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2024-07-05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精选12篇)

1.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一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思考

摘要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基本结构,调整生产布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多元化对外经贸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民族地区要积极抢抓机遇,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 产业 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在的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3.产业层次低,比较效益差。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经济区域,而农业是效益偏低的产业。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等资源型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投资效益较差。

4.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市场化意识比较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这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之所以难以实现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提高我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问题时指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贫困问题,特别是不少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正是这种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不尽快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温饱,就谈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通过扶贫开发,缓解和消除贫困,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要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切实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支柱产业,发展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是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先机、引领未来的重要支撑。民族地区必须紧紧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战略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探索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同时,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在民族优秀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和旅游业方面取得率先发展。

是加快推进特色农牧业及其加工业发展。农牧业是不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和根本。很多民族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呈现“一流产品,二流销路,三流效益”的尴尬局面。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上迈出新步伐,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畜产品业、制糖工业、棉纺织业、花卉种植业等特色效益农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改善农村面貌,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长期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要进一步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要着力推进重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努力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构筑人才“小高地”。要全面落实国家对民族地区人才支持计划,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的最大财富和最大优势之一。民族地区生态建设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深刻教训。当前,一些民族地区生态功能下降,环境污染问题有所突出,迫切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要提高对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有力地抓好生态建设。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继续推广低碳技术;深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构筑全国生态安全屏障。

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没有相应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配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难以实现。民族地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进一步促进就业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民族地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伍琪凯梦 催亚虹: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李红梅;非正式制度约束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8.02.[4]奂平清;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J];甘肃社会科学;2007.06.[5]林桂英;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原因与对策[J];北方经贸;2007‘11 [1]罗剑.毕节布依族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途径[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04:46-48.[2]王兴贵.论民族素质对布依族经济发展的制约[A].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贵州省布依学会:,1990:9.[3]王科琼.市场机制下布依族经济发展初探[A].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贵州省布依学会:,1993:11.[4]李俊峰,岑红.试论布依族传统生产性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J].贵州民族研究,1997,01:126-129

2.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二

关键词:旅游产业,县域经济,影响研究

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重视旅游产业,使得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部,是全国仅有的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全县有34. 6万人,占地2096平方公里。芷江县旅游景点众多,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飞虎队纪念馆以及三道坑自然保护区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景点。 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受降仪式在芷江举行,芷江因此成为抗战胜利受降名城,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来芷江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芷江县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其他关联行业的发展。因此,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要把握机遇,充分挖掘芷江县自然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产品, 带动芷江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芷江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一) 旅游产业收入逐年递增

根据芷江县2001—2014年国民和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公报,除2003年因“非典”特殊情况芷江县旅游业发展情况不太理想外,其他年份旅游经济均取得骄人成绩。 在绝对增长量方面,2001年芷江县接待游客40. 4万人次,到2014年增至437万,是2001年的10. 8倍; 2001年芷江县实现旅游收入0. 23亿元,2014年则增至24. 3亿元,是2001年的105. 6倍。从芷江县旅游业产值的增长率变动来看,除2003年,其余年份的增长率均在13% 以上。2004年和2005年芷江县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达到70% 左右。2014年,芷江县旅游总收入占全县GDP的29. 2% ,是2001年的15. 8倍。

( 二) 旅游服务体系不断优化

近年来,芷江县通过改革体制和进行多方融资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了全县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到2014年底,芷江县已有17家星级商务宾馆,共3820个床位,还有其他各类度假酒店、休闲山庄等百余家,有健身中心、休闲酒吧等娱乐场所20余家。芷江县在交通方面也有明显改善,航空、铁路、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设备不断优化; 沪昆铁路、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在建的包茂高速公路、沪昆高速铁路都经过芷江县, 芷江机场目前已开通飞往长沙、广州、北京等地区的航班,2014年累计完成运输起降2800架次,同比增长91. 7% ,旅客量20. 2万人次,同比增长65. 1% 。

二、旅游产业对芷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芷江县的旅游业占地区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 2001—2014年旅游收入占地区GDP的比重逐年递增, 2001年旅游收入只占地区GDP的1. 85% ,到2014年则升至29. 2% 。基于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根据产业在地区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产业分为四类: 主导产业( 占GDP的20% 以上) 、支柱产业( 占GDP的5% 以上) 、 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2014年芷江县旅游业的收入占GDP的29. 2% ,说明旅游业已成为芷江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同时,随着旅游产业收入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也逐年增加,2001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为7575万元,到2013年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增至58431万元。

( 二) 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调整

旅游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特殊性和较强的关联性,需要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合作。来自各地的游客,每个人的消费需求都不同,想要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芷江县必须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与多样化服务,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芷江县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芷江县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年递增,并且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在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下,来芷江县的游客得到更加舒适的服务,由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芷江经济的蓬勃发展。

( 三) 带动了其他行业发展

旅游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不仅直接影响餐饮业和住宿业的发展,还能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游客增多,增加了交通运输业的需求量,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技术发展。同时,旅游业要发展,必须完善道路、机场等基本设施,由此给建筑工程等行业创造了大量机会,促进了建筑工程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还促进农副业、工艺、美术和商业等行业的发展。旅游活动是综合性的消费活动,游客的日常生活消费提高了对食品、果品、饮料的需求,推动了农副业的发展。游客在旅游期间购买许多纪念品或特产,促进了工艺、美术和商业的发展和创新。

三、旅游产业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 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

基于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作用,促进旅游业和国民经济良性互动发展。芷江县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政府的高投入与高积累,只有当地政府充分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才能不断完善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然而,芷江县政府本身资金有限,不能将所有资金全部投入到旅游业中,所以即使芷江县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就算加大宣传力度也很难吸引游客。芷江县以政府主导的投资开发模式容易造成融资路径过于单一,限制了投资规模,也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和进度,很难进行旅游产品的整体研发,一旦投资失败,便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芷江县政府要鼓励大型旅游企业与县域旅游产业协同合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这类企业充分的支持。

( 二)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宣传

芷江县虽然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但其旅游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要不断开发芷江县的旅游资源和市场,这是芷江县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首先,要加强专业人员培训,传承传统文化。目前很多县域年轻人都离开家乡在外打工,不了解自己所在地域的传统文化, 老一辈的人无法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递下来,导致许多当地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民族风情,就更无法向外地游客宣传自己的传统文化。其次,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加大宣传力度,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芷江县的知名度,还可以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为更吸引更多的游客,芷江县要加大旅游营销和宣传的力度。要保证旅游营销投入,当地政府须保障每年都有足够的经费进行宣传,而且逐年递增。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等媒介出版发行具有当地特色的宣传光碟、名片和书籍,建立特色旅游节,邀请旅行社、媒体等建立旅游网站,制作户外平面广告等活动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芷江县的旅游吸引力和人气指数,刺激消费,由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 三) 以旅游业为基础联动发展其他产业

3.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三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还能促进了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指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劳动者为主体,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县域为范围,以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为主题,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行政性区域经济。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1)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就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者经济部门依据本区域、部门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分析和估量而制定出来的指导经济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实施途径。经济发展战略从所涉及的范围又分为: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中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微观经济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属于中观经济发展战略,是根据县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县域在所属的经济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其在较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而进行的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的谋划。(2)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从少数民族地区出发,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各因素、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采取全局性、综合性的方针、政策的指导,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发展。在此发展目标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产值增幅较大;人均收入得到了提高,就业人口数量增加,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范围来看,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表现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主体不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过于依赖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干预,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较弱;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相脱节,经济发展的促进性较弱。(2)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工业和商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于长期受重传统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3)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小,城镇化发展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城镇密度和面积小,城镇化水平低,规模经济效应得不到发挥,经济力量薄弱,城镇经济的辐射功能差,经济发展较慢。

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1)明确经济发展主体原则。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才能发展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者。认真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与县域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的关系,才能有效调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2)实施工业化导向原则。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技术相对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努力改变生产技术,使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化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3)发展特色,突出特色原则。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相对特殊,其县域内资源、文化等相对特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要从特色出发,体现经济的特色优越性和特色潜力,以特色作为出发点,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中,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中心城市与农村等发展的关系,发展县城、乡镇的经济辐射作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5)构建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丰富。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1)确定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保障,但是与其他县域相比,其素质技能较低。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推行中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等,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实现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2)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必然要求突出特色,强调特色,以特色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利用优势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等,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3)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立文明的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4)政府及职能部门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属于行政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政府及职能部门运用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扶持和宏观调控,建立县域经济服务性的政府,健全市场机制,合理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战略的统筹和指导。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能调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 廖乐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个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占全国人口10.39%,但是,它的GDP和税收却约占全国的22%,进出口额占全国的35%,利用外资占全国的40%,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位列全国前茅,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5个进入了前100名。

一、“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实力现状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显著增强。据中国县域经济网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初全国县域人口平均规模为45.53万人,而江苏、浙江分别为94.06万人、54.16万人,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2.07倍、1.19倍,在全国排第1、11位;同期全国县域平均生产总值(GDP)为32.04亿元,而江苏、浙江为123.20亿元和93.92亿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5倍、2.93倍,在全国排第1、2位;截至2004年初全国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平均为7037元,而江苏、浙江为14538元、16227元,分别是全国平均值的2.07倍和2.40倍,在全国排第4、2位;在对全国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比较中发现,全国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1.21亿元,而江苏、浙江为7.13亿元、4.43亿元,分别是全国的5.89倍、3.66倍,在全国排第2、4位。到2006年初,浙江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县域平均值的2.38倍,为全国各省区之最;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49.2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8.5亿,均为全国各省区之冠。由此看出江苏、浙江县域经济实力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从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选开始到第六届,在连续六届的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江苏和浙江进入百强县的数量都远远超过其他省份,在第六届评选中,江苏占21席,其中7个县进入前十名;浙江占25席,其中3个进入前十名。2005年“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等级都是I级,在全国的排位是:上海第1、江苏省第4、浙江省第5。从以上分析看出,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

二、“长三角”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人凭借敏锐的眼光,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各级党政领导对县域经济高度重视,在财政体制、经济管理权限设置、发展搞活乡镇企业、发展市场等多方面采取切合实际的节节推进的改革措施,使县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在财政体制方面,浙江省实行“省管县”体制,除计划单列市宁波外,浙江其他县的财政直接由省管理,预算内的县财政直接与省财政结算,只有预算外的各种“费”与市结算。

避免了市对县财政的截留,实现了增强省级财力与壮大市县财政的目标,使县域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例大大增加,尤其是有效改善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状况,逐步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了全省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经济管理权限设置方面,浙江给县(市)扩权。浙江省在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除人事权外,把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权都下放给县,内容有12大类313项,权限下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很多经济权限按行政层次划分的束缚,有利于政策、制度执行的规范化,有利于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了政府转变职能。同时,江、浙在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江、浙县域经济率先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县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远远高于大中城市,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再加上江浙人敢闯敢拼、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极大地促进了江、浙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江、浙两省县域经济率先打破“惟成分论”,放手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使个体私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资本和创业者从最小的、最不起眼的小商品生产开始起步,继而发展到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组织形式,进一步激发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活力。地处长三角的江苏乡镇企业起步早,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前列,2004年江苏66个县(市、区)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达到601.4万人,占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总数的72.8%,在苏南经济强县民营经济甚至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8%以上。目前,在浙江全省的县域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占80%,以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170万人,乡镇企业增加值、税金、利润等项指标都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三)积极发展专业市场,通过专业化市场与企业的联动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浙江是全国闻名的“市场大省”,“建一个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做法,成为浙江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经验。20世纪90年代后期,浙江县域经济无论市场数量还是市场规模都呈迅猛发展态势,继而发展成各种各类的大型综合及专业市场,形成了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柯桥轻纺城、永康市科技五金城、余姚市中国塑料城等都已是全国闻名的大市场。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搞活了产品的流通,反过来又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围绕市场,浙江一些地方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之快出人意料。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饮食业、旅店宾馆业、运输业、电信业、娱乐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发展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20世纪90年代以后,浙江把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在浙江,由产业集群构成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已成为该省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品牌,同时也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06年6月底,浙江有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601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285个、100亿元以上的37个,这些产业集群共涉及28个工业部门。资料表明:诸暨大唐袜业是中国“袜业之乡”,现有上万家企业,分布在11个相邻乡镇、120个村、1万多户农村家庭,这一产业集群,年产袜子48亿双,产值达80亿元,占全国产量的50%。此外,还有闻名全国的嵊州领带群、永嘉桥头镇纽扣产业群、海宁皮革、永康五金、柳市低压电器群等。产业群不仅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被人誉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受到推崇。

(五)以发展城市化为重点,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1998年浙江省提出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新阶段。县域城市化建设突破了以建制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的局限性,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提高县域城市化的水平。为此,各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改革新举措,确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运用市场机制的新手段,培育多元化的投资新主体,县域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如浙江的苍南县龙港镇,当初为5个小渔村,发展到今天已成了集聚了23万人口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民第一城”。在经济实力强县,城镇化的发展步子迈得更快。如地处浙江中部的义乌市,依托商贸业的持续繁荣,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5年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5年的5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高达55%。地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在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同步提升的同时,其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2.1%上升到2005年的50%,其苏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5%。

(六)实施外向发展战略,通过利用外资使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的快速发展和县域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得益于坚持“两头在外”,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实施外部带动的外向发展战略。例如江苏省昆山市近年来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县域经济之路,也被外界称为“昆山之路”。昆山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就是利用外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昆山就确立了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迅速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昆山通过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大量进入,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几大支柱产业在工业总量中占比达45%。仅2004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就达9.5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1.5%,成为全国引进资金、技术最多的县(市、区)。正是在外资拉动模式的带动下,2004年昆山人均GDP实现90714元,位居江苏省首位,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昆山与江阴市并列第一,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优秀范例。

三、“长三角”成功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提供县域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各地应积极学习借鉴浙江省“强县扩权”的经验,扩大部分县(市)的经济决策权、事务统筹权和社会管理权,增强县域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建议各县(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县域经济上,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二)以培育特色产业为目标,加快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对特色产业不太明显、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县(市),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制定适合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的新理念,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使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通过做优结构、做大产业,带动整体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

(三)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江浙县域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离不开600多个产业集群区的发展。各地应借鉴长三角的经验,按照集聚产业、整合产业、提升产业的路径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具体应有以下政策组合:(1)建设和完善产业集聚硬件环境。通过完善的服务设施,把产业集聚区培育成为生产加工中心、市场贸易中心、信息中心、价格中心等,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作好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时,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本地区产业相对优势,选择几个可能造成产业聚集的特色主导产业;(3)加快产业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4)培养骨干企业,发挥核心主导作用;(5)建立中介服务组织,保证产业集群健康成长;(6)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以品牌集聚产业。

(四)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国家发改委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民营工业总产值,广东为13095亿元、江苏为9253亿元、浙江为8342亿元、上海为4190亿元、山东为5288亿元。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本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浙江为86.8%、广东为82.6%、江苏为79.4%、福建为79%、天津为72.5%、山东为65.7%。由此可见,要想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1)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新上的项目,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都要鼓励和动员民营经济参与,吸收民间资本并创造条件支持他们控股,对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结构谓整、对外开放的,应给予重点支持和保护。(2)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包括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贯彻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3)重点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各县(市)政府应出台政策和措施切实保证民营经济发展用地需求;进一步拓宽民带经济的筹资渠道,积极组织银企联谊活动,引导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开办中小企业小额贷款业务,成立县一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4)加快重点民营企业发展,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市)要选择重点民营企业给予挟持,不仅要给荣誉、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而且要制定有力的扶持措施,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五)实施外向发展战略,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应借鉴昆山的经验,大力实施外向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外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要素,发展壮大本地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5.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五

戎向东

(南京炮兵学院 政治理论教研室,江苏 南京 211132)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是相对于发达地区县域而言,一般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不同产业间的产值、比值等指标体系均劣于发达地区的县。

虽然近年来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很快,但是现存的发展困境,如环境建设滞后、招商引资困难、民营经济稚嫩、科技力量薄弱、思想观念陈旧等,使得欠发达地区依然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即一方面是沿袭了几千年的自然经济、落后的农业经济;另一方面也有了商品性的乡镇经济、现代性的县工业),与已实现或趋于商品化、现代化生产为主要内容和标志的一元经济结构的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的经验表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县域经济本身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否完善。因此,深入改革现行县域经济体制,培育健全、进一步完善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对于推动欠发地区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具有十分迫切的意义。欠发达地区完善运行机制,应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

陈旧的思想观念,使得欠发达地区依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机制,这是其经济商品化、现代化进程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这么一种思路: 要加强某部门、某地区某项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强对其领导。讨论县域经济发展这一题目本身,也容易导致人们把加强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加强县政府对经济的领导等同起来。更有人进而认为,只有在县政府重视、县政府加强领导、县政府的经济职能与经济机构强化的条件下,才能促进县域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其实不然,在探讨欠发达地区县域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时候,恰恰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弱化政府对县域经济的直接领导和干预的同时,发挥其在完善市场机制过程中的推动和校正作用。

首先,完善市场机制最重要的是弱化县府对经济的领导、干预,使其从微观经济活动中撤离,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为企业走向市场创造条件,并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值得指出的是,弱化县政府对经济的领导、干预,并不是要削弱县政府应有的政治、行政职能,也不是要取消教育局、卫生局等行政事务机关,更不意味着县政府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行政机构而存在,再也不具有任何经济职能了。县政府对本县域的经济发展,仍然要关心、管理,有关机构仍要行使经济职能,做好保障经济发展的工作。区别在于: 一是经济职能从直接领导、干预企业、生产户的生产经营活动,转变到为它们提供更有计划的独立生产经营服务,提供规划指导和社会保障。二是对经济的服务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变到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这就需要把过去那些实体性的主管局改造成各种经济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培训中心等服务中心。

其次,政府应当从市场经济规律出发,发挥其协调职能,促进市场运行和谐有序。一是县域经济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中,在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过渡中,势必出现很多转轨

【作者简介】戎向东,南京炮兵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性质的摩擦,免不了各种不相适应的矛盾产生。因而需要县政府有关机构加以协调。二是县域经济作为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区域、中间层次,具有上下疏导、缓冲矛盾的作用。也有必要把协调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努力协调微观经济行为与宏观控制之间的矛盾。三是微观经济单元相互之间的矛盾,有些也要由县政府出面协调。微观经济单元之间的矛盾,有经济性的物质利益方面的矛盾,可以通过价值规律的市场调节与法律手段解决。但也有不少属于社会性的、人际关系性的矛盾,有必要由县政府机构作为第三者从中调解、协调。此外,经济发展中,一、二、三产业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的相互关系,仍要保持协调、和谐及必要的比例。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及协调三个产业的相互关系上,县政府机关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再次,要发挥县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监督、服务作用。保证市场运行合理、合法、高效。

二、重视机遇、内外互动,完善对外开放联系的机制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机遇,机遇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许多事实表明: 不抓住机遇,不借助机遇,一个县区域的经济只能缓慢地渐进地发展,像蜗牛一样地爬行。很难想象经济发展的奇迹会在不会利用机遇的县域内出现。相反,假如一个县善于捕捉、利用发展中的机遇,这个县的经济就可能出现跳跃式发展、跃迁式进步,创造经济起飞的奇迹。

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苏、锡、常地区的发达县(如无锡、江阴、常熟、沙洲、武进“苏南五虎”)之所以能在经济上迅速起飞,以加速度前进,发展成为商品生产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高产值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县抓住了沪、苏、锡、常、宁等中心城市辐射、扩散生产力的机会。同时,在商品经济的横向联系中又抓住了市场机会,因而得以腾飞。这就启示我们: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不可不重视机遇、不可不抓住机遇,不可不利用机遇。抓机遇,首先要求县域经济是一个开放系统。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在对外的联系中遇到机会、发现机会、利用机会。一部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 商品经济之所以能比自然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就在于它是动态的开放系统,吸收、消化和提高了人类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利用了种种机会开拓前进。对外开放、联系既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客观要求,又是其发展的动力和压力。开放,将商品生产者置于整个社会的比较之中,并从比较中知其不足,产生奋发进取追求进步的内在动力;开放,又将商品生产者置于整个社会的激烈竞争之中,产生图生存、求发展的外在压力。这种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相融合,必然推动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既然开放、联系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如此密切的关系,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又依赖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既然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从开放中寻求机遇、利用机遇,因此,完善对159外开放、联系的机制,便是完善县域商品经济机制的首要任务。

问题是,目前多数县域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县,由于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商品经济还不够发展。因而他们在观念上闭关自守、懒于交往;在行为关系上则“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经济格局上一个县就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在管理体制上地区分割、城乡分割、条块分割,一个县犹如若干个大大小小互不往来的自然经济单位的迭加组合,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当然更谈不上从外界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技术、信息及能量。这种封闭半封闭的状况严重窒息和阻碍着县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应从以下方面来完善对外开放、联系的机制。/

4首先是在县域内部实行自我开放。打破所有制界限、城乡界限、部门界限、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改变条块分割、各种经济单位自给自足、互不往来的状态。把县域经济由过去“封闭型社会”变为“开放性系统”。让物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能够自由流动组合,以使县域各经济单位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其次,各县要勇于敞开大门。县域经济系统应努力做到多层次、全方位开放,严禁人为地搞市场封锁,积极欢迎外地区的产品进入本县市场,并为外地商品进入本县提供方便。

再次,各县还要积极走出去,努力将自己的产品投入外地市场、参与外地竞争。要使自己的商品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就一定要根据本地的自然、资源、技术等条件,选择适合本县域特点的产业、产品、资源,大力加以开发和经营。在对外开放的联系中,各县域经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在商品经济的社会分工总体系中塑造出各县域的地方形象,即拥有县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

第四,开放,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行劳动力市场开放,允许并积极鼓励劳动力流动。农村劳动力的过剩迫切要求流动,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才能通过流动而与外村、外乡、外地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历史性转变。

最后,各县域应努力通过人员、技术、资金、物资、文化、信息等具体形式的交流,促进本县与外地的经济联系,加速对外开放的进程。各个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应努力和外地建立起联合经营的关系,有条件的县也可与有关市、县攀亲结好,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

三、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完善产业机制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支撑,县域经济竞争力需要产业竞争力保障,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护航。

首先,农业要做好发展定位,一是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本性、代表性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农业可以做成大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和农业主产区的县域经济。二是一些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也要关注农业的多功能性,发挥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三是“兴工促农”,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县域内农业和工业的比较优势均能得到发挥,并驾齐驱。

其次,加快推进工业化,一要联大靠强,二要做大工业园区和集中区建设,三要做好区域经济协作和产业转移,四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能“一业独大”,也不能“一企独大”。外贸导向的县域经济需要提高发展自主性,从产品贴牌加工转变到产品制造,从产品制造转变到产品创造;资源简单开发的县域经济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做好后续产业,特别是将驻县资源开发企业与县域的和谐发展协调起来。县域经济走产业集群式发展,需要延长产业链和建设产业集群,在招商引资中采用产业链招商,提高县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发展县域商贸、物流、房地产、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特别要发展县域旅游经济。

需要指出的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强调“小而全”,也不单纯追求三产比例,要注重特色和竞争力。比如,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受到国家有关农业的区域布局和统筹的影响,县域产业调整受到更大区域和中心城市的产业规划和转移的影响。县域经济要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

4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在这里,特别强调要大力保护和发展地理标志经济。地理标志经济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三农”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解放思想,着眼长远,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落后的状态之所以长期以来很难改变,成为我国最落后的一块经济空间,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落后在它与城市经济的技术进步差距上(如乡镇企业设备陈旧简陋、工艺水平落后;农民生产工具落后简单,耕作方式原始)。要从根本上改变县域经济这种落后的状态,使县域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飞,使人民生活达到较为富裕的程度,进而消灭城乡差别,一个根本的途径: 就是提高县域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加速科技创新。

现在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外无竞争之压力,内无追求资金增值之动力,因而缺乏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观念,不重视技术进步。一讲发展生产、往往就想到盖厂房、办企业、购置机器设备,而对于技术进步、技术革新、提高管理水平、挖掘原有生产潜力却很少顾及。一些乡镇企业急功近利,缺乏长、近期计划,购买的一些设备往往是“超龄多病”,早该“退休”的、被先进企业淘汰下来的落后装备。与此相应的工艺方法也很陈旧(当然不否定乡镇企业从实际出发、采用一定的陈旧设备)。从农民方面说,许多地方的农民种田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看不到也不相信技术进步对于发展生产的作用。种田仍然是手工操作为主,耕作方式照旧是原始的精耕细作,不愿采用新的耕作方法。即使有了资金也不知用于购买先进生产工具、改善生产条件,致使他们很难摆脱土地的束缚和羁绊。当然,农民不重视技术进步还有其它客观方面的原因,比如农村改革产生的相异效应: 一方面重建家庭经济,焕发了微观的活力,但同时也造成了无法避免的土地小块分割垄断经营的格局,在激发活力的同时又阻碍了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可见,上述阻碍技术进步的因素严重地制约着县域商品经济的正常发育。笔者考虑有如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开发优势资源为主要内容,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以资金、技术、人才为纽带,鼓励和积极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建开发机构,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加快改革步伐,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经济实体和民营科技企业,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多方筹措科技创新经费,加大科技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二是拓宽科技创新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立足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建设农业生物工程、医药生物工程,开发新型高效的治疗、预防多种疾病用药和药物中间体,开发名酒、名茶、优质粮油、天然色素饮料等。

6.金融支持县域经济问题研究及对策 篇六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问题研究及对策

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协调是实现县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金融供给滞后,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等一系列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发展不对称性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县城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应采取整治外部环境,发展信用平台,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创新对县城经济的金融服务等措施,实现县域经济与金融部门的“双赢”.

作 者:王植荔 张荔莹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商业经济英文刊名:BUSINESS ECONOMY年,卷(期):“”(2)分类号:F810.7关键词:县城经济 县域金融 中小企业

7.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七

一、以解放思想为动力, 依靠观念更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解放思想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而言, 解放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 贫困地区的人们往往思想不够解放, 比较安于现状, 缺乏进取精神, 这也成为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县域经济所走过的发展历程深刻地启示我们: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走过的每一步, 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 都得益于思想的大解放。只有在思想上坚持不断创新, 才能在实践上形成新的突破, 才能带来经济社会更新、更快的发展。

近年来, 全国各县市区在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中, 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但是, 立足全局来看, 县域经济发展仍存在着各地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与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相比发展差距非常大。因此, 必须要加快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加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优先发展投资环境、服务始终如一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打破常规、立足长远的思想观念。必须着力破解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陈旧观念和落后思想, 锐意进取, 敢为人先, 勇争一流, 对照先进找差距, 高树目标求发展, 以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形成全面发展的态势。

二、以新型工业为支撑, 依靠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县域经济良性发展

工业化进程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实现产业化以及现代化的关键。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工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经济总量少、发展规模小, 管理形式粗放、家族式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要通过加大投入和自主创新, 实现技术领先、设备先进、产能优先, 并积极应用现代管理试, 将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科学化、现代化经营, 切实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尤其应该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应制定并落实好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与规模, 同时, 要以现有产业布局及各镇发展潜力为基础, 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优势工业, 形成产业集群, 以提高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优势, 实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三、以特色生态农业为重点, 依靠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在发展农业的问题上, 经济落后地区要想实现扬长避短, 克服气候和地理位置造成的不利影响, 更需要注重在稳定农业生产的同时,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首先要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旱作农业向设施农业转变, 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是要注重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培养, 推进农业向产业化经营迈进。要加快发展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来扩大“三禽”、保护地、特色农产品等产业基地规模, 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带动农民增收。三是要立足优势, 接长链条。扶持当地农产品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进一步接长产业链条, 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 鼓励其它农业企业合理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带动能力。

四、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抓手, 依靠第三产业优化升级拉动县域经济强势发展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来看, 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而在我国,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人们对服务行业的各种偏见, 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相对劣势, 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在经济落后地区更是发展最慢的行业。因此, 对于落后地区来说,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是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应从实际县情出发, 大力发展服务业, 循序渐进提高其市场化水平。另外, 还应因地制宜, 开发本地文化风俗、历史遗迹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提高当地知名度, 逐步打造出第三产业的优势。

8.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八

一、县域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实践

1. 建设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金融环境。人民银行A县支行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把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作为每年货币信贷指导意见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少数民族经济的支持力度。实施金融顾问制度,对少数民族企业在财务、信贷、信用等方面进行全面帮扶。争取支农再贷款支持,引导农村信用社把资金重点投向“三农”,向少数民族企业倾斜。在地方政府、人民银行等的努力下,截至2011年末,县内外共有18家金融机构为少数民族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余额达28亿元,占全县融资总量的39.41%。少数民族企业已成为该县金融支持的重点。

2. 调动各类金融资源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A县各金融机构积极作为,加大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农发行充分发挥政策性贷款的引领作用,通过办理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敞口承兑、贴现和信用证等融资业务,全力支持了少数民族经济示范园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政策性贷款的投放,进一步释放了少数民族企业的信贷需求,逐步形成了对商业性信贷资金的“洼地”效应。2011年,各商业银行共向全县30余家少数民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3.2亿元,农村信用社的中小企业贷款和小额农户贷款中有近50%投向了少数民族经济。全县金融机构累计为少数民族企业办理民品贷款贴息209.63万元,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县域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产业发展缺少统一规划,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目前该县少数民族产业发展主要依托地域优势和传统优势,并形成了以肉牛屠宰、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链。但由于缺乏整体产业和金融支持发展规划,企业难以摆脱单打独斗的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超强竞争能力的畜牧产品加工行业和具有整体规模效益的少数民族特色产业。

2. 抵押物不足,成为制约金融支持的根本因素。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企业和个体经济是在最初的手工作坊、小型加工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通过租赁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圈地建厂,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用土地使用权、房产作抵押,给银行融资造成一定困难。

3. 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难以获得银行授信。部分少数民族企业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核算不规范,发展前景不明朗,持续发展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难以达到银行的授信要求。

4. 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有待完善。受起步晚和企业规模偏小等因素制约,该县享受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和民族贸易贷款利率优惠政策的企业仅有一家,而且优惠金额还比较小,与该县少数民族经济活跃的状况不相适应。

二、县域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对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支持

一方面,结合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结构特点,研究制定民族产业长远发展规划,从战略布局、结构方向、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以制度形式予以确定,确保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的连续性、可控性和协调性。另一方面,制定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信贷资金投向民族产业的激励政策,进一步督促农村信用社将支农再贷款资金向少数民族产业延伸,引导金融资源向少数民族特色经济流动。

(二)把握信贷投入重点

一是发挥政策性贷款的引领作用,支持水、电、网、路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少数民族示范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的少数民族企业向产业园区聚集。二是选择主导产品、对生产发展作用最大的项目、在本区域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循序渐进,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三是支持以冷链物流中心、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为代表的前沿项目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融资模式,推动少数民族经济产业化

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尝试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租赁权抵押贷款,支持农村土地适度流转和规模经营,有效解决少数民族中小企业土地抵押担保难的问题。推广和创新联保贷款,适时、适度开展“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市场+合作组织”贷款模式,寻找新的贷款载体,满足各类合作组织的贷款需求,扩大其辐射效应。探索开展库存牛肉、牛皮仓储抵押贷款业务和活牛、活羊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同时加强银行与保险机构的合作,解决抵押物不足的问题。

(四)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增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鼓励和支持成立由民族企业共同出资的行业促进会和担保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建立风险互助基金,解决融资担保难的问题。二是结合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在少数民族村、社区、企业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信用村、信用户和信用企业,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三是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利用各种形式的投资,引导民间融资在企业间合理流动,解决社会资金相对闲置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急需资金投入的矛盾。

9.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九

发展特色经济加快经济发展--关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从行政区划层次看,主要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5个自治区和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5个省份.10省区自治地方人口占全国自治地方总人口的87.9%;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9%.从地理区位角度看,10省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故称西部民族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夏文斌 周春芸 作者单位:刊 名:未来与发展 CSSCI英文刊名:FUTURE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5)分类号:F12关键词:

10.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十

关于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特殊的高原环境,青海自然生态条件特别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则很难恢复。因此,要发展青海地区的民族经济,必须要走一条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 者:马燕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刊 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8(4)分类号:F063.6关键词:青海 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

11.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内容

在中国现有的民族分布格局下,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虽然存在着一致性和交叉性,但又是相区别的。

(一)少数民族经济

少数民族经济是以某一少数民族为主体,具有共同历史、共同特征、共同利益关系的群体的经济,或者把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几个少数民族的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也可以把55个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虽然内部存在着差异,但在经济发展的很多方面具有共性的特点,面临着共同的发展问题。少数民族经济强调的是作为人们共同体的特定群体的经济,其研究的重点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民族经济类型的形成和变化,民族内部及与其他民族的经济交往关系,民族经济发展的特征及与其他民族的差异,民族经济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多民族聚居和杂居地区民族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中国民族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状况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主体民族,少数民族间发展也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少数民族经济具有内部共同性和外部差异性的特点,这是少数民族经济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存在的基础,特殊性是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出发点。[1]这种特殊性既是前面提到的由自然环境决定的生计方式或产业类型的特殊性,也可能是由发展阶段决定的发展水平的特殊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民族间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特殊性会逐渐消失,共同性增多,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但民族间的经济差异或特殊性不是短期内就能消失的,即使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民族间,也存在着共同性基础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像最初那样表现在生计方式和产业产品结构等实体经济层面,而表现在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组织形式等企业文化层面。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经济结构单一,活动空间有限,民族分布集中,同一民族从事的经济活动具有许多共性的地方,民族经济的特征十分突出,这些共同性特征是其区分于其他民族经济的主要标志。即各民族的经济生活或从事的经济活动往往是不同的,或是有差异的。即使是同一种经济类型,也因其发展历史、自然条件而有所不同。历史上汉族基本从事农耕经济,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基本形态是“男耕女织”,以及家庭养殖业。少数民族从事的农耕经济有些与汉族是基本一致的,如清代中后期以来的部分蒙古族由游牧转向农耕,发展到今天与汉族的旱作农业没有太大的区别。一些少数民族虽然也从事农耕经济,但所处的自然环境使其具有明显的地域和民族特征,如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山地农业、新疆维尔族的“绿洲农业”。

民族作为人们共同体,“共同经济生活”是其存在的重要条件。在多民族国家,共同经济生活既表现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致性或相似性,也表现为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和利益的诉求,以及对本民族共同经济利益的认同,在特定时期或条件下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利益矛盾。这时少数民族经济又有了相应的利益要求和政治内涵,并有可能引发不同民族间的利益冲突和民族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时有民族间为了争夺草场、森林、土地、水资源等而发生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最典型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间的关系,形成了大致以长城为界,南耕北牧的生产格局。双方在经济类型、产品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需求,这种需求既可以通过互市形式实现,"茶马互市"是其代表形式;也可以通过军事入侵和武力掠夺,武力冲突自汉朝至清朝未曾中断。还有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为了争夺土地、森林和水源而发生各种冲突和矛盾,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屡见不鲜。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协调民族间的利益关系,这种冲突和矛盾大幅度减少,但仍存在着利益差异和矛盾。只要民族共同体存在,这种利益关系就存在。

在多民族国家,在主体民族占多数的情况下,少数民族经济往往是非主流经济,其发展与国家或地区层面的经济发展可能是相背离或不一致的。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共同地域是民族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地域是空间基础。民族经济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并由其生存繁衍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经济类型和生计方式类型,因此民族经济不能脱离其空间形式而独立存在。但少数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是有区别的。如果某一区域生活的是单一民族,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具有高度一致性,如果同一区域生活着多个民族,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存在着区别。区域经济代表一定空间的发展条件、发展概况、发展趋势等。在中国现有的行政管理格局下,区域经济除大的三个地带或几种不同的经济区划外,大多以行政区划为主,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区域经济研究很普遍,区域经济利益也主要以行政区域利益表现出来。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在民族视角研究的基础上,大部分是基于区域层面的研究,即一定地域或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少数民族经济研究。这首先是由于少数民族经济的研究离不开其生产生活的地域空间,少数民族的分布又具有相对聚居的特点;其次是由于基于单纯民族视角的研究受到民族间杂居分布的影响,地域与民族在大部分情况下不是高度一致的;同时,中国现有的经济统计都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逐级统计的,而以民族为对象的统计除人口统计外,很少有专门的经济统计。因此,在实证或发展战略研究方面,基本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研究,而少数民族族群的研究相对薄弱。

12.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 篇十二

阜康市隶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 总面积11726平方千米, 总人口16.2万人, 有26个民族, 全市辖4镇3乡、3个街道办事处, 106个行政村, 245个行政企事业单位, 12个社区。有汉、回、维、哈等20多个民族。全市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55家, 有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61人, 共设床位420张。“十一五”以来, 阜康市共投入2800万元加大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 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 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 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服务和急救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新农合工作稳步推进, 截至2009年年底, 参合率达98.15%, 住院实际补偿率达42.3%。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覆盖率达到100%, 居民首诊比例达35%。突发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 甲型H1N1流感、麻疹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阜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健康发展。

2 阜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问题

2.1 疾病管理与控制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医疗资源不均, 还没有建立覆盖城乡、灵敏高效的疫情信息网络系统, 大大降低了疾控系统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能力;二是疾控部门现在相关人员培训、再教育培训力度不够, 对相关人员培养还有待加强;三是疾病控制系统重传染病预防的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

2.2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 尤其是城市卫生中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薄弱, 社区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缺乏, 补偿不足, 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人员编制未落实, 缺乏政府相应的资金支持, 缺乏吸引优秀人才来社区卫生机构工作的动力和平台等问题, 影响“六位一体”功能开展;二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能力不足, 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村卫生室医疗设备不齐全;三是三级妇幼网络建设薄弱, 卫生院产科能力建设不足, 村卫生室医疗设备陈旧、落后, 检验器械不全, 影响妇幼工作开展。

2.3 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薄弱

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不完善, 基层薄弱;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四是信息系统和实验室建设滞后, 机构、人员、物资储备缺乏, 疾控中心检验室能力建设不足, 乡镇卫生院无法开展检验项目检查;五是卫生监督人员缺乏, 特别是农村监督力量薄弱, 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医疗市场等监管有待加强。

2.4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 农牧民群众受益水平不高

一是农民的实际受益程度不高。阜康市目前实行“住院统筹+门诊统筹”的合作医疗制度, 筹资水平较低, 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一定差距, 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相比, 筹资和受益水平存在一定差距:①人均筹资新农合118元, 城镇居民医保150元;②住院封顶线新农合1万元, 城镇居民2.5万元, 相差1.5万元;二是费用控制机制不完善。阜康市现行的新农合制度中对费用的控制大多在需方, 但是费用增长的因素主要在供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按服务项目付费, 医院的收入与提供的医疗服务量直接挂钩, 由于医生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往往会开大处方, 延长住院日期等以提高收入, 造成医药费用增加, 使得农民的平均住院日、天数及费用过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吞噬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给农民的利益。

2.5 卫生资源分布不均, 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阜康市目前城乡之间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尽合理, 同时管理体制也表现出不适应性。一是从城乡来看, 阜康市卫生系统人力、床位、设备等卫生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 乡镇卫生资源相对不足, 基层卫生院设备落后, 卫生技术人员匮乏, 技术水平低, 服务设施不健全, “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由医疗卫生服务的定性模糊和基本定位不准造成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三是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医疗机构经济负债过重, 管理手段滞后, 公益性质未真正确立, 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3 新形势下阜康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对策建议

3.1 推行公立医院改革, 转变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的通知要求, 应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阜康市主要负责举办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机构。二是强化区域卫生规划的作用, 主要提高卫生规划的刚性约束, 优化配置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 对不符合规划的医疗机构逐步进行整合。今后应把新生的卫生资源规划在农村和社会卫生薄弱的环节。同时应加强区域卫生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 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 确保卫生规划落到实处。三是加大监管力度, 提高全行业管理的权威与效能, 切实履行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兴业监管职能。四是转变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 基层医疗机构要因地制宜, 为当地居民提供有效和低成本服务, 乡镇卫生院转变服务方式, 定期下村开展巡回医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实行上门服务, 制定分级诊疗标准, 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五是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 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 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3.2 继续完善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

一是要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阜康市应合理规划卫生资源, 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覆盖城乡、灵敏高效的疫情网络系统, 实现阜康市疫情及时报告, 及时解决, 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疫情作出反应, 防止禽流感、甲型H1N1等重大传染疫情的迅速扩大。二是加大对疾控系统的政府财政投入。为了保证阜康市疾控机构的正常运转, 需要政府加大投入, 主要从增加疾控机构的人员编制、增加疾控人员的福利补贴入手, 尤其是增加农村地区疾控机构的人员编制和福利补贴, 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为阜康市的疾控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是加强重大传染疾病的防治工作。重大传染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阜康市各级医疗卫生及相关部门, 要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完善防治工作预案, 建立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的长效机制。四是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包虫病等地方病的防治。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 重视精神卫生及疾病防治, 切实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综合能力。

3.3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应由应急指挥中心、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网、医疗救治网、医疗器械设备等应急物质储备系统五个系统组成。

一是应急指挥中心。是全市最高权威和指挥决策机构, 含领导决策、指挥协调、监控督查及执行运作系统。二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含疾病报告和检测、症状监测预防、临床预防信息沟通交流系统、临床和预防医学专家信息库及生物、化学等信息库。三是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网。是应对体系的基石, 含疾病防治网络、人才培训基地及从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卫生监督执法、健康教育、危机沟通和公共关系等方面工作的专业队伍。四是医疗救治网。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 含医院内外医疗急救中心、医疗救治网络和中毒救治中心。五是医疗器械设备等应急物质储备系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目录, 按要求采购储备相应的卫生应急基本物资, 不得擅自更改物资储备名目或数量。

3.4 完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

一是构建合理的院前急救模式。可借鉴北京、上海等城市模式的运作经验,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选择最佳急救医疗体系建设, 能从根本上解决体系运行中的诸多问题, 促进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朝着科学、和谐的方向发展。二是建立布局合理的急救站体系。阜康市应加强区域卫生规划, 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逐步进行整合, 在医疗卫生资源薄弱的城区, 建立数量合理的急救分站。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急救体系, 大大缩短出车时间, 提高效率, 以有效挽救居民生命。三是加强急救人员队伍建设, 建立急救人员的管理方法和合理的补偿机制, 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四是建立各部门联动的社会整体救援体系。面对突发的重大疫情, 政府可以立即启动急救预案, 有统一的指挥系统进行协调控制, 有效防止突发自然灾害后出现的疾病疫情以及有可能出现的疾病扩散。

3.5 合理规划卫生资源, 大力发展和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 明确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 健全以县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点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县市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卫生服务中心, 负责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基本的医疗服务, 并承担着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 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二是有条件的农村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政府重点办好县市级医院, 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 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 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村卫生室, 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养, 实施农村卫生人才全面培养计划, 进一步推进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灵活的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 全面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

3.6 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管理模式

一是积极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县市为统筹单位, 继续扩大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 切实提高农民参合率。二是加大经费投入。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从机构、人员及其经费方面给予保证, 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管好用好合作医疗资金, 采取相应措施, 资助贫困家庭的残废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 使最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弱势群体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三是提高监管能力。阜康市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医疗管理和经办机构建设, 强化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和加快信息化建设。对参合农民报销起付线、封顶线和各级医院报销的比例和程序等, 以村广播、各种宣传栏、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报道, 不断提高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知晓率。市政府、乡镇政府、村委会要通过各种场合、各种形式积极宣传新农合的政策精神, 把国家政策宣传到位。同时, 要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步伐, 建立起全市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信息共享, 提高工作效率, 方便农民。

3.7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机构, 完善城市卫生服务功能

一是深化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 积极稳妥地开展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调整优化城市现有卫生资源, 积极引导城市各类医院进行结构调整和功能转型。二是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和落实财政补助政策。三是加强城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与培养, 通过实行引进高学历人才、对在岗工作人员提高学历层次, 以及制定相关的技术职务晋升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向社区卫生机构倾斜, 鼓励二三级医院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措施, 逐步改善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

3.8 多渠道加大对卫生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一是积极争取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①切实发挥公共财政主渠道的主导作用, 提高阜康市财政支出中用于卫生事业发展的支出比重,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扩大政府财政性资金在卫生事业领域投入的范围。②整合现有各类社会事业产业扶持资金, 完善投入方式, 实行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结合, 经常性财政拨款与项目拨款相结合, 增强导向作用, 提高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益。二是积极拓宽社会发展资金的筹措渠道。管理部门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通过社会事业相关产业的产品与项目等平台, 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及其相关产业, 促进各类社会事业及其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摘要: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阜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问题的分析, 立足阜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任务与目标, 提出新形势下阜康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邓大松, 刘昌平.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朱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对策研究与改进[J].商业经济, 2009 (8) :103-104.

上一篇:马云演讲年会下一篇:小产权房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