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过程

2024-09-17

初中美术教学过程(12篇)

1.初中美术教学过程 篇一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思考

马桥中心学校肖安婳

通过这段时间对专题十二和专题十三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以前没有学到过的理论知识,有了理论知识做支撑,自己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有了很大的改进,并对 教学过程也有了一定的深刻认识。下面是我的一点思考: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 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建一个有层次的连续活动,并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 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其特点在于:

1、通过语言交流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都是以语言交流为基础,创造各种语言情境,给学生 真正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英语,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学会 运用语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2、个人练习更加充分,每个同学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共同的活动中,同学们可 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任务型语言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 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 体目标。学生在具体目标下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是对旧知识 的巩固和掌握,任务完成的好坏就直接体现着教学效果。

4、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自主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 有投身到各种活动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通过实施任务型教学,使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 获得自主地发展。

我们所用的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都是围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话 题,提供了许多真实的语境和语言材料。因此,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以学生为 主体运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完成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5P”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对话教学。即Preparation,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和Progress五个环节。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之前的一切准备活动,也包括课堂教学 中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内容之前的导入、启动、复习、激活等活动。在这一阶段,教师进行

知识呈现、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语言内容,形成运用能力。“5P” 教学过程可以用于英语教 学的每一项具体语言教学内容,在技能教学中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形式。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要具备从事初中英语教学所需要的英语语言能力,掌握外 语教学基本理论、英语教学专业知识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内容等学科教学知识,并能用 以指导初中英语教学。能够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要选 择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 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实施语言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教学设计,结合教学实 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 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恰当的评价;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 策略,能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

语言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 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教师所掌握的理 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十 分重要。

1、因学而教——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程的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 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 行为方式。这一行为大多用于上课之始,或运用于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和新段落的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导入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 计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讲授:讲授是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输知识的信息、表达思想感情、指导学 生学习和调控课堂活动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必须运用语言,但这只是讲授的一个条件,关键是讲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言语传授为教 师讲授知识提供了充分的主动性。

3、课堂提问: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这种交流互动是主要、最常用的 行为方式就是师生之间的问答。从教学的实践看,课堂中的问答大致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集体致问,师生共同解答,还有就是学

生自发地提问。提问技能是教师 提出问题或诱导学生质疑发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 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相互交 流的最长用的手段之一。由此,我联想到平时自己的教学。同样是在练习的训练中,自己对学生的评价语言 就太显单调,“OK”、“Good”等简单、随意的话语经常出现,现在想来,这样的方式对 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的确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在一节课中,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 会是有限的,他们很在乎老师对他们问题回答的打分。可老师在一堂课中面临着无数这 样的“打分”,容易在意识上产生疲劳,于是,这种简单、随意的评价语言就产生了。因 此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 化的评价语言,便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在新课堂中,我们的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 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 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用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就能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 我、建立自信的空间。通过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在今后的就教学工作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2.初中美术教学过程 篇二

一、初中审美教育的根本目标

审美教育, 就是我们常说的美育。其任务是培养、提高学生鉴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端正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理想及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净化学生的情感, 美化学生的生活, 使其对美、对生活更加热爱。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可以看出,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审美教育的根本目标。审美教育在其审美发展上可以塑造个体的人格、个性的完整。所以审美教育的具体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完善和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并提高其审美的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制约并指导人的一切审美活动, 初中美术要通过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思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培养审美能力的途径

1. 美感的培养

美术是视觉造型艺术, 所以它依赖于形式而存在。学生首先要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 也就是构成美术艺术作品的最基本元素, 也称艺术语言, 如色彩、线条等。自然界的事物, 诸如高大雄伟的山峰、弯曲流转的河流、艳丽妩媚的鲜花等都是美好的, 学生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知和理解, 逐渐就构成了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整体知觉。但并不是所有的审美形式一开始就可以成为学生感知的对象, 在老师没有引导、讲解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 这些审美形式只是一种潜在因素, 因此, 培养学生感受形式美的能力成了审美教育的首要方面。初中美术课的最初阶段,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的美术绘画中, 线条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础元素, 通过线条的变化展现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所以线条在美术中是具有神奇魅力的元素。美术教师要善于用优秀的代表作品指导学生去欣赏和分析, 然后使学生通过练习和时间加深对其的理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学生要通过对优秀素描作品的临摹等, 来培养自身对临摹对象造型因素的感受能力。

2. 审美情趣的培养

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已经被很多的美术教育学家所接受, 并极力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 这种论断未必全面, 但也是合乎情理的。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需要对事物有画画描述的冲动, 甚至看到好的作品时能产生愉悦的状态,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从而激发学生绘画的热情。美术课要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情感因素, 使其在学生心目中转化为高尚的审美情趣, 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热衷。情感教育的培养可以通过作品欣赏、参观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形式开展教学, 内容选择上也应该多方位地展开。

3. 审美理想的培养

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是感受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反映, 但是这种感受受到审美理想的限制。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因素, 对是非标准的把握往往出现偏差, 分辨不了生活中的美好、丑恶, 对该歌颂、该批判的事物混淆不清, 审美判断的不同引起的情感反应必定也是不同的。健康的、优秀的艺术作品, 是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集中反映, 这样的作品使欣赏者赏心悦目, 审美上达到愉悦, 所以起到了积极健康的审美教育作用。

4. 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鉴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不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改造生活才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但是也是容易出现偏差的, 作为教师应该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将其丰富的想象力转化为审美的创造力。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所有造型手段, 加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分析, 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无形想象变成可视形象, 从而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

3.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优化 篇三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结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开展优化物理教学的研究,是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关键,要把物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来研究,让物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物理难学已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结果,过去的物理教学过程,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视教师为主导而不把学生视为主体,因此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已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意义

我们所指的教学过程,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制定教学目的、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优化物理教学是指教师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用动态的观点,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如知识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等)和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去制定教学目标、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

优化物理过程,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在教学实践中,既重视知识传播,又重视方法指导、能力培养和心理调整,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我们承认,掌握知识和积累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吸取知识过程形成的思想观念、方法及精神、品质和意志,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知识是无止境的,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学,不但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心渔”,必要时还要“與之同渔”。要尽可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乐学、好学、善学。

二、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内容

(一)优化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要依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社会需要,既要确定基础素质的素体培养,又要有能力培养,使学生所收获的不仅是物理知识本身,而更重的是学习物理的方法,例如:“磁现象的电本质”一节,不仅让学生理解磁现象的电本质是:“磁铁磁场和电流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运动形成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基础和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假说是科学发展的形式,假说是否正确要看其能否解释实验现象,导出的结论能否跟实验相符合,在物理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发展的道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二)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现行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只有利于教师教职工,而不利于学生学,造成了教学的强制性。学生学习了不少书本知识,却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学习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现代化。

(三)优化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处理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的关系,要设计引人入胜、轻松和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教学情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完美结合。充分做到信任学生,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辨、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机会,让他们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能听到的东西用听觉……等,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泉水般地流入学生心田,滋润学生成长,如“感应电流方向一楞次定律”一节,每三人一组,每组备有:原副线圈各一(外面有明显的绕向标志),导线若干,灵敏电流表,电源、电键、滑动变阴器、然后教师发下实验用的讲义,教师重点指出以下几点:

a)什么是原电流、原电流方向、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方向; b)原电流与原电流磁场的方向由学生自己控制;c)每次实验时应明确其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d)感应电流方向由灵敏电流表指针的偏向测出,教师应重点指出,电流从哪一端流入,指针就偏向哪一端; e)在测出感应电流方向后,画出副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磁场; f)根据作图结合实验中的具体条件,找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电流磁场方向间的规律; g)在实验小组内相互讨论总结出规律,先用自己的语言写文字结论,然后再与课本对照,并找出楞次定律中的关键字句;采用这种方法比传统的讲授法课堂效果能提高35%.

(四)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让学生用已有的ε=U+U',I=U/R 知识自己推导出I=ε/R+r ,这样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因此要在汲取各种教学方法精化的基础上,大胆构建适合本校本班教学实际,能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多种教学模式,并进行优化组合,绝不拘于某一种教学方法,更不要机械地照搬某种“最佳”教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但每种教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在知识的传授,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不尽相同的作用,只有多法结合,配合使用,才能形成合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教学方法的新变化,熟悉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明确其效能,及时充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五)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完全不同,我认为,现代化的课堂教学要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幻灯投影、实物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优化物理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随着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实现,必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物理难学”也将成为历史,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4.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篇四

景洪市第四中学:李清

本人于2006年9月参加工作,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由于机缘一进校就担任学校德育员,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中小学德育大纲》规定:‚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通过这些年的数学教学和德育工作,我认为数学课中的德育教育必不可少,它是感化学生心灵、唤起学生自信的良药。那么怎样在数学课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而枯燥。虽然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关于这一点,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

数学科学的各种概念、定理间的联系、发展变化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点,利用中学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的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例如,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完成了基础知识传授、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些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萎形、矩形、正万形等几个概念 的内含与外延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概念间的联系其妙无穷。同时对这些图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进行比较,认识这些定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应熟悉各种创设情境的形象化手段,并根据各章节中包含的德育素材的不同性质、特点,结合各种形象化手段的效果特点,确定采用何种手段创设情境,必要时还要进行剪接、合并、创新等。如学习有理数时向学生介绍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本章内容,安排好学生演员,扮成正数、零和负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及乘方的演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在愉快中掌握了知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形象化手段,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教师的本领归根结底就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艺术最后也全体现在教学语言之中。所以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表情达意能力,如丰富的眼神和表情、高低适中的语音、快慢适宜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和生动形象的叙述能力等。换言之,教师应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员‛,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号召力和鼓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备课时,教师宜选出合适的德育素材提前进行语言描述练习,这样可以使课堂效果更为理想,这是创设情境的重要一环。教师只有抱着严谨的教学态度,并在实践当中积极地摸索、认真地尝试和练习,才能最终创设出逼真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全身心融人其中以至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德育渗透达到完美的效果。

数学教学本身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同时也要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某些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简介发明者及发明过程。像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要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年。在学习圆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比西方国家要早几百年。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理想和信念。

5.初中美术教学过程 篇五

一.导入《观沧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二.朗读整体感知:

解题: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现在来看诗的正文。

读两遍后,指导学生划分层次。要先提出问题:①全诗14行,除开头结尾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②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③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然后归纳如下: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问: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虚景和实景配合得好,有实景才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虚景,才有新奇感,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三.总结。

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从此中国就进入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一.导入 《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二.朗读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2.听老师范读。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尾联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①客路,当投影: 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三.领悟理解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3.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参考理解:

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

“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

“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

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旧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色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

4.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

布置作业

6.初中美术教学过程 篇六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金塔县第二中学单永吉(***)邮编735300 摘要: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初中体育教育采用文献法和调研法,对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品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和措施进行深入探析,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意志品质

我国应试教育体系下的初中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内容繁杂,学习任务中,体育课程作为“小三门”之一,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意志品质对空间、环境和情景有特殊的要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强调侧重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既包含学生身体素质,也包括学生的智力因素。初中的体育教学,将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与学生全程参与相结合,通过对教学形式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增强对学生品质意志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中将素质教育作为主旋律,体育课所肩负的任务超越了体质的锻炼,强调身心全面发展。初中时期是学生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及形成学生意志品质的关键点,注重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对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的课题,刻不容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内涵的需求,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物质的极大丰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中学生独生子女所占比重大,“421”模式家庭中,作为“1”的独生子女占据家庭的核心地位,受到家长的极大重视和宠爱,过多的替代学生做学生本该通过自身完成的事情,娇生惯养之下的学生养成了怕苦怕累的生活习惯,意志力薄弱,自律性、坚韧性、自觉性差。家长的越俎代庖使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幅度减弱,心理素质差,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对事物发展的方向估计不足,慌张惊恐,面对问题退缩逃避,不敢面对现实,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一丝一毫的挫折就会悲观失望,消极情绪产生,自信程度差。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和高标准的用人要求,学生目前的适应力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意志品质的培养迫在眉睫。

初中体育教学能够在培养学生体质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增加学生勇敢顽强,不畏困难,果断刚毅,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通过竞争合作培养学生敢于进取,增强心智,不断磨练自身的意志,实现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品质坚毅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注重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性、果断性、自制性、自觉性、坚韧性五个方面的意志品质,从内在气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在青春期养成勤勉刻苦、遵纪守法、持之以恒等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作用

(一)有效性

意志品质来源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体质是教学的重点,它强调运动训练技能,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教育形式,在教学中强调将知情意行完美结合。在意志品质培养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情绪、认知情况都与意志品质的培养息息相关,将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与学生意志品质的特质相结合,使意志品质的培养真实有效。

(二)全面性

初中体育课程模块的设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这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困难从形式上相一致,也就是说,要面对各色的困难,人们总要积极的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面对困难的纷繁复杂,方法也变得多样化,初中体育教学的各个设定环节,与学生主动性、果断性、自制性、自觉性、坚韧性五个方面的意志品质紧密相连,体育教学的多样性确保了学生品质意志培养的全面和多元,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比如在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训练时,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就会得到培养;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耐力和持久性就会被激发,耐久跑就是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意志的重要环节;在对器械进行训练中,要求学生冷静沉着,学生的自律自觉就得到了培养;而在竞技项目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的精神就会得到激发;在要求学生体现身体素质的时候,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要适时的更新教学观念

思想指导行为,教师要在教学上有所建树,观念要先行。教师要适时的更新教学观念,这是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肯定体育教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要认同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学校实际与新课标紧密结合起来,全面了解体育价值的性质和价值,在自身思想观念提升的基础上来调动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增强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体育教学要适度丰富教育因素

初中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它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与运动场地、运动器材、气候和环境密切相关。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既要确保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又要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自觉性和覆盖面。教师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中各类运动所蕴含的意志品质并恰当的加以表现。比如小组练习,团队合作,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果断、合作、自制等良好品质。

(三)创新方法,环境育人

7.浅议初中化学教学过程的优化 篇七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传统课堂教学

1. 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再现功能, 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

利用电视、录像、VCD等现代教育媒体, 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 根据教学的需要, 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事物、过程、现象全部再现于课堂.从太空到海底, 从远古到现在, 从自然到社会, 从异国到本土, 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出来, 让学生亲眼目睹.就化学学科而言, 如果这种再现功能应用得当, 将能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 在化学教学内容中会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物质、现象和化工生产过程, 这里面有我们实验室中见不到的物质, 有我们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实验, 有我们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化工生产.利用现代媒体技术, 学生可以在教室里看到液态的氮、氧, 光彩夺目的金刚石;可以看到固态二氧化碳创造的烟雾缭绕效果;可以亲眼看到合成氨, 生铁冶炼的设备;可以在电视上参观污水处理厂……身临其境会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更加热爱自然, 更多一些对自然进行探索的热情.

其次, 化学老师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的演示实验, 现象往往稍纵即逝, 学生经常为没有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而遗憾, 如果重复进行实验, 必然会造成时间和物料上的浪费.利用现代教育媒体, 教师可以重复播放实验过程, 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 调节图像的大小, 远近, 快慢, 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有条件的话, 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录像带.

再次, 在化学教学中, 有一些危险性实验是不适宜在课堂上演示的, 例如, 金属的冶炼原理, 但学生如果亲眼看到实验现象会加深对金属冶炼原理的认识并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 我利用影音资料展示了这个实验, 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集成功能

把图像的、声音的、文字的教学材料融合在一起, 向学生提供多重刺激, 使学生获得视听等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对于化学学科, 像绪言、煤和石油、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等内容的教学, 采用形声兼备的录像片辅助教学就比教师的单纯语言描述效果要好得多.

3. 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 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 我们还会涉及到现实生活中很难再现的情景或是微观世界的微粒.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 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虚拟现实世界或是遨游微观粒子天地, 变抽象不可视为形象可视, 有利于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例如, 在化学反应实质、原子结构等教学内容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 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交互功能, 提供双向及时反馈

在传统的习题课的教学中, 教师只能掌握一部分学生的解题情况, 不容易从整体上了解学生的水平.现代媒体技术可以

优化

很容易地提供评价反馈系统, 利用网络教室, 教师可以监控学生的答题情况, 有利于对学生反馈过来的答题情况做出及时评价.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 从培养知识接受型、积累型人才向培养探索型、创造型人才转变.要求学习者具有获取信息, 组织信息, 判断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获取、加工、处理信息, 将其作为提供学习资源, 创造学习环境, 优化学习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的认知工具.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建构如下教学模式:

1. 网络教学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 人们正在尝试将网络引入课堂.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可以是这样的:教师选择适合采用网络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 并根据教学目标制作网页, 在其网页上, 一般应包括本课题的学习目标、相关的知识内容, 并提供大量课外信息的超链接.在课堂上, 学生依据自己兴趣和自身水平点击相关链接, 获取信息, 并可利用BBS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交流.这种教学模式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利于照顾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不同的各类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在课上都有收获,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同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获取知识的观念, 培养了这种能力, 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极为有利.

但上这种课, 如果没有现成的软件可以使用, 教师的工作量是很大的, 而且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上网络课可以取得更优的效果, 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

2. 计算机支持的探究式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或是布置任务 (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愿意探讨的问题) , 学生自由分组, 并进行组内分工, 针对问题查找资料, 对信息进行选择和整理, 形成认识和观点, 完成研究报告, 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展示.在研究过程中,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资料查询, 并可以对获得的数据随时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学生的研究报告可以是一篇文稿, 也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和自己的观点进行整理制作成网页的形式.最后的展示课要求学生制作Power Point演示文稿辅助讲演.

对九年级化学“环境保护”这一节, 我就是采用的这种教学模式.首先, 由同学自由分成六个小组, 每一小组选择一样他们最关心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并明确一周后进行统一汇报.每一组选择一个小组长, 负责协调组内工作并定期向老师汇报研究进展, 教师随时关注每一组的研究动态, 参与每一组的组内汇报预演.

在活动过程中, 同学们利用计算机查找资料, 并制作了漂亮的演示幻灯片进行展示,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样做,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在参与、探索、讨论、交流、表述、汇报的过程中学会了团结协作, 并自主建构了知识.

3. 情境学习

针对某些教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虚拟真实情境, 使学生在类似真实的情境中自主地学习.在化学方面, 利用计算机做化学实验就是一项初步的尝试.

要想使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良好整合, 对于教师, 也有一定的要求:

(1) 了解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 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

(2) 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 windows的基本操作, Power Point的制作等.

(3) 注重平时资料的积累, 一篇好文章, 一段生动的影音资料, 都可能使教学丰富多彩, 并应注意对资料的整理, 分档, 保存.

8.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个过程的把握 篇八

一、课前热身

在阅读教学中,课前热身的作用是让学生提前感知阅读内容,掌握基础知识为阅读奠定基础。在阅读热身环节中常见的做法有背景知识介绍法,这种方法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进行,也可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头脑风暴法则是以阅读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围绕阅读内容展开讨论,从而熟悉背景知识;新旧联系法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出发点,结合所要阅读的内容,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如谈论学校生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说起,然后引入相关词汇的学习,接着再以问题来引入新的语篇阅读;问题设疑法则是紧扣阅读内容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问题的探究来引入阅读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哪种热身方法,具体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出发。

以8A Unit 2 School life (reading)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以问题Whats your school life like?来引导学生介绍同伴的学校生活,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事谈起,把学生引入本课话题中。又如在8B 4 A charity show的教学中,教师先以广告引入“Project Hope”,然后以问题“What other charities do you know? Have you ever heard of ‘Project Green Hope, ‘Save Chinese Tigersand ‘Spring Bud Project before?”来引入讨论话题:What can we do for charity?We can raise money for charity. Then how can we do it?然后自然过渡到P59提出的问题What are they doing? 从而引入阅读。

热身环节中教师所提的问题一般不宜太难,要紧扣学生实际来提出问题进行引导,尤其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后通过话题、讨论等方式来嵌入背景知识,这样才有利于阅读活动的顺利展开。

二、课中阅读

首先,在对阅读文章的处理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初读、精读来把握材料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如何组织学生读的问题,二是教师如何引导的问题。就学生读而言,教师要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就教师指导而言,问题是最为重要的方式。如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的阅读中,教师先以问题“Who are the two students?What are their problems?”引导学生初读,然后以教材P46中的练习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阅读讨论,接着采用听录音判断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熟悉材料内容,最后以问题“1.Is Simon crazy about football?2.How long does Simon play football every day?3.What do Simons parents ask him to do?4.Do Simons parents understand him? 5.What problem does Simon have?”来引导小组学生讨论,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材料内容。在阅读技巧的指导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而抓住重点词汇进行阅读,如记叙类型的文章阅读时应抓住Who,When,Where,Why,What,How 六要素;而议论型的文章就要更注意整体把握作者传达的思想和提供的论据。

其次,教师要注重在学生阅读中渗透语法知识。阅读课虽然以阅读为主,但很大程度上也承担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所以,语言知识的学习是阅读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生在阅读课中,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学习语言知识,充实语言知识的积累,为进一步发展语言能力提供基础。

三、课后活动

在初中英语阅读中,最常见的课后活动为复述,复述的优点在于能让学生用精简的语句来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但在引导学生复述时,教师要注重采用视图复述法、问题复述法、关键词复述法、缩扩复述法等多种方法来实施引导。其次,对话方式,这种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困难,为保证对话形式的有效进行,在阅读教学后,教师可采用任务活动形式来组织小组实施。最后为实践类活动,如采访、调查、问卷、角色扮演等。在组织实践活动时,教师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让其在活动中充分应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表达。以生日的话题为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为此,教师可虚拟一个生日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生日规划、生日祝福等,从而为英语表达提供语言环境。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三环节”为基本出发点,抓住每个环节的重点实施引导,这样才不会有失偏颇,也才能突出各个环节所要培养的能力重点,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9.初中美术教学过程 篇九

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合作过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尝试运用

安阳实验中学王海英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写作教学现状,结合新课程理念,提出尝试将合作学习模式和过程教学法综合运用于写作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合作过程教学法。本文试图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合作过程教学法的意义和实施过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过程教学法合作学习

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又是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多数学生作文还是停留在较低的表达水平上。笔者曾在任教的班级作过一份调查(见附件),但结果是令人尴尬和担忧的。学生对传统的“教师命题—— 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讲评”的写作教学毫无兴趣可言,甚至可以说是畏惧的。同时,学生对写作缺乏合作、竞争意识,写作依旧是“纯个人行为”;而教师在批改时,重点往往放在语法、词汇、拼写上,逐字圈改,耗时费力且收效不大。

针对现状,笔者做了大量的查阅和研究,发现将小组合作模式和注重学生写作过程和能力的过程写作法相结合的合作过程写作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

一.合作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理念和意义

合作写作过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合作为主,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根本的写作方法,而且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写作的能力。

这种综合教学法存在着以下明显的优势:1.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2.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想象能力的发展和提高。3.有利于学生了解和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学会写作。4.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互助互学过程中合作学习,体验写作乐趣。

二.合作过程写作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合作过程写作教学法一般将写作过程分四个阶段:写前阶段、写作阶段、后写作阶段和后反思阶段。下面笔者将结合Go for it教材谈谈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

(一)写前阶段

写前阶段是写作过程中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语言输入、教师引入、打腹稿(brainstorming)、列提纲等。

1. 语言的输入:写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范文将对启发学生心灵和激活学生思维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范文要有针对性,应能激发学生思考,并为其构思文章的框架提供规范。如写人物作文时,笔者选取了这样一篇范文:

I’m glad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father.(开门见山)

Firstly, I’d like to tell you what he looks like.He has a round face, two big black eyes, a small mouth and two small ears.(外貌描写)

I think he has a very good habit.He likes neither smoking nor drinking wine.But he likes traveling, because he thinks it’s exciting to watch beautiful scenery.He likes watching TV as well, especially the news.So he knows a lot about the world.(着重描写喜好)

Sometimes I don’t like him because he is word when we have dinner together.I always want to talk with him, but I have no chance to do so.As a result, he doesn’t know much about what I enjoy.But he likes to serve me milk and so on.From this, I can still feel he cares about me.(突出性格)

Y(结尾点题)

同时,现行教材中的材料就是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课外采用小组互助形式阅读双语报或其他精彩文章促进和扩展阅读并要求摘抄和交流。

2.打腹稿(Brainstorming):又称头脑风暴法,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针对某一主题获得尽可能多的素材。如在学习了九年级Unit 6后,师生共同确定了作文主题(Should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列举各种理由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笔者以正方讨论结果为例:feel comfortable, help remember they are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s to studies, concentrate more on studies than on clothes,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what to wear to school, save a lot of money and time , make the school environment more beautiful, good for playing sports …这种集思广益的学习方法无疑最大程度地激活了学生的创意与灵感。

3. 教师引入:在写作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的动机,教师宜多设问题情景,尽最大可能使所写的东西有意义,使学生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与潜在的读者沟通信息和情感。如笔者在训练学生写My Summer Holiday时,笔者就给出了三个问题:

⑴.How did you spend your last summer holiday?

⑵.What’s your plan for this year’s holiday?

⑶.What’s your favorite summer holiday like?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以小组形式讨论并自由大胆地表达见解。

4.列提纲:学生围绕写作主题和要点,边构思边有层次地写出各段主题句,再根据主题句选材,构思支撑内容,写出关键词及短语,为撰写初稿做准备。如在写(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时,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并合作列出提纲:

3.What can we do?

现选取其中一组提纲展示如下:

Part1:In the last years, pollution has been a serious problem in our daily life.Part2: It’s our fault, so it’s our duty to reduce these pollution from now on.Part3: It’s time to make up our minds to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二)写作阶段

经过一系列写前活动后,学生开始写作(初稿)。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先考虑文章开篇的交代句和结尾的点题句;然后,再添加支撑句,将主题句扩展成段落;最后,把各个段落按时空或逻辑顺序连成一体,形成一篇语义连贯,层次分明的初稿。该过程不仅是指导学生提炼语言,安排文章结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要特别注意重视对母语-目的语的思维训练与文章逻辑结构安排的指导。

(1)母语--目的语的思维训练

母语的思维习惯对英语写作影响很大。一般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呈循环式, 因此汉语写作阐述主题时,不是直接切入,而是绕着主题外围转。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式,因此阐述观点喜欢开门见山,把自己谈论的观点在主题句提出来,然后一步步论证。学生受汉语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英语写作时,容易离题,句子结构汉语思维痕迹明显。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指导学生总体把握,紧扣提纲,每个段落主题突出。其次要注意英语与汉语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如:I spent 10 yuan buy the book.)和英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如:我用十元钱买了这本书英语中可用四种表达:1.I bought this book with ten yuan;2.I paid ten yuan for this book;3.I spent ten yuan on this book;4.This book cost me ten yuan).另外,还要要求学生写出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子.如:I’m very busy with my work.学生往往写成:My work is very busy.克服母语对学生的影响,培养英语思维习惯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

(2)篇章逻辑结构

清晰的写作逻辑结构使作者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让读者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教师可让学生掌握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词(如 what’s more, one more thing, in others words)和表示时间过程的连接性副词(first ,second, after that, next , finally).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写作不仅要求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句子,还要求揣度如何使这些句子相互衔接,过渡,从而有效成文。在英语写作中适当使用连接词(如:表并列:both…and, not only…but also…, either…or…;表转折:but, though, instead…;表因果:so, because of, in this way, as a result…;表目的:so that, in order that…;表结果:so…that…, such…that…;表顺序:first, second, then, at first, at last…;表对比: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表结论:in a word,„)可使句子衔接紧凑,文章流畅自然。

(三)后写作阶段(修改和反馈)

后写作阶段是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思考,再升华,在不断反 思和修改中真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合作过程写作法认为学生的作文不应该只有教师来批改,因为这样会缺少真正的读者,结果学生为写作而写作,无真正的写作兴趣,而且也无机会锻炼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笔者在后写作阶段主要实施为:

(1)自评与互评

自评与互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修改方法。在自评与互评前,教师应给出修改

评判标准: 学生完成初稿后,应仔细重读一遍,看有无修改之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原稿进行再加工:1)文章是否切题;2)要点有无遗漏;

3)开头和结尾是否点题,各要点的条理是否清晰,布局是否合理,格式是否正确,内容是否连贯;4)有无主谓一致、人称一致、时态、语态、冠词及名词单复数等方面的语法错误;5)有无句型、习语及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错误;6)有无单词拼写和大小写、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学生先自行批改,润色,然后学生四人轮流互改,通过合作的形式弥补个体差异,达到有效批改。

学生在互改过程中既能借鉴彼此的长处,同时又多了一次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的机会。为使互批更具有有效性,笔者还统一了英语作文批改符号:1.“圆圈”表示有单词拼写错误;2.下“单划线”表示该句表示不恰当或用了中文式的表达方式;3.下“双划线”表示有语法错误;4.下“双划线+三角型”表示用词不当,或用错词了;5.下“波浪线”表示好词语,好句子,好的句型结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同伴互改中,一般学生通过合作都能发现对方文章中的主要毛病,并能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同教师的作文评语相比,同学的评语更具有现实性,作者也更容易接受。下面以一组学生对其中一篇学生的作文批改为例:

I think that we shouldn’t build zoos.animals.I think that animals are unhappy in zoos.Animals and become lazy if they stay in the Our words: :)You’re very smart!/ Your handwriting is not good;/ cool!/I Knew You Could Do It.笔者发现,在同伴反馈中,学生一方面通过作文与他人交流,另一方面也通过评判他人的作文和研读使自己收益,博采众人之长,取得进步,对于他人的缺点和短处也可以引以为戒。这种习作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增加写作的乐趣和主动性。

(2)写二稿

在自评互评后,要求学生重写,因为只有重写才能使学生的评改意见有意义,学生才不至于失去对自评互评的热情与兴趣。而且重写本身就是对作文的一种提高。在这个环节,教师简要传授修改策略,要求学生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修改。有时也可打出范文,让学生欣赏后,再让小组集中修改或重写组内同学一篇文章。

(3)教师批改、讲评

在学生互批、修改重新写二稿后,教师应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收集批改,如果不批改,部分学生作文中的错误将得不到及时纠正,写得再多也收效甚微。对学生习作的批改教师可以采用全批、抽改、轮改、面批等不同形式并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因为学生更愿意看到肯定和鼓励的评语,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笑脸,或是 “Excellent!”、“ Cool!” “I feel proud of you!”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应注意将批改学生习作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错误集中起来,在课堂上

呈现给学生,并由师生共同修改。需要点拨的地方主要包括:1)主题是否鲜明和突出;2)词语运用是否得当,能否使用更高级、更贴切的词汇;3)句子的长度或结构是否需要增减,能否运用更复杂的语言结构;4)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连接成分,过渡是否自然,结构是否清晰;5)语言是否地道、得体,是否有中国式的英语表达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评改作为一个中间环节,而不是终结环节。不应该把学生的初稿、二稿当作最后定稿而做出一次性评断。

(4)师生交流

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个别严重性错误教师可和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帮助学生进行修改。另外,教师还应经常性抽取部分学生让其讲述文章的大意,回答教师在评语中提出的问题,以督促学生更加认真、细致地思考教师评语和自己作文不完善之处的良好习惯。

(5)定稿

学生把从各方面得到的意见加以汇总,重新考虑修改以后,完成最终作品。如刚才那篇修改作文最后的定稿:I think that we shouldn’t build zoos.It isn’t fair to keep animals in the cages, because they’re supposed to have their own freedom.Although they can be taken good care of by people,they can’t run freely like the wild animals.I believe that animals are unhappy in zoos.Animals should be allowed to live in their own homes.What’s more, I feel that animals will sleep all day and become lazy if they are kept in the zoos.Therefore, I have to say I agree that people have to stop building zoos at the moment.(6)展示

教师应注意及时表扬好的作文。笔者经常将高分作文的同学名单以奥斯卡奖形式呈现,同时还选取部分好的习作利用幻灯展示,或请作者在班上诵读自己的作文,这些都极大的鼓励了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和兴趣。有时笔者也会将优秀习作张贴在班级的习作交流园地里,为学生创造“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

(四)后反思阶段 笔者在教学中主要利用成长记录袋帮助学生不断反思所写的初稿、二稿和最后的定稿。它既可以促进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主动性,还可以通过对自身作文的反省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同时亦可呈现学生在一个学期或常年在课堂上或课后完成的各种成果,也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进步和不足。

四.对合作过程写作法的思考

实践证明,这种“重在过程,功在结果”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改变写作课堂教学的沉闷,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还应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1.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敢于开口、敢于下笔、乐于实践并获得成就感。

2.写作训练中应适当穿插读、听和说的活动。有了源头语言的积累,学生才会思维活跃,水到渠成,达到语言的输出。

3.加强写作策略与技巧的指导。例如,写作过程中多运用典型句式,适当

使用谚语,表达时运用回避策略等.另外,这种教学法需要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在目前新课程教材含量较大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写作小组等都有待于今后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陈艳“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训练的新尝试”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6年第7期

2.柏露萍 过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http:///syzx2006/jyky

3.王 蔷《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李 森“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新举措:过程教学法”,《外语界》2000年第1期附件:

10.关于过程作文初中 篇十

天洞,在房顶上,这洞非无意,由四方瓦斜摆起,下方有一口井,井对头便是两个手掌大小的台阶,上方是大堂,有许多带有名字的牌子,我闲暇之时总会坐在那。

外婆的细细言语,说起洞的来历,回想,便找不到了。坐在那,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一方天地,天空在夜间似块布被裁下一块,整齐无痕,这块布的星星尤其多,好像透过这方洞注视我,难道它们认识我?

天洞向下陷,水汇入井中,这里的雨,一条一条,流进血液。我驻足端详它些许,我一边略为兴奋地向上窜,一边忍不住浮想联翩,这里在几世纪前是否缺水,还是藏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口井孕育了我们家几代人的生命,这口井是生命的传承。”外婆什么时候躺在一旁的椅子上,扇子摆摆,挺有一套的嘛。

一细条,一细条雨丝溜过了言语中,穿过了欢笑中,串起了几代人的生命长河。

雨虽停了,屋檐的积水似娃娃,固执而调皮起来,我抓住房柱子摇起来,嘻,下来了。

外公回来了,表情还是依旧不讨喜,但生着胡子的嘴角不时翘起,三月的眼眯成了一条缝,有一点笨笨的。

屋内的炉子响了,外婆赶忙起身,差一点晚饭没着落了。看着雨后天凉快,把桌搬到井边,一方不坐人,留给井。头上的雨一滴快快地落在头顶,凉快的很,冰冰的,受凉的脸害羞起来,红彤彤的,抬着头,被切开的星空中,星星时隐时现。饭香扑鼻而来,每道菜及米都是井中甘甜水的味道,我享受着舌尖上驻足的时光。

夜里,蝉与蛙便开始合唱,凉席上躺着,窗户被我通通打开,一方星空,一片月光,几点繁星,天洞与井在外,我夜中望它俩,总有莫名的心疼。

月光亲吻我的面容,我害羞一笑。它俩也笑了。时光定格在寂静的乡间小屋内。

11.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励学生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激励;潜力

数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不仅需要学习者有缜密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更需要学习者对数学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迎难而上。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笔者就从教师语言的激励、合理安排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方向两方面浅谈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激励学生。

一、教师语言的激励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相信很多人在学生时代最头疼的就是数学课,甚至一提起数学就想到枯燥无味的测试题和单调乏味的数学课堂。因此,想要提起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学会运用语言来激励学生,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及肯定,恰到好处的赞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树立自信心,甚至会改变学生的人生。因此,教师应灵活应用语言艺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合理安排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案

由于天资、环境等因素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应制定不同的激励方式以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综合条件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几个层次,分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将基础知识薄弱的學生分成一组,着重布置一些基础的概念性的习题,巩固练习,学生经过基础巩固,会掌握更多的解题方式,对于数学的学习也不再抗拒,并提高积极性。而针对成绩中等的学生要着重培养解题的思路,比如在函数的学习中,一些学生虽然能掌握基础的概念,但是对很多解题方法并不能多方面地掌握,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使学生的解题思路逐渐清晰起来,这样学生就不会抗拒一些难题和复杂的数学题目的学习,并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思考中获得成就感,继而更加自主地投入学习中。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带着兴趣去学习。

参考文献:

12.如何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 篇十二

一、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为人师表。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高水平的教师,还要有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技能和献身教育职业道德素质。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不仅要有语言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用自己全部的人格教育和感染学生。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为人师表。在课内外教学中教师要自觉运用新课标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民主;在学生中树立自己威信的同时,也要注意树立其他老师的威信;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苦练教学基本功,用规范的板书、板画、标准的普通话、准确生动的物理语言、朴素端庄的仪表和机智的课堂调控能力,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摆正角色位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优化教学程序。

一是要导在有创造性思维的情境上。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讲,是非让学生辨,错误让学生析,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机会。如在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教学中,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中山舰”和“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事件吗?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顿时活跃起来。此时教师进一步设问: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学生的思维一下子由兴奋转入思考。片刻后,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用若干根绳子系在若干架飞机上,再让人潜入海底把绳子系在船上,用飞机把船拉上来;有的说死海不死,往大海里投放足量的盐,增大海水密度,让沉船自动浮起;有的说向大海里投放若干空桶,利用空桶受的浮力拉起沉船,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老师听了各种方案后,首先肯定同学们的想法中正确的成分,转而提出:这些方法是否都切实可行?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达成共识,即利用投放空桶的方法简单可行。这样,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滴滴甘泉,成为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吸收营养,促使他们不断成长。

二是要导在以旧迎新、知识迁移上。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体系,上课时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注意学习、研究物理方法的迁移。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首先要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引入研究I、U、R三者的关系。研究时先提出问题:怎样研究三个以上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呢?学生一下子回答不出来。在教师进一步启发下,学生回忆起:在学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研究过。再问:我们是怎样研究的呢?学生回答:先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单独研究电阻跟某一因素的关系。至此,教师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分离变量法”。今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研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在小结本节内容时,教师要注意为“电功、电功率”的教学做好铺垫,同时,再一次强调:今天所用的探索研究欧姆定律的方法———分离变量法,在今后将要学习研究的“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及高中学习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等内容时都要用到。这样,学生在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上,自然认识到“分离变量法”是探索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基本方法,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方法基础。

引导学生小结:哪几种情况下物理过程中不做功?学生从上述举例演示、投影录像中分析,归纳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但没有距离;有距离但没有力的作用;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对功的概念及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较深刻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对举例和演示进行分析,找出做功的条件,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然后利用投影或播放录像等手段,向学生展示一组画面或生活片段,让学生分析有没有做功,谁在做功,对谁做功,加深学生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

三、注重学法指导,优化教学方法。

在汲取各种教学方法精华的基础上,大胆构建适合本班教学实际,能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多种教学模式,并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在教学中贯穿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应针对不同教材特点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对比较深奥、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学时可采用问题讨论法。教师设计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化难为易,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对一些比较浅显的内容,教学时宜采用自学指导法。对一些重要规律、定律教学时宜采用观察实验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结论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得到学习方法的启迪。另外,还可以采用教材分析法、辩论法、竞赛法等多种教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物理教学中,优化教学程序,要以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为前提,以开发智力、发展能力为方向,以培养品学兼优、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效课堂课改亮点工作下一篇:二中创建民族团结学校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