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通报(精选9篇)
1.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通报 篇一
>>>历年宁夏公务员职位表
2017宁夏招警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公文写作篇 —通报
通过最新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可以了解到,2017宁夏事业编制招警715人公告发布,笔试内容为《公共和公安法律基础知识》,中公教育给各位考生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助力各位考生备考。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2017宁夏事业编制招警715人公告发布,笔试内容为《公共和公安法律基础知识》,中公教育给各位考生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助力各位考生备考。
一、通报简介
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其特点为:一先,教育性。通报需要运用具有代表性、倾向性的事实(事例、新颖的典型经验以及重大情况)教育干部和群众,通过表扬、批评、倡导或强调,唤起人们的警觉与注意,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指导和推动工作。第二,说理性。通报目的在于发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指导和推动工作,因果的分析、实质的揭示、意义的阐发是通报的核心与重点。第三,时效性。通报主要用于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的苗头与趋向,强调及时快捷。
二、通报分类
通报按内容分为以下三类:1.表彰性通报。这类通报用于表扬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树立榜样,宣传典型,总结成功经验。2.批评性通报。这类通报用于批评错误,通中公教育·最全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历年宁夏公务员职位表
报事故或反面典型,总结教训,防止类似问题发生。3.情况通报。这类通报用于将全局或某一方面的信息、动向或其他情况传达给下级机关,旨在引起重视,采取相应措施,以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通报写作技巧
通报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日期组成,这里主要介绍正文的写法。通报正文的写法比较灵活,一般要把通报情况的缘由、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及时交代清楚,并分析所陈述内容的性质、意义等。由于不同通报的内容、性质、功能等方面各有差异,所以正文的写法也有所区别。
1.表彰性通报
正文应写清以下三层内容。一先概述先进事迹,即简要写出何人或何单位,在何时何地何背景下,有何先进事迹;然后简要评价,分析评议,归纳其积极意义,以利于人们学习借鉴;比较后提出表彰,发出号召,有的以“特予以通报表扬,以资鼓励”之类的惯用语作结。
2.批评性通报
一先概述典型事故或错误行为的主要事实,注意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结果写清楚;其次对所通报错误、问题或事故进行分析评议,说明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并提出处理意见和决定;比较后提出要求,指出要从中吸取教训,以防止类似事情再度发生。
3.情况通报
中公教育·最全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历年宁夏公务员职位表
情况通报的正文,关键在于对情况的掌握要确切、全面、充分。一先交代制发通报的原因和目的,其次对所出现的事情予以说明,阐明道理,比较后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写通报需强调两点:一是材料要真实可靠。通报事实中的时间、地点、细节、数据等均应反复核对,做到准确无误。哪怕是一点差错,都会影响通报的严肃性和名师性。二是用语要掌握分寸。通报涉及人和事的定性问题,叙议语言应十分审慎,合情合理。表扬先进,批评错误,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中公教育·最全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2.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通报 篇二
我们从管理工作的性质和公务活动的内容相结合的角度将通用公文分为以下类型。
一、党政机关主要公文类
这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规定的党的各级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正式文件常用的主要文种。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也常酌情比照使用。也有人称之为机关公文、法定公文、正式公文。
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常用主要公文14种,国家行政机关常用主要公文13种,综合起来,可分为几个小类。
(一)领导指导性公文
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法定的国家机关,才有权在规定的权限和范围内,依法发布命令。(党的各级机关通用公文无此文种。)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常用主要公文无此文种。)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及决策,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议用于发布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重要决策事项。(国家行政机关不用此文种。)
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条例、规定,系党的各级机关通用公文,当属此类。但从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文规范和从写作规律看,将其列入法规和规章文体为宜。)
(二)呈报性公文
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法定人数的人民代表)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天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不用此文种。)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一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三)公布性公文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飞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主要通用公文无以上两文种。)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四)商洽性公文
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五)兼容性公文
意见行政机关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方法。(党的机关使用意见就是下行文了。)
二、行政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
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的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用条例(但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规,用条例),也不能用于管理规章。
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和事务制订出带有约束性的措施和部分的规定。既可用于法规、规章,又可用于管理规章。
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出比较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既可用于法规、规章,又可用于管理规章。
章程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以规定一个组织或团体的性质、宗旨、任务、组织机构、组
织成员及其权利义务、活动规则等事项。
守则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对有关人员作出行为准则、道德规范。
规则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对某项工作或活动作出行为规范。
准则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对组织的成员,或者限定的有关人员作出的行为规范。
细则规章、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具体执行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而制定的一种解释性、操作性的规章。
规范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对某项工作质量标准、质量要求作出的规定。
规程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对某项工作、某项活动的操作过程、实施办法作出的有序的规定。
制度管理规章的一种,用于对某项具体工作、具体事项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而又必须遵守和执行的纪律、规定。
公约管理规章的一种,某一组织、群体为了做好某一工作,正常开展某项活动或维护正常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秩序,经过商量确定的、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
三、会议文书
开幕词与闭幕词有关领导人在庄重、严肃的大型会议开幕时和闭幕时的短篇讲话稿。
会议工作报告主要领导人在代表会议、工作会议上代表领导机构所作的,说明成绩和经验、问题和教训,介绍形势与工作情况,提出任务与措施的全面性报告。
专题讲话有关领导人在会议上围绕形势与任务,就某方面工作、某一专门问题所作的指导性讲话。
提案与会代表按规定向某些重要会议提出并提请大会讨论或处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多用于各级政协会议。
会议记录当场记录会议基本情况、即会议组织情况、会上的报告、讲话、发言以及会上讨论的问题、议定的事项等内容的书面材料。
四、计划、决策与反馈文书
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领导机关、部门、单位对某项工作作出重大决策前,对决策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等可行性论证,根据论证结果写出的报告。
计划机关、单位、团体预先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提出目标、要求、措施和安排的公文。通常说的安排、方案、设想、打算、要点、纲要、规划等,都属计划。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回顾、检查和分析研究,找出成绩与问题、经验与教训,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公文。
答复是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及有关部门,对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政协提案办理之后,将办理意见或处理结果直复提出建议、提案的有关人员和组织的公文。
五、公务信息文书
调查报告对客观事物调查研究后写成的反映调查结果的公文。
简报机关、单位、团体用来反映情况、传递信息、交流经验的一种公文。
信息快报及时反映公务活动运转情况和社情民情,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和指挥工作参考的一种短篇公文。
信访摘报信访部门对群众来信来访内容摘要整理而成的报告。
3.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通报的写法及 篇三
市×××化工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安全生产条例》,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实现全年生产无事故。成为市第一个安全生产年企业,为此,政府决定对×××化工厂通报表彰。
××市政府
1994年1月20日
[析评]
这篇表彰通报的主要毛病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不规范。应由事由和文种组成。
(2)表彰事项不具体。文中只写“市政府决定对×××化工厂通报表彰”,具体奖什么未写明。
(3)未写明×××化工厂是哪年实现安全生产年的,影响了本文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4)正文内容残缺。应补写上号召和要求。
(5)标点不当。“事故”后的句号应改为逗号,以免割断其内在紧密联系。
(6)发文机关应写全称并标明印章。
(7)成文时间应用汉字书写。
(8)缺主题词。
改写稿为:
关于对市×××化工厂实现安全生产年的表彰通报
市×××化工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安全生产条例》,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1993年实现全年生产无事故,成为我市第一个安全生产年优秀企业。为此,市政府决定对×××化工厂给予通报表扬,并奖给锦旗一面,奖金×××××元。
市政府号召全市各企业以×××化工厂为榜样,层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扎扎实实抓好安全生产,争创安全生产年企业,把我市安全生产推上一个新台阶。
××市人民政府(印章)
4.公文知识:公文的稿本有关考点 篇四
(1)概念:稿本分为文稿和文本。文稿中包括草稿、定稿两种。文本是指同一份文件,根据不同用途分为正本、副本、存本、修订本;一些法规性文件又有试行本、暂行本。
①草稿:也叫未定稿(也叫讨论稿,送审稿),是指供讨论、征求意见、修改审核、审批用的原始的非正式文稿,内容未正式确定,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草稿的外观特征是没有生效标准(签发人、印章等);文面上常有“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草案”、“初稿”、“三稿”等稿本标记。
②定稿,也叫签发稿,是指经审阅修改,由机关单位负责人签发的或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正式生效的文稿。其内容已确定,为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
定稿的外观特征是有法定的生效标志,有的还标有“定稿”、“最后完成稿”等稿本标记。(这个不可随意变更)
③正本:也叫执行公文。是根据定稿按正规格式印刷的供向外发出用的正式文本。正本内容必须是对定稿的完整再现!
正本的外观特征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志。
④副本:是指再现公文正本内容及全部或部分外形特征的正本的复份或公文的复制本。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公文。
副本分两种:a.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与正本在外形上基本没有任何区别,这种副本只在送达对象和使用目的上与正本有所不同,正本送达主送机关,供对方直接办理,副本送抄送机关了解内容或由本机关留存备查、归档等,在效用方面均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b.公文复制本:(如抄本、复制本等)由于无法完整重现公文的全部特征,不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只是为了存档的需要。
⑤试行本:是规范性公文正本的一种特殊形式,即试验推行本,在规定的试验推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例:判断——试行的法规性公文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错,因为在规定的试验期间必须执行。
⑥暂行本:也是规范性公文正本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暂时推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⑦修订本:是规范性公文正本的另外一种特殊形式,是已发布生效的公文,经实践检验重新又予以修正补充后再发布的文本。自修订本生效之日起,原文本即行废止。
(二)哪些稿本具有正式效力,哪些没有正式效力?
①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②定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③正本————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④副本 a.正本复份————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b.公文复制本————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⑤试行本————在试验推行期具有
⑥暂行本————暂时推行期间具有
⑦修订本————自修订本生效之日起,原文本即废止
(三)考查方式(重点)
5.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篇五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党政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6.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通报 篇六
1、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4、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5、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7、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8、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10、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1、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12、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
14、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15、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16、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7、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18、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瑒刘桢
19、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20、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21、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22、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23、九州指: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2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25、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6、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
27、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8、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
29、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30、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31、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
32、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中国的鲁迅
33、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34、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35、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36、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3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8、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39、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通报 篇七
一、国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二、政体
政体是政权组织形式,也是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国家结构形式与国家标志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国家标志是国旗、国徽、国歌。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七、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区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对外交往的权利和管理权,不具有外交权和防务权,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理。
八、财产权制度
1.所有制经济形式:公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2.财产权制度:
(1)专属于国家:矿藏、水流、海域、城市的土地、无线电频谱资源、国防资产。(2)专属于集体: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
(3)既可以属于国家又可以属于集体:城市郊区的土地、农村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典型真题:
1.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 C.个人所有 D.公共所有
解析:B。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专属于集体所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2.在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但这些自治权不包括()。
A.享有独立司法权 B.使用自己的货币 C.财政独立 D.享有防务权
8.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通报 篇八
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按其生前所立遗嘱内容,将其遗产由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的一种继承方式。继承法规定公民立遗嘱的形式有五种: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其中,公证遗嘱效力最高,当没有公证遗嘱的时候,后四种遗嘱效力相等,执行时间最晚的那份遗嘱。其中,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的生效需要有两名以上的见证人,见证人需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没有利害关系、没有财产纠纷。
法定继承是指直接由法律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继承法》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是指对被继承人生前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照顾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地位平等。
根据《继承法》规定,遗赠抚养协议的效力高于遗嘱继承,遗嘱继承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我们接下来可以看一下考试怎么考。
1、下列哪种遗嘱形式不需要证人在场见证即为有效?()A.口头遗嘱 B.代书遗嘱 C.录音遗嘱 D.自书遗嘱
【答案】B。解析:代书遗嘱只需要本人的亲笔签名,注明年月日即可。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的生效需要有两名以上的见证人,见证人需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没有利害关系、没有财产纠纷。故本题答案为B。
2、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之间的关系是法定继承优先于遗嘱继承。()A.正确 B.错误
【答案】B。解析:根据《继承法》规定,遗赠抚养协议的效力高于遗嘱继承,遗嘱继承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故本题说法错误。
9.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通报 篇九
一、银行从业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之公司终止制度
公司因破产或解散而导致终止,丧失其企业法人资格。公司终止主要有两种情形:(1)公司破产(2)公司解散
①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②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③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④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以及人们法院予以解散的,应当解散。
上述解散情形出现时,除公司合并、分立免于清算外,公司均必须进行清算,清理债券债务。
二、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重要时间考点总结 1912年: 中国银行成立 1948年: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1954年10月1日: 中国建设银行成立 1974年底: 巴塞尔委员会成立 1979年:
①第一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成立。②农业银行恢复开业。③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④新中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⑤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我国批准设立的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1980年:
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目前已形成保险市场体系。1984年:
①1月1日,工商银行成立,原人民银行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职能划归工商银行,人民银行只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②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起自同业拆借市场。1987年4月1日:
交通银行成立,是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1988年7月:
通过了《巴塞尔资本协议》 1990年底:
①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标志着股票市场形成。②90年代初商品期货市场起步,目前已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006年9月在上海成立)。1994年:
国务院决定合并城市信用社,成立城市合作银行。1994年3月: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 1994年4月:
①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②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1994年11月: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 1995年:
①《担保法》颁布和实施。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发布并实施。1995年3月18日: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1996年:
①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将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②1月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形成。1997年6月:
①依托同业拆借市场的债券回购业务获准开展,同业拆借市场与票据市场一起构成我国的货币市场;②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共同构成债券市场。1998年:
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1999年: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包括信达、长城、东方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11月1日:
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应缴税率为20%。2000年:
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 2000年4月1日: 个人存款账户实行实名制 2000年7月: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大幕最先在江苏拉开。2000年9月:
通过《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11月29日:
全国第一家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成立 2001年12月11日: 我国正式加入WTO 2002年10月: 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 2003年4月8日:
全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正式成立 2003年10月3日:
施行《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2003年12月27日: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通报】推荐阅读:
公共基础知识二考点01-18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考点07-23
长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选举制度考点03-20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