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古代文化

2024-07-21

汉字与古代文化(精选7篇)

1.汉字与古代文化 篇一

汉字与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摘 要:“汉字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因形见义’,具有象形性,形体丰富的特征。”[1]《说文解字注》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由此可见汉字的原始形态,就是对现实景、物的直观摹写。中国古代建筑的原始形态,也都被一一凝固在每一个汉字之中。解析这类汉字,可以从一个侧面去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汉字;建筑;文化

一、依木为巢、挖土为穴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历史起源,初始于华夏先民企望改变‘居无定所、露宿野处’生活状态的强烈愿望。”[2]我们的祖先看到了鸟儿在树上筑巢,野兽在山洞里栖息,于是便有了人类最早的居住形式:“巢居”和“穴居”。

“巢”的甲骨文写做,金文写作,都是下面从木,上面像鸟窝的形状。小篆写作,下部也是从木,中部如鸟窝,上面像三只小鸟的头。《说文》中解释为“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可见“巢的本意是鸟窝,引申为巢居。《诗源》上说:“原始人无居室,栖室树上,称巢居。”韩非子在他所著的《五蠹》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出,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因此,巢居时代也被称为“有巢氏”时代。

“原始巢居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大致为单树、多树和原始干栏。”[3]人类一开始摹仿鸟类建巢时,只是利用单科树木,在树杈上用树枝圈成一个巢,但这样的巢既不稳固,也不舒适。随着经验的积累,便开始利用相邻的多颗树木搭建更大更稳固的巢居。而原始干栏民居相对于前两者则是一个非常大的飞跃,它不再是依靠树木而是仿书巢在平地上用一颗颗木桩架构而成的悬空的房子,有了更过“建造”的意味。“或者说,在地面上建筑原始的干栏才是人类建筑的真正开始。”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的.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就保存了许多源于巢居的干栏式建筑遗址。

一般来说,巢居形式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因为这部分地区比较潮湿,蚊虫也很多,高于地面的巢居不仅可以躲避猛兽,更能防潮防虫害。《北史》:“土地卑湿,…… 贷勃、欠对二山多草木,饶禽兽多又多蚊 ,人皆巢居以避其患。”如今,我国信安地区的吊脚楼、竹楼,还保留着干栏式建筑的形式。

长江流域的先民选择构木为巢,而黄河流域寒冷干旱,多土质坚固的黄土,居住在此的先民根据所在的自然环境选择掘地为穴。“穴”的甲骨文写作,从字形上看就像是一个地穴的纵面剖面图,左右都有斜枝支撑,金文中写作 ,小篆为,比甲骨文的写法多了一个点,说明当时的地穴已经有了屋顶。《说文》释为:“穴,土室也。”《论语》中也有:“天下之民穴居野处,未有宫室,则与鸟兽同域。”又有《孟子》:“古之民未知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从古代文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先民在未有“宫室”之前,都是穴居而处。

同巢居一样,穴居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一开始先民穴居的山洞还是天然形成的,如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是居住在自然山洞里。但并不是所有的山洞都符合像向阳、干燥、防风等各种舒适度的要求,所以先民便开始自己“建造”洞穴,杨鸿勋在其《中国早期建筑的发展》一书中,把穴居的发展总结为断崖横穴——坡地横穴——平地袋形地穴——平地袋形半地穴——平地直壁半地穴——地面矮壁棚屋——地面高壁房屋这样一个复杂而缓慢的进程。

不同于巢居,穴居的历史遗迹有很多,像河南密县莪沟遗址,宁夏海原菜园遗址,河南偃师汤泉沟遗址。不仅如此,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和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父系氏族社会时期,都有大量穴居遗址,而今天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更是古代穴居的传承和延续。

二、宫室之分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华夏先民逐渐抛弃树巢和地穴,开始建造地面上的建筑,于是便产生了“宫室”。在上古,“宫”和“室”是不分的,所以《尔雅》中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宫”的甲骨文写作,外围是房屋的轮廓,里面有两个口则表示不止有一个房子,金文写作,小篆写作,小篆中的口与口相连,表示房与房相通,外轮廓上多了一点,则表示屋顶。《释名》曰:“宫,穹也。屋见于垣上,穹窿然也。”殷商以后,“宫”由居住的房屋逐渐引申为一切房屋的统称,到了秦汉时期,为了区别尊卑,才有宫、室之分,“宫”便由一般住房变为帝王居所的专有名词,而一般平民居住的房子成为“室”。

“宫”作为帝王居所转数名词虽然是秦汉时期的事,但早在夏代,便已经基本有了宫室、民居、墓葬等建筑类别。伴随着朝代的更迭,每一代的宫殿都会成为最宏大、最华丽的建筑物,如秦之阿房宫、咸阳宫,汉之未央宫、长乐宫,唐之大明宫、太极宫,元之大都宫城,明清之北京故宫、沈阳故宫……但也由于朝代更替的频繁,新朝代的帝王为压“王气”都会对前朝宫殿蓄意破坏,导致如今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有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而已,像《阿房宫赋》中那华丽奢迷的描述,也只能凭借想象了。

自秦汉有宫、室之分后,平民所居住的房屋便称作“室”。夏朝时宫殿虽已形成,但平民居住的依然多为简陋的竹楼和土穴式小房子。“到了周代,才开始营造较为规整的地面房屋,其大体是最外面是门,门内是庭院,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2]其中室是人居住的地方,它的甲骨文写作 ,外围是房屋的轮廓,里面则是一支箭射落地面的形态。《玉篇》解释为“到也”,意思是人一到这里便是一间房子。金文和小篆变化不大,分别写作、,《说文》中曰:“室,实也。”室的本义为实,引申为人充实的空间,《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引申之则凡所居皆曰室。”古代“室”中居住的一般是辈分和地位较高的人。“室”两旁有“房”,《说文解字》中释为:“房,室在傍也。凡堂之內,中爲正室。左右爲房。所謂柗课鞣恳病!薄胺俊钡男∽写?nbsp; ,没有甲骨文和金文,这说明很久之后才有了房、室之分。由于房在室的两侧,所以有东厢房和西厢房之分,居住的都是比“室”地位稍低的人。所以古代家庭中嫡妻又被称为“室”或“正室”;其他妻子即妾也就被称为“房”。

室与房之前是“堂”,是家庭进行祭祀、议事、待客和庆宴的场所,是民宅建筑群体组合中的主题建筑。“堂”的金文写作 ,上面摹写的是一种屋顶为两面坡的房屋,下面则表示一个高处地面的台阶。所以“堂“的本义是建在台基上的高大建筑。《说文》:“堂,殿也。从土,尚声。”《汉书》颜师古注:“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说明汉代的时候堂和殿是通用的。“由于整栋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堂前又都有台阶,所以必须“登堂”才能“入室”。按照传统礼数,拜访者必须在主人的邀请下才能“登堂入室”,若贸然进入,会被认为于礼不合。

三、庭院深深深几许

“院”最初是指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而四周有墙垣围绕,自成体系的房屋,则叫做院落,又指庭院。今又可简称为院。《玉篇》:“院,周垣也。亦作寏。”“院”的异体字是“寏”,金文中的“寏”写作 ,小篆是 ,它的字形其实就是一个院落的构形:立在穴居之上的人和毗邻穴居的草木,被围合在房舍之中。

院落式民居遍及全国,主要分为北方院落式民居和南方院落民居,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及晋中民居院落为代表,外观沉稳凝重,结构较为封闭;南方院落民居以江浙一带园林式院落及天井民居为代表,外观秀丽轻盈,结构较为开敞。院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也极能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院子其实就是将天地划了一块放在家里,一个可以让树木从家里向天空生长的‘房间’。” [2]

庭院深深深几许,古代院落民居因其深邃悠远之美,更成为古今诗人借以抒发情感之处。如“深院月明人静”(宋 司马光《西江月》);“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占断续风”(南唐 李煜《捣练子令》)。“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唐 白居易《宴散》)“庭院静,空相忆”(宋 辛弃疾《满江红》)

四、结语

从最早期的构木为巢和掘土为穴,到阶级性极强的巍峨宫殿,再到堂、室、房具有明确划分的院落,中国建筑的不断发展在那一个个方方正正、内容丰富的汉字中得以彰显。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语言乃存在的家园”,那么汉字便是家园中形形色色的建筑,展示着精神王国的美。

参考文献:

【1】《乡土建筑中的汉字文化》,赵复雄 《美与时代》5月刊下.

【2】《汉字中的古代建筑》,陈鹤岁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3】《图解中国古代建筑史》,徐跃东著,中国电力出版社,.

【4】《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

【5】《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6】《尔雅译注》,胡光奇、方环海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汉字与酒文化 篇二

汉语言文学0806 曾晓燕 20080101036

汉字历史悠久意义重大这是众所周知的,而酒文化与汉字两者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息息相关。我国酿酒的历史很久远,可以说是与种植生产同步的。据说殷朝人特别喜欢喝酒,纣王就曾‚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见《史记•殷本纪》)。据说殷即因此而灭亡。《尚书》中的《酒诰》,就是周成王告诫殷的遗民要以纣为鉴,不要沉湎于酒的。现代出土的殷代酒器极多,说明当时饮酒的风气的确很盛。其实喝酒并不是殷人独有的嗜好。例如在《诗经》里就有很多地方提到酒: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豳风•七月》)春酒为冬天酿制至夏始成的酒。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小雅•伐木》)这是说王有酒,就给我喝清酒,王若无酒就给我喝一宿酿成的酒。(湑:xǔ,许。经过过滤的酒。酤:gū,姑。一宿而成的酒。)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鹿鸣》)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是日既醉,不知其邮。侧弁之俄,屡舞傞傞。(《小雅•宾之初筵》)这是描写周幽王与大臣们饮宴喝醉后的丑态。(呶:同闹。傲:qī,欺。僛僛:歪邪的样子。邮:过失。俄:倾斜的样子。傞:suō,缩。傞傞:不能自止的样子。)如果我们再结合其他文献考查,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酒同样是周朝贵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例如《左传•昭公十二年》写晋、齐两国国君行投壶之礼,晋之大夫荀吴说:‚有酒如淮,有肉如坻。‛齐侯说:‚有酒如渑,有肉如陵。‛这说明他们何尝不希望有酒池肉林。历史上曾经专门谴责殷人沉湎于酒,其实是不公平的。古代的文士中有很多贪杯豪饮的人,‚不胜杯杓‛者寥寥,女作家也不例外。他们不但喝酒,而且写酒、歌颂酒,好像酒以及有关酒的题材真的能够浇其胸中块垒、启其神妙的文思。酒几乎成了古代文学创作的‚永恒的主题‛。

古代作品中所描述的喝酒情况,有的很吓人。例如樊哙在鸿门宴上立饮斗卮酒,而且表示还能再喝;唐代的王绩号称斗酒博士:他能每天喝一斗酒;宋代的曹翰酒量更大,喝了好几斗酒后仍然十分清醒,‚奏事上前(皇帝面前),数十条,皆默识(记住)不少差。‛与这些人相比,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过景阳冈之前一饮十八碗也就算不得什么了。其实古人之所以能喝这么多酒,奥秘在于古代的酒并不是烈性的。

古代的酒一般都是黍、秫煮烂后加上酒母酿成的,成酒的过程很短,而且没有经过蒸馏,其所含酒精量远远不能跟‚老窖‛、‚陈酿‛、‚二锅头‛比。陶潜《和郭主簿》之一:‚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杜甫《羌村三首》:‚赖知禾黍熟,已觉糟床注;‛‚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这些诗句不但告诉了我们造酒的原料,而且还说明酒是诗人或农民自酿自饮的。

烈性酒在我国出现得较晚,至早不过南宋。淡酒也有浓烈程度的不同。酿造一宿即成的叫酤,也叫醴(Lǐ,礼),其味甜。现在的糯米甜酒、醪(Láo,劳)糟即与醴相似,不同的是原料,今之醪糟系用黏稻(糯米),古代则不一定。《礼记•丧大记》:‚始食肉者先食干肉,始饮酒者先饮醴酒。‛这是说父母死后二十五个月行过‚大祥‛祭可以结束疏食饮水的服孝生活,但需有个过渡:第一步不可食鲜,也不可大开酒戒过瘾,应由酒味不浓的醴开始。《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公不耆(嗜)酒,元王每设酒,常为穆生设醴。‛这也是因为醴‚没劲儿‛,适合不好饮酒的人喝。‚醪‛字在古代是指较为醇厚的酒。《史记•袁盎列传》: ‚袁盎使吴见守(被软禁),从史适(恰好)为守盎校尉司马,乃悉以其装赍(资)置二石醇醪,会天寒,士卒饥渴,饮醉,西南陬(Zōu,角落)卒皆卧,司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吴王期(预定好)旦日斩君。‛’这恐怕是用灌酒法越狱的最早记录,而其所用的是醪,可见醪的酒力不小。

历时较长、经多次酿制加工的酒叫酎(zhòu,宙)。《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郑玄注:‚春酒至此始成,与群臣以礼乐饮之于朝,正尊卑也。‛这就是说酎与春酒同实而二名。汉代的‚饮酎‛则是一种祭祀:春酒酿成时皇帝用以献于宗庙。《汉书•景帝纪》:‚高庙(汉高祖刘邦的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颜注引张晏曰:‚正月旦作,八月成,名曰酎……至武帝时因八月尝酎,会诸侯庙中,出金助祭,所谓‘酎金’也。‛所谓正月旦作、八月成,是就汉代历法而言。汉以夏历十月为岁首,则其八月为夏历五月,十月为孟冬(冬季第一个月),五月为仲夏(夏季第二个月),符合上文所说的春酒酿造的时间,只不过汉代的‚饮酎‛之祭迟于《月令》所说的天子‚饮酎‛一个月而已。酎金的规定自汉武帝(一说文帝)时实行以后,几乎又成了中央政权削弱诸侯势力、剥夺诸侯封地的借口。《史记•平准书》: ‚至酎,少府省(检验)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集解》引如淳曰:‚《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户口酎黄金于汉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祀日饮酎,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成色不好),王削县,侯免国。‛《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初,建元三年,[汉武帝]微行(改装外出)始出……微行常用饮酎已。八九月中,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自此始——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其中‚微行常用饮酎已‛,意思是武帝偷偷出宫游猎常常是在‚饮酎‛之祭行过之后,所以下句说‚八九月中‛。汉之八九月正是盛夏,庄稼遍地,所以当武帝及其从人‚驰骛禾稼稻秔之地‛后,‚民皆呼号骂詈‛。

比醪、酎更烈的酒叫醲(nóng,农)、醇。《说文):‚醲,厚酒也。‛‚醇,不浇酒也。‛厚即酒味厚、酒性烈;不浇即不掺水,也就是酒精度数高。《说文》还有‚醹(rǔ,乳),厚酒也‛、‚醇(róng,荣),重酿酒也‛,这也是较烈的酒,而酙与酎同类。但在古代文献中醋、酮很少见,酿、醇多用为形容词,表示酒的品质。《诗经•大雅•行苇》:‚曾孙维主,酒醴维醻。酌以大斗,以祈黄耇。‛(曾孙:指周成王。大斗:柄长容积大的舀酒斗杓。黄:指黄发,高寿之征。耇:gǒU,苟。老。黄耇即老人。)枚乘《七发》:‚饮食则温淳甘膬,腥醲肥厚。‛(腥:chéna,呈,也是肥的意思。厚:也指酒浓。)《史记•曹相国世家》:‚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曹]参不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后汉书•仲长统传》:‚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

酒酿成时汁与渣滓混在一起,是混浊的,若经过过滤,除去渣滓(糟),就清澈了,所以古人常说浊酒、清酒。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显然,浊酒是较低级的酒。‚清酒‛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滤去渣滓的酒。《后汉书•南蛮传》:‚[秦昭襄王刻石]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三国志•管辂传》注引《管辂列传》:‚瑯玡太守单子春雅有材度,闻辂一黌(hóng,洪。学校)之俊,欲得见。辂父即遣辂造(往)之……辂问子春:‘……辂既年少,胆未坚刚,若欲相观,惧失精神,请先饮三升清酒,然后而言之。’子春喜之,便酌三升清酒,独使饮之。‛另一种意思是专指祭祀所用的酒,其实也就是醪、酎、春酒。《周礼•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日昔酒,三日清酒。‛郑玄注:‚郑司农云:‘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玄谓事酒酌有事者之酒,其酒则今之酵酒也;昔酒,今之酋久白酒,所谓旧醳者也;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醳:yì,意。新酿的较醇的酒。酋:在这里也是久的意思。)祭祀用的酒又叫清酌。《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韩愈《祭柳子厚文》: ‚维年月日,韩愈谨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亡友柳子厚之灵。‛

古代的酒也有糯米做的,当糟滓未经滤出时,即泛出白色,因而浊酒又称白酒。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陇西行》:‚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现在上海人喝的白酒就还是古之浊酒,而在北方,白酒早已指烈性的烧酒了。

酒的过滤叫漉(là,路)。《南史•陶潜传》:‚郡将候潜,逢其酒熟,[潜]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著头上。‛陆游《野饭》:‚时能唤邻里,小瓮酒新漉。‛浊酒也可以由其自行沉淀而稍清。杜甫《羌村三首》:‚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在古书中我们还可以见到酒变酸的记载,这在喝惯了烧酒的人似乎是不可理解的。其实道理很简单:酒中杂质多,糖分多,放久了自然会变酸。《晏子春秋•内篇上》说:‚人有酤(同沽,卖),为器甚洁清,置表(标志,即酒幌子)甚长‛,但是因为家里养的狗太凶,没有人敢来光顾,因而‚酒酸不售‛。又《内篇谏下》:‚酒醴酸,不胜饮也(酒多得喝不完)。‛

最迟到唐代,酒的品种就很多了。王翰《凉州曲》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名句已经是人们所熟知的了,而有些酒则只是在诗文中保留其名,而其酿制方法早已失传,甚至这些酒的味道、颜色等等特色也已无法考证。例如《汉书》上提到了‚百末酒‛、‚挏马酒‛(见《礼乐志》),南北朝有石榴酒、梅花酒(见梁简文帝等人诗、《四民月令》),以后又有琥珀酒、金银酒、紫驼酒等。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中提到:‚唐人喜赤酒、甜酒、灰酒,皆不可解。李长吉云:‘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珍珠红。’白乐天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杜子美云:‘不放香醪如蜜甜。’陆鲁望云:‘酒滴灰香似去年。’‛宋人已觉‚不可解‛,则现在就更无法追寻了。

3.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资料 篇三

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历史是一个粗线条的大师,它勾勒了全球化的进程,却忽略了人们为这个发展和进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幸好,历史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大师,当今世界的趋势并不是单向度的。

中国的长项在于文化。中国文化近二百年来遭受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和正在获得新生。近代以降,中华文化不但暴露了它的封闭愚昧落后挨打的一面,更显示了它的坚韧性、包容性、吸纳性,自省能力、应变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

中国的目标应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建设文化大国。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中国的形象,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中华文化是全体华人的骄傲和共同资源。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的最重要的比照与补充系统之一,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这里,我着重就一些个人的感受、经验谈一谈汉语汉字(海外习惯通称为华文华语)与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与现状的某些关系。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她们的独特的语言与文字是她们的文化的基石。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

汉语属于词根语,汉藏语系。我的小说《夜的眼》译成了英、德、俄等印欧语系许多文字。所有的译者都向我提出过一个问题:“眼”是单数还是复数,是“eye”还是“eyes”?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汉语是字本位的,“眼”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的字,它的单数和复数决定于它与其他字的搭配。汉字“眼”给了我以比“eye”或者“eyes”更高的概括性与灵活性:它可以代表主人公的双眼,它可以象征黑夜的或有的某个无法区分单数与复数的神性的形而上的而非此岸的形而下的眼睛,它可以指向文本里写到的孤独的电灯泡。

汉语培养了这样一种追本溯源、层层推演的思想方法。眼是本,第二位的问题才是一只眼或多只眼的考量——那是关于眼的数量认知。眼派生出来眼神、眼球、眼界、眼力、眼光等概念,再转用或发挥作心眼、慧眼、开眼、天眼、钉子眼、打眼(放炮)、眼皮子底下等意思。

动词与系动词也是如此,华文里的“是”字,既是“tobe”也是“am”,又是“was”,还是“were”,包括了“havebeen”、“hasbeen”和“usedtobe”等。

组词造词也是如此,有了牛的概念,再分乳牛母牛公牛,黄牛水牛牦牛野牛,牛奶牛肉牛油牛皮牛角。这与例如英语里的cattle——牛、calf——小牛、beef——牛肉、veal——小牛肉、cow——母牛、bull或者ox——公牛、buffalo——水牛、milk——牛奶、butter——牛油„„大异其趣。这些与牛有关的词,在华文里,是以牛字为本位,为本质,为纲,其余则是派生出来的“目”。这样的牛字本位,则难以从英语中看出来。

所以中华传统典籍注重最根本的概念,多半也是字本位的:如哲学里的天、地、乾、坤、有、无、阴、阳、道、理、器、一、元、真、否、泰„„伦理里的仁、义、德、道、礼、和、合、诚、信、廉、耻、勇„„戏曲主题则讲忠、孝、节、义,读诗(经)则讲兴、观、群、怨。然后是自然、主义、理论、原则„„有了仁,就要求仁政;有了道,就认定执政的合法性在于有道,并区分王道与霸道还有道法自然与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了义,就提倡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有了主义就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有了原则,就有绝对“不拿原则做交易”„„这些文字、概念、命题,不但有表述意义、价值意义、哲学意义,也有终极信仰的意义与审美意义。华文注重文字——概念的合理性与正统性,宁可冒实证不足或者郢书燕说的危险,却要做到高屋建瓴与势如破竹,做到坚贞不屈与贯彻始终。在中国,常常存在一个正名的问题。训诂占据了历代中国学人太多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又是无法回避的。许多从外语译过来的名词都被华人望文生义地做了中国化的理解,中文化常常成为中国化的第一步。这产生了许多误读、麻烦,也带来许多创造和机遇,丰富了人类语言与思想。这里起作用的是华文的字本位的整体主义、本质主义、概念崇拜与推演法(如从真心诚意推演到治国平天下),与西方的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理性主义和神本或者人本主义大相径庭。

字本位问题在语言学内部是有争议的,但至少可以肯定,华文的字比拼音文字的字母不知重大凡几,而词与句的组合,仍然离不开字。即使不承认百分之百的字本位,也得承认七、八成的字本位现象。华文文学讲究炼字,这与拼音文字大不相同。

汉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汉字是注重审美形象的文字,汉字如歌如画如符咒。汉字的信息量与某些不确定性和争议性无与伦比。在中华民族的整合与凝聚方面,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身份方面,在源远流长、一以贯之而又充满机变以摆脱困境方面,汉字功莫大焉。没有统一的汉字只有千差万别的方言,维系一个统一的大国,抵抗列强的殖民化是困难的。比较一下中国与亚、非、拉丁美洲其他国家的被列强殖民统治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力量。比较一下社会主义的苏联与社会主义的中国命运,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特别是汉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传当年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何其惊天动地。汉字的特殊的整齐性丰富性简练性与音乐性形成了我们的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现在中国大陆的幼儿不会说话已经会背诵“床前明月光„„”。武汉的黄鹤楼虽系后修,非原址,但是有崔颢与李白的诗在,黄鹤楼便永远矗立在华人心中。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赤壁、泰山„„因诗文而永垂不朽。

在推广普通话(国语、mandaren)的同时,中华方言的丰富多彩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吴侬软语,三秦高腔,川语的刚嗲相济与粤语的铿锵自得,尤其是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同样是我们的语言财富。它们影响着乃至决定着我们的民族音乐,特别是多种多样的地方戏曲、曲艺和少数民族歌舞。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一声乡音,两行清泪,乡音未改鬓毛衰,万方奏乐有于阗,中华儿女的乡愁乡情永不止息,汉字文化便是中华儿女的永远的精神家园。

在华文中,“国家”既包含着“country”,也包含着“nation”,同时包括了“state”的意义,知道这一点,对于理解国人的国家民族观念,忠于祖国的观念与爱国主义的情愫有很大好处。在华文中,“人民”一词有自己不尽相同于“people”的含义,而且“人”与“民”各有不同的乃至划分等级的含义。这些知识与思考,对于理解中国的政治生活与政治语言大有帮助。越是有志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事业,越应该理解并善于运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传统,趋利避害,将大胆变革与稳定发展结合起来。我的河北南皮同乡张之洞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所信奉的“厉行新政,不悖旧章„„”等原则,也许在学术上是浅薄的与有懈可击的,然而却是语重心长的。

我们中国应该明确地放弃汉字拉丁化的目标。我们实在难于从bai ri yi shan jin,huang he ru hai liu这29个字母上读出唐诗的效果。我们应该更好地进行汉语汉字的教学、传承、研究、数码化应用与审美化创造。我们应该创造出无愧于祖先的语言艺术的传世之作。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在世界上推广普及华文与汉学教育,为此加大投入。我们应该在语言文字上对各种媒体与出版物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少一点错别字,少一点洋泾浜,少一点文理不通。

我们所关切的汉字文化毕竟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与面向未来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说我们的文化要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立足点自己的性格。同时,只有开放的面向世界的经得起欧风美雨的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才是有活力的民族的,而不是博物馆里的木乃伊。聪明的做法不是把全球化与民族化地域化对立起来,而是结合起来。

在浅层次上,争论要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学外语可能是有意义的。从根本上说,母语是进修外语的基础,外语是学好母语精通母语的不可或缺的参照。说起近现代中国,大概没有很多人的外语比辜鸿铭、林语堂和钱钟书更好,同时他们的华文修养也令我辈感到惭愧。设想未来的中华儿女个个熟悉汉语汉字华文经典,同时至少是它们当中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熟练掌握一两门外语特别是英语,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中国人的大脑的聪明足以做到这一步。而做到这一步不会降低而只会提高中华文化的地位。

我们大可以增强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文化的自信,以海纳百川、开阔明朗的心态对待文化的开放与交流,而决不是鼠目寸光,抱残守缺。当然也不是民族虚无主义与全盘西化。

1998年我在建立已有七十余年历史的纽约华美协进会上讲演,有听众问:“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爱国?”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爱汉字汉诗,第二,我们都爱中餐。”可惜我今天没有时间再谈中华料理了,那就让我们的听众们会议休息时间尽情地去享用中餐吧,美味的中餐毕竟首先要出现在餐桌上,而不是出现在我的讲演里的。谢谢。(本文为作者9月3日在2004北京文化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发表时略有删节)

4.古代文化与作文教学 篇四

作文教学向来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话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写”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史料表明,我国素有“以文取仕”的传统,作文教学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至汉代。同时,我国关于写作教学的理论探索也是源远流长,其中有很多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我国古代的写作教学原则

(一)文意并重

我国古代的学者们一向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所谓“文”,即指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道”指的则是文章的思想和内容。“文”与“道”的关系,就是文章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南宋的学者朱熹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东汉学者范晔也说过:“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文章以“意”为主,“文”是用来表达“意”的工具,这样才能突出文章主题,语言也不会空泛虚浮。同时,好的文章除了“意”要精深之外,“文”也很重要,我国古代的文人非常重视文章语言的精雕细琢,最鲜明的例子便是贾岛对于“僧敲月下门”与“僧推月下门”的“推敲”。

(二)先放后收,循序渐进

古人在作文教学中强调要先放后收。宋代谢枋得在《文章规范》中谈到学习写作时说:“凡学文,初要胆大,后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在这里,“先放”就是让学生写放胆文,也就是让学生自由奔放地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不要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 “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后收”是指让学生写小心文,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写作基础上再按照一定的规范来作文。

另一方面古人则强调写作训练中也要“循序渐进”。清代的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提出:“识字时,专心致志于识字,不要打算读经;读经时,专心致志于读经,不要打算作文。”这便是古人在写作教学中十分注意的“循序渐进”。违反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会带来次序混乱的结果。可见在教学上要注意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做学问也要打好基础,切忌急于求成。

(三)读写思结合

诗圣杜甫有一句话传播甚广:“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这里明确强调了读和写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元代程端礼把读书比作销铜,把作文比作铸器,说销铜时极费力气,而铸器时只要识模,一冶即成,全不费力。多读书,再加上师傅的指点,书中的义理和作文的法度自然就能了然于心,“握笔构思时,自有确然见解,天然议论,出于心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也提倡“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眼到是看,口到是读,心到就是理解领会。熟读精思,是许多古代教师所强调的,它意味着并不是单单捧着少数的几篇文章死念就够了,而是要边读边思。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只读不思写出的文章仍不合格,只有将读写思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得自身的作文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二、古代写作教学思想对当今的启示

(一)系统训练,规范文体

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一项的要求是有层次分别的,第一学段(1―2 年级)的“写话”,第二、三学段(3―6 年级)的“习作”,第四学段(7―9 年级)的“写作”,这里明显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步骤的方法训练。中国古代在作文训练时所遵循的.教学理念认为,作文教学应该从“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小心文”。因此在教学中,降低初学时的难度,培养写作兴趣后逐渐加大难度,注意不同阶段方法的使用,形成一套成熟的作文教学程序就尤为重要。现在许多学生对于文体的意识十分淡薄,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应该对各种文体进行有区别性、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各种文体特征,明确各文体之间的差异性,写文章时自然就能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不至于文体不分了。

(二)以读促写,读写相长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获取大量的语言、思想、文化积累等,对于提高作文能力无疑是重要的。我们应该在作文训练的同时,制订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以辅助作文能力的增长。同时在刚开始学写作时,通过阅读来练习仿写也不失为一个迅速入门的途径。而在阅读教学中写作能力的渗透也是无处不在的,最明显地体现在文本解读里,通过读者与作者的互相换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涵,得出个性化的解读,这样的一种阅读能力与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可分割的。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叶老的话高度概括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三)贴近生活,开拓创新

贴近生活,并学会体味生活。顾黄初先生在《关于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一些设想》一文中强调:“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时间仅仅局限在这2700多课时上,空间仅仅束缚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师生的精力仅仅拘囿于这薄薄的几本语文教科书内,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恐怕是很难很难的。”写作更是如此,学生要通过留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情,才能获得写作素材。同时,作文毫无疑问是充满个性的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精神特点,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有灵光一现的时候。陆机在《文赋》中说:“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因此任何的所谓“灵光”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脱离生活,创新思维能力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归根结底,还是要鼓励学生走近生活,多思,多读,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写作,体会创作所带来的精神愉悦,真正地爱上写作,而不是把它看作一项应付考试的任务,这才是培养学生想象与创新思维的关键。

5.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篇五

1. 练习与思考1

本题内容涉及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判定问题。题目给出三种不同的观点。答案是多元的,只要学生能提出观点,自圆其说即可。而且,问题考察的是学生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引导学生探讨该问题时,可以进一步引出:孔子讲义,是否绝对否定利?是否将义与利决然对立?韩非子讲利,是否绝对否定义?

其实,不管是孔子还是韩非子,在义利之辨中,都没有将利与义绝对对立起来,只是侧重点不同。如:孔子也讲“庶之,富之,教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不过是孔子更讲仁、礼;韩非子则更注重利的功用。究其原因,实是两者的立场观点不同、思想方法不同所致。孔子提出礼、义、仁,故更重义,韩非子出于战国时期社会现实需要,主张法治、刑赏,故而更重利。

义利之辨发展至宋明时期,成了一大命题,即“义利之辨乃人禽之别”,君子与小人便成了绝对对立的道德观念,这是基于宋明理学思想观念之上的。后世学者如清代颜元主张义利统一,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就现实社会现状的思考而得出的结论。2.练习与思考2 孔子强调“仁”,是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人手,推而广之,以此实现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礼,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则通过“天人感应”将儒家的伦理学说神圣化、绝对化,强调“天意安排”。孔子的学说从启发人的内在道德意识和自觉要求人手,董仲舒则强调“天意安排”,这是他们学说最大的不同。

第二课 宋明理学

1.练习与思考l 本题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句,得出不同结论。以下仅供参考:

第一首诗: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读书感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哲学角度思考,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明了源与流的关系。

第二首诗:《宋诗鉴赏词典》是这样说的:“蒙冲巨舰,需要大江大海,才能不搁浅,才能轻快地、自在地航行。如果离开了这样的必要条件,违反了它们在水上航行的规律,硬是要用人力去‘推移’,即使发挥了人们的冲天干劲,也还是白费气力。”朱熹此诗是因为观书有感而作。从这样的视角出发,诗中所谓的“蒙冲巨舰”、“向来枉费推移力”表面所指为自然现象,但暗中指向的却是平时虽刻苦读书,百般思索,千样计较,书中之理仍然有不易了解这样一种困难迷惑的情景。但长期而艰辛的思索、探求,于“昨夜”豁然明朗,大彻大悟,以前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悄然冰释,书中之理在自己的脑海中融会提升为井然有序的“洁净空阔”的理世界。朱熹认为,人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即物穷理”,要经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渐进阶段,苦苦摸索,艰难积累。在此一阶段,为了解放迷惑困顿而上下求索。在这一阶段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进入“豁然贯通”、大彻大悟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准备或基础,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之上的飞跃。诗句道出了朱熹哲学的认识世界的思想、方法。2.练习与思考2 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是万事万物的总法则,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其具体体现,人们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渐进式地探究理。而陆王心学则提出心理合一的观点,陆九渊宣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则进一步发展“心即理”,的观念,将“心”视为宇宙最高本原,因此求理不需要借助外物,唯求于心,“致良知”方可。

第三课 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

1.练习与思考l 特点:形式上,有累世同居的大家庭,也有聚族而居的宗族组织。宗族首领为族长。族内有严格的族规、严密的组织系统,提倡“敬宗收族”,将分裂成个体小家庭的同姓族人纳人家族,并以祠堂、家谱、族田等手段,增强家族的约束力和凝聚力。

根据教材中安徽宣城旌德县江村的江氏宗祠图,徽州地区的民间族谱图等材料,可以论证宋以来家族制度的上述特征。2.练习与思考2 古代老百姓遇见官吏,往往自称“小民”,尊称对方为“大人”、“大老爷”,这种现象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根源在于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中国古代社会中,家与国之间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家长与家族成员之间,君主与臣僚之间都存在着等级差别。国可视为家的扩展,家就像是国的缩影。历代皇帝以家国同构的精神,保持着君与父的双重身份,官吏也被看作父权的代表。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在中华文明起源时就已具形。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更加强化了这一社会结构。

第四课 礼制规范

1.练习与思考l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如:从内容上看,道德本质和源起及基本道德准则并重。从方式上看,身教重于言教。从教化的策略看,重视道德教化的通俗化和普及化。从教化的目的上看,维护礼仪制度,等等。2.练习与思考2 法家和儒家在社会上起主导作用的时期不一,法家思想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以后,出现援礼入法,法家不再在社会上起主导作用,儒家则成为官方哲学。因此,由于时代的不同,法、儒两家的立法思想存在差异。

法家的立法思想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即不分亲疏贵贱,一律按照法典行事,强调法律的强制作用。儒家的立法思想则是将其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及相应的礼制规范和伦理纲常作为法律的最高准则,即“援礼入法”,依据人们的身份地位与社会关系来断案量刑。

也可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历史史实,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比较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秦律与唐律,也可以发现法、儒两家在立法上的不同。

评价法、儒两家的利弊:应将两家置于具体的社会时代中分析,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

儒家立法思想是建立在注重人类的伦理道德对社会的制约功能之上的。儒家强调人与人应该互敬互爱,和谐共处,儒家的思想强调伦理的作用,因此,其法律表现为德主刑辅的特点。法家之长,在于其务实精神,不避亲疏,对政学治术有精深的研究,在战国时期对促进国家富强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法家强调严刑峻法治世,过于刚峻,且以吏为师的做法对于思想自由是一种极大的妨碍。

第五课 儒家文化与传播

1.练习与思考l

本题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风俗、社会文化方面进行探究。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时,可让学生每人就一个方面,或一个点展开深入探讨。

如:在新加坡,有着和中国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礼仪与风俗习惯,两人相见时相互作揖;结婚要选黄道吉日,送红包;新娘穿代表喜庆的红色衣服,举行仪式时尽可能多地宴请亲朋好友;出殡要选不犯凶神恶煞的时间;为讨吉利,商品、银行的字号大多取“鸿发”、“茂源”之类的招牌;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传统节日。另外,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华人聚居的国家,也都有许多风俗习惯、社会礼仪与中国相同或者相似。2.练习与思考2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英、德两国的思想家对儒学态度出现不一致、前后变化的原因:

6.汉字与古代文化 篇六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分析比较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阿基米德成就的介绍,理解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地探究自然,追求科学进步;讲述《天方夜谭》的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的兴趣,欣赏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以及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树立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祖国的文学艺术做出积极贡献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阿基米德及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难点:世界古代东西方建筑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背景图片《夜晚的星空》(配乐钢琴曲《星空》)

教师:仰望历史的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们苦苦求索、追随;仰望历史的星空,有无数名家名作与成就,如璀璨的繁星,从古至今,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让我们怀着最好奇的心理,一起仰望古代历史文明的星空,共同学习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探寻古代世界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之星。

(设计意图:以图片结合音乐,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无穷的力量—— 科学之星

教师:有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是谁如此大胆,出此狂言?

学生:阿基米德。

教师:他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让我们首先走进这颗科学的巨星。

展示:

教师: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科学之神”的美誉,阿基米德有什么杰出的贡献获此殊荣?

学生: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发明螺旋式水车。

教师:谁能告诉同学们阿基米德通过什么事发现了浮力定律?

学生:通过鉴定王冠的真假

教师: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我们要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和探索、思考的精神。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导言”故事回答,并通过故事感知,科学源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思考。)

教师:在物理课上,都学过杠杆定律,谁能和大家说说定律的具体内容?

教师:杠杆重要的特点就是省力。所以阿基米德说出了下面这句名言。

展示: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

教师:这句话,尽管不可能实现,但大家不要仅仅局限于物理的解释,要从科学家本人对科学的认知的角度理解。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开放性问题主要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科学能产生的巨大力量,改变世界面貌的道理。但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思考和大胆发表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思维的广度。)

展示: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阿基米德

教师:阿基米德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爱好思考,专心探索;献身科学、忠于祖国。

(设计意图:通过他的事迹,促进学生从小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并渗透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文学的基石——文学与戏剧之星

教师:古代科学的巨星光彩夺目,古代文学与戏剧之星同样明亮闪耀。其中,最亮丽的要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

1.《荷马史诗》

教师:“史诗”是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荷马史诗》是著名的英雄史诗。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各24卷。“木马计”就是出自此书。

展示:学生齐读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

我宁可战斗而死去,

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

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伊利亚特》摘选

(设计意图:通过齐读体会世界名著的魅力所在,体验英雄史诗的雄壮美。)

教师:《荷马史诗》有什么历史价值?

学生:它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教师:《荷马史诗》所反映的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历史,因此而被称为“荷马时代”。西方许多文学巨匠,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都从中汲取过丰富的养分。古希腊不仅有影响深远的文学巨著,它还是欧洲戏剧的故乡,至今还保留了许多剧场的遗址和经典的作品。

2、悲剧《俄底浦斯王》

教师:哪位同学来讲述俄底浦斯王的故事。

学生:讲述。

(设计意图: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三大之一,《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之一,他善于突出人的心理描写,把古代的悲剧艺术推向成熟。古希腊还有著名的“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西方的文学与戏剧异彩纷呈,东方的文学成就同样灼灼生辉。

3、《天方夜谭》

教师:“天方”是我国古代对阿拉伯地区的称呼,“夜谭”就是故事的意思。“天方夜谭”就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

教师:大家最熟悉其中哪些故事?

学生:讲述《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与神灯》的故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天方夜谭》它形成于9世纪到16世纪,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是阿拉伯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至今还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天方夜谭》中的故事不仅来源于阿拉伯,还有来自波斯、印度和埃及等地,说明它是不同文明交融、发展的成果。

学生: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表格,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能力。)

教师:古代希腊和阿拉伯为什么能产生这些伟大的成就? 联系现实,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凝固的音乐”——建筑艺术之星

教师:在古代文明的星空中,还有一颗独特的星星,它用一种十分朦胧的具有象征性的语言,清晰地记录并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它就是建筑艺术之星。具有代表意义的是东方阿拉伯的古老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被法国大作家雨果誉为“石头的交响乐”的西方建筑──巴黎圣母院。

1、麦加大清真寺

教师:麦加大清真寺位于今天哪个国家?属于哪个宗教的建筑?禁止什么?规定什么?

学生:它位于沙特阿拉伯,属于伊斯兰教的建筑,严禁杀生、斗殴和一切邪恶行为,又称禁寺。规定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

教师:麦加大清真寺的地位,特点?

学生:它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它的特点:高大、庄严。

教师:寺内用黑色帷幔笼罩的克尔白神庙又称“天房”,即真主的房子,供奉伊斯兰教圣物——黑色陨石,外面的帷幔上用金线绣着古兰经。它是所有穆斯林拜谒的方向,体现真主和伊斯兰教在穆斯林生命中占据最神圣的地位。

(设计意图:读图可以感受大清真寺的宏伟与庄严。)

2、巴黎圣母院

教师:巴黎圣母院位于今天哪个国家?属于哪个宗教的建筑?

学生:它位于法国,属于天主教的建筑

教师:其地位、特点?

学生:它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特点是高、尖、直,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教师:巴黎圣母院的主塔高90米,塔尖直冲云霄,如果置身其中,仿佛会把你的灵魂立即送往天堂。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有哪些相同点?

学生:巴黎圣母院最突出的特点为“高而尖”,麦加大清真寺最突出的特点是“大而高”,而它们重要的相同点则都是宗教圣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教师:为什么这一东一西的两大建筑都是宗教圣地?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是什么建筑?用途和今天学习的这两大建筑一样吗?为什么?

教师:建筑承载了历史,建筑传递了历史,不同的建筑代表不同文明的特点。西欧封建社会,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垄断了精神和文化领域。而阿拉伯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国古代皇权高于一切。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建筑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及社会观念的变迁。)

教师:比较上面三幅图,哪幅是哥特式建筑?哪幅是罗马式建筑?哪幅是中国古典式建筑?说说它们各有哪些风格?说一说,你还见到哪些这样的建筑?

学生:A为中国古典建筑,B为罗马式建筑,C为哥特式建筑。

学生: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主要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罗马式建筑多使用高大的柱子、石头屋顶和圆拱;哥特式建筑的特点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屋顶使用小尖塔并装置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法国作家雨果把巴黎圣母院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建筑是一种“凝固的音乐”。建筑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变迁的见证。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古代科学与思想文化成果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星空中不仅有科学、文学、戏剧和建筑之星,还有很多很多闪亮的星星,它们是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代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指引后人不断探索与前进的明灯。

课后习题

测验题目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⑴上述材料出自什么地方的哪一部著作?

⑵这部著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⑶这部著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板书

7.汉字与古代文化 篇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象形文字是下列什么人创造的()

A.苏美尔人 B.阿卡德人 C.腓尼基人 D.古代埃及人

2.对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是()①乔达摩•悉达多 ②穆罕默德 ③耶稣 ④丕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与如图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4.下列关于古代宗教的表述,正确的是()A.佛教宣扬: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B.伊斯兰教奉《圣经》为经典 C.宗教是对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 D.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后一个创立出来的 5.公元7世纪创立的伊斯兰教()

A.宣扬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B.主张“众生平等” C.宣扬对安拉的崇拜 D.重视养生,追求长生不老

6.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7.都诞生于元以 格 /空/ 空格/格空格/空格空格/ /空//格//空/ 空格 格//空/ /空//空//空/ 格/ 空格/格/ /格/ /空/都诞生洲

最后都统治利用空格/ /格/ 空格//格/ 空格/ /格/ /空/ 们的传于各间文化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佛教基督教伊斯兰并称为世界三教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A.中国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古印度 9.我们常说的诞节”、公元纪”与列哪个宗教有关?()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下列关于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9十个数字符号

②创立了伊斯兰教

③创立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

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初中历史试卷第1页,共11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佛教诞生地 B.630年,被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三、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12.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该地区的麦加城最为敏感,因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它奉为各自的圣地。______ 改正: ______。

13.阅读下表内容判断。三大宗教 产生时间 佛教 基督教 公元前6世纪 公元1世纪前后

产生地点 古代印度 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 阿拉伯半岛

创立者

经典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三藏” 说中的耶稣(“救世主”)《圣经》 穆罕默德(先知)

《古兰经》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初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1)三大宗教均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______(2)三大宗教均发源于欧洲地区。______(3)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______(4)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到了我国境内。______(5)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他被尊称为“先知”。______。

14.不管世界各国的字多么不同,伯字不需要翻译们认得。其,阿拉伯数字不是阿伯人首创,是他们将种数传播到了全世界在跨亚三大洲的年代,帝国收集了大量希腊罗马、印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再传播到世界各。拉伯人将阿拉伯数播到世界各地。______ 阿拉伯字的发者是阿拉人。______

阿拉伯人曾建立了亚非欧三大洲的国家。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15.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请阅读下面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初中历史试卷第2页,共11页

材料三:他曾经说过:“求知对穆斯林男女都是天命。”他的话鼓舞了广大穆斯林求知的愿望。从公元七世纪开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着海陆交通线到达了世界各地。他们或是进行贸易,又或是旅行,(宗教名称)亦跟随着他们传播着。

(1)材料一展示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该宗教的创始人是谁? 为了“求取真经”,我国唐朝高僧玄奘曾前往何处(宗教的起源地)求取真经?

(2)材料二中的“某宗教创始人的诞辰”,“某宗教”指的是哪一宗教?“创始人”指的是谁?在中古欧洲时期,该宗教在精神和文化领域有何表现?

(3)材料中的“ ”指的是哪一宗教?该宗教诞生于哪一地区?历史上,创立者是谁?这一地区的统一和该宗教有何关系?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宗教的经典分别是: 材料一: ______ 材料二: ______ 材料三: ______(5)思考:在阶级社会里,上述的三个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二 “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忍受苦难的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三 他号召大家都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1)以上材料所宣传的教义分别属于哪一种宗教?

(2)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宗教是什么?其经典是什么?4世纪时,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的是什么宗教?

(3)材料二中的“救世主”是谁?这种宗教产生于哪一地区?这种宗教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

(4)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种宗教的主张中,相似之处是什么?

17.材料一 早期的A宗教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济,鼓吹正义必胜,对帝国境内身处困境的广大下层居民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材料二 B宗教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突破种姓制度的严格界限。材料三 C 宗教以信仰真主安拉为主要教义。请回答:

(1)A、B、C分别代表哪三个宗教?

(2)列出A、C宗教经典的名称、创立者和创立地点。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C宗教的产生和传播产生了什么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材料二:“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 材料三:“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初中历史试卷第3页,共11页(1)对中国、欧洲历史文化影响深远的分别是什么宗教? 材料四: 下表是某地区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大约数字): 时间 1490年 1570年 1650年 1825年 白人 0 138000 725000 43490000

黑人+混血 0 260000 815000+644000

土著人民 50000000 9700000 9105000

4188888+6252000 8211300(2)材料四表格所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情况?黑人是以怎样的方式移居这一地区的?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料一

材料二 下面是王丽、李建、张红对“宗教的社会作用”的不同评价。王丽 李建 张红 宗教是统治阶级麻痹人们思想的工具,并使人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它起到的是消极作用

宗教给予人类精神慰藉,能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并促进文明的传承和交流,它起到的是积极作用

宗教具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作用,要辩证地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

(1)材料一中图

1、图

2、图3分别反映的是哪一种宗教?其中最早创立的是哪一种宗教?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三大宗教”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的共同原因。(3)材料二中,三位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是谁?请说明你的理由。20.一般来说,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他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构建了不同文明的乐章。

材料一: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不少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西亚文化,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和地区。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

材料三: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口述成一本书,该书向西方人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1)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

(2)材料一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指什么人?他们传播的主要宗教是什么?他们曾经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出自哪一民间故事集?

(3)材料三中的这位商人是谁?他在中国什么朝代时入朝为官?当时的皇帝是谁?他

初中历史试卷第4页,共11页 口述的什么书成了西方殖民者开辟东方新航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4)有人认为战争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你是否赞成?为什么?

【答案】

1.D

2.D

3.B

4.C

5.C

6.D

7.B

8.C

9.C

10.C

11.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

故答案为:

12.×;麦加改为耶路撒冷

13.B;B;A;C;A

14.×;√;√

15.《金刚经》;《圣经》;《古兰经》

16.(1)材料一中宣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的是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根据材料二中的救世主和上帝可知这个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根据材料三中的真主安拉可知这个宗教是伊斯兰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2)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4世纪后期,罗马帝国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3)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那年算起的,而耶稣出生的时间12月25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

(4)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在社会矛盾重重,人们渴望自由、平等、幸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们的教义都宣扬忍耐、顺从等主张. 故答案为:

(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初中历史试卷第5页,共11页(2)伊斯兰教,《古兰经》,基督教.(3)耶稣,巴勒斯坦地区,圣诞节.(4)主张忍耐顺从.

17.(1)根据材料一中“上帝”可知A宗教是基督教.上帝是基督教信仰的创造宇宙之神.根据材料二中“倡导众生平等和种姓制度”可知B宗教是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根据材料三中“信仰真主安拉”可知C宗教是伊斯兰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2)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那年算起的,而耶稣出生的时间12月25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3)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故答案为:

(1)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2)A:《圣经》,耶稣,巴勒斯坦地区.C:《古兰经》,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3)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扩张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18.(1)材料一中宣扬“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是佛教;材料二中宣扬“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的是伊斯兰教;材料三中宣扬“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的是基督教,其中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深远;而基督教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对欧洲历史文化影响深远.

(2)材料四中这个地区在1490年没有白人和黑人及混血,都是土著居民,而在此后白人和黑人及混血人口逐渐增加,土著居民却不断减少,据此分析可知这个地区是美洲;美洲是1492年哥伦布远航时发现的,在此之前这里没有白人;黑人是在黑奴贸易中移居美洲的;因欧洲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导致美洲种植园缺乏大量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发现贩卖黑人奴隶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奴隶贩子带着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从16世纪到19世纪持续了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为欧洲积聚了巨额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答案为:

(1)佛教和基督教.(2)美洲;“三角贸易”或“黑奴贸易”.

19.(1)图1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像,他创立了佛教,图2是创立基督教的耶稣;图3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麦加大清真寺.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最早创立的是佛教.(2)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

初中历史试卷第6页,共11页 教都是在社会矛盾重重,人们渴望自由、平等、幸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们的教义都宣扬忍耐、顺从等主张.

(3)材料二中,三位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不正确是王丽、李建.他们没有把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分为二地评价,存在片面性. 故答案为:

(1)图1:佛教.图2:基督教.图3:伊斯兰教.最早创立的是佛教.

(2)共同原因:三大宗教都叫人忍耐、顺从、忍受苦难等,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所以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麻痹和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

(3)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王丽、李建.理由:王丽、李建没有把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分为二地评价,存在片面性.

20.(1)据材料一的经济文化之路--丝绸之路和材料二中的“出征和扩张”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和平交流,材料二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暴力冲突.(2)材料一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指的是阿拉伯人,他们在完成阿拉伯统一的过程中创立并传播了伊斯兰教,他们曾经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出自《天方夜谭》这一民间故事集.阿拉伯人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

(3)据材料三“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口述成一本书,该书向西方人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可知,这位商人是马可•波罗,他在元朝元世祖的时候来到中国,回国后根据他的见闻写成的《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古老的东方文化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跃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因此我们应赞同这种观点. 故答案为:

(1)材料一:和平交往;材料二:暴力冲突或者战争.(2)阿拉伯人;伊斯兰教;《天方夜谭》.(3)马可•波罗;元世祖;《马可•波罗行纪》.

(4)赞成.比如: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古老的东方文化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跃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因此我们应赞同这种观点.

【解析】

1.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故选D.

本题考查象形文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2.初中历史试卷第7页,共11页 ①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创始人,②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他们与基督教无关,据此可排除含①②的ABC三个选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相关人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人物. 3.图片中典型的标志是十字架.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据说他诞生在巴勒斯坦伯利恒的一个马棚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西方人认为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他的血洗净了我们的罪,十字架就成了救赎的象征.因而与题干图片相关的宗教是基督教. 故选B.

本题考查基督教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教义、经典以及建筑特色.

4.宣扬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奉《古兰经》为经典;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产生于7世纪的伊斯兰教才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后一个创立出来的;只有宗教是对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宗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史实. 5.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 6.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1世纪时产生于巴基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

7.基督诞生于元1世纪,伊斯兰教诞生于7世纪初,错误.佛教生于印度;基督教诞生巴勒坦一;伊斯兰诞生阿半的麦.确三大宗教让人忍耐,有利统治者的统,最后都为治所利用.正确.三大宗教向外传播程,同时也是不文化融合过程.正确. 故选.

本题考查的是界三大宗.

题四选都是三项内容,故题可用排除法进选择. 8.A.道诞生于中.

教诞生于巴勒斯地区.

初中历史试卷第8页,共11页 伊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 故选.

本题查的是斯教相关知识,属识题.

本难度般目的主要考学生对四种宗教的掌握,意区分.

9.1世纪时耶稣临人人忍苦难,死后以入“天堂”.这一“救世主”使绝望的人拥有了神寄托,这种信仰稣为“救世的宗教称为基督教,来督教成世界三宗教之一,了纪稣,人们把耶稣出的一年定为公元年,他生的那一天月25日为圣诞,圣诞节是西方重要的日. 故C.

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知道“圣诞节”、公元年的. 对基督要从其创立、教义经典、发展几个方面进行.

10.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等都是阿拉伯人通过战争或是贸易传入欧洲和世界其它地方.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西方人也将中世纪的科学形象地比作:“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可见阿拉伯人对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古印度人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9十个数字符号.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阿拉伯人的贡献. 注意准确识记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

11.本题考查佛教和伊斯兰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

12.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该地区的耶路撒冷由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它奉为圣地,有三教圣城之称,它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该地区重要矛盾之一,不是麦加. 故答案为:

×;改正:麦加改为耶路撒冷. 本题考查的是中东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三教圣城耶路撒冷. 13.(1)三大宗教均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前后,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初.故划B.

(2)三大宗教均发源于欧洲地区.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三大宗教均发源于亚洲.故划B.

(3)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故划A.

(4)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到了我国境内.这句话是正确的,但上表信息没有涉及.故划C.(5)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他被尊称为“先知”,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故划A.

故答案为:(1)B.(2)B.

初中历史试卷第9页,共11页(3)A.(4)C.(5)A.

本题考查三大宗教.

本题考查三大宗教,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12世纪初,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传到.1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致此后拉数字传了全世界. 7纪中叶,伯半岛基统一,又经过一百年的发,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三的大帝国. 据所学知,印度人用梵的头表示数字,创造从0到十个数字计数.阿拉伯人会了这法,对它加改.1世纪初,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为“拉伯数字”. ×;;√.

本题要考查了阿伯人的史贡献. 识记伯人的主历史贡献.

15.(1)据图示可知,材料一展示的是佛教.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其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并把印度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介绍到中国来,为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基督教会后来确定耶稣出生日期是12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圣诞节”.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教会拥有西欧近1/3的土地;在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并与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上更是处于万流归宗的垄断地位,当时西欧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都是基督教僧侣.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3)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宗教是伊斯兰教,7世纪,默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形成了阿拉伯文明,对以后的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形成等.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4)据所学知识,佛教经典《金刚经》,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5)由上述材料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宗教服务于统治的需要,教义有麻痹人民思想的作用,迎合了身处苦难中的下层人民的精神需要、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 故答案为:

(1)佛教、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印度(天竺).(2)基督教、耶稣、基督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3)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地区(麦加)、默罕默德、促进了该地区的统一.(4)《金刚经》、《圣经》、《古兰经》.(5)三大宗教的教义迎合了身处苦难中的下层人民的精神需要、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 本题考查三大宗教相关知识.

本题掌握三大宗教相关内容.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16.(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教义.

初中历史试卷第10页,共11页(2)本题考查的是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宗教和罗马皇帝定为国教的宗教.(3)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的创立与相关节日.(4)本题考查的是三大宗教教义的相似之处.

本题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又体现灵活性与开放性,问题跨度大,但联系紧密.

17.(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教义.(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3)本题考查的是伊斯兰教传播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史实. 18.(1)本题考查的是佛教和基督教.(2)本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世界三大宗教、新航路开辟和“三角贸易”的相关史实.

19.本题以三大宗教的图片与对宗教的评价,综合考查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立、教义等史实.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立与评述事件的方法.

20.(1)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

(2)本题主要考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天方夜谭》.(3)本题主要考查马可•波罗.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文明的交往与传播,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上一篇: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室管理制度下一篇:工会工作岗竞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