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小抄

2024-06-20

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小抄(共8篇)

1.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小抄 篇一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

正确 错误

2、德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正确 错误

3、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正确 错误

4、法律信仰最本质、最内在的特征,其实是通过法律实现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

正确 错误

5、对一个现代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便不可为。()

正确 错误

6、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经过长期酝酿发展形成的,主导国民思想并指导行为方式的精神支柱,可以说是一种哲学体系。()正确 错误

7、东汉时代,把“文化”与“武威”对举,“文化”的基本涵义便是“文治教化”。()

正确 错误

8、对法律产生信仰是一个法治社会的终极标志。()

正确 错误

9、有法制一定要有法治,有法治也一定要有法制。()

正确 错误

10、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礼治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披上了温情面纱的“人治”()

正确

二、单选题

1、()就提出了“民贵君轻” 的思想。

A、孟子 B、佛教

C、老子

D、孔子 错误

2、()是以国家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法理念。

A、法 B、伦理

C、国家本位

D、行政力量

3、“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

A、《周易》 B、《春秋》

C、《论语》

D、《大学》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

A、《法经》 B、《易》

C、《春秋》

D、《礼》

5、()是养成法治思维最核心的要求。

A、严格依法办事 B、坚守法治的定力

C、敢于排除干扰

D、克服特权思想

6、()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

A、法制 B、人治

C、德治

D、法治

7、()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A、道家 B、名家

C、法家

D、儒家

8、()成为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

A、道德 B、信约

C、法治

D、法制

9、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整个社会对()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A、法律至上地位

B、统治者权威

C、人治至上地位

D、德治至上地位

10、通过儒家“仁学”思想的总结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向()转化。

A、神本位 B、性本位

C、权本位

D、人本位

11、一个社会普遍的、大众的()是社会法治化程度的基本指标。

A、法律信仰 B、法律道义

C、法律良知

D、法制观念

12、()法治却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

A、法制 B、人治

C、法治

D、德治

13、()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的治国理论,占据二千余年封建统治。

A、神治 B、法治

C、人治

D、德治

14、儒家认为()对于国家的安定和个人的幸福尤为重要。

A、人人和谐

B、天道自然和谐

C、家国和谐

D、天人和谐

15、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刘向

16、()是儒家文化的首要特征。

A、等级伦理

B、国家本位

C、礼治主义

D、宗法意识

17、()是公认的道家创始人。

A、孟子

B、老子

C、毛泽东

D、孔子

18、()致力于通过约束群体的外部行为,建设群体的行为文明,开掘群体的内心文明。

A、依法治国

B、道德

C、法治

D、法制 19、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A、孔子

B、毛泽东

C、孟子

D、老子

20、法律法规再健全、再完备,最终还是要靠()来执行。

A、人

三、多选题

1、大藏经按语系分为()系统。

A、巴利语系

B、缘起

C、藏语系

D、汉语系 B、统治者

C、社会

D、国家

2、而法治所讲的法除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之外,还包括()

A、动态的立法

B、守法

C、行政执法

D、司法

3、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的所有成果。

A、物质 B、地理

C、人文

D、精神

4、儒家的特征是()。

A、尊奉六经

B、崇尚礼乐仁义

C、提倡“中庸之道” D、主张“德治”和“仁教”,重视伦理道德等

5、“三教九流”中的九流包括()。

A、儒家 B、法家

C、阴阳家

D、道家

6、()是一种标本兼治的强国至道,强调和规范人与群体的权利、义务和意识行为。

A、法治 B、诚治

C、人治

D、德治

7、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

A、人文精神 B、统治者至上

C、为人民服务

D、人文主义

8、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因素。

A、精神 B、人文 C、物质 D、制度

9、佛教的基本教义有()。

A、四谛 B、灭苦

C、五蕴

D、缘起

10、法治定义就是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A、民主 B、平等

C、自由

D、人权

11、在宗法意识统治的熟人社会里,人们交往只需凭关系,不需要什么事先约定的规则。血缘关系的远近就是行为依据,()就是行为准则。

A、亲 B、伦理

C、义

D、别

12、历朝历代为了实现社会秩序稳定化,各有各的治国方针,但总体包括()。

A、神治 B、人治

C、德治

D、法治

13、公权力行为一般为()。

A、民事行为 B、行政行为

C、经济行为

D、司法行为

14、()是依法治国的特征。

A、公平性 B、平等性

C、应当性

D、公开性

15、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是()

A、教育 B、耕作

C、发展、尊重

D、培养

16、法治是制度、精神和文化()的有机体。

A、文化 B、灵魂

C、制度

D、精神

17、儒家推崇的是()

A、治国 B、齐家

C、修身

D、平天下

18、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

A、国家本位 B、宗法意识 C、等级观念 D、礼治主义

19、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共同发挥作用。

A、法律 B、法制

C、人治

D、道德

20、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在政治上主张礼治和德治,编订和整理了()等教材。

A、《易》 B、《书》 C、《诗》D、《礼》、《乐》、《春秋》

2.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小抄 篇二

一、晚近三十年以来的文化变迁

自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坚船利炮的打击, 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原来没有的现代新观念进入到中国语词和文化中, 经过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消化、整合和重构, 经过政治运动的竞争性选择, 与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当代文化观念的底座。改革开放以后, 世俗的理性主义战胜了极左的革命浪漫主义, 这些或远或近、或中或西的文化观念再一次建构了中国当代文化, 其变迁具体表现在:

(一) 悲情文化的衰落

近代中国的文化启蒙运动, 是在西方武力交逼、民族救亡图存的危难形势面前迫不得已的选择, 一系列术语、概念、逻辑、范畴和观点的提出, 都是在“富强为体, 宪政为用”的宪政文化范式下完成的。这决定了中国在学习西方文化时, 不可避免的悲情主义心态。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财富获得了几何级数的增长, 综合国力和一般民众的生活水准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国人的文化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恢复。近年来的“国学热”等一系列传统文化复归的现象, 充分体现了走出物质贫困的国人重新发掘传统文化的热情。引发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1840”情结不再居于主导地位, 激进的反传统思潮也同样失去话语主导能力, 意味着“悲情文化”的文化共同体逐渐衰落。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公民社会的进一步构建, 多元文化的逐渐共容, 重新整合一个新的文化共同体, 从而使政治合法性得以续接是迫在眉睫的命题。

(二) 多元文化的长成

在传统儒家为主的一元文化体系中, 对任何差异性文化的强调都会导致文化上的诘问, 为维护威权体制而存在的一元文化, 严重禁锢了人的思想, 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 从而使古代中国的创造力被严重遏制。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家之间与民间的文化交流均日益繁盛, 客观上对一元文化体制构成了冲击。同时, 公民权利意识的高涨与文化交流的繁盛, 促成了文化选择上的多样性, 表现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诉求日益强烈, 亚文化、次文化群体的大量出现, 新兴网络文化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等一系列现象, 提示着当下中国多元文化的共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三) 物质文化的勃兴

晚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 造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 也造就了民众财富的迅速积累。与此同时, 传统中国守信用、轻利重义等基本文化精神在世俗的物质生活面前蘧然隐退,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文化蔚然成风。在经济的高速增长面前, 民众的物质性文化取向固然亦为时代所不可避免, 然而重物质、重休闲享乐的生活面貌, 与精神生活的萧索成截然对比, 亦是令人忧思的问题。

毫无疑问, 晚近三十年以来的改革,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变革。从高度集权体制中走出来的中国, 文化血统中揉杂了古典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时期、革命时期的种种遗迹, 又同时遭遇现代性与全球化的文化转型, 构成了当下中国文化的复杂机理。与此相适应, 中国的法治建设也经历了漫长的百年历程, 迄今成为一个揉杂中西方法律文化观念、体现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因素、法律适用中高度强制与法不责众现象并存的复杂样态, 再一次证明“法律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体现”的历史法学派观点堪称经典。

二、文化变迁中隐藏的冲突对法治建设的影响

中国的法治建设从晚清开始变革中华传统法制、全面引进西方法典算起, 至今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一百余年来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大抵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清廷全面改革法制, 由沈家本等修律大臣“折衷各国大同之良规, 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 以“不戾乎中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底线, 全面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第二阶段是孙中山创制“五权宪法”, 建立起民国的现代宪政体制, 此后, 民国政府又移植和制订了一套“六法体系”齐备的西式法律体系。第三阶段, 从建国初期开始, 全面移植苏联的法律制度, 制定和颁布了宪法及其相关的法典。第四阶段发轫于1978年改革开放, 一套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结构严谨的法律制度又得以重新建构起来, 直至2010年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在这一历时性的建设过程中, 法治文化中既包含了近代启蒙知识分子“富强为体, 宪政为用”的价值转换, 也体现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工具理性, 更经历了意识形态立法的宏大叙事, 然而百年法治建设的辗转浮沉, 却一再彰显了文化本身的自主性。尽管经由自上而下的法治建设体制的强势推动, 意识形态或主义宣教在文化面前所遭遇的无力感却依然显明。诚如德国伟大的法学家萨维尼 (F.C.V.Savigny) 所言, 法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 它植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中, 渊源于该民族的普遍的信念、习惯和民族的共同意识, 法律由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所决定, 而绝不是立法者可以随意制定的东西。

因此, 对于法治建设的反思必然伴随着对当下文化变迁的重新认识, 尤其是其中所隐藏的冲突构成我们检讨当下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法治建设移植与传承的困惑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法治思想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贫矿, 因此才有了百年来大规模的法律移植活动。然而, 西方的法治思想深植于西方的历史传统之中, 经过了几个世纪的缓慢变迁方始有今日之成就。即使被评价为以理性建构产生的《美国宪法》, 其历史渊源亦必须追溯到英国的普通法传统和殖民地深厚的自治传统, 其产生过程与其说是设计, 不如说是妥协——理性建构与既存社会文化的妥协。因此, 大规模的法律移植所带来的只是一系列新的语词、范式与逻辑, 其是否能与本国文化相融合才是法律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然而, 中国当下的法治发展所依循的仍然是政府主导, 自上而下的推进体制, 普法运动、普法宣传与教育看似轰轰烈烈, 却在三个层面隐含着悖论:一政府是真理的拥有者与法治的怀疑主义传统之间的矛盾;二自上而下推进体制与法治自下而上成长体制之间的矛盾;三是改革所要求不断试错、不断挑战既有规则的冲动与法治要求的规范性、普遍性与稳定性的矛盾。这种体制本身构成了当下中国法律运行的客观环境, 建构了一种潜在的当代“本土文化”, 并且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地方性知识”。如何挖掘传统文化的法治资源, 挖掘哪些传统文化资源, 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都必须经过此种“地方性知识”的筛选。可见的后果是法律移植形式多于实质, 实际发挥的作用不容乐观。故此, 传统文化所能提供的法治资源本已有限, 外来文化所能提供的正向资源又被体制所消减。双重夹击之下, 法治建设便只能留于口号, 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 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对主导法治文化的影响

现代国家之所以不同于古典国家, 其主要的标志在于对国民主权的确认。国民在国家生活中成为主权者, 能够参与国家生活, 判断国家事务, 并以此来行使国民权利以及履行国民义务。然则在人的主体性被发掘, 自由意志被释放的前提下, 每个独立的个体对生活、事务的理解必然不同, 因此, 在国家主导的主流文化之外, 必然出现诸多亚文化、次文化圈, 从而形成一种多元文化的格局。应该说, 多元文化的形成, 是历史的必然。对之只存在国家是否宽容, 是否允许其共存的问题, 不存在中国当下有否形成多元文化的问题。多元文化的出现, 必然对传统主流文化构成挑战, 但这也是捍卫和扩大民权运动的成果, 同时是对已经出现的经济和资本全球化所带来的后果的一种文化上的严肃思考。它改变了对本国历史和传统的认识, 在历史领域内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和内容, 强调文化平等, 反对区分文化的优劣, 反对以欧美文化为标准尺度来对各种文化进行优劣排序, 是对普遍主义以及西方中心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等霸权主义理论提出的严峻挑战。

尽管法治表现为一种规则文化, 但是法治的发展始终与自由、民主体制联系在一起, 始终与人的自我解放与自我发展联系在一起。正如德国《基本法》第1条所宣称的:“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是一切国家权力的义务。”因此, 基于人的多样性, 法治的文化基础实质在于宽容的文化品格。只有秉持宽容精神, 允许国民决定自己的精神生活, 承认其自由选择的权利, 保护少数人与弱势群体的权利, 尊重和维护思想自由、良心自由和表达自由;只有在真理不是被奉为真理, 而是可以被检省、可以被探讨和被竞争性选择的社会, 未来的文化发展才有空间。然而在中国, 传统社会不宽容的文化历史和体制上不宽容的至上法权安排依然存在, 对亚文化、次文化圈的成长缺乏必要的支持, 这无疑将会扼杀多元文化的发展空间, 窒息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最终埋葬法治的生成土壤。

(三) 公民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冲突———法治是谁的信仰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重视人的社会属性, 压制个人的个性成长。近百年的内外交困、国难当头, 更加强化了中国人的国家观, 以至于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被奉为圣经。晚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的松绑连带着国家在众多领域内放松管制, 对于中国的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 这一切, 依然是国家掌控之内的国家“放权”, 只是传统的政治动员方式逐渐退场, 让位于技术官僚式、经营管理式的公共生活治理方式。置此情形下, 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始终以国家主导的方式进行, 立法的正当性未被充分追问, 违宪审查机制依然没有确立, 国家法简单地被认为应当是被信仰的。此种意义上的法治, “放逐了对于公共生活的批评性反思, 消隐了对于‘共善’和‘良善生活’的自由主义政治追问, 斩断了有关政策、法律和国家的德性之维的自然法考察, 甚至于着意模糊民族理想和基于公民理想的政治热情, 满足于让整个社会安于生产和消费。”在公民理性日益发达的今天, 因此产生了公民文化和国家文化的矛盾与冲突。最典型的例证乃在于日益发达的网络媒体和网络语汇, 以虚拟空间的自由言论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对国家文化的强势主导地位提出了挑战。可见, 国民并没有简单满足于经济、军事与科技的可观增长, 并不是没有声音地生活在执政者所宣称的自由民主的国度中, 法治的信仰依然需要求得理性公民的内心认同。

三、法治文化的形塑:文化之于法治, 法治之于文化

法律之于文化, 是否只能是依变项, 或者可以作为自变项, 向来是法律文化学上的一个重要争论。一方面, 正如哈特所言:“法律的基础不是法律的, 法律赖以建立的基础不是法本身。法律赖以建立的基础, 是经验政治以及社会、文化上对法律统治的接受”, 文化构成了法治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 法治的推行, 自身也构成一个新型的文化内容。“中国实现法治的过程, 在本质上是一个以法治文化精神重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过程”。当然, 从中国近百年法治发展历程来看, 文化与法治的互动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法治建设必须关注文化的接受度, 并且不断加以调适, 方能改变西方法治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不适应性, 型构出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另一方面必须以已经被实证检验为有效的法治文化精神, 来影响和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法治建设不相适应的部分, 重构中国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 中国当代文化与法治建设的共同任务不啻于是整合一个新的法治文化共同体。

(一) 法治文化共同体的基点:国家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直接来自于追求国富民强的现实冲动, 在中国经济已跻身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今天, 由经济的飞升所带来的政治合法性资源尽管仍然相当重要, 但是正如前面所谈道的, 悲情文化已不再是鼓舞民族士气、凝聚民族力量的法宝, 反倒是个人的解放与发展成为现代中国公民的重要诉求。“仓廪实而知礼节”, 作为自然个体的国人已经逐渐脱离了“自然的洞穴”, 而转化为作为公民个体的人。对此, 以“人的自由解放”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了充分的肯认。因此, 当代中国文化共同体的整合基点恰在于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同等尊重的基础上。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 其发展历程恰恰表明:不是国家对个体发展所采取的压制技术的高度发达促成了法治繁荣, 而是国家在保障个体发展的技术安排中促成了法治的繁荣, 而最终形成了国家与个人的双赢局面。因此, 在经济规模日益宏大、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 法治所提供的是一整套稳定和可预期的规则体系, 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可以形成文化变迁中恒定的力量, 因而对于当代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有着支柱性的作用。

(二) 塑造宽容的文化品格

文化的发展史表明, 个体基于对整体的需要将自己“奉献”给一个政治体, 并不意味着他应当被“同质化”, 恰恰相反, 个体只有在蕴含多样性和差别性的整体中才能获得其完善性。现代的法治文化与其说是规制文化, 不如说是选择文化。在古代自然法 (万民法) 向近代自然法转型的过程中, 自由成为人被发现与被解放的思想原点, 与文化相关联的宗教信仰自由、表达自由、思想与良心自由等等都通过宪法基本权利体系固定下来, 成为个体可以选择的自由;民主体制通过一系列法律规定所提供的毋宁说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决定机制, 不如说是肯认了一种少数与多数共存的局面, 以及证成了公民对不同意见的选择权。因此, 文化的宽容品格经由法治得到了确认。反过来, 宽容的文化又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贮备、选择机会与发展空间, 从而使良法之治成为可能。

(三) 以宪法为首的法律体系作为自主的系统

现代法治主义的理念, 便是要借由一定程度自主性的宪法去维护稳定的国家秩序。宪法所控制的规范体系不尽然只反映社会变动的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能基于其自身的正当性与原动力去引导社会的变动。因此, 以宪法为首的法律体系必须作为一个自主的系统, 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国家系统, 方能达到控制国家权力, 保障公民权利的目的。否则, 宪法所制定的国家发展蓝图, 其自主性的欠缺, 就未必能对实际的国家生活发生引导的作用, 也使得人民最大可能自我实现之自由民主法治的宪法基本原则保障, 无法实际地从人民本身的思想养成及由其共同生活中所形塑的文化获得落实。

摘要:移自西方的现代法制不适宜于中国的本土环境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发现, 在原因的探寻上学界或诉诸传统文化的固执, 或归因于移植者的理想主义, 不一而足。以对晚近三十年文化所隐含的、渐近的变化为切入点, 指出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法治建设体制在回应当下文化中所隐含的冲突方面所表现出的困境, 指出应塑造宽容的文化品格, 构建法治文化共同体以弥补原有政治合法性资源的消耗, 重构民族文化精神。

关键词:法治,建设,文化,共同体,宽容

参考文献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2]谢晖.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中国法制现代化沉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3]梁治平.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4]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5]许章润.现代中国的国家理性[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208.

[6][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贺卫方, 高鸿钧,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0.

[7][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9]谢晖.法治保守主义思潮评析[J].法学研究, 1997, (6) .

[10]F.C.V.Savigny, Of the Vocation of our Age for Legislation and Jurisprudence, London, 1831, p.30.

3.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小抄 篇三

【摘要】高校法治教育作为思政教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法治教育环境下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文章将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作为研究的重点,对高校法治教育革新的方案进行了系统探究,核心目的是通过法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提升高校法治教育环境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校法治文化建设  高校法治教育  改革方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64-02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项目内容的构建应该在满足高校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强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需求,将高校稳定发展作为基础,从而实现和谐、稳定校园环境的构建。同时在教育体系优化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对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彰显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法治精神,从而为其价值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1]。

同时,通过高校法治文化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可以实现高校自身运行状态与实际需求的充分结合,并在分析高校法治文化的基础上,保证文化教育体系核心价值。在我国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制定系统化的法律制度管理规章制度。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法治教育工作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

通过对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法治环境下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都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及高校发展的基本需求,主要是由于相关制度的建立缺乏创新性的模式,导致师资队伍的建设机制有待加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管模式缺乏创新性的理念。同时,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工作构建的过程中,其基本的教育模式仍然采用原有的社会结构,导致一些管理制度的设计缺乏针对性。而且,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社会中独生子女占据较大部分,而且,贫困学生的比例也相对增加,很多学生在高校环境中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会形成不良风气,更为严重的还会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环境下,应该构建创新性的运行模式,并通过对学生实际需求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规范性的法律内容,从而实现动态化教育体系的创新及优化,并在真正意义上为教育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

(二)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对于现阶段的高校法律教育基础而言,在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中,其教学模式只是局限于灌输思维的环境中,虽然在很多院校法治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教学效果相对较差,而且,学生在学习中,只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教师也是在该种环境下,照本宣科,从而为法治教育环境的构建造成了制约。同时,在很多高校教育体系优化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大班式的教学体系,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教学目的的提升造成了严重制约[2]。

(三)教育考评价值的单一性

通过对高校法治教育考核基数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评估体系的体系往往会采用简单的笔试模式,虽然这种评价标准的效果较为重要,但是,在法治教育环境下,如果只是采用笔试的评估方法,教育工作者会过分的强调应试教育的功能性,从而严重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式,使学生失去主动思考的意识,并在最终程度上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造成制约。因此,在现阶段教育体系优化及发展的环境下,应该通过考评方式的综合性分析,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从而为高校评估方式的确立及优化设计提供稳定支持[3]。

三、高校法治教育改革方式的优化设计

(一)构建创新性高校法治教育运行的创新机制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运行机制构建的环境下,教育体系的优化应该遵守系统性、科学性及实效性的操作原则。其中的系统性原则主要是在高校法治运行中,应该将系统性作为基础,充分考虑到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以及自我及环境的综合性分析,全面强调高校运行环境中,法治原则构建的目的及阶段性原则,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发展提供稳定支持。实效性主要是指法治运行机制的可操作性,并在实践项目可行性确立的同时,构建可靠性、系统性的创新结果。对于高校法治教育运行工作的实效性而言,其实质工作体系的构建应该充分保证项目设计的功能性及吻合性,提高依法治校内容设计的核心性。因此,在高校运行及时构建的过程中,其基本框架的设计可以如图一所示。

图一  高校法治教育机制运行模式框架设计

通过对高校组织运行教师教育环节而言,其项目内容的设计包含了科学化的运行前提,其项目管理内容的设计包含了领导管理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项目协调机制,同时,在组织机制优化及工作明确的基础上,也应该进行任务分解组成部分的分析,明确各个部门的法律关系,从而为高校法治环境的营造提供稳定依据。与此同时,在领导管理体系运行模式构建的基础上,也应该制定科学化的法治教育目标,通过方法及途径的优化分析,进行科学化教育体系的创新,实现资金保障及资源的稳定运用。

(二)构建丰富性的课堂教学机制

对于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内容而言,其项目课程的设计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作为基础,将课堂教学作为法治教学中重点,从而为课堂学习方式的设计及学生法律知识的培养提供良好依据,因此可以发现,在现阶段教学环境发展的程中,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教育优化及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构建“诊所式”的教育方式,对于“法律诊所教育”而言,又被称之为临床法学教育,是美国借鉴医学院临床实践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方式的演绎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现场模拟案件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整个环境中得到亲身的体验,并通过角色的扮演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掌握很多专业性的法律知识。同时,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也可以逐渐改变传统教育内容的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动交流,改变传统灌输性的思维模式,从而为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第二,构建媒体教学方式。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高校法治教育环境构建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网络中的热点进行法律事件的分析,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进行视频、图像以及声音的运用,从而呈现出动态化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兴趣。

(三)构建完善性的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式,并在整个考核环境下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采用笔试、口试以及论文等多种方式融合的考试方式,将笔试作为基础,对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分析,将口试考试作为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的分析,并通过论文设计的方式的确立,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的能力,通过这种综合性考评方式的确立及分析,可以构建系统性的评估策略,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创新发展提供稳定支持。第二,考核题目设计的灵活性。在法治教育体系优化的过程中,相关考评题目的设计应该充分展现其灵活性的特点,并在丰富题目的基础上,使考评方式呈现出灵活化的发展状态。同时,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法律知识进行系统性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减少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出现。第三,在考核计分中,应该包括笔试、口试以及模拟法庭等,有效减少笔试占有的比例,全面提升法治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创新性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在高校法治教育体系优化及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高校领导者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系统性的法治教育体系,将高校的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实现法治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由于法治教学是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是院校法治文化设计的重点内容,因此,院校管理者应该掌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结合当代教育的实际状况,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稳定性,从而依法治校提供稳定支持,同时也全面促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论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D].安徽农业大学,2011. [2]侯建业.高校法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6.

4.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B 篇四

一、单选题(73题)

1、“三星高照”作为我国古代的祝福用语,其中“三星”是指哪三星?() A、福星、禄星、寿星  B、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  C、启明星、智多星、北斗星  答案: A 

2、鬼谷子是我国哪个时期的思想家?() A、春秋时期  B、战国时期  C、西汉时期  答案: B 

3、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

 A、《国语》  B、《左传》  C、《战国策》 .  答案: C 

4、某学院历史探究果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 答案: B 

5、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基本要求是()。

 A、依法  B、独立  C、公正  D、公平 答案: A 

6、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A、佛教  B、道教  C、儒教  答案: B 

7、()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 A、服务大局  B、党的领导  C、执法为民  D、公平正义  答案: C 

8、古籍著作《周易》的作者,传说是我国哪位历史名人?()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 A、李斯  B、周文王  C、孔子  答案: B 

9、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常见的行礼方式?() A、顿首  B、作缉  C、握手  答案: C 

10、下列哪一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 A、《史记》  B、《国语》  C、《论语》  答案: C 

11、中国民间有哪三大传统节日?()A、春节、元宵节、中秋节 B、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C、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  答案: B 

12、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章一般每隔5年、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年清理一次,清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答案: B 

13、请问“人面桃花”这一成语,出自我国唐代诗人崔护的哪首诗?() A、《题都城南庄》  B、《诗品》  C、《伶官传序》  答案: A 

14、语不惊人,死不休,对谁的评语?() A、杜甫  B、李白  C、杜牧  答案: A 

15、在我国清朝时期,湖广总督的统辖区域范围是在哪里?() A、青海湖附近 B、湖南湖北  C、湖南湖北广西  答案: B 

16、古代名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清冢向黄昏”,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于哪次历史事件()

 A、昭君出塞  B、甘英出师大秦  C、文成公主入藏  答案: A 

17、()要求包括政府在内的各行政机关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 A、合理行政  B、高效便利  C、诚实守信  D、程序正当  答案: C 

18、在我国的什么时期,铜器铭文由原先的铸造工艺发展到了手工凿刻?() A、战国  B、西周  C、唐朝  答案: A 

19、我国书法史上,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以下哪一位?() A、吴道子  B、王曦之  C、阎立本  答案: B  20、审判权、检察权要“去行政化”,确保()行使司法权。 A、公平 B、合法  C、合理  D、独立  答案: D 

21、最早期的佛教印刷品,是将佛像雕刻在什么地方?() A、木板上  B、石头上  C、铜器上  答案: A 

22、()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A、德治  B、法治  C、人治  D、党治  答案: B 

23、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要坚持()原则不变。

 A、司法公正  B、司法权威  C、司法高效  D、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 答案: D 

24、盖天说大约出现于()

 A、元朝  B、东汉  C、殷周  答案: C 

25、在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与“法治中国”同步提出的是()。 A、平安中国  B、道德中国  C、德治中国  D、和谐中国  答案: A 

26、法官、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要合理行使,以确保()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A、公正  B、合法  C、合理  D、公平 答案: A 

27、依法行政的主体是()。

 A、党  B、国家  C、政府  D、社会  答案: C 

28、()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 A、依法治国  B、党的领导  C、执法为民  D、公平正义  答案: D

29、你被要求介绍一位中国古代精通物理学的学者,年代越早越好,你应该介绍谁?()墨经  A、张衡  B、墨子  C、沈括  答案: B  30、在我国历史上,”学士”是指什么?() A、学位  B、官名  C、都是  答案: B 

31、我国古代“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中的“四库”是指什么?() A、经、史、子、集  B、仁、义、礼、智

 C、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 答案: A 

32、司法改革最核心的要求是()。

A、让司法更加权威 B、让司法更加高效 C、让司法更加公平D、加快改革步伐  答案: C 

33、坚持司法体制改革,()才能打破涉法涉诉案件信访的恶性循环。 A、增强司法公正性  B、提高司法的权威性  C、增强司法独立性  D、健全司法运行体制  答案: B 

34、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答案: D 

35、生效的执法行为,具有依法采取一定手段,使其内容完全实现的效力。这种效力称为(?)。 A、确定力  B、拘束力  C、执行力  D、强制力  答案: C 

36、古琴曲《关雎》取材于以下哪部著作?() A、《楚辞》  B、《诗经》  C、《庄子》  答案: B 

37、.请问“十年一觉 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句,出自我国唐代哪位诗人的笔下?() A、杜甫  B、杜牧  C、陆游  答案: B 

38、法治建设在国家层面得到明确是在()。

 A、十八大  B、十八届三中全会  C、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十七届三中全会  答案: B 

39、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答案: C  40、京剧《单刀会》、《群英会》、《华容道》,取材于以下哪部小说?() A、《西游记》  B、《水浒传》  C、《三国演义》  答案: C 

41、在中国的书法工具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哪四样书法工具?() A、笔、墨、纸、砚  B、棋、琴、画、书  C、琴、棋、茶、书  答案: A 

42、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 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 答案: A 

43、现行宪法是于()12月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 A、1982年  B、1988年  C、1993年  D、1999年  答案: A 

44、关于科学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立法要求构建科学的立法体制,其中立法权的分配是最具有实质意义的部分  B、立法实践表明,立法的产生有赖于科学的立法程序

 C、立法民主化通过多数人表决来实现对社会利益的调整,这种“多数人决定的方式”尊重大多数人的利益,非常完善,没有不利影响

 D、立法程序实现公开化,法律法规议案的提起、讨论、审议和表决等过程都应当通过合理途径让公众知晓,并尽可能通过新闻媒体对外传播。 答案: C 

45、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 B、人与自然的关系 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 答案: A 

46、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 A、人治  B、权治  C、法治  D、钱治  答案: C 

47、司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

 A、提高司法权威  B、使司法更加公正  C、维护人民权益  D、维护司法机关权益  答案: C 

48、()要求行政机关和其他执法机关自身合法、程序合法、责任合法、权利和义务符合法律要求。

 A、合理行政  B、高效便利  C、程序正当  D、合法行政  答案: D 

49、司法的生命在于()。

 A、权威  B、正义  C、公正  D、平等  答案: C  50、在我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表明()。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 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 答案: D 

51、行政法制内部监督又称为()。

 A、一般监督  B、自身监督  C、专门监督  D、司法监督  答案: B 

52、.在我国明清时的科举考试中,会试放榜是在农历四月十五日,该榜也被称为以下哪种?() A、杏榜  B、桂榜  C、副榜  答案: A 

53、佛、法、僧被称为佛教三宝,那么道教三宝是?()

 A、道、经、师  B、道、法、师  C、佛、经、师  D、道、经、僧  答案: A 

54、依法执政的主体是()。

 A、党  B、国家  C、政府  D、社会  答案: A 

55、()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 A、依法治国  B、党的领导  C、执法为民  D、公平正义  答案: A 

56、“自由心证”在我国社会制度下的实施,会严重影响司法()。 A、依法  B、独立  C、公正  D、公平 答案: C 

57、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 B、实现宪法和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 C、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  D、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依据  答案: C 

58、健全司法权力的运行机制,要保证司法权力的行使()。 A、公平 B、有效  C、公正  D、独立  答案: B 59、2011年10月27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发表。白皮书指出,截止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表明()。

 A、我国公民权利得到有效司法保障  B、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完善  C、依法治国的方略得到全面贯彻  D、依法治国的前提已经完备  答案: B  60、筒车在我国的哪个朝代就开始使用了?() A、汉代  B、唐代  C、宋代  答案: B  61、在东北,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以下哪一项是其俗称?() A、神草  B、棒槌  C、泥人  答案: B  62、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都要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依法公开办事(),充分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

 A、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  B、依据、条件、程序和结果  C、依据、条件、范围、程序和结果  D、依据、条件、要求和结果  答案: A  63、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养成()的习惯。 A、依法治国  B、依法制国  C、依法办事  D、依法行政  答案: C  64、敬酥油茶和敬青稞酒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礼节?() A、傣族  B、回族  C、藏族  答案: C  6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 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 B、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 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 D、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 答案: A  66、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 A、1838年  B、1839年  C、1840年  答案: B  67、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A、仁者爱人  B、君权神授  C、天人感应  D、大一统  答案: C  68、.著有医学巨著《千金方》,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后世尊称为”药王“等,这是对我国隋唐哪位医药学家的描述?() A、孙思邈  B、华佗  C、李时珍  答案: A  69、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  B、国家  C、政府  D、社会  答案: B  70、立法中要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法中,要偏重设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  B、立法中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的现象是合理存在的  C、应当遵守权力与责任脱钩、权力与利益挂钩的原则

 D、在立法过程中,要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 答案: D  7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A、少数服从多数  B、集体行使权力 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D、平等原则  答案: C  72、我国古代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提出了”唯才是举,以备录用”方针?() A、曹操  B、刘备  C、诸葛亮  答案: A  73、成语“偃旗息鼓”中的“偃”是指什么() A、摘下  B、收起  C、放倒  答案: A 

二、多选题(24题)

1、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包括()。

 A、合法行政  B、合理行政  C、诚实守信  D、权责统一  答案: ABCD 

2、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推进行政决策的(?)。 A、法治化  B、规范化  C、民主化  D、科学化  答案: ACD 

3、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就是要(?)。 A、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 B、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 C、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 D、积极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 答案: BCD 

4、各类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等事项,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 A、行政征收  B、行政许可  C、行政处罚  D、行政强制  答案: BCD 

5、司法体制改革有(),中国司法制度面临的一些问题亟需通过机制来解决。 A、持续性  B、时代性  C、紧迫性  D、渐进性  答案: BC 

6、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凡是不涉及(?)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 A、国家秘密  B、商业秘密  C、个人隐私  D、当事人不同意  答案: ABC 

7、确保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要()。

 A、“去行政化”  B、有效行使权力  C、“去地方化”  D、财政制度改革  答案: ACD 

8、健全司法监督机制要()之间相互制约、监督。 A、公安局  B、政府  C、法院  D、检察院  答案: ACD 

9、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包括()。

 A、司法公正  B、司法高效  C、司法权威  D、坚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 答案: ABCD 

10、网络反腐的成效被形象地称为“小鼠标绊倒大贪官”。今日,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回应网民对反腐倡廉领域热点问的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络同步退出来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

 A、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 B、推动了反腐与网络功能的良性互动  C、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 D、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答案: BC 

11、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A、各级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B、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 C、重大问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 D、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 答案: BD 

12、法治中国包含()。

 A、法治国家  B、法治社会  C、法治政府  D、法治企业  答案: ABC 

13、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着力点是()。

 A、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 B、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 C、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 D、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 答案: ABCD 

14、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A、合法性  B、合理性  C、可行性  D、可控性  答案: ABCD 

15、深化改革,确保司法权()行使。 A、依法  B、独立  C、公正  D、合理  答案: ABC 

16、建设法治社会,全社会要形成()意识。 A、学法  B、尊法  C、守法  D、用法  答案: ABCD 

17、为了使政府部门与群众的沟通日常化,Q市开展了“网络在线问政”活动。2011年前9个月,共有19个政府部门组织了287次在线访谈。受理建议及咨询9482件(次),网民在线参与43657人次。Q市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

 A、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  B、提高政府决策效率的基础  C、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健  D、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的举措  答案: AD 

18、我国法治原则的内涵包括()。

 A、宪法和法律至上  B、代议立法  C、依法行政  D、独立司法  答案: ABCD 

19、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推进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切实解决()问题。

 A、多头执法  B、多层执法  C、不执法  D、乱执法  答案: ABCD  20、商工文明的特征包括()。

 A、思维方式的理性化  B、价值观念的人本化  C、交换方式的市场化  D、生产方式的工业化  答案: ABCD 

21、建设廉洁政治,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下列做法中,直接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国务院下放和取消133项行政审批事项  B、某省民政厅开展“廉政亲情寄语”活动 C、某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推行“开放式决策” D、某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规范网络反腐”议案  答案: AC 

22、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符合依祛行政要求的是()。

 A、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 B、发改委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做出处罚  C、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  D、环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入淘汰范围的高污染生产能力  答案: BD 

23、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

 C、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自法”。D、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答案: ABD 

24、()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A、依法治国  B、依法行政  C、依法执政  D、法治社会  答案: ABCD 

三、判断题(24题)

1、行政执法是行政部门的另外一项工作。 答案: B 

2、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答案: A 3、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答案: A  4、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概念。 答案: A 

5、政府由非法治转向法治,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化程度,这是政府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答案: A 

6、拿破仑执政法国时,制订了四大法典。 答案: B 

7、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正的基本方式。 答案: A 

8、只有制定的法律被严格执行了,依法行政才真正地落实到了实处。 答案: A 

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明确目标。 答案: A 

10、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委员长召集  答案: B 

11、重大决策要经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答案: A 

12、在地方层面,山东最先有了“法治山东”的提法。 答案: B 

13、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法治政府由行政机关自身目标变成了全党目标。 答案: A 

14、依法治国、现代意义上的法制是从西方引进的。 答案: A 

15、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的全部内容。 答案: B 

16、行政法规和规章草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 答案: A 

17、农耕文明时代,法律只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不可能超越君权。 答案: A 

18、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 答案: B 

19、《权利法案》是最早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 答案: B  20、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司法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 答案: A 

2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 B  22、2004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其中指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答案: A 

23、宪法在本质上是人民建国的协议和约定。 答案: A 

5.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小抄 篇五

1.在地方层面,山东最先有了“法治山东”的提法。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2.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概念。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错误 ×

正确 √

3.2004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其中

正确 √ 指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4.中国法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法治中国。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错误 ×

5.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法治

正确 √ 政府由行政机关自身目标变成了全党目标。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6.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的全部内容。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7.到2015年,法治政府要基本建成。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8.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9.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正的基本方式。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1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明确目标。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第二部分;单选题

1.司法改革最核心的要求是()。

A.让司法更加权威

B.让司法更加高效

C.让司法更加公平

D.加快改革步伐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2.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不包括()。

A.立法

B.执法

C.行政

D.司法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3.坚持司法体制改革,()才能打破涉法涉诉案件信访的恶性循环。

A.增强司法公正性

B.提高司法的权威性

正确 √

错误 ×

错误 ×

C.增强司法独立性

D.健全司法运行体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4.审判权、检察权要“去行政化”,确保()行使司法权。正确 √

A.公平

B.合法

C.合理

D.独立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5.法治建设在国家层面得到明确是在()。

A.十八大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十七届三中全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6.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基本要求是()。

A.依法

B.独立

错误 ×

错误 ×

C.公正

D.公平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依法执政的主体是()。

A.党

B.国家

C.政府

D.社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8.法官、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要合理行使,以确保()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A.公正

B.合法

C.合理

D.公平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德治

B.法治

C.人治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D.党治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0.()要求行政机关和其他执法机关自身合法、程序合法、正确 √ 责任合法、权利和义务符合法律要求。

A.合理行政

B.高效便利

C.程序正当

D.合法行政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11.健全司法权力的运行机制,要保证司法权力的行使()。错误 ×

A.公平

B.有效

C.公正

D.独立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2.在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与“法治中国”同步提出的是()。

A.平安中国

B.道德中国

C.德治中国

正确 √

D.和谐中国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3.依法行政的主体是()。

A.党

B.国家

C.政府

D.社会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14.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要坚持()原则不变。

A.司法公正

B.司法权威

C.司法高效

D.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正确 √

错误 ×

15.()要求包括政府在内的各行政机关做到言必行、行必

正确 √ 果。

A.合理行政

B.高效便利

C.诚实守信

D.程序正当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16.()要求行政机关对其所实施的社会管理行为负责。

A.合法行政

B.程序正当

C.权责统一

D.诚实守信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17.司法的生命在于()。

A.权威

B.正义

C.公正

D.平等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1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

B.国家

C.政府

D.社会

正确 √

正确 √

错误 ×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9.“自由心证”在我国社会制度下的实施,会严重影响司法()。

A.依法

B.独立

C.公正

D.公平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20.司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

A.提高司法权威

B.使司法更加公正

C.维护人民权益

D.维护司法机关权益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第三部分;多选题

正确 √

正确 √

1.法治中国在国家层面的含义是()。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正确 √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2.法治中国包含()。

A.法治国家

B.法治社会

C.法治政府

D.法治企业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3.确保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要()。

A.“去行政化”

B.有效行使权力

C.“去地方化”

D.财政制度改革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CD

答案分析:

4.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包括()。

A.司法公正

B.司法高效

C.司法权威

D.坚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5.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要()。

A.让权力有效运行

B.解决权力之间的冲突

C.改变权力无效“空转”的现象

D.权力之间相互制约监督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6.深化改革,确保司法权()行使。

A.依法

B.独立

C.公正

D.合理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7.()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A.依法治国

B.依法行政

C.依法执政

D.法治社会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D

正确 √

正确 √

错误 ×

答案分析:

8.健全司法监督机制要()之间相互制约、监督。

A.公安局

B.政府

C.法院

D.检察院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ACD

答案分析:

9.司法体制改革有(),中国司法制度面临的一些问题亟需通过机制来解决。

A.持续性

B.时代性

C.紧迫性

D.渐进性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BC

答案分析:

10.建设法治社会,全社会要形成()意识。

A.学法

B.尊法

C.守法

D.用法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错误 ×

错误 ×

正确 √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A)学说那里常被提及。本题得 3 分

A、法家 B、儒家 C、阴阳家 D、墨家 显示答案

2、“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名言的发明者是(A)。本题得 3 分 A、阿克顿 B、孟德斯鸠 C、托克维尔 D、卢梭 显示答案

3、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B)。本题得 3 分

A、道德范畴 B、道德原则 C、道德概念 D、道德规范 显示答案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B)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本题得 3 分

A、民法 B、宪法 C、经济法 D、刑法 显示答案

5、“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B)说过的一句话。本题得 3 分

A、陈独秀 B、孙中山 C、廖仲恺 D、李大钊 显示答案

6、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本题得 3 分

A、11月4日 B、9月4日 C、12月4日 D、10月4日 显示答案

7、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B)。本题得 3 分

A、法律 B、同级政府规章 C、宪法 D、行政法规 显示答案

8、“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我国在(D)的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内容。本题得 3 分

A、2002年 B、2001年 C、2000年 D、2004年 显示答案

9、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机关制定,规定国家基本制作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有是(C)。本题得 3 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型法》 B、《中华人民共和中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显示答案

10、“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出自(A)。本题得 3 分 A、《论语•述而》 B、《荀子•正名》 C、《诗•小雅•大东》 D、《孟子•尽心下》 显示答案

三、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表述中,符合集体主义原则的是(ABD)。本题得 4 分

A、一滴水如何才能使它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

B、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众人所助,虽错必强;众人所去,虽大必亡 显示答案

2、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围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提出的具体要求是(ABCD)。本题得 4 分

A、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B、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C、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D、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显示答案

3、中共十七大就提出保障公民“四权”,也有人把这 “四权”称为新公民四权。该“四权”是指(AB)。本题得 4 分

A、表达权与监督权

B、知情权与参与权

C、表达权与批评权

D、知情权与参政权 显示答案

4、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历来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下列选项中,符合该题意的是()。本题得 0 分

A、“公义胜私欲”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显示答案

5、相对地看,廉洁自律的天敌是(BD)。本题得 4 分

A、爱 B、贪

C、恨

D、欲 显示答案

6、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ABC)。本题得 4 分

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没收财产

D、拘役 显示答案 7、2000多年前,东方的(B)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而西方的(C)则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本题得 4 分

A、苏格拉底

B、韩非

C、亚里士多德

D、商鞅 显示答案

8、人事相处,有许多较优或较劣的选择性安排。下列选项中,属于次优类的行为安排是()。本题得 0 分

A、以怨报怨 B、以怨报德

C、以德报怨

D、以德报德 显示答案

9、“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BC)。本题得 4 分

A、科学立法和执法必严

B、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D、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 显示答案 10、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严”和“三实”的基本要求。其中,“三严”是指(BCD)。本题得 4 分

A、严以求德

B、严以修身

C、严以律己

D、严以用权 显示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部分

1.下列哪一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C)C.《论语》 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B)B.《左传》.

3、下列哪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高适的名作 A)A.《燕歌行》

4、古代名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清冢向黄昏”,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这句诗的典

故出自于哪次历史事件(A)A.昭君出塞

5、.请问“十年一觉 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句,出自我国唐代哪位诗人的笔下?(B)B.杜牧

6、名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B)“欲各专一于其职”(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与此。B.老子

7、我国古代“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中的“四库”是指什么?(A)A.经、史、子、集

8、古籍著作《周易》的作者,传说是我国哪位历史名人?(B)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B.周文王

9、请问“人面桃花”这一成语,出自我国唐代诗人崔护的哪首诗?(A)典故 【出处】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A.《题都城南庄》

10、语不惊人,死不休,对谁的评语?(A)A.杜甫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A)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12、你被要求介绍一位中国古代精通物理学的学者,年代越早越好,你应该介绍谁?(B)墨经 B.墨子

13、佛、法、僧被称为佛教三宝,那么道教三宝是?(A)A.道、经、师

14、某学院历史探究果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B)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15、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D)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6、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A.人与人的关系

1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C)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18、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C)C.天人感应

19、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A)A.“仁” 20、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C)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C.②③④⑤

21、在我国的什么时期,铜器铭文由原先的铸造工艺发展到了手工凿刻(A)A.战国

22、古琴曲《关雎》取材于以下哪部著作?(B)B.《诗经》

23、我国的汉字真正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是下面的什么时期?(B)B.魏晋南北朝

24、请问下列作品中哪一副是描绘汴京城内及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的? 第一部分;判断题 1.在地方层面,山东最先有了“法治山东”的提法。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 错误 × 2.2013 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 “法治中国”的概念。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3.2004 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其中 指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4.中国法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法治中国。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错误 × 5.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法治 政府由行政机关自身目标变成了全党目标。A.正确 正确 √

第10 / 14页

(A)A.《清明上河图》

25、在中国的书法工具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哪四样书法工具 A)A笔墨纸砚

26、我国书法史上,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以下哪一位?(B)吴道子(约680~759年)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B.王曦之

27、.京剧《单刀会》、《群英会》、《华容道》,取材于以下哪部小说?(C)C.《三国演义》

28、请问一下哪位是被人称为“宋画第一”的北宋画家?(B)B.李公麟

29、.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设立了以下哪种专门的音乐机构?(A)A.乐府 30、在我国历史上,”学士”是指什么?(B)B.官名

31、我国古代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提出了”唯才是举,以备录用”方针?(A)A.曹操

32、在我国清朝时期,湖广总督的统辖区域范围是在哪里?(B)B.湖南湖北

33、.在我国明清时的科举考试中,会试放榜是在农历四月十五日,该榜也被称为以下哪种?(A)A.杏榜

34、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B)B.1839年

35、筒车在我国的哪个朝代就开始使用了?(B)B.唐代

36、.著有医学巨著《千金方》,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后世尊称为”药王“等,这是对我国隋唐哪位医药学家的描述?(A)A.孙思邈

37、我国传统图案里以石榴象征下列哪一项?(A)A.多子

38、“三星高照”作为我国古代的祝福用语,其中“三星”是指哪三星(A)A.福星禄星寿星

39、在我国古代交友中,以下哪种称为是指情趣一致十分要好的朋友?(B)B.莫逆之交

40、中国民间有哪三大传统节日?(B)B.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41、敬酥油茶和敬青稞酒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礼节?(C)C.藏族

42、我国四大民间传说除了有《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外,还有以下哪部作品?(B)B.《白蛇传》

43、在东北,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以下哪一项是其俗称?(B)B.棒槌

44、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常见的行礼方式?(C)C.握手

45、鬼谷子是我国哪个时期的思想家?(B)B.战国时期

4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傣族的雅称是什么?(A)A.孔雀之乡

47、最早期的佛教印刷品,是将佛像雕刻在什么地方?(A)A.木板上

48、东汉时,人们称石油为(A)A石漆

49、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B)B 道教 50、盖天说大约出现于(C)C 殷周 法治中国部分 一断题

1、英国《大宪章》是最早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但是约束作用有限 √

2、《权利法案》是最早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 X3、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第11 / 14页

4、只有制定的法律被严格执行了,依法行政才真正地落实到了实处。√

5、农耕文明时代,法律只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不可能超越君权 √

6、行政执法是行政部门的另外一项工作。X

7、依法行政的概念比依法治国的概念更加广泛。X

8、政府由非法治转向法治,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化程度,这是政府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9、宪法在本质上是人民建国的协议和约定。√

10、依法治国、现代意义上的法制是从西方引进的。√

11、拿破仑执政法国时,制订了四大法典。X 12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13制建设的根基是执法者。√ 14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司法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

15国政权组织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X

16政法规和规章草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 17大决策要经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18度重视舆论监督,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进行曝光。√ 19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委员长召集。X 20、200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X 21到2015年法制政府要基本建成(X)

22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法治政府由行政机关自身目标变成了全党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1、()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B)B. 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C)C. 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

3、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独立行使。(A)A . 人民法院

4、我国首次提出依法行政概念的文件是A)

A.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2005年4月1日,我国又有34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法规17部,地方级法规17部。34部法规的实施说明了(A)A. 我国的法制在不断健全

6、()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A)A. 依法治国

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A)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分别于2005年5月1日、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体现了我国(D)D.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9、中国共产党(B)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B. 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0、2011年10月27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发表。白皮书指出,截止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表明。(C)C依法治国的方略得到全面贯彻 11我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表明(D)。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养成(C)的习惯。C. 依法办事

13、立法中要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第12 / 14页

D. 在立法过程中,要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14、现行宪法是于(A)12月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A. 1982年

15、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章一般每隔5年、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B)年清理一次,清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B. 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C)。C.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7、以下不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规范是(D)。D. 行政规章 18、2013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内容之一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这项改革旨在(?D)。

D.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19、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都要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依法公开办事(A),充分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A. 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

20、关于科学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C. 立法民主化通过多数人表决来实现对社会利益的调整,这种“多数人决定的方式”尊重大多数人的利益,非常完善,没有不利影响

21()体现了法治中国在国家层面的含义。“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 守法” 22(),要求行政机关对其所实施的社会管理行为负责 权责一致

三、多项选择题

1、关于依法治国,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ABCD)

A. 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C.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D.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2、面对H7N9禽流感,政府有关部门在首例病例确诊后,立即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详细疫疫情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防治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防治禽流感。这些做法能够()。(多选题AC)

A. 提高行政效率,体现政府权威 C. 增强信息透明,保障公民权利

3、网络反腐的成效被形象地称为“小鼠标绊倒大贪官”。今日,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回应网民对反腐倡廉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络同步退出来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多选题BC)

B. 推动了反腐与网络功能的良性互动 C. 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4、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基本原则的是(?)。(多选题BD)

B. 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D. 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5、建设廉洁政治,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下列做法中,直接体现这一要求的是()。(多选题AC)

A. 国务院下放和取消133项行政审批事项C. 某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推行“开放式决策”

6、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符合依祛行政要求的是()。(多选题AC)

A. 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C. 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

7、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多选题ACD)A.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自法”。D. 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8、商工文明的特征包括()。(多选题ABCD)

A.思维方式的理性化 B.价值观念的人本化 C交换方式的市场化 D.生产方式的工业化

9、为了使政府部门与群众的沟通日常化,Q市开展了“网络在线问政”活动。2011年前9

第13 / 14页

个月,共有19个政府部门组织了287次在线访谈。受理建议及咨询9482件(次),网民在线参与43657人次。Q市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多选题AD)

A. 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 D. 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的举措

10、我国法治原则的内涵包括()。(多选题AC)A. 宪法和法律至上C. 依法行政

11、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凡是不涉及(?)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多选题ABC)

A. 国家秘密B. 商业秘密C. 个人隐私

12、有专家提出,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媒体将这概括为“婴儿车指标。”有同学据此推测,达到这一指标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环境优美等条件。创造这些条件,政府须切实(CD

C. 履行经济和文化职能 D 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的声音与步伐始终伴随,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改革路径日渐清晰,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BCD)

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C. 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D. 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14、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就是要(?)。(多选题BCD)B. 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C. 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 积极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15、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推进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切实解决()问题。(多选题ABCD)

A. 多头执法B. 多层执法 C 不执法D. 乱执法

16、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多选题ABCD)

A. 合法性B. 合理性C. 可行性D. 可控性

17、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着力点是(多选题ABCD)

A. 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B. 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C.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D. 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18、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推进行政决策的(多选题ACD)A. 法治化C. 民主化D. 科学化

19各类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等事项,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多选题BCD)

6.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小抄 篇六

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确定下来。而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价值系统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它强调的不只是国家通过法律来控制社会,而且也强调国家本身受法律的支配,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特权的存在。虽然实行法治是当代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但是追本溯源,由于各国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彼此间的法治之路都会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同。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入手,探讨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应正视和思考的几个问题,以防止我们以浪漫主义情怀人为地割断历史,造成传统的断裂。

一、传统法律文化必然会对当代中国的法治产生影响。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而是在他们所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极端注重伦理纲常的社会,这一传统生生不息。然而当代中国是必然要实行法治的,这是中华民族兴起所必经的历史过程。中国试图建设法治国家的努力已有百余年,但是回顾这百余年的沧桑历程,中国仍然没有实现法律的现代化。

1842年到1901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在坚持根本的政治制度、伦理纲常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些与西方法律接近的改良和补充,这是一条过于保守的道路。“这一道路的主张者没有认识到世界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没有清醒的认识到中华法系已经整体落后的事实,没有充分认识到新的世界秩序的真谛,天真的以为中华法系只是一所只需经过一些修补就可以恢复完美的大房子。” 1905年开始的清末修律到1949年国民政府垮台,这一时期法律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是贯穿了“全盘西化”的原则;而自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权建立到1978年的法律现代化进程则以“全盘苏联化”为原则,这两个阶段的法律现代化都是照抄照搬他国的东西,无视本国实际,以强制推进的急功近利的方式迫使中国法律实现现代化,事实已经证明这是失败的。中国真正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严格的来讲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这百余年并不成功的经历与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以礼入法,礼法结合”,“刑民不分,以民为主”,“息讼厌讼,崇尚调解”等法律传统相比,根基尚不够牢靠。否则,当今的老百姓就不会称秉公执法的公职人员为“青天大老爷”,也不会不自觉的将整个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为数不多的少数英雄人物的身上了。

中国要在法治的道路上赶超西方主要的发达国家必须要加速度的发展,对西方的法律文化要采取“拿来主义”,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正视历史,正视现实,搞清楚我国法治建设中的哪些弊端与传统法律文化有关,只有找到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

二、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搜寻传统法律文化的遗殇。

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将文化分为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两大结构。他认为,文化包含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有形的是显型文化,隐形的是隐型文化。参照克鲁克洪的文化结构理论,法律文化可以分为显型结构层面的法律文化和隐型层面的法律文化两大结构。制度性的法律文化属于显型文化,包括三个层面: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它总要人用权力来维持和运行,是一国法律文化的表现形式;理念性的法律文化属于隐型文化,也包括三个层面: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它深藏于社会深层,是一国法律文化的根基。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呼应才能推动法律文化的良性发展。在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应如此,即社会主义社会主体应当具备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社会主义法治相适应的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但事实情况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完善了诸多法律制度,完备了大量的法律设施,但是却缺乏与之完全相适应的隐型层面上的法律文化的建设。

从本质上讲,法治也是一种文化。起源在西方。古希腊社会是一个处于半岛上,从事海事运输的社会,整个社会并不是一个放大了的家庭,而是打破血缘关系的城邦商业社会。其后的罗马时代,更是一个简单商品生产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文明的历史运动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多的表现为理性化的契约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存在至高无上的王权,公民拥有尽可能多的权利,而这些权利中最重要的是对城邦的管理权。

古代中国的王权是至高无上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古代中国只有一个人的权利,其他人的权利在个人权力的阴影下荡然无存。因此中国没有长出权利和民主的观念,也失去了生长出法治的机会。

现在我们以一个完全异质的法律文化去改造一个具有根深蒂固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土壤的法律观念和法律体系时,这一异质的文化推行起来所遇到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一)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强调国家本位主义,忽视个人权利自由。

古代中国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的,一个个的小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这种小家庭中,以长幼尊卑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宝塔型的等级结构”。这种家族式的宗法等级结构需要国家的认可和扶植,由无数个宗法家族构成的社会必然会架起宝塔型的“大家”,因此中国古代政权的架构,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家族制度的模拟和扩大,也就是说以皇权为中心的国家政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凡是在精神上支持、拥护这种典型的专制统治的观念和理论,无论是强调以“权”、“术”治民的法家的国家专制和集权思想还是强调以“仁”、“孝”治世的儒家的德治思想同样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并使这些理论和观念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本位主义就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生存环境。

强调国家利益,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注重团结,这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如果这种妥协没有了限度,就否定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个性。而尊重人的权利、自由和个性正是法治所追求的。

欧洲许多学者和思想家们在分析中国为何曾经辉煌一时却最终悲壮的落伍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是缺乏个性自由导致了这个伟大民族的衰败。因为无条件的顺从“这种束缚人的理智、才干与情感的幼稚做法势必削弱整个国家的实力。如果教育只是矫揉造作的形式,倘若虚假与规矩充斥并束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国家还有什么巨大的作用!人类思想的精神还有什么崇高的作用!当人们考察中国历史的前进历程,研究它的活动的时候,谁不为他们在许多方面一事无成感到惊诧!这是一个为避免错误而仅有一个人干活的群体。这里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现成的,人们你来我去,你推我拖,只是为了不对该国那孩童般尊严的礼俗破坏。无论是战斗精神还是思维精神都与这个终日守着火炉睡觉从早到晚喝着热茶的民族无缘。”

今天国家本位主义的法律传统虽然在制度层面上已经被否定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控制着人们的思想,这直接导致了现今我国公民对权利的不尊重,维权意识的淡薄。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下,中华民族的人民习惯了顺从、忍让,无形中导致了对法律的轻视、远离和不信任,因此他们难以真正地以纳税人的身份理直气壮的监督政府行为,理所当然地要求政府保障自身的权利,不卑不亢与政府对话。

(二)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一种工具主义文化,忽视了民主的参政议政。

直至今日,部分社会主体仍然存在着法即是刑的观念。这是因为古代中国“刑民不分,以刑为主”,法律只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它一方面与专制政体一起造就了人们胆怯、愚昧、懦弱、奴性的人格,另一方面又与礼教相结合,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则行事,“追求‘和合’境界,培育了人们‘忍为尚’、‘和为贵’的法律心态,然而和则忍,退则让,让则屈,屈则从,屈从则是非不分”。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人们对更多的是服从既定的法律法规,对法律是否侵犯了自身的天赋权利的追究是较少的,对至关重要的选举权等基本权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政议政的观念淡漠。

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们经常秉持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心理,除非与对方有什么深仇大恨,或者对方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诉诸于法院的。凡事的立场都是中庸,不偏不倚,很少鲜明表达自己的立场,唯恐惹祸上身。

(三)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忽视了平等。

纵观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虽然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说,但是事实上在漫长的封建传统中贯彻的却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八辟”、“八议”和“准五服以制礼”等等级制度,严格区分嫡庶、房份、辈份、年龄、地位的不同。因此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观念在今天的老百姓心目中仍然难以接受,即使在普普通通的民事生活中,权仍大于法,掌握着国家行政、司法、立法权力的人员以及这些人员的亲属们也享受着特权的待遇。这直接导致了权力腐败的滋生。

此外由于古代中国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形态,因此人情大于法、亲情大于法也成为法治建设道路上的羁绊。

三、中西合璧,取长补短。

中国要奋起,历史不能退回,我们实在没有耐心去慢慢的培育法治生成的历史土壤,因此人为的去培育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显型文化相适应的隐型文化是必要的。

(一)理智地看待道德。

在道德方面中华民族温和、稳重、热情、善良、诚实守信、富有牺牲精神等美德都为中外所称颂,但是我们在发扬道德优势的同时,还要理智的看待人性。人毕竟是社会中的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舍己为人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是社会上少数精英人物的高尚情操,不能以此来要求普通的民众,因为普通人是无法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如果一个制度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那只是一种理想,这个制度就会失去它所存在的最初价值。如果强迫人们去接受并遵守这一制度,就扭曲了人性,最终的恶果要么使人变得虚伪要么使人变得盲目。因此我们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同时,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法治理论,尊重人,给与人充分的自由,同时要勇敢的面对人的劣根性,并从制度上对其予以限制。

(二)认真的对待私权利。

法治要想真正地深入人心,就必须为解决人类的终极关怀而努力奋斗。几千年来,法学在西方始终能够成为一门显学,法治能够在西方社会始终成为热门话题,与西方法治的主要价值观念——自然法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关注密不可分;而中国的法学长期以来在工具主义的传统法律文化下,法律是以义务为本位的,中国的“法治”长期以来让人感到毛骨悚然,难以成为国人的自觉自愿行为,就在于过去中国的法治对人的终极关怀关注不够,不能成为人们追求幸福、身心愉快的一种生存方式。

现在我国在法治建设这一大好环境下,在有制度支持的同时,要在日常的教育中普及权利的观念。以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的公共利益不受损害为前提,一方面要教育掌权者尊重公民的权利,另一方面要鼓励公民积极行使权利,争取权利,维护权利,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的各种制度有的放矢。

(三)充分地培养民主平等。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 篇七

法治是一种源于西方的文化。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将文化分为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两大类, 他认为, 文化包含有形的, 也包含无形的, 有形的是显型文化, 无形的是隐型文化。[1]参照克鲁克洪的文化结构理论, 亦可将法治文化分为显型法治文化和隐型法治文化两大类。隐型结构层面上的法治文化主要包括法律心理、法律意识 (法律观念) 和法律思想;显型结构层面上的法治文化则由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等构成。[2]从理论上讲, 任何一种法治文化都应当是显型层面上的法治文化与隐型层面上的法治文化的协调统一, 即有形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与无形的法律意识形态的协调统一。

我国著名法学家龚瑞祥教授指出:“所谓‘法治’, 其实不仅仅是指‘以法治国’, 而且还包含着用于法治的法律必须遵循的原则, 如‘公正原则’、‘平等原则’、‘维护人的尊严的原则’等, 也就是说, 法律是确定的、公认的理想, 而非我们通常所称的‘长官意志’, 或者个人灵机一动的狂想。法治高于法律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用以检验法律能否生效的原则。”[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体系是一种以“正义”为价值取向的、以西方法治文化为范式的、以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为根基的法治文化。它在显型结构层面上表现为:制定良好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组织和法律设施;严格的执法和司法程序。在隐型结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的信法、守法、用法心理;较强的民主意识、正义观念和权利观念;法律的权威至上观念、依法办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 是一种内容有机构成、结构和谐统一的法治文化。[4]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 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本质所在。而围绕这一本质展开的各项条件、措施和效果, 即以法治为特征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 则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具体要求和现实标志。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西方法治文化的产生主要依赖于社会内在的力量, 即其自身传统社会文明成果的积累, 是一个“内生”的过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产生却与此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生成实际上属于一种“后发混合式”的模式。这种混合式既不同于现代化起步较早、主要依靠其内部社会经济等要素发育而成的“内生”模式;也不同于现代化起步较晚、主要在外来文明因素刺激下进入法治现代化的“外生”模式。从其生成的动力来讲既有外在动力也有内在动力。[5]一方面, 其生成依赖于中国社会的内在力量, 这些内在力量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民主政治、法律 (良法) 、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体需求的转向等社会因素。另一方面, 它一直受到外来法治文化的刺激, 特别是西方法治文化的刺激, 这种刺激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其独特性, 具体表现为:

(一) 民族性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积淀的产物, 经世代相传而取得了稳固的地位, 形成一种“超稳定形态”, 即使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它也会坚守自己的阵地, 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法律观念、法律情感以及行为模式, 并已内化为中华民族法律文化的心理和性格, 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行为模式的选择。

(二) 现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现代性表现在它能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而生, 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 市场经济呼唤法治文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之相适应,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法治文化也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法治文化以市场经济为根据, 进行理论创新, 以一种新的形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 开放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开放性表现在它从不固步自封, 善于吸收人类有益的法治文化成果, 特别表现在对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论的移植和借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法律趋同化现象的出现,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西方的法治文化必将互相融合并存, 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向“大同法治世界”的方向发展。[6]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必要性

只有当人们从内心敬重法律、信仰法律时, 法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正是法治文化的价值及价值取向迎合和满足了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需求, 从而使社会主体认同、选择和信仰法及法治。可见, 从法治的意义上讲, 法律和文化是有机的统一。法治文化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法治文化是一种理解力。

法律与任何制度性的东西一样, 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的, 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的解读, 才能为人们所理解, 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法律能否为人们所理解并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制定的法律是否反映社会发展要求, 即是否良法;另一方面取决人们能否理解法的内容并成为自觉行动。

(二) 法治文化是一种规范力。

在社会走向法治化的过程中, 法治文化可以内化为公民的个体思想, 使人们确立基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使人们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 什么事情不可做, 从而使社会形成一种有法律且被严格遵守的良好状态。

(三) 法治文化是一种推动力。

人们的社会行为总是要接受文化的指令, 法律行为也不例外, 法治文化可以使人们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法律的要求, 根据法治的精神推动立法和执法走向更高的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中国不可能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之外。我们可以感觉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紧迫感。[7]只有和西方发达国家实现接轨, 包括法治接轨, 只有具备良好的法治文化, 才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WTO的诱惑和挑战, 给当代中国法治文化的发展增加了压力, 但同时意味着动力的增强, 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四、目前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隐型法治文化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显型法治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 隐型法治文化与显型法治文化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前者明显落后并严重制约着后者的发展, 进而影响了中国整个法治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显型法治文化的载体就是法律上层建筑本身, 法律制度是其主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立法工作逐步加强, 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基本上能够有法可依。与显型法治文化相比, 隐型法治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远离经济基础, 却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盘根错节, 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稳定性和滞后性。隐形法治文化在许多方面严重阻碍了显型法治文化的发展, 成为中国法治化建设的反向动力。比如在治国理念上, 还存在着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格格不入的“重礼轻法”、“德主刑辅”的思想;法律意识不强和法律素质不高, 直接影响到立法质量、法律制度完善和法律体系的构建以及执法守法环境, 从而导致了诸多法律频繁修改、法律的不统一、严重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执法混乱的状况。因此, 实现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仅有显型法治文化的现代化是不够的, 从深层的意义上讲, 只有隐型法治文化的现代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文化现代化。

(二) 法制宣传教育中存在着偏差。

法治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也是一个渐进过程, 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根据文化发展的规律, 法治文化应经历法律启蒙、观念变革、确立信仰三个阶段。法律启蒙, 就是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或法制宣传教育, 使人们摆脱法律无知的蒙昧状态。观念变革主要是摒弃或改变各种传统的不利于推行法治的观念, 树立符合法治要求的观念。确立信仰, 就是超越实用的界限, 确立法治的价值精神和对法律的信仰。从法治启蒙到确立信仰, 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也是法治文化构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法制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法制教育侧重义务方面的教育, 忽视了权利方面的教育;侧重法律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公民意识教育;侧重法律条文的单向灌输, 忽视了法律素质的养成。法制宣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传播活动, 它既包括静态意义上的法制, 也包括动态意义上的法治。是通过各种法律知识、法制信息与观念的传播, 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 最终实现全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 树立法治精神, 实现法治社会。其核心内容是摒弃人治思想, 确立法治观念。只有变革观念之后, 才能真正做到对法律顶礼膜拜, 从内心信仰法律、尊崇法律, 做到了这一点, 才是真正地实现了法治社会的目标。

五、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 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 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8]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 我们不仅要通过立法, 形成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还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形成一种有法律并且被严格遵守的社会文化氛围。

(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实现政治民主化

要实现中国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根本动力之一就是实现经济的现代化, 相对于经济因素来讲, 政治因素对法律进步的影响更为具体和直接。首先, 执政者的治国理念直接影响着法律的地位和权威。其次, 执政治者的政治主张为了能够得到广泛的服从, 往往都会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具体化、固定化和条文化。从这一角度讲, 法律就成了政治主张的反映或载体, 政治的每一个进步都会在法律中得以体现, 亦即表现为法律的进步。所以, 实现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离不开政治的民主化和政治体制的现代化。

(二) 处理好传统法治文化继承与西方法治文化移植之间的关系, 促进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本质上就是要建立一套与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并由现代化了的人所主动接受的动态法律价值观念体系。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巩固皇权神圣不可侵犯为宗旨的, 其具有专制性、等级性、封闭性以及重刑轻民、缺乏正当程序观念等特征, 这无疑是与现代法治文化根本对立的, 但是, 决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应该看到,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同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一样, 既有守旧消极的因素, 也有进取积极的一面。我们可以在剔除了传统法治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之后, 对某些方面给予创造性地转换。另一方面, 世界法治的发展史表明, 法律移植是落后国家加速法制发展的必由之路。西方国家为人类创造了发达的法治文化, 这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法治文化比较落后的我们, 应该大胆地移植其先进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 传统法治文化与原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封建集权为特点、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法治文化及以计划经济为特点、以义务为本位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建设和法律生活的需要, 必须加以变革, 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变。尽管中国法治文化有其自身的某些优越性, 但没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天然细胞, 移植西方法治文化并使之本土化对完善中国法律制度、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作为西方文明成果的法治观念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法治文化相融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必经之路。

(三)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弘扬法治精神。

在全社会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化为执政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法治理念是人们关于法治的理论、理想和信念的总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实行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结晶, 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美好理想, 是尊重法治、崇尚法治、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的坚定信念。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精神和灵魂, 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 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行为。先进的法治理念引领、指导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活动, 是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服务人民、管理社会的行动指南, 是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思想基础和价值标准。“法治精神”包含着法治的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等。弘扬法治精神, 实质上就是弘扬法治的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就必须认真研究、传播和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使之成为全体公民的公共精神和社会理想, 进而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并大力促进法治精神从理论和文化形态转化为具体的法律原则、规则、概念和技术。

(四)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普法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 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树立公民意识、强化公民人格、提高公民能力, 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公民意识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十种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治观念、权利意识、义务 (责任) 观念、平等意识、宽容态度、理性精神、人本观念、全球意识。[9]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我国公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加上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偏差, 造成了公民根本不关心法律有什么规定, 也不关心它是如何规定的。在这样的公民法治文化氛围当中, 要想实现法治文化的现代化, 进而建立法治社会是不可能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运用现代文化资源, 把普法从过去的说教式、灌输式、被动式向文化熏陶、感性共鸣、理性思考自觉接受的形式转化, 使法治观念、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唤起公民对自由、平等等法律终极目标的追求, 进而实现法治文化的现代化和法治社会这一目标。

总之,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个艰难、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经历一个与传统法律文化不断决裂的“继承”过程, 又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既要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根基, 又要以法制教育和全民普法为依托。但是, 中国法治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是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的一种客观规律与历史必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阐述和工作部署既指明了法治文化建设的方向, 也指出了法治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指南,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也是实现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美) 克鲁克洪等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版。转引自刘作翔著.法律文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 113页、114页、118页

[2]. (美) 克鲁克洪等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版。转引自刘作翔著.法律文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 113页、114页、118页

[3].龚瑞祥.比较宪法和行政法[M].法律出版社, 1985年版, 第27页

[4].张波.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及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 2001, 11

[5].公丕祥.外部影响与内发力量——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动因机理.载韩延龙主编.法律史论集 (第1卷) [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第550页

[6].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和社会化[J].法学研究, 2001, 1

[7].朱景文.关于法律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载胡元梓, 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中国》[M].中国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 第113页

[8]. (德)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精神》 (中译本序) [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3页

8.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小抄 篇八

关键词:无讼;争讼;秩序

一、“无讼”的含义

《说文解字》中关于诉讼有云:“讼,争也。”“诉,告也。”可以说,诉讼最初就是解决争端。有利益存在就会有纠纷,通过诉讼是解决纷争最重要的方法。张中秋先生认为“无讼的直接含义是没有或者说不需要争讼(诉讼),引申为一个社会因没有犯罪而无需制定和施行法律。”公元前6世纪,孔子作为鲁国的大法官从事审判的信条之一就是:“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虽然我审理各种纠纷,但我所追求的是通过道德的教化达到一个没有纷争的和谐社会。可见,中国传统的思想是厌恶诉讼的。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所崇尚的是“无为而治”。在道家看来,天、地、人以及一切宇宙中元素都是和谐统一的,执中致和。道家认为,“争”是万恶之源,民无争自然无讼。因此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过对人自身的调节,少私寡欲,自我反醒,来化解纠纷,而非通过诉讼的形式来解决纠纷。

可见,古代社会对无讼境界的追求是一致的,区别只是实现无讼的手段和方法不同。

二、“无讼”思想产生的原因

产生“无讼”思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方面的原因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模式是一种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生活主要依附于土地,生产生活也主要以家族、村落为限,自给自足,几乎不与外界社会联系。人们生活在家族社会里,获得生活资料以从事耕种为主,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因此纠纷和诉讼很少。一般产生纠纷也是由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通过家族内部的宗法制度就可得以解决,没有上升为诉讼的必要。另外,参与诉讼不仅耽误农业生产,减少家庭收入,而且在古人看来也是一件不吉利的事,因此出现纠纷也很少诉至官府成为诉讼。

2.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

在古代中国人眼中的“讼”几乎就是不光彩的代名词。谈到诉讼常常要加上一些含有贬义的前缀或后缀词以示鄙夷,如“滋讼”、“讼棍”、“兴讼”等。南宋词人陆游也认为诉讼是有辱家门、道德败坏的丑事。近代中国人认为对于原则、权利的争执,和肉体的殴斗是同样的下流、可耻。这都表明在中国人心中“讼”是一个贬义词。直到现在还有人称呼某些律师为“讼棍”作为对其人品十分低劣的评价。

3.制度方面的原因

“无讼”是维持男耕女织自然经济下的乡村秩序或乡土国家秩序所必不可少的,有利于维持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如果百姓都好争好讼,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社会秩序将陷入动荡不安之中。倘若百姓都逆来顺受、胆小怕事、安分守己、不敢诉讼自然成为专制国家实现长治久安之最好的基石。至于地方官员,也能由“无讼”来证明自己治理地方的能力。所以,中国古代社会的统制阶层一直向往“无讼”的社会。

三、“无讼”思想对现代法治的影响

1.“无讼”思想对现代法治积极影响

“无讼”是传统中国追求社会和谐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在现代法治理念中,秩序有着重要的地位。“无讼”思想的不合理之处在于过度地追求秩序。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目的,一味的压抑诉讼,生活中的矛盾纠纷没有得到解决,最终会导致社会秩序极度混乱。从当今法治时代的角度来看,诉讼行为本身只是一个实现权利的方式,只有实现了公民自身的合法权利,使自己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社会的秩序性才可能实现。因此我们支持维护公民权利的合理的“无讼”,即可以通过和解、调解等多种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节约司法资源,降低司法成本,避免给群众带来不必要的诉讼负担;反对本末倒置的野蛮的“无讼”,即禁止无正当理由的压制争议,公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而导致引发社会矛盾。

2.“无讼”思想对现代法治的消极影响

传统的“无讼”思想淡化了公民权利意识。一味强调道德礼治宗法制度,提倡“克己复礼”,“忍让谦和”、“重义轻利”要求人们安分守己,以“忍”和“让”作为解决争议的手段。在这种温文尔雅的道德教化背后,人们恪守礼仪而不去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权利,使得权利得不到救济,导致人们丧失了创造财富的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无讼”思想导致法律工具化,无法在人们心目中树立对法律的信仰。伯尔曼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将形同虚设。”我国古代,司法官员素质差距很大而且缺少对司法官员的监督措施,司法人员任意妄为枉法裁判,影响了法律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使得人们丧失了对法律的信任。为了实现“无讼”的社会,统治者只要求地方官员掌握法律用于治理,相较法律,人们对清官的向往远远超过法律,人们解决纠纷更愿意选择“无讼”。即便是现在,法律也没有被大多数公民所信仰,这需要一个过程。

“无讼”思想导致漠视程序的价值,压制司法程序的发展。道格拉斯有句名言:“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但是在古代中国,人们没有认识到程序可以保证实体权利的实现,诉讼程式的设计总是着眼于减少诉讼的发生,甚至使当事人对公堂望而生畏。由于缺乏尊重法律程序的心理,人们为了追求实体的公正,往往不择手段,导致了许多冤假错案的发生。忽略程序的历史导致即使在今天也有许多案件没有经过合法的程序就被解决。建立起尊重程序的法律意识是建立法治国家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在历史的惯性推动下,这一步却是举步维艰。

四、结语

上一篇:单位社保证明下一篇: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