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12篇)
1.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篇一
如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有效作用
孙丽丽
摘要:如何惩治腐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惩治腐败已成为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事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政建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外部建立起强大的监督体系。
关键词:群众 反腐倡廉 腐败
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近年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委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要求领导干部要“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反腐倡廉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与倡导廉政建设体系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
从反腐倡廉建设机制上来讲,又可以分为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两个方面。在外部机制建设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群众监督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能够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仍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要把坚持群众路线贯彻到各方面建设中去。那么,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又该怎样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呢?
1、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这是对全党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表明党中央把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进一步体现出我们党抓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必将促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更加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必将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和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大环境、大气候。
2、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宣传力度
腐败是造成全球严重经济、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惩治腐败已成为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事业,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样重要,也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腐败是社会的毒瘤,正在侵蚀社会的机体,惩治腐败,倡导廉政已是全社会、全人类共同 的心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
虽然目前我国的腐败现象仍然很严重,但通过加大打击、宣传力度,人民群众反腐败热情已初步被激发出来,许多案件通过群众揭发或发动群众得以解决,腐败快速蔓延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据《法制日报》报道:5年来,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比前5年分别下降13.2%和9.9%。、政务公开,畅通信息渠道
政务公开是腐败的天敌,把各级各部门履行职能职责、推行行政管理以及机关重大事务,从决策、实施到结果的全过程,都全视角、全方位地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让民众对公共管理事务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人民群众的“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疏漏和偏差,确保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沿着科学、高效、有序的方向运行,把官员变成“玻璃缸里的金鱼”,让腐败行径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使腐败分子无所遁形。
4、拓宽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途径,强化群众监督
既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热情,又要拓宽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途径,便于群众提供线索、献计献策、加强监督。一方面通过疏通群众来信来访渠道、建立群众评议干部制度、群众点评干部述廉等多种措施强化群众监督,保证党员干部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要赋予群众相应的检举、揭发、上访和协助调查等权利,切实做好社会各界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团体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网络监 督等多种群众监督,使各种社会管理事务中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漏洞和偏差,在党内监督和权力监督缺位或一时难以到位的情况下,凭借群众的力量,及时准确地得到觉察、补救、处置,权力受到有效的约束,使腐败分子的阴谋难以得逞。
5、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宣传,公民反腐败意识和热情不断高涨,许多群众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建设中,广大群众不仅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参与反腐败斗争,还组织了许多民间反腐败组织或研究机构,进行有组织的反腐败斗争。在目前这种良好形势下,必须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激励机制,对有贡献的民众不仅从精神上给与大力表彰,还要从物质上给与奖励,把精神表彰和物质奖励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公民反腐败热情长久不衰,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反腐倡廉建设中去。、加强反腐力度,以反腐败新成效取信于民,激励民众反腐斗志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胡总书记的三个“更加注重”深刻阐明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也凸显了党和 政府对反腐败斗争的高度重视。随着陈良宇、刘志华等一系列重大案件的结案,一方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腐败分子的坚决打击,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和坚定决心;另一方面,这些反腐败成果的取得,又极大地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使他们从中看到了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力度和决心,增强了参与反腐败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我们缺少的不是对腐败现象揭露和批评的舆论氛围,而是缺乏更有效、更务实的监督;不是缺少法律、纪律和制度,而是缺乏必须遵守法律、纪律和制度的约束,以及如何使现有的法律、纪律和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不是缺少决心和信心,而是缺乏内外两种监督机制的有效配合,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反腐倡廉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才能最终取得反腐倡廉建设的伟大胜利。
2.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篇二
对于国外汉语学习者, 尤其是欧美的汉语学习者来说, 方块汉字是学习汉语的天然障碍。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工具, 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本身不能准确表音, 与拼音文字差异显著, 学习者无法从字面上直接拼读汉语读音。很多人因为汉字难认、难写、难记, 打消了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而且, 从汉语国际推广的角度看, 大部分学习者的首要目标是学会表达和交流, 用语言进行沟通。
《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 用26个字母组成的21个声母、39个韵母, 加上4个声调, 就能拼读所有汉字的读音。外国学习者对26个字母并不陌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 短时间内就能基本掌握拼音规则, 为今后学习汉字、词汇和语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而可以极大地缓解学习汉语的畏难心理, 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效率。所以, 《汉语拼音方案》一经推出, 就受到汉语教师和学习者的普遍欢迎。半个多世纪以来, 国内外汉语教学界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 在“先语后文”“先易后难”原则的指导下, 借助拼音学习汉语和汉字, 逐步摸索出多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法。实践表明, 《汉语拼音方案》是帮助外国学生识读汉字、学习汉语的有效辅助工具。据统计, 通过拼音学习汉语, 比直接通过汉字学习汉语效率至少提高3倍以上。近年来, 移动终端设备逐渐普及, 汉语拼音输入法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方寸屏幕上的简单触控, 拼音就能够准确地转化为汉字, 进一步降低了汉字识读和汉语学习的难度。
3.充分发挥晨读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 篇三
关键词:晨读 ; 重要性 ;内容 ; 组织及形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2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03
很多中职学校都把晨读当作一堂早自习课来对待,在自习上通常由教师安排学生来背诵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并没有充分发挥晨读的教育作用。我所说的晨读是指在早自习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安排学生“集体朗读”。通过“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好处多多。
一、我校中职生晨读现状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大多通常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原因不是他们的智力差,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就读,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纠正,在学习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不能很好地利用早自习来学习。在早自习上,有一部分学生也在认真读书,而有一部分则无所事事,还有些学生则在打瞌睡或是说话、打闹,纪律较差。这样下来,早晨的宝贵时间就被浪费了。
二、晨读的重要性
(一)集体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若要使中职学生很好地将早自习的时间利用起来,在自习一开始安排学生集体读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集体朗读式,可以让学生领会到朗读的魅力,那整齐、洪亮的朗读声会深深的打动学生,振奋他们的精神,使他们不会再有疲倦感,使他们将精力集中在朗读文章上面。尤其是那些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集体朗读对他们有很好的带动作用,能使他们跟上大家的节奏进行朗读。这样一来,自习课上,就不会有无所事事和说话、打闹的学生,人人都有事干,长期坚持下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且这样的学习主动性会逐渐地向其他课堂渗透,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早自习上集体朗读的时间通常可以安排在15到20分钟,通过集体朗读,学生的精神振作起来,在接下来的自习时间内,学生可以记忆各门课程的知识。早自习这段时间,大脑的记忆性是最佳的,大脑经一夜的休息,疲倦的脑子得到了恢复轻松,记事也特别快。这样一来,早自习上学生背诵知识的时间虽然少了,但是记忆的效率提高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朗读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早自习上集体朗读的内容多样,可以涉及一些优秀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或者说一些优质的高考作文,通过朗读,学生可以领略到文章的构思,记住一些优美的词语。学识渊博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通过朗读将会使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同时,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培养语感,使得他们在与别人交流时,语言流畅,讲起话来不费思索,通达顺畅,无形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晨读可以促进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
从事过中职教育工作的人大多都能体会到,中职学生不好管。这是因为中职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学校里经常会发生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看,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叛逆期,对于教师和家长的批评不能正确对待,同时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引诱走上歧途。因此,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工作?利用晨读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可以在晨读内容里面涉及一些国学经典,或者当代的一些歌颂中华传统美德的文章,让学生在晨读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养慧静心,提升自身的德育境界。
(四)晨读可以促进中职学生的外语学习
从事过中职教育的人大多都知道,学生不喜欢学习外语,他们厌倦了单纯的背单词和语法,在考试中外语成绩也很差。这是因为他们不爱说外语,没有体会到外语口语表达的乐趣,没有领悟到学习外语的语感的重要性。要想纠正学生学习外语的这个误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晨读。可以在晨读的内容里面涉及一些优美的短文和口语,让学生大声地读出来,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语感,促进外语的学习。
三、晨读的内容
晨读的内容是多样的,学校和学校之间都不同,其实也没必要千篇一律,相互模仿。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组织教师编辑适合自己学校的晨读读本。除了前面所说的各种优秀作文、国学经典、外语短文和口语,还可以涉及唐诗宋词、寓言故事、爱国经典诗文等等。可以将这些晨读内容分类,形成不同的章节,让学生在晨读中反复朗诵。这些文章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积累了智慧,扩充了写作的素材,陶冶了情操。
四、晨读的组织及形式
要想充分发挥晨读的作用,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前靠学生的自觉行为是不够的,要有教师来组织。教师可以让学生全班集体朗读,让学生从中领略节奏感,欣赏韵律美。为了搞活晨读气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朗读比赛,采取领读、自由读、接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使晨读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在晨读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愉悦,从而对晨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出喜欢晨读的好习惯。也可以教师与学生一起晨读,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大声更认真地读。
4.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篇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警示教育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反复强调要加强警示教育,为做好警示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和根本遵循。中央国家机关党组织和纪检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警示教育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把开展警示教育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工作,推动中央国家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深刻认识警示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自觉性主动性
警示教育是中央国家机关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战略举措,是弘扬积极的党内政治文化、构建机关良好政治生态的有效途径,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中央国家机关警示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
(一)加强警示教育是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要求。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就中央国家机关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但不正之风和腐 败 问 题 仍 比 较严重。根据中央巡视 组 反 馈 和 工 委掌握的情况来看,“四风”问题屡禁不绝、隐形变异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党员干部一意孤行、心存侥幸,不收敛、不收手,腐败问题时有发生;一些部门审批仍然过多过细、自由裁量权较大,有的部门重大项目投资和财政资金使用缺乏监管、审核把关不严,一些领域利益输送的链条尚未斩断,廉政风险较大;一些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到位,没人抓、不敢抓、不会抓、不真抓的现象还没有杜绝。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各级纪检组织受理信访举报22459件次,比2015年增长302%;处置问题线索3428件,处分党员607名,比2015年增加119.9%。这充分说明,中央国家机关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我们必须要把警示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有效举措,切实下大气力,进一步抓紧抓好。
(二)加强警示教育是推进中央国家机关纪律建设的客观要求。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剖析严重违纪违法干部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实践证明,纪律教育千言万语,不如通报曝光一个违纪案件直接有效。以案说纪是最生动的纪律教育公开课,一个个反面典型案例,扯下了违纪违规干部的“遮羞布”,释放了纪律的震慑力量,既是对心存侥幸者的棒喝,产生“敲山震虎”的警示作用,也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切认识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以案为诫,逐步形成对腐败的戒惧、对纪律的尊崇、对权力的敬畏。通过点名道姓曝光,既保障了每一名党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也唤醒了每一名党员与违纪行为作斗争的“零容忍”意识,从而筑牢党内监督的基础。我们要通过违纪典型案件通报,充分发挥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作用,向广大党员干部传递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的刚性约束力,使纪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每个党员的圭臬,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度。
(三)加强警示教育是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正从治标向治本转换,处在标本兼治的节点上。推动中央国家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把“全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坚持抓惩治和抓教育相统一、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统一,既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又发挥反面教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通过从正反两方面发力增强反腐倡廉教育整体效果。管党治党是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绝不可“温良恭俭让”。这既体现在“严惩”,也体现在“严教”,时常敲敲警钟。只有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牢固树立预警观念、强化问题意识,善于从反面教材中举一反
三、防微杜渐,敢于用“放大镜”查找“小问题”、用“扩音器”放大“微声音”,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进一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二、深入总结中央国家机关警示教育的丰富实践,努力把握规律?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着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部门行业系统实际,进行了大量的警示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深入研究警示教育的丰富实践,深刻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努力把握警示教育的内在规律,进一步提高警示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要把警示教育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的重要内容。中央国家机关一些单位之所以多发频发违纪违法案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力,特别是警示教育缺失,导致党员干部缺乏底线思维,屡屡“以身试法”。因此,开展警示教育,关键是形成倒逼机制,让机关各级党组织、纪检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都能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把警示教育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的重要内容,更好发挥警示教育“惩戒”和“以儆效尤”的作用。比如,工委制定印发的《中央国家机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警示教育是机关基层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任务;最高法、教育部等部门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文件中,也要求经常性地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以案说法、以案释纪,告诫党员干部职工时刻警钟长鸣;还有一些部门通过召开典型案例通报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深刻剖析反面典型案例的惨痛教训,向各级党组织层层传导履行“两个责任”的压力,向党员干部说明违纪违法的沉重代价。总之,开展警示教育不是目的,通过警示教育,让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主动对照检查,从反面典型案例中查找履职尽责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更好履行责任,才是最终目的。
(二)要把通报曝光典型案件作为警示教育的主要方式。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的一项重要创新。去年,“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写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固化为制度。中央国家机关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坚持不遮丑、不护短、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形成了典型案例通报、部门转发联动、涉案部门召开专题通报会和警示教育大会的集中警示教育制度,实现了典型案例通报的常态化。截至目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共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25批202起。各部门第一时间通过门户网站、机关内网或纸质文件,把中央纪委和工委、纪工委通报的典型案件及时转发到支部层面,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还有一些部门及时召开案件通报会、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大会、系统警示教育视频会议等,把警示教育覆盖到所有党组织和党员干部。
(三)要把创新方式方法作为警示教育的重要法宝。警示教育主要是运用反面教材达到警示的教育目的,其内容是相对固定的,但其形式载体、方式方法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结合各自特点和实际,积极探索创新警示教育方式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国家民委、质检总局等部门精选近年来发生在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的典型腐败案件,深入分析违纪违法案例特点规律,编写了《警示教育读本》,大大提高了警示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公安部等部门建立专门的警示教育基地,集中展示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发生的110起典型违纪违法案例,通过图片展示、实物雕塑、情景再现、环幕视频等形式,深刻剖析腐败案件发生的特点、规律和教训;交通运输部、贸促会等部门要求涉案部门、单位必须召开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从落实“两个责任”上查找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汲取教训,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住建部、安监总局等部门要求基层组织开展警示教育主题党课,进行学习研讨,撰写心得体会;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制作了警示教育专题片,最高检影视中心、工委紫光阁杂志社等还分别组织创作了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和反腐电影《决不饶恕》,受到普遍好评;中科院、社科院、社保基金会等部门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号、手机报、共享平台等开展警示教育,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总的来看,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有特色和亮点,在警示教育上呈现出多样化、立体化的良好发展势头,做到了与时俱进。
三、以开展主题警示教育月活动为契机,推动形成警示教育长效机制
当前,中央国家机关正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央印发的意见要求,“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严重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作为反面教材,认真开展警示教育”。工委在中央国家机关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重要举措。各部门要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为契机,积极推动形成警示教育长效机制。
(一)突出思想教育这个根本,确保警示教育的正确方向。总书记强调,要用好反面教材,使广大党员干部明是非、辨真伪,养正气、祛邪气,管思想、固根本。这就要求我们,开展警示教育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使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要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引向深入,全面把握其丰富的时代内容和思想内涵,深刻认识其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强化党性教育,通过深入剖析反面典型案件,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引导党员干部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规矩。要强化道德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
(二)突出严明纪律这个关键,准确把握警示教育的目标。总书记强调,加强警示教育,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纪。这也是警示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实践证明,以案释纪明纪是最受党员干部欢迎的党章党规教育形式。各部门党组织要突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通过科学选取典型违纪案件,深化党内法规的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举一反
三、引以为戒,真正在思想上警醒、行动上自觉。要严格执纪问责,用好“四种形态”,加大查处惩戒力度,对不担当、不负责的严肃问责,防止党的纪律出现“破窗效应”,切实强化党员干部的“底线”意识。
(三)突出制度建设这个保障,不断提高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水平。开展警示教育,既要抓好教育月活动、典型案件通报、节假日曝光等集中警示,更要注重日常警示,坚持常态化制度化。今后,工委每年都要召开一次警示教育会,各部门也要持之以恒,做到久久为功。要重点收集、整理本部门十八大以来发生的违纪案件,尤其是性质严重、影响恶劣、教训深刻的典型案件,深入剖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对照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的廉政风险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措施。要加强警示教育制度化建设,把警示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固化下来。比如,把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列入党校的必修课,把警示教育作为“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把警示教育纳入部门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内容,等等。要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开展日常警示教育作为党支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认真组织全体支部成员参加,通过身边的反面典型案件,引导支部成员对照检查、深刻反思、引以为戒。
(四)突出创新这个要求,努力增强警示教育的实效。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警示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进行理念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增强教育实效。要结合中央国家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要求,及时充实新的警示教育案例内容。要充分借鉴心理学、教育学成果,丰富、创新警示教育的形式。要注重依托“三微一端”等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警示教育网络。
5.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篇五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委应当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充分调动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共同倡导廉洁新风的局面,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二、积极实践,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大宣教”的作用
近几年来,辽源市委认真学习公文写作首选网站--公文网91doc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市委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初步形成了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纪委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强领导,推动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的有序开展。随着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辽源市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200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多次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作出指示或批示。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部署、亲自参加。如2006年,全市副市级以上领导集中参加了省纪委举办的党章知识竞答活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起到了良好的表率和导向作用,带动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为落实工作责任,市委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分工责任制。各地各部门都严格按照市委的要求层层建立责任制,明确要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有力地推动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围绕中心,丰富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的内容。前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贯彻党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我市开展的“思想大解放”讨论、“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和区县换届选举等重点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多种载体,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收到了较好效果。仅今年上半年,报社刊发稿件200多篇,图片50多幅,有关专栏专版20多个。市电台、电视台在开设的“部门承诺”、“廉政之声”、“热点关注”等栏目中,播出反腐倡廉相关报道达20篇(条)。三、开拓进取,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
在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的过程中,必须在坚持指导思想、健全体制机制、积极探索规律三个方面上下工夫。6.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篇六
2009-1-12 10:39:0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旗臶鲜明地反对腐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反腐败斗争经验,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取得了反腐倡廉建设的伟大胜利,使不少贪官污吏、腐败分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大快人心,赢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使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我们党之所以取得反腐倡廉的成效,其中一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人民群众中的反腐败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新形势下,我们党进入执政考验的重要时期,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较量将会更加激烈、更加艰巨、更加复杂,如何进一步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将反腐倡廉建设推向前进,取得胜利,是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应高度重视,值得探索与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人民群众反腐败的热情和斗志,建立和健全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的机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得反腐倡廉建设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全部活动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反腐败斗争历史,就是一部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历史,是一部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历史。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要把人民拥护不拥 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最高评价标准。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上指出:“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保障人民权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反腐败斗争中,切实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作用,真正实现反腐为了人民,反腐依靠人民,反腐成果由人民共享。
腐败是党政领导干部滥用权力的结果,与党的性质宗旨相悖,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伤害党和人民的感情,关系国家的兴衰,可谓腐败不除,天怨人怒,政局不稳,百姓难富。反腐倡廉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依靠人民反腐败力量,实现党对人民的承诺,纯洁党的队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国家才能兴旺,人民才能安康。
2、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是我们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执政考验,之所以能克敌制胜,勇往直前,一条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历史和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党的任何事业都必须充分发挥和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取得最终胜利。从历史上看,坚持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根本原因;从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来看,反腐败关系党心、民心,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从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看,反腐败斗争充满艰巨性、复杂性,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仅靠个别职能部门的作用和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全民齐抓共管的氛围,才能取得成效,取得成功。
3、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是完善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战略任务的提出和《实施纲要》的颁布,反映了我们党对预防腐败认识的深化以及工作思路、工作方式的完善,标志着我们党进入制度反腐的新时期。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最具体、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在对权力运 行的监督上。其监督作用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主要构成要件。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群众监督作用发挥得好,腐败现象就少;反之,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容易产生腐败。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就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惩治和预防体系《实施纲要》从制度上明确了人民群众的监督责任,保障了人民群众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反过来讲,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履行自己的权力,发挥监督作用,又确保了《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因此,人民群众对权力的监督,对惩治和预防腐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是取得反腐倡廉建设成就的重要保证
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主体力量。共产党是靠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执政的,离开人民的支持,党的事业将一事无成。反腐败要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不竭的力量源泉。当今社会腐败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有权力运行的地方,就有产生腐败的可能。人民群众生活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对领导干部的功过是非,廉洁与否,一言一行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他们对腐败看得最清,对腐败最痛恨,反腐决心最大,反腐态度最明确,反腐立场最坚定;他们能从细微之处最准确地判断是非,能够直接感受到腐败现象对党、对国家和自己切身利益的侵害,所以,他们要求党和政府反腐败的愿望最强烈。这些年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等形式,揭发举报违纪违法问题,积极参与党的反腐败斗争,并出现了署名举报多,举报领导干部多,举报重点部门多,举报重大问题多的特点,为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使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发挥了重要保证作用。一方面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正确意见为我们党制订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反腐败各项政策和措施得到群众的支持,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保证了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落实。实践证明,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是我们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目前在发挥人民群众反腐败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反腐倡廉建设中,一些地方并没有很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些同志口头上讲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但没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在积极发 挥群众作用的问题上,不讨论、不研究,不出实招,不下真工夫,脱离群众的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群众缺少深入有效的宣传发动,使不少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大责任和重要作用。反腐败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自发状态,远没有形成群众广泛参与反腐败斗争的主动局面。有不少群众认为反腐败斗争是党和政府的事情,自己力量小,不可能在反腐败斗争中起多大的作用,因而在行动上不积极、不主动。目前,多数群众除了对消极腐败现象表示不满和愤怒外,缺乏实际斗争的主动性。
二是确定反腐败斗争的对策措施,没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由于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不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不研究群众的经验,不同群众商量着办事,结果一些地方的反腐败斗争思路不清,工作不得要领,抓不住主要矛盾,成效甚微。
三是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渠道不宽不畅。说不宽,是指一些地方群众参与斗争的手段单一,渠道狭窄,方法途径上缺乏创新和研究,没有形成一个简捷、便利、高效的群众参与机制。说不畅,是指在目前有限的群众参与渠道中,还存在着不少严重的问题。如举报,有的同志对群众举报很不重视,可听可不听,可办可不办,全凭主观兴趣;更有甚者,有的人还把群众的检举信息泄露给被检举人,使举报者遭到打击报复。郭光允就因为举报程维高的问题,被打击报复,疾病缠身。
四是没有按照人民群众的强烈意愿,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在一些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相当突出,特别是涉及领导干部的案子,有罪不判,或者重罪轻判的现象非常明显。
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对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进行是极为不利的。一方面,它会严重伤害群众的反腐败积极性,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反腐败斗争的理解和判断;另一方面,它会严重妨碍反腐败斗争的健康发展。反腐败斗争艰巨复杂,又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要赢得这场严重政治斗争的胜利,必须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三、如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怎样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呢?具体地说,应在 如下五个方面做出努力:
1、指导思想要进一步端正。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思想。有些同志认为,反腐败斗争只要领导重视,专门机关积极工作就足够了,群众的反腐作用发挥不发挥,关系不大。这种认识是很错误的。专门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负有重大使命,其作用相当重要,但同时也要牢牢记住,人民群众是反腐败的基本力量,反腐败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只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广开言路,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积极采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呼声怨声指责声,声声入耳;好事难事热点事,事事关心,我们就能找到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好办法、好路子。现在的腐败分子作案非常狡猾,千方百计隐匿罪证,查办起来难度很大,特别是大要案,涉及面广,案情复杂,阻力很大,仅靠专门机关的力量很难突破。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揭发举证,集中攻坚,才能取得胜利。资料显示,在全国检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中,80%以上是由群众举报的,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的纪检监察机构查处的大要案中,90%以上是由群众检举的。腐败分子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群众被广泛地发动起来。因为在强大的群众性反腐败力量面前,不仅腐败分子无藏身之地,其精心编织的看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网也会失去作用,而且那些在反腐败斗争中敢于坚持原则、动真碰硬、不畏权势的“海瑞”“包公”们,也将得到广泛的帮助和支持。
2、方法途径要进一步改进。首先,要积极发动群众,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觉性、责任感、使命感,使广大群众能自觉地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积极参加反腐败斗争,或举报,或监督,或献计献策;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群众性的反腐败热潮。在现阶段,我们要充分发挥现有群众组织的作用,如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它们为桥梁和纽带,把各阶层的群众团结起来,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其次,要积极探寻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的新形式、新机制。要积极创造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新形式、新路子,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把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反腐败斗争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参与范围要进一步扩大。在反腐败斗争中,人民群众的作用是全面 的,无论是治标,还是治本。相信和依靠群众,坚定地走群众路线,应当具体落实在反腐败斗争的各个环节之中。群众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对情况的了解有多有少,觉悟程度和政策水平有高有低,民主法制观念也有强有弱,所有这些,对发挥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都是有影响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斗争中加强对群众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启发群众的觉悟,不断提高群众的政策水平,并积极运用法制的手段对群众性的反腐败斗争加以规范,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防止斗争扩大化。
4、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大力发扬人民民主,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防止腐败的根本途径。要真正落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保证权力运作忠于人民意志和人民利益。防止公共机关和公职人员由“公仆”变成“老爷”,就必须牢牢抓住“择人”和“监督”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择人”,关键是要选择德才兼备的干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选好人、用好人的唯一保证。“监督”,关键是要大力加强人民监督机制的建设。使人民群众对权力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揭露和惩处腐败分子,保证权力始终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监督,就像如来佛的照妖镜和包青天的铡刀,在它面前,一切腐败分子都无法逃脱应有的惩罚,这个巨大作用是其他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
5、督察考核要进一步加强。在反腐败斗争中,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靠自觉性,更要靠制度。一要有相应的汇报制度,地方或部门对反腐败斗争中贯彻群众路线的情况,必须作出专门的报告,有没有贯彻?贯彻得怎么样?贯彻效果如何?等等,都要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向上一级组织或代表大会作出汇报。二要在反腐败斗争中建立贯彻群众路线的督察制度。对下级贯彻群众路线的情况,上级组织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在反腐败斗争中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并做出突出成绩的地方或部门,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对贯彻群众路线不力的人和事,要区别情况,严肃处理。
总之,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一场反腐败的人民战争,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更大胜利。
发动群众 依靠群众
充分发挥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 ——对发挥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作用的思考
县政府办 张龙奇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加强党的五大建设之一,将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进一步明确了反腐倡廉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这一任务的确定是中央基于对当前反腐败形势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而提出来的。如何做好这项艰巨的、长期的、复杂的工作?我想仅靠职能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胜利。
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是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不断拓宽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途径,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权利保障措施,切实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这些论述充分表明当前充分发挥好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对于深入推进反腐创廉工作,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重要性。
1、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不竭动力。人民群众是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对腐败现象有切肤之痛,最痛恨腐败现象,他们的斗争性最强,强烈要求党和政府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对人民群众而言,要求反腐败有的是为了保护国有资产和公共财产;有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还有的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正是我们反腐工作的出发点。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腐败现象的痛恨是充分调动好广大群众积极性,深入开展好反腐败工作的不竭动力。
2、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说纪检监察部门用一双 眼睛监督腐败,那么人民群众便有无数眼睛在关注腐败。群众的眼睛最亮,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他们的一言一行,功过是非,廉洁与否,群众最了解,也最有发言权。无论是违法违纪还是权钱交易都逃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据资料显示,全国检察机关立案的所有经济犯罪案件中,来自群众举报的约占70%左右;在中央各部委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纪案件中,群众举报的约占85%以上。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是反腐败信息的主要来源。
3、群众参与是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的保证。一方面,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正确意见为制定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反腐败各项政策和措施得到群众的支持,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保证了反腐败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落实。近年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有新增强,纠风治乱工作取得新成效,查处大要案年年都有新突破,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实践证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我们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群众个体的相对弱小性以及相关制度的不全致使群众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的现象时有发生
“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腐败分子也终究逃脱不出历史的惩罚”,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但腐败者和腐败势力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总是能大权在握,一手遮天,呼风唤雨,而对于这些腐败者违法乱纪的知情者,多是腐败者的部下或在他们权力的掌控之下,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
虽然近年来我党的反腐败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反腐败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新胜利,但从群众监督举报腐败的保护和激励机制上看,仍然不够完善。首先是保护机制。关于保护举报人的规定散见于法律、规定和部门规章中,但存在很大的空白,尽管每个部门的规定中都有“为举报人保密”、“保护举报人合法权利”的规定,但都是没有具体落实措施、程序、违法责任追究的硬性、操作性强的规定。以致有关举报材料泄密、甚至直接转到被举报人手里的事常见诸于报端。
其次是激励补偿机制。对于个体的监督举报行为,其个人所付出的成本是较高的。一则除了要自己花代价举报、配合调查、保密之外,举报者必须提防举报暴露后自己的经济利益受损。二则举报者可能会因为举报丧失许多潜在的机会。如果并非清白的被举报者手眼通天、安然无恙,定会想法设法弄清楚谁在举报自己,然后给对方“穿小鞋”,在举报者的人生路途 中处处设障,使举报者承担巨额的后期成本。三则因举报所受到的安全威胁是举报者最难承受的代价。无论在小说影视作品还是现实中,因举报而面临死亡威胁者绝不鲜见。与高昂的举报成本相对,我们至今没有较为完善的激励补偿机制,腐败分子即使受到惩罚、纵然举报者没有受到打击报复,举报者本人也未必能够得到多大的好处。
以上因素看,群众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无论是对于群众来讲还是对纪检监督人员来讲,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没有一定的综合素质,监督则难以到位。如对工程预结算不懂则很难把好工程经费关,对财务不懂则很难把好财经关。若监督人员热情高而素质低,那么不会监督的现象也在所难免。
如何对群众监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改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主体作用,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三、健全群众反腐机制,调动群众反腐积极性,着力形成反腐败工作合力
1、创优群众反腐氛围。氛围犹如土壤,“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群众反腐工作亦如此,良好的反腐工作氛围有利于促进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反腐败工作。反之,轻则群众漠视腐败现象的存在,重则阻碍反腐败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我县开展了以“莲花品格,廉政风范”为主题的廉政文化活动,丰富了县廉政文化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加强完善对广大群众层面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使莲(廉)乡之花根基更牢,开得更艳。一是推进廉政文化“进村入户”。通过开展丰富多种形式的送廉政文化下乡活动,将廉政文化覆盖到村组和农户。二是推进廉政文化“登台上网”。充分利用网络和电视等媒介作用,加大反腐创廉宣传力度。三是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入园”。以学校、少年宫为依托建立青少年廉洁教育基地。四是推进廉政文化“进场上路”,在莲花广场和重点交通要道、乡镇中心等显著位臵建设一批廉政文化景观,如广场的“爱莲说莲花墙”、乡村固定的廉政文化宣传标语等。通过各种形式,在社会上着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使广大群众愿意、乐于参与反腐败斗争。
2、健全群众监督网络。进一步建立好“三级网络,一个中心”。“三级 网络”即:县、乡、村三级群众监督网络。在县、乡、村分别聘请党风廉政监管员,部门可以聘请党员监督员和特邀监察员,以及聘请外单位具有政策性、敢碰硬、不怕得罪人的义务监督员等,对本行业及其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与党风廉政建设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广泛听取群众呼声,为监察机关提供信息、意见和建议;在乡村可以聘请老党员及乡村德高望重的人为监督员。“一个中心”即县、乡设立群众廉政举报服务中心,配备人员和设备,向社会公布服务承诺及服务方式,建立台帐,定期向社会公布相关处理结果。
3、完善群众反腐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群众监督保护机制。要对群众来信来访要建立保密规章制度,对泄密的人要依照法律程序严肃查处,保证举报人合法权益;对举报的人和事要建立档案。从举报、调查、处理结果都要规范,使查处的案件有据可查,对违法违纪的人和事也能及得到查处。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奖励制度建设,对群众监督的地位、权力,义务和监督程序、形式、责任、奖惩等详细规定,使群众监督步入制度化、正规化的轨道。设立“监督”专项奖励基金,对那些勇于监督,善于监督并作出积极贡献的监督组织和个人,在授予荣誉称号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促进群众的监督工作的开展。三是最大限度地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制度。抓好《信息公开条例》的落实,要从便于群众监督、实现群众监督的目的出发,切实增强透明度,解决好群众监督信息不对称问题。四是建立寻计问策长效机制,要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变原来的群众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并保持监督渠道的畅通。
4、铁腕查办案件。严厉查办案件,惩处腐败分子是教育干部,激励群众的最好形式,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重点从严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重点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查办案件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反腐败斗争之中。
总之,反腐败斗争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使一切腐败分子无藏身之地,就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法律日益健全,监督制度日益完善的今天,相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监督,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斗争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反腐线索八成来自群众举报说明了什么?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恢复重建党的纪律检察机关30年。这30年,既是我国取得经济巨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30年,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取得显著成效的30年。30年中,我市共查处党员干部65915人,维护了党纪政纪的严肃性。”“而八成线索来自群众举报”。重庆市纪委副书记吕天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2月8日新华网)
由此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他们的一言一行,功过是非,廉洁与否,群众最了解,也最有发言权。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他们的斗争性最强。重庆30年查处6.5万党员干部,八成线索来自群众举报,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反腐败斗争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新概念,并且首次用上了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这样的铿锵之词。而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是我党反腐败斗争的一条基本历史经验,也是新时期反腐败斗争中党中央反复强调的一条基本原则。
通常而言,对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监督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情,然而事实表明,仅靠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党员干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拓展监督的主体,拓展党员干部监督的时间和空间。就监督主体而言,党风廉政监督需要组织监督、舆论监督,更需要群众监督。就监督的时间、空间而言,不仅要监督党员干部的“8小时以内”的公务行为,而且有必要监督党员干部的“8小时以外”的准公务行为和私务行为;不仅需要重点监督党员干部在单位的表现,同时也有必要重视监督党员干部在社会的表现。这就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监督,使反腐倡廉监督由纪检监察唱“独角戏”变为了全国人民齐抓共管的“大合唱”。
曾有网友评论说,我们党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人民战争,即发动人民、依靠人民。有了这个法宝,才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建立了新中国。今天的反腐倡廉建设也是一场战争,要战胜腐败同样离不开发动人民、依靠人民这个传家宝。历史经验证明,在敌 我斗争的战场,在经济发展的战场,有了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就没有不能成功的事业。
所以,重庆30年查处6.5万党员干部,八成线索来自群众举报,充分表明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反腐斗争能量。这反映出伴随着法治社会的构建进程,人民群众政治素质与民主法治意识的显著提升,他们对腐败滋生和侵害社会公正现象的识别能力大幅度提高,也反映出纪检监察机关对群众举报的重视程度,难怪有些腐败分子说,“不怕台上检讨,就怕台下举报”。
7.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篇七
《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 (2000年版) 称“公民教育是旨在使人们成为健全公民的教育。最广义的公民教育可指个人成为一个健全公民的所有教育。次广义的为旨在形成符合社会所需的品性教育, 主要包括公民意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性格教育等。狭义的仅指公民意识 (包括公民权利和义务) 教育。一般取其广义。” (1)
二、实行新公民教育的必要性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公民教育的内容随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前, 当听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时, 教师们的反应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国家对公民的意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05年两会期间,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其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培养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能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素质的公民, 有这样素质的公民才能称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这就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涵盖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含有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素材, 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历史教育当成是公民教育的重要渠道。在21世纪初进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 我国的高中历史教育日益全面承担起公民教育的重要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 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
农村高中的学生在阅读量、知识面、理解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 而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又比较有限。那么, 如何在农村高中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开展新公民教育呢?
三、实践探索:公民教育在农村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展
1. 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时机进行新公民教育
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主要是通过与公民教育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 提高公民素质。因此, 历史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教材内容, 挖掘历史教材与公民教育的结合点。
其一,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 有目的、有计划地挖掘教材中的公民教育素材, 找准历史教材与公民教育的结合点。如学习中国古代史, 可以感受祖国辉煌灿烂、领先世界的古代文明, 增强民族自尊心;学习中国近代史, 体味屈辱挨打、抗争探索的艰难历程, 增强民族责任感;学习中国现代史, 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与成就, 增强民族自信心。学习世界史, 了解各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 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 树立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世界意识;学习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 可以体会民主法制的精髓和诚实信用的法则, 增强人文主义观念, 进而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全面把握历史教材与公民教育的结合点, 才能使公民教育在必修课的教学中落到实处。
其二,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紧扣“结合点”, 精选典型、生动的案例或故事, 力求使渗透的内容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达到理想的目的。如在学习完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后, 许多学生都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不逃跑, 不抵抗?30万人啊!面对学生的困惑, 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出示了两段材料。第一段素材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一个台湾老兵———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回忆那段历史时写道:他们2000多人被5个日本兵押到草鞋峡去屠杀, 在行走的路上他感到不对, 就和其他人商量拼上几十条命杀掉5个日本兵大家逃命, 然而回答他的除了沉默还是沉默。不知道那2000多人面对日本人的机枪是怎么想的, 要不是那个老兵躲在尸体下面逃过了这一劫, 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故事。第二段素材是关于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斯大林格勒被围900天, 苏联军民死亡90余万人, 是南京大屠杀的3倍, 但是他们消灭了20多万的德军。更重要的是, 他们决不后退, 即使在城市大部分被德军占领的情况下也顽强战斗, 最终将德国人赶出了斯大林格勒。然后我让学生对比这两段材料分析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原因。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他们都认识到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团结协作, 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 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我随后进行了总结:让我们耿耿于怀的南京大屠杀固然是日本侵略者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但也正是由于国家放弃了人民, 军队放弃了士兵, 每个人都想在别人的羽翼下保护自己, 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才会出现这样束手待毙的情况。在一个集体中, 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 只有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能认识到“我是这个集体的一部分, 我就代表这个集体”, 我们才会主动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这个集体也才会团结和强大, 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通过这次讨论, 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问, 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达到了良好的教育目的。
其三, 善于利用课堂中出现的“意外问题”, 运用教育智慧, 及时进行新公民教育。在学习历史上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或者“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时候, 为了说明这种困难的严重性, 我向学生出示了一组数据:据统计, 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中国饿死了上千万人口。列举这一数字, 我的本意是想说明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给人民和社会带来了深重灾难。可是, 有学生听到大量人口饿死之事, 却在底下议论起来:这样正好能有效地减少人口。面对这样令人震惊的问题, 怎么看待呢?我适时引导学生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上, 既宏观地思考:“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饿死那么多人的原因是什么?以饿死的方式来控制人口是不是人类控制人口的最合理方式呢?又微观地假设思考:倘若当时饿死的人是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家人或亲戚, 你是否会愿意?经过这样的引导、思考和讨论, 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漫长的文明演化史不是追求自然界“适者生存”的弱肉强食法则, 实际上,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类奋斗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及自己的同类生活得更好, 我们“今人”不能简单地拿现实社会的人口压力来比附历史, 我们“今人”应该设身处地对那些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饿死的人抱有一颗真诚的同情心, 认识到尊重人的生命是做人的起码准则, 并反思个中原因, 吸取历史教训, 以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2. 讲究渗透的方法
针对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新公民教育主要有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朗诵法。
(1) 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我校历史教学中公民教育主要采取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的长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能够控制整个教育过程, 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有计划地传递大容量信息。加上教师的系统讲述, 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清思路, 澄清思想上的混乱, 提高分辨美丑、真假、善恶的能力。当然, 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众所周知的, 即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很好体现。因此, 在运用讲授法时, 教师用语既要通俗易懂, 又要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同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选取一些针对性强的问题, 运用具体事例进行科学讲述。如介绍历史人物孔子的仁爱、华盛顿的谦逊、孙中山的坚毅、拿破仑的胆略、毛泽东的气魄、甘地的奉献、马克思的志向、邓小平的远见、爱因斯坦的聪慧等都对于培养中学生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塑造健全的人格,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增强经受挫折、学会生存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2) 讨论法
讨论法的好处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激烈的讨论中提高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如在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当时德国一位有名的化学家弗里茨·哈伯。他攻克了合成氨这一世界难题, 他的发明使大气中的氮变成了生产氮肥的廉价来源, 将无数人从饥饿的死亡线上拯救出来, 但是他也因发明化学武器、指挥毒气战而导致一战中有130万人受到化学战的伤害。接着, 我让学生们发表议论:你认为应该将诺贝尔奖颁发给哈伯吗?你是怎样评价哈伯的?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 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将诺贝尔奖颁发给哈伯, 他虽然具备科学家的天赋, 却不具备科学家的道德, 因为他利用科学给人类带来了摧残和伤害, 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也有学生认为, 哈伯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但不能否定他对科学的贡献。在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们都认识到科学发明既可以用于正义的事业, 也可以助长邪恶的势力, 这一切取决于科学发明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于是在潜移默化中, 学生逐渐养成坚持正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朗诵法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运用课本中的引文或寻找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诵和赏析, 对于表现人物的精神、体验历史氛围、引起学生的共鸣、烘托课堂气氛就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如讲秦末农民起义时引用“帝王将相, 宁有种乎?”讲谭嗣同殉难时引用“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等, 有利于学生体验到历史人物的思想精髓, 感受到历史人物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益处。又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后,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诵《甲午风云》:“甲午风云/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海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历史不会忘记海战风云/中华民族将记住1894……”在朗诵中, 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心灵再次受到震撼, 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3. 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民主的公民是通过民主的环境熏陶出来的。课堂中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就是现代社会公民环境的缩影。实施公民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建立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理解学生的差异, 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采用启发、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 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 师生共同参与解决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尊重学生的“天方夜谭”, 使学生在及时的肯定激励中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勇于创新、开拓进取。自由民主的历史课堂, 不仅能培养公民的自信和自尊, 而且能促进公民民主观念的树立。
参考文献
[1]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8.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篇八
一、 红色电影的发展现状和内涵
近些年,影视创作中一批红色电影如《开天辟地》《红岩》《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宏大革命历史作品,还有《红色恋人》《黄河绝恋》《智取威虎山》等半虚构剧作,在娱乐化的今天掀起了收视热潮,这与红色电影自身所蕴含的内在精神有着直接关系。
(一)红色电影的发展现状
红色电影受到国家大力提倡和支持,代表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再现和反映了新中国的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历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纵观中国电影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并没有明显的电影分类,直到1980年后才有了影视中的主旋律、商业片和艺术片分类。
电影《红河谷》剧照
1987年,全国电影制片厂会议上率先提出“弘扬主旋律”的口号,主旋律影片承担着讲述改革开放的主流意识形态责任,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红色电影提法,主要指与革命历史有关的电影。如果回顾一下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主旋律影片,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是把革命历史电影,如《开国大典》《三大战役》等建国和建党全景式的“史诗”影片,影片中凸显了伟人们的智慧和能力;第二种是传记人物电影,从《焦裕禄》《孔繁森》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开始,试图通过人物的执着勤奋和艰苦奋斗再现来感染和激励人们。第三种是红色商业影片,如《红樱桃》《红河谷》《智取威虎山》等,革命故事开始采取西方拍摄手法和运作方式,再经过后期艺术加工处理,使观众有了更新鲜的观影体验。
(二)红色电影的内涵
红色电影是根据中国广大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所拍摄的影片,其中有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这都是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与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影片中彰显了革命年代和建设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这里也蕴涵着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等精神,这些精神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渊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实践教育性。红色电影作品还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广泛的群众性,电影本身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人们为理想不断奋斗的拼搏精神。红色电影强烈地体现着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主流核心价值观,那种特定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崇高信念与精神,对当今青年一代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激励作用。
二、 高校大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有浓厚中国特色,有着光荣悠久的历史传统,还有其明显的特点和自身优势,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带来了很大冲击。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多样性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自立、竞争和公平的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但是从整体情况看,当代大学生思想多元化明显;从个体看,部分学生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无所适从;就思想发展趋势而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利益的多元化,使大学生也开始不断追逐功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日益深入,在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消极因素在部分大学生思想中也开始出现增长趋势。
(二)各种外来文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伴随着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西方社会思潮也不断在我国传播和渗透,西方社会思潮在拓宽大学生国际视野和增强自主意识的同时,也对他们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大学生开始形成价值观多元化,部分大学生传统道德观念模糊,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当代大学生也有消极影响。近年来日韩文化在中国也广为流行,流行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但大学生对日韩流行文化的过分沉溺影响了他们学业与身心的健康发展。过分追求娱乐也会诱发道德问题,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始弱化。
(三)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
受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由此导致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出现了很多改变。部分大学生思想上表现为政治冷漠,缺少政治辨别力和判断是非能力;对待学习没有兴趣,过分沉溺于西方文化或者网络世界,对待各种事情都没有积极性,没有任何计划和应对策略;对社会公益事业不关心,缺少同情心和正义感;急功近利心态也特别明显,不愿意脚踏实地做事,目光不够长远,只注重眼前利益。思维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使他们消极应对停滞不前。
三、 红色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思想问题要加强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继续发挥已有优势,深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重视红色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对大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在5000年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电影所彰显出来的保家卫国、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和建设热情,就是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反映了革命先辈和建设者的伟大理想、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这些精神和情怀对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红色电影作品有利于大学生自觉坚定爱国信念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电影创作以中国现当代社会的发展历史为其主要的参考对象,从思想表达上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毫无疑问,红色电影是可利用的重要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对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曾多次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国家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广大青年要树立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下苦功夫,求真学问。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红色电影的作用,可以帮助青年学子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可以激励当代大学生不断前进
红色电影本身就是我们党、国家的革命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史,深入挖掘红色电影中的锐意进取和改革创新等精神财富,能够极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敢于去探索和创造。红色电影是一种优质的教育和教学资源,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精神财富,利用红色电影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去感知和体验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可增强他们前进的动力。红色电影作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活态媒介,电影作品本身所弘扬的崇高理想和意志品质,对当代的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励志和推动作用。
四、 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红色电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特色文化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期红色电影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有效渠道,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运用红色电影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一)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弘扬和发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积极不断探索新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要努力体现时代性和增强实效性。红色电影资源作为一种宝贵财富和有效形式,具有感染力强、形式多样和紧跟时代等特点,这对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
(二)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红色电影的优势
新的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学生要求和时代发展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红色电影的优势,利用红色电影资源传播红色文化思想,从而提高和改善教育和教学效果。结合红色电影进行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专心于课堂教学过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他们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使他们寓教于乐,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开展红色电影主题课例探究,让学生综合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深入到作品本身去真正理解电影的创作意义。在观影结束后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影评活动,教师要做好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分组讨论深入挖掘影片内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影评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高尚情操。教师要善于利用红色电影的自身优势,用各种方式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实现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
(三)多渠道多途径发挥红色电影资源的作用
红色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和充分利用红色电影等红色文化资源,要尽可能把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高校可以成立有关红色文化的管理机构,以促进学生思想上的更好交流,可以更有系统地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活动;还可以建立“红色网站”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电影等红色文化成为大学生很容易接触的资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满生机的新生力量;还可以组织红色电影周、红色电影观后感征文活动、红色电影专题讨论会,营造校园红色文化的氛围,以加强对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力度。高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利用红色电影对大学生进行深刻的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接触红色文化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
9.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篇九
技工学校 孟吉业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学校中的作用,是与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是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对工会组织的期盼,也是时代发展赋予工会的重任。为此,学校工会组织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围绕发展中心,促进学校加快发展,在夯实构建和谐学校的物质基础上下好功夫;二是突出维护学校稳定,强化发展机制,在落实构建和谐学校的本质要求上下好功夫;三是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在不断提高构建和谐学校的能力上下好功夫。
一、围绕中心,促进发展,在夯实构建和谐学校的物质基础上下好功夫
构建和谐学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它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没有经济为基础,构建和谐学校只能是空中楼阁;没有经济充分发展作支撑,和谐学校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实现学校和谐,根本的是要保证学校和谐发展,而和谐发展只有通过学校拓宽培养领域、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层次等方面的发展壮大才能实现。因此,工会要在构建和谐学校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紧紧围绕学校发展这个中心,积极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首先,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努力把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为学校发展壮大做贡献上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发挥潜在的工作能力,教育和引导员工处理好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促使员工立足本职、干好工作、爱岗敬业,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多作贡献。
其次,要组织教职员工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各项技能竞赛。在工 作思路上,要把技能竞赛放到整个学校工作的大局中去考虑,将竞赛目标与学校、职业、从事的工种目标和工作重点联系起来,改变传统技能竞赛中存在的随意性过大、技术含量偏低、整体性效果差的倾向;在竞赛的形式和内容上,应讲求针对性,紧贴工作实际,达到干什么比什么、用什么精什么的目的,进一步激发员工从业、敬业、爱业、乐业的热情和工作主动性;在工作格局上,应改变过去那种由工会唱“独角戏”的局面,构建起由党政领导、部门配合、工会运作、学校为主、员工参与的技能竞赛新格局。
另外,搭建平台,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一是争取学校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大对高技能员工人才的政策倾斜力度;二是利用员工业余活动场地和学校教学、实习条件和信息网络资源,举办员工技能培训班,努力提高员工技能素质;三是联合相关部门搭建展示员工技能的平台,如定期举办不同工种的技术比武活动,建立“技术培训、技术比武、技术帮带、技术晋级”四位一体的运作机制,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二、突出维护,强化机制,在落实构建和谐学校的本质要求上下好功夫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维护学校稳定也是构建和谐学校的本质要求。学校工会组织要把维护职工利益与维护学校发展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好员工思想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以往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发扬成绩,开拓创新,在构建和谐学校的进程中,发挥好工会组织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纽带的独特作用,维护好学校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要在促进建立新型劳动关系上下功夫。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学校和谐的基石。学校在全省煤炭职教系统中率先实现了平稳改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运作,当前学校正处于 2 快速发展、壮大晋升的转型期,学校融资成分、组织形式、与员工的经济利益关系和效益的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改制后的各类矛盾处于凸现期。学校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作为员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应加强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研究,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在工作理念上,要改变就协调而协调的思想,努力营造员工关心学校、学校关爱员工的和谐氛围;在工作定位上,既要成为学校发展的推动者,又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建设者,更要成为劳动关系矛盾的协调者;在维权策略上,要坚持依法维护与以情沟通相结合,努力追求学校效益与员工利益的双赢共进;在维权方式上,工会应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加强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提出可操作性的主张或建议,推动相关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减少并杜绝肆意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现象的发生,努力营造学校和谐氛围,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二要在维护好员工的具体利益上下功夫。在这方面,学校工会要善于借力,借助人大、政协、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大对员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同时要加大对弱势员工家属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坚持标本兼治、扶家贫与扶智志相结合,注重择业观念的教育引导,加强技能培训,并通过工会帮扶困难员工促使其培养就业能力,增强自身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工会要运用送温暖工程这一载体,加强与学校党政的协调和沟通,力求通过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实现政策帮扶;加强对员工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员工树立起法制观念,促使员工懂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在不断提高构建和谐学校的能力上下功夫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件事,单凭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学识、能力和水平,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更需要实干精神和精干才 3 能。工会要在构建和谐学校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在提高能力本领上下功夫。
10.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篇十
[ 2009-12-15 ]
崔 瑛
廉政文化是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形成的倡导廉洁从政的文化,其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导向和社会舆论作用,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评判作用,它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当前,腐败问题之所以滋长蔓延,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因为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的支持。一些腐败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得到认可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甚至演变成为一种“潜规则”,这不仅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格格不入,而且对廉政勤政建设的影响和破坏也是巨大的。因此,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使廉政思想、廉政道德得到弘扬,从而消除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发挥教化育人作用,以廉政文化提高廉政建设的文化含量。着眼于为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服务,培育塑造先进的理论和行为文化,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和核心任务。一要促使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廉政文化价值观。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廉政文明成果,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为民、务实、清廉”教育,真正形成并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品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经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二要用廉政文化提高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廉政文化作用于党员领导干部的内心世界,“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要发挥廉政文化潜在的熏陶、引导、渗透、影响作用,以崇高的道德信念给人鼓舞,以纯洁的道德情操给人理智,以正确的道德规范给人准绳,以高尚的道德素质更好地约束自己,培育礼义廉耻之心,做到谨慎用权,守住防线,修正自我,廉洁从政。三要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廉政文化建设在面向领导干部、公务人员的同时,也必须面向全党全社会,这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一条规律性要求。要特别注重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渗透到文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使人们在廉政教育中思想得到升华。
发挥凝聚作用,以廉政文化形成廉政勤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繁衍生息,文化的凝聚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廉政文化是一种文化体系、一种廉政理念,它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从而以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在不同层次上联系起来、聚集起来,使整个队伍因同一的文化渊源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深入推进廉政勤政建设,必须很好地发挥和运用廉政文化的凝聚功能。一要开展公民权利意识教育,鼓励公民自觉抵制党员干部的索贿受贿行为。二要使全社会切实负起监督政府的责任,形成人人追求公平正义,敢于监督、乐于监督、支持监督的社会文化。三要培育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依法诚信经营的职业文化,推动商业道德建设。
发挥规范作用,以廉政文化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廉政文化具有约束、规范、引导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一方面,它以道德规范来引导人们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行为,把道德规范的要求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以道德自律的作用对人产生内在约束。另一方面,它又以融合在廉政文化中的一些管理制度、廉政准则、廉洁自律规定,以及公认的社会道德规范等对人产生外在约束,以权威性和强制力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仅靠内在约束(自律),或单靠外在约束(他律),都是不够的。只有两者形成合力,双管齐下,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廉政文化的特点就是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是道德自律与法律制度约束的统一。以廉政文化加强和完善廉政制度建设,一要尽快实现廉洁从政规范的法制化,把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和从政行为规范,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二要构筑廉洁从政规范监督机制,切实抓好党内监督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大监督的力度。三要建立权力之间相互制约的制度,在建立集体领导制度的同时,通过权力分配,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状况,形成权力主体相互制约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作者系山东省纪委副书记)
11.充分发挥诗词在文科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B)—0025—01
一、运用诗句,能真实再现历史事件的原貌。“诗言志”,它是当事人思想感情的表露,可亲可信,应用并讲解得当,往往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其浓烈的学习情趣。如讲到唐后期衰落,诵读古人“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理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句,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唐玄宗后期整天沉湎于与杨贵妃厮混,骄纵奢靡,不理朝政,酿成宦官专权,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等祸乱,社会生产力惨遭破坏,人民流离失所,国势焉能不衰?讲到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红军五次反“围剿”斗争、长征及遵义会议、渡江战役时,学习毛泽东的有关诗句,就能真实、生动、形象地再现井冈山军民“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雄姿;面对强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军民欢呼雀跃情景;突出了铁流两万五千里于万水千山间纵横驰骋的场面;表达了遵义会议纠正王明“左”倾军事指挥错误,红军在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念的豪迈之情;“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一举摧毁蒋家王朝的浓墨重彩的画面,都将给学生留下经久难忘的深刻印象。
二、运用诗句可反映特定条件下,历史事件或人物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突出山海关为代表的万里长城在东北与华北所处的咽喉地位,既为讲解吴三桂降清,八旗兵入关作铺垫,又为辽沈战役中我军首战山海关附近之锦州,造成“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之势,确保全歼东北守敌作照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则总结韩信一生因萧何推荐拜为大将,攻必克,战必胜,驰骋疆场,也由于幼时漂母接济而生,终被萧何献计,为吕后所害。讲到昭君出塞,运用“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来说明团结友好合作总比分裂战乱对峙更有利于各民族发展,突出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里,汉族与少数民族和则两利,离则两伤,谁也离不开谁的唇齿关系。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这些诗句,变以往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为声情并茂、有血有肉、形神兼备、欢快愉悦的激情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必然会聚精会神,洗耳恭听,极大调动学习情趣,拓宽认识视野,向知识的广度、深度扩展。
三、诵读分析诗歌,有助于理解和学习历史人物的博大胸怀、非凡抱负、独特魅力和高尚品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毛泽东、周恩来决心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抱负跃然纸上;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建成蓄水,面对山水相依的旖旎风光,重新诵读“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的壮丽诗篇,回顾近百年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代伟人情系人民、治理江河、呕心沥血所规划的宏伟蓝图终于变为现实,必然激起同学们改天换地、移山造海的豪迈斗志。“磨砺以待,问天下头颅有几;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石达开果敢、刚毅,杀尽不平的英雄形象如在眼前。反复吟诵,熟记这些诗句,不仅使历史人物诙谐风趣的个性萦绕在学生脑海中,而且对学生今后叙人记事,描绘人物性格特征与心理,也提供了榜样。
12.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篇十二
一、审计监督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反腐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审计机关自身具备的业务特长、职能优势和独立性等特点,使得审计在反腐败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积极的作用。
一是审计监督能够有效预防腐败现象。部队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是对部队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促使部队官兵规范履职,从而达到反腐倡廉的目的。近年来,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在逐步加强,审计部门由过去单一的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转变,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尤其是对容易产生腐败问题高发领域的工程项目建设,装备物资采购,采取了全程跟踪审计监督,并及时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及时有效地预防腐败。
二是审计监督能够提前发现腐败线索。审计监督直接对准具体事项和负有经济责任的人,直接监督权力运用和经济行为,具有信息量大、发现问题早的优势。不管经济活动中有何违规违纪和违法行为,但一般都要通过资金往来和账目反映出来。因此,通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审计部门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分析财务资料和相关信息,查找线索及时查出贪污、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等经济违法行为。
三是审计监督能够及时披露腐败问题。公安审计机关推行的审计项目公示制度,将审计项目通过内部网络和媒体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公示,让广大官兵提供被审计单位和经济责任人违规违纪线索,能及时将一些违纪违规和腐败问题一一披露。并对审计出来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进行通报,既能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造成压力,促使其整改落实审计意见,又能对其他单位和经济责任人起到教育和威慑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审计防腐威慑力,避免“秋后算账”,发挥“治本”作用。
四是审计监督能够有效促进腐败整改。《审计法》规定,审计的首要职责是监督,监督就必须查错纠弊。目前,消防部队各级审计机关制定完善了审计整改制度,加强了问题的跟踪整改和问责制度。去年,全国公安审计机关共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建议×万条,被采纳×万条。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建立健全后勤财务管理、权力规范运行等规章制度,被审计单位的财经法纪意识进一步增强,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并有效促进了违纪违规和腐败问题的整改。
五是审计监督能够严厉惩处腐败案件。反腐败是审计部门的一项法定职责,也是一项重要使命。对审计发现的部队内部腐败案件查处,属审计处理权限的,以下达审计决定的方式,直接作出通报批评、罚款或没收非法所得等处理;对处理权限以外的,依据审计程序,依法移送部队纪检、政工部门处理。2010年,公安部门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人,移交纪检监察和政工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严厉惩处了腐败行为。
二、充分发挥审计在重点领域的反腐倡廉功能
《中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将审计监督纳入反腐倡廉监督机制,要求“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这是反腐败工作对审计监督的具体要求,也是发挥审计反腐倡廉功能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
一要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监督与查处力度。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之一。为落实中纪委会议精神,公安部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公安审计工作意见》,2010年各单位组织纪检、审计、营房等部门开展了消防部队工程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目的就是要依法监督与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审计部门要按照统一安排,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全程介入对工程立项、设计、合同、预算、招投标、开工、施工过程、竣工决算以及资金使用、管理的审计监督,并注重发现案件线索,深挖工程招标、材料采购、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效应。
二要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腐败的监督和查处力度。专项资金是指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主要解决官兵切身利益或部队建设等,其用途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稍有不慎,会影响官兵生活和部队发展。审计部门要按监督权限将专项资金纳入审计范围,定期检查资金使用情况,确保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不得克扣、挪用或擅自改变用途。对弄虚作假、挪用或挤占专项资金,或改变资金用途移作他用的,要独立地或配合其他部门予以严厉处罚。
三要加强对财务收支腐败的监督和查处力度。财务收支行为是传统的财务工作,也是审计部门传统的监督内容。随着部队官兵财经法纪意识的逐步提高,这一领域的腐败现象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隐蔽。这就要求审计部门更要“火眼金星”,紧抓不放,深挖根源,在开展常规审计过程中注重运用审计技巧,搜集审计疑点,发现或查处腐败问题。对违反财政财务收支的行为,审计部门要采取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整改等处理措施。
四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腐败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从源头治腐、制度反腐的重要举措。随着消防部队“联查互审”、“绩效审计”工作的逐步深入,经济责任审计已覆盖到用人、有权、用财及其效益评估的全方面。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就是要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防止权力腐败。特别是要积极提高任中审计比例,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让腐败问题及早暴露,让有问题的干部及时醒悟。另外,离任时也要积极审计监督,从中找到履行经济责任、遵守廉洁规定方面的薄弱环节乃至重大失误,并切实搞好整改。
三、积极有效地整合审计反腐倡廉的监督机制
目前,全国各地遵照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反腐倡廉在不断深入开展,但腐败工作变得更加隐蔽,手段更加智能化,领域更加复杂,单靠审计监督遏制腐败明显势单力薄,因此,开展反腐败工作必须系统地整合各种力量,逐步形成科学的反腐败监督机制。对于发挥审计监督的反腐倡廉工作来讲,重点应完善以下几方面的机制。
一要加强工作协同机制。加强审计、纪检协作配合,是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增强反腐败工作合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履行审计职能,拓展审计领域,实现审计成果最大化的需要。审计准备阶段在实施审计前,审计部门应主动与纪检部门联系,了解有无对被审计单位或人员的举报材料,以及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以便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给予重点关注和查证,及时发现和掌握案件线索,更好地满足协作部门的需要,在合作中实现双赢。审计过程中,一旦发现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人员涉嫌职务犯罪、贪污、渎职等的经济案件线索,应及时移送政工、纪检部门处理。案件移送后,要及时跟踪了解办理情况,需要审计机关补充资料的,要及时补充。
二要加强联席会议制度。由干部、纪检、审计、装备、财务等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对加强干部监督、查处腐败案件、规范权力运行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一项运行成熟、合作规范的机制。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反腐倡廉作用,不断总结完善,努力构建各部门协作配合的长效机制。审计部门要及时牵头组织或督促有关部门召开审计联席会议,建立健全与各部门的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交流机制,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和成员单位在构筑惩防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真正将经济责任审计合作运用到干部监督、反腐败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要加强审计问责制度。建立审计问责制度,严肃处理查出的问题,有利于严惩腐败、增加各级党委公信力。从审计自身来讲,审计部门要建议问责,对直接责任人和其他责任人依规应当问责的,审计机关应当建议问责;对不按财经纪律法规办事, 造成国家经济损失浪费的行为,对一些典型案例用媒体报道公开问责, 让那些见不得阳光的违纪违规行为曝光于官兵, 让广大的官兵来问责,增强对责任人问责的压力和威慑氛围。对屡查屡犯、屡查不改的重问题各单位要将审计整改纳入绩效考核范畴问责,通过严格的问责,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履行好职责。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必须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究。
【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荐阅读:
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09-16
充分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科研中的作用10-04
充分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与创新中的作用11-15
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06-30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09-18
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06-16
充分发挥“五老”作用 致力关心下一代工作07-14
美丽乡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11-12
加强信访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信访档案作用08-02
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