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五首教案

2024-10-06

杜甫诗五首教案(8篇)

1.杜甫诗五首教案 篇一

《杜甫诗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和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学习通过意象来鉴赏诗歌,学会欣赏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来体验诗歌的美感和情感交融的特点,通过小组协作进行资料整理来了解杜甫诗歌的风格和典型特点,归纳一些重要的诗歌意象在诗歌中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杜甫诗中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

2、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代诗人中,有一个人好像一直是皱着眉头生活的,这个人名叫杜甫。他瘦而高,拄着一根拐杖,走路慢吞吞,活像人们形容的老朽。他的眼睛是向下的,有时还半闭着,看上去昏昏欲睡。这双眼睛却能看见普天下的倒霉事儿,好比观音菩萨能看见人间的苦难。所不同的是,观音菩萨法力无边,能含着动人的微笑救苦救难,而杜甫,只能眉头紧锁,把无边的苦难写进他浩如烟海的诗作。”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杜甫》

有对联如此写道: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诗圣杜甫的诗歌殿堂,一起来感受一下诗中圣哲的笔底波澜,体验一下这位苦难的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与美感。1.全班同学诵读《杜甫诗五首》 2.教师点拨朗诵要点。3.同学们分小组配乐朗诵。

三、提问:这五首诗歌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编者为什么将这五首诗弄成一组?他们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

1、小组交流,整体感知,找出五首诗的共同特点。学生答案可能有:

按诗体。排除。有四首诗是律诗,《哀江头》却不是。

按内容。勉强。五首诗有思亲、怀古、书赠、即景、叙事等多种。都是现实主义作品。聪明。不过等于没说。

皆与战争有关。接近了。只有对这五首诗的背景全都了解,才敢说这番话。通过交流探究,让学生们对作品体裁、题材、主题、风格等方面进行关注,化教师的直接教授为学生们的主动学习。

2、让大家读一下四首律诗的尾句以及《哀江头》中的两个句子。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小组交流:五首诗歌都写了杜甫哭,那么杜甫为何哭?

《月夜》哭战中出逃,家人却被弃中途,哭自己被困长安前途未卜,哭安史之乱不知何时终结。

《哀江头》哭宫殿朱门尘封,哭胡骑横冲直撞,哭国家名存实亡。《蜀相》哭孔明出师未捷功败垂成,哭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又呈吴郎》哭官府征求民不聊生,哭自己常年漂泊居无定所,哭烽烟四起难以消弥。

《登岳阳楼》哭自己人在他乡、老病孤愁,哭关山战祸、绵绵不休。联想到《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移情,联想到《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中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忘情,同学们一下子就知道了杜甫之哭,大概一为个人,二为家人,三为时局,四为国家。

可见,郭沫若为其拟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人们称其为“忧愁诗人”,都不为过。

4、小组再次交流:诗圣如何哭?

先看地方。既有在庙堂之高的国都长安,也有处江湖之远的四川成都、湖南岳阳。是无地不可哭。

再看时间。有望月时,有被拘时,有拜谒时,有客居时,有登临时。是无时不可哭。

最后看哭的方式。月夜之中,“泪痕”那是曾经哭过,这是梦想已渡过国危时艰的情景;江头之哭,身为俘臣,又是潜行,自然忍气“吞声”,自然泪不敢垂,自然是少到只能“沾臆”;“泪满襟”是在丞相祠堂,“泪盈巾”是在家,自然前者无巾可用,后者不必脏衣;岳阳楼上,既是“孤舟”,四顾无人,不伤大雅,不妨“涕泗”,自然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嚎啕一回。几次哭法,无一雷同。

这样将五首诗对比观之,则的确既可知老杜敏感,时时处处抱有悲天悯人、忧国忧民之心;又能见诗圣工细,字字句句能涵物象意境、人情事理之妙。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重点学习《月夜》,通过复习“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品读本诗写法之妙、情感之真。

2、通过本诗中“月”这一引起并烘托思亲之情的意象,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诗歌表情达意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拓展迁移到以往所学的一些传统意象,了解传统意象的象征含义及其象征义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中的五首诗歌中得知,苦难的杜甫,胸怀天下,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诗中之泪,无不浸润着诗人悲天悯人,忧国忧民之心。今天我们一起来重点赏析诗圣诗歌的艺术特色,一起来学习如何利用诗歌意象来鉴赏诗歌。

二、诵读、鉴赏诗歌 一)朗读指导、背诵

1、全班朗读本诗

2、复习提问,了解诗歌的背景,概述诗歌情感主旨。

明确: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廊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

本诗通过想象妻子在鄜州如何长久伫立于庭院,想念着远方的丈夫,从而抒写夫妻怀念的至情,反映了乱离时代的相思之苦,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3、带着对诗歌的理解,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并且做到当堂背诵。

大家读得非常有感情,可见同学们对于这首诗的情感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那么对于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同学们是否也能把握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作者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这一问题,一起来探究欣赏这一首诗歌的艺术特色。二)合作探究,鉴赏诗歌

1、任务一:写此诗时杜甫身困长安,却似乎能够看到远在鄜州的妻子望月思念自己,这是怎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想象,虚实结合

此处复习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境、《月夜》中的想象以及《哀江头》中对唐玄宗、杨贵妃奢靡生活的历史回忆都是虚写。概括来说,凡不是眼前所见之景、正在发生之事,那就都是虚写。包括了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已逝之景之境。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运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写法让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如“月夜”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

又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是实写,而“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是虚写。

2、任务二:诗歌颔联提到妻子身旁有“小儿女”,那为什么还说“闺中只独看”?..最后一句为何又写“双照泪痕干”,“独看”和“双照”是否矛盾呢? 『提示』可结合“资料信息”中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的评论进行理解 『明确』儿女太过年幼,还“未解忆长安”,妻子对“我”的思念无人倾听、无人理解,更添孤独之感。

“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含其中;

“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

4、任务三: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表现了妻子对诗人的忆念之深而“独看”之久,“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反照诗人看月之久,忆念之深的痛苦现实;“湿”写云鬟,“寒”写玉臂,表现诗人对妻子的情深爱切,思念之苦、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2.杜甫诗五首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杜甫情景结合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品鉴诗歌中精妙词句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杜甫诗歌中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理解杜甫诗歌中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解决措施:抓住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用词的精妙,学习品鉴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解决措施:结合具体诗句学习体会

教法

学法 朗读法、讲解法

进度

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杜甫其人及其《登高》的杰出艺术成就——情景交融、炼字精准的“古今七律第一”。

二、悟杜甫诗之深情

1.回顾之前所学的“快速体悟诗歌大致情感”的方法:找关键词—意境—情感倾向”;

2.结合作业情况点明《月夜》与《登岳阳楼》的情感倾向

《登岳阳楼》 《月夜》

关键词 老病、孤舟、涕泗流 独看、月、怜、忆、寒、泪痕

意境 开阔雄浑 清冷孤寂

情感倾向 孤苦、忧愁 思亲、悲凉

3.思考讨论:杜甫的忧国伤时和悲己思亲之情是如何结合起来的?(提示:“涕泗”为何而流?“泪痕”为何不干?)

明确:“泪”的丰富内涵

三、品杜甫诗之妙字

1.《登岳阳楼》中的“孤舟”能否换作“单舟”?

2.如何理解《月夜》中首联的“独看”和尾联的“双照”之间的联系?

明确:

1.不能。“单”只是客观突出数量之少和“独自”之意,“孤”不仅有“形单影只”之意,还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生活孤苦、心灵无依的困顿之情,“孤”还和颔联中的洞庭湖浩瀚之景形成鲜明对比,更显诗人的孤寂漂泊之境。

2.首联中的“独看”是作者想象妻子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其实也暗含了自己“独看”明月思念家人的情感,让人倍感凄清,尾联中的“双照”是作者设想与妻子共赏明月的情景——只有明月照在成双成对的夫妻二人身上,才不会因为相思而落泪。只是兵荒马乱,不知何时才能重逢。起句和末句都以“月”为纽带,把夫妻“独看”之苦与联想“双照”之盼联系起来,构思巧妙。

3.品“妙字”的步骤

(1)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解释其含义;

(2)结合诗句分析该字(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3)说明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

1.《登岳阳楼》描绘了洞庭湖气势雄浑之景,表达了对战火不息的忧虑以及自己孤苦无依、报国无门的悲痛,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2.《月夜》通过写诗人望月思亲、想象妻子孤清独立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也表达了诗人对老百姓离散之苦的忧国伤时之感。

五、课堂背诵,通过重温学过的诗歌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巩固已经学过的诗歌鉴赏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把握诗歌感情倾向,继而抓住关键意象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把鉴赏步骤反复重温,强化诗歌鉴赏的思路。

在大体把握诗歌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诗眼”,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深层情感,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品鉴诗中“妙字”的方法。

教学反思

1.基本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引导比较得当;

2.注意诗歌鉴赏方法的总结,给学生比较明确的答题方向和步骤;

3.课堂小结未能充分运用诵读的作用进行对诗歌情感理解的升华,但还是应该把背诵放在小结之后,对学生的感悟会更有帮助;

4.课堂上应该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结合书本注解,再次重温诗歌内容和背景之后再进入课堂的学习,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走进杜甫的情感世界。

3.《教案诗五首》七年级上册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感情。2.学习欣赏诗歌作品

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了解诗的内容,明白句意。难点:诗中意境的体味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回乡偶书》 1.作者简介 2.解题

“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偶然,还流露了诗人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情丝。3.内容分析二、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归家,却年迈,不禁感慨。

一、四句从充满感慨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只是淡淡一问,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无穷的感慨。4.小结

二、学习《夜雨寄北》

1.作者简介 2.内容分析 一、二句:诗人从对方来信写起,对方问“归期”,而诗人只能以“未有期”作答,无奈之中转而写巴山秋水潇瑟之景,寄托离别愁绪。三、四句:诗人在巴山夜雨中想像:终会有一天回家与亲人重逢的,同时也道出了离愁别恨。

这两句诗是由当时的苦况所激发出来对于未来欢乐时光的憧憬,诗人想像日后重逢之时,与亲人共话巴山夜雨时,诗人心灵的孤寂与痛苦。用相聚的欢乐衬托出今夜的痛苦,曲折委婉,余味无穷。

3.小结。

这首诗抒发了游人羁旅他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作者把情与景紧密结合,把现实与想象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构思独特,耐人寻味。

三、学习《淮上与友人别》 1.作者简介 2.解题:

诗人在扬州与友人分手时所作。“淮上”即扬州,“别”在这里不是送别,而是握别,即友人去“潇湘”诗人自己去长安。3.内容分析 一、二句:交代与友人握别的时间、地点、表达彼此分别愁上心头的心情。三四句,写两位好友在笛声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风中传来数声笛声,报道着别离时刻就要到来,离亭送别,愁绪万千,情深酒酣,欲言又止,握手告别,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心情,情景交织,深切感人。

4.小结。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三、检查背诵

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王勃与“初唐四杰” 2.内容分析

首联点出了送别之地和杜少府上任的地方。两个好朋友即将分别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调。诗人出于对朋友的依恋和关心,借描写两个地方的形势与风貌,在展现雄浑开阔的境界中隐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颔联写劝勉友人,不作哀伤之别,同时也是自勉,既蕴含着作者送行的深情厚意,又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

颈联抒写真挚的友情,劝慰杜少府不要为远离朋友而伤感,因为同高水远不能阻隔知己朋友的感情。

语言形象凝炼,饱含深情,富有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伤感,代之以豁达的感情,给友人莫大的安慰鼓舞。

尾联,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互勉。劝友人要心情舒畅地到任,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哭哭啼啼,沾湿佩巾。3.小结。

这是一首赠别诗,写诗人对好友的慰勉,歌唱了真挚的友情,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朴素无华,自然流畅,用质朴的语言写壮阔的胸襟,于质朴之中蕴含警策,在豪语之中含关怀体贴,读来亲切感人。

二、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作者简介 2.内容分析

首联:直抒对二十三年来被朝廷“弃置”在“凄凉”之地的愤懑与苍凉。点明自己在巴山楚水这荒凉之地度过了二十三年之久。

这两句是承诗人白居易诗尾“二十三年折太多”而来,诗中用“巴山楚水”概括他被贬之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一句,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

颔联:借用典故,表达对亡友的悲痛和岁月蹉跎的感慨。

借用两个典故,暗示因贬时间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主生的生疏,怅惘心情及对当时生活的不满。表现了诗人地分复杂的心情。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示坚信新事物终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这联突然振起,一改忧伤低沉情调。

尾联:照应白居易赠诗一事,表示自己要振作精神,积极进取,同时也是激励友人。

4.杜甫诗五首教案 篇四

1.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为:被。歌:诗的体例。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坏。

2.全诗段意

①秋风破屋——惨 ②群童抱茅——悲 ③长夜难眠——哀 ④广厦庇寒—一愿

3.思想内容。

这首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现实,而且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的呼喊。

4.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最末一段,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5.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715-770),唐代诗人,南阳人。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嘉州”。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

岑”。

2.品味鉴赏

全诗共十八句,如诗题所示,按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咏雪”(前十句)和“送别”(后八句)。开头两句,突出了边塞的气候特征:北风扫荡,草木摧折,八月飞雪。下面两句诗仍追逐着雪花来写,不过情景一转,由户外写到室内。雪花飘进珠帘,沾湿罗帷,轻柔而浪漫,还真有几分梨花的神韵。但“狐裘不暖锦衾薄”的严酷现实也提醒人们,伴随着雪花的到来,寒冷也悄悄地跟进,在考验人们的毅力和耐心。后面两句诗就接着写到:“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是从军旅生活方面写天气的寒冷。将军不能弯弓,不能披战衣,怎么带兵打仗呢?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显得这样的无助和无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己亥杂诗》

1.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易简,字(王瑟)人,号定庵。

2.赏析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5.诗五首 篇五

知识目标:

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教学设计: 《饮酒》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 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 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师向学生明确:本诗分为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研习新课

1、研习第一层: 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附]板书设计 :

在人境

第一层(果)←心远地自偏(因)无车马喧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⑵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 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 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附]板书设计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3、学生齐读全诗。

五、小结: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有?

《行路难(其一)》 一 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一)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 师: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出示课件: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如1:“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2:“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3:“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4:“我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二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师:大家知道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行路难》的吗?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二)学生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难字。师:“行路难”,一个“难”字道出了李白心中的忧愁,到底李白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呢?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诗歌,共同来品味。

(三)师生互动,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出示课件: 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 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重点字词。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师:字词难不倒我们,那整首诗歌的内容大家又理解了多少?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出示课件: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四 研读诗歌,理解诗歌主旨及诗人形象。

师:理解了诗歌的内容,现在请大家来思考几个问题。

出示课件:1 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 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

4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怎样的志向?(教师归纳小结)出示课件:金樽、玉盘——美酒佳肴的铺陈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艰难险阻 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信心倍增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师: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是的,诗人正是借这首诗歌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的高尚风格。

师:那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

是的。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五 品读诗歌,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师:我们知道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在这首诗歌里,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出示课件:

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师:在这首诗歌里诗人运用了像“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象征出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用了极夸张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珍贵的胜宴却笔锋一转道出自己“不能食”更突显其内心苦闷的程度,又巧用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信念又丰富了诗歌的内容。短短的几句诗却似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穿越千年依然在向我们自信微笑的诗人形象,加上诗歌跳动的韵律和节奏,全诗情感一波三折,跌荡起伏,无不体现出古典诗歌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及情感美。出示课件:

夸张的描写 意境美

行路难 壮美的意象 形象美 巧用历史故事 韵律美 跳跃式的结构 情感美 六 拓展延伸

师:潇洒如李白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李白毕竟是李白,生活的挫折没能让他一蹶不振,李白选择了坚强,选择了自信,选择了乐观。那么我们呢?当我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结合你所积累的诗词名句来谈谈你的生活态度。出示课件: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七 总结,布置作业

(一)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一个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实,行路虽难,我们只要努力,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二)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行路难》2 以“我心目中的李白”为话题,写出自己对李白诗歌及为人的解读。

板书设计: 《饮酒》陶渊明

在人境 融 意

第一层(果)←心远地自偏(因)景 境 无车马喧 情 深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理 远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为 含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一 畜

体 《行路难》李白 美酒

一、设宴 朋友的深厚友情 佳肴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 胸中郁积的苦闷

二、欲渡黄河 “冰塞川” 将登太行 “雪满山”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象征仕途的艰难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吕尚垂钓 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 伊尹乘舟 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四、“行路难”

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 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6.诗五首最新整理 篇六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注释】

⑴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近。

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评析】

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缜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闲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赏析】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黄鹤楼》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了解诗歌朗读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领悟其意境。

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学习重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

联系诗歌意境,进行创新写作。板书设计

黄鹤楼

崔颢

空悠悠

孤寂苦闷

历历

萋萋

触景生情

思乡之愁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1、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湖北: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2、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颢的诗下面题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离去了。事后对崔颢的该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回忆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今天我们再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崔颢的《黄鹤楼》。

1、听读——划分节奏

2、译读——理解内容

3、说读——体味情感

4、背读——积累词语

三、听读--划分节奏

学会朗读

1、听读诗文,划分节奏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可以小声跟读,注意诗的节奏划分规律。

2、学生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等。从体裁上可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有八句,绝句四句。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

“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3、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掌握读诗的方法。

四、译读--理解内容

领会意境

1、指导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小组合作学习解释诗句。

2、讨论后可以互相译读。

3、教师小结诗句意思。

4、分别请几位学生示范译读这首诗,教师更正,归纳总结。

教师小结:

《黄鹤楼》则是揽胜怀古思乡的名篇。它把神话与现实、古与今、情与景熔为 一炉,创造了一个苍茫开旷的诗歌境界。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三是声调自然、音节浏亮的音乐美。

五、说读--体味情感

创新运用

1、再读诗文,让学生在读中领会诗人的情感。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个人朗读感受,小组交流:诗人由“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体会诗人在诗中体现思乡的情感。

2、既然写思乡之愁,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

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空荡荡的黄鹤楼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3、哪一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第三联描写繁荣的景致,有什么作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情,烘托孤寂的思乡之情。

六、背读--积累词语

再悟美文

1、个人示范背

2、唱诵。

3、回忆、背诵曾学过的与黄鹤楼有关的古诗。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

七、拓展练习。

1、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理解诗的内涵,提供贾岛的《黄鹤楼》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较,区分两诗选材角度、所抒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细腻地理解文本。

《黄鹤楼》(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晴对余晖。

2、《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教学方法

朗读---鉴赏---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故事,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学过的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行》(黑云压城城欲摧):“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少有才华,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被贬。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诗人,他能诗能画,精通音律。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丽,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之时,所作的诗歌大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后人称他“诗佛”。

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了解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犒赏三军,并留作军队判官。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庭。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四、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一)读一读

1、从诗体上来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8句,分为四联,大家回忆一下,是哪四联呢?(首、颔、颈、尾)

2、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试读

3、学生个读

4、学生齐读

(二)品一品:

把握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小组探讨:

1、本诗中哪个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问边)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孤寂、激愤、抑郁)

赏析: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而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自己过了居延这个地方,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天空。诗人以“蓬”、“雁”自比,这两句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4、整首诗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想到自己被排挤出朝庭之外时——激愤抑郁 看到将士不畏艰苦守边卫国时——赞叹敬幕)

尾联:诗了到达目的地以后,从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备战事,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

(三)悟一悟: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1、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①这幅图画具有

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吗?

“直”和“圆”两字用得逼真、传神。准确地描写了沙漠广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孤寂的感受。大漠无边,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青烟直上云霄,“直”字荒凉孤独中透出挺拔雄伟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长河”之上,是一轮圆圆的落日,“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五、小结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

六、作业布置:吟诵《使至塞上》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大漠孤烟直

线条美:直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层次丰富 长河落日圆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青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诗中有画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3、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领读。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名作品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著有《李太白集》。

4、选自《李太白集》。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诗人正值青年,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野顿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5、学生齐读、背诵。

三、细读品味: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一个“从”字,凸显了诗人的大气魄。本是诗人乘船顺流东下,可在诗人眼里,竟是长江跟着自己游览。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夜晚,变幻莫测的江水、月光、云霞让诗人目不暇接。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明确:运用拟人手法,借故乡的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告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亲人的感情。

四、合作探究:

对诗中“送别”情绪应如何理解?

明确: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与作者的其他送别诗不同,并非为朋友送行,而是告别故乡。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25岁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情,江水流过的蜀地是养育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己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对方写来,越发显示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别具特色。

这首诗,作者描绘了出蜀过荆门山的沿途山川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山水(远景)——月云(近景)景色壮阔——由景及情,留恋故乡。

————赞河山、恋故乡。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师:同学们好!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名胜。那西湖风光究竟有多美,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那就先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西湖风光图片,亲眼感受一下吧!

(配乐,投影风光图片)

师: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呀?

二、检查预习及课下积累(5分钟)

师:西湖风光的确令人陶醉,大家肯定都想去游览一番吧?好!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足迹,去做一次超越时空的西湖之旅吧!

1、简介作者: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带领着我们游览西湖的这位导游。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呢?(指一生说)

(幻灯片出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诗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长庆三、四年间,白居易任杭州剌史。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着诗人。在任期间,他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湖光山色的诗歌。请注意: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名。

2、课下积累

师:《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时所作。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啊,在此地做刺史的可以说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应当就是白居易和宋代的一位大文豪?是谁呢?他就是苏东坡。无独有偶,苏轼也曾写过描绘西湖的传世佳作。有谁知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师:是美丽的西湖赋予了他们灵感,更是他们为西湖增添了永恒的诗意啊。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他们,也记住他们千古传颂的诗歌。

师:你还能说出描绘西湖的诗句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三、出示目标:(1分钟)

师:欣赏完这两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歌,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大家请看大屏幕!目标导航: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2、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到目标?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一定能达到目标!

四、读一读

领略诗之韵(6分钟)

1、师:有了目标,就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向美丽的西湖进发,但旅途中我们也不能闲着,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歌吧!在朗读之前谁能告诉大家朗读诗歌有哪些要求啊?

一、读准字音;

二、读准节奏;

三、读出感情。

2、下面我们进入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读一读

领略诗之韵。

3、学生自读诗歌。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诗歌。

4、点名朗读,同学纠正,师适时板书读错的字。

5、听录音:

师: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读诗也是讲究技巧的,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

师:现在我们来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画出的节奏是否正确,如果有差错,请迅速更正。

(幻灯片)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齐读诗歌一遍

师: 现代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种幸福吧!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诗,争取能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五、译一译

通晓诗之意(5分钟)

师:在同学们诵读声中,不知不觉我们到了西湖,西湖的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如果请白居易先生做导游,他所吟诵的古诗啊,我们可能听不大懂,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

译一译

通晓诗之意

(出示投影)请自由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讲解诗句意思。

2、生自学;师巡视,将学生有疑难的共性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指名学生译讲诗歌。师备案: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五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4、全部讲完,学生齐读诗歌一遍。

师:好!同学们对本首诗的内容理解得不错了!下面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表现的意境。

六、品一品

探寻诗之妙(6分钟)

1、师:从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中,老师听出了你们的自信已经充分的建立起来了,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环节,老师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幻灯)品一品

探寻诗之妙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思考:

1、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的美?诗歌描绘的是西湖春天哪个阶段的景色? 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呢? 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钟后,请同学们结合诗句回答,比谁回答准确。

2、学生自学,师巡视。2分钟后检测、交流。

(分析过程:a.让多名学生回答,并从诗中找出词句作证;b.其他同学加以补充;c.师引导辨析)答案:

1)水、云、莺、燕、花、草;春水初涨平堤岸、春云舒展贴近湖面、莺在有阳光照到的树上歌唱、燕子啄泥衔草忙着建造新巢、春花鲜艳美丽令人眼花缭乱、春草生机勃勃刚刚没过马蹄。早春

学生进行赏析,师适时点评、鼓励。

在此环节中,如遇到学生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赏析。“几处”.“谁家”,改“处处”、“家家”好不好?为什么?文章写的是初春 “几处”和“谁家” 突出了初春事物都还很稀少。如果换成了 “处处”和“家家”,那就不是描绘的早春之景了

师:大诗人白居易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是因为他极为讲究对语言的锤炼。

2)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的早春之景。那么诗中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啊? 通过描绘西湖早春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从尾联可以看出。

3、再读诗歌,要求读出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让我们再读诗歌,一定要读出对西湖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一过程,板书)

七、想一想

感受诗之美(8分钟)

师: 通过同学们刚才对诗歌的理解品读,我们一定会感觉到:在诗中,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摄制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那早春的西湖。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根据老师的提示,把自己从诗中所欣赏到的西湖美景用散文式的语言描绘出来。

钱塘湖春行

首联: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骑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的西边。雨后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微波荡漾;空中白云朵朵,同水面连成一片。

颔联:„„ 颈联:„„

尾联:西湖的美景令人陶醉。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的景色。这里绿柳成荫,白沙堤静静地躺在湖边,那么安闲,那么自在,真让我流连忘返啊。

生:在几处向阳的树枝上,蹦蹦跳跳着早来的黄莺,婉转悠扬地唱着春天的歌儿;湖岸边,不知是谁家新来的小燕子,呢呢喃喃地忙着衔泥筑巢。

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花儿渐渐的开了,一丛丛,一簇簇,摇曳在春风中,尽情地吐露芬芳,快要让人眼花缭乱;绿茸茸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刚能遮住马蹄。

师:哦,同学们描绘的春景太美妙了,让我们再次陶醉其中了。其实,诗人在这无边的春色中穿行,自己又何尝没有融入其中,成为西湖早春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呢!

八、背一背

积累经典诗作(3分钟)

1、师:同学们,积累古诗词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再来积累一首!(出示投影)

请自由朗诵诗歌,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感情地背诵。

2、学生自背

3、检查背诵。

4、学生齐背。

九、比一比

体会诗之异同(5分钟)

师:春天是美丽的,古往今来,多少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太多绘春赞春的美文佳作。下面就是其中的一首。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遍!

阅读韩愈的《早春》,试从所描绘的景物及所抒发的情感方面比较异同。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师:除此之外,你还积累了哪些写春的古诗词佳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唐)杜牧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唐)孟浩然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 柳

唐·贺知章

十、结束新课(1分钟)

7.八年级下册__三十《诗五首》 篇七

作者: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浮阳柴桑(今江西龙江)人。青壮年时,有过建功立业的抱负,先后任江州家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小官。因不满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又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责,于是在405年四十一岁时弃官归田,此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现存的作品,大都写于归隐之后。作者写农耕劳动,与农民的交往,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了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情意真切,格调清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称为“田园诗”。此外,有部分诗文,抒发了对污浊现实的不满,表现出愤世嫉俗之情。有《陶渊明集》。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结庐:构室。人境:人世间。而:却。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2)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1)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2)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

(2)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见”,有作“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 · 元好问《论诗》绝句。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山气:南山的气象。日夕:傍晚。相与:结伴。还:飞回巢。(2)写南山美妙的晚景。《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辨:辨别,说明。忘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2)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滞,空洞无涯,故所见高远,非一切名象之可障隔,又岂俗物之所妄干。”(王士祯《古学千金谱》)

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已亥杂诗

作者:

龚自珍(1792—1841),号字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诗人。官至礼部主事,辞官南归主讲于书院。诗气势纵横,有《龚自珍全集》。他且开一代新诗风的大诗人,作品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突出的社会现实内涵。在艺术表现上,纵横恣肆,狂放不羁,体现出崭新的独创精神,代表了清诗的成熟个性面貌,被誉为古代的最后一位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背景:

《已亥杂诗》这是龚自珍在已亥年48岁写的大型七绝组诗,共315首。内容涉及范围极广。本诗是其中的第五首,写作者辞官回乡离别京城的复杂矛盾的心情,诗中作者以落红化作春泥自喻,抒发了不忘报国的崇高胸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是说满怀无限的离愁别绪,在白日西斜时与久居的北京城告别。“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意为广大无边在此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这愁不是指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石变法强国,但不为当朝权贵所容,屡遭

压抑和排挤,政治理想无法实现,48岁终辞官回 归杭州故里。可见这时作者心情是十分苦闷的。译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惨白的太阳渐渐西沉,那胸中的离愁就像一江春水浩荡汹涌;骑马驶向东方,就是要驶向那遥远的天涯海角。落红不是无情无,化作春泥更护花。

正是暮春时节,落花满地,然而这落花并不是无情无义的东西,它们会变成肥沃的泥土,培育护养着自己的生身之木,使它更加欣欣向荣。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落红”“红”喻理想与信念,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他们一方面是诗人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诗的开拓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诗人用了“浩荡”一词来形容“离愁”,既强化“愁”意。又体现出诗人狂放深沉的内心思绪和个性特点,这里典型的诗人本色。紧接着的“吟鞭”句,对前人诗局的化用也恰倒好处,并形成了两句相连呼应的艺术效果,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最后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抒发胸臆,使全诗浑然一体动人肺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后遇大风吹破此屋,乃作此歌。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雨屋顶就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捱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盖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715——770),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塞,其诗多写过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解题: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作者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①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而展开的联想: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诗人忽然觉得自己好象已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那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竟吹开了这千树万树的梨花,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比喻辞格的运用,既清新而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③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④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这两句与前两句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⑤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一图景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出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了诗的乡土之思。⑥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⑦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一个“暮”字,点明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极言天之寒。⑧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总结:描写边地奇异风光,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行路难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

背景题解: 李白在长安生活前后虽不满两年,却使李白认识到朝廷的腐朽黑暗,认识到实现自己理想的艰难。离天长安以后,他写了不少诗篇反映英雄失路的惆怅,这首诗即其中之一。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是乐府旧题,多写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李白于天宝三年(744)离于长安时,以《行路难》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是一首乐府体诗。韵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主旨: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一方面,长安两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

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重难点问题: 全诗前四句写朋友为李白设宴送行,表达出对诗人的浓厚的友情。

前两句写酒宴的还丰盛:金质的酒杯盛满清澈的美酒,每斗价值十千;玉质的盘子装满珍奇的食品,价值万钱。面对如果丰盛的酒宴,诗人应该畅怀痛饮,可诗人却放下酒杯,撂下筷子,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这一细节描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难奈之情。

说明诗中比兴诗句的象征意义: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运用比兴手法,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世现实,以路途艰险比况仕途艰难。

说出诗中所用历史人物典故的含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层次内容分析: 这首诗按诗人的情感起伏和心理变化可分为五层:

一层(前四句)——以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情态,揭示胸中郁积的苦闷。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这之饯行。(停、投、扳、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二层(五、六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黄河天险,坚冰拥塞河道,舟楫无从入水;太行高峰,大雪封锁山路,人马寸步难行。瞻念前程寒且栗!(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三层(七、八两句)——借吕尚、伊尹得到重用的故事表示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吕尚,九十岁在磣溪上钓鱼,得遇文王;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上并不吸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四层(九至十四句)——感叹世路艰难。由憧憬理想回到现实处境,以四句节奏短促的感叹,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五层(十五、十六句)——借南朝宗罄之语,表达自己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心情由苦闷和彷徨中再次振起,充满乐观和希望。

剧烈的情感起伏和急切的心理变化: “金樽清洒”、“玉盘珍羞”——欢乐的盛宴;

“停杯投箸”、“扳剑四顾”——与饮宴场面不协调的举动,显示出内心苦

闷抑郁; “冰塞川”、“雪满山”——再抒英雄失路的苦闷;

“垂溪碧钓”、“乘舟梦日”——神游千古,以此自慰自勉,情调极趋昂扬、明朗。

“行路难……”——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当面对压抑、无路可走的社会时,心情又顿时由开朗变为阴沉,从昂奋跌向低落,再度陷入苦闷彷徨之中。

“长风破浪”、“济沧海”——复又振起,表示了对美好前景的热忱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重新唱出高昂乐观的调子。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1)细节描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形象地揭示了英雄失意、抑郁悲愤的愁怀。

(2)比兴、象征手法——“冰塞川”、“雪满山”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象,以路途艰险比说世途艰难。

(2)用典—— 1.吕尚和伊尹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抱负,表现对前景的希望与信念。

8.杜甫诗五首教案 篇八

大柳河镇中学 王新民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健全人格。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好多杰出的诗人,如:陶渊明李白杜甫龚自珍岑参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他们的作品。

二 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喧()金樽()冰塞()川

(2)通假字:

玉盘珍羞直万钱

2了解《饮酒》写作背景:《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3 教师范读全诗,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4组织朗读并提示: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及韵律,全诗应读得舒缓、悠然。5逐句分析全诗,知诗意并感受作者情感。(重点分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再次朗读全诗,体会诗人情感。7《行路难》创作背景:“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以“行路难”为题的诗有三首,大约写于天宝三年(744)。其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两年,未能受到重用,“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愤而写了这组诗(共3首)。这是组诗中的第一首。8范读全诗。

9组织学生朗读全诗并提示朗读节奏。10组织学生自读全诗并感知诗意。11分析诗人心理变化。12明确诗歌主旨。

三 当堂练习:

(1)按要求填空

1《行路难》中通过哪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3《行路难》中运用典故,表现诗人仍然对朝廷重用自己抱有希望的诗句是: 4《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表现出“无我之境”)的两句诗句是:

5《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两句诗句是:

(2)说话练习

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陶渊明)的作品,记忆中的李白(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做说话练习:“我从‘________’(诗句或作品名称)中,读出(感受到)李白(陶渊明)的______”

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李白的孤单寂寞。

例如:我从《桃花源记》中感受到陶渊明对和平安定的社会生活的渴望。

四 作业:

上一篇:建设幸福中国我有责下一篇: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吆喝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