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2024-07-10

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13篇)

1.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一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师范毕业生初中教育实习总结师范毕业生初中教育实习总结

实习学校:海南省海口市第七中学

实习时间:2006.10.9—2006.12.0

1指导教师:陈冬云

指导班主任:邓垂焕

实习生:吕琳

实习班级:初一(3)班

实习内容:初中英语课(初一)、实习班主任

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我们怀着难以诉说的心情以及对教师这种职业的神圣的向往,来到了我们的实习目的地——海口市第七中学。这是海口市的一所普通中学,只设有初中部。学校建设也没我想象中的那么好。当然我根本没有想到,在之后的两个月里,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不仅从各个老师和学生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和他们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感觉所学的到东西远远要比三年里在校园里学到的更丰富、更精彩,这些东西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啊,实践中收获到的远比书本来得真切和实在。我们来到海口七中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首先,我们和该校的领导及老师召开了座谈会,他们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学校的一些情况:它属于区属中学,隶属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坐落在美舍河旁边,风景优美,学校占地面积不多,一共设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十个班。据这的老师介绍,因为是普通中学,所以生源都不好,学生的基础都很差。

我们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

基本情况如下:

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8份,上课节数为12节



2、班主任工作:组织了一次“怎么样学好英语”的主题班会;在班上组织了一次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诗歌朗诵比赛,选送代表参加学校的比赛.带领学生出了一期以“安全意识”为主题的黑板报;参加了学生的广播操比赛的训练及体育课;检查学生的早操情况及卫生情况,帮助班主任做好两次家长会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自己所拥有的知识,那只是沧海一粟,所以应该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要坚持与时俱进,要让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不然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的;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教学,不仅是老师教,更重要的是学生学,老师也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时刻反思,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

首先,我让我们班的班长给我画了一份学生的座位表,因为我知道,记不住学生的名字,看似小事,其实它在学生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在老师心中没有地位,老师不重视自己,老师不关心自己,甚至会产生隔阂。在前面两周听课的时间里,我就抓紧时间把每个学生和他们的名字对上号。所以我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都没有叫错名字,下课后同学们都围着我问:“老师,你怎么才来就知道我们的名字呀?”有些学生还抱侥幸心理,以为我不知道他的名字,等我叫出他的名字时,都大吃一惊,这也是我们班学生最佩服我的地方,这也使我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做。下课后,孩子们经过我时,都敬个礼再亲切地喊一声:“老师好!”,我都觉得心情很愉快,原来快乐竟如此简单,只因被一群天真的孩子们认可。

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我发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特别是对于这些才接触到英语的学生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希望,兴趣溢着动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只是学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激情与耐心,这是做位一名老师应该具备的。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初为人师,总是有些紧张。我记得我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很紧张,站在讲台上感觉非常的不自在,手都在不停的发抖,脑袋里总是感觉空白,说了上一句就不知道下面要说什么了.下课后学生还问我:“老师,你是不是紧张啊?”可是两个月下来我已经可以很好的控制课堂,进入教室,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有一点紧张得感觉了,走进教室很自然,仿佛自己就是一名真正的老师了.每次上课我都以微笑面对我们班的学生,这也使我和他们亲近了不少,我相信微笑是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也是我对他们的微笑使我的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跃,其实走近学生的第一步只须微笑就够了.这一次实习锻炼出了我的自信心,也磨炼了我的意志和耐心,更重要的使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能用于实践中,对我们的学习结果也是一种很好的检测方式.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组织开展了“如何学好英语”的主题班会。因为开这次班会的时候正是期中考试结束的时候,所以我先让学生们谈谈他们是怎么样去看待考试成绩的,开始学生都不积极发言,后来在我的引导下气氛才开始活跃了,后来才过渡到英语学习上来的,我让班上几个英语学得比较好的学生谈谈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看法,介绍他们学习英语的经验和方法.最后,我告诉他们要学好英语必须要喜欢英语,只有喜欢一门课,才能把它学好,又给他们讲了一些英语学习的策略,和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实习期间,我在办公室经常看到有些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体罚,比如说罚站、罚做下蹲运动等。当然,这种方法可以暂时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实习期间,我还和班主任老师一起在班上搞了一次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帮学生选诗,选出两名同学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还拿回了一个二等奖.我还陪学生上了好几节体育课,原因是要广播操比赛,我在课下也陪他们练了好几次操,虽然最后我没拿奖,但是我们的成绩也很不错,本来是可以拿二等奖的,可是因为学校制定的规矩很奇怪,重点班只能有两个二等奖,三等奖全给普通班,所以我们虽然排在全年级第四名,可是什么奖都没有拿到.但是我也很开心,至少在这次活动中增强了整个班级的凝聚力,这才是最重要的.要离开的那个星期我还和我们办的宣传委员一起策划了一期以”安全”为主题的黑板报.在给学生们上最后一节课时,我若无其事地讲课,却不敢多说一句话,也不敢多看他们的眼睛,就怕自己善感的性情泄露了秘密,包藏不住脆弱的眼泪,那一节课气氛很沉重。或许孩子们也知道我们要分别了,他们都很认真地听讲,谁也不说话,可我却从他们的眼里读到了浓浓的不舍。

在这次教学实习中,我系领导非常重视,多次下点督促,检查工作。我们的带队老师恪尽职守,既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又要带队实习。她没有怨言,认认真真地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每周都到实习点了解学生情况,及时了解实习点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保证实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确保实习点没有出现教学实习上的问题,很好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并没有做到一名好老师,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我,但只要有一名学生记住我,那么我的实习生涯就有了难以泯灭的闪光点。回顾这两个月的时间,我是用心的,但用心不一定等于成功,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师范毕业生初中教育实习总结我毕竟是一名实习生,在知识的构建上还存在着许多断章,还缺乏教学经验,在为人师的这条路上,我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把实习中学到的一切加以融会带到今后的事业中去,我会以我的真心去呵护学生,因为我面对的是一颗颗纯真的心。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实习,陪伴我经受了挫折,也经受了欢乐!

实习的经历虽然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因为那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实习虽然结束了,但实习的意义是深远的。通过实习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对于教学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教师工作平凡见伟大,培养学生的工作神圣而又艰辛。教育教学实习是我们为今后从教所迈出的第一步,它给我们未来的教师生涯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们将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下去,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2.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二

我国十分重视学校对青少年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育部明确要求要确保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因此,师资培养是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保障。为探索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笔者对在师范院校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的中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并与在师范院校未接受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的中学教师进行比较分析,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海南地区中学教师共114名,其中在师范院校接受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的中学教师40名(实验组),在师范院校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的中学教师74名(对照组)。114名被调查教师分别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全国19所师范院校。实验组:重点中学教师17名,占42.5%,其他为非重点中学教师;高中教师31人,占77.5%,其他为初中教师;任班主任19名,占47.5%。对照组:重点学校教师18名,占24.3%,高中教师36名,占48.6%,其他为初中教师;班主任56名,占75.7%。另外,被调查的教师任教科目涉及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体育、化学等10个学科。

1.2 方法

采用项目课题组编制的《师范专业毕业的中学教师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进行不记名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3份,收回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为92.6%。

2 结果

2.1 艾滋病基本知识来源和教学情况

实验组有94.4%教师认为自已在校所学到的预防艾滋病知识与教学技能在实际教学中都用得上,其中66.7%的教师表示够用。对照组有50.0%的教师表示在校期间学习过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有20.3%的教师表示学习过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方法,并表示在实际教学中都用得上,其中46.7%的教师表示够用,而79.7%对照组教师表示虽然在校期间没有学习过预防艾滋病教育方法,但在教学工作中对预防艾滋病知识和相应的教学方法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获得的途径主要有:自学的占93.2%,进修(如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的占18.6%,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的8.5%。

2.2 任教期间参加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情况

见表1,60.0%的实验组教师和51.4%的对照组教师参与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被调查教师能采用多种方式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但对专门课程、出板报或制作宣传品方式的选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组教师在选择“讲解”、“讨论与辩论”、“游戏”的教学方法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 任教期间未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原因

81.3%的实验组和94.3%的对照组教师表示因学校对教师没有具体要求;实验组31.2%、对照组57.0%教师表示因学校对此项教育工作的要求只与有关学科的教师有关;实验组31.2%、对照组34.3%教师表示学校对此项教育没有要求班主任参与;实验组12.5% 、对照组37.1%教师表示因教学工作很紧张,没有时间关注艾滋病的事情;对照组14.3%教师表示学校开展此项教育工作与自己无关,还有5.7%的教师表示学生学习任务已经很重,不能再增加负担。

2.4 对掌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教育方法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从表2可知,被调查教师都表示作为一位中学教师具备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很重要。实验组65.0%和对照组37.8%教师表示知道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纲要》,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论

实验组教师在校接受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基本能掌握预防艾滋病教育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并在教学实践中都能用得上,66.7%教师表示够用。在采用的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实验组教师比对照组更具备以“专门课程”把预防艾滋病教育落实到正规课堂中的能力,运用“讲解”以及“讨论与辩论”、“游戏”这些目前在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中提倡运用的参与式教学方法[2],表明实验组教师较能胜任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工作。

被调查教师一致表示,中学教师具备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很重要,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能。

实验组60.0%和对照组51.4%的教师报告曾参与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而没有参与学校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主要原因包括有:学校对教师开展预防艾滋病工作没有具体要求、学校对此项教育工作的要求只与有关学科的教师有关、学校对此项教育没有要求班主任参与等;而对照组的还有教师认为学校开展此项教育工作与自己无关,教学工作很紧张、没有时间关注艾滋病的事情,学生学习任务已经很重、不能再给增加负担等,表明缺乏对预防艾滋病教育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实验组65.0%和对照组37.8%教师知道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纲要》,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真学习这些具有指导性的重要文件,掌握国家相关的政策、要求,才能更好地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

4 建议

4.1 提高教师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国务院对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有明确的要求[3],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政策文件,提高对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把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加强对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指导、检查与督促,以促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开展。

4.2 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预防艾滋病教育象其他学科教育一样,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担任。但目前,许多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师本身就不了解艾滋病防制的基本知识,难以胜任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任务[4]。所以,应通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途径,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力量。

4.3 师范院校加强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教学与研究

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摇篮,在师范院校开设专门课程,成立预防艾滋病教育研究项目,研究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等问题,以更好地承担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职能。

摘要:目的 研究中学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项目课题组统一研制的调查问卷并结合个别访谈的方法。以师范专业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的中学教师为实验组,并以师范专业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的海南本地中学教师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94.4%教师在校掌握的预防艾滋病教育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都用得上,有66.7%的教师表示够用;实验组40.0%、对照组48.6%教师没有参与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81.3%实验组教师、94.3%对照组教师表示其中的原因是学校对教师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要求。结论 以开设课程的形式使在校师范生掌握预防艾滋病教育知识和技能,是中学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应把预防艾滋病教育作为中学教师和班主任的一项工作职责来要求,以促进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认知,学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汪华,主编.艾滋病防治实用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4.

[2]马迎华,编著.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方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

[3]廖文科.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2,23(1):4-5.

3.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就业问题;对策

一、高专学校面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就业市场的压力随之加大,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个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众所周知的音乐人才就业难的窘境是业内人士尽量避免的话题,但音乐人才就业率逐年下滑状态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有700多所设置了音乐类专业,艺考热持续升温,音乐教育专业类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对有限的教育就业市场而言是巨大的压力。对应于本科院校音乐教育毕业生主要面向中小学就业,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幼儿园,这类工作岗位的需求量本来就不是很大,再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很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也去幼儿园竞争,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以某高专学校近三年的音乐教育类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2013年,33%幼儿园,12%小学,音乐培训机构25%,演艺团体6%,17%其他行业,3%自主创业,4%未就业;2014年,27%幼儿园,9%小学,音乐培训机构26%,演艺团体5%,18%其他行业,6%自主创业,9%未就业;2015年,24%幼儿园,8%小学,音乐培训机构29%,演艺团体4%,15%其他行业,8%自主创业,12%未就业。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很明显的问题:该专业的幼儿园市场被逐年挤占,毕业生失业率逐年增高。

二、高专学校面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充分了解就业市场,了解毕业生失去优势的根源,该校音乐系进行了两项调查,一是派老师到沿海及内地各幼儿园进行了访谈及问卷调查,了解该专业毕业生在各幼儿园的就业情况及各幼儿园当前的人才要求;二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及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了解学生的求职意向。结果显示有二:一方面,由于近年国家政策对学前教育的支持,使得幼儿教师职业受到热烈追捧,竞争日益激烈,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较优秀的幼儿园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高专学校学前音乐教育毕业生,此类幼儿园更倾向于录用专业素质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条件较差的基层幼儿园则出现了无人问津、人才紧缺的现象;另一方面,该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素养不高的同时缺乏坚定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在择业意向上要求较高,出现明显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究其根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整体不高

首先,专业基础不扎实。当前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也同其它艺术类高校一样,扩大了招生规模,音乐类的录取分数线下降,考生的进校几率大大增加。一些文化成绩较差的考生,经过几个月的突击,就能轻而易举地考上音乐院校。这就意味着音乐类学生文化水平低于其它专业学生的文化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音乐院校成为了“文化课低分考生的收容所”。许多音乐考生都是半路出家,本身就修艺不精,而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音乐知识接受能力和天赋往往都比较差,难以很好的完成学业。这就造成了音乐类大学生专业素养不高、文化水平偏低、知识面狭窄的局面,不能适应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多元化的要求,学生在就业时面临严峻的压力和困难。

其次,缺乏正确的专业定位。进入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很简单的事情,不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甚至自认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完全超过了幼儿园的要求,不需要再努力学习。再加上艺术类学生本身就比较自由散漫,尤其在经历了高压的黑色高考之后,很多学生更希望在大学里放松一把、玩乐一把,完全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因此,该专业学生更多的表现出放任和懈怠情绪,经常迟到、旷课,更谈不上刻苦钻研提升专业水平,而到毕业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水平达不到幼儿园的要求,无法进入幼儿园工作。

第三,职业意识不强,教学能力严重欠缺。高专学校音乐教育的学生普遍表现出敬业意识不强、教学能力严重欠缺的倾向,具体原因有三:一是部分音乐类的学生自视很高,总想成为音乐家、舞蹈家,对音乐教育尤其对幼儿音乐教育专业不是很认同,不愿意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对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满不在乎甚至排斥,殊不知现在演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本来就很少,而要成名、成家更是难上加难;二是另一部分学生认为音乐教育很容易,只要学好了音乐就能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不重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三是音乐类学生本身文化水平偏低、对文化类课程的接受能力较弱,再加上对文化理论课程缺乏兴趣、认同度不高,致使学习效果不佳。正是这些认识的误区使得学生不注重文化类、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文化素养难以提升、教学理论严重缺乏,对艺术的领悟和表现受到了制约,整体素质和艺术修养难以提高,也直接降低了学生进入幼儿园从事教育工作的竞争力。

(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在该校所作的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中,从就业地域看,有68%的学生选择到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25%选择到中小城市,只有7%的学生选择了回原籍、到基层就业;从就业单位看,只有不到50%的学生选择到幼儿园,其他更多愿意去艺术培训机构、小学、演艺团体或其他工作单位,在选择幼儿园为就业单位的学生中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城市公立幼儿园或者是大型连锁幼儿园,只有不到10%的学生选择到不知名的幼儿园或乡镇幼儿园就业。学生普遍反映出追求传统的精英岗位,喜欢去大城市、工作环境好、收入水平高、风险小、发展稳定的单位工作,他们宁可没有工作,也不愿到艰苦的地区去。这种盲目的就业定位造成了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一方面,“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生在大中城市扎堆,优秀幼儿园等机构门庭若市、供大于求,毕业生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等基层单位则求贤似渴、人才紧缺,无人问津。

三、高专学校面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与建议

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高专学校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首先,引导学生刻苦钻研,提升专业水平。高专学校应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大力改革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应该由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性教育发展。要面向社会、面向幼儿园,培养一专多能、综合能力较强的幼儿园音乐教师和优秀的音乐人才。在专业考核评价体系上,传统的理论和技能的考核方式仅仅是限于期末理论笔试和演唱、演奏的技能考试,而这种考核方式只适合低年级学生考试,并不能客观的反映高年级学生对某些学科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增加后阶段部分学科的教学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关的评价方式,如和声课考试强调把所学的歌曲和现行幼儿园音乐教材上的歌曲相结合,要求配上简单的和声,钢琴课考试加试即兴伴奏、现场视奏、现场简谱等内容,自弹自唱考试可分自选曲目、现场抽签曲目,教材就用幼儿园音乐教材等。以此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其次,指导学生加强学习,提高文化修养。加强文化学习、提高文化素养是对当前高专学校音乐教育类学生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良好的人文教育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与发展,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幼儿园的小朋友并不满足于音乐课上只是唱唱歌、听听音乐,而是要求老师讲授的知识和范围要跳出课本的内容,旁征博引,拓宽知识面,使学生在音乐知识的积累中,提高音乐修养。这就要求目前的高专学校音乐教育要根据音乐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尽快的修改和调整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根据音乐与多元文化的血缘关系,增开一些必要的人文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整体文化素质。并且,根据音乐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较弱薄和学生专业课任务很重的实际,人文课程的开设不能流于形式,必须进一步明确人文学科公共选修课,真正发挥课程塑造学生精神品格、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

第三,加强理论指导与实践,培养教学能力。一是培养专业教学能力。音乐教师肩负着用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美化心灵的重任。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幼儿园音乐教师,我们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要充分理解教师的含义,强调师范性,注重教学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在上音乐教学法的同时开设现行幼儿园音乐教材分析课、试讲课,把听、讲、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二是扩充教学理论知识。教育工作的性质决定了音乐教师必须懂得教育科学理论,它是教师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工具。要全面提高高专学校音乐教学质量,就要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系统掌握教育理论、教育规律与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普通教育学及学科教学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予以实施。三是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实践是我们认识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根本环节。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基础知识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获得其运用能力,才能服务于社会。除了要抓好平时的教育实践之外,学生毕业前的教育实习更是重要的一环。教育实习是学生未来走向教育工作岗位之前的演习,只有亲身到幼儿园体验,学生才能反思自身的不足,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作好试讲工作,试讲指导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把关,每位实习学生试讲合格后才能参加实习;必须加强实习过程的全程指导工作,手把手的教授学生教学技巧和方法,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正,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转变就业观念,分层次、分流就业

针对前述音乐类毕业生普遍存在的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学校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最大程度上实现就业。

(1)认清专业水平,分层次就业。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坚定职业信念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应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水平合理定位、分层次就业。首先,对于专业突出、综合素质好的学生,鼓励学生到优秀幼儿园、小学或艺术团体就业,发挥他们的优势效应。在学好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各项能力的基础上,另外掌握一门或更多专长,并通过各级各类资格考试拿到相关的资格证书,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一系列的荣誉证书等,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取到优秀的幼儿园、小学或艺术团体就业,获得优秀的工作岗位。其次,对于专业一般、综合能力一般的学生,鼓励学生到中小城市的幼儿园就业,解决大部分学生就业问题。一方面,要求学生扎实学习基础知识, 丰富知识结构,培养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教育教学法方面的修养,从而提高就业质量。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和人才流动的观念。在当前就业形势较低迷的情况下,音乐类毕业生不应该奢求十分满意的工作,只要能最大能量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行。机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能否在自己所学专业的领域干出一翻成就,关键要看自己的努力。再次,对于专业薄弱、综合素质不高的就业困难学生,鼓励学生找突破口,到基层就业。对综合素质不强的大学生,应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培养和能力锻炼,鼓励他们重视自身智力与职业技能开发,扬长避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磨砺人生、艰苦奋斗,这些地方能更有效的突出他们的优势,更容易获得职业成功。

(2)明确职业方向,分流就业。对于专业认同度不高、不想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学生,鼓励学生及早选定就业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分流就业。人各有所长,该专业学生可能对音乐不感兴趣、专业学习不佳,这是很正常的,但也许正是这些学生在其他方面有过人的天赋和特长。应该引导该类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挖掘自我,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放矢,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通过业余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通过自考、函授、专升本等方式提高学历水平。就业时不过分强调专业对口,鼓励学生往相关的教育机构就业,如幼儿园其他领域教育、小学、培训机构等;鼓励学生往相近企事业单位就业,如从事单位节目主持人、工会文娱骨干等工作;鼓励学生跨行业就业,如到公司从事文秘、销售、后勤等工作。

(3)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勇于创业。目前国家正在倡导“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积极支持创业。大学生都是有着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尤其作为音乐类学生更是个性突出、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高专学校应借力当前的大好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开设就业创业课程指导学生创业,并创造一切机会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同时提供技术指导、场地支持和资金扶助等,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培育创业项目,实现大学生的创业梦想。此外,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政策,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国家、社会的建设注入蓬勃的生命力。

总之,高专学校应该指导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做好正确的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文化修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应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千方百计地寻找就业机会,让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从优就业。

参考文献:

[1]周济.贯彻中央精神 扎实做好就业工作——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6

[2]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商江.浅谈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J].教书育人,2006,(1).

[5]董亮,余智超.大学生就业困难分析及高校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6]张强,赵万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社会影响及解决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7]陈超.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解析[J].文教资料,2011(8)

[8]孙耀祖.从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看高师音乐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J].黄河之声,2012(5)

[9]陈立文.探究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对毕业生就业的推动作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1

[10]周鸣.影响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及对策[J].校园英语.2014(9)

[11]姬英涛.科学发展语境下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

[12]初婧.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8)

[13]李小红.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 音乐大观,2012(9)

作者简介:

蒋福玲,女,1981年出生,湖南长沙人,高等教育专业硕士,长沙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

4.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 篇四

就业问题探讨

蒋福玲

(长沙师范学校音乐舞蹈系,湖南 长沙 410100)

摘 要:当前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市场被逐年挤占、失业率逐年增高的巨大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观念存在误区。高专学校应在大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分层次、分流就业,以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实现最大程度的就业。

关键词:高专学校;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就业市场的压力随之加大,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个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音乐人才就业难的窘境成为业内人士尽量避免的话题,但音乐人才就业率逐年下滑状态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对应于本科院校音乐教育毕业生主要面向中小学就业,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幼儿园。这类工作岗位的需求量本来就不是很大,再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很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也去幼儿园竞争,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以某高专学校近三年的音乐教育类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2007年,70%幼儿园,20%小学,7%其他行业,3%自主创业;2008年,60%幼儿园,18%小学,10%其他行业,7%自主创业,5%未就业;2009年,50%幼儿园,15%小学,15%其他行业,10%自主创业,10%未就业。从中可以看出两个很明显的问题:该专业的幼儿园市场被逐年挤占,毕业生失业率逐年增高。

二、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为充分了解就业市场,了解毕业生失业率逐年增高的根源,该校音乐系进行了两项调查,一是派老师到沿海及内地各幼儿园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了解该专业毕业生在各幼儿园的就业情况及各幼儿园当前的人才要求;二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及大

一、大二学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了解学生的求职意向。结果显示:一方面由于竞争日益激烈,较优秀的幼儿园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高专学校学前音乐教育毕业生,此类幼儿园更倾向于录用专业素质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条件较差的基层幼儿园则出现了无人问津、人才紧缺的现象;另一方面,该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素养不高的同时缺乏坚定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在择业意向上要求较高,出现明显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究其根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

1.本身底子薄

当前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也同其它艺术类高校一样,扩大了招生规模,音乐类的录取分数线下降,考生的进校几率大大增加。一些文化成绩较差的考生,经过几个月的突击,就能轻而易举地考上音乐院系。这就意味着音乐类学生文化水平低于其它专业学生的文化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音乐院系成为了文化课低分考生的“收容所”。许多音乐考生都是半路出家,本身就修艺不精,而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音乐知识接受能力和天

赋往往都比较差,很难完成学业。这就造成了音乐类大学生专业素养不高、文化水平偏低、知识面狭窄等局面,不能适应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多元化的要求,学生在就业时面临严峻的压力和困难。

2.没有正确的专业定位

进入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很简单的事情,不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甚至自认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完全超过了幼儿园的要求,不需要再努力学习。加上经历了高压的黑色高考,很多学生更希望在大学里放松一把、玩乐一把,完全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因此,该专业学生更多地表现出散漫和懈怠情绪,经常迟到、旷课,更谈不上刻苦钻研提升专业水平,而到毕业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水平达不到幼儿园的要求,处处碰壁。

3.职业意识不强,教学能力严重欠缺

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普遍表现出敬业意识不强、教学能力严重欠缺的倾向,具体原因有三:一是部分音乐类的学生自视很高,总想成为音乐家、舞蹈家,对音乐教育尤其对幼儿音乐教育专业不是很认同,不愿意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对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满不在乎甚至排斥;二是一部分学生认为音乐教育很容易,只要学好了音乐就能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不重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学习;三是音乐类学生本身文化水平偏低,对文化类课程的接受能力较弱,再加上对文化理论课程缺乏兴趣、认同度不高,致使学习效果不佳。

(二)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在该校所作的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中,有90%的学生选择到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8%选择到中小城市,只有2%的学生选择了回原籍、到基层就业。学生普遍追求传统的精英岗位,喜欢去大城市,把就业的目标锁定在工作环境好、收入水平高、风险小、发展稳定的幼儿园。他们宁可没有工作,也不愿到基层单位、到艰苦的地区去就业。这种盲目的就业定位造成了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一方面,“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生在大中城市扎堆,优秀幼儿园等机构门庭若市、供大于求,毕业生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农村等基层幼儿园则求贤若渴、人才紧缺,毕业生则抱着打死也不回农村的心态在城市的屡战屡败中失业。

三、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与建议

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高专学校要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一)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1.提升专业水平

高专学校应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大力改革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应该由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性教育发展。要面向社会、面向幼儿园,培养一专多能、综合能力较强的幼儿园音乐教师和优秀的音乐人才。

在专业考核评价体系上,传统的理论和技能的考核方式仅仅限于期末理论笔试和演唱、演奏的技能考试,而这种考核方式只适合低年级学生考试,并不能客观反映高年级学生对某些学科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应增加后阶段部分学科的教学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关的评价方式,例如:和声课考试强调把所学的歌曲和现行幼儿园音乐教材上的歌曲相结合,要求配上简单的和声;钢琴课考试加试即兴伴奏、现场视奏、现场简谱等内容;自弹自唱考试可分自选曲目、现场抽签曲目,教材就用幼儿园音乐教材等。通过这些措施,尽量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2.加强文化修养

加强文化学习、提高文化素养是当前高专学校音乐教育类学生的迫切任务。一方面,良好的人文教育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与发展,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幼儿园音乐课教学不只是简单的唱唱歌、听听音乐,它要求在其中渗透生动丰富的文化元素,这就要求高专音乐教育专业要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调整课程设置。要根据音乐与多元文化的血缘关系,增开一些必要的人文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整体文化素质。并且,根据音乐院系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较薄弱和学生专业课任务很重的实际,人文课程的开设不能流于形式,必须进一步明确人文学科公共选修课,真正发挥课程塑造学生精神品格、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

3.培养教学能力

一是培养专业教学能力。音乐教师肩负着用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美化心灵的重任。高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幼儿园音乐教师,责任是重大的。要充分理解教师的含义,强调师范性,注重教学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在上音乐教学法的同时开设现行幼儿园音乐教材分析课、试讲课,把听、讲、练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是扩充教学理论知识。音乐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音乐教师必须懂得教育科学理论,它是教师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工具。要全面提高高专学校音乐教学质量,就要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系统掌握教育理论、教育规律与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普通教育学及学科教学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予以实施。

三是提高教育实践能力。除了要抓好平时的教育实践之外,学生毕业前的教育实习更是重要的一环。教育实习是学生未来走向教育工作岗位之前的演习,只有亲身到幼儿园体验,学生才能反思自身的不足,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作准备。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作好试讲工作,试讲指导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把关,每位实习学生试讲合格后才能参加实习;必须加强实习过程的全程指导,手把手地教授学生教学技巧和方法,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正,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转变就业观念,分层次、分流就业

针对音乐类毕业生普遍存在的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学校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最大程度上实现就业。

1.认清专业水平,分层次就业

第一,对专业突出、综合素质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到优秀幼儿园或艺术团体就业。在学好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各项能力的基础上,另外掌握一门或更多专长,并通过各级各类资格考试拿到相关的资格证书,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一系列的荣誉证书等,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取获得优秀的工作岗位。

第二,对专业一般、综合能力一般的学生,鼓励他们到中小城市的幼儿园就业。一方面,要求学生学好基础知识,丰富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教育教学法方面的修养,从而提高就业质量。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和人才流动的观念。在当前就业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音乐类毕业生不应该奢求十分满意的工作,只要能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行。机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能否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取得一番成就,关键要看自己的努力。

第三,对专业薄弱、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鼓励他们找突破口,到基层就业。对综合素质不强的毕业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培养和能力锻炼,鼓励他们重视自身智力与职业技能开发,在扬长避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同时,到基层就业,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应鼓励他们磨砺人生、艰苦奋斗,为以后成就大业作准备。

2.明确职业方向,分流就业

对于专业认同度不高、不想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学生,鼓励他们及早选定就业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分流就业。人各有长,该专业学生可能对音乐不感兴趣、专业学习不佳,这是很正常的,但也许正是这些学生在其他方面有过人的天赋和特长。应该引导该类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挖掘自我,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放矢,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通过业余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通过自考、函授、专升本等方式提高学历水平。就业时不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可鼓励他们往相关的教育机构就业,如幼儿园其他领域教育、小学、培训机构等;鼓励学生往相近企事业单位就业,如从事单位节目主持人、工会文娱工作等;鼓励学生跨行业就业,如到公司从事文秘、销售、后勤等工作。

3.自主创业

大学生都是有着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尤其音乐类学生更是个性突出、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高专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并创造一切机会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如学校的勤工俭学创收项目可由学生来主持。此外,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学校应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政策,鼓励他们采取多种形式的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方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国家、社会的建设注入蓬勃的生命力。

总之,高专学校应该指导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设计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文化修养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应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千方百计寻找就业机会,让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从优就业。

参考文献:

1.周济.贯彻中央精神,扎实做好就业工作——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2.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4.3.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4.商江.浅谈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J].教书育人,2006(1).5.李新生.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4(8).6.董亮,余智超.大学生就业困难分析及高校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7.张强,赵万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社会影响及解决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7

(4).On the Employment Issues of Music Education Graduates in Colleges

JIANG Fu-ling

(Music and Dance Department, Changsha Normal College ,Changsha 410100,China)

5.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五

河北省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

就业实施办法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和《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教师[2010]2号)精神,为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成立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省政府牵头,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等部门组成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并实施就业方案,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河北省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龙庄伟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副组长:李靖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刘教民河北省教育厅厅长

成员:闫春来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

赵新喜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刘修起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赵文海河北省财政厅副厅长

省教育厅牵头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指导、落实工作岗位、办理派遣和接收工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人事接转工作;省编办负责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的编制;省财政厅负责落实相关经费保障。

二、落实岗位编制

根据国办发[2007]34号文件精神,省教育厅会同省编办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内,制定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编制计划,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编制限额内制定下达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聘用计划。要优先安排在有空编的中小学,可以利用自然减员空出编制指标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可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设立周转编制,教育部门会同人社部门根据编制安排相应的就业聘用计划,确保每一位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有岗有编。各设区市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如相关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有空缺,但未按规定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的,有关设区市不得组织新教师招聘考试。

三、促进就业,合理安排

(一)就业原则

免费师范毕业生依法取得教师资格后,按照国办发

[2007]34号文件和《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规定就业,一般回省内中小学任教不少于十年,履行国家义务。

(二)就业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省内中小学任教,采取“双向选择优先,组织安排为辅”的原则就业。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教师

[2010]2号)精神,免费师范毕业生在省内中小学就业,可不参加当地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免费师范毕业生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就业:

1、免费师范毕业生可在河北省范围内有空余编制的设区市、县(市、区)所属中小学自行择业,达成就业意向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毕业时由培养学校根据《就业协议书》将其档案、户口和《就业报到证》直接迁至用人单位,并将其就业信息通报河北省教育厅。

2、每年寒假期间,由河北省教育厅组织免费师范毕业生专场双选会,免费师范毕业生可与有空余编制的设区市、县(市、区)所属中小学进行双向选择,达成就业意向的,签订《就业协议书》,由培养学校将其档案、户口和《就业报到证》迁至用人单位。

3、免费师范毕业生经双向选择仍未达成就业意向的,由培养学校将其档案、户口和《就业报到证》迁至河北省教

育厅。河北省教育厅根据省内中小学师资需求情况和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编制计划,按照工作需要并适当结合个人意愿,统筹安排就业,一般回生源所在设区市范围内中小学任教。对于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学生按违约处理。

(三)跨省就业

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就业,有以下特殊原因的,可以跨省就业:

1、到省外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

2、大学在读期间,家庭搬迁至省外的,由迁入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证明;

3、所学专业本省安排就业岗位困难的。

4、其他特殊情况确需跨省就业的。

免费师范毕业生跨省就业的,需经培养学校、就业省份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报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免费师范毕业生跨省择业,仍须履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中规定的各项义务,纳入就业省份免费师范毕业生管理体系。

(四)基层支教

到城镇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在服务期限内,由各地市教育局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间,仍然享受派出学校原工资福利待遇。地方政府和农村学校要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服务提供周转住房等必

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四、履约管理

免费师范毕业生要严格履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在协议规定任教服务期内,可在学校之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学习,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未能履行协议的毕业生,要按协议规定向省教育厅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已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由培养学校取消学籍。

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需报省教育厅批准。省教育厅负责本省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履约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公布违约记录,并记入人事档案,负责管理违约退还和违约金。

五、建立督查机制

保障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是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的关键环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相关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培养选就一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创造条件。省教

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省财政厅建立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并采取适当方式公布结果。

6.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六

实习学校: 南阳市成功快乐英语学校

实习时间: 2013-2-15——2013-5-15

指导教师:

实习生: 王金金

实习班级:初中部七年级年级A班

实习内容:英语拓展教学(朗文SUPER TOTS教材)

为期近三个月的实习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落下了帷幕。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大学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也体验到了很多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但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将平日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并且通过实践检验了自己关于教学方面的假设和猜想,取得了一些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我将从工作流程,课堂英语教学,和课后教学活动三个方面对自己的实习工作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首先,是工作流程方面。南阳成功快乐外语学校于2012年10月起兴建,两轮面试成功后我有幸经历了该校从建设到宣传招生、前台咨询、学员开课的过程。锻炼了宣传能力、咨询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我们先接受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教师的专业教学教法培训。然后在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广泛的开课宣传活动。我们深入小区、学校,调查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家长对英语学习的要求等,并有针对的给予指导和解答。宣传期过去后,我们的工作开始由量化转向质化,校长严格推行公司晨会制度,以提升员工精神风貌,增强团队合作,这是最让我印象深刻并受益匪浅的经历。

其次,在英语教学方面。按照当初的计划,招生时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有听课和评课。通过培训我体验了几节正规的英语教学课。真实的英语课堂与我们平日的模拟课堂是完全不一样的。实习期间试讲时,面对的也是自己的同学,每位同学都非常的优秀。但是,在真实的课堂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样,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也不一样。而老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展开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几个人。比如说当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答不上的时候,老师该怎么办呢?站在讲台上吹胡子瞪眼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面对的还都是正在为英语打基础的初一学生。但这是我们在上课时经常碰到的问题。再加上自己为了完善课堂准备的内容较多,一堂课的知识结构是十分紧凑的,只要一个环节出错或者中断,就会影响自己的整个教学流程。往往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会更加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并适当地简化自己的问题。

根据校办下达给教学部的通知,朗文系列教材的教法要得到充分落实,这又给有传统教法印象的我们增加了困难.对于孩子来说,最主要是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直觉音感,这时新东方推广使用的自然拼音教学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我曾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目标,而将语言知

识点过分地简化,对一些相对复杂的知识点甚至避而不谈,过分地“溺爱学生”。结果一堂课中全是机械性的句型单词短语的操练,这样的课不仅学生觉得烦,最后连自己都觉得枯燥无味了。真正的课堂是应该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乐中学到知识。最重要的是我还有一个缺点,讲课时语速较快,这点在试讲时已被提出,我也尝试减慢速度,看学生的反映,但仍有同学为此给我提出意见,我想这是风格上的问题,或许我应该去教高年级的班级。我去咨询校长,他意味深长的说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能够教的住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所以我又回来重新研究教学法,和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加了很充分的课堂用语和动作,通过添加歌曲游戏教学等丰富课堂活动,改善氛围,增加趣味性。通过一周的琢磨和实践练习,我的进步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表扬,我的学生更加喜欢我了。我也衷心的觉得和学生一起,自己的心灵得到了陶冶,课堂上我们一起做游戏学知识,下课了我们是无间的朋友。我的性格更加开朗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学生犯错了应该怎么办。我深知传统的打骂是没有用的。我总是试图身体力行的影响他们,引导他们向我看齐。然而有一次,一个学生上课极不认真听讲,我用了好多种办法都不见效果。我继续讲,他仍捣乱不听。我停下来说,不想听你出去吧。语气并没有很重。但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倔强的抓起书本就冲出了教室。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想当然的认为不是很麻烦的事,明天他来就没事了.但是第二天他不愿来,我打电话跟家长沟通并致歉,竟得知他说来上课了的消息,我才知道我犯了错.第三天孩子极不情愿的来上课了,却看见我就跑.找回来时正哭着,很委屈的样子.我把他拉到一边,真诚的道歉并温和的讲了很多课堂秩序的道理,他才好了一些,乖乖上课了.后来这个事件被列为教学事故在会议上被批评.我反思是我平时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的缘故,才让学生如此承受不了我的“变脸”。从这个事件中我明白了孩子的心理是很敏感的,而且很会观察人,对于和气的老师容易产生依赖感。通过会议上大家的讨论,我意识到并没有问题孩子,而只存在问题老师和问题家长。老师和家长的心态直接决定孩子的表现,孩子是老师和家长教育的影子。对学生该严格一定要严格,学生才把你当老师看待。而且任何时候都要平等对待学生,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对于难管的孩子不只要(不仅要)批评,更重要是要重视教育,让他认识到错误,除此之外,要给与他更多的表现机会,让他感受到被重视。

这使我初步地领略到了如何去引导教育学生,不仅是在学习上,还包括思想文化品质方面。最后,在课后教学活动方面。由于学校是新建的,需要组织很多活动来扩大影响,让仍然处在由于状态之中的家长和学生们加紧考虑,迅速加入到学校中来。我们曾与市第三小学合作,成功举办了第一期家长沙龙。面对诸多家长,校长娓娓道来,剖析了现在普遍存在于中国家长之中的错误教育方式,并请孩子们当场做实验给与证明。报告中讲,中国的大多家长,尤其母亲,始终觉得孩子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自己不满意了可以随意对其进行打骂,却从未想到孩子自从剪断脐带那一刻,就已经真正脱离了母体,成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具有

了独立的人格。孩子的共鸣更让家长认识到他们的教育方式让犯错=惩罚的等式成立在了孩子幼小的心中。报告结束后,我作为实习教师代表在会上发言,受到了认可。后来我们还组织了素质教育大讲堂的活动,邀请家长和学生广泛参与。在这些较大场合的活动上,我都事先调整好心态,查阅信息资料,提前想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会议或活动进行中,我做好笔记,认真听讲,讨论时积极的表明自己的观点。我深切的知道,教育是很严肃的事情,作教师一定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心与心的与学生交流,做好每件小事。并随时注意反省自己,查缺补漏。人是又目标的动物,要设计自己的教案,课堂,敢于大胆设想孩子的未来。还记得素质教育大讲堂上说,“你内心怎么想,身体就会怎么制造。当你内心的想法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你的外部世界就会呈现出你所想象的样子。”这句话始终影响着我,引导我形成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无论最终我选择那条路,相信只要有这种坚定的信仰,我定能走出人生的沙漠,抵达美丽肥沃的绿洲。

以上就是自己对这近三个月的实习生活所做的总结。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收获外,我还体验到了人生中的其它方方面面。这一次的实习是我人生当中最有纪念价值的阶段之

一。也许在实习之初我并没有意识到它会给我带来这么深的感悟:实习不仅教会了我英语教学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生活中的点滴感动。原本是陌生的人因为它而联系在一起了与这群可爱的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每天都很快乐。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伟大和神圣。我也十分感激成功快乐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他们让我学会传播自己的爱,并用爱的独特视角来看世界。这两个月中的所得,无论自己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将使我终身受益!

7.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 (教委) , 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部属各高等学校:

高校毕业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 关乎社会安定稳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 现就做好201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如下:

一、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一) 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各地各高校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 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 纳入学分管理。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 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 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要广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 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高校要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 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二) 落实完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各地各高校要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创业培训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 重点支持高校学生到新兴产业领域创业。推动相关部门加快制定有利于互联网创业的扶持政策。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 制订本地本校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实施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具体措施, 支持参与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为创新创业学生清障搭台。

(三) 加大创新创业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各地各高校要建设和利用好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高校实验室、实验设备等各类资源, 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高校要通过合作、转让、许可等方式, 向高校毕业生创设的小微企业优先转移科技成果。要通过学校自设、校外合作、风险投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扶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

(四) 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各地各高校要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 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建立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要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 为准备创业的学生提供开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 为正在创业的学生提供孵化基地、资金支持等服务。高校要建立校园创新创业导师微信群、QQ群等, 发布创业项目指南, 实现高校学生创业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 为高校学生提供项目对接、产权交易、培训实训、政策宣传等服务。

二、积极拓宽重点领域就业渠道

(五)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引领和服务保障, 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继续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基层项目。鼓励各地结合实际, 开发实施社区服务、健康养老等新项目。积极推进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 促进政法专业毕业生就业。

(六)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开拓就业岗位。各地各高校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就业。要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积极向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输送毕业生。要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 大力开拓就业岗位。要结合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引导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就业创业。

(七)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新兴领域就业。各地各高校要因地制宜,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深入挖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创造的就业机会。要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金融保险、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社会工作、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就业。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需要, 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研发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等领域就业。

(八) 继续做好高校学生征兵工作。各地各高校要与兵役机关密切配合, 建立定期会商机制, 及早部署2016年高校学生征兵工作, 认真落实大学生征兵任务。逐项落实各项政策, 重点落实好退役高校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新生宣传单、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政策。逐校落实工作任务, 明确责任,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逐人开展宣传动员, 办好“网上咨询周”、“征兵宣传月”等活动, 对大学新生、在校生、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动员, 确保高校学生征兵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九) 支持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中小微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体, 各地各高校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落实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要针对中小微企业特点, 主动组织中小微企业集中开展校园招聘活动, 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要持续关心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就业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跟踪服务、定期回访等方式, 帮助解决工作和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 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心。

三、大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能力

(十) 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根据毕业生需求, 将他们的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相对接, 实现智能化供需匹配, 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广泛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 开展订制服务, 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 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信息化。要充分发挥校园市场的重要作用, 通过举办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招聘活动, 提高招聘活动效率。高校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 结合毕业生专业特色, 提供相应的就业见习岗位。

(十一) 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统计指标体系。从2016年起, 各地各高校要重点统计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暂不就业毕业生等指标。建立三级联动机制, 辅导员 (班主任) 及时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意愿, 院系认真核实汇总就业数据, 学校实时更新就业监测系统相关信息。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的指导服务力度, 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十二) 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要把高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结合行业动态和发展需求, 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讲座、论坛、培训为补充, 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多形式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毕业生的特点和需求, 广泛开展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队伍, 高度重视解决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充分考虑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工作业绩, 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适当倾斜。

(十三) 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各地各高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分类归纳、精准解读国务院文件精神和中央部门、地方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要建立教育部门、高校、院系、班级四级联动的政策宣传网络, 学校领导、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都要主动宣讲就业创业政策。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采用图表、动漫等方式, 根据毕业生求职需求, 分时段、分类别推送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困难帮扶等政策措施, 让政策宣传接地气、见实效。

(十四) 优化规范就业工作管理。各地各高校要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 切实做好毕业生档案、户口、组织关系等转递和手续衔接工作, 做到简便、快捷、高效。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确保各类校园招聘等活动安全、有序。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凡校园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院校、性别、民族等歧视性信息。高校要加强维权教育, 切实防范“试用期陷阱”等危害毕业生权益的不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监督管理工作, 完善毕业生实名查询就业状况功能, 确保就业数据信息真实、准确。

(十五) 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要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 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 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组织专场招聘等活动, 做到精准发力、精准帮扶。各地各高校要积极协调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 做好求职创业补贴申请和发放工作。要进一步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 实施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持续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 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四、推动高等教育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十六) 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优化院校布局、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加快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科技创业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 扩大培养规模。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进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

(十七) 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 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就业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推进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 继续加强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培育指导工作, 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推动高校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 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十八) 积极发挥就业反馈作用。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各地各高校要在每年年底前编制和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将创新创业相关情况以及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升学、暂不就业等内容纳入就业质量报告, 更加科学、客观地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和特点。要积极发挥就业创业状况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作用, 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 健全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 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

五、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组织领导

(十九) 健全协调机制。各地各高校要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 把就业创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及时研判形势, 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各地要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会商机制, 因地制宜出台新举措, 逐项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各高校要健全就业部门牵头, 招生、教学、学生、武装、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定期研究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做到开学有部署、工作有分工、过程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二十) 建立督查机制。各地各高校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督查机制, 把各项政策措施和年度重点工作的落实完成情况作为督查重点。开展日常督查和不定期抽查, 及时查找问题、总结经验, 以督查促整改、抓落实。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问责力度, 对落实不力的, 要限期整改并追究领导责任。

(二十一) 完善保障机制。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健全就业创业工作机构, 配备指导教师, 开辟专用场地, 加大经费投入, 切实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各地要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切实保障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开展所需经费。要加快建设一批省级和校级示范性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促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 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各地各高校要把思想教育和毕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不断丰富思想教育内容和方式。积极组织干部讲政策、专家讲形势、师生讲感受、企业家讲经验, 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要把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融入思想教育, 激励更多高校学生在就业创业实践中成就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精彩人生。要积极开展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 加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和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典型的宣传,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营造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8.贵州一学校毕业考成绩由喝酒决定 篇八

而当天下午,当李云和同学们来到顾老师的办公室时,却发现桌子上摆放着数十个一次性杯子,里面倒满了白酒。顾明老师表示,当天下午的考试成绩就是以酒量来决定的。顾明老师告诉大家:“你们出去是干销售的,就是要会喝酒!”其表示,如能喝完一杯酒,则可得到100分;如喝半杯,则得90分;如只喝一口,则得60分;不喝则不及格。为了通过考试,同学们几乎都喝了酒,好些女生本来滴酒不沾,回去之后难受得狂吐不止。随后,安顺职业技术学院通报称,与学生一起喝酒的顾老师已被停职接受调查。

教育不能迎合乱象

干销售的,就要与人打交道,就要经常出入各种社交场所,在沟通中,在交流中,在就餐中,不喝酒咋行?的确,如今社会上是有这样的不文明现象。可是,作为学校而言,更应该知道的是,这种“肉山酒海”式的营销方式原本就是不健康的、有问题的,不该被提倡。的确,营销的乱象是社会现实。但是,作为学校而言,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培养全新的营销人才,让营销行业告别那种无序的状态。教育是倡导文明的,是倡导科学的。而不是为了迎合社会乱象而存在的。

毕业考试改成喝酒比赛,是丢失了教育的底线,丢失了教育的本色。为了培养营销人才,是不是还要教育学生未来如何去行贿?如何用色相勾引采购方?在我国传统的人情社会中,酒文化大行其道,喝酒似乎成了摆平一切的法宝。但说一千道一万,靠喝酒来完成工作任务本身就是本末倒置,就是潜在的社会隐患,甚至成为权钱交易的载体。如果真是人才,不会喝酒未必就不能成就一番事业。社会上不会喝酒的人多了去了,他们很多人的成就却比会喝酒的人还大。人生的精彩并不藏在酒杯里。

按酒给分有违师德

毕业考试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任课老师不能任意妄为,更不能用不着边际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的考试方式,这对学生十分不公平。有的人不喝酒,有的人未必会从事销售行业。显然,用拼酒量的方式来确定学生成绩,可谓荒唐至极。不可否认,千销售需要应酬交际,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会喝酒已成为学生进入职场的必备技能。但是,同样也有其他途径可以做好销售、在职场立足。在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学校里,让学生认为立足职场和喝酒挂钩,不仅与其教书育人的理念背道而驰,更会伤害学生对学校的感情。

9.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九

免费教育师范生毕业前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的通知》(国办发[]34号)精神,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继续在我省招收兔费教育师范生。那么,报考免费教育师范生有何相关规定?

据了解,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收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部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择优远拔热爱教育事业,有忘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履约管理,并建立免费教育师范生的诚信档案。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需报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免费教育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10.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十

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和《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教师【2010】2号)精神,做好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青海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回青海后的教学岗位落实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这是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落实好免费师范毕业生的教学岗位,对于稳妥实施免费师范教育,逐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工作目标

在省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成立青海省促进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有岗有编。不断改善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工作原则

(一)省政府统筹与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在省政府统筹领导下,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分工协作,各负其责。

(二)统筹兼顾与有所侧重相结合。岗位安置要统筹考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现有教师资源配置等因素,坚持面向我省中小学就业,以普通高中为主。

(三)双向选择与政府调控指导相结合。在考核基础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并对紧缺岗位和有特殊需求地区定向指导就业。

四、工作措施

(一)公布需求信息。每年7月15日前,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将下一免费师范毕业生学科分布情况通报州(地、市)教育局;教育局根据教师需求情况,准确测算本地区急需毕业生人数及专业,并报省、州(地、市)编制部门审核同意后,于9月15日前将免费师范生聘用计划报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10月15日前,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将我省免费师范生岗位需求信息通报培养院校,并在青海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公布。

(二)双向选择就业。11月~12月,免费师范毕业生根据我省岗位需求信息,在培养院校通过现场或网络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次年1~2月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招聘单位和当年毕业的免费师范生参加的供需见面洽谈会,具体时间、地点等在青海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网址:)公布。用人单位在考核基础上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并报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备案。3月15日前,在青海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公布免费师范毕业生岗位落实信息。

(三)定向指导就业。凡未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省教育厅根据各地教师需求情况,推荐到有关地区教育局,在考核和双方自愿基础上,签订

就业协议。未达成就业协议的,由省教育厅会同省编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到师资紧缺地区中小学任教。免费师范毕业生岗位落实工作于5月底前完成。

(四)落实编制。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地区,中小学空缺编制优先用于免费师范生的安置。未经省级编制部门审核,不得将空编用于自行招聘。急需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因编制紧缺无法落实教学岗位的地区,由编制部门会同教育部门严格确定接收人数,并通过预留自然减员编制或临时调剂编制等多种方法落实安置免费师范毕业生所需编制,做到有岗有编。

(五)加强免费师范毕业生基层锻炼。安置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任后五年内,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牧区教育工作,安排到辖区内的农村、牧区学校任教二年。期间,享受任教地区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农牧区服务提供周转住房等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六)促进免费师范毕业生专业发展。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可申请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根据任教学校考核情况、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等考核录取。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学习期限一般为2~3年,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修满规定课程学分,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加强免费师范生履约管理。免费师范毕业生要严格履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应在违约处理决定公布1个月内,一次性向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退还所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该费用50%的违约金。超过时限须按每天1‰的比例支付滞纳金;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未满10年,且未经省教

育厅审核同意的,在离开教育岗位之日1个月内,按不足服务年限(包括离开当年)每年10%的比例一次性向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退还所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该费用50%的违约金。超过时限须按每天1‰的比例支付滞纳金;毕业前夕及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需报经省教育厅批准。

五、有关部门责任

(一)教育行政部门。省教育厅牵头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岗位需求信息、搭建双向选择平台、办理派遣和接收等工作,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主动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互通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信息,建立健全招聘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制度。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履约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公布违约记录,对未按协议要求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收取违约金。州(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师需求情况,提出分学段、分学科岗位需求计划。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为免费师范毕业生开辟就业绿色通道,协调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时办理免费师范毕业生岗位聘用手续。

(三)机构编制部门。省编办负责落实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所需编制。监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使用情况,审核各地上报岗位需求计划。

(四)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相关经费保障。

六、本方案所指免费师范毕业生,是指与青海省教育厅签订了《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的教育部直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

11.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十一

关键字:师范毕业;就业心理;对策

【分类号】G647.38

近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以及人事体制方面做出了很多改革,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也实现了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的转变。师范类学生大规模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进而使得大部分师范毕业生产生就就业心理焦虑的现象。

一、高校师范毕业就业心理焦虑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对某师范高校的591名毕业生的就业焦虑状况的调查,得出了这样一个结果:这群师范毕业生中存在毕业就业心理焦虑状况的占28.49%,其中有18.61%是轻度焦虑,9.64是中度焦虑,还有0.68%为重度焦虑。这些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焦虑状况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群体性焦虑结果。造成其就业心理焦虑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就业支持,其次是就业竞争压力太大,然后是自信心不足,最后再是对就业前景过分担忧等其他因素。这些师范高校毕业生的就業心理焦虑现状还呈现出如下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其一,有毕业就业心理焦虑状况存在的男生要少于女生,并且其差异较为明显。男女生对其原因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男生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前景的担忧之上,而缺乏就业支持、就业竞争压力大、自信心不足等大多都表现在女生身上。

其二,农村师范毕业生比城镇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焦虑状况更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在获取经济支持或者信息支持方面,城镇学生明显比农村学生更具优势。

当前,不少高校师范毕业生在择业或者就业时,会产生一种无助感,这种无助感有可能来自社会,也有可能来自家庭。一方面,在高校师范生的择业、就业方面,社会对其的关爱和支持并不是特别充分,就业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并且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不按就业竞争市场规律运作的情况仍旧存在,导致了不少师范生在各种招聘考试中“被成为”了陪考对象,进而增加了其无助感。另一方面,师范毕业生也和其他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在即将离开校园走入职场之前,仍旧不能完全摆脱自己对家庭在经济和心理方面的依赖,而父母对其的较高期望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心理压力,使毕业生产生了心理焦虑状况。

二、促进高校师范毕业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层面

为促进高校师范毕业就业,从社会层面上讲,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机制。温家宝总理曾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可以通过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以使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能够实现。就目前而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较为狭窄,大多是通过熟人介绍、学校推荐、校园招聘、网站招聘、报考公务员等形式进行,而能够通过这些方式就业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多是那些学生干部或者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只能通过校园招聘或者网站招聘求职。然而,校园招聘及网站招聘的职位供应量根本不能满足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师范生几乎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所以,政府很有必要进行专项投入,为高校毕业生建立一个公益性的就业信息平台。在平台内发布就业信息,学生通过该平台就能够进行查询、交流以及远程面试等。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效率,还能够节省各种人力、物力及财力成本。

其次,建立相关的政策激励机制。根据师范生的不同学历层次,设定与之相应的最低薪酬标准,实现对用人单位合理用人、理性用人的引导,进而使各大高校的师范毕业生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引导师范毕业生下基层、设立师范毕业生创业基金、建立师范毕业生创业基地等都是非常不错的办法。

最后,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那些求职困难的师范类毕业生,相关部门可以开展“一对一”式的就业帮扶服务。通过基层平台的跟踪和了解,依托专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帮助就业困难的师范毕业生找到合适的职位,并给予一定补贴。

(二)学校层面

为促进高校师范毕业就业,学校也应该做出积极的努力,具体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使师范特色不断强化。师范毕业生的质量是其教学质量的最终要体现。师范毕业生之间的就业市场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师范毕业生的质量之争。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师范毕业生的整体实力,强化其师范生特色,进而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

第二,不断完善其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师范毕业生就业。即将离开校园步入职场的师范毕业生大多缺乏就业实战经验,对就业的了解少之又少,需要有人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对师范生的就业指导应该从学生踏入校园的时候就开始,不能存有“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或者为其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就业的理解,使其不断熟悉就业流程及其相关规则。

(三)个人层面

社会和学校所做的努力都是客观的外在因素,这些外在的因素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最主要还是要看师范毕业生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如果自己不上心,他人做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的,为增强其就业竞争优势,广大师范生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因为对大部分应届生而言,其最主要的优势并不是学历,而是过硬的专业能力。

第二,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需要不断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所以说,一定要掌握人际沟通技巧,能够妥善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求职过程中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第三,多多累积社会实践经验。大部分学校和企业在招聘师范生时,大多更倾向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这些工作经验的形式不限,教学实习、社会活动、勤工俭学等都可以。社会经验越多的师范生,实践操作能力更强,进而能够在求职过程中具备更多优势。

结束语:

由此可见,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有不少师范毕业生存在就业心理焦虑的状况。但其最终还是不得不走出校园,踏入职场,进而完善自身,回报社会。所以,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师范生个人,都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克服毕业生就业心理焦虑,尽早地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牛家丛,等.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实证分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04:124-125.

12.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十二

中职学校毕业生是学校的主要产品,承载着学校的利益和形象,其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学校形象最前沿的代表。当今社会,人才质量已由“产品合格”向“企业满意度”过渡,这已经成为学校提高毕业标准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成为中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中职学生就业率虽然高,但就业质量相对较差、就业环境不理想、薪资待遇不高、工作不稳定、专业对口的比例甚少。无论是从学生学校方面还是从企业社会方面的利益出发,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都能促发毕业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是中职学校能否在社会立足的根本,为企业发展的提供坚实的中坚力量,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当前中职毕业生存在的问题

但就目前中职学校学生而言,面临即将到来的生存压力,他们大部分却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文化成绩没有优势的学生,本身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家庭的溺爱会让他们贪图安逸,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同时眼高手低。在校实习期间,对专业技能不够重视,动手能力差,工厂实习上手慢,缺乏勤劳刻苦的精神,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期间,更注重工资报酬,甚少关注技能的学习,过于浮躁。在社会关系处理上以自我为中心,与人交际能力差,抗打击能力弱。

三、中职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

很多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人才市场认可度较低、生源质量较差。学校更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略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危险化解能力的培养。

这些问题之间会相互形成恶性循环,且都已经存在了相当长时间,要想改善这些条件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根据当前的硬件设施制定出相应的有效管理措施,制定合适的学生毕业合格标准。

四、泰州某中职学校提出的毕业标准

每个毕业标准都存在差异,在执行上由于要考虑学校形象、利益等问题,更是权衡不一,能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毕业标准并不太容易,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现以某中职学校提出的毕业标准作为样例,细述中职毕业标准应该包括哪些指标。

该学校毕业合格标准包括六个方面:操行考核、身体达标、教学考核、素质拓展、技能达标、顶岗鉴定。考虑的方面比较全面,包括学生的学习状况、身心健康、社交活动、专业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操行等级由班主任评定,与平时每周的德语积分挂钩,既有说服性,又能真实反映一学期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身体素质达标在体育课上有明确规定,必须达标才能正常毕业,同时加入了运动技能考核评价,给予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素质拓展课程包含很多内容,每项都有明确的学时规定和学习成果检测,确保能很好地执行。比如说,社会实践这一项,要求学生社会实践达到140学时,并辅以证明。阅读活动则是三年阅读量满25本,有专门的阅读课和阅读教师帮助检查完成情况。普通话达到三级甲等考核,计算机通过一级B考核,书法达到江苏省书法水平五级证书。专业技能达标要求中职学生取得所学专业中级工证书,少数特殊专业可获得相应专业证书,顶岗实习必须每日填写实习记录并要求班长签字、企业盖章,完成实习计划书,在各门功课都合格没有处分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准许毕业。学习生活期间如有违纪行为则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五、分析该毕业标准的可行性

该毕业标准涵盖的内容全面,每条每项有略有难度,但是稍微认真努力的学生都能正常达标。每个要求都做了明确达标要求,执行起来应该不难。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班主任、任课教师、实习教师都能很好地管理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明确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会上一个台阶,学校能达到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培养出高素质中职学生的目标。

摘要:中职学校毕业生是学校的主要产品,承载着学校的利益和形象,其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学校形象最前沿的代表。从这个角度出发,论述了高质量毕业生的重要性,指出当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存在的问题、学校中职教育相关的短板。就泰州市某中职学校提出的毕业标准为例进行了分析,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毕业标准,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宋小帆.中职生就业质量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威海G学校为例[D].鲁东大学,2013.

[2]钟桂英,吴巧荣,王文博.高职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0):81-83.

13.师范学校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十三

生跨省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编办、财政局:

根据《安徽省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意见》(皖教师〔2010〕16号)有关规定,为做好我省免费师范毕业生跨省就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我省生源要求到外省就业

我省生源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项,可以申请到外省中小学任教。

1.到边疆民族地区(重点西藏、新疆自治区)任教;

2.上学期间家庭搬迁至高考生源地以外省,到家庭现住址所在省份任教;

3.到配偶常住地所在省份任教。

具体程序是:申请者需在跨入省联系确定具体任教学校,经学校主管部门和跨入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署意见,由免费师范生培养高校审核后,报我省教育厅审批(具体操作程序详见附件1)。申请者到省教育厅办理审批手续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到边疆民族地区(重点西藏、新疆自治区)任教的,需提供:一是本人书面申请报告;二是经任教学校及主管部门、跨入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校签署意见的《安徽省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外省就业申请表》(一式四份)。

2.上学期间家庭搬迁至高考生源地以外省,申请到家庭现住址所在省份任教的,需提供:一是本人书面申请报告;二是家庭迁入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三是经任教学校及主管部门、跨入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校签署意见的《安徽省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外省就业申请表》(一式四份)。

3.要求到配偶常住地任教的,需提供:一是本人书面申请报告;二是结婚证和配偶常住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三是经任教学校及主管部门、跨入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校签署意见的《安徽省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外省就业申请表》(一式四份)。

二、外省生源要求到安徽省就业

外省生源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申请到我省中小学任教,按照教师管理权限,由我省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在坚持统筹安排好本地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以及仍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空额的前提下,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研究决定。具体程序是:申请者需在我省中小学确定任教学校,经任教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初审,同级人社(按规定办理进人报批手续)、编制、财政部门同意,由培养高校审核后,报生

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申请者需将本人书面申请报告和经任教学校、任教学校的主管部门及同级人社、编制、财政部门、培养高校签署意见的《外省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安徽省就业申请表》(一式一份)报省教育厅备案。

如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审批前需要我省教育厅签署意见的,需提供:一是申请人书面申请报告;二是经任教学校、任教学校的主管部门及同级人社、编制、财政部门、培养高校签署意见的《外省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安徽省就业申请表》(一式四份)。

三、有关要求

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优秀免费师范毕业生到本地中小学任教,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优质的师资。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免费师范毕业生跨省就业提供方便。各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并积极主动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进行沟通,共同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跨省就业工作。

附件:1.安徽省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外省就业申请表

2.外省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安徽省就业申请表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徽省财政厅

上一篇:初三生活高分作文下一篇:期末作业考核教育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