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的辅导心得

2024-11-15

学习策略的辅导心得(14篇)

1.学习策略的辅导心得 篇一

(一)“吃”得好不好,靠他自己,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就是要像做好一桌营养丰富的饭菜,把孩子领到桌前坐在那里。孩子吃不吃,吃得怎样,在于他自己。如果他自己不会吃,喂也是可以的,但前提还是他自己得肯于吃到自己肚里去,这是别人替代不了的。所以,必须注意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良好的爱学习的习惯。“习惯塑造人生”,这话非常有道理。

(二)要“揉”,也要“醒”。

有些家长因孩子成绩上不去,整天唠叨没完没了,收效甚微。其实,就像揉面,和面时你一个劲不停的揉,好长时间也和不好。一般都是把干面都揉进去,就不揉了,放在那里“醒”一段时间,再揉,这面就和好了。管教孩子也应该这样,给他讲清道理,指出咋做,就不要再重复了。给他一段时间,允许他好好想一想,增长悟性,再继续指出他的进步和不足。否则,老重复没完,孩子烦,家人也烦,整天像打架似的。孩子听疲沓了,你说多少也无济于事。等孩子有了悟性,说不定,你一个眼神,一句提醒,孩子就心领神会了。

(三)影响力胜于说教

家长应该懂得,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句话叫做“环境和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要首先做到,做孩子的榜样。家长要想辅导好孩子,首先自己也要学习,而且要认真,一丝不苟,从而建立学习型家庭,使家里充满学习风气。对于孩子的提问,自己叫不准的,要查课本、资料,弄清楚,再回答孩子。如果你马马虎虎,孩子也就马马虎虎。对于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孩子,要经常关注、过问、检查他当天课程消化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习惯了,孩子能自觉努力了,家长也就轻松多了。家长就是要用这些行动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孩子。这比无数次泛泛地说教、唠叨、训斥都管用。

(四)学会不如会学

辅导孩子学习,不应该只是把孩子不会的辅导会了,更重要的应该是,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效率高的学习方法,掌握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学习是艰苦的劳动。必须让孩子懂得的、不可掉以轻心的是,“注意力是知识的窗口”(这就要求必须上课注意听讲,课后学习专心致志);还一句就是,“重复是学习的母亲”。学习离不开记忆,记忆分理解性记忆和机械性记忆。人对于机械性记忆,是有规律的。你只靠一次性重复去记忆,绝不会一劳永逸。对于必须死记硬背的东西,比如你今天一次性背下来了,可能只能记忆两天,到两天快要忘记的时候,你再重复一次,就可能记忆十天,到十天你再重复一次,就可能记忆两个月,到两个月,你再重复一次,就可能终生不忘。当然,记忆力,因人而异,重复的时间安排不会都是一样的,但规律是这样的。

(五)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这话不绝对,但在很多孩子身上,却是成立的。这就要求家长善于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多表扬,少批评。这一点,如果能做到点子上,实事求是的掌握好方法、尺度,会大大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表现欲,使他在愉快的心情中更加刻苦努力学习,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孩子素质。

(六)不会活动休息,就等于不会学习

这是个合理安排时间问题。学习是艰苦的劳动,必须安排好孩子的休息、玩、锻炼、睡眠等时间,玩就好好玩,学习就专心致志。使他保持精力充沛,头脑清醒,这样才会有好的学习效率、效果。

(七)专心学习的精神,好的学习成绩,不是花钱就能买来的

现在,课外各种学习班、补习班,名目繁多,我不赞成花很多钱让孩子参加。孩子不好好学习,家长也不好好辅导、引导,参加啥学习班、补习班,也是走过场,白花钱。确实必要的班,从实效出发,可以参加一两个,不可多。

2.学习策略的辅导心得 篇二

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其工作主要围绕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展开。也有人把辅导员比作舵手, 指引学生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前进。人们常说:“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合格是次品, 身体不合格是废品, 思想政治素质不合格是危险品。”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何等的重要。辅导员不仅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同时还肩负着配合任课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兴趣的重要使命。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学习内驱力缺失。内驱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是一种内部刺激, 当需要没得到满足时, 有机体会产生内驱力, 内驱力引起反应, 反应导致需要的满足。例如人在饥渴时会主动寻找食物和水源, 这种行为是不需要任何人启发而自发完成的, 促使这一行为完成的力称为内驱力。可见, 内驱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每个孩子生来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然而受中国应试教育模式的限制, 中国孩子从小便被剥夺了这种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本能的兴趣, 这种兴趣也只能被机械式的学习方式所掩盖。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笔者作为一名一线辅导员, 曾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 其中第二题“你喜欢被家长或老师强迫做某些事么?”引起了笔者的重视,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喜欢的比例为0, 选择有时喜欢的占9%, 选择厌烦的比例占到91%。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讨厌被人强迫, 相反, 他们更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因此, 帮助大学生找回缺失的学习内驱力是高校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学习内驱力的主要因素

(一) 内部因素

1、学生的志向水平

学生学习内驱力是受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影响的。自古至今, 世间成功人士大多从小立志奋发图强。只有树立远大的目标, 才能有前进的动力, 内驱力才能被激发出来。当今大学生所处的时代不同, 条件比较优越, 有许多不良因素诱导他们误入歧途, 导致其自身价值感缺失, 失去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 学习内驱力丧失也因此成为一种必然。

2、学生自身的需求

心理学所讲的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因而, 学生自身的需求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内驱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家庭条件较差的同学为了改变自身的现状, 把希望寄托在自身努力上, 学习内驱力可以很容易被激发出来。这种力源于自身, 而非他物。

3、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兴趣爱好差异也会影响学习内驱力的激发。有些学生天生对知识感兴趣, 视学习为一种乐趣;有些学生则受社会其他因素所影响, 认为成功有很多种方式, 不一定非要学习好。此外, 性格差异也决定着学生学习内驱力。有些学生喜静, 好钻研, 还有一些学生较活泼, 对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和实践活动更感兴趣。可见在个性差异条件下, 某些学生学习内驱力强, 某些学生学习内驱力弱。

(二) 外部因素

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一个广义的范畴, 覆盖性较强。社会环境中一个重要的宏观因素是文化环境。一个国家对科学文化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一个国家崇尚科学知识, 大学生便会在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努力学习知识。我国政府一向鼓励科学研究, 对在科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至高的荣誉和丰厚的物质奖励, 才使得我国科技人才层出不穷, 代代相继。

2、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学习内驱力的影响主要源于家庭教育。积极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反之, 消极的教育方式则会使学生观念上进入误区, 认为学习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 扬眉吐气, 光宗耀祖等。这种教育理念不仅不能激发学习驱动力, 反而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事倍功半。

3、校园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身处校园中, 自然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 这种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硬环境是指教学楼, 多媒体实验室, 体育运动场所, 多功能报告厅等教学与活动场所;而软环境则是一种无形的环境, 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 主要包括学术氛围, 指导方针, 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方案等。良好的校园环境会给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三、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思想是行动的灵魂, 只有在思想上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作为高校辅导员, 可以通过主题班会, 座谈, 树立典范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学习目的明确了, 才能更有动力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2、建立竞争机制—调动潜在动力

内驱力是一种为满足本能需要而产生的内部驱动力。如果把学生放在激烈的竞争中, 他们会使出浑身解数脱颖而出。比如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 有些选手能攻克以往花上几个小时都难以解决的数学难题。这说明人在巨大的压力下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动力, 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 人能完成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任务。作为高校辅导员可以在学生中建立竞争机制, 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

3、丰富校园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3.学习策略的辅导心得 篇三

关键词:学习心理障碍;物理学习;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突出重点;面向全体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105-2

许多高中生认为高中物理难学,不少的学生一进入高中,就感到和初中的物理相比难度加大,顿时产生不适应感。多年来我们的物理教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很多,为了能提高成绩,我们从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心理障碍入手,通过有效的心理辅导的办法提高教学成绩。我们把这些好的经验应用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从分析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及原因入手,提出了一些心理辅导的方法和策略,以求抛砖引玉。

一、高中生常见的物理学习心理障碍及产生原因

初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是直观的、单一静态的,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靠死记公式和概念来处理一些基本问题,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学法单一,成绩可见一般。而从多年来对高中理科综合考试的情况分析和研究发现:影响学生理科综合成绩的主要是物理学科,在理科综合的考查中,从卷面来看是一个物理学科试卷编排在一个整体,说明在理科综合考查中物理学科的重要性,物理学不好,就直接影响化学和生物学科的考查。可以说,物理学科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理科综合的成绩。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我们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专程家访、师生座谈、个别咨询等形式,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调研:1、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变化;2、性别与物理学习的关联;3、与各学科比较研究;4、高考成绩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影响;5、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影响 。6、学生的学习態度、心理品质、个性心里结构及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习物理的心里影响。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高中新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通过一段定时间的学习,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上有以下表现:一部分学生出现或是对物理学习厌烦、畏惧、甚至抵触;不同程度地感到物理实在难学。他们或因学习态度不端正,物理基础差,又不愿学,表现出自卑、孤独等心理特征;或因物理思维能力差,思维方式少,学法不当,学习压力太大,自我期望过高,又不善于求助于老师和同学,很难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表现出对物理学习和考试焦虑或恐惧的心理特征;或因不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自私、自傲,经受不起挫折,物理学习如同走钢丝,表现出脆弱的心理特征;或因受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的负面影响,对学习物理的作用感到迷惘,表现出个性心理结构不稳定的特征……而产生不同的物理学习心理障碍。或者先是有信心学好物理学, 但经常碰到不会做的练习题信心被打击得一干二净,学习成绩急剧下滑;于是就放弃物理学习。要研究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必须解决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归因,而心理研究是研究这些原因的基础之一。由于学生在不断接收物理知识过程中,不断产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心理障碍,而学习物理困难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不消除, 自信心就不能建立,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能形成, 那么学习习惯、学习技能、综合分析等一系列于后续学习有关的问题都不能解决, 学生学习物理困难从根本上也就无法改变。所以要学好物理,其方法之一是要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成功心理意识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物理教师若不及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心理辅导,将会导致对他们物理教学的失败。

二、制约物理学习心理辅导的诸因素及相互关系

物理学习心理辅导一般必须遵循心理咨询原则和心理教育原则,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准确的内容,恰当的组织形式,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而这些因素之间既具有密切的联系性和互补性,又具有一致性,共同制约学习心理辅导工作,使之为物理教学服务。经验指出,物理教学欲速不达,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素质和心理承受,实现平缓过渡。包括初中到高中的知识过渡和形象向抽象的思维方法过渡。初、高中物理虽然差距很大,但有许多“连接点”,象力、运动、能等,充分利用这些“连结点”,使高、初中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找出知识上的“间断点”,像静摩擦力的方向、矢量、联立求解、物理模型的设想等,进行重点突破与填补。另外对有些初中学过的知识,像分析受力、运动、牛顿定律等在高中注意拓宽与深化。在处理好教材内容上的衔接后,也要注意适合学生心理因素。只有同时保护好大多数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和积极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清除畏惧心态,增强自信。此外物理学习心理辅导的教育与咨询途径之间,各种组织形式之间,实施学习心理辅导的各种方法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

比如:交流是了解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基础,是学习心理咨询的途径和方法;实践是形成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可使学习心理辅导充满生机和活力;熏陶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并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的活教材;自律是学习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确定的学习心理辅导目标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内容必须服从目标,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并选好与相宜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教师必须讲求策略,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才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三、辅导策略

(1)面向全体,兼顾差异,突出重点

教师辅导的目标应是使全班学生都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所以,教师的物理学习心理辅导必须面向全班学生。首先消除全班学生共同的学习心理障碍,再消除个别的、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

例如:或因环境原因,或因家庭原因,或因物理教学内容本身的原因,普通班有很多学生都对学习物理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我经了解、分析、调查出主要原因在于认为能走进重点高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考大学是迟早的事,现在好好地玩耍一阵再说。我首先讲清高中物理学习与初中物理学习有很大不同,如表现在知识点多,容量大,重在理解应用等等,以团体辅导形式和交流为主,通过心理咨询途径开展讨论、调查、访问等活动,引导、协助学生处理好玩耍与学习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然后再针对其他最需要辅导的对象,进行个别或小组辅导。

(2)端正心态 定好角色 选准目标 科学辅导

辅导者不是医生,而是被辅导者的老师,接受辅导的学生也不是病人,而是有高中物理学习心理困扰或其他障碍的正常人,两者间是师生关系。教师开展辅导时须遵循心理咨询原则及心理教育原则。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疗法和班杜拉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必须善于创设和谐的学习心理辅导氛围,善于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工作,能动地激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让学生自己去认识自我,找回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使学生的本我为物理学习提供必要的原动力,诱导学生的自我既禀承超我的要求,又汲取本我的力量,从而适应学习,保持健康的学习心理。所以,教师应主要扮演导演的角色,去除霸气,尽量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颜悦色的表情,充沛的精力,语重心长的、幽默的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对准合适的辅导目标,选择恰当的形式和方法,认真策划,精心组织,适时引导。要行之有效,张弛适度,持之以恒。例如:辅导后进生时,首先要接纳他们,理解他们,更加关心爱护他们,并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然后再适当选择个别或小组辅导形式,让他们在和谐、轻松、安全的氛围中和教师交流,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接着再用实践法、熏陶法,及时提高他们物理学习和考试的策略,用自律法提高他们的心理品质。

(3)善教、善用助手,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相互辅导作用

一方面,每个班都有一些物理学习心理健康甚至素质还较高的学生,教师又在不断对不健康的心理进行疏导、矫正,使之健康;另一方面,学生间本身就有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传统,所以他们一般都有能力辅导身边有物理学习心理障碍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受益于老师辅导的学生,只要教师再对他们加以点拨并营造出合适的氛围,他们就能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许多有物理学习困扰或其他障碍的学生就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下进行优化自己的学习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心理。

(4)要持之以恒,打持久战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开始还能努力学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加之进步速度较慢,便逐渐失去了信心。教师此时就要善于给学生打气,给学生讲清学习要经过长期的积累,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看到很大的效果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告诫学生,学习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的心理辅导教师也要坚持不懈,打持久战。

(5)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上课帮助学生抓住重点难点,体会思想方法,剖析概念的内涵,掌握思维过程,学会举一反三。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吃透弄通,不死记硬背。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它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经分析总结,归纳成概念与规律来解决应用问题,这就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实验,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探索与总结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联系一些生活、技术的实例,渗透一些科技知识与科技发展动向,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事实上,人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功利性,学生学习到新知识,发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后,其喜悦之情,只会促使他们更加热烈地去学习物理。总之,教师通过心理辅导,消除学生的物理学习心理障碍,使那些不愿学的学生变得想学,不会学的变得会学甚至善学……。

参考文献

[1] 孙凯. 如何指导高一新生实现初高中物理台阶的跨越[J]. 新课程, 2007,(05) .

4.辅导班学习心得 篇四

今天早上,我让学生先在自己的纸上默写识字一,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了默写,其中有7个人在默写的时候不会默,那他们就需要抄几遍再第二天默出。今天第一节课,我给一年级升二年级的学生上的课文是《秋天的图画》。除了生词以外,这篇课文需要琢磨的句子是“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第二节课,我给五年级升六年级的学生上了《山雨》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山雨前后的场景。作者的文笔非常好,先是把首先把山雨比作一首无字的歌谣逐渐清晰起来,然后把山中的每一样事物比作琴键,雨丝比作手指,弹奏出动人的小曲,最后展现了山雨过后山林展现的各种颜色,使人眼花缭乱。

中午午睡的时候,学生总体安静,但是局部有些动静。高老师进来的时候正好看见两个同学在讲话,于是让这两个同学蹲起了马步,过了10分钟我就让他们下去了。从这点来看,学生一定的惩罚性措施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度。午睡完以后,一年级小朋友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一窝蜂地去上厕所或者灌水,在这个时候我就给学生编号,一个好了之后再第二个接上。

5.学习策略的辅导心得 篇五

学习《心理调适与辅导》心得体会

1、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提升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但会影响本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正确对待自己生活的方式,学会如何释放压力和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相处,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工作学习、生活,碰到问题不消极,想办法解决。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真挚的情感、得体的言行和渊博的知识赢得他人的接纳、喜爱和尊敬,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走出心理辅导误区,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辅导教师在个案的辅导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但只要走出心理辅导十二个常见误区并应用辅导中的非言语和言语技巧,我们就可以为心理有障碍或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更好的咨询与辅导。在辅导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产生同感,其次要把这种同感有效地传达给学生,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辅导教师不以长者身份自居,要将他对学生的最深切的尊重传达个学生,要设身处地地倾听受辅学生陈述,不仅要注意学生说的内容,而且还要体认他的内心感受,愿意倾听学生的声音,愿意理解他们。让学生充分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有潜能的自由个体,那么学生就会真正进步了。我们的辅导一定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为此,我们这些非专业的辅导员一定要注意辅导的技巧。当然,辅导的技巧很多,面对不同的个体辅导的技巧也各不相同。但我们只要认识到辅导技巧的重要性,就会给我们的辅导工作提供帮助,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6.学习策略的辅导心得 篇六

然而,又是什么支撑着我们每一位高校的辅导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呢?我以为还是我们每一位辅导员对于学生的爱心。我可以肯定地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爱,而不管是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还是像我们这样不教学只管理学生们的辅导员,都是因为爱着这群我们带着的学生,我们的工作才能够得以继续并发扬光大。这也使得我没有在这次疫情中的线上辅导管理中选择放弃。

说实话,还真有那么几次我想到了放弃,但最后还是在自己的爱与坚持下,放弃了选择放弃。众所周知,大学生的网课或者说所有学生的网课,都是不如在学校教室里上课那么有效率的。虽然我是负责督查学生们的考勤,但如果大家都只是在网上打了一个卡,然后就各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没有学习的话,那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必定又是一堆的挂科了。

在抓学生考勤的同时,我也狠抓了学生们的学习。有几个不爱学习的学生,真是把我气得够呛,最后我又是给他们发消息,又是给他们打电话,才说服了他们好好学习。当然,学习本就是一件自己的事情,他们要是真的不爱学,我这个做辅导员的也没有办法,我能做的也就是大发慈悲,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要努力,让他们好好珍惜大学的时光,不要等到光阴耗尽再来后悔。

7.竞赛选手的选拔、辅导策略及实践 篇七

优异成绩的取得不光要有优秀的选手、优秀的教练团队, 还要善于运用经验。为大赛做准备不单单是要提高专业技术, 更要将比赛规则读通透, 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才能事半功倍。

一、早选苗、选好苗

目前, 我们的语文教学也适应形势的变化, 由被动式认同教育转为主动式创造性教育, 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注重与学生的“交往”与“对话”, 将老师的被动灌输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与独立思考。教学方法体现“三贴近”原则, 即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和时效性。我们现在推广运用的行为导向教学 (任务驱动、微课、翻转课堂、旋转木马) , 是强调学生参与活动, 并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学习, 学会学习, 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会学习的能力并形成职业能力, 提高职业素质。这些对我们在教学中选拔、辅导选手有很多的帮助。

(一) 早选苗

选手选拔作为整个技能竞赛前期准备工作的第一步, 是至关重要的。好“苗子”比赛是综合素质方面的比赛, 如普通话、国学、手抄报、公文、作文方面的竞赛, 不仅对选手的语文能力要求较高, 同时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包括他的兴趣、爱好、毅力、书写、态度和表达能力等要求也很高。省、市教研会每年都会举办比较多的语文方面的竞赛, 我们会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 就要求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开始留意各班的“隐性”苗子, 通过一些教学活动, 选拔竞赛苗子, 作为“人才库”。

(二) 选好苗

选手的确定应首先采取自愿报名的原则, 再根据报名情况, 依据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文件及竞赛规则, 通过科学的考核方案选拔确定选手。选拔是一个促进与提高的过程, 起初挑选的人数可以是正式比赛的3~4倍, 可在学校举办类似竞赛, 在此期间老师可根据日常表现及考核采取淘汰制。在学校形成一种竞赛氛围, 让学生感觉被选中当竞赛选手, 并代表全校学生去参加竞赛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让自豪感成为学生竞赛的动力和正能量。选手有了竞争意识, 有了正能量, 学习的劲头将会大大提高。

二、早选师、选导师

不打无准备之仗。为了使竞赛辅导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除了选拔好竞赛苗子, 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容忽视。辅导教师必须业务能力、责任心强, 具有奉献精神、肯钻研, 敢创新, 勇挑战, 又对竞赛辅导活动感兴趣。笔者所在学校的基础部除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德育、美育 (心理辅导) 6个教研组外, 还成立专门的竞赛辅导小组, 小组成员由系领导, 学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心理教师组成。年轻教师虽然竞赛辅导经验不足, 但他们都有一种顽强拼搏、不服输的精神, 有一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老教师有经验, 在辅导队伍里可起传、帮、带的传承作用。心理教师在辅导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 通过游戏和户外拓展活动, 让学生放松压力, 增强合作沟通能力, 增加集体荣誉感。这样一个辅导团队相互配合、团结协作, 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合作模式。

三、辅导过程讲策略

组织辅导前, 要认真全面地分析研究竞赛, 明确比赛目的、对象、要求、形式和评分标准, 本着“整体掌握, 阶段巩固”的方针设计辅导思路和方案。

(一) 针对性

辅导应根据竞赛预定的组织形式有针对性地展开, 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如第八届广东省技工学校学生综合技能大赛, 该赛事包括计算机、英语、普通话演讲三部分, 其组织形式包括实操、笔试和演讲, 主要考核学生的信息处理、语言沟通、写作等综合能力, 其中写作和演讲分数设置最高。因此, 我们在设计辅导方案时, 重点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安排选手在班上进行演讲, 在系里进行演讲, 通过不同场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我们除了安排必要的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心理辅导外, 还要开展户外拓展活动, 通过看似游戏的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同时让学生释放压力。

如参赛选手任同学, 选拔赛期间只是英语、计算机技能优胜, 但普通话演讲能力较弱, 心理素质也较差, 对着指导老师能比较流畅地完成模拟竞赛, 成绩也优秀。但环境改变的时候就会发挥失常, 针对这个情况, 我们有计划地强化训练, 上课的时候, 安排该参赛选手面对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演讲, 安排心理老师与其聊天, 同时与其家人加强联系, 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多关心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任同学各方面都进步飞快, 特别是表达能力和心理承受压力方面, 最终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夺得一等奖, 并荣获“广东省技工学校学生技能标兵”称号。在2004年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成果展示会上, 任同学作为讲解员, 在展示厅为多部门领导介绍成果, 受到一致好评。

(二) 规律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倡导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形成越来越复杂和抽象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是由简单的低级学习向复杂的高级学习发展的过程。竞赛辅导也应遵循认知规律, 着眼于整体的计划, 制定详细的辅导日志。辅导过程应从具体到抽象, 个体到小组, 由浅入深地分阶段循序渐进。如辅导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 辅导内容主要是中学知识;第二阶段是深化提高阶段;内容主要是竞赛纲要中规定的较有深度的知识;第三阶段为技能培训。通过强化培训, 要求竞赛选手达到熟练程度。

(三) 时效性

1. 制定培训程序

我们在日常训练过程中, 通过有意识地建立和考试时相似或者相同的客观环境或者心理环境, 让学生在平时练习中感受到竞赛的氛围, 熟悉竞赛环境, 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 为适应竞赛预先热身, 保证竞赛的正常状态。所以我们每一阶段的培训都形成了如下程序:

自学阅读→应用训练→系统整理→巩固复习→综合测试→诊断、讲评, 认真理顺教、学、练、考各个环节。通过练习和测试, 将新学的知识在新情境、新问题中得到应用, 从而达到消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促使知识向纵深迁移。在这个过程中, 选手承受着被淘汰的压力, 参加一场又一场的高难度考试, 得到了一次次很好的心理训练。因此, 选手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 很有信心地参赛, 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2. 讲究教学方法

在竞赛辅导中, 教学方法的运用很重要, 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用翻转课堂、微课、头脑风暴法等。特别是头脑风暴法, 即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不对其正确性进行任何评价, 这种形式很适应手抄报比赛的辅导。如关于版面安排, 关于信息内容的选用, 色彩的调配等等, 学生各抒己见, 整理出心目中的版式, 再进行内容的编排。用此方法辅导学生参赛, 我们参加广州市教研会举办的手抄报比赛, 连续四届荣获团体第一 (2~3年举办一届) !

广东省举办的汉字基本功大赛, 有很多知识点, 我们运用翻转课堂, 将任务前置, 让参赛学生在提出问题中分析问题, 从而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公文写作竞赛不仅有写作题, 还有是非、选择题, 对选手的培训辅导, 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3. 结合身边案例

2012年举办的首届广东省职业院校汉字基本功大赛题量多、灵活性大, 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为广博的基础知识, 而且还要求他们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我们在辅导中注意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自然、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扎实掌握汉字基本功知识,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公文写作竞赛, 我们结合学校的教学以及工作安排, 让学生进行“真枪实弹”的公文写作, 根据工作要求, 让学生写请示、批复、报告;写通知、通报等, 再通过互相评比、教师点评、指导、师生分享等形式, 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巩固知识, 强化理解、运用能力。

4. 进行知识整理

竞赛前, 学生会因心理问题心乱如麻。此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知识整理工作, 按一定的线索进行比较系统的归纳, 使学生心目中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如公文写作, 通知、通报、通告、报告等文种有相似之处, 但途径不同。对学生已经掌握的部分, 只需“蜻蜓点水”似的加以提醒, 对学生一知半解的部分, 再做些简明扼要的点拨。

5. 开展心理调节

在培训过程中还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指导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冷暖变化, 给予情感支持。竞赛是一项比较劳心费神的学习活动, 需要学生有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都会遇到一些心理上、生活上的困难, 老师要及时给他们心理辅导, 排除学生的一些后顾之忧。

(1) 在日常训练中, 要加入有多种压力的情境, 模拟或制造真实比赛的情境, 一旦选手习惯之后, 就不会因压力而失常。

(2) 强化正能量。欣赏、暗示并激励学生, 输入积极的信息, 引导学生想象“上奖台”领奖的那一刻, 引导学生朝期望的目标发展。

(3) 情绪宣泄, 释放压力。可让学生到心理咨询工作室现场减压, 如玩沙袋、电子游戏等进行必要的情绪释放, 快乐减压。

(4) 竞赛前几天,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比较容易完成的短期任务, 让学生比较容易完成, 以培养适度的成功心理。

三、反思与提高

(一) 选才要慎重

要精心选才, 打好基础, 以兴趣为主, 考察学生的各种素质, 通过面试、问题测试、活动测试来考察。选参赛的学生的一个首要条件是一定要找学习好、知识面宽且思维敏捷的学生。有些竞赛要通过层层选拔, 如果心理状态很不稳定, 一遇到困难就心浮气躁, 缺乏顽强的拼搏精神, 是不能取得好的成绩的。还有学生的兴趣、志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身体也应该作为选拔的指标之一。

(二) 注意抓好知识的拓宽、加深

辅导过程中给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 允许他们自主复习尚未巩固的知识, 或自学有关竞赛方面的课外知识。这个阶段老师要提前查阅、分析大量资料, 挑选一些难度较大、灵活多变的题目, 让学生思考等等。还可把历届的竞赛题印发给学生, 同时指出复赛中经常考到的知识点。并且介绍有关书籍和参考资料, 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分析、研究, 然后在辅导课上跟他们讨论、交流。最后利用模拟检测, 激发他们进入竞赛状态, 使他们自信但不自傲,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三) 注重团队合作

在训练中要避免放羊式的自由散漫的学习, 要讲究传、帮、带, 形成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氛围,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提高思维敏捷度。提倡通过网络, 与历届参赛选手交流沟通, 全面提高技术水平, 以及对比赛细节的认识。在这方面我们会开展拓展训练, 让选手互相信任、彼此了解, 增进感情, 同时释放感情。

参考文献

8.语文弱科生的辅导策略 篇八

苗子是一个典型的语文弱其他科目强的偏科生。他很清楚中考、高考语文都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希望自己能全面发展。通过我的努力,他实现了语文从弱科到强科的转变。现将个人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不断鼓励,重树信心

期待效应,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教师期待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较高期望值可以让学生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通过和苗子的多次谈话,我了解到他之所以不能正确对待语文,还是由于自己的心理障碍。自小学三年级开始,他沉默寡言,作文表达平淡,父母和老师都觉得他偏科,他自己也逐渐接受了这样的自我。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总是鼓励他,不要放弃,要相信自己!既然数学、英语能学得那么好,证明你很聪明,语文也一定能学好。现在的问题在于你的学习方法有不当之处。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一方面为他找出语文学习方法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我鼓励他在课堂上多思考、多发言,每有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

教师长期的跟踪式督促和鼓励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不竭动力。

二.充分利用阅读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哪里,时间就在哪里,一个学生的成功就在哪里。兴趣是内驱力。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所以我们在课上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应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

苗子虽然口头表达能力稍欠,写作水平一般,看书还是比较多的。只是不喜欢看老师推荐的书目。一开始他喜欢看什么我就跟着他看。再交流读书感受时,我们有一些共同语言,为我们之间的友谊增添了基石。再后来逐渐发展到我看什么他也看什么,他语言积累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渐渐增强了。阅读激发了他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语文成绩逐步提高。在语文偏科生的研究中,师生共同阅读既沟通了师生的情感,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利用分数曲线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时候,没有好的分数是因为习惯了差的分数,人都是有自尊的,每一次差的成绩就是一次对自尊的打击。而内心的优越感、成就感,会引发人的自觉行动。那么教师一定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用适量学习,让学生不断享受学习的成果。那么如何利用分数曲线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成功促兴趣,让学生保有不竭的学习动力呢?

首先,测试要少。李吉林说:“教学的关键之一是要先做减法,减去不必要的负担,减去低效甚至无效的练习,才有可能使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有效的整体训练。”负担过重就变得肤浅,对偏科生而言更是如此。

其次,测试要精。每一次测试,老师要精选练习。一开始学生做完测试,老师批阅、评讲,订正再批阅,接着还用同一份(同类型)试卷考一次,认真听的学生成绩陡然上升,没有认真听的孩子成绩上升幅度较小。本来大家认为在同一水平的人也拉开了明显的差距。进步特别大的孩子忽然意识到好好学习就是上课认真听讲,好成绩是努力得来的。这样既增强了学习信心,也激发了学习兴趣。教育的最终还是要从老师搀着扶着走向学生独立行走——学生自觉学习。

在连续两次的简单测试之后要做一次综合性考试,题目难度稍稍加大,在学生日益膨胀的骄傲思想来临之前,要教育学生保持平常之心,不可马虎,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去学习和钻研。利用分数两次逐步上升和一次回落的交替出现,引领学生保持对偏科科目的兴趣,从而多花时间在这门学科上思考、探究,成绩不断提升。

苗子在经历两次小测试和一次大综合(期中考试)之后,逐渐走进了语文的世界,开启了他的语文之旅。期末考试考到85分,他已经从一个偏科生华丽转身为一个全能生。

辅导偏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需要得到学校其他任课老师、家长和学生自我的配合。作为任课老师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善待偏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真正为学生做实事。只要花功夫,偏科生同样也能变优秀。

9.“心理健康辅导员”学习心得 篇九

我参加了教育系统第四期“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班,收获颇多。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道德状况、心理品质如何,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十分重要。做好这一工作,关键是队伍建设。因而,我们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老师,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理解孩子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我学到了许多好的工作方法。在以前的工作中,对于学生调皮打架,不爱做作业,厌学,迟到等现象,在处理时,方法简单,还是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原因是分析欠缺深入,处理时缺乏技巧。

在“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教材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案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当年担任育才小学校长时,一天,他发现一个叫王友的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并要求王友放学时到校长室。放学后陶行知来到办公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陶行知当即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说完,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在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敢于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啊。”这时王友哭了,后悔地说:“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的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对这个打架的孩子,陶行知没有批评训斥,也没有逼其就范,而是用四块糖奖励他的诚实、正直等优点。这样从优点入手,扬长避短,变罚为奖,受到了理想的效果。要做到这样,首先老师必须做到尊重、接纳、宽容,要对学生多关心、帮助、谅解和鼓励。

10.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学习心得 篇十

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参加了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培训的机会,在这仅有几个月的学习时间里,我认真参读了学习教材,认真听了专家在网络上的课程,也完成了全部自测题,以此同时我还在论坛中发贴,积极和其他学员沟通交流,认真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次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虽然占用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但经过这次培训,我感觉自己从冲学到了很多东西,提高了自身素质,也改变了一些教育观念,真是受益良多!

在参加工作的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耐心地开导他们,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自认为了解学生们的心思,也算得上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但是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真正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而这些课程也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我也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充分运用所学到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知识,为祖国的花朵健康快乐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下面我将浅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我从培训学习中获得的收获:

1、更加深刻认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开始我一直以为学生都是道德上的错误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因此一直教育学生可以这样那样,不可以这样或那样的,觉得学生来学校学习就应该也必须做到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和其他学生和睦相处,而学生绝对不应该不做作业、打架、厌学,如果学生有这些倾向,错都是在学生,老师应该做的只是批评、教育他们做好,这些想法让我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学生在心理上的问题。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后,加深了我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使我意识到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上的问题。而在工作中我更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

2、了解到了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技巧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学习到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基本的辅导技巧:先接纳、再倾听、最后共情。这些技巧往往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却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我们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并接纳他们,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倾听他们在心理上的问题,然后体会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了解实际情况,从而产生共情,最后一起探讨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熟练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3、懂得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这次培训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通过持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掌握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知识,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开展

1、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特点的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也各不相同,只有当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师兼班主任,我们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心理问题,为学生营造平和、积极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学习、成长,尽量避免对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2、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4、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把从其他工作、生活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榜样,更好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我个人的感受是:沟通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学会沟通,沟通的品质取决于我们团队所有成员是否能积极用心的去思考,去聆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若自己有好的想法时,应该也要先听别人叙说完毕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一个高品质的沟通。沟通应该是先去聆听,认真了解对方的方案或想法,这样我们才能集思广益,有一个好的沟通结果。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同样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今后,我将把培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尽心尽力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往更高、更深层次发展,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春晖学校 温清华

11.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技巧(下) 篇十一

光明老师:利用“直接要求法”来纠正。如果上次说的两种方法都不管用,那么我建议用“直接要求法”来纠正。

叶女士: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办法呢?我很想学习、尝试啊。

光明老师:这种方法就是,事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业量,然后直接提出完成的时间,如“今天的语文作业不算多,用20分钟完全可以做完;数学稍为多一点,用35分钟做完。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完成,到了时间,爸爸便会收起你的作业,装在书包里,不能在家继续做了。老师发现你的作业没做完,会处罚你的,由此而产生的责任完全由你自己承担。当然,你觉得时间不够,现在可以提出来,我们再商定完成时间。”那么,大人说到就要做到,当然,在执行这一规定时,情绪要平静,不能发火。要让孩子明白:大人说话是算数的,不是闹着玩的。

这种方法是不得己而为之,带有强迫性,要事先与老师取得联系,请老师作好配合,以免老师认为家长不检查作业,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了老师。

叶女士:我孩子不是在家时间安排不妥,而是写作业的时候有了困难,我不知该怎么帮他。

光明老师:如何点拨孩子做习题。说实说,不少孩子从小就聪明好学,在小学阶段,就他们课堂学习的内容来讲,一直感到很轻松,家庭作业没有不会做的,即使是数学书上的所谓“爬坡题”,对他来讲也不是问题,自己都能拿下来,不需要大人帮他解题。在作业本上的家长签名,只是说明“我知道了他己经完成了家庭作业”。这时,你完全可以让他随意去做他喜欢的事情。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需家长点拨不会做的习题或“爬坡”难题,家长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拔,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诱导和培养。

只是在辅导、点拨时要讲究技巧,其方法是:

让孩子反复读题。许多题目并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会做,很难,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大人总是迁就孩子这种消极心理,立即告诉他如何做,甚至将算式都列好了,就会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想思考,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正确的方法是:“你很聪明,妈妈相信你,只要多读几遍原题,你会做得出来的。”当孩子做出来以后,大人要高兴地称赞:“我说你很聪明吧,只要仔细一读题,就会做了。”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

孩子不会做的题,大人坚持让他“再读一遍”、“再读一遍”……不轻易告诉他,这种鼓励式的读题法是能够“逼”出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自信。

特别说明:家长有什么教育子女的烦恼,欢迎您加光明老师QQ为好友交流,欢迎您加入群里一起交流、学习!“阳光会客厅”群号63182618

12.学习策略的辅导心得 篇十二

一、主题班会的内涵与特征

高校主题班会是指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或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班级的实际情况等问题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征是以辅导员为指导、以班级为单位、有针对性的主题以及对大学生有教育意义。

二、目前高校主题班会开展中的现实问题

目前高校主题班会的开展呈现不理想的状态,这里面既有学生层面的原因,也有高校辅导员和管理者层面的原因。

(一)学生参加主题班会的主观意愿差

主题班会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主题班会,大学生们可以讨论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交流思想和学习经验等,但现今大学生主动参加主题班会的意愿不强,甚至大部分大学生需要辅导员和班委督促才能参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九零后的大学生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不喜欢被约束,喜欢做自己的事情;其次,从主题班会的内容陈旧老套,缺乏吸引力,这种主题班会多体现为学习一些政策性文件,这是导致学生们不喜欢参加主题班会的重要原因;第三,班会的形式单一,大学生对辅导员唱“独角戏”、“演讲会”式的主题班会很反感,空洞乏陈的说教教育易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

(二)辅导员对主题班会的功能定位不明确

从辅导员自身素质来说,绝大部分辅导员没有接受过如何开好主题班会的系统培训,对主题班会的功能定位把握不准。部分高校辅导员由于职业倦怠感,带来工作责任心的消退,对于主题班会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往往有领导检查就认真准备,没有领导检查就敷衍了事,或者是没有明确的班会主题,即兴发挥,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辅导员在台上讲的慷慨激昂,道理说的头头世道,学生却在台下听得不以为意,无动于衷。这样的主题班会不仅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会降低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拉开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高校领导层对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缺乏规范的组织管理和相应的支持

大部分高校领导重视辅导员对主题班会的开展,也布置了相应的任务,但相关的检查工作却是走过场,如只是负责查看的主题班会的策划组织材料、查看班会开展的照片,对主题班会后学生的反馈工作却跟进的很少。其次,出于对学生安全、经费等方面的顾虑,高校将主题班会的场所囿于教室,对室外的主题班会活动支持的更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学生参加主题班会的意愿。

三、主题班会的功能意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竞争与合作、学习与工作等问题困惑着他们,辅导员如何引导他们以正确的心态与行动面对这些人生难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名辅导员面对近百名思想各异的大学生,如何科学的开展这一工作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同学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主题班会。这样的主题班会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表”,还给他们留下是深刻印象他们,他们也乐于彼此之间或者向辅导员反馈班会所得。这种主题班会具有以下功能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提升班级凝聚力

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主题班会是大学德育的主战场,德育工作不是简单的“你教我学”式的教育,高校辅导员要以“为每一位学生创设发展空间”为指导思想,开展内容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从而使大学生主动审视“三观”、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批评教育,甄别是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主题班会,辅导员引导班级成员形成“班级是我家,温暖幸福靠大家”的理念,强化责任意识,提升班级凝聚力,追求积极积极向上的学风和班风,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

高校辅导员要转变工作观念,放弃包办主题班会的思想,充分相信学生,给予他们唱“主角”的机会,发挥班集体成员的智慧,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在确定班会主题阶段,班团委成员在辅导员指导下审视班级近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或搜集班级成员意见,以确定主题;在材料准备阶段,班团委干部分工合作,发动班级成员群策群力收集材料为主题班会做准备;在主题班会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们就班会主题各抒己见。在整个主题班会筹备开展过程中,大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有利于发展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开展高校的文化建设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处理与大学生相关的一切事物。通过对主题班会的精心准备,辅导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有利于他们朝着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发展。高校主题班会开展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只有大学生、辅导员、高校领导层都对主题班会的功能定位把握准确,才能使高校文化建设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四、高校辅导员开好主题班会的策略探析

针对目前高校主题班会开展中的问题和主题班会的功能意义,辅导员要创新工作方法,开好主题班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辅导员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辅导员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的储备和更新,才能使“导”学生的能力不偏离航向,更好的指引学生前行。

(二)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时制动,因班制宜”的选择班会主题

班会主题的内容繁多,哪些主题才是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阶段,这就需要辅导员细心观察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做好甄选工作。如在大一阶段开展适应教育、人际交往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大二阶段开展专业教育、三观教育等;大三阶段开展就业指导教育、职场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总之,主题选取要新颖、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教育意义,尽量做到“因时制动,因班制宜”。

(三)辅导员要发动“班级总动员”,集思广益,根据班会主题选择形式和材料

主题确定后,辅导员要实施如下计划:要成立以班委干部为核心的班会筹备小组,围绕主题,进行策划、分工、落实任务;动员班级成员围绕班会主题准备收集材料;指导班委对材料进行集中和分类;选择灵活多样的班会形式,如辩论、竞赛、座谈、娱乐表演、经验交流等;选好主持人,指导主持人注意各环节的衔接,做到环环相扣;准备好教具设备,如话筒、电脑、投影仪等。

(四)辅导员要适时调控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

辅导员是班会现场的特殊观众,不仅要热情的参与到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活跃气氛,鼓励学生发言,还要以旁观者的角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班会的开展起到调控作用。主题班会的效果如何,提炼起关键作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两种相同的思想。在主题班会中,学生们就某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意见,这就要求辅导员即时启发、点拨、统一思想,把握主题班会的主旨方向。

五、结语

辅导员召开主题班会的过程就如电影导演拍摄电影一样,是一个艰辛的艺术创作过程。从前期的准备、选择有教育意义的班会主题,根据主题选择形式、准备材料,到中期跟进主题班会开展呈现,以及到后期巩固班会成果,都需要辅导员对这一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同感,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导出”高质量的主题班会,达到高校德育要求的标准,最终实现素质教育,为祖国建设培养出杰出的“后裔”。

参考文献

[1]陆薇.浅析主题班会对大学生成长的教育功能[J].教育教学论坛,2015,(05)67-68.

[2]李春山,王巧玲.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02)24-26.

[3]王爱英,夏吉凯.高校辅导员主题班会组织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价值工程,2013,10(23)291-293.

[4]张莜荣.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高效辅导员学刊,2010(08)10-13.

13.学习策略的辅导心得 篇十三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诸如烦躁,工作的压力,孩子逃学,情感危机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忧郁,失眠,焦虑或者其它疾病。可以这样说,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新课题之一。

一、学习心理健康辅导的动机

当今社会生活变化不断,面对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我们会深深的感受到多年来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一夜之间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学习工作生活的矛盾、冲突,时常困扰着人们健康的心灵,严重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的成功。说实话,在心理辅导员培训之前,我对此的理解是片面的,琐碎的。但从我观看第一视频开始,对心理学的概念渐渐清晰起来,更加加深了我对此学科的浓厚的兴趣。

二、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必备素质 1.一颗宽容的心

进行心理辅导员培训,是为了想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因此,完全有必要把自己做到最好好,才能达到更加好的状态。通过学习我学会了换位思考,了解了许多关于心理治疗的方法,然而,对我影响最大,最有启发的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适时地应用,更加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个人就可以更加平静客观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学会了宽容。

2.乐于助人

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辅导关系中给学生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融洽的气氛,接受学生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从而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乐于助人”说起来容易,但并非任何人时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关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缺乏热情的人,也是难以胜任心理辅导员工作的。

3.责任心强

心理辅导员既要耐心听学生叙述,集中精力,使学生感到自己被关注,还能诚恳坦率地和学生谈心,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痛楚和秘密。工作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负责任在辅导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4.心理相对健康

心理辅导员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学生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学生。虽然心理辅导员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会像其他人一样希望得到爱,希望被接受,被承认,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须有能力在辅导关系以外求得这些欲望的满足,以保证有效地完成心理辅导员这一社会角色的任务,不致引起角色紧张。心理辅导员也会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数学生,在相同的社会环境里,遇到各种生活难题,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辅导关系以外来解决他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因为个人的问题干扰辅导工作。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的,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要得到学生的信任,辅导员自己必须愿意不断成长,并且在生活中不懈奋斗。

以上这些素质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不是光靠学习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的。因此,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应先检验自己本身的素质。

三、较完善的知识机构

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心理辅导不是仅仅依靠良好愿望,满腔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学生或鼓励心理病人跟疾病斗争。有时,廉价的安慰反而会引起学生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辅导工作,要用科学的知识和技巧来帮助学生,使他们认识困扰着他们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才能理解学生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何在,他们心理症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用什么防御手段来对付内心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学生分析问题,并引导其走出困境,促进人格成长。

四、熟练的辅导技巧

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学到的。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向学生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等。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倾听,同感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五、粗浅体会

1.认识了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之前,我一直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错的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错误,因此一直教育学生不可以这样或那样,觉得学生来学校学习,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和其他学生和睦相处等都是学生应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而学生不做作业,打架,厌学等都是不应该的,就是学生的错,老师应该批评,教育他们做好。但通过心理辅导后,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仅仅是道德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2.自身的心理调节与保健

通过学习,使我更明白了教师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的方法,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3.懂得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14.学习策略的辅导心得 篇十四

现我就将本次培训后我的收获和体会作如下汇报:

(一)预备会

在预备会议中,省少工委的张部长带领全体学员认真地学习了《学员须知》,要求所有学员遵守作息时间,会场纪律等。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时刻铭记张部长的话,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严格地遵守着培训班的各项纪律和制度。

张部长还让组委会把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按着地区分成四个中队,分别给每个中队一个主题,要求大家把自己当成少先队员,在5月14日开展一次中队活动案例比赛。

(二)1、5月11日上午的培训班开学典礼上,表彰了一大批三、四星级红领巾示范学校,也表彰了像我们学校一样获得“英语大赢家——优秀组织奖”的先进集体。团省委副部长冯海燕同志针对这次培训做了开学致词,从她的讲话中,我认识到:少先队活动的宗旨便是“关心儿童,一切为了儿童,一切工作要从儿童的需求出发”,开展少先队教育更要“用活的教育,教育活的人”,我们每个少先队辅导员都必须当好儿童成长教育中的“五者”,扎实工作,不断加强少先队基础工作。

之后,张建军部长给我们讲课,他首先分析了的整个社会对少年儿童产生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再带领大家从“深入研究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深入研究、始终坚持推动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思想方法”、“认真研究实现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加强少先队工作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学习“陆昊同志在全国少工委五届会议全会上的讲话”。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和陆昊书记以及我们共同质疑的队歌、国歌中部分歌词的问题:队歌中没有出现“共产党”,是个遗憾;国歌中的“敌人”,很多孩子不知道“敌人”是谁,在哪。回忆起每次给孩子们教唱国歌、队歌时我似乎也有过同感,我想少先队工作的开展也应大家一起来商讨,如何从具体国情出发,从细小出发,切实地加强与时俱进,科学地发展。

2、下午给我们讲课的是北京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德高望重的王延风老师。老人家虽然六十高龄,但讲课依然神采奕奕,充满童趣。他讲课的主题是《全队活跃基层的关键层级—中队》。一上台,他教我们正确的佩戴红领巾的方法、队员敬礼的方法和队旗敬礼的方法,使得许多从事了多年辅导员工作的辅导员们都恍然大悟,由衷发出如“哦,原来是这样”的感叹。随后,他从 “为什么中队是全队活动基层的关键层级”“中队活动开展大队辅导员应该怎么做”“认清‘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的差异、教学班和少先队中队的区别”“中队如何科学的自我定位”“优化中队工作的方法”“加强专业引领”等方面,细致入微地讲解中队——这一全队最活跃、最关键的基层。

他的讲课让听课每一个人都觉得受益匪浅,我更是觉得学到了不少东西。(1)增长了见识,改变了观念。譬如:从前我总是认为班级和中队是一个意义,只是在开展活动时换个名称罢了。通过王老师的讲解,我才了解,它们两者除了人员和任务一样,有着那么多的不同:单位特征不同、骨干作用不同、成员观念不同、服从权威不同、教育途径也不同;而“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也存在“角色身份、教育影响途径、工作职责”这三方面的差异。我相信,如果我和所有的中队辅导员都在观念上有所改变,在开展活动中自我定位准确,我们就将真正实现儿童在少先队活动中的主体地位。(2)掌握了技能,提高了认识。从王老师的讲课中我正确的掌握了少先队各种礼仪,如:红领巾、大中队队旗、队干部标志、队徽的规格,正确的少先队礼节、中队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仪式等;我还认识到优化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和如何运用“一进一退”“一破一立”的方法来优化工作。

王老师是一个极度热爱少先队事业的老辅导员,他用他的一生从事着少先队工作,他向我们传授的也是他毕生的心血,但因为时间的仓促,我们能未能听全王老师的这一堂课,学员们都觉得意犹未尽,期待着和王老师的下一次相聚。

(三)1、12日上午,《中国少年报》的总编辑蒋宁老师讲课的主题是《充分发挥队报在学校德育建设中的作用》。在讲课中,他强调了少年儿童的信息需要引导,儿童的心理教育应纳入学校德育建设的课题中,要让孩子自由发展、个性发展,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而《中国少年报》的内容就贯穿了这里所有的思想和理念,《中国少年报》是“小窗口打开大世界”的广阔平台。蒋宁老师倡导所有学校订阅《中国少年报》。

2、下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老师以《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为主题,给我们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讲座。

孙老师开门见山地阐述了自己对少先队工作的认识:“吸引力是儿童组织的生命力;所以少先队工作者要成为半个心理学家,开展的活动一定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接着,他就“蛋白质”现象提出了“为什么今天的学生难教育”的疑问,并成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再从儿童的四个基本权利提出了对天下教师的六句忠告。之后,他点明了自己的观点,也就是他讲课的主题——“习惯决定命运”,并进行了生动又深入的分析和讲解。课堂的最后,有些老师还就自己小孩的成长问题向孙老师请教,孙老师也一一的进行了具体的解答。

从孙老师的讲课中,我了解到:德育的根本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的养成过程是“被动——主动——自动”的过程,我们培养学生或让学生自我培养好习惯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要经过五个步骤“提高认识——明确规范——持久训练——及时评估——形成环境”。

(四)1、13日上午朱移生老师给我们上的是一堂新颖、活泼的游戏实践课。朱老师通过“雨点交响曲”、“春风吹、秋风吹”、“捶背见真情”、“马兰开花”、“剪纸,穿过一个人”、“步步高”“我们都是一家人”等游戏活动,让我们成功地把角色转换成一名少年儿童,完成了从“互不认识到相互认识到彼此信任再到团结合作”的完美过度。之后,朱老师强调:大中队活动中应十分注重的是培养儿童的团队精神,促使他们团结、合作、信任,而游戏和挑战则是最好的桥梁,经常运用不但能很好地调动队员积极性,还会事半功倍。

2、天华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但是成为一流的红领巾示范单位不仅是经过了艰苦的锤炼,也更是源于他们不断创新的精神和不断追求创新的理念。在天华小学的观摩活动中,给我最深的感触是他们别出心裁的个性化校园布置和独特丰富的校园生活,而从他们德育校长的汇报中我了解到,他们别出心裁的个性化校园布置和独特丰富的校园生活正是源于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老师的团队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五)经过几个白天的学习和几个晚上的排练,由各地区组建的中队开展的中队活动案例比赛,在5月14日进行。上午各队进行了紧急有序的汇编,下午比赛就正式进行了。这次的“中队活动案例比赛”是往年的培训班不曾开设过的项目,学员们觉得新颖的同时又使出浑身劫数、通力合作,为自己的中队争光添彩。活动结束后,少工委的张部长给予高度评价:这次活动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思想性、教育性、童趣性”。最后,怀化、郴州、岳阳组建的中队,开展的“爱祖国,爱家乡”主题队会和衡阳、湘潭、娄底、永州组建的中队,开展的“飘扬的红领巾”主题队会获得了特等奖。

(六)5月15日的上午,在三位老师简单的培训思想汇报之后,大家也各自进行了经验交流。接着,结业典礼开始,张部长对本次培训进行了的总结性发言,给学员们颁发了证书,并表彰了先进学员,我也十分荣幸地拿到了两个荣誉:“少先队主题活动特等奖”和“少先队活动案例一等奖”。最后,我们就都带着恋恋不舍,带着期待返程了。

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与培训班的很多学员都结下了深深的友谊。我们都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我们纷纷留下各自的联系电话和邮箱地址,在未来,我们会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为各自的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上一篇:大学期末经济法复习题下一篇:我家“三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