多得。

2.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目前,高中英语课堂缺乏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单一,在平时的课堂中也只是单纯地听听课本录音,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也不能灵活地运用英语与人交流。英语短剧表演的引入,为学生创设了运用语言的真实语境,从此,英语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声音、表情、语音、语调等方式展现出来。学生如身临其境,完全沉浸在真实情景中自如、大胆、放松地体会着英语世界的魅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充分的准备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先决条件。学生需要在表演的前一周时间甚至更长时间里组织编写英语短剧。学生主动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各有分工。一些学生通过网络或去图书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题材,一些学生认真进行改编、翻译,一起交流、探讨,在准备期间,学生在互相合作中体验着进步与成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英语短剧表演在教学中的实施

1.操作流程

全班学生自行分成以四人或六人为单位的小组,选派一名负责人,课前编写剧本并排练,每节课前各小组轮流表演。黑板上要罗列出剧本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表演的学生要声音洪亮,发音准确,时间为10分钟左右为宜。表演结束时,教师和其他学生要针对表演者的发音以及剧本的内容进行评价。之后,各组取长补短,重新整理剧本,上交修改后的文字材料。通过这种形式,表演者的表演得到肯定,树立了自信心,产生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因此,教师不定期地举行英语短剧表演比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内容选择

(1)改编课本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课本,帮助学生把关,选择内容完整有意义的故事,不仅能强化所学知识点,还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2)通过报刊、网络等渠道选择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的英语材料。

(3)学生合作学习,集思广益,自行编排英文短剧。

(4)将身边发生的有意思的小事改编成英语短剧。

(5)改编经典英文著作,如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作品。

3.教师角色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扮演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完成整个英语短剧的编写和表演。教师要起到引领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启发,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为其答疑解惑。学生在表演的时候,教师要掌控课堂,处理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确保表演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又是重要的评价者,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师生之间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关系,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4.评价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教师都要注意评价语言的使用。一定要使用积极的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得快乐。对于表现欠缺的学生,教师应委婉地指出,避免使用过激语言,伤害学生自尊心,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语

4.校园剧(经典短剧)表演比赛规程 篇四

一、参赛对象:全市小学中高年级(4—6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

二、参赛组别: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三个组别。

三、比赛时间地点:拟定11月份。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参赛要求:

1.剧本内容:可以在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推荐的“第七届暑假读好书”活动书目中选择其中一部经典作品作为剧本材料,在认真阅读经典作品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选择作品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进行短剧的编著、表演;也可以在推荐书目外另行选择。

2.题材要求:小学组剧本以“童话经典”和“红色经典”为主要创作题材;初、高中组以“中外名著经典”和“红色经典”为主要创作题材。

3.表演形式:可采用戏剧、音乐剧、话剧、哑剧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展现对经典名著名篇的感悟。

4.表演要求:所演剧目思想性强,有故事情节,主题突出,人物鲜明,从学生的角度反映剧本的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演员普通话标准、自然大方,有较强的表演能力。服装及舞台道具自备。时间要求在10-15分钟内。5.上报人数要求:演员人数不超过8人,指导师人数不超过3人。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6月下旬至8月中旬):确定内容

各校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学生认真阅读经典名著,选择作品中的某一片段确定剧本内容。

第二阶段(8月中下旬):开展培训

市组委会邀请专家对上报的指导师(编剧)组织开展有关短剧编排方面知识和技巧的培训。

第三阶段(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剧本评选 各校确定的创作人员根据原定内容创作剧本,于9月27日前将剧本上报市教育局学生科参加初选。同时,需填写好《“演绎经典 润泽心灵”经典短剧表演赛推荐上报表》(附件1)一并上报,上报剧本一式一份,封面格式见附件2。市组委会将邀请专家组织评选,并对入选剧本的主创人员开展有关排演方面的培训。

第四阶段(10月中下旬至11月下旬):组织决赛 剧本入选的学校需成立由语文、音乐等骨干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对剧本组织开展排演,市组织委于11月下旬组织开展决赛事宜。

六、奖项设置:

对初选入选的剧目,市组委会根据决赛实际情况,给予各组别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指导师奖。特别优秀的将代表乐清市参加温州市第二十三届中小学艺术节的校园剧(课本剧)比赛。

上一篇:三峡下一篇:存货管理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