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我成长

2024-08-16

引领我成长(精选19篇)

1.引领我成长 篇一

党旗引领我成长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风雨中走过了将近1个世纪。自从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华夏儿女找到了黑暗中通往光明的大道,紧紧追随着这照亮黑夜的火炬——中国共产党。于是开始的90年的风雨兼程。

自鸦片战争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处于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而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以及辛亥革命尽管取得了小小的胜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面貌,以失败而告终。此刻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领导任务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肩上,中国共产党应历史的呼唤而诞生了。终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后,更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压在的中国共产党的肩上,那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条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开辟出的一条道路,没有前人的经验,只有自己苦苦的摸索,所以我们跌了很多的跟头。但是,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我们永远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努力进取,争取到21世纪中期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仅是缅怀党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着眼新世纪,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重塑这东方巨龙的雄姿。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这是何等伟大、何等光荣、何等艰巨!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主人,我们已经感觉到建设祖国的重任已责无旁贷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去犹豫,去浪费。我们是成长中的一代,我们是改革中的一代,我们是开创未来的一代,新世纪祖国的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创造和奋斗!所以我们要把把我们的青春,把我们的生命,把我们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奉献给我们亲爱的母亲!

2.引领我成长 篇二

一、小志的行为偏差教师的观察:

小志在同龄人中属人高马大型,黝黑的皮肤衬着他发达的四肢,越发显得其身强力壮,忽闪忽闪而又乌黑的大眼睛中透射出机灵与顽皮劲。长时间接触下来,给人的总体印象是:(1)注意力集中困难。课上常东张西望,作业拖拉,粗心大意。(2)活动过度。课上话多,小动作也多,常将橡皮切碎扔同学,撕纸头、摇椅子、咬铅笔等。(3)情绪不稳。高兴时,忘乎所以,又唱又跳,得意忘形,一碰到不如意的事就表现得脾气暴躁,易于冲动。

父母的介绍:

(1)个性倔强、固执、急燥、听不进家长的意见,即使不对,也死不认错。

(2)好动不爱静,平时不爱看书,但挺乐意参与一些体力活,诸如:扫地、拖地、擦窗等家务劳动。(3)贪玩成性。放学到家后扔掉书包便不见踪影,玩得忘记了回家,那也是常有的事。为此也没少挨棍棒的“恩赐”。

二、个案背景资料个案生活背景

家庭情况:父亲大专学历,供职于一家外企,担任部门经理,母亲在一家私营企业做事,常三班倒。两人来昆山打拼五年后,已在火炬新村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为了减轻生活负担,将装修一新的商品房租出,而后一家三口又在力量村租下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屋子,作为长期住所。

父母教育态度:父亲信奉传统式的“棍棒教育”。在孩子犯错之后,常以恐吓、一顿毒打等粗暴方式来泄气。母亲一旁看着心疼,待打后便用物质来哄儿子开心。家庭中缺乏爱的艺术与正确的教育方法。

兴趣特长:小志喜欢带有挑战性的运动,但无其他特长。

社交生活

因为他的喜怒无常、冲动任性、常使同学和伙伴害怕他、讨厌他、对他敬而远之。

能主动参与班级的卫生劳动,对老师也很有礼貌,但对老师的批评与教育则常是虚心接受,而屡教不改。

三、个案分析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家中尚无老人照看和对孩子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管教与引导,导致其学习缺乏自觉性、纪律性与自制力。当孩子犯错时又缺乏足够的理解与宽容、耐心的教导,使其从小养成易怒与带有攻击性行为的不良习惯。

四、辅导方法

1. 排除逆反心理,建立其相客点

由于小志的调皮捣乱,经常受到批评指责,甚至父亲的惩罚,使他的心理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而产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逆反心理。为此,我首先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始,平时多给他安慰和关怀。当他反复出现点点错误时,我总是耐心教育他,指点他,体察谅解,甚至加以策略性的“包庇”。同时也以建议的形式提出意见,如:“如果你认为……怎么样”,“你考虑过……吗”,“我认为……对你会有帮助”等,使他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排除与老师的敌对情绪与逆反心理。在融洽的关系中接受老师的批评,做到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功效。

2. 排除情性心理,强化其意志力

其实小志也怀有强烈的愿望,也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让自己成为教师的宠儿,家长的骄傲。但由于惰性太强,贪玩成性,作业喜欢拖拉,造成了一次次的事与愿违。针对他最大的缺点,我从以下几点入手帮其克服:

(1)通过教育,使他端正认识。明白惰性并非人的本性,而是一种恶习。拖拉并不能使问题消失或变得容易,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危害。只有做起来,哪怕很小的事,哪怕只有五分钟,也是一个好的开端,它会带动自己容易地做更多的事情。

(2)教会他学会奖励自己。当自己及时完成作业、或做小动作次数有所减少时,就用笔把自己的点滴进步记录下来,作为对自己成长的肯定,并奖励自己拥有一个享受愉快的权利,让自己在奖励中不断提高自制力,在快乐与满足中培养意志力,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 凭借集体活动,指导其学会交往

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他们渴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当然小志也不例外。于是课余时间,我组织了跑步、打球、跳远等室外活动,用集体的力量约束这个孩子的言行,当他有一些不适宜行为出现是,我采用暂时隔离法,让他冷静地思考,反省自己的行为,并通过集体舆论引导其改正不良行为,在多次的集体活动中他逐渐懂得了与人相处要相互谦让、互相尊重、信任、理解,才能给自己营造一份好心情,为别人带来快乐的道理,于是一个文明,守纪律的小志便在集体力量的感召下诞生了。同时由于过多精力在活动中得以释放,上课时他也能更专注、更投入了。

4.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其学习乐趣

充满挑战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用“猜谜语”、“猜动物”、“画幅画”等看似形式简单的问题情境,使他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老师与同学的赞扬促使他去争取新的成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且能“要下苦功夫学”,觉得乐在其中。

五、成果与反思:

个人方面

通过多次辅导使小志明白,老师和爸爸妈妈都是爱他的,同学也都很关心他,消除了他与大家的逆反心理,也能较融洽地与同学相处。

在老师与同学的鼓励与帮助下,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了很大进步,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使小志同学懂得尊重父母、尊重身边所有的人,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并努力改正。

家庭方面

其父母改变了教育方法,能耐心教育,细心地引导,并保持与教师经常的联系,及时反馈信息。在采取适当的方法教育后,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3.73个兵师傅引领我成长 篇三

如果说“兵之初”让人难忘,我想我的“官之初”要比“兵之初”难忘得多……

我是1985年底入的伍,1988年考的军校,当兵那会儿特别喜欢问问题,总是追在班长屁股后面问这问那,弄得班长们一看到我就头大,就送了我一个“烦人精”的雅号。其实,我能被单位列为学员苗子考军校,说起来还真是“问”出来的,我能成长为团职干部其实也是问出来的,因为,我的“官之初”让我问出了经验,学出了心得。

我当排长那时候,干部没两把刷子就会被人瞧不起,可纯步兵出身的我,却被阴差阳错地分到炮连,当炮兵可不光看你两条腿有多快战术多标准,人家更看重的是你计算盘“转”多快眼睛看多准。当我看到粗得和手臂一样的铁疙瘩,还有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时,那颗本就茫然的心变得更是拔凉拔凉的,感觉浑身都软绵绵使不出劲儿来。那时候最怕每周专业考核,一看到考核成绩我就想钻耗子洞。本事不硬,身价哪能高,没过多久我就明显感到自己在排里的地位低到基本和新兵一个档次了,那心情真是沮丧得没法形容。一个夜晚,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眠,琢磨着新兵第一年我就得了专业第一,军校难考我也考上了,现在为什么岁数大了,学历高了,知识多了,级别提了,能力却弱了?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一晚没睡的我第二天就主动向连队提出申请,换上列兵衔,重走新兵路,因为我明白了我的出路只有一个——“学”。

说来我命也好,连里那时候有个名震全师既“牛”又“怪”的老班长,之所以牛,因为老班长手里有绝活,不仅计算盘“转”得飞快,而且只要看看就知距离有多远,瞅瞅就知密位偏多少,“瞪眼法”的功夫十分了得,是师里炮兵专业的“大拿”,为连队实弹射击“六连冠”立下汗马功劳;之所以“怪”,那是因为老班长脾气不好,虽然同住一个排,但刚分到连队就有战士提醒我,“老班长是‘七朝元老’,脾气又犟又臭,连长都得让三分,你可千万别惹……”。还听说,当初老班长为了不让多年练成的绝活失传,他广收门徒,可他的徒弟总被他批哭批跑……虽然平时听老班长的故事有点毛骨悚然,面对他我也有种避之不及的感觉,但那时候我也顾不上自己是不是干部,管不了他脾气咋样,我的眼里只有他的绝活,不顾大伙劝阻,一心只想拜他门下,哪怕有“八十一难”也要碰碰这“钉子”。

起初,顾忌身份老班长还算客气,可是这绝活太难练,一时不好掌握,错犯多了老班长的脾气就上来了,也不管那么多了,批评的话语像机关枪似的打了一梭又一梭,说实话那心情真的不太好受,不过看看自己的新兵肩章,我仿佛又回到了兵之初,“坚持、认真”成了我的座右铭。听着老班长嗷嗷叫的嗓门,大伙本想看好戏,却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班长批我的声音也越来越小越来越少,最后,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俩人的谈笑风生,让人好不奇怪,有人不免好奇问老班长是不是收了啥好处,老班长也不含糊地告诉大家,“好处没收着,只不过收了个朋友,张排不以干部自居,能忍别人不能忍,这样的徒弟不能做徒弟,应该当兄弟!”我出徒那天,他还把跟随自己多年的计算盘送给了我,对于一个计算兵来说计算盘就是自己最亲密的战友,是战士厮杀战场的武器,看著磨得锃亮的计算盘,我知道老班长用它一定打过很多胜仗,当时我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打那之后,老班长和我就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至今还经常打打电话聚一聚。

4.好书引领我成长 篇四

读书能使一个人的思想更有深度,更有内涵,更有价值。我爱读书,读一本好书,就像欣赏一幅意境优美的山水图画,令人赏心悦目;读一本好书,就像品味一杯醇厚无比的龙井茶,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读一本好书,就像游览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花园,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读鲁迅的《呐喊》,我读懂了“狂人”的恐惧,读懂了孔已己的悲哀;读懂了闰土的沧桑变化,读懂了啊Q的可笑无知;读出了一代文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铮铮傲骨和百转柔情。

读沈从文的《边城》,恍如做梦一般经历了一个如梦的美丽故事,天真可爱,犹如一头小珍兽一样的翠翠,英俊能干、歌声如夜莺般动听的摊送老二,还有那诚实、憨厚的天宝老大,朴质和蔼的老船夫,一同在一个名为“凤凰”的城里演绎了一段充满乡土风情的爱情故事。读《边城》,读出了旧时代青年男女相爱与无奈。

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体会丹麦王子的悲痛与仇恨,爱情与亲情,恐惧与勇气;从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中,我不仅读出了封建国度权力的纷争,更感受到了这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悲哀。

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读出了大海英雄一一桑地亚奇的坚强与勇敢,读出了老人“英雄”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信条,读出了作者精心塑造这一形象的良苦用心:告诉我们困难是用来打败的,而不是用来逃避或投降的。读《老人与海》,我读懂了勇敢的含义和英雄的内涵。

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读懂了保尔钢铁般坚强的意志;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读懂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读曹雪的《红楼梦》,我读懂了黛玉悲苦的爱情;读吴承恩的《西游记》,我读懂了唐僧师徒取经的一路艰辛;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读懂了关羽豪壮的英雄气概;读施耐庵的《水浒传》,我读懂了林冲怒上梁山的悲愤与无奈;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我读懂了两个灵魂的升华与复活。

我爱读书,愿好书做我形影不离的良师益友,一直引领我成长!

5.校训引领我成长 篇五

弹指一挥间,我已经在唐镇中学工作了一年。还记得一年前初来乍到时的惶恐与不安,还记得初为人师的欣喜和青涩。作为一名刚离开大学校园的新教师,我要时刻以校训规范自己,要把“明理、冶情、和谐、自律”的校训理念贯彻在平时教学的每一天。校训犹如一面旗帜,引领着我不断成长和前进。

知书而通古今;明理而立课堂。我也一直以“明理有德,成人成己”的教育观念来指导自己,鞭策自己和反省自己。我认为一名教师应注意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拓宽教育渠道,不断增强教育效果,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致力于学生的灵魂塑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我,在感悟中塑造人格,形成明理向上的校风和勤思创造的学风。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十分确切地指明了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教师对学生的爱,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这是一种特殊的、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面对我们学校的随迁子女们,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和爱来教导他们,把孩子内在的东西调动出来,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能真正地去实现自我。

“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情操自洁”校训也告诉我们,一个学生不仅仅在学校里就是读书,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是相当重要的。学校的“红五月读书活动”“服装设计比赛”等等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陶冶了学生们的性情,以情育人,发掘了他们身上的真善美。这次我们初二年级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创意文化衫的活动,我们一起订衣服,买颜料,一起创作,设计班徽,最后展示成果时,看到他们一个个穿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我感受到了他们给与我的幸福,那是发自内心的幸福。

和谐源于“和为贵,谐为美”的古诫,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追求。校训中的“和谐”指的是友好相处,和谐共事,乐享工作,乐享人生,学生愉悦,教师幸福。在校领导和前辈们的引领、关怀中,我与同事们和谐相处、共同合作,既完成了工作任务,又体验了“和谐合作”给我带来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正如学校提出“让每一位学生都愉悦,让每一位教师都幸福”的办学理念,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学校为青年教师开展的“拜师傅,结对子”活动为我们搭建了更直接的学习的平台,“青年教师大奖赛”增加了我们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更好更快地成长。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这么良好的氛围下工作,更应该严于律已,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3月,我临时担任了班主任工作,这对我是一个挑战。刚接触班主任工作时,对于班级中出现的逃课打架等等的行为,我不知所措。后来我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每个孩子进行了一次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关心他们平时的生活,我发现一些问题学生他们的内心其实是缺少关爱缺少关注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需要把学生的关爱渗透于班级,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人是有感情的,学生是有良知的,只要我们舍得花时间花心血,我们完全可以用真诚的师爱唤醒学生,感化学生,转化学生,使问题学生问题更少,达到先说情再育人的理想境界。在班会课上,我播放了教育记录片《变形计》给孩子们看,这是关于城市中的孩子和山村中的孩子进行7日生活交换的纪录片,结合当下青少年最典型最突出问题,如网瘾、厌学、暴力、物质、冷漠等问题。我们学校的孩子大都是随迁子女,他们有的很小就来到了上海,他们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但是他们有机会在这么漂亮的学校上课,他们更应当珍惜这个机会。在班会课上,看到山里的孩子没有钱读书,为了1块钱也要奔波,他们流下了泪水,我相信他们会懂我的用心,我想让他们知道,未来怎么样是靠自己去创造的。李希贵校长曾在书中说到,最好的教育应当是着眼于孩子一生发展的教育,应当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教育,应当使师生感受到自由幸福的教育。建立师生和谐关系,我想是校训“和谐”二字中最想教会我的一课。

在校训的指引下,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人的青春是短暂的,我要让短暂的青春在教育事业中闪光。感谢校训,对我教师生涯成长的帮助,愿他继续伴我左右,指引我前进。

唐镇中学

6.引领我成长作文 篇六

法律告诫着我们不准破坏森林,要爱护周围的环境;告诫我们不要闯红灯,不能酒后驾车,不然会酿成一次次的交通事故;告诫我们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使人们成为了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公民……“法律”这个神圣的称呼,它就像古时候的包拯一样“大公无私”;它是正义的化身,为弱者讨回公道;像一架天平一样,绝不会向另一边倾斜……正气凛然的它,肩负着维护和平的重任,为社会驱逐邪恶,让国家在安定中发展。时刻扮演着守护神的角色。伴随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像一张无形地图,指引着无知的人们走向光明的大道;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分辨黑白,惩恶扬善……

法律是公平的,无论对谁,是老人还是孩子,只要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制裁,这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一定的意义,尤其在正义的一面。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正义之心,我相信无论遇到什么,法律都会给予你无限的勇气与力量,关键是我们要用心对待它,走近它,了解它!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搭公交车,随便选了一个座位,正当我觉坐在座位上无聊时,无意间看到了一个中年男子站在一个老爷爷身旁,手向老爷爷的兜里伸去,而老爷爷仍不知情。我本想告诉他,想大叫一声有小偷,几经踌躇我又忍住了,低头强迫自己不看他,车厢里,好像十分安静……忽然从人群中爆发出一个声音:“他是小偷,快抓住他。”人群起先是慌乱的,但过了一会,镇定下来,可小偷已经逃之夭夭了,我望着小偷的身影,在心中想到:这种人迟早要受法律惩罚的。

7.感恩教育引领孩子成长 篇七

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让我体会到, 感恩教育必须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出发, 依据孩子的年龄特征,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从细微之处做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 在教育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一点一滴地经历知恩———识恩———感恩这样一个教育过程, 让感恩教育润泽孩子稚嫩的心灵, 培养孩子健康的道德情感, 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快乐、和谐的成长。“知恩”, 即教育孩子明白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朋友、学校、和大自然的爱和帮助, 享受着祖国和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一切的一切, 都对我们有恩情。“识恩”, 即教育孩子懂得恩惠应该是双向的, 在自己享受恩惠的同时, 必须顾及他人的利益, “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知晓胸怀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意识, 是自立、自尊和心灵美好的体现。“感恩”, 教育孩子拥有热爱生活的激情、宽容平和的心态, 诚实守信的品格、乐善好施的情怀, 并将这种品格和情怀化为奉献他人和社会的实际行动。学校要为学生感恩行动创造条件, 打造舞台。

在教育实践中, 我们走进孩子的生活, 贴近孩子的心灵, 根据关工委的要求, 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感恩父母, 教育学生懂得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 并在家庭爱河中抚育我们成长。引导学生孝敬父母, 懂得父母的心, 体谅父母的苦;主动帮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节假日和父母的生日, 送上一句贴心的祝福, 亲手制作一件感谢父母的礼物;珍爱自己的生命, 多做让父母宽心的事, 让父母因我们的存在而快乐、幸福。

二是感恩师长, 教育学生明白师长用爱心滋养了我们的身心, 用智慧丰厚了我们的底蕴, 引领我们在生命的旅途上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尊重师长的劳动, 理解师长的教育, 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尊敬师长, 用善好的德行和优秀的成绩回报师长。教师节, 送老师一句心里话、提一项意见或建议、表一份自己的决心, 写一封感谢信, 做一张贺卡等等, 表达对师长的感激之情。

三是感恩同学, 教育学生知道沃恩都是来之五湖四海, 相聚一起, 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度过了一个个欢乐的春夏秋冬。引导学生做到心中有集体, 眼中有他人, 宽容大气, 团结合作;同学取得成绩时, 投以肯定的目光给予赞扬, 共享幸福;遇到挫折时, 报以温馨的笑容, 抚慰受伤的心灵;碰到困惑时, 主动交流沟通, 播撒阳光。要和身边所有的人, 在和谐相处中共同成长。

四是感恩社会, 教育学生懂得亲爱的党, 伟大的祖国, 改革开放的政策, 给了我们平安祥和的生存空间;舒适的衣食住行, 平静的学习生活, 多彩的成长活动, 这一切都是许多人在为我们辛勤的付出。引导学生牢记这铭心刻骨的呵护,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多做善事, 向他人奉献爱心;要遵纪守法, 讲究社会公德, 文明做事, 微笑待人;要勤奋学习, 独立思考, 创造优异的成绩, 报效祖国和人民。

五是感恩自然, 教育学生明白天地空气、太阳水源、花草树木, 都是大自然供养我们生存发展的资源。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环境, 节约用水, 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 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爱护鸟类,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主动种树养花, 保护绿地, 积极宣传使用无污染、低耗能、低噪音的家用电器, 争做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绿色小卫士。

感恩教育要多渠道全方位并进, 学校是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我们根据上述五个教育重点, “采取主题引领, 活动跟进”的教育策略, 具体做法是:

依据重点教育内容, 确定五个教育主题—铭记父母养育情、牢记师长培育情、珍爱他人帮助情、不忘自然赐予情、感谢祖国呵护情。

一抓节日教育契机, 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 开展感恩父母的教育;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则适时开展感恩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师节、重阳节时进行感恩师长的教育;五一、六一、八一十一等节日集中开展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的教育等,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学生在读、唱、画、跳、演等欢乐中, 吸吮着爱的甘露、享受着美的熏陶, 卓有成效地实现了感恩教育与多种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

二抓课堂教学的渗透教育, 尤其发挥好班会课、品德课、安全与环境课、传统文化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在“感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施多学科联动, 各学科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 发掘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 将感恩教育寓于常态教学过程之中, 润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之中, 温润着他们稚嫩的生命, 有效地实现了感恩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三抓社会、家庭的实践教育, 我们引导学生回到家中, 自己料理自己的部分生活, 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自己得到享受的时候, 首先要想到父母, 对父母的教育要平心静气地倾听等。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实施感恩行动如到社区清扫卫生、清理野广告, 给学校附近的小树除草、浇水, 起初界面上的白色垃圾, 为残疾伙伴、孤独老人送温暖, 投入抗震救灾的捐助活动, 寻找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祖国的变化, 踊跃参加歌颂祖国、歌唱党的文艺演出等等, 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品味平等的滋味, 深化对感恩的理解, 使感恩教育校内校外沟通, 实现了教育的立体化。

8.评语,引领学生成长 篇八

教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我。教会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并适时展开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这对于孩子客观地认识自我,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为此,教师工夫要下在平时,睁大眼睛观察,结合班级或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或有争议的事情,及时在班级展开讨论或组织辩论赛。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让学生在查找资料或在激烈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及鉴别能力。在学生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对比自己在学习、交友、行为习惯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并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一般而言,源于自身的、触及心灵深处的反思,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一个阶段结束之后,班主任可让学生通过反思进行自我评价,进而明确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他评。贾平凹《废都》中的痴颠老人唱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其寓意深刻。其实,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因为你某个鼓励的眼神或不经意的夸奖,让原本自卑落后的学生变得自信无比,终成大器,这当然是美事一桩。然而,我们也常见“一言而棒杀之”的现象——面对他人的评价,不识优劣,不懂得正确认识和分析,从此迷失方向,甚至酿成各种或大或小的悲剧或憾事,此类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入相关的教育案例,让学生学会评析,学会客观对待,理性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中获得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信息。班主任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这一技能。跳出庐山看庐山,让学生学会理性分析他人的评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教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班级是个小社会、小群体。在这个环境中,同学们朝夕相处,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由此产生的对人对事的看法也会有争议和分歧。因此,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评价他人,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班主任要教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地、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同时,要让学生懂得正确评价他人,首先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并客观看待他人的评价。

做实以上几项工作,期末评语就不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段简单的评语,不再是教师单方面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不再是太过单一的评价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反思了,学会思考了,学会鉴别了,他们是用自己的脑袋在思考问题,整个过程是动态的、主动的,这样才能收获更深远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 毛伟娜

9.读书引领我成长范文 篇九

桃林镇鹤现小学曲金辉 联系电话*** 书,是人类文明的果实;书,是贮存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人生的丰富可以用色彩来比喻,书就是透射五光十色的水滴;如果世界的广阔可以用无垠来形容,书就是普照世间万物的阳光。时间跨度几千年,可以通过读书碰撞对话,实现文明的传承;地域相隔千万里,可以通过读书了解沟通,进行文化交流。读书,让世界简单的人变得丰富;读书,让世界喧嚣的人返璞归真。读书能让我们享受到无限的乐趣,读书能带给我们最恒久的动力。

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教师要尊重自己的职业,必须“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知识似服饰,服饰会陈旧会过时,需要不断更新。教师应该多读书来修炼自己的“内功”,教师就应该是个读书人,用诗书来滋养教师的气质。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所教给学生教科书里的那点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如果不及时补充给养,再肥硕的身躯也会枯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教师不知道的事情也许学生早已知道。学生随意提出的问题更多的是涉及到当前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有些甚至是当前的热点和焦点。“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有“肚里有货”,才有“生产”的本钱,才能让教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最忌孤陋寡闻、眼界狭窄、知识单一。教师要适应这一时代特点,跟得上学生成长的步伐,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终身学习为目标,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我在业余时间,读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这些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的分析,并根据作者多年从教经验与教育理论,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个人更是在实践中获益匪浅……

《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读过后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因为任何一个人爱的付出,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博爱”不仅会把人累死,更把教师的职责范围扩大。是啊,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私人的爱是无法强求的。教师就必须用教师的职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孩子有困难时,在孩子做错事时,在孩子得到进步时,作为教师才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教师的爱就是渗透在平时的点滴中,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读了《教学方法应用指导》,通过书中对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教师自身的特征、认识和利用教学资源、确定教学组织形式、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等教育方法的论述与分析,不仅教导了我如何选择教学方法,还针对多种典型情况介绍了各种教学方法和使用须知。

它使我详尽地了解到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到的教学方法。它介绍了讲述教学法、练习教学法、演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9种常用教学方法。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以翔实的案例加以分析和说明,读后真是感触及深。

书中讲到的合作学习法。这是在教学中让我觉得实际操作比较困难的一种教学方法,总觉得教学效果比较差,难以做到让每个孩子人人参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看书以后了解了自己对这一教学方法操作有较多方面不到位。也了解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初步分析自己的不足找准切入点改进教学。

首先: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特征,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手段,使学生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也能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其次:合作学习的优点很多,但也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如何把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小,在书中给出了较多的建议、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改进自己的教学:

一、在合作学习中,把握好教师主导地位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总体设计师,又是主要组织者。作为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精心设计,包括:学生分析、目标设置、分组策略、任务选择到教学评估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还必须给与及时、适度的组织和调控,充当咨询人和参与者的角色。

二、对合作学习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为了不断调整学生的各种行为和活动规范,引导学生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做到:对学生个体、小组都有正确的评价;既评价结果、又评价过程。

三、对学生有准确地了解,对于每个孩子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技能合理划分学习小组,使学生明确各成员任务分工,各尽其职。让每个学生围绕着同一个目标作不同的事情,在“共同”、“不同”的合作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习,学习不流于形式,促进学生均衡地参与合作学习。

学生的学习与讨论应该建立在充足时间的基础上。可以事先让学生搜集资料,提前思考,使学生对问题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减少“课堂多余人”的产生。

在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时,教师深入到小组讨论中,及时把握学生的动态,并加以指导和调控。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比较而言,优势和劣势各有千秋,作为教师,课堂就是我们的舞台。不同的教学方法犹如舞台基本功,台下多学习打好理论基础,台上多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读了李怀源的《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我对语文课堂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在课堂提问艺术方面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课堂提问是贯彻教学意图,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如:我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使我受到了莫大的启迪。《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它讲述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在面临饥饿、寒冷的情况下,不得不决定杀掉包括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在内的六头牲口,以解决“燃眉之急”。

这样一个决定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大家纷纷劝说彭得怀。可是彭德怀还是坚持“杀掉牲口,大家吃肉”。大家依然在劝说着他,彭德怀甚至出现了“不耐烦”“怒吼”。其实,这一切都不是表面现象。此时此刻,内心最痛苦的莫过于彭德怀。大黑骡子跟随彭德怀一起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二者之间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但是,由于革命的紧迫性和残酷性,彭德怀一直没有时间好好地照顾一下大黑骡子。彭德怀的内心一直怀着深深的愧疚之情。现如今,又要杀掉大黑骡子,这怎能叫他不心痛呢?

然而,革命是残酷的,当时的情况不由得彭德怀“心痛”。如果不杀掉这些牲口来充饥,可能会有更多的战士因为饥饿和寒冷而死去。这对于革命来说,是重大的损失。两者权衡之下,彭德怀毅然选择了后者。让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一次大功”。这是一个艰难而伟大的抉择。艰难在彭德怀要亲口下令杀掉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大黑骡子。于情于理,于心何忍。而且大黑骡子在大家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头牲口,更是一名“英勇的红军战士”。它驮伤员、运器材、运粮食,为革命立过大功。杀掉这样一位“功臣”,真的很艰难。

。伟大之处就在于杀掉大黑骡子,战士们就有了食物,就有更多的战士可以活着走出草地,为革命、为解放全中国、为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的话,大黑骡子的“功”不可没。在这里,我们要充分理解彭德怀的处境,理解他的抉择。如果当时有其他的任何一种办法的话,他肯定不会杀掉大黑骡子的。可是,真的是没有办法了,那只好“忍痛割爱”了。

命令已经下达,军令如山倒。可是威严的军令在战士们和大黑骡子的深情厚谊面前也有点徘徊。20分钟后,彭德怀忍无可忍,怒吼:“副班长,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们开枪!” 此时的“怒吼”表面看起来似乎有点残忍,可恰恰反映出彭德怀内心的“痛苦”。可是,我们应该知道:此时不怒吼,再过一分钟,他恐怕也坚持不住了。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最后第二段时,出现了一个插曲。语文书中写到: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吼到“我吃不下,端开!” 当时,我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彭德怀心里难过,感到对不起大黑骡子,借“发火”来掩饰内心的痛苦。可班上一个叫张浩的同学举手说:“老师,我觉得彭德怀当时不应该不吃,相反,他应该吃。”

“此话怎讲?”我也有点搞不明白。

“当时彭德怀内心十分难过,可是其他战士心里好过吗?如果他不吃,大家肯定也都不吃。这样大黑骡子不就白死了吗?所以,我认为,彭德怀不仅应该吃,而且应该带头吃,应该鼓励大家一起吃。只有这样才能活着走出草地。”

听了张浩同学的发言,我不由得感慨:是啊,学生的思考是正确的。如果连彭德怀都不吃的话,又有谁吃得下去呢?为了使这样一个伟大的抉择真正起到它的作用,彭德怀真的应该吃,而且应该带头吃,应该鼓励大家一起吃。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大黑骡子的在天之灵。当我对张浩的思维给予肯定时,全班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大概就是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吧﹗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有100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针对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把教育好孩子的建议向我们娓娓道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对我们工作在教育岗位第一线的老师来说,雪中送炭。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教育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师而言,丝毫不显过时。看过之后,带给我的是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为我指点迷津。

10.引领我成长的作文 篇十

要说“勤”,可得从我爷爷说起,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寒风刺骨,大多数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但是爷爷却不畏这寒冷恶劣的天气,天还没亮就起床去山里打笋,经过一翻打拼,爷爷挑着新鲜的竹笋回来时已是七点左右,还没等吃早餐就把竹笋送到集市去卖了。我的爷爷就是这么勤劳。

说到“俭”,我的奶奶可真是十分俭朴。记得有一次,奶奶的裤子上破了个洞,她也不去缝纫店补,偏要自己缝。我问奶奶为什么不去店铺里补,奶奶回答我:“我们要节省,不能乱花钱,俭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

在我们家中,还有一个良好的家风,就是“学”,学习的氛围很浓。我的父母都是老师,家里书多,父母都有终身学习的习惯。正因为这样,我每天都是在这种学习的氛围中长大的。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给我讲故事,爸爸每天陪我一起看书,爷爷还常和我一起写字……这就是我们家的“学”风。

从我懂事起,爸爸妈妈就教育我对待别人要友善。我曾亲眼见到:我们一家人去超市买菜,一位老大妈拎东西挺累,爸爸就会主动上前帮她拎东西;进小区看到老大爷推不动电控门,妈妈就会帮他推开门……在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中,我也学会了热情和友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1.阅读引领成长 篇十一

鲁敏,1973年生,江苏东台人,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已出版长篇小说《六人晚餐》《百恼汇》《此情无法投递》等,中短篇小说集《九种忧伤》《墙上的父亲》《小流放》《惹尘埃》《伴宴》《离歌》《纸醉》等。曾获人民文学奖、中国作家奖、中国小说双年奖、庄重文文学奖、郁达夫奖,多部中短篇小说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历年小说排行榜及中国小说年度精选本,并有多部中短篇作品被译成德、法、日、俄、英、韩、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等文字。2009年,短篇小说《伴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在一个晴朗的秋日午后,我们来到南京双门楼宾馆采访作家鲁敏,向她请教有关中学生阅读及写作方面的问题。

鲁敏老师十分和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如窗外的暖阳一样温润人心,使本来紧张的我们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于是,我们与鲁老师进行了一场愉快的对话。

阅读和吃饭一样重要

提起阅读对人生的影响,鲁敏老师认为,成功人士都拥有一个共同点——大量的阅读。“通过广泛阅读,使他们对人情世故、人性把握得更好,使他们形成人格力量。”她说,“一个人一天不读书,他也许能活得和别人一样好,一样快乐。但总是不读书,会在漫长的时间后,让他和那些坚持读书的人拉开差距。读书对人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她强调:“一个人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与他吃的食物有关,与他接触的人有关,更与他读的书有关。”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更应该重视阅读,但繁重的学业负担往往压缩了大家的阅读时间。谈到日常学习和阅读的关系,鲁敏老师深有感触。她的女儿正在金陵中学读高二,每天都很忙碌,总是没有时间阅读,课业学习和课外阅读好像永远是一对矛盾体。为了让女儿多阅读,她每天早餐时都会放一些书在餐桌上,一段时间积累下来,女儿竟利用这短暂的晨读看完了李安的传记、柴静的《看见》,以及沈从文、萧红的作品。鲁敏老师解释说,虽然早餐时间看书的习惯不一定很好,但这个例子说明——看书的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她说:“一个人总是要多看些书,就像汲取必要的营养一样。有人说没有时间阅读,那是因为他没有把阅读和吃饭看得一样重要。”

鲁敏老师觉得,现在不管是学生还是成年人,花在看手机上的时间特别多,如果能抽出看手机时间的十分之一来看书,那就很好了。再比如,很多人每天坐地铁的时间很长,完全可以随身带本书阅读。一本书大多在300~600页,一年有300多天,如果每天看1~2页,那么一年就可看完一两本书。实际上,阅读和学习的矛盾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关键是我们要把这些零碎的时间用起来。每天只要挤出一点时间,就可以实现自己扩充阅读量的想法。

阅读积累人文素养

至于看什么书,鲁敏老师首先询问了我们的读书情况,然后帮我们分析,也谈了她自己的观点。在如何看待经典名著的问题上,鲁敏老师认为,如果说现代人的生活像一张纸,那么自古以来的生活或人类的历史进程就像一本书或一个图书馆,而经典名著就蕴藏其中。名著里描写的生活肯定和现代的不一样,因此,阅读名著不是靠它提供生活守则或参考书,而是要跟随作品走进那个世界,感受人物性格、情感,获取人文精神、素养。名著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就是由于它的人文情感打动人,作品中人物的生死存亡、悲欢离合让我们的内心深有感触。

我们提到,现在很多家长要求孩子阅读时背记好词好句和一些片段。鲁敏老师谈了不同的看法:“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读书,真的很痛苦,并且会伤害阅读的本真。”她认为,阅读应当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最好的阅读应该是在最舒服、最想读书的时候,抱着没有什么目的的态度去读书,就像看电影一样轻松。她打了个比方:“读书就跟交朋友一样,不要非图个什么不可,否则人家都会离得远远的。阅读时不一定要明确干什么,你觉得这本书想读,你就继续读,反之,不要逼自己。”不过,鲁敏老师也提醒我们,对于老师有要求的阅读,那一定要按照要求做,即便是应试教育的阅读,也要尽量接受,做到不抗拒、不抱怨并适应,因为这也是一种能力!不要因此而憎恨阅读,因为阅读和写作还是很快乐的!不知不觉中,文字就会影响到你,在作文中笔风可能就会起变化。

阅读孕育人生梦想

在回答是否赞成中学生把写作作为职业理想时,鲁敏老师说:“一个人的成长就像一棵树一样,有很多的枝条,向不同的方向生长,不宜过早地确定方向,首先要做的是充分汲取营养。”她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一定不是只懂文字,而是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掌握很多信息。如果一个作家只写作,不了解其他的事,那他的文章也是枯燥无味的。

鲁敏老师觉得,如果一个人很早就有一个作家梦,也是一件好事情,这会让人很早就感受人生百态,尤其会有阅读的准备。当问及她在中学时代的理想时,鲁敏老师笑着说:“当时有当作家的朦胧的想法,这个理想来源于小时候读书比较多。”她在那个年代,主要读《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外国文学》《民间文学》等。鲁敏老师还谈到,她所认识的作家中,有些人很早就下乡插队,生活非常艰苦,也没有想到将来会成为作家。但是,他们有着很好的读书习惯,阅读的质量也很高。长期的阅读逐渐使他们产生了写作的想法,而这种想法和对人性人心、对文学、对这个世界的爱,会形成一种气息环绕在他们生命的牖户当中,只待有一天这扇窗户打开,他们的文学梦就实现了。

“有一个文学梦是好的,但梦想和将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想要成为作家,首先要有很大的阅读量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鲁敏老师总结说,“作家必须有深厚的人文修养,才会有深刻的文学作品。”

采访最后,我们询问鲁老师一直坚持写作的动力是什么,鲁老师说:“作家在现代社会还是很边缘化的职业。我经常在家里写了一天后,站在窗口往外看,总觉得楼下的每个人都活得生龙活虎的,过得特别好,因为他们都有具体的事情要做。而我,每天就是对着电脑或者几张纸。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写得特别好,真是太棒了!第二天打开文档一看,简直是一堆垃圾,立即就删了。我们作家圈里有个笑话:‘有个人上午写了半天,家里的人问他这半天写得怎么样,他说写了个逗号;下午过后,又问他写得怎么样,他说,我把逗号删了。’这就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会产生的不确定感和虚无感,会怀疑自己的作品有没有价值,自己的作品有没有人看,这种虚无感是永远存在的。既然这种感觉永远挥之不去,那为什么我还能坚持写作呢?这是因为我本身真的非常喜欢写作,尤其是在写得比较顺利的时候,那种快乐真的和别人赚了一千万时获得的快乐是一样的,甚至拿一千万给我,也比不上写作带给我的这种快乐。我通过文字说出了我想说的东西,作为一个人,能带给这个世界这些文字,我觉得很美好。”

(指导教师:吴 璇)

小记者采访感言

程文奕(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鲁敏老师对读书的看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孕育梦想,无论一个人将来如何发展,阅读都能为他奠定良好的基础。最是书香能致远,对于我们初中生而言,读书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追求。让我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放飞梦想!

12.让数学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篇十二

一、借助历史故事, 让学生初步领略到“感性的”数学文化

文化, 不仅存在于知识的本身, 有时还存在于知识产生的历史。数学不是天然生成, 而是在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的过程中而产生的, 当我们从知识产生的历史出发, 梳理出数学学科的成立、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定理的提出与证明, 就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了解数学文化, 从而形成“大到一个体系, 小到一个符号, 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认知。

例如“概率”的教学。由于“概率”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知识, 无论是小学生, 还是中学生都难以接受, 更有甚者, 学生学习过“概率”内容之后, 根本无法运用。为此, 我们不妨通过“概率”产生的历史来帮助学生认识“概率”, 了解“概率”的诞生与用途。相传三百年前, 欧洲“数学神童”帕斯卡, 曾遇到一个赌徒梅累, 梅累向帕斯卡请教一个如何“分赌金”的问题:梅累和赌友掷骰子, 各押相同, 谁先掷出三次“6点”, 赌注就归谁, 后因故中断。此时, 梅累已掷出两次“6点”, 赌友掷出一次, 此时对于赌金如何分配, 两人产生了分歧。赌友认为:梅累再掷1次“6点”就赢, 而自己若再掷出2次也就赢了, 故赌本应按照2∶1来分。梅累认为:即使赌友下一次掷出一个“6点”, 两人成绩相同, 各自收回赌本, 何况自己还有一半获胜的可能。故他主张赌金按照3∶1分。赌本究竟如何才合理呢?这个竟然难住了帕斯卡, 因为在当时, 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就没有此类知识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后来经过他的探索, 终于总结一套规律, 且认为梅累的分法是对的。帕斯卡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著作《论赌博中的计算》, 正是这本书, 致使“概率论”的诞生。通过这段历史的阐述, 不仅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 还帮助学生体会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这一感性的数学文化认知。

二、借助问题的解决, 让学生触摸到“理性的”数学文化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可以说“严谨”是数学文化中的重要基因, 离开了“严谨”, 数学的逻辑就无从产生, 数学的文化也就短斤少两。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中的“严谨”呢?我们可借助数学问题的解决, 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严谨性, 帮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理性文化。

例如, 借助“海王星”的发现过程来帮助学生触摸“理性的”数学文化。当年, 人类找到“海王星”, 并不是通过观测发现的, 而是用“数学方法”算出来的。而用“数学方法”计算的人却有两位, 但人们为什么只承认一位呢?1846年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研究已有的观测资料, 在8月31日用数学计算出一个未知行星的轨道参数、质量和出现的位置。9月23日上午, 柏林天文台副台长伽勒收到勒威耶的来信, 当天晚上就开始观测, 并找到了那颗星。而在勒威计算出“海王星”之前两个月, 英国的亚当斯也计算出结果。但由于亚当斯对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没有信心, 一直在改变计算数据和结果, 导致其最终呈现的数据与海王星的轨道相差甚远, 尽管后来有人替亚当斯辩解, 但最终的认定还是认定勒威耶的计算。通过这个事例, 我们不仅告诉学生“严谨对于数学计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还帮助学生体会到“缜密细致是成功的法宝”。

三、借助拓展, 让学生体会到“共性的”数学文化

随着人类知识向纵深化发展, 知识与知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学科与学科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为了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性、交融性、互补性, 我们在课堂教学之时, 都不约而同将目光指向了“拓展”, 指向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共性”, 从而真正实现数学是人类的“数学”。

例如, 在教学“三视图”这一内容之后, 我们可以借助文学中的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帮助学生佐证“三视图”的原理, 这样不仅帮助学生产生深刻的共通印象, 还能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多彩;当我们教学“极限”这一内容时, 我们可以借助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来阐释它的极限之极;当我们教学“空间直角坐标系”这一内容时, 我们可以借助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来领略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的完美结合……当我们不断借助拓展这一手段, 不仅可以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与学科的“共性”文化。

13.爱引领我成长作文 篇十三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十四岁了。往事点点滴滴,如烟似雾缠于心间。有你们伴我成长,真好。

爸爸妈妈,小时候瘦弱多病的我,给你们带来了不少麻烦吧!

那时候的我挑食,你们为了让我好好吃饭,变着花样做菜,自创了什么蝴蝶面,鸡蛋羹……有时候为了让我吃上一口饭,要追着我跑好久。

还有那天。这恰恰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夜——除夕。家家放着鞭炮,处处洋溢着喜悦。而我却浑身烧得滚烫,又生病了。爸爸冒着严寒,抱着我赶到了医院。到达时已是凌晨。急诊室的姐姐都开玩笑,说我是来陪她过年呢。由于我的不省心,你们的头上过早长出了白发。父母的爱,真的很伟大。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你们细心的爱引领我健康成长。

不知不觉,我升入了小学。在这里,老师,你们带领我走进知识的殿堂,教给了我许多道理,使我至今难忘。

做算术题时,我常犯的错误就是粗心。这一点还被起了外号“粗心大妈”。一节算术课上,一整面的算术题,我错了一半。老师生气极了,让我站在讲台上,并且严厉地批评了我。面对同学们,我又羞愧又难过。在那之后,我粗心算错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成绩也渐渐提升了,我也渐渐自信起来。渐渐地,我明白了,这严厉也是一种的爱。亲爱的老师,是你们无私的爱引领我快乐成长。

升入初中后,学习环境的许多变化,让我有时候“精神失常”。不过,还好有你在——我的朋友。

当我伤心难过时,你总会安慰我;我失去信心时,你总会鼓励我;我遇到困难时,你总会帮助我。

那次体育课,我从楼梯上摔了下来,膝盖血流如注。你见状,忙扶我去医务室,还帮我向老师请了假。要知道,体育老师可是轻易不让人请假的,面对你真诚的爱,我好感动!亲爱的朋友,是你真诚的爱引领我幸福成长。

14.好书引领我成长作文 篇十四

《诗》、《书》、《礼》、《易》、《春秋》这仿佛只是书本上的一个个名字,却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拿起手中的白话文,才有了熟悉感。现在的我,已不再因为灰姑娘的水晶鞋而羡慕,也不再因为白雪公主与王子的相遇而百感交集。那个小世界再困不住我的梦,我的心。百善孝为先,木兰替父出征,教会了我给爸爸泡杯茶,给妈妈洗洗脚;谁说女子不如男,武曌地登基,让我不再追溯封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詹天佑的建筑工程,激起我心中爱国的涟漪;为伊消得人憔悴,梁祝的凄美,萦绕着至死不渝的坚定……

十五六岁的年龄,是多梦的年龄,我们并不是在梦中幻想自己的未来,而应该是在书的海洋中憧憬自己的未来。有人说“世上没有比青春更美好的事了。”我说,世上没有比在书海中的青春更美好的事了。

人生犹如一本书,那何尝不倾听一下古人的人生。记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杜甫吗?那个怀一腔热血的爱国主义者,你看到了吗?或者当你独自坐在月夜下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吗?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当你将自己与书合二为一时,你会有所收获的。

15.引领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篇十五

那么,反思“思”什么? 笔者结合实践工作谈几点浅见。

一、思“得”

“得”即指教学中成功的地方。一节课结束后, 回顾教学过程, 体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成功之处, 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 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我们提倡反思的时候先思“得”是因为我们相信一个人自信的力量是伟大的, 如果每个教师都能从自己课堂的优点中找到自信, 那成长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每个新学年到来时, 学校都会组织开展新教师“亮相课”。看着那些刚上班的年轻人站在讲台前一个比一个紧张, 听着他们满是瑕疵的课堂教学, 我们总是发扬“鸡蛋里面挑骨头”的 精神 ,搜寻新上岗教师的“星星”优 点 ,用“他人评价”引导“教师自我评价———看到自身的优点。

二、思“失”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课, 也有进一步塑造的空间。如,对教材的一些细节处理是否可以更好; 对教学中生成性的问题处理得是否周全; 对某个与文本相关的历史背景阐述是否有偏颇; 甚至对某个学生的评价没有用发展性的眼光, 只是就评价而评价……这些问题的思考需要教师对整个课堂环节进行再回顾、梳理、罗列 ,并对其作 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为借鉴的教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了落实反思的目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我们还提 倡教师写“连续性反思 ”, 即就教学中的一个困惑、一个疑难、一个空白进行连续的探究,直到找到方法。

有一次, 我校一年轻教师在出外赛课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以示范课的名义展示完毕后,本学科的教师评价语都是溢美之词, 似乎没有任何缺憾, 完美至极。当其他学科的老师评价时,就有了不同的声音。一语文老师说:“老师的语言还可以再准确、再简洁一些。”比如一美术老师评价“简 笔画很形 象地突破 了教学难点,但从我们美术的角度来说,老师画得不够美观、不够规范,建议老师空闲的时候多练练简笔画。音乐老师也有好建议:“一开始的导课用到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歌, 一下就引出了孙悟空的故事, 可是就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来说,用动画片《猴哥猴 哥 ,你真了不起》这首歌 ,是否更合 适、更能激起孩子们学习新知的兴趣? ”

评课结束, 授课的老师感慨良多:“真是旁观者清啊! 老师们的一席话让我有了重上这节课的想法 , 对这节课 有了更好 的设计。”

失败是成功之母, 只有一次次寻找到失败之处, 总结出失败的原因, 我们的教师才会得到成长。

三、思“改”

“思”的 最终目的 是“改”, 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 案 , 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

比如, 低年级学生生字的回生率较高,孩子们一节课认得多,也忘得多, 如何克服生字回生现象就成了一个很实际的反思小课题。我校二年级的王会荣老师就这一小课题利用课后反思进行了连续性探究, 发现让孩子们自做生字卡片, 然后利用一些间隙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当小老师认读卡片、巩固生字,结果问题解决了,教学技能随之提高。

教然后而知不足,我们可以从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科学、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否更浓、作业的布置能否更具有实际意义、我是否了解任何一个学生等几个方面下手。

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可以在学中教教中思、思中改。对一个教师来说, 其专业成长的历程就是不断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的过程, 经常性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对专业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 ,贵在坚持 ,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 及时记录,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16.让梦想引领成长 篇十六

让人脑洞大开的“人才招聘会”

先来做做两个题目:

1.如果唐僧去西天取经可以同时带上李逵、孔子、瓦特、林黛玉、郑和、武则天、牛顿、李白等八个人,假如你是唐僧,请把这八个人按你想带的意愿从强到弱排序,并解释原因。

2.假设你是正在海上漂流的鲁滨逊,手里有这几样东西:火柴、塑料布、镜子、食物、水和指南针。如果带不动那么多东西,你会最先扔哪样?最后保留哪样?

题目未按正常思路出,因此不管怎么做,答案都一定是“神回复”,让人“脑洞大开”。事实上,这只是广雅中学模拟招聘会上的两道面试题。

2016年4月11日下午,“职面人生,职掌未来”——广雅中学首届模拟人才招聘会正式开锣。下午2点,来自政府机构、金融、传媒、互联网行业等61家单位的面试官共聚一堂,主办方首先对合作单位及面试官表达感谢、致感谢辞,并达成共识:本场模拟招聘会,最大的作用在于让学生通过面试,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外部世界,因此面试官的评价反馈力求从优缺点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以让学生检视自身不足,找准努力方向。

下午3点,脱下校服穿上正装的1000名广雅学子,充满好奇而又跃跃欲试地迈进了学校体育馆。迎接他们的,是布展整齐、指引有序的面试区域。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实战机会,学校按照学生意向进行编排,在公务类、销售类、技术类、营销策划类四个类别中,共设置了134个岗位,并按岗位分成61组,分别在61个单位中展开模拟面试。

“应聘”面试分三个环节:先是“群面”,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考察学生团队合作和应对能力;随后是“一对一”面试,体验仿真的求职对话;最后,面试官与所有学生互动交流,侧重分析优势与不足,分享面试经验。

在整个过程中,面试官们关注的重点,恰恰是学校给学生预设的成长驱动点。在现场,腾讯的工作人员就明确表示:“其实,我们不会太在意学生告诉我们的是什么答案,我们只关注这个过程,学生是如何去协调这个局面,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怎样做到有理有据,如何聆听,当有异见时又是如何去处理的。”

如此不一样的招聘会,自然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检验和提高。同时,也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不足,明确了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一次特殊的“职前培训”

事实上,这次特殊的招聘会并不是广雅中学的突发奇想,而是他们的精心策划,是学校“职业规划指导组”2016年度计划推出的重磅活动之一。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相关的面试技能培训。

面试技能培训针对高二级学生,内容包括如何选择职业、如何制作简历、如何参加面试。为了取得尽量好的效果,学校特地邀请脑洞大开职业学堂联合创始人和猎豹移动组织发展的总监,分别给学生举办了专题讲座。他们分享了自己的职业探索历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并将这种优势体现在简历制作中;同时,讲授了“如何成功搞定面试官”的“实战”技巧,让学生们获益匪浅。

而学生们后来制作的个人简历,也让老师们大为感叹,甚至得到了各企业面试官们的赞赏。为了做好简历,孩子们或向爸妈“取经”,或上网搜索攻略,或参照各式模板,或与同学们讨论,最终制作出学霸型、社交型、艺术型等种种特色鲜明的简历。

这其中,有些孩子甚至还准备了“未来时”的简历:“我毕业于中山大学经管系,精通中英双语,曾在知名企业实习,有丰富的营销策划经验……”有些学生更将网络元素融入其中,比如用微信朋友圈的页面装饰,用能量格表现自我,用漫画形式介绍自己,引得面试官纷纷夸赞他们“有诚意,有创意”。

而孩子们的收获更多。张晓敏同学说:“职场生涯将给每个人的生命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简历制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电脑技术,学会了制作简历,懂得了应如何准备一次职场面试。这其中克服种种困难的过程,是我的最大收获。”

这也让学校意识到,学生通过“未来式”简历这种“白描”手法展现自己,促进了他们对自我的进一步认知,让他们对自己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定位。更重要的是,这种立足现实而放眼未来的简历,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对未来人生的思考。

招聘会带来的深度启示

让学校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模拟人才招聘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吸引了包括凤凰网、中青网、新浪网等全国知名媒体的争相报道,引发了众多读者的评论,活动的影响面直达全国乃至全球。

对此,作为主办方的广雅中学认为,高中生涯指导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无疑是好事,而读者的关注点在于,这是学校在高中阶段举办的模拟招聘会,对高中生是一种尝鲜,对社会也是一件新鲜事。当然,这当中也有质疑者,认为它给学业繁忙的学生增加了压力。但作为活动的“当事人”——广雅中学的学生们则认为:“这种体验活动非常重要,它让我们直面自己、直面未来,因此很感谢学校提供了这么一个难得的认识自我的机会。”

这也给学校办学带来了诸多启示。广雅中学叶丽琳校长说:“生涯规划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也是未来高考改革的一个铺垫。学校为学生开设这么一场模拟招聘会,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感知自己的能力与世界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而不能一味在学校埋头苦读。我们不是为未知而教,而是为未来而教。”

有关企业也认识到活动的积极意义,他们普遍表示:“企业提前进入到校园,了解当下高中生的想法、需求、求职心态、个性,这也是一件挺有意思也挺有意义的事。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开展必然带来启示和灵感。”

学生的认识更为直观、感性:“搜集岗位信息的过程,让我对求职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这并非大多数人认为的‘四处奔波投简历',而是对自我多维度的深入剖析,对社会生存状态的广泛了解。这次活动让我们发现了自己思维的短板和继续努力的方向,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我们这些‘理科生也有了一颗文科生的心',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思考过的事。”

活动结束了,但活动的意义一直在延续。作为主办方,广雅中学认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选择性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是具有更深刻意义的素质教育。我们相信,我们的生涯规划教育一定能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找到未来的人生道路,因而是一种筑梦的教育,也是帮助孩子们圆梦的教育。

(作者单位:广州市广雅中学

广东广州 51016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17.好书引领我成长作文 篇十七

少年时期,我因暑假太长,无法打发时间,爷爷见此给了我一本《三国演义》,自此之后,我每天更是手不释卷;读到“三顾茅庐”,我为刘备的真诚所感动;读到“火烧赤壁”,我为黄盖的勇敢锁敬佩;读到“草船借箭”,我为孔明的机智所钦佩。

《三国演义》教会了我许多,生活中,到我面对困难是,便会想起孔明施空城计的沉着冷静,我便能迎难而上;遇到别人的误解时,便会知道如何一对;遇到冲动用上心头时,便会想起关羽是如何冲动、大意失去了荆州、丢了性命。

想起自己在课堂上,见到别人回答自己不会的问题时,便心中有些嫉妒,只是我会想起周瑜就是因为嫉妒孔明的才能而迷失自己,因为嫉妒控制了他的全部,导致他过度的嫉妒,而被气死。

记得有一次,因为父母说了我几句,我便心中有些埋怨,有了离家出走的念头,我拿着自己平日攒下的零头,头也不回的卖出拉大门,走在路上,我想:爸妈骂我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不能这样做,突然心里想起《三国演义》中,多少人就是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造成了不可弥补的过时;我马上拔腿掉头往家跑,看到爸妈在发疯似的呼喊着我的名字,我的泪珠夺眶而出,我一把投进了爸妈的怀抱中;我知道了自己的离家出走是多么的不该,这都是《三国演义》中的道理让我找回了方向,找回了自己。

从此之后,每做一件事都会有许多想法从我心中涌起,因为一本书,我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潘多我做的对与错。

同学们,读书吧,读书好,读好书。一本书可以改变你的一生,书可以教会你做人的道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18.作文-笔引领我成长 篇十八

“笔是我们的朋友。”这句话虽然只是我自己的“名言”,但一直烙印在我心中。至今为止,我已经使用过数不胜数的笔,他们就如同一盏盏明灯,点亮我人,生的道路,引领我成长。

蜡笔

小时候,蜡笔是我最喜爱的笔。它有多种多样的色彩,讨人喜爱的身躯,小巧玲珑的外衣„„这些都足以让人对它万千宠爱。可这还不能够吸引我的目光。因为孩子天性爱玩,所以当时总是在墙壁上“作画”,如果父母看到雪白的墙壁被绘制出“大作”,肯定会大发雷霆,但他们没有,反而是握着我的小手,捏着蜡笔,构出一幅幅梦想的画卷。在梦的追求和父母的关爱下,我的蜡笔画一天天进步,让我充满信心,收获快乐!蜡笔引领我成长,指引我前进。

水彩笔

少年时,我去参加了美术班。在美术班上,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水彩笔。他们色彩鲜艳,着装华丽,如同一位位花枝招展的公主一般高贵华丽。而我的水彩笔,只有寥寥几只,还是又矮又胖的,怎么去参加她们的化妆舞会呢?我渐渐低下了头,自卑感如同一座大山,重重的压在我的背上。这时,一位同学看出了我的窘况,他微笑着向我伸出一只笔。我轻轻接过,一股热流涌入心中,后来,又有同学接二连三的向我借笔,在满怀感激中,我完成了作品。是同学教会了我乐于助人,关爱他人,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只要同学有困难,我都主动地伸出援手。“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成了我的座右铭。这都要感谢于水彩笔,他引领着我成长。

水性笔

如今,我成为了青年,学习生活越来越紧张了,陪伴在我身边的就是水性笔。他黝黑挺直,典雅朴素,但在他之下,又产生过多少美的语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现在完成时”“勾股定理”„„这些知识在水性笔的帮助下,书写进我们的记忆中,让我们畅游在知识与智慧的海洋中。他的墨水在我们眼中一点一滴的在减少,可知识也在日积月累的增加,愚昧无知也在消失。如今,水性笔让我知识一天天丰富,思想一天天成熟。在他的引领下我一定会走向更高更远处!

19.以朝阳文化引领学生阳光成长 篇十九

一、朝阳文化的内涵

朝阳,就是初升的太阳。《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朝阳文化是一种让每个孩子都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它倡导教育顺从天性、承认差异、宽容失败,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特质,挖掘每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它积极向上、充满尊重、充满激励,引导学生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

二、朝阳文化的理论基础

(一)以教育政策要求为准绳

2013年12月,广州市获批成为国家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为了全面推进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改革,树立科学的质量评价观,全市综合考查学校与学生的发展情况,充分发挥诊断性评价功能,构建一个包括学生品德与社会化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潜能、学业负担状况、对学校的认同等方面的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体系。白云区也向广州市教育局提交了《本真教育课改背景下的阳光评价实践研究方案》,把阳光评价专项纳入教育教学综合评价,面向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全部中小学,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并通过区域性课堂教学水平评价与特色学校评定等专项工作加强过程管理,使市区相关工作能落到实处。

当前的教育最缺少的就是“阳光”。我们认为,阳光评价自然需要一种与之相应的文化,引领师生的思想与行为。否则,评价的过程就会缺乏灵性,成为“无水之鱼”。朝阳文化关注的是一切学生的成长,而非少数尖子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一切方面的发展,而非个别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而非发展的最终结果。其次,它强调教育工作者要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体现了教育的关爱性,符合教育的内在要求。

(二)以教育理论为支撑

“文化陶冶”的教育观认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还是生活作为一种文化,其教育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学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为学校的唯一功能是对学生的精神进行陶冶。陶冶论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改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在这一视野下,学校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和丰富内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使这些资源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一般认为,成功必须具备两个要素:才华和动机。然而,国际知名心理学大师、美国宾州大学心理系教授马丁·塞利格曼博士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完善。他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成功更需要坚持,尤其是永不放弃的坚持。朝阳文化就是以赛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努力改变传统的消极心理教育方式,以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让学生如朝阳般健康发展。

(三)以实际校情为出发点

朝阳小学处于朝阳之地。学校附近有宋、元两代著名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石门返照”。该景点位于石门街朝阳村内、小北江与流溪河汇合处。每当朝阳升起或日落时分,满天霞彩与江水组成了一幅奇丽的景观:两山返照,山光水色,红霞光映,风景幽绝。明代思想家、教育家、诗人陈献章在石门题诗写道:“白发非公事,扁舟进此门。山云寒不雨,江路曲通村。玩世吾何有?长途马不存。晚来堪一醉,江月照空樽。”

朝阳小学校园场地宽裕、阳光充裕,师生品格朴实、吃苦耐劳,但是由于地处偏僻的城乡结合地带,我校条件较落后,环境较闭塞,所以亟需提升师生的士气,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因此,我校充分挖掘村名、校名“朝阳”的内涵,陶冶师生、家长的情怀,使学校文化具有地域特色和丰富的育人价值。

三、朝阳文化引领学生成长的途径

(一)以朝阳文化精神激发学生心性

我们在全校师生参与讨论的基础上,论证形成了朝阳文化精神体系,确立了“让朝阳在孩子的心中升起”的办学理念。学校以“阳心健体、知书达礼”为培养目标,践行“心有朝阳、刚健有为”的校训,使学生在“立德树人、阳光普照”的教师育导下,展现出“热情纯朴、坚强勤奋”的心性。

(二)以朝阳文化课程催化学生学习

我们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开发朝阳文化课程,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学生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朝阳文化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包括《颂朝阳·感朝气》课程———朝阳是富有生机的象征,学生通过颂鸣朝阳的诗章,感受朝阳带来的温暖光明,使自己在朝阳的生机中朝气蓬勃地成长;《识本草·聚朝气》课程———中华民族具有博大的中医文化,我们让学生认识本草,了解中药,学习简单的中药知识,使其通过种植实践活动体验本草的阳光成长历程;《八段锦·展朝气》课程———“八段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医疗保健功法,我校用八节动作组成一种健身运动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与保健技能,使其“健身强体、展现朝气”。

朝阳文化课程以课堂为基本阵地,以文化认知、生活体验、探究实践等为拓展形式,催化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课堂无忽略,无角落,无放弃。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主探索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播种智慧,给其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校开展系列拓展活动,展现“朝气蓬勃,多元发展”的朝阳活力。如“颂朝阳诗歌诵读活动”———学校以中队为单位,让学生在每节语文课前进行诵读,在每天早读时诵读,在每周升旗仪式时诵读,并在每年一次的节日、纪念日以及少先队德育活动中,进行诵读;“八段锦健身活动”,学校让全校师生练习“八段锦”,学习传统医疗保健功法,坚持每天都做,风雨不改;“种植药苗活动”,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和讲师们定期为全体师生举行中草药相关的讲座,带领师生及家长参观中医药博物馆,使学生通过药苗种植,认识草药,学习种植草药。学校的第一块阳春百草园,作为各中队实践基地,种植了佛手、山楂、沉香、莲花、橘红、车前草、陈皮、沙姜、木棉、桑葚、一点红等上百种中草药。第二块是以中草药命队名,并设有该中草药专用种植基地,让学生深入研究该种中草药,学习其精神,如金银花中队、石榴中队、芦荟中队、丁香中队、艾草中队、薄荷中队、淡竹叶中队、紫茉莉中队。第三块设立了校种植社团———朝阳小学中草药种植研究所,我们聘请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蓝馆长为荣誉所长、华南农业大学关日强副教授为顾问,指导学生种植研究。学生们种植、浇水、除草、抓虫、写观察记录、做调查研究报告,体验种植劳动的快乐,感受草药植物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的过程。

(三)以朝阳文化环境陶冶学生志趣

我们挖掘朝阳文化,建设“七景”文化景观,以诗意化的校园文化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七景”包括:

石门返照———校门右面,怀旧的青砖墙琉璃瓦盖顶,镶着石门返照的仿古景色,展现家乡的美景与美丽传说的天美之合。朝阳赋———校门口正对石崖上,刻着毛泽东的一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望阳亭———亭柱对联“石门返照景色美,朝阳驻心人品高”是真实写照。“三阳开泰”雕塑———展现吉祥健康的氛围。花圃上镶着“让朝阳在孩子的心中升起”格外醒目。阳春百草园———红棉广场土基、白兰树的围基规划组成学校药苗种植基地,种植各种药苗上百种。朝阳长廊———展现学校历史文化、历程、办学成果。阳关三叠———从公路走进校门,再到校园最高处,有明显的三层,故称为“阳关三叠”。每一层的台阶旁,刻有名诗名句,拾阶的每层立面镶组成图文并茂的励志典故,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奋发向上的文化。

上一篇:文化、体育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下一篇:古诗填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