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成功的故事作文

2024-08-21

贝多芬成功的故事作文(共12篇)(共12篇)

1.贝多芬成功的故事作文 篇一

读《贝多芬的故事》有感作文

今天音乐课我们学了贝多芬的《欢乐颂》。虽然我以前有听过贝多芬这个人,也知道他是一个音乐家,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地了解过贝多芬。于是,这一次我想真正地去了解贝多芬。就在这天音乐老师跟我们说贝多芬他从小就没有童年。我感到非常的奇怪,贝多芬怎么会没有童年呢,心中浮出了一个问号。贝多芬父亲从小就想让贝多芬成为像莫扎特一样的神童,所以就剥夺他上学、玩耍、休息的权利,强迫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性情暴躁的父亲常常半夜将小贝多芬从床上拖下来练琴。可是贝多芬晚年十分不幸,但他从为想命运屈服。他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歌颂人类理想—自由、平等、博爱的.《第九交响曲》。

面对命运的不公,贝多芬没有屈服,而是为了梦想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这位音乐巨人的精神和作品与世长存。读过这篇文章之后,我由贝多芬想到了自己。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著名的画家。我要向贝多芬学习,学习他对梦想的执着,学习他的坚持不懈,学习他的勤奋刻苦。记得毛泽东主席说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让我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吧!努力吧!

2.贝多芬成功的故事作文 篇二

海超, 初二年级的时候来我校。他圆圆的脸, 圆圆的头, 圆圆的嘴, 总是剪方寸头, 他个头比较高, 肩宽背厚, 有些胖, 他说话的声音憨憨的, 人也憨憨的。每次班级劳动他都干在前面, 满头大汗, 毫不吝惜气力。我看到就说:“海超, 很累吧?”他憨厚地笑着说:“就这些活, 早干完早歇着。”天热时, 由于班级五十多人, 教室里感觉更热, 尤其是干热的天。这时, 海超便会将拖布清洗干净, 用湿拖布把教室地面擦一遍, 教室里有了湿气, 凉气, 学生感觉舒服了些, 不再憋闷了。

在学习方面, 他感觉很吃力。由于只有初二水平, 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他跟得很费劲。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阅读能力很差, 因为他有很多字不认识, 所以一篇课文很难顺利读下来。即使唐诗的五言、七言绝句他也不能流畅读完。我与他交心, 他把我当成朋友, 家事、班级里的事都与我谈。见他朴质, 好学, 我便说: “海超, 不要急, 如果有不会的或不懂的知识, 你尽管问, 老师一定会耐心帮助你的!”课后, 在我的建议下, 他买了一本正版的《现代汉语小词典》, 七十多元钱, 他毫不犹豫。每学一课, 他在课间时总会拿着书笔找我, 说: “老师, 您听我读一遍, 听我读得对不对。”他把读错、不认识的字的字音均一一用拼音标示出来。一学期下来, 他的识字量增加了许多, 他已经能把课文比较顺利地读完。

他写字的速度很慢很慢, 每次记板书要点, 最后一个写完的总是他。笔录时, 他由于常有不会写的字总是向老师求助。我便注意他的表情, 见他面露为难之意, 我便把相应的字写在黑板上, 让他照写。到下课时, 他常常拿着纸笔在讲桌上写, 怕挡住别人的视线, 他干脆坐在地上就着桌子写。

对于他的好学, 有的同学有时笑话他, 个别同学还有鄙夷之意。我鼓励他不要在意, 知识是自己的, 谁也抢不走。别人问他: “同学们的态度你生气吗?”他则说: “不生气, 我确实不会, 我就是要学会, 我不管别人怎么看!”功夫不负有心人, 高三毕业, 他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华德职业技术学院, 本科层次。

2013年的暑假, 中午时, 我的手机响了, 不熟悉的号码, 谁呢? 我按了接听键: “老师, 您在休息吗? 我是海超, 我想到您家看看您。”“哦, 海超, 我也想看看你!”憨憨的、黝黑的、壮实的小伙子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将近一年了, 不知小伙子有哪些变化呢? 期待、猜测中, 门铃响了, 我冲向门口, 打开门, 啊, 小伙子长高了, 一脸的汗水: “老师, 您好吗, 我看您来了。”还未坐定, 他便拿出了两个哈密瓜说:“老师, 您尝尝这瓜, 挺甜的! ”瓜是甜的, 而口里的香甜哪有我的内心甜啊!

2013年9月29日, 刚升入大二年级的海超放假回家来看母校。我兴奋地与他聊天。他非常惊异学校的变化, 他说: “老师, 我从大门外往里看, 咦, 这是我的母校吗? 走进校园, 看到我的班级还在, 我的老师还在, 我才确认, 这仍是我的母校啊!”

见到学校的巨大变化, 他想写份社会调查, 反映中职学校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母校。利用一天半的时间, 他拿到了一些纸质资料, 又拷贝了许多照片。

他离校时与我道别: “老师, 我的收获很大, 意外的收获, 我回去一定要好好记录一下母校的发展变化。”

海超, 你是我的学生, 你也是我比较满意的作品。我要把你的精神、你的韧劲告诉你的学弟学妹们, 让他们以你为榜样, 树立前进的目标, 并为之努力、奋斗, 最终走向成功!

摘要:孔子说:“亲其师, 方可信其道。”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 享有较高的威信, 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人之相交, 贵在交心。”学生因为亲其师, 所以信其道, 也因而能帮助他的人生。

3.贝多芬的故事 篇三

贝多芬毕生的作品都贯穿着一个主题:光明与力量。他的9部交响曲、16首弦乐四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都是以昂扬乐观的恢弘气势歌颂生命的高贵和力量。但他的一些短小作品如《土拨鼠》《小步舞曲》《F大调浪漫曲》等,则是以另一种方式告诉人们,世上最完美的就是人生,要热爱生活、要热爱生命。在这些作品里,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关于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184月的一天,接近黄昏时,贝多芬独处室中,消磨着傍晚的寂寞,他在等待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学生来上钢琴课。窗外细雨绵绵,这样的天气,爱丽丝也许不会来了吧。贝多芬这时已近40岁,仍然孑然一身,眼前这流水落花春将去的情景触发他感时伤世的落寞。他坐在钢琴旁,随意抚弄着黑白琴键。四周一片静寂,只有窗前檐下不断滴落的雨水,发出一串串错落有致的声响,那声音单调,却透出一种韵致。手指不由得随着雨滴的节奏在键盘上滑动,拨弄出几个音符,和着扑扑簌簌的雨声,一遍一遍地反复着,流动着。渐渐地,一个音型构成了,它越来越清晰,由几个音符生长成一个旋律,它自然天成,有如风行水上,紧紧包围着音乐家,缠绕不去。一个感觉骤然降临,摄人魂魄,这是灵感女神的降临。贝多芬捕捉住瞬间的灵感,在钢琴上不断重复,又有新的乐思不断涌出,不断加入。贝多芬知道,一首精彩的钢琴小品将要诞生,他抓起笔,飞速地把乐曲记录下来,生怕它会逃逸而去。乐谱刚刚记好,门开了,是纯真柔美的少女爱丽丝,秀发上挂着雨珠,洋溢着春的气息,在烛光的.映衬下完美动人,受到感动的贝多芬当即拿起笔,在乐谱上题下了《献给爱丽丝》。一首传世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然而,上述故事却是虚构的。当年贝多芬完成此曲之后的确以前题赠给一位女士,但是她的名字不叫爱丽丝,而是叫特蕾泽·玛尔法蒂。1808至1810年,特蕾泽曾跟贝多芬学过钢琴,贝多芬对她怀有好感。1810年,贝多芬特意写了一首钢琴小品赠给她,并且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蕾泽”。以后,这份乐谱一向留在特蕾泽那里。因此,贝多芬1827年去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并没有这首乐曲。到了19世纪60年代,特蕾泽也去世,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特蕾泽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斯图加特出版了这首钢琴小品,由于贝多芬的亲笔题字已经模糊不清,于是诺尔便自作主张地把曲名误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献给爱丽丝》了。该曲一经出版,立即传遍欧洲,如今它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爱丽丝这个名字也随之传遍世界,甚至成为一个清纯美丽的名字,有关“女学生爱丽丝”与这首钢琴曲的故事也跟着传遍人间。这个小故事虽然是编造的,但是由于编得合情合理,虚构的“爱丽丝”借着感人的音乐而深入人心,善良的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知其无,这是出于对完美的渴望与遐想。这首钢琴曲流露出纯真完美的情感,清纯的意境中萌动着活力,给人

的内心世界带来一种净化,人们愿意在这种情绪中编织和传诵完美的故事。

贝多芬曾创作过不少这样的音乐小品,其中这首《献给爱丽丝》最为著名。《献给爱丽丝》全曲共有5个部分,主部先后出现了三次,主部之间有两个插部出现,两个插部分别塑造了与主部不一样的音乐形象。乐曲的主部朴素流畅,装饰性半音和分解和弦的交替使用像是一见倾心的娓娓而谈,亲切而风趣。主部与插部之间过渡得极其自然。第一个插部从小调式跳入大调式,使音乐从温馨柔和变成热情开朗,生机勃发。音乐巧妙地转回主部之后,经过再现又出现第二插部,这次的插部情绪趋于沉稳,好像是经过人生历练之后的沉思。紧之后,一连串飞流直下的琶音又自然地过渡到主部,音乐又回到纯真温情的氛围,全曲结束在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中。

4.贝多芬的故事文集 篇四

一次,贝多芬去一家饭馆吃饭,刚坐下来就像弹琴一样用手指在桌面上敲打起来。店里的人都感到奇怪,纷纷围过来看。过了好一会儿,贝多芬才觉察到人们在注视着他,但还是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说:“算账吧,我该付多少钱?”周围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吃什么东西,只顾自己去敲打了。

1824年的一天,贝多芬又去指挥他的《第九交响乐》,博得全场一致喝彩,共响起了五次热烈的掌声,然而,他却丝毫没有听到,直到一个女歌唱家把他拉到前台时,他才看见全场纷纷起立,有的挥舞着帽子,有的热烈鼓掌。这种狂热的场面,令贝多芬激动不已。

贝多芬8岁那年,约翰认为儿子可以为他赚钱了。他在科隆音乐学校大厅,搞了一场钢琴演奏会,标价每人1块金币。为了增加票房价值,调动听众的好奇心理,他故意在广告上把贝多芬说成6岁,以达到神童演奏的效果,1778年3月26日的科隆报纸上赫然刊登着“6岁儿童音乐演奏会”的消息。这次演奏还算成功,从此他不断地带着贝多芬四处旅行演出。贝多芬上了小学之后,稍稍摆脱了父亲的控制,在学校里他才有点自由的时间。

5.贝多芬音乐家的故事 篇五

失恋固然令他伤心,但更令他伤心的是他的耳朵开始发聋。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贝多芬曾竭力治疗,却无济于事,他搬到维也那乡下去疗养了两年。结果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就连窗口对面的教堂钟声都听不到了。

绝望中,贝多芬多次想到了死,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坚信只有音乐才能拯救他。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贝多芬立志要在余生中从事音乐创作。从此,维也那的官廷乐会少了一位出色的钢琴弹奏家,但世界乐坛却诞生了一位不朽的作曲家

6.贝多芬成功的故事作文 篇六

本文以《三明故事》栏目为例, 谈谈纪录片创作的体会。

一、选好题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前提

电视界有句行话:选择好的题材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好的故事, 就像难忘的文学作品、精彩的戏剧情节, 可以直击人心, 引发观众对社会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思考和共鸣。[1]没有一个好的故事, 纪录片不会成功。但是面对大千世界, 一百个纪录片编导就会有一百种选题方法, 这涉及到每个人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程度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众多种因素, 体现了编导的综合人文素质, 对社会生活独到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分析力所带来的敏感和触动、悟性和哲思。

选题的方法很多, 在此着重谈谈题材的发现和主题的选择。

(一) 从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新亮点

第三期节目《深山采菇人》得到了观众热烈的反响, 这和它的选题是分不开的。红菇素有“山珍”美称, 是闻名世界的食用菌之一, 福建三明产的红菇味美可口, 是上等佳品。有经验的菇农在盛产季节采摘的红菇可为其带来5-6万元的收入, 高回报让采菇队伍不断壮大, “红菇窝”演变为“不能说的秘密”。采菇人都是凌晨三四点就上山寻觅, 只有他们知道红菇在哪里。

采菇人和红菇都是我们熟悉的人和事, 但没有几个人清楚其中的秘密。善于在复杂的事物中, 抓住能触及事物本质的、又为大众所关心的疑问点, 是记者分析能力的体现, 是记者新闻敏感的一种表现。[2]节目选择这样的题材, 引人入胜就不奇怪了。

“最喜元宵夜, 龙灯处处红”, 客家人总是喜爱用舞龙来祈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元宵舞龙灯对于客家人来说再熟悉不过, 但对板凳龙却知之甚少。《板凳龙》正是通过介绍这样一项普通却特殊的民间艺术, 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文化底蕴, 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

成功的选题告诉我们, 要善于从熟悉的事物中去寻找亮点, 发现亮点, 让观众眼前一亮。在熟悉的事物中发现陌生, 在平凡中发现新奇, 在一般中发现个性, 在细微处发现重大, 这是纪录片选题中最重要的方法。

(二) 跟随时代捕捉发现新主题

如果说题材的选择是载体的选择, 那么主题思想的提炼确立则是优秀纪录片的灵魂。央视《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3]在注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 榜样的力量也尤为重要, 媒体应当传播正能量, 使节目更具社会意义。

纪录片《柴裕财》讲述了一个衣食无着的流浪汉, 救下一个跳河自杀的老妇人, 养育了一个被抛弃的女婴, 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 演绎出了一段感天动地的挚爱亲情的故事。主人公柴裕财荣登中央文明办组织推荐评选的“中国好人榜”, 入选“2008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美国学者阿兰·罗森在《纪录片的良心》中说:“纪录片的使命是阐明抉择、解释历史, 增进人类之间的了解。”因此, 越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现实性的选题, 越能产生强烈的收视冲击并引发共鸣。[4]我们选择这样一个故事, 确定这样一个主题, 就是想告诉观众爱不再是一种与生俱来、缘于血缘的羁绊。爱是一种依恋、责任以及无怨无悔的付出。在社会道德沦落的当代, 我们以民间杰出人士和普通老百姓为选题, 是因为他们身上蕴藏着我们民族久远的道德矿藏, 震撼心灵的力量, 使我们相信, 爱和责任并未消失, 善和希望并未远去。

把握好纪录片的选题, 不仅是收视率的需要, 更是产生良好传播效益, 实现纪录片社会价值的关键。

二、人物塑造是纪录片魅力的来源

随着电视节目竞争的日趋激烈, 观众给纪录片展示魅力的时间非常有限, 如果不能迅速抓住观众的心, 你的作品就难逃失败的命运。只有精彩的故事才能让观众去看你的片子。而精彩的故事最扣人心弦的手段, 就是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刻画典型的性格, 揭示人物的命运, 为此, 《三明故事》的编导们不遗余力。

(一) 关注普通人, 发现人生普遍的价值

岁月沧桑, 世事纷繁, 总有一种力量, 让我们泪流满面, 心驰神往。纪录片从问世以来, 始终把人和人所生活的世界作为反映的对象, 无论风格和手法如何演变, 以人为关注的焦点都不曾模糊。[5]关注社会, 关注民生, 将镜头对准生活中的普通人, 记录他们的愁苦艰辛、喜怒哀乐, 反映社会现实, 揭示普遍人性, 发现普遍价值,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也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黄更生》选择了一位三轮车夫作为拍摄对象。一场飞来横祸, 使黄更生原本好过的家庭濒临绝境。是坚守还是放弃?是沉沦还是奋起?这场横祸使他与常人的命运迅速拉开了距离, 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审美观照意义。我们着力从一个丈夫、父亲等多重身份的角度, 去观察他、拍摄他, 凸显他与普通人物的对比, 给予受众心灵体验上的震慑。

送水工、缝纫女工、养蜂人、采菇人等, 他们和三轮车夫一样, 平凡得往往被人们忽略, 但《三明故事》栏目用镜头关注纪录还原他们的生活, 再现他们的人生况味和丰富内涵, 揭示他们的性格和命运, 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从中观照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激发心灵的共鸣, 从而取得纪录片的成功。

(二) 科学塑造英模, 揭示典型性格的本质

纪录英雄、赞美英雄、学习英雄, 也是一个健康社会的普遍需要。古人云“聪明秀出, 谓之英;胆力过人, 谓之雄”。[6]互联网时代有网络英雄, 创业为荣的时代有财富英雄。虽然每个时代对于英雄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 但英雄之所以为英雄的品格却不会改变。

纪录片《“抢险救援勇士”郑忠华》在以现场资料为支撑的基础上, 主创人员精心剪裁塑造, 与史料镜头、情景再现等手段相结合, 辅之以生动摄人的解说词, 通过郑忠华生活清贫却精神富有的强烈对比, 把出生贫寒却勇于献身的英雄精神和高尚品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何“塑造”英模人物的形象, 是纪录片创作者的老生常谈。笔者认为, 要科学地把握英雄人物作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个性, 以其性格为主线去发现纪录人物, 避免为达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化目的而进行概念化创作, 反对违背真实性原则进行“高、大、全”形象的过度塑造。如果脱离生活实际, 放弃英模人物作为普通人存在的基础, 就会造成其社会角色特性的缺失, 使纪录片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因为虚构英雄故事、创作理想生活是与纪录片的精神格格不入的。

《柴裕财》就是将主人公放置于普通生活中, 通过对其模范事迹的朴实叙述客观记录, 在细节处用心, 使英模人物充满了真实的魅力。身披各种道德模范光环的柴裕财, 仍然只是普通人, 过着普通的生活。我们在塑造柴裕财英模形象的时候, 编导不夸张、不编造、不刻意煽情, 让观众在看片子的时候自己去感受人物的魅力所在。

纪录片刺激我们的感官, 打动我们的心灵, 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它的价值不仅告知我们发生了何事, 还告诉我们为何发生, 改变着我们对世界固有的认识。[7]通过客观记录的镜头再现英雄的事迹, 深化观众对于英模人物的认知, 让观众与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才能给观众的视听带来冲击力, 形成英模人物的感召力。

(三) 调动综合手段, 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毋庸置疑, 纪录片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文艺批评家卢卡契曾经这样表述现实主义的涵义:“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8]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认为, 现实主义排斥神话、排斥寓言、“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 “排斥纯粹的抽象与雕饰”[9]在纪录片中, 这种真实性, 尤以生活细节、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的精确镜头再现见长。

文学是以笔代刀, 用文字语言刻画人物, 而纪录片主要是用镜头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性格刻画得巧妙通常能直至人心。[10]人是世界的一部分, 也是人类自己关注的中心。当撰稿人围绕对话、动作和描写流畅地写作报道时, 读者或听众也会自然而然地跟随记者的思路, 与叙述者保持一致。[11]一部成功的纪录片, 要善于用各种艺术手段, 将人物塑造成为血肉丰满, 既有独特的形貌、经历和性格特征, 又有内在性格逻辑的真实立体的“人”。

1. 用镜头捕捉个性化的动作

抓起一把细软的沙子, 均匀撒在橙亮的灯箱上, 用手指轻轻挥出几道弧线, 原本散乱无序的沙子突然就变成了一幅画的轮廓, 用指尖稍经点抹, 沙子就洋洋洒洒地变成了天上飘动的云和月, 月光下一棵小树, 和靠着小树在思念的女孩……这是《我心浪漫》中, 纪录涂艳芳表演沙画的一个片段。以沙为墨, 用指代笔, 轻柔灵巧的手指幻化出美妙多变的画面,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动作连贯自然, 很好地表达了她的内心世界, 令人赞叹感动, 这正是动作描写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契诃夫曾说过:“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特点或者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12]若要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在其自身的一言一行中站立起来, 成为一个丰满立体的“人”, 动作描写就是我们塑造人物形象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 用镜头捕捉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也是表现人物个性、生活状态及不同经历和遭遇最直接的反映。往往我们了解主人公最先觉的便是他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或是极具个性特色的语言。

《甜蜜的事业》中, 养蜂人老廖的语言描写是整部片子的一大特色。老廖语速特别快, “蜂没吃, 你一定要喂它吃, 蜂有病了, 你一定要想办法把它治好来, 蜂被太阳晒, 一定要遮要盖, 养蜂就是等于养儿子。”把“蜜蜂”比作“儿子”, 一下子将他直爽利落、诙谐风趣的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 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跃然而出。

3. 用镜头捕捉个性化的细节

因为有关经济的细节描写, 恩格斯曾赞扬巴尔扎克小说让自己所学到的东西, “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还要多。[13]纪录片应该尽力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细节, 因为细节是一个重要的情感启动因素, 容易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让观众站在一个更加公正的角度会意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人物的性格命运。

在《黄更生》中, 当问到“如果是你瘫痪在床上, 她 (更生妻子) 会这么做吗?”我们的镜头捕捉到这样一个细节, 更生愣了一下, 思考了几秒, 眼中闪过一道苦笑, 缓缓答道:“这个很难讲, 我躺在床上, 她可能坚持不了。”

他的回答耐人寻味。他没有怀疑妻子对他的爱是否忠贞, 只是觉得以她妻子的体力, 有可能坚持不了, 在肯定的回答中, 又包含了否定的隐忧, 细腻地刻画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个细腻、温情、善解人意、为爱倾尽全力的男人形象呼之欲出。

4. 用镜头揭示个性化的心理

纪录片中的心理描写是指人物在镜头中自己直接流露内心所想, 这种方式使人感觉更加真实可信。《我心浪漫》里, 有一个镜头是涂艳芳挽着丈夫的手走在街上, 这里穿插了一段她的内心独白:“经过一家首饰店, 我无意对橱窗摆着的一条项链夸张地嘘了一声。一向不多话的戴搂着我的肩说:‘本来还想在结婚十周年时送你一个钻戒的, 现在看来要等到十五周年了。’我笑笑地转过脸继续看过往的人群, 他并不知道, 其实我什么也看不见。我的眼里全是泪水……”在现实世界里, 涂艳芳幸运遇到这样一个人生伴侣。片子没有过多的描绘与渲染, 简单的内心独白, 囊括了涂艳芳所有想表达的真情。

关于纪录片如何刻画人物性格, 我们可以从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借鉴。

三、讲好故事是纪录片成功的标志

纪录片从本质上说, 就是综合性地运用镜头、解说词、音响等手段来讲述故事而已。[14]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故事, 必定是通过某种叙事模型或者表达技巧来营造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 而不是静态地呈现情节、单一地反映人物事件发展过程。独到的叙事方法和技巧, 能够有效地建立其坚固的结构脉络, 凸显题旨, 美化叙事, 彰显风格, 产生力度, 实现纪录片思想内容的高效传播。以故事化的结构方式, 悬念化的讲述方式, 才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实现, 多层次、多侧面的解读不同的新闻题材。[15]一部纪录片, 无论摄影多么棒、同期声多么感人、素材多么丰富, 离开了精妙的结构, 无异于一盘散沙或碎片。那么, 怎样的结构方式, 才能有效地叙述情节, 讲好故事呢?

(一) 渐进式纵深结构

《八旬和事佬》在叙事上采用的是渐进结构思维。主人公张新财平时喜欢在新村里串门, 热心调解邻里关系, 被群众尊称为“村长”, 片子按照事情的逻辑发展, 展现了“和事佬”“村长”为邻里进行了三次调解的过程, 面对冲突不断的矛盾和纠纷, 老人不厌其烦, 一步步地进行各方调解, 直至成功。这种循序渐进、一波三折的处理方式, 将老人调解纠纷的整个过程描绘得曲折有致, 引人入胜, 把老人热心肠的情怀彰显得淋漓尽致, 使观众倍感温馨。

(二) 剖面式结构

纪录片的剖面式结构就是把社会事物或人物的生活和命运, 进行横截面式的纪录, 择其内部本质性的内涵进行演绎。《甜蜜的事业》采用剖面式结构的思维, 带领观众走进养蜂人老廖的生活, 从蜜源地的选择、气候对蜜产量的影响、生态环境和养蜂业的关系、老廖照料蜜蜂如“儿子”的细节, 从亏本失意到赢得口碑打出市场, 一系列生动曲折、新颖有趣、艰辛不易的情节, 把养蜂人追花逐蜜、风餐露宿, 勤劳努力, 从容而快乐的生活, 横截面地展现了出来, 揭示了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共荣共生的关系。

(三) 连接式平列结构

连接式平列结构思维, 就是按时空顺序进行版块承接的结构思维。把人物事件划分版块, 从一个人物相关的事件中引出下一个人物, 达到叙事结构的一气呵成。《肩膀上的传承》从第25届世客会开幕式上, 沙县肩膀戏的精彩亮相, 引出大家对肩膀戏的认识, 再从观众和肩膀戏演员的谈话, 引出肩膀戏底座演员林丽丽为代表的年轻人和以邓铭炜为代表的小演员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故事。片中单个版块具有相对独立性, 同时版块与版块之间又互相关切勾连, 使得整部片子富于变化又整体统一。

(四) 追求疏密相间张弛有致的格局

文似看山不喜平。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布局讲究的就是疏密相间、疏中有密、密中带疏、张弛得法, 与其内容的详略、线索的主次、情节的张弛、意蕴的疏密等息息相关, 使纪录片获得了难以言表的感染力。

在《幸福小院》中, 以老叶家的小院为主线, 讲述了徐翠珍和她的幸福小院的故事。家庭的变故、幸福之家的成立, 疏密相间, 重点突出, 内容与情感的密度分配详略得当, 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坚强、乐观, 使观众在紧凑、变化中寻找到纪录片的美感和意义。

事实上, 因为事物内在逻辑的不同, 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有独特的结构, 生活本身具有多少戏剧性, 叙事结构就有多少种可能。编导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的就是寻找到独特的结构。随着纪录片的发展, 叙事方式正在由传统的时空顺序式结构向时空交错式结构转化;由封闭式结构向开放式结构转化;由单一视点向复合视点转化。只要能把故事讲清楚, 讲得动人独到、曲折有致, 就是成功的作品, 我们必须在实际创作中去细细体会其中的妙处。

四、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特殊地位

解说词, 可以说是“文学语言”的口头动态。在纪录片里, 虽然解说词与镜头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 共同表现电视作品所要描述的对象, 似乎只是电视作品的一部分, 但解说词恰当运用文学手法, 便能突破影视语言的天然限制, 有效拓宽影视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意象空间[16], 就像《舌尖上的中国》, 解说词使作品锦上添花, 具有了文学的品格和意境。

在《深山采菇人》中, 运用了大量的解说, 扩大延伸了片子的信息量, 将闽西北深山中的珍宝———红菇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山民们的脚步很轻, 在这个菇季, 这片原始山林每天有人来去, 却都没有留下痕迹, 阔叶林笔直树立, 树枝在空中交错, 阳光透过空隙散射在林中, 有种变幻的美。红菇就喜欢这样的生态条件, 千百年来它们和这里的栲树、槠木相依相伴, 不离不弃……”伴随这段解说的, 是葱茏的山林、满地落叶、娇艳的红菇的画面。很显然, 解说给了我们确切的信息, 引导画面, 具有了独立的文学意境之美。

在《郑忠华》片中, 低沉而充满紧迫感的解说, 使观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深深地为郑忠华的危险处境捏一把汗。英雄牺牲时, “雨越下越急, 在为捐躯的英雄哭泣;雷越来越响, 在为忠诚的战士悲歌”、“五马山垂首, 金溪河呜咽”, 对仗整齐的解说, 紧扣追悼会的沉重场景、涌向街头的3万多名群众、缓慢送行的车队等画面, 夹叙夹议, 推波助澜, 完美地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战士的崇敬、礼赞和哀恸。

富有文学性的解说词, 可以弥补镜头无法展现的内容, 吸引观众的听觉, 引导观众的情感, 可以在有限的画面空间里, 运用创造无限的画外空间, 有效提高纪录片的内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栏目中主持人的评点、解读, 它既是栏目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也是解说词的再生花, 一种特殊的延伸, 对于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拓展作品的审美空间, 激发作者和观众思想感情的交融, 形成审美共鸣, 都是极具意义的。传播心理学认为, 信息报道和事实描述, 如果不加解释不作评论, 受众的思维惯性几乎不会受到影响。要想通过宣传来影响人引导人, 还需要新闻与评论、解释与评论互相配合才行。[17]

写好每一部纪录片作品的主持人点评, 把它作为“二度”、“三度”创作来对待, 是我们《三明故事》的一个重要特色。我们力求运用精炼独到的评点和解读, 向观众传递出我们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关怀、对生命的思考, 对作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扩展了作品思想性艺术性的弹性时空。

“一把沙子, 在我们手中它只能是沙子, 而在涂艳芳的手中, 它可以是一只海鸥, 一栋房子, 一个人, 甚至可以是整个世界。”《我心浪漫》开头的主持人评点, 语句优美、简洁明了道出了沙画对于涂艳芳的意义———她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沙画使她心上盛开创造之花, 并带领她走向有光的地方。而“梦想, 我们曾经都有过的东西, 许多人都悄无声息地放弃了。朋友, 你还在坚持你的梦想吗?”结尾的这个问句, 把整个片子的意义从涂艳芳个体上升到了观众群体。也许你人生渺茫, 但你是否还在为梦想坚持?

五、结语

7.贝多芬小故事.docx 篇七

简介:贝多芬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对猪弹琴”

蔑视权贵是贝多芬的一贯性格。贝多芬的一位友人——利希诺夫斯基公爵曾邀请贝多芬为住在他的官邸的法国军官们演奏,但贝多芬没有答应。公爵终于板起面孔,变“邀请”为“命令”。但贝多芬不仅毫不畏惧地坚持回绝,而且回家之后,他就把利希诺夫斯基公爵以前送给他的一尊胸像找出来,摔得粉碎。然后,他给这位公爵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这样的话:“公爵,您所以成为一个公爵,不过是由于偶然的出身罢了;而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完全靠我自己。你这样的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我贝多芬却永远只有一个!”对于上层社会阔佬们的谄媚,贝多芬一样深感厌恶。贝多芬生活的时代,欧洲盛行一种“收藏名人贴身物品”的风气。曾有一位伯爵夫人向贝多芬索取一束头发做为纪念,贝多芬对此十分不以为然,后来竟用纸包了一束山羊的胡子将那位贵妇打发了。而那位伯爵夫人还蒙在鼓里,以为真的得到了宝贝。有一次,几个贵族幸运地请到贝多芬,一起欣赏他的钢琴演奏。起初,贝多芬的兴致也还不错,可是他在演奏中逐渐发现这些贵族们并不在意他的演奏,而只是想在茶余饭后“装点装点门面”而已。于是贝多芬立刻盖上琴盖,怒气冲冲的留下一句:“我没有兴趣对猪弹琴!”后,拂袖而去。贝多芬与前辈

“交响乐之父”海顿曾是贝多芬的恩师,但这对师生之间由于见解不同,常常发生不和。海顿十分欣赏贝多芬的才华,但无法容忍贝多芬那种大胆的创新精神和桀骜不驯的性格。因此,两人的分手是迟早的事情。德国大文豪歌德与贝多芬于1812年在波西米亚相会,共同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并未建立起友谊。贝多芬热烈佩服着歌德的天才,可对歌德的某些做法却不能容忍。一天,他们一同出去散步。在路上远远看到了奥地利皇后率领着一群皇室成员与他们相向而行,歌德不顾贝多芬的一再劝阻,立刻恭恭敬敬地站到了路边。贝多芬对歌德说:“您大可不必这样做。贵族们的派头是愚蠢的,只能显示出他们的庸碌无能。„„他们可以把勋章别在任何一个人的胸前,但这人决不会因此变得更优秀些。他们也许能使一个人成为七品或三品文官,但在任何时候也造就不出歌德或贝多芬来„„”然而歌德不仅仍拘谨地立在路边,而且面部开始显现出谦卑的微笑。贝多芬意识到,无论他再说什么都是徒劳的。于是,他抬头挺胸继续向前走去。结果奥地利的皇后和皇太子认出贝多芬后,反倒率先向贝多芬打招呼、脱帽致敬。当他们经过歌德身边时,歌德却早已脱帽鞠躬,连头都不敢抬一下。事后,贝多芬痛心地对歌德说:“„„您对于他们过分尊敬了。”即便如此,贝多芬对歌德仍是十分崇敬的。人们在他晚年全聋时用的谈话册中发现,他不许别人用轻蔑的口吻谈论歌德;并曾对人表示:为了歌德,他情愿“牺牲十次性命”。然而歌德对贝多芬却终生不能原谅,态度冷淡,有时甚至是无情的,令人十分不解。欣然忘食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致爱丽斯》——指尖流转的山脉河流与深林

那是1791年的圣诞夜,21岁的贝多芬当时穷困潦倒,他没有烧鹅,没有樱桃馅饼,也没有圣诞节的喜悦。在维也纳著名的斯提芬大教堂里门口的楼梯上,带着一脸严肃表情的贝多芬遇到了一个正在啜泣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就叫――爱丽丝。原来,一直照顾这个小姑娘的邻居雷德尔?巴塞特老爹以身处弥留,而老人夙愿还未达成,老人坚信如果不能满足他今生的最后一个愿望,他就升不到天堂。

“他的愿望是什么”贝多芬问。

“他想去波利尼西亚的塔西提岛,去看看森林和大海;还想去阿尔卑斯山去......”爱丽斯一边擦眼泪一边说,“但是,神父们不肯去帮助他,说他们也帮不上忙,就把我赶出来了”。

贝多芬没有多说什么,用自己的大衣掩着小爱丽丝来到了雷德尔老爹的身旁。他看了一眼双目失明的老人,轻轻的走到墙角打开了那架几乎已经快要朽掉的旧钢琴。当这位青年音乐家的手指触到琴键的一刹那,一种特殊的情感油然而生,仿佛是天使在歌唱着为他指引方向。塔西提岛茂密的丛林和碧蓝的海水带着淡淡的当地特产咖啡的味道,还有阿尔卑斯山清澄的碧落和茫茫雪峰在他脑海中旋转着,在他手指间旋转着......他忘情的弹奏着,感觉好象自己的灵魂在飞翔......“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森林,听到了鸟儿的歌唱。那是大海,还有远处的帆,美妙的阳光......爱丽斯,你找的了一位天神,他带我找到了天堂的路......”这位老人已是老泪纵横,挣扎着拥抱了正在演奏的贝多芬,“感谢您让我在生命的最后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美丽的大自然。”

“不,我想我们都要感谢这个天使般的女孩爱丽斯。请允许我把这支曲子送给你,我想永久的把这段曲谱记录下来,让它陪伴我走完以后的路。”说完贝多芬起身吻了爱丽斯之后,又走到了圣诞夜凛冽的寒风中。

贝多芬一生可以说是落魄穷困,但是,他能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把幸福带给他身边的人。他对生活充满热情,从他的曲子中我们便可以体会到。虽然有时愤懑悲伤,又有时彷徨痛苦。但是,贝多芬绝对不是那种生活在逼仄小洞里的人,他的胸怀如银河般宽广。他从未对生活有任何不满,也未对自己不公平的命运长嘘短叹。也许这就是我们所称的“伟大”吧。《月光曲》——爱情的挫折造就音律的传说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在家庭的驱使下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圭查蒂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中国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课本第二十六课《月光曲》一文,是出版商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的一个动人“故事”。相信同学们也都读过。

《维多利亚之战》——伟大的友谊成就伟大的音乐

贝多芬的朋友美尔策尔(1772-1838),以发明和制造机械乐器著称于世。1813年秋,贝多芬为美尔策尔发明的万能琴(即机械乐队)写作了一部战争交响曲,题为《威灵顿的胜利》或《维多利亚之战》,描写同年6月21日英将威灵顿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维多利亚大败拿破仑的场景。美尔策尔曾经在温克尔(1776-1826)发明的基础上,创制了今天通用的拍节机。贝多芬首先采用,并按照它每分钟所打的拍数来标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贝多芬的助听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尔策尔为他制作的。有一次,贝多芬在送美尔策尔出行时,写了首富于风趣的卡农,来歌颂拍节机的创制者。这首象征贝多芬和美尔策尔之间友谊的卡农,后来被贝多芬选进了他的第八交响曲(作品93号),成为第二乐章的主题。

„„

8.李四光成功的故事作文 篇八

6岁的时候,李四光开始到父亲的私塾念书。他非常喜爱学习,每天除了上课,做家务,一有闲暇,就忙着背课文,练书法,写作文,忙个不停。

李四光十分富有同情心,因为自己家里贫困,特别能理解其他穷人。一次,一个小偷悄悄钻进私塾,想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走住宿同学盖在被子上的棉衣。不料却被同学发现,马上大喊:“小偷,抓小偷啊!”大家一拥而上把小偷打倒在地,然后用绳子吊在院里的树上。

同学里只有李四光没有动手。看着面黄肌瘦的小偷,李四光知道小偷也是穷人家的孩子,逼急了才偷东西。等大伙散去后,李四光拿来一条凳子放在小偷脚下,免得他被吊得难受;一面劝他不要再偷东西,人穷,要穷得有志气。

9.成功的小故事作文500字 篇九

母亲很伤心,她把迈克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他培养成才。可是迈克对读书不感兴趣,为了安慰母亲,他也试着努力学习,但是不行,他无论如何也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

一天,当迈克路过一家正在装修的超市时,他发现有一个人在超市门前雕刻一件艺术品,迈克产生了兴趣,他凑上前去,好奇而又用心地观赏起来。

不久,母亲发现迈克只要看到什么材料,包括木头、石头等,必定会认真而仔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和塑造它,直到它的形状让他满意为止。母亲很着急,她不希望他玩弄这些东西而耽误学习,迈克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吩咐继续读书,但同时又从不放弃自己的爱好,他一直在想要做得更好。

迈克最终还是让母亲彻底失望了,没有一所大学肯录取他,哪怕是本地并不出名的学院。母亲对迈克说:“你走自己的路吧,没有人会再对你负责,因为你已长大!”迈克知道在母亲眼中他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很难过,决定远走他乡去寻找自己的事业。

很多年后,市政府为了纪念一位名人,决定在市政府门前的广场上放置名人的雕像。众多的雕塑大师纷纷献上自己的作品,以期望自己的大名能与名人联系在一起,这将是难得的荣耀和成功。

最终一位远道而来的雕塑师获得了市政府及专家的认可。在开幕式上,这位雕塑大师说:“我想把这座雕塑献给我的母亲,因为我读书时没有获得她期望中的成功,我的失败令她伤心失望。现在我要告诉她,大学里没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总会有我一个位置,而且是成功的位置,我想对母亲说的是,希望今天的我至少不会让她再次失望。”

10.贝多芬的作文 篇十

在我眼中,贝多芬是一个顽强的人。他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到了晚年失聪。但他仍然创造出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乐曲,如《月光曲》《命运》《田园》等。要知道,对于音乐家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双耳失聪,而贝多芬去顽强的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大音乐家,一个人类灵魂的艺术家。

在我眼中,贝多芬是一个胸怀博大的人。他身为一个举世无双的大音乐家,在穷困潦倒的皮匠兄妹面前,丝毫没有一丝名人的大架子,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是多么难得!在现代社会,那几个名人不摆高调?

在我眼中,贝多芬是一个不畏强权的人。他面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亲王,一点儿都不畏惧,不仅不巴结他们,而且还大胆的公开指责他们。设问,如今的世道,哪个人不巴结权贵?哪些人会公开辱骂那些有权势的人?又有那些人能像贝多芬这样丝毫不位居权势?

11.贝多芬的魅力作文 篇十一

过往历史的长廊,古今中外的名人以其精神气质和内在品格,激励和鼓舞着我们。贝多芬,更是以挑战命运宣战生活的不屈信念,给后世留下了独到的魅力。

音乐是你的灵魂,音乐是你的全部,没有它你像失去罗盘的指南针,你将像风儿一样在空中迷惘。

你,贝多芬,是一个意志不屈的伟人,你的钢琴曲、你的音乐灵魂在永不停息的激励着我们。

你,一个患有耳疾的音乐家是多么的艰难,有人说过“如果音乐家没有一对灵敏的耳朵,那音乐会毫不留情的离他而去”。但顽强的你,用你的身躯你的灵魂锁住了正在休眠的音乐,激昂的音乐在感化着我们。

你,一个豪放悲壮的音乐大师,对音乐有着超常的天赋,能够捕捉音乐的灵感,你抓住了大自然的精髓,但命运却给了你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打击,虽然世界没有给你欢乐,但你却创造出了更多的欢乐赋予世界。

人的生命和命运是世界上一切都无法摆脱挫折和痛苦的遭遇,然而若能像你一样,在任何时候都不向命运屈服,任何事情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身体带来的痛苦,都不能使你停止前进,终止自己放弃对事业的钟爱,信念不倒。

你就是那被折断的花草的残枝断叶,第二年春天仍然能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你就像被断去尾巴的壁虎仍然生息繁衍。

你是探险路上的勇者,你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者。贝多芬啊,你就是巍然屹立的一道风景,一道独特的风景。

12.身残志坚的名人贝多芬的故事 篇十二

1810月,法军占领维也那,趋炎附势的奥地利贵族们争向占领者们献媚,其中也包括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强迫贝多芬为法军军官弹奏钢琴听,这使贝多芬忍无可忍,他操起一只凳子向公爵扔去,并在当晚离开了伯爵家。行前留下一张纸条,上书:“公爵,您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所造成;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另一次,当贝多芬与歌德一同散步时,迎面撞见了皇后,太子和一群贵族们。面对他们,歌德立刻让路,而贝多芬则坦然地说:“让路的应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但歌德还是摘下礼帽,躬身立在路旁,而贝多芬则背着双手,阔步向前。结果太子认出是贝多芬,连忙脱下礼帽向他致意,其侍从们也毕恭毕敬地分列两边,目送贝多芬挺胸而过。那次,贝多芬真正感到了做人的.尊严。

贝多芬54岁时,创造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前后用了六年时间来创作、修改这部曲子。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首次在维也那卡德剧院演奏。贝多芬亲自指挥演奏,他既不看眼前的乐谱,也听不见丝毫的琴声。他全凭自己的记忆来指挥这场演奏。结果听众们兴奋若狂,不时爆发出热烈的喝采声,鼓掌次数多达五次!而皇族成员出场也不过鼓掌三次。

上一篇:楼下的猫作文下一篇:省略号的作用微课教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