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呵护留守孩子成长

2025-01-01

师爱呵护留守孩子成长(精选3篇)

1.师爱呵护留守孩子成长 篇一

关注校车安全,呵护孩子成长

关注校车安全,呵护孩子成长。这个社会本应尽到的义务却一次次被学校,幼儿园忽略。直

到一次次血的教训才惊醒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幼儿安全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疏漏。另人欣慰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抓紧了对此问题的解决,当我们看到一辆辆的安全校车载着孩子行驶

在道路上时,我们要让社会知道,在对待孩子们--祖国的花朵的安全问题上我们是不容疏忽的。但是仅仅靠学校的自觉和有关部门的协助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监

管,特别是对校车安全这一块的。

2012年4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专

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两项强制性国家

标准(以下简称“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两项标准将于2012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全国汽车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修订。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按照“安全第一、符合国情”的原则,多次广泛征求

社会各界意见,并得到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公

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新修订的两项标准明确的规定了专用校车及座椅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充分

考虑了专用校车的设计、生产、使用等各阶段的特点,更加注重车辆的安全性能、更加注重

车辆配置的人性化、更加注重车辆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一是车辆安全性能要求明显提升,标准在车身结构强度、碰撞防护结构、制动装置、司机视野、轮胎、安全带设置、应急逃生

配置、座椅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均有提升;二是车辆配置更加人性化,标准提出了专用校车的踏步(台阶)不能太高,必须设置上下车扶手、通道必须平整防滑、座椅和隔板必须软化处

理、车内空气质量必须达标等一系列要求;三是安全管理相关配置更加完善,标准对限速装

置、乘员数量限制、急救箱配备、照管人员座椅配置、灭火装置、专用校车标志灯、停车指

示牌、停车提醒标示、行驶记录仪录像监控系统等做出了一系列规定。

2.师爱呵护留守孩子成长 篇二

一、消除自卑心

自卑心是成功路上的一大障碍。克服自卑心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非常关键。自卑心犹如一个幽灵时时困扰着后进生, 他们觉得时时不如人, 事事不如人, 事事做不好。有时甚至遭到老师、同学的挖苦、讽刺、打击, 从而加重自卑心滋长。作为教育工作者, 不能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心, 应该是一种失职。李白在《将进酒》中讲得很好: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是的, 在这个社会中, 人人都有长处, 人人都能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后进生也是如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给后进生积极正确的引导, 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肯定。同时尽量让后进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让他知道“我能行”, 使其体验成就感。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逐步就可以排除自卑心, 树立自信心。拥有了自信心, 他们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就能一次次体验到成就感, 也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二、排除戒备心

后进生由于学习差、调皮、不守纪律, 在校得不到老师的信任, 在家得不到家长的理解, 有时即使取得了成绩, 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 家长也时常持怀疑态度。因此戒备心特别强, 他们时时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正是这样, 我们更不能弃之不管, 放任自流, 他们毕竟是孩子, 他们有美好的理想, 有美好的未来, 他们更渴望成功。因此, 要转变他们, 必须排除戒备心。戒备心的排除主要靠老师和家长。对孩子, 家长应多一些关心, 多一些理解。遇事不能不分青红皂白, 轻则臭骂, 重则体罚, 有可能从此断送一个孩子的前途, 而且这种做法不但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结果反而会更加糟糕。作为家长, 应心态平和, 静下心来, 和孩子认真沟通, 慢慢找出原因。我相信,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作为一名老师更应如此, 多给后进生如同父母一样的关心, 主动和学生打招呼, 交朋友, 多谈心, 教育班上同学不歧视他们, 与他们为伴, 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我们还要寻找契合点, 对后进生及时给予引导教育。记得在一次音乐课上, 我正津津有味地教同学们唱歌。突然, 有一个后进生竟然敲起桌子来。此时, 我很愤怒, 很想发火, 但我还是控制住了。我冷静一想, 何不借机引导他呢?于是我借敲桌子谈节奏、拍子、音长, 最后归结到怎样打拍子, 结果全部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这节课可谓收到意想不到之功效。事后, 那位后进生主动找我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 他主动和我亲近, 各方面都有很大改变。

三、排除逆反心

逆反心, 人皆有之, 尤其是后进生, 他们的逆反心特别重, 有的甚至处处与老师作对, 让人非常头疼。后进生是否真就这样无可救药了呢?其实不然。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只要老师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逆反心理一定会排除的。我曾遇到一个后进生, 他时时和班主任、老师作对, 叫他别做, 他偏要做, 叫他做, 他偏不做。班主任真为他伤透了脑筋, 也多次为他流下眼泪。有一次, 我为他们上《幸福是什么》这课时, 我谈到了人生, 幸福就是为了他人的快乐, 进而也谈到了我。辛辛苦苦工作二十多年, 看到自己的一个个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看到他们一个个成才, 虽然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老师, 可我仍然感到幸福。此时, 他站起来大声说:“老师, 将来我能像你一样就不错了。”我很感动, 他能有这样的见解。我借机引导他:“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努力学习, 勤于思考, 刻苦钻研, 诚实做人, 努力奋斗, 前途一定是美好的。”从此, 我找机会多次同他谈心, 和他谈贝多芬, 谈霍金, 谈保尔……慢慢地, 他和我亲近了, 同我无话不谈。其实, 排除逆反心的方法很多, 我们的课堂, 我们的身边, 随处都有素材等待我们去应用, 只要我们有恒心和耐心。

四、排除厌学心理

现在的农村中学厌学问题尤为严重。学生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 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 缺少父母的教育, 也受到哥哥姐姐在外打工挣钱的影响, 认为打工既不受学校的约束, 还可以挣钱,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其实, 他们只看到表面现象, 没有长远眼光, 特别是后进生, 表现就尤为明显。为排除厌学心理, 我从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谈起, 说到每个家庭都会拥有小汽车, 要开车, 就要考驾驶证, 没有相应的文化程度, 是难以通过考试的。鼓励学生必须学习,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排除厌学心理, 还必须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多给学生一些可以达到的目标, 诱导他们“跳一跳可摘桃”, 体验成就感,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八年级课文《散步》饱含浓浓的亲情———前面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读到这里, 平时一个非常调皮的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 我以后也要像他们那样, 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借机肯定了他:“老师相信你以后会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但你得加油哟。”孩子高兴地点了点头。从此, 孩子变得懂事了。我平时找机会同他聊天, 谈人生, 谈理想, 渐渐地, 他就像变了一个人, 变得懂事而有理想了。老师们都说:“想不到他有这么大的转变, 真想不到啊!

五、消除惰性

3.师爱呵护留守孩子成长 篇三

一: 活动主题:

关爱老人,奉献爱心,呵护儿童,从我做起

二、主办单位:彭州市磁峰镇“康培社区教育体验互助中心” 三: 活动对象: 西一村闽西人家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四:活动目的:

慰问社区内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通过此次献爱心,走访农村的活动,让同学们的身心更加明朗,明白阳光是不吝啬每个角落.,同时呼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加和谐。

五:活动时间:2014年10月12日。六:活动地点:西一村闽西人家

七、活动所需物品

水果、鲜花、爱心小展板(含纸张、彩笔、贴字、花边、彩色卡片等)、学生文具、自愿自备的个人礼品等。八:活动要求:

1.每位参与志愿者都怀有饱满的热情及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此次活动。

2.在活动中讲文明懂礼貌,对待人要亲切热情大方。

3.到社区送温暖的志愿者必须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九、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分工明确。

2、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各种物品。

(二)、活动进行时:

1、全体人员于9:00在西一村闽西人家康培中心集合。

2、帮老人们打扫卫生,整理家务。帮留守儿童补习功课、讲故事,陪着老人拉家常,看电视安排学生与老人、儿童们互动。进行文艺表演;谈心交流,下棋等,消除他们的寂寞感;进行文艺表演;帮助打扫、清洁卫生,晾晒被褥等。

3、赠送老人和儿童各种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具。

4、活动结束时所有人员与老人、儿童拍照留念。

5、活动结束后,组织人员按原路返回。

十、注意事项:

1.合理分配好每位志愿者的工作,各组织人员负起责任,互相帮助。

2.注意活动过程中的礼貌用语及文明行为。

3.保持活动现场清洁安静,尤其不能吸烟。

4.由于老人的年龄等问题,在帮助老人时要小心,确保活动期间自己与老人们的人身安全。对老人要亲切,不可烦躁,尽量满足其和合理的请求。面对留守儿童时不提敏感话题,语气平和。5.未经允许不能擅自进入老人房间,注意老人的人身安全,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不可自行移动。

6.活动前的宣传要到位;活动中对我们的活动记录文字,还有相片记录也一定要切实做好;活动后要跟进,进行总结,吸取教训,在今后的活动改进加强。

7.出现突发事件及时向负责人汇报。

上一篇:小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下一篇:围棋兴趣班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