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2024-09-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精选8篇)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篇一

双轮驱动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吴高岭)

[摘要] 实施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有力推手,是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如何把握二者关系、如何破解难题、如何协调推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协同推进

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2011年,湖北省城镇化率达到51.83%,标志着我省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人口结构发生逆转,从农业大省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我省加速提升新型城镇化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迎来“黄金十年”的难得机遇期。

一、双轮驱动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依据

(一)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联动

1、从全域共建上看,新型城镇化自上而下将城镇系统延伸到乡村系统中,而新农村建设自下而上将乡村整合到城镇体系内,二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筑起我国的新型城乡体系。

2、从人口流动上看,农民工是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主力军,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而返乡农民工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3、从产业驱动上看,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共同的产业支撑,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同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经济条件。

4、从发展归宿上看,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二者都是为了打破城乡界限,消除城乡差距,尽快实现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

1、新型城镇化进程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讲,21世纪带动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关于“城镇化”的这一个著名论断,昭示着中国的城镇化也将势必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引擎,“黄金十年”我省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大的市场空间也在城镇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农村延伸,城镇产业,尤其是一些加工制造业不断向农村转移,新型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将会越发增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会使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都随之发生深刻转变,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各项軎农政策的实施,农业科技的加大投入,农业现代化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农民的收入将会持续增加。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会产生大量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收入的增加又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以及置业居住。专家分析,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至少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和1万元的消费需求,随着农村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城镇,有效地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脱节问题。

城乡发展是一项精细化的系统工程,城镇的美化和乡村的“蝶变”,规划是前提。目前,我国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村镇规划都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相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2007年以前,我国只有城市规划法,对规范统筹城乡发展没有法律上的要求,更名修订后的《城乡规划法》并不能马上就做到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中,许多地方的规划仍然是城市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两张皮,缺乏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城乡统筹。城镇化进程中的大拆大建既造成物质资源和劳动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为拆迁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埋下了隐患。

(二)千村一面问题。

城镇有城镇的特点,农村有农村的特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而不少人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把新农村建设搞成新一轮的大拆大建,片面追求“村容整洁”。有的地方简单地将城市规划建设的方式套用到农村,按城镇的要求搞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混同起来,不仅使农村丧失了田园风光,而且破坏了农村特有的“生态平衡”,最后搞得城不城乡不乡,反而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三)假城镇化问题。

实现农村城镇化不是要取消农业、消灭农村,而是要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改造农村。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城镇化是建立在农业发达、农村发展的基础上,绝不能放弃农业,牺牲农村,否则会导致城乡关系畸形。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防止“有城无市”过度城镇化。像巴西,城镇化现在已经超过90%,但是巴西的农村人口在城市找不到工作。拉美一些国家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城乡断裂,带来农民的“假城市化”,我们要借鉴这些经验教训。

(四)谁来种地问题。

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快速的城镇化带来了大规模的农民进城,当城市发展获得大量劳动力的同时,农村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日益显现。农村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村里常年只剩下386199部队(38、61、99分别指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谁来种地?”,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忧虑。这是一种发展的困境,任由乡村“三化”问题发展,农民与农村就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农村就永远是外出务工人眼里“回不去的乡土”,一个只有春节才能短暂停留的地方。

(五)公共服务问题。

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当前农村大量精壮劳力转移到城市,由于城乡的利益分享机制没有形成,农民虽然非农化了,但无法享受到非农化的福利。时至今日,仍然人为地把人群划分为城里人与乡里人、本地人与外地人,只要求农民工、外来人为当地的发展作贡献,却不愿为其提供公共服务,更不希望这些人摊薄了本地人享受的公共福利,农民工、外来人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受到事实上的歧视。

三、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全域规划构建城乡新格局。

全域精心规划,城乡发展才有大气魄高起点。规划是城乡健康有序发展的灵魂,直接决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这关键的“第一步”,我们必须走好。尤其是当前,我省不少城市正在进行总体规划修编,更应科学制定城乡发展规划,要在城市和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镇域规划,将规划工作向村级延伸,以现代理念统筹规划城镇建设、村庄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体系规划,引领推动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规划指导城市发展方向,优化城镇布局,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规划要义有三:一曰眼界。有什么样的眼界,就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就有什么样的城乡未来。二曰衔接。既要与上一层面的规划相衔接,又要与本地各项规划相衔接,既要与周边相关城镇的规划相衔接,又要做到长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相衔接。比如,交通建设,不能刚修的路,没两年就拥堵;又比如下水道,不能今年挖了,明年又挖开重挖。三曰连续。规划既要有科学性、前瞻性,又要有严肃性、连续性,避免“一个书记一个法,一个市长一张图”,如此才能把规划做成精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二)产业引领驱动城乡共发展。

农业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增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产业是城镇的支撑,是农民进城谋生的基础,也是繁荣新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人随业走,哪里产业繁荣,哪里经济繁荣,人就流向哪里就业和安居。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新”就“新”在城乡统筹,“新”在产城互动,“新”在节约集约,“新”在生态宜居。在发展思路上,要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是天然的弱势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弱势地位还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瓶颈,这就需要政府积极而有效地干预。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要加大对弱势农业的保护和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把城镇作为产业化建设的承载平台,壮大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和农村人口向加工园区集聚。同时,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发挥农村天然优势,把农业发展与旅游相结合,通过绿色无烟工业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加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首先,要尽快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的财富;第二,要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作为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城镇化不能以牺牲农民权益为代价,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第三,大力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坚守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非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得进入市场。节约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适度集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是以城市化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社会化措施覆盖农村、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是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农村的人居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依然存在“脏、乱、差”“穷、空、散”的现象,农民时尚的小洋楼“外光内糠”,“满眼新屋不见新村”,村庄空心化严重。而城镇,是农民家门外一眼望不见的城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乡不动,城入村,农民变市民,实现“人的城镇化”。大力推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施以城带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是农村城镇化的切入点。要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实际又具有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产业支撑”、突出“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动农村发展和民生改善。

(五)创新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均等化。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在城市。”用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创新公共服务,用“一体化”发展惠及农民。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在城镇生活的一定年限,逐步解决城镇户籍;全省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划分,统称居民户口;按居住地登记户籍,实行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在公共服务上,要促进“三个协调”:一是促进城乡发展协调,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推进城乡一体化;二是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协调,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保障公共服务公平、均衡供给;三是促进民生改善协调,妥善解决社会保障、住房、出行以及购物、保健、休闲等现实利益问题,努力使城镇成为“优生活”的代名词,真正让农民“进得放心,入得安心”。

(六)先行先试助推城乡一体化。

当前,武汉1+8城市圈的各大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湖北咸宁正在抢抓新型城镇化历史性机遇,聚焦全域规划一体化,实现9861平方公里规划全覆盖,形成主城区、城市副中心、县城、中心镇和美丽乡村“五位一体”互动发展格局,全域规划更创新、更解放,助力全域新型城镇化。目前咸宁市的城镇化率仍然比较低,2011年只有49.3%,低于全国51.27%、全省51.83%的平均水平,更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的根本途径和扩大内需的最大机遇来抓紧抓实抓好。咸宁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明显,易于按照“全域”的理念,最有条件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验区,开展全域城镇化试点,重点在“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允许咸宁开展低保、社保、医保、新农保等“多保合一”的试点;在交通投入、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给予咸宁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咸宁先行先试,远谋近施,统筹城乡,努力跻身国家新型城镇化试验区,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地。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12.31 [2] 邵力 薛占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并举.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8期 [3] 徐光平.“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东岳论丛.2011.8 [4] 李建明.创新解决“三农”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重要抓手.湖北日报.2012.4.23 [5] 邹进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湖北日报.2012.4.23 [6] 李 琼.黄金十年的主要课题.湖北日报.2013.4.10 [7] 蔡朝阳.城镇化承载的家园梦想.湖北日报.2013.4.12 [8] 罗泽林.聚力新型城镇化.咸宁日报.2013.4.26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篇二

一、因地制宜, 突出推进工业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生产某一种产品的几个同类型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的服务业, 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国内外的实践证明,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潮流, 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是加快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近年来, 湖南的工业产业集群有较大的发展, 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发展缺乏相关产业的支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仍然存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特别是技术人员缺乏;各地没有制定出详细的规划等。那么, 在湖南, 如何克服上述不足, 大力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呢?

1.因地制宜, 制定规划。全省重点扶持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钢铁、有色、工程机械、烟草、汽车、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电工电器、轨道交通、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16类优势产业, 着力培育50个产业集群, 引领带动全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出台特定扶持政策, 支持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技术改造、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推动产业集群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分类推进、分别突破。进一步做大做强华菱钢铁集团、有色控股集团、湖南中烟工业公司、长丰猎豹、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实施“双百”工程, 到2010年, 全省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20家左右, 500亿元以上的企业2—3家, 形成一批新型工业化“旗舰”企业;鼓励核心企业采取兼并重组、扩散配套等多种形式与中小企业合作, 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 扶持做强100家成长性好的企业。

2.注重要素市场, 加速产业集聚。大力培育要素市场, 健全以市场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引导、合理规划土地投入方向, 使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集群集中, 鼓励企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用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完善人才工作机制,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 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3.发展产业集群, 先进制造业先行。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要培育壮大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大力扶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食品加工、建筑材料、石油化工、林纸加工四大传统产业, 努力构建产业链。

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现代商务、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 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要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 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 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

5.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能源产业和矿产开发, 着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 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继续加大投入, 保持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发展, 重点抓好公路、铁路、航运建设,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互联网等信息基础没施建设, 抓好水火电开发。大力发展替代性可再生清洁型能源, 积极推进核电前期工作, 努力完善城乡电网结构, 建成保障有力的能源供应体系。

6.大力支持技术创新, 培育产业集群的品牌产品和特色产品。加快传统工业转型, 加快新产品开发,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对产业集群生产的产品进行分类整合, 从简单加工向深加工延伸, 从粗加工向精加工拓展, 拉长集群产业链条;大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研发新产品, 不断培育产业集群的自身品牌和特色,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提高集群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

7.抓好产业布局调整。加快形成产业内部紧密型协作配套关系, 帮助协作配套企业做好与龙头企业相衔接的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加快形成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协作关系, 关键是要加快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

8.延伸和拉长产业链, 实施项目带动。

9.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龙头作用。以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岳阳石化产业集群, 株洲 (湘潭)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为龙头带动, 以创品牌为基础, 努力创造区域特色产业品牌效应。集中力量培育几个特色品牌, 以品牌产品做大品牌企业, 以品牌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10.抓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以工业园区的方式, 建设适宜于工业实体进驻的园区环境, 目的在于吸引新的工业投资。抓园区建设, 一定要强化规划功能, 合理引导, 提升园区产业集群聚合度。

11.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软环境建设, 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中介组织, 造就企业家队伍。

二、培育特色,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 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湖南要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的生产基础, 因地制宜, 适应市场, 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优势产业,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品种上突出区域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布局上要尽快向最适宜区集中, 避免地区间结构雷同, 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 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档次和水平。经营上注重完善营销体系, 培育龙头企业, 延长产业链条, 建立特色产业体系。具体而言, 要做大做强果业、生猪、花卉苗木、水稻等四大主导产业, 支持发展烟叶、木业原材料、食草禽畜、特种水产、竹业、黄鸡等区域特色产业。

农业主导产业建设方面。一是果业。湖南山地多, 土地肥沃, 雨水充足, 桃、李、枣、桔、弥猴桃、葡萄、脐橙、西瓜、红薯、茶籽等都是湖南最有特色、最有潜力、最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要按照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品种结构、实现均衡供应、推行标准生产、鲜食加工并举、突出产后加工、塑造市场品牌的基本思路, 以将果业产业打造成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为总目标, 坚定不移, 加快发展。要重点发展早、晚熟品种和加工品种, 形成合理的品种结构。全面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提高果品质量。要加强贮藏加工和配套产业的发展, 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要加强市场开拓, 积极扩大出口, 把“湖南果业”培育成中国知名品牌。二是养殖产业。要抓住生猪、肉鸡、蛋鸡等产业布局调整和养殖模式由户养向专业化养殖转换的有利时机, 发挥湖南的区位优势和低成本优势, 按照“品种优质化, 生产规模化, 质量标准化, 经营产业化, 保障体系化, 投人多元化”的思路, 以把养殖产业建设成为产值超百亿元的主导产业为目标, 加快良种扩繁步伐, 优化养殖区域布局, 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 建立一批专业化、专业村、生态养殖专业园区。要把湖南建设成为粤、港、澳稳定的优质瘦肉型猪、鸡、蛋的供应基地。同时, 环洞庭湖圈要发展特色水产。三是花卉苗木产业。要以乡土特色盆花、绿化观赏苗木和食用鲜花为重点, 突出基地建设, 扩张生产规模, 提高科技含量, 培植品牌产品, 拓展市场空间, 延伸拓宽产业链, 实现花木产业跨越式发展。鼓励开发各种具有特色的新品种, 重点发展金边瑞香、比利时杜鹃、富贵籽、虎舌红、竹柏、竹盆景、木槿花等品种。要建设湖南花木良种种苗繁育中心、花木交易中心、野生花木资源保护与开发示范基地, 建立起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花木产业体系。四是水稻产业。充分发挥杂交水稻品牌, 发展水稻产业, 使湖南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良种供应区和粮仓。

区域特色产业的建设方面, 要大力发展烟叶、草食畜禽、沙黄鸡、特种水产、水禽、工业原料林、竹产业、麻产业和菜蓝子产业等。

三、信息带动,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所谓新型工业化, 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和传统的工业化相比, 新型工业化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工业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 走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之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与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进行提升和创新, 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 以信息集成取代资源集成, 带动企业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 实现产品设计制造的数字化、企业管理的系统化、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制造装备的智能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营销手段的电子化。其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渗透、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软件业、信息设备制造业, 为工业化提供系统软件和数字化、电子化的生产装备。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提升, 工业是信息化的基础, 二者相辅相成, 结伴而行。

工业化与节能降耗协调发展, 走资源消耗低的工业化之路。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走绿色的工业化之路。工业化与开拓创新协调发展, 走自主创新的工业化之路。工业化与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 走“人才强工”的工业化之路。工业化与国际化协调发展, 走面向世界的工业化之路。工业化与地区现代化协调发展, 走地区和谐发展的工业化之路。工业化与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之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肩负着信息化和工业化双重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大力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 更要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充分做强信息化的载体——工业化。因此要明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总体思路, 即以市场为导向,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以信息产业为基础, 以企业为主体, 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和结构的调整, 使工业化与信息化更加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以加快湖南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促进湖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

1.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 加快企业现代化步伐。2008年2月29日, 在《2007年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发布会上,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赵小凡司长公布了最新的数据:中国80.4%的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 其中44.2%的企业已经将互联网用于企业信息化, 但是只有16.7%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52.3%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 但是核心业务应用低于10%;已经应用ERP的中小企业仅为4.8%, 只有9%的中小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可见, 对于当前的中国中小企业来说, 其信息化发展仍处于被动无序状态, 很多企业盲目跟风;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在商贸平台上投放了自己的产品, 但却没有自己的域名和自己的网站;有的企业已经购买了企业管理应用软件, 但是当企业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 却没有办法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完整的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会计电算化、进销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商务等。其中电子商务建设又包括:企业局域网建设、网站建设、建立销售渠道和交易平台、对销售进行管理等。可以分以下几步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 (1) 企业决策层要转变观念, 对信息化要高度重视。 (2) 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促进传统产业的深加工和技术创新。 (3) 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服务系统促进传统产业提高信息采集、传输和利用的能力, 实现企业对外部资源的利用。 (4) 建立信息化平台:建立企业局域网, 拿到企业独有的域名, 利用电子信箱作为企业通讯的开始。 (5) 参与应用服务:建立简单销售和行政管理平台, 包括文件管理系统。 (6) 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 (7) 进行电子交易: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上, 通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间的信息采集和沟通, 有步骤、有计划地切入电子商务;并以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升级, 使传统产业的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等电子商务得到广泛和有效的运行。 (8) 管理与商务全面信息化:根据整个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建立全方位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形成一个安全、可靠、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和信息通道,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信息化。 (9) 大力培养和引进信息化方面的人才。

2.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加快实现工业化步伐。要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和地方优势, 结合“十一五”发展规划, 认真做好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划, 努力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要着力培养信息产业龙头企业, 抓住国际国内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 大力吸引信息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国内知名大企业来我省投资;要突出发展为信息化服务的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要加快发展网络软件业, 加快湖南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软件企业合作,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软件企业;要抓住3G技术进入商用阶段的有利时机, 积极引进相关网络和终端生产线, 设立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 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要积极发展以下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各种信息服务业, 把信息服务与发展金融、保险、物流、旅游以及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结合起来, 努力拓展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水平。同时, 要结合全省信息产业发展实际, 在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创建信息产业专业园, 打造湖南信息投资聚集区。立足彩管生产、视频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计算机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电子新材料技术等优势, 拉长产业链。立足我省应用软件、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等产业基础, 发展形成配套能力强的产业群。

3.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水平。要鼓励中小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普及应用程度,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继续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 加快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测试和诊断、柔性制造技术和自动物料储运系统等, 将制造业的加工、形成、装配和测量等制造过程的传统手工控制转变为计算机控制,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大力推进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规划、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 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要立足湖南优势, 重点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控设备、工程机械设备、交通机构设备、电力设施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重点改造提升卷烟制造、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造纸等连续加工工业的过程控制水平, 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

4.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创造条件。一是大力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化,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二是努力实现经济领域的信息化, 积极建设以公用经济信息网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防灾抗灾信息网络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金卡网络工程、金税网络工程、金管网络工程、金关网络工程、金财网络工程、交流信息网络系统工程等十大经济信息化工程, 力争在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主要行业和领域中实现信息化;三是稳定推进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化, 重点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系统、教育信息化工程、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工程、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工程、旅游服务系统、社区与家庭信息化建设;四是积极争取国家信息化推广应用项目;五是深化投融资体系的改革, 拓宽企业筹措资金的有效渠道, 加大工业的信息化技术改造力度。

5.大力发展信息化的生产性服务业, 支撑与推动新型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工业增长必要的中间投入, 其投入的数量、质量和方式, 直接影响工业化的速度和水平。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要跳出工业抓工业, 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 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是延伸产业链条, 催生产业集群。在当前经济发展中,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加深, 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 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从时间上计算, 一个产品真正处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时间只占少部分, 大部分时间处在研发、采购、储存、运营、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延伸了制造业的产业链, 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和依托。二是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越高, 产业发展的竞争力越强。要围绕工业制造业、工业企业, 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

6.建立健全科学创新体系, 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供保障。一是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拓展科技创新渠道, 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各类信息技术的创新服务机构、专利服务机构、咨询培训机构;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 坚持自主创新与联合开发、技术引进相结合, 坚持走产学研联合创新的道路, 努力形成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机制。二是加强标准化工作。尽快建立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 为信息化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7.强化信息人才培养, 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供支撑。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 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 吸收高科技技术人才, 坚持自己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 使科技人员成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中坚力量;要着力建立信息化人才培育使用机制, 构建信息产业人才高地。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软件学院, 高职学院和中专学校开设软件专科。同时, 要重视知识更新, 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多种层次的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采取有效措施, 吸引海内外优秀信息人才, 鼓励他们在留学人员创业园、开发区、软件园创办信息企业实体。

8.将信息化的发展融入到工业产业集群之中,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参考文献

[1].高佩仪.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1

[2].叶耀生.新中国城镇化的回顾和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2)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篇三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途径

一、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制约因素

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农产品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促进农村地方财富资源积累和缓解农村地方压力、有利于促进城乡社会稳定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消除制度上的障碍,有利于资源集中和合理布局乡镇企业。同时,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发展转化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客观要求和综合表现,所以,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同时,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状还有一些制约的因素需要克服:

(一)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低。虽然我国城镇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改革之初到本世纪初仅20余年,城市数量增加3倍半,建制镇增加13倍,城镇人口增加约3倍,但城镇化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水平还很低,基础差,经过近10年的努力,城市化有所扩大,但城镇人口也仅占57%左右。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滞留在人均占有量日益减少的耕地上,从事农业的农民收益相对下降,农村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影响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影响了城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的不定期无序流动,引发了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三)城镇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及国家投资决策和发展导向的原因,使得我国中东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城镇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地區不仅城镇数量少,而且平均规模小,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20 7%,国家的大部分城镇人口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空间上的极度不均衡影响了中西部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

(四)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城镇之间横向联系薄弱。城镇内部与各城镇之间的道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普遍不足或不完备,不能适应区域内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人才、信息交流与货物资金交流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城市功能的发挥。

(五)城镇土地利用不合理,吸纳人口能力较差。目前,在我国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使用不合理现象严重,表现在城镇用地系数过高,用地总量超标;用地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土地闲置和浪费惊人;土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同时我国城镇又存在吸纳人口能力不足这一问题。

二、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基本对策

(一)坚持均衡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坚持均衡发展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宏观上全国一盘棋,东中西部共同发展,大中小城市并举。二是指城市利益机制的均衡,以市场化机制调节城市建设。坚持非均衡发展,是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在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城市化发展任务和重点。应按因地制宜、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发展。中西部省区应将中小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支点。东部省市在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同时,应重视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以及一批为中心城市服务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卫星城镇,而距中心城市较远的小城镇则应发展为当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农业技术推广和文化教育中心。

(二)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政府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意义,针对当前农村城镇规划方面规模小、布局散、功能弱等问题,尽快编制城镇发展规划,统一协调,突出重点,有序推进,避免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

(三)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构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城镇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其规模扩张必须以经济繁荣为前提。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城镇经济应围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重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把城镇建设成为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的中心和农业产业的信息服务中心;同时,还要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小城镇集聚产业、资金、人才及基础设施共享的优势,调整结构,实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带动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户籍、土地制度改革步伐。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阻碍着农民进城、进镇,既延缓了农民离土离乡的步伐,又不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不打破这种现状,就很难提高城镇化水平。因此,推进城镇化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打破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封闭分割的管理模式,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排除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降低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进入小城镇的门槛。要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全面实行有偿使用原则,培育小城镇自身发展、自我积累的良性循环机制,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民的迁移成本,为农民入城进镇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五)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化建设。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经营城镇的新思路。当前,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建设的主要“瓶颈”,没有资金,城镇建设就难以为继。随着改革的深入,要打破过去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格局,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将经营城镇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镇空间和城镇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及其相关延伸资本进行重组、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镇建设市场化之路,彻底改变城镇建设政府投入、无偿使用的旧模式。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努力开辟城建资金来源,尽快建立起国家、地方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应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实行有偿使用。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篇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镇化的组成部分。在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是以大城市为主、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城镇化。农村的问题,要靠城镇化解决。不能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

(一)农村的问题,要靠城镇化解决

农村困难,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造成的。最终要靠城镇化来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乡村城镇化,使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的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城镇化的主要不同在于,前者主要以农村作为载体,而后者主要以城市作为载体。也就是说前者更多地是 “乡村城镇化”,是通过改造农村社会的一系列硬件、软件环境,从生产力、生活水平、村容、乡风、基层民主政治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实现农村和城市差距的缩小,最终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而后者更多是 “人口城镇化”意义上的城镇化,是通过人口从农业到非农业,从农村到城市的行业部门和空间转移,以城市社会作为场所实现城市在社会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广大农民的城镇化和现代化。

我国的农业现状是,2.6亿农户耕种18.37亿亩耕地,平均每户7.3亩。我们从农业耕地上产生的收入已经不能使农户自给自足了。新农村的村民应该是未来的农场主,不是现在的2.6亿农户。到2020年,要达到小康,得迁出 3/4的农户。使每户达30亩地,才能做到衣食不愁、略有剩余。这样全国农村平均每年得走2800万户,按照1.5:1的比例,得解决2000万人的就业问题,加上城里的900万人,得解决2900万人的就业问题。要在15年内完成这个目标。这样农场主才会有规模效益。只有改变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全面小康。而只有城镇化才能实现这个转变。

(二)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

过去,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存在惧怕城市病、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和城镇均衡分布等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认为城市发展引发“城市病”,而惧怕发展城市。所谓“城市病”是一个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环境污染集中的区域,引发城市管理、交通、环境以及市民生活不便问题。实践证明,我国现阶段城市大力发展不可避免,不能因可能产生“城市病”而不去发展城市,必须正视“城市病”负面影响,建立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二,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其实,我国大城市的规模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尤其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集中度比世界平均低5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21个百分点。上海、北京等全国最大城市所产生出的国民财富比重也处于较低的水平。我国城市体系不协调,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都偏小,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制约。

误区三,认为城镇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其实,城镇化必须考虑到地理基础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我国是一个经2 济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差异很大的国家,因此城镇的发展应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城镇体系。

笔者认为,我们不应先入为主地提倡某种规模的城市,而限制另一规模的城市。如果规划科学,管理到位,大城市不一定会引发“城市病”;城镇布局,也不一定强求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应因地制宜,走以大城市为主、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城镇化道路。因为,各地的水源、物产和交通等环境条件不同,有的城市长得大,有的城市长不大。我们不能违背经济规律。该让哪个城市长大,不让哪个城市长大,要让市场来决定。应该建立和完善土地租赁市场,由市场来决定土地的实际价格。这样,城市的规模就会自动达到一个均衡点。应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的实际,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一,东部地区以发展大城市群为主。美国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五大湖流域、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大中城市群。日本7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京到大阪的一个狭长的城市带。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城市群。由于我国北方极度缺水,许多中小城市难以长大。对少数历史古城,只能花巨资搞南水北调来养活。因此,在缺水地区必须控制城市的盲目发展。应在水源充足的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城市群或都市圈。要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发挥其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完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镇网络和区域快速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系统。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中小城镇转移,促进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小城镇集约发展为中等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群。第二,中部地区着力做大中等城市。中部、中间是矛盾转化的关节点。我国地区结构东、中、西三大板块,差距很大,我们要转化这个矛盾,抓住中部就抓了大局。城乡统筹,有大量的农民必须进城,进到哪呢?按照以中为重的发展观,就是要进到中部地区的中等城市。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现在小城镇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春天一到,民工潮直奔大城市,只有大城市才有吸纳力。所以要加速把二百多个中小城市,也就是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赶紧做大,至少也要把县城做大。第二、三产业发展要靠中部。交通发达、水源充足的江城武汉必将向国际大都市—— “下一个上海”迈进。并将形成一个以武汉为龙头的中国第四都市圈。我们要立足于这个大趋势,来规划我区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第三,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现有城市。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西部地区,应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要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地方特色,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小城镇发展的速度很快,但由于其成长具有特殊背景,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加上有些乡镇干部急功近利扩大财源的心态,我国小城镇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走一点弯路,出现一些问题。

(一)规模偏小,遍地开花。目前,我国小城镇的规模普遍偏小,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据新华社消息,2003年,我国乡镇已达42620个,其中建制镇达20226,县城以外的小城镇总人口约为1.91亿。根据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全国建制镇镇区平均只有1221.1户,4518.6人,镇区面积4 2.2平方公里。中西部地区建制镇的镇区规模更小。建制镇尚且如此,一般集镇的规模可想而知。在镇域人口上,有的镇只有几千人。

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小规模乡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乡镇规模小,辐射效应低。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由于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弱,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时,才能够发挥经济中心对镇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2万人时作用比较明显;超过5万个则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2)镇域规模小,但内设机构并不少。乡镇越多,乡镇干部也就多,必然加剧农民的负担。(3)各自为政,浪费资源。有的地方两个或多个相邻的镇已经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乡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二)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小城镇的规划和布局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长远打算。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有一些市县在率先城镇化的影响下,掀起了一股“小城镇”热,出现了不按规划建设甚至不规划就建设的现象。不少小城镇规划水平低,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千房一面,搞马路经济,“骑路”发展。这不仅影响交通,而且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也增加了环境治理的困难,影响了城镇环境的整体外观。

不仅如此,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名的新一轮“圈地运动”有进一步抬头的趋势:不少城镇建设扩张无度,开发区、大学城遍地开花;从县到乡,不顾 自身条件,争设各类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竞相压低地价招商引资;有钱有权的部门,抢着圈大院、盖大楼、建“中心”……这种高成本扩张的所谓“城镇化”,其结果不仅是把大量无力负担高额进城成本的农民拒之城外,而且也将使这些城镇本身最终陷入有城无市的困境之中。

(三)资金短缺,急功近利。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小城镇领导人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虽然从全国来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镇政府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单位。地方税归县(区)财政所有,镇政府只能按人头获得经费,超收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而各种费用则由县级政府各部门直接收取,一般情况下,各种费用总数约占预算内财政收入的1/5到1/4,有的地方还可能要多一些。县财政提取比例过大,往往使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捉襟见肘。

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由于大量小城镇财政都是“吃饭财政”,个别乡镇甚至连工资都难以按月发放,在这种情况下又想由政府包办,就只能依靠手中的资源(包括行政资源)扩大资金来源。主要手段有“以地生财”和“集资建镇”等。“以地生财”是当前各地小城镇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手段。这种做法实际上与保护耕地的国策相矛盾。在实践中,各个小城镇都尽可能多出让一些土地,或者变相把农用土地非农化。“集资建镇”也是小城镇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做法之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卖户口”,即把农业户口转为小城镇户口,要按照规定交纳一定的费用。二是企业或个体工商户集资,又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做法和行政措施的做法。前者指把小城镇的某些基础设施交给企业经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利可图;后者指硬性摊派,要求小城镇的企业和6 个体工商户分摊一定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这实际上是对企业利益的一次剥夺,从长期看,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四)贪大求洋,乱占耕地。有消息说,皖西一个只有15万人口的小镇,在未给足农民征地补偿费的情况下,竟然修建起一个占地100亩的豪华广场!与这豪华广场形成鲜明反差的却是农户们透风漏雨的低矮茅舍和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尴尬生活。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方大搞所谓“形象工程”,不惜重金兴建高档政府办公大楼,拓宽近百米的大马路和大广场,还要斥巨资兴建所谓的街心花园,栽种数千平方米草坪、音乐喷泉和大型城市雕塑等,据说是为了“50年规划不落后”。

既使在发达国家,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和小城镇,也很少看到大马路、大广场、大花园。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不能追求跃进式巨变,要按客观规律搞好中长期规划,分类、分阶段发展。必须看到,我国仍有近9亿农民,小城镇本来门槛低,容易把工业、流通业同现代农业连结起来,便于农民迁入。如果小城镇也模仿大城市的做法,搞花园式城市,只会人为抬高城镇“门槛”,大批农村劳动力难以转移,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谈。

(五)垃圾围城,环境恶化。我们在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环保”等观念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不少小城镇空气与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在:一是城镇建设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使小城镇建设中环保欠账普遍,环境综合质量较低。二是一些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环境管理滞后,生产、生活废(污)水随意排放,废物、垃圾到处倾倒,废气烟尘大量排放,加剧了小城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三是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目 前,乡镇工业废水、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四是小城镇周边农村污染严重。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村镇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水产养殖污染等,已经对小城镇及周边农村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制约了农村经济和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规划意识,实现合理布局

1.尊重客观规律,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建设。首先,规划观念要更新,思路要宽,眼光要远。规划要以区(县)为单位制定,要有专业班子,对城区规划建设、小城镇建设以及中心村建设统筹谋略,科学布局,形成有利于发展、方便生活的合理网络。体现科学性、长期性、可行性和配套性,坚决防止和克服随意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其次,在小城镇的规划中,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既要坚持建设标准,又要防止贪大求洋和乱铺摊子。规划的编制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现规划以及效能网络、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2.统一规划,集中用地,做到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首先,要通过挖潜,改造旧村镇,积极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地,解决小城镇的建设用地。为此,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要鼓励农民把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已经创造出来的“以地换地、以地滚地”,或者“股田制”的办法,用到城镇建设中去,这种调整存量资产、加速地方工业化的制度变迁,因为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而几乎全无痛苦。此类群众中自发产生的,制度成本最低的,切实可行做法,不仅能降低农村人口的进城“门槛”,8 而且可有效减少农民上访告状,维持安定团结。其次,对以迁村并点和土地整理等方式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在建设用地计划中予以适当支持。要严格限制分散建房的宅基地审批,鼓励农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节约的宅基地可臵换用于小城镇建设用地。此外,小城镇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对经营性用地要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方式配臵,凡可竞价的,要一律以招标、拍卖方式供应。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对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积极推广小宗地招标、拍卖出让土地的经验。要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对已经列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必须纳入城市用地统一管理、统一转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小城镇集体建设用地,也要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建单门独院住宅,提倡建单元楼。对已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的调整、改造,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占用农民集体的土地必须真正做到依法补偿。不得人为压低补偿费用。

(二)运用市场机制,夯实经济基础

小城镇建设,更要依靠市场机制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多渠道投资小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路子。

1.城镇的发展和持续繁荣,必须靠合理的产业来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才是城镇化的核心和内涵,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要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种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综合性商品批发市场。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减轻 企业负担等措施,吸引企业进镇。鼓励大企业到小城镇开展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物资配送、旧货调剂、农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拓宽服务范围,到小城镇开展各类商业保险业务。

2.拓宽筹资渠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资体制。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拨款,更不能向农民摊派,要充分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投资体制。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使其产业化。通过建立市政设施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大体说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60%可以通过多元投资的市场化机制来解决。对城镇内道路、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场所,考虑到其长期受益性的特点,国家应帮助小城镇政府开辟长期融资的渠道。一个可行的办法是中央财政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转借给省级人民政府,给具备经济发展条件和资金偿还能力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项目予以支持。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最好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因为贴息可以充分调动、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起到多方面的政策效果。

(三)注重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我们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要求,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做好小城镇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科学10 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格环境执法监督,促进小城镇建设及其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协调发展。

1.要把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搞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就是为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小城镇相对大中城市来讲,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的成本,一旦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治理和恢复的代价更大。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市政建设、环境保护是小城镇发展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方面,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城镇环境规划应当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而不仅是在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中涉及环境保护的某些内容。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城镇化发展中,要把搞好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作为前提条件。

2.切实抓好小城镇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当前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要在提高认识、搞好规划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切实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按照规划做出安排,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从源头把好关。有些明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工程,如重污染项目、高能耗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的项目,在城镇化发展中应该说“不”。要积极引导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加快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国家强制关停或淘汰的“十五小”以及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项目的监管,努力做到不欠新账,逐步还清旧账,把小城镇环境保护的成本降低到最低程度。

3.努力推进环境优美小城镇创建活动。当前,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一是企业和小城镇点源污染防治;二是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三是推动农村 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四是要提倡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可按生态垃圾(菜叶、果皮等)、可回收垃圾(玻璃、纸张等)、化学垃圾(旧电池等)进行分类投放和处理,防止垃圾围城。五是积极发展电动交通工具,防治汽车尾气污染。

城镇大气污染严重,机动车尾气是罪魁祸首。尽管我国人均汽车占有量不及发达国家的1/10,但汽车总量过大,尾气排放60%超标,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倍。汽车和摩托车虽然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却也在无情地残害着人的健康。在石油短缺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除了在大城市发展地铁、轻轨及有线电车外,还应在城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四)取消“户籍壁垒”,鼓励农民进城

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要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最终取消“户籍壁垒”,鼓励农民进城。

1.逐步实现城乡户口的一体化管理。取消就业的歧视性政策限制,为农民进入城镇创造条件。坚持实行以居住地确定落户地点,以现行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管理制度,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农民向小城镇聚集。

2.要确保进镇农民在子女上学、参军、招工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积极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有前瞻性。要破除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将原有城镇人口和新增城镇人口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小城镇中建立并不断完善住房、医疗、劳动就业、教育等各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建立与小城镇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构(街道及社区居民委员会)。企业管理部门应针对长期以来企业布局分散的问题,把发展企业和发展小城镇有机地结合起来,采12 取积极措施,鼓励分散在村的企业逐步搬迁到集镇上来,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到镇上来办企业。有关部门对吸引企业的进入应提早准备,在企业布局、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和政策环境营造等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安排。

(五)完善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要积极探索新型城镇管理体制,把街(办事处)建成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政府派出机构。要集中精力管理公共行政和公益性事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避免包揽具体经济事务。在规定的机构编制限额内,街(办事处)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臵机构和配备人员,不要求上下对口。小城镇政府的行政开支要严格实行预决算制度,不得向社会摊派。

要进一步加强街(办事处)、居委会(大队、村)的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机构改革,选调一批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懂经济、会管理的同志,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加强对街(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对于居委会(大队、村)的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通过购买养老保险的办法,解除他们退休的后顾之忧;二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基层干部的收入,让机关干部都能主动要求下基层。

(六)我区如何建设新农村?

东西湖区是一个国有农场群,地处大武汉的近郊,新农村建设要从城镇化发展的大局出发,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一要制定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要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制定好新城、重点镇和中心村的总体规划。首先要做大吴家山新城;其次要重点发展走马岭、新沟镇地区。围绕这两个主、次中心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二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要集中有限财力,抓好水、电、路、气、通信、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两个主、次中心要力 争普及天然气。次中心要通过优先发展优质教育带动房地产开发。

三要学习张家港市的经验。在完善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基础上,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集中居住。

四要落实中央1号文件,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将农业职工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全部减除,农场由此减少的收入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五要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国有农场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示范作用。大队(村)干部要带头示范。

六要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重抓好居委会(大队、村)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工作。围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创建好班子。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综上所述,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我们应努力克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大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业效率,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篇五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农村妇女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促进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法途径。要培育妇女干大事的良好氛围;加强培训,提高广大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步伐。

【关键词】 农村妇女;新农村建设;现状;作用发挥

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政策后,在全国掀起了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这也是党和国家重视“三农”,关注“三农”的伟大决策。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形成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进行。在全国各地都有大批的农民工涌进了城市劳动,进而许多农民家庭目前的现实状况成为:男人出门做工挣取更多的收入改善家庭生活,而女人则是留守家中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孩子。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民这工一项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广大的农民妇女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农村妇女的现状

目前,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需要,大批农民工都从农村的田间地头走了城市建设的一线,这也使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情况下,男人作为家庭中的顶梁柱外出务工,赚取家庭收入的大头,妇女则由于要照顾老人孩子,操持家务留守家中。这样一来,农村家庭中的农业劳动力大多以农村妇女为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想更进一步的实施和推行,长期留守在农村的妇女则成为这些工作的推动者和承载者。照顾老人赡养孩子促进家庭和谐的家庭事务,以及开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进行家庭副业,如养殖、种植、家庭作坊、农产品加工、粮食深加工等,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农村妇女来承担着重要责任。

随着国家提倡的九年义务基础教育的深入开展,农村女孩子和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和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还可能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刊物等多种手段进行学习,眼界拓宽了,所拥有的文化能力也促进了她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随着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妇女干部以其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女性突出的亲和便于沟通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显露出独特的优势。根据调查显示,愿意积极认真的参与基层选举和民主生活的妇女占了被调查妇女总数的75%,有意向竞选基层妇女干部的占到被调查的妇女50%以上。

二、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妇联组织不健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村妇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基层妇联组织带领农村妇女学习科技、带着致富、保护妇女的切身利益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另外基层妇联组织的职能

作用没有发挥好,服务水平没有跟上来。另外,这些基层妇联组织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支持这些活动的开展,也是制约这项工作发展的原因。

2、受陈旧的传统观念和性别意识制约

尽管现在社会妇女与男子的受教育及政治权利等方面是平等的,但是因为受陈旧的妇女天地还是在家里的三尺锅台边的观念影响,妇女不主事不参政的性别意识约束。不能将农村妇女的素质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舞台上充分发挥出来。

3、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农村妇女自结婚后,一直就是围绕着家庭生活转,社会经验不足,对国家的法规政策不了解,因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事情也只是一知半解,没有了解透,只是在家庭这个小范围内活动,不能将思想和认识水平,提高到国家宏观政策和重大建设的高度来看问题,因此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她们的行动。

4、帮扶政策、技能培训不到位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到的“发展生产、生活宽裕”的要求,是要求妇女带头发家致富,通过一些农业生产或者经济建设来实现这一目的。但由于创业初期没有资金,没有生产技能,所以会无从干起,不知道去做什么、怎么样做,这也延缓了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民的脚步,使广大农村妇女的劳动力作用没有用武之地。

三、促进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法途径

1、培育妇女干大事的良好氛围

培育妇女也能干大事的良好氛围,大力支持女性的良好风尚,摒弃轻视女性、歧视女性的狭隘观念。要落实惠农政策,强化性别意识,在制定政策上要适当向女性倾斜,形成一个有利于发挥妇女作用的良好机制,为广大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环境。要做好农村女党员的培养和农村妇女干部的选拔工作,为妇女参政打造广阔平台。

2、加强培训,提高广大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对农村妇女,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全方面培训,不断提高她们的自身综合素质和发展生产、发家致富的本领。第一,进行思念观念的引导和基础文化的培训。打破旧的妇女从属观念,让广大的农村妇女从家庭小圈子里走出来,参与到社会生活,新农村建设中来。第二,进行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农村妇女根据她们自身的能力、家庭状况等情况,进行种植、养殖、或者手工制作等等生产技能的培训,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帮助农村妇女将她们的能力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出来。第三,针对创业发展的农村妇女进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等内容培训,让她们及时掌握国家的新政策,了解一些法律法规,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在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走得踏实平稳。

3、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步伐

一是针对农村妇女致富信息闭塞和种植盲目的实际,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和农业科技服务机制,为农村妇女参与产业化经营、外出务工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服务和便捷高效的实用技术指导。二是

建议制定相关政策,优先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妇女、女致富能手给予信贷支持,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妇女从事的农业开发、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保证她们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发挥好科技推广、项目基地的示范作用。

【作者简介】

6.法律援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特别是经济领域,更是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但也不容否认,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还存在着这样的群体,经济收入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一旦遇到法律纠纷或侵权行为就束手无策的农民。为了保障这些人的合法权益,我国于2003年7月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这部法律的出台能够体现并保障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同时也是我国实践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如何加大农村法律援助,创新农村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发挥法律援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与作用,让更多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应对的现实问题。

一、法律援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人民的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当前的小康还是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其中“三农”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些年,党中央在“三农”问题上没少下功夫,农民也确实得到不少实惠,但与党的鸿篇巨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还有很大的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不仅要注重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还要注重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又好又快的发展。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当注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我国农村的一切改革都可以归结为农民合法权益的确立和保护,目前关键的问题是要使农民不断增强依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信心与决心。因此,法律援助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体现党和政府对广大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关爱,彰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精神和要求。做好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意义重大。

1.开展农村法律援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作出的新发展,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法律援助工作,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法律援助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就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重点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根本原则,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基层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他们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他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要求广大法律服务人员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自觉地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通过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所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根本保证。

2.开展农村法律援助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依法治国是我党确立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援助的实质是法律扶贫、扶弱,因而它又是实现社会平等、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法律援助制度的诞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和法制完善的必然结果。我国从1994年开始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十多年来,法律援助事业迅速发展,为实现社会平等,促进司法公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2001年3月,全国人大明确提出要建立法律援助体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2003年7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了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权利得到充分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司法公正、推动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法律援助行为以宪法和法律为武器,对党和政府的行为举措进行监督,对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教育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必然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依法治国的顺利实现。

3、开展农村法律援助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我国13亿人口之中,有9亿在农村。近年来,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未得到彻底好转。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明显较低,贫困人口的数量远远大于城市。同时农民的文化素质总体偏低,发生纠纷更需要法律援助。经济的落后使得农民的教育水平无法提高,继而导致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他们之间或他们与其他群体发生纠纷,大部分当事人因付不起律师费用,往往不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有的就依仗权势、恃强凌弱;有的就采取无休止的上访或群体上访等途径解决。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广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是一项群众工作,它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面对社会的弱势群体,解决他们在平等实现自己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只有真正让社会弱势群体通过法律援助渠道,在法律服务方面遇到困难能及时得到法律帮助,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实现和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从而调动社会弱势群体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法律援助工作不仅是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本质要求,也是贯彻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体现,因此要高度重视,抓好法律援助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目前农村法律援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思想上重视不够

目前,虽然人们对农村法律援助的关注率较高,但对农村法律援助的认识上仍较模糊,思想上重视不够思想观念、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有的人认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可有可无,说起重要,干起来次要,导致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人员少、不到位,经费短缺、少数援助案件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一些人在职能界定上出现错误,认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是律师的事。事实上,法律援助是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组织、指导和统一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实现其合法权益,完善国家司法公正机制,健全人权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一项法律制度。

2、对农村法律援助的力度不够

目前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力度普遍不够,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农村、农民获取法律援助本应与城镇相一致,农民有充分理由证明其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但有的农民有时觉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保障的重点在城市。目前,针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如何引导农民理性反映和正确对待合理诉求,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由于经济体制转型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一些公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确因为经济困难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近几年来,农民失地失业不断增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大难点问题。造成这些农民失地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农民权益的合法保护方面,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企业破产改制引发社会矛盾仍然突出,企业职工因对企业破产安置、移民复建房分配不能满足需求;进城务工的农民的市民待遇问题、大学生的工作安置问题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问题,都需要法律帮助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若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化解,必然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为使社会贫弱者能够不受经济困难的制约,为了更好的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应当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制定并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援助措施。也就是说在农村,物质财富的拥有可以有先后之分,但司法正义的获得不应当有先后之分。农村、农民应当有充分的理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能受到任何歧视。

3、法律援助资源与法律援助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由于广大群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律援助的需求者越来越多,但由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能够用于法律援助的资源有限,受人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范围还相当有限,仅局限于经济特别困难的当事人寻求法律帮助的案件,其他许多依法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的事项,还不能予以满足。

4、法律援助经费严重不足

《法律援助条例》明文规定了法律援助经费的来源,比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但目前在农村法律援助中没有足够的财力作支撑,很难保证农村法律援助工作落到实处,更谈不上工作制度、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工作方法的创新。目前,有的地方虽然已按《法律援助条例》的要求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但预算金额相当有限。由于法律援助经费严重不足,使得基层法律援助工作难开展。

三、大力开展农村法律援助,构建和谐新农村

1、我们要强化农村法律援助宣传工作。

由于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因此要加大对《法律援助条例》的宣传力度。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法律援助的基本知识,一方面,让领导干部认识到法律援助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能够体现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是政府行为和职责,从而对法律援助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另一方面,执法部门通过宣传学习,可以更好地贯彻落实《条例》的有关规定,改进作风,更好地方便群众,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困难群体的法律需求。

2、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规范法律援助运行

司法所是设置于乡镇人民政府的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助理员则是基层政权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我国农村,大部分的乡镇不是设立了司法所就是在乡镇政府中设置了司法助理员这一职务,他们在乡镇政府和县司法局的指导下工作,主要负责调解委员会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工作范围从解决打架斗殴到山林地界纠纷和离婚调解等。可以说乡村司法所覆盖面广,根扎农村,熟悉农民经常面临的法律问题,而且可以作出较快的反应,能够避免矛盾的激化,最适合作为农民法律援助机构。从成本效益角度看,法律援助机构可以设立在乡镇司法所之内,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是切实可行的。(2)农民迫切需要法制宣传,只要工作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农民都会乐意接受;另一方面,从党政部门来说也需要司法所做好参谋以实现依法治乡和依法治村。一些乡镇领导也认识到司法所就象农村卫生院那样不可缺少,一个缓解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一个缓解了农民对法律援助的迫切需要。一些地方司法所定下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目标,客观上为农民提供了法律援助。因此把乡镇司法所建设成农民法律援助机构和现实与需要相符合。

3、建立一支为农民打官司的律师队伍,帮助农民打官司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篇七

关键词:党员干部,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角色定位

1 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的背景意义

新农村的建设规划与管理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有利于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如建新村“没新貌”、农村居民参与“热情不高”、新农村指导员“瞎指挥”以及农村党员干部“角色不明”等。因此,探讨农村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管理中的角色,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广西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的现状

2.1 村庄建设得到发展,但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乡间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村庄建设虽然得到较大发展,但城乡差距较大:城镇有“超”大无用广场,乡村却无“基本”羊肠小道。

2.2 村庄缺乏规划指导,建设特色不突出

一方面,村庄建设规划数量大,而规划设计人员相对偏少,导致新农村建设规划滞后或深度不够,造成建设缺乏规划的指导。另一方面,一些干部群众规划意识淡薄,村庄不按照规划要求建设,建了新房没新村,建了新村没新貌:住房沿路建筑立面不统一,独立建筑形象各异,建筑风貌总体上比较乱,缺乏地方特点、民族特色。

2.3 村庄建设数量大,土地流失现象严重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问题需要重视。在村镇建设和土地使用上,存在浪费土地、破坏环境等现象。一部分村民到新区建房居住,旧房不用也不拆,多头占有宅基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一些村庄为了建设新的公共设施,盲目攀比城市的规模,占用大量优良土地,造成浪费。

2.4 农村居住条件较差,内部功能不完善

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关注环境问题。有些地方建设新农村,不按标准配套基础设施:道路粗处理或不处理,未设排水沟,污水横流,无路可走或有路走不了;有部分农民新建住宅,房屋讲精装修,房内不配卫生间、厨房,生活不方便;村容村貌有待进一步改善,乱堆乱放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2.5 农村设计市场尚未形成,管理不容乐观

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健全设计市场。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凡建筑跨度或者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筑工程,以及2层(含2层)以上的住宅,必须由取得相应的设计资质证书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设计,或者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目前,我区1126个乡镇的总体规划,部分刚完成粗线的编制;14592个村委会与186113个村庄新农村建设规划正在组织编制,规划编制工作任务相当艰巨;全区部分2层(含2层)以上的农村住宅,没有经过设计,建设先天不足。

2.6 农村施工市场较混乱,安全隐患不少

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规范施工市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四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目前,我区部分2层(含2层)以上的农村建筑、市政公用设施,是由没有相应施工资质等级证书的施工单位与个体工匠施工的,建设不规范,质量有问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3 农村党员干部在广西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的角色

3.1 广西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的认知者

3.1.1 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的目标要求

(1)党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通过典型示范,探索模式,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国务院提出了“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指导原则与工作总方针。

(3)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提出新农村建设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广西进一步提出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高”要求。

(4)通过调查得知,“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卫生厕,住安全房”,这四点呼声是来自农村基层农民群众的期待和意见,也是我们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政为民理念,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3.1.2 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的指导原则

(1)坚持村庄空间集聚发展、管理集约经营原则。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积极推进新农村的“三集一化”建设:以拆迁改造为抓手,推进农村人口集中居住;以产业集聚为重点,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以设施配套为载体,提升农村新社区服务功能;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引领农村新社区的全面建设。

(2)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原则。农村与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统筹城乡的目的就是要推进城镇化。一是空间的城乡统筹;二是市场的城乡统筹;三是人力资源的城乡统筹;四是建设组织机制的城乡统筹;五是城镇发展与乡村建设的轻重缓急关系的统筹。

(3)坚持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如果要规划与建设出科学合理,具有广西本土特色的新农村,就要综合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问题;二是经济特征的问题;三是地形地貌特征的问题;四是文化传统的问题。

(4)坚持适当超前、改革创新、富有特色的原则。在新农村的建设规划中,要注重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实施特色品牌战略,树立新的建设理念,探索新的建设模式,发展新的建设内容,引进新的管理机制。应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发展政策方面的创新;二是发展模式的创新;三是功能关系的创新;四是村庄风貌的创新。

(5)坚持政府导向、可操作性、市场推进的原则。我区农民总体上还不富裕,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在新农村的建设规划中,要坚持政府导向、可操作性、市场推进的原则;在推进村庄建设中,应注重发挥好各方面的引导作用:规划是龙头要导向,基础设施也要导向,公共设施也要导向,土地指标也要导向,考核指标也要导向。

(6)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关键在以具体的服务对象为本,也就是以农民为本,否则就变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在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一定要按照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努力体现建设科技的含量,注重资源有效开发与环境保护,既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又要顾及对子孙后代的影响。

3.2 广西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的践行者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进程中,农村党员干部不但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还要把古今中外建设规划的成功做法贯穿其中,综合运用基本的管理方法和灵活的议事策略进行指导。

3.2.1 践行古今中外建设规划的成功做法

中国古代城乡规划强调整体观念,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而西方规划则注重科学,城市构图严谨,力求建立高效的城镇交通系统。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对中西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1)古为今用,即传承中国优秀的城乡规划思想。一是以人为本,尊重民意,正确理解与运用风水技术;二是强调空间方位的识别,采用规整的方格路网,方整的地块;三是强调城乡空间序列,采取中轴线对称布局,突出等级之分,空间的主次;四是强调功能分区与安全管理意识,参考三城相套,宫城居中,前朝后市的城镇布局做法。

(2)洋为中用,即吸收可持续建设发展的外来文化。一是严谨村庄构图,强调南北(主)、东西(次)轴线,引进规则广场,增设人文景观;二是构建和谐,采用“节地、节材、节水、节能”生态建筑技术,农房建设直接采光、通风,开发利用太阳能与沼气;三是效仿勒·柯布西耶新建筑五点的做法,通过将建筑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的长窗、自由立面的技术处理,努力打造防灾安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村庄环境。

3.2.2 施行广西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管理方法

建设规划是指制订用以指导村庄各项建筑、公用设施具体布置的规划。建设管理是指各级政府为了一定的建设目标,在所管区内所进行的决策、组织、规划、审批、验收等实施活动。

(1)行政管理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方式来管理建设活动。如分别成立市、县、乡三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管理的范围配备足够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带经验、带技术下乡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与引导。

(2)法律管理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规范性的文件,规定人们在建设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规定要承担法律责任来管理建设的方法。如明文规定农民在建房中的“十要十不要”,规范建房行为,实现新农村建设规划意图,以法律条文形式维护公众利益。

(3)经济管理方法。是指通过经济杠杆,运用价格、税收、奖金、罚款等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的要求来进行建设管理。如在修建新农村公共设施时,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以奖代罚、以奖促治的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建设规划管理的积极性。

(4)宣传教育方法。是指采用各种形式宣传政策法规、规划目标,对群众进行教育,明确建设目的,转变群众规划意识,自觉服从、参与建设规划管理的一种方法。如新农村建设前期规划要广泛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设前期要向社会公示建设规划方案。

(5)技术服务方法。是指建设管理部门无偿或低收费解决居民在建设中所遇到的有关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问题的一种技术性方法。如提供规划、建筑、园林、装饰、预概算设计,提供施工、放线、施工检查、竣工验收等技术服务,真真正正地为农民朋友办实事、办好事。

3.2.3 执行广西新农村建设管理的议事策略

(1)农事村办,提高服务意识,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通过整合资源,将政府的服务职能前移到村镇,主动为群众提供党员事务、生产指导、文化娱乐、卫生医疗、法律援助、政务办理等六个方面的服务,实现“证件村里办、小病村里医、矛盾村里调、补贴村里领、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信息村里询”。

(2)专家领衔,尊重村民意愿,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在决策过程中,强调农民的主体作用,对建设的发展方向、目标、规模、行动方案、策略和重大措施等所作的选择与决定,集中经验丰富的相关专家,在分析、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各抒己见,为村民自治提供科学依据,最后由村民决定。

3.3 广西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的探索者

3.3.1 预测广西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1)有适度超前的建设规划与经营管理理念。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有适度超前的建设规划与经营管理的理念。做好高起点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使之功能完善,方便生活,有利生产;做出高标准的镇村科学体系,实现城乡统筹,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采用市场运作模式,发展休闲“农家乐”生态旅游;实行“一事一议”决策制度,实现村民自治;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美化绿化村容屯貌。

(2)体现出地方特色、民族风格、时代特征。例如,农房建设底架空或抬高地坪,是考虑南方的防潮与防晒;屋顶用青瓦堆成的正脊重檐,檐部做成单挑、双挑等,是考虑体现民族风格;栏杆采用形状各异的木制空透样式,门窗采用内铝框玻璃外饰木质漏花,更多是满足现代人的使用与观赏需求。

(3)进一步重视消防等安全技术。讲究公共消防安全,满足个性化的要求。例如,公共建筑楼梯对球场设置,充当避难疏散场地;农民住宅建筑多色处理,易识别有个性;台阶做排水细部处理,林间设置凳椅,方便村民小憩等。

3.3.2 尝试广西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工作新思路

(1)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关注民生,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实事办实,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不要不顾条件、不符合农民实际的大包大揽,要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地位。

(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切忌大拆大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远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把好事办好,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搞大拆大建。例如,社区中心利用祠堂改造而成,旧房新用。

(3)切合实际,因地制宜,不可贪大求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符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农村特色,千万不要随意模仿,贪大求洋。

(4)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必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要生态优先,严格保护。例如,新农村建设因山造势,尽量做到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

4 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农村党员干部只有同时扮演好认知者、践行者和探索者的角色,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诚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任务,改变农村面貌决不是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郭成铭.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谢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共管理学思考[J].重庆行政,2006(1).

[3]王敬华.小城镇市场的规划与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

[4]李全生.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政府与乡村社会[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5]姚洪斌.新农村建设的一体化路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8.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水利工程建设 篇八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新农村

水利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可从以下几点体现:

1.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广大农村的饮水问题

新农村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广大农民的饮水问题。新农村坚持以人為本,饮水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农村饮水主要是指农村和乡镇居民生活用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错,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村镇水环境恶化,局部突发性恶性水污染事件经常发生,大范围出现的水源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对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急需建设农村自来水安装工程,实现农村人人饮用洁净自来水的目标。

2.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命安全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农田水利设施是抵御自然风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硬件基础。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隐忧。从西南五省的特大旱灾来看,农田水利设施较好的地方,抗灾能力就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地方,抗灾能力就弱。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关系广大农民生命安全的迫切需要。只有广大农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才能建立稳定和谐的新农村。

3.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新农村的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问题是关系广大农民对赖以生存的耕地保护的重要问题。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湖库淤积严重,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化,工程效益衰减,加剧了洪涝干旱和风沙灾害。而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其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水利工程的合理建设降低土地沙漠化的程度,减轻洪水对土地的侵蚀。所以,水利工程在农村水土保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保障。

4.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实现水产结合

现在的新农村已不是完全只以土地为生了,水产行业也是新农村的一大经济来源。如何让广大农民朋友在水产行业有所突破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综合治理水,科学利用水,以水兴业,以水求富已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这就要求水利水产两项工程扭在一起抓。让水利工程为水产行业提供良好的场所,才能更有利的发展水产行业,才能让广大农民从中受益,才能为新农村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5.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优化新农村的环境

新农村的农民朋友再不是仅限于吃饱的问题,他们也要享受文明的精神生活。这就要求新农村的环境必须是整洁的、优美的。但是,现在农村的环境不容乐观:生活污水到处乱倒、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原来的小清河变成了小黑河,河水灌溉变成了污水灌溉。新农村的环境却新不起来。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改造农村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基础工程建设,疏通水利,减轻农村环境污染,让昔日的小清河重现新农村,让新农村的环境更加优美,让广大新农村的朋友享受优美的精神生活。

6.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农民拓展致富之路

农村的种田方式不再是以前的靠天吃饭了,人们对农田的灌溉技术的要求也在提高,目前常用的灌溉方法还是以地面灌溉为主,喷,微灌面积会有较大的发展,为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缓解水资源紧缺程度,衬砌渠道,管道输水和非充分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将日益发展,改进灌溉管理,提高自动化程度,电子计算机,激光,红外线遥测遥控等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灌溉中。这就能大大节约劳动力,使广大农民朋友有能力和时间从事其他行业,走向致富之路,实现新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

上一篇:医院新进人员岗前培训综合试题下一篇: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