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精选8篇)
1.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一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 太仓市双凤中学 杨月琴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
从2003年开始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初中(即7-9年级)数学课程设计按“新课标理念”也将致力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能力,这种“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具有五方面基本特征——即“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初中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农村中学学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本身就教弱,因此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方式转变”,可能为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初中数学带来更多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困难和问题将是初中数学教师急待解决的。
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谓“持续”,意为:有再提高的底蕴,坚实的基础,有持久性、有后劲、有发展的空间。因此,要求在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学生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即“五环节”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进入问题情境(激起探究动作)——自主探究研究(猜测验证证明)——提炼交流发表(归纳总结提炼)——变式应用巩固(发散收敛活用)——反思总结提高(检测回顾引伸)。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发现、探索探究性的自主学习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上经历发现、探究、合作交流、质疑、倾听、回顾反思等活动过程,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自主学习。
3、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真正体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师生间实现真正的“精神交通”,采用“个人、小组、全班”三结合合作交流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学会”到“会学”,直到“要学”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让智慧得到最佳发挥。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教育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方面国内外仁人志上就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探究学发表了若干争鸣,其中有影响的,可就系统地阐明,指导同行,特别是一线教师怎样恰到好处,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做法太少。仅仅是从理论涉及到了在新形势下,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就如何在中学生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途径、模式,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因此,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强化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构建良好的、有序对策和具体的实施操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2)本课题与之区别与联系
本课题研究方向与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具有同一性、微观性,侧重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探索学生如何学会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存,如何学会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学习,教师如何发挥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本课题与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有一些明显的区别:①研究的形式有差别。我们的课题把重点放在基础教育阶段放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上。③研究的内容有不同。当前流行的建构主义对自主探究能力学习进行了理论探索,本课题重点是研究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的选题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体现了较高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为农村中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理论总结,为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提高和改进教育方法、教育质量、教育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课题的实践意义在于:
1、是完全符合了当前基础教育的精神,把农村中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要地位加以重视。
2、是对“基础性课程”的开设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非常讲究自主发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生在斑斓多姿的学习方法中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到最高境。
3、是本课题成果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在日趋成熟的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知识学习。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必然会为传统数学学习进行一次革新,还会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实施提供有实践意义的运作原则和方法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有专家的指导。
4、本课题组成员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乐于和善于进行理论总结,曾有多篇教育管理论文和研究成果出版,近几年又多次参加教育教学等培训,有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同时为此专题已潜心研究了很长时间,积累了大量有关材料,能够比较准确地、全方位地把握该课题的研究方向。
五、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1)、自主探究:所谓“自主探究”,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本位”代替传统的“课本本位”,以“主动探究”代替“被动接受”,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教师则以一种“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2)、自主探究能力:所谓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就是以尊重信任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操纵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而进行的负责任、有意义的学习能力。支撑性理论:(1)、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2)、主体性教学理论。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最基本的属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是主体性教育的最终追求。(3)、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发展的目的,应着眼于主体性的生成和潜在智能的开发。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农村初中数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初中数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农村初中数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的基本理论、模式和经验。
3.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自觉性观察比较、倾听、质疑、独立自学、群体议论、合作交流、归纳反思等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
(2)、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最终产生三种力量:(a)激发动作的力量,使无能的手变成万能的手;(b)引活思想的力量,请大家的头脑出来做双手的司令官;(c)释放创新的能量,创造更“新”价值的力量。
(3)、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优化个性发展,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一)起始阶段(2007年1月——2007年3月)课题准备阶段
1、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是:
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创新教育理论。收集相关资料。(1)、初步提出核心概念和基本观点,撰写相关论文。(2)、完成课题申报报告和课题立项论证报告。(3)、完成前期现状调查报告
(二)分析阶段(2007年6月——2007年9月)
本课题正式立项后,将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调整研究方案。
(三)实践阶段(2007年9月——2008年8月)
依据初步提出的行动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既是研究者,又是行动者;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调整,探究相对优化的策略,总结每一点行动研究的经验。
(四)结题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
将课题的研究成果再进行汇总、整理,最终完成整个课题的研究目标。
1、撰写《农村中学数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报告》。
2、展示农村中学数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案例。
3、展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下的系列成果。
4、申请结题,进行成果推广和运用
七、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综合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检测法、和经验总结法。在研究程中,善于抓典型、树榜样,以点带面。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交流,不断及时总结经验,经过再研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1、文献法。通过专题辅导、培训学习、参观访问等途径,创新理论方面的论文、经验总结等,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调查法。通过调查辅导组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出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症结所在,找准实验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3、检测法。通过前期检测,了解实验前学生的探究能力、技能和非智力因素等发展状况,通过实验,掌握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以证实实验的效果。
4、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课题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合理,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学校给予充分的时间,足够的研究经费作为保障。
2、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操作的培训。认真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及时修正研究计划,落实任务,积累资料,定期交流,撰写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教改论文等。
3、聘请市、区教研室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指导课颗研究,进行科学论证,理论指导和运用指导;同时,有机会外出参观访问、培训学习,推动课题研究的进程。
九、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一)准备阶段:
(2007年1月——2007年3月底)(1)加强理论研究。(2)填写申请书。(3)起草课题实验方案。
(二)实施阶段:
(2007年4月——2008年8月)制定实验计划、论证理论假设、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实施实验计划、研究实验方法、小结。
(三)总结阶段:
(2008年9月——2009年7月)按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实验报告,编辑典型教案、展示学生创新思维系列成果。通过结题鉴定并推广成果。
2.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二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情感、课外及课内三方面入手。
一、情感方面
1.建立良好 的师生关系。亲其师则信其道 , 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 热爱学生, 了解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 在成功时给予赞扬, 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
2.激发学生 求知欲。 主要途径有两个 :一是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因惑质疑, 进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 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 或在问题中融入趣味性,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二是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 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 进入发现者的角色, 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二、课内方面
除了要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外, 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 例如: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 有的学生偏爱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人善于运用视觉通道, 有人倾向于运用听觉通道, 也有人喜欢运用动觉通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 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持久性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比如有人喜欢在竞争中学习, 有人偏爱合作学习, 有的学生能够从学习本身感受到乐趣, 还有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效地工作和学习, 指导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 而且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 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建立“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主、互不相容的, 可以相互运用。具体措施有:
1.开始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可归纳为培养五种能力 , 即:能分析关键字句和符号标记;能读懂字意、句意、式意、例题意; 能分析写出标题;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颜色笔画出重点和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到“三读”。第一遍粗读:即扫清文字、符号障碍, 了解本节大概内容。第二遍细读: 即读句, 逐句解释, 把课本中某些省略了推理依据或中间运算过程补写出来并对课本中的重难点加圈加点作记号。第三遍精读:即在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知识、完成练习后, 再重点分析关键词、重点句子, 归纳总结和写学习体会, 教师常采用提问、抽查等方式进行检查, 并注意与家长逐步配合逐步培养。上课时大至步骤如下:
①开始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自学提纲进行讨论小测, 约二十分钟, 练习做完自检或他检相结合。
②教师用十分钟左右答疑精讲。
③用十分钟左右时间进行自我检测。
④用五分钟左右时间由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总结经验, 调节学习行为。
2.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课堂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
①先按照好中差组成的学习小组讨论解决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约十分钟, 课前预习中的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及课后练习和自己学做教具。
②由小组长或教师解答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 因势利导讲解重难点内容约十五至二十分钟, 如果问题小组能够解决, 则由小组长或其他同学上讲台讲解例题, 能够用教具讲解的尽量由学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讲解。
③用十分钟左右做教师或学生出的自测题, 自测题的内容不宜过多, 难度适中, 做完后由学生交换批改订正, 教师抽查部分自测题, 了解存在的问题。
④小结由教师或学生进行总结约五分钟, 最后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学生作业要求学习小组长超前一课时把学习小组好中差 (3人 ) 的作业批改好 , 填好反馈卡 , 教师抽部分作业了解存在的问题。每学一单元之前与之后均开设导学课与归纳总结课。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自学, 讨论, 归纳总结, 形成知识网络, 自己写章节单元小结, 整理知识结构。一些较容易例题及黑板上练习题的答案, 可由学生上讲台自己讲解、订正, 尽量做到一题多解, 开拓思路。
教师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启发”艺术和技巧, 激发学生求知欲, 开始教师可出自学提纲, 到后面渐渐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出。二是课堂上严格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出现错误或易混淆之处要讲;学生新旧知识断线之处要讲;学生解答不完整、知识抓不到要领、思路阻塞之处要讲。三不讲是:已学懂的内容不讲;似懂非懂的内容不讲, 通过组织讨论解决;没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不讲, 组织他们练习。有些知识可以编成顺口溜。如解方程时去分母:“去分母两变乘一向不漏才平衡”, 让学生感兴趣且容易记住。三是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 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看书和做练习, 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
三、课后方面
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 节假日鼓励较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 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 在教室的黑板上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 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 习题允许出自课本但不得重复。
每一单元接近结束时要求每个同学利用课后习题均出一张考试卷, 教师可筛选优秀的卷子经过适当加工作为单元考试卷。
课后鼓励 学生做教 具。如学 习几何三 角形全等 定理“SAS”, 就可让学生自己用硬纸片做两个三角形 , 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对应角不是两条对应边的夹角, 结果两个三角形不全等。上课时让学生带进课堂, 分析三角形不全等的原因。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时布置学生自己用硬纸皮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 把等腰三角形对折, 体会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上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为了敷衍家长和教师,而是为了具备较强的数学理解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本质在于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转变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从而引导学生走出“要我学”的学习困境,形成“我要学”的学习观念。所以,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反思的问题。
一、营造和谐自主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营造民主交流学习氛围,推进师生间、学生间相互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态度,以平等互助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励师生合作学习。教师应灵活采用多种导学方法,鼓舞学生实施探究式学习。另外,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校课程的整合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励学生勇于质疑。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当前有关学者提出,教学其实就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教师需要坚持“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从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出现认知冲突,深入分析,从而牢固掌握数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平方根”课堂上,教师先要求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大象和蚂蚁为什么一样重?假设蚂蚁的体重为x克,大象重达y克,他们的重量总共为2a克,可以推理出x+y=2a,两边同乘以(x-y),得(x+y)(x-y)=2a(x-y),即x2-y2=2ax-2ay,变形得:x2-2ax=y2-2ay,两边都加上a2,得:(x-a)2=(y-a)2,所以,x-a=y-a,即x=y,从而蚂蚁和大象体重就一样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结果呢?学生都十分好奇,全部都仔细观察、质疑、思考,始终却找不出原因。这时教师适时引入本课教学重点。因为学生都很想知道原因所在,所以,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探讨,从而自主探究欲望强烈。
三、关注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采用教学手段,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按照每堂课教学重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适时转变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可先将一张方纸对折,再使用剪刀剪出一个心形,然后再铺展开方纸,这时栩栩如生的“心心相印”就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都跃跃欲试,经过“实验—观察—猜想—证明”的教学方式教学,引导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从而活跃了教学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思维发展,注重自主思考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一种怪圈:学生明明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图形也能够识别,可依然还是不知道怎样解决几何问题。分析这一怪圈不难发现:仅仅依靠机械记忆难以真正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反而会挫败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思维状况,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和获得的整个过程。在一连串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攻势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勇于质疑,勤问“为什么”,少问“是什么”,开拓思维、处于思维的最佳境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关注课堂反馈,引导学生自主反思总结
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更加抽象,所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反思是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重大思维活动。学生经过全面的反思,能够查找出自身问题所在,重新探索解决思路,并进一步巩固知识,增强解题能力,并养成了科学的数学思维习惯。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指导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前数学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反战,一味要求学生接受知识,不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市场造成学生在数学思考过程中产生依赖,不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学生仅仅是一支“录音笔”。这样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挫败了学生学习激情,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指导方法,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锻炼,特别是开展各种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弧长和扇形面积”课堂上,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将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与定直线L重合,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在直线L上翻滚两次,使它翻滚至△A"B"C"的位置。假设AB=2,∠A=30°,求顶点A运动到A"位置时,点A经过的路线与直线所围成的面积。在解题之前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自己进行操作,感受顶点A运动到A"点的位置时,点A所经过的线路,并使用尺规画出所经过的线路。经过动手实践,学生很快知道了动点A运动的路线与直线L所围成的面积是由两个扇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组成的,从而明白了解题的方法。另外,学生也懂得了只要肯动手实践就可以很快、准确发现数学解题方法和数学规律。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参与,采用灵活多变的指导方式,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像向学生灌输一个知识点那样简单快速,而是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自主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姚湘中.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4).
[2]郑维英.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2011(1).
4.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四
火神庙九年制学校:王斌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自主学习的强化剂。主动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使他们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途径,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1.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的使用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比如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测量我校旗杆的高度。学了圆锥面的展开图的内容后,让学生练习制作形状为圆台式的灯罩,圆锥形状的烟囱帽等活动。
2.规律性。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总结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概念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对客观事物形成感性认识,再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而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概念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给出定义,而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及领悟隐含于概念形成之中的数学思想。比如我在九年级几何《圆》一章学习弦切角概念时,先让学生回忆并观察刚刚所学过的圆周角,即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我们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圆上转动圆周角的两边,当转至一边与圆相交而另一边与圆相切时,请同学们给予命名,从而得出弦切角的概念。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学生既学习了弦切角的概念,又渗透了对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1.和学生情感交流,促进自主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初中生的情感容易在行动中反映出来。如果一位学生因受到某位老师的斥责而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是不会感兴趣的;反之,若一位学生因事受到有关老师的表扬和赞赏,那么他会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而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谈中,应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对学困生采取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切”的方法,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在教与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也能增进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2.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好奇是学生的天赋,“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有意义、有趣味的问题有其独特的魅力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促使他们为之绞一番脑汁,费一番苦心,探索它,解求它,所以课堂上应根据该节课的内容,精心巧妙地设计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到新奇,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另外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课外活动讲数学家的故事,猜数学谜语,针对学生喜胜不服输的心理,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竞赛和游戏,这些都非常受学生欢迎,适时地把他们引入课堂或课外活动中,可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优化教学过程,培养主动学习兴趣
1.消除学生的学教“相离”现象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学教“相离”现象较为严重。所谓学教“相离”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学教“相离”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学教“相离”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关”,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汲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学生代表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
2.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地通过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生动的函数图象变换,曲线的坐标变换,立体几何图形的截面生成,极限过程等等,这在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方面也起到明显的效果,因为形象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会给学生学习数学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之余,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如举办趣味数学小讲座、数学竞赛专题讲座、学习方法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出版数学墙报等来调动各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
5.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五
【摘 要】新课改的核心环节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题教学”恰恰契合这一教育理论的最佳实践。“解题教学”并非就是单纯的解题过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题目,经过认真、仔细、严谨的审题后,在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走上讲台,分析题目条件,讲述解题思路,完成解题过程,也是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全过程。教师则适当进行引导、点拨、变式与拓展,引导学生反思、总结与归纳的全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师生之间角色的转变,充分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平等、合作、探究、论证以及交流的探究性平台。在交流中思维的火花产生激烈的碰撞,大大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解题的思想方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解题教学;审题和“三思”;自主学习;策略和方法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数学解题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方法,以供参考。
一、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解法的前提,认真审题可以为探索解法指明方向。审题需要弄清题意,题目是由条件和结论构成的,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审清题目的已知事项,解题的目标,审清题目的结构特征和判明题型。例如,审清题目条件的具体要求是:罗列出已知条件中的明显条件,同时挖掘出相关的隐含条件,把条件图表化,弄清已知条件的等价说法,把条件进行解题需要的转换。又例如,审清题目结论的具体要求是:罗列解题目标,分析多目标之间的层次关系,弄清解题目的等价说法,把解题目标图表化。
为了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师首先应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其次要作出审题的示范,还要在学生的作业中捕捉因不认真审题而导致解题错误的典型事例,进行讲解,吸取教训。
二、教会学生探索解题方法
审题以后,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方法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解题三想”。
(1)回想。根据题目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回想它的定义是怎样的?根据题目的条件、结论及其结构,回想与它们有关的公式、定理、法则是什么?回想一下在你的知识仓库里,有否储存过这些定义、公式、定理、法则?能否直接利用这些知识来解题?
(2)联想。如果直接套用现成知识解决不了问题,就必须进行恰当的联想。解题时的联想,就是要求在你的知识仓库里,找出与题目很接近的或很相似的原理、方法、结论或命题,然后变通使用这些知识,看能否解决问题。联想是发现解题途径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联想的思维基础往往是类比推理,即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把解决某种特殊情况的原则和方法迁移过来,应用在接近的或相似的情况上,联想就是要灵活运用现成的数学知识。
(3)猜想。如果经过联想仍解决不了问题,不妨进行大胆猜想。如果对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和方法不能马上找到,可以去选择一些接近于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和方法,这就是提出猜想。然后设法论证这个猜想是否真实。这里的猜想不是胡思乱想和任意拼凑,它也是一种科学思维活动。它是以已有的表象(如数量关系的描述、图象的示意等等)为引发物,按逻辑推理的规律而进行的思维活动。猜想的思维基础往往是归纳推理,即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也就是对特殊情况的结论进行一番分析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找出共性由此猜想一般性的结论该是什么?
例如有这样一道几何证明题,题目为: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EDF+∠EAF=180,求证:DE=DF。这道题是学生在学习了角平分线定理及全等三角形之后呈现的一道几何证明题,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就是利用恰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图形,其核心就是角平分线定理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其实质就是利用几何图形中图形变换,即平移、旋转等方式,将非全等图形转化为全等图形,从而达到证明线段相等的目的,整个这个过程为化难为易、化无为有的过程,重在体现了数学中转化的思想方法。因此,为教会学生思考,我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这样问题的情境:
问题一:在你已有的知识、解题经验的基础上,如何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呢?(学生可以回答将两条线段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等角对等边;或寻找两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全等;或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短点的距离相等;或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或特殊图形中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方式解决)结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所提供的信息,并借助你已有的经验,你想从哪个方面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会想到利用全等来解决)
问题二:结合这道题呈现的条件,DE,DN所在的两个三角形有可能全等吗?(不能,因为有锐角三角形,有钝角三角形)那么如何构造这两条边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汇报。部分学生在交流中会想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学生没有思路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构建辅助线的方式,设计。
问题三:结合图形中的条件,看到角平线的条件联想到什么?看到互补的角,结合图形,想到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已知条件和基本图形联想相关的结论,很自然的作垂直得到全等的两个条件,再通过互补的角得到另一个全等的条件,从而利用角角边定理证明全等,最终得到DE=DF。
同时,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联想以往学过的几何图形,进行变式:
变式一:结论互换,已知DE=DF,其余条件不变,求证AD是∠BAC的平分线。
变式二:改变图形进行变式。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D是∠DAB的平分线,∠DAB=60,∠B与∠D互补,求证:AB+AD=AC。
在这道证明题中,我充分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合理的回想、猜想与联想。这三者之间是密切相联的,回想越充分,联想就越丰富,猜想也就越合理,解题的思路、方法也就越明确。
6.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六
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确定学习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目标对于学习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但传统教学的学习目标多数不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而是教师提出来的,学生是否认同,我们不知道。若达不到目标,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如果这个目标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自己制定的,从认识自我开始,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反思在向目标冲击过程中的得失,并不断修正计划,修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提高学习意识,取得的成绩就会使自己更有成就感,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
2、教学生学会预习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老师还没有教之前先学。先学是后教的基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先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课前读一读 预习时要认真,要逐字逐词逐句的阅读,用笔把重点画出来,重点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教师讲解时作为听课的重点。
(2)课前想一想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础问题,可以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通.如果是理解上的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
(3)课前说一说 预习时可能感到认识模糊,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在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与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既增加了学生探求新课的兴趣,又可以弄懂数学知识的实际用法,对知识有个准确的概念。
(4)课前练一练 往往每课时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预习时应把例题都做一遍,加深领悟的能力.如果做题时出现错误,要想想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错.如果仍是找不到错误的根源,可在听课时重点听,逐步领会。
3、教学生学会质疑。
7.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七
关键词:自学能力,学习目标,师生关系
一、明确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也就是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创造、去感悟,从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习兴趣教学是一种师生、生生多向交流的过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形成新知”阶段,教师要对主要错误或独特见解进行评讲,对学生探索出的成果进行归纳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二、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能够使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在具体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应当提出下列目标.
1.自主学习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清晰、具体的目标可以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从认识自我开始,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爱好、学习优势与劣势,表现真实的自我,静心反思在向目标冲击过程中的得失,并不断修正计划,修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修正价值观,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2.由他律向自律方向发展的教学模式.引导探索、自主学习,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模本”和“示范”,是学生完成自学的体验和准备.而学生在教师启示下进行探索、学会自学、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获得了成功与挫折的体验.这为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正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与归宿.
3.自主学习能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技术、生产、生活等某一领域的某一前沿课题进行探究,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初步形成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具体做法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诱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坚苦的脑力劳动,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参与才能获得高效率.课堂上师生情感融洽,是思维共鸣的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做一个和蔼可亲的交际者,在学生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使他们在轻松自由中进入角色,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2.引导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拓展自主学习空间
新课程标准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拓展学生学习潜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为学生提供自学教材的空间
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更多是要靠自学.教师在教学时应提供学生自学的空间,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或让学生带着几个问题进行自学,然后发现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新知,也学会学习.
(2)为学生提供观察的空间
细致的观察是有目的、有步骤、有选择的知觉过程.细致的观察是顺利完成主动学习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细致的观察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开始,是学生有所发现的前提.我们要给学生提供细致观察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观察能力.中学生刚入学时,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是以正确、清晰的表象为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细致观察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3)为学生提供思维展示的空间
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训练是核心.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既是确立“学习的主人”地位的体现,也是了解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必须的环节.同时起到知识传播的作用,促使学生思维优化.
(4)为学生创设操作实践的空间
8.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初中生;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逐步学习过程中掌握的一种能力。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求知欲较强,具有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精神。根据以前学习的经验,他们能有计划、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因此,培养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应该从意识上和情感上教育学生,让学生摒弃学习是依靠老师来完成的想法,在学习中尝试自主学习。作为老师应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包括预习、授课、课后复习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让其切身感受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一、情感方面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体,除了要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要尽量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日常的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比如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和关心,在取得进步时给予赞赏,在教学中要客观对待学生的差异,聆听他们的心声。
2.在日常的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一些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通过一些趣味问题和游戏的引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奇心,从而可以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人人都是“发现者”的环境中。第二,创设特别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设计和角色的模拟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这样做,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习能力,增强提前学习意识,让学生愿意去进行自主学习,愿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堂教学方面
1.指导学生预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是初中学生预习数学的基本方法,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看书:略读和精读。略读时,大概浏览这节课要学的知识点,了解知识版块、教学目标等,从而对知识有个整体的印象。精读时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之后带着疑问去听课,而后再做练习,通过练习来检查自己预习时掌握的情况。老师带领学生预习几次后,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通过课堂提问来督促学生预习,并检查学生的预习质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自学能力弱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和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让预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2.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教学,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必须把整个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个原则的话,我会这样说,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了解了什么,确定了这一点,就可以据此进行教学。”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原有经验对新知识的重要性。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和自主能力训练,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实践,从而体验成功和进步的喜悦。此外,学生悟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对自主能力的提升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3.充分利用课后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开拓新空间
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课后学习能将前面环节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提炼,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质的飞跃。课后学习不仅包括听课中的要点、自己的想法思路、典型例题的总结,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数学资源进行学习,在拓宽视野的同时,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初中数学包含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领域的内容,具有严谨性、抽象性、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老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是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能彻底地真正地学好数学、应用数学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应该转化教学观念,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涵盖了课前、课中、课后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螺旋式推进的良性的动态循环过程。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方针,在新一轮的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推荐阅读:
浅析初中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08-03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10-01
初中生数学能力培养07-21
浅谈电教媒体在初中数学导探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功用09-15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11-04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07-08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怎样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09-29
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培养11-19