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制度

2024-12-11

国有企业党建制度(共8篇)(共8篇)

1.国有企业党建制度 篇一

宿迁市宿豫区出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八项制度

为进一步加大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推动力度,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宿迁市宿豫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于近期出台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八项制度,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套务实有效、便于操作的实施办法。

一是结对帮联制。建立区、乡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名领导干部都结对联系1—2家非公企业,通过开展“联系点争创示范点”竞赛活动,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良性工作机制。

二是示范推动制。实行示范点联系非公企业制度,让全区20个党建工作示范点企业与20个带建党组织企业建立帮建关系,并以此形成“几何递增效应”,力争每年新增一批区级示范点。

三是公开选聘制。对已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采取内选、外聘、下派和公开选聘等方式方法,选派一批有较高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懂得企业生产经营、善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同志担任党组织书记。

四是设岗定责制。在党员所在的工作岗位、生产班(组)、车间设立党员示范岗,划定党员责任区,党员身份公开,党员照片上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五是民主议事制。设立党员议事栏。由企业党组织确定议题,按月向企业党员通报国内外大事、党的方针政策、公司生产经营形势、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等内容,党员职工围绕议题,自由发表书面意见,党组织负责收集整理反馈意见,张贴到企业议事栏内。

六是党建带动制。坚持党建带工建、团建,企业党组织在组织学习、开展活动时,吸收工会、共青团干部和优秀工人、先进青年参加,做到制定目标、部署工作、检查考核“三同步”。

七是群团推优制。坚持把生产一线的优秀职工、生产经营管理者、技术骨干作为重点推荐对象。党组织审定发展对象时,优先考虑工、团组织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对工团组织的推优情况及时进行考察、了解、研究,并将意见建议予以反馈。

八是村企共建制。进一步拓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外延,发挥非公企业在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每年定点对口帮扶一批村居党组织,在整合资源、互助合作中实现双赢。

响水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十项制度

作者:县委组织„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26更新时间:2007-5-10

一、党组织任期目标制度

1、党组织要根据上级党委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三年任期工作目标,报上级党委审查后,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

2、党组织书记要代表党组织就任期目标向党员和群众(代表)作出承诺,并上报上级党委,作为考核评议的重要依据。

3、任期工作目标要分解落实到,逐年制定工作规划,逐年对照检查,逐年进行总结,并向支部党员大会和党委报告。

4、按照工作职责分工,党组织要将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责任人,明确考核奖惩措施,落实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

5、任期届满时,结合换届选举,党组织要对任期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向党员和群众(代表)报告,接受查询和评议。

二、党员“三会一课”制度

1、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可同党日活动(每月5日)结合进行,支部大会由书记或副书记召集并主持,有表决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人数的半数时,会议才能召开。支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支部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向全体党员报告工作,研究确定本支部的重大问题。

2、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遇紧急事情需要研究,可随时召开。支委会由书记或副书记召集并主持。有半数以上成员出席时,会议才能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的意见,提出和确定本部的工作及有关事项等。

3、党小组会一般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开好党小组会要注意抓住四个环节:一是会前要与党支部沟通,确定内容、方法,通知党员做好准备;二是抓住中心内容讨论,力求统一思想;三是明确责任,及时督促、检查议定内容;四是做好记录,向支部汇报。

4、党课一般每年不少于两次,主要内容是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也可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党员的思想实际确定,党课的方式可灵活多样。

三、“争先创优”制度

1、党组织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制定好“创五好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计划,明确“争创”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评比条件,纳入全年党建工作目标管理。

2、联系本党组织的工作实际和党员的思想实际,对“争创”活动进行动员、布置、教育和督促党员自觉参加“争创”活动。

3、结合党组织考核、民主评议党员、“七一”纪念活动等,对开展“争创”活动的情况进行有重点的检查、评比、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

4、每年对“争创”活动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并以书面形式报上级党组织。

四、党员联系职工及双向培养制度

1、每位党员联系1-2名职工,帮助职工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适应形势,提高素质。

2、经常了解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方面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使其感觉到党的温暖,不断改善党群关系。

3、对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要帮助他们学好党章,提高对党的认识,并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好发展前的培养工作。

4、每位党员要与1-2名管理人才、技术骨干、营销能手结成“双向培养”的对子,力争把自己培养成企业的管理人才、技术骨干、营销能手,把企业的管理人才、技术骨干、营销能手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

五、党组织开展活动制度

1、党组织的活动要严格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开展。在活动形式上要体现企业特点,坚持“业余、小型、灵活、实效”的原则,把党组织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时间上,坚持班上与班下相结合,除了必须集中的重要活动外,尽可能少占或不占生产经营时间,多利用空隙时间、节假日和企业停工停产时间开展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坚持与生产经营相结合,要把党内学习教育活动与企业文化活动、管理活动和党员牵头组织的技术攻关,产品销售等活动相结合起来。

2、坚持党日活动制度。原则上每月五日为党员活动日(遇有重大事项或节假日可临时变动);党员活动日主要是召开支部大会、党小组会、民主生活会、上党课等,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努力提高活动质量;在每次活动前,应认真准备,对参加活动的人员、时间、形式、内容等,要做详细的记载。

六、民主生活会制度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加强党组织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情况;坚持群众路线,改进领导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情况;其他主要问题。

2、党支部(总支)委员会民主生活会由全体委员参加,根据会议内容及要求,可扩大到中层干部党员参加;党员民主生活会以支部或以党小组召开,全体党员参加,根据会议内容和要求可吸收部分建党对象参加。

3、根据形势、任务和上级的要求、企业的需要,结合领导班子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民主生活会主题,党员领导干部应深入一线,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每个同志都要进行自我总结,准备好发言提纲,主要领导要同班子成员进行谈心,交换意见,并向上级组织报告会议的议题及时间,遇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的领导干部,要将发言提纲留下,在会上书面发言。

4、参加民主活动会的每位成员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切忌把民主生活会开成表扬会;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不回避矛盾,真正达到触及思想,接受教育,增进团结的目的。

5、召开民主生活会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民主生活会后十五日内,要向上级纪委和党组织报送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或根据上级要求报送会议记录。

七、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1、民主评议党员每年进行一次,可同年终总结、“争先创优”等工作结合进行,时间可相对集中。

2、民主评议的内容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

3、评议的方法:一是深入动员,明确要求;二是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开展评议;三是对照标准,搞好个人总结并自我认格;四是召开评议会,初定格次;五是支委会根据党内外评议意见,分析综合,评定格次,转告本人,并向支部大会报告评议的主要情况;六是表彰优秀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七是帮助党员制定整改措施。

4、民主评议党员要严格坚持党员标准。正确掌握政策界限,确保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质量。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结束后,评议结果要书面报上级党组织。

八、外出党员及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1、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党支部报告,说明外出的理由、时间、地点等。党员外出回来后,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工作、学习的情况,党支部对外出党员过好组织生活、缴纳党费等,应提出明确要求。

2、党员离开本地区,外出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内,外出地点固定的需领取《流动

党员活动证》,到外出所在地参加组织生活。外出时间超过六个月的要转出组织关系。临时性、间断性外出或外出地点不固定的党员,应参加所在支部的活动。

3、党支部要关心长期在外党员的学习、工作情况,要及时把党课教材,学习材料寄送到党员手中,并适时通报党组织近期重大活动情况。

4、在非公企业中工作六个月以上的外来党员,应及时把党员组织关系转到企业或企业所在党组织、不能转移组织关系的和在企业从事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的党员,应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参加企业党组织活动。

九、党员责任区制度

1、以生产班组、行政科室为单位,建立“党员责任区”。每个党员针对各自责任区的实际,做好思想工作,搞好生产经营活动。“党员责任区”活动的考核和党员目标管理考核有机结合,年终进行检查考核、评比表彰。

2、结合“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和“为企业创效益、为党旗争光辉、为家庭添财富”活动。党员在班期间,统一佩挂党员标志,同时,设置党员岗位标志牌,注明党员姓名、职务和主要工作职责。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达到“三高一争”,即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技能高、工作业绩高,争当优等共产党员;发挥“四带头”作用,即带头学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带头搞好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带头遵纪守法,维护生产和社会秩序;带头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帮助企业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让党员实干在一线、示范在岗位、贡献在企业。

十、党员电化教育制度

1、按计划定期播放电教片。每月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收看电教片1-2次,每次党员收看率应达到85%以上。有条件的企业要接入现代远程教育网。

2、建立“三册一簿”(点名册、放像登记册、收看讨论登记册、信息反馈簿),认真记录每次播放的时间、内容和收看情况。

3、每次播放后,各党组织要围绕电教片的主要内容,结合党员的思想实际,认真组织讨论并做好记录。

4、播放前必须严格检查电教片质量,确保正常播放;提前了解电教片内容,必要时要做好提示、讲解等准备工作。

成立非公党总支,合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作者:县委组织„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58更新时间:2007-4-27

为了整合力量,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江苏省响水县在乡镇(区)党(工)委成立所

属非公企业党的总支委员会,由党委副书记兼任总支书记,委员由分管工业、招商引资的副乡镇长(副主任)、组织委员(党政办主任)、工办负责人、重点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等组成,具体负责本乡镇(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变过去由党务干部少数人抓非公党建为党务、工业两条线人员合力抓。总支内部实行三项制度,保证工作正常运转。

一是目标考核制度。将年初非公党建目标任务进行合理分工,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党建目标完成情况与项目服务、招商引资工作一道作为总支成员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党建联系点制度。总支成员每人联系区内1-3个非公企业,定期上门指导企业党建工作,加大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和指导党组织活动正常化。协调解决有关项目落户、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企业发展出点子、想办法。

三是定期会办制度。总支每月召开一次成员例会,先由各责任人就党组织组建、党员发展等工作进行述职,再由总支书记点评,并部署下月工作,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研究协调解决。为了推动工作交流,促进整体工作上水平,党总支定期组织非公党建成果观摩评比活动,内容涉及党建示范点培植、规范化建设、党员发展、特色活动等方面。结合评比情况,表彰一批党建示范点、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并根据不同的表彰对象分别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助和奖励。

通过成立组织,形成合力,全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1002家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156家,其中:职工100人以上及职工50-99人、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176家规模企业100%单独建立了党组织。

“五项制度” 推进非公企业党建

作者:周勤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37更新时间:2009-4-28

我县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积极思索创新,努力研究新形势下非公党建工作的新特点,采取五项措施推进非公企业党建。

一是建立走访联系制度。对党员特别是下岗党员做好登记建档工作,详细记录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及其他情况,便于联系和管理;支部负责人定期到党员家里,了解他们实际状况,尽可能的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二是建立支部生活制度。在民主评议、民主生活、发展党员、教育培训等活动中应尽可能地通知所有党员参加。丰富活动内容,改进活动形式,增强活动效果,通过走出去看,请进来讲,坐下来说,下车间干,实绩中比等方式,把党员参与支部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三是建立“献爱心送温暖”制度。逢年过节,支部要对少数生活特殊困难党员进行上门慰问,让他们感受党组织的温暖。四是建立思想汇报制度。党员应不定期的向组织汇报思想,以便于支部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五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链条制度,支部年初要有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排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名单。对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支部要落实专人进行跟踪培养、动态培训、延续考察等工作,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着力打造“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链”,破解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培养难、培训难、考察难等问题。

安徽建立非公企业党建五大机制http://.cn2010年01月26日 00:04中华工商时报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安徽全省各地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采取抓环境建设、抓队伍建设、抓组织组建、抓活动载体、抓督导检查等措施,强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构建出扎实推进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该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据安徽省工商联总结的资料显示,一是抓环境建设,建立非公企业党建活动保障机制。包括争取业主支持和争取经费保障,采取财政补贴、党费返还等多种方式解决非公企业党建经费问题。其中,蚌埠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问题的通知》,按照“企业党员交纳党费总额的60%返还;不低于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6‟提取活动经费、税前扣除;市、县(区)两级财政补贴”等渠道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企业党建工作所需经费。芜湖市采取财政拨一点,企业出一点,党费补一点的“三个一点”办法,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组织经费保障机制,有效推动了非公党建工作的开展。

二是抓队伍建设,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力量支撑机制。对非公企业党务干部进行政策法规、党建知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促进了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推进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各地通过公开招聘、择优选派、挂职锻炼、建立人才数据库等方式,分别选配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党建工作能力较强、熟悉非公企业情况的年轻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

三是抓组织组建,建立非公企业党建网络覆盖机制。一方面因企制宜灵活设置党组织。另一方面,依托其他组织和平台设置党组织。

其中,淮南市依托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建立党组织,把人员众多、地域分散的个体工商户党员统一管理起来。同时,用网格化科学管理实现组织全覆盖。合肥包河区对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采取“网格化”管理、“专员化”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党建工作全覆盖问题。

四是抓活动载体,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激发机制。包括抓住业主群体这一着力点开展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业主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业主把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带领员工致富结合起来,回报社会和人民。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11日,安徽省共上报“光彩耀江淮”项目116个,其中定向项目87个,据不完全统计,投资总额为329356.3万元鸦非定向捐赠项目29个熏捐赠总额1524.5万元。投资和捐赠总额共计329880.8万元。

除此之外,还要抓住企业经营困难这一结合点开展活动。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很多非公企业生产经营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在活动内容上,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一中心,积极寻找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结合点。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通过开展活动,搭建载体等多种方式,使党组织和党员成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排头兵”。

五是抓督导检查,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督导检查和制度规定督导检查,以及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督导检查等,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标纳入到各级党建工作考核中去,构建了非公企业党建新格局。

2.国有企业党建制度 篇二

要研究高校党建制度的基本理论, 首先要准确界定高校党建制度的内涵, 明确其内涵、特征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这是本文的前提。

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制度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 而学界关于制度的定义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观点, 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对制度进行了不同层次的释义。

其中, 社会学上的“制度”是指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 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例如, 我国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制度是社会公认的比较复杂的而有系统的行为规则”, 郑杭生教授则认为:“社会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政治学上的“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 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如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政治制度是一致性与共同利益在行为上的表现。对法律的共同认识、一致利益的观念以及包含和体现道德一致性和共同利益的政治制度, 是复杂社会中维持一个政治共同体的三个要素”;经济学上的“制度”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 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 如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等。新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以上的概念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制度的内涵, 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制度的内涵, 进而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这其中, 我们尤其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度内涵的分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现存的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制度的本质是人们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规范性体现, 这一重要理解对我们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总之, 制度研究是一个涉及广泛的重要领域, 不同的阶级立场、不同历史条件、不同文化背景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制度观, 从而形成关于制度实质的不同理解。制度实质既是客观实在的问题, 也是具有鲜明主观色彩的问题。

2 高校党建制度的本质特征

2.1 高校党建制度的概念内涵

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党建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要求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 这些规程、行为准则对党建工作与生活产生约束, 形成党的规范体系和活动机制, 并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动力与保障, 这便是高校党的建设制度。

高校党建制度包括两个层面的统一:一是微观层面的高校党的制度建设;另一个是宏观层面的高校党的建设制度。其中, 这两者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从“党的制度建设”的提出背景看, 在“十七大”报告中, 党提出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 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任务。可见, 党的制度建设是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并列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方面。从针对问题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由此可知, “党的制度建设”概念的提出, 直接针对的是腐败问题, 其根本目的是在根源上防治腐败。从概念的内涵看, 党的制度建设指向的是党内部的建设, 即党自我建设的制度化问题, 亦即党的“内功修炼”。

从“党建制度”的提出背景看, “十八大”报告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背景下, 党的建设活动就成为一项常抓不懈的活动, 因而需要通过制度化来规范和引导党的建设活动。从针对问题看, “党建制度”的提出, 是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规范和引导党的建设活动。从概念内涵看, 党的建设主要包括制度、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 这就不仅关涉党的内部组织和规范, 而且更多关涉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同国家的关系、党同社会的关系, 所以, 将党的建设活动制度化就不仅体现了党的“内功修炼”, 而且体现党的“外功修炼”。党的建设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与党内制度建设既有各自的侧重点, 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为助益, 缺一不可, 把握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就可以通过制度导向使各方面建设更好地提高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2.2 高校党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是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当前无论是综合性高校或是专业性高校, 都是围绕统一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具体要求来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可是这种统一具体到不同种类的高校、院 (系、所) 级、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时却有所区别, 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二是变化性和稳定性相结合。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内高校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及任务是相对稳定的, 但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高校所处国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高校自身发展及党员干部队伍的变化, 党的建设内容与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三是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结合。高校党组织在独立自主地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与其他组织机构、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此, 高校党组织在进行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所处的环境条件, 还应从党组织与学校行政、学术机构、群众团体的关联中加强建设, 建立和谐的党内外关系。四是持久性与紧迫性相结合。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在高校党建工作的长期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而我们对党的建设制度规律的认识也是从不深刻到深刻, 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 加之党建制度面临的现实问题共同决定了高校党建制度的持久性。与此同时, 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 使得原有的党建制度需要进行调整、改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客观需要, 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是一项亟待完成的任务。五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高校党的建设制度是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出发来进行的, 一旦形成, 就具有其稳定性和权威性, 必须长期坚持。高校党建制度继承了我们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好的建设制度,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规范,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 及时修改不符合客观需要的旧制度, 补充完善全面高效的建设制度。

2.3 高校党建制度的功能定位

高校党建制度的功能是指高校党的建设制度对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以及高校党建工作所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研究高校党的建设制度之所以重要, 是由党的建设制度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要理解高校党建制度的功能定位, 必须从制度功能的视角来正确把握高校党建制度的功能,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加强和完善高校党的建设制度, 以便充分发挥它在党的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首先, 制度具有伦理教化功能。制度一旦确立, 它会要求其约束的个人或群体具备与其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或人格, 并规范着他们行为方式的选择, 有助于个人及组织行为的选择。高校党建制度对高校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也具有教育管理功能。第一,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提升高校党员的基础理论水平, 着力强化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功能。第二, 各高校领导班子在认真学习并贯彻《关于贯彻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的实施意见》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前提下, 积极领会党的理论内核, 同时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剖析与探讨, 对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与政治素养、推动高校的各级党组织保持先进性建设有所裨益。

其次, 制度具有激励保障功能。制度对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支配作用, 并且保障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交往活动以及实践主体自身的安全。在高校, 党建制度的激励保障功能体现在既能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组织动员广大师生努力学习工作, 还积极建立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机制, 促进学校的有序协调发展。

最后, 制度具有协调整合功能, 制度作为社会规范不可或缺的有力手段, 对维护社会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 高校党建制度作为制度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 也具有促进和谐的功能, 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党建制度通过协调师生、大众等不同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的利益需求, 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不断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二, 在高校师生中, 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产生不平等感、自卑感加强的心理状况。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对此类学生群体增加关心程度, 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进而消解不平衡的内在情绪。其三, 微时代各种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其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提高高校中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不断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从而提升高校师生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摘要:本文从剖析高校党建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入手, 辨析了高校党建制度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功能定位等核心概念, 以期科学地把握高校党建制度发展的整体趋势。

3.国有企业党建制度 篇三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党建工作;创新

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对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探索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尤其是国有企业,在改变管理理念的同时必须在党建工作方面进行创新,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转变观念,让政治核心成为企业科学发展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解析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以完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权主体的多元化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者主体实现了多元化,企业不再是像之前由单一的控股主体控股,实行对企业单一的管理和控制,而是由各种控股主体共同管理。对于我们的国有企业来说,在国企股份制改造之前,国家对企业具有着唯一的掌控作用,企业直接对国家负责,国家决定企业的生产发展方向。然而,在国企股份制改造之后,大量的社会资本不断的流人到企业中,虽然国家仍然把握住了企业的最大股份,但是之前的绝对控股优势已经消失,产权主体多元化现象更加普遍。

(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于实现了产权主体的多元化,不能够保障每一个企业的投资者都能够有效的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并且很多的投资者都不具备专业的企业管理才能,理论与实践能力欠缺,这时就需要聘请专业的管理人上来进行企业的日常管理操作和运行,保障企业的正常营运与盈利。如此,就实现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权掌握在了投资者于中,管理权掌握在了经理人的手中。

(三)有限责任制度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投资者只需要以其投资到企业当中的资本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资不抵债,面对企业更大的缺损投资者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现代企业制度与我们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不同,正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才对我们企业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更严格、更细致的要求。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企业党建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党建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观念陈旧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一是更新观念是搞好党建工作的前提。当前部分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缺乏服从和服务的观念。企业党组织既要服从全党工作的大局,把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要服务于企业效益增长这一中心工作任务,并把完成中心工作任务的情况作为衡量和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大小的标准和尺度。二是改革与创新的观念较差。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与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确立改革与创新观念是开创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的迫切要求。要树立党建工作新观念,必须改变不合时宜的旧思维、旧观念。三是民主与法制、依法治企的观念欠深入。企业党委应依靠职工,积极推进依法治企。要健全党内民主,拓宽党内民主渠道,确保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四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没有落到实处。要把人心的凝聚、人的素质提高作为党组织工作的一个基本点。要发扬党的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团结人、凝聚人,激发广大党员和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战斗堡垒。

(二)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是党建工作创新的关键。但当前部分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制度尚待健全和完善。首先,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要健全党的领导制度,最根本的就是要健全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其次,党内民主生活的相关制度尚待健全和完善。再次,干部工作制度亟待健全和完善。最后,权力监督制度还不很健全、完善,要健全和完善对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民主制度,确保“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建工作如何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企业的不断发展变化,企业党建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体制、机制、内容、方法上的创新。

(一)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多年来的成功实践证明,在公司制企业中实行党政干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可以从组织结构上有效解决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所谓“双向进入”,是指符合条件的企业党委会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同时,符合条件的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成员,可以按照党章及有关规定进入党委会。所谓“交叉任职”,是指党员董事长可以担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可以担任副董事长。这种领导体制的优势是:一方面,有利于党组织负责人直接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提升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把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用人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服务企业经济大局

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把方向、谋大局、促发展,是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所在。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要坚持董事会与党委会之间的情况通报制度,凡企业的重大决策问题和需要集体讨论研究的事项。包括企业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资产重组、人事任免、重大项目投资以及涉及广大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都必须先经过党政联席会进行讨论再提交董事会,确保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二是企业党组织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支持董事会、监事会行使职权,维护总经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有效的管理,保障企业内部管理的有序化;三是要恪守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建工作的原则,即“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全面渗入而不代替”,努力形成经营工作与党建工作各负其责,有机融合的良好局面。

(三)在思想文化建设上不断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首先,党建工作要为企业发展提供政治导向。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背景下,企业党组织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广大党员和群众中深入开展信念教育、忠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其次。党建工作要为企业改革发展扫清思想障碍。改革与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旧观念、旧思想的阻碍和撞击。因此,企业各级党组织要担当起解放思想的重任,下大力抓好干部职工深层次观念的更新,使他们树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意识。再次,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针对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出现的熱点、难点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引领、解释、疏导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全力打造和谐型企业。最后,要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构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党组织要通过企业内部网站、内刊、宣传栏、文化活动等多种载体,向全体员工宣传和灌输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通过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提升企业内涵和价值,形成强大的聚合力。

四、结束语

总之,基于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面临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企业党建工作遇到了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不仅要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也应该抓住机遇,创新企业的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欣欣.关于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看法[J]. 改革与开放,2011(6).

[2]郭泗东.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J].企业论坛,2012(9).

4.国有企业党建制度 篇四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企业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保持企业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企各级党组织必须与时俱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积极探索发挥党委班子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途径、方法,保证国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完善法人治理机制,不断增强国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要搞好这项改革,解决好企业转机建制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协调好“新老三会”等组织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一)现代企业制度是新形势下党管干部原则的传承与创新。党管干部,是党建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但是,在我们党内相当一部分人中却无视这种变化,仍然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理解党管干部的原则,片面认为只有党委讨论任免干部才顺理成章,而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讨论任免干部则名不正言不顺。实际上,党管干部固然要管重要干部的任免,但这只是一方面内容,管好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指导监督行政领导按照党的用人标准和原则任用干部,也应是党管干部原则应有内涵。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行,党管干部原则已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公司法》及企业有关章程对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人事权力做了明确的规定。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所具有的人事权力是与它们所承担的基本职责相对应的。这就是说,法人治理结构所具有的人事权力具有不可分离性。

(二)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管干部之间的矛盾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解决。一要改革现行企业干部人事制度。现行企业的人事管理活动集中体现为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甚至中层管理人员都是党委任命或变相任命的。企业领导产生渠道的这一传统模式是与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体制相适应的,它是与公司制企业用人机制相矛盾的。改革企业的干部人事制度,必须保证所有者“在位”,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确立党管干部的主体,把党管干部原则同“出资者选择管理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企业领导人的管理与资产管理结合起来,按照谁出资、谁派人、谁控股、谁管理的原则,逐步按产权关系确定隶属关系,打破按行政级别确定隶属关系的做法,建立新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二要把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作为企业用人的主渠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配置企业管理人员成为必然趋势,必将成为企业用人的主渠道。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积极培育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只要善于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就一定能使国有企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三要坚持党管干部的程序。企业公司化转制后,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实体,董事会是决策机构,董事长是法人代表。按《公司法》的规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应由董事会讨论聘任,中层管理人员董事会讨论后由主管经理聘任。因此,这就要改变以往的行政中层干部,经党委讨论同意后才聘任的程序。董事会按《公司法》要求,讨论聘任干部是合法的,也代表党的利益和股民利益,只要按程序办就不需经党委会讨论同意了。党委应支持董事长、总经理依法行使职权。那么如何体现党委对聘任干部等重大问题的参与?应在董事会讨论前,由董事会主要负责人与党委领导沟通干部的情况,而党委应及时讨论提出意见或建议,尔后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将集体讨论的意见向董事会主要领导沟通。董事会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决定,并履行聘任、解聘手续。此外,要发挥董事会和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部门中的共产党员作用。各级董事会和管理部门中的部分领导人是党员,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责任、有义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好党组织的意图和决定,可以起到党群干部所起不到的作用。

(三)正视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国有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少企业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党务工作者知识结构单一,不懂经济业务,大多数没有在同级岗位上担任过经济管理工作。思想不稳定,工作不用心。有的企业行政领导对党务干部缺乏应有的支持和尊重,使党务干部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因而想尽办法改行搞经济工作或行政工作。此外,随着党政“一肩挑”的无限扩展,出现大批兼职党务干部,兼而不管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下降。部分企业申请入党的职工和党员发展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一些青年职工不求政治进步,不愿申请入党,势必带来党员年龄结构日趋老化,政治素质日趋低下等问题。一些党员感到自己在企业中无足轻重,光荣感、荣誉感逐步淡化,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此也就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如何解决国有企业党务干部年龄老化、能力退化和党组织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陈旧、呆板的问题,成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容回避的问题。

二、现代企业制度为加强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结合点

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党对企业党组织职能的根本定位。

(一)党委班子建设是推动国企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搞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从过去的围绕中心转变到融入中心、进入管理上来,核心就是要把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作为企业党的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使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成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推动力量。要从体制制度上融入,把企业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之中。要从工作内容方法上融入,企业党组织研究、部署、开展工作要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实现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要从评价考核上融入,企业党的工作要讲效率、讲效益,注意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使党的工作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优化国企生产经营的催化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作为国有企业,其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和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企业最基本的自然属性,要实现这一自然属性,关键在人。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进而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对于国有企业,除了经济指标,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企业党委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和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经济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行政工作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是物质领域的;党建工作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是思想领域的。行政工作的作用是直接的、明显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两者相互促进,方向相同,目标一致。同时,国有企业是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政治属性的经济组织,在逐步形成和建立起市场运作机制的过程中,现在或将来,每个企业在讲经济效益,追求利益最优、最大化的同时,还担负着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责任,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质特征决定的。

(三)党员素质提高是培育提升企业骨干素质的重要途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活力,就必须重视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因此,企业党组织在做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经常性工作的同时,要在优化基层领导班子结构上下功夫,通过公开竞聘、组织提拔,把有知识、有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选配到领导岗位上来,使基层组织建设适应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求。而在具体的结合上,就是要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能手,把生产经营骨干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经营管理者中的优秀党员推荐为党务工作者,把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进入经营管理层,从而形成党的组织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四)党建理论的先进性是企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应结合时代对企业发展的新要求,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党建工作是一项管理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他们作为管理的两个方面,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象都面对广大的职工,目的都是为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良好的职业素养,调动职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我们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要在培育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族美德上下功夫,在“树一流人品,做一流产品”上下功夫,在行风建设上下功夫,在形成统一的企业价值观上下功夫,在增强职工“企业荣我荣,企业兴我兴”的集体主义精神上下功夫,在广大职工认同的企业文化上下工夫。

(五)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的总要求。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为内容服务,党建工作的效果必须用是否跟上时代节拍、能否推动单位中心、党员群众满意不满意来衡量。这就要求党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载体,由注重发挥党员体能方面的示范作用、强调无私奉献等,转变为强调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变革生产关系、实现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文化、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党的活动方式,也要由单纯党内活动转变为将党的活动融入到群众性的活动之中,把形式上的“大政工”改变成资源共享、分工合作、有机统一的新组织,既体现党建工作的层次性,又扩大工作的群众基础;党的活动空间,要由传统的车间班组扩展到创新创效小组、群团协会和各种代表会议,增强党建工作的渗透性,丰富党建工作载体,开辟新的工作渠道。

三、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实践途径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制度,既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保持国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国资保值增值的保证。为此,要不断探索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机制。

(一)确立现代国企领导体制的基本框架:①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②股东大会是企业最高权力机构;③董事会是企业经营决策中心;④总经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指挥中心;⑤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和监事会按照各自章程履行民主管理和监督职能。企业新的领导体制的运行原则、行为规范和具体构造,都应该服从这个框架的规定。

(二)建立党政沟通协商制度。建立厂长(经理)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企业党政领导在重大问题决策前的沟通制度。要通过发挥董事会、监事会及行政班子中的党员的作用来体现党组织的意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教育和监督参加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中的党员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规定的职权。

(三)推行企业党政干部换岗交流制度。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配备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是企业党组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证。但是,针对当前有些国有企业中层党组织矮化、虚化、软化、弱化的情况,可以在企业中层干部选拔和任用过程中,建立机关干部与基层干部交流制度,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与基层行政领导交换任职制度,生产骨干和优秀党员交叉培养制度。

(四)完善“党群工作一体化”机制。这是对党组织与群团组织的工作进行融合创新的一种工作模式。其具体做法是:在新经济组织中,以各级党组织为核心,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为依托,以“党、工、青、妇”一体为载体,以引导、监督、维护为要素,以凝聚人心和促进发展为目的,通过机构上对应设置,人员上交叉任职,工作上统一协调、形成合力,最终实现党的建设、群团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共赢。

(五)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机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文化是与企业同时存在的一种文化,既包括以提高企业家和管理者水平为目的的经营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也包括以提高员工思想道德水准为目的的精神、教育、娱乐文化,能够长期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从目的看,二者都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从内容看,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企业精神,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使企业与员工组成命运共同体,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共谋发展;党建工作的内容是对员工进行马克思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企业规章制度等教育。因此,企业文化完全可以成为党建工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的实现形式。

5.国有企业党建制度 篇五

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使企业的产权结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且企业党建工作的环境、条件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面临不少新的问题,如何解决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党建工作面临的这些新问题是摆在党建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性思路。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新的企业领导体制中,企业党组织如何“定位”?这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党建工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长期以来,也可以说自从我们党有了自己的企业以来,构建企业领导体制的着眼点往往在囿于如何处理好党政两者的关系上兜圈子。远的不说,就拿建国后企业的领导体制就先后经历了“一长制”——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委一元化领导——厂长负责制的变迁。但无论怎么变,在企业的领导体制中一直存在着党政两套并存的“板块式”的组织结构,理顺党政关系、摆正“中心”“核心”始终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打破了这种囿于党政关系来构建企业领导体制格局,在公司制企业中将由分属三个层次的“四个机构”来组成公司的领导体制和治理机构。这就是决策层中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股东会和作为经营决策机构的董事会;执行层中以总经理为首的经营指挥机构以及监督层中作为公司自我监督机构的监事会。这些机构按《公司法》章程各自独立、各司其职,职责分明,相互制约。那么显然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在这种权力框架下,企业党组织如何“定位”呢?有几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党组织应“定位”在公司之外,其理由是既然要搞现代企业制度,就应严格按国际惯例办事。政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对政府部门,体现在路线、方针、政策之中。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的内部可不设政党这一社会政治组织,企业中党员的管理归属地方。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彻底了断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党政关系难以协调、互相扯皮、内耗不断等弊端。

另一种意见认为: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是不容置疑的,党组织应“定位”在独立于公司的“三层次”、“四机构”之上的另一个“权力中心”。其理由是公司制作为对厂长负责制的坚持和完善,其中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强调了“集团决策”的原则,以此来克服现行企业机制中“一人决策”的某些不足。因此完全有理由将企业党组织定位于“权力中心”,强化党委集体决策的职能,以达到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

还有一种的意见认为:党组织既不能“定位”在企业之外,也不能“定位”在“三层次”“四机构”之上,而应突出其政治性“定位”在单纯的“政治中心”上。其理由是与公司的“三层次”“四机构”不同,公司党组织并不是企业自身因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所设立的组织,而是作为政党设在企业中的社会政治组织。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管好、教育好企业中的党员,起一种保证监督作用。其地位和作用应当类似于企事业单位的机关党委。

很显然,这三种意见者是片面的,也是不可行的。第一种意见的实质是以与国际惯例接轨为名,行取消企业党组织之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固然需要我们大胆地吸取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但是不能离开中国的国情,不能丢掉我们的政治优势。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离不开党组织的导向、激励、把关、协调的作用,这是企业中其他任何组织无法替代的。加强党在企业中的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企业发展提高的内在要求,是新的企业领导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决不能借口按国际惯例办事,把加强党在企业中的工作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立起来。第二种意见看起来似乎十分强调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实际上把党组织放在了一个对企业的经济工作负有直接决策和指挥责任的“权力中心”的位置上,势必与公司的决策、运行规范产生矛盾,多中心则无中心,这样做的结果也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指挥权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初衷相违背。第三种意见貌似折中,其实也不可取。因为如果企业党

组织就党建抓党建,党只管党,不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事关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中说不上话,也就无法实施有效的保证监督。长此以往保证监督就成了一句空话,党章赋予企业党组织的责职就无法实现,其结果只能是削弱、淡化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在公司企业新的领导体制中,党组织的正确“定位”是什么呢?综合一些试点企业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在公司制企业中,党组织的正确定位应是渗透、融合在决策、监督、执行各个层次运转之中的政治核心。这一定位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党组织是公司企业的政治核心,不是单纯的脱离企业经济工作的“政治中心”,也不是另一个独立的“权力中心”;第二,政治核心的内涵主要应包括:

1、参与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

2、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依法参与公司人事管理工作。

3、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领导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5、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依法行使职权,支持职代会开展工作、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协调公司内部各方面的关系。第三,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应有机地融合、渗透于公司的决策、监督、执行层之中,并以此为“支点”,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以经济为中心,在企业的规范运转中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新的企业运行规范中,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如何体现?这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二。

解决了公司党组织的正确定位后,紧接着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党组织的政治作用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式得以体现。在原有的企业体制中,由于企业的权力机制和组织结构都是依从于行政隶属关系,厂长、书记一般都由上级主管部门委派。因此,党组织的作用,往往是直接以党委的名义,以企业政治领导的身份,以党政联席会议为载体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协商讨论和共同决策,然后再借助一定的行政手段来体现。仅管这种做法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法规保证,在具体操作中也有不少矛盾、磨擦之处,但鉴于国有企业党政在根本利益取向是一致的,再加上主要依靠党政领导的个人素质,如果形成一种“哥俩好”的关系,那么党政的优势也能得到互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也能得以体现。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的权力框架和治理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企业不再依附于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以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对自己经营活动负责。在公司内部党组织面对的关系远比与厂长一个人的关系复杂得多。如果再沿着过去那一套约定俗成的做法就不那么可行了,这就要求党组织根据公司制企业的运行规范探索实现“政治核心”作用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最重要的两道“关口”,是“参与决策”和“党管干部”。

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党章赋予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体现。

党组织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插不上手,说不上话,就无法实施保证监督,政治核心作用也成了一句空话。当然怎样插手,如何说话,一定要符合公司制企业的运行规范。其方式和途径应注意三点:第一,必须界定哪些属企业重大问题。明确在企业的哪些问题上党组织必须插手、说话,这是党委有效参与决策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党组织参与决策的重大问题应突出其政治性,主要是一些涉及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有关国有产权变动之类问题的范围内。但这种意见在操作中,就一些具体问题的性质容易产生不同意见,难以准确把握。因此,有一些公司制试点企业从实际出发,明确提出凡提请股东会或董事会决策的问题均属企业重大问题,党组织必须参与。因为根据公司企业多层决策分工的原则,与日常的经营指挥性决策不同,提请股东会或董事会决策的问题一般均为方针性、规划性、原则性的决策,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方针,投资方案,长远规划、计划改革方案、机构设置、工资调整方案,自有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以及对公司主要管理干部的选聘等。在这些问题上,党组织应当参与,也必须参与。

第二,必须改变参与的方式。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目的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于决策之中,而不是去直接制定决策。因此,原有企业体制下那种以党委名义,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直接参与制定决策的形式就必须改变。党委参与决策的主要载体,应当由党政联席会议转向董事会。但由于董事会的独立决策权受法律保证,并按一定的规范程序操作,党委参与决策不能与公司决策规范相抵触。其途径和形式应该是:

1、借助国有控股的优势,以国有股份的名义,推荐符合条件的党组织负责人经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由兼任了董事身份的党委成员把党委的意图体现到董事会的决策过程之中。这一点应当是党组织参与决策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形式。

2、注意发挥党组织的整体优势。不能单纯地认为党组织负责人兼任董事会成员后,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体现,而必须在发挥董事会中兼任董事的党委成员个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整体优势。力求做到在决策前,董事会中的党委成员要将董事会准备讨论的重大问题报告党委,党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党委会先行讨论研究。讨论可分两种情况,一是不作决议,而是通报有关信息,开阔思路,为兼任董事的党委成员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一致的意见和建议,党委会一旦形成决议,党委成员应坚决服从党委决议。在决策时,主要通过党委成员的董事将党组织的意见体现到董事会的决策中去。当然也不排除,在有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党组织认为有必要也可将意见和建议正式通知董事会。在决策后,党组织要发动和组织力量,保证监督董事会决策的贯彻执行。

3、制定出台有关公司党组织工作条例,从制度法规上来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的规范性。应当根据《公司法》的要求,配套出台有关党组织参与决策的操作规范,例如建立公司党员行政领导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的制度,公司党组织定期向党员通报重大问题的制度等以求得双向协调、上下沟通。从而保证企业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4、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在间接参与决策的情况下,党组织应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组织公司党员领导成员学习基本理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组织倡导的思想变为班子成员的自觉认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决策之中。

贯彻党管干部原则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另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组织保证。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人事管理规范明确规定,董事会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总经理、副总经理及以下各部门管理人员分别由董事会、总经理分层聘任。在这一规范下如何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呢?其关键在于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与现代企业制度的人事管理规范有机相衔接,做到把握“一个前提”,抓好“三个环节”。“一个前提”是,党管干部不等于由党组织去直接任命决定各层干部。而是体现在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优化企业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上。“三个环节”是,一是培养、教育环节。现代企业制度下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党组织应与行政领导一起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觉悟高、素质好、懂管理、善开拓的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并要创造条件按复合型干部的要求,进行双向培训,双向交流。二是考察、推荐环节。重点考察、推荐代表国家股的董事、董事长以及由董事会提名的总经理人选,对其他主管部门的管理干部认真做好考察工作,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然后按法定程序选举产生或聘任。三是管理、监督环节。党组织要重点教育、管理、监督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中的党员干部按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规定的职权。并积极配合行政领导做好企业其他管理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新的企业工作机制中,党组织的工作思路和活动方式如何适应?这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党建工作遇到的挑战之三。

长期以来,在原有企业机制下,企业党建工作形成了一套工作思路和活动方式,其中确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党建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仅仅依靠老办法,老经验已远远不够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应新的企业工作机制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已成了当务之急。在这个问题上,主要应做到“六个转变”: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从纯政治性的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循环转变为“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大循环。要把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把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在工作思路上,要从计划经济下那种等布置、听指令转变为从企业实际出发,把企业改革、发展、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找准企业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的结合点。

三是在教育内容上,要从单一的政治性教育灌输转变为溶政治、思想、经济、管理、文化为一体,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

四是在活动方式上,要从习惯搞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为主转变为以小型、灵活、多样的活动为主。尤其是要加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党内活动的力度,进一步搞好党内争优创新,党员责任区、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等项活动。五是在活动时间上,要从以脱产活动为主,转变为以业余时间活动为主,少占或者不占工作时间,做到时间求短,效果求实。

六是考核标准,要从单纯考核党内活动的形式、次数转变为综合考核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的程度及其产生的实效,把党建达标与经济达标捆在一起。

6.国有企业党建制度 篇六

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于部队而言,抓好党建制度建设,既是引领推动依法治军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党组织领导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和打赢能力的关键所在。加强党建制度建设应从四个方面予以推动改进。

一、加强党性教育,强化党员干部执

行制度的自觉性

切实加大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一是强化党的制度是党规党法的认同意识。要广泛开展制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条例、制度就是法规的思想,切实把军委、总部颁发的一系列党的条例、准则等制度规定上升到党规党法的高度来落实。二是强化领导干部依法用权的责任意识。结合学习贯彻军委《关于加强军队高中级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在团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大家自觉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感召和带动其他党员干部遵纪守法。三是强化党内组织生活的原则性意识。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思想武器,旗帜鲜明地开展党内斗争,通过开展积极的思想交锋,及时纠偏正向,确保党的各项制度健康有序运转。

二、顺应时代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稳妥地搞好党建制度“废、改、立”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部队党建制度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制度体系日益成熟完善。但由于近年来国家和军队各项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给党建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推进党建制度改进(来源:好范文 http:///)势在必行。一是对不合时宜的更新修订。对那些内容明显过时,或者虽然出台不久但被证明不够科学合理的现行制度,应及时更新修订。二是对过于原则的明确细化。部队党建制度规定中,内容过于抽象笼统的,注重定性而不注重定量的,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的,都应进行细化具体化。三是对多变杂乱的统一规范。有些党建制度变化快、不稳定、不够系统的问题比较明显。应及时加以梳理分析,搞好整合,使各项制度更加科学系统、清晰规范。

三、着眼增强效力,切实树立部队党建制度的权威性

保证制度有效落实关键在于其权威性。应进一步健全完善部队党建制度及其运行、监督、惩戒机制,保证党的各项制度具备应有的法律效力。一是加强运行保障机制建设。建章立制不能仅停留在实体层面上,更要有实施保障的严密措施,使制度本身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以此强化制度的强制力、约束力、执行力。二是大胆改进监督领导体制。对一些不尽合理、完善的党建制度,在现行领导体制下,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搞好修订,切实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增强独立性,最大限度地延伸监督触角,提高监督质量。三是明确违制行为惩戒措施。有制不遵、有纪不行的问题,与惩戒措施不具体、规定不明确有关。应建立一套具体明细、便于执行的惩处法规,确保制度具有足够的威慑力约束力。

四、发扬党内民主,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部队党建制度建设之中

7.国有企业党建制度 篇七

一、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完整的企业, 就必须有党建工作。搞好党建工作能为企业的员工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当企业内部的员工思想或者员工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 党建部门就要发挥起作用将问题解决, 从而不影响员工的正常工作。当员工经济生活上遇到大困难的时候, 党建部门就要积极地发动员工募捐活动帮助其度过难关。除此之外, 党建部门通过对党的政策方针以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的宣传, 能够培养员工对党、对国家、对企业的敬爱之情, 能加强发员工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能够激励员工树立远大的目标。因此, 党建工作对于一个企业来至关重要。

然而,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 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 如果党建工作没有创新, 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最终必将面临淘汰。因此, 党建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一直在不断创新中发展, 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改革创新, 才能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党建工作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时刻注入新的血液、新的思想, 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

1. 企业对与党建工作不够重视

在当前的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党建工作的投入很少, 不便党建工作的开展。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一位地追求经济效益, 不愿意在党建工作这块增加投资。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 急功近利, 对于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全面、不系统, 有些企业甚至不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2. 党建工作人员的年龄偏大

在当前的企业中存在着党建工作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的现象, 其文化水平和思维方式与现代社会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对于党建工作的开展很不利。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 人力资源部很少照片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 以招聘技校生、中专生为主。这两种现象导致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时, 各项培训与教育不能跟上时代, 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难以提高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3. 党建工作没有深入化开展

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不断地变化着。企业的部分员工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事物所影响, 使其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 对目标的追求, 得过且过。在工作上, 虽然还是能做好本职工作, 但是已经丧失了斗志, 没有了理想, 没有了目标。他们安于现状, 对于一些新知识新技能, 不会主动地去学习,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除此之外, 一些企业的党建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 没有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只是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开展工作, 这对于企业来说, 意义不大。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党建工作的开展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便利, 但是还是有企业不愿意在党建工作上花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使得企业的发展难以与时代的发展接轨。

三、加强企业党建创新工作的几点建议

1. 提高企业的改革创新意识

党建创新的工作重点在于大力提高改革创新意识。企业为了看清自身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差距, 就要不满足于现状, 建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对于一些成功企业的管理理念应该借鉴、学习, 淘汰自身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企业应该要将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工作方法、思想作风等等应用到党建的创新工作中来, 使党建工作的时代气息更加浓厚。

2. 以人为本

企业的员工是党建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 一切活动的开展要以员工的切身利益为前提。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认知是存在着差异的, 所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员工, 否则可能会引起部分员工的不满,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使员工能够感觉到家的温暖, 从而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奉献自己最大的能量。

3. 为员工构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和谐快乐的工作环境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员工的精神状态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命力、经济效益和发展方向, 和谐的工作环境会使员工心情愉悦, 使员工感受到工作的快乐, 进而就可以高效率地工作。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 上下齐心, 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奋斗。

4. 你追我赶, 良性竞争

在社会快速的发展的同时, 如果不加强自身对于新知识, 新理念的学习, 就会使自己在竞争中被淘汰。党建工作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企业员工不能只满足于学习本职岗位的知识, 应该对岗位相关的学科都要有所了解, 这样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 就容易找出问题的根源。所以, 企业的员工要随时给自己充电, 扩大知识面, 从而更好地为工作服务。员工之间要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现象, 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⑴反腐倡廉

反腐倡廉是企业的党建工作的一大要务。党建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建立完善的奖惩体制,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将腐败现象消灭在萌芽之中。从企业管理中关键性部位和环节入手, 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企业的党员领导要做好模范作用, 廉洁自律, 落实反腐倡廉的制度。

⑵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党建工作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模式。如果能够将企业文化充分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中, 其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党建工作一定要突出企业的文化内涵, 提现企业的文化形象。做好企业文化工作对于开展党建工作非常有利。

⑶提高党建工作方法的吸引力

党建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企业员工更容易接受思想工作教育的新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时代利多媒体手段, 对员工进行思想工作的教育宣传。善于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渠道, 利用企业特色的教育活动来增加党建工作的吸引力。

企业开展党建创新工作对于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各大中小企业应该一起对党建创新工作的重视。做好党建创新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 党建的创新工作应该从文中提到的几点着手, 为党建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 使党建工作重新焕发生命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如何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 成了各大中小企业研究热点问题。党建工作作为各大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党建工作的创新对于企业, 乃至社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党建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 并就如何提高企业的党建工作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竞争,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夏行.论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价值取向与人类的普世价值[J].宁波经济 (三江论坛) , 2008 (04) .

[2]欧阳世文.高度重视党建创新努力加强企业党建[J].企业文化, 2012 (01) .

[3]廖春风.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 2013 (13) .

[4]刘晖.对加强企业党建创新步伐的一些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08) .

8.国有企业党建制度 篇八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党建制度体系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党建制度体系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得高校党建工作更加复杂多变。高校党建工作应该顺应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潮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改革传统的党建教育模式,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内在规律性,提高党建工作的预见性,提高做好党建网络教育工作的能力,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党建;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63-02c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高校党建工作过去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高校的党建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从高校实际出发,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模式,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1]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普及,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思想的影响。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在引领社会思想风尚、弘扬主旋律方面应该起到排头兵的重要作用。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机遇

1.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当前,《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颁布实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实现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战略机遇期,高校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都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发展空间。[2]

3.新媒体时代的助推。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具有范式统一的教育模式和目标,容易确立权威理念和规范,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内容与方法单调枯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交流的多元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3]新媒体不仅增进了高校党建内容的丰富性,还保证了信息上传下达的效率。

(二)高校党建工作的挑战

1.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对高等教育而言,网络新媒体带来了高等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教育途径的多样化以及大学生接受方式的复杂化,使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认知渠道及交流模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加剧了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难度。

2.市场经济的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的激励性使高校大学生趋向于追求功利化,而高校党建工作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单一的物质激励不仅无法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反而加剧了教育的功利性,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3.理想信仰的缺失。在全球化浪潮中,民族信仰、党性教育在如今崇尚社会意识多样性、独立性、差异性的思想洪流中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难点,过去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建工作的实效。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发展,大学校园里逐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漠等不良现象。[4]

4.教育扩招的弊端。随着高校扩招的激增、绩效考核的不断改革,高校各院系负责党建工作的书记还要担负大量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目前,高校仅靠推优制度很难充分考查学生入党的真实动机,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有限、监督管理机构尚欠完善、党建工作与社会实践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5]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多维党建制度体系构建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党建制度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不断发掘和利用网络新媒体对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规避其不利影响,拓展党建教育渠道、创新党建工作形式、改进党建教育手段、增强党建教育效果。[6]加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建设,必须构建一个以“一个中心,两个着力点,三大机制,多元主体”为特征的全方位、宽层次的多维党建制度体系。

(一)一个中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服务型政党建设第一次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统一目标被提出来。服务型政党是强调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服务作为执政的首要价值和核心任务。[7]因此,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必须以服务为中心,更加注重党组织的服务育人功能,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党建必须改变以往“重发展、重教育,轻管理、轻服务”的管理教育模式,转而以学生为本,培养树立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意识,为党员广建平台、广搭桥梁,拓展党员联系群众途径,丰富党员联系群众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活动,锻炼党员服务群众的本领。[8]

(二)两个着力点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以党建队伍建设和新媒体技术运用为着力点,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常态。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他们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同时还必须具有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高校应该通过培训、人才资源整合等有效手段,加强适应新媒体环境要求的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技术好”的党务和思想政治干部队伍,提高党建工作者的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从而为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三)三大机制

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高校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健全。[10]服务型政党建设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服务机制体系,建设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服务机制。新媒体背景下,必须加强高校党建的机制体系建设,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监督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新媒体环境,使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1.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当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领导体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有一些具体的形式问题需要更加明确,需要进一步正确处理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党委会集体决策和校长行政负责的关系,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规章制度。

2.建立新媒体技术监督管理机制。新媒体技术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提高高校的党建质量和服务治理;一旦被滥用,不良信息就会通过新媒体来快速传播,增加高校党建工作的难度,影响高校思想舆论阵地的稳定。因此,必须建立健全高校新媒体技术的监督管理,推行网络实名制和责任制,规范新媒体信息的传播。

3.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高校党员们对信息公开的透明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新媒体技术,高校党员们可以及时了解党建工作的动态,积极建言献策,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加强对党务工作的监督,提高党员们参加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高校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四、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党建制度体系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得高校党建工作更加复杂多变。高校党建工作应该顺应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潮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改革传统的党建教育模式,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内在规律性,提高党建工作的预见性,提高做好党建网络教育工作的能力,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虓,郭君.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学理论,2013(08).

[2] 杨善玲,马超.教育发展方向的把握与高校党建工作的展开[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07).

[3] 高伟,陈明华.略论互联网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02).

[4] 屈朝霞,苏丽.高校党建工作“五位一体”长效机制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5).

[5] 查振华.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理论导报,2010(08).

[6] 王炳林,方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理论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7] 龚春明,万宝方.基于社会管理创新视角的高校党建工作模式新探[J].临沂大学学报,2013(02).

[8] 邹红美,李民生.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7).

[9] 刘勇,王智勇.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在培育现代大学制度的视野中[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S1):151-152.

[10] 杨建军.高校党建科学化:理论制度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2).

上一篇:士兵提干:2015年大学生士兵提干基本常识(时事政治)下一篇:项目部后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