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景优美的地方优秀作文

2025-01-05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景优美的地方优秀作文(精选10篇)

1.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景优美的地方优秀作文 篇一

让写作言之有物

【案例故事】

学习完第五单元的课文,需要进行一次习作练习,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课堂上,我看到有的同学提起笔来,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有的同学眉头紧锁,望题兴叹,临下课才写了几行字。写后批改,发现很多同学都是粗略介绍,内容空洞,缺少具体生动的描写。讲评课我讲了写人的作文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它吸引你的地方,对景物要进行具体的描写,但仍有个别同学写出的作文干巴巴,让人体会不到美。【问题剖析】

虽然作文课上我注重写作的方法引导,但忽视了培养提高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我想到了著名女作家冰心在《再寄小读者》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件真事:“今年夏天,我带两个小朋友去逛北京西郊的动物园。这两个孩子都很聪明活泼„„回来后他俩都写了日记。第一个孩子只写了四五十个字,里面还有好几个错别字„„就像记帐似的„„第二个孩子却写了千把字„„把那些动物,如白熊、大象、斑马、孔雀等等的动作、形态、皮毛、羽毛的颜色都写得十分生动鲜明„„他的这一篇日记,写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错别字,使人看了很舒服。没有去过北京动物园的人读了,会引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两个都很聪明活泼的孩子同游北京西郊动物园,却写出了水平反差极大的两篇日记,这是为何?是缺乏生活积累,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吗?不是,“米”,有的是,关键是会不会“炊”。为什么第二个会“炊”,第一个不会“炊”?这个问题让我思索了很久。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学生怕习作主要原因就是肚里没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作文指出: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要达到以上教学目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究其原因,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和积累,只好胡编乱造;从学生说,或是生活单调,或是缺少对生活的发现,缺少感受生活的能力。尤其是个别父母上班比较忙的孩子,上学期间整天呆在学校里,放假又整天呆在家里,很少去接触社会,这样的学生生活单调,缺少对生活的发现,进而缺少感受生活的能力,所以作文当然差。【应对措施】

1、注重习作方法的引导。

正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写好作文,才使得孩子的作文有点滴进步。传统的写作观认为“有所感,才能写得出”,我却认为不一定。这就如同有“米”不一定能做出“香喷喷的米饭”一样,只有掌握了做“米饭”的方法、程序等,才能将生米做成美味可口的熟饭。写作就像做饭,学会构思之技,才能写出好文章来。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一年四季景色不同的顺序观察方法,既了解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知道了那里丰富的物产、可爱的动物,名贵的药材;又从中学会了写作文的方法,“从大致概括——按四季景色不同之处写——总结”,又学习了优美的文字描写,可谓是“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追求,总会把作文教学中的偶遇当作必然。

2、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

第二次习作教学我一直在寻找作文的素材。生活毕竟是平淡的,怎不能每天绞尽脑汁找作文的素材,怎不能总是依靠上天的恩赐吧?这几天同学们正在准备广播操比赛,我临机一动,为何不抓住同学们在学校现实生活中的活动,为同学们提供写作的素材。例如我校每月都会有一项活动:队列队形比赛,广播操比赛,洗衣服比赛,整理衣橱比赛,乒乓球比赛等,这些都是写作的好材料。其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如精心安排每个节日,春节搞个慰问活动,让学生帮助军属做好事;三八节,给妈妈送份礼物写封信;再如周末,布置一些生活作业,像做一道菜,洗一次衣服,做一件小制作等。原来,寄宿制学校里的学生不是缺少作文的素材,关键是老师有没有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帮组学生积累素材。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作文,实际上就是写在纸上的话。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在训练写作时有目的有侧重的去培养扶植,给予恰当的引导。我相信只有我坚持不懈地追求,总会把作文教学中偶然遇到的快乐变为快乐作文。

2.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景优美的地方优秀作文 篇二

暑假里,我和妈妈乘坐动车又转汽车来到西塘古镇游玩。

进入西塘古镇大门,走了一小段路之后,再穿过一条黑漆漆的更狭窄的巷子,一条小河惊艳地现于眼前,我们所住的四合院就在水边。

一走进四合院大门,就看见四边八方都是独立的房间,中间是一个院子,听妈妈说这就是四合院的得名。院子的左边是个大花坛,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红的、黄的、粉的……院子的右边摆放着石头桌子和石头板凳;前下方有一口井,井口边是一个水泵。

我跑过去把水泵往下一压,清清的井水就从井口流出来了,赶快洗洗我的小手,好清凉的水呀!妈妈说:“井水很甜的哦!”我捧起井水喝上一口,啊~~确实是又甜又凉爽。

我们住进了预定的房间,客房不大,但很整洁,还摆了张明清的雕花木床,放下行李,片刻休息后,我们便出门去镇上游玩。穿过狭长的巷子,传说中的古镇霍然出现在眼前,一条青石板路,两边是木门石屋,沿途有很多小摊子在卖西塘的小吃,两旁的堂屋里还有西塘的工艺品……

两天的愉快旅程结束了,每当我想起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甘甜的井水……都会让我有再去西塘古镇的冲动,有机会我还会再去游玩的!

我去过的地方

在暑假里,我跟妈妈、爷爷、姥姥一起坐火车来到了武夷山。

我在火车上第一次看到看见了远方连绵不断的山群,成片的薰衣草和一望无际的麦田。到达武夷山火车站时,火车站虽然没有武昌火车站大,但是广场和道路却十分的宽阔。我们乘车进入武夷山市区,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和好奇。市中心建设在群山的环抱之中,它没有高楼大厦,但是那里的楼房都具有南方建筑的特点,造型美观,颜色鲜艳。

第一天,我们在市区内游览了一番,并为第二天做好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出发道路天游峰爬山,远看山峰好像和天空连在了一起,近看山崖就像一座笔直的墙壁。下午我们到九曲溪漂流,坐在竹筏上让我们更好的欣赏的武夷山的美景。我看到了险峻天游峰、奇特的泼墨岩、秀美的仙女峰和栩栩如生的双乳峰……坐在竹筏上清凉无比,四周的风景让人目不暇接,我好像置身与一副美丽的山水画之中。 据当地人介绍,武夷山盛产茶叶,这里出产最有名的茶叶是“大红袍”。为此张艺谋导演还在这里拍摄了一部电影呢!

第三天,我们坐专车来到好汉坡,我们还没有爬山,姥姥的腰已经有些痛了,只好让她在山下休息,我和妈妈,爷爷继续往前走,远远向山上看去,不足两人宽的石梯就像一条腾云驾雾的飞楼,蜿蜒盘寻在山间。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加油,鼓励。这时,我浑身已经背汗水湿透了,我还看见两个外国人爬完好汉坡,没有休息就继续向另一座山峰出发了。我想:她们的身体可真好啊,我以后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下山后,就连妈妈都说:“我已经累得吃不下东西了!”

3.风景优美的地方三年级作文 篇三

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邢台西北部的天河山。

我们来到了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桥,桥的栏杆上雕刻着许多形态各异的燕子,桥面上漫过浅浅的流水,游人可以踏着水过桥,爸爸告诉我,这是水坝。一路上有许许多多的小瀑布,不但为天河山增添了美色,还使炎热的天气变得非常凉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颗用石头雕刻而成的树,上面涂满颜色,非常逼真。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树上系满了红色的布条。妈妈告诉我,天河山也叫爱情山,每年都有许多的年轻的.男女来到这里寻找爱情,他们把美好的心愿写在了布条上。

最后我们坐着最刺激的漂流下山,告别了美丽的天河山,结束了一天的旅行。

4.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景优美的地方优秀作文 篇四

来到承德,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小草穿上了新的衣裳,地里的种子听到了雷公公的呼唤声,争先恐后地钻了出去,抽出了嫩绿的芽儿。奶牛带着小牛犊,一边吃青草,一边给小牛犊喂奶。小羊羔在低缓的小山坡上吃着又香又甜的青草,远远望去,真像一条绿色毛毯上点缀着无数朵银白色的小花,美丽极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油菜花田,那里的油菜花金黄一片,辛勤的小蜜蜂们都忙着在采蜜呢!从远处看,好像一条金黄色的毛毯上面绣着暗黄色和红棕色的花边,漂亮极了。

5.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景优美的地方优秀作文 篇五

广场的地灯亮起,土灰色的石砖路也被装点得美轮美奂;风格迥异的楼房参差错落,围绕在广场周旁;绿云般的树冠下,六井孔散发着古老神秘的气息……

不知不觉,我绕了广场一圈,这才发现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棵并不茂盛的树,刚刚吐出几株嫩芽,如此弱不禁风,却让人感受到春的第一缕气息。再走近一看,豁然开朗,树的旁边,一条石板路穿插在一片旺盛的草地上,大自然的芳香扑鼻而来,生机勃勃的草地,一列修直的翠竹,还有那棵正在努力焕发新生命的树,都在装点着眼前一栋古香古色的楼,只见牌匾上四个大字——“子曰学堂”。侧着头看,这座楼就像是一本打开的《论语》,独具一格,别有特色。

踏着石板路,树在风的吹动下,发出飒飒的声响,我置身在大自然的环抱里,感觉眼前这栋“论语楼”更显得清新淡雅。

移步学堂大门,优雅的轻音乐回响在耳畔,赏心悦目的摆设让人倍感舒适,墙上的油画更让我忍不住驻足欣赏。再往里走,一套黑色的沙发和灰褐的实木茶几给房间增添了几分沉稳,一旁的古筝静谧高雅,让人一眼望去就好似耳边听到了《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的美妙曲调,而角落的盆栽也毫不掩饰地展示它动人的风姿。再看那小院,昏黄的柔光照着,一套小巧的藤竹桌椅,桌子上摆放着一小盆铜线莲,那雏稚的嫩绿,使整个院子都显得生气。最引人入胜的当属墙上那堵手绘作品,大红窗户、蔚蓝天空、别致古厝、茂密林海,让人忍不住想透过此窗看到更多的美景,真是别有洞天。

拾阶而上,两旁一条条有趣的灯谜,又让我开了不少眼界。来到二楼,有一个地方的灯一直亮着,那是公益图书馆,优美宁静的环境、干净的格调、各式各样的书籍,轻触书角便有坐下来细细品味的冲动,看来这边真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读书的好地方。还有四间教室,虽然布置不多,简单一幅小品画却点睛惹眼,既让我们专心学习,又能得到精神陶冶。

带着无限的好奇心,我爬上三楼,是两间音乐教室。一间铺着灰色地毯,两个曲谱架安静伫立,白板上还留着老师授课时的板书。另一间,摆着三架古琴,一套精美的玉制茶具。在这古韵十足的房间里,让人不禁起远古之思,彷佛听到了古琴大师手指间流淌的古典音符。

6.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评改 篇六

——“这儿真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班内习作,修改自己的习作,写清有什么,是什么样子。

2.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写,写出景物的美,表达自己的热爱之情。

3.修改不恰当的字词,用上积累的好词。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主题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周围美丽的地方”。同学们有的写……有的写……还有的写……这些地方都可以!

(二)示范引路

1.教师根据批改情况,选择一篇优秀习作,请作者朗读展示,引导学生讨论:

全文结构上,文章有中心,能够使用“总-分-总”或“总-分”等结构。

段落安排上,有合适的中心句,能够从多个方面介绍风景的美。

遣词造句上,运用了积累的好词、修辞方法等。

表情达意上,表现出了自己的感情,或喜爱,或赞扬……

2.组内互读习作,提出宝贵建议。

一篇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请根据刚才的修改意见,组内评改。

要求:小组长主持,组内每个组员轮流读自己的文章。读的同学要先说出自己写了哪里的风景,写了哪些景物,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是否围绕一个意思把景物写具体并写出它的美了。给每个展示的同学的文章找出一两个好句,并告诉他其中的不足之处。

(三)修改习作

刚才小组内进行了互改,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习作,根据小组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文章。

(四)布置作业

1.誊写修改好的文章。

2.把修改好的文章读给你的同桌听,问问他(她)有什么评价,可再次修改。

三、板书设计

全文结构

段落安排

这儿真美

遣词造句

7.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篇七

líng lóng dàngyàng dǒuqiào yíhuò pīnmìng

()()()()()

二、多音字组词,可要分辨清楚哟!

jìn()gēng()tán()

尽 更 弹

jǐn()gèng()dàn()

三、请你写出和鸟有关的成语吧,相信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好词!

四、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你能在说一遍这个问题吗?我没听情楚。()

2、一泛眼它又停在苇秆上了,注视着眨着微波的水面。()

读写训练场

一、选词填空,不要放错位置哦!

灵活 灵巧

1、妈妈有一双()的手。

2、翠鸟有一双()的眼睛。

希望 愿望 失望

捕捉翠鸟很不容易,我们的()无法实现。我们()了,只好在翠鸟飞来的时候,()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二、填空,使句子的意思更完整。

1、黑板上()写着几个字。

2、他是一个()的学生。

3、岸边是()的稻田。

4、爸爸奇怪地问:“()?”

三、按要求写词语吧!

1、写反义词。失望—()喜欢—()清凉—()

2、写近义词。清脆—()美丽—()赞美—()

四、回味一下学过的课文,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翠鸟头上的羽毛像(),()。背上的羽毛像()。腹部的羽毛像()。它(),一双()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的嘴。

这段话不仅突出了翠鸟,还写出了翠鸟的。

实践小天地

一、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明媚可爱的春天一到,银杏树上开满了洁白如玉的小花。

()当金色的秋天悄悄降临人间,树上挂满了银杏,像一个个胖娃娃。

()仲夏,银杏树上的叶子长得更加茂密了。

()严寒的冬天,银杏树顶着寒冷,冒着风雪,像一个个坚强的卫士。

()虽然它没有牡丹花艳丽多姿,也没有兰花芳香醉人,但我喜欢它那洁白无暇的花朵。

()它那粗壮的枝干像一把撑开的绿伞,为人遮阴蔽阳。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九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九天过去,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着光呢!”

大浪听了,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1、照样子,写词语。

懒洋洋:

一动不动: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石头()的力气()的浪花

()地工作()地学习()地冲击

3、小水珠是怎样对待比赛的?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大浪是怎样对待比赛的?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4、读了《小水珠和大浪》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笔下生花。

8.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景优美的地方优秀作文 篇八

三(1)班 胡泽玉 教学内容:

56-57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整

十、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任意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掌握最合理的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口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3、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任意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理解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任意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9×8 = 4×7 = 6×5= 3×2 = 9×4 = 5×4= 8×7 = 8×6 =

2、口答:

(1)60里面有()个十,6个十是()。(2)200里面有()个百。

(3)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4)1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师: 游乐场里可真热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里面都发现了哪些游乐项目?

预设:我发现的游戏项目有:旋转木马、碰碰车、摩天轮、登月火箭、过山车。

师:游乐项目可真多,你们看这3个小朋友也想去玩玩呢,在开始玩之前,他们在看什么呢?(游乐项目价格)

师:是的,关于游乐项目的价格,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现在这3个小朋友想去玩碰碰车,你能根据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2、出示情境图(1),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这道题怎样解决?你是怎样想的?先独立算,再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预设:20×3=60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因为3个20是60,所以3×20=60; 2:20+20+20=60 3:因为2×3=6,所以20×3=60。

师:你们刚才的方法迅速计算出这两道题的结果呢? 200×3 2000×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在口算整千、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时,我们可以把整千、整百、整十数看成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乘一位数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

3、练习

40×5 400×5 4000×5

3、出示情境图(2)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你们能解决吗?先列算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指名汇报

预设1:12+12+12=36 2: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3=30,再算2×3=6,最后算30+6=36 小结:在口算任意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时,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个位数,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它们的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2、解决问题

3、拓展练习。

四、全课小结

9.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景优美的地方优秀作文 篇九

人教版教科书第68页及6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1~3题及9、11、12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教学难点:发现、归纳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备用)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想去,老师考考你们。(老师随机说几道有关表内乘法的题,让学生口答。比如5×8、6×7、3×9、4×6等)同学们顺利通过。

2、到游乐园了,小朋友,看看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出示幻灯片)指名边说边放映幻灯片。同学们想玩吗?想玩得先看价格。老师提问:你能根据价格表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3、组织学生提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项目、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提出不同的有关乘法的问题。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问:

① 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6人要多少钱? ② 坐碰碰车每人3元,8人要多少钱?

③ 玩激流勇进每人6元,30人需要多少钱?(如果有这类问题,学生不会解答的,在学完口算方法后适当的时候解决)……

二、体验新知

1、教学例1(1)(出示幻灯片)

导语:老师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提出这么多用乘法解决的问题,非常高兴,就想带我们一起玩旋转木马,好不好啊?

(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板书)2×9=18(元)(2)10人要多少钱呢?(板书)2×10=20(元)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可能有:

a、因为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所以2×10=20.b、因为10个2相加是20,所以2×10=20.c、也可以把2×10看成是2个十,因为2个十是20,所以2×10=20.d、因为5个2是10,10+10=20,所以2×10=20。……

(3)教师小结:同学们真的很聪明,2×10的口算方法想出了这么多种。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口算乘法。(板书:口算乘法)

2、教学例1(2)

导语:老师看到小朋友玩旋转木马这么开心,又想带我们一起去坐碰碰车。

(1)(出示幻灯片):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2)指名学生列出算式,并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板书:20×3=60(元)(3)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

指名说,可能有:

a、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 b、因为2×3=6,所以20×3=60。

(4)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20×3想出了更为简便的口算方法,根据表内乘法2×3=6,所以20×3=60。

(5)那么30人要多少钱?40人呢?60人呢?同学们试着用上述方法口算。

老师小结:同学们在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时,知道先把题目转化为表内乘法,真了不起!

三、反馈练习

1、同学们学会了整十数乘一位数,那么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呢?(出示幻灯片)怎样做最简单: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20×7=140 200×7=1400 2000×7=14000 引导归纳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指名说说口算方法。(同学们可能是针对个别题目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口算方法:我们在口算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把题目看做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零。导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老师想带我们一起去参加口算比赛,你们有信心吗?

2、(出示幻灯片)

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下面的同学是不是也想口算呢?咱们来一个抢答比赛。(出示卡片)

4、(同学们真厉害!)你们想不想当小法官呀?看下面这三道题,是对还是错?

5、帮一帮:帮阿姨解决问题。(出示幻灯片)

我们玩了坐旋转木马、坐碰碰车,又参加了口算比赛,口渴了想买瓶饮料,但买瓶饮料必须得帮阿姨一个忙,请看: 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列式口算。

6、幼儿园的小朋友开着车也来凑热闹了。

请看:(出示幻灯片)儿童三轮车每辆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多少钱?你帮幼儿园的阿姨们算一算。

7、(咱们想不想做个懂事的孩子?)(出示幻灯片)下面这位小朋友就很懂事,他知道父母的钱来之不易,一点也不乱花。你看:张宏每月节省20元零花钱,你帮他算算半年他能节省多少钱?小朋友,你能节省多少零花钱呢?你准备怎么分配这些钱呢?

8、你敢挑战吗?(出示幻灯片)

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小组交流,能写出几种就写出几种。如果写全,要学生说说思路是什么。

10.这儿真美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 篇十

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露出半张红扑扑的脸蛋,我就起床了,妈妈已经做好了早餐,我狼吞虎咽的吃了几口,就对爸爸说,我们赶紧走吧!于是爸爸就去车库,把车开了出来,我们兴高采烈的出发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目的地。

这儿真美呀!蔚蓝的天空镶嵌着几朵白云,好像蓝色的大海漂浮着几轮白帆。绿色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美丽极了,一阵微风吹过,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妈妈从草地上摘了一朵紫色的野花,插在了姐姐的头上,瞬间,姐姐变得更好看了,于是妈妈还拿出手机给姐姐拍了一张美美的照片,留作纪念。过了一会儿,我来到了山顶,山上的游客很多,山顶有一座寺庙,里面有许多游客在朝拜,我往远处的山上看,看见有一排白色的大风车,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个战士正在站岗放哨。

上一篇:对开放教育的分析下一篇:中级职称专业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