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记:读韩寒的感受(共4篇)(共4篇)
1.学生日记:读韩寒的感受 篇一
读韩寒作文
时至今日,才读到韩寒。
而韩寒那久负的盛名,早在初中就有所听闻――一个神奇的少年:高考迟到的他本应就错过这个影响他一生的考试,他却因一杯浸了张纸团的清水而突发奇想,即兴写下《杯中窥人》一文,此文艳压群芳,技惊四座,更是他声名雀起的开始。
最近读了《零下一度》,这种貌似“非主流”的书却引起了我的兴趣。韩寒说他从小就爱看书,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文章中什么堆砌的词藻没有,却无处不展示着他的文笔和才华。看着看着就让人发笑,却又不能说他净写些虚的,时不时来一点深沉。我就不明白啊,为什么人家就“读书可破万卷”,导致“下笔如有神”啊?我也自恃爱看书,现在回想起来,那一点点文字算什么,寥若晨星,连润个笔都不够。
年少就该轻狂。
30岁前敢拼敢闯不害怕,30岁后不卑不亢不后悔。我想起了“淡定”。想一想如今有多少人把“淡定”当作口头禅,遇事提醒自己:别激动,要淡定!这就是为什么小悦悦被车辗压两次后无人理睬的吧。由此观之,淡定不一定是好东西,有时需要情感的爆发,别憋坏了自己,任时代变迁,不能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不是正年轻吗?可以有很多种角色的担当,你可以狂傲不桀地说你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一个,是最厉害的一个:只要你敢说敢做,终会赢得赞许的目光。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起韩寒和郭敬明这两大文学新势力。虽没有战争的硝烟,却总觉得两个人酸不溜瞅,有点你争我抢的味道。撇开这个不谈,从他们的作品来看破吧,一个人写的文字就是他心灵历程与性格。《小时代》是郭敬明的典型作品,很让人放松,却又不对劲――为什么字里行间都是豪华奢侈的生活?充斥着prada、奈儿、迪奥这些国际顶尖品牌?生活虽是高消费,却不免让人心生厌恶,倍感低俗。不是批评,我也没权力去说人家怎样,但这其中总是能看出点什么。韩寒的文章就像杂文,抒发抒发感情、刺讽刺世事。原来听人说,韩寒这人很狂傲,从他的文章看,倒也不觉得,反之,觉得他幽默风趣,锋芒不露呢!
以上都是一已之见。第一次发现文章反映性格是读林清玄的文章。起先没注意人名,拿起就读,读着读着一种清风拂面,无拘无束的感觉油然而生,这和以往所读的文章不同,品读之间,竟游走着一股清静和禅意,这才发现是林清玄。而他本人,也正如《云在青天水在瓶》中所写的那样:“自由自在并保有永久的清明”。
话说回来,我为什么偏写“读韩寒”呢?其实我跟他不熟,也不知道会读出什么来。此文乃近期读韩寒文章有感而发。
就此打住,读韩寒毕。
2.读“社区报”感受美国 篇二
《走进美国社区报》并不如我事先猜测的那样,概念化和全景式地谈论美国社区报纸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脉络,而是通过对北卡罗来纳州一批社区报的深入调研,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社区报鲜活的样式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书中生动翔实的描写及随处可见的思维亮点,使我几乎手不释卷地一口气读完全书,且思绪良多。
一
11年前我在美国访学时,已经注意到社区报的力量。我居住的纽约市斯塔藤岛区就有一份百年老报《斯塔藤岛前进报》。就其创刊背景和发行范畴看,这是一份典型的社区报。但从报社规模和运作模式看,它又与其他都市报纸无甚区别。限于当时的时间与精力,我未能深入小型市镇去了解美国大量存在的社区报纸,迄今引为憾事。
这个遗憾被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女士出色地弥补。她在《走进美国社区报》中,对美国北卡10多份社区报进行了个案分析,这些报纸包括较大型的日报和免费的周报,涵盖美国社区报的多种形态,故可收管窥全豹之效。也正因为陈凯“沉”在北卡长达一年,加上她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对一些报纸得以反复走访和定点观察,此书也就有了沉甸甸的样本力量。
美国社会承接的是欧洲传统,早期移民就有“无报不成镇”之习俗。因此,美国的社区报与其所在的乡村区镇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远比都市大报与读者间的信息买卖关系复杂得多。在一些典型的社区,报纸在社区发挥着良好的信息集散和聚合人心的作用,其开合兴衰甚至报社领导的进退更迭,都会牵动居民的神经。反过来,社区学校的发展变化、居民的婚丧嫁娶乃至邻里间的纠纷矛盾,也常成为报纸关注的事件。这时,“贴近本地”便成了社区报最重要的编辑方针。书中引述一段笑话称:美国第33届总统哈里·杜鲁门1972年逝世时,一份社区报的编辑准备报道这一重大新闻,但遭到发行人的质疑。发行人问:你能找到杜鲁门之死与本社区的关系吗?于是编辑绞尽脑汁写下这样的导语:“哈里·杜鲁门,这位曾经坐飞机经过本州上空的总统先生,昨天逝世。”
二
相比之下,中国似乎一直未能形成类似的社区。过去,中国城市的社区形态固定,邻里关系密切,却没有关注社区的报纸。如今大中城市的老居民纷纷迁居漂亮舒适但互同陌路的新社区,破旧的老社区多由外来暂住人口填补,人际关系支离破碎,即便有了社区报纸,也很难得到“社区”的认同。按理,广大乡村可以找到很多相似之处,如熟人环境、世俗传统、共同利益、家族承续等,但过去絕大多数县区报纸并不关注这些。2003年的全国报刊大整顿将大多数县区报纸关闭之后,乡村社区的阅读空间成了更大的盲点。指望城市报纸通过创办地方版来覆盖乡村及偏远区镇的想法,因报纸的急功近利而屡屡落空。
事实上,只有土生土长而对本社区有很高忠诚度的报纸,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报。这时,办报者只有与社区建成利益共同体,有足够的耐心与亲和力,将赢利置于次要地位,千方百计与社区居民交朋友,对社区报道精耕细作,报纸才有成功的可能。因为从美国的经验看,这类报纸的生存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社区民众的支持关注,而非对眼前利益的急切撷取。
当然,在商业化、集约化大潮的冲击下,美国很多社区报也面临困境。大量社区报被报业集团吞并后,导致其社区忠诚度锐减,与居民的纽带断裂。书中对此现象有深刻而活泼的解读。如《教堂山新闻报》曾是北卡最优秀的社区报,1995年被麦克拉奇收购。麦克拉奇公司本是西部一家历史较久但规模不大的报业集团,前些年急于扩张,投资激进,曾于2006年上演“蛇吞象”奇景,将综合排名全国第三的老牌报业集团奈特-里德报团兼并,但很快便“消化不良”,又将旗下报纸成批卖出,进而大量裁员,迄今债台高筑。《教堂山新闻报》遭受波及,记者人数从最多时的八人减至二人,采访捉襟见肘。这样一份原本偏安一隅的社区报,若无报团折腾,断不至于如此狼狈。书中还详细记录了麦克拉奇CEO加里·普鲁伊特到北卡被其收购的另一家社区报《新闻与观察家》讲话及与员工的精彩对话。对话中双方唇枪舌剑,报团与被收购子报间的矛盾暴露无遗,成为全书亮点之一。
美国社区报数量巨大,占报纸总数的八成以上。这些报纸深入民众,与社区这样的社会小单元融为一体,因而如美国传播学家赵克所言体现了“美国的心跳”。要想了解美国人民,社区报便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美国社区报纸的发展历程也给我们以启迪:在强势主流媒体的参天大树下,必有社区媒体健康发展的玲珑空间。(摘自《新京报》)
3.由韩寒谈我们该读怎样的课外书 篇三
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当我们捧起一本沉甸甸的好书时,我们就感觉到了这个世界的浮躁。
一本好书可以成就你的一生,一本坏书能够毁了你的一生。通过调查来看,高中生的读书种类极为芜杂。很多学生读了大量垃圾书籍,如低俗媚俗的言情小说、荒诞离奇的玄幻小说、胡拼乱凑的武侠小说、充满色情与杀戮的暴力小说等,不少学生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这些小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那么,在高中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划定自己的阅读范围呢?
有两位青年作家的作品及其言论是广受青少年追捧的,一个是韩寒,一个是郭敬明。
先说一下韩寒。韩寒文学天赋很好,但后天不足。他才华出众,而且毫不造作,对很多问题能一针见血,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他的问题在于只知道消耗自己,不懂得储备自己。台湾作家李敖对他有个很中肯的评价:“他一步入知识界就出局。”并指出:“韩寒的本位,就是写小说。如果不超出他的本位,仅只是写一些小说,他必定可以写一辈子;赛车也能够尽管赛,由于这是健身的范畴。但他如果超出这个规模,就会很痛苦。”
李敖还打了个比方:“就好比你要和一个人谈《资治通鉴》,你必需把294卷都通读一遍,由于这是步入知识境界的先决条件,韩寒现在的举手投足很显然难于在这个境界生根,希望他能够生根进去。”我想,这几句话也是对我们同学的忠告,没有丰厚的知识沉淀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你的人生路不会越走越宽。
韩寒的小说,比如《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等,可读性较强,幽默诙谐,但基本上是拿上学时的故事在说事,很浅显,像杯百事可乐,喝完之后,有短暂的新鲜刺激感,然而缺少回味。虽然他在后来创作的一些小说中实现了突破,但无论在语言的丰富性上还是在思想的深刻性上,都欠火候。韩寒靠着小幽默和天生的文字驾驭能力来杜撰自己的文学世界。他自己也承认,对于谋篇构局,他力不从心。
同样是年轻人的作品,我们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感到震惊,出口成章和文采斐然还是表面的,对未来的自强不息、对命运的深沉叩问、对浩渺宇宙的思 索,才是本文最动人之处。
读梁启超年轻时写的《少年中国说》,我们也感到震惊。我们惊诧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排山倒海式的文采,惊诧于作者大气磅礴又深沉无比的爱国情怀。
所以,对于韩寒,同学们可以崇拜,崇拜他天生的才华,但是不能太崇拜,他像个极品愤青,他的小说只能读着玩,像嗑瓜子,他的一些偏激言论只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而不能作为人生信条。
再说一下郭敬明。韩寒一向不屑于和他为伍。一方面,二人在才华方面确实差距很大,第二,郭敬明是个吃青春饭的商业化作家。他的作品走的是时尚路线,纯粹是为了迎合市场和青少年的口味。郭敬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签约了一批商业写手,他曾经毫不避讳地说,自己未来的主要任务是赚钱,也计划着让公司在国外上市。作品很畅销是好现象,但是如果一个作家纯粹为赚钱而写作,他的作品再多也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当然,如果用三个字概括的话,就叫人民币。一些媒体说郭敬明的作品涉嫌抄袭,至于是真是假,我们没有必要深入其中去弄明白。
除了要正确看待上面两个人之外,我们现阶段应该远离哪些书籍呢?
1、低俗的言情小说。爱情是个很神圣的字眼,但是三流作家容易把它写得伪神圣。市面上卖的大部头言情小说,多是俊男靓女外加一点黑社会,像炒大杂烩一样翻几下,麻辣爱情就出锅了。当然,出锅之前还要再撒一把胡椒粉,以赚取读者的眼泪。谈到言情小说,不能不提到琼瑶,因为她是这方面的专家。琼瑶更像一个写童话的,或者说是安排成年人到童话王国里谈恋爱。她的作品很煽情,很浪漫,浪漫地里面除了王子就是公主,或者是暂时被埋没的王子和受伤的公主,俗称“青蛙王子”和“灰姑娘”。而且,琼瑶好像具有悲剧性格,她的故事多是以悲剧收场,如果她的作品不让你在读完之后哭个稀里哗啦,她就不叫琼瑶。
相比之下,《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荆棘鸟》《乱世佳人》等也有动人的爱情故事,也能让人落泪,但是这些书在让我们体验到爱情很动人的同时,还能思索到更深刻的东西,比如人性的自私和矛盾性、时代和人物命运的关系等。
高中阶段,言情小说尽量少读一点,如果非常想读爱情故事,上面几部可以翻一翻。
2、玄幻小说。玄幻小说是一种各种文体和各种可能的情节相杂交产生的怪胎。它的创作原则就是无原则,它的幻想基础就是无基础。如果说科幻小说能激发你的想象力,那么玄幻小说就能让你产生脑残的感觉。它能降低你的智商,使你一天比一天更想返祖,它是对人类的语言文字和思想登峰造极的侮辱。
3、武侠小说。中国武侠小说大师特别突出的有三位,分别是古龙、梁羽生、金庸。古龙的小说太玄,他的主人公最厉害之处是这里剑还没有拔,那边人头已不翼而飞,里面的高手往往连眼神都能杀人。梁羽生的作品历史味很浓,读他的作品就像在读《史记》。金庸是武侠小说作者中集大成者,他的作品融文学性、可读性、哲理性于一炉,里面的人物往往死得曲折生动,又死得合情合理,可谓死得其所。
由于武侠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一旦拿起来就很难放下,所以如果我们同学不想在课堂上突然使出降龙十八掌,或者一激动把课本当飞镖扔出去,就暂时不要碰,等读大学时再看也晚不了。
4.暴力、恐怖类小说。这些小说往往充斥色情、暴力和一些灵异事件,这是病态的人为反映病态生活而写的病态小说,如果我们同学不想做一个病态的读者,就不要去看。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这相当于每年一百万字的阅读量。那么,我们可以读哪些书呢?
1、伟人传记。我们读伟人传记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成为伟人,但是我们可以靠近伟人,正确看待伟人,既可以仰视也可以平视,还可以俯视。
像《周恩来传》《毛泽东传》《邓小平传》《朱镕基传》《拿破仑传》《哥伦布传》《牛顿传》《毕加索传》《莫扎特传》,这些传记涵盖政治、军事、探险、科学、音乐、绘画等多个方面,你喜欢哪方面的就可以看哪方面的。每一部传记就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你可以感受到各种人生的跌宕起伏和异彩纷呈。
读这些传记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还可以激励自己,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一定要选一个我们比较崇拜的伟人,然后将他的传记放在我们桌洞里,经常翻看来汲取精神力量。需要注意的是,看伟人传记,最好能读两个版本的,本国版的和外国版的,这样能比较全面的看待这些伟人。伟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像华盛顿,52岁时,一口 牙几乎掉光。他请牙医往自己口腔里植入了九颗牙,而这九颗牙居然都是活生生地从他的黑奴的嘴里现拔出来的。
2、世界名著。世界名著都经过了时间的淘洗,是有极强生命力的。名著往往思想深刻,情感真挚,语言典范,值得我们反复体味。有的人是用生命来写书的,然后连同生命一起献给了读者,比如曹雪芹和《红楼梦》,比如路遥和《人生》《平凡的世界》。还有这些名著大家也可以读一读:《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围城》《尘埃落定》《鲁滨逊漂流记》《麦田里的守望者》《谈美书简》《哈姆雷特》《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老人与海》《泰戈尔诗选》《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由于时间有限,而且在校时间不太适合读长篇小说,所以我们三年能认真读完十本名著就不错了。大家可以列个小计划,比如高
一、高二共读八本,高三读两本。
3、经典散文集。好的散文能让人体会到生活多个侧面的美好,同时又能丰富我们的词汇,增加我们的情感体验。巴金曾经说,如果不能熟读三百篇散文,不要期望写出一流文章。我们可以读哪些散文呢?像《朱自清散文集》《林清玄散文集》《周国平散文集》《贾平凹散文集》《毕淑敏散文集》等都是相当不错的。有句话叫“男生要读王小波,女生要读周国平”,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机智、幽默、深刻,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周国平的散文极富思辨色彩,含蓄隽永。虽然余秋雨一直挨骂,饱受网络舆论批判之苦,但他很多散文写得不错,尤其是语言有特色,比如《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的散文。
4、微型小说。微型小说真的是应了一句古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小说可谓短小精悍,情节曲折,耐人寻味,能多侧面反映社会,给人很多启示。微型小说宛如饮茶时佐的茶点,精致而别有风味。
5、文学期刊。有一些优秀期刊我们也可以拿过来读一下,上面多是短平快的文章。如《世界博览》《读者》《青年文摘》《文史精华》《博览群书》《中外书摘》《兵器知识》等,这些期刊内容包罗万象,文章简短,里面的知识精华像奶粉或牛奶,能很快被我们吸收。
4.感受秋天小学生日记 篇四
我很喜欢在秋天的周末,到外面和爸爸妈妈走一走,看一看。到了秋天,气候非常的温和,不是很热也不是很冷,在温暖的阳光下,偶尔感受到一阵小风。让人的心情非常舒服。很喜欢在这样的周末在院子里跑跑跑跳跳,和爸爸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伴随着阳光和微风,欣赏着秋天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非常快乐舒心。
我喜欢看着秋天的树,感觉它们好像有很多种颜色拼接而成的。有的树还是嫩绿色,有的树已经变成了黄色,有的树又像黄色又像绿色。其实我觉得好看极了。是的,秋天,到处都是落叶,秋天,叶子都在慢慢的变黄。我真的希望,这样的景色可以一直持续。妈妈说,叶子变黄后,就会都落了下来,等到冬天,就剩树枝了。我好想挽留这样的景色,好想让这么美丽的树叶一直停留在树枝上。
秋天是五彩缤纷的,我爱秋天,我想留住秋天。
【学生日记:读韩寒的感受】推荐阅读:
学生成长的日记08-19
雪的学生日记10-18
劳动的感受日记作文09-12
关于女生日记的感受10-27
学生拔河比赛的日记07-03
三年级学生优秀的日记06-18
学生舞蹈的日记600字07-17
观察事物的优秀学生日记07-22
小学生的寒假日记10-31
大年初二的学生优秀日记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