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论文

2024-11-06

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论文(14篇)

1.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论文 篇一

多媒体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利弊与对策

多媒体大学外语教学是在缜密研究教学活动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系统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各种媒体和技术的综合利用,对大学外语教与学的信息进行储存、加工、传播,从而达到大学外语教学与学习的最优化.它是以现代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统科学为理论的,是许多教育科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作 者:李妍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外语第二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刊 名: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年,卷(期):25(5)分类号:H3关键词:

2.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论文 篇二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设备被引入教学活动中来, 这无疑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较之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 解决了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或难于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清晰地记得, 某某老师可以非常娴熟地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某某老师可以娴熟地徒手画园、某某老师可以……, 但是这种技能的普及却是几乎不可能的;我们还可以记得某某老师讲课的声音如何的洪亮和具有穿透力, 而这种能力的普及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正是多媒体设备的引入使许多的不可能成为现实, 使得我们的教学人员不必具有什么特别技能、不必花费过多的教学时间, 就可以随时方便地展示各种用于教学的图形、影像、操作演示以至于更为形式丰富的音、视频资料等等, 还可以同时比较轻松的向更多的学习班级进行授课, 使得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和授课范围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也正是多媒体设备的引入使得不少教师与学生产生了许多困惑, 似乎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大了;教师讲课的感染力变小了;课程进度加快了;学生反应变慢了, 加之学生开设的课程增多;自习时间变少;学生的自习方法不得当或是不刻苦而造成不能及时的消化吸收, 最终导致实际教学效果的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设备先进了、手段更新了、教学效果却下降了, 仔细想来不难发现, 我们太需要从根本上去认识、去总结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势所在, 其中的局限性和不足是什么, 我们不断引入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手段可以为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在哪些方面、如何把握、才可以在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各类教学资源的效率水平, 从而去体现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2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可以简单归纳为:直观性、便捷性、空间覆盖性、广泛适应性等方面。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媒体演示手段, 我们可以即不依赖于特殊的个人技能, 又不需要耗费授课时间去描绘烦琐却又不精确的示意图形和图表等, 我们可以如此方便的向听课者提供各种既精细又丰富的演示资料, 这也正是传统教学手段望之莫及之处。

多媒体教学的便捷性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使之如此丰富的数字资源得以方便的出现在教学讲台, 服务于教学的保障平台。现代社会如此丰富的各类信息资源既易于传播、又易于共享, 这也极大地为我们丰富了公共教学资源, 正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引入, 使得如此丰富的公共教学资源成功进入教学过程成为了现实。

多媒体教学的空间覆盖性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以演示、演讲为主要手段的公共基础类课程的多班级集中教学成为可能, 而且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和精彩程度, 极大地节省了教学资源, 提高了教学资源的效率水平。

多媒体教学的广泛适应性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不同程度的适用于各类课程的通用教学平台。关键是我们的教学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承担的教学课程的特点和听课者的基础条件水平, 清楚地了解多媒体教学特点与利弊关系, 根据各类课程不同的授课特点, 完全的、或部分的安排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加之教学人员的精心组织, 扬长避短, 必可实现事半功倍、效果奇佳的教学过程。

3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而言, 可以说各有所长, 不可过于偏废。简而言之, 多媒体教学长于演示、示范、宣讲, 但不利于分析、演算、推论, 究其原因却是在于多媒体教学加大了授课者和听课者心理上的距离。

多媒体教学中的授课者往往由于操作设备的需要, 与投影屏幕相比较处于一种相对隐蔽、相对不被注意的地位, 授课语言又是经过扩音设备转化后由音箱发出, 这对于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手段, 使得我们的那些一直习惯于传统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的学生而言,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心理距离的加大。而传统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启发性特点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且在事实上一直受到很高的评价, 收效甚佳。多媒体教学却是在授课者和听课者原本认为是一个整体的中间加入了这些设备, 把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生生的分裂开来。我们的听课者产生不适应、不习惯确也自然。

我们如何可以使得授课者、多媒体设备、听课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则是我们的授课者试图消除听课者的那种不适应、不习惯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到底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去消除这些问题呢?却似乎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虽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这些问题, 我们还是可以尽可能的做得好一些。

4 多媒体教学的得与失

既然多媒体教学还存在着这些使得听课者诸多的不适应、不习惯。那么也就不能完全的离开传统的讲授方法, 也就还需要两种手段协同配合, 我们就需要很好的解决两种手段之间如何方便的相互转换、穿插使用的问题。

而我们在目前的设备使用过程中却又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局限性, 例如, 使用多媒体设备时需要授课场所采用遮光的办法来提高演示效果, 而板书演算和推理讲解的过程中却又需要授课场所光线明亮以提高听课者的观看理解效果, 这样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需求如何可以便捷的实施转换也就成为了限制授课者组织教学的受限因素。

另外, 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过程中, 室内光线暗淡, 对于一些听课者可能更为便于集中精力, 但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大多数听课者而言却又往往成为不易集中精力的一个因素, 例如, 容易犯困, 甚至于上课时间睡觉的现象更多的发生。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按照传统教学手段, 授课者在讲解过程中如能适当走动, 很好的使用表情语言, 更为容易吸引听课者的注意力, 但若如此, 授课者又不得不经常的回到多媒体控制台操作设备, 难免会带来一些不连贯、不顺畅, 而且比较花费时间。

再者就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如何理解课件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呢?如果说他的作用是为了替代传统教学中的板书, 他就应限制在仅仅反映教学提纲和少量的必要注释说明或强调作用, 因为毕竟听课者手中都有与课程相配套的教材, 并且, 为了鼓励和要求听课者仔细阅读教材, 我们甚至于可以使得课件的设计有意识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配套教材, 并对于教学内容的难点及重点起到强化和突出的效果。有理由认为, 课件的设计制作篇幅必须得到限制, 必须强调难点讲透和突出重点, 难点的设立, 一是根据以往教学的总结;二是根据学生作业和实验及答疑过程中的问题频度的总结, 对于部分常规概念和非难点问题可以少将或是略讲, 给学生留出适当的自学空间, 得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重点, 突出重点又必须弱化那些非重点的内容, 重点太多如同没有重点;切忌教学中的面面俱到, 没有重点, 平均分配教学资源, 以免所有教学内容都是蜻蜓点水, 更难保证好的教学效果;演示内容须通过链接以方便适时播放, 视情形选择性的灵活播放。

5 扬长避短、发展现代教学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结论:将多媒体设备引入教学过程代表了经济技术的进步, 代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提高;

3.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论文 篇三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板书;学生;教师;人与机器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70-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当代高校教材内容形式的多元化,多媒体教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校课堂,已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如何把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多媒体技术以其能够闻其声、观其形的特点越来越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是,如果过度使用多媒体也会喧宾夺主,过犹不及。如何有效利用其优点为教学服务,如何平衡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多媒体,以及学生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高校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以下为笔者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一、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为英语教学服务

1.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作用

多媒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寓情于景,可以将学生带人形象而又逼真的语言环境中,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源动力之一。尤其是对于广大的90后学生,他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泛滥、知识爆炸的时代,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元化,所以仅仅是传统的说教与板书已很难满足当今大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需要,也不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潮流。比如说,在给学生讲解到有关于地球环境与环保的课文时,如果教师仅仅用语言来描绘,可能就很干涩,难以产生真切的说服力。这个时候如果利用多媒体,在教师讲解的同时,辅助以图片和视频的播放,用声音来刺激学生的听觉、画面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感同身受,进而对这篇课文乃至对环保这个大话题产生浓厚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才真正做到了视、听、思三者有效结合,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课程中的文科类课程,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对于学生的人文知识积累及性情的培养和熏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多媒体作为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可以给学生营造相对逼真的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对于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共情(EMPATHY),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可以使人在亲密的人际水平上,更准确地察觉和理解另一个人的思想和感情,共情是一种积极的能力,有助于人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2.考试评估体系改革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考试评估体系的改革,全国四、六级考试将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这对教学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时代在发展,教学也须与时俱进。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摒弃原来的只关注英语读写的做法,加大了对于英语听说方面及实用性方面的教学力度。听力是决定英文水平的要件,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英语交流能力,也是英语学习最具有实用性的内容。听力的提高代表着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即发音、词汇、词组、习语、文化思维等诸方面能力的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多听、勤听。多媒体技术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计算机永远是学生的耐心、严格、可信赖的“教师”,这一点没有任何一个真正的教师能与之相比。比如在练习听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程度和需要减慢或者加快语速,重复多次聆听,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听力水平学生的需要。还可以在学习平台上链接一些英语学习的网站,如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音等,这样就免去了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的麻烦。在口语课上,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英文原声影片,并模仿经典片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感、语音和语言应用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做到的。

3.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

多媒体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有条件的院校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可以进行网上交流。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拓展学习。比如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已经实现了课堂授课和课下通过网络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分别指导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给予了学生消化知识和反思知识的空间。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交流,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及心理活动的动态。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很乐于接受这种现代的交流工具,消除了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网络平台交流便于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战略,便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便于节省教学成本、提高效率,有助于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水平的极大提高,充分实现了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之间的立体式互动。

二、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也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要制作出一份优秀的课件,需要教师不仅要掌握课本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还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面与必备的电脑操作知识,甚至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一份质量上乘的课件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更应该是一份系统的、完整的、能够体现出教师授课思路、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课程软件。如果仅仅是罗列知识点,以课件代板书,学生无法观其形,闻其声,没有视听刺激,那么多媒体的优势也无从体现。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除了本专业外,在其它方面也要有所涉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平衡多媒体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摒弃弊端。利用优势为教学服务

教学实际中也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从上课开始到结束,一直都在放映课件,照本宣科,语言单调乏味,没有板书,没有教具,成了名副其实的课件放映员,甚至是“机器人”。这种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只能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缺少情感交流和沟通,学生只是一味地看屏幕,抄笔记,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多媒体的介入被误解为教师的彻底解放和自由,那么这将是科技进步的悲哀和学生的不幸。多媒体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但是如果过分地依赖,也会使多媒体成为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大学英语教学归根到底还是学生学英语,所以课堂英语教学既不是以英语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多媒体课件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之间互助合作、相互竞争,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启发就是最好的学习氛围。多媒体课件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和深化这种交流,使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更顺畅,而不是用来代替这种交流。试想,如果整堂英语课都在放映多媒体课件,学生只是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大屏幕,这是一种多么呆板和冷漠的学习氛围呀!长此以往,学生不但能力得不到提高,对多媒体课件最终也会产生厌倦。笔者的做法是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始终贯彻一个思路,那就是多媒体课件要服务于以学生为中心这个教学理念。同时,多组织课堂活动,多为学生创造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创造一种富有人情味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大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挑战,同样也是一个契机。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教学工具和手段,其优点是不容质疑的,要扬其长避其短,恰当运用。教学中,要想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就需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明确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整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一门艺术,若是运用得好,一定能为教学锦上添花。

4.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 篇四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广泛进入课堂,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它也不是万能的,本人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的一些粗浅尝试,谈谈自己的体会。

多媒体在教学中凸显的作用

巧用课件,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注入了活力,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它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选题得当、制作精美的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教学《海燕》这首散文诗时,先介绍背景,然后播放视频课件:在苍茫的大海上,雷声轰响,闪电蜿蜒游动,勇敢的海燕高傲地飞翔,越飞越高。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过来,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海燕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巧设氛围,创情境美。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感悟性、触发灵感、净化情绪,从而塑造良好的情境,还能强化学生“角色”意识,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增强朗读效果。如在教曹操的《观沧海》时,在课件中引入一段碣石山的风景和大海波涛汹涌的音效,曹操即兴赋诗的形象,学生完全陶醉在奔腾的大海、雄浑的声音、博大的胸怀之中。为下一步朗诵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需要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学生对诗歌所体现的诗人豪迈的襟怀已完全感受到了。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启发、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能够享受到美妙和谐的情境美。

展示图片,提审美观。优美的写景散文,文美景更美。如七年级朱自清的《春》,我认为若能从网上精选相关图片或链接网站,给学生直观的美的感受,不仅让学生领会作家语言文字的魅力,更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教学《春》时,为方便学生把握学习要点和难点,我将整堂课设计成了这么几个环节:会晤作者——快乐旅游——结构揽胜——曲径探幽——放眼四望——归途拾贝。为了实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导课时,我在幻灯片上链接《春天在那里》的动画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学生跟着画面找寻小朋友眼中的春天,然后引入学生跟随朱自清先生一起进行 “寻找春天”的快乐旅程。加以配图朗读课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一幅幅画面声色并茂,学生就容易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再加上几张“曲径探幽——放眼四望——归途拾贝”的幻灯片,又增加了文章的容量,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同样讲解《济南的冬天》时也找了几张图片,刮着大风的北平、雾气弥漫的伦敦、赤日炎炎的热带风光,然后是济南的风景图,刚刚一上课,学生头脑中就有了比较更能引发对济南的憧憬。

借助信息技术,既可以高密度进行知识传授,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把握,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全面把握,关注人文。语言本身具有提高人类修养,使人性高尚的人文价值,也反映出语文学科的主要规律。而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优秀文学作品就是美的感情,通过朗读活动,将文学作品美的感情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将文学作品美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语感,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和语感水平。现代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新颖手段,教师一定要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巧妙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强化人文关怀,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在朗读《再别康桥》的时候,我设计了一张精美的多媒体“首页”——徐志摩在康河里划船的图片,配合《神秘园》舒缓的音乐,使学生提前进入一个符合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氛围中,似乎已经身临剑桥其境,此时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的情感就可以变得形象生动,作者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与学生的审美情感达到了共鸣,学生此刻尽享感人至深的情感美,朗读教学也达到了预定目标。另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中的“文气”。文气是由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体现的,决定着朗读时的语调轻重、抑扬和舒缓。“诗缘情”“情动而辞发”。苏轼《密州出猎》的豪放之情;萧乾《枣核》的绵绵乡情;陶渊明《饮酒》的淡雅闲情都应该把握文气,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悟出情感。

多媒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5.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论文 篇五

马桥中心校 许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可以说给传统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一股春风,它推进了初中历史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的缺陷,它以直观、生动的特点赢得师生的喜爱,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音像组合形象地模拟历史场景,引导学生从宛若亲临的体验中回味历史。而且,以往的历史教材由于受篇幅影响,在撰写过程中要求文字尽量简约,而多媒体技术则以丰富的文字、图像、音效等数字信息弥补了历史课本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尽管多媒体教学和传统历史教学手段相比有许多优势,但是作为历史教师,如果我们不能合理的利用,将会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下面我就结合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谈这个问题。

第一、在新课导入时,应该合理使用多媒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生动、有趣、吸人眼球的导入,可以缩短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时间,让学生以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态主动进入课堂的探索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如今,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大家都喜欢用多媒体导入:或是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图片;或是播放一段视频等,通过使用这些与新课相关的素材,教师可以达到让同学们迅速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有效的开展教学的目的。但是使用多媒体导入,特别是视频导入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一般2至3 分钟效果最好,超过5分钟就会影响整节课的流程,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记得有一次在外校听课,讲的是七年级

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授课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以视频方式导入,播放的是电视剧《贞观长歌》的开头序幕,“……上下五千年,大梦无边,梦回大唐可看见,遗留的诗篇;纵横九万里,大爱无言,一曲长歌可听见,拨动的和弦……”伴随着张澜澜优美的歌声,同学们看到了贞观之治时的画面:幅员辽阔、纵横万里的大唐疆域;一座座雄伟的边关矗立在西北边陲,不远处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海;都城长安人口百万,极尽繁华等等。紧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那个朝代吗?”“唐朝”同学们齐声回答到。“对,这就是唐朝——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在这一时期,唐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好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乍一看,这种导入非常自然,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顺利的进入了新课。但授课教师却忽视了视频的时间。整个视频放完后,已经花费了6分钟,这就直接导致了他后面的环节时间较少,整节课给人一种前松后紧的感觉。我个人感觉对于导入所用的视频,可以使用“格式工厂”或“会声会影”等视频处理软件进行剪辑与合成,压缩成3分钟,这节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第二、使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应避免片面追求信息的大容量。

历史是人类以往的活动总和,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历史场面的恢宏气势、波澜壮阔;无数历史珍品的美妙绝伦、璀璨夺目;历史人物的经历丰富、个性鲜明等等,这就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某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总希望利用电脑容量

大的特点,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事无巨细尽可能多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但是,从历史学科本身而言,它是一门严肃的社会学科,具有内在的规律和理论,通过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基本史实,形成一定的理论认识和思维能力;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正常人在40 分钟的时间内能够接触和理解的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都有个限度,我们既要最大可能的利用这个限度,又不能超越这个限度。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正是这种传递知识的快速性容易使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时,盲目加大知识的容量,而不考虑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理解程度和能力的培养情况,不给学生有思考的余地、联想的空间,学生接受信息过多;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样做使课堂教学密度大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识记状态中,这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往往弄得头昏目眩,反而收获甚少;同时也让同学们难以把握住重难点。有位教师在上九年级下册第7课《疯狂的战车》时,利用十几张幻灯片介绍了希特勒的生平,包括在奥地利出生、早年生活、参加一战、加入纳粹、啤酒馆暴动、创作《我的奋斗》、担任总理、极端反对犹太人、扩军备战、闪击波兰发动“二战”、入侵苏联、最后饮弹自尽等,同时还播放了卓别林主演的《大独裁者》的片断;接着又出示了《慕尼黑会议》的图片,对于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各有介绍,特别展示了《慕尼黑协定》,又用了将近十张幻灯片;在描述希特勒闪击波兰时,出示了德波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图、德国制定的“白色方案”、德国进攻波兰示意图、德军拆除波兰边境检查站的栏杆的图片,这儿又用了近十张幻灯片;接下来在讲述德军入侵苏联时,出示了德苏军事力量对比图、关于斯大林的介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巴巴罗萨计划”、斯大林红场阅兵、德军装甲部队向苏军发动进攻等图片,同时还播放了电影《莫斯科保卫战》的片断,这儿又用了20多张幻灯片;最后在讲述日本偷袭珍珠港时又使用了近20张幻灯片,整节课使用了70多张幻灯片,同学们目不暇接,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同时也让同学们分不清哪儿是重点,哪儿是非重点,从最终目标达成来看,教学效果不是太好。

第三、使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不应该过分依赖技术。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今天,Powerpoint、flash等软件都可以给教学中的素材添加比较炫丽的动画效果、以及丰富的色彩方案。因此,某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在多媒体技术上下了很大功夫,结果是课件画面背景复杂,甚至花哨,同时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这种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多的分散了初中学生的注意力,违反了认知规律,冲淡了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关注。有位教师在讲授“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时,从一开始就自动播放了的《精忠报国》伴奏作为背景音乐,一直延续到本节课的最后,每次当切换另一张幻灯片时,也不会停止,很多人感到很诧异,实际上该教师在插入声音时添加了“效果选项”,音乐采用了“自动播放”模式,在“计时”里又添加了“重复”选项下的“直到幻灯片末尾”选项,最终才能出现这种效果。本来该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准备从岳飞身上,唤起同学们的热情,从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但总是

无休止的循环播放,同学们刚开始还是饶有兴趣的跟着唱,但不到十分钟同学们就不耐烦了,渐渐失去了兴趣,最终该教师也没有完成预设的目标。

第四、使用多媒体教学要和使用板书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是教师课前备课的一个环节,无论教师多么精心地准备,它也只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判,无法完全准确地把握整堂课的全部,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即时的活动过程,随时都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即时、准确地在课堂活动中反映出来,而板书正是最好的手段。如我在讲述是1861年美国内战时,有的同学提出了问题:“1861年世界上还有哪些大事”,我和同学们一起总结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慈禧太后发动了“辛酉政变”、总理衙门设立、意大利王国成立等,这时就需要写在黑板上。板书也具有多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如,停留时间长,便于学生记忆、便于做笔记;更简要、更概括,能突出重点;能根据教学需要即时、合理地改变等等。

第五、随时做好不用多媒体教学的准备。

我们的教学不能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要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并能灵活运用。多媒体固然有它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意外,如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使课件不能正常运行、课件临时打不开、意外停电而无法使用课件等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做好不用课件教学的准备,关键在于我们在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时就应想到:如果在这个环节出现意外,不能使用课件了,我该怎样进行下面的教学?做到

胸有成竹,随机应变,在遇到上述情况时才不会乱了方寸。

6.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论文 篇六

博厚中学 陈芳芳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运用,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的重要时代,多媒体技术得到大众的认可,并逐步应用到各个领域。教育界做为文化先锋,多媒体技术也在广泛推广使用当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例如英语教学从应用最原始的磁带录音的声化辅助教学,逐渐被声、文、图共存多媒体互动式英语教学所取代。多媒体做为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学生除了在听觉上的享受外,还可以感受更多的视觉冲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多媒体作为一种新教学手段与方式,我们将如何正确去看待这种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无可取代的优势

1、利用多媒体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

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而不是一门工具,既然英语是用于和别人交流的一种语言,那么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和别人交际的时候灵活运用。而不是把词汇、句型、语法背熟了考试时在试卷上写写画画,那样英语就成没血没肉的工具,学生只不过是在学哑巴英语。当然这和许多教师在传统的英语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句型、词汇、语法的学习方式有关,忽视了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由于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当他们遇到与之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其独特的特点,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运用这门语言,而不是学习一门工具。这种模拟情景教学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也能做到从容、自如地应对。如:在教现在进行时态时,通过设计几个情景:(1)我正在跑步;(2)他在做作业;(3)你在打电话。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be+doing),而且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下使用这种时态,它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正在发生的一种状态,而不是没有发生 或将在发生的状态。基于情景教学中,学生既要考虑所处的场合,又要使所表达的内容一致。在学习现在进行时态时,根据前面设计的情景,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学习英语知识。

2、利用多媒体降低理解难度

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中无法比拟的作用,在教学中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声、图文,动画等趣味性特点,冲击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全方位去感受丰富多彩的语境。把一些难以表达的意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图文动画使课堂教学情景化,生活化,将呆板的文字和难以理解知识点转化到生动的图文,化解课堂教学难度。在教What do you want to be?句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片段,将文字显示的声音设计为枪炮声、打字声、电击声、怪叫声等,将文本设计为各种变形字,歪扭旋转,并配以各种飞入方式显示对话A: Hello.What do your want to be?B:I want to be a doctor.A: What about you? B: I wamt to be a repoter.等的简短对话,让学生感知了新学内容。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的英语对话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学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简短的对话。

3、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信息时代最大优点就是,无论你身处何地,你都可以轻松的获取大量你想查获的信息。在外语教学中,信息网络将英语教学整合,多媒体的出现可以大量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量,利用信息量大和全开放的特点,把单调、机械的语言教学变为活跃自主的学习,减轻师生的课内负担,增加知识量,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练习时间,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利用率。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当中获得大量的信息与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率。比如教“Do you like Koala”中,要求学生查找有关各国“animals”的知识,在学校图书有限的条件下,利用网络查获就方便多了,只需在网上输入你所要查找的动物名称,大量信息将跳跃你眼前。查获资料方便快捷,效率高,对于这一点不管怎样理想的图书馆,都无法实现。指导学生正确使用 网络信息查获资料,扩大学生知识面,把网络资源与英语教材结合,相补充,相促进,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法学习中解脱出来。

二、多媒体英语教学不足与缺陷不容忽视

1、多媒体课件控制整个教学活动

多媒体英语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并不是教学的全部手段、方法和主体。多媒体技术应用是教师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优势,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的手段。但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花费大量精力,在课堂教学中,手握鼠标,一路点击,少了一些艺术和激情的语言表达,少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少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老师倒是可以不用汗流满面地在擦黑板,板书,但对学生而言,只不过是看了一些有趣的画面罢了。有的老师更是直接网上下载一些课件,现炒现卖,对整个教学活动没有体系的完整把握。课堂教学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上课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整个课堂就跟着鼠标一路点击,本来生动的课堂变成由机器控制的教学程序。

2、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造成思维能力下降,教学基本技能退化

部分老师对多媒体过于依赖,直接从网站上下载一些备课资料随便应付了事。从不考虑这些资料课件是否符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不用心设计好一堂适合本班学生的课,不用再对问题的精辟分析、系统而合理的板书、快捷而达意的徒手简笔画等基本技能,久而久之,使这些基本技能退化,甚至无用武之地,3、多媒体课件的丰富图文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多媒体课件均有一定的特效设计,课件内容过于花俏,使学生的注意过于集中在特效设计的一些特效声音,艺术字、动画上面,而将其主要学习内容放在其次。花俏的画面,动听的声音,神奇可爱的动画,使得课堂轻松许多,也给了学生较强的感官享受,但也影响了学生对学习本真的感性认识,忘了课堂本是严谨、严肃、科学集于一体的教学。

4、多媒体教学内容过多,学生课堂上不易吸收消化

多媒体课件异于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板书速度慢,而多媒体查阅资料方便,内容丰富,课件展示文字信息快速方便,节省了老师书写、绘图的时间,展示画面可随意地调节,使得课堂上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由于时间多,有些老师惟恐课堂容量不足,将一堂课设计得习题漫天飞舞,使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从而记忆不深、难抓重点。久而久之,学生难以消化教学内容,必然对学习失去兴趣。

7.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论文 篇七

在我国, 英语教学的传统方法主要是以教材为中心, 教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语言学习的被动接受者。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语言学习规律是不相符合的, 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研究重点。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来辅助语言教学, 其形式就是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按照教学要求及语言教学规律与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有机组合,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 虽然多媒体教学在优化外语教学资源环境, 提高个人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但同时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已经成为英语语言教育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多媒体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是造成学生英语口语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利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创造其他工具所无法比拟的英语学习环境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那么多媒体英语口语教学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1.节省时间, 信息来源广, 提高了英语口语学习的效率。作为信息传递手段, 多媒体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传递速度快、效率高, 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 教师通过课前课件制作, 省去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其次,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大大提高学生练习的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单一练习的时候, 为了避免影响教师听音、辨音, 其他学生只能听或者默读, 从而限制了其他学生的自主练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个体练习过程中的交互影响。再次,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可以扩展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或下载与英语口语教学有关的资料, 掌握英语口语或教学的最新动态和信息, 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质量.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

2.激发学习兴趣, 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思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接收信息的最佳状态, 更有利于激发人的聪明才智和潜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多媒体技术的使用集声、文、图、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愉快的、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3.真实的语言环境的创设, 体现了情景教学。英语口语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规范、标准的英语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多媒体课件能模拟动态交际环境, 创造出逼真的言语交际环境, 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这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多媒体在口语课上的合理运用可以给人们提供良好的模仿资源, 真实的语言环境的创设, 体现了情景教学。

4.“人机结合”创设了交互、开放式学习状态。“人机结合”, 使得传统的“教师一学生”单向传导模式变成了为“教师一媒体一学生”的相互作用结构模式, 可以减轻学生胆怯、害羞、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 使其口语水平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课件提供的大量媒体材料创造了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操练机会,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摆充分调动自身对语言信息的综合反应能力的环境, 使得学生能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 教师可通过监听学生口语练习, 及时给予必要的纠正、引导。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探索, 教师由训导者变为启发者和助学者。这些变化对学习者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探索学习意识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三、多媒体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确实给人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使口语课变得异彩纷呈。然而, 如果过多过滥运用多媒体教学, 就会喧宾夺主, 违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 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 无意注意过多, 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未能由表及里, 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另外,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在课堂中过多地使用了多媒体。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 学生参与率就越高, 效率就越高。从表面上看, 学生的兴趣很浓, 但实际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 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 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 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缺少语言训练的时机, 即使有所训练, 也很不足。因此, 对于课件的设计,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 选出恰当合理而又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是多媒体使用中特别要注意的。

四、多媒体辅助英语口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方法

俗话说“熟能生巧”, “熟练”是与人会话的前提, 只有熟练, 在会话时才能流利。熟练的标准就是要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英语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英语口语突破的关键就是模仿+复述。因此要注重教学设计这一个环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贯穿课堂活动的全过程, 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首先要对目标进行分析, 进而确定如何借助媒体表现知识和知识的层次.使学生获得多重刺激,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策略要合理。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合理的教学策略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具体的实现形式。

3.课件的选材和设计得当。多媒体使用效率高, 信息输入量大, 选材上要做到从教学内容出发, 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 学生乐于接受, 并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素材;设计上应突出重点, 不能过多地注重形式、花样, 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由此多媒体技术才会成为口语教学的得力助手, 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4.做好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成果的总结, 是保证教学闭路系统成功运行的反馈环节。学生获得的知识通过及时的反馈, 可以使他们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明确努力的方向, 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提供动力。教师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衡量,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明确教学过程的成功与不足, 进而重新分析教学目标, 修改教学设计, 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完善。

笔者在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发现, 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方式有多种, 如模仿、角色扮演、会话、故事复述、看图说话、讨论、辩论等, 而多媒体手段在这些教学形式中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应用。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多媒体只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 但在英语口语课堂上, 教师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 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 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五、结语

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诸多优势, 是一种有效的口语教学模式, 它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多媒体辅助英语口语教学这种模式也有其自身的缺陷, 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 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如何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 创设合理的英语学习情境, 对课件进行合理的选材和设计, 激发学生口语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这些将成为今后探索英语教学模式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Ha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gman, 1988.

[2]莫锦国.关于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 2002.

8.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论文 篇八

【关键词】 多媒体 英语教学 利弊 措施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育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极其重要内容之一。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传播的一体化,开拓了人类学习的新方式。利用远程教育网进行教学可以让异地的学生加入同一个教室,教、学方式更加自然,学生们可以加入网络上的一个"虚拟教室"中进行学习、讨论,任何人均可得到一流教师、一流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现代传播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广播、电视、网络、多媒体的组合等已广泛服务于社会、学校、家庭。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即现代教育技术。

一、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为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学生们不仅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还能依据电脑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这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3、内容新颖,能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容量大,内容新颖,为英语教学创设了情景,节省了教师的书写时间,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节奏,同时展示教师新的创意,促使学生改变老师说、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老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课堂气氛沉闷,以至于学生精神不佳,打瞌睡或走神。而多媒体教学拥有极强的表现力、重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新颖的方法,动画以及新的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学生学英语的情绪就高涨,积极性很容易调动起来,尤其是听、说、读这三种能力提高很快,这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多媒体教学方法,并且收益非浅。

4、为英语新课改的推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整个教育系统都在实行新课改,英语更是首当其冲。 英语新课改要求学生从掌握知识到能力培养转化,这一转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那就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出现使英语课堂教学更活跃,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可充分展示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为英语新课改的推行和实施打下了基础。

二、多媒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课件容量大,演示快,学生跟不上节奏,失去学习兴趣:学英语对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枯燥无味。有了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所学知识,但有些老师把它当作法宝,在短短四十分钟里全部都是多媒体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显示自己的课件水平,老师向学生无休止地灌输知识,变成现代化的填鸭式教学。同时教师往往被多媒体所左右,影响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随堂应变的能动性的发挥,制约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影响了教学效果。再加上课件演示速度太快,那些英语基础稍差、又想做笔记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还有长时间看屏幕,很疲劳,易造成精力不集中的情况,这样慢慢就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要注意内容适量,速度适中,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2、教师为课件所困,影响教学: 为了追求课件美观、新颖,老师制作课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无暇来学习《课标》、《大纲》和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也不够。尽管使用了课件教学,但重点不突出,偏离了教学大纲,形成了"教学围着课件转,老师演示学生看"的现象。还有由于老师过分依靠课件,一旦 课堂使用课件的方法不当,技术不熟练,就会造成课堂上课件使用失误,影响教学进程,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师如何科学地使用多媒体?

1、英语教师忌变成放映机

英语教师的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具有持续连贯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力。但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在教单词的书写过程不是自己板书,而是用多媒体展示笔画及书写过程,教读课文不是自己范读而是跟读课件录音。长此以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如同一个放映员,其威信将大为下降,其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偶尔的借用多媒体课件,是可以的,甚至达到的效果也不错,但总是依赖,后果就严重了。

2、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在最需要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使用,不能过滥,否则就会"过犹不及"。适时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减轻学生"空想"的思维累赘,给学生一种清新的感觉。这样也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平台,让他们站在多媒体元素的基础上,想得更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积极参与思考的团队精神。

3、加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仅仅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设备,老师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分寸,不能在教学中将自己变成机器的操作者和固定程序的解说者,从而让位于多媒体,成为事实上的教学中的旁观者。我们应当在最能发挥多媒体的效用之地大胆使用它,在最需要教师在思维过程加以点拨的地方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要将其相结合,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功效,产生最大的效应。

9.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论文 篇九

湖北省蕲春县赤东镇白池中学 张青

摘 要

当今社会,多媒体早就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它是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为一体的媒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能力,既能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又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技术固然能给教育教学带来新鲜的血液,促进教育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它也会隐形地给我们带来些副作用。在此,笔者从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具备的优势及其缺陷进行分析,以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多媒体 教育教学 优势 缺陷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大容量,高密度,直观生动

多媒体本身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很多时候需要记住死的知识点。像一些名家名人名篇名作,用多媒体做出来可以省很多时间。多媒体由于其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声、图、文,颜色、光彩、视听”并举,多渠道多方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2、有助于创设崭新的审美时空

语文何为?我觉得它的一个终极应该就是审美,在审美中进行文化的陶冶,真正回到“人文”精神状态,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文学鉴赏包括诗歌鉴赏一直就是中考的考点、热点,而诗里面的情感美、意境美是单纯的文字难以再现的,如果借助音乐、图片等多种手段则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其中的美。例如,讲《木兰诗》,就可给学生放孙燕姿的《木兰情》,也可以给他们讲迪尼斯制作的花木兰动画片,以此来告诉学生花木兰这一形象的代表性及可学性,提高学生对本文的关注度。

3、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情景教学”,化静为动,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教学则声、像、文并用,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沟通现实,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如初中语文课本中朱自清的名篇《春》,既是语文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也是对初中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绝佳教材。教学时,教师可配以音乐让学生朗读。那淙淙的流水、清脆悦耳的鸟鸣、婉转悠扬的牧笛声,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春暖花开,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这样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而且能真切的体会到春天的美好。

4、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感知语言、培养语感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感的训练不能凭教师的三言两语,而是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以现代多媒体教学为手段,多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比如讲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文学艺术”为主题的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难度很大,很多文艺我们老师都不是很了解。比如《竹影》和《观舞记》里介绍的印度舞及林嗣环的《口技》,如果让老师就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凭着自己的知识上课,估计学生的积极性都不高,因为这些文艺对初中生来说实在太抽象,难以理解。如果借助多媒体,我们老师就可以上网搜寻这些文艺资料,也可以直接播放一些给学生观看,让他们亲眼看到竹影的有趣和印度舞的柔美,亲耳听到口技妙不可言的地方。学生在音乐、场景的渲染下,对于这些文艺有着直观形象的表现,感知的效果相当深刻。学生眼、耳、脑、手均得到调动,语言文字也不再是干瘪的、冰冷的,而是活灵活现的具体形象,自主学习的效果也得到升华。这样学生就能亲身感受文章中的内容,也能很好地欣赏到文章写作的美,同时也能对这些文艺形式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不容忽视的几个弊端

1、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

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

2、多媒体语文教学容易造成师生“感情冷漠”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教学,师生间的关系应是一种和谐的人性关系,而这个冷若冰霜的电脑往往会割裂师生间的感情纽带,弄不好完全变成了进行多媒体演示。没有了奔泻的激情、思辩的火花、迸发的灵感,岂不悲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

3、多媒体语文教学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这就是做课件的一个“度”的把握问题。教师容易过分追求形式,为用而用。一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展示自己计算机水平高低的表演工具,把课堂摆弄得绚丽夺目,煞是“好看”。整节课热热闹闹,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变得晕头转向。最终造成本末倒置,使本应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多媒体变成了追求多种感官刺激的干扰源,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扎实地进行语文基础教学,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像我有时候特意在课件里穿插一些动画,如一只小鸟在屏幕下角不停地拍着翅膀,一个问题答对了,不但给予一阵掌声,还给来一个摇头换脑,眉开眼笑的小人脸。这些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但结果往往是使得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些音乐和动画上面而忽视了对知识理解认知。

4、多媒体语文教学削弱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品味和把握。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学的第一纬度为知识和能力,即要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信息,使他们具备阅读、写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积累吸收语言和培养语感。而大多数语文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没有注重这一环节,字词基础知识积累往往是在屏幕上一闪而过,无法让学生反复咀嚼,使学生的理解认知不够深刻。包括阅读也多半在一系列图像和声音中完成,缺少学生自身的“发音”。还有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贴切的语言,新颖的修辞方法,错落有效的句式创造出的艺术美感,不是声音和图像能表现的,唯有通过学生的领悟才能深切感受得到。

总的来说,传统语文教学早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是昨日黄花。那怎样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引好路,体现大语文的性质特点?暂且也只能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且行且思了。怎样使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达到最完美的融合,将是我今后继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周琼平: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及对策;

[2] 余其松:初中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常识;

[3]何学明:浅淡初中语文新教材及教学方法;

[4] 彭辉: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5]常林《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6]张萍《运用电教媒体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7]陈春《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10.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论文 篇十

摘 要: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当代的大学英语教育正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为严峻的就是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活动教学法,作为一种灵活多变、生动有趣且拥有众多理论支持的教学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的认可,被视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但是从来都没有“包治百病”的“药”,活动教学法虽然历经国内外众多专家多次辩证和理论完善,在实施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限制。

关键词:活动教学法;大学英语学习;作用与局限性

一、理解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去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1]。以活动教学法为主、教学效果显著的课堂模式称之为活动教学模式,也简称为“活动教学”。

二、活动教学法的实践

2.1. 制定活动目标

任何一次课堂活动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是活动教学法教学目标的综合性的体现,否则教师无法预测活动的效果,无法评估活动是否取得成功。Harmer [2]在1994年提出的平衡活动法(Balanced Activity Approach)对此早有阐述。目标的成功制定需要满足以下几点:第一、活动主题要明确;第二、活动要与学习内容相关联;第三、活动可操作性强。

2.2. 活动设计与筹备

活动的设计要严格按照活动目标,做好各方面准备。第一、活动方案准备。活动方案是整个活动的灵魂,教师需要提前认真做好,以完善活动方案。第二、道具准备。道具是活动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提前检查设备、设施、材料是否到位,破坏情况。第三、应急准备。教师要提前估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2.3. 实施活动

实施活动指的是将教师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并付诸实践的过程。活动中,我们要秉持“三主”原则,即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活动的主导是教师,活动的主线是如何通过活动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熟记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或达到其它教学目的。“三主”原则能否得到切实落实,必须明确各部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活动教学模式十分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从做中学、学中做。因此在实施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H. Helen [3] 对此已有明确的阐述: 学生学习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节奏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 这是他的责任, 也是他的权力; 教师的责任是协助他完成决策, 执行这样一个过程, 而非代替他去完成。

2.4. 活动记录

活动的记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对整场活动进行总结。总结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日后对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时候提供有力材料。总结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其中以备忘录的方式记录,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活动的流程以及参与人员,值得推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采用照片或录像的方式对活动进行记录。

2.5. 活动反思

反思,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必修课。同样,在活动教学法中,反思更是必不可缺的环节。活动反思的基础是活动记录,活动记录为反思提供必要材料。反思的方式可以是对活动的总结、评价甚至是与学生或教师的经验交流。反思既要客观公正地肯定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和达到的目标,又要虚心总结不足,接受教训。反思可以方便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区分清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

活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处理生活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学生也应该加入反省这一环节。正如李臣之[4]所说:“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应用知识,感悟人生,积累经验,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建构对活动的意义,获得整体发展。”

三、活动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

3.1. 活动教学法的效用性

由于外语学习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发展性等特殊性,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参与其效用性的探讨中去。但归根结底,活动教学的最大效用性体现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素质上。

3.1.1. 活动教学法能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是一门活生生的语言,在当前大多数大学英语教育趋于应试化的情况下,很多人都忽视了英语的实用功能。正如瞿宁霞[5]所说:“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应付四、六级考试而忽略对大学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不能有效突破的状态下,活动教学法可以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借以强化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动力。”所以,活动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3.1.2. 活动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习英语的学生也是如此[6],尤其是英语基础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所以,活动教学法作为一种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首先,活动教学法可以充分挖掘教师教学潜力,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从而达到吸引学生听课的效果;其次,活动教学法可以充分帮助教师充分利用英语课堂,提高英语课堂的魅力;再次,活动教学法可以让积极参与的学生提高自信心,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切实感到自身魅力的提升,从而到达热爱英语的效果。

3.1.3. 活动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C·U·维克斯列系[7]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中提到:“试验的结果证明, 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解决评价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这些课堂活动时, 要让学生首先注意发挥观察力, 善于把这些推论同确认的规律、规则、定理相比较, 找出与其一致的东西。要注意研究错误的根源。”因此,活动教学法的实践性和体验性这两大原则无疑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平台。

3.2. 活动教学法的局限性

活动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有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学习观,教师观,学生观[8]。这些理论往往建立在理想状态下,因此,对应地,活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3.2.1. 活动教学法的课程限制

由于大学英语的授课内容多样,各校大学英语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大学将视听说能力视为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而有的大学则将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学生大学英语成果检验的指标。因此,不同课程设置将影响到正常的活动教学法作用的发挥。举例说明:在分别以过四级和以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两所大学中,活动教学法在后者中的.使用,较之前者要来得更容易和效果更好。

3.2.2. 活动教学法的教师性格和能力限制

不同的教师会拥有不同的性格和能力。老师性格和能力的不同,决定了在施行活动教学法时,效果也会大不相同。比如,在涉及到做游戏、唱英文歌的活动时,具有表现力、外向的老师的活动教学法肯定会受到学生喜欢,收到很好的效果;相反,内敛、含蓄的老师在推行活动教学法时,势必会产生相对较差的效果。

3.2.3. 活动教学法的学生参与人数和时间的限制

一次成功的活动应该是保证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否则学生轻则对活动失去兴趣,重则会感到被排斥在集体之外,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然而,由于各个学校的各个专业的设置不同,人数会有多有少[9]。如果人数过多,那么活动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此外,大学英语教学在学生全部课时学习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量有限。所以活动的时长在完整表现活动的效果上就容易受到限制了。

四、结束语

活动教学法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结合它的独特性和中国的教育现状,我认为要想使其得到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落实:1. 因地制宜。满足教学法对场地的要求。2. 结合校情。做到教学法与校情相得益彰。3.培训教师。培训教师落实教学法必备的一些技能。4. 团队研究。组织教师共同完善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式。尽管中国的教育现状还有待完善,但我相信,活动教学法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本土化发展之后,是完全可以胜任改善当前大学英语教育情况这一使命的。

【参考文献】:

[1] 陈曼. 大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法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2] Harmer, J. “A Balanced Activities Approach”,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 1994:40-43.

[3] H. Helen. On Autonomy: Some Elementary Concepts [A] .In P. Rile. Discourse and Learning[C]. London: Longman, 1985.

[4] 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61-162.

[5] 瞿宁霞.平衡活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81-84.

[6] 胡楠. 塑造英语教师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商界,2007,(7):256.

[7] C?U?维克斯列系.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1988.

[8] 彭小明.论活动教学模式[J].语文建设(京),2005:86-89.

11.数控教学中使用仿真软件的利弊 篇十一

关键词:数控技术 仿真 实习教学

社会对数控技术的大量需求推动了广大职业学校对数控应用技术的高度关注,在职业学校的数控教学当中,软件仿真作为一种既能满足学生的感观要求,又能解决数控设备昂贵与校方资金短缺的普遍性矛盾,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相当的关注,但是也给数控教学和对学生的实训带来了一些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如何在数控教学当中充分利用好仿真软件。

一、把软件仿真应用到数控理论教学当中

理论是深入学习数控的基础,数控作为一项技术很强的学科,要使学生扎实学习数控的基本理论和正确认识数控设备,软件仿真模拟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初学数控的学生认为数控设备非常神秘,既有探索的欲望又觉得无从下手,尤其是在讲述数控技术的发展和数控设备的基本结构时,更是让许多学生不知所云,这种状态如果在短期内得不到改善,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随之减退,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二、把软件仿真应用到数控实习教学当中

在数控实习教学中适当应用软件仿真,会对整个训练过程起到积极的作用,也能解决数控设备太少,学生太多的矛盾,因而在我国广大职业院校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首先,可以利用软件仿真来训练学生的编程能力,尤其是拓宽对数控指令应用的知识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软件仿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通过实践给学生纠正在编程中出现的而软件仿真又没有反映出来的问题。其次,实习教学也离不开软件仿真,由于数控机床价格贵数量有限,不可能为每名学生提供一台机床,又鉴于中高职院校学生不太成熟,有不教不学的共性,因此在上机床操作之余又能在软件上仿真不失为一种既能使其有所提高又能培养学生自觉、自律的习惯的好方法。再次是利用软件训练学生是一种合算而又有效的办法,既能形象加工又能节约实习经费,有的技能是需要多次重复训练才能掌握的,如果是在机床上实际加工来掌握这种能力,除了机床的折旧与磨损之外还有较高的刀具与材料消耗;在软件上我们可以重复加工,反复训练而没有上述消耗,后期只需要进行一两次实际操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数控教学不能完全依赖软件仿真

中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重在实用,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在保证学生具备相应的基本理论之后应使学生掌握过硬的操作技能;尤其是数控专业,作为一些学校的品牌专业必须把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最重要、最基本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利用软件仿真,绝不能完全依靠软件来搞实习训练。

软件仿真教学很容易滋生学生的自满情绪,夜郎自大,以仿真论数控,通过几道程序的编写而沾沾自喜,从而放松学习、涣散训练,最终只能落得一知半解的结果,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浪费了教学资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关键在老师没讲明白软件仿真与实际加工的区别、差距和管理问题;关键在学生已明是非却不愿学习钻研。要讲明白软件仿真与实际加工的区别与差距,就要求教师具备把教学与生产结合起来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把软件仿真教学与实际加工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过程当中还必须给学生讲明白两者所存在的差距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对学生严加管理,使其对软件仿真有正确的认识,对实际操作加工有足够的重视,必须保证软件仿真教学得到充分的运用,同时又要保证实际操作的地位得到权威性的提高,才能有效地组织数控教学,使我们的数控教学既科学又客观、既高效又实用。

12.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论文 篇十二

笔者从事地理教育教学工作, 也经常采用多媒体来教学。下面就以自己制作一些课件为例, 针对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首先说说利:

1、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创设情境, 实现形象化教学, 提升地理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才能注意力集中。而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 《日本》 《长江》 《台湾》等课时, 可以先通过PPT放映相关的景观图片, 并配上歌曲, 可以勾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 让学生始终处于乐学的情境中, 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对静止的黑板、呆板的课本的缺陷, 提升地理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突出重点、淡化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 有时单靠老师讲解, 学生理解起来费力, 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易于学生掌握。例如在学习 “地球的自转、公转对气候的影响”时, 知识较为抽象, 既是教学的难点又是重点。七年级学生缺乏空间想像能力, 很难理解。我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 用Flash制作了一段“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模拟动画: 以浩瀚的星空、悦耳的音乐为背景, 地球成一定的角度斜着身子围绕太阳旋转, 太阳在中心位置源源不断地放射光芒, 并以平行光束照射地球表面。当地球旋转到特定的位置时, 画面上的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和它们相对应的日期就会以高亮度闪烁。同学们通过动画很直观地理解了太阳光线直射点的移动、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及极昼、极夜等抽象的地理知识。大大缩短了学生对抽象地理原理的认识过程, 轻松掌握学习难点。

3、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 还要借助地图、挂图等教具教学, 但一些挂图内容繁多, 而且又是静态的、无声的, 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但是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之处,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析图、用图的重要本领。例如: 在分析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时, 在世界气温分布图上我将20℃ 、10℃ 、0℃ 、- 10℃ 、 - 20℃ 等等温线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设置, 在讲到以上每一条等温线所经过的地区时将该等温线设置成闪烁状态。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等温线的概念, 同时还能从这些等温线的分布上, 更清楚地看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故而多媒体通过动画演示, 用模拟、定格、拉近、放大、闪烁等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4、运用多媒体技术, 扩大了课堂的容量, 缩短了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充实教学内容, 扩大知识容量。在教学中通过电脑播放一些国家或地方的资料, 让学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名胜古迹,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把抽象的知识感性化, 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知识。同时同一堂课, 容纳的知识内容多了, 并可以给学生多一点地理活动的时间, 让学生讨论, 反复练习。如讲授 《中国行政区划》的内容, 以前差不多要用两节课的时间, 应用多媒体教学后, 用一堂课的时间就可学完, 还有相关巩固练习。这样既扩大了课堂的容量又节省了时间, 还形象生动, 效果很好。

多媒体技术以它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表现内容的丰富性, 表达方式的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可是在实际应用中, 也要注意如下问题:

首先, 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 没有整合、优化教学资源, 而是通过大量的幻灯片全部呈现给学生。一节课播放了几十张幻灯片, 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学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 一节课看似热闹, 但学生真正掌握的内容却很少。这样应用多媒体技术, 非但没有发挥辅助作用, 还严重干扰了课堂教学。因此课件的使用不在多而在于精, 在课堂教学中, 应抓住教学目标, 整合、优化教学资源, 从学生实际出发, 恰当运用多媒体, 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

其次, 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仍要注意引导学生, 和学生交流。有的教师制作完PPT之后, 上课就变成了读PPT, 脱离课本, 与学生交流变少。教学过程中, 往往是教师演示学生看, 教师讲解学生听, 未能很好地与学生沟通,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以, 在教学课件的设计中, 突出可交流性是我们的首要原则, 我们设计的课件最终目的就是增加与学生可交流的机会的平台。

最后, 多媒体不可以代替板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 使得有些人认可以用课件显示替代板书。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运用课件虽然也能呈现板书, 但由于屏幕的限制, 有时影响了板书的整体性, 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 同时由于课件的画面要经常变动, 用课件呈现的板书也就具有短暂性。

13.多媒体教学利弊文献综述 篇十三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广泛地运用到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当然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它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而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中起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堂中都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有限的40分钟内,老师完全舍弃粉笔和黑板,让学生用电脑勉强地进行无声的、缓慢的、无情无态的“对话”,而舍弃了有声的、即时的、生动活泼的、快捷高效的师生交流、思想碰撞,这又是万万不可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毕竟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只有执教者正确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科学地运用它才会促进教学的发展,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联系起来,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才能起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与弊

正文

一.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利

(一)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想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身参加学习实践,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生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动听的音乐,夺目的色彩,图文并茂的动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关于这一点,邱轶东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指出:由于多媒体技术能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教师想要营造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带动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都能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创设,在教学伊始就诱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气氛,就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一点显然是老师无法用传统教学手段达成的。同时樊胜浩《学周刊》 2012 第六期《谈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谈到: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只凭教师口头的说教和黑板上的板书是很难体现出情境创设中的悬疑性、惊诧性和疑虑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它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动听的音乐和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直

观、形象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说明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李勇在《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注意事项》提出: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能够利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元素创建丰富活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巧妙的引入知识点和信息点,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教学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够发散学生的思考范围,给学生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并且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

(二)有利于呈现过程,突出重点、难点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填鸭式’的教学,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初中的教学要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关于这一点刘彩霞在《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感触》中举例:在七下第六章讲解“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时,为了表明“点左右平移时只是横坐标发生变化,纵坐标不变”这一规律,我采用了几何画板演示,在形象直观的拖动点运动的过程中,结论显而易见,几何画板构造了一个知识的生成情境,让学生比较容易地发现点平移的规

律,从而清晰地获得知识。多媒体教学在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中的作用,邱轶东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指出:多媒体技术由于具有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的特征,可以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获得知识,在趣味的学习形成技能,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再现情景,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转化。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擅长构建二维画面,编辑、操作又非常灵活和准确的特点,设计出美观、直观,又富有逻辑性的板书,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教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领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技能的转化。这一点几乎是所有科目的教学都适用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或是要向学生讲述不可见的事物变化过程、微观结构,或者因为受条件限制而难以直接展现的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或者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甚至是“越说越说不清楚”的情况,这些内容往往形成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这时,多媒体技术的虚拟现实功能、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的协同运用就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加深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切实掌握有关知识的目的。

(三)加大教学内容 ,使问题具体化,揭示问题规律,提升学生思维 当教师的都有这样的经历:为节省上课板书时间,课前准备了大量纸条,把板书内容逐条写上;为增加课堂练习量,把各式习题都抄在小黑板上。致使上课出现“纸条到处贴,黑板到处挂”的现象。如进入初一年级后的第一堂数学课是《图形与数学》,书本上举了很多的例

子,虽然其中也有意识地增加了图片的数量,但多数仍是干巴巴的文本文字,看上去苍白无力。由于多媒体技术“动”性强,因而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再加上交互性强,使高密度、大容量的训练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关于这一点刘彩霞在《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感触》中提到自己的亲身经历:九年级下册《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我在送教时真正的感到内容多、容量大,但多媒体呈现信息的快速度、大容量,帮助我为完成教学任务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直观的图像对比使学生很快找到了函数和方程的关系,特别是练习形式多样,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兴致。因此,现代教学技术进入课堂,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把学生从繁重的课外负担中解放出来。初中生对抽象的问题难以理解,但是抽象的问题正是锻炼他们思维最好的素材,多媒体应用不但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降低问题的难度,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也可以更好地接受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学生的抽象能力也可以得以更好的培养,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刘彩霞在《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感触》也提到:数学概念是学习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是学生进行解题、证明的依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可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学习数学概念是一件枯燥的事。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际操作、形象演示,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为浅,降低难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如在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时,先用课件播放一些图片:斑马线、笔直的铁轨、激光、广场的灯、输电线、竖琴等,再以动画演示体、面、线、点的形成过程,然后师生互动,在讨论交流中比较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同时樊胜浩在《学周刊》 2012 第六期《谈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谈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多样化的应用,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数学教学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导之下,可以将数学问题中比较复杂和比较难懂的知识点进行很好的转化,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教学方法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使学生在听课中减少了很多的思想障碍,使数学教学也变得更加直观有效。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可以更好地接受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在此期间,学生的抽象能力也可以得以更好的培养,这样学生在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己动脑思考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从而调动了积极主动性。他们都说明了用在初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多种技术,把问题化难为易,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四)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

在姚怡所著的《多媒体技术》(第三版)中介绍了多媒体的作用,将其用于学习,能起到增强学习效果的作用。教学事实上就是通过师生的思维互动将教材中可以直观见到和隐性的能感知到知识、技能信息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技能。当今的教学中,虽然创新思维的要求被不断加强,但对知识点和信息的记忆依旧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无法忽视的内容。由于多媒体技术将音频、视频等技术融会贯通,能刺激学生的多个感觉器官,引起学生很强的注意,再加上多媒体技术展示的画面形象生动,必要的内容又能停留与分解。它辅助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信息记忆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对概念的信息展现方面。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多样的信息传达方法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全方位思维能力,使困难枯燥的知识点和概念形象生动化,增强学生记忆知识的兴趣,从而避免枯燥乏味的记忆活动,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我们在向学生传授一个数学概念的时候,不仅可以用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和传授,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概念制作成生动精炼的动画,给学生以感官和形象上的理解,使学生充分理解概念所传递的内容,记忆更加深刻。

(五)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2期)《关于多媒体教学与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中》提到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因为信息量多、获取信息方便快捷、传递速度快、能多方位展示的特点,因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就成了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知识的必然途径,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基础厚、知识面宽的全方位人才。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了,学习也不再只是局限于学校内的学习了,“终身学习”、“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观念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现代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教材体系内的知识,还必须让学生能够在离开学校之后还能继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多媒体技术手段由于具有信息量大,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之后,可以实现最新知

识的快速传播,教师可以随时将最新信息引入课堂,打破教室的界限。首先,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传统的课本知识的分析消化,更多地转变成了从广阔的网络中实时收集、整理信息,从而逐步地改变师生的学习观念,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次,多媒体技术及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与生活在遥远的地方的陌生人进行交流成为可能,给学生打开了一扇广阔的学习交流的空间,给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学习消除了原来的时空限制,实现“多主体大众化”的交流与学习,进而改变学生的交流方式与学习方式。

二.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弊

李鸿新在《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中提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少教师都以计算机为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授课时往往是将多媒体作为上课的中心。教师原本的讲解变成了电脑的播放,学生的思维完全由电脑牵制着,没有自己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只是在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完全是新模式下更深层次的“满堂灌”。”、史显友在《初中数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几点注意》中提到“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数学内容趣味化、运动变化直观化、探索过程多样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无限问题有限化。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或使用不当等原因,初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一些误区。”

李林在《论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利与弊》中也提到“多媒体

辅助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形式,已成为影响数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动因、新时尚。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尚需进一步转变,现代教育思想尚待进一步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经验尚有不足,在应用中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于如何把数学教学和多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仍然需要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三.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的思考及建议

(一)处理好教师与多媒体的主次关系

李勇在《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注意事项》中说:“目前,选择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很普遍。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但却容易掩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主导性,教师在课堂上容易变成一个会摁鼠标和说话的机械人。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多媒体是辅助性作用,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任何媒体不能代替教师。只有将现代媒体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相结合,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思考和学习,实现教师、学生和现代媒体的有效合作。”

(二)传统媒体不能忽视

高淑霞在《初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讲授内容,适当地辅以黑板、粉笔,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

体等这几个要素的相互联系及组织结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去选择、设计、运用现有的各种媒体。运用媒体时要适度,各种媒体都有自己的特点与局限性。数学中定理及公式推导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用粉笔在黑板上推导,既方便,又灵活。教师的动作也可能使学生对问题关键之处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处理好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谈锐在《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的理性思考》中指出“现代媒体的特点是能够使数学中某些抽象的概念变直观形象,这对于概念的形成、理解是有帮助的,但这些不能代替抽象思维。数学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抽象思维能力的削弱不利于数学的再学习。在用现代媒体把抽象问题变成形象问题时,教师应注意积极、适时地引导学生将对形象直观思维的有效思考整理变成抽象思维,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

(四)注意课件容量与教学内容的协调性

朱京曦在《多媒体教学策略》中指出:“多媒体的优势之一是可以节省课时,便于充实教学内容,使课堂容量增加。但教师不能一味求多、求全,甚至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加重学生负担。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实际水平等量体裁衣,掌握好课件容量与难度。可以把节省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研究,留给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答疑,从而更好地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注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过程

李石英在《教师在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只能作用》中认为:“教师在制作和使用数学教学课件时,一定要注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切忌先整篇播放出来,再对着片子讲解,否则会导致学生因已看到结论而注意力不集中、不去主动思考。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应使讲解和播放课件的速度与学生的思维同步,同时还应随时根据学生对教学的信息反馈,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

(六)教师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史显友在《 初中数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几点注意》中指出:“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做复杂的工作,合理利用计算机作辅助教学,可以改进教学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计算机不能代替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和交流。面授教学之所以比学习者单独面对书本自学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就在于其中进行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的道德、品质、人格的体现,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结束语

就目前对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利弊的研究现状来看,对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利弊已有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也认识到了数学的抽象性对多

媒体教学的影响。但是,对于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方面如何辅助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出优秀的课件,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依旧是我们需要钻研和探讨的问题。

多媒体可以让教学过程中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但同时,过多地使用,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又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还应该考虑初中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制作课件之前,教师应当充分明白课件制作的目的,制作多媒体课件要解决教学中的什么问题,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应当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课件使学生理解问题,掌握知识点。

将多媒体技术自然地融合到数学教学中,将是当今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的学习方式,也必将成为新世纪学校数学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应该直面多媒体教学的利弊,通过所有教学工作者的努力,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构建起一个多媒体数学课件系统,使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勇.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注意事项[J].科普研究,2012(52)

[2]谈锐.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0(156

[3] 朱京曦.多媒体教学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高淑霞.初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J] [5]李石英.教师在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只能作用[J].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09(23)

[6]李鸿新.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J].江西教育,2008,(Z4)

[7]史显友.初中数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几点注意[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5)

[8]李林.论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利与弊[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9]刘小婉、周彩芬.初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4,(05)

[10]杨素霞.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J].教书育人,2008,(S3)

14.历史教学中如何使用多媒体222 篇十四

建安中学

李春雨

多媒体教育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家赞克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都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变动为静,变抽象为具体,可以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师原本枯燥的讲解、干巴的历史概念活起来,生动而迅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发学习兴趣,诱发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探究学习《对外开放》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邓小平实行和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所做的伟大贡献,我利用课件展示一段情景材料: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学生低声跟着伴唱的同时,屏幕展示下列几个问题(1)歌词中的老人指的是谁?举例说明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贡献有那些?(2)第一个“春天”和第二个“春天”的含义各是什么?(3)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学生的思绪飞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时代,同学们仿佛看到了邓小平挥手微笑的伟人丰姿,在伴唱声中使课堂气愤达到了高潮,欣赏完歌曲后,经过几分钟的热烈讨论,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同学们对这节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多媒体教学软件集声像色于一炉,其直观性是任何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声音,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都是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运用,使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对新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地交叉吸收,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如:北伐战争、长征、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文化大革命、19世纪美国领土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内容,通过运用多媒体软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强烈刺激,有效地增强了生动性真实性,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成功完成教学任务。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历史学习是以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动因和规律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概念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历史概念,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达到很好效果,死记硬背一定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不能够理解历史知识生成的过程,没有理解的记忆是不会长久的停留在脑海中的,这样就会出现学生掌握得不够牢固,不久就忘掉的现象。而采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很快地去学习。如在学习〈〈战略大决战〉〉一节时,学生对解放军战略反攻目标和主攻方向及三大战役的进程往往因地理知识所限,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几幅动态地图,通过流动的箭头把敌我双方的攻防路线及战略态势进行演示,再配上有关三大战役的影视录像片的有关资料,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不仅较清楚了解战争进程,理解我军作战方针和意图了,更掀起了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沉浸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历史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其间的关系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如何条分缕析、清晰明了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需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视频播放、图形动态演示、老师生动讲解点拨,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轻松地获取知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比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用粉笔在黑板上费时费力地划写描连,要美观便利得多,也更能顺利实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如:在讲授“19世纪末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时,先把意大利、德国、奥匈帝国、法国、英国、俄国六国的国名在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让学生思考:看似互不关联的这些国家会发生怎样的组合呢?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它们间的关系。同时随着学生表述,我用动态图形生动准确演示其错综复杂的矛盾。这样不仅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学生也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并对这节内容提升到全面系统的认识,即:一个规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三组矛盾(法德、英德、俄奥)→两大集团(同盟国、协约国)→世界大战。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师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综合运用的引入改变了历史教师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方式发生了变化,更随意、更方便、更直接、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同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历史课堂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学生的学习重心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素养,教师通过制作学习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历史信息加以提取、整理、加工,然后进一步的研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思考,反复研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更激烈,既然能提出问题,那么解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正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实现交互,能够使学生由过去单纯的的“接受式”学习知识,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领悟历史知识的内涵,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猜想结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提高了各种能力,学会了学习。例如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一节,课前安排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搜集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资料。并针对资料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们搜集到了相片,会议记录,民间故事等资料,我协助同学们把搜集到的资料制成课件,在课堂进行上展示,不仅形成了资源共享,更通过同学们搜集、思考、讨论,充分利用眼、耳、脑、嘴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同学们通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学习,获得了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过程,做到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从而学会了学习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践行时有一定的约束和阻碍,而多媒体电教手段的运用则能更好地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在高昂兴奋的状态;能有效创设历史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再加之教师的循循善诱和适时点拨,便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搭建了极佳的平台,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会步步提升。

多媒体以其强大的优势,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的历史教育教学当中。但在实际的应用和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应用实际,以及他人的经验教训,谈几点体会:

1、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以往在上课前,我总是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课件得制作上,将上课想说的和要讲的内容基本上都体现在了课件当中。其结果导致,本节课的思路完全局限在课件里,人被课件牵着“走”。上课实际上变成了对自己劳动的成果的一个简单展示,而不是利用课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对教材重、难知识的讲解。我讲的负担是减轻了,但课堂很死板,缺乏机动性和灵活性,学生学得很费劲,这样就和我使用课件促进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一定要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让它真正成为我们完成教育教学好帮手。

2、信息和资源的补充应适度。利用多媒体,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更直观和更感性的资料,从而使我们的枯燥的历史教育教学更加生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但并不是资料越多越好,资料的补充应该适当。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一度为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和生动,补充大量的影像、图片和文字资料。因为事先未经筛选,有些资料艰涩难懂,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即使是非常感性、易懂的材料,因为太多而占据过多的正常教学时间,导致最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首先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所用的资料进行筛选,做到少而精,坚持适度和有效原则。

3、板书不能少。多媒体手段使用以后,教师的板书量大大减少,节省了很多上课时间,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有更大的发挥时间,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巩固和训练。但有些教师,误以为有了多媒体就可以不用板书,上课时顶多写个标题。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有很大弊端。我们在使用幻灯片课件时,虽然每一张上面关于本节的重难点和知识结构体现得都很明确,学生当时也能看、听明白,但是,当最后一张幻灯片展示完以后,学生的思维也就断了,知识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不系统,遗忘得也快。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板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应该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知识结构和主干知识,以便使学生在老师讲完后对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知识系统化;另外,也便于学生对笔记进行整理。所以,多媒体不能完全取代粉笔,多媒体和板书应该相互配合使用,板书可以少,但不能不写。

4、深挖教材,充分被课。实际不管上一节什么样的课,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吃透教材、用好教材,备好课是第一位的。只有先了解了教材,写出详细案(尤其是年轻老师),我们在制课件时才会有明确的思路;选材料时才会有针对性,才可以使所增材料既可以增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又不至于加重学生负担。

上一篇: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下一篇:学习姜仕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对标姜仕坤 做合格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