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意(精选13篇)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意 篇一
小学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语文组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诗意:《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是和“美”、“美感”、“意境”连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着诗所描绘的那种形象化的意境。是依照情感和想象等来营造的一种情调,一种浪漫,是作为主体的人对美学的一种追求的状态,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
诗意语文: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出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教学意境,这儿的“诗”喻指一种美的高雅的境界。很显然,诗意语文不是语文中的诗歌教学,也不是把语文当作诗来教,也不是教师的语言像诗一样美,当然更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诗人。它是一种文化和文学气息特别浓厚的通过独特的生机、鲜活的张力和创造的激情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意蕴,是语言和人栖居的世界两者关系美学追求的状态。其主旨就是使语文教学提升到审美教育的层次。诗意语文的特质离不开语文的性质和一些共性,它不是另一种语文,而是基于语文本质认识的,在语文共性中的个性凸显。
小学诗意语文教学实践:就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小学生的审美天性出发,以小学生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以情境交融互渗为表现,引领学生自由对话,实现自我,优化诗教环境,探索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诗意化,使师生在语文课堂中诗意地栖居。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研究概况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诗意和艺术创造力的伟大民族。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兴、观、群、怨”的诗教理论。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近代的陶行知先生办学,也提出要办成诗的学校,办成真善美的学校,让学生享受诗意的生活。李吉林在《是教师,也是诗人》中这样说:“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
除了中国传统的“诗者天地之心”,西方文化从一诞生起也一直未曾停止对诗意的追寻。19世纪德国哲学诗人荷尔德林写了一首诗“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上……”范罗诺萨说:“汉语是理想的诗性语言。”池田大作说:“诗是联系人、社会、宇宙的心。”此外,从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雅克〃德洛尔)到“人性的教育呼唤诗意”(肖川),从“诗是人类的母语”(尔格〃哈曼)到“不管是在人类的开端,还是人类的目的地,诗都是人类的女教师”(谢林)……都一脉相承地言说着诗意在人的发展和教育中的地位。所以滋养诗意语文的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探索的原点应是世界文化背景。
近几年来,国内关于诗意语文的研究是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不断展开的。语文作为母语教学,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关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史,把语文学习放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视野下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于是诗意语文的研究则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积极探索诗意语文的内涵,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研究的落脚点更多的往往从教师自身的视界出发寻求课程理念的转化,还没有能够形成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本课题的研究试图在这方面进行必要的探索。
2、研究的价值
(1)首先,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有利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成熟。纵观新中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它的人文底蕴流失,非人文的倾向并非“一日之寒”。建国以来,语文教育受到的戕害最深,充满人性之美,富有情性之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应试之学。在科学和人文之间寻求平衡,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求归路,这就是“诗意语文”存在和研究的最大理由,也是“诗意语文”在今天课改中的呈现的最大价值。
(2)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发展,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符合儿童学习语言规律和育人规律,同时也为诗意教学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长期以来,语文中的“人”被遮蔽了,而诗意语文总是把教学的逻辑起点建筑在对儿童的认识上,从儿童出发,以最高的眷注去指向儿童世界的灵性召唤、诗意栖居、内在体验和全面生成,并注意吸纳李吉林 “情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精髓,从而体现了与语文课程的自然和谐,其价值对今天的整个教育改革,越来越显示出生命力,越来越显示出理论和实践的价值。
(3)通过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进一步锤炼着教师的精神品格和教学的精神气质,促进教师冲破功利主义束缚,从新的视角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自身专业发展。(4)通过实践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深化孔子、陶行知等诗意教育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不断深化诗意语文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有利于我们做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之作。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目标:
(1)在充分发挥语文教育教学本身的特性和独特魅力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小学诗意语文教学的特性、风格,不断探求新的途径和方法,探索诗意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建设性地丰富“诗意语文”的内蕴,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在对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等方面探索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的转变,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的最新化。
(3)通过对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内容:
(1)关于“诗意语文”的文献研究:当前中小学新课程背景下诗意语文研究综述;当前教学现状分析研究。
(2)“诗意语文”的理解与把握研究: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学生学习需求研究;诗意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研究。
(3)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诗意语文特性、教学手段的诗意化以及实施、评价、反馈的改进思路研究;诗意语文教学方法与途径研究;基于“诗意语文”的教师个性化教学行为个案研究;诗意语文课例研究。
3、重点:(1)“诗意语文”的理解与把握研究(2)“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思路:
从我校诗意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入手,以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校教学问题,结合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的分析,确立本课题的生长点,寻找研究的切入口,然后以教材建设为抓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学案例、经验总结等为载体,通过上研究课、交流心得体会,讨论座谈等形式,探索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的策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小学诗意语文教学的理论。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相结合。
2、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筹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1月)
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围绕课题深入学习,深入课堂开展课例研讨、学术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教学案例,阶段性研究报告等。同时采用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组织推广。
第三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论文、案例、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汇编成册,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3、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筛选和研究来自诗意语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断完善研究的方法,不断纠正研究中出现的偏差。
(2)调查法。一是调查小学语文诗教的现状,去粗取精,确立新的生长点,二是通过调查总结筛选诗意教学中的新点子,新做法,进而用于指导实践。
(3)文献研究法。多学科、多角度地开展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供指导。
(4)案例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个体案例的解读、对比来调整研究的思路,测试研究的成效等。
(5)经验总结法。组织和鼓励教师不断发掘,及时总结提炼诗意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这一新的角度出发,反思教学行为,探索语文教学实践的途径和方法。
(2)诗意语文教学研究的依据应是儿童,服务于学生发展,从而体现新课改理念。
(3)诗意语文教学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校本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学效率提高的过程。
(4)诗意语文研究需要学校管理层面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张扬教师的个性,促进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2、发展与创新(1)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通过对“诗意语文教学”的深度思考和探索,体现了教师的研究品质和精神气质,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教学实践思路的创新。
(2)诗意语文是现代化进程中人对精神的一种皈依。它力图从审美角度引领学生提升生活的意义,健全学生人格,满足了师生共同的自主发展的需要,让语文找到了回家的路,同时也建构了一种新的语文教育文化。
(3)在吸纳孔子、陶行知等诗意教育理论及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诗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拓展了教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教学研究的内涵,引领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意 篇二
教育是一项培育生命的事业,当一个个孩子满怀希望地进入校园,他们的生命体验就开始了,语文课堂就应该成为儿童精神世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就应该成为他们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就应该成为他们心灵世界的一股清泉。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是美好的,是充满诗意的,孩子也只有在诗意的课堂上,才能充分发挥诗意潜能,诗意的课堂是灵动的,是蕴含着意境的。有人说,语文教学应该像一首诗,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状态下收获语文知识,让学生得到诗意陶冶,享受审美乐趣,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让语文课堂绽放诗意花朵,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需要诗意,但语文教学进入诗的境界时,我们的课堂就会鲜花盛开。有激情才有诗意,诗意不是只靠简单理论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有人格魅力,小学语文貌似简单,可它内涵丰富,当我们面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时候,难道我们只教给学生知识吗?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体验文本情感。所以,我们应该首先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给孩子输入精神食粮。一个好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有一种精神享受,包括我们的外表、体态、眼神、手势、语言……都应该让孩子产生心灵震撼, 一个有诗意的教师应该有丰厚文化底蕴、高超教学艺术。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强调语文诗意,就是强调一种诗意人生,就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让学生在富有情感、充满诗意课堂氛围里探求人生真谛,这样,学生才会体验到学习的成功、生活的幸福,才会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快乐。因此,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常常这样做:( 1) 不断提升自己。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充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照亮别人,才能发出不败的光芒。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不断吸取新知识、新理念、新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 运用多媒体手段。一节好语文课,应该给学生营造欣赏氛围,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陶醉。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用声情并茂的画面给学生营造诗情画意的课堂,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诗意课堂让学生灵动起来,诗意教师让课堂精彩起来,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唤醒学生心中的诗意,让我们的课堂洋溢诗的芬芳与浪漫,让我们的课堂诗意浓浓。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用自己的那份激情演绎诗意的精彩和魅力。
3.建构诗意感性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篇三
关键词:诗意;感性;小学语文课堂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经过了徘徊、感慨、迷惑、惊喜、顿悟的心路历程,从不懂怎么教语文,到懂教学,经历了酸甜苦辣的过程。这里面有辛酸的和成功的喜悦,我在教育教学生涯中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经历中感受到要带给小学生赏心悦目的课堂教学,要用教育教学智慧点燃课堂教学的烟火。笔者觉得从以下方面努力建构诗意感性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一、更新观念确立理念
教师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教师要用新观念新理念带来教学改革的鲜花竞放。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将矛盾剖析,深刻反思教学改革,倡导教学改革要注意方法,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和内涵,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充满感性的阳光。
二、塑造课堂的整体面貌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感情充沛的,理论丰厚的、文学底蕴深厚的、人性伟大的课堂。很多语文教师除了读好教材,备好语文课外,从不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变为识字、写字、读文、背诵和写作的生硬的语文活动,这就将小学语文教學的意义抹杀了。语文课堂应包含丰富的情感和意蕴,饱含文化深意,不仅是工具性,更是人文性的课堂。这些鲜活的语文课堂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是语文方法和教学过程,语文情愫和语文修养。
三、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生命的基本需要。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输入给学生的精神就更加重要了,很多时候,教师可能都是学生的精神支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人格来影响学生,要发挥人性来感染学生,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乐于无私奉献,将爱心的暖流流淌,对学生要全面细心地尊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感染力,饱含丰富的情感,使用优美的教学语言,积极发挥教学智慧,关心学生的生命成长,充分驾驭课堂,用自己对教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在好的语文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会觉得语文学习是精神的享受,教师的衣着、表情、眼神、体态都能带给学生以内心的触动和感染。
四、注重丰富文化积累
小学语文课堂要教会学生很多知识,教师要有丰富的文化积累,因为可能课堂上需要涉及的有文学、史政、科学、哲学等,不能变为教师问学生答,或者学生问学生答的形式。课堂上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后自己解决,教师的积极引导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课堂注重师生互动,讲究师生对话,教师要善于点拨,善于讲授,该讲什么,该怎么讲,教师都要慎重思考,智慧教学,教师并不是课堂的包办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指引者。
五、培养师生的情感
很多学生会因为语文老师而喜欢语文学科,所以教师要努力做到让学生喜欢老师。我们想一想,素质不一样的教师你更喜欢怎样的教师?有一位教师课堂上骂骂咧咧,说话尖刻酸辣,冷嘲热讽……学生在教师的驯骂中度过每一节语文课;还有一位教师诗情画意的语言,端庄优美的姿态,幽默风趣、妙语连珠的课堂教学讲授,还有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教师深厚的文学素养,学生会从内心喜欢上什么样的教师呢?教师引用的每一句名人名言,每一首古诗散文,每一个经典故事,每一个成语寓言故事,这些都能给学生提供效仿学习的素材,在学生的内心刻下难忘的记忆。在这样的语文老师的感染下,学生确实能受益很多,学生会享受到语文学习的最大的乐趣,学生会从小积淀语文素养。
六、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
教师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我们知道艺术是技艺和智慧的高度完美的结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教师要学会锻炼处理教材的水平,讲究课堂设计的艺术手段,注重教学方法的艺术,学会处理课堂问题的艺术,甚至在教学语言、教学板书、教师课堂操作水平上都要注重教学艺术。教师要追求个性和鲜活的教学方法和智慧,在课前导入的时候,不能够照本宣科,直接走向主题,而应该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让学生投入沉浸到教师铺设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和生成新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艺术水平,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不能重复不变地使用,教师给予学生的应该是美好的常新的一切。
上好一节小学语文课非常不容易,做好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不容易。我们语文教师要努力创造充满诗意的、感性的阳光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就像春风雨露,和阳光普照,充满着情景交融的曼妙、师生欢乐的情趣、热烈活泼的气氛,才华横溢的展现,运筹帷幄的把握。这样,每一位学生会真正爱上语文,这种热爱语文的情感会作用于学生成长的一生。
参考文献:
4.小学生诗意毕业赠言 篇四
小学生诗意毕业赠言 让简单的甜蜜,变成一种习惯,拿着棒棒糖,诉说着我们的友谊„„ 回想第一次见面,你背着书包来到教室,胖胖的小脸上总是弥漫着那甜蜜的微笑„„ 第一眼看见你,我愣了,或许那一刻就已命中注定,要和你纠缠一生,做一生的好朋友!我们在学习中做对手,在生活中做“父母”。或许有那末多的不如意,或许有那末多的曲折,或许有那末多的磨擦,但是彼此的那份默契和信任
在默默地熔化着对方拿冰冷的心!或许真的是要离开,或许真的要一生不见,也是真的要从此挥手,但是脑海里的那份真实的友谊照旧,回首过往,有你的足迹,有你的笑声。
5.生活中的诗意作文 篇五
我漫步在飒飒风声袭来的江边,感受到双耳在黑暗中冻得通红而麻木,抬起头来望明月。此时便想到东坡的“高处不胜寒”来。月亮是寂寞的,在我们遥不可及的高处孤独禁受寒冷,却将清辉抛向大地,为观赏它的人的生活来一次不一样的悸动。他不在意任何人。而这些诗,便是为其徒增一丝忧伤和神秘。正如诗中: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找了窗边的一处坐下,耳边传来的是有沙甜嗓音的男声低低的呢喃。天空渐渐变得光亮了,凉凉爽爽的空气包裹住我,这是晨跑后独一无二的感受。
爸爸端来早餐,香香辣辣的。耳边仍然是沙哑的呢喃。窗外,正上演着一场独一无二的演出。上班的人们急匆匆的赶着,学生们兴高采烈相约出游。一个妈妈带着他的儿子和小女儿正散着步。突然他们停了下来,只见小女孩指着那棵桂花树,似乎是想摘一朵桂花。孩子们够不着,妈妈便去摘,桂树被摇晃,桂花倾泻了下来,像一阵金黄的雨,落在小女孩黑色的发上,雪白的颈上,甜甜的脸颊上。
女孩咯咯地笑起来,男孩也笑起来,母亲也忍俊不禁。霎时,阳光爬上了一家人的脸庞。
“人闲桂花落”蓦然间,我的脑海里闪过这句诗。短短五个字,恰能将此时我的心情表现出来。兴许是为努力后的成功庆祝一下吧,也或许是女孩想要将桂花戴在头上吧,亦或只是对新的一天到来的美好期盼。我在这香气氤氲的迷人早晨闲适的看着这一切。一切的阳春白雪,都在此时此刻,化成了生活中那份最质朴的幸福,那是一点点诗意,是春暖花开的期盼。
不知此时,阳光有没有爬上我的脸庞。
独自一人坐在桌前,看眼下书山题海,眉头紧皱。窗外阳光熹微。
书本上的古诗词看起来枯涩难懂,学习的压力使我记忆不起,抬不起头。
忽然,感觉全身暖洋洋的。抬起头来,只见一丝阳光,从禁闭的百叶窗中挤了出来,倔强射在桌前。我放下手中的笔,拉开窗帘。只见窗外阳光普照,翠茵茵的树挺拔地簇着星星点点的红色花朵,一派春和景明的景象;街道上的人们如每一个寻常的一天一样兢兢业业,忙忙碌碌。江边年复一年的吹着悠闲的江风,波浪拍打着时间的脚印。
这时,脑海中闪现的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食指的“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相信生命……”
我顿时将那一句句诗烙印在了心上。我知道,那不是生记硬背得来的诗句,而是心中的自己在将那一点点美好的诗意伴我前行。
6.宁静中的诗意人生 篇六
宁静中的诗意人生
山东阳谷第二中学 张彤辉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的这句名言享誉世界。然而当今社会,诗意人生似乎成为难以企及的心灵奢望。那么,诗意人生是怎样的呢?怎样才能回归诗意生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宦海沉浮,看到同僚争权夺势,他心里苦笑。在对官场不满发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呼喊后,他草草结束了九十余天的彭泽令生涯,脱掉污浊的官服乌纱,换上轻装布衣,回到向往的田园。清晨,他迎着蒙蒙雾气,踏着莹莹露珠,走在田园小路上,一切清新怡人;傍晚,他扛着锄头,和着月光,回到飘起炊烟的庭院,篱边菊花绽放,一切馥郁馨香。他是陶渊明,后人崇仰的五柳先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把酒东篱,偃仰啸歌,他心中感到最大满足。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是最重要的,这里没有世俗的纷纷扰扰,没有官场的勾心斗角,尽管清苦,却收获心灵的宁静,享受诗意的人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曲《送别》,历经几十年传唱不衰。他生于官宦富商之家,是曾在日本留学的“海归”。他学贯中西,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不甘沉醉于风花雪月的他,也曾苦苦寻觅济世的良方,然而生逢乱世,()抱负难展,身心倍感疲惫和迷茫。在厌弃中欲与附庸风雅的文士断交,在愤懑中欲与污浊横流的尘世绝缘,于是毅然从朱门遁入空门。他是李叔同,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后,他一洗铅华,超然尘外,笃志苦行,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从绚丽至极归于平和清淡,从俗世的舞台走向宗教的圣坛,李叔同践行并获得宁静的诗意人生。
“我走入森林,是因为我希望认真地生活。”瓦尔登湖畔的那间小屋,是属于梭罗的。他宁愿独自坐在一只南瓜上,而不愿拥挤地坐在天鹅绒的座垫上。为了那种原始简朴的生活,他斩断羁绊,选择离去,来到湖边山林。孤身一人,自食其力,他以山川草木为友,以麋鹿鱼虾为伴。他的手不仅拿笔,也拿斧子,他的眼睛不仅看书,也看青草绿树。清晨的散步遐思是每天的开启,夜晚的秉烛书写是每天的谢幕。与自然交谈,与心灵对话,在专属于他的天地,挚爱自然的心自如骋游,凝结成《瓦尔登湖》。抛却纷繁复杂的生活迷惑,梭罗的人生简单却耐人寻味,他描写的世界恬静美好,他展现的本真生活让人心驰神往。
7.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意 篇七
关键词:瑕疵,情感,意象,主旨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学习古诗词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 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 并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的基础上, 对提高审美情趣大有裨益。但是,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着如下误区:
一、重本义, 轻意蕴: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有些教师从本本出发, 用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来执教古诗词, 甚至以解释词语、逐字翻译、最后串讲整首诗词的本义为主要教学目标。如此的课堂教学, 只能使学生获得断章取义的知识, 但削弱了对古诗词意蕴的深刻理解。
二、重识记, 轻朗读:俗话说“:三分诗, 七分读”。教师对学生加强识记 (背诵) 古诗词固然重要, 但轻视情感朗读就本末倒置了。其实, 只有让学生通过情感朗读,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但是, 不少教师把背诵古诗词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学生自主性朗读的时间少的“可怜”, 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感到乏味, 乃至厌学。
三、重解题, 轻背景:有些教师偏重对诗词题目的字词解释, 但讲述写作背景时往往停留于对作者简单的字号称谓, 而没有详细解读作者的简要经历、所处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诗词的系统性理解。
山雨欲来风满楼, 前进道路坎坷磨。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种种误区在所难免;在践行“15/20/10”的教学模式中, 我们务必正视现实, 着眼未来, 为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效率探寻奥秘。
一、在品味文句中让学生体会情感美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岁月, 但是有些教师还是打上传统教育的烙印, 为了追求学生的“高分”效应, 注重强行灌输字句本义的点拨, 淡化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刺激是由条件反射机制来达成的, 而音乐和人类语言的音调都来源于原始非条件反射音调, 这就是它们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 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诗词时, 通过吟唱的办法来加深对作品的感悟。所谓“吟唱”就是采用唱歌似的音调来诵读作品, 从而使学生感受作品的主旨和韵味情调。当然, 我们可以用优美的音乐来为诗词谱曲, 让学生在反复吟唱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 真正品味诗情画意。为了提高鉴赏诗词的效率, 教师应该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 创造性的在教学中将内容相关的几首诗合在一起吟唱。诸如杜甫的《春望》、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贺知章的《咏柳》三首诗可以组合吟唱, 学生从中不仅体验到作品的音乐美, 更增添了鉴赏古诗词的无比乐趣。我在执教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 就大胆改变学生常态化的“读诗”, 先指导学生把握作品的平仄规律, 然后配上《阳光三叠》让大家反复吟唱, 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中领略到了李白诗词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在情感诵读中让学生领略诗词的意象美
常言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教师引导学生找准切入点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朗读是提高古诗文有效教学的关键;同时, 读出韵味、语感和情感更有利于学生领略诗词的意象美。
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注意停顿、重读以及语调的正确处理。一般而言, 初中古诗词朗读的节奏比较简单。诸如:七言诗可以分为“二/二/三”的形式;五言诗词则可分为“二/三”或“二/一/二”形式。所谓重读是指体现在作品的关键词上, 特别是那些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感慨的词语。至于语调的处理, 应该坚持抑扬顿挫的原则, 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升降都是很讲究的。学生在在领略诗词意象美的时候, 还要正确把握好深沉悲愤与恬淡自然的区别, 做到平声流连舒缓, 仄声狂野挺拔, 平仄的高低错落合理, 使客观物象的张弛和学生的主观情绪有机搭配。诸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 “难”和“残”形象的表达作者凄切、沉重的离别之情, 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心灵跃然纸上, 学生在朗读必须带有低沉委婉的语调。
三、在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中让学生领悟主旨美
从某种角度而言, 古诗词往往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现, 因此, 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时, 首先要让他们初步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的起伏。假如不向学生介绍李白被赐金还山的故事, 那学生很难把握《行路难》的主题思想;假如学生不了解唐后主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的悲惨经历, 那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李煜对故国的不尽怀恋和“剪不断, 理还乱”的无限愁绪;假如不了解陶渊明的超然闲适、曹操的豪壮雄健和杜甫的沉郁顿挫, 那就不能高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毋庸置疑, 只有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 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情感思想。当然, 我们在实践中还应鼓励学生仔细分析标题的字眼, 因为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有些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有些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可见, 学生正确的读懂标题, 既可以初步读出诗词的重要信息, 又可能产生意外的收获。譬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是词牌名, 学生很容易理解, 但对“密州出猎”四个字上理解颇费周折, “密州”一词简要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而且暗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背景:他谪居密州后还是寂寞和落魄的;“出猎”则概括了主要事件, 当学生初步感知“出猎”大意后, 就为进一步感知作者的情怀奠定了基础。
8.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诗意点 篇八
一、扣题眼
题眼是什么?就是课题中的关键词,犹如一个人明亮的双眼,透过这双眼睛可以窥视文章的条理、内容。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课题的题眼,就是绝好的诗意点。如苏教版第八册的《最佳路径》、《永远的白衣战士》、《生命的壮歌》等等课文,可以从“最佳”、“永远”、“壮歌”着手切入课文,从而激发学生读、疑、析、议的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最佳路径》时,板书课题后就问学生:“如果让你来写本文,你会抓住哪个关键词来写?”学生很快就抓住了题眼“最佳”。笔者接着追问:“你想从课文中知道有关‘最佳’的哪些信息呢?”学生自然而然想知道是谁设计了最佳路径,他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凭什么说这是最佳……这些正是学习中要解决的问题,但现在不是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的,而是学生主动想获悉的,所以学生迅速埋头读书了。不久,书本放下来了,学生头抬起来了,小手举起来了。“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格罗培斯作为世界建筑大师,却为微不足道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因为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格罗培斯修改了50多次方案还不满意,尽管施工部催促赶快定稿,但他却只是争取定下方案。言下之意,满意了才定稿,不满意就要继续修改。”“老太太的葡萄园无人看管,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在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其他葡萄园主对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视而不见,还费力地在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格罗培斯从中却深受启发,决定把路径设计权交给游人。”“格罗培斯不愧为世界建筑大师,他让人在乐园撒下草种,提前开放,游人在不知不觉中踩出了许多小道,这些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格罗培斯再让人按游人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这就是最佳路径,因为他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体现了对游人的尊重。”当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解读文本时,他们的眼光更敏锐,他们的发现更独到,他们的理解更深入,他们的表达更流畅。如果我们能紧扣题眼,挖掘好课文的这个诗意点,那么课文中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抓要害
所谓要害,即课文的中心句,也可以是辐射全文的重点词句、语段。任何一篇课文都有中心,有的含蓄,须要反复诵读、体味;有的显而易见,往往在文中就有一个最能表达全篇中心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就是中心句。中心句不仅概括了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对其中心思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除了中心句,课文中还有一些词句、语段,能集中反映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能打动读者,这些都是课文的重要诗意点,挖掘出这些诗意点,概括课文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得到情感熏陶,受到思想启迪,就将水到渠成。
例如《祁黄羊》一文的中心句,就是文末晋悼公评价祁黄羊的话:“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笔者扣住这个句子,先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再让学生质疑,最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自悟。外举、内举指什么?为什么不避仇、不避亲?如此就是出以公心吗?祁黄羊的做法果真难得?一个中心句,引发了学生这么多疑问,这样就为师生合作探究、解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初读课文,学生基本弄清:中军尉祁黄羊请求辞职,所以晋悼公要他“举荐”中军尉人选,因为中军尉职责重大,关系着国家的兴亡,所以祁黄羊想着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就举荐谁,压根儿不管是仇人还是亲人。精读课文时,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才能让学生走近祁黄羊,真正感受他的“公心”。可以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是祁黄羊,自己能否只想国家,不念私情?还可以进行班委换届选举,让学生参与推荐或自荐。通过挖掘诗意点,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可以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又如执教《第一次抱母亲》时,笔者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一句话,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体会作者为什么难过?作者难过,因为不知道母亲竟然这么轻,差点儿把母亲摔倒了;作者难过,因为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生活的重担;作者难过,因为小时候是母亲挑重担,自己长大后,竟然还是母亲挑重担;作者难过,因为自己从不真正了解母亲,从没想过替母亲分担……抓住重点词句切入课文,可以由对一个词句的理解辐射到对课文主旨的领悟,学生不仅明白作者为什么难过,认识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而且自然而然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自己该如何对待母亲。
三、品细节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可以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教师要挖掘出课文的这个诗意点,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品中的精彩细节,分析其在丰富文章内容和深化主题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进行有意识的说写训练。
课文《天鹅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处细节描写:“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当学生读到天鹅破冰这个细节时,似乎没有受到触动。怎样让学生受到触动呢?笔者想了一个小小的办法,让学生以右拳当天鹅,以桌面当冰面,再模拟天鹅扑打冰面。当学生高高抡起右拳,再像石头似的重重地击打在桌面时,教室里“啊,啊”声四起,他们痛了。当我要学生接着第二次第三次继续击打时,他们摇头了,他们因为怕痛而不敢再击打。但天鹅为了生存,却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一次又一次不断地撞击坚硬冰冷的冰面,它是忍受着怎样的剧痛啊!学生被天鹅的举动震憾了,明白了亲眼目睹此情此景的斯杰潘老人为什么从此放下猎枪了。在学生无法深入和文本对话时,只有教师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诗意点,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才能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远。
范祥善先生曾云:“宜善用教科书而不为教科书所用。教科书,死物也。教授国文,舍而用之固不可,用之不当,其害立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诗意点,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动;可以发挥学生的想像,丰富学生的具像积累;可以调动学生的经验,提升学生的理性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才情,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坦洲镇永一小学)
9.生活中的诗意记叙文 篇九
读着古诗词,有时会突然怅惘。那些苍苍的蒹葭,那些桃花与流水,那些悠然飘逸的迁客,都去哪儿了?蓦然回首,原来诗意藏在角落里,藏在我们曾匆匆掠过的风景里。
“偷得浮生半日闲”,漫步校园,看树叶投下的斑驳碎影。清凉的绿荫铺满了小道,晃动的阳光,如柠檬汁一般流淌。任风吹过耳畔,撩起发梢,静静地站在树下,看那绿叶上清晰的叶脉,抚摸树干上岁月的痕迹。肩上有阳光,脚下有微风,心中有歌声,光阴缓缓流动,漫卷人心。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朗朗书声从一旁的教室里传来。文字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一个时代的情感传递。身旁仿佛已是江水滔滔,屈原身着宽袍大袖,行吟泽畔,渔父披蓑戴笠,怡然悠然。一场心灵的对话就此开始。当苦闷遇上宁静,当儒家遇上老庄,没有不解,没有争吵。那仿佛是一个生命在叩问另一个生命,是尘世的清高与隐世的淡然之间的惺惺相惜。千年的生命里,有一份悲壮,更有一份诗意,以至于穿越时空依旧余音袅袅,洗涤人心。
遥想远古,伏羲氏静坐于群山之中,突然醒悟,“世间唯阴阳者矣”;梦回春秋,孔子立于江边,看那奔流的江水,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李煜告别了雕栏玉砌,在悠悠的时光里感受着小楼的东风;苏轼放下沉重的仕途包袱,漫游赤壁,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环境的不凡带来内心的诗意,内心的诗意造就环境的不凡。而我们,何时能收拾好烦躁的心情,在行囊中放入一份静谧,在心灵中藏有一份诗意?
10.诗意的语文教学 篇十
单纯的填鸭式教学,单方面的口耳相传,枯燥的说教,这些方式也早就随着时代的变革在悄然转变。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灵魂缔造者教师,也应该用诗意的课堂去点燃孩子的感情,尤其是语文教师。因为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然而放眼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是如此的不尽人意,现代教育的种种弊端消磨掉了教师们的诗意,为了应付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各级各类考试,我们的语文课堂毫无诗意可言。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无异于干旱的季节没有绿意的枯涩。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去浇灌我们生命的绿意呢?
要做到诗意的教学,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乐教。
几千年前,《论语》开篇就载有孔子对愉快教学的认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孔子这时已经认识到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实,孔子的得意弟子颜渊就是以学为乐的典范。孔子称赞他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们认为,孔门弟子的乐学与其老师孔子的乐教有着直接的联系,即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弟子颜渊就曾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阐明了乐教对乐学的重要影响。
荀子曰:“夫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也速。”他认为音乐具有振奋人的精神,感化人们,教育人们的力量。
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并且非常注意以乐教吸引学生的乐学:“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均是对孔子愉快教学思想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作为世界第一部教育学著作的《学记》,更深刻,更具体的揭示了愉快教学思想:“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其中的“和”,就是指师生关系融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处理得当,教师善于引导而不是牵着鼻子走;“易”是指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严格要求而不施加压力,学生就不会视学习为畏途;“思”指学习中的思维活动,教师只开个端倪而不和盘托出,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才算善于诱导,达到启发式教学的要求。
二、仁爱,宽容,民主,公平——激活思维,催生质疑和探究的欲望。诗意的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联袂演出,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教师对学生不热爱,甚至见到学生就烦,学生对教师毫无感情,甚至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双方在思想上首先就不愉快,还谈什么愉快教学?!
师生关系和谐,关键在教师。教师应热爱所有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师生间架起情感的桥梁。像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那样:“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不管在什么场合,教师都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只有意识到被尊重,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对优差生应一视同仁,处理问题公允不倚,不带偏见。平时应多鼓励引导,忌无处不到的批评训斥,任何鄙夷讥讽,怒斥甚至体罚学生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相信学生都是求进步的,都是要学习,有旺盛求知欲的,能够改正错误的。
(三)制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诗意的教学离不开良好的课堂气氛。好的课堂气氛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相一致、相协调,教与学双方的认知、思维活动必须有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应该是既静谧又炽热,既活泼又紧张的,既有播种的繁忙,又有收割的喜悦,既有在知识的皇宫里舒心的漫步,又有攻克知识堡垒的激烈的战斗。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产生一种对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怡的美好境界的向往。
首先,提倡教师笑进课堂。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有学生这样比喻:“在炎热的夏季,老师的微笑如甘露,带给我们一个清凉的世界;在严寒的冬日,老师的微笑似春风,总让我们感觉到温暖。”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端庄、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让学生感到听你的课是一种精神享受。
再次,要善于发挥正强化的作用。“正强化”这一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运用表扬、激励、肯定、鼓动等手段发掘一个人的优点使之得到及时巩固、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教师在语文课上经常使用正强化,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和愉快的心情,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还可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故意设置障碍,造成疑虑,教师佯装不知,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争论,以及用故事、表演、挑刺、幽默等趣味性措施,可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更全面。
(四)善于调控扣人心弦的教学节奏。
节奏本是音乐上的术语,杰出的乐师总是十分讲究节奏和旋律的美,以此抓住听众的心,使之驻足凝神,屏气入境。教师也应象乐队的指挥一样,善于调节,使课堂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教学节奏是愉快教学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过快,否则感觉不到乐趣,也不能过慢,否则断断续续,学生感觉不到完美,又要抑扬顿挫,既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又有“小弦切切如私语”,以此紧扣学生心弦。
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住学生生理和运动的节奏,使教学节奏与之相适应。13—19岁的中学生,其大脑的兴奋中心呈曲线变化,波浪式推进,随着刺激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巴甫洛夫认为在50分钟以内,大脑兴奋中心总会出现一个疲劳波谷。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利用兴奋中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要善于在疲劳波谷期设计精彩的提问,或举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加快节奏,形成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兴奋起来,度过疲劳低谷,从而弥补生理心理的缺陷。
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有节奏感,做到快慢适度,疏密相间,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心理学研究表明,“机关枪式”的语言,“大辩论式”的语言,会对学生大脑细胞产生超荷刺激,从而产生厌烦心理。还要按不同作品的基调调控教学语言的速度。内心情感变化平缓或感情色彩灰暗时,语速要减缓;内心情感强烈或感情鲜明时,语速就要加快。做到抑抑扬扬,有波有澜,有时慷慨陈词,像飞流直下的瀑布,有时娓娓道来,像涓涓而去的溪流,给人以无穷美感。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兴趣,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教师还要善于借助教学内容的节奏来调节整堂课的节奏。教学内容的节奏指上课内容的详略、多寡、取舍、安排等。该讲多少信息,含量和速度都应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必须富有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感。在教学的重点处应讲得多一点,详一点,速度稍慢一点,方法更灵活些,形成教学的高潮。
(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指在语文课堂上利用电教设备、音像、挂图等现代化教具和形象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进行有效的学习。实践证明,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尤其是电教媒体,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它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使学生的兴趣大增。例如:教《再别康桥》一课时,我不是按通常的教法,即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子都课文,而是先将有关的背景资料在屏幕上显示,再放映康桥的美丽风光,后听课文配乐朗诵。优美凄婉的乐曲引发了学生内心的共鸣,学生们仿佛跨越空间,在康河美丽的晚景里体味到作者对康桥真切、深挚的爱。在一定程度上领略到作品的音韵美、画面美。
此外,语文的诗意,决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诗意,更多的是生活。
1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意 篇十一
领悟诗歌的诗眼文心,用心触摸词句;碰撞童心的真情意趣,将诗意融入生活。
金圣叹说:“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去。”我们的诗词教学,不能只是走马观花,讲一讲字意,理一理词序,说一说大意,将诗词的意思做一个白话文的翻版而已。而应该到“花”里去:跨越时空,走进历史的背景;对话作者,触摸驿动的心灵;感悟文本,品咂情感的流动。寻找诗意的栖居地,将高度浓缩的诗句膨化开来,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焰火一般飞珠溅玉,流光溢彩。让学生的情感在诗意的天空中翱翔,真真切切地感受文字的灵性,领悟作者的人生,洞悉当时的社会百态。
把脉时代——未成曲调先有情
了解诗人气质,熟悉诗词创作背景,是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必须将诗词放归故土,从诗歌生长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诗人自身的气质来品味诗歌,方能感受其真正的魅力。
王崧舟《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片断:
1. 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教师板书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 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 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①作者都是南宋的诗人。随机让学生说说对南宋的了解,教师随机补充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的史实。
②都有景物描写。随机设疑:写景只为写景吗?对此我们需要认真体会。
③都写到了人。随机追问:此处的“游人”指哪些人?(南宋权贵)此处的“遗民”又指哪些人?(北宋遗民)“遗民”的“遗”在这里当什么讲?(遗留)
知人论诗、整体观照,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王崧舟老师巧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铺垫史实背景、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背景的衬托,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铺垫精神底子。
走进作者——情到浓时人自醉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即作文时先动情而后发辞,由内而外;读文时则先披文而后入情,由外而内。教学诗词,也应充分调动文学底蕴、生活阅历等个人的文化积淀,更快地进入作品的创设的世界。大凡名家诗词,其作者皆有不凡人生阅历,了解作者的生平身世,把握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可使文本的解读走向厚重。
《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
师:“醉里吴音相媚好”都有哪些人“醉”?为什么“醉”?
生:老爷爷、老奶奶因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人居环境而醉。
生:老年夫妻因和谐、温暖、惬意的幸福生活而醉。
生:他们因大儿积极锄草,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拥有勤快、顽皮、可爱的儿子而醉。
师:其实,陶醉的人远不止这些,过路的人醉了,作者醉了,连我们同学们也醉了。
此时师生对于“醉”的理解,可谓披文入情,匠心独运。可是如果结合爱国词人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和他一生的政治主张,我们会发现这首词所描绘的还不仅是一个“醉”字所能表达的情感。有位教师做了如下的处理:
师:作者是不是真的醉心于眼前的一幅幸福的场景呢?请看一段补充材料:(课件出示辛弃疾的资料)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42岁时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是悲愤的,但他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生默读资料)
师:此刻,看着这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辛弃疾一定会感慨万千,他心中会想些什么?
生:他可能会想:如果让所有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那该多好啊!
生:他也可能想:多么幸福的生活啊,如果没有战争的日子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多好啊!
师:是呀,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者有所养,幼者有所教,是辛弃疾一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真正目的……现在请同学们回头再读《清平乐村居》,想一想,这些是一个“陶醉”能解释得了的么?
瞧,感受文字,只是触摸了语言的表象,亲近作者,学生才会知道文字背后有其特殊的意义,作者的许多无言之说都寄托其中。所以,在文本的解读淋漓尽致的同时,再将其浸泡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学生的情感在这里会得到提升,而思想也在这里清醒,得到一种看待事物正确而朴素的价值观。这样,如秋一般,丰富中暗含了冷凝,呈现出收敛的美意。
拓展延伸——秋水碧波情未了
科勒涅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一首诗就像一株树,向下,根须触及历史;向上,叶芽伸向未来。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引进相关的诗词,将一首诗放在一组诗中进行对比强化,以诗促思,对历史时空予以拓展,可以给学生们以更深刻的体会。
《示儿》一诗课堂实录:
师:古诗学习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么?
生:作者满腔热血,写出了毕生的遗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么他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是否实现了呢?
师:问得好啊,老师这儿有一首诗(示投影),是宋朝末年林景熙写的,名称叫《题陆放翁诗卷后》。诗的末尾有这样几句,大家读一读,能否从诗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呢?
……
床头孤剑空有声,
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
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
家祭如何告‘乃翁?
师:这几句诗的大意是这样的:床头的宝剑虽然有出征报国的志向,可南宋王朝不任用像陆游这样的能人,中原也只能眼看着落入金人之手。青山隐隐约约,仿佛也笼罩在悲愁的气氛中,战争已经影响整个东南地区,你的后代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这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听完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体会?
生:是啊,壮志未酬身已死,长使英雄泪沾巾啊!
生:政府的无能,令一心报国的陆游死不瞑目啊!
生:悲愤,气愤!无以言表!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再读这句诗,真叫人热泪盈眶。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林景熙的诗句,回应了孩子们的疑问,激起了孩子们的思考,为孩子们提供了另一种读诗的背景。在这另一片天空下,学生们再次回读《示儿》,会与陆游产生共鸣,悲其心,愤其情,叹其处境。诗词的根须跨越时代,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诗词是一枚情智的种子,是一枚千年的古莲。寻找诗意的栖居地,只有回归到当时的环境,在作者的生平、时代、情感中浸润,我们才会发现生命与智慧绽放的光彩,我们才会在仰慕与欣赏中感受文字间跃动的生命音符。
12.试论造型语义中的诗意 篇十二
一、人类对于自然界中的造型具有特殊的情感体验
自然界中的造型例如山石、江河、天空、野兽等, 对于人类的情感都有明确的影响,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不乏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这种情感被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之中, 反体现在一些十分情感化的图案造型和物品造型中, 例如河姆渡文化中陶器上的水文, 西班牙石窟中的动物涂鸦, 都传达出一种明确的艺术情感。
在原始社会中, 原始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情感, 主要受到生存状态的影响。例如因自然灾害而产生的一些艺术创作, 它们以神话故事和绘画等艺术形式被记载了下来。有一部分还以造型艺术的形式被记载了下来, 例如《维林多夫的维纳斯》石灰石圆雕, 高约10厘米, 宽5厘米, 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0年。这尊雕像头部和四肢雕凿得十分笼统, 脸部特征基本忽略, 头发均匀地卷曲排列在整个头部, 但胸部突出, 腹部宽大, 女性特征被强调得极其夸张。人们推测它很可能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崇拜的偶像, 表达了早期人类渴望种族繁衍的愿望。这一雕塑的创作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体态、性别的艺术化认知, 并加以艺术化的表现, 充分反映了当时人类希望种族生命得到繁衍的情感。
二、古代传统诗词中对于造型的赞美
(一) 李白对于自然界风景造型的感受
噫吁,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渡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 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 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的这首《蜀道难》中有许多形容自然界风景造型的词汇, 例如“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中的“难于”他用这种比喻的手法来形容了难的程度, 从而体现了地形的艰险。再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中的“六龙回日”形象地传达出一种雄伟到无法抵御的气势和高度, 以及“冲波逆折之回川”中的“冲”、“逆”、“折”、“回”等动词, 又传达出一种危险的速度和节奏感。整首诗通过对于蜀道的地形进行形容和夸张, 来传达出一种蜀道难于逾越的绝望情绪, 以及蜀道的地形所具有的阴暗诡异之色。
(二) 诗人对于古代建筑造型的赞美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两首诗都是形容古代楼阁建筑的高度和气度的。诗人们通过描写高处看到的风景来传达出这种高耸入云的感觉。而这种对于高度的描写抓住了古代楼阁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和当初设计时所想要传达的语义, 因此其建筑的设计定位于最终所传达出的语义, 十分的精确和强烈。
三、古代诗词与现代产品造型对于语义词汇运用的共同性
现代产品的造型设计, 十分注重对于产品造型语义的准确表达, 从包豪斯开始严谨的工业造型设计学科就被建立了起来。为了能够寻找与当时大工业发展背景相一致的造型语义, 从而产生了更容易加工的以简单的几何直线造型所组成的造型语义, 这种风格由柯布西耶等设计大师的推崇被广泛接受, 以至于最后诞生了极简主义风格的语义。但是这种单一化的造型语义难免抹杀了其他情感的可能性, 于是为了打破这种已经丧失了最初设计理念生命力的造型语义, 并寻找一种更符合当时思想潮流的语义, 人类展开了后现代主义运动, 诞生了五花八门的设计流派, 而他们所传达的造型语义情感也都丰富多彩。
从比较商业化的产品来看, 例如家居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交通工具产品, 所传达出的语义最为丰富。
(一) 家居产品
在家居产品中, 例如北欧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家具, 这种风格的家具对于材料的工艺运用十分古朴, 因此天然地具有一种亲和力。这种传统是由于北欧人的社会结构所导致的:由于人口稀少, 所处地形险峻, 古代的产品的生产大都通过小作坊和传统手艺人来完成, 并且这种传统由于地形和社会人口结构的限制, 没有被包豪斯式的大规模机械生产所完全替代, 因此其精神内核被较好地保留了下来, 即一种具有亲和力的、没有材料隔阂感的简约并注重传统工艺的造型情感语义。
这种简约并注重传统工艺的情感语义, 与中国南宋时期家具、瓷器所传达出的那种宁静和禅意有一种类似的共通性, 它们都强调一种宁静的心理状态, 没有过多躁动和扭捏的造型元素, 线条的曲度也都较为舒张, 没有过于剧烈的形态出现。
例如陆游的这首《游山西村》诗中所传达出的一种悠闲舒适的心境, 只有具有这种心境的人才可能创造出具有宁静情绪的造型语义。诗中所运用的一些意象都在不断烘托这种宁静的心境, 例如“柳暗花明”所传达的一种舒畅, “衣冠简朴古风存”中的古朴感, “闲乘月”中的悠闲感, “夜叩门”中宁静的点缀。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种意象所传达出的情感与宋朝的家具所传达出的语义是一致的。它所传达出的意象本身就可以作为这一类情感造型的前期语义定位。从而为接下来的造型语义创作提供方向的指引。
(二) 消费电子产品
在消费电子产品中, 许多造型越发强调有机感, 这种有机形态天生就具备一种亲和力, 让使用者没有过多的隔阂感, 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 有如在触碰一个生命体。例如鼠标的设计, 其贴合手部形态的曲面所表现出的光影变化, 加上烤漆的复杂质感和反光, 让人联想起高级玉石所传达出的那种精致和高贵。同时这种光感所传达的语义, 又恰到好处地符合一个需要长时间用手去触摸的物品所具备的感受, 让人愿意像去触摸玉石般地去触摸这个鼠标的表面。而apple的白色鼠标更是直接将这种感受做到了近乎极致, 设计师直接取消了分模线, 让鼠标的表面看上去完美无瑕, 像是一只剥了壳的鸡蛋。这种产品所传达出的语义与古人对于玉石的亲切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类似的需要手去直接并长时间触摸的产品都具有相近的性质, 例如笔类产品, 各种手工工具等。有些消费电子产品甚至直接采用生物体材料, 例如皮革等来增加使用者的触摸欲望, 大量的高档手机外套都采用了皮革作为材料, 有些则采用了呢绒类的毛状材料, 这一切都是为了制造一种使用时的无隔阂感, 使消费者乐于触摸。这些感受都来自于人类对于自然界事物的长时期感受, 设计师只是像诗人般地将这些感受通过各种材料和造型设计手法嫁接到了产品的造型之中。
(三) 交通工具产品
交通工具产品由于体积较为庞大, 因此其语义较多地显示为大气豪华。不过也有很多小型交通工具显示出充分的亲和力, 尤其是Smart、Fiat500、MINI等小车型的汽车产品, 以及一些经典的摩托造型, 其造型大多来自动物的表情和身姿体态。其语义通过人们对于这些生命体的姿态表情感受而十分清晰地表达了出来。有些品牌的汽车造型勇猛如牛, 例如兰博基尼经常被称为“蛮牛”, 而与之相反的例如阿斯顿马丁强调的是优雅, 因此其曲面的起伏犹如人体般光滑饱满, 并拥有修长优美的线条节奏语言。这种语义所传达的感受大部分是现代交通工具产品所独有的, 但其中表现的人体的肉感是从古至今被延续下来的, 这种感受可以从欧洲的形容人体美感的古典诗词中找到, 或者从古希腊维纳斯雕塑的饱满感中找到。
四、具有诗意的造型分析
(一) 古代产品造型
拿中国宋朝时期的瓷器来说, 造型都极其简洁, 甚至让人联想到现代的极简主义。无论从其形状、用色、质感等方面都凸显出一种宁静古朴和简约的诗意, 好似此物并非来自人间。它们在宁静中凸显出一种高雅和不可捉摸之感, 类似于极简主义所强调的不可理解之感。
如果再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产品造型, 可以发现更独特的造型语义, 例如中国的司母戊方鼎所传达的权威感, 是通过其坚挺的竖线条和青铜的坚硬质感而表现出来的
再如曾侯乙尊盘的极度复杂的细节和弯绕曲折互相缠绕的线条所传达出来的诡异感, 给人一种非人间的并且神秘的强烈语义。
(二) 现代产品造型
现代产品的造型由于大规模机械批量生产的需求, 所以在造型设计上需要考虑到制造成本与批量生产工艺的限制, 进而导致现代产品造型多以直线为主, 因为直线更便于批量加工, 于是近现代的设计师研究出了很多以直线为美感的造型。其中最典型的是“勒柯布西耶”的建筑造型, 几乎都是以直线风格来划分空间, 这种方式十分便于建造, 符合当时工业化发展背景下对于视觉感受和工艺的要求。而其直线造型所传达出的硬朗和理性, 以及十分简洁的外观, 同样能够传达出一种高级感。这种独特的感受是古代产品所从来没有过的, 因为古代人没有这种工业化制造的感受, 当然也就没有了这样的情感表达。不过假如李白在当时看到这样的建筑的话, 估计同样能够写出与众十分不同的诗句来。
再如iphone这样简洁的手机产品。它的外观几乎可以理解为一块黑色的板状物, 但是它的光滑质感和手的触感, 以及极其微小而微妙的倒角, 都传达出一种高雅感。这种高雅感是通过各种人的感官通感来传达的, 其造型所传达的感受犹如《2001太空漫游》中的那块黑色的巨砖, 摆脱了一切世俗的情感, 去除了一切多余的装饰, 作为一个十分纯粹的形态而存在, 这样的形态反而能够传达出一种近乎于魔力般的情感, 让人好奇这样的形态具备怎样的功能或魔力。
五、如何用写诗的态度去造型从而传达出强烈而明确的语义
(一) 设计过程中人脑的输入与输出过程与古代诗人创作诗歌过程的相似性
造型艺术与诗歌艺术同为艺术, 因此具有共通性, 而艺术的东西必然要通过情感来与受众沟通, 因此将感受输入到大脑, 再通过媒介传达出准确的感受, 艺术家便完成了造型语义的构思和表达过程。
例如, 当李白看到黄河时, 他的大脑便得到了情感的输入, 当然这种情感的输入因人而异, 有人强烈, 有人微弱, 这种强弱与人的个性和身体状态, 以及其人生经历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李白的大脑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 他便要寻找一种形式将自己的这种感受抒发出来, 于是他在大脑中所积累的词汇, 和其自身就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相结合, 再加上长期的诗歌创作实践的融会贯通能力, 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 《将进酒》中描写黄河意象的诗句就诞生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种大气磅礴, 势不可挡的气势所传达的意象是极其精确的。而现代词汇如“高速的”、“强壮的”等之类的词汇与之相比都显得较为模糊而不够精确。
如果能够将这种诗意的表达过程运用到造型语义的设计中, 便能够让造型语义的设计过程变得更为清晰。
例如, 当设计师在构思一个新的造型语义之前, 他需要像诗人那样去感受。他在设计前所得到的感受越强烈、越丰富, 他在设计的时候所能表现的东西就越丰富、越生动。因此设计师在构思造型语义之前, 需要做大量的图像和造型输入, 让大脑充满全新的构造体验, 而不是麻木地去做长短粗细的变化。当设计师积累了足够的情感和造型体验之后, 便需要像诗人那样运用他所积累的造型词汇和处理手法, 将自身的感受通过造型这种方式充分而强烈地传达出来。这种语义最初可以是模糊的, 但是方向应该是明确的, 因为它是前期的情感和造型意象有机融合的产物。设计师最后的造型情感输出应该同他最初的情感意象造型输入相一致。
这便是用写诗的方式去造型, 用造型的方式来写诗。
(二) 成功的造型语义设计过程分析
现代汽车设计的流程基于其严谨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流程性, 对于设计的前期输入十分重视, 通常都会做一份严谨的高品质的前期输入。例如这一款马自达全新概念车, 其最终造型所传达出的情感与其前期的设计概念输入十分一致, 其所传达的情感与格调十分吻合, 其车身外饰的造型和线条灵感充分体现了前期意象中对于线条扭曲力度的强调。如果没有前期严格丰富的情感输入, 在设计的发散过程中是很难想到这样造型的, 即使想到了这样的形状和线条, 由于没有前期对于情感语义的界定, 也会导致设计方向的不确定, 设计师对于自己所做发散的造型没有自信, 使得设计方案始终无法沿着一个明确的方向深入下去。
而建筑设计的造型, 由于受其高额的成本、施工难度以及建造后的延续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其外观更是强调前期定位的准确性。设计师若是凭着自己拍脑袋随意发散造型, 难免会导致设计出的造型不符合建筑所在地区的文化特征, 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此建筑设计对于设计师在设计前期的思考和理念确定要求极度的严谨, 在具体设计工作开始之前甚至要单独花几年时间来研究设计理念和当地历史文化。例如著名设计大师贝聿铭在设计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之前曾花了至少9个月来研究伊斯兰建筑的特征, 并多次赴伊斯兰地区考察当地建筑, 深入思考伊斯兰建筑的文化情感和设计理念, 最终他剥去了伊斯兰建筑复杂的表面装饰特征, 抓住了其本质上的几何体多边形设计手法以及其特有的沙漠般的简洁神秘感, 并探究出了其建筑内部独特的拱形结构, 最终为其设计方案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念基础。并且由于其前期详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使得他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犹豫不决, 而是坚定地明确地在一个大的设计方向的指导下不断深入, 不断修改, 精益求精地完成了最终的建筑建造。
六、结语
基于诗词艺术与造型设计在艺术表达和构思上的共同性, 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把控这种规律性。尽管艺术是无法用一个绝对的规律来限制和创作的, 但是设计与其他艺术的区别就在于它更强调过程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因此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找寻设计造型的普遍规律, 从而更为高效地去思考而不是盲目地去发散, 可以为艺术设计造型的创作带来更有价值的灵感和创意, 并且让艺术设计的造型所表达出的语义情感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1]王大宙.风格与潮派[J0]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
[2]海蓝.图说西方雕塑艺术[J3]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9
[3]唐诗三百首
[4]吴少湘.雕塑艺术[J3]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13.感受诗意语文 篇十三
上传:龚舒英 时间:2011年3月18日 点击:370 在美丽的吉安举行的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文学与教学”主题研讨会上,我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这位“诗意语文”里的情感派大师,把我们带进了他营造的诗情画意般的世界中,形象地感受着那荡气回肠的读、直面心灵的想象和充满情感的写,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诗意语文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那诗情勃发、诗意盎然的课堂里,感受他的诗意,去体验他和孩子们在这篇课文中诗意栖居。
一、在情境诵读中入情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韵味、读的神。诗意语文在阅读教学中更是高扬“读”这面大旗。
为了让学生能入情入境,王老师课堂一开始,他就用抑扬顿挫而有磁性的语言进行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
同学们,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王安石的内心生起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情;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诗人张籍的内心则涌东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当夜深人静、风雪交加的时候,诗人纳兰性德又将流露一种怎样的思乡之情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在这番导语过后,学生读出的《长相思》都别有一番风味。
接下来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其中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有老师一层层递进式的引读,还有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的一次次想象读,不仅读的形式多,量大,连读的要求也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最后读出“味道”与“感觉”,学生通过这一层层的读,读出了纳兰性德征程孤独、思念、期盼、伤感的画面,也读出了故园安宁祥和的情景,更读出了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正可谓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感情读;“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读和悟。
在反反复复的读中,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境,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心灵的诗意。在反反复复的读中,王老师引领着学生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还文字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情感,化文境为心境。这就是语文追求的诗意。
二、在想象体验中融情
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没有坐而论道,而是身体力行。感悟“征途”时,王崧舟用他那磁性、激情而内敛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将学生引进词的境界,走近词人的生活:“孩子们,你的心和纳兰性德越走越近了,想更近些吗?好,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极富渲染力的朗读和背景音乐的播放,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通过形象再现,让自己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走进他的“征途”,在王老师营造的诗一般的境界中,学生想象的“涟漪”在不断地扩散,渐渐地,“征途”这个词丰盈了,活动了,成了一幅幅可观可感的画面。当他们再读诗的上阕时,语调中充盈着作者的孤独与煎熬,浸透着思念与期盼。紧接着王老师又锁定“故园”不放松,步步跟进,层层剥笋,一开始他用舒缓的语言叙述着“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你的心随着纳兰性德来到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又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展开对“故园”的想象。写话时,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的生活有多种可能性:也许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纳兰牵着儿子的手在绿绿的草坪上放风筝,也许是……王老师借着这些也许来拓展学生的思路。此时,文字的浸润,场景的感染,让孩子们感同身受,似乎他们就是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的纳兰性德,此时的“故园”就写在他们的眼中,就写在他们的心中,就流淌在他们的文字中。读着纳兰性德的故园,写着纳兰性德的故园,经历着纳兰性德对故园的相思,虽然此时学生理解的故园还处在感性的层面上,但是读出来时,却浸透了浓浓的情愫!
这又是王老师高超教学技艺的又一表现,他引领学生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互现。这一互现,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的那个形象,体会到了那种意境,从而触摸到文本的内核。文字与形象的互现,这是诗意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
三、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有精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它含蓄深沉、形象丰富、感情丰妙。教学这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走进文本,王老师充分展示构建“诗意语文”的重要手法,进行文本的拓展,对感悟的形象进行巩固和升华。
在学生移情想象完“故园”的丰富意象后,王老师沉思片刻,幽幽地向学生问到:词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这一问,看似不经意却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于是“为什么不回家而要去打仗,为什么去打仗了而又牵肠挂肚思念故园”等等一连串的问题由学生追问出来。在学生的追问中,王崧舟独具匠心地把文本延伸到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呈现出词人的自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学生的追问和词人自问再次把学生引入“故园”情景的追思中,并由此生发词人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一次次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在叩击心灵的追问中“故园”的感悟步步加深,“乡愁”越来越浓。
王老师并没停留在这一层面的理解上,他用一句“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真的对离别无所谓吗?”来引导学生反问自己,反问“父亲”,反问“妻子”,在一次次地反问中引领着学生理解着纳兰的理想与壮志,在一次次的反问中引领学生从词人“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矛盾中体悟到词人“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最后在这富有创意的拓展延伸中升情,让学生既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中学会诗意地生活。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武凤霞
宋代词人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道:“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他用“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十个字来总括洞庭的秋色之美,由实而虚,发挥词境的张力,试图让读者超越自己文字描写的拘囿,更自由地去想象、去领悟洞庭的秋光秋色,真是神妙之章。
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荷花》一课,恰如这“表里俱澄澈”的洞庭秋色,让人悠然心会,却难言妙处。然妙处虽难言,却总有一种萦怀的感动驱使着我要去表达、去倾诉、去描摹。王老师的《荷花》一课,上得美仑美奂、情趣盎然。整堂课以“美”为主线,让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去发现、感悟荷花的美,将荷花拟人化、生命化、情态化,进而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荷花的美,可谓怎一个“美”字了得。
一、在呈象感形中悠然心会
清代理论家叶燮就“意会”的机制总结过这样三句话,“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会“荷花”之神韵,首先须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外在的媒体和内心的视象转化成鲜明可感的画面。面对画面,学生凝神注目、忘我玩索,久之,必能感悟荷花之美妙神韵。而王老师的教学,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机制:
师:今天咱们上《荷花》这篇课文。哪些同学看到过荷花?看过的请举手。还真不少,还想不想再看看荷花?
生:(齐答)想。
师:好!咱们一起来欣赏。看完以后,大家再来交流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师:(播放荷花的课件。)生:(欣赏课件。)
师:都陶醉了,是吧?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生1:我看到了美丽的荷花。
生2:我看到正在开放的荷花,还没有开放的荷花,和全部开放的荷花。师:你看到的是各种形状的荷花。生3:我看到了白色的荷花。
师:你注意到了荷花的颜色。但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为荷花的颜色换上一个美美的词语?
生3:雪白的荷花。
师:雪白,哦!比普普通通的“白色”这个词可美多了。要是再加一个雪白,那就更美啦!
生3:我看到了雪白雪白的荷花。
师:听!多美的一个词语。也只有这样的词语,才配得上荷花呀!生4: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荷花。生5:我看到了千姿百态的荷花。
师:好一个“千姿百态”!比刚才老师说的那个“各种形状”要强一百倍!
生6:我看到了绿油油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托着美满的荷花。师:好花要有绿叶衬啊!你不但关注了荷花,还注意到了碧绿的荷叶,看得真够全面的。
生7:我看到刚开的荷花露出嫩黄色的小芽。
师:噢,那不叫小芽,叫小莲蓬。(板书“小莲蓬”,组织学生正音。)谁还有话想说吗?
生8:我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
师:“亭亭玉立”,太好了!请教一下,这个词语你是从哪儿学来的? 生8:从课外书上。
师:好!只有做个有心人,哪儿都能学到语文。
面对荷花的生动形象,学生陶醉了、沉醉了。是王老师的轻轻唤醒,将学生从恍惚迷离的沉醉中拉回到现实的沉静,让学生在沉静中回味着荷花的情状和韵致。于是,凝视荷花色泽的有了“雪白雪白”的意会,注目荷花丰姿的有了“亭亭玉立”的神悟。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徜徉在言、象、意的水乳交融中悠然心会。
二、在品词悟情中悠然心会
谁也不会否认,“冒”的教学,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神其韵,都在一“冒”字。这是一个看似平常、实则蕴藉极深的文眼,是一口富含精神和意味的文字的泉眼。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像泥鳅一样从你的感觉之手滑落。但王老师毕竟是大家,一句“我也来读个句子大家听一听”,将大家闺秀“冒”的红盖头掀了起来;又一句“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呼唤出一排以“长”为代表的小家碧玉齐刷刷地站到了学生的眼前;令人击节称奇的却是这一句:怎样地长出来才是冒出来?于是,风情万种的“冒”字在学生悟性和灵性的滋养下诞生了:
师:谁嚼出“冒”的味道来了?你觉得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生1:我觉得比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不是很慢地长。师:迅速地长出来。好,这是你的感觉。生2:悄悄地钻出来。
师:悄悄地长出来。有点害羞的味道,嗯,这是你嚼出来的味道。生3: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争先恐后地长出来。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急着要长出来,谁也不让谁。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荷花的一种心情,什么心情?
生4:急切的心情。
师:冒是怎样地长?冒是急切地长。生5:迫不及待的心情。生6:非常高兴的心情。生7:非常激动的心情。生8:欢天喜地的心情。
师: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你们还有别样的体会吗?
生9:心花怒放地长出来。生10:快快乐乐地长出来。生11:亭亭玉立地长出来。
师: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长”、不用“伸”、不用“钻”,就用了“冒”这个字眼。为什么?因为,“冒”让我们嚼出了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
在这里,王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并怀着各不相同的心情品读着这个“冒”,这个风情万种的“冒”,这个蓄积着荷花的全部生命力的“冒”。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同样随着对“冒”的解读一起冒了出来。这不仅仅是“冒”之内涵的领悟,更是师生生命智慧的闪亮展现。
三、在移情入境中悠然心会
《荷花》一课,特别讲究对语境的“意会”。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书画之妙,当以神会”,事实上,语言文字之妙,亦当以神会。此处所言之“神”之“意”,其实就是学生的悟性和灵性。课只有将学生的悟性和灵性都充分开掘出来时,才能进入真正的妙境。而这样的妙境,我们惊喜的在《荷花》一课中发现了。
荷花的神韵,全在一“冒”字。对于“冒”的内涵,王老师并没有满足于字面意思的理解和扩展,而是创设情境,放飞学生悟性和灵性的翅膀,让学生直面荷花的精神,抒写内心的意会:
师:(播放课件,随着音乐和画面,教师旁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那么急切,那么激动,那么争先恐后,那么心花怒放。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白荷花们仿佛想说些什么?仿佛又想做些什么?
生:(欣赏摇曳多姿的荷花。)
师: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请写在练习纸上。
生:(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
师:白荷花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做些什么? 生1:(读话)我是一朵美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们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
生2:(读话)我是一朵洁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骄傲地说:“瞧!我长得多美呀!”
生3:(读话)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穿着洁白美丽的衣裳,穿着碧绿的裙子,在随风飘舞。
师:荷花仙子来了!真是三生有幸啊!(笑声)
生4:(读话)我是一朵招人喜欢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要跟别的荷花比美,你们谁也没有我这样美丽动人。
师:我欣赏你的自信!自信的荷花才是美丽的荷花。
生5:(读话)我是一朵姿态万千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说:“我终于长成一朵美丽而漂亮的荷花了,可以让许多游客来观赏我。”
师:将自己的美献给游客,你不但有一个美丽的外表,更有一颗美丽的心灵。生6:(读话)我是一朵快乐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说:“夏天可真美,我也要为夏天添一些色彩。”
生7:(读话)我是一朵孤独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多想找几个小伙伴跟我一起捉迷藏啊!
师:谁想跟这朵荷花交朋友? 生:(纷纷举手。)
师:不孤独,孩子,不孤独。你有朋友,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种借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策略,王老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涵,培养了创造能力。
在这里,我们惊喜的发现,荷花已被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拟人化甚至人格化了,荷花已不在是自然之花,荷花成了学生的心灵之花。我们强烈的感觉到,不是荷花在言说,而是学生自己在言说;不是在言说荷花本身,分明是在言说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悟性和灵性。于是,一朵朵人格的荷花、文化的荷花盛开在学生的纯净心灵中。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份暖暖的人文关怀。当一个孩子借着荷花诉说着内心的孤独和烦闷时,王老师的感觉是如此敏锐、如此细腻又如此敞亮,一句“谁想跟这朵荷花交朋友”,仿佛暖日冬阳化开了孩子心灵的冰冻;一句“不孤独,孩子,不孤独。你有朋友,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更是给这个孩子以莫大的抚慰和真诚的关切。心灵,从此不再孤独!至少在那一刻!
从词语开始,进入一片新天地
作者:沈海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18 更新时间:2012/6/5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不把词语教学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来处理,更多的时候是可有可无的“语文教学点缀”。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仅借助工具书来了解一下词语本身的意义,似乎也就限制于此。其实纵观语文教学本身,你就不难发现,这一认识是不科学的,至少是片面的。
好的词语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认识词语的过程,它应该具备多重功效。在考虑音形义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词语的意象、意味、意蕴,考虑到词语的拓展、运用,考虑到词语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词语教学才不会显得单
一、单调,它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一、潜心涵泳,体悟词境
叶澜教授曾说:“学语文要把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孩子能够看得见能够理解的东西。”但在课堂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在品词析句过程中只是停留在“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然后朗读体会”这一层面,仅仅只是从文字到文字进行理解,没有把语言文字转变为很形象的生活画面,这样的理解即使再深刻,也无法触摸作者的心灵。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应让学生体验词语背后的生活,感受词语背后的精彩,彰显其表现力。
请看王崧舟老师对《荷花》一文中“冒”字的处理:
1、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2、换词理解:“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3、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体会,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4、表演体会: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5、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6、师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学生起立诵读第3段)
看,王老师紧紧抓住这一个“冒”字,一连问了五个很有层次性的问题,且每次提问与读有机穿插起来。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学生脑海中的“冒”是有着很形象的生活画面的,是很丰满的,有内容的,而且理解了一个词,荷花那不同一般的、丰满的美的形态就形象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冒”字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它,就把握了全文的精神所在,就能使景语背后的情味跃然纸上。
二、引导想象,凸显画面
我们的汉语非常神奇,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就是一幅画。像“雪”、“天高云淡”,仅仅凝练的几个字,就有无穷的画面铺展开来。在一些写景的文章当中,这样的词语更是比比皆是。那么执教这一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紧紧抓住一个个生动的词语,引导孩子在反复品词读句的过程中、想象画面。
张祖庆老师在《在大熊猫的故乡》的教学中,出示了这样一组词语:苍绿幽静、鸟鸣声声、郁郁葱葱、泉水清清、箭竹茂密、流水涓涓。然后指导学生品读:“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再去读读其中的某个词语,想象一下,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着“苍绿幽静”,我好像来到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树枝相互遮掩,看不见天空,里边很静,很静,偶尔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声。
生:我读“流水涓涓”,仿佛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流水。
生:我读着“鸟鸣声声”这个词语,仿佛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小鸟在树林里边飞边叫,周围满是清脆的鸟鸣。
生:“泉水清清”(学生充满深情,“清清”两个字读得很舒缓)我仿佛来到了清澈澄净的泉水边,里面有很多鱼儿在嬉戏玩耍,还可以望见溪底的沙石,树木的倒影在水中格外清晰。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眼前活现出了一幅又一幅画面,词语的丰富内涵生动地投射在了学生的心湖上。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
三、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许多教师苦苦寻觅词语教学的真谛,殊不知,从叶老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到课标的“用教材教”,其本质还是:扎根语言。根深才能叶茂。
我校一位老师在教学《火烧云》时,注意引领学生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尝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师:你找到具体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句子了吗?,生朗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读得抑扬顿挫的,了不起,大家看得也认真,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1:我发现这句话中有好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有红彤彤的,半紫半黄,葡萄灰……
生2:我发现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非常快。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2:课文中有四个一会儿。
师:变化确实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大家看看这些写颜色的词语有没有重复的呀?你又有新发现了吗?
生3:我发现红彤彤和金灿灿是ABB结构的。
生4: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半…半…结构的。
生5: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前面是东西,后面是它的颜色。
师:同学们真厉害。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看看火烧云,怎么样?
播放课件,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师:火烧云多美啊!你还看到了课文中没有描写的颜色吗?
生1:紫盈盈、黄澄澄。
师:你说了abb的词,好。说说其他形式的词。
生2:半红半紫。
生3:玫瑰红,柠檬黄。
师:一口气说了两个,了不起,好,四人小组再说说火烧云的颜色,越多越好。
小组练习口头表达。
小练笔。课件出示:北仑元宵烟火表演开始了,只见漆黑的夜幕顿时变得五彩缤纷:。
生练笔,3分钟后个别展示。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词语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精选词语训练点,在朗读、理解、感悟、想象、口语、练笔等立体训练中,积累语言,发展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意】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06-13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07-03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论文09-08
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11-12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07-19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08-13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书使用10-03
小学语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08-08
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