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联网建设现状

2024-11-27

农村互联网建设现状(精选8篇)

1.农村互联网建设现状 篇一

河北移联网信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新标杆

曾经,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是一道坎,快递公司只能到乡镇,村民寄件或收件要到乡镇,费时费力费钱。如今,在望都,这成了过去式。

日前,望都农村村民徐凤带着一箱砖茶,来到村口的超市寄送点,一会儿功夫就将寄给厦门亲戚的快递单填好了。“以前寄点东西或想卖点东西都要到镇里去,来往很不方便。”徐凤说。

快递公司能否把线路延伸到村组?去年3月29日,移联网信集团村村通正式进入望都,形成了1个市区配送中心、10个乡镇配送站、140个村级配送点的三级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实现了“线上体验、线下订单、终端配送”的物流网络。

每天早上,15辆中型货车从物流园出发,将园区内各家快递公司的货物装车,穿插在田间地头,把货物送下去,把农副产品收上来。“货物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两只鸡是武汉客户订的,这三盒土鸡蛋是深圳客户的……”货车司机万师傅一边装货,一边介绍。

去年以来,望都以移联网信村村通服务站点为中枢,乡镇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为支点,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点为终端,构建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全面提升了农村快递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解决了农村快递服务“最后一百米”问题。

该市以移联网信村村通物流中心为依托,以县级农村物流配送中心为中枢,以镇级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为支点,以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点为终端,以物流班车为纽带,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运营,开展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的流通加工和仓储配送、快件分拣分拨、农产品冷藏及低温仓储配送等业务,实现区域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与干线物流网络的有效衔接,最终达到“一点多能、一网共用、功能完善、深度融合”的目标。

目前,移联网信在邢台县设立的47条物流车线路已经全面运行。每个村都设有一个物流班车快件派寄点,实现“每天发车,村村通达”。农村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邮寄或收取快递物流件,还能在移联网信线下门店买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今后还将继续推进村村通物流项目建设,拓展全国农村版图,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全覆盖。

移联网信在每个县城设立共享仓,辐射周边300公里的商圈,配置新能源物流车团队,这种体系实现了“乡乡有网点,村村通物流”。能够即时知道农民、农业需求,农产品信息快速对接,还可以为该县农产品上行提供进一步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帮助本地农产品科学、高效地销往全国,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农村互联网建设现状 篇二

1.1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

近几年,大数据、物联网、社交网络等互联网相关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技术进步催生出众多新兴行业,新兴行业在为社会注入活力的同时不断挤压传统行业的生存空间。如今,互联网技术又与金融相结合,从而以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形式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兴盛,使得传统商业银行服务差、效率低、收益低的缺点更加突出。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的转型变革势在必行。

1.2 移动支付的兴起

伴随着无线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商务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它利用手机将消费者和商家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未来,移动支付将成为各大金融服务机构的必争之地。[1]目前,阿里、腾讯分别借助支付宝钱包、微信开始抢占移动支付市场,商业银行也必须借助现有的移动金融创新的工具抢占该市场,而手机银行正是最好的工具之一。

1.3 农村手机银行的兴起

农村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年末农村地区手机银行开通数累计2.76亿户,当年业务笔数31.49亿笔,金额13.68万亿元。农村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年末,农村地区网上银行开通数累计3.56亿户。[2]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期,即将成为移动支付业务的另一片蓝海。

2 农村手机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已经推出手机银行,手机银行用户数量、交易规模不断增长。但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并未达到商业银行的预期。针对特有的农村用户,手机银行并未针对其客户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体验和服务策略。

2.1 安全问题

由于手机银行涉及的大多是用户资金的交易,且处于发展初期,是否安全必然成为用户最关心、银行最关注的问题。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对“中国网民现在为什么不愿意使用手机支付业务”这一问题的调查中,调查对象对安全问题的担忧远远超过其他因素。《2014年手机银行市场调查报告》关于“不方便使用手机银行原因调查”数据也显示,在调查对象中,有55.8%的用户最关注安全问题,有36.8%的用户担心使用过程中网络或手机功能不稳定,这实际上也是对安全性的担忧。安全问题对农村手机银行的使用满意度影响将会占更大的比重。

2.2 操作体验问题

由于我国手机银行的发展比较晚,各方面还不够成熟,特别是针对农村用户这一特殊群体在操作和体验方面还没有进行个性化定制。菜单冗杂、分页设置不合理、功能不够丰富将会是制约手机银行业务满意的重要因素。[3]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手机银行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对象中,有21%的用户认为当前手机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功能偏少,无法满足用户的金融需求,希望未来手机银行的功能更加丰富,真正为用户提供全方面个性化的金融服务。56.6%的用户认为公交卡、校园卡、城市卡等小额充值服务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手机银行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希望未来手机银行能添加该项服务;30.8%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能够增加更多的应用场景,真正实现手机购物支付,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快捷、更方便的日常生活服务。

2.3 宣传营销问题

我国多家银行都已向用户开通手机银行服务,但是总体的宣传力度不够,营销意识有待加强,手机银行业务的推广未形成一个完善的营销体系。而大多数用户对手机银行业务不够了解,认知度十分有限,真正愿意接受并且使用的用户群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例如,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手机银行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有34.4%的用户希望未来可以仅凭手机号码进行转账,省去输入账号的烦琐步骤,有27.5%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能够实现预约ATM取现功能,实际上,这些功能手机银行已经实现。而且调查数据还显示,手机银行贷款管理的使用率仅为4.9%,手机商城的使用率为9%,投资理财的使用率为28.8%,这些服务功能的使用频率均较低,这也与宣传营销不足有关。[4]

3 农村手机银行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优化界面设计,推出专属客户端

针对农村客户的特殊性,为满足其便捷性、界面简洁性的使用需求,有必要推出一款专门针对农村客户使用的手机银行客户端。因此要做好市场调研,挖掘农村客户的特色需求,开发符合需求的手机银行业务,将其功能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体现出来,使用方式则要直观、简便,符合绝大部分农村客户的使用习惯。

方便易操作还要保证客户与银行的沟通渠道畅通,客户在操作手机银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答和帮助,与客户沟通渠道的建立,也有助于及时收集客户的使用反馈研究他们的消费行为和规律,以设计更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2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手机银行认知度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宣传方案,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通过多形式、多层面、多角度的宣传活动,积极向农村客户介绍手机支付的业务特点、优势和使用流程等,提高农村客户的使用意愿和普通商户的受理意愿。另外,还要针对手机银行的安全性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农村客户从技术、服务等方面了解到手机银行的安全措施,打消客户心中顾虑,从而为手机银行业务在农村更好的推广做准备。

3.3 进一步提高手机银行的安全性

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并不亚于网上银行,这就要求手机银行系统平台及网络架构也要不断的更新,以适应业务发展及平台安全运行的需要。在网络安全方面,可对网络进行仿黑客的模拟攻击以检验网络平台的健壮性,[5]也可请专门性网络安全公司对网络平台进行安全评估。在日常维护操作方面,加强各种安全策略的制定,理顺维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监督制衡体系,堵塞可能的安全漏洞,建立并维持一种令客户信任的环境和机制。此外,还应细分不同的客户群体,设定不同的支付交易限额,加大安全系数,在客户规范操作前提下承诺保证其资金安全,从而有效地减低客户利用手机银行的操作风险,进一步提高手机银行的安全性。

4 结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快速提高,接受金融服务的习惯也开始发生转变,手机银行势必成为一种趋势。虽然手机银行的发展存在阻力,但只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手机银行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檬.去中心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运营致胜法则[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34-36.

[2]鲁小兰,王鹏程.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金融,2015(4):39-42.

[3]张忠永.从国际经验看中国手机银行发展[J].银行家,2013(4):127-128.

[4]王小燕,庞素琳,罗伟其.消费者对移动银行初始信任模型的建立与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9(7):98-99.

3.“互联网+”助推新农村建设 篇三

徐水英种植了3亩红薯,往年做成红薯粉后最高只能卖到7元一斤,销量很低,且还需要来回路费。而现在,她只要将产品挂上网,销量和收入就同时翻了几番。

“我还通过淘宝买衣服和家电,比商场便宜了很多!”

去年4月,常山县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协议,成为全国首批、浙西首个农村淘宝试点县,开始谋划在全县各乡镇设立淘宝服务站。6月,郭塘村村级淘宝服务站建立,买卖链条的打通让郭塘村民开始尝到互联网发展的甜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农民、农企和农政人员在生产、管理、生活方面对互联网的需求日益强烈。如今,政策传递、农村金融、农村医疗、便民服务、招工务工、农村电商、政务服务、农技辅导等,越来越呈现互联网化的趋势。据初步统计,我国农村网民达1.78亿人,农村的信息网络和面向三农的内容应用存在刚性需求,已成为信息消费的新方向。而互联网将在未来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让农村驶上信息高速路

“3天卖出了10万多公斤。”“安之食”淘宝店负责人张伟成说起胡柚在“聚划算”上热销时一脸兴奋,如今他在青石、球川等多个地方建立胡柚供应点,仍常常脱销。胡柚登上了农村淘宝、聚划算、天猫商城等多个平台,成为年货热品,目前网上销售量已近40万公斤。全国1000多位农村淘宝合伙人与常山达成了合作协议。

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持续聚焦“三农”。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将“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放在了首位。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互联网逐渐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在依靠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加快转型发展。

截止到2014年,3G网络覆盖到全国所有乡镇,宽带覆盖了91%的行政村,宽带接人农村用户近5000万户,农村移动电话每百户超过了200部,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全国41%的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农村的通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水平已经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为“互联网+农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自2015年6月首批10个“村淘”站开业,常山不断刷新多项全国销售纪录,到目前已建成“村淘”站点73个,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事实上,自去年全国两会提出“互联网+”概念之后,农村就成为企业们布局“互联网+”的一个重要板块。目前包括阿里巴巴、苏宁、京东都高调提出了“互联网+农村”的战略。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一大波淘宝下乡运动正式开始。根据阿里巴巴的规划,千县万村计划将首选与地方政府对接,整合当地物流配送、培训机构、农副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农资农具厂家等资源,打造一个“消费品下乡、农村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体系,并提供包括金融在内的综合服务。而在此期间,常山也逐渐成为全国农村淘宝建设和运营的样板。

在每个站点,阿里将配备一名由村民兼任的代购员,并提供网线、电脑和大屏幕等设施。同时,阿里巴巴还为每个站点开设2万至3万元的担保账户。如果收到货后不满意,服务站会帮村民退货。

京东则在去年主动接入了农业部的“信息进村入户”项目,直接对接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站,将其作为网络代购点,以及农村物流的配送站和自提点。在这个过程中,京东会负责对信息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下单购物。农民通过京东购买的商品也将直接配送至信息服务站。同时,选拔京东自身配送体系的员工独立负责一个区县的配送工作,希望用“县级服务中心”模式来撬动农村市场。

苏宁云商的农村战略与京东类似。据悉,苏宁云商2015年计划建成15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并计划在5年内建立一万家,深入全国乡村,从渠道建设层面打通“农村电商”发展壁垒。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企业积极在农村布局“互联网+农村”,其实是看中了农村的市场,圈住尚未开放的基数庞大的农村用户,同时,也是希望通过互联网思维盘活农村的资源,把自身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

农村“互联网+”的短板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业态,对于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互联网+”将成为必经之路。今后在农村,政策传递、农村金融、农村医疗、便民服务、招工务工、农村电商、政务服务、农技辅导等,都需要运用互联网。

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还存在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亟需解决。首要的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网络覆盖到位。农村通水、通电、通路重要,村村通信息同样重要。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光网乡村数量不足,很多偏远农村既没有宽带接入,也缺少3G/4G信号覆盖;面向三农的信息网站、数据平台和应用都比较少。据统计,在全国电子商务网站中,涉农网站的占比不大,缺少可为电商服务的综合性大型数据库。国内企业网站中农林牧渔业占0.52%,其中,县乡两级网站占农业网站的比例不到10%,城乡之间的“信息化鸿沟”依然明显存在。而面向三农的农业数据云平台尚未建立,农村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信息应用APP的量都落后于需求。

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总经理廖仁斌对记者说,建议把“互联网+”新农村建设纳入省、市、区、县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建立政府主导、统筹整合各行业资源,统一规划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打造一批“宽带乡村”、“互联网电视乡村”、“电子商务乡村”、“电子政务乡村”、“平安乡村”、“智慧教育乡村”。

nlc202309021721

廖仁斌认为,通过“互联网+服务点”这种线上与线下协同的方式,让农村综合服务站成为政府管理服务“三农”的前哨阵地,可以真正在农村地区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农民少跑腿,全面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效率。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在谈到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时说,应积极推进农村网络建设,全力打造“数字化农村”,逐步推进光纤网络“户户通”。在农村便民服务中心、龙头企业要做到WiFi网络全覆盖。大力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问题,鼓励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构建安全、稳定、开放的网络体系。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和使用率,开展多媒体信息化服务,鼓励和帮助农民开展商务活动。

谢德体认为,物流体系薄弱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致命弱点。“全国物流企业呈现出散、乱、小、弱等特点,导致农村物流车辆空驶高,效率低。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农村交通条件差,多数区县没有大型货车停车场、快递物流分拣中心和仓储基地。物流配送能力差:农产品专用和冷链物流供给能力不足,不适应农产品季节性、易腐性、品质差异大的特点。”

针对物流问题,谢德体给出的答案是加强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农产品物流服务系统,建立省市、县、乡镇(街道)、村四级互联互通以及公、铁、水联动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城乡智能配送服务平台,推动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企业间信息标准统一和系统对接,提高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服务问题。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物流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和培育一批产区大型重点专业市场,打造各区县具有代表性的较大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进一步加强县级区域物流配送中心、产业区设立分拣中心以及物流仓储设施建设,优化重组传统物流体系,提升农产品物流行业建设。

在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已开展的信息化项目商业氛围过于浓厚。如农村金融、农村OTO、农村物流等已经开展的信息化项目,商业气息都很浓,缺少如农村政务服务、留守儿童老人可视电话、村级电子阅览室、平安乡村视频应用等以公益服务为主的项目。农村还没有建立起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运营,以公益性和普惠性为前提的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

谢德体认为,在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没有明确具体牵头部门,而各个地方实施牵头部门不一,有的是农委、有的是供销社,有的是商务局,导致资源不能有效整合。比如,各个地方都出于自身发展考虑,都建运营孵化中心,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全国农产品标准不统一也是大问题。网销农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客户信任度不高。农产品线上服务欠缺专业设计、包装人员,农产品品控体系、标准体系不健全,导致农产品品牌不突出。许多本地有名的鲜活农产品由于没有QS认证,加之不能有效地大量保存,不能上网销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实现国内农业发展的目标,农业互联网化将成为必经之路。而农业和农村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供给侧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商务部数据,2013年中国农产品的交易总额在4万亿元左右,其中80%是通过传统市场实现,通过电子商务流通总量并不大,这也预示着还存在万亿级潜在市场。而“互联网+”新农村建设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基础和活力之源。

“如今的农村电商可能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机会’,可以说是天时、地利加人和。”常山县负责人说。所谓“天时”,就是电商的成熟,比如,公司的生态圈遍布了所有的零售、批发、金融、物流甚至旅游等,互联网改变一个行业的能力随之越来越成熟。“地利”是政府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度。近一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三农”、电子商务相关的重磅政策,重点集中在对农村传统流通网络进行信息化改造,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及拓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领域等四个方面。

通过政府的大力推动,我们可以想见的是互联网有可能改变农村的面貌。因为像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转业转岗农民等新一代农业主体都和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他们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创业,将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向着富裕、快捷的美丽乡村迈进。

4.农村法制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篇四

调查目标:通过对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寻求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法,以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加快农村的法制建设。调查时间:2009 年8 月 调查对象: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 调查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时光如梭,白驹过隙之间我迎来了我大学中的第一个暑假。身为一名大一的法学学子我决心利用暑期这一短短的时间做一项关于农村法制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在家人的鼓励下我有幸来到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政府法制办公室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法制宣传实践活动。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法学学科的学生,面对变化较慢的农村社会现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我不禁思考——现实环境下农村的法律现状与农民的法律意识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辖属下的乡村进行了抽样式的走访与问卷调查。但是因为这一地区回族同胞较多加之时间仓促,有时语言难通致使自己得到的材料显得较为简略,但面对这些材料以及走访中的所见所闻,我明显感到了农村法制建设任重道远,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亟待增强。回想起来,心情竟有些沉重。调查结果虽在情理之中,但农村与现代法律的距离却又在意料之外,令人堪忧。

一、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

1、农村法制建设进程滞后,多数农民法制观念相对淡薄。现阶段我国有着这样一个现实的状况:农业人口庞大,农村经济 单

一、落后,农民思想转变慢。从某种意义上我国依旧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乃一国之根本,因此,农村的稳定对于我国的发展就显得相当重要。而在一个法治的社会,稳定是要法律来保障的。可一直以来,农村一直都被忽视,甚至一度被压制,这便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的经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涉农立法却严重滞后,立法机构和行政部门很少清理和废除完全不适用的旧法陋规;各级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则往往以政策代法,且政策多变,各地基层政府自行其是,任意立规的现象较普遍。于是在我国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原先所隐藏着的各种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法律在农村遭遇困境的现状也一点点展现出来。这一点从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在相对较贫穷的扶头村,有约 55%的村民对法律一无所知,约 19%的认为法律不如村规民约可信,18%的认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求助法律,只有8%的农民明确表示在切身利益遭受侵害时会主动利用法律武器。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农民对基本法律知识之缺乏与维权意识之淡薄。

2、农民对法律的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产生了“扭曲的认识”。法律对所有人本应当是一视同仁的,在法律面前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正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大多数农民却更愿意相信“量力而行”。社会财富的多寡和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为人处事的策略,他们信守“胳膊拧不过大腿”的“真理”,不敢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冒险,遇到强权强势宁愿吃亏自认倒霉。不仅如此,农民对法律的信赖度也普遍较低。在调查中也常听到这样的话:“如果 不是万不得已,绝不会跟他们(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打交道。” 而且在处理纠纷等事情时,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乡规民约和集体道德而不是法律。

3、法律并未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果说村民对法律的陌生让人感到失望的话,那么更人者感到伤心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法律并未还村民一个公正——在调查过程中,作者共接触到 13 个现实案例(大部分是关于土地的纠纷),这些案例没有一个是完完全全合乎法律的程序的。结合笔者近半个月的社会调查和所见所闻所感及个人所学,与其说是村民因为对法律陌生,所以心存畏惧而难以接受法律并使其难于在农村实施,倒不如说是因为法律无法给农民以真正的公正与保障而使其自身在农村陷于“不义”。但不管怎么样,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法律在农村遭遇了困境!尽管有学者认为导致这一困境的原因在于“经济落后、法律与传统观念相冲突、传统的人治与法治相对立等等”,但我认为其真正的原因不止如此。

二、导致法律在农村遭遇困境的原因 说农村法制问题是农民自身造成的也好,是强势群体造成的也罢,抑或干脆认为是社会体制造成的也罢。笔者认为在考虑这一问题时,下面几点不应不考虑。

1、农民封建父母官思想根深蒂固。由于长久以来由一个地方的首席官员掌控该地区所有事宜的决定权,包括行政和司法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受此思想影响,农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延伸机构和官员向来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据统计,虽 然农民对政府的工作效率满意率仅为 30%,对政府表示信任的也仅为 33%,但遇到事情不能解决时都首先想到并找政府解决的却高达67%”。于是,农民对政府机关的依赖性与对司法机关的陌生感和隔阂造成了这样一个现实:农村除了党组织及政府机关外,大多都不会想到,自然更不会相信还会有什么其它权威力量(包括司法机关)能对农村社会生活产生实质影响。当然,与其说这种农民对政府机构的认同感是出于信赖,倒不如说是一种习惯的传承。这同时也正好证明了司法制度在农村不健全,甚至缺失。当然,这种正式司法制度供给上的不足 “反过来又抑制了民间对正式法律的需求,同时也使政府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民间的调解来解决民间纠纷”。显然,这种对农村非正式制度的过分依赖,是不利于国家法律制度在农村推进的。

2、官员权利本位思想的肆意泛乱。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官员都始终有着这样的思想:只要自己是个官员,那么理所当然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既如此,那么按照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与制度,作为“子女”的百姓当然就一切得听“父母”——官员的了。由于“法律本身是一种远比我们的想象更加脆弱多变、捉摸不定的东西,很容易被人操纵、利用、常常服务于金钱和权威”。因此,那种认为在立法过程中所注入其中的法律价值将必然会依照立法者所希望的那样“原汁原味”地实现的意愿就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了。正如埃尔曼所言:“规范的真正内容并非一定由先例或法规所赋予规范的语句所决定,而是由规范在司法或行政程序中所遭遇的命运所决定”。试想,在所谓的法治的今天,法律已经被认为 是一种权力、一种政府工具的时候,其还能被人们推崇和信仰吗?不仅如此,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真正保障农民权益的法律制度的存在,而政府的权力却又不受民众的制约,干部的地位和特权也受到保护,久而久之,便在农村基层政府中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政治文化:农村基层政权的工作人员以“国家”的当然代表自居,习惯于对农民强迫命令、任意指挥,有的人甚至象“土皇帝”那样,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言如令旨,依仗权势,横行乡里。有的干部甚至喊出着这样的口号“谁敢跟政府对着干,我就叫他难看”“谁影响政府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官员这种 “自我形象”的错误定位及损毁导致法治这一观念难以深入人心,当然也就谈不上形成法律意识了,试问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怎么谈法律在农村的推进?又怎么谈法律在农村的实践?当然,这两点原因不可能涵盖所有,更不可能枉自称其为问题的根源了。

三、积极探索和思考,切实推进农村法制建设进程 面对农村,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反思,而不是空洞的理论研究。推进农村法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农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区空间,其内部传统与现代相交织,变化与凝固相共生,各种内外、新旧因素纷繁复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仅仅通过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来准确理解和把握法治在农村社会的实践与推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这个活生生存在着的却又似乎属于另一个知识系统和传统的社会生活的存在。

摘要依法行政工作中,基层政府法制机构承担着十分艰巨而繁重的工作任务,同时存在着工作人员与政府法制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切实加强基层政府法制工作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本文基于管理创新视角分析了基层法制改革对策。关键词管理创新 基层法制改革 对策分析 政府法制工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政府法制工作队伍建设,是促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法制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意义十分重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涌现,农村普法工作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民的法律知识、法制观念与县域经济发展、农村和谐稳定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一、当前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 当前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普法流于形式。虽然镇(乡)虽成立了普法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但工作只停留在安排部署、印发文件,缺少督促检查、兑现考核。乡村干部和村民、居民对法律一知半解,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难以收到实效。二是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随着开放开发的进行和体制的创新,村民自治中的一些问题已经显现,从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新农村的全面建设,主要表现在:

(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不到位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缺乏保障。部分村的村务公开栏和财务公开栏流于形式。村“两委”班子依法行使职权存在问题。个别村“两委” 班子闹不团结。在村务管理上个别村财务管理混乱,政务财务不公开,土地承包不民主,宅基地划分不合理,导致上访事件不断出现。

(二)村干部不依法行政现象很明显 一些村干部决策不民主,办事不公正、不公开、不依法,有的还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和权益;土地纠纷反映的问题多,真正解决的少,有的久拖不结,使矛盾加剧,有的还发展为刑事案件或械斗事件;村务、财务管理混乱,帐目不清,村民对重大事项缺乏知情权,一些村干部对集体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重违反村民自治制度,利用手中的权力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使村的资财流失,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长期申诉。

(三)基层选举中的“贿选”现象有所抬头 农村的教育基础比较低,农民的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旧的思想观念、旧的家族势力依然有一定的市场,加之农民对自己的选票价值认识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主选举既容易被忽视,也容易被干扰。有人为了拉选票,以钱物贿赂村民以此拉拢村民的事时有发生。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说话办事随意性大等问题现象普遍存在。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文明,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的村民也不在少数。

二、对策

(一)健全法制工作机构,加强农村法制宣传 正确引导村民自觉运用法律武器,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调动村民学法的自觉性,增加法制宣传的趣味性。建立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制订村规民约,实现依法治村,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工作正常运转。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通过各种制度来保证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以及职业的稳定性和专业性。政府领导应大力支持政府法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独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中的作用,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使基层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基层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切实解决行政复议能力偏低、人员短缺等问题,根据办案需要抓紧配备、充实和调剂行政复议人员。推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制度,可以尝试将行政复议资格的取得纳入全国统一司法考试。政府法制工作人员行业整体的系统性建设,是推进政

府法制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大上级对下级政府法制机构业务的监督、指导与培训力度,对提高政府法制工作的整体水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建议上级政府法制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多到基层调研、指导工作,并适时组织一些业务培训,邀请资深专家对政府法制工作人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培训。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也应立足自身,加强自我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处理法律事务的本领。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创建和谐农村,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农村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要齐抓共管,共创共建,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途径、多渠道地增加农民收入,为民主治理创造物质基础。

5.农村互联网建设现状 篇五

念变迁调查

——河南安阳林州石板岩乡之行

[内容摘要]:近几年,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乡当地农民为区域代表,农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原农村地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键词]:休闲娱乐 意识更迁

一、引言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惠及中国社会的每一角落,无处不在的大众传媒也使新的文化元素和新的观念影响和改变着每个人。在这种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人们文化素质在提高,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休闲娱乐的观念与方式也正日益改变。不可否认,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农村业余休闲娱乐生活也相应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经过这次调查笔者发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特别要唤醒农民休闲娱乐的意识和改变农民休闲娱乐的文化观念。只有这样,农村和农民的面貌才能真正改变,广大的农村才会呈现出和谐的新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迎接十七大的召开,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休闲娱乐无疑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休闲娱乐方式实际发展状况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千家万户,也关系到整个农村的和谐发展,是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实践队伍于2007年7月23日来到了河南省安阳林州石板岩乡,并就当地的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休闲娱乐现状和观念进行了调查。经过此次实践调查表明:河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总之,河南省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比而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农村文化”的要求,河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任重而道远。

二、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活动是由深圳大学共青团委法学院团委组织,深圳大学2007年“和谐中国万里行”法学院河南二队作为指定队伍前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县石板岩乡开展相关课题调研。课题内容包括:

(1)调研地(河南省石板岩乡)农村文化发展、农民休闲意识基本概况

发展农村文化、提高农民休闲认识层次是实现新世纪“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求的根本需求。[1]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意识引导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途径。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2007年河南省在其全省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上更是提出基层文化工

作将由部门上升为政府行为。“十一五”以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应该说河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片区农民精神层次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改观与提升,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较好势头。根据河南文化厅社文处、林州市宣传委和参考了石板岩乡政府相关统计数据,截止2006 年底,笔者选取的以石板岩乡为中心辐射地带,其文化建设与发展进程的基本概况,如下:

石板岩乡地处河南省林州市西北部,全乡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114平方公里,共有17个行政村,326个自然村,总人口9040人,总户数3000余户。东与姚村镇相依,东南与城郊乡为邻,西与山西省平顺县接壤,北与任村镇相连。石板岩乡人民政府位于石板岩集镇西北区,“扁担精神”的发祥地石板岩供销社位于集镇中心。境内的太行大峡谷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学生前来休疗养生、避暑度假、旅游观光和绘画写生。

(2)调查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以随机抽取石板岩乡60家庭户为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其中农民问卷50份,有干部家庭背景问卷10份),后经过筛选,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达到83.3%。本次调查方法以采用以问卷法资料收集为主,个案非结构式访谈和文献资料为辅。资料输入和统计分析通过相关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分析侧重微观层次,以农民休闲娱乐方式为核心,针对农民的休闲娱乐形式、内容、供给渠道等方面进行描述。访谈对象主要是乡镇干部、农民、农村教师和民间文化艺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休闲娱乐现状

(1)在休闲娱乐形式方面(见表-1),在调查问卷“ 你平时主要的业余活动”的一项,笔者给出了包括“ 看电视”、“打牌”、“ 读书看报”、“运动”“上网”、“ 看电影”、“闲聊”“看戏曲”等若干选项,结果农民选择“看电视”的达到80%,选择打牌或麻将的达到66%,选择闲聊的达到40%。看电视是当地农民业余时间休闲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其余娱乐休闲方式的较多选择还包括阅读报刊、打牌或麻将、上网、和邻里聊天等等。问卷中有对农民选择的业余活动进行先后排序这项,结果表明(见表-

2、图-1),大约47%的当地人将看电视节目作为娱乐的第一选择,其次第二选择是阅读报刊书籍(33%),分别有20%的人选择与邻里聊天、打牌或麻将、做运动做为娱乐的第三选择。表-表-2第一选择第二选择第三选择看电视48%20%12%读书看报032%6%打牌30%12%20%运动0020%上网0014%闲聊8%20%20% 看电视

80%读书看报38%打牌或麻将66%上网14%闲聊48%看电影10%(样本数:50)图-1 略

(2)在休闲娱乐消费方面,笔者进一步对当地人娱乐休闲消遣时间的安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2%的人表示“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没有定数。”另外有18%的人选择了只在周末或假日进行娱乐消遣。结果如图-2示:

图-2 略

在娱乐上每天花费的时间方面;只花2小时以内的人有16% ;2—3小时的占31% ; 3—4小时的占37% ;4小时以上的占16%。可见大多数人花的时间都集中在2个至四个小时这段。也就是从下午忙完直到晚上睡觉的那段时间。由下图可直观的看出来: 图-3 略

(3)休闲娱乐花费的问题上,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娱乐消费在100元以内的高达了53% ;101—200元的占38% ;201—300的占6% ;400元以上的只占了3%。如图-4: 图-

4略

(4)在收入方面,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农民的消费意愿较 5000元以下的农民要高。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文化消费的不同态度表明了农民对文化娱乐的消费意愿根本上取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调查中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

表-3年收入(元)3000以下3000-50005000-80008000以上 频次(户)910238 有消费意愿频次(户)13208(样本=50)

另外:调查者对当地人“过节与活动”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主要的活动绝大部分是由集体(主要是村委会)组织,当地人的参与热情一般。数据可以在表-4中得到。

表-4

村民集体活动参与程度调查参与程度频次(人)频率(%)高1122一般2754较少816无48 而参与集体活动的群众对集体活动的满意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参与者中表示满意的情况还不到50%。如图-5表示:

注:样本数=50

(5)从文化需求的内容上看,笔者了解到,在看电视节目内容上,的农民选择了最喜欢和最需要的文化内容是“ 梨园春”和电视连续剧;77%的人表示在看电视时经常选择“ 梨园春”;85%的人表示愿意看“ 梨园春”。这是因为“梨园春”每周末都会放河南的传统“豫剧”。

而具体在电视节目欣赏方面,节目多集中于新闻(占82%,41)和电视剧(占64%,32),其次依次是法律类(占38%,19)、娱乐类(占34%,17)、科技类(占26%,13)、体育类(占20%,10)节目。观看新闻节目成为多数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主要渠道,根据调查数据,有96%(48)的被访农民是通过电视来了解国家政策。在他们所选择的电视台中,又以中央台和省台居多(分别占72%和24%),中央和省一级可以充分发挥“电视”这一现代媒体的作用,开办更多更好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三农”节目,进一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而在民间的公共文化活动中,则以春节(51%)、祭祖(46%)、修家谱(28%)和烧香拜佛(41%)居多。从总体上来看,农民的文化生活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的、个体的或传统的(乃至封建迷信的)状态。

对“ 你最愿意做出的文化投入”选项,60%的人选择了“ 订购一些科技致富书刊”。笔者通过查阅农民的借书登记发现,经常有人借阅有关神怪奇谈、暴力言情的短篇故事类书和光碟,而很少有人借阅中长篇小说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这说明许多农民还在求富脱贫的路上艰难跋涉着,对美的追求和对丰富高雅文化的享受还缺乏主动性,欣赏品位还有待提高。

(二)、农民文化需求问题突出

在调查中,笔者深深感到,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尤其通过发展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农村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的文化发展也出现了新特点,但同时呈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

(1)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在石板岩乡调查期间,笔者初步感受到了“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文化,尚未富起来的农民也需要文化”这个社会呼声,随着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他们抱怨“活动少,渠道窄,形式旧”,渴望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从调查数据可以表明,80%的被访者业余生活是看电视节目,66%选择打牌打麻将,接近半数的被访者选择闲聊(见表-1)。这可以从侧面说明目前当地农民的业余生活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鲜方式。

(2)农民文化消费层面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在这次调查中,虽然有33%的农民有选择阅读书籍报刊,但在选择书刊具体内容上,多数农民阅读有关神怪奇谈、言情的短篇故事类书。在经常性订阅报刊选项上,习惯比例只占18%,在购买或订阅书籍报刊费用支出方面,大概在20元之内(每月),占总体休闲消费比例的10%

左右。这说明许多农民还在求富脱贫的路上艰难跋涉着,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缺乏主动性。、农民受文化教育偏低,缺乏休闲娱乐这个概念。

(3)农民休闲娱乐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了娱乐意识,才谈得上娱乐休闲的方式及其相关问题。休闲具有经济功能,1937年凯恩斯(Keynes)这样谈及消费:“为了获得持续的繁荣与国民和睦,我们应该绝对依赖于这样的政策,即:促进消费。”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也告诉我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而消费是人类自我实现的过程。马克思还说:“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可见,决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娱乐意识,才谈得上娱乐休闲的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目前农民的休闲娱乐总体上还处于起初成长阶段,农民的休闲娱乐意识还比较浅显,普及率也不太高,农民观念中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体现在节庆的庆祝和日常的自娱自乐方面。在这方面,笔者归结原因是:一,住户分散不均。很多住户地处偏远山区,受客观条件制约,与外界联系不方便。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了解新文化意识的机会;第二、政府宣传力度不足。

(4)政府作为有待进一步加强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活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与新农村建设中提起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仍然有距离的。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在农村的娱乐休闲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虽然乡里修建了休闲健身广场,网吧,但调查发现,接近50%的被访者表示目前娱乐设施不足够。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实际情况是乡里虽然有休闲活动的场所和体育设施(如发廊、网吧、公共健身器械),但数量不多,而且分布集中(如在旅馆,乡政府所在地周边)。而当地是峡谷地带,村庄分布在河谷的两岸,开通公路的一岸群众的生活普遍较好,使用娱乐设施的频率也较对岸的高。而没有开通公路的村庄里有的群众甚至根本不知道乡里有娱乐设施。第二、精神文化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在走访过程中,笔者了解到部分村民对乡镇里的相关活动举办的时间没有什么了解,也有部分受访村民表示乡镇里从来没有举办过相关的活动。第三、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队伍。目前乡里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而且结构老化,这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对农村文化发展引导作用。

(三)、深入的分析、思考及建议

相关原因分析:

(1)“轻文化、重经济”,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式微的体制性原因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追求,寻求经济发展,追求GDP 指标,成为国家一定时期的政策重心。在这种经济建设中心化的环境下,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压力型体制关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多注重于经济发展指标,以至于对农村文化建设关注不够。这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太少,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滞后,政府在农村文化活动上组织力度不够(参见表5)。表-5 被访农民所认为的当地农村文化活动少的主要原因

表-5频数(户)有效比例(%)没有钱1020没有文化设施1530没有文化人才714没有政府组织1122农民不感兴趣714

(样本=50户)

这种现象在农业税费改革以后,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以后,更为突显。现有乡镇财政在只能勉强维持单位人员工资的情况下,对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拨付更是捉襟见肘,文化事业发展在当前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中处于边缘化状态。[2]在石板岩乡的访谈中,分管农村文化宣传工作的副村长直言不讳:“农村文化工作这一块基本瘫痪,形同虚设。” 在笔者所调查的7个行

政村中,只有草庙村被河南省确定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这次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一个转变、三个建立、一个改进”,即:转变村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这些改革措施在各村刚展开。与其它乡村不同的是,草庙村首先将乡村事业单位进行了合并,成立了2 个“服务中心”:一是成立“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二是将农业技术服务站、农经管理站、林业站、水利水保站合并,成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笔者在该村了解到,文化广播站与计生服务站合并以后,文化广播工作实际上已经“瘫痪”,新成立的“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计生服务。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各村文化站主要围绕乡镇政府所谓的“中心”工作(如收费征税、计划生育等)而运转,几乎没有将精力放在农村文化服务上;农村税费改革以后,“虚设化”的乡镇文化站,更无力、无心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农民对乡镇文化站的认知度很低,与文化站没有太多交往。高达75.4%的被访农民不知道有乡镇文化站,在24.6%的知道乡镇文化站的被访农民中,仅有16.7%的人跟乡镇文化站打过交道。

被访村干部也认为,乡村文化站的作用有待发挥。只有3.3%(3人)的被访乡村干部认为乡村文化站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96.7%(7人)的受访乡村干部承认文化站提供的文化服务与农民的需求有很大差距。因此,近乎一半的被访乡村干部赞成将现有乡村文化站改为“服务中心”,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整个“以钱养事”程序,概括地说,就是“项目量化、公开招标、合同管理、农民签单、政府买单、奖惩兑现”。换言之,就是把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量化分解,使之成为能够考核的具体指标;向社会公开采购招标,凡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个人、企业、社会性组织均可参加竞标,或者将量化的公共服务项目委托给非政府组织生产、供给;乡镇政府与中标者或代理者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实行契约管理;中标者或代理者的服务情况要通过农民签字认可、政府考核认定以后,根据其服务绩效由政府兑现报酬和奖惩。乡村文化站(所)的“虚设化”状态,使之失去了主动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成为本级政府完成上级任务的一个执行机构,即“往上看”而不是“往下看”。这种非农民本位的工作执行方式,使乡村文化站在国家大力推行“文化下乡”活动时,只选择放电影等成本较低的简单文化活动方式,从而造成了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的差距。

(2)“缺人才、难合作”,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衰落的社会性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的非均衡性发展,不仅体现于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少于城市,还体现在农民进城打工所导致的大量农村文化精英向城市的流入。文化精英外流和农村文化人才匮乏,也是当前农村基层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的一个主要困境。[3]在当前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农村的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农村社会呈现为一种“空心化”发展趋向;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集体主义式微,农民之间的亲密互助关系逐渐被赤裸的经济利益关系所取代,农民在日渐功利化的同时,也日益原子化、疏离化。如果一个农村社区缺乏文明的公共生活,尤其是公共性的文化生活,农民之间关系的功利化、原子化和疏离化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尽管在不少农村地区,农民还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生活,但是,这些公共生活也主要是通过牌桌、麻将桌、宗祠、寺庙和教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样的公共生活不但会瓦解现有的社会主义农村的公共生活,也会破坏传统的建立在血缘、亲缘和地缘基础上的农民生活方式。从调查来看,虽然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政府组织和举办的农村文化活动普遍偏少,但这些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和“机制”问题。首先是“缺人”和“重物轻人”。

一是农村精英大量外流;二是优秀的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和发扬;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四是过分重视“物”的建设,而轻视(忽视)“人”的建设。正如笔者在一些农村所看到的,国家免费赠送给农村的诸如数字放映设备、计算机等先进文化设施,由于无人操作而大量闲置、损失。

因此,无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还是农村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发扬,都需要真正能够扎根在农村的文化精英(人才)来担纲。在这一点上,单靠外部人才输入是不够的,最

根本的是建设一支本土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之在农村社会能够因为从事农村文化事业而过上体面且受人尊敬的生活。

(3)“只输入,不培育”,是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的一个关键性失误

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的衰微与“只„送„不„种„”的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理念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政府大多注重“送”“文化下乡”,却很少注意挖掘、开发和保护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更不注重先进文化与优秀民间文化的对接、融合,从而培育出具有深厚土壤、根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形式。“送”“文化下乡”的背后逻辑是:

一是认定农村文化贫困,需要从外“输入”文化;二是认定农村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需要输入“先进的”文化对它进行“改造”。但是,实践告诉笔者这种“只输入,不培育”的农村文化工作形式往往事与愿违。社会主义文化,包含着一种强调社会成员之间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集体主义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集体生产和劳动,依靠国家的力量向农村社会强行“植入”的;而且,它还排除了乡村社区传统的各种公共性活动。实际上,某些传统的公共活动有助于农民形成集体主义理念。这种从外植入的集体主义由于没有很好地与优秀的农村传统公共形式相对接、相融合,单靠政府力量从外面强制的“嵌入”农村社会,难以在农村社会这块沃土中植根、发育、开花、结果,是一种“无根”的文化形式。一旦国家力量从农村社会撤出,这种根系不够发达的文化,就极容易凋谢。

在当前这种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尤其有必要重塑农民的新集体主义观念,以消解农村社会发展过程出现的“空心化”现象,遏止人与人之间的“功利化”、“原子化”和“疏离化”过度膨胀之势。但是,重塑农民的新集体主义不能重走老路——依靠强制性集体生产来维持——而应该更主要地依赖新农村文化建设,让农民在享受健康、文明、先进的文化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

思考与建议:

(1)应该完善政府职能,强化地方政府的主渠道供给。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活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农村文化工作基础薄弱,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的被动局面,“送文化”仍然是现阶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4]因此,在改变目前农村薄弱的文化工作方面,首先仍然是政府应有所作为。政府应切实加强和改进“送文化”的工作,使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要建立良好的机制,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

在农民文化供给上要发挥主渠道作用。笔者认为,在文化供给渠道上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经费保证。政府应保证和加大农村文化的投入,国家制定的文化事业经费政策必须得到落实。,只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财政用于文化支出的比例不得低于财政总支出的1%的规定,保证这部分经费用于文化事业发展。以笔者调查的石板岩乡为例。石板岩乡的旅游景点每年十万人次,仅去年旅游景点门票收入以达700万,今天预计突破1200万,加上乡办的各类第三产业财政收入。如果按1%的财政支出来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的投入,比如说开辟新的文化阵地,修建新的文化广场、文化室、休闲娱乐设施,笔者认为已经足够了。

其次,壮大基层文化队伍,传承优秀民间文化。要在加强现有文化干部队伍的培训和建设的基础上,注意网络和培育农村中的民间艺人、文化骨干,从思想上和业务上加强对他们的引导,给予其必要的扶持,提供其展示的舞台,发挥好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要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拯救农村传统文化,整理和挖掘濒临失传的文化艺术,繁荣农村文化,更大、更多地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再次,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比如说可以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 组织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同时

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

(2)建立政府吸引外界投资、本地群众参与的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农村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可以通过旅游业引进新文化思维意思,改善农民业余休闲生活方式。在这个途径上,笔者认为一方面在坚持政府主渠道投入的同时,可以扩大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来发展农村文化。政府可以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军农村文化市场,引导城镇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组织领办各类经营性文化实体,投资农村休闲娱乐的文化事业。这样一来,农村文化就有了新的生命力。比如说,笔者这次调查过程中,石板岩乡正在举办的音乐啤酒节活动。这种活动形式由政府引导,旅游公司来组织开展。通过这类活动注入了城市的休闲娱乐元素,营造农村旅游新鲜文化氛围,既吸引了旅游客前往,扩大了农村旅游市场,增加农村旅游收入,同时增强城乡沟通对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给农民带来旅游意识的新改变,都能起到了很大推动的作用。

(3)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从根本上说,要进一步改变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种文化”。在具体措施上,笔者认为可以深挖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区民俗是社会传统的文化意识和生活习俗的沉淀,具有地方的独特性。而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现代人的旅游休闲已不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 出门旅游者由最初的寻求特、新、奇、异等刺激, 如今都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的追寻和探求。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就是地域旅游文化的根, 是形成景区特色的基础。[5]以石板岩乡为例。地处太行山下的石板岩乡,是一个革命老区,这里有着著名的三大精神:“扁担精神”、“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这为当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精神基础。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当地人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娱乐方式。

(4引导农民文化消费。

要加强对农民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促使农民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逐步接受文化的有偿消费和主动选择。要高度重视当地农村文化人的使用和培育,鼓励他们多组织开展一些文艺活动,在资金投入、税收、艺术指导上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扶持,发挥其搞活农村市场的作用。通过其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当地农民的文化消费。

四、总结与思考

首先,休闲娱乐方式与精神文化密不可分,精神文化是休闲娱乐的灵魂,休闲娱乐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在休闲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马惠娣认为:“休闲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农民休闲娱乐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构建的过程,农民休闲娱乐方式的改变,实际上反应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用先进的符合农村特点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因此,改变农民的休闲娱乐观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由一斑可窥见全貌。石板岩乡的调查使我们看到,河南省近几年的文化工作正在稳步地向着良性的轨道上快速地发展。全省的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这些成绩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特别是与满足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就像广大的农村一样,显然河南省(以石板岩乡为典型)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抓准症结、对症下药是文化部门下一步工作的立足点。文化部门的相关人员应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对宣传文化中心和文化站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管理的新办法和新途径,将实施宣传文化工程与其它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认真研究,不断创新,切实推动农村文化整体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适合河南区域特色的新型农村文化。

第三,我们认为,石板岩乡无疑是众多边远的中国农村的缩影,当地人的休闲娱乐现状和观念,它的文化发展与建设缺少正确观念的指导、处于自生自发状态的现状无疑也反映出了如今边远落后农村的实际。娱乐休闲反映在个人、家庭与社会群体在社会价值认同、文化素质培养、文化品味追求、文化消费倾向等方面。按照功能主义者的观点,休闲娱乐有着正功能和反功能。因此可以依据休闲的正反功能将休闲娱乐分为积极休闲和消极休闲。积极休闲主要包括:艺术追求(美学修养、文学创造、哲学思考)、教育学习(业余研修、社团活动、终身学习)、消遣娱乐(游玩、园艺、健身、体育)。而消极休闲包括:自我放纵(吸毒、赌博、游荡、色情、暴食)、蓄意破坏〔涂鸦、损坏公物、斗殴、虐待)、犯罪危害(谋杀、抢劫、暴力、伤害)[6]。我国边远农村的经济在慢慢的发展,随着与外界的联系,形形色色的休闲娱乐观念逐渐的渗透到农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增强群众娱乐观念的同时,要注意避免让群众受到消极休闲观念的误导,形成不良之风。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和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不仅是农民住上新房子,穿上新衣服,更重要的是培育和造就一代能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农民,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6.农村互联网建设现状 篇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丰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它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但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还赋予其新时期的建设内涵。

1.1 我省村庄现状问题分析

1.1.1 自然村聚居程度低

我省村庄在我省内的分布相对均衡,南部山区村庄分布稀少,北部平原地区村庄分布较密,村庄小而散的居住状况,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到位难、水平低,而且使用效率低,有些甚至无法进行配套。

1.1.2 村庄经济我省发展不平衡

我省村庄经济发展呈现我省不平衡现象,南部山区和北部偏远地区乡镇财政比较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中部平原地区依托城区优势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村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滞后,特色产业的发展缺乏引导。

1.1.3 村庄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山东省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丰富。南部山区及东南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但工业及化工企业的发展对大气和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附近的村庄;铁路和高速公路对附近村庄的噪音污染极为严重,临淄作为齐国故都,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古迹遗址分布众多,但是这些古遗址受到了村民生产生活的威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1.4 村庄内部环境 “脏、乱、差”现象突出

目前我省农村居民点分散,规模过小,布局凌乱,大部分村庄没有排水设施和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村内普遍存在着垃圾杂物乱堆、污水横流、电力电讯线路乱拉和路面不平整等现象。村庄的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能力极其脆弱。

1.1.5 村庄公共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偏低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经济积累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农民不能享受基础设施配套,普遍存在路面不硬、四周不绿、路灯不亮或没有路灯等问题,而且村内道路、给水、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性、共享性差。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严重滞后,相应的处理设施缺乏。

1.2 农民生产方式和传统意识问题

我省村庄分散,浪费土地的问题比较突出,形成目前的现状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在基层,农业生产的方式还基本处于传统的、落后的手工耕作阶段,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低,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是依靠第一产业为生,客观上对耕作半径有较大限制,给大幅度的村庄撤并带来实际困难。对策措施

2.1 加强规划建设引导力度

2.1.1、规划方面

(1)统筹城乡建设规划

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布局,树立片区发展的规划理念,按照产业发展合理划分区域功能。

(2)制定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全省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各乡镇、街道办编制完成镇、村建设规划。村庄规划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规划村内居住、供水、排水、通讯、交通、防灾、供电等基础设施。

(3)全面抓好典型示范,树立新农村样板

为了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区、乡镇、村都应建立示范样板。对示范村注意人、财、物的适当倾斜,更主要是认真帮助规划,及时指导实施,协调各类矛盾,建立各种机制。示范村要在村庄建设、经济收入水平、农村文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作为农村全面小康的表率。

2.1.2 建设方面

(1)村庄旧村改造方法及土地整合措施

对于分布在城镇郊区和集体经济较雄厚的村庄,采取集体出资或村民自愿筹资,统一购买旧房拆除的方式集中宅基地,统一投入基础设施,安排地基,同意建设。对于偏远且经济实力较差的村庄,采取政府补贴、村民出力的方式统一规划、逐步改变村民居住条件。对于经旧村改造整治后的富余土地,必须在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确立农村土地收益归农民以及合理用地、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下,进行土地资源整合。

(2)村庄基础设施改造措施

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村庄规划生活、生产区布局合理,体现乡村特点,做到实用性和前瞻性相统一,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合理确定优势产业区、特色产业区的布局,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规划一经确立,必须严格执行,调整与修订规划必须按程序报经批准。

2.2 调整土地管理政策,加大监管力度

处理好村镇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好基本农田,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责任制度,也是决定新农村建设具有成效的标志之一。

2.2.1 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

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乡镇人民政府要确保基本农田的稳定;鼓励农民努力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和等级,不断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非农业建设一般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2.2.2 整治空心村,合理布置居民点

加强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监管,村庄建设规划应立足于旧村改造为主,充分利用现状建设用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实现土地资源整合,改善生活居住环境。

2.2.3 通过迁村并点,实现村民宅基地集约化

引导自然村和我省规模小、群众有要求的行政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把经村庄改造整治后留下的闲置建设用地,通过复耕和复垦等措施退还为农业用地,以满足国家保护耕地、保证粮食安全和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实现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

2.3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1)城市郊区村:定位为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导产业的城郊生态型新农村,兼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2)农业产业村:规划瞄准现代农业,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势打造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

(3)特色产业村:规划选择“一村一品”模式 , 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大力发展

现代农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其规划的一大亮点。

(4)特色保护村:即具有独特自然、人文景观、特殊性质(水源地)和古遗址周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村庄,规划提升特色旅游品牌,以开发人文自然资源旅游为主业。

(5)贫困山区村:规划推行“整村推进”,把重点放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

2.4建立完善领导机构,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领导机构落实、工作任务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应当担任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明确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相应责权,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协调单位,具体负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制定、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为了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建议**市市委、政府把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作为专门办事机构尽快设立起来并充分发挥作用。

2.5加强宣传引导,探索建立一个政府、农民群众和社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要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报纸、标语等形式,把实施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的广泛宣传、动员,做到新农村建设成为群众议论的主要话题,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的认识。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真正把政府行为与农民自觉行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正确处理国家扶持和农民自强的关系,既要保证国家扶持资金的到点到位,又要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引入参与式服务的方式,扶持经过村队农民群众讨论,当前农民群众最需要的建设项目,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为我建设”、“要我建设”变为“我要建设”。同时,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深入持久地共同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

2.6建设新农村,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6.1是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保证。要切实抓好以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选准选好支部书记,落实班子岗位责任制。

2.6.2要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完善议事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建立村规民约。

2.6.3是要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束,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新农村建设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终极目标,同时兼顾全面发展,特别是进行产业布局、村庄布局规划,实行村庄功能分区,是

一个新的规划理念,适应了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对农村规划建设很有现实意义。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在规划与管理方面下功夫,要从完善制度和程序着手,并在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

7.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现状研究 篇七

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 各个利益主体之间互相关联, 构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利益相关系统。王宏娟等[1]从利益主体的视角出发, 认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深层次原因是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 而地方政府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主要矛盾, 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 明确地方政府职能, 协调利益主体间的收益分配, 可以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提供决策参考。当前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存在诸多问题, 没有将土地市场规制作为房地产调控的重要工具。土地市场规制途径主要有土地供应、土地税收、土地金融及土地价格政策等[2]。段力等[3]认为对于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 同时统筹使用置换指标, 设计地票交易制度并对其进行模式改进等实践, 对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能提供借鉴经验。

土地的资本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甚至一个村社高速成长的发动机。要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 财政支持远远不足, 必须盘活农村土地资本, 总结各地流转模式, 有助于获得启迪[4]。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存在许多风险: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破坏农村社保体系;威胁国家耕地保护;违反《宪法》规定, 打破城乡二元土地所有权结构。这些风险能否控制、如何控制、控制的成本是否会超过所创造的价值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因此, 孙鹏等[5]认为, 在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流转之前, 需对其可能蕴含的风险进行评估。王文[6]认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的情况, 前提是土地使用权性质必须对应;现行不区分土地使用权性质, 笼统评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做法, 容易产生歧义和混乱。

马艳平[7]赞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 而对于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只能通过征收为国有的方式上市流通, 理论界褒贬不一。按照私法自治原则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法律严格限制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不具有正当性。崔令之等[8]认为须修改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取消法律限制, 承认集体土地流转的合法性。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现象普遍, 且流转的形态和规模存在一定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地管理失范等制度环境因素、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等区位环境因素、村集体经济实力等微观经济因素以及农民富裕程度等家庭环境因素[9]。而未来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风险控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测算,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驱动力等研究[10]。

2 讨论

目前,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 农村势必有所突破, 土地流转理所当然成为焦点, 这关系到社会转型的成败。目前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动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研究,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制度研究。

我国对于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比如对其使用权权益及价值的研究、流转风险控制研究及建设用地流转隐形市场改进问题都有待完善, 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多种形态和多重诱因, 需要进行多层面、多系统的综合结构改革, 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向公平、公正、高效、透明的方向转变, 以推进建设用地市场城乡一体化建设。此外, 学术界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仍存在一定争议, 对完善法律法规, 进行土地产权改革、协调各方利益等方面的研究仍不够充分。而关于地票流转交易也存在争议, 即是否放开地票二级交易市场限制。放开二级交易市场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 会对一级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一方面, 组织完善的二级市场会加速一级市场的分配和流通, 增加土地级差收益, 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 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 盲目放开二级市场, 可能会滋生恶意炒作行为, 甚至产生地票泡沫, 同时还会引起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因此, 如何正确处理好地票一二级市场的关系, 调控地票流量、流速等, 建立健全地票交易监督机制, 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摘要:土地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和社会各界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发展空间不足,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国有土地价格不断上涨, 土地需求和土地供给的矛盾致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呈逐步加剧的态势。随着目前土地相关制度的弊端显露,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成为必要趋势。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于盘活农村土地资产,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设用地,土地流转,现状

参考文献

[1]王宏娟, 石敏俊, 谌丽.基于利益主体视角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资源科学, 2014 (11) :2263-

[2]张红利, 刘晓君.中国房地产调控中的土地市场规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0) :30-33, 39.

[3]段力, 傅鸿源.地票模式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 201 (12) :86-92, 127.

[4]徐银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梳理与困境反思二维论[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1 (20) :146-157.

[5]孙鹏, 谢慧阳, 李任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风险与控制[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1 (30) :141-163.

[6]王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权益及其价值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1 (57) :34-39.

[7]马艳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完善[J].经济问题, 201 (54) :105-109.

[8]崔令之, 席虎啸.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完善[J].法学杂志, 201 (58) :77-84.

[9]常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现状和归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 (311) :34-45.

8.农村互联网建设现状 篇八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199-01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实践,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人力资源越来越受重视,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意识淡漠。一方面表现在各级政府还没有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多数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准公共服务纳入公共财政框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农民的自主开发意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大规模流动和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的落后意识,农民的科技教育意识、法律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都得到了增强。但是在落后偏远的农村中,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不足,观念淡薄的现状还在一定范围存在。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级政府积极创造相应的政策环境配备必须的经费及支持条件发挥了政府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的主导作用,但仍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需求。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发展过度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投入,而农村财政的匮乏又制约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和培训程度很低。这些问题造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开发潜力与实际开发能力上的反差。

3)农村劳动力转移发生显著变化,但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改革开放三十年,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推进正在不断深化,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主要表现在农业内部劳动力消化能力较差;转移主体的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缩小;待转移劳动力信息获取能力较弱;户籍等政策因素的制约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偏低,他们在理解接受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吸收转化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受到严重阻碍,不易接收新知识、新技术,这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发生尖锐矛盾。

4)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仍然缺乏系统的计划和组织。我国目前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系统的计划和组织体系。我国政府目前已有的一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计划和制度,这些计划是分散的,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没有统一的实施者,大部分计划是地区性的和暂时性的。有些地方对农民工培训就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主动性和自觉性的认识,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还没有真正做到制度化、法制化。

2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建设现代农业,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1)创新农业院校毕业生通往农村的就业体制。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是农村科技人员来源的主要途径。农村经济、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个人发展机会相对较少,许多大学生不愿留在农村。制定和扶持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把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落实到农村就业作为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的目标。为农村培养真正“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新型农民来打造现代农业。扩大和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范围与力度,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能力,大面积惠及现代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改变农村经济结构。

3)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绿色通道。80年代农村人进城务工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余年。农民进城务工是农村人力资源第一次转移,通过第一次转移让农村富裕劳动力进入城市,接触现代化的大工业,提升本身的价值。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人力资源的第二次转移。通过两次转移,极大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引导他们回家乡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学习,让农民树立“知识致富”的思想,实现知识致富。

3结束语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考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它既阻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又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形成巨大压力。说到底,它将影响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加大政策、教育和培训及资金等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村地区的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无疑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力措施,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2006,12

[2]魏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5(9).

[3]李上田.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陆晗.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J].安徽農业科学,2007,29:23-24.

上一篇:人生如果可以重来美文摘抄下一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