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Q正传》谈鲁迅早期小说的批判性

2024-10-06

从《阿Q正传》谈鲁迅早期小说的批判性(共4篇)

1.从《阿Q正传》谈鲁迅早期小说的批判性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从《阿Q正传》探析鲁迅国民性思想(上篇)

作者:伦晓蕉

来源:《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年第02期

【摘要】鲁迅作为五﹒四运动的先锋,他的精神被视为一种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阿Q正传》中以阿Q为主要人物的这一系列人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鲁迅的“国民性”思想,他的这种“国民性”思想主要体现在精神胜利法和奴性。

【关键词】《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奴性

一、从《阿Q正传》探析鲁迅国民性思想

周恩来曾这样评价鲁迅,他说:“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但我认为,除此之外,他还是位无可争议的爱国主义者。终其一生,他都怀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强烈的爱国热情积极的寻找着强国的方法。青年时期的鲁迅在日本学医期间曾目睹了国人的麻木和愚昧,自此,他认识到对中国人而言最要紧的是改变精神上的而非身体上痛苦。他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因此拯救中华民族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鲁迅以其匕首式的语言针砭时弊的指出了国人的诟病,《阿Q正传》中阿Q这个形象就是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的典型代表。

阿Q的精神胜利法

用自欺来自我慰藉

阿Q是生活在未庄的一个赤贫的农民。他无房无地,长年借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靠着给人做工维持生计。他虽生活在未庄,但未庄的人们却都看不起他。他们不知道他的姓氏、籍贯,甚至就连他的“形状”也无人知晓,人们只有在忙时才会记得他,但也只是记得他的做工。他不仅忍受着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剥削,在生活中还要忍受诸如赵老太爷、假洋鬼子和秀才等人的欺凌,他总是遭到闲人的毒打和嘲笑,但是在精神上他却常处优胜。当与别人发生口角时,他总是瞪着眼睛说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什么东西!” 即使是被人打了,他也总是用“儿子打老子”来寻求自我安慰,树立良好的自我感觉。就这样他在精神上总能反败为胜然后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这就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仅仅表现在被欺凌之后的自我慰藉,对自身的缺点他也常用这样的方法来实现自我的内心平衡。比如说他头上有几处癞疮疤,因此,他讳说“癞”及一切同音字,渐渐地,连“光、亮、灯、烛”都一并讳了,每逢别人犯讳,他总是发怒,但未庄的闲人们却总喜欢开他的玩笑,起先阿Q也用打骂来反抗,但

不知怎么回事,打骂也无济于事总还是他吃亏的时候多,于是阿Q就将反抗方式改为怒目而视,但也并没有多大的效果,未庄的人们还是照旧嘲笑他、欺凌他,面对这样的情况阿Q只好说:“你不配……”说这话的时候,他便觉得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别人想要还不配拥有呢,这就是阿Q在面对自己的缺点时的精神胜利法,这种方法会使他觉得即使是自己的缺点也比别人强,他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高人一等。

阿Q这种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实质上就是鲁迅所说的国民性中的一种,用鲁迅自己的话说就是“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鲁迅的这句话指出了中国人的不敢正视现实和自欺,同时也指出他们在这种不敢正视现实和自欺中日渐沉沦却还自我感觉良好。就如同阿Q一样,在经历挫折的时候他总是为自己找各种的借口从而使自己能够获得精神上的胜利,从内心里实现反败为胜。就连最后快被枪毙时,他还用“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这样的话来自我安慰。

我认为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还是国民性中的面子问题。中国人是爱面子的,阿Q更甚。他无权又无势,有的只是那点可怜的自尊心,因此,他唯一拥有并且能去维护的就是自尊心了。所以,当他受到欺凌时,他总要想办法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维护自己的脸面。但是,一无所有的他只能通过自我欺骗的方法来获得心灵上暂时的胜利。

二、阿Q身上体现的奴性思想

1、奴性思想的体现。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他将中国的历史直截了当的概括为两种形式,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由此可见,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中国人的秉性中积淀了深厚的奴隶意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以使他们几乎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安心的做着奴隶。阿Q就是这些奴隶中的典型代表。他无力反抗,唯一希望的是将奴隶做的安稳一些。在“假洋鬼子”将哭丧棒加诸在他的身上之前,他在那刹那,便缩紧了筋骨,耸着肩膀等候着。他没有反抗也不敢反抗,对统治阶级强加在身上的痛苦逆来顺受,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正是中国人思想中驯良的奴性思想的体现。而面对像王胡、小D 和小尼姑这些比自己弱小的人时他却尽可能的取笑和欺负他们,随意的放刁耍赖,稍有不顺还可以和他们打架。在他们面前,他仿佛成了主子,是不容他们随意嘲笑和蔑视的。这又体现了奴性思想中的恃强凌弱。就像阿Q受了钱太爷家大儿子的气之后,就拿小尼姑出气,向小尼姑吐唾沫,还伸手摸小尼姑的头,并且,说一些像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之类的话,侮辱小尼姑。”阿Q在被当做抢劫犯接受审判时所表现出来的卑怯也体现了他的这种奴性思想。当他被带到大堂时,当那些一脸横肉的假洋鬼子怒目而视的看着他的时候,他的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当长衫人物让他不要跪时,他却总觉得站不住,终于还是又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当他第二次被带上堂时,虽然有了第一次的经历但也仍然还是下跪了。“临下骄者,事上必谗”或许就是这种奴性思想的真实写照。阿Q身上的这种奴性还体现在当辛亥革命到达未庄时,他将参加革命视为一

种“造反”。这其实就是源于他认识中的奴隶观念,他认为权力是统治阶级的,而像自己这样的人要想取得权力只能通过“造反”这样的途径。在他的观念里,参加革命实际上就是一种“主奴地位”的互换。因此,当他幻想革命成功之后的种种时,首先想到的是报复小D、赵太爷和假洋鬼子。其次是将未庄的财产占为己有。最后就是也过一把当皇帝的瘾,为自己选美。在他的幻想里,他几乎将未庄所有的女子都囊括在内,但最终却在鼾声里结束了他的幻想。从这可以看出,阿Q身上存在着深深的奴隶思想,他渴望参加革命,但他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仅仅打击报复那些曾经欺压过他的人而不是为了解放向他一样受苦受难的同胞。

2、奴性思想广泛存在的原因。

阿Q身上的这种奴性实质上普遍存在于国民性之中,是国人所共有的,也是鲁迅所说的国民性中的一种。虽然这种奴性的表现形式在个人的身上各不相同,但我想,形成这种奴性的原因却是相同的。首先就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造就了国民逆来顺受、奴颜婢膝的性格。对统治阶级,他们甘愿俯首称臣。其次是中国人长期受到异族的压榨。在中国的历史上,中国人长期受到本民族意外的压榨,汉族人民已习惯了做奴隶,习惯了服从和认命。他们从没有想过反抗,即便真发生革命,他们也只认为不过就是再换个主子而已。因此,奴性才广泛的存在于国人中。

参考文献:

[1] 《鲁迅小说集》,2004年11月第1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2] 鲍晶,《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1982年第1版,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3] 张烨,《鲁迅杂文小说集》,2001年第1版,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

[4] 郭庆杰.由阿Q 人物形象分析《阿Q 正传》的悲与喜[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03)

[5] 许博渊.国民性是什么[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04)

[6]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8] 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

[9] 茅盾.鲁迅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年版

2.鲁迅《阿Q正传》阅读心得 篇二

阿Q自认为是个有过进城经历的人,但他仍“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 ‘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在阿Q看来,这些都是错的、可笑的。显然,在阿Q的对城里人的态度和看法中也显现了当时封闭保守的乡下人对热情奔放的城市人的感觉,他代表了乡土人物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对城市生活的一种批判、否定和拒斥,也表现了城乡之间对立、隔膜的社会病态。像这样的阿Q,我想就算是在现代社会里,甚至在以后的社会里,都一直存在着。封建思想影响着我们两千多年,早已根深蒂固,哪里是现代这么短的一朝一夕能彻底消除的呢?现代的城乡经济差距、思想隔阂仍广泛存在不说;就如今科技发展如此迅猛,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下,未来的城乡隔阂就算不会随之越拉越大,也不会彻底破除。在乡下人看来,越来越开放的城市人是阿Q;在城市人看来,依然那么保守的乡下人,更是阿Q。

更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阿Q要心安理得地活着,精神胜利法便成了他唯一能自我保护的武器,同时也是很多人的自欺欺人的武器。精神胜利法使阿Q能够游刃有余地应付一切现实中的侮辱和悲哀,是他能够安心逃避现实的桥梁,鲁迅先生就是通过对阿Q行状的具体描绘来表达他对这种国民劣根性的讽刺。阿Q的自尊到了自负自傲的地步,所有未庄人都不在他的眼里,总是那一句“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当别人拿他头上的癞疮奚落他时,他便报复以“你还不配”,仿佛在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这样的行为,在现代也并不少见,人们总是喜欢以这样一种自我安慰式来说服和掩饰自己。当有人揪住他的黄辫子要他自己说是人打时,他就承认是“打虫”。

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并由“第一个”联想到“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把自己与状元等同起来,从而蔑视对方;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他就想着“告一状”,使他被“抓进县里去杀头”,从而在精神上获胜,永远都能在遭受屈辱之后,千方百计把他认为最光荣或最权威的事物与自己挂上钩,从而在精神上战胜对方,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虚荣到只能在自我吹嘘中企图获得自尊心的满足,在幻想的王国中企图忘却现实的屈辱。

3.从《阿Q正传》谈鲁迅早期小说的批判性 篇三

小说的内容,博大而精深,并且无一不闪耀着作者智慧的光芒。本文试从作品中

所反映的女性观、传统习惯、革命观、奴隶性及看客态度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一、女性观

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在士大夫的眼中,女人的意思有两个:要么是泥美人似的玩物,要么是破国亡家的狐狸精。大抵前者多用于诗词,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而在做史论时则是后者的一套论调了,“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啊!男人对女人,一面是轻蔑,一面是追求,连屈辱不堪的阿Q面对静修庵里的尼姑也是或“唾骂”,或“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并说着下流话,但同时又是小尼姑引起他对女人的无限联想并出现了对吴妈的调戏。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人是奴隶,当男人也成为奴隶的时候,女人便成为物品,连人也称不上了,男尊而女卑。

二、传统习惯

“从来如此,便对么?”作者借阿Q这一人物对这个问题作了阐释。在阿Q眼中,凡是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认为是错的,阿Q的逻辑是墨守成规,反对变革,排斥异己。凡有变化的,他都要加以排斥。小尼姑不合儒教,是他排斥的对象;而假洋鬼子进洋学堂,剪掉长辫子自然也是异端,因而成为他最厌恶的一个人;因城里人将长凳称为条凳、煎鱼用葱丝不合未庄老例而不满意;对革命他一向就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传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习惯有好坏之别。尊老子幼,文明礼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些都是好传统、好习惯,值得发扬光大;至于女人缠足,男人脑后留条长辫子,虽是传统习惯,则不是什么好习惯,确确实实是有弊无利。

三、革命观

阿Q的革命畅想曲——报私仇、分财物、讨老婆,这些是他的自我设计,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向往革命的目的。对“威福、子女、玉帛”(权力、女人、金钱)的追求反映了农民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合理要求,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大小丈夫”们的最高理想。因此,我们可以想见: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他也将只会以自己为核心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社会,这也是历代农民起义的结果。

四、奴隶性

鲁迅对国民精神弱点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奴性人格的批判,作品主人公阿Q是一个双重性格的奴性人物。“见了狼,自己就成为羊;见了羊,自己又变成狼”,这是阿Q性格中最为突出的一面。在“假洋鬼子”、赵太爷这些“狼”面前,阿Q表现出空前的软弱,乖乖地做“羊”了,任其欺辱。在王胡面前,阿Q虽然不甚服气,并试图获得胜利,然而,在王胡真的动了气同他打起来的时候,他又软下来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弱者的哲学,也是由狼变羊过程中的心理安慰。阿Q式的人物,就是这样一种两面人:“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

五、看客态度

鲁迅在一系列小说中描写了神情麻木不觉醒的看客形象:《药》、《示众》里鉴赏杀人场面时,“一堆人”“竭力伸长了脖子”“嘴张得很大”;《孔乙己》中酒客们取笑孔乙己写“回”字、偷书被打;《祝福》中鲁镇上的人们拿祥林嫂额上的伤疤、阿毛被狼叼走做笑料;而“阿Q十分得意的笑”着调戏小尼姑时,“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未庄的人们十分“欣然”地听阿Q讲杀革命党的事,阿Q游街示众时“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看客们露出“闪闪的像两颗鬼火”的狼一样的眼睛。

4.鲁迅阿Q正传语文课文读后感 篇四

我觉得阿q的角_十分可悲,但却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q使用的精神胜利法。阿q虽然只是个农村里底层的短工,却鄙视城里的其他人,狂妄自大。比如他因为穷而娶不到老婆,却说道“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阿q可笑,但其实也是个可悲的人物:他总是受到其他人的欺凌,特别是来自有钱人的。可是他的贫穷和地位决定了他只能被他人欺压。阿q被欺辱后为了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而发明了“精神胜利法”,只是为了用言语自欺欺人来安慰自己。处于社会的底层,又被别人看不起,只能通过自我麻痹来催眠自己,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吧,可是这样的做法终究只是自己骗自己罢了。如有一次,他被别人打完了,却心满意足的自我安慰道:“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后来他被其他人打的时候,又自我催眠道:“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牲畜”。

我认为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可悲的,也让人觉得很心_,因为打不过别人,所以只能靠精神胜利法来逃避现实,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算自己被打了心里还能也只能得到一丝丝安慰吧。

后来,阿q进了城后赚了点钱,别人对他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就连有钱人赵大爷家对他的态度也改变了,都对他恭恭敬敬的,还主动要买他的东西。我认为这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有钱人能受他人的尊敬,而穷人只能受他人欺凌,反抗不了。阿q没钱没势时,受尽富人的欺凌,而赚到钱后对他的态度又不一样了。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可爱的数字宝宝下一篇:网球部工作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