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第二课教案

2024-09-27

七上历史第二课教案(精选5篇)

1.七上历史第二课教案 篇一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情分析】

本课所讲授的对象—初一学生,初一历史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历史的第一步,初一学生可能对历史这门课程比较陌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中传授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热爱历史这门学科。【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继第一课基础上,讲述原始的农耕生活,目的要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读图,用视觉效果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然后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原始农耕文化的正确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最古老的人类,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住在洞穴和树上,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的增多,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人类开始过着较为稳定的生活,然而靠采集渔猎为主的生活,对原始人类来说是否有保障?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依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要受到季节的影响,例如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旱灾等,可能就无法生存;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生活的场所就不固定,那他们将始终过着流浪的生活,等等。

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请大家阅读“导入框”的内容:

师:这是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它反映了原始农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早期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观察到植物的生长规律,一些可食用的食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种植可以食用的植物,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初步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种植方法,然而,这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这个漫长过程的真实写照,随着原始农耕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由采集过渡到农耕,这就是原始农耕的起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原始农耕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的原始农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当时的人们有哪些生产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步入那个时代,共同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吧。

【讲授新课】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师:请大家阅读第7页的材料《白虎通》原文。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神农氏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造工具,教人种植。那么,天时、地利指的是什么呢?是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土、植被等。因为这些直接影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师:请大家阅读教材第8页“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并找出这两种居民所在的地点及生活的河流流域。(河姆渡居民居住在浙江余姚,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居住在陕西西安,生活 在黄河流域。)

这两个遗址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不同的原始农耕风貌,首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师:首先请各位同学阅读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归纳出他们的生活特点: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4.畜牧业:饲养家畜。5.工具:耒耜,磨制石器。6.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

7.建筑: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师:文中第8页说到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稻谷,这就说明了江南气候适宜水稻生长,河姆渡居民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农耕生产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进入原始农耕阶段,而且有了较高的水平。师:看看河姆渡居民在工具使用上和北京人比有哪些不同?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使用骨耜、石斧、木铲,与北京人使用的石器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许多石器已经作了磨光处理。请同学们看课本第6页“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农耕是定居的重要保证,此外定居还需要哪些必要条件,请大家看教材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凿井的技术。他们饮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耒耜”: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耜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耜冠),类似今天的锹、铲。其材料从早期的木制发展出石质、骨质或陶质。是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

师:我们看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图,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有固定的居住场所。)

师:他们为什么将房子建造成这种结构呢?有什么好处?

干栏式房子是一种木结构的建筑。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这种筑房屋,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木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这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今天,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

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开凿水井、建筑干栏式房屋以外,还饲养家畜,主要有猪、狗、牛为主。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从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渔猎;而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师: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我们已经有了基本了解,现在以同样的方式,从时间、地点、食物、工具、建筑等方面归纳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特征。

1.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陕西先附近的半坡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3.农业: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5.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6.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7.手工业:彩陶,刻画符号。纺线、织布、制衣。

师:对比:对比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哪个时期更进步?

学生:半坡居民,因为从工具方面看半坡居民比河姆渡居民进步,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器、骨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还有饲养的牲畜更多,会制造彩陶。

师:很好,无论从工具的制造还是生产方面,半坡居民都比河姆渡居民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在请大家看教材第7页“干栏式房屋”和第8页“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比较一下:两个房屋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而这些不同又说明了什么?

因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不同,故在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房屋建筑方面也有区别。因 长江流域水量充足,气温暖热,故适宜种水稻,黄河流域降水量相对减少,且气温相对长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种植耐旱,且产量较高的粟为主。这种自然环境决定了长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现,也决定了“半地穴式”的房子只能出现在北方,因为这种建筑形式可以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而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干栏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湿,二可以避蛇虫猛兽之害。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请大家阅读“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内容并归纳其特点。(时间:四五千年。地点:山东泰安)1.农耕经济有很大发展,农具发达(磨制的石镰、石锄)2.原始手工业有了很大进步(黑陶、白陶)3.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师:我们该如何理解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呢?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师:从上述情况来看,大汶口文化遗址已经属于原始社会晚期,这与生产力发展有很大关系。生产力发展又引起婚姻状况的变化,比较固定的婚配对象出现,人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观念,故出现了把财产传给后代的想法。其前提有了剩余财产。其具体过程应是:

距今约四五千年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的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商品交换日趋频繁,每个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消费单位,剩余产品被用于交换。过去的“同族共产制”就逐渐为财产私有制所代替。从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随葬品的情况可以看出(有的墓随葬的是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墓却一无所有),私有制已经出现,并且贫富悬殊特别明显。

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领们的财富不断扩大,权力也在不断增长,为了争夺土地、财产,在各氏族之间开始了战争,氏族首领把俘获来的别的氏族的成员变成了奴隶,在同一氏族内部,由于贫富差别的增大,也分成了两个对立的社会阶层。这样,对立的阶级产生了。原始社会开始解体。【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4.畜牧业:饲养家畜。5.工具:耒耜,磨制石器。6.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

7.建筑: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陕西先附近的半坡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3.农业: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5.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6.手工业:彩陶,刻画符号。纺线、织布、制衣。7.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泰安

3.农业:农耕经济有很大发展 4.工具:石镰、石锄 5.手工业:黑陶、白陶

6.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6

2.七上历史第二课教案 篇二

关键词:历史教学;第二课堂活动;证据意识

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解读可能有万千,历史证据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了解更真实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具价值的心理活动。只有重視历史证据的历史学习才是对我们人类过去的尊重,也才有可能不断地接近历史的真实。历史证据意识培养的过程强调对史料证据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史料证据,分析鉴别史料,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重构、解释和分析历史。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历史证据元素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学生掌握认识史实的基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形式多样的历史第二课堂活动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平台,也使学生能够在“取证”“断案”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多学习乐趣,获得新技能和新思维。因此,探究利用历史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方法和途径是比较有意义的,以下是笔者对这一方面的思考。

一、捕捉课堂“意外”,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针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特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又不能过难,以免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在关注学科研究动态和学生兴趣点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毕竟“研究”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证据意识。对于初中生而言,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以来源于课本建议开展的活动课,也可以来源于平时上课的意外发现。

有位教师在上《鸦片战争》一课时,引导学生观察《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发现了英国1841年入侵的路线其实有两条,而教科书上只提及一条,却忽视了另一条入侵台湾的线路,于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在下节历史课上,学生很踊跃地分享了他们的查找经历和成果。有的学生查找了“百度百科”,找到“台湾军民抗英斗争”的相关内容;有的学生在大学教科书上找到相关文字;还有的学生提到了《话说中国》中的相关记载;另有数位学生也就网上查到的相关材料做了交流。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图这一材料证据,发现、探索英军侵略台湾这条线路背后的历史。这种由“已知”中发掘、探寻“未知”,通过探究与实践获得“新知”的生成性教学,既让学生学到了不少教科书之外的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从历史地图中发现问题,如何收集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增强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总体而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诱导学生去观察、思考、猜想,帮助学生明确此次活动的主题,然后指导学生从课外书籍、论文、互联网中搜集相关的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二,实施阶段。学生各自阐述观点或者展开辩论,要求言之有据。

第三,总结阶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的同时,重点指出学生在搜集、筛选、运用史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赏析影音资料,辨析艺术作品中的历史

现今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繁多,学生喜欢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获取历史信息,但我们往往很遗憾地发现,忽略历史事实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开设影视赏析,通过发现艺术作品中的历史,培养学生尊重历史、重视证据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在讲授“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时,笔者播放了电影《虎、虎、虎》与《珍珠港》两段电影片断。随后连续提出了以下问题:(1)《虎、虎、虎》和《珍珠港》能否作为研究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原始史料?为什么?(2)就这两部电影而言,你觉得哪部更为写实?为什么?(3)这两部电影可以作为原始史料吗?如果可以,你认为可用作研究哪个问题的原始史料?通过引导,学生得知:二者均不能作为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的原始史料,但可作为研究以电影艺术方式呈现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的原始史料。由此说明,证据的可信度并非一成不变的,也会因为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相比于夸张搞笑的《珍珠港》,《虎、虎、虎》虽然在艺术呈现方面较为逊色,却更为“写实”。当然,历史电影在反映历史时都难免带有夸张、虚构的艺术成分,那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如何看待从电影中提取到的历史信息?如何核实这些信息的可信度?可通过哪些方式呢?

三、编演历史剧本,再现历史,亲历历史

现今课堂教学中,“虚拟情景”逐渐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神入”历史的重要教学手段,那我们是否也可以指导学生自由创作,以已有的历史知识为依托,通过收集资料编写自己穿越时空的情境故事或是编写历史剧本呢?编演剧本不难,编演历史剧本很难!因为这些剧本的信息来源必须真实可靠,由不得半点胡编滥造,学生可以借助文字史料、图像、实物材料、历史遗址等,通过语言描述、角色扮演、文学和影视作品等方式间接体验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如,学生在学习了辛亥革命后,以自己作为民国时期各个阶层人物的角度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就涉及对辛亥革命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了解;又如,学生在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后,编写、表演《郑和下西洋》,就要深入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明朝的服饰、礼节等相关知识。历史创作同样要秉持“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原则,才能不落俗套,流于戏说。

四、参观档案馆、博物馆、历史遗址,挖掘乡土史资源

历史虽讲述的是已经逝去的人和事,但她也是活的。我们现在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应该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生活周围存在着很多跟历史有关的证据,并且利用这些证据激发自己对历史的想象、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我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迹也遍布各地,档案馆、博物馆之类更是每个城市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纪念馆、博物馆,观察、感受历史;也可以带领学生翻阅档案馆里的档案、报刊、日记等,触摸历史;还可以和他们一起去参观名人故居、历史遗迹,感受乡土遗风。如,笔者在讲授民国历史前,要求学生到珠海的烈士陵园参观,了解这些烈士们曾经的生活,他们的目标追求。

通过这些走出课堂的活动,恰当地利用乡土资源,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历史,寻找到历史的真实面貌,获得有效证据,进而主动地探究和解释历史。历史不再是干巴巴的空洞说教,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再是乏味无趣的六个要素,而是充满了各种新奇和发现,充满了探究的趣味和喜悦。由此,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兼备,学生也树立了历史的证据意識,乐在其中。

又如,在讲授“日军侵华和抗日活动”时,笔者除了讲授《南京大屠杀》,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珠海抗战,结合珠海历史讲述珠海抗战史事。学生运用口述、实物、文献等不同类型的史料,互为佐证,进一步了解不同史料的价值及其证史信度。再以被害人的控诉为正面论证、加害者的自供为反面论证、第三者的旁证为侧面论证,三方内容彼此印证,较好地给学生示范了如何运用历史证据来论证自己观点。

五、开展社会调查访问,让生活走进历史教学

当今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构建生活化的历史。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现在所经历的都是正在发生的历史”,而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学生才能认识到自己与过去的历史、现在的世界之间的联系。

例如,笔者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课前,先将班上的八个小组按兴趣分成了四个任务组:第一大组,负责搜集老照片以及有关衣食住行变迁的文字记录;第二大组,负责搜集有关衣食住行变迁的影视、口述资料;第三大组,负责采访摄影,了解教师的就业经历和感受;第四大组,负责深入社区,了解社会保障制度对自己家、周围邻居的影响。最后的成果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呈现,邀请教师和家长作为嘉宾进行点评。在这期间,学生抱着极大的兴趣翻阅了大量资料,对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更通过对家中长辈的采访加深了对自己父辈、祖辈以及家族历史的了解,与父母长辈有了更多的交流。正如后来学生自己所言:“若不是通过这次的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我很难理解长辈们曾经唠叨的心酸过去,他们的艰难让我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幸福,但未来还是要靠自己努力,从现在做起!”

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探究的眼睛。小到家族历史,再到地区历史,我们可以发动学生从身边寻找与历史相关的人、事、物,观察、查找、分析、探究,在行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证据意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利用历史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感知证据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生活中资源的重视。然而历史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思索如何将证据意识的培养方法系统化,使之更具指导意义仍是进一步需要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夏辉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於以传.史料教学应充分关注证据价值及论证逻辑[J].历史教学问题,2013(4).

3.中图版历史七上教案 篇三

第三单元 探究与实践

我看秦始皇“统一文字、修筑长城”

黄庆梅

广东省云安县茶洞中学

527527

快捷联系:

活 动 目 的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存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如果我们能够加以适当的补充和揭示,学生就能够对秦统一后所处的历史环境和面临的问题有真正的了解,因而也就能深刻理解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得失。为此,笔者在上“统一文字、修筑长城”这两个环节时进行了讨论活动方案的尝试,引进了创设情景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历史课变得更加真实可信,学生也更加喜欢。

二、采用辩论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活 动 准 备

一、设计制作战国时期文字投影图片。

二、设计穿越时空隧道、想一想的问题并制作投影图片。

三、设计并制作讨论“修筑长城”的情景故事及问题。

活 动 步 骤

1.投影展示战国时期文字图片,教师补充介绍或说明。2.穿越时空隧道:扮演秦国语言文字工作者思考问题。3.想一想:替秦始皇出高招,解决现实问题。

4.议一议:利用漫画投影,讲故事创设情景,引发辩论。

活 动 过 程

1.展示战国时期文字(投影战国时期文字图片或展示战国时期文字书法)

教师: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各有不同。从各国的文字看,秦国的最复杂、最难写,楚国的最好写。秦统一六国初期,各国文字仍在继续使用,这就给秦国人带来了学习、交流困难的现实问题。

2..穿越时空隧道:假如我是秦国的一个语言文字工作者,文字的不统一可能会带来哪些不便?

学生1:文字不统一,人们生活不方便,如购物、旅游、住宿、吃饭,到一个地方由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没有统一标准,不利于人们交流,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生2:语言文字的不统一,阻碍了全国各地各民族文化交流、传播。学生3:不利于工作和学习。学生4: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等。

3.想一想:作为秦始皇应该怎样解决文字不统一带来的不便呢?

学生:我想作为秦始皇应该统一六国的文字。如果人们使用同一种文字和语言就不会限制人们的交往,也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现在我国就正在推广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文字。

教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当年秦始皇就是这样做的。

4.议一议:教师利用投影展示“孟姜女哭长城”的漫画,并讲述该故事。

问题:秦始皇修长城到底好不好?(没想到这一问题引发了一场大辩论)学生模拟辩论。

反方:我认为不好,因为他征发很多的百姓去修筑长城,给人民带来了痛苦,使很多劳动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去干苦役。

正方:我认为修长城是好事,如果不修,匈奴就会入侵,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更严重。长城能很好地防御匈奴等外族部落的骚扰。

反方:秦始皇大量征发百姓修长城,使百姓不能从事农业生产,会使很多人饿死的,所以说修长城不好。

修长城征发的大多都是壮男劳力,荒废田地不说,造成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很多孩子没了爸爸,妻子没了丈夫,孟姜女哭长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正方:修长城是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不付出代价怎能加强秦朝的统治,秦始皇这样做也是为了国家好。

如果不修长城,匈奴人来犯死的人更多,哪会有幸福家庭,农业生产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修长城,我们的国土还不知能不能保得住呢。

反方:他要真是为了国家好,为百姓好,就应该爱惜百姓的生命,为百姓的家庭幸福着想,让百姓安心地搞好农业生产,就不要去修什么长城。

要想抵御匈奴,不一定就要修长城,他可以派很多的士兵去守或者发动全国人民一起抗击匈奴,共同保卫国家。

正方:全国人民抗击匈奴同样会有很大的伤亡。我认为修长城是好事,如果不修长城,中国哪来的标志性古建筑,我们应该感谢秦始皇给我们留下无价之宝,给我们留下了一项巨大的旅游资源。

反方:修长城消耗了巨大的人力、财力。钱从哪里来?还不是向老百姓搜刮的。还有招来的工匠不够用,就到处抓人,包括老人和小孩都不放过,这些都是没有人性的行为。

正方:虽说为了修筑长城浪费了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我认为值得。我想那些为了修筑长城而不幸遇难的人民,如果知道现在的万里长城是举世瞩目的古建筑,他们是非常愿意的。

反方:不可能!修筑长城的工匠不是自愿的,全是被迫的。

你们想过建造长城的代价有多大吗?无数劳动人民的血和汗和那些堆得如山高的钱财,比例相差实在是太大了,难道几十万个生命比不过这个装饰品吗?

正方:我承认秦始皇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很不好,但我们还是应该感谢秦始皇给我们留下了这笔财富,留给我们一份世界珍宝。

„„

学生还想争论下去,教师阻止:关于长城的问题我们先讨论到这里,我认为同学们的观点都有道理,只是大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课 外 延 伸

4.师大版七上历史部分教案-第2课 篇四

师大版七上历史部分教案-第2课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半坡和河姆渡聚落的位置,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的陶器和建造的房屋;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以及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 能力目标   以北京人、山顶洞人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再到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进步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观察能力。 思想目标: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种植水稻和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这不仅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由于生产的发展,大汶口原始居民后期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教学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产状况。 教学难点: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贫富分化现象。 教学设计:学习本课正文前,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提要,明确聚落、氏族的含义。接着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学,教师提供自学要点:三个专题(半坡聚落的位置、生产和生活状况,河姆渡氏族的位置、生产和生活状况,大汶口原始居民的位置、生产和生活状况)。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并汇报自学所得,并鼓励学生画一幅想象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读课文提示,指导学生看书上“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我们刚刚了解了什么是氏族聚落,并指出继山顶洞人之后,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又出现了很多氏族聚落。我们刚刚了解了什么是氏族聚落,由于这些氏族聚落的居民的辛勤劳动,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氏族聚落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是怎样的呢?他们住在什么地方?他们会种植什么作物?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等等。今天我想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自学探究这些问题。     板书:   氏族聚落 位置 生活状况 生产状况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大汶口原始居民         注意讲解:1、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居民都是中华大地上距今六七千年出现的典型氏族聚落,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  2、我国在约七八千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社会生产力的标志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所谓“普遍使用”有三层含义:第一是磨制石器的.数量大,第二是磨制石器的种类多,第三是出现带有钻孔装有木柄的磨制石器。 3、关于农耕文化的出现可以结合每课一得的内容讲解,并指出原始农业出现于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畜牧业的出现要晚一些,出现于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已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 4、水稻是由野生稻逐步培育成的,一说起源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一说起源于我国云南和印度阿萨姆地区。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水稻,已经有了籼(xī唬)稻和粳(jīng)稻之分,说明我国水稻栽培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 5、粟是由野生狗尾草逐步培养成的,起源于黄河中上游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半坡原始居民种粟已有相当的规模,说明在此之前粟的栽培也已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期。 6、强调指出水稻和粟是几千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我们祖先创造的这些成就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7、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居民生活状况:可补充由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仍处在比较原始的水平,因此,打猎和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弓箭已经的到普遍使用,标志着狩猎技术的重大发展。而原始畜牧业是从狩猎发展起来的。由于弓箭的发明,猎物多了,人们一时吃不完,就把受轻伤的动物(或活捉的)驯养起来,慢慢成了家禽、家畜。  8、陶器的烧制,重点讲半坡彩陶,彩图《半坡人面网纹盆》要求学生记忆。  9、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已经学会制造房屋和凿井,过着定居生活。这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要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讲清它们的结构。结合阅读材料,启发学生思考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10、“大汶口原始居民”一目,课文用小字叙述,在学生自学总结的基础上补充大汶口遗址属于同一类文化的遗址,在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还有多处,也通称大汶口文化。并强调此时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因果关系。在这里补充《大汶口墓葬贫富对比图》。为突破这个难点。可以分两个层次来讲:第一,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大汶口坟墓中随葬猪头、猪下颚骨的墓占总数的34%,少者一两个,多者有14个猪头。此外,这一时期随葬的物品还有陶器、生产工具、各种装饰品等。这些东西应是墓主人生前的私有财产。第二,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课内活动:按照书上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画一幅原始居民定居生活想象图。并请画好的同学用投影仪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作评价。 课后活动: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讲一讲中国远古时代都有哪些传说,下节课开一个小型的远古时代历史传说故事会。

 

5.第二课教案 篇五

导入:青花瓷的故事

青花瓷就代表了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那么除此以外古代手工业还有哪些发展呢?古代手工业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呢?纺织业、冶铸业、制瓷业、等等。本节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田庄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和古代手工业主要内容(纺织业、冶金业和陶瓷业)。首先进入第一部分的学习:

(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问: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是什么?自给自足的以小农经营为主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经济,这就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大背景。

上一篇:幽默校园情景剧下一篇:专业八级写作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