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研究性学习话题

2024-10-08

初中生研究性学习话题(精选11篇)

1.初中生研究性学习话题 篇一

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富源县中安镇一中

张胜芬

针对学生作文训练中实际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从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评价等方面,分析原因,探究对策,现将探究的基本情况作以简要介绍。

一 关于作文指导

第一步,指导。

指导是指学生作文前的指点,引导。初中生还处于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尚缺乏独立写作能力,下笔前没有教师的指导,很难正确领会作文要求,写出来的文章,毛病必然很多。如果在作文前给予充分的指导,就会使学生初步弄清楚为什么写,如何写,就会使他们受到鼓舞,提高作文的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指导:

(一)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指导。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优秀作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本着“以读带写,读为写引路”的原则,充分发挥课文对写作的指导作用,紧扣课文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行文、款式等方面指导学生的写作,让学生通过课文去初步感知应该怎样写,而不应怎样写。

(二)结合优秀例文进行指导。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讲的就是学习和模仿。教师要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量,从优秀作品中获取有益营养以作为已有知识的补充,借以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和丰富写作材料。同时,引导学生模仿例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和表达手法,掌握作文的规矩,进而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写出有新意的习作来。

(三)要联系实际进行指导。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熟悉生活,积累生活,挖掘生活,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去多接触社会,多接触人,多观察生活,并指导他们在此基础上去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让学生的大脑中储存一定量的生活材料,扩大“进口”,作起文章来才不至于有“无米之炊”的烦恼。

(四)注重成功指导,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从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不是他们不具备写好作文的基本条件,而是缺乏写好作文的信心。大多数学生对作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怕”字。要提高作文指导与写作效率,就必须先消除心理障碍。最佳的方法,就是在学生作文之前,注重对学生进行成功指导。教师要鼓励他们写实事,抒真情。告诉学生,写好作文并不难,并非高不可攀的事,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鼓励他们去掉“怕”的心理,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

作文指导要着力于激发写作兴趣,打开思路,并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应指在要害处,导在兴趣上。对于一些题目,老师不应讲得十分透彻,应该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鉴于学生不会写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作文前,教师先设法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启发和素材,如看图画,读书,听音乐,看戏剧,讨论等,以唤起学生作文兴趣。

第二步,说文。

说文指的是学生针对作文题目和作文要求而进行的“即席发言”。它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又是学生写作文的基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拓展作文思路有着重要的作用。说文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说文的内容包括说文章的题目、说文章的主题、说文章的体裁、说文章的构思、说文章的布局谋篇等。说文的形式可以个人说,可以小组选出代表说,教师也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其中说。在学生说文的基础上,教师作出简短点拨与小结,同时,提醒学生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独到的构思和见解。

安排“说文”这一环节,既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又便于老师发现问题,现场指导;既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又利于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而为“初作”创造条件。

二 关于作文修改

修改是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教师要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要把修改初作作为不可缺少的步骤,并及时检查。

修改时,可采用学生自改、学生互改、教师批改等方式,我们主要采用学生互改和教师批改相结合的方式。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让学生做到“十查”:一查观点是否明确;二查重点是否突出;三查内容是否充实;四查扣题是否紧密;五查详略是否得当;六查结构是否完整;七查文笔是否简练;八查句子是否流畅;九查用词是否确切;十查标点是否准确。在“十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修改之后,还应让学生写出200字左右的批语,谈出自己修改作文的意见或感想。批改结束,作文本发到作者本人之手后,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评语,反思写作得失,总结问题,写200字左右的作文后记,这既是一次小练笔,也让学生真正明白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毛病,对进一步提高作文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写好评语,是做好评估工作很重要的一环。它要求教师能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心灵最细微的运动,以巧妙的语言激发作者的写作积极性,并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

作文评语必须把握这几点要求:

一、针对性。作文评语如果求其全面,会不得要领。在评改时要抓住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指明方向。

二、鉴赏性。评语要落在一个“赏”字上:赏其取材新,赏其立意深,赏其见解独到,赏其构思巧妙,赏其态度认真等等,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并品赏成功的喜悦。

三、文学性。一条好的评语应该具有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意,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

四、幽默性。枯燥无味,僵硬刻板的评语,学生必不乐意看,也就起不到导向的作用。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

五、情感性。评语要有真情实感。学生一旦从评语中品出了鼓励和希望,他们会马上感奋起来,振作起来,花费数倍于教师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

有这样一则寓言:冬天,北风想把人们的衣服脱掉,于是板着面孔使劲地刮着,风刮得越大,人们的衣服穿得越多,裹得越紧;而春风却不这样,她轻轻地吹拂,带着暖意,带着温馨,于是人们敞开了胸怀。我们的评语不也应该象这轻轻吹拂的春风吗?

三 关于作文讲评

学生在完成初作之后,不仅急于知道自己写得怎样,而且迫切希望知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因此一般都爱听评讲。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讲评。根据每次作文的要求,从学生的作文中挑选有代表性的让大家分析评论,指出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为什么不好,应该如何写,使学生在讲评中得到启发,然后对照自己的作文,或让学生读范文,引导他们将范文与自己的作文对照分析,领会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或由教师讲课前把初作本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对同学和老师批改的地方仔细琢磨,写出心得体会,然后选几个体会得深的学生做重点发言,并引导其余学生作补充。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总结。这种方式能促使学生重视批改,扩大批改的效果。

评讲作文是每个语文教师在修改学生作文后必须做的事。目的是通过评讲,肯定学生的长处,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通病,以便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评讲可概括为:“概说全局,肯定成功,分析不足,指津引路”。这样评讲起来,有点有面,有正有反,材料丰富充足,内容具体贴切,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收效比以前大得多。

讲评宜注意以下几点:

(一)讲评要有充分的准备。首先要把批改中发现的主要优缺点记录下来,然后分析综合,确定讲评的内容。

(二)讲评要有重点。教师要紧扣作文要求,一次集中解决一两个问题,不能面面俱到。对讲到的那一点必须抓准、讲透,分析得情理俱足,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讲评要贯彻表扬为主的原则,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四)讲评要师生共同活动。教师既是讲评的组织者,又是讲评的参与者。

讲评是作文指导的再现和提高,是作文修改的深入和继续。通过讲评,使学生明确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进而获得理性认识,为“再创作”铺平道路。

四 关于“再作”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乏具体可行的训练方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以前的作文教学,往往是一题一作,学生写完交给老师,老师批改讲评完发给学生就算了事。这样,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失去了再认识、再实践的机会,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摸索和探讨,认为“一文再作”是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

“再作”的训练过程是在指导、说文、写作、批改、讲评的基础上所作的复作和复批。“复作”是指学生在修改、讲评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写作。复作要达到以下要求:

(一)标题、段落合乎书写的格式;

(二)标点符号清楚正确;

(三)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四)行文流畅、语言规范、富有新意。对复作这个环节要严格要求,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重视文章的形式美和内容新,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复批是对学生作文的第二次批阅。复批和初批有着明显的不同;初批比较细致,而复批只是“浏览批阅”;初批要批要改,而复批可批可改;当然,还有个别学生复作后的作文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得的分数和判的等级没有达到标准,教师就要面批作文,进行个别辅导,而后要求学生再修改、再复作,教师再批阅,一直到学生写出合格的文章来。我们认为,“一文再作”是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与写作规律的。采用这种方法,可有效地调动初中生的作文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学生写作水平的真正提高只靠一本语文书和一天40分钟的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同样,仅凭一次有益的探索想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将本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提高的思路,继续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2.初中生研究性学习话题 篇二

目前, 在线讨论主要是以文本交互作为主要的交互形式, 对其进行的分析也主要是通过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本文关注的问题有:在线讨论中学生的知识建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发生变化?这关系到在线学习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知识建构水平的提升, 并且这种提升是否可以保持。讨论话题是否对知识建构水平有影响?学生更倾向于参加什么样话题的讨论?研究什么样的讨论话题会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和参与, 可以使我们在创设在线学习环境时, 更好地驾驭在线讨论。对于上述问题, 笔者以基于虚拟社区的学习村庄 (Learning Villages) 的学习为例进行了研究。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期间, 参与《粤港配对学校网上游戏专题研习》并在项目结束后, 取得金奖的一组教师和学生, 学生均为广东深圳和香港五年级或六年级的小学生。研习期间, 小学生们在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教育促进中心开发的基于虚拟社区的学习村庄 (Learning Villages, 简称“LV”) 中进行自由讨论。他们讨论的内容为“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讨论过程为:由一名学生或者老师 (事实上, 是学生占绝大多数) 提出一个初始的讨论话题 (在村庄中建立房屋) , 然后由学生自由地选择话题进行讨论。

3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法, 选取的对象只是参与研习的部分学生, 并且是小学生。分析小学生们的讨论发言, 采用的是内容分析法, 分析工具为夏洛特·古娜瓦德娜博士 (Charlotte N. (Lani) Gunawardena) 的交互知识建构模型 (IAM) 。

4 研究过程

从“时间———知识建构水平”的角度 (时间是从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 , 对小学生在线讨论的知识建构水平进行编码分析。

编码单位为一个有效发言贴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这6个月当中, 只有第二个月, 即2008年10月份的讨论到达夏洛特·古娜瓦德娜博士的IAM知识建构模型中所有的5个层次, 其余月份如11月、12月、1月、2月仅涉及第一、第二、第三层次, 9月份的讨论所达到知识建构层次最低, 只有第一和第二层次。总体看来, 所有月份内, 学生们的知识建构技能大多处于第一和第二两个层次, 少数涉及第三层次, 极少数涉及第四和第五层次。

为了更清楚地发现这些编码结果中所隐含的信息, 制折线如图1所示。其中横轴代表时间, 以月为单位, 纵轴代表处于不同层次的有效发言贴的数量。可以看出的信息除了上图所揭示的以外还有小学生们在10月、11月、12月、2月比较活跃, 所发的有效讨论贴的数量较多, 在9月和1月很少。代表学生们的知识建构水平的有效贴随着总发言数的减少而减少, 同时亦可以观测到, 体现越高层次的知识建构技能的发言贴数目越少。值得注意的是, 在12月与2月期间, 所有发言贴数目在1月减少的同时, 所带来的各个层次的发言贴均有减少, 这样一降 (12月到1月) 一升 (1月到2月) 的幅度却不一样。越是高层次的知识建构技能的变化越小, 尤其是第3层次和第5层次。

从“话题名称———知识建构水平” (话题名称为19个, 如表2和图2所示) 这个角度, 对小学生在线讨论的知识建构水平进行编码分析。

编码单位依然如上所述。得到以下数据。可以看到, 这19个讨论话题中, 只有第11个 (互联网是玩具, 不是工具) , 小学生知识建构水平在五个层次均有涉及, 接下来有第6个 (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 、第7个 (互联网对我们的身体是否有间接影响) 、第9个 (互联网好吗) 、第10个 (互联网拉近了人的距离) 、第15个 (家长是否看顾自己的子女上网_为什么) 、第17个 (色情网页对我们的影响) 和第18个 (删除电脑病毒的方法有什么) 有到达第三个层次, 其余讨论话题下的知识建构水平均在第一和第二两个层次。

学生讨论和发言最多的话题如图3所示, 第10个话题 (互联网拉近了人的距离) 、第11个话题 (互联网是玩具, 不是工具) 和第12个话题 (互联网有什么用途) 均超过了30条, 其中第11个和第12个话题最热, 均超过了50条。接下来是, 第1个话题 (电脑病毒的感染途径) 、第3个话题 (电脑病毒对我们的影响) 、第4个话题 (互联网的好处) 、第7个话题 (互联网对我们的身体是否有间接影响) 、第15个话题 (家长是否看顾自己的子女上网_为什么) 的有效发言帖数量都超过了20条。最冷清的话题是第8个话题 (互联网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13个话题 (互联网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第14个话题 (家长其实可以怎样来看顾自己的子女上网) 和第19个话题 (为什么一些青少年会上色情网站) 都没有超过10条发言, 尤其是第8个话题 (互联网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只有3条记录。

5 结论分析与展望

本研究历时6个月, 共有19个讨论话题, 有效发言数为411, 并对学生们的讨论记录进行深入细致的内容分析, 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1) 根据研习进行的时间以及学生们寒假的时间, 可以推测, 学生们在研习开始之初, 对在线讨论的热情是与日俱增的, 到2008年11月讨论到达高峰期, 直到12月, 开始稍有下降, 原因可能是因为本月临近期末考试, 正值教师学生加紧复习期末考试功课, 上网与伙伴聊天讨论的机会和时间比较少。2009年1月, 是讨论的低谷, 原因是该阶段学生进行期末考试, 所以对讨论的关注就更少。到了2009年2月, 假期来临, 这期间学生不仅减轻了课程学业的负担, 也多了很多闲暇时间, 上网讨论的机会也就多了, 讨论的帖子数一下子上升到了接近之前2008年12月的讨论贴数。但是, 并没有回到之前最高点或次高点的水平, 从后来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有部分学生没有上网条件或者家长不允许其上网。

研究者的思考:学习者积极参与在线学习的活动是需要一定动机支持的, 无论是外部的动机还是内部的动机。如果研习中在线讨论的内容与学科教学的内容, 尤其是与有成绩考核的科目相联系, 可能我们将得到另外的结果。本次研习所基于的虚拟学习社区中, 预设的动机刺激就是鼓励学生发言, 较多有质量的发言贴将会带来升级的奖励, 因而学生们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倘若在线讨论的内容与学科有很大相关, 那么不仅是老师, 家长, 还是学生自己都会对它给予更高的重视。

(2) 总体上, 代表学生们的知识建构水平的有效发言贴数是随着总发言数的减少而减少。从知识建构层次来说, 第一和第二层次始终居于主要, 第三层次次之, 但此处需要关注的是知识建构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所产生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越高层次的知识建构技能随着时间推移, 其变化越小。

可以推测, 小学生们的知识建构层次还是大多处于较低层次的“信息分享和比较层”和“冲突发现与探索层”, 对于后面较高层次的知识建构层次虽有涉及但是很少。至于, 越高层次的知识建构技能随着时间推移变化越小这一发现, 与NORIKO等 (2000年) 的研究有着一定相似, 即都发现某些较高水平的认知技能可以保持。

(3) 这19个讨论话题中, 仅有讨论话题“互联网是玩具, 不是工具”中, 小学生知识建构水平在五个层次均有涉及, 接下来, 如“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互联网对我们的身体是否有间接影响”、“互联网好吗”、“互联网拉近了人的距离”、“家长是否看顾自己的子女上网_为什么”、“色情网页对我们的影响”和“删除电脑病毒的方法有什么”有到达第三个层次, 其余讨论话题下的知识建构水平都处于较低层次。

学生讨论和发言最多的话题是:“互联网拉近了人的距离” (60条发言贴) 、“互联网是玩具, 不是工具” (57条发言贴) 和“互联网有什么用途” (35条发言贴) 。发言较多的话题是:“电脑病毒的感染途径” (21条) 、“互联网的好处” (21条) 、“电脑病毒对我们的影响” (29条) 、“互联网对我们的身体是否有间接影响” (26条) 和“家长是否看顾自己的子女上网_为什么” (27条) 。讨论最冷清的话题分别是:“互联网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条) 、“互联网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9条) 、“家长其实可以怎样来看顾自己的子女上网” (10条) 和“为什么一些青少年会上色情网站” (10条) , 尤其是话题“互联网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只有3条记录。

Adern等的研究 (1992年) 认为“对话” (conversational) 性质的情景可以引起讨论者更多地参与和更复杂的交互, 而“简单的问题提出” (questions_only) 和“简单的陈述” (statements_only) 并不有利于产生高阶思维能力。但是, 本研究中的数据表明, 诸如“互联网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等可以被认为是“简单的问题提出”的话题, 的确没有产生较多交互, 但是诸如“互联网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家长其实可以怎样来看顾自己的子女上网”和“为什么一些青少年会上色情网站”的话题, 本文认为是具有“对话”性质的话题, 但是并未引起较高的交互。而“互联网是玩具, 不是工具”这个话题, 看似一个简单的陈述, 但却是带有争议的陈述, 它引起的深度知识建构和很高的交互足以说明我们要研究话题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需要对讨论话题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类, 然后进行实验, 得到结论。同样, 具有最多参与度“互联网拉近了人的距离”也是一个可争议的话题, 从小学生们的讨论可以了解到, 他们有人认为互联网是拉近了人的距离, 同时, 也有小朋友反对这个观点, 例如发言中有“互联网可以常常跟朋友谈话 (MSN) 但因此人与人的见面便少了”。之前的有争议话题就会使学生们开始发现问题, “很多人说互联网拉近了人的距离, 我之前也说过我反对的, 但MSN有个视像会议的功能, 所以到底互联网拉近了人的距离吗?”讨论便更深入探究互联网的利与弊, 以及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它, 更高级的知识建构技能便产生了。本研究认为, 为学生创设具有争议的讨论话题可以引起更高知识建构技能的培养。我国学者高文 (2002年) 认为, “问题的提出, 不仅启动了思维过程, 而且指明了思维过程的方向性”。由此更可以看出, 具有争议的话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从非单一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 从而掌握高阶知识建构能力。

6 结束语

由于本研究是建立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研究对象亦为特殊的群体, 不能将研究成果推于所有情境。关于本文对数据处理所采取的主要方法内容———内容分析法, Schwand (1997年) 对它给出的经典定义是:“内容分析法是对文本数据采取的比较、对比和编码等的方法的通称。”尽管内容分析法是对在线讨论进行研究的最常用的方法, 但其中涉及到主要步骤, 如对比、对照、编码等都是通过研究者的大量繁重的工作完成的, 只是其中不免可能掺杂着研究者的个人主观因素。因此, 笔者将在这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摘要:以虚拟学习社区“学习村庄”中的在线讨论为个案, 运用内容分析法, 关注知识建构水平的变化和讨论话题对知识建构水平的影响。通过对在线讨论的历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得到两方面的结论。

关键词:在线讨论,知识建构,讨论话题

参考文献

[1]赵建华.知识建构的原理和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5) .

[2]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Noriko Hara, Curtis Jay Bonk, Charoula Angeli, Content analysis of online discussion in an applie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rse[J].INSTRUCTIONAL SCIENCE28:115-152, 2000, P137.

[4]Rose M.Marra, Joi L.Moore, Aimee K.Klimczak.Content Analysis of Online Discussion Forum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otocols[J].ETR&D, Vol.52, No.2, 2004, pp.23-40.

[5]Gunawardena, C.Lowe, C.&Anderson, T.Analysis of a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997, 17 (4) :397-431.

[6]Adern, T C.Peck, K.&Laycock, M. (1992) .The effects of teacher discourse in computer-mediated discuss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8 (3) :291-309.

[7]Schwandt, T.A. (1997) .Qualitative Inquiry:A Dictionary of Terms.Thousand Oaks, CA:Sages.

[8]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9]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收敛过程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5 (5) .

[10]柴少明, 赵建华.CSCL环境中基于对话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4) .

3.初中生研究性学习话题 篇三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主动性、学习成绩

一、问题的提出

主动性是主体性的基本特征之一。学生的主动性包括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而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其整个主动性的核心,学习主动性是指对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增强、维持和调节作用的主体动力系统及其功能。目前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学习主动性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如此,与学习主动性有关的内部心理品质,如需要、自信心、意志、情绪情感等本身就是个性中最活跃、最核心的因素,是影响主体性发展的关键性素质,因而学习主动性也是教学的一个最直接、最終极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教学与知识掌握的中介。虽然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问题正日益引起重视,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但迄今为止,对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仍较薄弱,特别是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欠深入。对于中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陈平、朱敏对“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学习主动性的结构由学习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三个要素组成,由此他们还建立了学习主动性的测评工具,他们的这一研究还揭示:小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学习成绩之间有显著相关。那么,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否也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学习主动性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是否受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应如何调动初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研究即是在陈平等研究的基础上,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求上述问题的正确答案。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选取桂林市三所中学初中学生,共395人,基本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所采取的研究工具为:学习主动性量表,采用陈平&朱敏建立的学习主动性测评量表,该量表包括5个指标体系,共25个项目。

(三)施测

采用集体施测方式,以班为集体,在给学生发问卷之前,先按学生的座位号在问卷背面编好号,然后按学生座位号对问卷号发放问卷,实行不记名问卷测查,测查时间为15分钟,被试在答题过程中如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随时向主试个别询问。

(四)数据分析与统计

本研究数据分析处理采用SPSS9.0软件进行。收集被试前个学期政治、语文、数学、英语期末统考成绩,在各年级内部分别将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Z分数,计算每一被试的总标准分。主要的统计方法有相关、方差分析、T检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主动性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表2的相关结果表明:直接学习需要、间接学习需要、学习目标、自信心、情绪情感、学习主动性与学生的各主要学科学习成绩及其总成绩之间都有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学习主动性及其五个指标体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都有重要的影响。学习主动性高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成绩。

(二)学业成绩优、中、差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上的差异性分析

研究中,把学生以学业成绩分为优、中、差三个水平。在总标准分降序排名中,取排在前面25%的成绩为优,中间50%的成绩为中,后面25%的为差。对学业成绩优、中、差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的结果表明:学习成绩优、中、差学生在直接学习需要、间接学习需要、学习目标、自信心、情绪情感、学习主动性上的平均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在学习主动性及其各指标体系上,学业成绩优的学生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学业成绩中者和差。这进一步充分说明,不同的学业成绩水平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主动性;学业成绩水平越高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越高。

(三)男女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比较分析

表4的结果表明:一方面,男女学生除了间接学习需要与学习目标外,他们在直接学习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及学习主动性上的平均得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另一方面,从整体上看,女生的学习主动性均高于男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初中各年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比较分析

表5的结果表明: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水平,呈上升的趋势;但总的来说,除了直接学习需要和情绪情感两个方面外,各年级学生在学习主动性、间接学习需要、学习目标、自信心上的平均得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发现,初三年级学生在直接学习需要和情绪情感上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初一年级学生,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四、讨论

(一)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

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性别学生在总的学习主动性上,女生高于男生,尤其是在间接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上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女生比较注重老师和周围同学的评价,学习的外部动机强于男生,因此,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男女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及直接学习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上的平均得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2)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水平总的趋势是在上升,而且初一和初三学生在直接学习需要、情绪情感上的平均得分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p<0.05);但另一方面,各年级学生在间接学习需要、学习目标、自信心、学习主动性上的平均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面对的学习压力不是很大,外部学习动机往往成为主导性学习动机,而初三学生由于升学与就业的压力以及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内部学习动机逐渐成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因此,往往会表现出更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具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总的来说,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存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由于本研究的样本比较小,以上的结论是否具有代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二)学习主动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发现,学习主动性与学生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学业成绩水平高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的高于学业成绩水平低者与中者。这表明,学习主动性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学习主动性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学业成绩反过来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么,学习主动性是怎样作用于学习的学习呢?

一般来说,学习主动性的形成过程是动力内化过程和外化过程相统一的过程。外化过程是指从原有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到现实学习活动的过程;内化过程是指从外部要求和活动到新的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的过程。在外化过程中,如果外部要求或活动有满足学生需要的价值,并且学生达到要求的信心,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激起和推动学习行为,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在内化过程中,如果学习活动及结果带来成功的体验,需要的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外部要求与原有需要相结合,使原有需要得到扩展和深化,实现动力的内化。具体来讲:

首先,学习主动性是作为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影响学习的。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去学习以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学习主动性是这种心理傾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动机使学生具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知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朝哪个方向努力,从而激发起适当的学习行为,使这一行为指向所定的学习目标,并为达到这一学习目标而维持学习行为;正是由于学习动机的作用,学生才会表现出渴望求知的迫切愿望,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会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学生学习动机可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被外部条件(如父母的奖励、老师的表扬、优异的成绩等)激发而来的学习动机称为外部学习动机;由内部心理因素(如求知欲、理想、信念等)转化而来的学习动机称为内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比较稳定和持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学生从初一到初三,随着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对学习重要性的深入认识,他们的学习动机逐步地由外部学习动机转向内部学习动机,因此,初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往往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

其次,学习主动性是通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影响学习的。

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某项学习活动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学习任务的选择以及学习目标的确定;决定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方式;影响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绪情感体验。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常常选取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要求,在实际学习中常常精神饱满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敢于正视它们,并通过自己努力,克服不适当的行为,采取各种方法以保证学习的成功;在对学习成败的归因方式上,把学习成功看作是自己努力行为的结果,把学习失败看作是自己努力不充分的结果。同时,自我有效感高的学生往往具有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更加调动自己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加强努力的程度,取得更好的学习成就。可见,学习主动性是通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影响其学习活动的。

总之,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作用机制是学习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相互作用与统一的结果,它们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学习。

五、建议

根据本研究结论,学习主动性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后天习得的,它既是影响现行学习的条件,又是先前学习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根据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主动性的结果要素及形成和发生作用机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活动、保证成功体验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学生自主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要求转化为学习行为和内部需要的中介,只有帮助学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建立学习的具体适当目标,知道自己在某段时间内该做什么,自己应该从哪方面努力,才能产生积极、持久的动力。为此在教学当中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进行自我检查这些目标计划的实行情况及其效果。这样学生明确了学习要求,知道要掌握的内容,学起来就有方向、有劲头、有效率。让学生自主建立学习目标时,应强调自主的原则,教师不要强求,只是对其目标做出评价,这样就可以使好学生和程度差的学生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从中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成功的体验,学习就更有动力和信心,积极主动性也就会被激发和提高。

(2)建立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建立教师精讲,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个人竞争为主为小组竞争为主,消除对差生的自尊与自信心的损害,培养学生对集体负责的学习动力和合作意识;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互动的多元的教学机制。

(3)建立尊重、关心、理解的合作型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成为动力,促进学习主动性的发展。良好人际关系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只有消除敌对、冷漠等不良人际关系,建立师生间、生生间和谐感情,学生才能把精力放进学习上,愉快学习,接受教育,促进学习主动性的发展。对于中、差生给予特别关注,多提问、多鼓励、多询问,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和每个特长进行感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保证学生的成功体验和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减少评价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避免评价对学生自尊的损害;实行充分奖励,多给学生一些肯定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以体会自己的进步,消除差生的沮丧情绪,增强自信。通过评价发展学生的反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和积极情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总之,通过以上各种措施来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六、小结

(1)初中学生学业成绩与学习主动性有显著的正相关;

(2)学业成绩优、中、差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及其五个指标体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业成绩水平优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显著高于学业成绩水平中者和差者;

(3)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

(4)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积极性、保证成功体验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平、朱敏: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实验研究,教育研究,95(10)44-50

(2)丁志强: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分析,教育研究

(3)张庆林主编:《中学生主体教育》第三章“发展主动精神”,重庆大学出版社98.12.

(4)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动机”,人民教育出版社,97.7.

(5)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科学,98(3)

(6)王德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述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92(5)98-101

(7)周勇、董奇: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94(3)30-33

4.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四

偶尔看见一则新闻,内容大概是桂林市有一名女生误吞修正液而导致食道被严重灼伤入院。这激起了我们研究小组的兴趣。我们想,小小的一瓶修正液,居然可以把人的食道严重灼伤,可见其中包含了多少有毒物质。反观同学们的书桌,99%都放着一瓶瓶各种各样的修正液。如果修正液里真的含有如此多的有毒物质,那么对于每天都依赖于它给我们修正错误,又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多大的危害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就以“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作为此次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内容。

二.研究途径

通过查阅报刊、互联网、访问、调查问卷、课堂演讲,板报等形式

三.研究内容

1.修正液的主要成分

2.修正液毒性探究小实验

3.修正液的危害

4.修正液的用法

四.研究目的

现在修正液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广泛使用着,可以说是“人人手有修正液”。但是,对于修正液的毒性和危害性,我们又知道多少呢?为了向广大同学们宣传修正液的危害性,我们小组就做了如下的研究性专题报告。

五.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1.确定分工:

搜集资料:蒋艺莹

资料整理:林泽漩、吴玲

会议记录:符青坛、陈桂银

资料研究:陈艺绮、李秀珍

2.确立课题

对于修正液灼伤食道的新闻,我们小组成员都深有感触,且我们对修正液中的成分都颇有兴趣,于是课题就被迅速确定下来了。

3.制定计划

(2)实施阶段

按照分工,各成员开始工作,并将搜集回来的资料逐一整理,并做好有关实验,填写好实验报告。

六.研究成果

我们小组的研究成果如下:

(一)修正液的成分:

修正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环乙烷和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我们使用修正液时闻到的那一阵刺鼻的气味,就包含有这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除此以外,修正液中还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二)调查问卷分析

1.你一直在使用修正液吗?

是:98% 不是:2%

分析:由数据可知大部分学生一直在使用修正液,且有依赖现象

2.你对修正液的知识懂得多少?

很多2% 一般23% 几乎不知道76%

分析:由数据可知大部分同学对修正液了解甚少,包括它的危害

3.你认为中学生应该使用修正液吗?

应该45% 不应该65%

分析:由数据可知同学们虽然知道修正液有害,但用还是不用仍十分矛盾

4.当你使用修正液时,是否闻到一些刺鼻的气味?

是98% 不是2%

分析:显然,大多数同学都发觉修正液的害处

5.你知道那些气味的成分吗?

知道1% 不知道99%

分析:大部分的同学都不知道修正液气味的成分,即使知道,都是一知半解。

6.你知道这些气味对人体有害吗?

知道100% 不知道0%

分析:很明显,全部同学都知道那些气味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

7.你知道这些气味对人体哪些部位有害吗?

知道32% 不知道68%

分析:同学们对气味有害作用的部位也是一知半解的

8.市场上所谓的香味修正液无害吗?

有60% 无9% 不知道30%

分析:有部分同学认为,香味修正液甚至比普通修正液更具毒性

9.修正液的价钱上涨后是否会继续购买?

会20% 不会80%

分析:由此可见,同学们对修正液的依赖不容忽视

10.平时的作业是否能不使用修正液?

能87% 不能13%

分析:看来同学们都有信心摆脱修正液,脱离它的危害

(三)修正液毒性探究小实验:

把草皮平均分成二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把一样多的修正液和水,分别倒在草皮上,隔12小时观察一次。

结果:次数浇修正液的草皮正常的草皮

1茎部微黄正常

2黄色增大正常

3叶片中间枯萎正常

4死亡正常

(四)修正液的危害:

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修正液如果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对肝脏、肾脏等造成伤害,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重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另外修正液含有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眼睛有很明显的刺激作用,经常使用会造成流眼泪、眼睛发红,个别的还会造成恶心、呕吐、浑身不舒服。另一方面这些化合物极容易挥发,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加剧臭氧层空洞,极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五)研究建议

我们发现了修正液中含有大量会造成人体危害的铅、苯、钡、甲基环乙烷、二氯乙烷等化学物质。它们会影响、破坏人体组织,严重的更会导致白血病等癌症,修正液对使用者身体健康上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它对人体组织的破坏性很强,还会使使用者得上白血病等不治之症,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使用修正液时应避免对鼻、口过于靠近,使用过修正液的表面,还应避免将修正液溅到皮肤上、手指上,千万不能为了图一时的快干而用手擦拭。

有关专家提醒,在使用修正液时,务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比如不让修正液与人体接触,不要让儿童接触修正液,要把修正液局限在一个恰当的使用范围。尤其对于中小学生,家长和学校要切实注意引导,教育孩子尽量不用或少用修正液。

(六)总结:

修正液,尽管它对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多大好处,但在现今繁重的功课中,它仍是学生重要的修改工具。尽管修正液方便,但毕竟对身体有害,而且长期使用还会使我们产生依赖性,错了就用修正液,导致不认真做功课,这也是它对学生生理以外的一个重大危害。况且根据普遍的考试大纲,在考试中使用修正液是作为作弊处理,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考试中不能依赖修正液。在这些条件下就要求我们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培养小心谨慎的习惯,认真写,认真做,摆脱修正液的控制。

七.研究感想体会

我很喜欢使用修正液,但它却总有一股令我难受的气味,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使我懂得了更多,知道那种气味是什么东西和如何小心地去使用修正液。

5.谈“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篇五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根据初中语文学科特点和信息加工理论,组织初中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属于学科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范畴,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感悟性等特点。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组织、促进、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同学生一道开发课程资源,能够促使自己心理素养日益提高,能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从而促使其心理健康地发展。

一,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注重教学观念的创新

⒈语文课堂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语文创新教育要重在发掘学生语文潜能,培养民族语文的素养,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价值,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展示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新观念,把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激发出来,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励练的训练场,而教师要由过去课堂的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和点拨者,教学相长,共同塑造语文教学的新形象。

⒉语文课堂教学要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思想是语文创新教育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学要求真,不急功近利,怀真心,动真情,以积极的情感去引导学生进入语文的天地。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实,在创新教育中激发学生主体性需要遵循学生知识和能力增长的规律,构建循序渐进的听说读写系统。语文教学要求活,语文的精髓在于思想与语言的统一,在透过语言这个物质外壳去准确地表情达意,它忌讳追求标准答案,忌讳玩文字游戏,它特别欢迎创造性思维,张扬主体个性。

⒊要倡导少做题多阅读的创新阅读观念。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要求九年制的学生阅读总量为400万字以上,背诵240篇优秀课文。由此看来现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创新前提,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所指出的那样:“使学生对读物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去阅读大量的读物”。

⒋树立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新观念。语文新课标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语言交际”并列起来,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这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学习内容和综合性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因此作为语文教育者要牢牢地树立这一新观念,并付诸于教学全过程。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注重营造一种愉快学习的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愉快地参与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师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认为教师是上帝,讲台是神圣的地方,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要与学生平等交流,知识上的朋友,人格上的师兄师弟,感情上的姐弟关系,其次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互相探索、互相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青年学生总是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第三,教学中要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的空间飞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正如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语文教学不单纯是为了传播语言知识,更重要地是通过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素养。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

三,“学会分享与合作” 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目标,又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沟通、与人合作、共享信息和创意以及成果,教师自己得敢于与人沟通、善于与人合作、乐于同他人共享信息与创意和成果。这无疑会激发并维持教师交往动机的心理倾向。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时时注意监控自己的行为和意识。不言而喻,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较好地培养教师的有意注意和自我注意能力。

四,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是“研究性学习”的最佳目标

教学中,我开展了“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在开发方案中为学生开列了书目,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并尝试采用以下对策:①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回家向父母背诵一首古诗文。②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张以古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③月月三个一:要求课题组老师在每月上旬开设一节有关古诗文阅读的专题讲座(《古代哲理诗词名句赏析》、《古典诗词的意境创造》、《古典诗词中言愁现象探析》、《诗人风格漫谈》、《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等);每月中旬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在每月下旬全年级段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千古美文”朗读比赛、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诗词短剧表演赛、书写座右铭比赛、古诗文知识比赛等)。④学期三个一: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名联书法荟萃、古诗文研究优秀小论文展、诗词短剧汇报表演等)

五,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构筑大语文的平台

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变课内为课外,通过学生身边的琐碎小事,社会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到生活就是语文,要树立大语文观,真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生活经历去感悟语文的神秘。带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生活,到法庭中旁听法官审案,到军营中去了解军人生活,到青少年教育基地去感受今天的生活与昨天的关系。

6.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篇六

课题: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探索

题目的界定:物理实验改进、案例内容:水沸腾实验的改进活动方案

形式:实验探究

预计效果:第一阶段通过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

第二阶段讨论并设计改进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三阶段推广实施,并做好总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具有创造性思考能力

案例:水沸腾实验的改进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器材是: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如果根据课本上的这些实验器材,安装并进行实验,弊端有三个:

时间比较长

沸腾的剧烈程度不够

气泡变化不明显。

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对此实验做如下改进

实验器材

大试管(长约25cm 直径4cm)、水、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钟表。探究实验步骤

提出问题: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按照如图所示装置安装器材。

进行试验:用酒精灯给盛水的大试管加热至沸腾,在水温达到80 ℃时,每隔5s记录一下水的温度,同时观察水中气泡,把记录的温度示数和气泡变化情况填入下表。

描绘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解决前面的问题总结沸腾沸点的定义

教后小结

改进后的试管的容积比烧杯的容积小的多,加热时间短,沸腾特别剧烈。再有试管比较长,沸腾前试管上下的温差比较大,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由于经过的路径长,水蒸气遇冷液化的越多,气泡变小越明显。沸腾时试管内水的温度相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吸入水蒸气,由于经过的路径长,吸入的水蒸气就多,气泡就越大。此实验弥补了以上三大缺点。

成果展示:论文、阶段总结资料、试验教具展示、学生获奖证书等

初中物理研究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

组织课外探究活动教学时,深感课外探究的话题难找,究其原因,课外探究不同与课内探究,既不是课内探究的重温,又没有前人的经验借鉴,必须有教师的创造性思考。其实,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切入课外活动并不难。下面例子简要说明我校的物理学科课外探究学习的设计方案。

地点:物理实验室

时间:每月两次学生课外活动

参加人员:部分物理教师及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

四、程序:第一阶段通过操作、观察书中试验,分析试验失败原因。

第二阶段讨论并设计改进方案,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收集资料

第三阶段做好总结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推广实施

案例:

(一)物理的实验很多,往往因实验前疏于考虑,试验中重视不足,导致实验的失败率很高,不妨将“实验失败的原因”作为课外探究的话题.“水的沸腾”实验简单易做,然而实验课上,接近下课时都不能达到水的沸点,有的小组水的温度超出沸点,仍不出现沸腾现象;以探究实验失败为话题:

(1)成功的小组、失败的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探究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构成猜想于假设”

(2)选择实验、查阅、询问中某种途径,收集证据,验证“猜想于假设”的正确性。

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方法、过程、操作、结果的分析、评估,优化实验方案,在探究中学到物理知识,增进探究能力,培养实践意识,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家庭生活为切入口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生活中含有很多的物理知识,物理是生活的一部分,以家庭生活实践为探究学习的切口,不仅消除学生对物理的神秘感,且能帮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问题。

在“水的沸腾实验失败现象中”,又提出新的问题,水的沸点与气压有生么关系?

以“高压锅”为话题提出课外探究的任务:“水的沸点变化与高压锅”

(1)实际使用“高压锅”,煮饭或烧菜一次。

(2)观察高压锅,阅读说明书,弄清各个部件的功能,以及使用注意点。

成果:阶段总结报告

7.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转变研究 篇七

一.转变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模式为多种形式地提出并解决问题

过去的语文课上, 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 学生只需回答老师课前设计好的一些问题, 学习十分被动。现在偶尔我也会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精心地设计成问题提出, 让学生在学习中去解决;而更多采用的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 或独立思考或分合作小组展开讨论, 结果是课堂效果时常出人意料, 甚至有令人惊叹, 庆幸自己没有过多讲解之感。例如, 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 我设计了让学生画出并品析自己喜欢的诗句这一开放式问题, 一女生就领悟出“那朵流星”的“朵”字用得别具匠心, 因为“朵”字会使人联想到那颗流星犹如“花”一样美丽动人。

这样, 课堂上初中生思维活跃、喜欢标新立异等心理特点得以张扬, 探究式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 智慧的火花时常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闪烁。

二.转变教师独霸讲台的传统模式为师生同登讲台的互动式学习。

搜集整理资料, 学生走上讲台。对于一些自读课文以及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 如“综合性学习”等, 尽可大胆放手, 让学生走上讲台做一回“小”老师或者主持人。学生经过合作小组内的认真准备———搜集、整理、分析材料后, 课上进行抢答赛、展示成果 (幻灯片的制作等) , 常常是下课铃声已响, 学生仍然兴趣盎然, 意犹未尽, 很多时候, 学生查找到几万字的资料, 制作展示近百张的幻灯片, 设计了几十个抢答题, 课堂的容量增大了, 学生的收获增多了。这种做法既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等语文素养, 又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和表现欲, 使每个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获得一种成就感。就连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听课”的教师也是每每会有意外的收获和启发, 可谓师生互动“互惠”。

三.转变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权由老师独揽为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

以往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都由老师亲自包揽, 学生不分层次统统完成同样的作业, 结果是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消”, 完成的效果可想而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我发现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理: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固然要顾及, 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才至关重要。因此平时的作业、小考、作文等, 老师完全没有必要全批全改, 因为这种传统的做法, 学生早已缺乏新鲜感, 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 换来的只是学生拿到作业本后只看下等级或分数就算了。代之以多与学生商量,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 采取学生批阅和老师批阅、家长检查签字相结合, 学生合作交叉批阅和自己批阅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批改查阅形式, 当堂或当天反馈出结果。这种学生参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及时反馈的做法深受学生的重视和欢迎, 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认真学习态度。

四.转变复习时老师包办代替为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合作编辑资料

口语训练的内容、文言课文的一些知识点及期末的复习课等, 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 而是要有计划地指导初中学生自己梳理归纳字词、文言实词等知识板块, 如在教学《核舟记》这一课时, 我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地掌握关键实词, 就布置了查找用法与该课所学实词相同的成语的作业, 结果学生合作整理出来的成语就有400多个。此法既使学生掌握了课文中的实词, 又促进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收获颇丰。

五.转变阅读与写作脱节的惯常做法为读写紧密结合的方式

阅读课与“摘抄与随笔”作业。我每周从六节语文课中拿出一节作为阅读课。有目的地在课上进行学生自选与教师推荐读物的阅读和交流, 如与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本”、“语文报”、《读者》、课本推荐的名著等都是阅读素材, 同时还要求学生随手做一些摘抄笔记, 积累语言素材, 每周完成不少于两篇的300字随笔, 配合定期进行的“摘抄与随笔”交流课,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一个好动的男生在“随笔”中写“从入中学到现在, 老师每天要我们摘抄《读者》里的文章。从那天开始, 看《读者》成为了我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时间长了, 如果哪天晚上不翻看《读者》就会全身不自在。”读书已经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 读书的态度端正了, 阅读速度提高了, 文化的积累扩展了, 写作的欲望浓厚了。

8.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转变研究 篇八

一.转变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模式为多种形式地提出并解决问题

过去的语文课上,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学生只需回答老师课前设计好的一些问题,学习十分被动。现在偶尔我也会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地设计成问题提出,让学生在学习中去解决;而更多采用的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或独立思考或分合作小组展开讨论,结果是课堂效果时常出人意料,甚至有令人惊叹,庆幸自己没有过多讲解之感。例如,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画出并品析自己喜欢的诗句这一开放式问题,一女生就领悟出“那朵流星”的“朵”字用得别具匠心,因为“朵”字会使人联想到那颗流星犹如“花”一样美丽动人。

这样,课堂上初中生思维活跃、喜欢标新立异等心理特点得以张扬,探究式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智慧的火花时常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闪烁。

二.转变教师独霸讲台的传统模式为师生同登讲台的互动式学习。

搜集整理资料,学生走上讲台。对于一些自读课文以及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如“综合性学习”等,尽可大胆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做一回“小”老师或者主持人。学生经过合作小组内的认真准备——搜集、整理、分析材料后,课上进行抢答赛、展示成果(幻灯片的制作等),常常是下课铃声已响,学生仍然兴趣盎然,意犹未尽,很多时候,学生查找到几万字的资料,制作展示近百张的幻灯片,设计了几十个抢答题,课堂的容量增大了,学生的收获增多了。这种做法既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等语文素养,又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和表现欲,使每个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一种成就感。就连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听课”的教师也是每每会有意外的收获和启发,可谓师生互动“互惠”。

三.转变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权由老师独揽为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

以往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都由老师亲自包揽,学生不分层次统统完成同样的作业,结果是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消”,完成的效果可想而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发现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理: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固然要顾及,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才至关重要。因此平时的作业、小考、作文等,老师完全没有必要全批全改,因为这种传统的做法,学生早已缺乏新鲜感,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换来的只是学生拿到作业本后只看下等级或分数就算了。代之以多与学生商量,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采取学生批阅和老师批阅、家长检查签字相结合,学生合作交叉批阅和自己批阅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批改查阅形式,当堂或当天反馈出结果。这种学生参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反馈的做法深受学生的重视和欢迎,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认真学习态度。

四.转变复习时老师包办代替为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合作编辑资料

口语训练的内容、文言课文的一些知识点及期末的复习课等,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是要有计划地指导初中学生自己梳理归纳字词、文言实词等知识板块,如在教学《核舟记》这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地掌握关键实词,就布置了查找用法与该课所学实词相同的成语的作业,结果学生合作整理出来的成语就有400多个。此法既使学生掌握了课文中的实词,又促进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收获颇丰。

五.转变阅读与写作脱节的惯常做法为读写紧密结合的方式

阅读课与“摘抄与随笔”作业。我每周从六节语文课中拿出一节作为阅读课。有目的地在课上进行学生自选与教师推荐读物的阅读和交流,如与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本”、“语文报”、《读者》、课本推荐的名著等都是阅读素材,同时还要求学生随手做一些摘抄笔记,积累语言素材,每周完成不少于两篇的300字随笔,配合定期进行的“摘抄与随笔”交流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一个好动的男生在“随笔”中写“从入中学到现在,老师每天要我们摘抄《读者》里的文章。从那天开始,看《读者》成为了我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时间长了,如果哪天晚上不翻看《读者》就会全身不自在。”读书已经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读书的态度端正了,阅读速度提高了,文化的积累扩展了,写作的欲望浓厚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尝试,深入探索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转变研究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愿继续“上下而求索”。

9.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总结 篇九

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丰富多彩的,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组员之间的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次活动还使我学会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上,学会了面对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使我初步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为我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提前打下了基础。

首先,它让我懂得了研究要有团队意识。一个团队要想胜利并且成功,就必须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这是我感悟到的最重要的精神。我在小组中负责查找、整理资料,其他人有的负责采访老师,有的负责设计调查试卷,大家的分工都很明确。这样做起来就都很方便、快捷。谁也不会偷懒,也不会互相扯皮,这样我们的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想要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我们一步步地走来,每一个组员都付出了莫大的努力,所以说,研究成果是我们劳动的结晶,也是我们为之骄傲的成果。

另外,通过这次活动还使我理解到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性,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又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比如: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时,将不同的时间段打上分数,最后将分数累积起来以寻求一个平衡点。这就将课本上的统计知识运用到了实际中。 这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使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让我们的研究路更加的顺畅!

还有,这次活动还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只有一个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能更好地在今后的社会上站住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提前让我们接触社会,锻炼自身的活动能力与实践能力,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积累经验,丰富阅历。让我们在学校里就学到如何去组织工作,去实践工作,去总结工作。

这个活动,使我们懂得了更多,培养我们对学习的热情,看问题也比较全面了,不会像以前那样一根筋地思考问题了,在碰到问题时,我们会想得很多,尽量从各个方面来思考,尽量使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得完美,这样就会得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更加完美。所以我们就更加有信心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能够脱颖而出,这也是激励我们更好地完成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

虽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感觉很累,还花了我们不少的休息时间,遇到了几次挫折,但最终我们还是挺过去了,看见一条条自己研究出的规律,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就如衔过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最终尝到了丝丝的甘甜,感觉美滋滋的。

在两次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都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获得更多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更快的得出规律,所以我认为,在研究过程中,问卷调查这一过程是整个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制定调查问卷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要花费我们组员更多的心思了,所以在制作调查问卷表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很谨慎,也都很投入,都希望能把它做到最好,最后当我们的调查问卷表制作好的时候,我们都舒了一口气:啊,终于完成了!然后叫老师打印出来,再由我们几个组员分发到各个班级去,再回收,大家再一起研究,并得出规律。这样我们的调查问卷这一过程总算完成了!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碰到挫折,大家好几次都想放弃,认为这么拼命也没什么用,努力不努力都是一样的,只要能有个小成果,意思意思就够了。但看见我们的指导老师为我们的研究性学习都那么尽心尽力,再想想我们自己也不甘心,后来大家就达成共识,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更好,最得更完美,谁说放弃谁就没骨气,谁就离开我们组。后来我们咬咬牙也就都挺过去了,现在想想,我们那时还好都没有选择放弃,我现在真是很开心大家那时能够团结一致共渡难关。有这样的伙伴和我一起研究,我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真的很感谢我的组员们,是你们让我学会了团结就是精神动力,让我学会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道理!真的很感谢你们!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研究并得出了结论,这些结论不仅对其他的人有益,对我们自己也有很大的益处。比如说,我们研究的第一个课题是,《中学生的饮食与健康》。这个课题是关乎我们中学生的。说实话,在没研究这个课题之前,我一点也不注意自己的饮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完全是由心情来决定,但现在,我已经改掉了那个坏习惯,在吃的方面,我会多留心,吃些有益的食物,我们现在正处在生长时期,饮食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以后可都要注意饮食哦!

10.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20例 篇十

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红磷停止燃烧探因

(1)教师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可提出红磷为什么会停止燃烧这一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如瓶内与红磷反应的气体用完了或是红磷反应完了等)。(2)课外组成研究小组,设计出验证猜测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2.用代用品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学习了氧气性质后,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用其它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代替红磷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用蜡烛、木炭等)。(2)学生提出各种方案后,指导学生对各种方案进行实验验证。(3)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

3.关于空气质量的调查

(1)从电视上的城市空气质量周报引发学生对空气质量状况的兴趣。(2)指导学生学会文献查阅的方法和有关空气质量问题资料的查找途径,可提供有关网址,如.cn/。(3)指导学生学会资料的整理与加工,写出空气质量的调查报告。

4.农村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的调查

(1)从农作物秸秆燃烧的产物引导学生思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农村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的兴趣。(2)指导研究小组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和查找有关资料。(3)对各种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利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分子模型的制作

(1)给学生展示几种分子结构模型。(2)教师对分子模型制作的方法(比例、伸展方向等)和材料要作必要的介绍,让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制作方案。(3)学生制作的分子模型在班级交流并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公开展示。

6.分子、原子概念发展史

(1)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对分子、原子的认识经过了很多科学家的努力,激发学生对分子、原子发展史的兴趣。(2)计算机可上网的学校可提供如下网址:.cn。路径为:化学在线/科学殿堂/化学名人/道尔顿。不能上网的学校,教师要指导学生查找文献资料的途径。(3)指导研究小组整理资料并写出报告。

7.废电池对水质的影响

(1)从废电池的处理情况调查切入,提出废电池对水质有何影响这一问题。

(2)指导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做用放有不同废电池和不放废电池的水养鱼对比实验等),做好实验观察记录(一般20天左右)。(3)根据实验并找查有关资料,写一篇研究报告。

8.学校附近水域污染情况的调查

(1)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2)选择若干个村的水域实地进行调查(观察水质情况及水源周围的环境)和访问(了解污染的原因),到有关部门进行调查防污染的措施情况。(3)调查报告内容应包括水域污染现状、成因及防治的合理化建议。

9.酒与人的健康

(1)从电视报道假酒事件引出问题。(2)指导研究小组将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如:我国酿酒的历史,酒的酿造方法,酒与人的健康,假酒中的有害成分等。然后找查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可组织研究小组参观酿酒厂。(3)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10.农村沼气使用情况调查

(1)在学习了甲烷之后提出此课题。(2)课题研究的内容可包括:我国使用天然气的历史、生产沼气所需的原材料、如何制造沼气、使用沼气作燃料的经济价值、全县农村使用沼气现状的调查分析等。(3)通过研究,向有关部门提出在农村大面积推广使用沼气作燃料的建议。

11.灭火器的识别

(1)在介绍泡沫灭火器时向学生调查:你认识的灭火器有哪些?从而引出研究的问题。(2)此课题研究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灭火器的知识(颜色、大小、使用范围和方法等);二是到商场、工厂、学校、机关进行实地调查并向消防部门进行咨询。(3)写出研究报告并在校内进行宣传。

12.简易净水器的制作

(1)从介绍纯净水的生产流程引入课题。(2)让学生利用木炭的吸附性设计出净水器的制作方案(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研究小组到纯净水厂进行参观)。制作材料选用教师可作一些引导。(3)对学生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可进行评选,优秀作品在全校展示。

13.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模拟研究

(1)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用实验方法验证的关键是什么?(2)引导学生设计出对比实验的验证方案。实验中只作粗略观察即可,不必作精确检验。

1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装置的设计

(1)在演示二氧化碳直接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能观察到化学反应的发生吗?然后提出研究课题。(2)教师首先设计一个实验装置,使学生受到启发,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出各种实验装置的方案,经讨论后进行实验验证。

15.铜器的锈蚀与防护

(1)从铁生锈学习中引出课题。(2)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铜器锈蚀的原理及铜锈的主要成分(查找资料)、除去铜锈的方法(实验验证)、防止铜器生锈的方法等。(3)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16.铁与补铁的探究

(1)学习了铁的知识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各种问题,在此过程中引出研究的课题。(2)研究的方法包括文献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研究内容可以有:铁在人体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作用及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补铁食品的种类与功效,补铁食品中铁成分的检测。(3)研究成果包括小论文、实验报告和市场调查表。

17.农村使用石油液化气安全问题的调查

(1)学习了煤与石油的内容后组织学生围绕液化气进行讨论,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出该课题。(2)实施研究前要查阅有关资料、根据要访问的对象设置好问题提纲;调查访问的对象一般为:监管部门、消防部门、经营部门和用户。

18.铁丝生锈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研究

(1)从铁丝生锈要消耗氧气这一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并设计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案。(2)实验方案可以有几种,分别进行实验验证(生锈过程较慢,要通过几天时间的观察)后找出最佳方案,写出实验研究报告。

19.皮蛋的制作

(1)教师通过投影展示皮蛋加工厂制作皮蛋的录像,激发学生自己制作的兴趣。(2)制作前要查阅有关资料(如皮蛋的历史、营养价值、制作原料和方法等),准备好制作所用的器具。(3)实施制作时可让学生家中进行,制好的皮蛋拿到班上展示。

20.侯氏制碱法实验模拟研究

11.谈初中美术研究性学习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美术;研究性学习;美术教学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如何判定自己和别人的学习成效,如何逐步深入理解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参与研究性学习,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呢?为此,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并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执行。

一、初中美术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培养方法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亲身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要义。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体验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不易,才能感受到书本上每一项知识的来之不易,才能体会克服困难、顽强进取的酸甜苦辣,才能品尝获得成功的喜悦。有了这样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相信他们会逐渐形成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起他们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发现创新的积极欲望。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问题,就是客观事物之问的矛盾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问题是联系已知与未知的桥梁和纽带。在开放的环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提不出问题,就无从谈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无从知道围绕什么主题收集分析数据信息,更无从着手总结提练研究的成果。俗话说:“人生识字糊涂始。”讲的就是越是有学问、有思想、有能力的人,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道理。正因为如此,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启动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是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活动主线,研究性学习最终的结论和成果不是凭空得出的,它需要加工的原料,研究性学习的原料就是各种信息。从能力培养方面,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一次锻炼。

4.学会分享与合作。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素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果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台作的过程。为了完成研究任务,人们一般都离不开课题组内的合作,即使选择的课题是采取独立研究的方式,同样离不开与人打交道,离不开别人的支持与帮助,以及与课题组外人士(如指导教师、社会力量、研究对象)的沟通合作。所以,研究性学习把学会合作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是研究性学习追求的高尚人文精神。真理的追求,需要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在通向成功的崎岖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才能到达终点。学生的研究虽不能与先辈们的上下求索和科学家们的创造历程相比,但同样需要学生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并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追求进取的精神,磨炼了他们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才干是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与时代前进方向一致,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通过研究学习,学生认识到挽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7.学生自主意识的确立。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行动、去探索,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参与,给予学生更多自我设计、自我操作以及交流评价的机会。

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最有效策略就是把教学活动安排成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其主要内容有:

1.自我定向。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程序,制订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定向。

2.自我探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具有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

3.自我评价。用学生互评、自评这样的方法,不但被評价者得益,评价他人美术作品的学生亦可以从中吸收别人的长处,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和评价能力,达到一个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学习效果,进而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与调节。

4.自我调控。面对学习目标能寻找学习差距,考虑如何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目标的达成。

5.自我激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不断激励自己战胜困难,获得学习成功,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活泼的学习状态。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他们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独立。给他们留出自己的空间,相信学生会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庞颖.中国画教学刍议[J].理论观察,2008,(05).

上一篇:论危机公关下一篇:行政单位会计实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