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45个重点

2024-12-25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45个重点(共2篇)

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45个重点 篇一

在教师考试中,主要考查三个科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而教育学这一学科的比重最大,占教师考试的50%以上。纵览各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已经成为了教师考试当中的一道常菜,但广大考生却往往被教育学中出现的众多人物所困扰。中公教育研究院老师帮你轻松搞定教育学中三大“名爹”,让你不再被“坑”。

教育学中三大“名爹”分别是: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之父

下面由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李芳老师为我们来一一介绍。

一、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

夸美纽斯(1592-1670)在1632年著写了《大教学论》一书,这本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也让夸美纽斯一炮而红,成为教育学之父。在此书中,夸美纽斯提出了以下观点:

1、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2、教学制度: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3、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

4、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5、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二、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

虽然教育学在1632年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教育学仍不规范。200多年后赫尔巴特在1806年著写了《普通教育学》一书,《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

1、提出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3、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4、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曾经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5、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三、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之父

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也是进步教育的代表人物,著作了《民主主义与教育》,成为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杜威的教育观点:

1、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2、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

3、学校即社会;

4、从做中学。

5、提出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关于教育学史上的代表人物,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考查内容主要是著名人物与其代表作和思想观点相对应,难度并不大,但是需要识记知识点。

关于“三爹”考题:

1、提出“清楚、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奇 C.洛克 D.杜威

3.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及其代表作是()。

A.布鲁纳《教育过程》 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D.凯洛夫《教育学》

4.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5.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儿》 D.《教育学讲授纲要》

6.下列属于杜威提出的新三中心论的是()

A.教师教材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儿童课堂经验 C.教师学生课堂

答案:A A B A B B

2.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45个重点 篇二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概念:狭义的教育学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2.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3.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发展的过程:

中国:奴隶社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封建社会: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度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

古代希腊:古代雅典教育: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1.西欧中世纪:僧侣,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天文,历法,算数,音乐,辩证法。

2.古代教育的特征:①阶级性,②道统性,③专制性,④刻板性,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3.近代教育的特征:(17S--19S)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学校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现当代教育的特点: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④教育的多元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中国古代:

孔子,《论语》,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重视教育作用;

②“有教无类”所有人都应该接受教育;

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学记》:

①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②《学记》提出了严密的导视和考试制度;

③“时教必出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④教学相长;

⑤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⑥“学不躐等”,循序渐进。

9.西方三贤:

苏格拉底,助产术;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政治学》。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夸美纽斯:萌芽标志《大教学论》,第一次突出班级授课制;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三中心: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教育既生活,教育既生长。

4.凯洛夫:《教育学》。

5.自然主义教育学代表:卢梭,菲斯泰洛奇。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而教育对生产力也具有促进作用。①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俩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A.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劳动能力

B.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

C.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

D.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

②人力资本理论。

3.舒尔兹,人力资本理论。

4.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5.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7.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8.信息技术与教育:

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学校文化的特性:

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③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④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核心))

11.学校文化的成因: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社区的影响。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发展

1.个人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A.内法论:源于人的内在需要。孟子:内发论代表,弗洛伊德,格赛尔。

B.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荀子:性恶论代表,洛克:“白板说”《教育漫话》绅士教育,华生。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发展关键期(最佳期):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5.遗传的意义: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高尔顿:遗传决定论代表)。

6.成熟的概念: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

7.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8.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决定作用):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会构成。

10.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①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②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③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④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1.少年期(13、14~16、17初中)“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抽象思维“帮助少年起飞”。

2.青年期(16、17~19、20高中)辩证思维。

第四章

教育目的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①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②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③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①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A.国家的教育目的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C.教师的教学目标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4.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5.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7.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①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想是想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3.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

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①人身权②受教育权

5.学生的义务:

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6.教师职业的性质(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A.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B.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7.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③示范者角色④管理者角色⑤朋友角色⑥研究者角色

8.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得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0.教师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六章

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2.课程的概念:“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4.课程的分类:

①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②以课程任务分类,可分为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③从课程功能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④从教育阶段分,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⑤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5.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6.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7.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教学计划的构成: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9.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0.教科书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

11.教科书的作用:

①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②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③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④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12.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①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④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⑤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13.课程实施的结构:

①课程表安排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

②分析教学原则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④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⑥组织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4.目标评价模式: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

①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②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说每一个目标③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

④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⑤设计获取信息的记录方式⑥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

⑦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15.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16.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①背景评价,即要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

②输入评价,主要是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机会进行评价

③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课程机会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机会的有效信息

④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机会的成绩。

17.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①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②搜集信息③组织材料④分析资料⑤报告结果。

第七章

学(上)

1.教学的概念: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一般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教学过程的基本基本概念:孔子把学习过程概况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赫尔巴特“统觉理论”认为教学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杜威“从做中学”。

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①认识的间接性②认识的交往性③认识的教育性④有领导的认识。

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规律):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A.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B.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实践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③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A.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得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C.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6.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①引起学习动机

②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理解教材是领会知识的中心环节。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事物直观,模象直观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孔子,苏格拉底。

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合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主要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孔子。

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俩种。

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③要善于启发诱导

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明辨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得准备

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③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指导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基本要求: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目的与要求

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

③严格要求。

6.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

②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

③要求学生独立操作。

第八章

学(下)

1.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2.备课内容: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3.课的类型:

①根据教学任务分: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培养新知识课,检查知识课。

②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分: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4.课的结构(组成):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5.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6.作业检查与批改: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7.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补充。

8.试题类型:

①供答型:简答型试题、陈述式试题

②选答型:是非题、多项选择题、组配式试题。

9.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①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②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③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④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题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1.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于发展: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一次提出班级授课制,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堂。

1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④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

13.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①内容型策略(结构化策略、问题化策略)②形式型策略③方法型策略④综合型策略

14.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

第九章

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2.德育目标的概念: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是的总体规格要求,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3.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①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②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③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4.德育内容:

①政治教育②思想教育③道德教育

④心理健康教育:A.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B.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C.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5.德育过程的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方法

6.德育过程的矛盾: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A.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B.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C.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D.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②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A.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B.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C.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

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基本要求: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基本要求: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

基本要求: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1.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2.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3.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①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要求: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注意时机D.以诚待人

②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

③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④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主与辅)

4.德育模式: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式重行。

5.认知模式(皮亚杰)的特征:

①人的本质是理性的②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③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6.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菲尔)

7.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新的认知—行为主义学说。

第十章

班级管理

1.班级(埃拉斯莫斯)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班级管理的功能:

①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①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②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③民主管理: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④目标管理: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成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4.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

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③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②一定的组织结构

③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④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6.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7.班集体的形成于培养:

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A.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B.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③建立班集体的政策秩序

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8.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②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③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9.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①了解学生,研究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二部分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研究新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2.心理现象可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二.

心理学的意义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节

心理学的实质(一、二)

一.

心理是脑的机能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3.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4.神经元: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

5.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6.中枢神经系统:脑(高级)和脊髓(低级)。

7.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能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志和动机的作用。

顶叶:调节机体的触、温、动等感觉。

枕叶:视觉中枢。

颞叶:听觉中枢。

左脑:语言中枢。

8.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9.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外刺激产生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10.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11.反射: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12.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第一信号系统:把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以词语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如“望梅止渴”,是人和动物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

13.神经活动主要是大脑皮层的活动,其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14.神经活动的规律:a.兴奋和抑制的集中和扩散;

b.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负诱导(兴奋→抑制),正诱导(抑制→兴奋)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1.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1.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多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2.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当代哲学思潮的影响和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这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

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结构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内省实验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安吉尔;研究意思的功能和作用。

3.行为主义心理学:1918.美.华生《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行为主义的诞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思,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客观实验。

4.格塔式(完形)心理学:德.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研究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第二势力。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研究人格;第三势力。

7.现代认知(信息加工)心理学:纳赛尔《认知心理学》、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信息加工系统。

第二章

认识过程

第一节

注意

一.

注意的概述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动作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4.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5.分类: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引起的条件:a.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b.主

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引起的条件:a.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b.合理组织

活动;c.对兴趣的依从性;d.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二.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不稳定称为注意的分散,即分心。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四.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a.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

b.充分运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a.加强对目的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b.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3.运用两种注意相结合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

一.

感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人别属性的反映。

2.种类:a.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外部感觉;b.反映身体位置、动作、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的内部感觉。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觉刺激的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4.绝对感觉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5.感觉现象: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视觉适应:明适应、暗适应);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相继对比);感觉后效(后像):(视觉后效:正后效,负后效)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联觉。

二.知觉

1.知觉是在感觉产生的基础上,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3.基本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4.观察是人有目的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

5.观察的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6.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和整理观察结果,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5)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讨论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三.感知觉与直观教学

1.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2.遵循感知觉规律,促进直观教学的方法: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第三节

记忆

一.

记忆概述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也可以说是对过去经验的留印、保持和在作用的过程。

2.记忆的分类:1)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输入和提取所经历的时间、信息编码的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图尔文把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4)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内容,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5)根据意识参与程度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3.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二.

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

1.识记的分类: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方法不同,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2.影响识记的因素:1)有无明确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3)活动任务的性质;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5)识记的方法。

2.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和错误提取。

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又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遗忘了。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3)记忆的持久性和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的因素

6)情绪和动机。

5.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达50%,记忆效果最佳。

6.遗忘的原因:1)消退说

2)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3)压抑说

4)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

7.防止遗忘的方法是复习,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1)及时复习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3)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和反复识记相结合。

三.记忆系统

1.记忆系统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构成。

2.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特点:时间极短,容量较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3.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其中以图像记忆编码为主。图像记忆的时间在1秒左右,声像记忆的时间大于1秒小于4秒。

4.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特点:时间较短,容量有限(5-9个项目,平均值是7),意识清晰,操作性强,容易干扰。

5.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主要是听觉编码。

6.短时记忆的主要存储方式是复述,包括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

7.长时记忆(又称永久记忆),特点:容量无限,信息保持长久。其主要编码方式是意义编码,分为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

8.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运用组块化学习模式,合理组织学习材料;4)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5)重视复习方法,防治知识遗忘。

第四节

表象与想象

一.

想象概述

1.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想象的分类:1)按有无目的性,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2)按与现实的关系,分理想、幻想和空想;3)按内容是否新颖,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

4.想象的加工方式:黏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5.想象的品质:主动性;丰富性;生动性;现实性;新颖性;深刻性。

6.中小学生想象的发展: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2)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

3)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二.

再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产生的条件: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提供再造想象的词语和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和生动

3)要正确理解词语和实物标志的意义。

三.

创造想象

1.产生的条件:1)强烈的创造愿望

2)丰富的表象储备

3)积累必要的支持经验

4)原型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动

6)灵感的作用

2.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发现解决问题的发放和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就是原型。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综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第五节

语言与思维

一.

语言

1.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2.言语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3.言语的功能:交流功能;符号功能;概括功能

4.言语的种类: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书面言语和口头言语(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二.思维

1.含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由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内部关系的理性认识过程。

2.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3.类型:1)按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按思维的逻辑性,分为知觉思维和分析思维;3)按思维的指向性,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4)按思维的创造程度,分为再造思维和创造思维。

4.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基础);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5.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6.概念的分类:1)按概念所包含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分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2)按概念反映事物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分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3)按概念形成的途径,分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7.概念形成阶段:抽象化;类化;辨别。

8.科学概念的掌握:1)以感性材料为感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到实践中。

9.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以发现思维为核心。特点: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10.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11.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1)加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学生语言交流训练;4)发挥定式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第三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一.

情绪与情感概述

1.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的态度体验。需要是情绪情感的基础。情绪情感包含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部分。

2.关系: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情绪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4.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5.功能:符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6.压力的三个阶段:警觉反应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

7.自我防御机制的方式:压抑,否认,文饰,置换,投射,升华,代价

8.良好情绪的培养:1)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

2)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

4)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第二节

意志

1.概念是指人自觉的确定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和动机支配和调节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特征: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的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的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3)克服外部和内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3.认知过程是意志行动的前提和基础。

4.“胜不骄,败不馁”是情感服从意志的表现。

5.意志行动的过程:1)准备阶段:a.动机斗争(双趋斗争,双避斗争,趋避斗争,多重趋避斗争)b.确定目标

c.选择行动方式和制定行动计划;2)执行决定阶段

6.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7.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四章

个性心理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一.

需要概述

1.概念: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失或不平衡的状态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种类:按来源,分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按对象,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马斯洛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和强弱顺序把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位于底层的四种需要被称为确实需要,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

二.动机概述

1.含义: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内部驱力。

2.分类:生理性动机(内驱力)和社会性动机(原始的:好奇心、探索和操作;人类特有的:成功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

3.产生的条件:内部条件是需要;外部条件是诱因。

4.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调节和维持功能

5.兴趣的分类: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6.兴趣的品质:广度,中心,稳定性,效能

7.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1)根据学生生理年龄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知识基础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节

能力

一.

能力概念

1.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2.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才能。

3.天才是才能的高度发展。

4.能力的分类:1)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根据能力的功能,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二.智力和智力理论

1.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2.智力理论:(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取决于G因素的数量

(2)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3)吉尔福的三维结构理论:他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系,它是一个包含内容、操作、成果的三维结构。形成智力的因素有150种。

(4)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先天)和晶体智力(后天)

(5)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他提出的七种智力是语文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他的这一理论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持。

(6)斯坦福大学教授斯坦伯格新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三元包括综合性智力、经验性智力、使用性智力。

三.

能力测验

1.一般智力测验:1)最早的智力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比纳-西蒙量表。后经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的翻译和修订,改名为斯坦福-比纳量表。该量表是由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率代表智商,称为比率智商。

2)后来发展起来的韦氏量表利用差离智商来衡量人的智商。IQ=100+15Z,Z=(X-x)/SD

2.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3.智力测验的标准:可信度、效度、标准化

四.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和营养

2)产前环境和早起经验

3)学校教育

4)社会实践

第三节

人格

一.

人格概述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二.人格的结构

1.人格包括气质、性格、自我调控三个方面。

2.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3.性格是人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4.良好性格的培养:1)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6.弗洛伊德的“三我”结构: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三.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共同特质和人别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特质因素分析理论):卡特尔以他的特质概念为理论依据,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该模型分为四层,即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最重要的一层),体制特制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体制。

3.塔佩斯的“大五”人格理论:五个特质分别是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神经质性,构成“人格的海洋”。

(二)类型理论

1.气质类型学说: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理论

3.奥兰德的人格理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4.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宗教型

四.人格测验

1.自陈式人格测验: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

2)爱德华个人兴趣测验(EPPS)

3)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2.投射式人格测验:1)罗夏克墨迹测验

2)主题统觉测验(TAT)

3)句子完成测验(SCT)

五.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人格是在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2.影响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权威型教养方式、放任型

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第四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社会态度

一.社会态度概述

社会态度是指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

二.社会态度的功能

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和理解功能

第二节

印象形成印象形成效应:

(1)社会刻板效应: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的出的群体否认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中成员的人体差异。

(2)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个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的判断。外表的吸引有明显的晕轮效应。

(3)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4)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5)投射效应:在与人的交往时把自己不受欢迎的、不为人接受的观点、态度、性格、欲望等转移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第三节

人际关系

1.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的人际关系需要理论: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

2.中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

第四节

群体心理

1.社会助长:个人和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反之称为社会干扰。

2.社会惰化:当群体一起完成一项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3.利他行为:不期待任何回报的,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这是一种以帮助他人作为唯一目的的行为。

4.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指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在生理上、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5.如何控制中小学生经常出现的侵犯行为:1)宣泄法

2)惩罚法

3)移情法

4)认知干预

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宣传

6.从众:人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7.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权益从众、不从众。

8.服从是指人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作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9.影响服从的因素:1)命令者的权威性

2)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上一篇:教师招聘考试体育说课稿:体育舞蹈《华尔兹》下一篇:控烟全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