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教育

2024-08-28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12篇)

1.浅谈幼儿美术教育 篇一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詹 菲

(陕西师范大学)

摘 要:幼儿时期是人类大脑成长与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幼儿时期,教师与家长应该特别关注幼儿的成长。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成长,从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作用以及策略三方面研究了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成长

一、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

幼儿美术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阶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有形、有色以及特定背景的艺术活动,增大幼儿的想象空间,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是这样阐述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于幼儿观察到的物体外观、颜色、形态以及结构等,引导他们通过绘画或者手工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帮助他们初步建立起审美意识。”

二、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

1.幼儿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外部世界的感性认识,保护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与活跃性,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缺少了美术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体系就是不完整的。美术教育能够开发被教育者的潜能与创造力,对提升被教育者的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幼儿美术教育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我国很多儿童美术教育学家都赞同这样的观点:儿童绘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智力的发育情况。实际上,绘画的过程是双手与大脑高效合作的过程,能够反映出儿童对色彩的感受与认知能力、对事物的观察与理解能力、对美的体验等。换句话说,绘画的时候儿童是全身心投入的,这无疑对开发他们的智力大有裨益。

3.幼儿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心理学实验证明,每个幼儿都有与生俱来的巨大潜能,只要开发得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美术教育能够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让他们喜欢绘画以及能够创造性地画出具有显著个人特色的图画。很显然,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有助于令他们成长为社会的精英,为人类与自己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4.幼儿美术教育能够增强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做得最多的就是观察,通过观察,他们会建立起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幼儿一般都是先对事物进行观察,然后才拿起画笔进行绘画的,所以,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幼儿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就相当于找到了通往知识世界的捷径,他们能够更快地领略到知识的无穷魅力。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对提高幼儿的终身学习能力大有帮助。

5幼儿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反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最直接指标就是创造力,而创造力本身又不是独立存在的,其必须以想象力为依托。换句话说,离开了想象力,创造力就像是镜中花、水中月,只是空谈。幼儿绘出的每幅图画中都体现着他们的想象力,对于并没有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幼儿而言,他们画笔下的世界都是来源于想象的。洪红曾经说过:“绘画是激发孩子想象力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限,掌握的词汇量很少,绘画就成了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感受,在绘画中得到成长。

6.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其他作用

美术教育能够强化幼儿与他人交流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在集体绘画的过程中,幼儿之间会进行合作,在绘画中就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美术教育还能够加深幼儿对情感的认识,让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将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而是学会爱父母、关心他人,培养起良好的个人品德。

三、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策略

1.创造轻松活泼的绘画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将幼儿作为课堂的主体,而自己则是引导者,为幼儿创造更多可以表达与探索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多去外面的世界之中倾听与观察,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自我发现,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让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正确评价幼儿绘画作品

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为幼儿创造广阔的想象空间。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新幼儿美术教学形式

5.多给予幼儿肯定与鼓励,增强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展现自己的个性

总之,美术是幼儿感受与认识世界的最直接方式,同时也是表达他们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幼儿美术教育的最主要价值就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加深他们对生活以及整个世界的感性认识。学校与教师应多开展与美术相关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细心观察,之后结合自己的想象,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总而言之,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教育者以及家长应给予其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周艳秋。美术教育对儿童成长所起的作用研究[J].美与时代,(07):8-22.

2.浅谈幼儿美术教育 篇二

为了使幼儿的身心和谐健康的成长, 我们必须纠正家庭和部分幼儿园的错误的教育观念, 充分了解和尊重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采用一系列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

一、游戏教学法

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生来是好动的, 以游戏为生命的。”玩是孩子的天性, 游戏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的基本活动, 同时, 游戏也是孩子获得知识促进智力发展的一种主要方式。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 为了使自己过得快乐和满足, 进行一些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 可以使他们学会怎样和其他小朋友和平共处, 也可以使他们自己建立起良好的思想品德, 同时还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 启发幼儿对各种事物的美感。所以, 我们教师要多带领幼儿进行这种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游戏活动, 让幼儿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1. 提供游戏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的环境

幼儿进行游戏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进行创设。首先, 在幼儿园我们要构建一系列的游戏设施, 包括滑梯、旋转木马、小摇篮等一些必要的物质材料, 还要准备皮球、积木、小推车等很多大的小的玩具并把这些玩具进行整理归类, 另外还要布置游戏的活动场所, 创设丰富的环境, 激发幼儿想象的空间, 启迪幼儿探索的兴趣, 当然还必须确保幼儿活动的安全。需要准备的东西还很多,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 我们教师必须集思广益, 准备很多的东西来满足幼儿的各种各样的游戏需要。其次, 我们还要创设宽松的精神环境, 把我们的幼儿园布置得舒适和温馨, 使幼儿们时刻保持身心愉悦的感觉, 只有这样, 才具备使幼儿进行大胆创造的条件, 才可以使幼儿健康、活泼、幸福地成长。

2. 选择自主、自由、开放的游戏活动

以往, 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的各种游戏活动都是教师安排的, 幼儿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完全没有自主可言, 幼儿就像是一个能被操纵的玩偶, 逐渐丧失了活泼好动的天性, 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就更别提创造力的培养了。所以, 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的游戏方式, 把游戏活动的阵地真正地还给幼儿。

新时期, 我们必须认清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身份和地位, 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 而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支持者、维护者、观察者、记录者和引导者。我们在日常活动中, 要多选择开放、自主的游戏活动, 要学会征求幼儿的意见, 采用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同时开展多个游戏活动, 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快乐、满足和进步, 并且可以让幼儿深刻地感觉到游戏是他们自己的, 他们也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教师可以采纳他们的意见, 他们虽小但也是被尊重的。

作为教师, 放开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活动, 让他们自己确定游戏规则, 自己圈定游戏场所, 自己选择合作伙伴, 自己设定活动方式, 更能够把他们真实的心境和思想感情表露出来, 而且也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真正使幼儿快乐地游戏, 在游戏中学习。

二、童话故事教学法

童话故事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幼儿对事物保持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而童话故事具有趣味性的特点, 所以一般幼儿都比较爱听, 有的还可以自己编写或者表演。采用童话故事对幼儿进行教学, 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幼儿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从而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为了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采用讲述童话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从而把所学知识深刻地记在他们心里。比如, 我在讲授关于骄傲的题目时, 我就给幼儿们讲故事:“从前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公主, 但她非常骄傲。人很多王子来向她求婚, 可是她都不答应。后来又一天, 一个长得很俊的魔术师的儿子来到皇宫。他请求公主嫁给他, 骄傲的公主虽然心里很愿意但是不答应他, 而是要求一些礼物。首先, 她要他给她一个上面镶有三颗红宝石的金戒指。那位小伙子从他父亲那里学会了很多魔术, 他便变了一个上面镶有三颗红宝石的金戒指给了公主。骄傲的公主对这个金戒指并不满意, 她要他给她一双银鞋。魔术师的儿子变了双银鞋给她“公主的心并没被打动, 甚至没向他表示谢意。因此那位年轻人决定惩罚她的忘恩负义。接着, 公主又要他给她一座水晶宫, 宫里还得有一个到处是珍奇动物的猎园。年轻的魔术师气得把她变成了一个牧鹅女, 她不得不照料一群鹅。他把她的宫殿变成一个简陋的小屋。从此以后, 再也没有王子来向她求婚, 因为她再也不是一位公主了。她曾经太骄傲了, 其下场是只得作为一位普通的牧鹅女度过她的余生。”故事讲完了, 幼儿们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因为他们还深深地沉浸在生动的童话故事里呢。

童话故事使教师复杂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 使学生不仅乐于学习, 而且易于学习。童话故事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3.浅谈幼儿美术教育 篇三

一、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

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幼儿在画画或做手工的过程中,总是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双手去参与活动的,比如大班画“春天”可以先做“春天在哪里”的游戏,教师启发幼儿用眼睛在天空、花丛、草坪上寻找春天已来到人间,幼儿边朗诵《春姑娘来了》的诗歌,边用画笔画出自己的所见、所知和所想的事物,这样他们在创造过程中会表现得想象充分、情感丰富、思维积极性高、操作能力强。所以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多配合这样的观察,就会逐渐让幼儿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逐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这样幼儿的想象力、操作能力都有所发展。

二、美术教育可以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艺术对象的形象结构、颜色等特征,并用语言进行表达,如幼儿画金鱼时,当形态各异的金鱼展现在幼儿眼前时,孩子会情不自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金鱼的颜色真多呀,有红的、黄的、还有黑的,金鱼的尾巴摆来摆去好漂亮,真像美丽的飘带。”幼儿不论手中操作什么东西,常自言自语或与他人对话,如幼儿画小猫时边画边念:“有间小房子(头),开着两扇窗(耳朵),挂着小帘子(额),住着两个小孩子(眼睛),合用一口锅(嘴),每人一双筷子(胡子),房下有个土墩子(身子),旁边有个大钩子(尾巴)。”这样幼儿在操作时兴趣就高了,既掌握了操作要领又练习了说话。通过幼儿动手动脑,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作品,头脑中孕育出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并且介绍给别人听,由于画的内容是孩子的感受和所思所想,因而讲述时语言也就生动了。

三、美术教育能培养幼儿学习的持久性、专注性和自觉性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无论是画画还是手工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都是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习得。通常幼儿对绘画或是手工活动都会产生较大的兴趣。因为幼儿在美术创作力方面可以融进他们的语言和想象,可以无限制地表现他们美好的愿望,并以极大的艺术美的感染力吸引着他们。教师用各种方法引导和激励幼儿积极参与创造活动,让幼儿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进行各种练习,随着幼儿实践活动的丰富和扩大,在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幼儿便会用作品来表现他们心目中的一切念头并付诸实践,当他们的作品能表现自然环境中的某一个方面时,心中便会产生一种快慰和满足,在老师的激励下,他们更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创作实践练习中,而且还能坚持不懈。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取决于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顽强的毅力等多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美术教育活动恰恰能够为幼儿提供在愉快的情绪中发现和创造的最好机会。幼儿能慢慢地养成对学习的持久性、专注性和自觉性的习惯。

四、美术教育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

目前部分家长过于重视文字、数学等内容,这种现象不利于幼儿正常、和谐的发展。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这样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幼儿的大脑发育。如手工制作,通过手的操作,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使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例如:分部着色活动。教师出示一个已有轮廓线而未上色的的面具,其轮廓线勾出各种色块的多少,在演示过程中边演示边口述步骤,而后幼儿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会进行记忆重复,手脑并用刺激手脑的协调发展。对已着色的面具,扎上孔,系上带子,而扎孔的位置点会直接影响到戴上的效果。幼儿这种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经验,为幼儿拓展知识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开发。

五、美术教育能使幼儿养成有条不紊的劳动习惯

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种类较多,所需的画具和材料也更多。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实践操作活动,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材料与绘画的技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幼儿学习不同画种,在技法和使用材料、工具上都有不同的要求。无论是教幼儿绘画或是手工制作,不但在教幼儿使用工具和材料上有规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幼儿在操作中的一些细节也有严格的要求和做法。如要求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始至终保持地面、桌面、衣服的整洁,作业完成后,各自把自己的工具、材料摆回原处,把自己的桌面收拾干净,作品放在展示区等。幼儿通过反复长久的实践操作,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做事有始有终,有条不紊的良好习惯。

六、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幼儿善于表现自我的习惯

幼儿美术活动是幼儿情感的培养,情绪的宣泄。幼儿作品反映的是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认知的水平,反映孩子与众不同的个性、兴趣和需要。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在画室里设置了一个展示区,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区,启发引导幼儿观察、评价同伴的作品,找出造型、构图、表现手法的不同和差异,并鼓励每个幼儿都向同伴和老师表述自己的作品内容或作品中的故事,说出与别人的不同感受。教师积极鼓励幼儿放飞想象的翅膀,诱导幼儿自发地表现,发泄其内心的情感,从而提高绘画兴趣,实现自我发展。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同,幼儿也不例外。而且,这种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比成人更强烈。而幼儿绘画的潜力各有不同,应优先考虑对他们创造性的培养。通过作品评价这一环节,不但有助于提高幼儿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还能让幼儿自己去理解、去体会,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4.浅谈幼儿数学教育 篇四

解放路小学附属幼儿园陈玉芳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指南》的出台,我们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有了新的看法,它使我们明白,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不是通过课本、通过记忆大量抽象的符号来学习,而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注重启蒙性、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注重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幼儿不断积累经验,逐步的构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指南》鲜明指出“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在开展的各种活动中,不但要注重教幼儿学会什么,还要考虑如何教幼儿会学。也就是说,不仅关注“今天孩子学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关注“明天孩子会学”,呵护激发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探究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说实话,之前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大都确实习惯于注重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灌输给幼儿,而无视幼儿的兴趣、认识规律及知识水平。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幼儿最终养成懒动脑筋的习惯和学习上的依赖,产生厌学情绪,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极不开心的活动。所以《指南》建议,教师不先教,先让幼儿试一试,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促使幼儿学得开心,学得主动。一旦幼儿有了“会学”的愿望,则一改过去“填鸭式”、“注入式”的场面。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是,数学活动如果开展得不好,就是一个枯燥、空洞、无趣的活动,幼儿不但没有学到什么知识,而且打击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指南》中“数学认知”方面的几个目标,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又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其实用性和操作性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对于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确保教育中不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让幼儿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依据《指南》我尝试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在组织教育活动内容时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由从前以集体教学为主的方式逐步过渡到个体操作、小组学习、集体活动、随机教育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我设计课程活动内容也不完全依托自己的经验和创意来自主设计,还要根据不同年龄的目标和要求,充分考虑到各年龄段之间的递进、承接与过渡,以最大限度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帮助幼儿建构直接经验为原则,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使之更加符合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

一. 有效利用家长资源,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我在教孩子认识数字0后,让孩子回去和家长一起寻找数字0,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第二天,许多幼儿兴高采烈地跑来告诉我:“陈老师,我家的遥控器上有数字0;陈老师,我家的单元门上有数字0;陈老师,我在车牌上看见数字0了;陈老师,我妈妈的钱上面有数字0;陈老师,我的积木上有数字0;;陈老师,我家的温度表上有数字0……。这个时候,我趁机告诉幼儿每个数字0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并及时表扬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有一种成就感,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浓厚兴趣。

二、在游戏中师幼互动,做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帮幼儿积累经验。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数学活动材料,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从而喜欢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如:为了巩固对形状的认识,我设计了“喂食”的游戏,请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喂给正方形娃娃吃,把圆形片片喂给圆形娃娃吃,正是在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取得了相关经验。又如: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是大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主要目标除了让幼儿了解数与数之间互补、互换和等量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通过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促进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的初步发展。我带领幼儿玩一个“口算比赛”的游戏,规则是:由一个孩子出题,其他孩子算出算式的结果就马上抢答,回答又准又快的孩子就做下一轮出题的领袖。这个趣味游戏性不但可以把抽象、复杂的10以内数的运算简单化、具体化,还可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

情感,同时又保持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操作学具多样化,让孩子在操作中亲近数学,感知数学。

生动有趣的操作学具,能充分激发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我为幼儿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材料有的是我自制的,如数学棋谱、大转盘、数卡接龙、拼图等;也有的是和孩子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瓶子、小石子、花生壳、开心果壳、盒子、、珠子、雪糕棍、各种豆豆等。多样化的学具,激发了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如:让孩子按颜色标记进行分类时,我不仅制作了各种颜色的形状卡片,各种颜色的水果卡片,还收集了各种颜色的豆豆、瓶盖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孩子们将红豆豆、红瓶盖、红苹果、红色的圆纸片一一放入贴有红色标记的盒子里,他们反复摆弄、兴趣盎然,完全沉浸在玩乐的喜悦中。

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幼儿主动性

为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我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如:比较高矮,以小朋友为中心材料,幼儿以高矮排成一列,让幼儿自己通过尝试、探索后解决身边的问题。怎样排队好呢?你排在那里呢?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幼儿在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感到轻松、自然。

五. 让幼儿动手制作学具,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

《指南》指出幼儿应该在“做中学”,意即动手操作、直接体验和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指南》还强调指出: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在幼儿学习认识时钟的时候,提前一天我告诉幼儿,回家先找一找各种各样的时钟,认真进行观察,看一看有几根针,每根针长什么样,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钟面,第二天带来比一比。等第二天一看,他们制作的钟面有圆形的、方形的、椭圆形的,有苹果形状的、桃子形状的……。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样对时针、分针、整点、半点等的认识也就容易多了。

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幼儿将自己生活中喜欢的事物用来编应用题,是我班幼儿最期盼的事,幼儿编的应用题很棒,几乎没有重复的。例如:“妈妈买了7块巧克力,我吃了4块,还剩下几块没吃?”、“爸爸给我买了5本书,妈妈又给我买了3本书,现在我有多少本书?”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编出精彩的应用题。如果因为时间关系没让某个幼儿来编,他还觉得不高兴呢。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熟悉了很多生活中的数学活动,分享、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七、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感悟快,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维迟缓、感悟慢,总不开窍。为了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我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既可以让孩子操作难易不同的有层次的材料,又可以让孩子按不同的要求进行练习。如学习“按大小排序”时,能力强的可以提供5个以上的图卡进行排序(如大小不同的动物、植物、日常用品等),中等的可以提供三个图卡,能力差的可以提供三个明显大小的实物供其摆弄。再如按规律排序,孩子可以按一维特征排,如红片黄片红片黄片;也可以按二维特征进行排序,如红三角黄三角红三角黄三角等。另外,根据某一特征还可按照不同的模式进行排序,如狗猫狗猫的AB模式,红圆黄圆绿圆红圆黄圆绿圆的ABC模式等。通过实践可以证明,只有承认孩子的差异,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操作练习,才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支持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正处于感知运动水平和具体运算水平之间的重要时期,学数学将是帮助幼儿由前运算水平向具体运算水平过渡、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只有掌握好幼儿年龄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正确指导幼儿数学学习的方法,让幼儿快乐的参与数学活动,才能轻松获得所要掌握的的数学知识,并能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细心、大胆、爱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让幼儿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快乐地运用数学知识、快乐地成长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职责,愿我们都能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以《指

5.浅谈幼儿美术教育 篇五

浅谈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

小班孩子刚刚入园,他们的注意力、自控能力差,其绘画发展水平也正处于“涂鸦期”。由于他们年龄小,手部小肌肉群发育不够完善,手部力量不够且动作不够灵活,加上他们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又没有一定的技能做基础,所以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画出的物体不太规范,似像非像,让人难以捉摸。因此,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难度较大。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一下。在小班的美术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作为小班老师一定要做好初期的选材工作,选一些游戏性强的、幼儿能够接受的、既简单又出效果的题材(如手指点画,蔬菜印画等),使每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进去,而且在老师指导下都能完成,在老师积极性的评语中能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二、认识绘画工具及材料

幼儿绘画,特别是小班幼儿绘画,形式应多样化,不能让幼儿单一使用一种绘画工具来作画,这样容易导致幼儿失去新鲜感,减弱学习兴趣。因此每次作画,教师要尽量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让幼儿感到绘画课的新鲜和奇特,例如刚开始我让幼儿用广告色进行手指点画、蔬菜印染,当孩子对印染画有一定的了解时,我便及时调换其他的绘画工具和形式,如:撕贴画、纸团粘贴、水彩笔画、蜡笔涂画等,这样既让幼儿认识了多种多样的绘画工具,了解了多种多样的作画方式,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作画兴趣。

三、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绘画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认识基本的三原色,认识点、线(横线、竖线、曲线等),认识简单的图形(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并运用于绘画过程中,如用小点表示花朵,用短斜线画雨,用小射线画小草,用竖线画树干,用横线画棍子、绳子等。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教画点、线,然后过渡到点线组合(花草)、线线的组合(格子布、方形)、再教画图形(如吹泡泡,画手绢)及涂色,最后是点、线及图形组合。先使幼儿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笔方法及对笔的控制力,然后再教幼儿在绘画中画线、弧线、长短直线的基本的线条组合,最后到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眼中的事物。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培养好习惯,赢在起跑线”,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很重要。首先我们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坐姿,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我们要不断提醒;其次是正确的握笔姿势,因为握笔姿势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学习,我们一定要手把手的教,而且要时时观察提醒,还要让家长在家配合教育;第三是作画卫生习惯的培养,如:不拿水彩笔、蜡笔乱涂乱画,印染画后不乱抹,要将手洗干净再搬椅子,粘贴画时将撕掉的双面胶纸放在指定的地方;最后是收放学习用具。

五、用儿歌、故事内容导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调动积极性

生动的儿歌、故事能够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丰富幼儿内心情感世界。如:教画鱼时,教师配上儿歌“鱼宝宝,胆子大,天黑下雨都不怕,能唱歌,会游泳,乐得爸妈笑哈哈。”吸引幼儿在教画兔子时,我给幼儿讲小兔的故事:“兔妈妈生了只小兔,大家给小兔起了许多名字,有的叫长耳朵,有的叫红眼睛,有的叫短尾巴„„”,兔子的基本特征通过小兔子的不同名字就概括出来了,给幼儿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调动了幼儿作画的兴趣。

六、激发幼儿想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美术活动对于幼儿来讲既是学习,也是一种思维创造的实践活动,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发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能通过“儿童画”这一特殊的语言,展现幼儿的内心世界,奏出创新的主旋律。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创设一个个引人入胜、能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兴趣的良好环境,为幼儿自主参与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是丰富幼儿经验,为幼儿提供想像的经验基础。对于幼儿或多或少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实践能力的表露教师不仅要保护,更应给予大力的鼓励和表扬,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七、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的心态正确评价幼儿作品

幼儿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们布置在走廊内,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评价每个幼儿的绘画特点,让幼儿形象、直观的欣赏作品。俗话说:“好的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因此,我对完成作品较好的孩子总是给予积极的表扬,不好的也总是先表扬,在表扬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使幼儿在表扬中得到进步,得到发展。当孩子们受到同伴和老师的表扬时,他们的情绪也会更加高昂,作画兴趣便会更浓,积极性便会更高。

6.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论文 篇六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启发性色彩运用

1.通过多种玩色游戏,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受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遵循绘画学习的原则,首先教幼儿认识三原色,明白红、黄、蓝是三种基本的颜色。通过反复运用之后逐渐培养幼儿能独立搭配其喜欢的颜色,并能绘合色彩的冷暖,深浅明暗程度进行合理搭配色彩,最后引导幼儿如何正确布局画面,并要求作品层次清楚,如主次、远近分明。

2.从大自然中寻找色彩,认识色彩,培养幼儿感受色彩的能力

孩子们的幼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可以在上面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也可以在原野上放一把野火,透过这团野火,孩子的世界会变得更多彩,更有生命力。讓教师来做幼儿的“美的导师”。先从最容易,最直接的做起。就是:带着孩子们接近大自然。

3.运用中外名画,提高幼儿对色彩的表现力

不同色彩给人不同的意象。结合实物、图片和名画欣赏来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并选择一些色彩鲜艳明快,与幼儿生活较为接近,易懂的名画、图片、幼儿较好的作品进行欣赏,告诉他们漂亮鲜艳的颜色需要用不漂亮灰暗的颜色来衬托、比较才能映衬出美丽的色彩效果。因此,考虑到幼儿的审美偏爱和审美经验,可以选择色彩明快、风格简单的作品,再提供构图、用色相对复杂的作品,丰富幼儿的色彩语言。

4.启发幼儿全面观察色彩

幼儿辨色能力越强,就越能主动地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来画画,并在自己的图画上逐步注意色彩的运用,这样就能使幼儿对颜色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发展为辨别和运用的能力。 让孩子们按照老师得要求去涂抹颜色,是孩子们能较准确地掌握颜色的名称。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故事性色彩运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觉思维向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其思维活动往往要依赖一定的实物和动作的支持,直觉思维的特点十分显著。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言语的发展,一些幼儿也开始借助于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和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表现出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运用更好的教育方法,配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三、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游戏化色彩运用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注意游戏性,使幼儿的美术色彩活动成为轻松、愉快的活动。“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美术教育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游戏性。

1.开展游戏化色彩启蒙教育的目标

①积极的培养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儿童喜欢并愿意参加到色彩游戏活动中去。 ②让孩子们学会运用各种颜色进行作画,除了使用各自喜欢的颜色外,还能根据情景的需要调配出其他颜色。③能逐步学会使用水粉笔,蜡笔及棉签等色彩工具材料。④能大胆的使用各种颜色表达各自的不同感受并能简单地用语言表达各自的想法。

2.游戏化色彩启蒙教育的组织形式

①用印画的方式丰富活动

印画的工具多种多样,可以是孩子们平时很喜欢玩的玩具,比如小汽车,在汽车车轮上涂上颜色,然后在白纸上开出一道车辙印;也可以是不同树木的叶子,在不同叶子上涂抹不同的颜色,在纸上引出不同树叶的样子;还可以把一些容易切割的物体,可以切割成动物、房子等形状,让孩子们涂上颜色,在纸上印出图形等等。印画活动扩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在游戏过程中认识了图形、线条、颜色,使简单的玩色游戏变得更加的具有意义。

②涂色游戏

幼儿的绘画活动正处于涂鸦时期的初级阶段,要选择一些方法简单易行而又容易出效果的涂色游戏。比如,在活动中,在白纸上让幼儿用彩笔随意的进行色彩的涂抹,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涂色能力,可以有意识地教导孩子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进行涂色,尝试色彩的平涂法、渐变法和点彩法,

③配色游戏

经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孩子们对色彩的兴趣逐渐变得浓厚,这时可以开展配色游戏,举行“奇妙的颜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孩子如何让调配颜色,带领孩子去认识色彩。例如蓝色和黄色调配成为绿,这种奇妙的变化会使幼儿更容易记住三种颜色的名称。

同时,在配色游戏中,还可以充分发挥孩子们想象力,运用不同的色彩线条或色块在纸面上自由涂抹,并画满纸张。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努力的调色和涂色,发现不同的色彩变化,在调色中得到快乐。

④涂背景色游戏

组织幼儿进行背景色的设计平涂,运用线条,网格和波浪等图形添加背景颜色,指导孩子们怎样通过填充底色让个人的作品变得更加美丽。如对比色,渐变色,同一色,帮助孩子大胆的进行色彩运用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觉。

⑤开展主题绘画

这部分内容强调让儿童掌握一些上色的本领,如设计的“我爱我的家”,教师请儿童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一家人。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感到很快乐。

⑥涂颜色、找不同

通过对同一绘画内容的进行不同颜色的涂画,让幼儿进行找出几幅图画中色彩的不同。既锻炼了幼儿对颜色的辨别能力,也加强了幼儿对颜色名称的记忆力。

四、结语

7.浅谈幼儿教育 篇七

一、不管教给孩子什么, 孩子必须是快乐的

教师应该把孩子在活动中是否获得快乐的体验放在首要的位置。活动内容再有意义, 但如果孩子在活动中没有获得快乐的体验, 就不是好活动。快乐的体验能让孩子积极地面对一切, 能让孩子对一切活动感兴趣, 孩子做得怎么样, 学到什么, 画得怎样, 唱得怎样并不是最重要的, 快乐的感觉最重要!记得一次手工课上, 我让孩子们设计制作自己的小包包, 过了一会儿, 就有一些孩子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小作品”拿给我看, 当他们得到我的赞扬和肯定后, 小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微笑;这时, 我们班的小熙也兴高采烈地跑到我面前, 我看她做得不怎么好, 就给她指出来, 让她回去修改, 反复修改了二三次后, 孩子显得有些沮丧, 不知重复了多少回, 小熙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小包包。第二天, 小熙的妈妈告诉我, 早上孩子哭着嚷着不愿意来幼儿园, 说是最讨厌做手工了……通过这件事情, 我明白了:虽然孩子的小包包做成功了, 但是, 孩子并没有从中获得一丝的成功快乐和满足, 反而让她产生了厌倦手工的情绪, 这不就是教育的失败吗?其实, 无论教师还是家长, 不要刻意要求孩子做得有多么的完美, 结果并不重要, 关键是参与的过程!

二、教师、家长、孩子是不可分割的“合作者”

众所周知:自然是孩子的天性, 自由是孩子的本性, 扼杀天性和本性, 就是扼杀成长的活力和动力, 不一样的教育决定不一样的结果。孩子既是我们的前身, 又是我们的未来, 身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走进孩子的生活, 去认识孩子生动、多彩的精神世界, 把自己投入到孩子那天真无邪的世界中, 去引导他们, 支持他们,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完全是两个范畴的教育, 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终身教育, 可以是以孩子特性出发的个性教育, 学校教育对孩子来说只是成长某个阶段的教育, 只能做到一对多的共性教育, 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当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无能为力的时候, 就把孩子直接推给老人或完全寄希望于老师, 就等于放弃了对孩子的终身教育, 也可以称之为失职的父母, 最后承担后果的也只有我们自己。无论现在孩子是什么状况, 作为家长首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教育的奇迹是靠父母的精神引导实现的,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面对问题的能力, 才有可能让孩子变得更好。

三、换个角度看问题,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基础

任何一个成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 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暮年, 每当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代, 脸上就会露出只有儿童才有的最纯真的微笑。童年是美好的, 那迷人的生活, 天真的想象, 真切的喜怒哀乐, 可能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因此, 希望我们大人时刻拥有一颗童心, 和孩子一块游戏, 一起学习, 共同成长;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并能按孩子的本性实施孩子喜欢的并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 从小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品德。那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首先要给孩子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其次是给孩子倾诉的机会, 让孩子宣泄心中积郁的情感, 了解孩子的近况, 在相互尊重、理解、平等的氛围下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 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 这些压力如果找不到宣泄的通道, 就会对人产生伤害;而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而言, 他们可能会因此变得冷漠孤僻, 自我封闭或偏激、叛逆, 也可能因此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宣泄自己的情绪。

四、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成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 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所谓习惯, 是指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人们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 其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便会提高。研究表明, 3~12岁是年轻一代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然而, 我们家长却总是以孩子小为借口, 纵容孩子的一切, 致使孩子在饮食方面养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 有的甚至追在孩子后面跑着喂饭, 生怕孩子饿着, 或是一味满足孩子的胃口, 一日三餐都是孩子喜欢吃的饭菜, 这样只能造成营养失衡;合理、科学的搭配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保障。除此之外, 作为家长, 我们应该在习惯形成的关键期陪伴在孩子左右, 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说起孩子的学习成绩, 不能不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而学习能力是由感觉动作、听知觉和视知觉三大功能决定的。好习惯的养成则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 从小培养; (2) 从小事抓起; (3) 不能有例外; (4)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制定规范并合理运用强化机制; (5) 注意实践和行为指导。借用英国的一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 要形成好习惯, 贵在行动!总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孩子受益终生。

综上所述, 在幼儿教育中, 目光浅短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 一点拔苗助长的成绩, 却往往因为这一点得不偿失的利益而造成巨大的损失。丧失了财富, 可以说没丧失什么, 丧失了健康等于丧失了某种东西, 但丧失了教育品德时就一切都丧失了。有句话说得好, 精心是态度, 精细是过程, 精品是成绩, 教育是最艰难、最美丽的、基于生命的事业, 而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 当今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就是要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把生命发展的自主权还给孩子, 创造条件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飞扬, 提高孩子们的主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努力改变过去那种用教育压迫孩子的状况, 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美好的童年, 因为未来从这里出发。

摘要:幼儿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 它有特殊性。在21世纪新学年开始的时候, 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指导纲要 (试行) 》提出了“终身教育,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大大深化了我们对教育, 对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幼儿园教育的认识。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 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8.浅谈幼儿美术教育创新 篇八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090—001

毕加索认为,每个幼儿都是艺术家。确实,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有一些成人意想不到的表现,使得幼儿的美术有着成人无可比拟的魅力。的确,当你看到一幅幅色彩斑斓,姿态万千的美术作品时,你同样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但仔细推敲却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如出一辙:同样的红太阳。同样的花的形状,这就忽略了幼儿的创新。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谁拥有了创造型的人才,谁就会占有知识创新、科技創新的制高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时代赋予教育事业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如何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呢?

一、亲近生活,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情趣

一切的创造都源于生活。新《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作欲望。如大班画《美丽的秋天》,教师先组织幼儿观察秋天自然界的变化,带领幼儿去寻找秋天,观看秋天的自然风景,演唱有关秋天的歌曲等。通过上述活动。幼儿了解秋季的特征:秋高气爽的天气,太阳暖暖的照着大地,小草慢慢变黄了,树叶慢慢飘落下来,农民伯伯正忙着秋收……教师启发幼儿:“这么美丽的秋天,我们画下来,比一比谁画的起最美丽”。幼儿的观察力必然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组织幼儿多观察、多思索,从而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二、自主创新,自由表达,给予幼儿创造的兴趣

“小孩子得到了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美术活动中,给幼儿以充分的机会,让幼儿积极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给幼儿讲的机会,让幼儿能充分的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利于教师读“懂”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继续创造。如:在绘画“秋天的果实”活动中,一个幼儿在画好的大树上画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教师问;“你的水果树很漂亮,你为什么这么画?”这个孩子乐滋滋地回答:“有了这种树,人们不用太辛苦,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教师恍然大悟,忙引导说:“西瓜这么大,能挂在树上吗?”孩子沉思片刻说:“给它一个网兜吧!”说着给西瓜画了个网兜。孩子的创造就这样在讲的过程中又得到了提高。

三、点拨幼儿创造的思路,促进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创造思维的培养,需要老师的启发、引导,以开阔幼儿的思路,使幼儿敢于创造性思考。传统的教学由于只注重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培养出的幼儿思维单一,只会求同,不会求异,不敢创新。我们应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训练幼儿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如在添画圆这一活动中,可先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纸上的圆像什么,然后进行添画,使之变成另外一样物体。由于此活动注重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思维,所以幼儿添画后的画才会没有一张是相同的。

老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画想象画的机会,如引导幼儿画“未来的房子”,“欢迎天外来客”,“太空遨游”等。这些绘画题材能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未知的领域驰骋,幼儿可能通过想象画出通往太空的未来彩虹桥,并将未来的房子造到别的星球上,画出天外来客的各种奇形怪状等等。幼儿的这种想象创造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

四、正确的评价,鼓励幼儿再创造的欲望

评价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是进一步发现幼儿创新火花的过程。在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老师适度评价不仅能鼓励和肯定幼儿的创造性,同时还能激发幼儿再创造的强烈欲望。幼儿美术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一张画或学会一种技能,不是为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不能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而是应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那些有新意的作品,可给予一定的表扬,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肯定,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逐渐树立创新的信心,并能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五、同家长共同欣赏和重视幼儿的创作成果,提升幼儿创造的自信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年幼的儿童往往是为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认可而学习。因此,家长和教师认可、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指导家长学会了解幼儿,因为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而成人的思维是抽象的,要想两者达成共识,成人必须学会了解幼儿,观察幼儿,用幼儿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因势利导,从而使幼儿主动地去学习。当成人了解了幼儿,并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作品时,应对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激发幼儿再次创作的欲望,以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促使幼儿的潜能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9.浅谈幼儿安全意识教育 篇九

葛军霞

沙湖小学中心幼儿园联系电话:*** 现代社会中孩子是家庭中人人关注的中心,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更是时刻牵动着父母和祖辈的心。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幼儿阶段烧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堕落是几种常见的意外伤害,这些意外伤害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比如烧烫伤以5岁以下的幼儿居多,80%烧烫伤造成的影响是终身难以消除的。误服药物中毒及异物吸入多见于0——5岁幼儿。于是家长和教师为了避免幼儿受到这些伤害,往往对幼儿管头管脚、束缚幼儿的行为。在幼儿园里教师常常会提醒幼儿不要跑、不要闹。在家里家长也不许幼儿独自与小朋友玩,家用电器一律不许摸等。使孩子成为了捆住手脚的机器人。

其实,“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家长和教师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如何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我们老师必须正视的问题,通过学习借鉴,相互交流,我们摸索了几点教育的方法。

一、安全教育的内容——渗透于游戏和生活中

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为主,而真实的生活是充满了各种危险因素的,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保护自我不受伤害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十分重视给幼儿创设情境,比如在认识“神奇的电话号码”时,我们通过情境表演,创设小朋友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的情境。如:独自一人在家遇到陌生人敲门;奶奶突然昏倒:发生火警等游戏情境。让幼儿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了知识。同时在班级里的区域活动中放置了“神奇的电话”,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拨打电话,巩固他们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真实的生活是充满了各种危险因素的,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保护自我不受伤害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安全教育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让孩子在玩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步树立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以消防安全教育这一主题为例。为了让幼儿了解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及学习着火时的自救措施。我们设计了两个活动《着火了怎么办》和《救火》。让幼儿对消防安全有一些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关于消防安全的孩子们感兴趣内容,如消防演习有哪些步骤,怎样逃离火灾现场,有哪些消防用品等;接下来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就可以去亲身体验刚才所讨论过的内容。在艺术活动中,孩子们根据录像或画册等来自制一些消防用品,如灭火器,消防队员制服,灭火用的长长的水管等。制作完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些东西各自的用途,他们自制的消防用品接下来作为角色游戏的道具,老师也会为他们准备大量的道具,如由一个大纸箱和四个小椅子组成的消防车,消防队员的徽章等。角色游戏中一些孩子表演救火队员,练习怎样使用一些灭火器材,而另一些孩子则表演逃离火灾现场的人,练习一些逃生的动作或自救技能。孩子们还可以自己画了些关于消防安全的有趣的图片,然后自己看图说话,给大

家讲一个关于消防安全的故事。

二、安全教育的保证——幼儿的反复练习

幼儿的记忆特点告诉我们,如果不给予复习巩固,幼儿以前掌握的一些安全自护知识和技能将再次遗忘在。我们就利用游戏、知识竞赛、参观活动、随机教育等形式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如:将“救生圈扔给谁”的故事编成表演游戏,在“小舞台”游戏中进行表演;在自由活动时和孩子一起下“好习惯棋”等,使孩子自我保护的技能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我们还在班级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同时发动家长参与。竞赛的题型有必答题,抢答题、看图连线、判断题和实际操作题。通过幼儿竞赛巩固了自我保护的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安全自护知识的兴趣。另外,随时把社会上的一些由于不注意安全所造成的事故,作为现场教育内容,帮助幼儿增加自我保护的意识。采取创造和模拟问题情景,先引导幼儿设想自救方法,再用游戏进行演示,从而让幼儿掌握一些初步的自救技能。在愉悦的气氛中,提高了自救技能,增强了应变处事能力,有了这样的练习活动,以后遇事才有可能不慌不乱,从容应付。

三、安全教育的支持者——家长、社会

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过程中,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护教育的保证。因为有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的教育内容存在于家庭中。造成幼儿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原因与一些家长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直接关系。比如:孩子鞋带松开了,如果自己不会系,为避免危险,家长多选择给孩子买不用系带的鞋,而不是教会孩子系鞋带,自己去避免危险的发生。折射出家长对于幼儿安全教育的误区。这些家长都意识到外界存在着的一些对儿童发展不利的因素,采取全方位的保护,对许多本该孩子做的事情他们全部代劳,严格限制儿童的各种活动。其实孩子在生活中会面临的危险都是不可预料的,家长和老师都不可能为孩子排除一切危险因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分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只有积极的保护——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可见,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使家长认识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高家长们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了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我们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如向家长介绍我们的研究计划、活动安排、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四、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具体策略:

(1)随机教育法:当幼儿因为在教室中跑而相撞哭了的时候,老师及时引导幼儿回顾自己刚才的行为,引导幼儿将自己的行为与后果相联系,这种亲身体验的感受促进了幼儿自护意识的形成。又如老师发现有些幼儿喜欢在门边玩,吸引了其他的幼儿也往门边跑,为了及时的制止幼儿这种危险的行为,立刻就利用活动区评价的时间,用橡皮泥制作了一只手,走到门边,向全体幼儿演示了门缝挤手的后果,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自己到门边玩开门关门的游戏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幼儿通过观看演示,明白了开门关门游戏的危险,有效的控制了幼儿的这种危险的行为。随机教育,是自护教育中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因为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有较深的理解,也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示范法:例如:老师向幼儿示范跳、钻、走的正确姿势,同伴间相互示范交流玩呼啦圈、皮球的玩法,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中老师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容易摔倒受伤时,特别运用示范的方法,教给幼儿摔倒时要注意自我保护的姿势,例如打个滚让后背先着地,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头、手臂不受伤,并和孩子利用垫子练习;学习爱护牙齿——刷牙的过程中,老师向幼儿示范了刷牙的方法,同时运用刷牙的图片、歌曲《刷牙歌》帮助幼儿 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这种方法形象直观,幼儿的模仿能力强,对于简单的动作通过老师的正确示范,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

(3)录像、照片法:在活动中老师发现刚入园的孩子情绪紧张,有的幼儿在活动中无所事事,出现了吃手指的不良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多次的提示劝说总是无济于事,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幼儿对角色区中的勺子、小碗等玩具真的放到嘴巴里去啃咬,游戏乐趣正浓。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识到说教是不适于托班的幼儿,反而会负强化幼儿的不良行为,因此,老师和保健医生有心的运用录像、照片的方法将幼儿啃手指、咬玩具的行为记录下来,放给全体幼儿看,引导幼儿自己判断行为的对错,许多幼儿立刻指出了图中的幼儿的错误,紧接着,大夫为幼儿下载了各种细菌的形态图片,是幼儿对啃咬手指、玩具的害处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方法形象直观的向幼儿具体的展示了各种不同的行为,引发幼儿主动地对不同的行为进行判别,从而提高了幼儿自护的意识。

(4)活动法:“我们怎样消灭细菌?”的活动中,我们思考运用多种幼儿的实践活动来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初步培养幼儿自护的能力。根据幼儿在不同的地方找的细菌,例如“手上有细菌、玩具上有细菌、图书上有细菌、桌子上有细菌等等”,启发幼儿思考怎样消灭手上的细菌——最好的办法就是“洗手”,因此我们向幼儿重复展示了洗手的八个步骤和相关的儿歌、歌曲,幼儿洗手的自觉性大大提高。图书、玩具有细菌怎么办?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和老师保育员一起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将玩具、图书搬到户外晾晒。这样一些简单为幼儿力所能及的活动,不仅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自护意识,而且巩固了幼儿良好的行为。

(5)事例法:一天,刘欣来园,老师发现他嘴巴上起了一个水泡,在老师的询问下,刘欣说出了自己在喝水的时候,因为拿起杯子来就喝,水太烫烫起了一个泡。随即老师很关心的问刘宇欣:“烫得疼不疼?”“吃饭的时候疼吗?”许多小朋友多很关心这件事情,随即老师引导幼儿讲讲怎样喝水就不会烫到嘴巴?孩子们立刻回应:“先吹一吹冷了再喝。”“可以用手试试烫不烫,不烫再喝!”在喝水的活动中,老师及时引导幼儿用手摸水杯的温度,如果水烫吹一吹以后再喝水;同时在幼儿的进餐活动中喝汤的时候,老师也有意识的引发幼儿先试试汤的温度再喝;这种运用让幼儿感官亲身体验的方法,让幼儿从活动中获得对自己行为的后果的预知的能力。

(6)情境表演法:如:游戏“小红帽”、“小兔乖乖”,为了树立幼儿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老师扮演大灰狼,带了一些好玩的、好吃的东西,运用不同的话去骗小动物(幼儿扮演小动物),引导幼儿对陌生人引起警惕,不上陌生人的当;又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孩子们出现了“着火”、“救火”的情节,老师也参与其中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从娃娃家里爬出来、打电话“119”等方法来保护自己;通过表演,进一步强化孩子们良好的行为。

总之,通过探讨和研究,我们对幼儿自我保护的教育有了初步的成效,我们

10.浅谈幼儿教育论文 篇十

社会化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甚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化软件的优势,助力幼儿教育。

一、社会化软件的定义界定

社会化软件,英文为SocialSoftware。它代表支持全体交互的一类软件,包括网络游戏、Blog、Wiki、即时通信(IM)、互联网延时聊天和其他拥有多对多功能的社群系统。实际上社会化软件落脚在“社会化”这个定语上面,它表明了作为社会性的个人,通过社会性软件,可以构建社会关系,而这样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人们在使用其他软件的时候,或许感觉到是一种工具,但是人们在使用社会化软件的过程中,感觉到的或者关注的是社会关系的建立。

社会化软件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社会化软件首先是个人软件,是个人参与互联网络的工具,个人软件突出了个体自主性的参与和发挥。(2)社会化软件构建的是社会网络。(3)社会化软件是个人主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二、幼儿教育的特点及应用社会化软件的意义

首先,幼儿教育面临的是特殊群体,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尚未形成,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其次,由于幼儿园教学以班集体为单位,幼儿身体抵御病毒能力较差,在疾病多发阶段,非常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幼儿的保育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加之幼儿安全意识较差,难免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第三,幼儿作为未成年人,大多数时间需要监护人的监督管理,现代高速的生活节奏,父母无暇全方位顾及孩子,因而需要幼儿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

虽然幼儿教育给幼儿教师带来了如此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东风,充分挖掘社会化软件的潜能,有效缓解这些现实问题。例如,用社会化软件发布幼儿园及班级的讯息,让家长跟踪了解幼儿、学校动态,遇到问题及时了解掌握、尽早解决。利用软件发布班级近期学习情况,做好幼儿园与家庭的互助管理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革新,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打造一批数字化的高科技幼儿园,同时也可以培养一批智慧教师,最终促进教育管理的更优化、科学化。

三、社会化软件在幼儿教育管理中应用模式

1.以微信实现信息交互,打造家长放心教育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较多的优势。第一,门槛较低,对使用者的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第二,资费低,只需要下载安装软件,在有网络的环境下即可使用。第三,即时性,微信借助于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和接收信息。第四,其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实现群发及一对一单独发布讯息的功能。因其具有这一系列的优势,深受广大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欢迎。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好微信,构建一个家长与学校互动的空间,促进教师与家长沟通,进而打造家长放心的教育。我园开设了幼儿园微信群、班级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在微信朋友圈里,分时段上传幼儿在园期间的照片,让家长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在园状况。同时利用微信对孩子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特殊事件及时与个别家长沟通,做到了在最佳的时间快速处理解决问题。

2.用QQ群实现管理透明,形成家园共育联动

幼儿教育绝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教育也绝不是学校单方面就可完成的。教师虽然接受过专业的教育,能从幼儿的成长规律出发,利用合理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组织和进行教育,但是教师不可能代替家长,就像学校不可能代替家庭是同样的道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特色性、潜在性(耳濡目染的教育)。两者各有优势,因而需要幼儿学校和家庭分别挖掘各自特色,实现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高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从传统来讲,我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家园共育,有许多传统的合作教育方式,比如大家熟知的家长会、家访等。早在1936年我国就有《幼稚园课程标准》,其中第四条为:“协助家庭教育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但是长期以来在教育的实践中还有诸多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如班级QQ群,打造一个真正的家园共育即时交流平台。

教师可以利用班级QQ群,发布班级教学动态,同时也可以将近期幼儿园的活动安排告知家长,让家长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好幼儿在家庭的监督与管理。教师也可以通过QQ群把幼儿在幼儿园里出现的小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引起家长对幼儿的关注,做到对不良问题在萌芽阶段就能得到及时纠正,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或者咨询教育问题,也可以提出对幼儿园的一些建议等。

QQ这一社会化软件,实现了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促进了家长和教师乃至幼儿园的不断完善和共同成长,提升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3.用博客分享育儿经验,构建网络家长学校

博客英文为Weblog,其构成要素是两个单词web和log,翻译成汉语即是网络日记。一般用来在互联网上发表或者是阅读的流水记录,可以称之为“网络日志”,其简称为“网志”。博客就是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互联终端发表心得,快速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社交工具。它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展示,是一个综合展示平台;发布博客的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事业机关单位等。幼儿园可以充分挖掘博客的优势,开设幼儿园博客,促进交流,同时开设特色板块,如家长交流园地等。

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和活动实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一般具有一定的教育性,最终目的一方面是用于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一方面是为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其具有潜移默化的长久性影响,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然而,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庭教育具有特异性,家长并不是万能的,面对孩子,很多家长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为保障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幼儿园应想家长所想,服务家长所需。我除了利用博客发布班级的实时动向之外,还结合博客浏览的长效性,开通了家长博客园地。在博客中,我会发布一些国内外成功教育的案例和经验,提升家长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帮助家长修正在教育过程中方法及内容的不当之处。同时,也邀请本班级幼儿家长发布个人教育心得;家长也可以利用博客提出自己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困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方便了家长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助,实现教育不足的互补、教育弊端的互相监督、教育优势的互学、教育经验的互鉴。

博客为家长提供了互相学习实践的平台,增进了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升了家长教育的信心,帮助家长获取了宝贵的育儿经验。

四、结语

11.浅谈幼儿美术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教育价值;创新意识

一、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教育价值

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要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速度,就在于人才的不断培养。幼儿的未来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要想培养出这些推动社会前进的有力人才是需要在幼儿时期就进行创造力培养的。由于幼儿时期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时期,所以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应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为幼儿的健全发展提供条件。幼儿的作品中通常存在着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表现出来的是幼儿纯真的心灵和情感的平衡,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创造性随着与世界的接触加大而渐渐地消退,所以,在幼儿时期对其以美术教育的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误区

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以下五个教育误区,分别是:缺乏正确的幼儿美术教育观念、缺乏正确的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缺乏全面的幼儿美术教育内容、缺乏灵活的幼儿美术教育方法和缺乏正确的幼儿美术教育评价。这些教育误区会严重影响幼儿美术教育功能的发挥,束缚幼儿创造性的发挥,扼杀了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个性化和愉悦感忽视,严重阻碍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中缺乏幼儿美术教育观念体现在一些幼儿教师没有创造性地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没有将其变为自己对职业的基本要求。我们应该转变幼儿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幼儿美术教育改革的重点,合理地选择幼儿美术教育内容,不将艺术教育变为机械的技能训练,用创造性思维方法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三、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教育策略

1.树立创新价值取向,转变传统教育思想

幼儿美术教育改革的前提和核心就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在幼儿创造性的培养中,美术教师首先应该有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树立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观念。每一个幼儿都存在创造的欲望,他们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应该意识到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是对幼儿美术兴趣的激发,为他们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用灵活的教育方法,例如,在美术教学中带领幼儿走进自然,领略自然的美景,激发幼儿思维。

2.营造新型师幼关系,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幼儿园的日常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应注意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努力创造一种利于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的师幼关系,将幼儿为本的教育管理铭记于心,尊重幼儿的情感和行为,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养成一种创新精神。教师要从心底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对幼儿在美术方面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成为幼儿创造力的欣赏者和培养者。比如在上课期间,教师应尽量让幼儿进行讨论,先画再教,对幼儿的画进行一定的鼓励,只在画技方面进行指导,而不干涉幼儿的想象。

3.注重园本文化建设,创造个性发展环境

幼儿所生活的环境也将影响着他的个性发展。一个幼儿园自身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就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根本,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对幼儿的心灵、精神和性格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某市的一所幼儿园中就在园内屋顶和走廊上设立了一个名为“天空的涂鸦”这样一个艺术作品展,是由幼儿的绘画作品组成的。幼儿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下徜徉,潜移默化中养成了热爱艺术的思维。

幼儿时期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时期,尽管幼儿的辩证逻辑不够,但大胆的探索和好奇的天性给他们培养和发展创造了天然的条件。美术这门艺术拥有鲜艳的色彩、优美的线条,这些特点都会吸引幼儿,是培养幼儿创造性和启迪幼儿心智的最佳方法。所以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时,教师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局限幼儿的行为,不要让他们养成思维固定式的习惯,而要让幼儿的内心直观感受表达出来,这樣才能更好地培养其创造性。幼儿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一流的创造型人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是在为中国实现强国梦献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马琼娥.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9):40.

[2]曹俊芳.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5(6):64-65.

12.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篇十二

幼儿美术教育决不等于绘画教学, 更不是用彩色笔、油画棒在16K白纸的涂涂画画, 而是美的丰富性教育、对多种工具材料的操作感受和操作教育。当然, 一切可以利用的美术工具材料、非美术工具材料以及经过处理的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自然物等, 均可作为幼儿造型的操作材料。就绘画而言, 除现有的或购买的绘画工具以外, 还可以是棉签、竹筷、小木棍儿、纸棒儿等, 也可以用棕丝、毛发、羽毛、线绳、毛线、布条等废旧物品加上竹棍儿、纸卷筒等制作出效果多样的画笔, 并运用这些自制的画具在报纸、牛皮纸、包装箱、旧衣衫等废旧材料上进行作画或图案装饰。一次, 我带孩子们去沙池玩沙, 孩子们用筛子筛沙子, 留下了比较大的一些石头, 看着石头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孩子们感兴趣的石头好好利用一下呢?第二天, 我用昨天收集的一些大小相同的石头进行了石头滚画, 孩子们的兴趣可想而知。如此, 就会使单一的绘画教学变成丰富多彩的综合性美术活动, 幼儿运用石头进行随意滚动的乐趣和积极性会更高、兴趣更浓, 使美术活动教学成为促进幼儿综合能力发展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从而为幼儿能力的迁移奠定基础。

二、不断的创新以培养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

首先, 要创新美术相关活动内容。比如, 在进行彩色笔绘画的同时也要开展棉签、水墨、水粉等绘画教学活动, 更要开展多种材料的手工制作和多种形式的欣赏活动。比如在“三八”妇女节那一天, 我教孩子们用橡皮泥制作玫瑰花, 新颖的材料和方式带给孩子很大的诱惑力, 他们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制作出各种不同形状、颜色的玫瑰花, 活动室顿时变成了花的世界, 家长朋友们在收到孩子们亲手做的礼物, 心情何等激动可想而知的……我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丰富的教学内容必然引起广大儿童的兴趣, 从而培养了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其次, 要创新组织形式。组织形式非常重要, 好的美术活动如果组织不得当也不能很好的引起儿童参与的积极性。美术教育要让幼儿身临其境, 充分认识和感受, 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 幼儿创造欲望和情感萌动会油然而生, 此时再引导幼儿进行表现, 美术活动将会不断掀起创造高潮, 可以采取上台绘画展示、户外写生、与爸爸妈妈一同绘画、回家练习后第二天将作品拿到班级来传递等多种组织形式开展。

三、多方面创造条件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1. 通过续编故事, 让幼儿在想象中完成绘画。

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 当我讲到孩子们正玩的很高兴的时候, 突然……故事嘎然而止。接下来我就把故事的结尾交给孩子们, 让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并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自己所想的故事画下来。孩子们对接下来发生的事非常好奇, 充分展开想象, 画出来的画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有画来了一个坏蛋抓孩子的;有画小朋友掉到水里的……

2. 运用语言推动幼儿的想象力。

例如:在《树》绘画活动中, 教师可提出疑问“树都是绿色的吗?”让幼儿知道随着季节的不同变换, 树以及树叶的颜色也会发生不同的改变。当幼儿了解、尝试的时候, 教师及时的加以肯定, 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大树。随即教师还可以提出疑问:“树都是直的吗?”孩子们就会对树进行不同的勾画。在孩子们做画过程中及时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 更多孩子的想象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 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 他们天真的童趣, 独特的想法往往给人新的启迪。

3. 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也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比如, 在美术活动《兔子》中, 我请孩子们在画兔子前先回忆一下前几天看过的动画片《雪孩子》以及和朋友们一起去养兔场追逐兔子的场景, 孩子们沉静在了想象当中。不一会儿, 孩子们的画纸上出现了大的、小的、跑的、跳的……千姿百态的兔子。我知道, 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启动了。

众所周知,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幼儿美术教育不是单纯的美术教学, 它不以美术表现技能训练或专门的美术人才培养为目的。幼儿美术教育旨在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 它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并且是健康人所必须的。它面临的任务是通过美术启蒙, 使幼儿获得初步的观察力、美感直觉和艺术思维方式, 积累审美经验奠定审美基础, 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而且能够将他获得的关于美的和美术素养迁移到他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去。我认为, 满足幼儿美术操作的需要;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是值得推广的, 对提高儿童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永平.基于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09.

上一篇:一个努力的我记叙文作文600字作文范文下一篇:元旦早安心语节日清晨问候祝福语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