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案例

2024-08-21

消费心理学案例(精选13篇)

1.消费心理学案例 篇一

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题

1.美国某公司雇用了数十名女打字员。为了方便管理,公司将她们集中在同一办公室工作。然而,在最初的三个月中,打字员们情绪不安,打字错误率高。经研究认为,严格的管理和室内高达80分贝的噪音是导致打字员工作效率差的重要原因。后来,公司配备了防音、消音设施,使室内噪音下降,而打字员的情绪也开始稳定,错误率降低。

通过以上案例,请分析人的情绪与行为的关系并阐述消费者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答案.(1)情绪的产生和变化可以促使行为发生,也可以阻碍行为的进行。(2)在上述案例中,打字员在严格的管理和噪音影响下情绪不安,因而使其行为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消费者情绪也能直接影响购买行为。当产生积极情绪时,能提高购买力;而产生消极情绪则降低活动能力。

2.某中医院除了给每位就诊患者开出必要的药物处方外,还要开出一张“无药处方”,如给一位老年患者的“无药处方”上写着:多吃蔬菜、水果;食用低盐、低脂、低糖食品;按时服药、测量血压;多活动„„。这种医疗服务深受患者欢迎。

请分析这种“双处方”的医疗服务为什么受到患者的欢迎?

答案: 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基于人的实质,人的需要同时具有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医生给病人开出药物处方,通过药物治疗疾病,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医生给病人同时开出“无药处方”,虽无药却有情,指导患者的生活起居,宣传科学知识,并给人以精神安慰,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要。

这种医疗服务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物质需要,更满足了患者的精神需要,所以受到欢迎。

3.“环保”牌香烟年销售量达3000亿支,可装满5000架波音707飞机。某权威机构对某国的一千余名“环保”牌香烟爱好者的调查表明,该品牌爱好者对该产品的普遍评价是:味道好,抽起来带劲,可令人身心愉快。但对于质量完全相同的、价格只相当于精装烟价格一半的“环保”简装烟,品牌爱好者们只有21%的人表示愿意购买。

请分析:①“环保”牌香烟爱好者属于哪个消费者群体?

②该群体消费心理与行为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案: 第一,属于成年男性消费者群体。

第二,主要特征有: A、具有男子气概的强烈表现欲;

B、对某国文化的明确认同与归属感受;

C、坚持固有的消费习惯;

D、价格敏感性不强。

4.某国一出版公司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售出。推销人员想出一个主意,于是给

总统送去一本书并征求意见。总统忙于政务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销售人员便大作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书即被抢购一空。不久,又有书卖不出去,销售人员又送给总统一本,上过当的总统便“回敬”一句:“这本书糟透了”,转天该公司发出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结果,书又售罄。第三次,该公司又如法炮制,总统接受教训,不予答复。于是该公司再发出广告,“现有总统难下结论的书出售,欲购从速。”书仍被抢购一空。

请分析本案例中某国出版公司运用了哪些增强广告效果的心理策略?

答案.(1)利用总统的权威,引起好奇心,吸引注意力,运用了广告刺激策略。(2)、广告语言简洁、直观、易懂,在变化中重复主题,运用了广告效果策略。(3)、增强了广告的可信度,运用了广告说服策略。

5.20世纪90年代初,在方便面的广告大战中,“康师傅”方便面以“好吃看得见” 一语深入人心。“统一”牌方便面知难而进,以古喻今,广告画面上出现一位古代戎装勇士,威风凛凛地喊出“统一面”,给人以热烈的情绪感染,取得了初步成绩。这种宣传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企业又推出了与前一广告格调不同的画面:一男一女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出各自喜欢“统一面”的理由,不知不觉中缩短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请分析“统一”牌方便面是如何成功地利用广告引起消费者注意的。

答案(1).商品广告成功的基础在于能否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2).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往往是无意注意,受到刺激以后,引起兴趣,才能转为有意注意(3).“统一”牌方便面的第二个广告与第一个广告形成对比,使有意注意“统一”牌方便面的消费者进一步注意到新的广告词,加深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

6.目前在国内外的零售商店中有很多名称各异的廉价商店。比如,美国纽约的“99商店”专营日用杂品、家用小五金等,所有商品均定价99美分。我国昆明有家商店经营各种小工艺品,全部定价0.19元,广告用语是:“1角9,任君求”。其他还有2元店,8元店,10元店等。这些商店的经营状况一般都不错,靠薄利多销,利润也算不低。

请回答:这些廉价店的目标顾客是谁?它利用了目标顾客的什么消费心理?

答案:(1)目标顾客主要是家庭主妇、收入水平不高的中老年消费者以及对各种小商品情有独钟的各年龄、多阶层的消费者

(2)针对的消费心理是:(1)求廉心理、(2)求实心理、(3)求奇(异)心理、(4)情绪化消费心理

7..我国目前的著名商标中有些是从原来失败的商标修改后获得成功的。比如,领带产品的名牌“金利来”最初的设计是“金狮”,但“金狮”领带销售状况不佳。后来改为“金利来”,产品销售大为改观。又比如,手表的名牌“海鸥”,原来的设计是“海燕”,用此商标在香港地区销售,购买者极少,调研后改为“海鸥”牌,销路立即打开。问题:试从消费心理层面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

答案.(1)原商标设计违反了消费心理的一般规律因而失败,新商标符合消费心理而成功。

(2)“金狮”用于领带产品令人恐怖,“金利来”则预示好运将至。(3)“海燕”用于沿海地区市场预示暴风雨、不吉利,“海鸥”则预示吉祥。(4)“金利来”与“海鸥”商标具有艺术魅力而耐人寻味。(5)设计商标还应因人而异,因产品而异。

8.在我国的啤酒消费中黑龙江省是首屈一指的。统计表明:黑龙江省啤酒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l5%,人均啤酒消费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倍,在全国特大城市啤酒消费中排名第一,在世界大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慕尼黑和巴黎。其中城市居民消费量高于县城居民消费量。问题:该消费习惯的主要成因是什么?对营销管理具有什么启示? 答案.(1)消费习惯的主要成因: ①北方气候寒冷;

②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对白酒的偏好转向啤酒偏好; ③传统的豪爽性格促成。(2)对营销管理的启示:

①尊重消费习惯,维持产品销售;

②注意细分市场并采用差异性营销策略,扩大产品销售; ③努力开发新产品,扩大消费需求; ④积极开展相关产品营销.9.在我国快餐食品产销领域,品牌繁多,然而,能够令消费者真正动心的却寥寥无几。于是许多快餐食品企业感叹“人们的口味挑剔,众口难调”。但是,民营食品产销企业集团W公司,始终坚持“只要口味好,众口也能调”的独特经营宗旨,从人们的口感差异性出发,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在食品的口味上下功夫,“投其所好”,终于改变了某城市居民的快餐饮食习惯,使W公司的快餐食品成为某城市居民的首选快餐食品。W公司果敢挑战某城市居民的饮食习惯和就餐需求,以“投其所好”为一切业务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出奇制胜地突破了“众口难调”的产销瓶颈,而且轻而易举地打入了某城市的快餐食品市场,开创出了快餐食品新市场。

请分析:

(1)W公司成功打入某城市快餐食品市场利用的是哪一消费心理学原理?(2)请谈谈作为营销者如何正确运用这一原理去引导消费? 答:(1)W公司成功打入某城市快餐食品市场利用的是消费习惯原理。(2分)(2)分析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消费习惯和营销活动的关系,正确运用消费习

惯的机理去引导消费是每一个经营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W公司的成功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2分)

①端正态度、正确定位,尊重消费习惯;了解目标顾客的消费习惯;按消费习惯设计、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3分)

②认识规律、引导规律,促使消费者形成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消费习惯;利用不同群体的习惯特点开展营销活动。(3分)

10.根据《香港市场》杂志报道,现时北美洲非常盛行一种“坏孩子装”,这是一些著名时装设计师的杰作。他们的创作原则是:打破一切穿衣规则,不仅错配衫裤,而且不考虑服装质地、面料、花纹和颜色,总之穿上后会显得杂乱无章,越显得坏孩子装特色。在日本,随着出口主导型经济向内需主导经济的转变,消费时尚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以前那种崇尚节俭的消费观念淡化,借贷消费行为渐成时尚。一些东京少年喜欢穿肥大宽松衣裤,足蹬划板,徜徉街头。

请分析: 从上面两例,你得到什么启发?你认为消费流行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答:得到的启发有:

(1)消费流行受社会经济的影响。(2)消费流行必须符合个性特征。(3)生产的商品必须符合社会流行。心理动机:

(1)流行能满足人们的求新欲望。

(2)流行使人们表现自我的心理得到满足。

(3)人们通过追随多数人的行为和模仿流行事物,获得心理的安全。

11.“金龙鱼”是调和油市场的强势品牌,其广告由最初的“温暖亲情——金龙鱼大家庭”到“健康生活金龙鱼”,打出了金龙鱼的知名度,但是并未让消费者感觉到它有什么好处。后来,金龙鱼推出了关键的“1∶1∶1最佳营养配方”的理性诉求,既形象地传达出金龙鱼是由三种食用油调和而成的特点,又暗示了只有“1∶1∶1”的金龙鱼才是最好的食用油,带动了金龙鱼品牌的整体提升。请分析“金龙鱼”调和油是如何利用广告改变消费者对它的态度的。

12.某家庭上中学的女儿崇拜某歌星,把零花钱全部省下来,跑遍各音像店收集了该歌星的所有专辑;母亲对某品牌的厨卫用品最信赖,洗涤剂、洗衣粉及香皂等等全部选用这一品牌;父亲在购物方面则没有什么特别偏爱。请指出这三位消费者的兴趣分别属于什么类型,并作简要分析

(1)女儿属于偏好型。这类消费者的兴趣集中,甚至有可能带有极端化的倾向。(2)母亲属于固定型。这类消费者的兴趣一般比较持久,经过多次的消费实验以及多次的消费选择而对某一类商品产生了稳定的兴趣。

(3)父亲属于随意型。这类消费者兴趣异变并且无明显的兴趣指向,一般没有对某种商品的特殊偏爱和固定的习惯。

13.在我国快餐食品产销领域,品牌繁多,然而,能够令消费者真正动心的却寥寥无几。于是许多快餐食品企业感叹“人们的口味挑剔,众口难调”。但是,民营食品产销企业集团W公司,始终坚持“只要口味好,众口也能调”的独特经营宗旨,从人们的口感差异性出发,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在食品的口味上下功夫,“投其所好”,终于改变了某城市居民的快餐饮食习惯,使W公司的快餐食品成为某城市居民的首选快餐食品。W公司果敢挑战某城市居民的饮食习惯和就餐需求,以“投其所好”为一切业务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出奇制胜地突破了“众口难调”的产销瓶颈,而且轻而易举地打入了某城市的快餐食品市场,开创出了快餐食品新市场。

请分析:(1)W公司成功打入某城市快餐食品市场利用的是哪一消费心理学原理?(2)请谈谈作为营销者如何正确运用这一原理去引导消费?

答案:(1)W公司成功打入某城市快餐食品市场利用的是消费习惯原理。

(2)分析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消费习惯和营销活动的关系,正确运用消费习惯的机理去引导消费是每一个经营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W公司的成功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①端正态度、正确定位,尊重消费习惯;了解目标顾客的消费习惯;按消费习惯设计、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

②认识规律、引导规律,促使消费者形成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消费习惯;利用不同群体的习惯特点开展营销活动。

2.消费心理学案例 篇二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课程。主要学习妇女妊娠、分娩、产后的正常生理过程及其护理, 同时还要学习异常过程及患病妇女的护理、计划生育等内容。由于本科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特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我认为为了更好地教好这门学科, 教师应掌握和了解一些教育心理学原理和方法, 并把这些与临床案例分析结合到教学实践中, 对提高教学质量, 有明显的效果。

1 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 主动参与学习。因此, 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将凝集在书本中的智能、情感、世界观完全转化为学习主体—学生的智能、情感、世界观, 首先要将知识变成自己的, 使自己进入角色, 真心热爱自己的专业。然后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自己的水平发挥, 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活动, 使教学不仅是一种科学, 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

2 注重细节情感沟通

要想组织一个好的教学, 同样不能忽视枝节问题。由于教师在学生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要求无论在任何方面都应注意规范。比如教师的仪表、修养、语言、外在气质形象等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听课状态。

教育劳动的对象是人, 而人是有感情的。一名教师, 只有具备对学生无私、真诚的爱, 才会缩短师生间在空间上和心理上的距离。学生与他所爱的教师相处, 可以有良好的心境, 从而激发起积极的认识活动, 有利于学习进步;同时对教师会伴有某种依赖感, 使教师的教学产生一种魅力, 可以排除各种障碍, 深入到学生心灵,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教益。总之, 建立起与学生的双向情感交流, 对教学必会起到促进作用。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师生关系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在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以“教”和“学”为中心环节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师生之间知识学习、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是以民主、平等、对话为基础的关系, 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对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材的呈现、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实训实验等。目前, 我们主要采用的是集体教学的教学方法, 采用以讲演方式进行授课。首先教师用自己的热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以课堂及教材为中心方法, 逐渐过渡到以问题及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上, 从而达到掌握、熟悉重点, 了解一般, 使相关知识得以融合贯通的目的, 还应给学生留出想象空间、讨论时间, 将启发式及讨论式的讲课模式带到课堂, 做到自我学习, 自觉提高[1]。

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 我对两个班 (2009级护士7、8班) 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进行了不同的教学模式比较, 2009级护士7班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 老师只管讲, 学生被动地听、记、复习;而2009级护士8班就采用临床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悬念来听课, 再把讲、授、听、动、图片、问、情、讨论等等全面结合起来。比如临床案例分析:王小花, 28岁, 初产妇, 停经30周, 因阴道流血1天入院。产妇于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 量较多, 但无腹痛。入院时血压120/76mmHg, 心率78次/分, 下肢水肿, 尿蛋白 (—) , 血红蛋白80g/L。B超提示胎盘位于子宫右后壁并达到前壁覆盖子宫颈内口, 诊断为前置胎盘。该孕妇由于年龄偏大, 愿意接受期待疗法治疗。根据此情况, 请为该孕妇确定两个主要的护理诊断或合作性问题, 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这个案例出来后,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6—8人, 分别进行讨论, 派出一名组长作总结发言。通过集体讨论, 很快结果出来了。

主要的护理诊断一是: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

护理措施:

(1) 保证休息:孕妇需绝对卧床休息, 尤以左侧卧位为佳, 同时间断吸氧, 每日3—4次, 每次60分钟左右。

(2) 减少刺激:孕妇需避免各种刺激, 以减少出血机会。对病人进行腹部检查时动作要轻, 禁止做阴道检查及肛查。

(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严密观察并记录孕妇生命体征, 阴道流血的量、色、流血时间及一般状况, 监测胎儿宫内状态。并按医嘱及时完成实验室检查项目, 查血型, 交叉配血备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主要的护理诊断二是:有感染的危险:与孕妇贫血有关

护理措施:

(1) 按医嘱口服硫酸亚铁、输血等措施。

(2) 加强营养, 合理膳食。让孕妇多吃高蛋白含铁丰富的食物, 如动物肝, 绿色蔬菜、豆类等

(3) 加强会阴部护理。用消毒会阴垫, 并及时更换, 以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4) 监测孕妇的体温、血象及阴道流血、分泌物的性质、颜色、气味等, 及时发现感染征象。

(5) 协助取样, 监测孕妇血色素的变化。

通过案例分析,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给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只用了一学期的时间, 期末考试时同样的考题但两个班妇产科成绩完全不一样。见下表:

从此表可以看出, 教学方法不一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影响。

4 巩固、记忆阶段

巩固记忆阶段是指尽可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阶段。中职学生的记忆特点是强行记忆特别快, 而逻辑记忆力较差, 不能充分理解所学教材的意义和实质, 对所学内容不能进行主动分析综合, 根据这些特点, 要帮助学生增进理解, 强化记忆。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很多临床例子, 如流产的分类, 每类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比较区别, 并联系前后知识进行整体把握, 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为载体, 如何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引入课堂实践, 并结合临床案例分析, 通过比较发现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心理学,临床案例法,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平, 符俊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校学生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1) :31.

3.消费心理学案例 篇三

黄就黄的鲜嫩夺目、蓝就蓝的沉郁稳重、红则红的热烈奔放、绿才是春波凝眸的眼神,白要冰清玉洁。还有银,那是冬日雨雪的精魂,这就是POLO的色彩,也是POLO的营销理念,更是POLO成功的因素之一。

POLO个性化的色彩对整个汽车市场的消费产生了影响。上海大众通过POLO营造的一种亲和、舒适、个性化的生活空间,开创时尚消费的思路,正渐渐成为中国家庭轿车消费的新标准。POLO无疑将继续对整个汽車市场的消费产生重大影响。

据经销商反映的对POLO轿车的购买群体的分析,除追求时尚和喜欢彰显个性的私人和家庭用户争相订购外,热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出现了新的购买群体。由于POLO轿车紧凑的外形和优异性能,特别是时尚化的色彩,引起独特消费群体的关注。据统计资料显示;POLO的用户一般在18到35岁之间,男女购车比例分别为47%和53%,就是说女性高于男性。其中在色彩方面,POLO刚刚面市的时候,蓝色为男性首选,绿色为女性所偏爱。

由于上海大众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把POLO轿车定位于时尚消费。不断推出各种为用户喜爱色彩的新车,蓝色和绿色已经渐渐退出主流色彩。

上海大众认为;时尚是一种大众的消费性活动,也就是把人们生活的全部希望交付给一种直接性享受的日常生活。当人类进入了新的世纪,工作的重压,节奏的加速,疲惫已极的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休闲,渴望时尚生活,而欲占有“此刻”的轻松与快意,轿车当然是不二之选。人们不愿再“沉重”,人们完全有权利为沉重的生活内容穿上五彩的外套。

家用轿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日趋理性和成熟,汽车文化营销应运而生,赛欧和威驰就不约而同地与音乐联姻,分别请到了当红的实力派歌手羽泉和朴树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而作为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与世界同步的轿车,一上市就以尖端科技和潮流魅力广受瞩目,备受市场青睐的POLO,在确认其“引领时尚”的品牌优势后,更是通过一系列深具人文关怀的活动,大打文化营销牌,其中利用车贴和装饰大赛等渲染色彩的活动让用户体验到时尚消费的魅力。

时尚生活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不是某种严肃理性的象征,而是自身欲望所确立的价值体现。新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张扬个性已是“后现代”社会的明显特征,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年轻一代身上。时尚更多是年轻人的专利,追赶时尚却从不研究时尚,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感觉就是时尚,追求的本身就是时尚。POLO亲和的造型正是对生活中严肃理性一面的消解。

POLO的胜出成功打造了汽车消费新理念,预示着家庭轿车市场的“新主张”:消费者已从原来的感性消费开始了更理性地选择他们的爱车。人们已从单纯追求经济实惠的基础上,更对安全、舒适、时尚和个性化方面予以关注。购买汽车时不仅关注价格的高低,也越来越关注品牌、服务网络、服务水平、车型成熟度。

4.临床心理学案例 篇四

案例:

个人资料:李某,女,23岁,某高校大四学生,一直以来,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李某出生在北京,是独生子女,身体健康,且家族无精神疾病史。李某成长环境简单,无重大家庭事故,父母相处和谐,生活水平中等。

主诉:

进入大四之后,确定要考研,目标是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从此就十分注意其他同学的学习动态与成绩。一天晚上,她突然想到,自己已经花尽了力气,还是不能把成绩提高到前五名,大概因为自己还没有抓紧时间,或者还没有别人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多。

从第二天开始,她一方面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另一方面,非常注意别的同学是否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比自己多,是否因为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超过了自己,而成绩超过自己。有时,她发现教室里的同学少了,她就十分紧张,以为同学们都去看书去了。

老是这样,心里很难过,就搬到外面去住,但还是经常给宿舍打电话,或者打同学的手机,若是发现没有人接,心里又是紧张,直到后来,不能听到关于同学们学习的事情,否则,都会十分焦虑不安。她也知道,这样担心、不安、害怕是没有必要的,又经过亲朋好友劝说,曾经控制自己,但是,不仅不能控制住,反而更加苦恼。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不好,学习效果严重下降,不仅不能保持原有的成绩,反而下滑很多。到了11月份,睡眠出现问题,开始不易入睡,易醒,常做恶梦,梦见别人都考取了,只有自己落榜,醒后很害怕。后来更加严重,一夜只能睡一两个小时,还要拉着妈妈陪着睡。其母亲反应:

女儿好发脾气,天天看书,又说看了没有用,看不进去,自己说,有时看了三个小时,还不如以前半个小时的效率高。不能和别人正常交往。经常在房间内走动。好喝水,月经不正常。和他人交谈还经常会紧张不安,双眉紧锁,双手会颤抖,安静地坐一会就难过。【诊断分析】

1、经了解和检查,排除躯体疾病的生理因素,确定为由于心理方面出现问题引起的症状。

2、心理不健康与心理障碍的鉴别:

根据以上资料显示,求助者明显的焦虑、紧张、不安、恐惧,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严重失眠,学习效率降低等症状。求助者对于引起她情绪变化的刺激,从开始担心自己的成绩到看到同学比自己的学习时间长感到不安,再到后来发现教室人少就紧张,性质已经变形;持续时间在六个月以上;鉴定为不是一般心理问题,是心理障碍。

3、神经症与精神病的鉴别:

求助者表现出求治愿望,主动求医;求助者“也知道,这样担心、不安、害怕是没有必要的,又经过亲朋好友劝说,曾经控制自己,但是,不仅不能控制住,反而更加苦恼”,她了解自己的症状,承认有问题。以上显示,排除精神疾病伴发焦虑症状,属于心理障碍中的神经症。【初步诊断结果】

以上资料显示,求助者有明显的紧张、不安、恐惧、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严重失眠,学习效率降低的症状,初步诊断为焦虑症。【进一步鉴别】

1、求助者表现出的恐惧、失眠、不安、紧张、过度担心都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

2、与其他神经症的鉴别:

恐怖症:求助者对刺激情景无过分的恐惧和回避心理,面对刺激,更多的表现的是焦虑和不安,敢于面对和正视。

强迫症:求助者没有出现反复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抑郁症:求助者没有出现在与其处境不相符时的心境低落,无罪责感和无价值感。神经衰弱:求助者在休息后仍无缓解,求助者并无缺乏精力,易感疲劳。癔病:多发于易感性个体,在某种心理社会影响下发生,在运动、感觉、意识上存在障碍,与求助者不符。

【诊断结果】

经过鉴别,求助者的心理症状为紧张不安,恐惧惊慌等;躯体症状为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等;判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求助者为神经症中的焦虑症。【咨询方案】

针对本求助者的问题,首先解决睡眠、不安、焦虑、紧张等具体的,短期的问题,其次,解决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怎样提高学习效率等长期的,终极的问题。这样,把求助者希望达到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具体目标与终极目标,就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了。

5.315消费维权案例 篇五

陷阱1 口头承诺问题

【案例回放】:去年5月底,购房者陈小姐前往上东国际营销中心购房。在现场她相中一房,但由于其名下另一物业正在交易,需三个月方能筹足首期款,故提出“先支付定金,三个月内支付首期款”要求。

“当时,对方表示没问题,可以协商。”陈小姐介绍,她当时曾一度提出要在《认购书》上注明“三个月的付首期款”要求,不过销售人员以“这个没问题”为由不注明。

然而,数天后事情发生突变。商家称时间无法延长,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交首期款,根据《认购书》条款定金不予退还。

【律师点评】:口头承诺在消费中没有法律约束力,除非当事人对此口头承诺进行了录音,否则,只有将此口头承诺的条款写进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

消费者在购房时,万不可被口头承诺所迷惑,只有白纸黑字在合同中注明额外约定,这样才能保证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

【延伸解读】:房地产消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看房、买房、收房到入住时间跨度长,消费者如果没有树立很好的消费权益意识,很容易因轻信口头承诺而吃哑巴亏。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吃哑巴亏现象多出现于交易前期。如新房市场,售楼员承诺送物业费、学位和优惠,最后以“上级未批准”搪塞购房者;而在二手市场则更常见,许多交易常因业主没有履行承诺而终止。

因此,消费者在置业过程中,切勿轻信口头承诺。

陷阱2 收楼质量问题

【案例回放】:末,东莞某楼盘业主陆续收到收楼通知书。

“起初是开开心心去收楼,结果收楼时很气愤,不知道楼盘是怎么通过质量检收的。”业主黎先生表示,房子多处出现漏水和空鼓现象。“明明有质量问题,还让业主去收楼。”

据了解,近10户业主在收楼日拒绝收楼,并要求开发商整改并赔偿损失。

最后,开发商经过一个多月整改才使问题房屋通过业主“考核”,不过赔偿事宜则不了了之。

【律师点评】:商品房交付时应取得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出具的商品房建设项目符合验收管理规定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和规划、公安消防、人防、环保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

如果发展商不出示文件或出示文件不齐全,业主可以拒绝收楼,同时应及时发函开发商,要求其按照合同规定提供证件并且要求逾期交楼的赔偿。

如果开发商不出示文件或者文件不齐,业主千万不要领钥匙。因为按照法律规定,领了钥匙就等同于收楼。在未看房前就被要求先签相关文件的,即便文件齐全,业主也应尽量在收楼文件中注明“屋内情况未明”或“未验房”等字样。

【延伸解读】:在住房消费过程中,由于消费者对建筑知识和收楼流程不了解,常出现收楼后纠纷事件。

据了解,收楼纠纷主要有延期交楼、收楼证件不齐、建筑质量差和赔偿不明等问题。如去年南城某楼盘因收楼证件不齐遭业主拒绝收楼,最终开发商因延期交楼而赔偿业主损失;还有鸿福路某楼盘因精装房质量不过关,在业主使用两年后进行局部重新装修。

“收楼是住宅消费的最后环节,因此业主要多留心眼,千万不要盲目签收。”业内人士李先生表示,收楼要慎之又慎,以免无法讨回合理权益。

陷阱3 定金问题

【案例回放】:多年前,某楼盘采用未建先售的方面筹集资金,结果不少业主因苦等两三年后退订。

“当时那里就是一片空地,商家拿着图纸卖房,大家全凭感觉来买房。”周先生表示,之所以会买,是因为提前内部预定可以享受特惠,有些人甚至一次付款。

然而,事隔三年多后,许多买家已经按捺不住了。“不少人去找商家退房,这过程太艰辛了。”周先生,都是托关系去退房的。“商家不但退款拖拉,而且没有补偿利息,这投资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律师点评】:近年来,购房者遭遇“定金”陷阱的纠纷时见报端。

许多时候是商家不守诚信在前,用定金设套骗取消费者钱财。还有是各自对法律认识不清,自行设定交易规则,购房者在交定金后反悔而形成纠纷。

对于商家要不要退定金问题,要根据文字协议而定,如果是商家口头承诺则无效。因为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开发商存在欺骗或欺诈行为。

此外,在交定金的时候,要将具体的对方的义务条款写清楚,以免定金最后打水飘。

【延伸解读】: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活跃,作为置业第一步的“落订”屡现纠纷事件。

6.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篇六

如果一棵树在树林中长得过于高大,必定是风先摧折的对象;如果一个土堆高过岸头,流水必定会将它推平。同样,一个行为出众的人,必然会遭到许多世俗之人的诽谤。俗语中的“枪打出头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上述这种行为现象其实是人类忌妒情感的一种表现,它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心理学上认为,忌妒情感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中孕育,其根源在于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在面对“人好我差,人有我无”这样的现象时,潜意识中便希望占有他人的东西。当无法占有时,便去破坏他人的东西,力图使他人和自己一样。忌妒他人的人常有挫折感和忿忿不平的情绪,这种情绪很容易互相感染,所以他们常常抱团去对付那些优秀的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原因。由忌妒而产生的造谣中伤、孤立他人的种种行为都属于消极行为,对人有害,于己无益。

忌妒者应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不良行为。同时作为被忌妒者,我们应该做到以理性的方式应对忌妒者的攻击行为。最佳的应对是我们努力做得更好,拉大与忌妒者的距离。如此下来,别人的忌妒就转化成为对我们的钦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被人忌妒,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所以,当我们发现别人在忌妒自己时,我们一方面应当高兴,因为这证明自己很出色;另一方面,别忘记更加努力提高自己。记得保持谦逊的举止,这对那些见不得你好的人,也有一定的安慰作用。

扶不扶

案例:2011年9月2日,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远的菜场口迎面摔倒后,无人敢扶他,1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自从南京彭宇案发生以后,相当长时间内,国人看到摔倒老人都不敢主动上前去伸一下援助之手,大家都害怕被老人讹诈。当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到了这样尴尬的地步,到了必须要事前拍照或答应不会讹诈做铺垫的时候,还有几个人愿意出头救人呢。

旁观者在这些事件中拒绝提供帮助的行为,值得我们国人进行深刻的思考。除了害怕被讹诈以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有以下三种解释:

一、社会抑制作用:社会上每个人对所发生的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会更加小心地评估个人行为并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比较结果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二、从众心理:一个人不仅会以他人看法来评估某一情境,而且在行为举止方面也倾向于模仿他人行动。这种情况在特殊情况下更为突出。个体在面对老人摔倒的情况下,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

7.消费心理学案例 篇七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案例,教学效果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典型案例为教学材料,以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为教学主线,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1]。此方法改变了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分析与讨论,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同时,通过以案例为载体进行训练,能够使学生联系实际情况、分析与使用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较之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法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更切实的效果。而此方法应用范围虽广[1,2],但尚未见在《普通心理学》等临床医学本科生选修课程中应用,笔者首次尝试将此方法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

1教学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第三军医大学二年级学生74人,其中女性11人,男性63人,平均年龄为(19.46±1.46)岁,涉及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临床护理等多个专业。

1.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本科生通选课普通心理学的“需要与动机”。采用三个案例为研讨载体,分别为“4岁娃严重烧伤,父母失踪(案例1)”、“生命的接力(案例2)”、“遭遇车祸的母女(案例3)”,结合医患需求与医患沟通,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如何把握医患核心需求,从而提升医患沟通质量、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实现优质医疗服务。

案例1的讨论主题有两个方面:1从患儿的角度看,患儿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能够为患者做些什么?2从医生的角度看,李医生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作为人民军医,李医生的行为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案例2的讨论主题有两个方面:1从临终患者的角度看,临终患者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能够为临终患者做些什么?2从家属的角度看,家属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能够为家属做些什么?

案例3的讨论主题有两个方面:1从女患者的角度看,女患者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能够为女患者做些什么?2从患婴的角度看,患婴有哪些需要?其中优势需要是什么?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能够为患婴做些什么?

1.3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将全体学生随机分组,将74名学生分为9组,每组8-9人。每组讨论案例,并推选1位学生做主题汇报,每组其他学生进行资料收集、PPT制作、报告准备与补充。全体学员在主题汇报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拓展。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2周时间将布置研讨任务、主题及要求分发给各小组,要求小组根据任务分配及要求研讨内容,组织汇报研讨内容。推选1位学生做主题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资料收集、PPT制作、报告准备与补充。

实施阶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和学习。教师导课和提出学习目标。教师首先用简单扼要、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导课,指出新知识点及其与老知识的衔接之处,提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及学生需要掌握、熟悉的知识点,使学生对该教学内容具有整体系统的认识。然后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及每个小组需讨论的问题。之后学员进行分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即回答本案例讨论的所有问题,小组其他成员可进行最后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即倾听、辅导和启发,不时提出讨论过程中的问题,调节课堂气氛,激发人人参与的热情,使讨论更热烈、深入。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和综合性问题探究讨论。教师根据本次课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对讨论过程中争论比较多的内容予以点评,并对每组学生所提供的解释加以综合分析整理,最后给出确切的结论,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结合“心理-社会-生理”医学模式,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针对各组的汇报发言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

1.4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与统计

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以组织设计、研讨实施、研讨效果等为指标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的每项均按5点量表计分:不好为1分,不太好2分,一般3分,较好4分,好5分。在教学结束后向学生分发。应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课程结束后,为了解学生对此教学方式的评价(见表1),向学生分发问卷调查表74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研讨式教学法形式不仅设计较好、理论先进,而且内容紧扣主题、逻辑性强、结构合理、条例清晰。采用这种形式既新颖又联系实际的教学法进行学习,课程生动有趣、具有吸引力与趣味性、可操作性强,故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同时,在研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相互交流,能够获得启迪,学会应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因此,通过研讨式教学法使课堂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3讨论

案例教学法已在许多院校和多种课程中广泛使用[3]。它能转变教师教学和研究的观念,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首先,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其次,案例教学法坚持以学员为主体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参与积极性[3]。最后,案例教学法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有助于把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有机统一。然而,有效地实施案例教学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案例选择要经典,具有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内容,一方面紧扣已讲知识,另一方面紧扣将要讲的知识;要避免所选案例的答案是“唯一最佳解”,答案要有可探讨性、发散性、伸缩性,要针对具有分歧、尚未定论的问题而设计,从而营造开放、宽松的讨论环境,让学员们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达到最充分的发挥;同时,选择案例要尽可能真实、切忌胡编乱造,案例要越新越好、越近越好;要保证案例的思想性、防止“负面效应”。本案例教学所选案例为临床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并且紧扣当前敏感话题“医患关系”,这对于即将迈入临床实习的医科生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教师要具备充分的课堂驾驭能力,并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恰当点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全面系统地把握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了解管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写作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要求教师要精心组织、检查落实,在实施每个环节时,要及时把握各环节落实情况,并做出适当调整,布置任务后要有检查,完成情况要有讲评;还要求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讨论发言,及时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对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2]。本案例教学中,教师注意组织课堂,留有充足时间以供学员充分准备,并且在各个环节注意整个课堂的氛围及学生反映,较好把握了课堂整体节奏,点评适当。

第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员在案例教学中起着主角的作用。学员的参与意识越强,效果就越好。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调动学员的参与意识。故而需要提前将案例告诉学生,让学生能进行充分准备。本案例教学中,学生的整体满意度较好,但仍有学生参与度不积极、评估不高。这一方面可能源于大班教学的方式对案例教学的适用度有限,教师难以充分关注所有学生的反应。因此,在较小班次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效果可能更好。另一方面可能源于本次案例教学属于选修课程,学生缺乏学习动力,重视程度有限。故而,需要进一步思考有效调动选修课中学员的参与积极性。

8.消费心理学案例 篇八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案例教学法;应用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0-0038-02

我国的犯罪心理学课程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是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以及各警官学校开设,或在一些学校的法学专业开设,而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甚至全校本科生开设犯罪心理学课程的历史则较为短暂,屈指算来也就一二十年的历史。

一、综合性大学开设犯罪心理学的特殊性

(一)培养目标不同

在政法大学、公安大学以及警官学校开设犯罪心理学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像侦查及心理扫描等公安专业能力和实战技能。而综合性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也会有人进入警界,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学生学习本课程就是了解一些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因此,这也是本课程开设的目标,曾经有一个案例给教师们的触动很深,说的是有一个家庭几年内儿子、女婿、女儿接连发生意外。警察调查结果表明,原来是女婿蓄意谋杀另外两人来骗取高额保险金。然而,直到警方公布调查结果之前,他们的家人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相处几年之久的女婿,甚至女儿也从未怀疑过自己的枕边人。像这样被至亲之人处心积虑谋害的案子绝不仅一起。我国目前各类犯罪都曾有高发趋势,尤其是各种谋财、报复等杀人案件。作为普通人掌握一点基本的犯罪心理学常识有助于自我保护,也有助于减少和预防犯罪。这也是综合性大学给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及一般本科生开设犯罪心理学课程的初衷和目标。

(二)占有资源不同

在政法大学、公安大学以及警官学校,教师占有丰富的资源,很多教师可能本身就身兼多职,可以深入到监狱、未管所、少教所、劳改农场等进行心理测试、心理咨询、个案访谈,近距离的接触和感受,了解犯罪人的心理和犯罪现象。相对而言,综合性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虽然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取得和这些相关部门的合作,但是机会要少得多。因此,综合性大学的犯罪心理学课程案例更多地来自其他渠道:网络、报纸、电视、电影等。由于媒体的力量四通八达,通过这些间接的渠道也能够了解犯罪人的各种犯罪心理。因此,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拥有庞大的案例库。

实际上,通过这些渠道得来的案例有些方面要优于那些经过判刑的案例。这是因为罪犯心理与犯罪心理虽然同属法制心理学范围,但两者有所不同:犯罪心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犯罪主体在犯罪产生阶段、预谋着手阶段,尤其是实施其违法犯罪行为阶段的心理活动特征。而罪犯心理侧重于对犯罪行为实施终了并经侦查、起诉、审判、判决后,犯罪主体被投入到劳改场所进行改造时其心理活动的产生、变化及发展的研究,以寻找其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规律[1]。因此,判过刑的案例经过劳改场所的教育和改造,罪犯的心理会发生变化。

二、案例教学法在犯罪心理学课程中应用的优点

案例教学法是指依据教学目的及内容的要求,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探讨等,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在传统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是信息的传播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带着耳朵听讲的被动接受者。案例教学是情景式教学,不像讲授式教学过多地关注于概念和理论本身,而更关注于对理论的柔性运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主角,在教师的提示、引导下学生自己去解惑,从而获取案例背后的理论和规则。犯罪心理学课程是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是在大量案例基础上的理论思考。同时,犯罪心理学又是一门理论和应用紧密结合的学科。因此,几乎每一个理论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实例,通过案例得到完美的诠释。运用案例法教授犯罪心理学可以有如下益处。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课堂气氛

案例教学本身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传统的理论课教学,從教学方法上看,一直都沿袭的是一种“注入式”的单向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得教师自始至终扮演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从而导致学生理解和运用能力很差,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与重视程度也大大降低[3]。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将更多地作为支持人而不是授课人,引导讨论并且让学生就他们的观点畅所欲言,学生充满自信地发言,并且提出独到的见解。在讨论、辩论和解决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出于好奇心,形形色色的犯罪事件总是能吸引普通民众的眼球,大学生也不例外,犯罪心理学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参与的热情。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是工作和学习的起点和必备。理论有很多的功能,比如,组织、支持和命名。作为心理学的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丰富的理论才能开展工作。然而,新一代大学生普遍重应用轻理论,他们由于所学和所知有限,看不到要学习的理论对今后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同时他们缺乏过去大学生的安定,很容易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处心积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案例为契机,让其看到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习得理论,同时也看到那些掌握理论的人的成功。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纯的理论授课,学生记忆效果不够扎实,没有提取出关键的支点,因此也不能游刃有余、触类旁通,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想不出来曾经学过的解决办法。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以案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情境,不仅习得了最后的理论结果,同时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不是单纯的欣赏,为了达到应用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法的实施环节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精选案例

在案例的选择方面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不能因此一味求刺激求恐怖。要尽量选择最能表达所述原理的案例,因此,可能要经过一次次更新才能选择,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同时,作为教师要不断关注媒体上类似的报导,遇到合适的案例及时更新。过时的、没有新意的、不够生动的案例,要尽快删除。大案要案,情节典型,且一般会有专家分析,适合做案例,比如,杨新海、杨树明、罗树标、宫润柏等案例。案例选择完之后要重新按照需要进行编排。媒体上报道的案例有的篇幅过长,有的过短,有的内容不符合需要,因此,教师需要就某一件事情查询大量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形成一份最终的案例。

(二)组织学生

案例教学法进行得好坏,要看学生的参与度,作为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互动。这项工作同样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和把握。比如,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小步子及时鼓励其发表看法;对于一些被集体孤立和排斥的学生,要想办法让他融入集体,比如,可以把他排在一个对他不太熟悉的团体,这样更容易被接纳;对于一些想独树一帜的学生——如有的学生要求不参与讨论,自己形成一份报告,认为集体讨论不认可他的观点——要耐心开导教育讨论过程更是与人合作的过程。

(三)掌控讨论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难度最大、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其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导演”本领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进行课堂讨论与互动会有很多突发状况和细节,这些需要经验的积累,也需要临场应变能力。比如,案例的呈现方式方面:如果案例较短,可以用幻灯呈现;如果案例较长则可以每组发放一份。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案例。再如,每次固定组讨论有时导致个别学生倦怠有依赖,每个小组中总是几个同学积极参与讨论,而个别学生“坐享其成”,这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走动、观察,适时提醒和点拨。每次课堂讨论之后每一组形成一份报告,这时他们迫不及待地期望知道自己组的报告水平和其他小组的报告情况。教师不妨把各组情况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决定每组分数,这样做到了民主,也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评价环节必不可少,它可以激励学生参与的热情。

四、例證案例教学法

仅以一例说明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对上述情况的考虑。例如,在讲到“情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时,我们引入的案例是菲利普·津巴多的研究①。第一,兴趣点问题,菲利普·津巴多所著《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专业的一本入门书籍,因此,学生对他有简单了解,听说是他的研究都充满好奇。第二,在素材的选择方面,在中文与英文、书籍与图像材料的权衡下,选取一段录像材料,该录像为英文,有中文字幕,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也避免学生完全看不懂。第三,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通过这个案例的讲解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一是学生看到了心理学工作者原来是如此的有用武之地;二是学生看到心理学工作是如此的重要,经过调查研究得出来的知识可以一反传统——不是苹果坏了,而是装苹果的桶坏了;三是学生可以看到学习心理学可以从事专家证人工作,体面而神气;四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看到相应的从业人员是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注释:

①[美]菲利普·津巴多;孙佩妏,陈雅馨译.路西法效应[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374-429.

参考文献:

[1]李龙,刘学军.罪犯改造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J].法学,

1987,(6).

[2]李昆益.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实施[J].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韩志敏.案例教学法在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四川工

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刘同芗,郭健美.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社会保障教学中

9.白酒消费税评估案例 篇九

L酒厂系2003年12月经国有酒厂改制组建的私营独资企业,资产总值3667万元,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确定评估对象

L酒厂在21个增值税申报期内零负申报率达95%且属于国家税务总局监控的重点税源企业,按照《陕西省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分类实施办法》评估管辖规定,该局决定将L酒厂确定为市局直接评估对象。

(一)L酒厂财务状况总体评价

L酒厂近3年财务报表显示,该企业财务经营状况恶化,截至2006年9月,L酒厂未分配利润为-14168773.79元。财务指标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在近3年销售收入末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库存余额的陡然上升导致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下降,这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L酒厂资产负债表显示,L酒厂2005年末存货达27729527.97元,较2004年年末库存7475733.11元增长270%,占2005年末资产总额的90%,存货周转率为0.14.(二)酒厂理论税负测算

评估人员根据L酒厂基酒耗用的13种不同原材料测算出每吨半成品(基酒)进项税额为460.15元,每吨产成品(粮食白酒)耗用进项税额1228.40元。L酒厂成品酒每吨平均销售单价12031元,其进项税负率为10.21%(1228.40/12031=10.21%),测算出综合理论税负水平为6.79%(17%-10.21%),较全国平均税负水平7.64%低0.85个百分点。

(三)测算L酒厂应纳税额

根据财务情况分析可知,L酒厂近3年库存商品余额变化较大,计算L酒厂应纳税额必须首先剔除库存余额大幅变动对增值税金的影响。

1.根据2005年末、2006年9月末存货构成及适用的抵扣率,计算出年末存货对增值税金影响额分别为2030329.94元(2005年)、-86004.99元(2006年1月~9月)。

2.测算2005年增值税应纳税额:25409375.80×6.79%-682.23-2030329.94=-305715.55元。

测算2006年1月~9月增值税应纳税额:20946177.20×6.79%-(-86004.99)=1508250.42元。

L酒厂2005年~2006年增值税申报均为零申报,截至2006年9月尚有107196.2元的留抵税金。测算结果表明,L酒厂少缴增值税1508250.42-305715.55+107196.20-2278.38=1307453.69元。

疑点分析

理论税负的测算结果表明L酒厂存在少缴增值税的重大疑点,如何在众多的评估分析方法中选择正确的评估方法是破解本案疑点的关键。以单位产品的直接原材料耗用情况计算产量,从而推断产品销售量是工业企业评估中常用的方法。评估人员运用能耗测算法对L酒厂纳税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下列疑点:疑点1:2006年1月~9月白酒生产最主要的3种原料高粱、小麦、大米耗用量较2005年降低4.17%.疑点2:人们常说三斤粮食一斤酒,但该纳税人出酒率高达43%和41%.疑点3:2006年1月~9月基酒生成成品酒率较2005年低0.15%.疑点4:L酒厂酒盖和酒标的耗用量约占酒瓶耗用量的75%~87%,不符合一瓶一盖一标的标准。

初次约谈

针对能耗测算中发现的疑点,评估人员对该厂财务人员进行了约谈,财务人员对税务机关疑点答复如下:

针对疑点1:小麦既是酿酒时的主要配料,也是制作酒曲的主要原材料,小麦的耗用量是影响3种配料的耗用比例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

针对疑点2:三斤粮食一斤酒是传统工艺对出酒率的标准,但粮食的出酒率与酒醅的发酵周期、温度以及所投粮食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酒醅的发酵周期直接决定着粮食出酒率的高低。酒醅的发酵周期越长,其出酒率越低,酒的品质越高。该酒厂所生产的主要产品属于面对农村市场的低档酒,因此其发酵周期较短,其出酒率必然较高。

针对疑点3:该企业共有40多个粮食白酒的品牌,度数从38度至50度不等,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当期的产品结构,必然导致基酒出酒率的变化。

针对疑点4:酒类产品因档次不同其外包装物有重大差别,部分高档白酒因防伪要求随瓶带有专用瓶盖,专门定制的酒瓶直接制作有酒名及酒标,所以酒瓶、酒盖、酒标3种包装物的耗用各不相同。

企业的上述解释似乎都有道理,但并不能消除理论税负测算的疑点。纳税评估人员感到酒类产品生产工艺独特,必须通过实地核查了解酒类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从而证实企业申辩理由是否真实。

实地核查

评估人员在对L酒厂酿造车间、储存车间、制曲车间、勾兑车间、瓶装车间进行实地核查后了解到:一是该企业于2006年9月前主要生产的是发酵周期比较短的酒类产品,主要原因是该厂产品在当地低端消费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占其销量大部分的主打产品是销往农村市场的40度A品种和43度B品种,二者约占产成品的80%;二是该企业账面半成品的库存金额较大,L酒厂基酒储存仓库共有容量为250吨的储酒罐20个,其他储酒罐若干个,但因储酒容器的特殊性,无法核实罐内存酒的真实性;三是该企业部分车间实行的是底薪+计件工资,但该企业的财务核算力量比较薄弱,未能详细记载具体计件工资的分配;四是该企业主要动力为煤和电,但各月发生数较为均衡,与主要产品的生产量并无直接关系。

实地核查的结果证实,企业申辩的理由基本属实,同时表明能耗测算法不适用于白酒生产企业,其原因主要是:一是酒类产品当期投入的粮食等原材料只能生产出半成品基酒,即当期直接原材料的投入产出只与当期入库的基酒数量有关,基酒储存在特殊的容器(储酒罐)内其数量多少难以查实,当期生产的基酒至少两年之后才能转化为成品白酒,与当期产成品的产量及销量没有关系;二是白酒酿造工艺复杂,如该厂既有单池发酵,又有双轮发酵,又如该厂根据市场各类产品销售情况适时调整发酵周期,这些因素难以在能耗测算中一一体现。

能耗测算的方法不适用于白酒制造企业,那么L酒厂理论税负测算的疑点又该如何解释?实地核查中的两个细节进入了评估人员的视线:

1.酒瓶推算在去往瓶装车间的途中,发现有工人正在清理酒瓶玻璃渣,车间工人解释说该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酒瓶的购进、清洗、装瓶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检验,运输、库管、洗瓶及装酒报废损耗率控制标准共计9%。因此在严格的内部控制下,其酒瓶的耗用量值得信赖,于是评估人员根据L酒厂酒瓶的耗用量及酒瓶容量,计算出2005年~2006年9月耗用标准瓶(容量为485毫升)及非标准瓶(容量小于485毫升)的总容量为4942.73吨,扣除9%的酒瓶报废率后净容量为4497.89吨,较同期申报的白酒产量4005.87吨高492.01吨。

2.酒精测算在L酒厂的勾兑车间,工作人员告诉评估人员,无论是企业自行酿造的基酒还是外购的酒精在入库时均以65度白酒进行折算,白酒勾兑的重要工序之一是白酒的降度。尽管白酒的香型、档次差别很大,但勾兑前基酒中所含酒精度数与勾兑后成品酒中所含酒精度数是一致的,于是评估人员推理出公式:

本月某种产成品生产数量=(本月生产该产成品投入基酒数量×65%)÷该成品酒酒精含量。

评估人员根据L酒厂2005年~2006年生产的产品主要品种A、B匡算出L酒厂的综合产品酒精度数为42.29度。据此匡算产成品数量为4575.79吨,较企业账面同期入库成品白酒4005.87吨高569.92吨。

再次约谈及结果

10.心理学案例分析 篇十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位生物老师。和往常一样,她穿着漂亮艳丽的衣服,显得格外精神,自信。她带来了教学仪器,小心地端放在讲台上。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上课了。她先宣布了上次考试的成绩,勉励大家继续努力,争取期末取得好成绩。她讲课镇定,自若,言语平静流畅,讲到重点地方,她会提醒学生注意,因而不再重复,以提高授课效率。突然发现有个学生开小差,便立即点名批评,制止了这种不良行为。下课铃响了,赵老师立即下课,她的风格是讲到那里就那,从不喜欢拖堂影响学生的休息。请你评判一下赵老师的课是否符合注意规律?并说明理由。

答:赵老师这个案例中有值得学习的部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以下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1.“和往常一样,她穿着漂亮艳丽的衣服”这个不符合注意功能中的选择功能。还不符合注意发生的心理机制中的容量分配模型。因为同学们听课时需要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而老师的艳丽衣服会引起同学们的无意注意。

2.赵老师课前准备的仪器放在讲台上是不对的。新异的教具便会成为干扰刺激,应设法做必要的掩饰,待讲拿出来,3.我以为老师一开始就宣布上次考试成绩是不妥当的。因为一开始宣布成绩会影响

同学心情,成绩有良有差,一开始宣布成绩同学们会沉浸在成绩的喜怒哀乐之中,不容易疤痕足以立转移到讲课内容里去。

4.赵老师突出重点方面我觉得有些不足。对重点内容要在音量,与点上予以突出,并且给予必要的重复。对于重点内容的重复不是简单地再讲一遍,而是最好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同一内容,而且讲课时应伴以适当的手势,表情,避免单调枯燥的讲述。

5.对开小差生立即点名批评是不对的。作为老师要关注学生注意集中状况,一旦发现精神走神,应及时给予信号制止:目光凝视,摇头示意,提问或干脆突然停止讲课等,以变化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切不可当场训斥,以免干扰集体的注意力。

11.消费心理学案例 篇十一

绿色消费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它倡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选择未被污染或有益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重视对垃圾的处置,避免环境污染,尽力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与当前消费者大量使用白色垃圾“水火不容”,我们当然应该弃白从绿!

适度消费倡导“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根据需要和可能去生活。在不严重破坏环境、不侵犯他人和子孙后代基本生存权利的前提下,根据自然条件的许可程度来生活。消费者既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要考虑资源环境的承受载荷。因此,小病不必大医,房子够住就行,空调温度不是越低越好,照明也不是越亮越舒服。

经济学家指出,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增长型过渡到技术增长型的同时,也要求消费观念同时转变,摒弃过度消费或滞后消费的观念,提倡“深度消费”。

深度消费的实质是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充分拓展产品的消费受众面,深度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我国花费大量资金引进的国外先进科学仪器和医疗设备,因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低造成了惊人的浪费。又如,婴幼儿用品、玩具、书本和城市居民的衣物等时效性较强的产品,往往还很新就被闲置或抛弃,而对于另一部分有需要的消费群体,它的使用价值仍然存在。这些仪器设备和衣物用品往往可以通过资源共享、阶梯消费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使用,达到物尽其用。小至一杯水、一张纸,大到高额设备和房屋建筑,无论价值,五分轻重,不管大小,我们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充分实现其使用价值。

科学消费观的核心是节约,但节约并不等同于传统观念上的“省吃俭用”。它建立在当代科技进步、物质丰富和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它并不主张消费者压抑消费欲望,而是倡导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消费,消费重质而不重量。它更关注所消费的产品是否优质、安全,消费行为能否带来健康、满足和愉悦,消费方式是否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你可以用一万元吃一餐豪华酒宴,但也许几十元甚至十几元的食物对你来说已经足够。

消费观念决定消费行为。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绿色、环保、适度消费已经成为公众的自觉意识和普遍习惯:上超市自带购物袋,外出旅游自带洗漱用品,吃自助餐做到适量取食,垃圾自觉分类……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加强对科学消费观的广泛宣传和全民教育。

如果有一天,科学的消费观能够成为我们社会的新主流观念,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深度消费能够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那么节约型社会的到来也就为时不远了。

12.消费心理学案例 篇十二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消费者行为学,新应用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是市场营销等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其教学目标, 不仅使学生了解完整的消费行为学理论体系,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方法和技巧在营销实践当中如何运用;然而, 高职高专类学校学生听课被动, 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案例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但其程式化现象严重。改进《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方法, 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已成为教学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

1案例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传统应用分析

案例教学是一门起源于西方商学院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著称的哈佛商学院认为, 案例教学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 且学生是主动的知识探究者, 教师则充当组织者、设计者的角色, 通过课堂讨论 (案例) , 获取知识, 使学生和教师双方获利。目前案例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但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及观察发现, 案例教学的传统应用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案例内容陈旧化。即要么采纳直接翻译过来的国外案例, 囿于中西文化差异, 学生很难融入案例情境, 更谈不上结合自身体验做思考和延伸;要么选用过时的无趣案例, 如教材第一章绪论选用“珠宝的价格”案例, 珠宝低价无人问津且滞销, 因故提价反倒抢手且销售一空, 老套乏味, 不能达到活跃课堂的效果。二是案例讲解程序化。传统的案例教学程序是先讲理论知识, 然后给出背景案例再分组讨论, 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分析并做总结。如此, 学生用理论知识去套案例分析, 已失去了主动分析的意识与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学生回答问题的目的, 不是出于主动学习而是另有想法 (即为获得更高的平时成绩以期期末考试及格) 。这种固化的案例教学过程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思想,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及积极主动性。这种传统案例教学可形象用下列图示 (图1) 予以表达。

2案例教学方法在《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新应用

基于以上分析, 并考虑到高职高专学生 (尤其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 的听课状态不慎稳定、情绪多变、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看教材且考试依赖“小抄”等突出弊端, 笔者设计开发出案例教学的新应用程序。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选择实时性、趣味性强且合适的案例。“海尔”、“可口可乐”等知名企业案例, 市场营销学课堂、企业经营管理课堂等等都讲, 讲的多了, 没有新意了, 学生耳朵都听“起茧”了。事实上, 高职高专的学生天性活泼, 不喜欢死记硬背, 不喜欢中规中矩, 喜欢新鲜事物, 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于是, 适宜难度的理论知识, 新鲜的案例, 以及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状态的事情, 反而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促使学生主动放下手机, 抬头听讲, 思考问题, 参与课堂,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研讨。于是, 结合多年的教学一线的实践, 笔者总结了两类来源的案例更加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课堂。一类案例, 来源于新近发生的网络新闻事件, 比如“张太体”事件等, 这些新近发生的事情不乏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选择突破口。新时代的学生生活在网络的信息化时代, 手机能上网, 宿舍装电脑, 微博、微信、qq、社区、贴吧、论坛等是学生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必需品, 然而学生看后没有思考与讨论, 而是“一笑而过”。如果教师能将这些新闻事件整理撰写成案例, 拿到课堂上讨论, 那么既能促进学生参与课堂, 又能使学生在轻松中提升对理论及实践的结合及认知。另一类案例, 则是来源于教师和学生本身。作为消费者的教师和学生, 谁也不能逃脱消费, 将自己的或身边的例子写出来, 再稍加润色, 便是一篇很好的教学案例, 有真实的消费情节, 可信的图片, 可靠的销售数据, 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不遥远, 不枯燥, 朴实有味道, 气氛活跃课堂生动。二是创新案例教学流程, 把知识点穿插在案例中讲解总结。若先铺设案例, 引导学生对没有提出问题的案例表达自己的各种联想、猜想, 更重要的是将知识点设计成问题的形式结合案例提出来, 然后组织分组讨论, 分组回答问题, 最后是对案例的总结及知识点的梳理, 这样能在学生的互动讨论、发言中碰撞出新的思想, 新的问题, 以及更好的营销创意。图2为案例教学流程图。

根据以上两条设计, 笔者在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教授《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时, 将新的案例教学方式运用到12级营销专业及12级连锁经营班的教学, 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讲授效果极佳。现将《消费者行为学》导论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总结如下:

案例教学法新应用过程共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案例描述阶段。在教学ppt上呈现某一产品 (三全私厨水饺) 站牌广告语, 即“你来了车刚走”, 隐去水饺图案及写有“三全私厨”标志的部分即“吃点好的很有必要三全私厨水饺”。

第二阶段:即案例畅想阶段。ppt定格, 鼓励大家思考看到此广告语会联想到什么?此阶段学生“七嘴八舌”地抒发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学生猜想的结果也是“五花八门”, 认为这则是一则广告, 广告产品或主体为跑鞋、自行车、交友网站、物流公司、汽车租赁、休闲饮品、公交服务公司、餐饮行业等等。学生进入讨论状态之后, 将三全私厨的其他平面广告同时展示出来, 有“无论多挤身边的也不是美女”、“空座总出现在你要下车的时候”、“一有座就睡过站”等。同时确定地告诉学生这是郑州某条街上的公交站牌广告, 广告三全私厨水饺。

第三阶段:即分组讨论阶段。三全此次天马行空的广告创意选择郑州、北京、上海等四个城市的公交站牌及地铁附近试传播, 但其在北京被禁播, 在郑州站牌也看“蒙”了些许乘客, 然而其创作团队确实花费了不少心血来创意研究。笔者给出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且问题的核心是消费者行为学导论的主要内容。问题有:公交与水饺存在什么关系或联系;食用速冻水饺群体年龄及特点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三全私厨水饺的广告创意好吗、广告效果好吗;什么是消费;什么是消费行为;消费行为主要研究什么;《消费行为分析》学习视角要站在消费者一方还是企业一方等等。

第四阶段:即分组发言阶段。小组比较随机, 随课堂座位的改变而改变, 挑选临近的前后左右排的学生临时组成一组。每个小组选派一至两名发言人, 讨论过后站在讲台上回答问题, 允许小组其他人员进行补充。

第五阶段:即理论总结和提升阶段。笔者就学生的回答做针对性的点评与鼓励, 将如下几个分歧大的问题知识点作进一步的讲解及提升, 且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述。概括起来有三点: (1) 什么是消费?“费”字下面是“贝”, 说明“消费”是一项去除钱财的经济活动, 那么, 掏钱购物的人就构成了“消费者”, 可是“贝”去了, 钱没了, 换来了什么呢?这个问题从表面上来看是人们用钱购买到的产品或者服务。可是背后却蕴藏着值得探讨的东西, 即消费者为什么要购买这些产品和服务呢?归根结底, 是因为拥有或不拥有某些产品或服务给不同消费者带来心理或生活上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2) 消费者行为学主要研究什么内容? (见图3) 笔者认为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应该包括这四个方面:一是研究人即消费者;二是研究产品或服务;三是研究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包括购前、购中、购后各阶段的心理变化及消费行为;四则是拥有或者不拥有某些东西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 (3) 消费者行为学应该站在哪个群体的角度来学习?笔者认为学习消费者行为学应该从两个层面来考虑。首先, 是消费者个人层面。消费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每个人都脱离不开消费, 作为一个消费者, 学好消费者行为学有助于帮助自己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其次, 也是最重要的层面。就是每个消费者行为学的学习者应该站在营销总监的角度上来思考消费者, 考察消费者到底是如何想的, 同时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营销努力方法和技巧。

通过上述讲授, 案例教学法的新应用得到两大效果:

(1)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知识记忆深刻。三全诙谐调侃的站牌广告案例, 亲近, 有趣, 与学生生活特别贴近, 则能够积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全班95%的学生都认真听课, 主动思考, 有意思的是, 有学生还说“脑子思考了两节课, 好累”, 这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讲, 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然而自己的思考与参与, 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自己的知识, 记忆深刻。

(2) 教师情绪得以感染, 备课更加努力。不管是哪位教师上课, 都希望得到学生的互动与回应。高涨的讨论, 饱满的听课情绪, 是对教师辛苦备课的尊重、认可, 这种幸福的感觉将促使教师更加努力地备好每一堂课, 更加努力地钻研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瑞华启发、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基于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特色教学方法研究学[J].广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9, 7 (2) :38-40.

[2]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1) :22-24.

[3]张烨.在“消费者行为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9, (33) :122-123.

13.心理学案例分析 篇十三

1、一位小学二年级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幅松鼠的图画,让他们看过后把动物的轮廓描述出来。当教师把图收起来时,学生却不能描述动物的轮廓,纷纷问松鼠的眼睛、耳朵是什么样。试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参考答案:

(1)小低年级学生学生的注意力发展水平较低,无意注意占一定地位,有意注意是被动的,他们不会主动确立目的,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在注意进程中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提醒和关照,一但没有外力帮助,他们常常不清楚或忘掉教师给定的目的,致使注意力分散,出现上述现象。

(2)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观察力水平较低。具体来说,观察的目的性较差,不能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观察的顺序性不强,观察事物不系统、较零乱;观察时不细心、常常较笼统,往往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本题中出现的现象也是因为小学生的观察特点引起的。

2、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曾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于乞丐、小偷。”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你对他的话进行评述。参考答案:

不同意。华生的观点太片面,他只强调了教育在人的成长因素的作用,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不仅仅是教育,还有以下因素: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在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使心理发展从可能变为现实

(3)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也要以儿童的成熟为基础,遵循儿童发展规律(4)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他们只是心理发展的外部原因,它

(5)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得以实现。儿童发展的内因是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

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也是儿童心理不断发展的动力。

3、小学生欢欢,今年8岁,由于父母工作忙,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非常宠爱他,因而养成了他任性等的不良性格,上小学后,父母接回家,发现他非常任性,什么事都要称他的心,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吃东西时也要多吃一份。妈妈告诉她不要把积木放在嘴里,不要在地上爬,他就是不听,类似以上情况,几乎每天都要发生,父母觉得无计可施。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教育该儿童? 参考答案:

此题主要考儿童良好性格的培养:

(1)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隔代抚养家长过于溺爱造成的(2)作为父母发现了孩子的不良性格以后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教育 首先,让孩子明确自己的一些要求和做法是不合理的,例多要东西等

其次,要采取各种方法,例说理法、榜样法,批评和表扬相结合方法,行为后果评价与移情,防范协约,来矫正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

再次,要多和孩子接触,沟通,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孩子一直是奶奶带大的,和父母的感情淡漠,有可能会影响父母的教育效果,最后,多和孩子的老师联系,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4、今天是林老师第一次上公开课,她穿着漂亮艳丽的新衣服提前来教室,用早已准备好的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开始上课了,林老师显得镇定自若,她宣布了期中考试的成绩,并鼓励大家要再接再厉。在正式讲课中,林老师言语平静、流畅,由于准备的内容十分丰富,她便加快了速度,对讲课内容也不予重复。正当林老师专心致志地讲课时,偶然发现有个别学生在开小差,她立即点名批评,制止了这种不良行为,然后继续上课。一节课很快地过去了,林老师从容地走出了教室。

请你运用所学的注意规律评判一下林老师的公开课是否成功?并谈谈如何根据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参考答案:

不成功,因为小学儿童注意力发展水平较低,无意注意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仍然较高,教师穿新衣服等措施容易让儿童分散注意力。

首先,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应及时提醒,同时也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

其次,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注意应该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教学环境。教室的布臵和装饰应该简洁朴素,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以防止学生过度兴奋而不能将注意及时转移到课堂上。同时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再次,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提高活动目的性,激发学习动机,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等。

最后,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5、学生小林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他并不想当差生,小林也曾经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小林学外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他是蠢猪,他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他起早摸黑,加倍努力,期末考试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他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他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全班的面问他:“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小林心里一阵刺痛,难道差生就一辈子翻不了身了吗?

这位老师的作法对吗?试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谈谈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参考答案:

青春期的儿童自尊心强、逆反心也强,教育中要注意尊重青少年,维护青少年的自尊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处世能力,日常生活中注意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在教学评价中要意到教学评价的诊断性,教学评价的调节性,教学评价的发展性等功能。

6、一天下午,语文课开课不久,某老师正认真实施教学,讲授的是一篇文言课文,却发现有个学生已经将头伏在课桌上。出于对他身体状况的猜测,也由于不想因此而打断了教学过程,某老师没有过多注意。可是没过一会儿,伏案的同学队伍在壮大,男女生都有,其中个别学生已进入半睡眠状态,半梦半醒中已有鼾声传来,引得其他学生寻声窃笑,然后竟哄堂大笑起来。到底为什么学生提不起精神,瞌睡泛滥?或者为什么语文课变成了催眠课?请你从有效教学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参考答案:

原因:内容枯燥,方法单一 对策:

(1)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2)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对待学生

(3)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用的方法是提供榜样法,其中强化是当众表扬。试分析:(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3)仅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必要吗? 参考答案:

(1)最初使学生形成的是具体的、能受到老师表扬的利他行为,相当于布卢姆等人价值内化的接受和反应水平。这种学习是通过替代学习进行的。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内部条件是学生有利他的信念,外部条件是榜样的行为及其后果以及对学生本人利他行为的强化。

(3)仅以表扬做强化物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强化,即自己为自己提供强化物。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一方面要发挥儿童认知中介的作用,让他们对看到的榜样行为及其后果以及自己的行为后果进行认知加工、思考,形成思想认识。另一方面给儿童提供榜样行为及其后果。此外,利他习惯属于价值内化的高水平,需要长期的教育。提供自私的榜样的同时如能提供对该榜样的惩罚并引导儿童思考,则对利他习惯的形成是必要的。如果只提供自私的榜样而缺乏对榜样的惩罚则对利他习惯的形成不利。

8、我国1984年在辽宁省农村发现一个ₜ猪孩,因父亲病逝,母亲大脑炎后生活无法自

理。她长年无人照料,出于求生本能爬进猪圈里,吮吸猪奶,成天与小猪生活在一起,直至9岁。经中国医科大学考察组测试,智力只相当于3岁小孩,中国医大和鞍山市心理测量科研所的有关人员组成课题组,对“猪孩”进行教育训练,经过多年的努力,其中包括行为矫正、动作技巧、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和文化学习等方面的训练,才逐渐恢复其人性,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其智商由原来的39分提高到68分,认识600多个汉字,学会简单的加减法。又过了三年,她已达到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期末语文、数学考试 3 还分别达到了88分和85分。请用科学的心理观解释这种现象。参考答案:

此题主要考心理实质和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心理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来源是客观现实,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教育、环境作用等。此题中的朱孩虽然有着正常的人脑,但在猪圈中长大,失去了心理发展的正常环境,所以无法正常发展,后来回到了人类社会,接受正常的教育,使得心理得以正常发展。9、1920年,美国牧师辛格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小的两岁,不久就死去了;大的约八岁,取名卡玛拉。这两个“狼孩”从狼窝里救出来的时候,她们的行为习惯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嚎叫,爬着走路,用手抓食。他们怕水,怕火,从不洗澡。在辛格的悉心照料和教育下,卡玛拉花了两年才学会站立,4年学会6个单词,6年学会直立行走,7年学会45个单词,并学会了用碗吃饭和用杯子喝水,到卡玛拉17岁去世时,她的智力仅仅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而在二战期间逃居深山的日本人横井庄一,他在深山老林里独自一人度过了28年的野人生活,回到人类社会之后,仅用了82天就恢复了各种能力,并结了婚。为什么卡玛拉只与狼群生活了8年时间,救出后接受了9年的教育,心理状态才仅仅达到4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而横井庄一过了28年的野人生活之后回到人类社会仅仅 82天就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水平呢?

参考答案:

此题主要考心理实质和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来源是客观现实,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教育、环境作用等

狼孩虽然有人脑,但失去了正常的环境和教育心理无法正常发展。为什么横井庄一82天就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水平,而狼孩却无法恢复呢?

因为狼孩成长的关键期(1-8岁)是在狼群中长的,横井庄一的关键期是在人类社会中成长的,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人的许多能力就无法形成。

10、初中生王某,13岁,一次他想把刚脱下的T恤衫叠好,他拿起T恤衫的肩部,翻过来,再把袖子卷上来。这是,她的母亲过来说:“你这样叠不对!应该从下摆叠,这样褶皱也会少一些。”王某却固执己见,说:“为什么一定要从下摆叠起?穿有褶皱的衣服又怎么了?”不一会,两人便大吵了起来,王某把T恤衫揉得皱巴巴的,一把扔在地上,气冲冲的跑了。参考答案:

试结合有关心理学原理分析,为什么王某会为这一点小事和母亲争吵?如何更好的教育和引导青春期的孩子?从青春期心理特点的角度分析,自我意识与成人感的增强,情绪丰富但不稳定;从主要心理矛盾角度分析,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教育:父母转变教育观念(理解与正确对待)、尊重其独立自主要求、正视亲子关系变化、引导子女正确接纳自己的变化。11、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 4 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案例中所反映的心理效应是什么?请分析它的形成过程及其教育启示。参考答案:

要点:案例反映的是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的概念;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及其影响实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期待并在教师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所暗含的期待并根据期待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不断坚持按自己的期待影响学生,而学生逐步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启示: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人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12、小王大学毕业,来到一所小学任教。学校很重视他,为了锻炼他,让他从一年级带起。小王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认真备课思考,对学生严格要求。一开始他在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对他言听计从;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们越来越不好管了,越来越不听他的话了。小王很苦恼。请你从教师威信形成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并为小王出出主意。参考答案:

教师威信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他是教师的人格、能力、学士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态度,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的威信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社会对教师的态度,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对教师的认识,教师本身的条件等。其中教师本身的条件对教师的威信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各种心理品质和教师崇高的思想品质以及高度的专业知识技能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教师的外表、生活作风和习惯等对教师获得威信也有一定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威信的途径: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13、张老师得到报告说,他班那位经常闹事而学习成绩又差的李生在街上和人打架,最被打破,鲜血直流。他赶到现场,经了解,李生这次打架的起因是为了保护一个小同学免受欺辱。张老师陪他到医院缝了两针,又亲自送他回家,向家长说明情况。第二天,张老师在班上把李生的行为提到见义勇为的高度,对李生进行表扬。课后,和他个别谈话,指出它并行聪明,希望他努力,当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果然,学年结束评比时,李生被班上评为三好学生。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参考答案:

案例反映的是教师期待效应。教师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传递着良好的积极的期望,使得孩子向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启示: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人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14、林丽是一个八年级学生,上课铃响的时候,她已经坐到了自己的位臵上。她早在前天晚上就预习过所有内容,还温习了昨天的笔记,知道今天要做一个关于电流的实验。她在日记上标明了日期,并写上“电流/电”,然后翻到有关这些内容的那一章。这样老师开始讲课的时候,林丽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参考答案:

当教师开始讲课时,林丽马上就开始记笔记了,但是她发现自己根本就跟不上。她意识到自己不可能记下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所以她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老师的讲课内容简化一下,然后记下来,这样就好多了。但是她很快又发现自己的笔记越记越乱,因为老师开始做实验了,操作越来越多,而说的则越来越少,而且也没有什么结构。她知道,老师是想让大家画一个完整的线路来,这样林丽就不再记老师说的话了,而是开始按照老师所说的进行制图。效果确实不错,林丽已经能看到自己的笔记做出一个完整的线路图来了。下课的时候,林丽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上收获颇丰。

下课之后,她又和她的朋友刘小乐一起进行了反思,并检查、对照了她们各自的笔记,发现两个人的笔记都有一部分没有做完整。两个人的笔记结合起来就可以查漏补缺,改正错误。当天晚上,林丽又将自己的笔记和课本做了对照,她很高兴地发现自己画的图和课本上的图几乎一样,只有一个地方不太一样:在她的笔记里面一个连接器标着“正极”,而课本上则标着“负极”。此前她和刘小乐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她就用一个大大的问号做了标志,以提醒自己第二天问老师。第二天上课前,老师对这个问题给她做了明确的解释。她又问老师她能否用实验仪器再做一次实验,老师答应了。林丽按照自己的笔记做了实验,发现灯泡亮了。实验使林丽确信自己已经出色地解决了这类实际问题。试分析林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使用了哪些学习策略?

林丽有效地使用了复述策略、解释策略、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并能在学习中不断地自我反思,适时进行自我监控,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充分使用了元认知策略。

15、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开洗衣店,一个开伞店。老太太左右为难:晴天,担心开伞店的女儿的生意不好;阴天,担心开洗衣店的女儿的衣服晒不干。有一天,有人劝导,老太太你好福气,下雨天,你开伞店的女儿生意好,该高兴;天气好,你女儿的衣服干得快,也该高兴。对你来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呀。老太太想一想,也真是这样,心情顿觉好多了。请根据这则案例分析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

参考答案:

上一篇:2022年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笔试模拟题下一篇:煤矿操作规程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