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14篇)
1.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 篇一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论文
一、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措施
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使其能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好,日后想要继续升学的学生则应当更深入地进行教学,教会其更多的计算机信息知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时候,也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心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需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使用办公工具,熟悉Windows系统的操作等内容。
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
程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还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软件层出不穷,学生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软件应用方法,为使其在社会中能够应对各式各样的计算机软件,学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则必须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其能够自己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自主地去研究和探索。为此,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环境,从而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困境。
三、结束语
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当地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而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来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 篇二
一、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 要符合农村学生的特点
我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农村, 部分农村小学从未开展计算机教学。学生跟计算机接触不多, 计算机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奇而神秘的事物。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授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时, 本年级的教学内容按课程安排是这样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键盘操作;而我在教学时是按“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键盘操作→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强化指法训练”的模式授课。这样学生一开始学计算机就接触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认识键盘、鼠标, 让他们动手摸一摸键盘, 按一按鼠标, 消除部分学生面对计算机不知所措的心理, 并让学生产生一种想自由驾驭计算机的强烈愿望。然后学习指法操作, 再教计算机基础常识。学生先自己上机练, 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后, 学习起基础常识来会效率快, 成果佳。
二、精讲多练, 让学生在操作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 最忌讳的就是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 留给学生的思考与操作时间相当有限, 使一门有趣的课程变成了大篇的理论讲解, 剥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我教学信息技术课的经验是“精讲多练”。“精讲”就是将学生必须了解掌握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述, 其他内容由学生自己学习。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学习信息技术的条件不同, 基础也不同, 那么在七年级的起点自然也不同, 学生在理解、认识和实践操作上也会存在差别。显然, 同样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 教师可将一些易懂的或易于自学的内容让其自己去完成, 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在实践中“多练”, 在实践中“多思考”, 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思维与想象空间, 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形式要求注重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安排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特别强的学科, 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 才能掌握信息技术, 培养信息技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规定,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这种教学形式一方面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节奏, 符合农村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 注重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安排, 为农村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解决了农村学生因对信息技术接触过少而产生的神秘感和陌生感。
四、尊重个体差异, 因生施教, 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勤作尝试
由于农村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情况不一, 以及学生家庭经济环境、曾经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不同, 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起点是参差不齐的, 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分化很快。这些因素使得教学时要针对学生操作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和层次的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 对“学困生”应耐心指导, 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勤作尝试。具体做法是:提出同样的操作任务, 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可以适当增加知识容量、提高操作要求, 让学生有主动创造与发挥的余地;相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 应以鼓励为主, 找到学生学习的闪光点, 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共同进步, 在此基础上促使其有所提高。这样,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同样的成就感,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自然成为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
五、教学的内容要尽量让学生乐于学, 学以致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应用, 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让所学的为自己的需要而服务。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以致用。首先, 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学生的应用相结合。在教他们学计算机时, 制定的教学内容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例如“画图”, 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贺片, 送给他人;“Word 2000”, 学生可以利用它写作文、写信。这样, 在课堂上学的都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都能服务于现实生活, 都是学生所需要的, 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 乐于学。其次, 在应用中练习, 巩固知识。
3.如何上好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 篇三
【关键词】农村中学 教学质量 提高质量
而农村初中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差;学校机房规模不大,一般都只有一个机房, 50来台机子,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地求得发展。对学生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本人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的一点拙见:
一、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教学科目,其内容的变化是极为频繁的,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继之而来的是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教学思想的更新,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无论对施教者,还是对受教者都存在一个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潮的重新认识与提高的问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常常错误地将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兴趣误以为是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为孩子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已经很高,不存在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然而大量的调查表明,孩子们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然而这种兴趣却只是一种“表面繁荣”,是一种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他们的目的在于计算机好“玩”——打游戏、上网等,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不好玩”,由此,常常会出现了孩子们喜欢到电脑室上信息技术课,却不喜欢信息技术老师的奇怪的现象,原因只有一个:老师不让他们“玩”。然而,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作为教师要“寓教于乐”,积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正确引导孩子们,让孩子们将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开发智力。比如,我们可以开辟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玩扫雷、纸牌、跳棋、象棋、拼图等各种益智游戏,让孩子们在画画板上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样,既加强了孩子们的自己动手的实践操作能力,又开动了他们的脑筋,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激发了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兴趣。
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只有通过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实现。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过程中,应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克服将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单纯技能培训的倾向,切实保证规定的课时,全面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注重课堂绩效
信息技术教育与传统的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学生之间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有着巨大的差距。现今农村,一部分学生家里已经配置了计算机,他们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得到了长期的训练,到达了一定的水平层次。与此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家里还没有配置计算机的,这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有关知识简直是一窍不通,而且课时较少,上机练习的机会也很有限,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水平总是停留在较低的层次。这样一来,同一个班的学生出现了几个不同层次水平的群体,这使教学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层次较高的学生面对课本上早已熟知的知识内容,感到早已厌烦,这个时候就很能会出现不该出现的小动作甚至是捣乱课堂秩序。
怎么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最大限度地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取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就是让学生做到“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看书后操作,以操作为主。”让学生先自学实践利用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迁移并运用在新的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促使教师讲在点子上,导在疑难处。
其次,要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如果始终采取一种学习模式,孩子们就会兴味索然,所以信息技术的课堂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应该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成立“计算机学习小组”,把全班分成多个小组,让水平较高的学生当小组长。对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布置一些课外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同时开展互帮互学活动,这样大部分的学生都得到的了提高,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加。信息课堂中,教师可以亲自示范,教会孩子们正确键盘鼠标操作方式,教会他们如何查找、收集、加工、存取信息;可以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如自己画的画、自己打的文稿、在网络上搜索到的最美的图片……等等。总之,只有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孩子们才会始终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培养创新能力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造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归宿。计算机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不能完全按照常规教学的模式,教学内容要尽可能跟上计算机软、硬件形势的发展,教学方法上要多让学生自己动手,让他们大胆的去看、去玩、去实践,引导他们去发现、去推论,这样才能避免禁锢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探索发现创新的能力。以是否已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为准,教学形势要多样化,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为目的。在自学中渗透学法,在研讨中领悟学法,在操作中巩固学法,在导学中拓展思维,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当导演角色,以低差生的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 篇四
楚侯中心校 裴亚娜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教育走信息化之路已成必然。体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因与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整合而得到优化。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间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解决了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体育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使体育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农村初中 体育学科与信息技术 整合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工具。“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新视点,它既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差性、继承性、综合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整合并不是城市学校的专利,农村学校更需要。
1.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1.1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有限,有室内体育馆的学校几乎为零。受季节、场地、器材的影响和制约,大部分体育课只能在室外进行,而室外进行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农村初中还没有这个条件,在教室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又摒弃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是我们体育教师噬待解决的问题。
1.2受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和教材限制的影响,教师大多不便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原因有二:一是资源贫乏应用不方便;二是受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较大,教师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三是在室外进行多媒体教学一般要移动多媒体设备,工作量无疑会增加,造成教师不愿这么做。
1.3自身素质的影响较大,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的制作对制作者的素质要求很高,编制者除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外,还需有较高的体育理论水平,同时还要求教师自身有丰富的体育教学工作经验。另外,农村初中学校的网络还不够发达,教师办公室还不能上网,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1.4一方面,育教学的观念影响较大,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大部分依然停留在身体练习和单调的课堂理论讲解上,不重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从而影响了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另外体育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又限制了这些教学模式。
2.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2.1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平台是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网络世界就象广阔的宇宙,只要手指轻轻一点,你就可以四处遨游。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获取各种信息,而他们获取的信息量,信息程度都是老师们意想不到的。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小部分家庭已经具备上网的条件,另外学校办学的硬件提升,校园的网络已不是神话。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搜集相关的学习内容。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课外体育作业,让学生搜集篮球的相关知识,给出几个问题,学生通过网络的搜集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篮球的知识。部分学生是通过书籍,更多的学生则是通过电脑。值得一提的是,有多名学生家里没有电脑,他们就在家长的带领下到网吧去查阅。学生们的这种学习劲头得到了家长的肯定,更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他们所获取的知识是巨大的,他们所了解的知识是书本上没有的。是网络世界给了他们获取信息的平台。
2.2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舞台
网络世界有许多新奇的信息,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健康的、有目的的上网是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宗旨之一。教师利用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合作的舞台,学生通过互联网有意识的去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全世界,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协作。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在网络上交流作品,而且可以创建个性化的网页,供同学浏览。在这种交流中,信息技术水平有了飞快的提高。一个小小的网络空间,给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学生们交流与合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3.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3.1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资源和环境,改变了原始的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结构,使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呈现出一个新的亮点。为了让学生能更宽泛、更直观的了解体育课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案资料收集、课件制作等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将教材、图片、影像、光盘、文字、音乐等,通过 powerpoint、flash等技术手段使其资源得到整合。同时能利用时空变换、大小变换、速度变换,虚实变换的手段进行人机对话,使原来生硬的体育知识、健康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3.2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体育教学中多数技术动作要求教师做示范,而通常教师所做的示范动作一闪而过,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看明白,只能凭着对动作的肤浅记忆去模仿,其效果自然不好。有了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师可以将要演示的动作技术进行处理,使其分解、定格,让复杂的动作变得简单化,让技术动作的要领更加清晰明了化。通过观看、学习,学生很快知道了蹲距式跳远的四个环节:助跑、起跳、腾空、落地。通过播放慢动作和定格,学生很快的领悟到腾空后的收腹曲体的动作要领。学生对动作技术的记忆不再是模糊的,而对要学的动作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对接下来的练习和掌握提供了帮助。
3.3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将我们所传授的知识由浅到深的进行展示,使知识技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于学生面前,同时还能较好的展示重难点,使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容易达成。另外,通过人机对话,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他们对体育知识理解和记忆。这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
4.农村初中体育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建议 4.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体育课的直观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课件进行直观教学。篮球课讲到战术基础配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篮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但如果教师创造条件,先在室内利用篮球课件进行教学,伴随着有声有色的动画场面,学生根据画面学习夹击、突破、人盯人紧逼防守,然后在球场自己组织进攻,应用合理的技术战术赢得比赛。学生在愉悦中掌握了篮球技术,课堂效果则十分明显。
4.2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
“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一切都得益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因此,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充实自己,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实现现代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引导;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象征,而且对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使“以人为本”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潜能,构建学习的良性循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习惯,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只有明确信息技术与传统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教学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体育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充实到我们的体育课堂里去,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现代化。
4.3注重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的结合
对多媒体与体育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师要做到为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而整合,而不是为了“表演和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注重主导作用和主体
地位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把教师的讲解变成媒体录音播放,板书变成屏幕显示,课堂中看不到教师和学生的机智和创新,把人情味很浓的教学变成毫无感情而言的人机大战。在课堂教学中,课件“动”起来不是目的,要以生为本,要求学生“动”起来才是目的,因此就要求在整合课中应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件的强化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师生和多媒体的多边交流沟通机制,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师生心灵中相互传播。
4.4信息技术的整合要为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服务
在动用信息技术手段时要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的动画、录音、视频等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与传统体育课教学相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健康课的教学,展示学生运动后的生理反应:血液循环、吸氧量、心率等,将抽象的生理反应制成课件,以立体动画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促进了学生对运动后出现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发热等生理现象的科学认识与理解,有效的突破料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5教育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体育场馆及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让农村初中具备良好的条件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因此,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的开发潜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条件的日益改善,阴硬件设施的逐渐完备。只要我们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克服困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疑、创设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农村初中体育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需设施与场馆一定会出现在校园中,农村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一定会有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习体育》[J] 2007年第11期多媒体动画教材的制作方法;
2.《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马旗光
3、《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育的整合》(汪庆)
5.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 篇五
【摘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等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的便捷与灵活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莫大的契机。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优化了教学过程,从而顺利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我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就此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多媒体 信息技术 突破 适度 正文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运用,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积极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优化整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英语学科教学质量,以信息化推动现代素质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必须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需要的教学理念,走到学生中去,利用可以运用的教育教学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精心指导学生,用心帮助学生,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分担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经验,让英语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而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就是最好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在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中应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它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影响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很好的学习,而且可以创设语言学习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能快速理解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理解对话及短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1、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的语言情境,非常直观形象,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让一些呆板的枯燥的内容跨越时空形象再现,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图文并茂,声像毕备,形象生动。使课堂教学省时高效、直观、感染力强,全方位地调动中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地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如七年级英语中有关Shopping的内容,我先向学生出示一张PowerPoint图片,展示一鞋店中一位顾客正在买鞋并配音,让学生跟读模仿读音。然后用文字展示对话内容,先让学生做跟读练习,然后分角色扮演做替换练习,展现自我。最后教师设计买水果、服装、学习用品、蔬菜等的场面,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自由练习。人物、场景变了又变,对话也翻新的出奇,用学生学过的各种句子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和生活化,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机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在英语学科的知识传授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又能提高学习兴趣,启动联想思维,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其优越性毋庸置疑。如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有关未来机器人的设想,我从网上搜集到各种各的机器人让学生观看,利用电教手段先呈现机器人的图片以及机器人对人们帮助的画面,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听配乐课文录音,并利用图表或提问等形式归纳各自然段内容,最后总结全文。这样,使学生对课文在感性和理性上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并且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2、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的语言学习环境,新颖生动,通过直观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景,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们中国,英语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除了课堂教学时间以外,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语言实践。因此,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种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非常必要。多媒体技术通过提供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方式,构建情景交融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感受语言,并反复进行情景语言练习,这能将强制学生有意注意变为无意注意,从而使学习成为轻松的过程。并且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形象生动化、具体实物化。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就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变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为直观思维,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同时也能解决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降低难度,使教学中能顺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为了突出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我在课件中选用了“超级女生”PK的方式,将两个在身高,体型,性格等方面截然相反的人物进行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并把关键词做成红色,十分醒目,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让学生来归纳总结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在他们总结后,打出条列清楚,重点突出的表格加深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多媒体所提供的环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有效地弥补教师个人教学才能的不足,真是一举多得。如上学期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阅读课中,我就结合关于03杨利伟太空行走、08年奥运会和10年上海世博的相关照片、刘翔在2004年的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等音乐和新闻短片重现当时情境,帮助同学们回忆当时自己在做什么,并进一步和同学们一起将当时的情形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在这堂课的大部分时间,同学们都在自觉地用目标句型“I was „,when„”互相交流,真正地成为了自己课堂学习的主人。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让课堂教学减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实践量,显著地提高实践质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的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有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如:在九年级Unit12 这一单元时,我把不同国家人们见面时的礼节做成Flash,予以呈现。憨态可掬的cartoon形象,引起了学生强烈的表演欲望。从而为接下来的 Pair work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Flash发出的声音,学生也不自觉地跟着读了起来,从而达到矫正学生读音的目的。所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同时刺激,这种刺激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进入视听并用、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的多维动态,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
再如:学习完了一个单元的单词,我们可以将单词利用多媒体分类来展示给学生。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再追加一些单词,也就是将原来学过的同词类的单词加上去。这样也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4、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有助于英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首先在教学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解决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在经过仔细的钻研和科学的分析后,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来自己设计教学课件,并在这些课件中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扩展,这样既可以缩短学时,精减教材,提高学习效率,又有助于解决教学中难易、繁简的矛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把重点、难点讲深讲透。
其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扩充了教师自我学习和发展的途径。社会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中,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果不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将会被时代所淘汰。英语是一门活的学科,其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例如新单词的诞生,又如其他语言对英语产生的渗透和影响,这些都是我们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的知识。互联网和计算机,使我们能够真正地与社会发展同步,与语言变化同步。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服务要正确适度。
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确实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要合理利用。英语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文字载体所承载的内容,而且十分重要的是要学习和掌握文字载体这一工具本身。英语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学习英语不用心去读,不潜心去体会,是不会有收益的。所以教师要做到:
1、制作课件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从英语学科的实际需要出发,要在全面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要切记多媒体是辅助教学,关键还是教学设计本身,不要“喧宾夺主”。设计课件时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认知基础,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尽可能把自己的教学风格、教育思想融入到课件中。反之,滥用多媒体技术可能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过多依赖大量繁杂、色彩艳丽的图片等会忽视学生的思维活动,用电脑的机器活动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有可能会压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上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适度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
2、教师地位不可取代,不能让课件统治课堂。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地位,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还有为人师表,这是通过教师的一定行为和对学生的引导,约束来完成的,计算机不能取代。教师恰当的手势、表情、生动的语言都会增大师生情感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不能让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统治课堂,削弱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师生感情无法交流。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正确合理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在我们农村初中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更要正确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用其优点推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为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让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的“费时、费力、见效慢”的现状,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总之,农村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教学手段的结合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尝试,对改善我们农村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质量将是一种有益的帮助,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同的兴趣,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教学,这对于每一位农村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大胆应用,在实践中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资料
(1)《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6.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 篇六
内容提要:本文写笔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发现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有优点,在教学中起着独到作用;它有不足,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独到作用负面影响个性差异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令我们无法回避和否认的问题,出现了语文教学与社会发展不谐调的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顺应历史潮流,语文教育处于转型时期,全国上下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这股春风的吹拂下,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并且在现行教改的浪潮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也责无旁贷地卷入了这次浪潮中,努力尝试将信息技术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实践,听了一些老师的观摩课、研讨课,我日渐发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显示出来的优越性和一些不足。这让我们欢喜也让我们忧。
一、信息技术让我们喜
语文教学包括的内容很多,有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字词读音、字形辨析、结构梳理、主题探讨、疑难探究等等。有了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资料,上课时,让学生参与课堂,完成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等内容,增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课堂角色的转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不再是以前老师演独角戏的舞台了。老师可以将生字、词的读音、字形、课文内容板书用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出来,与以前用粉笔写在黑板上比起来,速度快多了。这一环节节省了部分时间,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学习与交流,去探讨文章的重点,突破难点,可以让学生进行当堂的作业训练等。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课堂的容量。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学生探讨的问题展示出来,有直观效果,使课堂效果更明确,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可以用光与影、声与色的组合画面创设教学情境,变换出示在学生眼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一定的学习实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上网查资料,不必为查不到想要的资料发愁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要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老师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从这方面讲,它锻炼着老师主导课堂的能力。
因此,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表现出了它独到的作用。它信息量大,节省课堂时间,增加课堂容量,转换师生角色,调动学生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一定程度上激活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它辅助备课,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它锻炼着老师在课堂中的主导能力。这让我们喜。
二、信息技术让我们忧
经过了几年的实践,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忍剑。它有优点,也出现了一些让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这让我们感到很困惑。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让我们忧。
1、束缚思维,扼杀想象
从实用角度看,学校条件有限,不是上每一节课都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个学期只有几次机会,。即使可以用,长此以往,可能造成新的课堂模式的单一与生硬。它信息量大,可能会培养部分老师的惰性,上课前缺少对文章的充分阅读与理解,只需要点击鼠标,随手拿来就上课,抹杀了老师个人的主观创造性。有时画面太多,闪得太快,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要么课堂结构衔接不合理,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造成思维定势,扼杀了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就谈不上再创造了。这样会有好的教与学的效果吗?
2、长此以往,失去活力 从心理角度看,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让人们产生好奇,从而激起了强烈的了解欲望,学生也是如此。学生接受着信息动技术的教育,表现得很积极,课堂气氛也热闹,学生没去关注学习的效果。可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对它了解了、熟知了,然后开始厌倦起来,语文教学重新失去活力,教学效率会不会再
1次走入低谷?
3.走入误区,抹杀个性,违背初衷.从文学接受角度看,阅读过程发生在读者与作品之间,是一个互渗互动的关系.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关系,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作品的意义,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加上读者心灵层次,社会经历,语文能力,对作品背景了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读者读了作品,经过思考转换之后,而内化为个人认知的一部分,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就有了因人而异的诠释。德国的伽达默尔曾说过:“凡有理解,就有不同”。所以,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时,一部作品,总能给不同一人和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美感和濡染。鲁迅先生就说过:“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北师大教授童庆炳先生说:“文字接收是个性化行为,读者可以这样或那样理解作品,这是读者的权利。”可是现在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通常把作品用一两个或一组画面而呈现在学生面前,想方设法把学生思维引导着朝课件指定的思路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老师牵着学生的思维走,从而表现出一种认识尺度的过分的求同取向,漠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也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蕴,我们是不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而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利呢?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是不是表现为一种遮蔽?这种遮蔽是否体现了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创新思维培育的不足呢?这是不是违背了我们教学的初衷呢?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对知识占有量的大小已退居次要地位,而现有知识的整合与创新才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教育要求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上,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学生对作品,特别是作品主题作出多元的解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带上学生自身体悟经验的色彩,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才能成为学生永久性的智力成果。部分教师走进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成为信息技术的奴隶,教学目的会得以实现吗?
7.谈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的生存之道 篇七
关键词:调查,信息技术,课件演示,网络应用,情感交流
如今这个年代,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强大,可是,农村中学里的教师和领导还是经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计算机在农村中学里到底有什么作用?”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难道是他们不了解信息技术吗?很显然,不是。我们的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学受了委屈,它的地位远远赶不上语、数、外,甚至赶不上生物和地理。在这里,我要为我们新兴的信息技术“申冤”。
一、信息技术教学重在应用
我们到底懂得多少信息技术?看看我们所见到的信息技术教材,整个就是软件操作的教程集合,基本上把常见的通用软件或者网络应用平台如何操作都给讲了个遍。可问题是各种软件与网络应用层出不穷,学生如何去面对?是依靠我们在课堂上讲,还是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如果是让学生去摸索,他们有这种能力吗?学习的效率高吗?如果是以我们目前的这种课程呈现和学习的方式,我会深表怀疑,我们的课程太注重一点点、一步步地学习操作了,很难说培养了多少迁移的能力。操作是有技术规则、规范的,掌握了这些规则、规范,就能够真正掌握软件的操作,无论遇到什么新软件(学生接受能力之内的),都可以很快上手,这才是学生获得迁移能力的基础。但对于这些操作的技术规则、规范,又有谁真正的关注到了,或者真正懂得?
二、信息技术需要“知已”
在计算机教学中,如果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对一个软件反复练习,学生可能对此软件掌握的很好,而对其他软件,甚至对一个新的知识点,如果教师不教,他们永远也不会。他们没有学到“与计算机对话的一种思维方式”,没有掌握“计算机的思想”。在农村中学里面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人数也太少。在农村中学的教师中平常应用多媒体、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的不过10%,在这种情况之下,信息技术设备或资源还有何用?农村中学管理松懈,信息技术设备或资源没有用在教育教学上。这样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怎能不因此而受委屈?
三、农村中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误区”
目前在一些农村中学中不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并没有起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自从有了网络以后,现在的观摩课、评优课等公开课中,执教者、听课者以及评委常常把信息技术的使用作为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如果不使用信息技术,这节课就上不了档次,就跟不上形势,就不是创新。课件演示眼花缭乱,把讲授、点拨质疑的时间挤掉了,把读书、思考、讨论的时间挤掉了。学生没有时间来思考,可想而知,学习的效果会怎样?可这些能怪罪于信息技术吗?信息技术本身是好的,但是有些教师们没有恰到好处地运用,反到起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四、信息技术要紧跟时事,不断进步
计算机的应用是广泛的、多层次的,计算机的教学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专业计算机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有关教材,总结出适合初中生的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方面,很多人一谈到信息技术教学,就认为是学习office、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开发。其实,据权威专家分析,中国今后对IT人才的需求,只有少数人需要掌握程序设计开发能力,其余大多数人只需了解、操作计算机,只需凭借现有的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为各行各业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培养急需的人才。
五、信息技术教师要将不断学习的新知识恰当地应用到教学中去
农村中学在设备管理上既要确保设备设施满足教学,又要防止闲置不用。同时还必须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打造一支懂信息技术、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队伍,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虽然早有所闻,并不陌生,但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处于初级阶段,不会用Flash或其他软件制作教学课件,对课件的理解也不很深刻,因而不会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去。为此,要因材因时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课件,提高自身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还应该适当增加其趣味性,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更广泛地利用。
六、将信息技术的特性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很多特性。首先是创造性。其次是整合性。再次是合作性。
我坚信,在加强对信息技术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只要我们的教学人员坚持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或工具,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信息技术设备及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不再闲置不用,我们的领导们就不会再有“计算机有什么用”的质疑,信息技术就不会再受委屈了。当然,它的作用也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了,今后的几年,必将是我们信息技术大展身手的时机。信息技术的地位将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越!
参考文献
8.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 篇八
关键词:农村教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近年来,随着有关部门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视,我国的许多初中学校都展开了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并且初具成效。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信息技术课的课程配置、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等都出现了与教育目标脱节的情况,严重限制了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本文笔者就根据自己对农村具体教育情况的了解、结合多年以来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为加强农村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评价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在指导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方面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看清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育现状
1.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由于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义务教育的考试科目,在农村的初中普遍存在不重视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情况。农村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不被重视,学生无法受到专业和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很多课程都是在教室里上的,教师讲几分钟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然后就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习,这样的课程基本上毫无实际效能。
2.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素养不高
由于农村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的限制,优秀的教师往往会优先选择去城市教学,这就使得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严重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专业性都较强的课程,如果教师不具备专业的素养,就很难对学生进行适应性和针对性的教学,使得课程的实效性大大降低。然而,很多农村初中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都被称呼为“电脑老师”,他们只能教学生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却不能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培训。
3.硬件设施不完善
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又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硬件设施不完善,设备跟不上,导致课程无法正常开展。由于农村学校资金力量的不足,学校往往只有一个机房,只能容纳很少部分的学生同时上课,另外,学校机房所配备的计算机等设备也不够先进,不能满足更深层次的教学。
二、探讨加强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与评价的策略
1.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
态度决定一切,要想农村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看到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地缩小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学生更加深远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开展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教学和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化和系统化,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计算机操作问题。
2.加强高信息技术教学的师资力量
要加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评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师资力量,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很深奥很复杂的学科,在这样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就变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具备专业素质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艺术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高深复杂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座谈会,让教师汲取经验并且应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去。另外,学校还应该组织教师参加一些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培训,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完善新建设施
硬件设施是开展信息技术课实践教学的物质载体,如果硬件设施跟不上,那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会变成空谈,实际应用价值很低,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的设备基础。学校要为信息技术教学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专业的信息技术授课教室,保证计算机能够满足足够的学生同时上课,并且设备的专业性能够符合更深层次的教学需要。
总而言之,在信息和网络时代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具备信息技术方面专业素养的学生是不适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而由于农村在经济和发展上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其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使得教学的实效性不高。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端正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温发军.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对策刍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6(1).
[2]司清清.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导刊,2013(2).
9.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经验交流材料 篇九
——石庄中心小学教师:任本俊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带着这份至诚,这份荣耀,我于
2000年从汾阳师范毕业来到了哺育过我的母校——石庄中心小学,并于2008年开始担任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现将我校这几年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取得的一些做法及经验总结如下:
我们石庄中心小学位于汾阳市的西部,是一所镇中心所在地学校,交通比较落后,信息也较闭塞。因此,信息技术的开设显得尢为重要。可喜的是2008年上级部门为我们配备了远程教育网和微机室,这一工程的实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填补了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的空白,给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为我校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工程既是一个信息量大、质量高、资源全面和便利教育教学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为农村学生搭建的知识、技术、信息平台。它把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迅速传递给我们,让我校学生享有和城市孩子一样的高质量的教育,有力地推动我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为了抓好信息技术教育常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组织和管理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教育手段,是服务于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因此,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并专门成立了工作组负责这项工作,建立了较完善的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还积极自筹资金,加大对信息技术工作的投入。
二、强化资源的应用
(一)加强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有了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它发挥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培训,锻造一支能熟练运用和驾驭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
为此,我们利用节假日和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请我校信息技术教师任本俊向各位中老年教师讲授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与上网技巧,使每位教师都积极地学习电脑知识、多媒体知识,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种教学模式,能够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电化教学的能手,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课堂上直接享受名师的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二)、注重学生上机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特别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掌握信息技术,培养信息技能,探究新知。为了注重学生的上机实践,因此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上机学习,既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学信息技术课的经验是“少讲多练”。“只对学生必须了解掌握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讲述,其它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思维与想象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学习的乐趣。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和所教课程有关的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学习,如:在学习中英文输入的时候,可以下载金山打字通里面的打字游戏,这类小游戏画面生动,操作简单,既让原来 的课程不在枯燥,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尝试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
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电子报刊、电子文档的制作,并举办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比赛,如中英文录入、电子报制作比赛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熟练程度还有待于提高。由于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因此,经验有所欠缺,这一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资金欠缺,经费紧张,教学资源库建设还不完备,教学软件资源还比较缺乏,制约了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3、对信息技术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还不够规范,有待于不断完善和提高。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今后,我校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和不足,不断探索创新,使我校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加强管理,深入扎实地搞好资源应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缩小农村中学与市区先进学校的差距,以实际行动回报上级教育部门给予的厚望和支持。
10.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 篇十
一学期来,严格按照开学时制定的教学计划看站教学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总结。
二、学校工作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担任学校的农远管理员以来,工作兢兢业业,做好资源的下载与发布以及农远设备的使027ART.COM范文频道[http:///fanwen/]用与维护,为全校教师的教学服务。除此之外,还主要完成了学校学生机房电脑及其它设备的维护;全校多媒体设备及教师笔记本电脑的日常维护;协助教导处完成了全校学生电子学籍录入、相片采集及数据上报;学校班级论坛的用户注册及电子图书馆内电子图书的上传等工作;并完成了学校领导安排的所有任务。相关文档: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三、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准时参加学校各项会议、校本培训。
四、教学成绩
组建了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并在宣城市首届机器人大赛中获得小学机器人灭火团体一等奖,个人第一名、第四名及第六名;小学机器人足球个人第四名。并代表宣城市参加了安徽省“讯飞杯”第十届机器人大赛。
五、教研成绩
1、获得了宣城市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2、教学设计《小海龟变魔术》获得宣城市2009年中小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例评选一等奖。
11.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 篇十一
【关键词】 农村初中信息 教学课堂 气氛条件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90-01
0
农村地区基础条件薄弱,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尤其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由于先进的设备和教学工具的缺乏,学生获取信息技术时,要借助课堂教学来补充。所以,提升课堂教学气氛便是提升教学质量最为可行的办法。
一、目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学生在开学初期对于信息技术课有着极大的兴趣,主要是因为学生把信息技术课看成是紧张学习后的一项放松,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玩电脑的一堂课,同时,在机房里面能够玩到游戏。当学生上了几节课以后,会发现在课堂上不能玩游戏,同时,还要完成会一些学习任务,还要学习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很多。因为,信息技术课的成绩不记入到学生期末成绩, 学生更加不会重视,会出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玩游戏、浏览网页、聊天等现象。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改变动态的课堂环境,灵活的开展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的灵动,不但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整体实效性,计算机不仅能够用来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还能够方便生活,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二、调节教学课堂气氛的措施
(一)素材和例子来源于生活
信息技术课如果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看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学生一直也对这门课程的实用性有着质疑,农村学生因为对外界接触比较少,对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了解也很少,感觉很多知识的学习和他们的关系不大, 所以,教学的时候多举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尽量接受和喜欢学生喜欢的东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学生所喜欢的元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课堂学习气氛也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也得到提高。比如,学生喜欢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教师就可以在讲解word演示文档的图片插入时,应用游戏中的图片作为示例图片, 在这节课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参与度特别高,不但完成的教学目标,学生还主动的探究怎么样能够让图面呈现动态画面,教师可以简单的引导学生如果换用其他的工具图面就能够呈现这个效果,让学生自己在课下研究幻灯片功能的使用。把学生喜欢的元素融入到课堂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探究新的开展延伸学习。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对于一些农村地区的初中而言,本身的信息技术条件就不是很完善,如果不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就不能够得以提高。因此,对于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教学观念的更新势在必行,信息技术要以日常的教学活动为中心,在激活课堂气氛的基础上提升其娱乐性,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在学习Excel这课进行数据统计知识学习的时候,学生感觉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很枯燥,就是输入数据进行计算,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游戏环节学生会有不同的感觉。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做一些数字游戏,比如有1到5五个数字,让学生随便组合其中的任意数字,让学生进行计算,同时,让学生求这五个数字的叠加答案和平均数以及求和,学生都能够一一计算,然后,让学生计算1到10十个数字,最后让学生计算1到50五十个数字,这时学生就会感觉计算很困难,那么,教师可以引入Excel表格计算法。因为现在讲的知识点和游戏的关联非常大,所以,学生听的非常认真,并且在学习中发现Excel表格的强大功能,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家庭生活中哪些能够用到这种叠加现象,有的学生说村口的超市可以把货物的单价和数量都统一记录到表格中,这样就不用计算器计算,减少人工输入数字的误差, 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所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师生之间互动交流
农村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要以“为学生负责,对自己尊重”为原则来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让课堂教学有质的飞越。因为,师生关系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气氛的调节意义重大,所以,教师要主动的和学生对话、交流以及情感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对有些教学策略的看法,这样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进而达到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的目的。重视师生关系,能够有效的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开展教学
农村学生在本性上都很淳朴,所以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更加的贴近生活,贴近生活中的事件。教师也可以开展合理的师生教学交流会议,一堂课的学习情况,学生是最有发言权,学生可以说出哪个环节自己比较喜欢,哪个环节自己感觉对课堂没有太大的帮助。农村学生直率的性格很容易说出问题的关键,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提升教学效果。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调整课堂气氛,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持课堂良好氛围,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通过情境教学的渗透,为信息的推进做出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学层次也得以深化,使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 参 考 文 献 ]
[1]何继军.浅谈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现象的思考[J].科学教育, 2011(02).
[2]司清清.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导刊, 2013 (02).
12.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 篇十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最早源于西方“课程整合”的概念。在英 文中,“整合”一词表 述为“integration”,在汉语中本单词有多重含义,如融合、集成、综合等,但主要含义是“整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领域被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步入课堂,以绝对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使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必然趋势。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众所周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精细加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除了把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呈现和传递知识的工具以外,更应该将信息技术作为激励情感和促进学生思维及交流的工具。
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认识不到位。大部分教师 只是简单 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做是两者的混合,牵强附会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滥用信息技术。两者的整合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而一部分教师“故步自封”,在心理上排斥信息技术的使用,对课程整合的认识片面、不到位,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多数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事。殊不知,资源的整合需要各位教师的配合,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学科教师提供专业方面的服务,二者的有效配合才可以使资源更加有效地利用,才可以为教学更好地服务。
2.重视程度不高。信息技术与学 科整合不 是通过一两节课就可以实现的。部分教师只有在优质课竞赛、公开课时想到整合,处心积虑动用各个方面的资源,打好整合这张牌,盲目运用多媒体课件博得了学生一笑,却远没有达到教学效果。不容置疑的一点就是大部分农村学校的教 师年龄偏 高,这部分教 师没有接 触过电脑,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比较生疏,对教学软件的应用不是很熟练,甚至有的教师一点也不会,使得课程整合只停留在口头上。
3.整合效果不佳。有的教师在某 种形式上 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但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总认为课堂气氛越活跃越好,往往当制作的课件较为新颖时,看似丰富多彩,课堂秩序反而杂乱无序,学生不去思考,只看热闹。一节课下来很热闹,但教师和学 生的收获并不多,学生是占了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点也没体现出来,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三、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对策
1.转变观念。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方面,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农村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信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 养。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旧的观念,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课程当中,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这才更有利于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
2.加大整合力度认识,注重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点工作。各个学校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基础上加大整合力度,加强教师对整合的认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学校要对 教师提出一个适度的要求,要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作为一个前提因素,注重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资源整合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这是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13.农村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研究心得 篇十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进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改举措,综合活动、综合学习课程成为关注的热点。我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将“综合实践课程”列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劳动技术与劳动是综合实践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教厅关于调整后四川省义务教育小学、初中课程教学计划》通知中,明确把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继续予以单列。2001年秋我校提出《农村初中劳动与技术研究》这一课题,上报区教研室,经区教研室推荐到市教科所,于2002年6月正式立项为市级研究课题。笔者作为该课题的主研人员之一,经过一年来的探索,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本课题符合当前农村初中的背景,具有广阔的前景。农村初中既是“普九”重点,又是农村教育的难点,同时还是大多数农村子弟接受学校教育的终点,农村初中教育肩负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任务,培养合格、优秀的劳动者是农村初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全面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同时,不容忽视,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简单,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严重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实施过程中基本以教师、课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校提出的《农村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题,非常符合这一背景,通过在学校学习期间掌握基础科技文化知识,获得理性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的时间开展劳动技术实践活动,使理性认知获得感性体验,从而形成职业技能道德习惯,为毕业后的职业取向和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作铺垫。
二、探索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的特性和功能。
1、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它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实践、行动、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掌握最基本的、初步的生产劳动技能,如种植食用菌、种植花木、修剪果树、饲养家禽、家畜等,让学生在实践和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感悟所学知识,达到掌握运用、升华的目的。
2、生活性、自主性、情感性。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在时间上大多利用课余、假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性、自主性是主要特性,且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付出心血和汗水,长期不懈的努力所培养的花木、食用菌、家禽一旦获得成功,就会有一种成功感和成就感,反之,一旦失败,则会叫苦不迭,便会从中去找失败的原因,从而再来一次,直至成功。
3、开放性、探究性。劳动技术的实践活动面向整个生活世界,其时间、内容、活动过程均具有开放性,其活动结果具有再生性,新的目标、主题在过程中不断生成。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形成一种积极、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我校食用菌兴趣组的同学,有的同学用生平菇的方针生产猴头菇,整个过程只要操作严密,就会产出猴头菇,还有的进行对比实践,用没有堆积的木屑生产平菇和堆积后的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没有堆积过的木屑生产出的杂菇,其味更加纯正。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范围大小。
农村初中劳动技术实践为生产劳动实践,我们依据学生个体、集体,实践环境的家里、室外和实践具体内容的不同,当初也就是2002年秋,我们开设了食用菌培训班、花木培训班、果树培训班、家电维修班、稻田养鱼培训班、土鸡饲养培训班、肉兔饲养培训班、黑山羊饲养培训班,其结果是依托农户,缺乏自主权,贪大求洋,而缺乏实效性,况且,出现了学生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局面,后来学校主研人员针对这一现状,及时调整步伐,大力削减华而不实的项目,对缺师资、项目技术的项目,一概取消,结果只留下三个培训班,一个花木培训班,一个果树培训班,一个信任菌培训班,前两个项目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学校培训,依托专业大户,让学生亲眼所见,形成对比,使学生向父母传授这一理念,走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生产向粮食与经济作物相结合的生产之路,与父母一起搞小型实验,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对比收益,从而提高其积极性。
自从精减项目以后,做到责、权、利三落实,使培训落到实处。参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培养了其劳动习惯和道德习惯。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搞劳动技术培训一定要找准项目,务本求实,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行。不可吹毛求疵,否则,只能流于形式。
四、农村劳动技术课程开展的原则。
农村劳动技术课开展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原则,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体现学校、社区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把握劳技教育的特点等。
1、遵循教育规律和原则。任何教育活动都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有其科学规律和规范原则,劳动技术课也不例外。在活动开展中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原则,教育心理原理等周密设计活动方案和选题,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和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来实现操作目的。
2、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人而异、因地因时因事制宜。不用活动本身去框学生,而据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和课题去开展活动,让实践活动植根于学生生活中使活动具有学生个性特征和个案特色。
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备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等经济观念。在学校劳动技术活动课也要立足市场经济的大潮,培养学生了解、适应、变革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题自立项以来,进行了多方论、资料收集和实践活动。以上仅是个人在研究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甚为肤浅,不对之处尚望指教。
14.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 篇十四
信息技术课有着很强的时代性、实用性与独特性。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处于落后状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门课程将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教育教学质量将会得到逐步改善。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现状
学生特别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势头,如能正确引导与教学,相信会大有作为。但农村中小学教师上信息技术课很多都是“放羊式”的课堂,学生一般是玩游戏,上网聊天,观看影视等,老师以完成课时而上课,学生以好玩电脑而喜欢上信息技术课,长期这样学生便认为信息技术课便是上网课,电脑室便是“网吧”,学生也为此高兴至极。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则是老师在电脑前坐了一节课,学生在电脑室玩了一节课。
农村中小学学校信息技术教材缺乏,教材循环使用,只在上课时学生才会拥有,这样学生对教材不熟悉,增大教学难度。很多课程的内容可教学性不强,操作性不大,如:八年级下册的课程内容,第一章《网站建设》,第二章《机器人与编程技术》,这些对于在广大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科老师看上去都犯难的课程又如何教学生呢。
农村中小学学校师资力量缺乏,很多学校无专业信息技术老师,学校信息技术课是某学科老师的兼课。课程在很多农村中小学形同虚设,处在一种可上可不上的状态。教师教课属于“间断式”教学,无章程,无规律。学校不重视,被称为
“闲杂科目”,这也是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
农村中小学学校电脑,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不足,电脑陈旧,无网络连接或者没有相关设备。
终上所述,现阶段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处在一种混杂的状态,在广大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般是以任课教师的“意志”为主,负责且懂一些电脑常识的老师会教学生一些比较基础实用的知识,不负责或无能的老师则以“放羊式”课堂带过。二、一般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
教育部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育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初步具有收集、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我们应以此为教学指导思想,结合农村中小学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通过自己的摸索与同行的交流探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式,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老师的上课方式。
运用“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在局域网络上实现电脑教室的同步教学、控制、管理、音视频广播、网络考试等功能,并能同时实现屏幕监视和远程控制等网络管理的目的,针对电脑教学,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教学任务。
上课期间对学生加强管理。在课前三分钟左右组织学生排队进入电脑室,按
编排的电脑序号与学生的学号对号入座。要求他们对自己所用的电脑爱惜与管理,出现问题及时汇报与做好记录。上课期间不能喧哗,将要下课时保存好自己的文件,关闭网页,并摆放好耳机、键盘与座椅,然后有序离开座位,使学生形成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在保持功能室的卫生,不能乱扔垃圾,自觉清理产生的垃圾纸屑,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
以信息技术教材为中心,尽自己所能交给学生一些基本实用的电脑知识。在课前阅读教材,研究教学参考,网上搜索相关教学课件,充分做好备课工作,争取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尽可能地教授给学生。
以教室课堂讲课和电脑机房操作两种方式相互结合进行教学。教师课堂上课主要是讲解与介绍信息技术教材的理论知识,了解课本内容,为上机操作做准备。电脑机房实际操作是让学生进行实践,大胆地去操作、探索,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上机时间合理给学生开放网络,严格把关学生上网,禁止学生上网玩游戏。学会运用“百度 ”和“谷歌”等搜索引擎寻找互联网资源。简单介绍它们的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的,有目的地去搜寻信息,并进行适当交流,讨论与共享,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不许随意浏览其他网页,没有老师的安排不许观看视频和影视。
学会使用Word文档。在课前我会准备一首诗歌或一篇优美短文传发给学生打字并进行简单的排版,如:字体及大小的选择,居中、对齐与加粗等常用功能的使用;学会复制(Ctrl+c),粘贴(Ctrl+v),全选(Ctrl+a),剪切(Ctrl+x)等常用功能快捷键的使用方法。新建文件夹,保存与管理自己的文件。
多媒体与幻灯片的演示文稿制作,给学生传发文本内容与相关图片,然后整
理制作出某一主题的幻灯片文件。或根据某一主题,学生自行收集素材以及在网上寻找资源,自己制作出演示文稿文件。
运用下载下载的软件“金山快快打字通”,让学生练习指法与打字。在练习中学生对键盘越来越了解,打字的速度也在提高,学生在学习体验到乐趣,并有成就感,使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和热情得到提高。
使用绘图软件进行简单的作画。如:找一幅静物照片或景物图片传发给学生,让学生作画,或者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学生自由创作,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正确使用QQ交流聊天工具,谨慎交友,对真实与虚幻的网络世界进行合理教导。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抵制不良信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运用QQ邮箱写信件,传发与接收邮件。
上诉是我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总结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勤于思索,克服困难,努力尽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职责。
鉴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与实用性,我真诚的希望信息技术课在广大农村中小学里能够切实有效的实施开来。统一招聘与培养一批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充实力量,接受正规信息技术专业培训,合格上岗,解决当前老师紧缺与低职业技能的状态。研发更具实用和更具操作性的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学的信息技术教材与学本。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电脑设备与相关设施。改革教育体制,使信息技术学科得到应有的重视,使整个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新世纪人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推荐阅读:
农村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初探06-18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11-28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10-16
农村初中教育发展11-09
农村初中工会工作总结08-22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08-31
试探农村初中英语教学10-07
农村初中体育教育论文12-12
浅析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07-06
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