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黄金产业发展思考

2024-11-13

江西省黄金产业发展思考(10篇)

1.江西省黄金产业发展思考 篇一

江西省2018年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

工作总结

小编整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国家旅游局的悉心指导和省直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全省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精心准备、周密部署、统筹安排,顺利完成了今年国庆假日旅游各项工作。全省旅游市场红红火火,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旅游效益日益凸显,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无重大旅游投诉,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省旅游接待及投诉情况

8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

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9月16日沪昆高铁湘赣段正式开通运营,加上油价下调、长假小型客车免通行费、天气晴好和前三季度我省旅游主动出击,大力宣传推介,多方搅动市场等多种有利因素刺激下,今年我省国庆假日呈现持续火爆态势,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双双再创新高,众多景区“一票”、“一房”难求。

据统计,国庆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全省各级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及时有效受理和处理旅游投诉。国庆假日期间,全省共接旅游投诉20起(其中:景区17起,酒店1起、旅行社2起),投诉与去年同期相比(33起),下降40%。投诉主要原因是假日游客集中出行,人数激增,部分景区交通拥堵,游客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等引起投诉。假日期间,无重大旅游投诉和旅游安全事故。

二、全省旅游市场主要特征

(一)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假日活动异彩纷呈

为营造节日良好氛围,不断扩大“江西风景独好”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全省各地开展了异彩纷呈的促销活动,精心准备了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为海内外游客精心准备了内容丰富旅游盛宴。三清山景区开展太极表演,3D艺术品展示;井冈山景区策划推出“国庆天天乐”活动;古窑景区开展国庆七天寻宝乐活动,增加并延长瓷乐演奏场次和时间;篁岭景区举办的“我与国旗合个影”主题活动;龟峰景区与同程网合作开展一元秒杀门票活动;鄱阳湖湿地公园的以“鄱阳湖一号”首航为契机,隆重推出“鄱阳湖游艇同学会”活动;明月山景区推出“坐着小火车看石林云海”、山水实景舞台剧《明月传奇》、武术表演、傩舞、皇后迎宾灯等精彩活动;西湖区推出第十三届绳金塔庙会,湾里区推出了国际象棋大师柳大华的蒙目挑

战赛、车轮挑战赛、南昌雀王争霸赛;红谷滩新区有第九届南昌国际汽车展览会;凤凰沟举办了第七届南昌桂花节暨“乐享凤凰沟金秋旅游文化节”,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豪华游轮“滕王阁号”联合厚田沙漠景区推出的“坐游轮去沙漠”的水上旅游新航线受到热捧。

(二)旅游交通大为改善,出游方式呈现新变化

随着我省旅游交通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加上黄金周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和油价下调等利好作用,游客自驾出游更加经济快捷,家庭、朋友、同事等相约自助出游成为出行首选。假日期间,来自湖南、湖北、浙江、上海等地的自驾车流不断涌向我省。“十一”期间,通往井冈山茨坪景区的道路上,挂着“京”、“湘”、“鄂”、“粤”等10多个省份的旅游大巴和私家车,川流不息,成为井冈山国庆假日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宜春明月山、三爪仑等主要景区车水马龙、停车场爆满,游客主要来自

湘、浙、粤、沪、闽、鄂、皖等周边省份及省内各地,家庭团、同学聚会团、亲朋好友团和自驾车队占接待游客比重的75%。龙虎山景区自驾游游客占到景区总接待量的80%成以上。随着9月16日沪昆高铁湘赣段开通,乘高铁游江西成为新时尚,十一期间到萍乡、宜春、新余、南昌的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福建、江苏的游客比重大大提升,高铁给江西旅游带来了第一笔馈赠。

2.江西省黄金产业发展思考 篇二

关键词:假日旅游,黄金周,海南

假日旅游就是人们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进行的旅游活动。1999年国务院颁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通过上移下借的方式, 形成春节、五一和国庆三个黄金周 (注:五一黄金周于2008年取消) , 启动了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消费序幕。黄金周假日旅游具有旅游消费量大且集中、旅游活动大众化等特点, 有利于扩大内需、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加快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培育名牌旅游产品和提高旅游竞争力等作用, 因此, 各级政府都纷纷加大扶持黄金周假日旅游发展的力度, 旅游商家也积极营造假日旅游氛围, 再加上民众热情参与, 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迅速发展。

资料来源:海南旅游发展委员会注:受“非典”影响, 2003年五一黄金周停止运作

资料来源:同表1

资料来源:同表1。注:2008年五一黄金周取消。

1 海南黄金周假日旅游分析

1.1 海南黄金周假日旅游特点

从1999年“十一”, 我国第一个黄金周到2012年“十一”黄金周的33个黄金周历程来看, 海南假日旅游获得了长足发展 (见表1、2、3) 。

表1、2、3显示, 2000~2012年海南春节黄金周国内外游客从26.2万人次上升到135.24万人次, 增长5.16倍;旅游总收入由5.52亿元上升到42.63亿元, 增长7.72倍。十一黄金周国内外游客从49.36万人次上升到126.34万人次, 增长2.56倍;旅游总收入由3.82亿元上升到21亿元, 增长5.5倍。2000~2007年五一黄金周国内外游客从20.8万人次上升到64.66万人次, 增长3.11倍;旅游总收入由3.38亿元上升到6.43亿元, 增长1.9倍。海南假日旅游具有以下特点:

1.1.1 春节黄金周是海南假日旅游的主战场。

春节黄金周是海南假日旅游最火爆的市场———无论是从客源数量还是从旅游总收入来看, 均比其它两个黄金周要多、增长速度要快。春节期间,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气温寒冷, 而海南却春意盎然, 自然吸引了不少饱受寒冷之苦的内地人到海南过“大年”。

1.1.2 以海口和三亚南北两极为中心、以东部为依托, 向中西部地区辐射。

海口、三亚是海南假日旅游的主要接待地, 2012年春节黄金周两地接待旅游者的比重达52.18% (海口16.39%, 三亚35.79%) , “十一”黄金周两地接待旅游者比重为44.06% (海口27.84%, 三亚27.67%) , 东部琼海、万宁、文昌、陵水等地则是次级旅游接待地。海南假日旅游形成了旅游中心向周边辐射的态势———三亚旅游向陵水、保亭和五指山等市县辐射, 海口旅游向文昌、定安等市县辐射。

1.1.3 自驾游、自助型旅游者增多。

自驾游、自助游自行组织线路, 可以摆脱常规团队旅游的机械性、任人摆布性, 体现出了旅游的个性化、自主性。海南自驾旅游车辆主要来自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湖南和贵州等地, 自驾游路线集中在海口、三亚等地的著名景点。2007年春节黄金周, 全省接待的散客与团队比例为7:3, 三亚家庭旅游开房率达82.81%;2012年春节黄金周海口自驾游进出车辆同比增长66.6%, 其中进港车辆同比增长55.8%, 海口成为全省自驾游的重要枢纽。

1.1.4 旅游产品丰富, 特色鲜明。

海南旅游产品多姿多彩, 假日期间各地推出的滨海之旅、文化之旅、民俗之旅和探险之旅等度假休闲旅游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如海口市热带海洋世界推出夜文化广场, 晚上焰火表演;假日海滩举办沙滩竞走比赛、趣味游泳比赛。三亚市鹿回头公园举办激光灯表演、竹竿舞表演, 吴支洲岛举行焰火晚会、沙滩舞和水上芭蕾;西岛景区开设滑水毯、飞鱼船、魔术快艇等海上娱乐项目;南山文化旅游区举行“南山文化主题游”大型活动和健康大巡游。五指山、儋州和文昌等地推出了基于当地特色的特色旅游节庆活动, 也吸引了大批游客。

1.1.5海南人“一日游”渐成风。

五指山、七仙岭、尖峰岭、南田温泉等常规团队不去的景点, 成为海南本地游客的喜爱, 其形式有家庭型的自驾游、车轻人结伴而行的自助游、本地人参加旅行社团队的团队游等方式, 2012年春节黄金周海南“一日游”游客同比增长25.21%, “十一”黄金周同比增长157.8%。

1.2 海南黄金周假日旅游市场展望

1.2.1 热点更热, 冷点升温。

刚实行黄金周长假时, 海南旅游市场火爆, 游客盲目涌向海南一些著名景区景点, 旅游消费的趋同性致使各景区景点人满为患, 旅游部门措手不及, 以致接待困难、服务水平下降、投诉率上升。后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的齐抓共管和各景区景点的精心准备, 海南假日旅游市场开始平衡有序, 游客有选择地出游, 不再盲目跟风涌向那些热点旅游景区景点, 旅游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和理性, 从而使海南假日旅游出现了“冷点升温、热点更热”的局面, 即热点地区创新高、冷点地区现亮点的态势。海南各地目前周边游、一日游、二日游等短途旅游占了相当大比例。

1.2.2 度假旅游将成为主体。

海南省“十一五”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期间 (2006~2010年) 海南旅游产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观光旅游为主向度假休闲旅游为主转变的转型升级目标。在全省上下努力下, “十一五”第二年即2007年春节黄金周海南旅游转型升级就取得重大突破———外国游客大幅增加, 度假游客和自助游散客增长趋势明显, 如三亚出现“五多一高”即外国游客多 (同比增长52%) 、自驾游旅游者多 (仅南山文化旅游区的接待量就同比增长36%) 、回头客多 (72.5%的游客多次游三亚) 、散客多 (散团之比为5.6:4.4) 、直达三亚的游客多及经济效益提高 (全市接待过夜游客29.52万人次, 同比增长9.05%;旅游总收入8.74亿元, 同比增长24.8%;旅游收入增长幅度高于接待人次增长幅度15.75个百分点) 。客源结构的改变, 带来的是人均花费增加, 停留时间延长, 旅游经济效益上升。2012年春节黄金周, 海口过夜游客人均花费达1232元/天, 一日游游客花费216元;三亚过夜游客人均花费达2150元/天, 一日游游客花费626元。

1.2.3 假日旅游市场向“专题”方向发展。

三个黄金周旅游假日市场各有其特点。春节是团圆、热闹、喜庆, 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和节令特点的旅游产品为旅游者喜爱, 如海南各地推出的文化之旅、民俗之旅等;“五一”期间, 内地春回大地, 人们喜欢游山玩水、效野踏青、探险, 风光类、探险类旅游产品为旅游者喜爱, 如海南南山文化旅游区、博鳌水域、兴隆热带植物园、五指山旅游区、尖峰岭旅游区、吊罗山旅游区等都是好去处W;“十一”是金秋时节, 秋高气爽, 人们喜欢回归大自然, 欣赏秋景, 进乡村、进农家、进农场、进果园, 融入自然、感受乡情和农事文化的乡村旅游等深受旅游者青睐, 海南已开发出热带水果观光园、热带花卉观光园、反季节瓜果蔬菜园、观光菜场等;海口、文昌、琼海等地的“文明生态村”引发了“乡村旅游”热, 旅游者观生态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采特色菜, 文明生态村成了接待旅游者的“经济宾馆”、农家成了“家庭旅馆”。

1.2.4 出岛旅游将有大发展。

海南旅游历来只进不出, 西环铁路的开通, 使海南人到内地旅游大为便捷, 许多旅行社不失时机, 抓住机遇, 积极开拓岛外市场, 出岛游人数不断上升。从旅行社订团情况看, 在第18个黄金周到来之际, 出岛游与岛内游的比例达到了6:4。

1.2.5 游客消费趋向理性和成熟。

经过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不懈努力, 过去那种一到黄金周各主要景区景点“爆棚”现象已少见。海南黄金周旅游从海滨向山区延伸, 并成为黄金周旅游的亮点, 如尖峰岭森林奇观、七仙岭温泉度假、吊罗山热带雨林探险、五指山登山休闲, 旅游市场平稳而有序, 游客有选择地出游。

1.2.6 假日旅游由一般性的观光型、数量型向特色的度假型、质量型转变。

随着海南旅游者个性化、多元化旅游方式选择的增加, 海南旅游结构性调整加快, 客源结构由旅游团队为主转向散客为主, 高端度假游客、自驾车游客和各类自助游游客日益增多, 以至观光旅客增长趋缓, 而外国游客和度假休闲型旅游者快速增长, “海南人游海南”也日益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需求结构的转型必然要求产品供给与之相适应和转型, 也即要努力开发度假休闲型旅游的产品。

2 海南黄金周假日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统计数字上看, 海南黄金周接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明显增长, 旅游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假日旅游成绩显著, 但海南假日旅游在服务质量、市场管理和综合发展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2.1“捞一把”不可持续的经营观念仍存在

某些旅游从业者视黄金周为“盆满钵盈”的黄金时段, 趁机“捞一把”的经营观念导致了非理性的经营行为:一是团队报价、自助游报价高, 热点旅游线路飞机票价涨幅大;二是导游、旅游司机改变行程, 加点收费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酒店客房销售突破最高调控价标准, 而一些旅行社、酒店也参与炒房, 企图囤居奇, 以致跳水房价现象的出现等。2012年3月省假日旅游管理领导小组也承认, 海南假日旅游市场“逢节必涨”, 存在物价过高问题。

2.2 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体而言, 海南黄金周旅游满意度是不断提高的, 但是“黑导”带团、导游和旅游车司机服务恶劣的行为仍然存在, 酒店达不到标准、家庭旅馆服务差仍然很突出, 旅游购物存在不少质量问题等。海南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欺客宰客、物价过高、交通堵塞、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旅游监督不够到位、投诉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等突出问题, 影响了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2.3 省内旅游交通存在“瓶颈”

旅游交通状况决定旅游的可进入性, 因而是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海南建省以来, 海、陆、空交通条件已极大改善, 但中西部许多优秀旅游资源, 正囿于当地落后的交通条件而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开发, 影响了中西部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即自助游、自驾游等散客的增多及海南人游海南日成时尚所带来的度假休闲旅游方式出现, 海南内陆交通状况的改善已成为必然。

3 海南黄金周假日旅游发展对策

3.1 加快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力度

海南假日旅游客源结构所出现的散客及“海南人游海南”上升现象表明, 海南旅游由传统观光旅游向度假休闲旅游转型已来临。应对这种转型态势, 海南旅游产品开发除了注重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挖掘、更新, 进行深层开发, 创造出新的价值以延长现有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外, 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度假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和在旅游产品中增加体验性和参与性。

3.1.1 热带雨林森林度假休闲旅游。

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日益为旅游者重视, 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倍增。目前国外森林旅游业蓬勃发展, 日本用于森林旅游的面积占林业总面积的18%, 美国每年到森林旅游的人数达11.2亿人次以上。海南拥有丰富的全国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森林资源;森林旅游市场潜力大, 目前已建国家级森林公园7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 省级森林公园2处, 省级自然保护区20处, 这些地方是开展森林旅游的最佳场所。

3.1.2 温泉度假休闲旅游。

海南已探明温泉32处, 其中温泉水质单一类型16处, 混合类型16处。已开发利用的温泉仅万宁兴隆温泉、琼海博鳌、官塘温泉、保亭七仙岭温泉、三亚南田温泉和儋州蓝洋温泉, 但温泉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温泉产品产业链短, 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多方面需求。

3.1.3 高尔夫度假休闲旅游。

高尔夫球运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2006年以来到海南旅游的国际旅游者许多都是冲着海南高尔夫球而来的, 其中日本旅游者中有40%是到海南打高尔夫球的。然而海南目前正在运营的高尔夫球场仅有20多个, 远远不能满足海南旅游发展的需要。面积与海南相差无几的台湾省就有300多个球场!海南拥有发展高尔夫球的良好条件, 球场类型多样 (如目前有岛屿型、湖滨型、田园型、山地型、滨海型) , 它们各有难度和挑战, 全年都可以打球。值得注意的是, 海南高尔夫球消费水平低、极富竞争力, 这也是海南高尔夫球吸引游客的原因及海南是中国国内高尔夫球密集之地的原因。

3.1.4 文明生态村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为依托, 具有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和度假休闲特点的旅游活动, 其旅游吸引物为农村乡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 即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和传统民俗文化。海南各地所建的文明生态村, 赋于海南乡村旅游与内地其他地区乡村旅游不同的特点, 比较具有海南特色。

3.1.5 海岛生态旅游。

海南省地处热带, 拥有全国最大的热带雨林和热带海洋, 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 可在海南的森林、山地、河流、湖泊、海岸等地方开展生态旅游。旅游者可观赏海南的独特动植物种群构成情况和种类, 亲手采集制作标本。配以专业人员导游、讲解, 既可获取丰富的海南自然知识, 又可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参与性强, 具有探险色彩。

3.2 深入细分海南假日旅游市场

不同的消费群体对旅游项目的偏好是不一样的。对海南假日旅游市场进行细分, 既能对不同的游客群体开展针对性服务, 使同一群体内的游客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又能较好地树立品牌形象, 提高重游率和吸引更多旅游者。具体而言, 一是有利于发掘市场机会, 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各细分市场上未被满足或未完全满足的旅游消费需求, 往往都是很好的市场机会。我国假日旅游消费需求变化很大, 只有认真研究和开拓新市场, 才能把握旅游消费需求变化方向, 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二是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要使有限资源有效配置, 就必须通过市场细分, 分析各市场的基本特征, 根据市场机会的大小, 选定适合的目标市场, 集中企业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争取最理想的市场份额, 使有限资源实现最充分利用;三是有利于企业确定经营方向, 争取有利的竞争地位。通过旅游市场细分, 企业可根据细分市场的不同对象和特点, 制定出适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同时还可以根据目标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实现产品适销对路。

3.3 改善假日旅游运行环境

为确保海南假日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除了要充分发挥旅游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让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外, 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因而要积极发挥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系统, 引导旅游消费。海南假日旅游办等部门在长假期间虽然发布了一些旅游资讯, 但系统化的资讯服务还较缺乏, 旅游者仅得到少量有关客房、交通、天气和价格等方面的信息, 难以得到指导其旅游消费的足够信息。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 能为旅游者提供全面、必要的参考, 也便于旅游管理部门对假日旅游市场进行统一监督、合理调配。此外, 有关信息还应对旅游者进行旅游消费教育和引导, 提高旅游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合理的消费意识, 使假日旅游消费走向成熟;二是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机制, 规范旅游市场。海南假日旅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旅游执法机构系统, 如由旅游、工商、物价、交通、公安等部门组成的海南省旅游联合执法监管办公室, 各级假日办和各级旅游稽查部门的运作使海南假日旅游市场监管常态化, 游客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 投诉率降低。但困扰海南旅游的“四黑”等问题仍无法根除, 这表明海南还缺乏一种行之有效治理“四黑”等问题的法律法规和机制。考虑到旅游在海南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应高度重视海南旅游发展中较难处理的老问题, 政府应在这方面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为海南旅游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同时, 还应建立和完善行业管理制度, 严厉打击假日旅游期间某些旅游企业为牟取私利而乱涨价、乱收费、服务质量不达标的行为, 坚决铲除“欺客”、“宰客”现象, 为旅游者在海南的假日旅游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消费环境, 提高海南假日旅游形象;最后是进一步加强交通设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交通设施建设, 促使中西部地区假日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勇, 周宵.WTO与中国旅游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EO/BL].www.hainan.gov.cn, 2006-03-16.

[3]罗霞.力促假日旅游市场有序管理[N].海南日报, 2012-3-23.

3.江西省黄金产业发展思考 篇三

2 远景和策略

“黄金水道”的现代化发展必须有科学的规划作指导。到2011年底,长江干线将基本实现船型标准化、系列化,川江及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5%,长三角水网主要航道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0%。“黄金水道”将建成“水上高速”,航道建设将使其通航能力提高40%。到2015年,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现代化长江水运体系基本建成。目前我国仍有部分内河航道等级偏低,为完善“两纵一横两网十八线”高等级航道网布局,中央和地方政府都不断加大对长江等内河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2.1 发展远景

“十二五”期间,各省市对于内河航运发展都有明确的规划。

(1)处在长江口的上海市将加快推进黄浦江上游大芦线二期、杭申线、平申线、大浦线等高等级航道以及芦潮港、外高桥、漕泾油墩港等内河港区的建设,形成内河集疏运系统框架。

(2)江苏省将以京杭运河、连申线、芜申线、盐河、苏南干线航道网“两纵两横一网”为重点,建设20条航道和16座船闸,新增航道达标里程750 km。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达标里程逾 km,将初步形成“东部达海、中部连江、苏南成网”的高等级航道网主网络。

(3)安徽省将实施内河水运跨越工程,着力建设 km高等级航道,打造以芜湖—马鞍山组合港、安庆港为地区性中心港的皖江港口群,并将着力建设安徽境内淮河航道。

(4)湖北省将浚深长江武汉君山大桥以下航道水深至6.0 m,宜昌至君山大桥段航道水深至4.5 m;加强汉江航道整治,打通江汉运河,建成长江—江汉运河—汉江长约810 km的高等级航道圈;加快大港口建设,基本建成以武汉新港为龙头,以宜昌三峡物流中心、鄂东组合港、荆江组合港为支撑的现代港口群,使武汉新港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5亿t,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25万TEU。

(5)重庆市到2015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将沿长江干线规划建设涪陵龙头山等9大枢纽型港口项目。

(6)浙江省将积极推进京杭运河南端245 km的东延伸工程,为长三角水域建设高等级水运网作贡献。

2.2 发展策略

为冲破“黄金水道”发展瓶颈,充分发挥“黄金水道”运能,提出发展策略建议如下:

2.2.1 确保长江口航道畅通

交通运输部批准《长江口航道发展规划》。针对长江口这一“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巨型复杂河口的实际情况,提出力争用10~20年时间建设长江口航道“一主”(主航道)“两辅”(南槽航道和北港航道)“一支”(北支航道),加上原有南支航道共同组成长江口航道体系,确保长江口12.5 m水深主航道畅通并延伸到南京,北港、南槽和北支航道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对不同吨位的船舶进出长江口进行合理分流,降低主航道通航密度,在确保长江口通航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长江运能,为满足上海经贸发展需要。

2.2.2 扩大三峡坝区通过能力

为应对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不足,在三峡坝区建设翻坝码头和道路,减轻三峡船闸的通航压力,扩大三峡坝区的综合通过能力。

2.2.3 促进长江上、中、下游港口的合作

完善长江干线港口布局,提升港口功能,促进长三角港口与长江其他港口之间的协作。规模化、集约化和结构升级是提高港口运行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长江港口体系布局的完善及港口功能的拓展是长江港口发挥作用的基本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直接带动江苏省沿江港口的发展,并进一步加强安徽省沿江港口的优势。长江中、上游以武汉、重庆这两个区域核心港口为中心的港口群,无论是经济实力、市场环境,还是经营理念、管理技术,与长三角港口相比均有较大差距。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长三角地区部分港口需要开拓中、上游市场;另一方面,中、上游港口需要寻求资金、技术来发展壮大自身。因此,长江上、中、下游港口之间的合作需要不断加强。

2.2.4 推进船型标准化

积极稳妥地推进长江运输船舶标准化、系列化和大型化、专业化进程,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老旧船舶和安全性能差、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船舶。适应安全、经济、环保、美观的要求,重点发展江海直达运输船舶、内河集装箱内支线运输船舶、内河大宗散货运输船舶和内河汽车滚装船舶,形成船舶标准系列,提高运输效益。大力发展江海直达、干支直达运输,增强长三角港口的辐射能力,促进长三角港口与长江航运的良性互动,以及长江航运与京杭运河航运的良性互动。

2.2.5 建立协调机制

加强沟通和协作,合力促进长三角港口与长江航运的协调发展。长江航运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但目前长江航运存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明显不平衡。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及航运资源等因素外,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技术水平等因素也十分关键。为促进长江航运全面、协调发展,长江不同地区之间有必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就不同地区行业内的重要事项进行定期协商,规范行业行为,加强协作联盟,共谋发展大计,促进长江“黄金水道”的发展。

2.2.6 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

近年我国制造业从沿海向内陆的转移步伐不断加快,供应链的重新分配和管理也因此成为众多制造企业面临的新挑战。铁路运力不足、内河效率低下、公路运输价格高昂、远洋运输的连接不畅等诸多问题摆在眼前。长江航运具有通过能力强、成本低、能耗少、占地少等优点,符合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要求,因而在沿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建议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合理引导沿江货物向长江分流。

(1)推进我国运输体制改革,推动水铁联运市场化运作。现阶段可通过集装箱水铁联运资源整合和资本重组,设立专门从事水铁联运的公共经营人实体,对集装箱水铁联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加快市场培育,保持长江“黄金水道”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制定适合水铁联运发展的财税政策,从法律层面确定水铁联运经营人的地位,明确其功能、定位、责任和权益。

2.2.7 健全和拓宽投融资渠道

长江“黄金水道”的发展,还需要资金和法规的支持。

(1)“十二五”期间,中央将对内河投资450亿元。长江沿岸七省二市,川、云、鄂、湘、赣、皖、苏、渝、沪应逐步加大专项资金投入规模。长江发展的关键不仅在于干线,也在于其支流。内河航道属于公益性基础设施,在国家燃油税改革前,支流航道整治工程投资主要由水运附加费收入和各地政府财政资金解决,与资金需求相比乃“杯水车薪”。在停征水运附加费后,航道建设所需资金更为匮乏。在市场筹资渠道未建成之前,不妨像柳州市政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那样共同出资共建公益性航道整治工程,吸引沿岸企业开发岸线筑码头“反哺”航道疏浚,加大通航船舶吨位,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综合运输成本。这种“省市共建、拼盘投资”的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统筹利用各个涉水部门的资源、资金及政策,值得长江沿岸省市学习。

(2)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研究制定多渠道的筹资、融资机制以及扶持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黄金水道”基础设施的养护等领域,研究“以陆补水”的相关资金政策。鼓励以沿江的土地、不动产等资源为载体设立融资平台,支持国内外著名港航企业用发行证券等方式来拓宽投融资渠道。

(3)长江是我国水电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水电资源约占全国70%。应鼓励企业兴建航电结合、多方联合开发的梯级枢纽,制定政策,将水电收益中一部分用于加快长江梯级渠化进程。

2.2.8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1)全面提高航道工程、航运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加强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航运硬件的科技含量。

(2)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标准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发展智能航运;采用先进的航运管理手段,加强内河航运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发展和谐航运。

(3)航运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因此必须加快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港航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船员是航运发展的基础。据统计,我国内河船员约有100万人,其中80%集中在两大“黄金水道”。根据国内外有关公约、法规的要求,应不断创新内河船员教育培训模式,多方位拓宽内河船员的培训渠道,可以采取远程教育等培训手段,并对内河船员的考试、发证、培训情况和职业表现进行全方位跟踪,切实提高内河船员整体素质。

2.2.9 强化软环境建设

(1)除航道、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外,法律环境建设对于内河航运发展也非常重要。应通过加强规划指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岸线资源等多项措施推进内河水运的顺利发展。全国港航管理局长联席机制第一次会议将“十二五”期间的航运建设锁定为8大主题,并提出争取早日出台相关法规。可见,作为内河水运发展薄弱环节的法律环境建设已被放到重要地位加以关注。近两年来,上海海事局分别与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海事法院展开战略合作,共同处理海事争议,并成立上海海事调解中心。2011年6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签署《关于建立海事纠纷委托调解工作机制协作纪要》,提出化解海事矛盾纠纷的合作创新机制。这些举措都对我国水运法制环境建设产生深远意义,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作出贡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航道法迟迟未能出台,建议沿江七省二市充分利用地方立法资源,加快出台发展“黄金水道”急需的法规,通过地方立法促进国家立法。

(2)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交易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延伸发展现代物流等关联产业,不断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加快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健全和完善口岸综合服务系统,加快形成与航运相配套的集金融、口岸、船代、货代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航运服务体系,建设集海关、检验检疫、铁路等各类信息资源于一体的电子数据交换平台。

2.2.10 统揽全局、突出重点

统揽全局,就是要对“黄金水道”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盘掌握。从规划角度看,不仅要考虑“十二五”期的发展,还要考虑国务院提出10年时间建成“黄金水道”体系的要求,将长江的航道、港口、船舶、船员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突出重点,就是要在“十二五”期开好局,布好点,见成效。为在2020年基本形成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长江“黄金水道”,有关部门提出“四个长江、三步构建”。“四个长江”即平安长江、数字长江、阳光长江、和谐长江。“三步构建”的内涵是:第一步,到2010年长江航运能力明显提高,奠定长江航运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和谐长江的局面初步形成;第二步,到2015年长江航运能力显著提高,总体适应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四个长江”成效初显;第三步,到2020年“四个长江”全面建成,长江航运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圆满实现。

4.江西省黄金产业发展思考 篇四

10月26日~11月4日,农业部第27期处级干部培训班的学员,赴江西省南昌县进行为期10天的调研,其中第三小组学员重点走访了幽兰镇、塔城乡,以及泾口乡、蒋巷镇的一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并与部分县乡村干部座谈交流,对南昌县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做法与经验,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思考,总结报告如下:

一、新型经营主体发育生长迅速,挑起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大梁

南昌县地处鄱阳湖滨,三面环绕省会南昌市,素称江西“首府首县”。全县农情可简要概括为“四个百万”,即总人口100万、耕地130万亩、水面100万亩、粮食年产102万吨;其粮食、生猪、渔业生产均列入“全国先进县”。

南昌县土地面积狭小,人均仅有一亩三分地,又地处大城市郊区,却能创造农业经济持续稳中求进、尤其是粮食产量“十一连增”的奇迹。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程雷佬总结出一条最为重要的经验,就是把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作为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方面做足文章;通过培育主体和强化服务,让市场功能和政府作用合唱农业一台戏。

调查了解,南昌县各类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截至今年9月,在县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共有6843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121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9家,各类休闲农庄达444个。全县粮食种植大户2285家、其中100亩以上的水稻种植大户630户,另有蔬菜种植大户176家,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养殖大户496户。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1340元,比上年增长1322元,增幅13.03%。

南昌县农业局局长章运新介绍说,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发育呈现出速度快、规模较大、专业性与集约性强、辐射带动面宽等特点。尤其是由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双季稻”生产面积大幅增长,2013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6.81万亩,粮食总产102.14万吨,粮食商品率达61.32%,人均占有粮食1034公斤。

南昌县在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创新激励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由家庭零碎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三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其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以及科技示范、项目建设、农业设施用地等方面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五是加强指导,强化服务。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提供生产经营信息,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经营效益。

二、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和提升机械化水平,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南昌县130万亩耕地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达47.18万亩,占比40.14%;经营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占全县总农户的1%,却耕种着全县近30%的耕地。土地流转价格每亩每年在200~600元之间。

调查发现,统计数字中尚不包括小户流转土地,及亲戚邻里间的代耕或季节流转。一般说来,留守老人尚有劳动能力者,或承包地面积较少的农户,不太热衷于流转土地;其余多数农户的土地或者全部较长期流转,或者仅保留耕种小块“自留地”种点蔬菜等经济作物。

幽兰镇牌坊村熊金江、胡仁凤夫妇经营的“仁凤家庭农场”,拥有333亩耕地,全部从本村100多家农户就近转租,基本连成一片,土地租金每10年一调,现在的价格为400元/亩,流转合同签到2027年。农场每年粮食产量达60万斤左右,直接销售给家门口的一家粮食加工厂,毛收入近100多万元,除去农药、肥料、人工、机械损耗等费用,年纯收入20万~30万元。该农场基本实现机械化耕作,拥有七台机械,包括拖拉机、收割机、微播机、插秧机、手扶拖拉机、打药机和一部货车,购买农机政府补贴40%。瘦瘦小小的女主人胡仁凤像她的丈夫一样,能够熟练操作所有机械。熊金江说:“2006年刚开始规模经营时,只流转承租到50亩耕地,此后每年都能有30~40亩递增,种得越多效益越好。土地流转起来、集中耕种,对我、对大家都合算,所以趋势越来越明显。全村3000多亩耕地,多数由几个大户在种。”

这对夫妇同时还经营着110亩菜地,挂名“南昌县金创农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有普通菜地,有大棚菜,平均一年种两茬,正常年景又能赚20万元。种菜日常雇工十几人,加上种粮的季节性用工,最多时达30多人。熊金江说:“人工费每人每天60元到100元,当然是越来越贵了,但是有事大家干、有钱大家赚,这也是一个趋势。”

熊金江的“两个趋势论”说出了南昌县农业生产的现实状况:少数人种大多数田得好效益,多数人收土地租金并靠帮工挣钱,确实“两头划算”。

幽兰镇党委书记高新卿说:“上世纪末自己家里有15亩承包田,兄弟俩考上大学后马上退包了11亩,现在老父亲后悔不该多退田,缺乏战略眼光。”一些乡村干部估计,十年前土地撂荒或者不当回事随手种种的面积,占到百分之十还是有的;5年前种双季稻的面积也远远低于现在。“单改双”不是靠政府宣传发动,就能行得通;靠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靠新型经营主体。高新卿认为“上面持续抓土地制度改革,持续释放生产力;今年中央1号文件抓经营体系,真是抓对了”。

南昌县农机局副局长周秀泉说:“还要靠机械化,没有农机发挥威力,规模经营难得搞。”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今年达到70%以上,其中机耕96%,机收90%,机插秧14%。全县有4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大的合作社有上百台农机。

2013年末南昌县农业户籍人口8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46万人。目前已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7万人,省内县外转移就业6.8万人,在本县内转移就业12.2万人。而在县内转移就业这部分劳动力,多数还是在新型经营主体中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

三、龙头企业带动乡村经济格局,因地制宜走特色之路的趋势更趋明显

龙头企业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中坚力量、重要引擎和最具活力的主体,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能够引导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向上下游拓展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增值并与各参与主体共同分享收入。

龙头企业的这些优势,在南昌县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得以充分展示。2013年,全县龙头企业共与农户签定了190万头生猪、190万亩优质水稻、15万吨水产品、3600万羽鸡鸭、12万吨优质禽蛋收购合同,本县各类农产品由龙头企业定单生产的面积和产量均达到90%以上,辐射带动本县农户率达到92%。

全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实现350亿元,是农业总产值的4.5倍。年销售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16家、超5亿元6家、超10亿元4家。带动农户30.6万户,户均增收5400元。在煌上煌、宝迪、国旺、国鸿这样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初步形成了粮食、生猪、禽肉、禽蛋等加工产业集群。

南昌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集群,让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发挥出来,通过“接二连三”实现产业增值、农民增收,做强做大了县域经济、乡村经济。

不仅如此,龙头企业还在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新兴产业等方面积极拓展,可以说搅动了整个乡村经济格局,让农业大县因地制宜走特色之路的趋势更趋明显。

通过对塔城乡“江西省磊鑫花木有限公司”、“江西紫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幽兰镇“南昌县幽然苗木有限公司”的调研发现,几个乡土能人利用青岚湖边滩地或丘陵荒地,几年时间开出了苗木花卉、观赏休闲产业一片天。几位企业老板,把多年在外打拼或从事水产养殖积攒的资金,投在了回乡创业、回报家乡上,而且选择开拓新的特色产业。

南昌县幽然苗木有限公司董事长龚行华介绍,公司成立于2011年,由五户入股合办,人均入股资金约200万元,流转了800多亩土地,主营花卉苗木产业、生态休闲,主要种植品种包括桂花、樟树、紫薇、茶花等。为什么干这一行呢?龚行华说:“因为市场有需求,这里地理位置好,距离南昌市城区仅有几十分钟车程。”公司现在主要服务于园林建设、城市绿化工程,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是准备向家庭用花扩展;二是近郊观光休闲农业。

几家花卉苗木公司都得到县乡政府不同程度的支持,几位老板既是竞争对手也是朋友。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在传统农区发展新兴产业十分不易,需要政府、企业、市场形成合力。苗木种植能够吸引相对较多的当地农民就业,还能把周围大户养殖所产生的动物粪便利用起来,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四、合作社是否具有生命力,关键在于结成利益共同体,并规范化运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实质上说,应是以农户自愿入社、共同组织专业生产、开展合作与服务等等,这样一个经济共同体。在南昌县的调研中,发现有一类合作社具有较强的生命力,那就是将农户的承包土地折股量化,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合作社,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这种组织形式,让合作社自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企业;既实现了农业的规模经营,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又避免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大规模租赁农户承包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幽兰镇青岚黎蒿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的就是这种形式。理事长张国员介绍说,合作社核心成员85户,将1000多亩土地“带地入社入股”,专业种植黎蒿。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包括黎蒿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统一购买,黎蒿菜品的统一销售、运输,黎蒿种植的相关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三个统一”各有好处,主要体现在:增强“议价权”,压低生产资料购买价格,提升产品销售价格;实行标准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户与户盈亏互济,共御市场风险。该合作社辐射服务的黎蒿种植面积共有5000多亩,总产量占南昌市批发市场上黎蒿销售量的40%,因而掌握着一定的市场定价权。

无论是土地入股,还是现金入股、劳动力入股,体现在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必须结成利益共同体,还必须按照章程规范操作。

地处泾口乡的标兴农技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南昌县农机作业服务领域首屈一指。合作社社员105户,可以现金入股、每股2万元。也可自带农机折价入股。合作社购置了200多万元的各类农业机械,并流转经营3000多亩土地,机械作业、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达1.6万多亩,“双主体”特色明显。合作社成员各地经营自己的土地,合作社提供统一的收费机械化服务。社员的收入主要有三部分:一是自己种粮的收益;二是在合作社提供机械化服务操作劳动的工资;三是合作社年底的盈余分红。

塔城乡北洲村的“塔城之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虽然名为“公司”,而且基本上是独资企业,却也是具有“草根特色”的一种特殊合作性质。公司老板黄巧萍以承包路桥工程起家、积攒资本,今年回乡投资农业,共流转5600多亩土地进行规模种植,并养殖300多头肉牛、计划养殖30万只肉鸭。公司吸收8个固定农户“用劳力参股”,他们不用投资即可成为公司股东,也可以出少量资金入股参与股份分红。公司的年终盈余分配比例,这几位固定农户占40%,通过签订协议明确下来。

南昌县覆盖各产业、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9月达1216家,比上年新增加201家,增长19.80%;其中水稻种植210家、蔬菜种植125家、生猪养殖166家、家禽养殖及孵化145家、水产养殖225家、农机47家、其他综合236家等。加入合作社的成员共26197名,比上年度增长11.59%。通过专业生产合作、互助服务、利益共享,合作社在新型经营体系中的作用地位日趋显现出来。

五、土地有序流转让种植大户吃下了“定心丸”,稳定推进规模经营仍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南昌县的土地流转规模与速度,在江西省处于领先水平。土地流转受政策引导,也受市场主导和利益驱动,自然而然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自愿、有偿”的原则得以自觉遵守,流转方式以转包和出租为主,村组地域内“就近流转”的特点更为突出,流转价格“水涨船高”的趋势也十分明显。塔城乡3.63万亩耕地中,已流转1.37万亩,占比37.8%。乡党委副书记胡水保认为,“流转速度快于全县”有三个原因:一是耕地面积人均不到1亩,小户经营“打不起精神”;二是外出务工有保障,本乡冒出一批建筑老板,把劳动力队伍拉出去了;三是土地在本乡内流转,没有外来经营者“哄抬地租”,大户们租地种地比较踏实。

调研中,与塔城乡一些种植大户脸对脸地聊“你种这些田,心里踏实吗?”答复基本是肯定的。土地二轮承包期限2027年才到期,而目前各个村组大户格局的已经形成,看起来维持现状十几年不会有大变故;那些多年外出打工者已经疏远了土地、看不上土地经营效益,他们的儿子更不会回来经营土地。这些就是一颗颗“定心丸”。

塔城村熙旺家庭农场的主人叫万建平,兄弟俩经营有552亩耕地,土地转租合同6年一签,租金3年一交,现在每亩年租金380元,清清楚楚。“规模经营十多年了,老俵们少有麻烦扯皮的。我希望扩大种植到一千亩,但是没地。”

塔城乡塔城村党支部书记万来宝说:“土地流转经营多少存在一些隐患,一是土地流转年限多样,承包期以3~10年为多,双方自愿但存在随意性;二是签订正式流转合同的只占一半左右,季节性承包的普遍是口头协议;三是租金额度差异较大,双方议价的随意性较大。总之,熟人社会,面子就是协议,没有依法的概念,一旦发生经济纠纷,面子又很容易撕破,例子和教训有的。” 泾口乡标兴农技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陶成标,现在承包经营土地1600多亩,每亩租金500~650元不等,租期一般为3年。他曾在2003~2007年以每亩100元的租金,承包了上万亩荒地,经改良之后种植水稻。当水稻种植见成效时农民将土地收回,不再租给他种了。陶成标说:“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流转土地不稳定,租期太短。比较理想的租期是10年,即使哪一年年成不好,或遭遇自然灾害,还有几年可以将收益追补回来。”

幽兰镇、塔城乡的种植大户万建平、熊金江、万小仁等,普遍反映他们的烦恼:一些流转土地的农户因担心难以分清自家耕地,不同意经营者平整田地,使得土地耕种难以形成集中连片,既无法使用大型农机设备,又不利于集中管理,影响了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有的流转土地只有口头协议,流转期也短,经营者难以投入;再就是粮食、农机都缺库房。

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南昌县今年全力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并以此为支撑点,规范土地流转管理。截至10月9日,全县涉及确权登记的2300个村民小组中,已对调查摸底结果进行公示的有1836个,完成总任务80%;对16.4万农户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的查清勾图工作,完成率达94%。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们也在积极参与配合土地确权等项工作,希望吃到更为踏实的“定心丸”“铁心丸”。

六、不论靠市场还是靠市长,着力点不能分散,“多头服务”需要拧成一股绳

从南昌县的实践上看,家庭经营加上社会化服务,能够容纳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力,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以及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为农业规模经营、新型主体发育创造了条件,再次提升了农业生产力。而在新形势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何为适应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政府、经营者与市场、社会的力量如何“拧成一股绳”?尚处于探索与完善之中。

“幽兰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机防队”的牌子,挂在东联村种植大户万国云的家门口。机防队成立于2010年,属于合作社性质,参加农户92户,注册资金16万元,基本上全部用于购买机械植保设备。成员都是各村的种植大户或农机手,服务覆盖全镇29个行政村。机防队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全程承包的形式,他们叫“一条龙”服务,另一种就是农户自己买药,委托合作社打药。合作社2012年开始有盈余分配,每位成员年底分红约1000元左右,主要体现了公益性质。

“不赚钱的合作社”能够生存,原因在于它的注册法人是镇农技综合服务站站长闵平秀,是一个“官民合办”的合作社。闵平秀说:“知道这样做不合乎规定,正在做出调整;但是不这样搞,农技服务这一块很难做,统防统治更是没法落实。”老万也说:“只有闵站长出头,才能把大家拢起来;而光靠农技站那几个人,又力量有限。”

那么,现在幽兰镇农技服务是一个怎样的格局呢?镇里的技术员负责培训和技术指导,种植大户联合起来开展合作服务,再辐射服务家庭经营小户,全镇7.2万亩耕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一盘棋活起来了。万国云经营的土地有250多亩,植保由自己参与的合作社提供服务,机耕主要由本地其他合作组织提供服务,所以还能腾出手来,帮助闵平秀多做些事。

调查了解到,南昌县植保专业合作社仅有4家,缺队伍、缺设备的现象比较严重,算是一个薄弱环节。

农机服务这一块,合作社的规模与数量也需求不够,外来机械跨区作业的比例仍占30%。县农机局副局长周秀泉认为农机服务存在“三难”:一是“行路难”,过去划分承包地块时,根本就没有留出机耕道,也没想到机械化水平提升这么快,现在机械跑起来困难了;二是“住房难”,因为缺乏库房,绝大多数农机停在马路边,或临时搭个窝棚存放,降低了农机使用寿命;三是“看病难”,农机制造厂服务手段难以覆盖千家万户,政府“以奖代补”的维修网点资金投入微薄,如杯水车薪。

5.黄金市场发展历程 篇五

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熊猫金币。

1982年9月,在国内恢复出售黄金饰品,迈出中国开放金银市场的第一步。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自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

1999年12月10日,中国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1.5吨“千禧金条”。

1999年12月28日,白银取消统购统销放开交易,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白银的放开被视为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

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

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有关黄金市场开放的研究报告。同年,中国政府将建立黄金交易市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2001至2005年)纲要。

2001年1月,上海公开发行“新世纪平安吉祥金牌”,中国金币总公司作出承诺,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适当时候予以回购,购买者可在指定的商家或商业银行网点自主买卖或选择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

2001年8月1日,足金饰品、金精矿、金块矿和金银产品价格放开。2001年9月29日,中国国家黄金集团公司成立。

2001年11月2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模拟运行,黄金走过了一条从管制到开放的漫长历程。2002年10月17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实际交易试运行中,中金黄金股份公司与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以每克83.5元的价格成交了3千克2号金。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2003年4月,人民银行取消了黄金生产、加工、流通审批制,改为工商注册登记制,标志着黄金商品市场的全面开放。

2003年11月18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黄金宝”在上海试点,拉开了商业银行参与黄金市场的序幕,个人炒金大门被撞开

2004年6月,高赛尔金条推出,国内首次出现按国际市场价格出售与回购的投资型金条;7月中金黄金与其他公司合作分别成立郑州黄金交易中心、大连黄金交易中心。2004年6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小金条”业务,面向普通投资者 2004年8月1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AU T+D现货延迟交收业务。

2004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上海年会上表示,中国黄金市场应该实现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转变,由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转变,由国内市场向融入国际市场转变。

2004年11月2日,由河南省鑫力黄金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城东支行共同组建的鑫力黄金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2005年1月8日,山东黄金集团宣布出资5000万元成立山东黄金交易中心。

2005年1月16日,中国农业银行与山东招金集团联手推出“招金”个人黄金业务;随后中国银行开立计帐式纸黄金业务;中国建设银行于2月28日推出个人帐户金交易业务。

2005年7月1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与工行上海分行联合推出“金行家”业务,这是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次推出的面向个人的黄金投资产品。

2005年8月,山东招金黄金集团投资设立的山东招金黄金交易中心正式开业。2006年12月,中国银行推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黄金期权业务“期金宝”和“两金宝”。2006年12月25日,上海金交所正式推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AU100g实物黄金投资品种。200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关于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合约的批复》(证监期货字[2007] 158号)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201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近日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明确黄金市场发展定位,切实防范黄金市场风险。

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介绍

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一样,中国人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也一直将其作为权势和财富的象征。早在春秋时期,当时的楚国就已经开始铸造金币“郢爰”。但是,从五千年的历史来看,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黄金贫乏的国家。总量上的匮乏使黄金缺乏成为主要流通手段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长期承担主要货币职能的金属是白银。

除了黄金生产力的落后之外,中国“贫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自鸦片战争以后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巧取豪夺,大量黄金和白银被当作鸦片货款和战争赔款流出中国,造成国内贵金属硬通货的严重匮乏。而此后中国境内的连年内战和日本侵略战争更是造成了我国黄金与白银的大量外流,其中一部分被用于购买军械物资,另一部分被达官显贵在外逃时携带出去。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炮制的“金圆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黄金外流事件。当时国民党政府由于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而大量发行法币,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为了挽救实际上已经崩溃的经济局面,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实行了所谓的“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其颁发的《金圆券发行办法》规定金圆券每元含黄金0.22217克,发行额以20亿为限;按1金圆券折合法币300万元的比率收兑法币。同时规定黄金1两等于金圆券200元,白银1两等于金圆券3元,美元1元等于金圆券4元。国民党政府使用高压和诱骗等手段强制推行这个法令,命令国统区的人民必须在1948年9月30日前将所持黄金和白银全部兑换成金圆券,过期不交者一律强制没收。不到两个月,就从人民手中榨取了金银外币总值达两亿美元。1948年10月初,由上海开始的抢购风潮波及国统区各大城市,物价进一步飞涨。11月10日,国民党政府被迫宣布取消限价政策。12日又公布了《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法令,规定1金圆券的含金量减为0.044434克,等于公开宣布金圆券贬价4/5,并撤销了金圆券发行20亿元的限额。之后金圆券开始无限量发行,至1949年5月共发行了六十七万多亿元,金圆券也像法币一样成为废纸。这些用“金圆券”兑换来的黄金和白银,以及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历年积累的黄金和白银储备于1949年用军舰押送至台湾。

对于国民党当时运台黄金的总数量还存在一些争论,但总之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额财富,并由此造成了新中国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的“贫金”局面。此时中国政府只能从新生产黄金中获得储备的增加,而几乎没有历史积累。在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在黄金问题上一直是严格管制,黄金开采企业必须将所生产出来的黄金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后由中国人民银行将黄金配售给用金单位。那时新生产出来的黄金主要用于紧急国际支付和国家储备。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黄金市场一直是封闭的,黄金的市场流动需要申请和配额。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 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相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

中国的黄金生产和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

古代,黄金主要产自黄河下游及相邻地区,在长江流域也有个别产金地。这一时期生产黄金的方法主要是挑拣和采出自然金,对黄金的加工方法主要是锤揲法。到商代、西周时期已有熔铸工艺,如刘家河出土的笄。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古代和近代的黄金生产又陆续发展出重力法淘金和岩金开采等。找矿也出现了一些新方法:认识矿物共生关系,从一条矿脉找寻其他矿脉;按矿物的光泽找矿等。《史记•天官书》记载:“金宝之上皆有光,不可不察”。到了汉代,黄金冶炼技术已有了更加长足的进步,西安上林苑出土的马蹄金和麟趾金经测定含金量高达97%,而北京怀柔出土的马蹄金纯度已达99.3%。

中国的金矿资源比较丰富。总保有储量超过四千吨,居世界第七位。我国金矿分布广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在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有金矿产出。就省区论,以山东的独立金矿床最多,江西的伴生金矿最多;黑龙江、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的金矿资源也较丰富。

中国最有名的金矿是山东的胶东金矿,其中90%以上集中分布在招远-莱州地区,最主要的矿区是玲珑金矿。该矿区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建国以来引进现代采治技术,逐渐发展壮大,产金量一度居世界第五位。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河北迁西县金厂峪金矿、河南西部小秦岭金矿等。中国第二大金矿类型是沉积岩型,即所谓“卡林型”或“微细浸染型”。这类矿虽然品位较低,金粒细小而且分散,但矿床的规模大,在当今采矿、选治技术发达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很高产量。我国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滇、桂黔和川、陕、甘地区。

时至今日,中国不但已经成为全球黄金生产大国-2006年黄金产量达240.08吨;同时也是消费大国,2006年消费量高达269.3吨,占世界黄金消费总量的9.23%。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下属国际贸易公司称,2007年中国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国,目前中国为世界第三大黄金生产国。

中国国内的黄金需求一直是以首饰性消费需求为主,每年中国市场销售的黄金大部分是黄金饰品,工业、医疗、科研等行业占消费需求的比重较小。黄金的金融投资需求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但近年来增长迅速。出于种种历史和金融体制的原因,中国大陆人均只占有不到4克的黄金;年人均黄金消费量只有0.2克,并且消费量集中在黄金饰品上,与港台地区和西方国家的水平差距悬殊(阿联酋人均年消费黄金最多,达30克),离印度人均约1克的水平也有很大距离。预计今后几年中国的黄金消费量有望大幅增长至500吨,这对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将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的黄金储备量不符合大国地位

目前,中国国内的黄金总存量约为五千多吨,包括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和民间拥有的黄金制品。截至200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黄金储备仍为1929万盎司,即600吨,长期以来没有任何变化。200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储备余额为14336.11亿美元。按800美元/盎司的国际市场价格计算,600吨黄金的价值约为154亿美元。黄金储备约占外汇储备1.07%左右。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地位、实力及其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黄金的市场需求及价格变化之所以能够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是因为黄金的地位及其对相关方面的影响仍然是重要的。从世界黄金协会提供的数据看,黄金仍然是国家战略储备的主体。

根据2007年9月份的最新统计(见下图),目前全球官方黄金储备总量为30,120吨,其中美国拥有8133.50吨,占27%,并且占其本国储备总额的75.8%。官方黄金储备最多的9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存有23,131吨黄金,占全球官方储备总量的76.8%。除了加拿大和英国以外,西方七大工业国(还有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黄金储备均位居世界前列。很显然,实力越强大的国家其黄金储备也越多,而中国的黄金储备规模与其日益提升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是严重不符的。

部分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黄金储备(2007年9月公布数据)1 美国 8,133.50 75.80% 2 德国 3,417.50 62.70%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217.30 其数据无法计算该比例 4 法国 2,658.40 55.20% 5 意大利 2,451.80 64.00% 6 瑞士 1,242.10 40.30% 7 日本 765.2 1.80% 8 荷兰 640.9 55.60% 9 欧洲央行 604.7 23.70% 10 中国 600 0.90%(2009年12月公布数据为1054吨,排名升至第六)中国台湾省 423.3 3.30% 12 俄罗斯 407.5 2.10% 13 葡萄牙 382.6 87.20% 14 印度 357.7 3.40% 15 委内瑞拉 356.8 31.00% 16 英国 310.3 13.40% 17 黎巴嫩 286.8 31.70% 18 奥地利 281.8 42.90% 19 西班牙 281.6 35.00% 20 比利时 227.6 34.30% 21 阿尔及利亚 173.6 3.80% 22 瑞典 152.6 11.20% 23 国际清算银行 146.3 其数据无法计算该比例 24 利比亚 143.8 4.30% 25 沙特阿拉伯 143 10.90% 26 菲律宾 140.1 11.20% 27 新加坡 127.4 1.80% 28 南非 124.1 9.30% 29 土耳其 116.1 3.40% 30 希腊 112.1 78.40%

说到这里,也许有的投资者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许多欧洲国家央行要大量抛售黄金,以至于从1999年开始不得不通过签订售金协议来限制其抛售活动?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华盛顿协议签约国的央行共有近两万吨黄金储备,每年抛售几百吨只会对市场产生短期内的影响。同时,现在全世界每年矿产黄金至少超过2500吨,其中相当一部分作为投资进入市场或作为储备进入各国金库。因此,欧洲各大央行一年里抛售几百吨黄金并不表示黄金的战略储备地位降低了,而只是体现出黄金在一些国家储备多元化调整过程中的灵活性。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国家实行的是“藏金于民”的政策,官方黄金储备并不高。如印度,数据显示其官方黄金储备只有357.7吨,在储备总额中也仅占3.4%。但据有关资料显示,印度民间的黄金存量至少有1万吨,白银的民间储藏量至少也有11万吨。现在,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另外,在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韩国等国家的民众纷纷拿出自己的黄金帮助国家克服金融危机,藏金于民的优势在此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中国黄金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综观中国黄金市场现状,不但国家缺乏长远的黄金储备规划,普通民众对黄金的投资意识也比较薄弱。但目前国内民众投资黄金的意识正在被唤醒,中国黄金市场在逐步开放后必将对全球黄金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我国黄金市场改革起始于1993年,这一年国务院63号函确立了黄金的市场化方向。2001年4月,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标志着中国的黄金行业开始走向市场化。据初步统计,上海金交所会员单位年产金量约占全国的75%;用金量占全国的80%;冶炼能力占全国的90%。这些都体现了黄金市场化趋势的推进。

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4年9月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上海年会上表示,中国黄金市场应当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的转变、由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的转变、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这段话概括了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和特点-以实物现货为主,市场封闭;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指引-以黄金金融衍生产品为主要交易方式的国际性黄金市场。

当今的黄金市场可分为商品性市场和金融性市场,商品实物黄金交易额不足总交易额的3%,9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黄金金融衍生品。也就是说,黄金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才是市场主流,而目前中国黄金市场还停留在以实物商品交易为主的阶段。以上海黄金交易所为例,作为我国唯一的黄金场内交易所,2005年该所年黄金交易量突破900吨,交易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但与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伦敦黄金市场相比,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量不足其1%。此外,中国黄金市场又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金交所的外资会员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目前有1家中外合资企业会员和12家外商独资与中外合资企业客户。2005年这类会员与客户的黄金交易量为9427公斤,只占交易所交易总量的1.04%。缺乏国际金融机构的参与,造成国内黄金市场价格不能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有时甚至出现明显背离。

200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在黄金期货的基础上,一系列衍生产品,包括期权,远期以及近几年异常火热的黄金ETF,甚至更多的创新产品都将逐步推出,进一步加大中国黄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开展黄金期货交易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广大企业和投资者利用黄金期货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黄金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形成现货市场、远期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三是有利于打击黄金变相期货交易,维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6.黄金发展史概述1专题 篇六

黄金是一种贵金属,其颜色亮丽,质地偏软易于加工,从古至今受到人们的追捧,公元前三千年以前,黄金在古国埃及第一次被人类所认知。自此就与人类的发展形影不离地交织在一起。黄金凭借其耀眼的光彩,成为人们用于装饰的首选材料。

黄金是化学符号为Au的金。Au的名称来自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 欧若拉Aurora 意为闪耀的黎明,古代印加人把黄金视为太阳的汗珠,古埃及的法老坚持要埋葬在黄金这种 神之肉里,圣经马太福音 提及的东方三博士带来的礼物之一就是黄金,圣经启示录形容圣城耶路撒冷的街道由纯金制作,其《圣经》有400多出提到黄金,据说上帝也喜欢黄金,他曾指示代理人摩西要用黄金来装置布置膜拜他的圣所,圣幕。到我国马王堆出土的黄金面具,这些都说明了全球人们对黄金的宠爱。在古代黄金也是帝王皇权的象征,一般平民很难拥有,而从皇家专有黄金到普通民众参与黄金投资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黄金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经历了皇权专属—— 一般等价物——货币化——非货币化的发展历程。

一,皇权的垄断

19世纪以前,由于金矿尚未被人们大面积发现,黄金又以奴隶及囚犯开采为主,受技术限制,产金量极其有限,皇室贵族往往把黄金拥有当作权势和财富的象征,而宗教供奉神灵更是以黄金为主,修葺的金像金樽举不胜数。有限的产量使得黄金的流通极其困难,掠夺杀戮是获取黄金的主要手段,从古巴比伦到古罗马,古埃及都书写着人类掠夺黄金的罪恶历史。

早在公元前4500至3100年,在古埃及时代的社会生活中各方面都在使用黄金,以太阳为核心的宗教观念使得黄金崇拜在埃及得以大肆发展,黄金被认为是“可以触摸的太阳”,是神的一种恩赐,埃及法老大量使用金饰装饰自己的饰物,包括生前的宝座/死后的棺材都大量用黄金来包裹或制造,而祭祀神明黄金也被广泛使用庙宇或神像的装饰,可以说黄金贯穿着整个古埃及历史中。

根据古希腊史学家罗多德的记载,吕底亚人是我们所知的第一个使用铸造的,使用金币和银币的民族,他们可以说是最早的零售商。由于吕底亚文明处在各文明地区的交通要道上,贸易的繁荣和商业活动对简单兑换流通货币的黄金产生了自然的要求,黄金作为货币的转变在社会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促成了黄金的大众化,因为它的使用和拥有不再是君王的特权。

古罗马帝国时期,虽国力强大,疆土之广,每年的黄金产量至少在5吨以上,但奢侈爱炫耀的罗马人仍面临黄金严重短缺,他们不得不面临货币供应不足,承受萧条之苦,公元260年,加列努斯皇帝登基后罗马物价开始大幅上涨,每年以9%的水平上涨,而小面额的罗马银铜币基本无什么价值,仅靠金币勉强维持。直至公元306年著名的君士坦丁大帝即位后发行拜占庭金币,拜占庭金币因其重量及纯度的稳定可靠持续发行了700多年,是历史上发行期最长的金币。拜占庭的金币几乎受所有人的尊敬,没有一个王国的货币可以比得上它,今天开来,它可谓是“中世纪的美元”。

二,欧洲黄金梦: 欧洲很早就想把黄金整合到自己的货币体系中,1400年欧洲本地的黄金产量不足4吨,而黄金作为货币工具却被广泛使用,这些黄金仅可造出100万枚达卡特金币,而对于硕大的欧洲来说,根本无法满足其需求,许多地区还是施行以物换物的交易方式,黄金的短缺成为15世界发现新大陆的直接诱因,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就在给伊莎贝拉的提及发现新的黄金是政府支持探索新大陆“黄金中国及印度”的主要目的。在哥伦布的日记中有60多处提及黄金,此次探险的目的可见一般。而其后西班牙探险者皮萨罗在发现秘鲁古印加王国后。掠夺了近5吨的黄金,这比但是全欧洲一年的产金量还要多。随着西欧海上贸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了领土扩张及殖民掠夺的过程中,到16世纪期间,西班牙发现新大陆的黄金使得世界贵金属的产量一年增加7吨以上,大约是之前的2倍,而葡萄牙人在巴西发现了黄金,到18世纪黄金产量又增加一倍。美洲大陆的成为西欧殖民国家源源不断供应黄金的供应地。据统计15世纪中,葡萄牙仅从非洲就掠夺了276吨黄金,而西班牙16~19世纪从美洲共掠夺了大约2500吨黄金。

三,一般等价物的转变

—金本位制诞生: 9世纪以后,黄金生产力迅速扩大,俄罗斯,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发现了大量且丰富的金矿资源,成为产金大国,1908年世界黄金的产量是1848年的100倍以上各种黄金总量可以熔炼成边长10米的大金块,而1500年的边长至有2米(此前3000年文明的积累)。至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黄金超过了过去5千年的总和,随着产量的提升,黄金被更广泛的应用,黄金从帝王走向了社会,黄金的另一主要功能被体现。黄金作为世界性的交易媒介和财富计量标准已有几千年历史,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后,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逐渐确立(金本位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受限于1717年实行了金本位制度,到1816年英国颁布的《金本位制度法案》才给予确认,到19世纪,德国,瑞典,挪威,荷兰,英国,法国,俄国,日本先后宣布实行了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黄金就是货币,在国际上是硬通货。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价关系;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砖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砖;③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④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从以上这些内容可看出,金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入输出等三大特点。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金本位制是黄金的货币属性表现的高峰,当代经济学贝儿奖获得者蒙代尔的“货币不过是一定量黄金的名称”,很好的概括了金本位制度的特征。,全世界共有59个国家实行过金本位制,“金本位制”虽时有间断,但大致延续到二十世纪的20年代。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长达二百多年,有的国家仅有几十年的“金本位制”,而中国一直没有施行过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纪大战爆发是金本位制最美妙的时期,欧洲政治经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金本位制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带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资本主义各国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加紧对黄金的掠夺与控制,使金币的自由铸造、所发行纸币与金币之间的自由兑换制度受到严重冲击,黄金在世界各国之间的输入输出受到严格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军费开支猛烈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金币与纸币之间的兑换,禁止黄金输出和输入,这些行为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帝国梦想——

金砖本位制的产生:

英国在1919年停止金本位制度,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砖本位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纸币只能兑换400盎司的国际认许金条。同期欧美其他国家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物价飞速上涨的影响,加之黄金分配极不均衡,已经难以恢复金币本位制。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砖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实行金砖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等。在金砖本位制度下,各国央行发行的纸币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但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发行的纸币货币单位所代替,人们持有的银行发行的纸币在一定数额以上可以按纸币规定的含金量与黄金兑换。英国以银行发行的纸币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相等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发行的纸币(约合1700英镑),低于限额不予兑换。法国规定银行发行的纸币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21500法郎,等于12公斤的黄金。用这种办法压制了市场对黄金的需求,达到节约流通中黄金的目的,由各国的中央银行掌管和控制黄金的输出和输入,禁止私人买卖黄金。中央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以维持黄金与货币之间的联系。

金本位制延续:

——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其特点是:国内不能流通金币,而只能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纸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

实行这种制度国家的货币同另一个实行金砖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和黄金作为准备金,体现了小国对大国(“中心国”)的依附关系。通过无限制买卖外汇维持本国货币与金砖本位国家货币的联系,即”钉住“后者的货币。国家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黄金的输出输入由中央银行负责办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一些拉美国家和地区,以及二十世纪2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等国,均实行过这种制度。

金砖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被削弱了的国际金本位制,本质上是反映了黄金紧缺和纸币发行泛滥之间冲突的妥协。从1914年至1938年期间,西方的矿产金绝大部分被各国中央银行吸收,黄金市场的活动有限。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各国放弃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关闭。一关便是15年,直至1954年方后重新开张。从此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为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和货币区,国际金本位制退出了历史舞台。黄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经过数年的战争后人们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发现,美国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美国不但最后打赢了战争,而且在经济上美国发了战争财,据统计数据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拥有的黄金占当时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几乎全世界的黄金都通过战争这个机制流到了美国,持有黄金二百亿美元以上,债务却不到一百亿美元,可谓盛极一时。

1944年5月,美国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各方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溃后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

布雷顿货币体制中,黄金无论在货币流通功能还是在国际储备功能方面的作用都被限制了,因为世界上的黄金几乎都被美国政府所控制了,其他国家几乎都没有黄金。没有黄金储备,就没有发行纸币的准备金,此时只能依赖美元。于是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主角,但我们必须要注意到黄金是稳定这一货币体系的最后屏障,所以黄金的兑换价格及流动都仍受到各国政府非常严格的控制,各国基本上都禁止居民自由买卖黄金,黄金的市场定价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布雷顿货币体制从另一个角度看,黄金实际上是被美元囚禁在牢笼里的货币制度,将世界黄金控制在自己手中,用发行的纸币---美元取代过去黄金的作用。

金本位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60年代,美国由于陷入越战泥潭,政府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出现不可抑制的通货膨胀,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同期战后的欧洲国家经济开始复苏,各国都因为经济复苏财富增长而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美元。由于美国引发的通货膨胀,各国政府和市场力量都预期美元即将大幅贬值,为了资产保值黄金就成了最好选择,于是各国为了避险美元危机和财富保值需求而纷纷抛出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使美国政府承诺的美元同黄金的固定兑换率日益难以维持。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了60%以上。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按固定官价美元兑换黄金的政策,各西方国家货币也纷纷与美元脱钩,金价进入由市场自由浮动定价的时期,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彻底崩溃。

黄金新时期——

非货币化进程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的《牙买加协议》及两年后对协议的修改方案,确定了黄金非货币化。主要内容有:

黄金不再是货币平价定值的标准;废除黄金官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再干预市场,实行浮动价格;取消必须用黄金同基金进行往来结算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6的储备黄金,所得利润用来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的优惠贷款基金;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之间和会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某些支付。

自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1年发表电视讲话,取消金汇兑制度。实行自由浮动于外汇市场,让美元脱离黄金挂钩后,黄金开始了急速飙升。

1972年初这一年,伦敦市场的金价从1盎司46美元涨到64美元。

1973年,金价冲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价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间波动。

1978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原油再度飙涨,达一桶30美元,导致金价涨到244美元。这一年的7月3日,一位著名的女喜剧演员要求60万美元的酬金用南非金币支付,而不是用美元。

1979年,金价涨到500美元。这一年3月12日发行的美国《商业周刊》封面上的自由女神像泪流满面,标题是《美国的衰落》。10月,美国通胀率冲破12%,黄金成为对抗通胀的有力武器。

1980年元月的头二个交易日,金价达到634美元。

1983~1992年,金融自由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黄金市场进一步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伦敦为黄金交易中心,苏黎士为运转中心,连接东京,纽约,开普敦等地的全球是运作模式,1988年伦敦黄金市场重组,黄金经济业务逐渐向其他金融机构开放,1993年以后,世界黄金银行推出了多样化的场外衍生品工具及融资工具,得到了各国央行的鼎力支持及参与。黄金实现了从国家金库走向寻常百姓的重要一步,黄金交易规模的增加,为黄金市场发育带来了新的良机,而各国央行的及政府对黄金放宽管理对黄金市场发展创造了政策条件。

良好属性决定未来

————黄金之路璀璨光辉

但是,黄金的非货币化发展过程并没有使黄金完全退出货币领域。黄金的货币职能依然遗存:仍有多种法定面值的金币发行、流通;黄金价格的变化仍然是衡量货币的有效工具,是人们评价经济运行状态的参照物;黄金仍然是重要的资产储备手段,截至2005年,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总计有黄金3.24万吨,约占数千年人类黄金总产量的22%,私人储藏金条2.4万吨,两项总计占世界黄金总量的37%。用黄金进行清偿结算实际上仍然是公认的唯一可以代替用货币进行往来结算的方式。特别提款权的推进远远低于预期,目前黄金仍然是国际上可以接受的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大硬通货。

7.江西省黄金产业发展思考 篇七

目前, 兴国县有民营企业8874户, 个体工商户8513户, 私营企业361户,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7000万元。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124万元, 上缴税金7661万元, 其中国税5320万元, 地税2341万元, 全县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6 9.6 9%, 高于全国新社会阶层提供国家三分之一以上税收的水平, 对发展我县民营经济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但相对于一个拥有74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来说, 民营经济尚处初级积累、艰难爬坡的关键阶段, 整体素质和效益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资金匮乏, 融资渠道不畅, 成为我县民营经济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质量的一大障碍。

当前, 民间创业融资主流还是传统的亲人融资或熟人融资, 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措施的具体指导, 借贷纠纷时有发生, 有的业主上当受骗, 导致一些民营企业停工待料, 甚至倒闭破产。这就迫切需要政府财税等有关部门及银监机构在整顿、规范民间借贷秩序的同时, 帮助、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改进筹资方法。

1. 内源融资。

指企业不完全依赖外来资金, 而是在本单位内部筹集所需资金, 主要通过以前的利润留成进行资本纵向积累的一种融资方式。但目前我县多数民营企业自有资金不足, 利润水平较低, 自我积累有限。需要通过加大投入 (物质和非物质的) , 强化财务管理, 规范会计核算, 提高盈利水平, 即向管理要效益, 从而疏通和改善这条传统的筹资渠道, 使其继续成为中小民营企业筹集发展资金的主渠道。

2. 外源融资。

主要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这种横向联合的间接融资方法需要一定的条件为前提。一是加大对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治理力度,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二是营造民营企业信用文化, 维持正常的社会信用关系和信用秩序, 增强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力。三是实行科学决策, 实施安全生产, 减少经营失误, 为银行借贷创造优良的企业内部环境。如果企业原本就先天下足, 后天又不济, 那么, 金融机构只能疏而远之, 贷款始终与企业无缘。目前, 中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但却有大量的闲置资源、资产和沉淀资金, 无人问津。倘若企业能够主动与银行沟通并配合, 实行金融工具多元化扶持, 中小企业就可望如鱼得水, 获得银行贷款, 把“死”物变成活钱。具体方法有:挖掘抵押贷款, 实行质押贷款, 发展担保贷款, 开展应收账款代理业务和存货融资, 等等。

3.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助推的杠杆作用。

一是建立民营中小企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基建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贴息或补助, 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以及奖励出口创汇多、上交国家和地方税收大的民营企业。尤其要重点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外向型民营企业、吸纳下岗人员就业的民营企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流通的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和滚动使用。二是县、乡领导要与重点企业 (项目) 负责人认真研究上级各项支持工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企业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补助新政策、新规定、新动向, 主动争取上级的资金扶助。民营企业主对扶助自己企业 (项目) 资金, 要弄清来龙去脉, 知其然, 并知其所以然, 防止“雁过拔毛”和钱、货交易现象的发生, 把金库、国库的钱用在刀刃上, 有借有还, 专款专用。三是财税部门要创新融资理念,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既立足长远, 又正视现实, 帮助民营企业培训财会人员, 按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财务通则, 规范建账行为, 提高核算质量, 杜绝虚假信息, 为实施纳税筹划、减少额外税负创造基础条件。从目前来看, 适逢国家在中部六省对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八大行业启动增值税转型 (指将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 改革, 可为全县26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依法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 享受到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税收优惠待遇, 这如同企业获得国家一笔无息贷款, 可以增强企业自有资金的调控能力, 多留在企业的资金可以更好地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提高市场竞争力。

4. 着力解决工业园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8.江西省黄金产业发展思考 篇八

一、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1.旅游经济效应日益扩大,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一是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山西旅游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挖掘深度和广度,旅游经济的量和质得到同步提升,2012年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上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559.46亿元,同比增长19.67%,总收入绝对量排全省第二位,增幅排在全省首位,旅游产业收入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行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二是随着山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收入对全省GDP的贡献明显提高。2011年山西省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8.53%,占GDP总量的6.48%,贡献率居第三产业首位,为全省财政收入增加250.9亿元。到了2014年,山西省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6%,占GDP总量的7.8%,为全省财政收入增加194亿元。

2.旅游交通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到2014年底山西全省公路线路里程14.0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11公里。到目前为止,全省形成了全方位,全天化,公交化的旅游公路交通网络,连结了全省绝大部分的旅游景点。二是铁路线路里程4980公里,铁路交通实现网络化,对山西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航空运输迅速发展,目前山西已建成太原武宿机场、 长治王村机场等6个机场。2014年旅客吞吐量为999.9万余人次,这为山西吸引国际国内游客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3.景区品质不断提升。一是旅游住宿设施趋于正规化,合理化。截止2015年年底,全省星级饭店已达到284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8家,四星级饭店69家,三星级饭店135家,二星级饭店62家,山西旅游住宿初步形成合理的档次结构和布局体系。二是旅游企业蓬勃发展,更加信息化,规范化。据统计,截止2015年末,全省有资质的大小型旅行社已发展到854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92家,赴台游组团社9家。三是旅游景区、景点总量规模扩大,质量提升。山西省现有各类景区和景点500余处,其中有世界遗产3个,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共73个。宋辽金以前地上木结构建筑120座,占全国同期木结构建筑的75%。这一切使得山西旅游对国内外游客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二、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景区资源的开发程度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一是没有突出特色。没有形成有感召力的特色鲜明的产品,没有充分挖掘出我省丰富文物资源中的文化底蕴,配套程度较低,内涵的缺乏严重削弱了旅游产品应有的吸引力。二是景区的配套设施档次不高、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如果要将旅游作为一个产业,住宿、餐饮、交通、娱乐等配套设施的支持作用也很重要,但山西省除了太原、五台山等核心景区设施比较完善外,其他景区的配套设施都有所欠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较低,旅游市场无序。一是各景区各自为战。在自己可利用的资源上大肆进行低水平的开发和重复建设,造成大量浪费。二是旅游景区市场秩序混乱,个别景区强买强卖、欺客宰客问题突出,严重损坏了景区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三是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旅游业的涉及面相当广泛,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规划、研究、管理人才,需要大量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技能的服务人员,但从我省的现状来看,旅游研究远远不够,管理水平不高,服务人员素质偏低,无法适应市场竞争需求,旅游服务质量较差。

3.旅游景点分散,交通不畅,制约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

山西省的风景名胜虽然多,但比较分散,从大同到运城,几乎县县有景點,这就对景区之间的交通接驳,服务衔接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近年来,虽然山西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在重点旅游景区,景点至交通干线、旅游专线公路的连接方面还有瓶颈,旅游专列数量不足,航空港建设和重要客源地的航线和班次方面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

三、政策建议

1.科学规划旅游业发展框架与前景,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旅游要发展、规划当先行。科学规划是优化配置、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需要,是提升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旅游管理部门要在规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的利用开发进行宏观调控、总体指导和总量控制,通过科学的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同质竞争,有效规避开发投资风险,提高山西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2.加大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增加旅游业发展后劲。从山西省目前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来看,旅游业的门票收入、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虽然在近几年有了大幅增长,但收入主要来源还是门票,像《又见平遥》《太行山上》等高水平的演出活动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游客在山西省内消费并不高,旅游经济还局限于观光经济,食、住、行、购、游还没有达到协调发展,用产业经济的标准来衡量还有很大差距。社会各界应积极配合山西省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促进山西省旅游业向特色化、规模化发展。

9.国内外黄金企业发展现状2013 篇九

1)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

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商,黄金地、采、选、冶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总部设在多伦多市。根据该公司发布的报告,截止到2013年底,公司黄金产量约203.2t,比2012年下降了3.4%,销售收入达125.1亿美元,利润25.7亿美元。

2)纽蒙特矿业公司(Newmont Mining Corporation)是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商,其总部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经营范围主要是以金、铜、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中心。2013年底,公司黄金产量约143.7t,比2012年增长了1.8%,其中大部分的黄金产量来自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朱尼伯(Juniper)冶炼厂、凤凰(Phoenix)、卡林北部地区(Carlin North Area)和侨民(Emigrant)矿区。销售收入达83.22亿美元,利润6.95亿美元。

3)英美黄金阿散蒂公司(AngloGold Ashanti)

是全球第三大黄金生产商,其总部位于南非,是南非顶级的黄金矿业公司。2013年黄金产量约116.5t,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4%,销售收入约50亿美元。目前,公司拥有黄金资源储量达到1630t。

4)加拿大黄金公司(Goldcorp Inc.)

2013年生产黄金约75.7t,比2012年增长了11%,销售收入约46.57亿美元,利润6.34亿美元。公司旗下年度产量最高的矿区是红湖矿(Red Lake),共生产黄金约14t,该矿区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是世界上最高产的金矿之一。

5)金罗斯黄金公司(Kinross Gold)

2013年黄金产量约72.3t,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5%,销售收入约37.8亿美元,利润3.21亿美元。证实的和可信的黄金资源储量约1213.4t。该年度最富生产力的矿区是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楚科奇自治区的库珀(Kupol)矿,共生产黄金约15.6t。

2.4.2中国黄金企业发展现状

1)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是中国最大的矿产金供应商,截止2013年底,黄金产量122.59t,其中矿产金25.59t,总资产达234.2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4.91亿元,利润9.63亿元。

2)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是中国第二大矿产金供应商,2013年,山东黄金矿产金达到26.82t,总资产达218.9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净额461.68亿元,利润14.81亿元。

3)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是中国第三大的矿产金供应商,2013年公司生产黄金108.54t,其中矿产金26.32t(不含澳洲诺顿金田5.37t),总资产达234.2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97.72亿元,利润21.25亿元。

4)山东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13年底,公司完成产金总量约28.85t,其中矿产金20.11t,冶炼加工黄金8.74t,实现销售收入634412.4万元,净利润达到76740万元。拥有黄金资源储量约721.2t,可采黄金储量约 368.3t。

5)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9~2013年,公司累计生产黄金113.37t(其中自产金38.09t),实现总收入375亿元,净利润40.87亿元,累计上缴各项税费18.32亿元,2013年资产总额达到106亿元。公司黄金资源储备占整个云南省的1/3,黄金产量占整个云南省的一半以上,系上海黄金交易所综合类优秀会员,公司以自行申请注册的“滇金”品牌,向市场提供标准金锭,并被上海期交所认定为履约交割金锭。

10.江西省黄金产业发展思考 篇十

2016年中国黄金珠宝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告别黄金时代,行业步入调整期:受益于政策开放、金价上涨、消费升级和渠道扩张,我国黄金珠宝行业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黄金时代”。2014年以来,随着黄金价格的持续走低以及内需增长放缓,无论是珠宝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均出现疲软迹象,行业增速大幅下滑。

传统依靠金价升值、渠道跑马圈地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行业深层次问题开始逐步暴露:零售渠道趋于饱和、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管理粗放、中小企业缺乏有效融资渠道。

整合浪潮将至,产业链面临重塑:按照欧美等国家珠宝行业的发展路径,珠宝零售市场将形成几家多品牌、多渠道的珠宝零售集团主导市场的格局,行业调整其更利于实力企业通过逆市扩张和并购抢占市场份额,产品设计、品牌运营能力、渠道控制力将是下一阶段珠宝零售业的竞争关键。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进步,ERP终端管理系统、O2O模式、产品定制化解决方案等有望解决流通痛点、重塑产业链条。

金价重启上升轨道,投资需求爆发:宽松的货币环境将为金价提供支撑,16年以来黄金市场异军突起,已创下20%的涨幅。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黄金投资需求量是往年同期的1倍以上,国内投资金需求也从2015年三季度开始逆市上升。

黄金投资需求旺盛将有助于投资金产业链的矿产、加工制造、分销渠道企业的景气度回升,并对黄金首饰消费需求形成一定传导和推动。

品牌企业切入供应链金融优势明显,风控体系建设是关键:黄金珠宝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均有较强融资需求,推算供应链金融规模在900亿左右,市场空间巨大。品牌企业以较强的融资能力、上下游客户资源、产业链信息优势切人供应链金融业务成为大势所趋。

风控体系的搭建十分重要,具有较强行业规模地位(上下游资源)、精细化运营能力和行业整合能力的企业更有希望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渗透。

黄金银行业务潜力巨大,有望与供应链金融业务协同:国内民间黄金储备约为6000吨,是超过万亿的巨大存量资产。黄金银行业务通过吸储民间黄金,有望获得年化5%以下的低成本资金,通过转借用金企业或其他投资渠道获得利差收入。珠宝企业介入黄金银行业务,能为体系内外用金企业提供更低成本资金,与供应链金融业务实现协同。

上一篇:小学生记一次运动会作文:春季运动会下一篇:南岸区环卫处公务车辆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