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作文

2024-07-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作文(精选18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作文 篇一

————论社会主义价值观

(六)李研

指导教师:缪小燕

自然造物,最美丽的莫过于生命;而生命的最高价值莫过于其属的灵魂而灵魂最完美的体现,莫过于融入一个自强不惜的民族。

人生命之短暂,犹如一眨眼间,因此,人总要乘青年之时,在人生之舟起锚开海之际,探索生命的价值,塑造一个完美的灵魂。

由此,生成一个疑问:我们应如何对待自己的灵魂?时把它拘于一个不变的牢笼里。任其发锈;还是将她至于金钱、利欲的安乐窝,任其陈腐;亦或是将它沉浸在整日的吃喝玩乐中,任其发霉······当然,这取决于我们。

可以说:古往今来,有多少的美好年华消逝于迷惘地一生,前任在用生命还的一个个感叹号、警示着后人:要谨慎灵魂的蛀虫,人生的蟊贼。

金钱、利欲、爱美之心、虚荣几乎是当代人类的通病。人人都有目标,可是目标的差异就是是否有金钱作为基础,以此为目的,就来人生目标也在潜意识变得模糊起来,我们不仅为了它们而生活着,甚至为了他们,灵魂的恶化都可以全然不知。

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让生活来掌握你。

翻开人类的史册,它的名字能被记录其上的,无一例外都是掌握了灵魂价值的所在。

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能为千秋所传颂,是因为他们在这文学方面创造了不朽的丰碑;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应为他们的爱国精神另所有人都为之肃敬;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的英雄事迹影响了大批青年;蔡伦、祖冲之、毕昇之所以被人永远的怀念,是因他们改变了世界,促进了世界文化进程。

试问,我们,在人生路上正迷茫的我们,该不该以史为鉴,创造出属于我们的辉煌人生。

每个人灵魂的价值取决于个人对生命的态度,谁的态度消极,谁注定将被淘汰:谁不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相连,谁注定将游离于发展只外。或许个人得力量是微弱的,但在中国这个共产主义事业的熔炉里,他将会创造全民性的幸福。我们为生在这样辉煌的时代里而自豪,新一代的我们,只要迎着共产主义的号召,大踏步的向前进,那无疑会是灵魂最完美的体现。

是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打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时机总是把我们推到起跑线上,只需的那一声枪响,向前奔去,为了人生的价值和国家的尊严,努力向前奔去,去争取一个发展着永久活力的明天。

彭原初中

2014年12月21日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作文 篇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有着必然的、内在的、统一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结构的一个方面,体现着制度性、历史性、阶级性,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联系在一起,是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和要求,是在价值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受其统领。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抽象地从字面理解其内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根本属性,又不能离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虽然某些价值理念用语可能包含西方和中国传统社会某个既成的价值规范用语,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已经被注入新的内容,而不是原有价值范畴的简单移用。所以,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制度属性,抽象地谈论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摒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制度性要素,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如果核心价值体系不发生根本转变,只是人类社会原有的价值规范的单纯移用,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容易混淆不清,容易发生价值误导,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百害而无一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只有在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的凝练和深化。不能因为当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核心价值观上,而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核心价值体系和“三个倡导”的基础上,凝练出最能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的是方向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具体价值取向问题,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性质。为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诠释。

二、思考之二: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如此,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必然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全民族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纽带。它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

三、思考之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层面,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同时践行。这三个层面都很重要,哪个层面都不可忽视。当前,尤其要重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因此,人的本质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进而决定人们的价值观念。

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评估和纠偏机制,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这些要求十分重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价值观念都产生于某种特定的经济关系,都是以某种特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国家和地方政府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的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都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我们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到底,用锐意改革的精神改革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衔接的作法、办法。

经济是基础,价值观只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仅仅是在观念领域培育践行,或者说不可能仅仅靠“思想教育”本身就能解决,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沃土,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不断的培育,人们才乐于践行,并由此不断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要求,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同时践行;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作文 篇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58-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实际上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就要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就要大胆借鉴西方文化;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就要面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 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就要充分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举其要者主要有:

(一)是“中和”“仁爱”思想。“中和”思想,是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最古老、最持久、最本质的思想传统。“中和”一词的含义,是指按“中庸”的标准去做事、去处理一切关系,就会达到处处“和谐”的状态。有了“中和”和“仁爱”的思想,就必然会与人为善,就会推己及人,就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会“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就会使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每个单位、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充满祥和和欢乐,充满友爱和情谊,充满生机和活力。有了“中和”和“仁爱”的思想,就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就能够正确对待名利和一切身外之物,就能够做到“自知者明”,就能够做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就能够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就能够实现身心交泰,就会成为一个与人与世有益的人。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二)是“修齐治平”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他人、社群甚至自然界所负有的责任,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我们自觉地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兢兢业业,勇往直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价值。

(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把家、国视为一体,始终把族群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萌生发展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就要大胆借鉴西方文化

我们说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不能局限于中华文化本身,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即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碰到的最直接、并共存于现时代的一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正确对待和批判借鉴这一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对待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既要肯定其进步性、现实性的一面,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揭示其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一套既大胆借鉴又科学超越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的、站在人类文明和价值观形态制高点的、具有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就要面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是面向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践是价值观念生成的源头活水,价值观念不仅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要廓清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问题上的诸多纷争,就必须面向实践,实事求是地考察并理解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应当到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基于当代中国语境提出的,因此,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不仅要彰显出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更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二)是深入生活,特别是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深入生活与面向实践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深入人民大众生活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要求。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要善于结语、概括、吸收来自人民生活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北京精神”、“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都是人民共同凝练出来的来自人民生活的崇高价值。

(三)是遵循规律,特别是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展文化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样,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因为严格说来,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凝练都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尽管精神生产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的,但是任何思想、观念一旦从物质生产的纠缠中超越出来,就会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力量”,它力图沿着自身的逻辑发展下去,并反过来又对生产的条件和进程发生反作用。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也可能在思想领域“拉第一小提琴”,有助于我们理解价值观念的相对独立性,更提示我们要遵循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万舒全.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向度[J].《高教学刊》2015 (14)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 篇四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争当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有远大的理想,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胡锦涛同志也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强调了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共同为之奋斗。这个共同理想,是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也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

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今天我们兴奋的看到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以人为主体来展开的,又是为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就要坚持以文化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之中。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于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作的主体内涵,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要把握群众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加强对新的文化品种、文化形式的研究和引导,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和评价尺度,不断创作群众喜欢、群众欢迎、群众满意的文化产品,使文化创作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加强对创作思想、创作选题的引导,对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唱响代表时代发展方向、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主旋律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给予鼓励和支持,还要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建设的创造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利益主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坚持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生活在其中的幸福,进而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适应群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在我国社会情况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的形势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凸显人文关怀,采取疏导、说

服教育的办法,从思想上真正解决群众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和疑虑,为人们认知、认同、接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凸显人文关怀,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及他们思想上的种种疑虑和困惑,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社会充满人文关怀!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 篇五

当天空是那么的蓝,太阳是那么的耀眼,生活是那么的安定,我们要掌起一面精神旗帜。

——题记

中国是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川流不息。我是1992年出生的,目睹家乡十几年的变化,目睹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看到了中国的崛起,但同时我也知道,中国之所以在这样的迅速发展,是因为有一面很重要的精神旗帜,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论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同时也吸收借鉴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正因如此,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不仅带着共产党打下了新中国天下,同时也正在开创着中国的伟大事业。

XX年5月12日,xx大地震,这场地震不仅震憾了中国,同时也震惊了全世界。但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xx县委、县政府团结并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扬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在灾难面前临危不惧,舍身忘己,充分表现出了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他们不仅是抗震救灾的英雄,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也正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党的思想上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在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更加坚定了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图名利,不计报酬,辛勤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史来贺、任长霞、方永刚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是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公仆。

而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怎么办?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好好学习,要更加努力的、积极的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同样是在XX年地震中就有一个我们青少年的英雄代表,他的名字叫林,是xx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林为了救一个女同学,结果自己却被埋在了废墟下,可当他爬出废墟离开后,并没有走,而是不顾余震的危险返回来救了另外两名同学,自己却受了伤。我被林这种坚强、勇敢、舍己救人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他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要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撑起的这片天空下,努力绽放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不仅是为祖国、为人民、更为我们自己!

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中国之崛起撑起了一片天,我也相信,我们的祖国将会在这片天空下。

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吸收借鉴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为指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政治、经济领域、自然界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在此过程中凝结成了搞洪精神、搞击“非典”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搞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生动写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在深刻变化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也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进一步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极力向我们发展中国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极力推销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的这种“分化”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有利于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永立于不败之地。

在现代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普遍被人们给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意识,特别是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青少年在学校、在社会都能以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为自己的成长路程由此刻开始发光、闪亮。为自己的将来奠基,为自己长大为社会做贡献,报效祖国而打下扎实的基础。校园,其实就像一个小社会、大家庭,它也需要真伪规章、制度,需要同学们来约束自己,我们要有价值观,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就可以有高思想、高品质、高人生观,社会自然而然的有社会主义价值观。首先,从自我,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从行动开始,我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有更好的前景,更大的发展前途。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作文 篇六

西营中心小学

五年级一班

谢蓉

今天,一首首饱含纯真童心、朗朗上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在我们校园传唱,它影响着我们每一个同学。

起初,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懂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爱党”、“爱国”、“爱人民”,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时,总书记的一句话,对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我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儿童关怀和希望,也体会到了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

在老师的引导下,虽然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得远远不够,但是,那一首首浅显易懂的童谣是那么熟悉,那么有趣,它唱响了我们的心声,点亮了我们心灵的灯。

你听:

祖国妈妈四胞胎,能文能武个个乖;“富强”“民主”冲在前,文明”“和谐”跟着来。社会是个大家庭,相亲相爱一家人:“自由”“平等”很活跃,“公正”“法治”很严谨。我是一个好公民,爱党“爱国”爱人民,又“敬业”,又“诚信”,对人“友善”四季春。

这些童谣说得多好啊,它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一首首童谣,一颗颗童心。让童谣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响起,在所有的大街小巷响起,让这些童谣伴随着我们少年儿童实现我们的梦想,祖国的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西营中心小学

五年级一班

郑雨婷

这真是一本好书。读后使人热血沸腾、浮想联翩、催人奋进!一个国家要有正气,一个民族要有骨气,一个人要有理想和志气。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历朝历代,无论是为巩固帝王对国家的统治,还是为发展经济、或为抵御外侮,都需要树立一种全国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以凝聚人心,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横看世界各国、各民族,善良的也好,富有侵略性的也罢,无不具有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并靠这些价值观,深深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崇尚的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成为长期维系中国社会的精神纽带,并延续传承了几千年。

在当代中国,我们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自然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的、突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的新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一种伟大的理想、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我们统一意志、步调一致,所向披靡,取得一系列胜利。

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为了民族尊严、为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死亡,毫无惧色。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江竹筠、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的光辉形象,永垂史册!

最为感人的是在香港回归问题上,邓小平爷爷面对素有“铁娘子”之称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强硬姿态,寸步不让,毫不含糊地指出“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义正词严地表态,有礼有节、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全力维护民族尊严和独立、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使香港顺利回归。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因为有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全国各族人民,在各条战线上,精神焕发,创造了无数光辉业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旗帜、力量源泉,高举着这面大旗,我们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社主义一核心价值观给我的启示

西营中心小学

五年级二班

余新科

当穿着校服,背着新书,走进熟悉的学校大门的那一刻,我有种全新的感觉:宽阔的操场,高大的教学楼,整洁的校,可亲可敬的老师,是那么亲切,那么新鲜,那么具有活力,我心里充满了激动。

班会课上,老师问同学们:人为什么活着?很多同学都纷纷地说出了自己的幸福,我总觉得这样回答不对,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别人给予的幸福吗?这样的人生也未必太自私了。此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我身上应该承担的的责任。而且我的每一层身份,责任都不相同:做为一个父母的孩子,责任是体恤和孝敬;做为一个学校的学生,责任是努力与发展;做为一个国家的公民,责任是热爱,建设与奋斗。要让我们中华民族继续在世界屹立,我们这一代人就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肩负的责任,只有用今天辛勤的汗水,才能汇集明天价值的辉煌。

我很荣幸被选作了主持人,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社会主义价值观。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把童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通过诵唱不自觉地也将自己置身其中,感受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精神,无形中使之价值观念得到凝聚升华。慢慢的,我懂得了,或许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索求,或许是我们在得到之时仍没有停下贪婪的“奋斗”,或许是我们在接受父辈们的辛勤劳动时,我们竟没有半点的感动。一个个的坦然,恰恰是我们一点点自私心的显示。我们需要向孟郊一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细细地去感受母爱,用自己的观察去感受父爱。当我们用心去感动,当我们懂得感恩,说明我们是在健康成长。

同学们,我们的健康成长是父辈们的期待,更是祖国的希望。为了民族的希望,就让我们用稚嫩的肩膀,学会承担;让我们拉起细嫩的小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之一价值观的过程中,共同努力,去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未来。

童心童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西营中心小学

五年级二班

王璐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更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学校开展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轰轰烈烈的唱童谣,写童谣活动。走进校园,随时随地你都能听到朗朗的童谣:跳皮筋啦,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唱着:

“富强”“民主”有梦想,坚决要求上月亮。“文明”“和谐”很支持,有说有笑来帮忙。“自由”“平等”送食品,“公正”“法治”送衣裳。“爱国”“敬业”看见了,敲锣打鼓送西昌。“诚信”“友善”一点火,五星红旗太空扬。

几个月下来,同学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深入理解。开始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学写童谣。6月起,创编童谣正式开始了。同学们在哪都能找到灵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

四年级一班的一位女同学,天天进出校门口,觉得校领导、值周员老师、红领巾岗的老师和同学很辛苦。于是在妈妈帮助下写下了一首 “小小文明传递岗,传递文明任务忙。微笑鞠躬姿态美,问好声音真洪亮。文明行为我表扬,不良举止我阻挡。站好文明传递岗,传递文明做榜样。” 这首《传递文明做榜样》的童谣,为同学们称颂。

就这样,一首首童谣接连从孩子们手中诞生。这些作品虽浅白但真诚,读起来,耳边仿佛就响起朗朗童声。它挖掘了我们“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美德,为我们校园创造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使我们受益匪浅。

7.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研究 篇七

一、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问题的根本观点, 是人们在处理关系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的综合, 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其反映的对象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 因此它不仅具有社会意识的一般本质, 而且具有价值意识的特殊本质。社会主义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 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理想。

在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重要论断, 强调要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 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目前国内学者对核心价值观涵义的表述还不统一, 本文以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理解其涵义:第一, 从国家审计需求角度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涵义。因为价值这个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国家审计是基于国家政治需要而产生, 其生命源泉在于满足国家需求, 因而研究审计群体的核心价值观首先应围绕审计需求去思考;第二, 核心价值观是审计群体的思维意识, 它包括审计人员的事业理想和个人价值追求两方面的内容。第三, 核心价值观是审计本质特征, 审计规律的反映、能够预测审计未来发展方向, 经受得起各个时期不同审计实践的检验。刘家义审计长在2012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 并对审计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 为社会主义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构成了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框架。倡导审计核心价值观, 能够在审计群体间产生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从而不断激发审计人员的创造力, 将审计事业整体向前推进。

综上所述, 审计核心价值观就是主导审计实践群体有目的地选择审计活动以满足国家审计需求的意识形态。它在国家审计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核心理念, 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国家审计”这一根本问题, 是国家审计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本文主要研究审计群体对国家审计事业的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意识形态, 属于上层建筑的领域。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对审计事业具有如下作用。

1. 有助于审计群体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审计理念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审计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审计工作者理解国家审计本质、坚定国家审计发展方向, 制定符合审计发展规律的审计理念。

2. 有助于指导审计实践。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则, 它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核心价值观属于后者, 能够约束、引导审计群体行为。中国正处于审计转型时期, 许多问题和疑惑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参考。深刻理解和把握审计核心价值观,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审计人员自觉地探索符合审计规律的实践活动。

3. 有助于提升审计成果质量。

对于同一个事物, 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 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如果核心价值观无法引起共识, 审计工作同时出现多个目标, 就会使成果的广度和深度受到限制, 无法达到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的要求, 从而降低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4. 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理论。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者之间核心价值取向明显不同, 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与其他国家相比也独具特色, 研究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能够极大地丰富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研究。

三、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国的审计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 审计文化才能够做到特色鲜明、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可以说, 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地位将直接关系到审计文化建设质量的好坏。然而, 审计文化又是审计工作的灵魂, 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理念、目标、功能定位及走向, 对审计工作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 审计机关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既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传授, 又要回归生活的现实世界;既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又要打造社会主义特色的审计文化;既要关注审计文化资源的全面性, 又要关注审计文化的资源整合;既要关注审计核心价值体系对各方面的引领作用, 又要强调引领的统一性;既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指导, 更要关注其具体实施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审计文化建设, 还可以增强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职能, 将其内化为审计人员的理想价值观念, 形成一种为实现审计目标和理想而努力拼搏、开拓进取的观念、实干奉献行为和文化氛围。

纵观社会主义审计的发展历程,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审计方式已由传统的制约性审计向现代的建设性审计转变, 审计的功能已由查处逐渐向预防、揭露、抵御等“免疫”功能拓展, 审计发挥作用的领域已由财政经济逐渐向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更多领域延伸。刘家义审计长根据国家审计工作的新发展, 及时重新定位了审计的本质, 提出了社会主义审计是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命题和“创新转型”的战略思路。随着审计职能定位的重新调整、审计战略思路的深刻变化, 客观地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 时刻把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放在首位, 积极发扬审计团队精神, 圆满地完成审计工作的目标任务。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些, 必须突出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核心作用, 弘扬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主旋律, 使文化建设过程成为审计人员不断得到激励奋进的过程, 成为审计先进理念和先进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 成为新形势下审计机关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的过程。可以讲, 社会主义审计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 对推进审计创新转型、凝聚审计力量、彰显免疫功能等无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面精神旗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 此时就要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的价值体系, 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来照亮我们前进的路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体系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的基础, 当代审计人受到新思想的熏陶, 有着各自的信仰和价值观, 正因为这样, 若没有一套共同的思想基础, 思想得不到统一, 审计工作将会变得涣散, 因此需要有一个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来维系, 进一步丰富审计理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硬实力的竞争渐渐转化为软实力的较量, 而在软实力中, 核心价值体系是关键, 它直接反映到队伍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上, 所以核心价值观是审计队伍拥有持久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障。社会主义审计是一项以第三者身份独立实施经济监督的活动, 审计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审计工作展开的成功与否。构建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坚定审计人工作的原则。保持审计队伍的廉洁、高效是展开审计工作的前提, 尤其是在当今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 构建核心价值观保证了审计人员在为人做事方面会坚持自身的原则不变, 有了核心价值观这面旗帜, 就坚定了审计人员的审计信念, 激励和引导全体审计人员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推动国家审计全面发展;构建核心价值观, 是实现审计文化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根本, 文化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审计的核心价值观对构建核心价值观, 对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意义重大。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进入审计这支队伍中, 确定一个审计核心价值体系有其必然性。破旧出新, 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打破审计的历史传统理念, 鼓励青年干部不断创新审计机制, 在改造现有的审计队伍的同时, 打造出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纪律化的高素质审计队伍;构建核心价值观, 对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意义重大。确定一个审计核心价值体系有其必然性。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 没有现成的模板供参考, 需要审计群体研究国家审计本质、审计目标、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审计、其他国家审计的差异和不同, 更要比较中国审计环境与外国的异同, 审计群体在思考问题、分析矛盾时应紧密结合国家审计的特征进行, 突破原有的思想禁锢, 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参考文献

[1]审计署科研所.中国审计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2]冯均科.以问责政府为导向的国家审计制度研究[J].审计研究, 2005, (6) .

[3]马曙光.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J].审计研究, 2005, (5) .

[4]陈正兴, 周生春.中国审计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

[5]石爱中.寻绎审计文化[J].审计研究, 2005, (1) .

[6]吴宏彪.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灵魂的组织[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7]邢莉萍.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2) .

[8]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Z].审计情况通报第14号, 2011.

[9]赵卫红.关于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认识与思考[J].各界 (科技与教育) , 2010, (1) .

[10]马亚男, 周洪杰.审计文化模式概说[J].审计研究, 2011, (1) .

[11]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0.

8.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八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尽管古代先贤的某些思想观念放置于当今时代已经不合时宜,但其精髓对于社会发展却仍然适用。老庄之学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孔孟之道中的仁义礼智信,都无一例外地彰显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继承并发扬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时代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首次明确地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执政经验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得出的先进价值观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发展

从1842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至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已有170多年了。但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从最初的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变为了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无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根基,以自己丰富的斗争和领导实际为经验依托,以中国国情为现实依据总结出的对于我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不是僵化教条,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我国要想在国际社会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谋求发展,就必须汲取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精华,结合现实要求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再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医治社会发展“阵痛”的医师

在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各项事业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景象,但屡屡出现的令人瞠目的现实问题也层出不穷。毒奶粉、毒果冻、毒胶囊事件,饮水机投毒事件,昆明火车站爆恐事件,等等。我们可以说这是国家在飞速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但不管是“阵痛”还是“长痛”,只要是“痛”,就要“医”,不仅要“医”,而且必须“医”好。法律和道德无疑是两位好“医生”,法律是位合格的手术医师,而道德则是调理人体内在机理的健康医师。当然,以法律医病见效快,以道德医病见效慢。我们不仅需要法律和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更需要道德观念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而这样的道德准则即是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社会中形成一种风气,富强民主之风、文明和谐之风、自由平等之风、公平法治之风、爱国敬业之风、诚信友善之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风吹入人民心中。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彰显我国软实力的名牌

随着时代发展,经济全球化早已成为既成事实,信息全球化也紧随其后而来。要想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文化软实力的力量不容小觑。综观今天国际间竞争的态势可以发现,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和国家发展中并不“软”。尽管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对于外来社会的文化接触较少。不仅使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难以走出国门,更使得我们的文化难以博采众长,丰富发展。因而,在我国发展步入快车道的今天,我们需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凝练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更是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最高价值取向,这正是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名牌。

马克思曾说:“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而物质生产条件又会通过社会关系未影响人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在经济实力强力发展的今天,在物质基础逐渐雄厚的时期,提出的国家和人民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如果每个人都为之付出努力,改变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传播正能量,必将改变社会风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是打在横幅上的标语,更不是书本上的黑体字,它是我们用行动去实践的价值目标。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作文 篇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的要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社会的要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对公民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每一个公民而言,要想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和对社会的要求,首先要做到对我们每个公民的要求,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对于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理论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似乎是抽象的,甚至是虚空的。其实,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特别遥远的事情,也并不是只有部分人能够做的,而是适用与我们所有的公民,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都是相辅想通的。在和平年代的今天,爱国不再是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兴国,强国。兴国,强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敬业,热爱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种贡献。诚信,友善是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品质,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做到诚信友善。

爱国,即爱祖国。雨果曾经说过,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可见爱国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需的,没有祖国强大的支持和保护我们的各项权益,个人也没有办法去生存。爱国不是大而空的话题,对于我们而言,就像加里宁说的那样,爱自己的祖国,这就是说,要渴望祖国能成为人类理想的体现,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在平常的生活中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爱国的体现。保护国家秘密,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有时候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被企图对我们国家不利的人所利用。就像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一位青年被外国间谍利用,到我国某地的军事基地去拍照。虽说青年也并非有意如此,但可是对于这种事情,要有我们的判识度,而不是因为一份工作就丧失了判断力。都谈爱国,对于实践,就很容易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现在不是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做每件有益于国家的事情,或许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但是这么一件件平凡的小事积累起来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敬业,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事业。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是对职业责任、职业荣誉的进一步深刻理解和认识。一个不爱岗的人很难做到敬业,一个不敬业的人,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岗。所以,每个从业的公民要真正做到敬业,首先,必须从爱岗做起。就是说,不论做什么工作,不论职务大小,都要立足本职工作,严肃认真,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其次,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知道每个工作,每个岗位,都是可敬的,都是人民需要的。我的一位老师说,对我而言,我的爱国就是做好我的工作,认真教学,带好我的学生。话虽然朴素,但是道理却很深刻。把该做的事做好,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他是这样教育着自己身边的人,也是这样做的。一个平凡的人,倾心做一些平凡的事情,把精力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所以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爱国,所以要敬业,我们国家现在需要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敬业,做好自己的每份工作,也是为发展生产力做出一定的贡献。对于我而言,现在的敬业就是认真读书,热爱在学校的生活,而不是每天怨天尤人,敷衍了事。诚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个人为人处事的要求,千百年来,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我们现在都讲诚信,都宣传诚信,关于诚信的每件小事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例如,我们学校学生会的权益部经常在人人网上发布的一些失物招领的消息,就是捡到东西的同学诚信的表现,小到钥匙扣,大到钱包,手机,那些同学并没有将东西据为己有,而是积极联系失主,完璧归赵。当然诚信还不仅仅表现于此,对别人说过的话要做到,也是一种诚信。孔子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自古以来是被所有人所推崇的。对于身为学生的我们而言,考试不作弊也是一种诚信。就像考试周的时候学校宣传的那样,能够做到诚信考试,既对自己是一种负责,对他人也是一种公平。诚信的各种事情就发生在我们周围,那些同学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争取每个人做到诚信。

友善,就是对人要和气,这也不仅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还是对我们每个人处事的要求。友善的本义是指像朋友一样的友好和亲近。作为一种公民道德规范,善良友好是维持良好的公民伦理关系,维护和谐的社会交际秩序的前提与基础。在具体内容上,大致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做到善益待人、和气待人、诚实待人、宽厚待人、平等待人。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我们能够学习的对象,例如食堂打饭的阿姨,小卖部买东西的售货员等等。友善是我们内心最可宝贵的财富,是我们民族历史中最可珍贵的传统,是我们彼此赖以生存和心灵相通的链桥。对别人友善,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奖赏,你对他人友善,他人也会对你友善,这些都是相对的道理。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人际交往、待人处事,如果没有了宽容,没有了友好,就失去了人之初中最重要的“善”。友善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境界的尺码。当与别人产生矛盾时,我们应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化干戈为玉帛。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别人身处困难时候,此时,我们一句安慰的话,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帮助,甚至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心尽力地帮忙,都是展现我们友善真诚的一面。身为学生,对于我们身边的同学,更要如此,每天朝夕相处,大家和和睦睦相处,更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每个人的要求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公民的要求,并不是需要我们专门腾出时间来做,而是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就可以做到,而且这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是对每个人自我素质的提高。要想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要求,就得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所谓积水成河,积土成山,只要我们大家每个人都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个人能够努力提升自我的素质,就可以做到我们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作文 篇十

一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党性教育文化。雷锋是立身为人民的风范,雷锋文化的根本要义是为人民服务。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体现了一种丰富的宗旨文化内涵,浸润着一份深厚的党性文化素养。虽然雷锋所做的大都是平凡小事,但恰恰是在这些平凡小事中孕育出了一种甘于奉献的文化理念,铸就了忠于人民、服务社会的先进文化形态。

二是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精神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时代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我们在弘扬雷锋精神过程中,一定要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把弘扬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学雷锋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三是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关怀环境,建设互帮互信的时代和善文化,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衡阳市组织青年志愿者和学生开展“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访谈、走访留守儿童等活动。这对于激发以人为本、关爱他人的时代新文化是非常有益的。

11.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十一

摘要: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观念,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观念,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观念,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把握其内容,深刻领会其意义,积极探索其建设途径,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培育;核心价值观;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13-02

在十八大之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一直为党和国家所高度重视。2006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首次明确提出;2007年,胡锦涛强调要通过其巩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化。

一、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唯物史观审视现实社会的理性回应。”[2]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保障和动力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要想打牢思想基础,就必然需要一个核心价值观来导引社会的思想和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价值取向方面,把提高经济社会生产力和群众的生活水平相统一,在经济发展的途径方面,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的倡导相结合,提升人们经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只有强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建立共同的理想信念。积极培育核心价值观,在世界民族之林更加鲜明地树立华夏民族的思想文化特征,增强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与世界人民和异域文明的交流互动。在国家内部不断培育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消解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形成全民共同的精神信仰,并通过不断增强的认同感来实现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历史证明,支撑一个国家与民族长久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并不只是靠精英集团的超前意识,而是要靠大众普遍敬守的精神信仰。”[3]

(二)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

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关键问题,所以必须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大力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对于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的提高常抓不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应该看到,当今中国存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难免会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对党员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以自己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带动群众做好各项工作。”[4]这就要求我们以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和疏导多元化的社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通过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信仰和科学发展的历史责任感。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和中华民族精神世界建构的长远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任务。我们要认真研究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坚持以科学的方法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引领核心价值观培育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今天之所以仍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说就因为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5]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个领域和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化对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中的支撑作用。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和群众,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注重开放性、先进性和广泛性。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应具备开放性,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中国特色,要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要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要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坚持这个原则。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打造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依托主旋律的弘扬,打造文明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领域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把宣传教育的作用融入到润物细无声的实践中。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融合在青少年的学习、大众的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甚至经济活动等日常生活中。让人们在参与中感悟,在娱乐中受益,在生活中践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宣传教育的内容要使人产生亲切感和共鸣,要始终把人民放在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思想和感情。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使人民自觉自愿地受到影响和教育。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渗透力,特别对于现代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领域、新技术、新载体,要在巩固原有教育阵地的同时及时地加以重视和利用。现代思想、价值观的宣传和传播有多种形态和形式,如理论灌输、新闻媒介、现代信息技术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传播着多种多样的思想内容,所有这些都应紧密配合,互相渗透,形成宣传教育的合力。

(三)完善约束机制,促进价值观的养成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实现软性约束力的途径,另一方面要从刚性的约束机制来实现,而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完备程度就直接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所以,要不断完善各行业和各群体的相关约束机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是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以其为指导,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日本学者■屋太一在《历史的波澜》中提出:“任何政权,只有两种情况会使它发生毁灭性大变革,那就是丧失治安能力和人们不再信任支撑它的文化,使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走向崩溃的其实是变化了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人们不再信任领导层的决策、人品,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6]所以,共产党员必须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成为先进文化的真正代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种社会规范的内在关系不断加深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率、指导其他规范的完善和提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和体现在社会方方面面的规范之中。

(四)重在实践塑造,提升全民族素质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7]。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让十几亿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它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尤其是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接受和拥护。同时,还要通过长期、反复的实践锻炼和养成,才能逐步内化为人民大众心中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标准。最终,它还要在人民大众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出来,成为千千万万人民大众的行为自觉。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围绕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来进行,通过具体的实践,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挥指导方向的作用、激励精神的作用、凝聚人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刘苍劲.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唯物史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3]安慧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高文化软实力[J].理论探讨,2008,(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6][日]屋太一.历史的波澜[M].台北: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作文 篇十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是一种时代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文化中去, 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为孩子们将来步入社会、建设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更是毋庸置疑的时代要求。

根据2014 年4 月1 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 教基一[2014]4 号) , 我校充分认识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我们的青少年。

二、核心概念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归结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思想的结晶。

校园文化是学校隐性的课程, 对学生成长大到理想道德, 个性品德, 小到行为习惯, 言谈举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精心思考, 精心设计, 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景育人。学校营造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形式,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现状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初级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外文化的交融, 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再单一, 多元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方式。传统的以儒家伦理为基准的道德体系已经崩塌, 社会上所产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失去了理想追求的虚无主义等思潮涌动。首先, 社会价值紊乱, 使人格环境日益苍白。其次, 是功利主义的喧嚣让德育目标渐行渐远。

四、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一)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 抓住了它, 也就抓住了根本。我校在环境文化、课程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的建设中, 注重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 如在校园综合楼墙壁上安装了校园梦内容, 教学楼墙壁上布置了伟人题词、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等, 综合楼走廊中安装了名人名言, 教室布置了班风班训, 让墙壁说话, 让环境育人。我校还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宣传栏、板报、网站等文化传播载体,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营造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如环境文化、理念文化、窗口文化、墙壁文化、办公室文化、楼道文化、迎宾文化。学生们在这种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 二)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课堂

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等过程中,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在品德、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 做好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的教学; 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及教师的言行中渗透基础道德教育,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教师的教学内容、教育行为和教育态度走进课堂, 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

( 三)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德育实践活动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让师生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我们确定了月月教育主题。一月: 树理想, 绘蓝图; 二月: 学礼仪, 讲文明; 三月: 学雷锋, 树新风; 四月: 学先辈, 做传人; 五月: 学科学, 见行动; 六月: 练艺术, 展风采; 七月: 爱党教育; 八月: 国防教育; 九月: 尊师教育; 十月: 爱国教育; 十一月: 安全教育; 十二份: 感恩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去, 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重点突出以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竞争敬业意识教育、法制安全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感恩诚信认知教育。我校开展了“知感恩, 讲诚信”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队活动, 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一封家书”“一次电话”“一束花”“一张卡片”“一声谢谢”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 教育学生要明礼诚信、知恩报恩的做人品质。

今天, 强调我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就是要让我们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科学、全面地调整学校德育工作, 让教师以自己的智慧, 寻找和创造出多种教育途径和方式,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 渗透到德育实践活动中去, 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摘要:根据2014年4月1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基一[2014]4号) , 我校充分认识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进行课题研究,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我们的少年儿童。分析了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现状, 提出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 篇十三

那是一个寒风朔雪、刺骨的冬天,虽然没有风,但是也能感受到毛孔的每一个细节已被风吹的缭乱极了;虽然没有雪,但是也能感受到雪来临时的刺骨寒冷;虽然没有北极的风一样冷,但是比平日里冷的要多了……一个冷到极限的冬天,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一条幽静的小路,走在陡峭的路上,忽然闪过一棵梅花树,我的心中会泛起一阵寒心。

那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梅花树,花叶上承载着许许多多的雨露还有风刮破的痕迹,但是它不怕,毅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我相信;此时,它会说一句:“这是我自己选择的岗位,我一定要坚守住,这是我唯一的责任!”我看着看着心里不停地再抽泣,我知道:梅花是我国最能抵杭寒风朔雪的一种花的品种,但是我被它这种傲雪欺霜、不畏严寒的品质给震惊了!没想到一棵普普通通的梅花树,竟有如此大的意志!

14.描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文 篇十四

第二篇是《甘将生命化清泉》,读完这篇文章后让我知道鱼儿离开水无法生存,麦苗儿离开水也无法生存的道理,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现在有水全要感谢解放军叔叔的帮助,因为他们捐出自己仅有的一点点钱来建造水井,所以我们也要像解放军叔叔那样多为别人着想,不要因自己的一丝利益破环水源,解放军叔叔的伟大体现在为人民着想不会做出对人民有伤害的事。想到自己以前也曾有过浪费水水的事情感到万分惭愧。

第三篇是《大山的女儿》,读到第五自然段时我知道人间的真情是多么伟大。王瑛在自己生活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竟然给别人3000元钱上大学,这可以看出她对别人是慷慨大方的,对自己和家人确是严格要求 ,省吃俭用。有一次王瑛出差她儿子想买一双运动鞋,可是她只给儿子100元买了一双很普通的运动鞋。不管自己多么贫困只要别人有困难她都慷慨解镶。她这种无私的行为和行动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格!这一品格就是:“做党的好干部,当群众的贴心人!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作文 篇十五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富强范畴

富强, 表征着社会发展在经济方面的繁荣状态, 是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的重要衡量尺度。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 逐渐清晰认识到, 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无产阶级要战胜资产阶级, 关键问题是建立更为富强繁荣的社会存在。其富强程度主要归结为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理论。生产力首先是关系范畴。“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 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

生产力主要探讨和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产力同时产生的还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 构成为所谓社会, 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 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中形成的。因此,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 富强程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生产力理论的重要显现。国家富强是科学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方法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富强范畴

富强范畴显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 蕴涵了丰富的理论向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 富强范畴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一) 实现路径:

发展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国家富强的基本条件。在历史发展阶段中, 我们曾经走过一段时期的弯路, 将社会主义和富裕机械对立起来, 片面强调阶级斗争。邓小平坚决地反对这种错误做法。“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 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 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 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邓小平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讲社会主义, 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 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 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 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 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胡锦涛高度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国家繁荣兴盛, 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条件和首要因素, 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条件。

(二) 实现结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消灭私有制, 实行公有制的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社会理想。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但是, 私有制的产生和消亡都是历史发展过程。因此, 盲目的一刀切式的消灭私有制是不妥当的。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 “只要生产的规模还没有达到不仅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而且还有剩余产品去增加社会资本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就总会有支配社会生产力的统治阶级和贫穷的被压迫阶级。”因此, 不能盲目的废除私有制。“不, 不能, 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 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 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 才能废除私有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逐步形成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极大解放和发展的生产力。胡锦涛指出, 中国政府工作的方向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以公有制为基础, 确保我国生产力发展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表现了我国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尊重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和阶段性特质。

(三) 最终目标: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 是国家富强最终的落脚点。共同富裕内涵了先富和后富、集体富裕和个人富裕的有机统一。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这种可能性现在第一次出现了, 但它确实是出现了。”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江泽民指出:“实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 这个目标是不会改变的, 是一定要实现的。”胡锦涛同志指出:“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水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目标。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 在实施路径上是有所侧重的, 是在按劳分配为基础上的一种理想目标。并且, 共同富裕是指消除两极分化的普遍富裕。资产阶级社会囿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因此无法消除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的局面。社会主义是在公有制基础上,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 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保证了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够最大范围的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本途径,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手段和基础条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本结构, 确保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属性。共同富裕是国家富强的最终目标, 是发展生产力的最终归宿点和最终价值指向。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依靠, 共同构成了富强范畴的重要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1卷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3卷

[7].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第3卷

16.谈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十六

曹雅欣:核心价值观就是指一个民族在价值导向上、道德观念上、行为习惯上、心理诉求上的一个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就是在集体认同的文化心理,核心价值观又在集体认同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提升。这些集体认同的文化心理是从哪儿来的?其实它不是凭空而降的也不是拔地而起的,就是从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当中来,从我们文化传统的价值导向中来,也就是从我们国学思想智慧的宝库中来。

所以说我们用国学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把这12个词从理论根源上面学有本原的论述,从文化背景上进行梳理和总结。也就是说回到这12个词的历史生发地上进行解读。如果说完全忽略了国学本身,就谈这12个词本身的概念,那可能有些人就会产生一些质疑,比如这里面有些词看起来可能完全属于西方的词汇,西方的语境,西方的视角,比如民主、自由,可能大家会认为它是不是凭空而降的,硬性地植入到我们的社会当中,和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意识割裂开的,实际上不是这样。回到国学原点进行剖析,我们发现在传统观念中对这些概念已经论述过,并且是认同的。

比如民主这个词就是如此,民主这个词如果在国学里面可以从三个维度上进行理解。首先民主指的是以民为主,以民为主就像孟子说的那句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实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所有的朝代变迁、制度改善都是岁月洗礼当中闹哄哄的匆匆过客,只有人民大众才是在任何时代、社会中都永远不变的主人和主体,那就是以民为主。

民主在国学中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为民作主,主要是针对统治者本身、统治阶层提出来的。其实民主这个词在国学中最早的出处来自于尚书。民主的第三个意思就是由民作主,这是当下和未来更深远的意思。

从制度这方面就规定了国家权力公民赋予,从公民个人层面也提出要求每个公民有主人翁的意识,如果我们想成为国家的主人就要有作为国家主人的担当,我们既要享受作为主人的权利又要尽到作为主人的义务。

中国文化讲铁肩担道义,每个人肩头都担有对于家国的意义,所以说民主这个词虽然在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但是在思想哲学的层面,我们对于它其实并不陌生,一直都在探讨,也一直都在关注。像以民为主就体现了社会的责任,为民作主就强调了政府的责任,由民作主强调的就是每个公民自己的责任。

比如自由这个词也是如此,中国古代社会看起来是礼教森严、秩序井然的,我们觉得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对于自由是不是最为缺乏,实际上自由在国学里也最常见,老子就提出道法自然,就是效仿大自然的规律,还有就是仿造事物本身最自然的状态进行。我们说自由的状态就是随性而为的状态,那不就是顺着自己的本性进行的状态吗?所以道法自然是自由最理想的状态。

道家儒家在这方面也有论述,比如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就是七十岁的时候已经修炼到了能够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顺性而为的,没有想过是否触犯法律和规矩,可是他都能和规矩礼教秋毫无犯,也就是从最自然的状态。

主持人:那你当时写这12篇文章的时候是否就请教了你的老师金老师呢?金老师是什么时候知道她的创意,又是怎么看待国学,用国学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您又怎么看待她这12篇文章的呢?

金海峰:实际上这12篇文章在今天这么受大家关注,这是我们这个团队已经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个主题上教学、科研,大家都已经很熟了。

我讲国学的时候发现中国社会发展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就像老百姓说的人生30年河东、30年河西,人生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你往回看一下就会发现有一个现象非常巧合,中国革命你如果要从五四运动算,五四运动1919年,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30年,这是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30年;再想想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也是30年,其实本来是1978年就开始了,但是1979年全社会才开始了这种改革开放的浪潮。你看这两个,都是30年一个节点。

而1979到2009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一个社会要想良性发展需要三套马车:政治、经济、文化。下一个30年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了,一旦注重到文化的时候,文化不能光当名词解,应该当动词听,以文化人,得把我们现代人通过文明的教化、自我的修养达到一个高度,高度是什么?就是文化的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文化的顶层设计,经济要达到一个标准,文化也要达到一个标准,核心价值观就是文化的标准。而这个标准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追求的理想,就是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所以根据这一点大家在一起也要研讨,也要做这方面的教学甚至是科研以及教学科研中的立项,甚至是给一些地方省市领导干部讲座的时候都是以这个专题,所以大家在这方面就有一些思考。小曹这方面文笔也比较好,思考得也比较多,就来主笔写这个东西。实际上这里面多数是她的东西,我们就是在旁边给她做一点梳理,有的时候是一些经典的引证,帮着做一些这样的工作。

主持人:我相信网友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代人碰到的无论是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在找一种规律,在想一种办法,但是经常会发现我们找到的和想到的在我们的国学经典里面已经做过论述。

曹雅欣:对,早已经引证过了。

主持人:对,所以现在国学热已经势不可挡了。

金海峰:对,历史的规律。

主持人:那国学热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我们当代人怎么样去学国学?怎么样去用国学呢?不知道金老师您是怎么看的?

金海峰:其实我们在国学传播这块有一个标准叫科普国学、文化健康。

主持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播国学的内容?

金海峰:这实际上正是我们今天思考的内容,国学刚刚回归,在当下这个时候,它不但需要学界的深入研究,更需要我们传播界的有效传播。国学的内容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积累的智慧肯定是源于生活,对我们百姓的生活是有指导价值的,但是因为五千年的积累,应该说也是精华糟粕并存,那怎么能够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播下去,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课题。

因为这一点大家在一起总结了科普国学十条,科普国学里面第一条就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要学以致用,要知行合一,这是一个总纲。然后传播国学不搞封建迷信,不能让那些历史的糟粕沉渣泛起,这是现在很重要的。因为我在南方讲课就发现一些地方借着国学的名义把一些摆摊、算卦、看风水、批八字的都找来了,这都是国学当中垃圾的东西。

第三条就是我们传播国学不能厚古薄今,就说过去好现在不好,那是不科学的。第四条不能盲目排外,就说我们自己民族的好,别的民族的都不行,那个也不科学,各民族都有优秀的东西,所以我们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并存,强调文化的合而不同。

然后这里面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说要学有本源,不能望文生义。为什么现在网上有一些借着国学复兴的名义招摇撞骗,或者有一些自封为大师的人物饱受诟病,就是他里面有很多知识硬伤,他没有国学的功底,借着国学的知乎者也,带着一点现代的生活就在这里面硬讲,里面有很多都是知识硬伤,所以我们要强调学有本源,不能望文生义。今天的国学传播还有一些要求就是源于学术,不带学究气,都是知乎者也,像孔乙己似的说一个字有四种写法。但反过来联系实际又不能染江湖气,江湖气太重了也不行。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对教师和传播者很有用,就是教师往台上一站不能只代表自己,学术没有禁区,宣传得自律。有很多人往台上一站有话语权了,骂社会、骂政府,甚至骂一些领导人,好像骂得越狠,思想越深刻,岂不知那是对社会公信力的破坏,教师站在台前一定要传播正确的思想,带着阳光的心态,给社会带点正能量,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总结就是要做一个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这是一种辩证的。这种科普国学在我们今天对国学传播怎么样能够与现实生活对接上找到了一条途径。

还有一个问题就叫文化健康,文化现在有些地方不健康,其实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是一样的,所以中国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很早就提到过这个问题,孔子说有五种人是该杀的,盗贼都不算,哪五种人呢?第一种叫心达而斜,心里明白的而坏,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第二种叫言伪而辩,说的都是错的但你辩不过他。第三种就是文化健康的问题,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这种人看问题就看负面的,他知道得还特别多,你和这些人在一起一接触,你聊天聊俩小时心里都堵得慌,都是负能量,你就觉得这个社会完了,说实话我们现在有的媒体就这样,这是问题,它关注社会负面、丑陋的东西比较多。第四种是行僻而尖,我们身边有些人做的事挺另类但是自己挺坚定。第五种叫顺势而责,有时候领导身边容易有这些人,或者你和领导接触的时候有时候不自觉地容易犯这个毛病,领导这个事本来做错了你看出来了,但是你不说他错,你还说他挺好,还能找出一两条理由支持他一下,让他这个错误就顺过来了。

曹雅欣:其实我觉得国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像我刚才说的国学走入生活、传统成为时尚,我们耳熟能详的《青花瓷》,实际上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歌词就来自于“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上个世纪流行的金曲《牵手》,是源自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好的时尚就是在传统根基上进行的发展,因此国学离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遥远。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的就是科普十条里面说的最后一句:做一个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这个现代公民的意义就是说我们既不是一味地模古、一味复古,历史是不能倒退的,我们今天的文化形态就是历史的选择,一定不能倒退,同时也没有必要盲目排外,应该中西合璧,坚持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当我们走出去的时候是最具有中国风范的中国人。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的是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心,具有世界胸怀的中国人。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后感作文 篇十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任。

我认为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学子,“诚信”是必不可少的,是因为诚信是每个人做人的原则,只有以诚待人,才能取信于他人。我们都知道许许多多的有志之士,他们之所以能成功,皆因为能诚信待人,诚信做事。

那么什么是诚信呢?对此我始终感到迷迷糊糊的,因为我总以为只要学习好,便一切都好,便能取信于人。当我看了《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后受到了深刻的启发。最终找到了答案。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要以诚信待人、实事求是。文章中的两个孩子争辩不休,就去问知识渊博的孔子,太阳什么时候冷,什么时候热,孔子的回答是不知道,两个孩子深感惊讶,这时孔子又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诚实的态度。”掩卷沉思,孔子的诚实态度,澄清了我心中的迷雾,此时,我不禁为往昔的天真而惭愧。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有一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记得上个暑假里,我答应表妹要辅导她写暑假作业,于是我来到了表妹家,我对她说:“你先写,写完了再给我检查,不会的就来问我啊。”她微笑着点点头,就去写作业了,而我坐在沙发上,百般无聊。这时,我看到桌上放着一本漫画,我眼睛一亮,便拿起漫画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正当我看的入迷时,一个温和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姐姐,你能教教我这题怎么写吗?”而我却并没有理会她,继续看着漫画。等我看完漫画,准备给她讲题时,她心情十分沮丧,就像打了霜的焉茄子一般,厌烦地说:“我才不要你讲题,我问我妈妈去了,哼!”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的距离仿佛离得很远很远,见面也只是打个招呼,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说。

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诚信的重要性,可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如今的我已经真正的领悟到了“诚信”的含义,诚信不是一句话,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万事以诚相待,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才能沐浴在道德的雨露和阳光下茁壮成长。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作文 篇十八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价值观”?很多同学觉得抽象、不理解。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位老师问班上的孩子“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孩子回答说:“做官”。老师问:“做什么样的官”?孩子说:“做个能赚钱的大官,有钱有地位。”在很多年前,曾经有老师问周恩来总理“你为什么读书”,周总理的回答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年他只有12岁。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爸爸给我起名刘德天,希望我德才兼备,行走天下。名字中的德源于论语中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意思是“君子怀有道德仁义,知书达理”。蔡元培先生曾说过:“人若没有道德,即使身强体壮,绝顶聪明,也只会助纣为虐,做一些危害社会的事”。道德对于个人、对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良好的品德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所在。

此外,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知识即美德”。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学习上。”学习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持之以恒。今天,有敬爱的老师为我们无私奉献,有浩瀚的书籍为我们引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

祖国富强、民主,社会自由、平等,人民爱国、敬业,这些都是当代少年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小学生,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手关掉楼道的电灯,随手拧紧哗哗流水的龙头,看到地面上有纸屑、垃圾,随手捡起丢入垃圾桶,见到老师、长辈要问好,在他人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些举手之劳,便可换来文明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社会公德,这就是我们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体现。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因为我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上一篇:美丽学生评价标准下一篇:网吧创卫的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